给予的故事作文

2024-09-12

给予的故事作文(精选13篇)

给予的故事作文 篇1

人一生有许许多多的选择,我是要学音乐还是美术,我要穿哪件衣服,我要不要考试前认真复习……这些都是选择。可是这些选择都是微不足道、简单的选择。但有一些选择可以让人生有重大的变化,这让我想到了一则挖金子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人和他的同伴去挖金子。一个人挖到了很深,就想肯定挖不到,就放弃了。他的同伴还继续往下挖,挖了一会儿就挖到了。其实,如果第一个人再往下挖三寸就可以挖到金子了。最后,第一个人还是一个穷光蛋,节衣缩食,他的同伴成了亿万富翁。

我也遇到过选择困难的时候。有一次,我和朋友去踢足球,他居然将足球踢到了亭子的顶上。于是他说要帮我拿下来。他在那足球的时候,亭子上掉下了一片“树叶”,结果仔细一看,一张五十元人民币。我想:“刚好可以买一个足球,大家一起用。但我又想,还是把钱交给学校吧。”最后我选择了后者。我想可能钱是哪个人掉的,这钱不是我的,不能占为己有。

给予的故事作文 篇2

关键词:三年级作文,教学探索,想象空间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作文, 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 因此有很多学生便对作文心生畏惧。为了让学生爱上写作, 喜欢上作文, 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 让学生能在作文的世界里遨游。

一、鼓励学生有多种想法

新课标对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中提到: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作文, 未免会想“我要怎么写?我这样写对不对?”脑海中会一直想着老师对大家的作文要求, 从而限制了自己的想法。殊不知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要求只是一个大概范围而已, 并不是一定要学生遵从老师的要求、想法。因此, 在教学中不妨对学生多鼓励, 鼓励其发散思维, 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在一次以自我介绍为主题的习作课上, 我先让学生自行交流, 然后上台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刚开始, 学生说出的想法几乎和我给出的范文差不多, 都说自己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性格开朗活泼、很粗心马虎等, 千篇一律, 让人觉得毫无特色。于是我提醒同学们:“这世上只有一个‘我’, 这个‘我’是与众不同的。因此大家能不拘形式地写下一个真实的自己, 表现自己的新奇有趣就可以了。”接着一些学生就开始寻找自己的特点, 说说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了:有的说自己长得很特别, 扁扁的头像是火柴人, 自己很喜欢这样有特色的自己;有的说自己很自恋, 最喜欢唱歌给别人听, 是个名副其实的麦霸;还有的说自己不走寻常路, 别人写信给爸爸、妈妈, 他却喜欢写信给大树、小鸟, 尽管知道它们都收不到, 但是写起来却停不下笔……孩子们越说越有趣, 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形象就在我们的眼前。我还适时地肯定和鼓励他们继续说下去。在一个个有特色同学的引领下, 全班同学也逐渐放开自己想象的空间, 从自己的外表、喜好、性格、脾气、优点等方面介绍自己。那节课后, 学生的习作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二、肯定学生的想法, 树立写作信心

新课标中指出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因此, 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一些学生很有想法, 但往往不够自信, 以至于不敢想象, 不敢下笔写作。为此, 我先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 然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在一次童话作文课上, 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并说明自己喜欢这篇童话故事的原因。然后再利用课间展示动画人物、动物等可爱形象, 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编撰故事。刚开始他们不敢动嘴说, 只是根据老师给的范例说了一些差不多内容的对话。于是我开始提示他们:“想象是没有正确答案的, 你想怎么想、怎么说都可以。只要你们的想和说都符合注意要求即可。”这时候学生兴奋起来了, 他们觉得没有“正确答案”的想象实在是太好了。他们开始围绕乐于助人、刻苦学习、孝敬老人等主题讨论起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 想象思维得到充分引发和锻炼, 写作兴趣也提高了, 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注重作文评讲课, 让学生积极参与, 激发思维的交流

从说到写, 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是评讲作文———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而在评讲阶段, 学生以学习主体的身份参与尤为重要。要给学生交流的空间, 激发他们的思维, 这样他们才能在以后的写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

于是在评讲作文课上, 我常常让学生把自己写的作文读给同学们听。听完后, 同学们可以向作者提问, 作者也能就这些问题和大家展开讨论。还记得一次讨论上, 学生还为了童话习作中小狗为生病的狗妈妈偷药行为的对错讨论得热火朝天。而写这篇作文的学生还感到非常骄傲, 自己的作文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更加激起他的写作信心, 表示要更多地练习习作, 写出让大家都喜欢的作文。其他学生更是跃跃欲试, 想让自己的作文也能读给大家听。

这样的一个评讲课上, 学生作为一个主体积极地参与进来, 评讲课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在和同学们一起交流、评讲中, 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同时也能向写得好的同学学习他们的优点。

给予的故事 篇3

这则寓言讽刺了不劳而获只知索取而沾沾自喜的“乞丐”式人物,褒扬了为他人的幸福快乐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露珠”。

