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好作文(人教版高一必修)

2024-07-22

如何写出好作文(人教版高一必修)(通用9篇)

如何写出好作文(人教版高一必修) 篇1

2、重在表达。无论文体如何,均可由表达反映而出。学生作文,文体难以把握是常有之事,主要是表达的基本功尚不扎实,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着四样表达范式,与心中乱作一团,于是该用之时不知如何拈来,胡描乱写言语含糊,便满人表达不清之判也。

记叙文章,四样功课应皆有之,而尤以叙述描写为主,议论抒情是为深华而用,切忌未叙先议,故作无病呻吟之状,中国古代诗歌缘诗经起便“赋而为比,后之起兴,”可见一般的思维过程,乃是先有事实,后有感触,此理泛见一切诗词歌赋之中。

议论文章,说理为要,据事实挖掘,是简单的个别现象抽象为一种善遍规律,目的是为劝导说服,阐述自己的认识。此中对事实分析越深越透,推而广之联系现实越多,立意的针对就越强,表达起来亦会更为有力,说理分析时便会游刃有余。然而理清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或开门见山,一声断喝,文章自会表达的清晰明畅。

表达是一切文章的血肉,其气质类型如何,均看表达,语言之准确,误立练,详略之分明,各样功课的比例,便是表达成功的前提,表达关于文章成败,词法,句式,文采,亦不可忽视,而这些基本功,赖于平时的积累,即于课内求知,科升使用,当然一个人的语言敏感,语言兴越,对此影响也十分明显。故尔学习表达,可先从基本功练起,多读,多看,多思,多练,必要时可先模仿,这样亦可事半功倍。

3、美在章法。文章之美犹人之衣装。亦如房屋建筑之布局,其合宜,其恰切,使人初视即喜爱,其不佳犹人之如迷宫,徘徊而不得其要,劳民伤财,费工不省力。

古云文贵自然,一切可随手拈来,随心既欲不逾矩,此理甚得。但若是积累甚少,经验不足,则不可如此。学生为文宜先写规范形式,记叙文则主要素俱全。议论文则三要素齐备。散文则形散神聚,主线不乱。

至于章法亦各有不同。记叙赖于时间,空间乃至事物发展顺序。可顺序、倒叙、插叙、补叙,不同故事或可穿插,双线交织并行发展。描写抒情类散文,形式应以灵活为要,或依游踪。或以时间顺序,发展顺序不一而是,但其中始终统摄主题的情感不可动摇。变化使文章犹“糖葫芦”,各处出彩,整体优美、议论文体、结构规范最多,“总-分--总”式,“分--总”式,“总

--分”式,即使思维的一般特点、或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顺序安排。说明自己的观点认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过程。便会严谨完整,详略得当。

如何写出好作文(人教版高一必修) 篇2

课时作业P35

一:1.Canadian2.continent3.have a chat with=chat with sb.4.scenery5.baggage7.measure

8.urban9.Eagle10.eastward

二:1.Rather than2.settling down3.was surrounded by

4.caught sight of三:1.East of… lies2.made a promise that3.a gift for … 5.do you think…rather than四:1.found sb.surrounded by and he looked worried

=looking

应该受责备的是…

…的人口是…

4.across: go walk across the street,swim across the river从表面过Through :从中间穿过 through the froestvalley

Over : 从上面越过 over mountainclimb over the wall

7.within the reach of 够得着beyond the reach of够不着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本诗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了解本诗铺叙细节,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学会通过诵读去体会把握诗中情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揣摩诗歌语言,培养诗歌鉴赏能力;反复诵读,体会回环、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大堰河深挚的情感,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

揣摩语言,理解诗中形象,领会作者深沉的情感。

三、主要方法

分组比赛,合作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前几天,晓风来我校作报告,内容之一,就是学会感恩。我觉得这个题目选得太好了。是啊,应该学会感恩!因为人是在恩惠的阳光雨露里长大的。学会感恩是做人的起点,学会感恩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学会感恩才能去创造美好的生活。上个世纪,有个最懂得感恩的诗人,他把最真挚的感激之情献给了养育他的保姆——他就是诗人艾青。

(二)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深挚情感。

2.揣摩诗歌语言,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感受母爱亲情,学会感恩。

(三)分组比赛,合作探讨

1.第一轮比赛:诵读

大致过程:(1)宣布比赛规则。两组合作读一遍课文,第一、三组读1~7节,第二、四两组读8~13节;推荐代表诵读;没人读算弃权。

(2)准备两分钟。

(3)各组轮流读

(4)集体评议,奖给优胜组一个五角星。

2.第二轮比赛:各组轮流提问,自由解答

宣布规则:

(1)时间15分钟

(2)一组提问,其它组自由解答。

(3)每提一个问题或每一次正确回答,其组均加一个五角星。

(4)提的问题没人能回答,提问组再加一个五角星。

两分钟准备──开始提问──评出此轮优胜。

3.第三轮比赛:老师提问,学生抢答

此轮比赛视上一轮提问的情况而定,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较深刻,就少提问;如学生的理解还较浅,那教师就要通过一定的问题把学生引向文本的深处。安排时间大约5分钟。答对一个,其组加一个五角星。如:

(1)大堰河是怎样的形象?

(2)作者是这样塑造这一形象的?

(3)第12节最后三句如何理解?能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怀?

(4)本诗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

4.算出三轮比赛各组所获得的五角星总数,确定优胜组,予以表扬。

(四)拓展延伸思考讨论,自由发言

1.问题:学了这首诗,你对自己的父母特别是母亲有没有一些深的认识?你觉得应该怎样去感恩自己的父母?

