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及其应用:企业整体财务风险过滤体系

2024-06-07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及其应用:企业整体财务风险过滤体系(通用6篇)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及其应用:企业整体财务风险过滤体系 篇1

现介绍几个境内外的造假案例,通过对其案例进行分析,来熟悉它们的造假手法,规避今后的投资风险。

一、琼民源

琼民源1993年4月30日上市,发行价格3.25元。从上市到1995年年底,琼民源是名副其实的垃圾股,1994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0.03%,直到4月1日,该股收盘价格为2.08元。19中期后,琼民源进行了系列并购行为:

(1)年6月,法人股权变动,第二大股东易主北京富群;

(2)1996年9月,接管北京凯奇通讯,称迈入了“高科技通讯领域并跨入了国际化行列”(据1996年年度报告);

(3)与香港一公司合作共建友谊大厦,称“房地产开发区的丰硕成果,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今后持续获得利润奠定了丰硕成果”(据1996年年度报告);

(4)19接收凯奇海外上市公司。

经过一系列并购行为后,琼民源1996年中期每股收益达到0.227元,1996年年底每股收益达到0.867元,资本公积金6.57亿元,利润总额5.7亿元。由此,琼民源由垃圾股变为十分抢手的绩优股,股价由1996年4月的2.08元上升到年1月的26.18元。

这一现象立即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经查实,琼民源在1996年年报利润与资本公积严重失实,虚构利润5.4亿元,虚构资本公积6.57亿元。其中,虚构利润是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通过关联公司与他人签定的合作建房、权益转让等无效合同编造的;虚构资本公积也是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未经过国家批准立项等情况下,对4个投资项目进行资产评估而编造。

通过“琼民源”现象,对这样通过系列并购行为所带来的业绩应该谨慎对待,尤其通过关联交易带来的利润,我们应该慎之又慎。

二、st银广夏

st银广夏于1994年6月17日上市,造假暴光。通过透视银广夏的财务报表,希望能给广大投资者以启发。

通过公开披露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该公司、业绩连续翻番、提升迅速。通过会计报表附注发现,其主要的利润来自于天津子公司。的利润有76%来自于天津广夏,而天津广夏的主要造假手段为: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发票等从而虚构经营利润7.45亿元。

我们通过如下常识性手段发现其利润异常情况: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及其应用:企业整体财务风险过滤体系 篇2

关键词:财务预警,指标,措施

现代企业面临着复杂的生存环境和市场环境, 出现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也是多变性的。因为种种不稳定因素, 导致企业财务风险一旦发生, 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正常运行。要想实现企业资产的不断增值, 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向企业管理者发出警报, 企业就能提前预知财务危机的发生, 并且及时的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快速的化解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财务危机。如何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 财务预警指标选择是否合理起着关键性作用。笔者将重点分析企业财务预警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和企业财务预警指标的应用。

一、企业财务预警指标的设计原则

1、灵敏性原则

所谓灵敏性原则是指所选择的财务预警评价指标能敏捷的反应出企业的财务状况, 达到企业财务预警的根本目的。财务预警评价指标必须能够快速的反应出企业财务的运行状况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波动, 让企业管理部门及时的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 然后通过对财务系统的控制和监控, 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控和分配, 从而使企业财务状况出现的异常变动得到有效的控制, 实现把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类。

2、稳定性原则

所谓稳定性原则是指所选择的财务预警评价指标能对指标的变化幅度进行合理的划分, 让财务预警评价指标的标准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 这是决定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否合理的关键要素。必须加强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稳定性, 才能有效发挥出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

3、超前性原则

所谓超前性原则是指所选择的财务预警评价指标的应变能力必须超前于企业实际财务状况的变动, 这是设计财务预警评价指标的重点。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所选择的财务预警评价指标必须能够及时准确的预测出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和趋势, 让企业的生产经营处于快速稳定的发展。

4、全面性原则

所谓全面性原则是指所选择的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具备一定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初步建立财务预警评价指标的过程中, 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反应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 从而最终确定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做到真实客观的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