不久前又读到了一个关于给予的故事。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面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便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他沮丧至极。忽又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壶日被木塞塞住,壶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

故事说到这里,让我们来作点假设:假设之一,那个迷失了方向的人是前面故事中的“乞丐”,那么,他绝不会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他一定会迫不及待地把这壶水喝下去,先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再说。他还可能把喝剩下的一点水从这里带走,至于以后来到这里的人再也抽不出水,那他可就管不着了。假设之二,那个迷失了方向的人是前文故事中的“露珠”,那么,他会毫不犹豫地按纸条上说的去做。他把那壶水灌进吸水器里。果然,吸水器里涌出了汩汩清泉,他可以痛痛快快地喝个够,然后把随身带的水袋和屋子里的水壶灌满水。他把水壶留在屋子里,然后带着水袋上路了……

打印给予的故事教案 篇4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给予的快乐和幸福。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感受主人公关爱别人、甘于奉献的高贵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辨事理,提高认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给予的故事。我知道大家都特别喜欢这个小故事,谁愿意来讲一讲?(师评)

二、自读自悟,体会感情。

请同学们打开书,大声朗读课文,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标记。

三、全班交流,畅谈感受。

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感受最深的地方?

场景

(一)(1)迷失方向、饥渴难耐是在沙漠中最可怕的困难,可他偏偏都遇到了。

(2)周围仍是黄沙茫茫,看不到一点绿色。同学们想象一下,头顶是火辣辣的太阳,脚下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此时又饥又渴,还迷失了方向。在这种处境下,假如是你,能说一说当时的感受吗?(3)你的感受很真实,也就是在我们看来真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然而他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他表现得很坚强。(4)你对这段体会得很好,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段?(师评)场景

(二):

(1)对于一个在沙漠中饱受饥渴折磨、濒临死亡的人来说,哪怕是一壶水也能挽救他的生命。恰在这时,真的在他面前出现了一壶水,然而他并没有立即喝下这壶救命的水,因为他在水壶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生齐读。(出示幻灯片)(2)当他看到这壶水和字条上的字时,他的心情怎样?(矛盾、犹豫)请你把描写这种心情的段落读一读,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师评)(场景三)

如果纸条上说的是真的,那么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泉水,不仅可以解救自己,还可以供给更多的同样在沙漠中面临困境的人;但是如果把水倒进汲水器后,汲水器不出水,那就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并且是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的。这的确是艰难的抉择。如果你是这位沙漠旅行者,你会怎么做呢?(生选择)

同学们都能设身处地的去想,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虽然你们的做法不一样,但是你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意识到这壶水对自己的生命有多重要。

(2)他明明知道这壶水对自己的生命是多么重要,为什么还要把水倒入汲水器中?(师评)

(3)读了这段,你除了感觉到他这种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精神,你还体会到什么?感受到了主人公为自己关爱、帮助别人而兴奋不已,这正是他从给予中体味到的快乐。现在,他想把这种欢乐告诉每一个沙漠旅行者。齐读他在纸条上加的这两句话。(出示幻灯片)(5)这位沙漠中的旅行者发自肺腑的话牢牢地写在沙漠的那把水壶上,时时提醒着在沙漠中将绝处逢生的人们,老师希望这句很富哲理的话,也会时时提醒着我们每一个同学。

四、读写结合,畅谈感受:

1、一段生动的故事,一份浓浓的情谊,一个做人的道理,像甘泉一样流进老师的心田。于是我写了这样的一句话表达读文后的感受。(幻灯片展示:关爱别人,并不会使自己丢失什么,相反,我们对别人关爱越多,自己获得的也将越多。)

2、我相信,同学们学习了课文以后,感受一定很深,你能把自己的感受像老师一样,用精练的语言写出来吗?(生动笔写)

3、写完的同学读一读。

五、感情升华,拓展延伸。

只要心中充满爱,我相信,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里,你、我、他,我们大家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世界。

《给予的故事》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是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5课《给予的故事》。这篇课文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动。

第一课时学生学会了书写十个生字,在此基础上我制定了第二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给予的快乐和幸福。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感受主人公关爱别人、甘于奉献的高贵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辨事理,提高认识。

1、在教学设计上,我抓住了文中的三个场景,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感受主人公关爱别人、甘于奉献的高贵品质。我设计了这样的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并加上批注。”,孩子的思维能够在广泛的时间和空间内得以充分的发展。对课文内容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并给孩子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孩子的思维处在亢奋状态,不去打扰孩子。孩子们能把感受深的句子勾画出来,但仍有一部分孩子不会做批注,在以后教学中要加强训练。

2、教学主线没有把握好,以致在后边的教学中牵着学生走。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感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3、学生写感受,写得不太理想,我们教育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要总是力求整齐划一,不要总是把不同的学生培养成为同样的学生。我们要用激励性和发展性的眼光去对待学生,学生的心灵就会迸发出强烈的自豪感和自尊感。让孩子多练笔,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给予的故事600字 篇5

