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人员工作职责

2024-07-09

城管人员工作职责(共9篇)

城管人员工作职责 篇1

一、模范执行纪律。绝对服从党委、政府的领导,听从指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忠诚履行城管职责,不折不扣地完成上级交付的一切工作任务,若违反规定,自觉接受相应处罚或解聘。

二、加强市场管理。集镇所有街道,以105国道、镇前街为主,门店杜绝占道经营行为;规范流摊占道,摊位要摆放到指定位置,严禁骑路逢集,严禁乱摆乱放、乱吊乱挂,做到有序经营;105国道两侧辅路上的餐饮小吃要随时清理整顿,要求统一使用活蓬,收摊后可随时清理运走。

三、规范乱堆放现象。集镇所有街道上的占道建筑材料、废旧物品、柴草、杂物等乱堆放现象,必须全面清理整治,重点解决105国道、镇前街等主街道两侧的占道行为,杜绝乱堆乱放,因建设确需临时占道堆放建筑材料的,必须远离街道,靠一侧整齐堆放,建筑废渣、杂物等必须及时清理干净,不得影响集镇风貌。

四、严查广告张贴。执行标语、广告张贴审批制度,凡未经镇政府批准的标语、广告张贴(墙面、电杆或临空)、过街横幅、各类广告牌必须及时清除,发现擅自张贴者要当场禁止,严格规范小店门前遮阳棚伞等。

五、抓好车辆管理。主街道上的电动车、摩托车、小汽车、大货车等各种车辆必须停放有序,105国道、镇前街路面上严禁随意停放,尤其105国道集镇段要配合交警部门禁止停放一切车辆,保证道路通畅;严格规范集镇各个街道的路口,确保通行顺畅。

六、严禁私搭乱建。对集镇街道两侧的私搭乱建行为要严厉制止,发现一起,制止一起,拆除一起,各种现有的私搭乱建的屋棚、推拉蓬必须一律拆除,确保街道亮丽有序;积极参与镇两违整治工作,随叫随到。

城管人员工作职责 篇2

一、城管人员个人品德建设是提高城管队伍素质的基础

1. 个人品德建设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根基

《诗经》上早有记载:“淑人君子, 其仪不忒。其仪不忒, 正是四国”, 孔子也说“其身正, 不令而从, 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政者, 正也, 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修己以安人”等。这些思想都表达了重视个人品德的塑造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当前社会整体道德状况, 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同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个人品德建设”概念的提出是从增强社会道德建设基础的视角而拓展的崭新课题, 是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2. 城管人员个人品德建设是队伍建设的核心

城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由单个的城管人员组成的, 城管人员的优劣决定了整支队伍素质高低。作为城市秩序的管理者, 是代表国家行使对城市的管理治理权, 这就意味着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国家形象, 因此, 城管人员个人品德在整个社会的个人品德建设中, 处于示范引领的地位, 文明高效的发挥城市秩序管理者的功能, 才能缓解城管与小贩的矛盾, 野蛮粗暴的执法, 只能伤害群众对这支队伍的感情, 而且背离了社会主义和谐城市构筑的目的。

二、现阶段城管人员个人品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改革开放36年以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的同时, 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既表现了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也凸显了快速转型的极大不适应现象, 我们肯定市场经济带给我们的巨大效益, 但在开放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政策、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加之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都不同程度带来了消极方面的影响。随着开放的扩大, 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侵蚀渗透到我们各个领域。其中包括, 部分城管工作者个人品德领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和观念使一部分的城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 以及价值观严重扭曲。具体表现为, 部分城管工作者在腐败思想意识、品德败坏的支配下利用权利之便与民争利, 甚至索拿、卡要、勒索等。此外, 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 部分城管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及道德教育被弱化, 也使得他们逐渐淡化了为群众服务的宗旨, 以权谋私、语言行为过激, 暴力执法等以此表现的个人品德失范现象越来趣严重。

1. 公仆意识淡化, 特权思想严重

城市秩序的管理者其首要功能是以维护城市的正常秩序和市容环境为己任, 我国城管人员应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作为推动城市管理的总工作方针。联合国《公职人员行为守则》第1条也明确规定:“执法人员无论何时均应执行法律赋予他们的任务, 本着其专业所要求的高度责任感, 为社会群众服务, 保护人人不受非法行为的侵害。”[1]

城管人员在执法时若丧失了对群众的责任心, 就会无视群众的利益, 做出侵犯群众权益的违法之举, 进而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文明城市的构建。目前, 一些城管人员缺乏对人民的责任感表现为:公仆意识淡化, 特权思想严重。城管人员的执法特权是国家为了维持整洁市容市貌而赋予他们在执行公务中的便利性权利, 并且早在1992年6月28日国务院颁发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就为我国城管工作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这原本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城管人员在管理城市方面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然而, 在现实权力的运用中, 这种权力容易被异化为一种特权思想, 导致了人民群众与城管执法者的矛盾, 损害了部分人民群众的利益。譬如, 轰动一时的“湖南临武瓜农事件”, 湖南省临武县城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与一商贩发生冲突, 致一商贩发生死亡, 商贩讲述:“城管人员在执法劝阻时语言过激、态度不友善并且利用手中的权力收了钱却不让我们摆摊”是直接诱发这件事发生的原因, 事后, 虽然双方各执一词, 但是作为行政公众人物的言行举止都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 他们执法不是因势利导, 而是非文明执法。这种方式, 不仅激发了矛盾, 而且损害公职人员在人民大众心中的形象, 最终也不利于工作的开展。邓小平同志对这一类异化现象有个很精辟的总结:“高高在上, 滥用权力, 脱离实际, 脱离群众, 好摆门面。好一说空话, 思想僵化, 墨守成规, 机构臃肿, 人浮于事, 办事拖拉, 不讲效率, 不负责任, 不守信用, 公文旅行, 互相推诿, 以至官气十足, 动辄训人, 打击报复, 压制民主, 欺上瞒下, 专横跋扈, 徇私行贿, 贪赃枉法等等”这种异化现象在城管人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2. 人权思想淡化, 服务意识差

城管工作者在整治市容市貌或对违规建筑进行拆迁等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采取强制性措施, 如果城管人员在思想道德中缺乏了对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责任意识, 首先就会淡化人权观念, 在清除流动摊贩或对违规建筑进行拆除时, 就会陷入高高在上的执法地位, 甚至侵害了摊贩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近年来, 暴露出来的多起暴力执法事件就说明了城管人员对待摊贩的态度如过街“老鼠”般, 久而久之不仅会恶化城管执法人员在人民大众心中的地位, 还有可能激起人民群众对暴力执法的暴力反抗。震惊全国的“哈尔滨城管暴力执法惹民愤遭数千市民围殴”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由于城管执法者人权意识淡薄, 激化了矛盾, 直接站在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 城市的执法者却成了“敌人”, 值得广大城管执法者反思。其次, 为民服务意识差。对群众负责不仅表现在配合其他部门把城市整治得井井有条上, 也表现在服务群众的细枝末节上。在对待一辆三轮车, 一个小果摊, 首先就应该想到这个普通简单的谋生工具, 很可能是穷人家柴米油盐的来源、孩子上学的学费、家里治病的汤药。要体民恤, 知民苦, 才能真正做到服务大众, 满足群众的利益诉求。但是, 有些城管人员缺乏对无照摊贩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在执法中要么动辄没收工具, 要么搞“吃、拿、卡、要”, 利用职权贪占群众便宜。在管理中, 冷嘲热讽、恶语伤人、刁难训斥、以势压人。面对摊贩的求情, 采取“冷、硬、横、推”的野蛮态度。这些都影响了整个城管队伍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3. 对法律缺乏正义感, 公平正义缺失