5、可比性原则

所谓的可比性原则是指所选择的财务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具备横向可比性和纵向可比性。财务预警评价体系在企业不同时期的评价指标应该具有纵向可比性, 对不同企业之间的财务预警指标应该具有横向可比性, 对同时期的不同企业的评价指标必须具备可比性。

6、协调性原则

所谓的协调性原则是指所选择的财务系统评价指标能在企业的财务状况发生变动时能够起到相互协调的作用。要能及时的反应出财务状况出现变动时表现出的症状, 许多相互联系的预警指标组成财务预警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包括: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和企业营运能力指标。通过对一系列指标的实时监控, 能够有效的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 有效的提高预警信号。

二、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应用

1、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应用

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由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和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组成。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中, 资产负债率和利息保障倍数应用较多, 负债总额占资产总额的百分比等于资产负债率, 要想知道总资产中有多大的比例必须通过资产负债率来了解, 通过资产负债率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 负债率越低, 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高, 并且资产负债率还能代表企业的举债能力,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低, 举债就容易。资产负债率的预警值为50%, 如果资产负债率高于这个指标, 说明债权人的利益将得不到保障。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说明利息的支付越有保障, 利息的支付直接决定是否能拿回本金。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预警值为1, 如果利息保障倍数低于1, 那就说明企业的经营收益和企业的债务规模不能正比, 企业的财务已经出现危机。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中,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运用较多, 全部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的比率等于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资金流动性大小的指标, 也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大小的指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等于速冻比率, 速冻比率决定了企业短期负债能力的大小, 可以准确的反应企业短期负债能力。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的数值越高, 就代表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 企业的安全程度就相对较高。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冻比率的数值越高, 就代表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越低, 企业的生产经营将受到影响。

2、企业现金流量指标应用

通过对企业的现金负债率、每股现金流量和经营现金流量比率来衡量企业的资金负债比率, 企业的资金负债比率能有效的反应企业经营现金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 现金负债比率越高, 承担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现金负债比率越低, 说明企业的负债偿还能力越低, 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也较高。经营现金流量比率决定着企业的经营利润中有多少已经形成了现金流入, 可以有效的反应企业赚取现金流量能力的强弱。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每股现金流量和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的数值较大, 就完全可以说明企业经营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较多, 可以保证企业的按时偿还债务, 可以满足所需资金的支出。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每股现金流量和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的预警值是0, 当三个数值都低于0的时候, 说明企业的现金流量出现严重的问题, 需要高度重视。

3、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应用

企业资产的使用和周转情况反映出一个企业的营运能力。企业的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企业的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的比率等于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全面的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速度, 营运资金在应收账款上占用时间少, 就说明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越高。企业的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等于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决定企业从生产、销售、回收等各个环节中的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存货周转率可以有效的反应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 存货的周转速度越快, 就表示企业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与资产总额的比率等于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可以有效的反应企业在经营期间全部资产的流转速度、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企业商品销售收入与净资产的比率等于净资产周转率, 净资产周转率用来反应企业净资产对销售收入的贡献。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的指标数值越高越好, 指标数值越高, 就说明企业在资产周转方面速度越快, 资产利用效率和销售能力越高。这四项指标的预警值为50%, 当各项指标低于预警值时, 就表明企业的运营能力受到影响, 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4、企业成长能力指标应用

企业的成长能力指标由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组成。本年利润增长额和上年利润总额的比率等于利润增长率, 利润增长率直接说明企业的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 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指标, 也是预测企业发展的指标。当年净资产增长额和上年净资产总额的比率等于净资产增长率, 净资产增长率是反应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保障程度和企业内部的发展潜力。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和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等于总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通过企业资产总量的扩张来衡量企业的发展能力。以上几个指标的预警值都是0, 如果指标低于0时, 证明企业的竞争能力萎缩, 企业的发展将受到影响。

三、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与选择决定着企业的发展, 如何科学的制定企业财务预警系统至关重要。企业一定要结合自身经营状况和特点设计一套全面合理的财务预警评价指标系统, 然后充分的利用财务预警评价指标系统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以至于更好的判断各项财务预警评价指标的数值是否正常, 从而达到提前预知企业财务出现的危机, 能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解决危机。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2]张佳, 蔡晓旭.浅析企业财务预警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J].经济理论研究, 2008 (5) :81—82.