四人组的雏形是洛小晴和许博勤。说白了,他俩就是小学同学兼邻居又一次同班。于是在这个认识的人不多的学校里,他们成为朋友的速度可以和神州飞船媲美。至于是怎么从两个人变成4个人的呢?洛小晴却无法回忆起来了。

或许是因为几个坐在周围的人,由同学升级到朋友的这个过程太自然,以至于当她发现身边多了严戈和谢雨心的时候,高一第一学期已经走了一半了。

那时候,严戈会在早上给3个人买早餐,然后4个人一起吃;有着好嗓子的谢雨心会给他们开她的小型演唱会;许博勤会很耐心地解答3个人提出的数理化问题;洛小晴会冒着挨骂的危险,偷偷把妈妈腌制的、味道很好的泡菜拿给他们品尝。此外,几个人一块儿出去唱歌,一块儿骑自行车去海边,一块儿写作业等都是常事了。这些都符合洛小晴心中“好朋友”应该拥有的所有特征。

每当想起大家一起的时光,她的嘴角都不禁勾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无论这时候天上飘着多少朵乌云,洛小晴心中也会洒满灿烂的阳光。

当洛小晴发现大家眼中隐藏着各自的秘密时,距离从同桌口中得知许博勤和谢雨心分手的消息已经半个月。尽管大家依旧一起笑一起疯,但是哪里不对劲儿了呢?严戈依旧给大家买早餐,谢雨心依然会给大家唱歌,许博勤的耐心依旧不减,她带来的泡菜依旧可口……

给予的故事教学设计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2、3、能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学会书写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濒临、支撑、抉择、犹豫再三”

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为什么?

2、故事不光有趣,它还通过生动的内容告诉我们一定的道理,教会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人。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故事——给予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1、2、3、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词语,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并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学生认读,其他正音

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强调易读错的字或词

平舌音——择前鼻音——濒翘舌音——撑、坠、置后鼻音——撑 多音字——给geiji

(3)强调字形

予——不能多撇注意和豫的区别岂——下面是自己的己,不要写成已

(4)通过各种方式理解词语

给予:给,使别人得到。

抉择:选择。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火垮下来。

置之度外:放在考虑的范围之外,表示不放在心上。

(5)再次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在读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

(6)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A、学生分段读课文,在朗读中检查对生字的识记情况。

B、指名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一个旅行者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他忽然在一间屋子前发现了一个汲水器,一壶水和一张纸条,他面临生死抉择之时,选择了按照纸条上的留言去做,最后,他不仅喝到了甘美的泉水,又维护了诚信。)

三、课堂总结

这个故事很简单,但它却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你体会到了吗?好,那么就请你再次读课文吧,相信你一定会体会到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四、布置作业1、2、抄写生字、词语2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奉献、给予的快乐,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的重要。

2、学会抓住故事的曲折点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奉献、给予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词串,理清脉络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第15课,给予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为了检验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词语,请大家认识一下。

1、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

濒临死亡,苦苦支撑

发现小屋,满怀希望

滴水全无,气恼之极

发现纸条,犹豫再三

涌出泉水,痛痛快快

装满水壶,留下纸条

2、你能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给这些词语排排队吗?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3、谁能按照这样的顺序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感情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这个故事。

1、濒临死亡,苦苦支撑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他放眼四周,黄沙茫茫,看不到一点绿色,可他仍然苦苦支撑着,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

(1)指名学生读。

(2)说一说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濒临死亡”等词语,体会旅人遇到的困难;从“苦苦支撑”等词语理解旅人对生命的渴望。

预设:这个人在沙漠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现在最想得到的是什么?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

2、发现小屋,满怀希望

忽然,他发现远处有一间小屋,便满怀希望地走了过去。

3、滴水全无,气恼之极

这是一间废弃的屋子,已经很久没有人住了,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找到了一个汲水器,于是,他用力抽水,可是,滴水全无,他气恼之极。质疑:他为什么气恼之极?

4、发现纸条,犹豫再三

忽然,他发现旁边有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下面有一张纸条,写着:“要

先把这壶水灌进汲水器,才能打出水。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水。”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发现水壶里果然有满满的清水。

质疑:纸条和水壶是哪儿来的?他为什么要写这些话?他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面对纸条,他有哪些选择?他会怎样选择?请你找出描写他心理活动的段落读一读。

怎么办?这位沙漠中的饥渴之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不是该按纸条上所说的,把这壶水倒进汲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汲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性命。

引导学生讨论:理解“艰难的抉择”——信任与不信任、喝水与倒水、生与死。

你认为他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讨论。

在同学们的讨论声中,老师深刻地感受到水对这位旅人来说是多么地重要!所以“犹豫再三”之后,他选择了相信纸条,终于下定决心按照纸条上说的去做。在面临生死的抉择时,他最先想到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这种精神是什么?——先人后己,他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为别人找到生命的泉水,你认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给予