E·博登海莫说:“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与主张, 并与此同时促进生产进步和提高社会内聚性的程度—一这是维系文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一就是正义的目标。”[2]城管工作人员作为城市的维护者和守护者, 其正义感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 如果缺乏正义感, 就无法有效执行国家赋予的权利, 自然也就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拥护, 我们城市文明的创建也就沦为一纸空文。国家为了确保城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执行部分公务时是给予了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 然而, 这种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也是执法公信力不高的原因之一:罗伯斯庇尔曾说过, “事物的本性就是如此, 任何一个有道义的生物, 任何一个机关, 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 当他们握有大权的时候, 尤其当这种权力不服从于一种不断地使它回复到已确定的秩序和法律的更高权力的时候, 他们就会不断地力求使其意志取得统治地位。”[3]因此, 城管人员在运用自由裁量权往往把握不到“度”“一步到罚”、“以罚代管”往往成为了整治无照摊贩最常规的处理方式, 然而经常性的罚款会间接降低城管执法威慑力, 以及群众的信任度。城管权的缺位是当前执法最凸显的恶习。城管权的缺位是城管人员在行使城市管制权、履行责任时不按法律规定充分作为, 当为不为, 当做不做, 缺乏正义感的指引导致正义感的丧失, 激化了各种利益矛盾, 恶化了社会风气, 如暴力执法、态度恶劣, 以及收受贿赂等。城管权缺位.究其思想品德的根源就是对法律的正义感不强, 对摊贩缺乏最起码的尊重感。

4. 个人品德思想素质不高, 荣誉认同感缺乏

由于城管部门自身制度漏洞, 造成人员来源素质良莠不齐, 有些地方城管门槛低, 无需通过正规考试这一关, 招录员人品的素质也就相对低, 执法能力也较差, 在面对无照摊贩群体往往缺乏必要的耐心劝说, 劝说不通, 就更易激起不理智的城管队员动粗。甚至有些城管队员在思想上错误理解为整治工作就是“打市场、砸烧烤、踢摊子”。这种暴力执法、鲁莽执法和随意执法等现象, 势必影响流动摊贩, 以及广大群众对城管工作的配合度。而荣誉感是城管个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荣誉感就意味着你对工作的热情、对人民服务的尽心, 如果城管队员缺乏这种荣誉感, 就很难权衡金钱和道义这两个秤, 甚至会放纵贪欲, 不顾脸面, 丧失荣誉, 进而走入一个以罚代管、以罚代教的怪圈。

三、城管队伍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性

个人品德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不易变性, 所以良好的个人品德融入家庭, 就表现为家庭美德;融入职场, 就表现为职业道德:融入社会, 就表现为社会公德, 显然个人品德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城管执法者是代表国家的意志行使城市治理权, 他们的品德优劣直接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 同样也会影响工作开展的效率, 综上所述, 加强个人品德建设对于城管队伍的自身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加强城管队伍的品德建设是提高其职业素质的关键

德国哲学家康德墓碑铭上写着:“有两种东西, 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 它们在我心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 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4]只有“内化于己”, 才能“外德于人”, 加强并实践城管队伍品德建设才能把以人为本的执法观念内化于心, 城管执法人员将执法规范化为一种信念和优良品质, 那么文明执法必将成为一种自然行为, 促使城管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自觉以法律、道德、文明为准则进行执法, 做到对每一位推贩都以热心、关心, 以及平等的心对待。城管个人品德作为一种无形力量, 虽然是在精神层面形成一种自省, 但渗透在每一个执法过程中。如果城管执法没有良好的品德作为基础, 没有职业道德的内在力量发挥作用, 就很容易出现消极执法、暴力执法、不作为等现象, 甚至做出对国家和社会不负责的行为。比如, 城管在清除小贩或在处以罚款时法律法规给予了一个最合理的的罚款维度, 但这只是一约数, 具体多少才合理很难有一个统一准确的标准来衡量。这时执法者的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操守起了决定性作用, 被执行对象能否得到最公正, 最合理的对待, 与执法者的执法水平、道德品质、情感意识有着密切关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能够把握公平公正的合理区间, 从而彰显了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了社会稳定, 促进了社会和谐。

2. 加强城管队伍的品德建设是提升国家公共权力的需要

城管人员是城市管理的执法者, 是党和政府联系基层群众的纽带和桥梁, 他们的言行举止、执法方式代表着国家的形象, 因此, 城管人员在对待流动摊贩和基层群众的执法行为和执法态度不仅关系到城管队伍的自身形象, 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权力的威信和法律的权威。由于近年来各种关于城管暴力执法、执法不公的丑闻愈演愈烈, 激起了广大社会大众对城管人员的不满和愤慨, 为此, 城管当局将公正、文明、柔性、理性执法, 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不遗余力地推动微笑执法的作风深入每个城管队员心灵。人民大众也会不自觉地把城管执法人员的日常言行和执法行为作为评价党和国家的标准, 因此, 加强城管队员的品德建设, 对于提高和改善城管人员的道德水平、缓解社会矛盾, 以及提高国家的权威和改善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至关重要;如果城管执法人员能够秉承良好的道德品行和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以此来服务这些“三无”摊贩弱势群体, 必定能改善他们“恶”的形象, 重新赢得人民大众对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人民群众就会由衷地爱戴、信任、拥护党和政府;反之, 如果城管执法人员在面对弱势摊贩更加变本加厉地索取和打压, 无视自身在群众眼中的形象, 最终会有损国家和政府的形象。可见, 加强城管队伍的品德建设不但推广了文明城管的形象, 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更加提升了国家公共权力的形象, 为争创文明城市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3. 加强城管队伍的品德建设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就是“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5]构建并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任何一个组织、一个单位、一个人都应该为推动和谐安稳的社会贡献力量。城管执法人员与流动摊贩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 成为影响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对现阶段来说这种激化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国家与民众、政府与群众激化关系的演变, 这种关系是否和谐稳定, 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长治久安的发展。而加强城管队伍品德建设, 对缓和社会矛盾, 构建和谐关系至关重要。当城管人员在执法时, 能够遵循平等原则, 不以地位高低、有无背景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执法对象, 给每一个摊贩以平等的关爱和正义的裁决, 无疑会增加群众的信任度和对城管工作的支持度。因此, 城管人员只有加强思想品德建设, 增强对法律的正义感和执法能力, 切实让弱势摊贩群体感受到安全感和公平感, 那么矛盾紧张的关系自然会得到缓解。如果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不设身处地为服务对象着想, 甚至欺凌“三无”摊贩, 以“官老爷”自居, 在他们面前作威作福, 耍特权, 那么, 他们就会疏远、厌恶, 甚至会激化社会矛盾, 城管工作的开展同样将步履艰难, 和谐和社会的构建也将沦为一句空话。