2.自由发言

五、课堂小结

学会感恩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成为一个有高尚修养、令人敬佩的人。学会感恩从感恩父母开始。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介绍氯元素被发现的历史,以及目前的应用。

2、熟悉氯原子的机构特点和化学特性,掌握氯和金属,氯与氢气,氯与水发生的反应。

3、熟悉燃烧的新的定义,掌握液氯与氯水的区别和成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氯气、氯水的化学性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氯水的性质及漂白原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工具

实验仪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引入]我们在生活中所说的盐和我们化学中说的盐含义一样吗?

点评:不一样,生活中的盐主要指食盐氯化钠,化学上的盐指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阅读思考1]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很容易一个电子而形成,具有性。在自然界中以态存在。

[板书]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引导]阅读教材“科学史话”,了解氯气的发现过程。完成讲义。

[阅读思考2]氯气是于年,有瑞典化学家发现的,并在年,由确认。舍勒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从氯气的发现和确认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思考与交流]1、试写出舍勒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由氯气的发现和确认大家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提示:氯气由发现到确认所用时间、原因,戴维确认氯气的依据)

[引导]氯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具有那些性质?

[探究1]氯气的物理性质

展示刚收集的一瓶氯气,观察氯气的颜色和状态。

[板书]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能溶于水(氯水)、易液化(液氯)

[引导]在初中时曾经学过有关氯气与钠的反应,回顾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2.化学性质

a.与金属反应

2Na+Cl22NaCl

[设问]氯气能否与不活泼的金属如铁、铜等反应?

[探究2]视频播放氯气与铁的反应

[板书]2Fe+3Cl22FeCl3

[总结]氯气不仅可以和Na、Fe反应,还可以和Al、Cu、Mg等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如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

[板书]Cu+Cl2=CuCl2

[结论]氯气具有很强的性,可以和绝大多数的金属在或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金属。

[设问]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会有什么现象呢?

[探究3]氯气和非金属反应

实验4-3在空气中点燃H2,然后把导管缓缓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板书]b.与非金属反应H2+Cl22HCl

现象总结“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生成”

[探究4]氯气和水反应

在收集的两瓶氯气中,分别加入干燥和湿润的两片红色布条,观察现象。

点评:干燥的布条没有褪色,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提问]通过这一实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使布条褪色的是氯气吗?

[归纳]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溶于水才具有漂白性,是因为氯气和水发生了反应,产生了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板书]c.氯气和水反应Cl2+H2O==HCl+HClO

[结论]氯气无漂白性,溶于水的氯气可以部分和水反应生成和,具有漂白性

[阅读思考3]次氯酸的性质:

①氧化性:次氯酸具有强性,可以用来杀菌消毒和漂白;

②酸性:次氯酸是一种酸,

③稳定性,次氯酸不稳定,在下可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5]氯气和碱的反应

往盛有氯气的塑料瓶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盖好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板书]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结论]氯气可以和氢氧化钠等碱反应生成盐酸盐、次氯酸盐和水。

[阅读思考4]工业上制取漂白液的反应方程式是,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制取漂白粉和漂粉精的反应方程式是,漂白粉和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氯气的主要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氯气与金属、非金属、水、碱的反应。

[点击高考试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Cl2的性质活泼,与H2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②实验室制取Cl2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Cl2可以用Ca(OH)2溶液吸收

③若Cl2发生泄漏,应立即向上风地区转移

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

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D.③⑤

解析:Cl2与H2混合,达到爆炸极,在点燃或光照的条件下能发生爆炸,①错误;Ca(OH)2的溶解度小,溶液中溶质含量少,实验室中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②错误,排除A、B项;HCl气体与AgNO3溶液反应可产生AgCl沉淀,④错误;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除去的是HCl气体,而不是Cl2,⑤错误,排除D项。

答案:C

2.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上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A项,25℃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故不正确;C项,氯气与铁在加热或潮湿的环境中易反应,而在常温和干燥的环境中不反应,不正确;D项,制备NaHCO3和NaHCO3分解的反应均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不正确。

答案:B

3.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解析:A项,新制氯水中的HClO见光分解生成氧气;B项,新制氯水中的H+与发酵粉中的NaHCO3反应生成CO2;C项,新制氯水中的Cl2与NaBr反应生成Br2和NaCl,没有气体产生;D项,H2O与Na2O2反应生成O2。

答案:C

4.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实验仪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在生活中所说的盐和我们化学中说的盐含义一样吗?

点评:不一样,生活中的盐主要指食盐氯化钠,化学上的盐指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阅读思考1]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很容易一个电子而形成,具有性。在自然界中以态存在。

[板书]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引导]阅读教材“科学史话”,了解氯气的发现过程。完成讲义。

[阅读思考2]氯气是于年,有瑞典化学家发现的,并在年,由确认。舍勒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从氯气的发现和确认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板书]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思考与交流]1、试写出舍勒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由氯气的发现和确认大家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提示:氯气由发现到确认所用时间、原因,戴维确认氯气的依据)

[引导]氯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具有那些性质?

[探究1]氯气的物理性质

展示刚收集的一瓶氯气,观察氯气的颜色和状态。

[板书]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能溶于水(氯水)、易液化(液氯)

[引导]在初中时曾经学过有关氯气与钠的反应,回顾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2.化学性质

a.与金属反应

2Na+Cl22NaCl

[设问]氯气能否与不活泼的金属如铁、铜等反应?

[探究2]视频播放氯气与铁的反应

[板书]2Fe+3Cl22FeCl3

[总结]氯气不仅可以和Na、Fe反应,还可以和Al、Cu、Mg等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如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

[板书]Cu+Cl2CuCl2

[结论]氯气具有很强的性,可以和绝大多数的金属在或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金属。

[设问]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会有什么现象呢?