5、涌出泉水,痛痛快快

果然,汲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

是啊,好人总会有好报的,当他把满满的一壶清水倒进汲水器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指名学生读——齐读——读出高兴的心情,“果然,汲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

质疑“他为什么高兴?——因为他既帮助了别人,又挽救了自己。

6、装满水壶,留下纸条

休息了一会儿,这位在沙漠中找到水的人,把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师:这个人相信了纸条上的话,不但自己喝够了水,临走之前,还把壶装满水,也就是说,他答应了别人说的话,并且按照别人的要求做到了,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诚实、守信

在临走之前,他又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他想把自己在沙漠中喝到水以后的快乐告诉后人——指名学生读加上的话,他想把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奇迹告诉所有人——指名学生读,他想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心情告诉每一个人——全班齐读。

7、教师总结: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但这种给予别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却在无声无息地传递着,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呢?老师教给你一个好方法——

1、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根据板书回忆课文内容)

2、找准故事的曲折点(困难、挫折)和人物内心的曲折点(完成填空,理解曲折点),相信你会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

带领学生寻找故事的曲折点,完善板书内容

三、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四、板书设计

1、给予的故事

前人旅人后人

水纸条水纸条

无私奉献帮助别人

舍己为人快乐自己

信任诚实

2、给予的故事

小屋 希望水壶和纸条希望喝水痛快

滴水全无犹豫再三

给予学生一个最需要的课堂 篇7

一、给予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情感是最丰富的。在语文课中, 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 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情感的我”, 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那么久需要教师做到尊重“需要”, 注重“激趣”。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或直观演示、或猜谜语、或进行质疑……激发他们的阅读思考的欲望和动机, 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激趣”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案例:在第13届“现代教学与经典的教学观摩活动中, 听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望月》一课, 他的课堂上情感氛围很浓厚。教学中, 王老师紧紧抓住“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这三月来读月、赏月、品月。最后解读到“千江有水千江月”。课堂上学生的情感被完全调动起来, 诗中月更是各有见解。学生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抒发自己的情感, 这就是需要老师自身情感的投入, 摄影到学生, 王老师对课文情感的投入, 渲染了学生, 引导着学生以情入境理解课文。

课堂上, 教学气氛是不容忽视的, 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师生的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也就是师生间的和谐。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 有了它, 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予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我们都知道, 以前的语文课堂, 以及在我们这些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中, 不难发现, 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 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拓展课堂空间, 精简教学语言, 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的、集体交流和个别的交流的机会, 正如我平时所上的“一课三议”, 通过反复磨课, 掌握课堂空间的释放, 给学生更多的交流空间, 满足学生的课堂需要。

三、给予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 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 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 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情感燃烧的动感地带, 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在教学《狼和小羊》的“狼、浪、琅、郎”这组形近字时, 一直认为这是教学的难点, 我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 让孩子们自己思考, 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学生说:“狼弯着腰就是狼, 应在良的左边放反犬旁, 海里有水就是浪, 姓王的开了家店, 东西琳琅满目所以良的左边加王就是琅”, 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 放手让学生去解决问题好过老师一味的机械灌输。

2. 注重实践, 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 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 接下来要做的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 只有在实践中, 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 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 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青松》后, 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村居》、《乡村四月》、《春晓》等多首古诗, 使学生们了解了古诗的妙趣后, 而且无形中又巩固了许多以前学过的古诗。另外, 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 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 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 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 让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 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 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案例:在培训班实习的期间, 我实习的是二年级, 在教学古诗《青松》的时候, 我先让学生想想自己学校的来的青松, 谈谈对青松的认识包括外形、品质等。品质方面学生可能说不到点, 于是我引导学生想想冬天的时候, 大多数的树木是有什么变化的?学生众说纷纭, 有说叶子掉光了, 有说全都枯萎了或者说是被冻死了。我伺机抓住学生说到的树叶颜色的变化追问, 那你还记不记得学校里的青松到冬天的时候叶子是什么颜色的?平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学生脱口而出:“还是青色的, 没有变, 没有被冻枯萎。”联系生活情况,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所见青松的认识, 然后引入课文教学, 在这里就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认识的基础。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 眼里有资源, 心里有教育, 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给予的故事读后感 范文 篇8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步艰难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茅屋。这间茅屋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于是便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他气恼至极。忽又发现旁边有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不是该按纸条上所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一种奇妙的灵感给了他力量,他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然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喝了个够!休息一会儿,他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命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了这个故事,我仿佛变得聪明起来,变得豁达起来。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可使我终身受用。

我喜爱这个故事。

关于给予的故事,有许多版本,其实所表达的内容大同小异。对于这个故事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的地方。

