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2024-07-23

中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通用12篇)

中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篇1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为了能够落实《长清区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扎实有效的实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和文明举止,现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我校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安全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中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守则》、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有关规范为基本内容,深入开展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道德情操,提高道德认识,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并将养成教育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二、培养目标:

总体目标: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安全生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

具体目标:重点抓好“四种习惯”的养成,即“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安全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

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规范学生穿戴行为,养成勤劳俭朴、生活有序、自强自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积极进取、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精神,提高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通过“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遵守公德、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提高主动参与社会交际的能力,拓展自我生存空间。

通过“安全行为习惯”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通过“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三、养成教育的内容:

(一)把学习习惯抓实

学生在学校里最多的活动就是学习,而且和每个老师息息相关,从学习习惯抓起容易形成全校合力。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主动学习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等,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1、课前要预习,中高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3、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4、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5、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6、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7、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8、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9、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二)把生活习惯抓好

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有助于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本学期将继续从学生最基本的生活习惯养成开始抓起,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生活有序

1、早晨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2、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3、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4、不过早到校,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5、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6、在宿舍区不吸烟、不喝酒、不打闹——守纪律;

7、积极主动打扫宿舍,不带零食入校,宿舍内不乱扔杂物,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8、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9、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10、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11、不带火种及危险物品、不吸烟、不燃放烟花炮竹、不使用自带电器——讲安全;

(2)行为有度

1、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2、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3、爱护公物、门窗、睡床等物;

4、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5、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就餐时碗筷分类整齐摆放;

6、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卫生用具;

7、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8、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9、生活、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三)把礼仪习惯抓细

1、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2、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3、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4、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5、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6、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7、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8、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9、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10、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四)把安全习惯抓实

1、安全观念、法制意识强。

2、妥善保管钱物,严防丢失。未经他人同意,不拿用别人的东西。不偷窃、不敲诈、不勒索别人的财物。

3、养成防火、防电、防溺水的良好习惯。

4、遵守交通规则。在马路上不打闹,骑自行车不带人,不闯红灯。

5、不打架滋事,更不随意叫家长或亲友到学校无理取闹,更不同校外人员勾结寻衅滋事。

6、不攀越栏杆、校门及围墙。

7、注意饮食安全。

四、组织领导机构 组

长:王秀平

副组长:朱玉常

马恒晋 成员:年级组长和各班主任。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9月19日—9月23日)

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黑板报、心理健康讲座、班会、横幅等形式,做好宣传发动,使全校师生了解活动内容,提高认识,从而推动此项活动有序、顺利开展。

1、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广播等形式宣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意义。

2、学生会向全体同学发出养成教育倡议书。

3、各班级利用班会课开好专题动员会议,特别要做好对班干部、团员的动员。

4、各班级出一期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为主题的黑板报,要求工整清晰,图文并茂,有可读性,有号召力。

5、校园悬挂宣传横幅。

6、学生写学习心得体会。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阶段(9月23日—11月19日)

1、对照自己的行为习惯找一找存在哪些差距。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小毛病的改正做起,从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开始做起。通过宣传教育和活动的开展,全校学生都能自觉的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成文明人。掀起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的高潮。

2、班主任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情况,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学生中存在的行为情况作出评判,对照他人,明确今后自己的努力方向。各班主任要掌握具体情况,以此为契机,促进问题学生的进步。学生写一篇自查报告并拟出整改措施。

3、开展卫生责任区及教室卫生评比活动。

4、开展穿戴行为整治活动。

5、监督检查:行政值班领导、值班教师、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打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12月)

1、评选、推荐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学校将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

2、本次活动总结。

六、活动要求:

1、要加强领导,构建养成教育的机制。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团委负责全面实施,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积极配合,家长共同参与,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员参与的养成教育机制。

2、政教处侧重安全行为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教导处侧重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总务处侧重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共青团、侧重团员教育,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

3、要重视学习培训,以活动促发展。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活动让学生熟知行为标准并付诸行动,注重过程评价,巩固已形成的好习惯,不断提出新要求,从而逐渐形成良好习惯。

4、班主任是养成教育的骨干力量,一定要加强管理,耐心教育,积极引导。

5、行政领导、值班教师要加强巡查,认真监督,发现不良行为及时批评教育。

6、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言传和身教,加强课题教学管理,严格规范学生课堂行为。

7、要培养典型,以点带面推动。每班评出几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星,充分发挥榜样在养成教育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加强对违纪、违规学生的处罚力度。

8、要利用班会、团队活动扎实开展好习惯训练活动,由教师或者学生讲解学习行为习惯要求,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巩固提高。

9、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升旗仪式、黑板报、校园网等宣传途径,介绍良好的行为习惯、身边的优秀事迹,展示文明学生风采。

中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篇2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 各地的综合实践教育的影响在社会上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作为学生必修的一课, 为养成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校是自2002年成立军校至2012年确立为张掖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以来, 学校的综合实践教育效果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 这主要得益于实践基地根据学生特点在综合实践教育活动过程中强化的行为习惯, 抓实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培养了参训学校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助于参训学校学生的管理更加趋于正规化。

一、规范教育:强化组织纪律性, 高标准、严要求

综合实践教育活动, 为规范学生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种规范并不是要磨灭学生的个性, 而是要使学生言行规范化、标准化。学生任何活动都必须按照基地的规章制度高标准、严要求, 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强化纪律意识, 让学生真正成为一名准军人。

张掖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要求各校参训学员在整理内务时必须做到:牙刷的方向、抹布的叠放和箱子的整理都严格按照教官讲解内务整理的标准进行摆放, 做到整齐划一。刚开始, 许多学生都表现出懈怠或无所谓, 当教官在整理内务教学时, 教官们整理的被子一下子让学生目瞪口呆, 赞叹不已, 于是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无形之中学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在内务方面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使自己的内务达标;而在第一天训练结束后的总结点评时, 教官适度的激励点评又把学生的热情调动了起来, “这是你们第一次穿上军装体会当兵的感受, 就要严格要求自己, 用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你们现在经历的磨练, 将会使你们一生受益。”在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过程中, 教官每天都在出操前半小时到学生宿舍, 把所有宿舍的卫生都检查一遍;操场上教官嗓音嘶哑了却仍然坚持上课。这种躬亲示范、亲力亲为的做法既有利于对于学生严格要求, 更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纠偏教育:点滴渗透, 引导学生“先做人, 后做事”