为此, 城管队伍应该重视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建设, 端正执法态度, 转变法观念, 增强服务意识, 扮演好人民的公仆和城市勤务员的社会角色, 才能得到社会大众对城管人员的信任和支持, 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城管执法乱象时有发生, 根源是多因所致。指责将矛盾的焦点仅指向城管的定位与功能, 并认为要“取消城管”有所偏差。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 加强城市管理的功能刻不容缓。执法是靠人来执行的, 本文从加强城管人员个人品德建设着手, 提高城管队伍的综合素质, 才能使城管人员文明高效地发挥自己的功能, 才能缓解与小贩的矛盾, 并为构建和谐城市做出实质性贡献。

参考文献

[1]尹伟中.警察伦理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8.210.

[2][美]E.博登海默, 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261.

[3][法]罗伯斯庇尔.赵函舆译.革命法制和审判[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28.

[4][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篇[M].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 2006.880.

[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篇[M].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 2007.622.

[7]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1.

[8]倪斐, 李雪冰.论城管执法的困境与重塑[D].人本主义观的确立 (2007) 06-0090-04.

城管人员执法犯罪的预防对策 篇3

2012年3月以来,奉化市人民检察院从小产权房等违章违法建筑物着手,依法查处了一批受贿窝案。分析这几起发生在城管系统内的受贿案,呈现出以下特点:

1.作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城管执法人员违纪违法的行为呈现一定的规律性,首先都是在执法过程中发现了违章违法行为,紧接着执法人员以违章违法事实为借口索要财物,或者当事人为避免被查处积极主动地向执法人员行贿,事后执法人员就会故意放水或者不予查处。

2.集体腐败现象明显窝案现象突出。

从调查中发现,上至城管局的局长,中至科长、队长,下到一些临聘执法人员都不能幸免。

3.受贿手段呈现多样化。

在调查中发现,除了传统的“一对一”送钱、送物等行贿手段外,还以先送小产权房后转卖给予差价行贿,或者入干股分红等多样化的手段来达到行贿受贿的目的。

4.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作为直接面对老百姓的基础政府管理人员,城管执法人员的行为方式将直接影响民众对政府管理体制的信任和评价。现阶段呈现出来的城管系统腐败现象滋生的现状,不仅损害了政府形象,而且严重威胁社会稳定,也使城管执法面临着失效的困境。

二、城管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1.城管执法部门管理不严、监督机制不完善,是造成城管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客观原因。

城管执法机构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有些部门和执法人员权限和责任不明确、不具体。没有严格执行行政执法的审查审批制度,使个别执法人员权力过大或者越权执法;没有坚持行政处罚决定的集体讨论制度,使一些领导权力过于集中,以权代法;没有严格执行执法管理制度,财产管理混乱,罚没收入收支不明,导致一些不法分子私吞、截留、挪用罚没款物;没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对执法活动没有实行跟踪监督,使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2.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是城管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社会原因。

首先,高度集权的传统经济管理体制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由于新机制不完善,某些改革措施未跟上,使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促使一些执法人员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牟私利。其次,多元化的经济成分为行政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提供了条件。多种利益主体在同一市场活动,有的为追求各自的私利而不择手段拉拢、腐蚀执法人员,此时权力可以变成金钱,诱使一些执法人员不惜铤而走险。再次,多种分配方式的差距和低薪也是城管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诱因。多种分配方式的收入差距导致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也产生了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城管执法人员收入增长远低于其他人员。这样,一方面是经济效益为上的社会现象,一方面是掌权者、管理者的贫困。在巨大物质利益反差的刺激和诱惑下,一些意志不坚定者便陷入了权钱交易的漩涡。

3.法律赋予城管执法者“自由裁量权”过大,是造成城管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客观条件。

由于行政法律法规内容笼统、不具体,甚至出台缓慢、滞后、不配套,特别是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不明确、不具体,行政执法程序可操作性差,造成赋予城管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特别是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处罚的比例或幅度过大,使一些执法人员利用“自由裁量权”而谋取私利,同时又有职务光环的掩护。一些受罚者也会千方百计拉拢、腐蚀执法人员,企图减轻或免除处罚。

三、城管执法人员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

为从源头上防止权力的不当运用,把预防关口前移,有效预防城管执法人员职务犯罪,应做到“四个到位”,即权力分解到位、权力制约到位、权力监督到位、惩防结合到位。

1.权力分解到位,避免权力过分集中。

合理和适当的分解权力,把监管的关口前移,可以有效地起到事前防范的作用。一是规范城管执法审批程序。审批权是权力行使的重要环节,审批结果将产生利益差别,有的单位和个人就会追求并想得到这个利益,这就成为某些人利用审批权谋取私利的条件。因此,规范城管执法审批程序,改个别人审批为多人审批,其作用是增大企图从非正当渠道获取利益人员的作案(如行贿)成本,加大审批人的作案风险,致使客观上增加权钱交易的难度,从而可以有效切断得益人与审批人的利益联系,防止以权谋私。二是规范城管执法审批权限。领导审批权力太大,实际是领导独裁的表现,也是权力失控的表现,容易为职务犯罪提供条件,因此有必要通过对城管执法审批权力的限定,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三是明确职责分工。对城管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进行分工明确职责,不仅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本单位人、财、物管理权力的分解,预防权力过分集中在个别人身上,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产生。明确规定分工不分家、分权不揽权、分职不越职,有效预防领导班子及成员独断专行、各自为政的情况发生。

2.权力制约到位,防范滥用权力。

权力在行使过程中,需受到相应的制约。在横向上,一个部门权力的行使,要受到其他部门的制约;在纵向上,权力的行使须经过若干个步骤和环节。根据这一思路,在权力分解的基础上,对容易发生滥用职权、权钱交易的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一是设立城管执法议事协调机构。在一定范围内,干部和部门的权力行使,要以该机构的集体意见为依據,权力行使要受到它的制约。二是严格执行查处分离、罚缴分离制度。在执法过程中,贯穿以权制权、切断工作人员与被处罚单位和人员利益联系的原则,预防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情况发生。三是实行干部轮岗制。干部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过长,容易形成个人势力范围和关系网络,甚至形成小宗派,与身边人员和社会人员串通一气,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干部权力的恶性膨胀和失控。对此,对干部实行轮岗制,是预防干部权力失控的重要制约措施。