[探究3]氯气和非金属反应

实验4-3在空气中点燃H2,然后把导管缓缓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板书]b.与非金属反应H2+Cl22HCl

现象总结“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生成”

[探究4]氯气和水反应

在收集的两瓶氯气中,分别加入干燥和湿润的两片红色布条,观察现象。

点评:干燥的布条没有褪色,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提问]通过这一实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使布条褪色的是氯气吗?

[归纳]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溶于水才具有漂白性,是因为氯气和水发生了反应,产生了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板书]c.氯气和水反应Cl2+H2O==HCl+HClO

[结论]氯气无漂白性,溶于水的氯气可以部分和水反应生成和,具有漂白性

[阅读思考3]次氯酸的性质:

①氧化性:次氯酸具有强性,可以用来杀菌消毒和漂白;

②酸性:次氯酸是一种酸,

③稳定性,次氯酸不稳定,在下可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5]氯气和碱的反应

往盛有氯气的塑料瓶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盖好瓶盖,振荡,观察现象。

[板书]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结论]氯气可以和氢氧化钠等碱反应生成盐酸盐、次氯酸盐和水。

[阅读思考4]工业上制取漂白液的反应方程式是,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制取漂白粉和漂粉精的反应方程式是,漂白粉和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氯气的主要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氯气与金属、非金属、水、碱的反应。

[点击高考试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Cl2的性质活泼,与H2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

②实验室制取Cl2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Cl2可以用Ca(OH)2溶液吸收

③若Cl2发生泄漏,应立即向上风地区转移

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方法是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中

⑤除去HCl气体中的Cl2,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D.③⑤

解析:Cl2与H2混合,达到爆炸极,在点燃或光照的条件下能发生爆炸,①错误;Ca(OH)2的溶解度小,溶液中溶质含量少,实验室中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②错误,排除A、B项;HCl气体与AgNO3溶液反应可产生AgCl沉淀,④错误;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除去的是HCl气体,而不是Cl2,⑤错误,排除D项。

答案:C

2.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

B.石灰乳与Cl2的反应中,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l2能用钢瓶贮运,所以Cl2不与铁反应

D.上图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A项,25℃时,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故不正确;C项,氯气与铁在加热或潮湿的环境中易反应,而在常温和干燥的环境中不反应,不正确;D项,制备NaHCO3和NaHCO3分解的反应均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不正确。

答案:B

3.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解析:A项,新制氯水中的HClO见光分解生成氧气;B项,新制氯水中的H+与发酵粉中的NaHCO3反应生成CO2;C项,新制氯水中的Cl2与NaBr反应生成Br2和NaCl,没有气体产生;D项,H2O与Na2O2反应生成O2。

答案:C

4.(双选题)如图所示,从A处通入Cl2,关闭B阀门时,C处的红色布条上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布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是()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H2O

D.饱和NaCl溶液

解析:先应判断A处通入的Cl2是否带有水蒸气,根据B阀打开时,C褪色,说明A处的Cl2为潮湿的,潮湿的Cl2在B阀关闭时通过D瓶,看不到C处红色布条有明显变化,说明D瓶溶液吸收了氯气或吸收了潮湿氯气中的水蒸气,故正确答案为AB。

答案:AB

课堂总结及评价: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氯气的主要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氯气与金属、非金属、水、碱的反应。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入,我们会掌握更多的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为生活服务。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Cl2的性质:与金属反应、与水反应,懂得了生活中的一些科学道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Cl2的其他性质。

板书设计: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1.原子结构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2)与水反应

4.用途:活动与探究

(1)H2在Cl2中燃烧时瓶口所产生的现象与打开浓盐酸试剂瓶所产生的现象为什么相同?

(2)氯气有毒,但是为什么又用它来给自来水消毒?

(3)到本市自来水公司做一次调查,了解自来水公司是如何给自来水消毒的。

(4)人在“死海”中为什么不会下沉?

(5)上网查找资料(或查词典《化工辞典》王箴主编,化工出版社),了解当前国内、国际上可以用于自来水消毒的试剂有哪些。

附调查表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二教案 篇5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1)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3)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自封的。(×)

辨析: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2.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级-都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党要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在依法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党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3)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的作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误区警示]

误区:中国共产党是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者。

警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是党并不是国家重大事务的决定者,国家重大事务由全国-决定。

[典例应用]

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

②是我国的执政党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积极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全国-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①不选;积极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的主体是政府,排除④。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C

目题(二)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个总目标?

(1)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2.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执政的基本方式各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2)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依法执政,依法执政的关键是依宪执政。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依法行政。(×)

辨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依法执政。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2.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的关系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2)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体现。

3.正确理解和把握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区别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它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执政方式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

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政府

联系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都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党的领导和依法执政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党领导人民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和依法执政的关键

[典例应用]

下列关于对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

②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③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题目考查的是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的关系,②与题意不符,排除;①③④均是对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的关系的正确理解,当选。

[答案]B

知识点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人民没有也不可能通过全国投票选举共产党来领导革命,但是他们却用送上前线的千千万万优秀儿女的血肉之躯,用辗转千里送粮、送药的支前小车和扁担,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B.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对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D.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形成,不涉及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新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内容,故排除B、C、D,选A。

2.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对此,党中央对优化收入分配提出了一系列指导原则。收入分配改革要遵循党中央提出的指导原则,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A.履行协调人民利益关系的经济职能

B.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

C.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解析:选D收入分配改革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D当选;中国共产党不履行国家职能,A错误;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构,B错误;C与题意不符。