很多时候, 学生一些不好的习惯得不到纠正, 与教师的教育不能够持续有着一定的关系, 因为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机会太少, 教师的引导不能够持续起效。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就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 来纠正学生的问题, 也就是纠偏教育能够切实落实, 就手段来看, 利用综合实践的机会, 纠偏就是在重复的行为习惯强化中形成的, 通过基地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约束力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为实践活动学生内心有期许也有担忧, 期许是终于有机会独立生活一段时间, 忧虑使自身会有种种的不适应, 尤其是想家的情怀, 这就需要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当发现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时, 及时和带班班主任沟通, 通过心理疏导让学生放松心情, 合理调适, 让学生对自己内心能呼唤:“我能, 我行, 坚持, 坚持, 坚持!”及而让全班学生在训练场大声呼喊:“我能, 我行, 坚持, 坚持, 坚持!”这是学生一个宣泄和自我鼓励的机会, 形成一种自我信念, 使他们学会坚持和担当。

在综合实践基地的日常生活中, 经常会遇到学生的脚被烫伤的事件, 同宿舍的同学也许将他送到医务室就直接回到训练场, 却没有向教官汇报。遇到这种情况, 教官通常会严厉地批评他们, 并让这个宿舍的同学在全班进行检讨, 检讨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 而是为了教育。当天的晚点名就这件事情对生班进行教育警示, 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错误, 而不是惩罚。学生的团结绝不是在教官简单的鼓舞中形成的, 也绝不是唱一首《团结就是力量》就诞生了的, 而是因为“爱”, 因为他们更团结班集体, 更爱训练他们的教官、更爱班里的每一位“战友”。这种发自肺腑的爱将他们凝聚在一起, 才让这个团队有了惊人的“战斗力”。

三、陶冶教育:重视团体活动, 寓训于乐

陶冶教育是精神引领的感染教育, 为的是巩固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养成教育的成果。教官在严格要求的同时, 还要和学生“打成一片有界限”, 要了解学生的切实需求。在训练之余适当地开展拉歌活动, 不仅可以消除学生训练的疲劳感, 还可以为养成教育打上一剂“免疫针”。

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第四、五天, 学生慢慢进入疲劳期, 学生总是打不起精神, 教官因为训练进展慢也偶尔会出现一些急躁的情绪。针对这一现象, 在休息的时间里教官组织学生体育游戏, 并且教官也主动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之中。这样学生放松了心情, 也提升了训练效果。

在手工制作和折纸教学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创作作品适时加以思想品德教育, 如折出一个纸飞机, 可启发学生现在扎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将来能积极投身到祖国国防建设, 成为国防建设的生力军, 报效国家,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折出心形图形, 可启发心形代表什么?它有什么用?进而引到“感恩父母”这个话题上来,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 感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根据不同的图案、作品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在活动结束时, 看着狼藉一片的制作现场, 启发学生该干什么?培养学生做事要有始有终, 爱护卫生, 保持环境, 养成干净整洁, 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从陶冶教育的效果来看, 它有利于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 并且伴随着这种思想认识的提高会逐渐地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 这样学生就能够慢慢地实现自我的完善和成长, 成为指引学生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

中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篇3

厘清六项活动间的关系,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

以集体活动为基础,拓展活动形式,开展区域、日常、亲子、竞赛和评价等活动,在厘清这六项活动间关系的基础上,创设教育情境,拓宽主题活动教育内容,能够很好地实现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例如,在大班“牙小白成长记”主题活动中,我们以六项活动为突破口,认真分析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并互为补充,取得了良好效果。

以“集体活动”奠定活动基础。我们通过故事《小红脸和小蓝脸》来了解牙齿生病的原因;通过谈话《我换牙了》来消除换牙带来的恐惧心理;通过唱演《刷牙歌》创编刷牙节奏和快乐的象声词,来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以“区域活动”创设体验情境。我们通过设置区角“牙医诊所”,投放牙齿结构图、假牙牙模、牙医工具、牙刷等游戏材料,让幼儿在情境中了解牙齿结构,在游戏中给假牙做清洁,模仿并使用牙医工具给病人看病。

以“日常活动”巩固良好习惯。我们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如进餐、午睡、离园等时间,与幼儿互动和交流。通过餐前唱读护牙儿歌,餐后观察幼儿是否主动漱口,离园时向幼儿讲解护牙小常识等途径,来落实孩子的护牙习惯。

以“亲子活动”实现活动延伸。我们设计亲子活动“我的牙牙白”,以幼儿积极参与早晚刷牙为目标,请家长做榜样并协助幼儿观察牙齿的变化,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以“竞赛活动”展示生活能力。我们设计“刷牙比赛”活动,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工具,掌握刷牙方法,收拾整理物品,清洁台面,增强孩子们的劳动意识和自信心。

以“评价活动”了解习惯状态。我们设计“洁牙小卫士”评价活动,将洁牙观察表张贴在评价专栏中,饭后主动漱口的幼儿由教师划钩,坚持早晚刷牙的幼儿由家长划钩,每天都坚持护牙的小朋友就会被评为当月的“洁牙小明星”。

围绕特定的主题,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建构的一系列幼儿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主题活动,从单纯的集体教学活动开始,拓展延伸至其它活动形式,创设了无处不在的养成教育环境,丰富了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实现了习惯融于生活,生活中培养习惯的完整构建,充分体现了生活即教育。

厘清体验与活动的关系,丰富活动过程

幼儿教育的核心不是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而是引导幼儿个体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倡导体验式学习,从而引发幼儿的自主学习,会让幼儿更有参与的兴趣,并在体验式学习中凸显“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主题活动的特色。在设计主题活动中,我们特别强调厘清体验与活动的关系,把握活动与体验的度,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设计开展活动。

一是以幼儿的发展为基点。选择适宜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和材料,运用多种体验手段,使幼儿获得丰富的经验,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的渗入,实现“以幼儿为本”。例如:在主题活动“小小营养师”中,为了让幼儿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我们先让幼儿观察认识食物金字塔,再提供美食的仿真玩具和图片,让幼儿自己当营养师,搭配和选用食材,教师再进行评价,这比教师直接说应该吃什么和怎么吃,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是在体验中学习。尝试将幼儿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放在首位,注重幼儿生活经验与体验的获取与利用,并让幼儿在感受的基础上,在充分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再进行“表达与表现”。例如:在关于牙齿的主题活动中,将刷牙工具带进课堂,小班照镜子观察牙齿,学刷牙;中班了解牙齿结构,学会细致地刷牙;大班正确认识和对待换牙……还有叠被子、整理玩具、大班整理书包等活动也走进了我们主题活动的课堂和区域创设中。

厘清主题与领域的关系,丰富活动价值

我们所开展的主题活动,是为了满足和适应幼儿的个体需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不能将主题活动局限于某一个领域,要与幼儿生活的五大领域有机融合,使主题更具教育价值。例如,我们依据家长反映部分幼儿不愿意独立睡觉的问题,生成了主题“黑小怪我不怕”。怎样在这个主题中体现各领域的相互渗透呢?我们设计了多个活动,交叉进行,以达成目标。