[3]王海鸥, 李建民.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J].商城现代化, 2 () 06 (6) :275-276.

[4]卢秀云.浅谈企业财务预警[J].财经论坛, 2 () () 9 (2) :66—67.

[5]姜毅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构建[J]商业会计, 2006 (8) :18—19

浅谈整体上市企业的财务效应 篇3

摘要: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整体上市概念愈演愈烈,整体上市的公司层出不穷。本文在探讨整体上市的模式基础上,分析了整体上市的财务效应:增加净现金流量、改善集团公司财务状况,消除大量关联交易、提升公司估值水平和内在价值,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降低运营成本,促进二级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整体上市模式;财务效应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整体上市的浪潮此起彼伏。整体不仅活跃了整个市场,还为股价上涨带来动力。作为我国股份制改革的模式,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实现整体上市,因此,有必要探讨实施整体上市的财务效应,以寻求股份制企业运行的有效模式。

一、整体上市的概念

整体上市,也即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通过一定的金融手段将其全部或绝大部分资产置于上市公司旗下,是当前市场重点关注的投资概念之一。整体上市的动机主要有三:一是符合上市公司的监管要求,避免母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实现上市公司在财务和经营上的完全自主;二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市场化估值溢价,将母公司未来的增长能力充分“套现”,从而提升母公司的整体价值;三是为母公司旗下的其他业务提供市场融资渠道。

二、整体上市的模式选择

一般而言,整体上市的途径有以下四种模式:

1.换股IPO模式

换股IPO模式是指,集团公司与所属上市公司公众股东以一定比例换股,吸收合并所属上市公司,同时发行新股。该模式适合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集团公司,既能满足集团公司在快速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要,又能使集团公司的资源得到整合,从而进一步促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

2.换股并购模式

换股并购模式即将同一实际控制人的各上市公司通过换股的方式进行吸收合并,完成公司的整体上市。例如,第一百货通过向华联商厦股东定向发行股份进行换股,吸收合并华联商厦,之后更名为百联股份。由于该模式没有新增融资,因此主要适用于集团内资源整合,以完善集团内部管理流程,理顺产业链关系,为集团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3.定向增发收购模式

增发收购模式,即集团所属上市公司向大股东定向增发收购大股东资产以实现整体上市。目前这种模式的应用较为广泛,例如.鞍钢、G上汽、太钢不锈、本钢板材等公司的整体上市方案都采取了该模式。

4.再融资反收购母公司资产模式

再融资反收购母公司资产即通过再融资(增发、配售或者可转债)收购母公司资产,是比较传统的整体上市途径,其优点是方案简单,但再融资往往不受市场欢迎,特别是新置入资产盈利能力较弱导致摊薄每股收益的时候。例如,G武钢、G宝钢采取的是向大股东定向增发与社会公众股东增发相结合,募集的资金用以收购集团相关资产。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实力较强的企业集团,便于集团实施统一管理,理顺集团产业链关系。

三、整体上市的财务效应分析

2005年8月23日,中国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后,支持绩优大型企业通过其控股的上市公司定向发行股份实现整体上市”,国资委更是将推动央企整体上市作为其2007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整体上市的思路为何如此受到推崇?原因恰在于它为集团及上市公司所带來的重要财务效应。笔者认为,这些财务效应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增加净现金流量,改善集团公司财务状况

面对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许多集团公司纷纷加入产能急速扩张的竞赛中,资金运转紧张的现象已在超高速发展中日益凸显。而整体上市正是一种可以有效解决集团面临的资金瓶颈的方法:一方面,它通过资本市场开辟出新的筹资渠道,为集团庞大的业务发展规划及时补充资金来源,而筹资能力的提高又使集团的盈利能力增强,从而引起经营性净现金流量的增加。另一方面,通过优质资产的注入,整体上市还提高了集团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配股能力,并借助经营风险及资本结构的改善以降低财务风险和财务费用,增加资本组合效应。由此可见,实现整体上市后,集团可以建立起一个与其业务相匹配的更加有效的持续融资和资本运作平台,为集团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并大大改善集团公司的财务状况。