3.在我国,决策正逐步走向科学规范。在20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决策过程中,合理的传导顺序是()

①全国-会议审议通过《报告》②国务院起草《报告》,征求意见③中共中央对下一年工作做出部署④中央政治局讨论并批准《报告》

A.③→②→④→①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D.③→②→①→④

解析:选A决策合理的传导顺序是中共中央对下一年工作做出部署,国务院起草《报告》,征求意见,中央政治局讨论并批准《报告》,全国-会议审议通过《报告》,故正确的传导顺序是③→②→④→①,本题答案选A。

知识点二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4.年12月4日是中国第二个国家宪法日。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议,将这一天定为国家宪法日,到全国-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形式予以确定。材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

③全国-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④全国-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选B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议,到全国-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形式予以确定。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全国-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①③正确且适合题意;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及其常委会,②说法错误;-是国家权力机关,全国-常委会是全国-的常设机构,④说法错误。

5.下列关于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②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④依法治国要求党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错误,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权利;④说法错误,党坚持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这表明()

A.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决策机关

C.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权力机关

D.各国家机关都担负着某一方面的执法任务

解析:选A中国共产党是政党组织,并不是国家的决策机关,B错误;全国-而非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权力机关,C错误;D观点错误,排除。

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体现了()

①中共中央行使决定权,决定党和国家的重大事务②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崇尚宪法-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依宪执政,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坚持依照宪法行政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崇尚宪法-,②当选;①错误,全国-行使决定权;③正确,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依宪执政,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④中依照宪法行政是对政府的要求。

8.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九十多年的光辉历程。故训有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有()

①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③要加强改进党建工作,永葆党的先进性

④要戒骄戒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A.③④B.②③

C.①②D.①④

解析:选A“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意思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①说法错误;②与题意不符,排除;③④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选A。

9.我国现行宪法已经过四次修改。修改的程序是: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全国-常委会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由全国-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再向全国-提议-,全国-最终通过具体修改宪法的决定。这一程序表明()

①党通过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②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党通过行使立法权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

④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志相统一的体现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D宪法的修改是党集中人民的意志和主张经全国-的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党坚持依法执政的体现,也说明了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故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的是依法执政而不是民主执政,故①与题意不符。③错误,立法权由全国-及其常委会行使。

10.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式的探索经过了艰辛的历程。

时间会议内容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

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探索依法治国的理政方式?

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试题。回答本题,要认真分析材料和设问,多角度进行思考。“依法治国的理政方式”体现了党的领导地位,故可以从党的性质、宗旨、地位角度说明原因;之所以探索依法治国的理政方式是由治国方略作用决定的,故可以从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角度说明原因;“依法治国的理政方式”说明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故可以从依法执政的作用角度说明原因。

答案:(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宗旨要求不断探索依法治国的理政方式。

(3)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从探索依法治国看,坚持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11.2015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内两-规的修订,体现了“党纪严于国法”以及“纪在法前”的精神。对此你的理解是()

①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对共产党员必须有更高的要求②这让全国人民有了道德的“高线”和纪律的“底线”③依照党内法规从严治党有利于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④把党纪挺在国法前面意味着党纪高于我国的宪法和法律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解析:选A党内两-规的修订,是对全体共产党员的要求,使共产党员有了道德的“高线”和纪律的“底线”,②错误。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④错误不选。①③符合题意。

12.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国已有25名省部级官员被查处,其中19人的违纪问题已查清并被开除党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纪委关于周本顺、杨栋梁、仇和、杨卫泽、余远辉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其开除党籍的处分。中纪委不仅严肃查处违法乱纪的省部级官员,而且还给予其开除党籍的处分,其原因在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②中国共产党是具有纯洁性和先进性的政党

③中国共产党的活动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④中国共产党自觉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治国理政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A中纪委不仅严肃查处违法乱纪的省部级官员,而且还给予其开除党籍的处分,是由我党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为人民服务,所以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保证党的纯洁性,A当选;③④不是原因,不选。

目题(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

辨析: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比较

比较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主要解决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主要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核心或本质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核心是以人为本

联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典例应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①科学发展观②-思想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思想,排除②。①③④当选。

[答案]A

目题(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判断一个政党是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是什么?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一个政党是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各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3.中国共产党为何及怎样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除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2)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辨析: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2.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认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1)为什么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其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要求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2)怎么办

①中国共产党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体现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之中,体现在每个党员的具体行动之中。

[典例应用]

《尚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其意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稳定了,国家才能安宁。要做到“本固邦宁”,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必须()

A.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B.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C.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D.不断扩大人民的政治权利

[解析]要做到“本固邦宁”,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B、C是对政府的要求,D说法不当。

[答案]A

知识点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析:选C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排除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排除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故排除D。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A.坚持党的先进性B.与时俱进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依法执政

解析:选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故选C。

3.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法制工作不断发展。下列选项中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一致的是()

①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法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②坚持“开门立法”,使立法体现全体公民的意愿③推行人性化的执法方式,实现执法为民④完善人性化的司法救济制度,使人民群众真正享有权利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C立法体现广大人民而不是公民的意愿,②的说法显然错误,排除含②的选项,故选C。

知识点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习总书记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贯彻执行“三严三实”有利于()

①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扩大党的领导权力

②履行党的管理职能,转变党的执政理念

③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④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D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彻执行“三严三实”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③④适合题意;中国共产党不履行国家职能,扩大党的领导权力说法错误,排除①②。

5.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要求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把农村精神文明提升至新的高度。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①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②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③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④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农村工作中心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A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说明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体现了党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①③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的主体是政府,不是党。④说法不对,经济建设是农村工作的中心。