针对不同的目标,融入不同的领域要求。设计了五个不同的集体活动,活动之一是“黑夜不怕入睡”,融入语言和健康领域。通过绘本故事《吃掉黑暗的怪兽》让幼儿从心理上克服对黑暗的恐惧。活动之二是“夜晚的城市”,融入艺术领域。欣赏夜景,并大胆创作刮蜡画。活动之三是“夜晚的秘密”,融入科学领域。认识夜行动物,探索发现黑暗中的自然现象。活动之四是“忙碌的夜晚”,融入社会领域。知道夜晚有很多人在工作,理解夜晚工作的重要性。活动之五是“睡觉的时候”,融入健康和科学领域。知道睡眠可使大脑、身体得到休息,进而培养正确的睡姿。

开展区域活动“黑夜和白天”,融入科学领域。开展科学区小实验,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白天和黑夜。

组织日常活动“摇篮曲”,融入艺术和健康领域。餐前、午休时播放摇篮曲,感受安静、祥和的氛围。

设计亲子活动“温馨的夜晚”,融入语言和健康领域。睡前故事时间,家长和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带着愉悦的情绪入睡。

开展竞赛活动“小小独立夜”,融入语言和健康领域。幼儿分享独自睡觉的小故事,逐步增加独立入睡的次数。

开展评价活动“独立入睡成长日记”,融入科学和健康领域。幼儿主动关注时钟,建立时间概念,做好独立入睡前的准备,按时入睡。能坚持独立入睡的小朋友可评为“独立入睡小明星”。

我们设计的生活习惯养成主题活动,不单纯在“健康”领域里实施,而是在多领域活动中开展,不单纯是“健康”或“语言”领域,而是两个领域相互渗透融合的内容,这种展开性取向的目标,可以丰富主题活动教育价值,不仅为教师的主题实施提供了工作思路,也让主题活动的开展更有意义。

在幼儿园开展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主题活动,我们还在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之中。在厘清目标、内容、形式等一系列关系之后,我们将更加静心努力,从幼儿生活需要出发,遵循幼儿学习与发展规律,找到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完善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努力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实现幼儿的和谐全面发展。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篇4

为全面贯彻落实通辽市教育局确定的“素质教育规范化管理年”的总体要求,加强学生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举止,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的、原则和任务

行为习惯是做人的基础,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德育的基础性工作。要通过基础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懂文明,讲礼貌,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心理品质,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树立公德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为成功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行为习惯培养,必须按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身心成长的规律,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步生成,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和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要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到目标准,内容实、措施细、效果佳,讲求严谨、及时、适时、合理和巧妙,避免形式主义。

2、养成性原则。行为习惯培养是一个逐步提高、生成的过程,即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还要注重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使学生在长期的引导、强化、矫正中形成外在行为。

3、主体性原则。在行为习惯养成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通过自身的学习与提高,感受到形成良好习惯的效果,体验到矫正不良习惯的益处,从而使良好的习惯得到巩固和发展。

4、持久性原则。行为习惯不可能在朝夕之间一蹴而就,要通过反复的训练,不能时紧时松,更不能半途而废,要长期坚持,贯穿在各个环节之中。

5、差异性原则。要承认学生之间基础条件、个性特征、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共性要求和训练的同时,突出个性教育,使不同特征的学生均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任务:中学阶段是人生观初步形成但尚未成熟的重要时期,他们已基本确立了自己的道德准则,但许多重要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仍需着重养成,特别是初中生更是养成教育的重点。为此,中学阶段养成教育的重点是强化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与训练,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主要内容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养成教育工作:

(一)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定时清扫卫生承包责任区和教室。

3、不乱贴、乱写、乱画。

4、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丢东西。

5、养成随手捡拾地面上废弃物的习惯,共同维护学校环境的整洁。

6、宿舍保持清新整洁,床上用品清洁美观、被褥叠放整齐、无异味,室内物品摆放有序。宿舍要经常开窗通风。

7、养成积极创建文明宿舍、文明班级的好习惯。

(二)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

1、学校在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学生在周一必须统一穿校服。参加升国旗仪式小学生要行队礼,中学生要脱帽肃立行注目礼,即使不在操场上和队列中也要面向国旗立正,行队礼或注目礼。唱国歌时要精神饱满,声音洪亮。

2、小学生在校园内必须佩带红领巾,中学生要佩戴校徽或胸卡。在校内见到老师或领导,要主动问好或行礼,并请老师先行;迟到进教室或进教师办公室先喊报告请求允许,进入他人家里应先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与同学或老师对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听对方讲完。

3、保持教室内外和校园环境卫生,在任何地方看见地上纸屑垃圾,应马上拾起丢入垃圾箱,看见没放好的扫帚、拖把和掉在地上的物品应马上放好和拾起;拾到别人丢失钱物及时交公,不错拿别人的东西。

4、在走廊、楼梯、台阶等公共场所要靠右行,正常行走,讲究礼让,不推拉拥挤,不大声喧哗,慢步轻声。

5、语言文明:习惯用普通话交谈,并经常使用“请”“对不起”“没关系”“请问”“谢谢”“再见”等文明用语,不说脏话、不骂人。

6、行为文明:习惯点头、微笑、握手;着装得体,坐正立直,行走稳健,举止文明,不追逐撵打。

7、注意仪表,衣服整洁,不穿奇装异服,不戴金银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化妆,男女生均不得染发或留怪异发型。

8、爱护公物,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健身器械。

9、高年级同学主动帮助、礼让低年级同学;男同学主动帮助礼让女同学;主动帮助有困难和有缺点的同学。

10、遵守公共秩序,广播操、升旗及集合时听从安排,严守纪律,保持良好形象。打饭时不插队或故意拥挤。参加集体活动守时肃静,作文明观众,大会发言首先向师长和观众敬礼,发言结束道谢。接受要起立并用双手;观看演出、比赛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11、不进行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不吸烟喝酒,不出入营业性网吧。

(三)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1、进行体育活动和劳动时,听从老师安排,不擅自行动。

2、未经老师及家长同意,不在外留宿。

3、妥善保管好物品,严防丢失。未经他人同意,不拿、用别人的东西。不偷窃,更不敲诈别的学生、向其他学生索要财物。

4、不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不私自调换灯泡,不私装电器,不在宿舍内使用危险电器。

5、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尽量靠路边行走。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走人行横道线,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6、不打架滋事,更不随意叫家长或亲友到学校无理取闹,更不同校外人员勾结寻衅滋事。

7、不攀教学楼内栏杆、学校校门及围墙。没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不私自擦洗门窗。