3.权力监督到位,确保正确行使权力。

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放松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是纵容违纪违法的发生。因此,城管执法权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实行到哪里,是防止腐败、保护干部的重要手段。一是接受群众监督。城管执法权行使是否合法、正确,是否公平、公正,需要接受群众的检验和评价,要将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权力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二是实行内部监督。从单位内部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相关执法人员是否按制度和程序规定行使权力实行全过程监督,落实民主集中制,通过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活动,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增强领导班子及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接受党内外的监督。设立专门监督机构,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证执法行为的合法、公正、公开,预防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建立行政过错追究制度,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由于故意和过失,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使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给单位造成不良影响或给国家造成损失的,根据情节轻重,对责任人追究行政过错责任,通过监督机制的约束和管理,有效预防滥用职权、违法行政。

4.惩防结合到位,建立预防长效机制。

一是严惩城管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构筑法律威慑防线。对城管执法人员职务犯罪案件要从严查处,有罪必究,无论职位高低,只要构成犯罪就要严格依照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不能姑息迁就,坚决杜绝以党纪处分代替刑罚的现象,防止职务犯罪分子逍遥法外,以严明的法纪遏制职务犯罪的蔓延发展,通过打击使一些犯罪分子产生畏惧,构筑法律威慑防线。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城管部门必须充分认识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树立预防意识,建立预防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工作目标,达到有效减少和预防执法部门职务犯罪发生的效果。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城管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是依法行政的基础。城管执法队伍庞杂,执法任务繁重,法律政策性强,执法机关要树立公正廉洁的形象,使其执法行为高效廉洁,必须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只有从思想教育入手,在办案的同时坚持抓犯罪预防工作,通过上法制课、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各种警示教育活动,增强执法人员的责任感,提升正气。同时通过组织城管执法人员进行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按照“依法行政,加强监管,提供服务”的要求去做,促使行政执法机制正常运转,形成良性的执法人文环境。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共同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机制。为预防和打击职务犯罪行为,城管执法部门应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及时与检察机关加强联系,制定共同预防职务犯罪联系协调制度,成立预防领导小组,同时设立联络员负责联系协调工作,建立信息交流和情况通报制度。通过召开座谈会、撰写调研报告等形式,对当前本单位、本行业存在的职务犯罪的特点、趋向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使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优秀城管执法工作人员事迹演讲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我是xx区城管执法局直属六中队队员xx,今天要向大家讲述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美丽城管”的xx同志的故事。

我第一次见到老杨是在XX年,xx区城管刚成立不久,老杨从原市容环卫监察中队合并过来,而我是从珞南街市容环卫监察分队过来的,互相并不认识。执法大队组织了一次对张家湾街十字路口的综合执法,张家湾十字路口出店及占道经营的摊点较多,记得我对着一个流动摊贩,磨破了嘴皮,他却动也不动,置之不理。我气得不行,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刚想伸出手暂扣经营用的桌子,一位男同志阻止了我:“别急,好好说嘛。”然后这位男同志转过头去,和经营户不知说了什么,他就把摊点搬走了。我认真的看了看帮我解围的同志,中等个,制服穿得整整齐齐,黝黑脸庞,朴实的笑容。

回到执法车上以后,我向同事打听开了:“那个黑黑的,年纪较大的同事是谁啊?”同事们说:“你不认识他吗?他呀,和局长的工资一样高,是部队回来的团级干部呢,叫xx。”

这就是我和老杨第一次见面的情形。

因为是同事,经常可以听到关于老杨的消息,比方一队的同事说:“老杨在武大350米守点,不管晚上有没有摊子出来,总是准点下班,非常认真啊!”有时是上党课,开大会,传达关于对老杨同志的通报表扬,因为老杨不收经营户塞的钱,经营户感到执法大队的队伍形象很好,专门送了锦旗。再后来,老杨调到别的队,又听到同事说:“老杨这个人脾气真好,从没看到他对哪个同事、经营户发过脾气。”还有人说:“老杨真老实,工作太忙,他休探亲假也不休完,回河南去看父母住两天就来上班。”当然,还听到一些关于老杨的家庭的琐事,比方说老杨的爱人没工作,孩子念书,没房子住,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等等。

最近一次听到老杨的消息,是因为老杨爆红网络。9月27日,老杨执法的情况被网友“时光机”拍摄并上传至网络后,在局里已多次受到过嘉奖的老杨,这次可真是“墙内墙外一样香”,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美丽城管”,他所骑的自行车也因此被称为“史上最牛执法车”。

国庆节后,我接受了一个光荣的任务,就是撰写一份宣传老杨事迹的演讲报告材料,这可难住了我,虽然是同事,可老杨对于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曾听过同事们对他的评论,最近又通过网友的评论进一步了解他。陌生是因为我仅仅是道听途说,听说的也都是一些平常的小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波澜起伏的伟业,这份材料该怎么写呢?

冥思苦想之后,我决定和老杨一起去执法,我要在实地去体验那种心情,去观察他和经营户之间的交流、沟通,再决定怎么写这份材料。

抽出时间,起个大早,7点准时和老杨一起踏上鲁磨路,鲁磨路全长约 米,人流量大,商业门点多,流动摊点多。7点钟,路上已是人来人往,摩肩接踵,摊点不少,看到老杨,路边的经营户纷纷打招呼:“老杨,上班了,我马上就收进去啊。”老杨也一一点头微笑着答话:“走进去,别慌,当心碰着人。”一路走来,没有多费什么唇舌,出店、占道经营的经营户已自觉纠正了违规。

一八一厂路口超市边的水果摊,摆出来不少,女摊主一个人在往里搬,老杨一边说:“怎么,今天又是一个人看摊啊?”一边说,一边弯下腰,毫不犹豫的抱起一篓最重的苹果放进去,五分钟,水果全搬进去了,老杨头上也冒出了亮晶晶的汗珠。

整条鲁磨路走完,我一看表,八点半。老杨说:“接下来该清理别的了。”自行车上的小铲这时开始发挥作用,行道树上,车站站牌有牛皮癣的,二话不说,拿出小铲就铲。路上的塑料袋、垃圾,很多行人走过去,看也不看一眼,老杨慢慢捡起来,扔到垃圾箱;有的行人拿着果皮纸屑,老杨还要笑咪咪上前提醒一声:“你好,请把垃圾扔垃圾篓里。”

华工南三门有家湖南米粉店,刚换的老板,两个炉子放在外面出店经营,老杨几次上门,都没找到老板。老杨说:“今天我先办别的事,办完事后,我就在他们家门口等,一定要等到他,面对面宣传一下。”

和老杨走在路上,后面有个中年男士一直跟着我们,我觉得很奇怪,主动上前询问。原来是新疆的一位男士,送女儿来汉上学,也住在鲁磨路附近,看到报纸上的事迹后,不太相信,就到实地考察一番,今早一上路,就碰到老杨,他就一直跟在后面,看了半天,他竖起大拇指,对我说:“是真的,完全不是吹牛,真的是最好的城管。”