6.习-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坚持产管并重,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②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③不断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B习-强调的内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故①④入选。②③不符合题意。

7.中共中央要求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答卷。党员干部要把“考试”考好,必须()

①满足人民的一切需要,维护人民权益②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谋利益③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国家根本利益④保证清正廉洁,做到权为民所用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选B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②④正确;应该满足人民的正当需要而非“一切需要”,①表述错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③表述错误。

8.右面漫画《连心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③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对人民负责是党的宗旨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选A漫画反映该干部廉洁奉公、心系群众。①②③均合题意,故答案选A。④观点错误,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禁刑讯逼供、体罚-,严格执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这体现了党()

①坚持民主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②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尊重和保障公民人权

③坚持从严治党,增强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④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推进国家生活法治化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党的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党强调的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是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尊重人权的表现,②正确;规范司法程序,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禁刑讯逼供等,有利于推动国家生活法治化,体现了党坚持依法执政,④正确;①在材料中未体现;材料不属于党的自身建设的内容,未体现从严治党,排除③。

10.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三五”规划是这次会议讨论的核心议题,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也在本次会议中被勾画。全会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

联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中国共产党应怎样做?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考查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其次还需要掌握党如何做某事的答题规律,可从党的地位、性质、依法执政、执政理念等角度回答。

答案:(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和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要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提高依宪法法律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

(4)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要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1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辟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形成,说明中国共产党()

①是我国的执政党,在国家机构中处于地位②遵循执政规律,用科学的战略思想和方法领导现代化建设③其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④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执政能力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和形成,说明中国共产党遵循执政规律,用科学的战略思想和方法领导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执政能力,②④正确;①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构,全国-在国家机构中处于地位;③在材料中未体现。

12.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脱贫攻坚工程。10月17日是我国的“扶贫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国尚有近2亿人口尚未完全脱贫。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

①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是为了改善民生,实现同步富裕③体现了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④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表现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咬文嚼字(人教版高一必修) 篇6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通过对文中几个实例的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

教学重点: 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古至今,骚客诗人举不胜举,名家名篇灿若星河。可是,同学们知道吗?这些诗歌,往往不是一气呵成,而是经过反复的修改,才成为千古绝唱。比如,大家熟悉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就经过多次修改。

还有,“一字师”的故事同学们知道吗?五代时有个叫齐己的和尚,有一天,他踏着积雪出去访友,看到刚刚绽开的红色梅花,感到异常兴奋。回到家里,他乘兴挥笔,写了一首诗《早梅》,其中有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便把诗拿给好友郑谷看,郑谷看后也不客气,认为:“‘数技开’和标题扣得不紧,没有突出一个‘早’字,应把‘数枝开’改为‘一技开’。”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听了,拍案叫绝,连说:“改得好!改得好!”他十分高兴,便拱手拜郑谷为“一字师”。这种修改,在古诗文里称为“炼字”,在今天,有位美学家称之为“咬文嚼字”。(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这位美学家是谁呢?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朱光潜,而且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他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文化大革命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字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遗憾的是今天的我们对他却不怎么了解,不过,“亡羊补牢犹未晚”,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位大学问家写的这篇小文章,让我们跟着朱老先生一起,去咬一咬,嚼一嚼,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收益,给我们学习语文又带来什么启发。

三、整体感知

现在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粗读一遍文章,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有几段?标出标号。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

师:好,粗读一遍,回答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概括一下就是:

1、应该有谨严精神;

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这个理大家是不是很同意?

四、具体研讨

一般来说,知道是什么比较容易,比较难的是怎么办。下面我们就跟着朱老先生一起到文章里去修炼“咬文嚼字”的真功夫。

(一)先看1-7段的内容。

1、这些都是具体咬文嚼字的的实例。总共有几个实例?并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明确:(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

(2)、王若虚改“李广射虎”

(3)、“僧推月下门”的推敲

(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

(5)、套语和“套板反应”

2、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话:以上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作者是不是很“随便”地举出这几个实例?(不是。)那么,大家给这5个实例归一下类,看有没有层次上的分别?

明确:(1)、(2)、(3)是文字修改方面的;(4)、(5)是有关词语的联想意义的。

(二)、我再问一下,这些修改的例子中,有没有越改越好,有没有越改越坏的,有没有怎么改怎么好的。

明确:(1)是修改后增色不少的,表达效果增强了;(2)是改坏了的。(3)是怎么改怎么有理的。

1、有谁能把第(1)个实例中有关修改后增色的分析给大家找出来,并分析一下。

师:作者分析得不是很在理?生:在理。

2、请一位同学把第(2)个实例中作者认为修改后失色的语句读出来。生读。

3、师:再抽学生把关于“僧推月下门”的推敲的道理读出来。生读

(三)、我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修改会增色,有的修改会失色,而有的修改又怎么改怎么有理呢?那么,评判增色、失色和修改得有理的标准是什么呢?大家能不能从作者的分析中归纳出来呢?

生:修改字词,不仅是修改字词,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的“推敲”。

师:对,这句话非常关键。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一句话,它告诉我们,在语言文字“推敲”时,改好改坏的依据是思想感情,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我们找一个同学把作者分析“推敲”的部分好好读一读,我们再认真体会一下。

(四)、1、读得很好。那么第6段和第7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生:讲的是阅读或者写作的又一难处:联想意义的把握和运用。

2、第6段是从哪个角度讲的?第7段又是从哪个角度来讲的呢?

生:第6段是从阅读中联想意义的确定之难。第7段从写作避免套语和“套板反应”之难来写的。两段正好正反对照。请大家把关键的语句划出来。

3、这两段与我们前面的分析出来的咬文嚼字要与思想感情相关联有没有关系?