8、不在零食摊点购买无卫生保障的食品。

(四)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1、良好的书写习惯;

2、认真预习的习惯;

3、专心听课的习惯;

4、积极探究的习惯;

5、及时复习的习惯;

6、独立作业的习惯;

7、练后反思的习惯;

8、积极应考的习惯;

9、切磋交流的习惯;

10、总结归纳的习惯。

11、课外阅读、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三、具体实施方案

我校养成教育主要突出以下主题:

1、狠抓“秩序”教育:

秩序指学习、活动、生活、工作都要讲究客观规律和规程要求,给人一种井井有条的感觉。学校生活中的秩序包括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等,即学习、活动、生活三个方面的秩序。秩序没有要求的层次划分,只有要求实现的方式不同,实施中也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不同的要求,实现学校生活秩序化。

2、强化“责任”教育:

强化责任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基础,只要具备了基本的责任意识,其他规范要求的养成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责任教育主要包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3、加强“礼貌”教育:

礼貌首先在于观念上,主要指学生对长辈、对老师、对同学和他人要有礼貌,待人接物要有礼节。实施时要根据细则,分步骤实施,形成规范。

4、落实“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指学生要学会感恩亲人、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在日常生活中能宽容别人,知道感恩身边的人。

5、强调“卫生”教育:

中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篇5

l.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不讲话,不搞小动作;积极举手回答题;作业认真仔细做,书写工整,按时上交不拖拉,有错主动来订正等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表扬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在班内掀起人人争学习习惯花的热潮,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活动准备】

1、培养两位能干的学生当主持人,并配备四个小助手。

2、请每位学生仔细观察班中哪些同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想一想自己还有哪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

4、准备一些优秀作业。【活动过程】

主持人林叶琳:我们背上书包都成了小学生,上学了就要专心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让我们一起唱起《上学歌》开始我们今天的主题班会。主持人赵凤英:小朋友,你们说我身上的花儿漂亮吗(“漂亮!”)今天呀,我要看哪些小朋友能干,就把花瓣送给他,还要给他戴上一朵大红花。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花瓣呢还是请老师跟我们说说吧!

老师:同学们,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花瓣呢?那就要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做到下面几点:上课专心听,不讲话,不搞小动作;积极举手回答题;作业认真仔细做,书写工整,按时上交不拖拉,有错主动来订正。养成了这些好习惯,就可以开出一朵鲜艳的大红花(向学生展示自己贴好的大红花)。

主持人赵凤英:这么多的小花瓣,到底应该送给谁呢 主持人林叶琳:当然是送给学习习惯好的小朋友,对不对(“对!”)只是„„ 主持人赵凤英:只是什么呀

主持人林叶琳:只是到底哪些小朋友是有好的学习习惯的呢 主持人赵凤英:这还不简单。我们看看他们平时的表现就知道了哪些同学有好的学习习惯了。

主持人林叶琳:你们是怎样养成这么好的学习习惯的呢可以告诉大家吗

(出示儿歌)

我们都是小学生,培养习惯最要紧;

上课应当专心听,积极开动小脑筋;

作业认真仔细做,按时完成交得勤;

有了错误要订正,知识才能学得清;

学习要有好习惯,我们牢牢记在心,记在心。

(边念边打节拍)主持人林叶琳:请全班同学仔细想一想,再讨论在我们班里还有哪些同学有这方面的好习惯,最好能举个例子,大家如果同意的话,就边拍手边说;“对,对,对!我同意,他有这个好习惯。”

(四人小组讨论)

主持人林叶琳:好,同学们谈得都很热烈。下面我们就开始,要介绍的小朋友请举手发言。

赵成桂:林叶琳同学上课很认真,老师经常表扬他,而且他总是能积极地开动脑筋,举手发言。

(赞同的小朋友边拍手边说:“对,对,对!我同意,他有这个好习惯。

主持人赵凤英:刚才大介绍得很好,原来在我们的同学中有那么多好习惯。下面我们来看一则小品。

(小品表演)

镜头一:上课时,老师在上课,同学开始做小动作,同学代国军则仍认真听,此后用手轻碰他,提醒不要做小动作了。

镜头二:下课时,作业本发下来,学生祁有全胡乱翻一下,有错但没订正。同学则叫他把作业订正好后,再去玩。

看完小品后讨论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

主持人甲:那在我们自己的身上有没有不好的学习习惯呢,有哪些呢?你以后准备怎么做,也大家帮助他出出主意。

(学生介绍自己的不好的学习习惯,并说以后的打算。其他同学帮忙建议。)

主持人乙:相信这些同学在自己的努力和大的帮助下一定会改正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

主持人甲:希望我们全班同学都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在一片歌声中,甲乙主持人宣布“学习花儿心中开”主题班会团满结束。)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二 年 级

中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篇6

“四个一活动措施”

为进一步继续开展好打造功德养成教育品牌贯彻教育部《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刚要》要求我校结合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课程、征文、演讲、讲座、展览等多种形式,重点开展好以“不给别人添麻烦”为核心的中小学功德养成教育说、唱、画做“四个一”养成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我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守则》、《规范》)为基础,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文明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为核心,深入开展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将养成教育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养成教育活动,教会学生“做人”,使学生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辱的好学生;在家里做一个有孝心、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通过学生的文明影响,带动家长的文明、社会的文明,从而促进文明和谐社会的创建。

三、领导小组

组长:吴占军

副组长:李春雨 贾友军

成员:学年组长、全体班主任

四、活动内容

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小事抓、抓小事。共有四项内容:

1、使用一句文明用语

2、传唱一首歌

3、创作一幅漫画、养成一个好习惯,有计划地开展富有成效的养成教育活动。

(一)使用一句文明用语

您好”,“谢谢”,“对不起”……,这些文明礼貌的用语,体现了对他人的尊敬和友爱。在人们的交往中,文明礼貌的语育,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家庭的精神文明水平和道德风尚。所以对孩子语言美的培养,不是一件小事,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

孩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练习逐渐养成的。如对父母、老师和其他长辈,要称呼“您”,见了熟人要主动问“您好”,分别时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用商量的口气说“请”。别人给予帮助时,要说“谢谢”,当妨碍了别人或给人家增添了麻烦时,要主动说“对不起”、“请原谅”等等。还要通过具体事情,向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时家里来了客人,孩子虽然向客人问了好,但在大人谈话时,孩子乱插嘴,对客人的问话不理睬,甚至爬到客人的腿上,乱翻衣袋,见到这种情况,家长要及时给孩子指出,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要告诉孩子,见了客人要向客人问好,给客人让座,客人问话时应抬头看着,认真听,好好回答,这才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传唱一首歌