因时间关系,我呆到十点钟就走了。回头时,正好看到老杨和一名经营户对话,是满脸笑容、很放松,象和老朋友之间聊天的那样的对话,他们站在整洁的街道上,身边人来人往,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是那么的安谧,那么的和谐,我突然觉得十分的感动……

我略略有些明白,应该如何去写老杨了,应该是忠、诚、廉三个字和坚持这个词。

一字谓之忠。忠于党、忠于事业、忠于岗位、忠于制度。从部队回来,高职低配,没有怨言,是忠于党;勤勤恳恳做事,把平凡的工作当成事业来做,是忠于事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是忠于岗位;再苦再累,不投机取巧,无论风雨雪,坚守岗位,是忠于制度。有了以上的忠,才能十年如一日,从小事做起,不厌倦、不放弃、始终如一,无怨无悔,让平凡的工作焕发出不同寻常的光彩。

一字谓之诚。诚是指的对管理对象、对同事以心相待,以诚服人。亲民爱民,常怀仁爱之心,解决困难,说服教育,以心换心,以情换情;对同事如春风化雨,尽心帮助。这个诚字换来的是管理对象的尊重与信任,同事的敬佩与爱戴,一字值千金。

一字谓之廉。廉是清正廉洁的廉,洁身自好,不以权谋私,不沽名钓誉,虽然家中并不富有,但能将别人送的钱都退回去;注重形象,过早都不在管辖范围内过,怕别人不要钱,一是怕引起误会,二是怕占了别人的便宜不好意思。清正廉洁,公正无私,在群众心目中树起了正气,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更得到了群众衷心的敬重。

忠、诚、廉这三个字看似简单,很难做到。俗话说:“一个人一辈子干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干好事。”老杨在部队严格要求自己,回地方也严格要求自己,十年如一日,难得的是“坚持”两个字,可贵的也是“坚持”两个字。

当这份材料写完时,我十分兴奋。我想,我要通过演讲,告诉大家:老杨的事情不平凡,不普通,每件小事都凝聚着他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对群众的尊重,他是建设和谐城管、和谐社会的先锋,是城管队伍的排头兵。

我更要大声告诉老杨:老杨,你是当之无愧的史上最美城管,你的二八自行车是当之无愧的史上最牛执法车。

城管执法局招录工作人员面试试题 篇5

一、拟任岗位匹配性

[出题思路]综合考察考生知识、阅历、经验、个性与成绩(个人特长)同拟任岗位的匹配状况。

题目:请简要介绍一下你在学习期间取得的成绩、个人特长和为什么要报考城管执法大队?

[评分参考]

高分特征:所具备知识、经历及个人成绩(特长)有利于较快地适应城管执法工作;报考理由的陈述实在、客观。

低分特征:知识、个人成绩(特长)与城管执法岗位要求相差较远,且自身适应性及相关素质较差;报考理由的陈述虚拟、简单、偏废。

二、计划组织能力

[出题思路]重点考察考生开展活动的组织能力,包括计划性、协调性、政策意识、活动组织程序完整性等方面。

题目:据群众反映,近期某镇违章建筑有所反复。城管局党组会议要求城管执法大队对该镇违章建筑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以便采取集中清理行动。经研究,决定由你具体负责实施这次调查活动。请你谈谈如何组织好这项工作?(假如你已经在城管执法大队工作)

[答题要点]

1、考虑整体计划方案,提交领导把关同意。

2、落实人员,组织分工,时间安排。

3、政策学习,开好动员会议。

4、确定调查提纲,组织实施。

5、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6、情况汇总,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7、形成调研报告。

三、应变能力

[出题思路]

1、考察处理突发疑难问题的能力。

2、把握矛盾重点,思考问题周密细致。

3、处理问题的灵活性。

题目:作为城管执法人员,你与一名同事在市区某繁华地段执法值勤时,遇到一名下岗职工街面违章设摊,当即要求违章设摊者拆除,但摊主不服,争执不休,由此引发矛盾,并引起部分群众围观,在这种情况下你如何处理?

[答题要点]

1、耐心细致地向违章摊主及围观群众作好宣传教育工作。

(1)宣传有关政策法规;(2)讲明拆除街面违章设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妥善地疏散围观群众。

(1)通过宣传征得群众对执法拆摊的了解和理解。

(2)有礼有节地请群众离开。

3、根据现场情况,借助外力严控事态发展。

(1)动员围观群众做违章摊主工作;

(2)向局领导报告,请求配合协助;

(3)请当地居委会(街道)帮助;

(4)摊主严重影响执法工作,无理取闹,事态严重时,则可拨打110,请公安机关共同处理。

城管人员工作职责 篇6

昨天(29日)有报道说,今年早些时候,广州荔湾城管大队进行市场整治时,遭涉嫌违章者阻挠并有多名城管人员受伤。日前,当地法院对这宗妨害公务案进行了审判。值得注意的是,庭审中被告方提出:本案中的“城管人员”不具备国家机关工作的工作人员身份,没有上岗证、工作证、执业证等。(《信息时报》12月30日)

对此,法院认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没有要求必须在编”,而荔湾城管大队已证实当事城管人员“是政府授权招聘的提供岗位并赋予一定公务职责的人员”。仅就“城管是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一点来说,法院的认定无疑是准确的,因为依据《刑法》93条: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城管当然是国家机关,而其所进行的“市场整治”当然也属于公务,因此,上述案件中的“妨害公务”应该是成立的。

不过,面对被告“城管不具备国家机关工作的工作人员身份”这一质疑,我们所应思考的显然不能仅止于此―――不在第一文库网编的城管人员固然可以算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事一定公务,但行政执法、处罚,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机关“公务”,而是代表法律、行使和履行特定公共权力、行政职能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必须在法律授权之下,由专门的组织、人员,通过严密的权力程序才能实施。正如《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受委托实施行政处罚,必须是“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

类似广州荔湾城管这样由“没有上岗证、工作证、执业证”的临时聘用人员从事执法活动的做法,在现实中是极为普遍、具有相当代表性的现象。那么,更该质疑的是,这样的城管人员是否具有行政执法资格?是合格的“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吗?如今在其他如公安、工商等许多行政执法领域,非正式警察、管理人员不得从事相关执法活动,已是公众熟知的禁令。到了城管这里,各种从社会上临时招聘、拼凑的人员,却在大量参与城管执法活动,并且往往成为主力。如此执法生态,无疑是催生当前暴力充斥、纠纷不断的城管执法格局的一个重要根源。

浅谈城管执法人员的 篇7

作者:宁波市镇海区城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发布时间:2009-12-09信息来源:宁波市镇海区城

市管理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要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廉洁勤政的城管执法队伍,其中把“业务精通”作为城管执法人的一个目标。首先要在业务中“会执法检(巡)查、会调查取证、会做卷、会操作电脑”,换句话就是要做个 “四会”的一名城管执法人员。

一是会执法检(巡)查。城管执法工作需要通过长期性地“执法检(巡)查”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执法人员在执法中做到四点:

1、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切实把城管执法当作一项事业来抓来干,能吃得苦,受得累,有较强的爱岗敬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敢于大胆管理,认真负责,这样才能眼中有活,心中有数,善于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2、熟悉城管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根据“检(巡)查”发现的问题与城管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对比,“看”哪些行为合乎城管执法的“标准和要求”,哪些现象违反了城管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3、是熟悉本辖区的各种情况,了解辖区的各种人情世故。4是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面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性质,要能经受得起“提前上班,延后下班,错时值班,夜晚加班”的考验,把全部身心和精力投入到平日的“执法巡查”中,切忌忽冷忽热,时松时紧。要改变以往依赖举报和移送及等案上门的做法,增强职业敏锐性,依法主动出击,摸排线索,通过举报、转办、交办、检(巡)查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制止违法违章行为。

二是会调查取证。熟练掌握城管执法行政处罚的证据种类、获取证据的法定程序和运用证据的法定方法,会运用收集的证据建立证据链条,树立诉讼意识。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调查取证有一般有两个阶段构成,即调查阶段(调查指执法人员依照法定程序向案件当事人、证人了解案件情况的活动)和取证阶段(取证是指执法人员除对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证人进行调查外,还必须进行收集证据的活动)。

会调查取证是城管执法工作走上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轨道的主要要件之一,现实中,个别城管执法人员不善于调查取证,只重结果处理,而忽视取证,这种随意性执法,一旦当事人申请复议或诉讼,城管执法机关将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执法人员务必要学会调查取证,转变办案思路和习惯,严格、严谨、严肃地收集固定证据,为执法工作服务。

三是会做卷。明确各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文书(以下简称执法文书)的审批程序、制作和使用的规范与要求,掌握各种城管法律文书的制作方法,并且能够熟练地制作与使用各种城管执法文书(执法文书从形式能分为笔录式和填写式)。

笔录式执法文书主要是详细记录当事人违法的客观事实及执法人员的调查结果如调查笔录、勘验笔录等。填写式执法文书的格式相对固定,如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当场处罚决定书等,这类文书在制作时只需在空白处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即可。

填写式执法文书的特点是拥有固定的格式,内容主要包括案由、当事人、违法行为、法律依据等方面,在制作时应注意如下问题:案由、当事人、违法行为、终结报告。

执法人员不光要善动手,还要会动笔,要具备必要的写作能力,写好法律文书,做到文字顺畅、逻辑严密、说理透彻,培养了执法人员的形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制作执法文书既是执法人员的一项基本功,也是会做卷的主要内容。

四是会操作电脑。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运用自动化办公中应知应会的内容,提高办案的效率和质量。

在利用电脑办案实践中,做到会利用输入法录入汉字、编辑文字、制作电子表格,按要求将各类案件的信息,录入到城管执法指挥信息系统之中。会查询,根据案件办案过程中的具体要求查询相关信息。会上传下载,能将本机上的图片、文字、软件等传送到网络上,会将网络上的图片、文字、软件存在本机上;会将

城管执法局2014执法人员学习 篇8

为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适应城市管理执法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学习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方略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围绕县政府政府加快推进依法行政的部署,加强城管执法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进一步增强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城管执法形象,努力建设一支公正、廉洁、高效、文明的城管执法队伍。

二、学习目标

(一)城管法制教育深入开展,实现普法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显著提高,形成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良好氛围。

(二)行政执法人员全年法律法规学习培训不少于15天(包括日常工作中的自学、讲座、案件研讨和集中培训时间),全体执法人员受训覆盖面达100%。

(三)各级领导干部法律素质、业务能力、执法效能进一步提高,法治理念、服务意识、履责能力进一步增强,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做到公正、规范、文明。

三、工作任务

(一)认真抓好普法依法治理教育。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六五”普法读本、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安排好学习和辅导。

(二)举办执法队员集中培训班。根据工作需要并结合新的形势要求,全年组织举办针对性的集中法律法规培训班2次,并组织相关知识考试。

(三)抓好在职自学。规定执法人员、法制工作人员的自学时间和内容,定期检查学习笔记;积极鼓励行政执法人员积极参加法律专业学历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四)积极组织参加有关培训班。根据工作需要和上级有关要求,积极组织参加组织选调及本系统举办的相关培训班、进修班。

四、组织实施

(一)普法依法治理教育

1、时 间:自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

2、内 容:城管执法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规定等。

3、参加人员:局属各单位执法人员、机关各科室工作人员

4、组织形式:由局法制督查科牵头组织局属各单位、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并要求认真做好学习笔记以备检查。

(二)举办法律文书制作讲座

1、时 间:2014年上半年

2、内 容: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法律文书制作

3、参加人员:局属各单位、城管执法业务骨干

4、组织形式:由局法制督查科牵头,局分管领导组织实施

(三)举办执法队员集中培训班

1、时 间:2014年下半年

2、内 容:城管执法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政策等

3、参加人员:局属各单位(科)室、行政执法人员

4、组织形式:由局法制督查科牵头,局分管领导组织实施

(四)在职自学

1、时间要求:执法队员及机关工作人员每月自学法律法规知识时间不少于6学时;

2、学习内容:以与本职岗位相关的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及其他新知识为主;

(五)组织参加有关培训班

根据有关城管执法方面的培训信息,组织选派执法人员、法制工作人员参加有关培训班。同时适时组织执法人员、法制工作人员赴外考察学习,进一步提升城管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六)组织法律法规知识考试

举办执法队员集中培训班,组织参训人员以考察依法行政基本理论、法律法规知识(包括本市发布实施的城管执法方面规范性文件)、局机关各项管理制度为内容的闭卷考试,考试结果存入个人档案并与行政执法证年检挂钩。

城管执法人员心理健康(最终版) 篇9

来源:青岛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发布时间: 2009年09月30日

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城市管理工作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城管执法队伍作为其中的主力军如何健康成长、发展壮大、使之成为上级领导满意、市民满意、奋力拼搏、敢打硬仗、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队伍,已经成为一个应该引起各方面重视的课题了。

最近,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对城管执法人员进行了一次范围较大的无记名问卷调查活动。此次问卷调查旨在透过受访者的家庭婚姻、亲子关系、日常心理状况、执法内心动态和从业认知度等诸方面,了解、分析和探讨影响执法行为的问题症结所在,提出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其中,反映出来的执法人员健康问题应值得关注。

(调查)数据显示,约70%的人感觉工作中承受压力很大;约20.8%的人感到工作量大、身心疲劳;约76.2%的人认为应进行轮休、调休或发放加班补助。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人员少、任务多、休息不充分、执法环境差、任务与手段不对称等原因,一线城管执法人员目前承受的工作压力较大。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疏导机制的必要性