生:有。

4、再把相关语句划出来。读一遍。

5、这样,我们读完了这篇文章,我们对怎样去“咬文嚼字”是不是获得了一个总的原则。是什么?

生:咬文嚼字表面上是在锤炼语言文字,其实是在锤炼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才是咬文嚼的关键。

五、拓展运用

师:学会了本领,最重要的还是运用,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举几个炼字炼意的例子,学着朱老先生的做法,去咬一番,嚼一番,咬出感情,嚼出味道来,怎么样?

例1:教材花边内容中有王安石推敲诗句的例子,找同学学着作者的分析方法,说一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的好处。

“春风”不是无情物,吹绿万物萌生机。

例2:打投影: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刘公勇在词话里称“一闹字卓绝千古”。“闹”字好就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于一个闹字之中。

例3:填词

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

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骄傲,自豪,令人叹服。

大家填写词是什么? 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吗?

“眩晕”

为什么大家想到的是叹为观止之类的词呢?说明“套板反应”在起作用。对,对语言的追求不无极限的。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跟着美学家朱光潜老先生一起,学习了他的一篇谈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并学会了“咬文嚼字”的本领。我们知道“咬文嚼字”是个成语,它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全是贬义,而朱老先生却独出心裁,赋予其新的意义,使这个词语贬词褒用了,让我们深深的佩服。同时作者的谆谆教诲,也是要求我们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要努力做到“咬文嚼字”。文字和思想感情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阅读中,要认真品味语言,品味出语言背后的思想感情。在写作中,时时咬文嚼字,推敲语言,从根本上调整思想感情,从而使语言与思想感情完全吻合,使自己的作品达到最佳。

七、布置作业

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篇7

【教材、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均为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描绘秋声、秋色、秋味,抒写了自己清、静、悲凉的心境,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恋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挚动人,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长篇散文,他们那点不多的关于情景关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们解读此类文章,因此,如何结合课文,真正理解以情驭景并避免解读过程中硬贴标签的现象,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再者,新课标要求知人论世,但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们的情感和阅历与文章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如何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外,新课标强调多元解读,我们可以尝试就这篇文章学习如何从文化角度分析课文,而不仅仅是“知人论世”,从而树立多元解读的观念。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

⑵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⑶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⑵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⑵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

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2、诵读评价;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

1、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2、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确实令人回味,但文章还有一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这几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何要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生找到后个别朗读第12段,余者思考:这段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小结:这一段议论有关秋的诗文,创造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在自然气息之外,再填一层文化的气息,彰显故都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显示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同时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3、正如作者所说,秋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吗?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生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

4、那作者为何此时心中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这哀愁仍然挥之不去呢?你能联系1934年的中国和作者谈谈吗?

1934年4月,由于国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烽火不断,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

五、学法指导,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阅读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展开想象就,领略意境;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六、创造阅读就,读出自我文艺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如果撇开写作背景不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怀的?请你打开古诗文的记忆仓库,拾取几片金黄的秋叶,再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师屏显资料:

小结:秋本是个平常的季节,但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发游子、思妇、久戍不归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发他们思归、怀乡、叹逝、伤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叶、秋花、秋声等自然景观就作为一种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诗文中,悲秋作为一种文化的因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学基础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凉起来。

七、小结全文,布置作业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不管是写作,还是阅读,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八、作业

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已“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或以“家乡的春(夏、秋、冬、雨、雪、……)”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教学反思】

学生也不曾预习,所以整堂课上,我像一个并不高明的导游,指点江山,带领学生欣赏我眼中的美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突出,我平时教学中最爱、最容易出彩的质疑环节也不曾设置。所幸的是整堂课语文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多元解读的理念得以确立。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文化解读过程中对本文、对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凉美不曾涉及,从而坐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良机,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板书设计】

江南的秋(对比)

秋之蓝朵

秋槐落蕊

故都的秋 秋蝉残声 清 静 悲凉(知人论世、文化解读)

秋雨之韵

秋果奇景

如何写出好作文(人教版高一必修) 篇8

--以《琵琶行》为例浅谈诗词鉴赏的方法

诗歌鉴赏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高考诗词鉴赏的知识、方法、技巧呢?本人结合自己在语文组集体备课的实际经验,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诗词鉴赏方法,现一一展示出来,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把握诗歌基本内容,概括白居易和琵琶女两人身世的相似性。

把握诗人的情感的变化。

了解、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情感的。

教学方法

诵读法   研讨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体裁上

《琵琶行》中的“行”,“乐曲”的意思,从形式上属于歌行体,古体诗,又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形式较自由,模拟汉代的“乐府诗”,用新题材写事实,形成“新乐府诗”。

乐府诗发展历史:汉乐府“缘事而发”→曹操诸人“借古题而写时事”→杜甫的“因事立题”→经元稹、顾况等一脉相承,到白居易更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创作准则,即白居易的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为此,白居易等人发起了“新乐府运动”,提倡“汉乐府精神”。

2、题材上

《琵琶行》是一篇长篇叙事诗,借助叙述琵琶女的苦难身世、经历、遭遇,来书写自己在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在诗歌风格上,富有现实主义色彩。

作者的身世背景

可以根据第三册语文课本第40页课下注释3,即“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时政,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江州司马”,引导学生从注释中挖掘诗人的身世背景。