例如传唱《中小学生守则》歌曲人人都会唱,熟记于心。

《守则》和《规范》集中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 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守则》和《规范》的发布,是教育系统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 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有助于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校要从学生的作息、就餐、洗手、洗脸、理发、剪指甲、整理衣被、锻炼身体等最基础的生活习惯养成开始抓起,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创作一幅漫画

动漫对中小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无论是影视剧中的动漫作品,还是漫画书,都能够在学生当中形成话题。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教育的启蒙阶段,通过动漫课程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美术等相关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动漫课程中,采用相对热门的动漫题材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在动漫课程教学中,降低学生的标准化要求,使学生用动漫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在促进学生绘画技能提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动漫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引导的作用使学生开展想象,将已有的生活经验带入到课程中,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提升。小学动漫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对学生的审美观的塑造、美术技能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提升都能够产生巨大的作用。

(四)养成一个好习惯 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都要有意识的养成好习惯。如果以前没有,那么从现在开始培养永远不会晚。我们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习惯养成。

1、举止文明的习惯:结合我校实际,继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对长辈、老师、同学、他人要有礼貌,待人接物要有礼节,争做文明公民,并通过对学生的教育辐射到家庭、社会中去。

2、遵守秩序的习惯: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学校生活中的秩序包括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等,即学习、生活、活动三方面的秩序。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实现学校生活秩序化。要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如交通秩序、商场秩序、剧场秩序等,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3、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的习惯:懂得尊重他人是做人的道德准则,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人们互相尊重,生活才能快乐和睦,社会才能安定团结。要教育学生礼貌待人、宽厚待人,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4、讲究卫生的习惯:讲究卫生是身体健康的保证,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要教育学生既要讲究个人卫生,也要讲究公共卫生。

5、勤俭节约的习惯: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从爱惜学习用品、节约一滴水、一粒米、一度电做起。

6、诚实守信的习惯: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教育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日常生活抓起,让学生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树立诚信意识。

7、懂得感恩的习惯:结合我校实际,继续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通过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

高校养成教育及其实施途径 篇7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一) 养成教育的内涵。

养成教育, 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教育者从行为训练入手, 综合多种教育方法, 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 最终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

(二) 重视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意义

1、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关系国家未来的文明程度, 也关系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加强德育工作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养成教育则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2、养成教育是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 要求人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 要善于处理自己和他人、团队、社会的关系。既要有独立意识, 又要有团结精神。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学生在踏入社会前就通过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考、接人待物、健身、文明礼貌等习惯。

3、养成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养成教育以学生现有的认知为基础, 对一定行为加以反复练习, 使其在身上固定下来, 形成习惯。这样, 大学生不仅在接受同样刺激时可以做出同样的反应, 就是在受到不同刺激作用时, 也可做出自动化的反应, 做到知行统一。

二、当代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长期的应试教育, 只注重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这种偏颇做法的后果在上大学以前巨大的升学压力下没能显现出来。但当升入大学后, 升学压力消失, 学生们一时很难适应重压失去后的大学生活, 在学习、生活、心理调适等方面表现出种种问题。

(一) 心理方面。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普遍缺乏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抵抗挫折的能力, 有孤僻、任性、我行我素、情感脆弱等性格特征。

(二) 学习方面。

学习目的性和职业性不强。对所学专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不了解, 没有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受社会大环境影响, 功利心强, 多数学生都期望通过大学学习后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而不能兼顾近期个人目标和人生长远目标, 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1、自律性差。

上大学后, 有松口气的思想及初涉社会的新鲜感, 经常旷课、泡网吧, 投入较多精力进行社交。

2、学习能力较差。

一方面学生对大学学习方法和生活不能很快适应;另一方面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习中遇到问题, 不能多渠道、多方式地主动解决问题, 只能被动接受或不能解决, 最终积重难返, 失去学习兴趣。

3、团队意识淡薄。

由于社会和高校的竞争日益激烈, 学生之间因就业、评奖等激烈的竞争, 导致自我意识过度增强, 团队意识减弱, 同学间极少在学习方面积极主动地互帮互助、相互促进。

(三) 生活方面。

缺乏文明的生活习惯, 娇生惯养、缺乏独立意识、自理能力差, 有的学生寝室狼藉一片, 就寝时间随意性强。节俭观念差, 某些学生还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在人际交往中自私褊狭, 缺少团队精神, 难以适应集体生活。

上述缺陷如不及时弥补, 将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就业。所以, 高校应根据其心理特点和习惯状况,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展养成教育, 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逐渐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顽强的意志,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

三、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 制定严格的管理机制。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来进行养成教育。低年级要采用严格的纪律约束, 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高年级在严格纪律约束的基础上, 注重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 使养成教育由自发成为自觉, 引导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二) 开展一系列养成教育活动。

入学伊始, 可开展各种讲座对新生进行思想品德、学习和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进行学习目标引导、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介绍等。通过各种参观考察活动, 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改革开放成就展, 利用影视资料、新闻媒体、社会舆论进行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 举办征文大赛、讲演比赛、辩论大赛等方式, 教育、熏陶和引导青年学生, 缩短学生从普适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时间, 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帮助确立人生目标, 明确在校期间的奋斗方向。

(三)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管理机制。

辅导员要随班进课堂听课, 掌握学生学习问题, 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并与学生交流。帮助协调学生与任课教师、管理人员的关系;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生寝室, 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文明习惯;建立谈话制度, 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进行正向引导, 解决学生的思想和学习问题。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专业方向、人生理想、职业道德教育。高校的每位教职员工都要不断自我完善、提高修养, 参与养成教育, 使学生见贤思齐。

教师在进行养成教育时要注意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要充分抓住大学生富于理想、好胜心强、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进行养成教育。针对脆弱和急躁的心理, 注重培养自尊、自强、自立精神, 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针对畏难、厌学心理, 注重培养好学、乐学、勤学精神, 激发学习热情,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骄懒、依赖和任性心理, 注重培养自理、自治、自护能力;引导自觉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学会独立生活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针对孤僻、自私和狭隘心理, 注重培养乐群、合群、友群性格, 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帮助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具有爱国情怀, 为民热忱和公民意识。

(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砥砺意志、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等积极作用。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高雅清洁的环境使学生如入芝兰之室, 有利于高尚品格的形成;倡导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 充分发挥图书馆、实训室、体育和艺术场馆等设施的作用, 切实做到让每一面墙壁说话, 让每一寸土地都有教育意义, 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染。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的作用, 在开展文化、科技、艺术、体育等活动的同时, 发展学生的爱好与专长, 提高综合素质。开设各种人文社会科学讲座, 进行审美和艺术教育。加强校报、宣传橱窗、广播、校园网等宣传阵地的管理, 利用舆论导向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2]戴木才.论德性养成教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00.3.