生命是一个环链,任何人都是这个生命环链上的一个小环。很明显,只要任何一个小环断了,整个环链就都断裂,不再是一个环链,而只是一根链条。或者说生命就是一个圆,任何一个人都是这个生命之圆的一个小点,这个小点虽然太小,几乎忽略不计,但少了任何一个点,这个圆就不再是圆。这让我们看到,我们人作为生命的存在物,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不在自身,而在人所存在于其中的生命之圆。在故事中,很明显的,这是一个废弃的茅屋,在风中摇摇欲坠。可以设想一下,这个水壶里的水已经救过了很多人,前边的人都是按照纸条上的话来做的。按照纸条上的话有两个意思:其一,他们把水壶里的水倒进吸水器里,因而他们喝到了水。其二,他们没有忘记把水壶装满。正是因为他们如此做了,水壶里的水作为救命之水,它救的不仅仅是当时的一个人,而是接下来到此取水的人,读后感《给予的故事读后感》。他们遵守这个简单的规则,因而他们没有让这个生命之环断裂。把水壶装满,很明显是为了后来之人的,是为了把这个生命之环保持完整的。没有写到前边有多少人从这个水壶得到了救命之水,但这个水壶及这张纸条依然存在,说明他们是遵守这个简单规则的。其实生命的任何规则都是很简单的。现在的人,是从前面的人受益的,现在的人要把规则断续保持下去,就可以让后来的人继续受益。他从前人那里受益,他仍然要叫后人受益。如果有一个人不遵守这个规则,要么他喝了水壶的水,要么他用水壶里的水取水之后没有再装满水壶,无论哪一种情况,这个环就会在他那里断裂了。

于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方面就出来了,这就是信任。完全地地信任。如果任何一个人怀疑把水倒进吸水器里会不会取到水,他很可能就不会把水壶里的水倒进吸水器里,而是直接喝掉水壶里的水。那这个生命之环就会断裂了。

第三,要把这个生命之环保持下去,喝过水的人还必须记得把水壶装满水。只有这样,这个生命之环才会继续下去。

这个给予的故事,是谁在给予呢?很明显,第一个设立这个用水规则的人是第一个给予者。而接下来是什么在维持这个环不至于断裂呢?是这个规则给予了这个环以生命力量,是所有用水的人的信任的力量,是所有用水的的对后来的人的一种给予意识。这个给予意识直接地来源于这个人用水之后的感恩之心,他要通过把水壶装满水把他的感恩之心表达出来,他要通过这么一个行为把给予所给他的益处传递下去。而且也是深植于他内心的一种他人意识。而且在故事中的这个人,他害怕有人因为怀疑而把这个环弄断了,所以又加了几句:“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命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这个话题如果继续说下去,实在就太多了。很多时候,我们缺乏信任,很多时候我们又太自私,总只想着自己,很多时候,我们的自我意识太浓,把自己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定位于自己存在的有限时空,没有看到自己所处的生命之环。不但不努力维持生命之环,反而变本加厉地破坏生命之环。看看当今时代的食品安全,看看当今时代的贪污腐败,看看当今时代的投机取巧,看看……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想削尖了脑袋索取,索取!想削尖了脑袋过得比别人更好!立法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出在哪里呢?

给予的故事作文 篇9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学会书写10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给予的快乐和幸福。

过程与方法:

1. 利用故事《给永远比拿愉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让学生自读自学疏通生字词,大体了解文章内容。

3. 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思考并讨论,把握文章中心。

4. 回味课题,深化理解,提高认识,明辨事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相互给予的快乐和幸福,感受高尚无私的胸怀,置生死于度外的品格。

重难点分析:

揣摩一个在沙漠中饱受饥渴折磨、濒临死亡的人面对一壶水和一张纸条的抉择。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给予的意义。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一)教师讲述故事:高尔基的《给永远比拿愉快》。出示课件。

(二)学生畅谈生活中给予他人与得到给予的经历。出示课件。

(三)板书课题,过渡:我们看看《给予的故事》又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自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本课的生字词,标好段落。出示课件。

(二)开火车认读生字,指导识记生字。课件出示。

(三)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置身场景,畅谈感受。

(一)学习第一个场景。

1、主人公是在什么样的处境中面临生死的抉择?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

2、读了这一段,在你眼前展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让学生想象着说。

3、假如是你,头顶上是火辣辣的太阳,脚下是茫茫的大沙漠,此时的你又饥又渴,还迷失了方向,描述一下你当时的感受。

幻灯出示茫茫的沙漠,感受炎热与饥渴。

4、让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下这一段。

5、主人公遇到这么大的困难,他放弃生的希望了吗?从哪看出来的?

(二)学习第二个场景。

1、过渡:他的坚强,永不放弃求生的希望,支撑着他一步一步的向前。命运之神没有抛弃他,这时他看到了一丝希望,是什么呢?

木屋、水壶、汲水器、纸条……

2、对于一个在沙漠中饱受饥渴折磨、濒临死亡的人来说,哪怕是一壶水也能挽救他的生命。恰在这时,真的在他面前出现了一壶水,然而他并没有立即喝下这壶救命的水,因为他在水壶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生齐读。

3、课件出示纸条上的话:“要先把这壶水灌进汲水器,才能打出水。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水。”

4、如何理解纸条上的话?