诗文的通读和通译

1、可以放录音让学生听全诗。放录音的话,学生只听不读,效果较差。

2、不如找6个同学通读全诗,6个同学分别读诗前“序文”和五段“诗文”。

3、同时再找6个同学通译全诗,6个同学分别读诗前“序文”的译文和五段“诗文”的译文。

诗文较长,通读和通译全诗,不仅预习、熟悉了全诗,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放录音相比,效果会更好。

诗歌内容的解析和归纳

(一)序文与诗文的关系

1、序文的作用

(1)归纳概括全诗的内容。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身份及遭遇、写作缘由等内容。

(2)与诗文的内容形成照应关系。引导学生对照序文和诗文,分别找出对应位置,并标示出来。序文中开头到“送客湓江口”照应诗文第一段;接着到“转徙于江湖间”照应诗文第二、三段;接着到序文结尾处照应诗文第四段。

2、链接高考

明确序文和诗文这种对应关系,对解决高考题有帮助,因为序文中包含了很多暗示信息。比如高考“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如果学生了解、掌握序文与诗文的这种对应关系,这道诗词鉴赏题就比较容易。“子瞻画丛竹怪石”照应“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照应“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甚有意态”照应“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由序文中的“意态”可知,前面四句是实写的,写的是画上的景物内容,后面四句是虚写,是诗人的感想。

顺理成章,我们可以得出答案: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和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二)诗中写琵琶女弹琵琶的场景一共有几次?

让学生找出来,分别说说写法(如明写、暗写、详写、略写)上有什么不同?

归纳:一共有3次。

第1次在第二段开头,属暗写、略写;

第2次在第二段中间,属明写、详写;

第3次在第五段开头,属明写、略写。

由此可见,诗人在写琵琶女弹琵琶的场景时,做到了明暗结合、详略得当,写法灵活多变。

(三)诗人与琵琶女身世相似之处(引导学生概括归纳,可以提示学生从出身、在京城表现、离京表现)

1、出身(出自京都):琵琶女“自言本是京城女”

白居易“我从去年辞帝京”

2、在京(才华出众):琵琶女“名扬京城女艺人”

白居易“才气横溢大诗人”

3、离京(落魄失意):琵琶女“年长色衰嫁商人”

白居易“直谏犯颜贬江州”

学生也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归纳概括,引导学生积极挖掘课文有效信息。

由诗人与琵琶女身世相似之处,让学生探究思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用原诗中的一句话概括两人的身世:“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诗文的线索:明线是琵琶女的经历、遭遇

暗线是白居易的经历、遭遇

诗人的情感变化

引导学生找出能够鲜明表达诗人情感的诗句、关键词,把握诗人的情感。

第1段     “醉不成欢惨将别”    忧伤之情

第2段     “忽闻水上琵琶声”    惊喜之情

第4段     “我闻琵琶已叹息”    叹息之情

第5段     “江州司马青衫湿”    悲泣之情

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描摹琵琶声的手法(第二次弹奏琵琶场景)

1、比喻手法。用8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描摹琵琶声,特点分别为:

(1)大弦嘈嘈如急雨    粗重急促

(2)小弦切切如私语    亲切轻细

(3)大珠小珠落玉盘    清脆圆润

(4)间关莺语花底滑    婉转流畅

(5)幽咽泉流冰下难    沉吟冷涩

(6)银瓶乍破水浆迸    激越

(7)铁骑突出刀枪鸣    雄壮高亢

四弦一声如裂帛    清脆尖厉

2、用词独特

(1)叠词:弦弦  声声  续续  嘈嘈  切切

(2)双声词:幽咽

(3)叠韵词:间关

3、声情并茂

(1)对胜的表现

形象感强的拟声词:嘈嘈、切切、间关、幽咽、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裂帛声。

音乐效果渲染: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

对情的表现

弹奏时的神态、动作:低眉信手续续弹。

琴声心音的完美结合:说尽心中无限事。

声情关系

声情并茂,以声带情,以情传声。

第二段弹奏的琵琶曲阶段

(1)前奏曲

(2)欢乐曲

(3)沉思曲

(4)无声曲

(5)悲愤曲

这正是琵琶女一生的真实写照,概括了琵琶女的一生经历,正所谓“琴为心声”。

环境烘托

1、第一段开头:“枫叶荻花秋瑟瑟。”

借萧瑟的秋景,抒发悲凉的心境,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第三段结尾:“门前冷落车马稀、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

表达了琵琶女年老色后嫁给商人的孤独、凄冷、心寒的情感。

第四段中间:“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表达了白居易谪居浔阳城时的凄凉、孤独、失意。

(三)侧面烘托(从听众反映思考)

1、第二段结尾:“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侧面烘托出琵琶曲美妙动听,具有“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

第三段中间:“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才貌双全,色艺出众。

第五段结尾:“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侧面烘托出琵琶曲感人,打动人。

对比手法

琵琶女在京都时          琵琶女嫁给商人后

年轻貌美                年长色衰

门庭若市                独守空船

昔日欢乐                今日心酸

其他手法

1、互文:“主人忘归客不发。”

2、顶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3、细节描写: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通过7个连续的动作描写,突出急于和琵琶女相见的急切心情。

“犹抱琵琶半遮面。”通过动作描写,突出琵琶女的矛盾心理:内心痛苦,无心见人;看透世情,不愿见人;拘于礼法,不便见人。

学生通读全诗,整体感悟诗歌。

八、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诗;

2、默写全诗;

3、做配套习题。

王永生

如何写出好作文(人教版高一必修) 篇9

Teaching material: Unit 1 Cultural Relic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art)

Teaching aims:

1、To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ability, such as global and detail listening; and the ability to get useful information from the listening material.

2、To improve students’ organization, creation and speaking ability; and urge them to use what they have learnt in daily life.