对小学生实施养成教育的途径 篇8

关键词:小学;养成教育;研究思维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的教育。它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效果能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碰到学生无心向学,消极对待课业,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我特别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待人习惯。一方面,经常给学生讲解古代贤者刻苦研读的故事,比如,童第周苦读、匡衡凿壁偷光、伤仲永等故事,给学生树立榜样的作用;另一方面,经常组织学生朗读、学习《弟子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另外,要求学生晚上十点之前休息,午休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的培养贵在坚持,不断剔除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才能培养出举止文明、态度端正的学生。

二、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研究思维

严谨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它要求数学结论的叙述必须精练准确,对论证过程要严密有据。小学生受生活、学习经验的制约,对数学的严谨性不重视,经常出错。

1.加强对常见术语的理解

比如,至多和至少、不少于和不多于、增加了和增加到、除和除以等数学术语,很多学生理解模糊,思考不周,结论不全甚至错误。

比如,5的倍数都( )5。备选答案有:A.大于B.等于C.不小于。很多学生选择A选项,且学生已经熟记教材中的结论表述语: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经过调查,很多学生把“不小于”的意思误解为“大于”。

笔者在教学活动中,遇到关键字,都会让学生查清、理解词义,使学生领悟常见的术语之含义。

2.训练、拓展思维

小学生研究、思考问题具有局限性。例如,有这么一道判断题:“圆的半径都相等”。学生的错误率很高,究其原因,学生思考方向没有得到有效扩展,只考虑在同一个圆的情况下。

笔者认为,数学离开思维就没有方向。因此,需要教师多开展思维训练,利用身边经常见的例子对学生加以训练。比如,一棵树上有10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1只,请问树上还有几只鸟?或者:渔翁坐船在海上钓鱼,放出的线是3米,涨潮30厘米,那么渔翁应把线增加多少米?这些都是训练思维的好例子,需要教师不断发掘,坚持训练。

3.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对学生计算思维和逻辑思维有很大的影响。概念理解不到位会造成审题失误,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基本性质。很多学生把小数的末尾理解成小数点的后面,出现严重的概念失误。

三、主动引导学生探索

在农村小学课堂中,很多老师顾虑、怀疑学生的自学能力,过多地牵着学生鼻子走,导致课堂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一方面,教师过早揭示结论,学生缺少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满堂灌,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

笔者建议,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索,形式可以是独立探索、生生探讨、师生探讨,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或其他同学做必要的引导后交给学生自主探究。把有问题的学生培养成问题更多的学生,这才是我们的教育目标。

前段时间,笔者有幸参加广西区组织的“名师八桂行”学习活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城里的孩子,具有很强的探索能力。甚至在师生探索得出结论之后,还有学生质疑结论。相比乡村学校,很值得我们每位农村教师反思。

四、培养学生的审题意识

材料的隱蔽性和可读性是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如果学生不注意审题,很容易出现错误。

比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十六第6题:有8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即每场比赛淘汰1支球队)进行。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才能产生冠军?在这道练习题中,题目给出了图示,学生由此很容易得出答案。但是,题目最后还提出两个问题:如果有16支球队参加比赛,产生冠军要比赛多少场?32支球队呢?当数据越大,学生的出错率越高。笔者认为,在这道练习题中,让学生模仿题目画图示很不现实,唯有让学生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提取“每场比赛淘汰1支球队”这个有效信息,加以分析、整理很容易得出答案,且出错率会大幅度减少。

笔者观察发现,“老印象”答题法和模仿法,是学生常用的方法之一。很多学生没有注意审题甚至没有看完题目,就开始书写答案,导致答题效果不佳、思考不周。因此,培养学生审题意识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养成教育需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结合学科特点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实施养成教育不会立竿见影,贵在长期坚持。养成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研究方式和探索能力,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陈颜颜.浅谈小学生的养成教育[J].教育艺术,2011(7):15.

[2]张少东.习惯奠基人生: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性探究[J].亚太教育,2015(18):13.

[3]杜丽军.养成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的作用[J].文教资料,2014(33):114-115.

中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篇9

实 施 方 案

为了进一步规范小学生行为,提升校园文明程度,财神庙小学决定在校园中大力开展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完善养成教育机制,推广先进经验,大力营造文明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领导机构

为切实抓好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特成财神庙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王道东

副组长:姚天梅付长城付玉梅

成员:潘红余霞周金娥王建芳许兵张明芝孙玉杰王晓华侯贵强刘敏

三、活动内容

1、加强秩序教育。

①课堂秩序:预备铃一响,赶紧进课堂,书本摆整齐,专心把课上,眼睛仔细看,耳朵注意听,脑子认真想,发言先举手,声音要洪亮。

②课间秩序: 按时做两操,进、退场有序;站队快、齐、静,动作姿势正确;听老师指挥,不破坏纪律。

2、加强卫生教育。

①个人卫生习惯:衣着整洁,不穿奇装异服;饭前便后勤洗手,早晚刷牙;勤剪指甲勤理发;经常洗澡,保持卫生。

②校园卫生习惯:不在校内吃零食,不乱扔果皮杂物;不随地吐痰,保持公共场所卫生;不在墙上乱刻、乱画、乱挂,爱护公物;认真值日,热爱劳动。

3、加强行为教育。

①语言行为习惯:说普通话,常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尊敬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

②动作行为习惯:升国旗、奏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在走廊内走动要轻声慢步,不大声喧哗;走路、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推搡;课间休息不追逐、不打闹、不攀爬,不破坏绿化。

4、加强安全教育。

①上(放)学路上安全: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有事或有病须向班主任请假;放学后有秩序离校,不在路上玩耍,注意交通安全,按时回家。

②校园内活动时的安全:不玩火、不玩电,不在校内骑车,注意人身安全。

四、活动步骤

1、强化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训练。

通过晨会、班会等形式安排《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行为准则》等专题学习,辅以学校校规、班级班规的学习,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直观概念。

2、加强学科渗透。

各班要借助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课等课堂教学,加强学科潜意识的渗透,力争使学生明确习惯培养的内容,理解文明行为的概念,让学生从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中明白道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明习惯的熏陶。

3、开展主题月活动。

各班要以开展主题月活动的形式,针对学生不良习惯,通过各种形式途径加以引导教育,促使学生克服自身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4、定期开展检查评比。

各班建立健全值周检查和班级评比考核制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监督、检查、记载,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检查评比并定期通报、讲评。

5、加强考核评比。

学校学将分两阶段对各班开展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进行考核评比,并与年终考评挂钩。

五、活动要求

1、领导高度重视。学校成立领导小组,从本校实际出发,精心制定活动方案,设计活动载体,找准活动重点,明确职责分工,迅速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开展起来。