纸条上的话有两层意思:(1)满足自己的需求。(2)方便别人。

5、学生齐读,体会:当他看到这壶水和纸条上的字时,他的心情怎样?

6、带着上面所谈到的这种心情读一读?

(三)学习第三个场景。

1、课件出示第四段:水壶里有水,证明了纸条上的话有一部分是真的了。这时我们的主人公面临了一个很艰难的抉择,是什么呢?

2、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3、生死就在一念之间,他又是怎样的心情?他做出了怎样的抉择呢?

犹豫再三:引导学生一步步由浅入深体会 “犹豫”什么意思,“再三”呢?“犹豫再三”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4、把水倒入,按纸条上的话做。按纸条做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5、这时主人公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设置悬念,承接研读。

是什么促使他这样去做,让他把生死置之度外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研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通读全文。

(一)听写生字词。

(二)四人小组内分段读文。

(三)过渡:是什么促使那个人按纸条上说得去做呢?

二、反复揣摩,重点理解。

课件出示: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一)结合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此时此刻,你想对主人公说些什么?

(三)主人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所以他在纸条上加上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这是主人公的肺腑之言,谁来读一读他加上的这几句话?

(四)在茫茫的沙漠中,寸草不生,骄阳似火,主人公饥渴难耐,他如果不管纸条上的忠告,选择喝下水壶里的水,也无所谓错,而那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出示课件,学生展开想象讨论。

(五)主人公在冒着牺牲自己生命的危险,也要试一试,为更多的人找到生命之水,这是何等高尚的品质呀。

(六)我们与主人公一起经历了这个艰难的抉择,共同体会到了给予的幸福和快乐。此时此刻,你们想在纸条上加上一句什么话呢?出示课件

三、品味“给予”,总结全文。

(一)学完课文,你对“给予”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二)小故事中蕴涵着大道理,谈谈你学完本文的感受。

四、感情升华,拓展延伸。

有句话叫付出永远比索取快乐。此时,老师有很多想给予同学们:课件出示

一束花

一句话

送去的是温暖

表达的是关爱

伸出你的手

别人握住的就是力量

露出你的笑

别人感受的就是阳光

只要我们心中充满爱,我相信,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里,你、我、他,我们大家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世界。

希望同学们可以永远的记住一句话:“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五、课下作业,推荐篇目。

(一) 把《给予的故事》讲给家长和朋友听。出示课件

给予学生“点石成金”的手指 篇10

一、把握教材, 摸准切入点

不同的教学内容, 发掘其中有价值的问题的切入点也不尽相同。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探究, 在探究中感知, 从而在实践中掌握一些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 为后继学习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通常,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眼:

1.找题眼。课题是这篇文章的眼睛, 它往往透射出一篇文章的精华。引导学生从题眼处开始思考发问, 如同窥一斑以见全豹, 不但能够引发学生对阅读整篇文章的兴趣, 也是对学生联想能力、分析能力的有效提升。课堂实践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课题处开始思考, 提出问题, 如课文写“谁” (什么) ?“是什么”?“为什么?”, 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帮助学生逐步递进, 养成观题生疑的思维惯性, 发展有效提问的能力。

2.抓关键。抓住关键, 是引导学生围绕着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质疑, 诸如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句子、推动情节发展或变化的句子、对文章中心具有概括性的词句, 等等。扣住这些关键, 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的思维无效发散、漫无边际, 帮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通过主动释疑、自主探究, 提升理解阅读水平。

3.揭矛盾。课文中一些自相矛盾之处, 是反映文章主旨的点睛之笔。围绕这些耐人寻味的矛盾之处引导学生质疑发问, 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思考, 加深理解文章思想感情, 真正走进文章的心灵深处, 使得学生的理解水平、体验深度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

二、关注学生, 激发兴趣点

1.营造氛围。关注学生, 就要使得教学过程尽量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以及情感态度, 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合理的引导。问题的产生总不是凭空而来的, 更不是由命令式的教学指令自然生发的。因此, 创设恰当的情境氛围, 让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由内而外的“诞生”, 是有效质疑的重要前提。营造宽松、自由的情境氛围, 既要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热情, 更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样的氛围之下, 学生才能神思飞扬, 提出的问题更具有思考价值, 让学生的精神处于激动和兴奋的状态。

2.制造碰撞。学生在主动质疑和互动释疑的过程中, 常常会产生观点上的差异和思维上的碰撞, 教师要有意识地抓住时机, 果断介入引导, 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和交流中得到充分的激活, 在思考和辨析中加深理解、发展能力。甚至, 有时候我们要通过认真倾听, 发现学生质疑过程中的思考方向差异, 帮助他们进一步清晰化, 制作碰撞的机会, 让课堂成为一个充满了生机和惊喜的“战场”。

三、控制节奏, 把握共振点

课堂上学生的主动质疑, 对习惯把控课堂节奏的一些老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调整。改变师生关系, 发展学生质疑能力, 要求我们学会在收放之间找到共振点, 让师生在这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走向共生。