2.消除大量关联交易,提升公司估值水平和内在价值

上市公司与其存在资本、财务相关联关系的公司或相关联的人士之间的交易属于关联交易。尽管关联交易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积极作用,但过多的关联交易则容易导致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转移资金和利润以及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运作。整体上市将集团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使母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利益趋于一致,从而在源头上避免了母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实现上市公司在财务和经营上的完全自主。因此,它有助于公司财务信息客观的公开披露,提高了公司运作的透明度;另外,通过上市公司的市场化估值溢价,还能将母公司未来的增长能力充分“套现”,从而提升母公司的整体价值。

3.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降低运营成本

整体上市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国有企业,在初建时就形成了“大而全”的集团形态,经过多年的发展,大都拥有较多的子公司,难以避免地存在从事重复业务的企业,造成集团内部的利益争夺,导致总体效率降低,不利于整个集团的发展。整体上市的思路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进行集团内部业务、组织、品牌、文化等方面的重组与整合,不仅能够将各个子公司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做强、做大,增强综合实力,还能体现出集团的采购、生产、研发等能力的协同效应,从而能形成更有效的公司运作与发展机制、更好的组织管理、更科学的业务流程、更有竞争能力的核心资产、更高的公司品牌增值能力和更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公司文化,进而使集团发展与竞争能力在整体上有质的飞跃。

4.整体上市的预期效应是其财务效应与二级市场联系的纽带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及其应用:企业整体财务风险过滤体系 篇4

1、负债经营率与利润增长率的综合搭配分析

负债经营率=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它反映企业资金来源结构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它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值。

我们将上述指标结合考虑,可以综合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增长潜力。如果两者同时增长,说明企业虽然加大了外部资金的投入,增加了一定的风险,但同时企业合理利用了资金,利润也有所提高,其举债经营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利润,说明举债措施是对的。如果同时下降,说明企业在缩小负债规模的同时也缩减了盈利水平,其盈利潜力受到制约。

2、流动负债率、流动资产率、利润增长率的综合搭配分析

流动负债率=流动负债/资产,流动资产率=流动资产/资产,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

我们将上述指标结合考虑看企业的盈利前景。如果三个指标同时提高,说明企业扩大生产经营业务,增加了生产,也扩大了利润;如果流动负债率提高而流动资产率降低,但利润率提高,说明企业的产品销售很好,供不应求,经营形势依然保持良好的局面;如果流动负债率提高,流动资产率降低,利润率降低了,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势恶化,企业将发生资金困难;如果流动负债率和流动资产率、利润率同时下降,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正在萎缩,企业的盈利前景非常不乐观。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通过将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进行关联搭配分析后,如果显示企业的盈利能力都在减弱,那么该企业的盈利能力的潜力值得我们商榷,投资者应该谨慎对待。

案例分析

我们先利用禾银上市公司分析系统,运用第一种方法举例分析。以华天酒店 000428 2002年12月31日数据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负债经营率由2001年年末的1.59%上升到2002年年末的11.77%,但利润增长率为-19.8%,呈下降趋势,说明企业的举债并未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报酬。

再用第二种方法举例分析,仍以华天酒店为例,我们分析流动负债率、流动资产率、利润增长率三者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指标名称     2001年   2002年   增长率

流动负债率   35.8%     27%     -25% ↓

流动资产率     32%     22%     -31% ↓

利润增长率                   -19.8% ↓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及其应用:企业整体财务风险过滤体系 篇5

科技的发展带来技术的更新, 使财务软件事业也日渐强大, 新理论与应用的出现, 让财务软件应用平台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与成就。财务软件由最初简单的财务管理概念发展为财务软件应用平台建设, 这期间一共经历了五个阶段。最初基本核算型财务软件应用阶段, 正处于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 在这种经济环境下, 基本核算型财务软件应用的会计电算化代替了手工核算, 极大的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基本核算型财务软件应用极大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 以较低水平的工作来优化工作效率。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各类企业不同的管理制度也促进了财务软件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局部管理型财务软件应用便是在这一背景下, 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关联性应用, 实现了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在我国进入到新管理时代后, 企业对于财务信息反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这一时期财务分析型财务软件的应用, 使得企业能够对外部信息做出及时反映, 更加符合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并且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国内外企业加大了竞争力度, 业务整合型财务软件也融入其中, 将业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财务管理这三方面加以整合, 而且通过财税协同软件的应用, 涉及了企业经营的全部过程, 在产品中融合了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使得管理技术与软件技术共同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还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保证了稳定性和扩展性, 让企业实现真正的信息化, 推动了财务软件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二、财务软件应用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 财务软件应用平台存在的问题