2、抓好舆论宣传。学校运用校内广播、黑板报、印发宣传单等

形式,大力宣传养成教育,倡导文明向上的良好风尚。同时,利用家访或家长会等时机,积极向家长进行舆论宣传,让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构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良好环境,使“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3、设置养成教育课程。各班要以晨会、班会、课堂教育为主要渠道,合理、定期安排养成教育活动,要求每班每月安排1—2节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并把养成教育纳入“三好学生”、“优秀班干”等评选的必备条件,让文明守纪等基本道德规范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为。

4、拓展养成教育活动载体。各班定期举办养成教育主题班会,每班每月安排1—2次;不定期开展养成教育征文、养成教育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每学期至少1—2次。

财神庙小学

初二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篇10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根据我校关于深入开展养成教育形成良好校风的总要求,提升学生文明素养。为了能够扎实有效的实施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高尚品质,现结合初二年级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安全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中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守则》、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有关规范为基本内容,深入开展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道德情操,提高道德认识,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并将养成教育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二、培养目标:

1、讲卫生、有公德、懂宽容、会合作。

2、讲秩序、有爱心、懂谦让、会助人。

3、讲学习、有毅力、懂方法、会探究。

4、讲安全、有耐心、懂规则、会自救。

三、养成教育的内容:

(一)、卫生习惯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

2、清洁区和教室每天要清扫干净。

3、保持桌椅的干净整洁,定期整理课桌和清理书包。

4、不在墙壁上乱贴、乱写、乱画。

5、爱护环境,不在校园及公共场所乱扔乱抛果皮、纸屑、垃圾。

(二)、行为习惯

1、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礼貌用语。

2、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3、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4、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得喧哗。不追逐、打斗、玩有危险的游戏。

5、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6、集合出入按指定路线和顺序步要轻,右行礼让。

7、认真做好课间操、眼保健操,姿势正确。

8、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能自觉锻炼身体

(三)、学习习惯

1、课前要预习,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提倡记课堂笔记。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3、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4、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5、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认真完成。

6、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7、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四)、安全习惯

1、安全观念、法制意识强。

2、妥善保管钱物,严防丢失。未经他人同意,不拿用别人的东西。不偷窃、不敲诈、不勒索别人的财物。

3、养成防火、防电、防溺水的良好习惯。

4、遵守交通规则。在马路上不打闹,骑自行车不带人,不闯红灯。

5、不打架滋事,更不随意叫家长或亲友到学校无理取闹,更不同校外人员勾结寻衅滋事。

6、不攀越栏杆、校门及围墙。

7、注意饮食安全。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10月9日—10月30日)

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黑板报、心理健康讲座、班会、横幅等形式,做好宣传发动,使全年级师生了解活动内容,提高认识,从而推动此项活动有序、顺利开展。

1、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广播等形式宣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意义。

2、学生会向全体同学发出养成教育倡议书。

3、各班级利用班会课开好专题动员会议,特别要做好对班干部、团员的动员。

4、各班级出一期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活动为主题的黑板报,要求工整清晰,图文并茂,有可读性,有号召力。

5、校园悬挂宣传横幅。

6、学生写学习心得体会。

第二阶段:自查自纠阶段(11月1日—11月29日)

1、对照自己的行为习惯找一找存在哪些差距。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小毛病的改正做起,从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开始做起。通过宣传教育和活动的开展,全校学生都能自觉的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成文明人。掀起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的高潮。

2、班主任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情况,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学生中存在的行为情况作出评判,对照他人,明确今后自己的努力方向。各班主任要掌握具体情况,以此为契机,促进问题学生的进步。学生写一篇自查报告并拟出整改措施。

3、开展卫生责任区及教室卫生评比活动。

4、开展穿戴行为整治活动。

5、监督检查:行政值班领导、值班教师、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打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12月30日)

1、评选、推荐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

2、年级内进行活动总结。

六、活动要求:

1、要加强领导,构建养成教育的机制。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蹲点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年级组负责全面实施,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积极配合,家长共同参与,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员参与的养成教育机制。

2、安排班主任值班,加强巡查,认真监督,发现不良行为及时批评教育。

3、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言传和身教,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严格规范学生课堂行为。

4、要培养典型,以点带面推动。每班评出几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星,充分发挥榜样在养成教育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加强对违纪、违规学生的处罚力度。

5、要利用班会扎实开展好习惯训练活动,由教师或者学生讲解学习行为习惯要求,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巩固提高。

6、要加强检查督办,以评价促养成。养成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定期检查,适时评比,是解决懈怠或流于形式的重要措施。年级组定期公布评比结果,让班与班之间形成竞争,推动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初二年级组

养成教育活动案例 篇11

六年级学生

二、活动目标

1. 结合学生交往中的生活体验,了解日常生活中各種诚信的形式,认识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

2. 让学生体会“我失信于人、别人失信于我”时的感受,对自己不诚实的行为感到内疚和不安。

3. 使学生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为以后品德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

三、活动准备

1. 学生制作信任卡。

2. 学生收集生活中与诚信有关的资料。

3. 准备守信于人及失信于人的小故事。

4. 师生共同收集一些与诚信有关的格言警句。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演讲故事

1. 教师演讲故事《失信的商人》。

2. 学生演讲自己搜集的有关诚信的故事。

3. 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我们经常会被诚信的行为所感动,又为不诚信的行为而气愤。让我们一起来回顾生活中的交往,共同感受交往中的诚信。

活动一设计意图: 以故事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加深对诚信的认识。

活动二:你是我信任的人

1. 引导学生思考: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哪些人是你信任的人?想想信任的理由,并举例写出与他们交往中值得你信任的事例。

2. 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例)

事例一:我信任我的妈妈,她说话算数。上学期她说,只要我的学习成绩有进步,暑假就带我去北京旅游。假期里,她真的带我去北京了。

事例二:我信任我的好朋友王欣欣,她无论是借书还是借钱,都会按时还我。所以当她向我借其他东西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借给她。

3. 打开准备的信任卡

写一写:我所信任的人的姓名;信任他(她)的原因;交往中的事例。(课件出示表格)

4. 指一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信任卡,并把信任卡交给所信任的同学,让被信任的同学也说一说自己收到卡片的感受。

活动二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一方面帮助学生思考自己为什么信任这个同学,另一方面使收到卡片的学生产生被信任的感动,使学生知道,诚实守信是赢得别人信任的关键。

活动三:我和承诺有个约会

1. 谈话提问:生活中诚实守信的人被人信任,愿意交往。然而生活中也有一些不诚实守信的人,当我们遇到时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2. 辨析学生在生活中常出现的两个事例(课件出示),让学生角色扮演。

事例一:

于小飞:王子玉,把这本故事书借给我看看好吗?我明天一定还给你。

王子玉:于小飞,把我的书还给我吧!