1.“旁逸斜出”。学生主动质疑有着诸多不可控因素, 我们不会完全猜到学生会在什么时候提出问题, 也不会提前预知到每个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些看似意外的发问, 常常是符合大多数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 是非常难得的教学时机。“旁逸斜出”的合理利用, 能够让主动质疑的氛围更宽松, 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也有利于教师自身教学机智的成长。

我们在备课时, 就要反复地推敲斟酌, 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 准备好充分的预案;同时要深入地研究教材, 体味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删选和甄别, 准确判断该问题有没有价值, 思忖学生的问题与课文内容的联系是否紧密, 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思考力度和张力, 做到合理引导下的不散不蔓。

2.“节外生枝”。学生产生疑问往往就在那么一瞬间, 这种强烈而短暂的冲动来得快去得更快。教师要将视线投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细心体察他们的思维波动, 期待和催生每一处“节外生枝”。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 我读到“孩子, 明天你跟我到沙漠里走一趟吧。”时, 我留意到一个学生轻轻地撇了撇嘴。我感受到他的不以为然, 于是让他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他站起来问道:“小骆驼的妈妈为什么不直接去找小红马论理呢?”我一下子把握住这个问题的价值, 是啊!现在一小部分家长没有做好对孩子的示范引领, 而文中的小骆驼妈妈是通过事实让孩子认识自己, 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平凡。通过组织交流和教师引导, 让学生感受到了小骆驼妈妈的教育是非常科学的教育, 是一种让孩子长大的教育。

给予的故事作文 篇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战胜国决定成立一个处理世界事物的联合国,可在什么地方建立这个总部,一时间颇费思量。地点理应选择在一座繁华城市,可在任何一座繁华都市购买可以建立联合国总部庞大楼宇的土地都是需要很大一笔资金的,而刚刚起步的联合国总部的每一分钱都肩负重任。就在各国首脑们商量来商量去的时候,洛克菲勒家族听说了这件事,立刻出资870万美金在纽约买下一块地皮,在人们的惊诧声中无条件地捐赠给联合国。

联合国大楼建起来后,四周的地价立即飙升起来,洛克菲勒家族在买下捐赠给联合国的那块地皮时,也买下了与这块地皮毗连的全部地皮。没有人能够计算出洛克菲勒家族凭借毗连联合国的地皮获得了多少个870万美金!

洛克菲勒家族收获了满园果香,只是因为他们种下了一粒谋略的种子。这是一种睿智,也是一种胆识,更是设计收获的精致。

生活从来不说什么,只用时间诠释真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要想获取,就先给予。

母亲的给予作文 篇12

我非常喜欢吃荷包蛋。每天早上,妈妈都起得很早,为我做荷包蛋。

记得有一天吃蛋,我有些生气,为啥?蛋中夹着几块碎蛋壳。我一口吐了出来,放下筷子,就出去玩了。

晚上,我伏在桌上做作业,厨房里,油锅在“嗞啦嗞啦”地响,还飘出一股油炸葱花的香味儿。忽然,妈妈“哎呦”叫了一声。我探头一看,只见妈妈正对着一个手指在吹气。我本想问一声,可话到喉头又咽回去了。

不一会儿,妈妈端着一碗荷包蛋,招呼我说:“小蕾,快吃吧 -- 你早上没吃!”说完,又给我盛饭,又给我拿筷子。我望着妈妈那红肿的手指,忍不住问:“妈妈,你的手指怎么啦?”“被油烫的。”妈妈不经意地说。

做饭时油烫手指是常事儿,我心里这样想,也就没再多问。

吃完晚饭,爸爸突然问我:“衣服怎么破了?”“这么大了,该自己学着补衣服了。”爸爸和蔼但又严肃地对我说。妈妈看见我为难的样子说:“不会就学嘛,妈教你。”

说真的`,那年我十几岁了,要是在旧社会,不知要受多少苦呢!可是今天,我过着多么幸福的生活!穿的衣服,是从商场或专卖店买来的。脏了,妈妈洗;破了,妈妈补。就连做饭洗碗等力所能及的事,我也干的很少,“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爸爸要我补衣服,我慌了,但听到妈妈说帮我,我鼓足了勇气。

我从针线盒里拿出了针线和一块方形的黑布。我拿起线往针眼里穿了五六次,都未穿上。妈妈说我穿线方法不对,应把线的一头拧细尖,心不要慌,手不要抖,对准针眼,屏住气,这样才能穿上,我试着照妈妈的话去做,果然两次就穿上了。穿好了线,我急着要补,妈妈又提醒我:“不要忘记在线的另一头结一个疙瘩,要不第一针就缝不上。”哎,要不是妈妈提醒我,我可真忘了。

一针针,一线线,妈妈手把手地教我。我的手不知为什么就那么笨,不是针尖对不准补丁,就是针尖扎在手上。真想不知,补一块补丁,累得我满头大汗,但我始终不泄气。缝好衣服,便去睡觉。刚合上眼,就听见爸爸说:“你的手指怎么了?”“嘘 …… ”妈妈轻声说,“晚上煎蛋时,我见油锅里有片碎蛋壳,就急忙用手指去捞 …… ”“看你!”爸爸嗔怪地说:“油锅烫手你还不知道?”妈妈嘻嘻一笑:“我当时只想到捞蛋壳,忘了手指头!”