Teaching methods:

1、Review before listening to stimulate students’ memory and interests ;

2、To do the global, detail and global listening in turns with practices;

3、To stimulate students to discuss which person gave the best evidence, using the information in the formal section;

4、To let the students to judge the truth or lie in their daily life.

Teaching focus: to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y;

Teaching aids:

1、video

2、diagram

3、pictures

Teaching Procedure

Ⅰ. Listening

1. Presentation

1.1 Lead in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today?

S: Fine, thanks.

T: Look! What’s this?

S: The amber room.

T: Right! It’s the amber room. Last class, we have learnt an article named “in re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do you still remember it?

S: Yes.

T: Good! Today we are going to listen to another story about the amber room. Do you want to know?

S: Yes.

1.2 Guessing

T: Ok! 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 there are three WH-words: who, when and what. When we say the three WH-words what can you think about?

S: Some people’s names

T: Yes. What else?

S: Time words and something will happen.

T: Good! Let’s check your guessing. Before listening, you should keep the three WH-words in your mind and write it down when you hear the answer. Ok?

S: Ok.

2. Listening

2.1 Global Listening

T: but, before listening, I will give you some new words to help you. The first one is Czech Republic, it is a country lik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eans捷克共和国. The second one is explode.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try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it. What’s it.

S: Boom.

T: Yes. It’s boom, but when we fire it, it will bang, explode. Now do you know the meaning of it?

S: 爆炸。

T: Yes. Now let’s do our global listening. (Do the global listening)

T: Ok! I think you have got your answer. Who would like to share your answer with us? You please. Who?

S: Jan Hasek

T: Good! Who can tell me when? You please.

S: In April 1945.

T: Excellent. How about the what? You please.

S: He heard something and saw some soldiers.

T: Good. Good!

2.2 Detailed Listening

T: Next, I’d like you to fill in the tables. Let’s look at it. What he heard? Just as what you answer me just now, he must hear something. Right?

S: Right.

T: But what’s it? The second one is what his reflection when he heard something? How about you? Try to guess what you will do when you hear something? Lily?

S: Maybe I’d like to see what it is.

T: Good guessing. Let’s check it latter. The last one is what he saw? Just now you answer me he saw some soldiers. Guess, what the soldiers did? Who would like to share your opinion? You please.

S: Maybe they were doing their commissions.

T: Good guessing. Please keep the three questions in your mind and write down the answers when you hear it. Am I clear?

S: Yes.

(The teacher leads the students do the detail listening and stop in one segment.)

T: Who would like to share your opinion with us? You please the first question.

S: He heard something explode at midnight.

T: Well done! Did you guess correctly? Who’d like to answer the next question? You please.

S: He got up and ran outside.

T: Good job! Who would like to try the last question? You please.

S: They saw some German soldiers were taking wooden boxes from trucks and putting them in the mine.

T: Excellent! Please give her a big hand. You all have really done a very good job.

2.3 Global Listening

T: Now please keep all the questions and answers in your mind. And we will listen to the whole story again that you can have a general review on it.

Ⅱ. Speaking

2.1 Showing directions for discussion

T: Good morning, class!

S: Good morning, teacher!

T: And next, we will do a speaking exercise. What I need you to do first is to use the information in the formal section and to discuss in pairs which person gave the best evidence. Are you clear?

S: Yes!

2.2 Showing the useful expressions

T: Before your discussion, I will give you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The first one is “Do/Don’t you think that…?” The second one is “Are you sure that he/she was telling the truth?” The third one is “What are your reasons for saying that?” And now who can give me more expressions about this discussion? Yes, you please!

S: I think someone is telling the truth because…

T: Very good, thank you very much! Now, I need one more useful expression, who would like to try? You please!

S: Sorry, I don’t agree with you.

2.3 Group discussion

T: Excellent, thank you very much! Next, two students a group, you can begin your discussion. Don’t forget to use the useful expressions here. Five minutes later, I need one of your groups to present your discussion to the class! Clear?

S; yes!

T: Now, ready, go!

(Five minutes later)

2.4 Demonstrating the students’ dialogues

T: OK, the time is up! Who want to show your discussion? Yes, you two please!

S: …

T: Very good! Big hands for them! Next, we have a competition. At the very beginning, I need one of you to tell a short story about yourself. You can tell a lie or tell the truth. And after your story, I need one student to analyze what you have said is a lie or the truth, then to give the reasons. And at the same time I will record everyone’s right judgments, which will determine who is the winner of this competition. Are you clear?

S: Yes!

T: Now, who want to tell a short story? Very good, you please!

S: I was washing my clothes at five o’clock yesterday.

T: Now who can judge what she said is the truth or a lie! Ok, you please!

S: She has told a lie, because I saw her in the library at five o’clock yesterday!

T: Is her judgment right?

S: Yes!

T: OK, very good! Now, who want to tell another short story? Very good, you please!

S: I wa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at eleven o’clock last night.

T: Now who can judge what she said is the truth or a lie! Ok, you please!

S: She has told a lie, because I saw her doing her homework in her dormitory at eleven o’clock last night!

T: Is her judgment right?

S: Yes!

2.5 Summary

T: OK, very good! Now, the competition is over. We can see that the Lisa’s flowers rank the number one. Certainly, she is the winner of this competition. Now, Lisa, congratulations to you! Let’s give big hands for her. After exercise, who can make a conclusion about what we have learnt today? OK, you please!

S: We have learnt how to discuss and judge who is telling the truth or telling a lie.

T: Very good! You really did a very good job today. I think we must stop here. No homework today. Good-bye!

上一篇: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考试基本常识知识下一篇:霸气的句子女生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