1、繁重的工作任务,要求城管执法队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青岛市城管执法队伍1999年组建以来,承担城管执法工作任务逐年增多,管辖领域、区域逐步扩展。人员少、事务多、时间紧,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节假日是广大市民休闲度假的日子,却也正是城管执法队员上岗值勤最忙碌的时间。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不仅导致队员身体的严重透支,而且心理压力大,迫切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2、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心理科学提供智力支持。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多采用正面做工作,通过谈心等形式让当事人正确对待出现的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问题,但谈话效果受到一定限制。而采取心理疏导、心理咨询或心理领导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当事人从根本上解决思想问题,而且还可以调动当事人自己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3、现代领导方式需要心理领导科学提供技术支持。由于城管执法工作具有特殊性——半军事化管理,令行禁止,政令必须畅通。在执行任务时,队员即使有意见也要执行。加之部分区市局长、中队长不懂得基本的心理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不知道如何运用用情、用心艺术,缺乏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尊重下属,致使部分队员思想受到压抑,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下降。要保证政令畅通,实现执法目标,必须对中队长进行心理领导科学知识的培训,提高中队长的心理领导能力。

4、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要求执法队员必须以平常心态对待。由于我们国家目前尚处在矛盾凸显期和社会转型期,社会上难免出现一些负面现象。这些负面信息,时刻在向社会每一个成员传递着,当然包括城管执法队员。这就极易导致队员心理失衡,不同程度的会挫伤工作积极性,部分队员经常处于负面工作环境,迫切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积极应对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5、队伍呈老化趋势,亟需补充新鲜血液。由于十年来没有扩编,年轻队员得不到及时补充,全市城管执法队伍老化趋势开始显现。人的堕性是客观存在的,要保持机关工作活力,就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进行岗位轮换。同时也要加强对执法队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能够正确对待职务升迁,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增强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

城管队员心理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

原因之一:特殊职业的“公共性”要求压抑公务员的自然本性。马克思.韦伯曾预言,职业化将成为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历史的发展也证明,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分工细化,职业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其的研究日趋繁荣。公共行政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而存在,得到更多人的承认,它有着自已的边界和特定的内容。具体地讲,公共行政与公共权力相联系,性质上具有公共性,以公共利益为价值追求。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必然影响其中的从业人员——公务员,使公务员以一个相对独特的群体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并对公务员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职业要求。为保证公务员正当地行使公共权力给护和实现公共利益,必然要求公务员摈弃私心,保持公共性,但这种职业要求与公务员作为人的自然本性相冲突。“每个人过去和现在始终是从自己出发的”,现实中一个人不可能脱离他的个人利益而存在,自利性是人的自然本性,“人们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当与公共权力相联系时,公务员便有了其他行业从业人员不可能有的机会,即不当使用公共权力,甚至以公共权力来谋取个人私利。几乎所有的公共行政官员都认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过在道德抉择上进退两难的难题”。只要公务员还从事着公共行政管理工作,职业的公共性要求与公务员的自然本性之间的冲突就不可能消除,这是历史的必然,他们没有选择,由此导致的心理困境也就不可避免。

原因之二:城市管理公共责任的重大挑战者执法队员个人有限的能力。城市管理工作作为政府公共权力的行使过程,必然按照城市管理公共事务的性质和规律行事,以公共利益为依托,履行公共责任。执法队员作为公务员,自然也有追求私利的自然本性。在城管执法系统,绝大多数城管执法队员是道德高尚的,且具有工作责任感的。他们在身兼公民和执法队员两种角色时,更强调作为一名公职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在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更注重维护和追求后者。这些执法队员期望通过个人的能力,改变现状,为市民营造良好市容环境,可一旦接触现实,就发现个人的能力有限,城市管理公共责任的重大和个人能力有限之间的冲突,导致执法队员苦闷、悲观、失望。执法队员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当他具备一个公职人员素质,愿意承担公关责任时,往往又面临另一个问题:他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这将深深地折磨着执法队员,使他们陷入极大的心理困境之中。

另一方面,随着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申奥成功以后,对城市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管执法局承担的公共责任也愈来愈大,这种责任很自然地转移到执法队员身上,转化为心理压力,造成执法队员心理紧张。执法队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增强个人能力以应对压力和挑战,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有些执法队员会因为个人能力的欠缺而产生不适、紧张、抗击和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陷入心理困境之中。适应形势的发展,调适执法队员心理,使其走出困境,愉快地投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因之三:心理疏导渠道的缺乏加剧执法队员心理困境。有了心理困境,就应当及时得到宣泄和疏导,这是解决心理困境,保持心理健康的唯一出路。相对于企业员工,执法队员的心理健康受关注的程度很少,这方面的研究极端缺乏,执法队员心理疏导渠道方面的研究就更少之又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中的员工帮助计划(EAP)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应用,该计划旨在通过多种途径或形式,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提高在组织中的工作业绩,例如建立心理咨询、放松室、发泄室等。中国联想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亮点就是实施员工帮助计划,保护职业心理健康。执法队员作为城管执法权力的行使者,承担着城市管理公共责任,其心理困境问题应该得到重视。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致使执法队员的心理困境宣泄和疏导的渠道尚未建立。执法队员有了心理困境,不知道宣泄,不敢宣泄,甚至不能宣泄,久而久之,积聚心中,困境必然加剧,心力必然交瘁。社会上称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要求公务员提供良好的公众服务,民主政治的发展,政府管理水平的提高固然给公众带来了应有的权益,但往往这些权益是以服务的提供者—一公务员的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心理健康为代价。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执法队员在人们眼中是很风光的一个群体),其实他们心中也有苦闷,需要亲人和社会理解。在对辖区执法工作调研过程中,通过交谈,感到部分中队长和队员患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特别是40岁左右的年纪,岁数不小了,为前途担忧;有的感到工作没完没了,很乏味;有的看到同学发了家,自己仍然拿着死工资,心理不平街;有的觉得人际关系微妙,压力很大。帮助执法队员走出心理困境渠道在那里?谁来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原因之四:执法队员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应激事件所造成的心理问题。执法队员在执法过程中是管理者,受处罚者是被管理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本身是一对矛盾。我们执法队员执法的过程,也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矛盾转化的过程,管理也是服务,如果处理得好,矛盾可以化解或缓解,如果处理不当,矛盾就有可能激化。管理相对人在被执法过程中,常出现以下类型:以执法队员执法规范、方法得当为前提的支持配合型;要求减少罚款的讨价还价型;抓住我们执法队员举止言行不够规范而纠缠不休的强调夺理型;自称有特殊情况或有熟人、有关系,软磨不成,硬顶撞的胡搅蛮缠型;自称没有违章,故出言不逊,甚至谩骂的顽固对抗型;养家糊口艰难,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满不在乎的穷困潦倒型。相对人五种类型的表现,反映了我们执法队员与被处罚者之间的矛盾,体现了综合执法的难度,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出现暴力抗法的现象,不仅会给执法队员身体上造成伤害,而且还会对心理方面造成伤害。在城管公安保障机制建立之前,全市约有三分之二队员不同程度被打过,有的得不到及时公正处理。因此被打队员会感到自己正处于危险的状态,没有安全感,心中会感到紧张,身体会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等,短时问内感觉自己放松不下来。这些消极的情绪积攒起来,并且得不到及时处理,长此以往,就会直接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影响执法队员的工作效率、工作态度等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