“疼吗?”爸爸关切地问。“十指连心,怎么不疼?”妈妈轻声细语地说:“可小蕾吃到蛋壳就不肯吃饭,饿坏了女儿,我更心疼啊!你也知道小蕾的脾气。”

数学教学要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 篇13

关键词:教学过程,学生参与,故意失误,注意细节

我们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和学的过程。 教是指教师的活动, 学是指学生的活动, 二者统一于课堂教学过程中。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下, 我们过多地注重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 从而使得课堂变成了教师的表演。 近年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我们逐步意识到这样的教学过程是符合教学的真谛的。 于是提出了课堂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参与的机会。 那么,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呢? 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想法。

一、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 如何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呢? 一种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提问。 由教师提出针对性的问题, 由学生回答问题, 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参与的过程。

1.提问中让更多学生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 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后, 总有一些同学在第一时间就举起手来, 而有一些同学则沉默不语。 这时, 如果从举手的人中挑选一个来回答问题, 就会发现有些同学会在一节课上回答很多问题, 而有的同学在一节课上则没有回答任何问题。 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的。 我们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因此不能把所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只给少数同学。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形出现, 一般我在提出一个问题后, 都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 让同学们把自己的答案写在纸上, 同时我也走下讲台, 围着课堂转一圈, 看看学生写的答案, 这样等于让全体学生参与到了问题回答过程中, 有效避免了课堂只被几个脑筋转得快的同学垄断。

2.让每个学生准备至少一个答案。 在提出一个问题后, 为了激励大家积极进行思考, 我一般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准备一个答案, 并让学生知道, 自己期待每一个同学的答案, 让大家做好积极回答问题的准备。 比如, 在一节数学课上, 我就问大家34减去16有几种算法, 请大家进行心算。 在学生进行了思考后, 我就让一些同学起来回答, 在回答前我提醒大家:你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大约需要几个步骤, 你准备向同学们介绍几个要点。 甲同学说, 可以用34先减去10, 再减去6。 乙同学说, 可以用34先减去20, 再加上4。 这两位同学的回答给大家提供了不同的思路。 这两种思路是截然不同的, 一个是一步一步做减法, 最后得出答案, 一个是先减后加, 把多减的加回去。 当然最终结果是一样的。

3.故意失误让学生指出来。 在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讲究一些策略,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极参与进来。 比如,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经验, 总结出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故意出现错误, 卖个关子给学生, 看看学生的反应如何。 当然我们抛出这个引子后, 一定要沉淀一会, 观察学生的表现, 当然这个过程还是要表现得相对自然一些。 当学生发现错误, 并提出纠正的建议时, 老师还可以坚持错误, 让学生据理力争, 最后老师认输, 并且向学生表示道谢。 实际上, 师生进行争论的过程既是学生纠正和论证的过程, 又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意让学生参与课堂的一些细节问题

在学生参与课堂的过程中, 一般都是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出现, 这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最常见的方式。 而在这个过程中, 让哪个学生回答问题有很大的学问。 一般情况下, 学生要回答问题, 总是要经过教师的允许, 而让哪个学生回答, 则需要进行选择。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从举手的学生中选取一位回答问题。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 总是那几个同学举手, 而有的同学从来不举手。 这样就造成一节课总是被少数几个学生垄断。 因此, 在举手这个细节问题上, 我们可以改变一下做法。

1.多样的举手方式。 过去我们多强调学生举手时要五指并拢整齐划一。 我在课堂教学中试着改革了这种举手方式, 鼓励学生在举手时可以高高举起, 这样的举手方式代表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自信、有把握, 当然也可以低低地举手, 这样的举手方式则代表学生对这个问题还是不太自信, 可能对自己的答案还有些犹豫。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该把目光多投给那些第一次举手的同学, 对这些同学在课堂上的优异表现, 我们要及时给予鼓励, 这样, 我们看到的低低地举手的人就会变成高高地举手。 这样的方式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2.通过举手指的方式。 在课堂上, 我们提问的次数较多, 回答问题的学生也会很多, 有的同学可能回答了几次, 有的同学可能还没有回答一次,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该如何区分呢?我尝试着这样的做法, 让学生举手时可以举手指, 举一个手指表示第一次举手, 举两个手指表示第二次举手, 举三个手指表示第三次举手。 这样, 我们就可以方便地发现并叫起第一次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 从而避免那种问题常被几个同学垄断的局面出现。

上一篇:课题组会议制度下一篇:CAD认证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