财务软件的应用平台以财务软件应用为核心,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现代商业模式的趋势, 企业也对财务软件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在我国财务软件应用发展历程中诞生了许多优秀的财务软件应用, 但与国外优秀财务软件之间, 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特别是在财务软件的应用领域上, 计算机使用的差错率高、财务数据加密不彻底、过度重视会计核算功能等问题, 都影响了我国财务软件应用平台的构建。财务软件应用存在的这些问题, 导致了财务软件应用平台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不利于我国财务软件应用的进一步发展。比如计算其使用中出现较多差错率的时候, 重复按了一些符号后, 得数会进行持续变化, 造成差错率提升到非常高的程度, 这也导致会计任务不得不实用其他计算器, 甚至部分软件还需要关闭中文输入法才能正式运行, 以及许多操作并没有设置快捷按键, 只能让会计人员通过鼠标来操作, 不利于会计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在其他方面比如按键功能设置不合理、制单过程与查询过程中的不便, 以及不同软件开发商的变成角度和理念不同等问题, 严重的导致了财务软件公司之间缺乏沟通, 对客户的体验反馈能力较差, 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 甚至都没能明确用户定位。至于更为严重的问题则表现在财务数据保密性差, 不能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绝密信息进行彻底加密, 特别是软件系统的安全性也无法达到相应的标准, 极大的阻碍了财务软件应用平台的发展。

(二) 财务软件应用平台的对策建议

财务软件应用平台的发展应当以财务软件为主, 只有优秀的财务软件才能带动财务软件应用平台的进一步提升。而解决财务软件应用问题的关键首先在于理念上的变化, 让软件开发商提升对财务软件应用的认识, 按照国际标准对软件进行开发和编程, 并且加强业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建立通用的财务数据传输协议, 借鉴TCP/IP协议开发通用的财务数据传输协议, 让不同软件系统的数据得以直接使用, 不用再做复杂、繁琐的处理, 让不同系统之间能够实现数据共享, 并降低对操作人员的要求, 不仅有利于财务软件应用平台的长期发展, 更是符合信息化时代的潮流。在保密性问题上, 财务软件应用平台可以采用多种加密手段, 例如指纹辨认和声音检测等功能, 或是利用专室、专机、专用等机器保密设施, 从全方面提升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 立足于国际标准, 从而为财务软件应用平台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财务软件应用平台的发展体系与应用趋势

(一) 财务软件应用平台的发展体系

财务软件应用平台以软件应用为基础, 充分贯彻财务管理的需求, 明确认识到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展和系统环境的发展, 现今的电算会计结合了会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 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运用, 主要由管理型电算会计、核算型电算会计和决策型电算会计组成。财务软件应用平台的发展体系也应当遵循这三大支柱, 彼此相互独立, 又相辅相成。只有充分认识到三种电算会计的类别, 明确电算会计的工作目标, 才能让软件应用在实践中发挥更大的效用, 比如管理型电算会计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求, 需要对公司经营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 财务软件应用就应当贯彻公司所有的经营活动, 并具备分析、预算和控制功能, 最终在预算报表与实际执行中的反馈结果进行分析, 从而让财务软件应用更具直观性。核算型电算会计作为其他两种分类的基础, 提供了企业全部经济事项的原始数据, 充分发挥财务软件应用的计算、归纳和分析能力。而决策型电算会计则需要财务软件应用则是管理型电算会计的归纳和总结, 应当在会计原理的基础上, 加上数据支持、方法支持和模型支持等方式, 不断提升财务软件应用的实用性, 才能促进财务软件应用平台的进一步发展。