1、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常培训教育轨道。一是在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安排培训教育内容时,增设《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讲座》,让城管执法队员了解心理健康问题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正确应对各种心理问题。二是在中队长以上干部培训中为他们增设《心理领导学说》讲座,将心理领导科学运用到行政工作的全过程,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行政领导效率,真正实现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通过分层次培训,将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领导科学知识辐射到整个城管执法系统,使全体城管执法队员掌握心理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方法和工作技巧等,增强城管执法队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客观对待名誉、地位、权力和金钱,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妥善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进步。特别是对于执法人

员要进行如何提高执法艺术的相关讲座:在不降低执法法律标准的前提下,讲究方式方法,尽可能取得被处罚者的理解和配合,使执法平稳有序,富有实效。

2、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传播知识快捷的优势,厂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或宣传等活动。搭建城管执法指挥信息平台,建立城管执法网站,在其信息网上开辟城管执法队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栏目,及时回答城管执法队员关心的心理健康疑问,分专题介绍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城管执法队员对症治疗,力求成为广大城管执法队员情感宣泄的良好渠道。

3、将心理干预应用于各种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之中。人们在遇到自然灾害、交通、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时,亟需得到社会、亲朋好友的心理支持,以缓解内心的恐惧心理。各级领导,如果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广博的心理健康知识,在领导日常执法工作中,在制定执法工作方案时,必须将心理干预应用于各种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之中,稳定城管执法队员情绪。

4、建议在各级城管执法局机关设立心理健康顾问室。主要职责:一是对城管执法队员不同时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如机构变化、职务升迁、权力运用等),及时予以指导、分析和帮助,制定对策;二是定期为城管执法队员举办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领导科学讲座;三是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方案等。特别是执法人员在正确执法时遇到暴力抗法事件,给执法人员造成了生理、心理伤害的情况下,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应激处理、心理缓解,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相关执法人员的心理控制感、心理安全感,不至于影响他们的工作、家庭、生活。

5、城管执法队员尽管属于公务员,但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的公务。工作性质决定了这个群体是流动在城市道路上巡回检查执法的公务员。风吹日晒,异常辛苦,执法工作每天从零开始,没有终结,工作枯燥乏味,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可以放松和舒缓执法队员的心理压力。

6、尽快建立心理疏导体制与机制。市城管执法局应设置心理咨询工作室,配备专职人员,制定全系统心理疏导(远期规划和阶段)工作计划,对有些具有特殊性质问题,例如:婚姻恋爱问题、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问题、亲子关系、同事之间有些比较难处理的关系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根据执法人员需求实施帮助,并为其保密,减轻心理压力,可以使他能畅所欲言,必要时可以请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采取集体培训与个体咨询相结合方法,普及心理学常识,帮助执法人员提高自我排解和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提高执法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及时掌握信息,建立心理应急干预机制适时化解和防止社会矛盾激化,使执法人员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做到既严于执法,又善于执法。

总之,城管执法队伍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两个实力做支撑,一是“硬”实力,即执法依据、执法手段、执法装备等;二是“软”实力,即队伍建设、人员综合素质(包括心理健康)等。加强对城管执法队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心理调解能力,有利于城管执法队伍健康发展,有利于家庭的和睦和社会的稳定。

昨日下午,北京工商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刘立新来到建外城管分队,她是来给城管

是心理教育首次进入基层城管执法分队。

调查统计 三原因造成心理问题 队员们做一系列的心理讲座,让队员在心理上感受社会接纳,排解压力,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据悉,这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北京城管队员普遍存在中度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就此北京城管部门正在制定一套心理援助体系。

“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累,现在头天值夜班,第二天也休息不了,每个星期至少有一次打夜战。”

这是一名城管队员对自己工作的描述。

据建外分队副队长王京敏介绍,建外分队20名队员要管理4.4平方公里重要的CBD地区,心理压力很大,在执法中也存在急躁情绪,与执法对象发生冲突,所以分队就决定引进心理教育。据调查公司对全市城管的调查统计:本市城管队员有38.9%的人认为工作压力大,其中花园路城管分队每个人每个月的加班均超过40小时,队领导更超过80小时;有36.6%的人认为百姓不理解;33.4%的人

工作中缺乏安全感。

“如果条件容许,我建议城管分队建一个发泄室,让队员将一些不满等压力释放出来,有利于心理

健康。”刘老师说。

据悉,心理系列讲座共有九堂课,涉及缓解职业心理压力、心理保健、如何解决冲突等多方面内容。

教授分析 城管是心理弱势群体

第一堂课上,刘老师首先表达了对城管队员的感谢和理解,并提出了“我的工作是怎样的?”和“工作中的我是怎样的?”两个问题,短暂的沉默之后队员七嘴八舌开始倒苦水。

课前,刘老师告诉记者,心理问题不及时排解的话,易导致执法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对一些相对人执法粗暴,没有足够的耐心等。而且,因为压力长期得不到舒解,从而造成部分队员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在具体行为上表现为关起门抽烟、踢墙脚、用力甩手等。

“如果这些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缓解,对执法人员的身心都是一种极大伤害。所以这一系列讲座希望能让城管队员树立对自我职业的认同感,释放工作带来的压力,用平和的心态去执法,从而避免在执法中激化矛盾。”刘老师还说,城管在心理上是弱势群体。

城管呼吁 建立心理“缓冲室”

“我们的工作很琐碎,在执法过程中难免会和对方发生一些冲突。”王京敏说。

据了解,城管队里设置了严格的考评制度,在执法中,如果队员对违章者态度粗暴,使用谩骂性、威胁性等不文明语言,每次扣5分至10分。所以,队员们都是尽量好言好语地跟对方讲话,遇到一些很不讲理的对象,对方张口谩骂,队员们也不能还嘴。

“城市管理是一个最难的工作,经常得不到别人的理解,要挨骂、挨打,但是作为一个执法人员你还只能忍住。”队员小高痛苦又无奈地说,“很多同志都出现过厌食、睡眠不好、情绪焦躁等症状。除了受到身体伤害外,更多的时候还是受到心理伤害。”

“我们很多队员工作时压力很大,回到办公室,同事们经常互相倾诉,发泄一下算了。回家在孩子面前是坚决不能说脏话的。”沈宁说,大家都希望建立一个“缓冲室”,让队员们在下班前进行一次心理

“按摩”。

刘老师指出,在企业中心理辅导已经很成熟,但是在行政和执法部门里心理教育还只是刚刚起步,对城管执法队员的心理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

背景材料 遭遇抗法平均每天一起

城管执法队员遭遇暴力抗法的情况在2004年尤为突显。

北京市城管执法大队负责人告诉记者,2004年,城管队员因遭遇暴力抗法导致受伤的事件平均每天发生一起。暴力抗法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但给执法人员造成了身体伤害,也使得大部分执法人员在出勤前就

上一篇:营养门诊工作制度下一篇:煤矿安全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