于小飞:我还没看完呢,过几天再还给你!

事例二:

李琳:张天明,明天上午9点,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玩,好吗?

张天明:好吧,明天见!

张天明妈:天明,姥姥来电话说想你了,今天我带你去看姥姥。

张天明:我已经跟同学约好去动物园了,怎么办呢?那还是去姥姥家吧。

3. 小组讨论评议汇报

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参考(课件出示):

(1)于小飞失信于王子玉,王子玉当时的感受会是怎么样呢?如果我是于小飞,会怎么做?

(2)如果自己是李琳,会怎么看待张天明?如果你是张天明,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有什么想法?

4. 教师小结

当你和别人交往时,别人不诚实守信,失信于你时,你会不高兴,也许不愿意和他交往;同样,当别人和你交往时,你不诚实守信,失信于别人,别人也会不高兴,也许不愿意和你交往。所以我们在交往中一定要诚信。

活动三设计意图:这两个事例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辨析意在唤起学生自己相似的生活体验,激起相似的共鸣,进一步感受交往中的诚信。

活动四:诚信格言

1. 课件出示相关诚信格言,让学生自己轻声读一读,再说说自己收集的。

2. 学生每个人选择一句警示自己的诚信格言抄写到书本上,也可以是自己收集的。

3. 教师总结

诚信是做人之本,需要从小培养,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注意要做到诚实守信,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

关于加强中学生养成教育的思考 篇12

一个坏习惯, 毁掉了一笔大生意, 使得这位厂长错过了一次成功的机会。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 对习惯有句非常精彩的描述:习惯是我们存放在神经系统中的道德资本, 你有了好的习惯, 一辈子就享受不尽它的利息, 你有了坏的习惯, 一辈子就偿还不尽它的债务, 坏习惯能以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好的计划破产。习惯看似事小, 却关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和一个民族的素养。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学生的生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 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在这个时期加强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学校如何开展养成教育提出本人的几点想法。

一、明确规则, 让学生在规范中自律

没有规矩, 无以成方圆。实施养成教育的第一步, 就是要让学生明确规则, 明辨是非, 懂得哪些可以做, 哪些不可以做。这里所说的规则, 范围十分宽泛, 大到法律法规、道德规范, 小到地方风俗、校纪校规。从学校的层面来看, 学校应完善校纪校规, 通过细化整理后形成各个序列, 如学生的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安全习惯等, 并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征提出相应的要求和细则。

在规则制订的过程中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原则。一是起点要“低”。对学生的教育要低起点、严要求, 致力于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养成。要从学校的整体教育思路出发, 并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道德基础, 让德育回归生活, 关注实践, 从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最细微的行为习惯要求抓起。二是坡度要“小”。德育工作是个慢功细活, 要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开始。按照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理念, 通过小坡度的德育训练, 让学生感受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实十分简单, 在真切的感悟中实现个人品质的提升。三是要求要“细”。只有细致的要求, 学生接受、行动起来才不会觉得困难。在德育工作中, 对学生提出的每一点要求, 都应该是具体的、细微的, 让他们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只有这样, 德育工作才会有良好的“落脚点”。

二、营造氛围,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学校要加强宣传, 营造氛围, 使全体师生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首先, 要在大型集会中进行宣传。学校的开学典礼、平时的小结会、家长会、休业式等大型集会都是宣传养成教育的好时机。其次, 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的内容。各科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 抓住时机, 将养成教育有机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再者, 要通过黑板报、橱窗、广播、电视等媒体, 宣传习惯与人格、习惯与健康、习惯与成才的关系, 加强以养成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如将学校的规章制度上墙公布、在教学楼走廊等醒目处悬挂名人画像和有关养成教育的名言警句, 达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目的。

三、创设载体,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德育工作如何由虚变实, 由模糊到具体, 变传统的说教、灌输为学生的主动学习, 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 学校应该创设活动载体, 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德育活动中来, 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学校的开学阶段往往是开展养成教育的好时机, 学校可以把新学期的第一个月作为行为规范教育月, 开展军训、征文、演讲、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营造学生学习“规范”、执行“规范”的氛围。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学校要把学习、纪律、卫生、出勤、两操等考核作为常规工作列入到学生个人和班级考核之中。通过评比星级学生、文明标兵、三好学生等, 引导学生相互竞争, 向先进典型学习。

同时, 学校要根据本校学生实际, 设计相应的载体, 开展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如针对学生对师长无礼貌、乱扔垃圾、同学之间打架斗殴等现象, 学校政教处、团支部组织学生开展了“新三弯腰”活动, 即“见了老师弯腰行礼, 见了垃圾弯腰捡起, 发生矛盾弯腰致歉”。学校向每位学生发放了倡议书, 举办了专门的启动仪式, 并通过家长会、校讯通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做法, 寻求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校把此项活动的开展与班级考核起来, 在期末评比“文明班级”和“礼仪之星”, 师生们参与的热情高涨,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及时评价, 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中间会不断地出现反复。这就需要及时评价, 给予正确引导, 促进学生反思, 使学生在反思中感悟、在反思中成长。

在实际工作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评价要有时效性。教育学家布莱克·威廉认为, 最有益的教师评价应该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和及时的”。学生对某个事件或某种行为关注的时间一般是很短暂的, 我们通常把这个时间段称为兴奋期。教师如果能在兴奋期内对学生的行为做出相应的评价, 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二是评价要有激励性。对学生的日常表现, 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尽量从正面引导。尤其是对后进生, 更需要教师毫不吝啬地给予积极的评价, 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抓住时机, 进行表扬。三是评价要有针对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考虑时间、地点、场合等因素, 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四是评价要体现多样性。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采取自评、互评、集体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多种方式, 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促进学生反思, 提高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五、结对帮扶, 让学生在关爱中成长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由于受到家长的溺爱, 普遍存在着自私自利、自我中心的倾向, 他们心理防线脆弱, 经不起挫折的打击。很多家长, 只重视孩子的成绩, 而忽视良好习惯的培养, 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校中的特殊学生群体也在不断扩大, 如离异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学生等, 这些学生在家庭教育上也往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针对以上情况, 学校选择事业心较强的教师与“问题学生”结对, 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通过对他们学习上辅导、思想上引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上, 教师要经常对他们进行督促鼓励,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指导。思想上, 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行为,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发现不良倾向, 及时加以引导。生活上, 教师要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给予他们关怀和爱心。心理上, 教师要从学生的言谈、交友、周记、成绩起伏等信息进行分析, 发现情绪上的起伏, 及时进行疏导, 使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上一篇:各类考核管理制度下一篇:回家途中的一幕小学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