(二) 财务软件应用平台的应用趋势

财务软件的设计思想与财务软件应用平台的设置是同样的, 并且关系到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程度和生存空间, 财务软件应用平台是将系统底层的软硬件工具结合起来, 为电算会计提供有效稳定的基础和环境。因此财务软件应用平台的应用领域开拓应当为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 并向中小企业发展低端版财务软件, 高端财务软件则向ERP延伸扩展, 实行分销管理和集团资金管理, 加强我国财务软件应用平台的国际竞争能力, 为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静.河北省中小企业财务软件应用现状[J].河北企业, 2013 (09) :23-25.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及其应用:企业整体财务风险过滤体系 篇6

自1987年5月我国第1家财务公司——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成立以来, 财务公司充分发挥产融结合的优势, 通过融资、结算、代理、委托以及外汇业务、承销债券、融资租赁等手段, 扩大自身经营范围, 不断开拓融资渠道, 以市场为导向, 集中资金支持大型重点项目, 有力地增强了企业实力, 促进了集团公司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 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金融市场的不完备阻碍了财务公司的健康发展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 金融市场不够完善, 表现为货币市场交易主体单一, 规模偏小, 微量交易不足以影响整个市场的资金流动;缺乏信用工具, 影响资金的畅通流动, 票据承兑市场上仍表现为单一的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滞后。所有这些会限制财务公司金融业务的开展, 也就必然影响财务公司对企业的金融服务。

(二) 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尚未最终确定

我国财务公司最初定位为经营部分银行业务和部分信托业务, 服务范围限定在集团之内。2000年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把重点放在推进企业集团的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和扩大贸易方面, 通过增加这些基础设施项目的中长期投入, 增强企业集团的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 推动企业集团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一政策导向, 在企业集团按流动资金和专项资金的分户管理下, 财务公司运用内部挖潜的功能可以很好地实现这种政策的意图。但随着企业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 这项功能的发挥已经失去运行的机制环境。所以, 虽然当前财务公司的市场定位有着鲜明的政策性金融导向, 但其资金来源却缺乏相应的政策性金融来源配置以及政策面的支持, 导致财务公司市场定位和功能服务的不和谐。

(三) 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备, 内部管理制度也不健全

一方面, 我国企业财务公司受到央行的金融监管约束, 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财务公司金融服务的发挥;另一方面, 我国财务公司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上不健全、不完善, 这直接会引发财务公司经营运作不规范, 孕育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四) 我国财务公司缺乏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 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我国财务公司当前存在着乱集资、超范围经营、管理混乱等问题, 无不与缺乏高素质的金融人才有密切关系。

表现在:既熟悉集团又熟悉金融业务的“双料型”人才十分缺乏;从业人员中既懂金融业务, 又懂外语, 还会计算机操作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很短缺;“科技含量”较高的“创造型”人才, 屈指可数, 储备严重不足。

二、德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经验

在德国, 公开运作的财务公司应列入金融服务机构行列。财务公司在德国主要有两类:一是由大企业集团投资设立的, 但申领了银行业执照, 面向全社会开展业务的财务公司, 主要有内资的大众、宝马, 外资的福特、通用、丰田、IBM、GE等;另一类是业务严格限制在集团内的财务公司, 由于业务范围关系, 这种财务公司基本不受银行业的监督。例如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公司于1997年底成立了西门子财务公司 (Siemens Finance Services, 简称SFS) , 承担着为所有西门子子公司提供全方位咨询和财务金融方面的支持, 并进行资金管理、项目和贸易融资、租赁、财务公司控制等工作, 办理西门子公司全球范围内的结算、信贷、票据清算、外汇买卖、融资等业务, 其客户来自180多个国家。两种类型的财务公司虽然与母公司联系程度不同, 具体的运作目标不同, 但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从业务开展、政府监管、配套体系等方面看, 德国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具有以下特征:

(一) 良好的金融环境和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

德国具有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和资本货币市场, 无论是企业的筹资、投资, 还是金融机构的运作经营都是在市场调控和政府的金融监管下有序进行, 财务公司有宽松的金融运行环境, 这一点从财务公司的融资途径可以看出来, 只要资信良好, 德国财务公司在国内发达的资本市场上, 可以通过发行短期商业票据和长期债券, 及时便利地吸收比银行存款成本还要低的资金, 而且稳定性好。

(二) 对金融机构实行弹性化管理

德国政府对金融机构实行弹性化管理, 宽严不一, 不搞“一刀切”。政府对金融机构分类的标准是:资金的来源是否属于自有资金;经营范围是否在本公司成员单位内。政府对用自己的资金优势, 运用金融手段服务于母公司的财务公司采取积极态度, 把财务公司作为扶持和搞活企业的手段加以支持, 所以财务公司不须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而另一类金融机构, 资金来源有外部的, 经营范围可对社会服务, 不但金融机构要经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批, 而且经营的业务品种也要一一审批。由于德国没有同业存放和存款利率的差别, 财务公司资金通过选择银行运作, 既没有减少银行的资金规模, 又促进了银行间的竞争, 提高了银行服务的水平。

(三) 重视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

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形式是根据母公司的特点和财务公司运行的形式自觉有效地形成, 德国政府有关部门没有细致的要求和监管。由于经济体制原因和法制的健全, 从公司董事会到财务公司都有强烈的风险意识, 西门子金融服务公司把风险意识、保护股东利益作为一种文化渗透到每个员工心目中, 除设立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部门外, 各部门都要随时发现风险、评估风险、测量风险、控制风险, 定期编制风险报告, 把风险及时计算在成本内, 并把风险转移到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及时处理, 通过第3方转嫁或对冲出去。

(四) 注重员工的培训

在德国非常重视培训, 各行各业, 无论你处在何等地位, 上岗前都要进行严格的培训, 而且上岗后还要进行定期培训。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严格有效的培训, 培养了高素质人才, 为企业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三、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虽然我国的国情与德国明显不同, 特别在财务公司运作的金融环境等方面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德国财务公司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一) 培育良好的金融环境,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 现阶段资金来源渠道和融资手段的缺乏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财务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实际上, 我国财务公司的业务对象与德国相比更为集中, 也没有对社会公众的存款业务, 即使发生问题, 对社会经济和国家金融体系也不会产生多大影响, 金融监管部门应为财务公司创造出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促使我国财务公司伴随着国家金融体系改革深化和法律体系的健全不断发展。

(二) 结合国情和集团的特点设计财务公司的定位

我国拥有财务公司的70家企业集团分布在国民经济10多个行业, 大多是工业生产制造和国民经济基础性企业。因此, 财务公司进行集团的资金管理和为企业生产服务有其集团需求和环境理由, 也与我国企业的发展路径、资金短缺有关。鼓励财务公司要为促销服务, 为技改服务, 要从生产服务型向销售服务型转变, 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财务公司都可以为促销为技改服务。比如消费信贷, 对于我国生产汽车这类最终消费品的集团, 其所属的财务公司就需要拓展该项业务, 但对于其他产业集团的财务公司则不一定适合。从大的方面来看, 我国财务公司基本上还是以资金管理为中心, 但又兼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样, 才有利于财务公司的健康发展。

(三) 提供的金融服务与企业集团具体情况相符合

我国财务公司的管理制度应坚持从实际出发, 宜粗不宜细, 财务公司的经营范围则宜宽不宜窄, 这样才能使我国财务公司都有条件根据集团情况, 充分发挥自身特色, 提供集团最为需要的金融服务。集团的领导应该树立其金融观念, 意识到财务公司这个金融工具, 是有利于集团的发展壮大, 并且能够为集团创造出更多的效益, 从而使我国的财务公司能够在集团内部充分发挥作用。

(四) 强化风险评估体系和自律管理机制

我国财务公司自1987年诞生, 第2年即成立了行业自律组织, 并在财协系统形成了从业人员自律、财务公司自律和协会自律管理3个层次的自律体系, 对防范金融风险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 我们的自律手段, 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还是不强的。在这方面, 借鉴德国经验, 强化自我风险教育, 并尽快建立起财务公司自己的科学风险评估体系, 不失为促进我国财务公司健康发展的一个可行办法。

参考文献

[1]杨雄胜, 陈丽华.集团公司财务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中国财务会计协会.财务会计的国际案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吾日三省吾身主题演讲稿700字左右下一篇: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