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绘画创造力

2024-07-19

大班绘画创造力(精选10篇)

大班绘画创造力 篇1

绘画活动是发展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最有效的活动之一。教师做好绘画活动的指导对幼儿的一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过程

(一)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形成的环境。

1、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环境,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2、提供能满足幼儿创作需要的、丰富的美术活动材料,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3、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形成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活动。

(二)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形成。

1、好奇心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源泉。

2、质疑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动力。

3、坚持性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养成的必备能力。

4、团结协作、相互帮助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新要素。

(三)在评价过程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养成。

1、,教师鼓励幼儿在自评中说出自己的绘画思路,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学习得以二次升华。

2、教师评价幼儿作品时的正强化行为有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养成。

3、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注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以保护和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研究结果

实验证明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养成是很有效果的希望我的研究能够让更多的幼儿在绘画活动中逐渐形成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也希望这种主动学习的能力能够陪伴幼儿终身!

绘画活动是幼儿园最常见的一种美术活动形式,是发展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的最有效果的活动之一。教师做好绘画活动的指导对幼儿的一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那么如何在大班的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呢?在平时的工作研究中,我总结了以下的经验。

一、研究背景

我国已经进入了21世纪,会学、乐学、主动学习是一切人材追求的目标,是孩子未来必须具备的能力。大量研究表明:3-6岁的幼儿正处于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最具有可塑性。这就使幼儿期成为了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所以抓住这个关键期,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也就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二、研究过程

(一)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环境

1、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教育环境,让幼儿拥有自由选择和主动学习的权利和时间,激发幼儿主动地探索,质疑的兴趣。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形成。

要想培养幼儿的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就必须要有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有安全感、自由感和自信心。

如:在活动中,如果有个别幼儿对主题不感兴趣,教师就应该酌情鼓励幼儿在其他感兴趣的主题上进行表现。这样就使孩子们有了选择的自由。而且创作自己比较有信心的作品,也能够使孩子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得以表现。其次,当幼儿的选择得到了老师的理解与尊重的同时,孩子们的安全感也会油然而生。

2、提供能满足幼儿创作需要的丰富的美术活动材料。

在为幼儿提供美术活动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同,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玩具材料;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变换以及美术活动的进程,为幼儿提供递进性的玩具材料;玩具材料要全面,照顾到个别幼儿的需要。这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和表现需要,有利于幼儿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学习经验与方法。

3、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要结合幼儿的兴趣,选择幼儿喜欢主动探索的活动。

教师要用一颗有创造力的心和充满童心的眼睛去观察幼儿的表现,发现幼儿的兴趣所在。幼儿活动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教师要想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首先得细心的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然后再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去选择教育内容,这样才能使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主动动手动脑探索、质疑和对活动的兴趣,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习惯。所以结合幼儿的兴趣选择教育内容,就成为了教师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

如:有一次,我在幼儿的户外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在观察一只被捉住的蝴蝶。他们很喜欢蝴蝶美丽的翅膀。于是我就因此而设计了活动:《美丽的蝴蝶翅膀》。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主动观察蝴蝶,细心的为心爱的蝴蝶设计了各种美丽的 “衣裳”。

(二)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习惯。

1、好奇心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源泉

“这朵花真好看,我想看看他是怎么长的?” “那个小朋友的衣服真好看,我要仔细瞧瞧。”“这幅画中的小女孩为什么哭呢?找不到家了吗?”鼓励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多问为什么,并把得出的结论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使其养成爱问为什么、喜欢用绘画形式记录好奇心及其答案的习惯。

2、质疑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途径。

“我觉得我画的不对,小宇画的对,我要改一下”“我觉得侧面人的眼睛不是老师画的那个样子的,应该是……”鼓励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否定以往错误的经验。有助于幼儿养成质疑的习惯。

3、坚持性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养成的必备能力。

“我要画一幅最棒的画,再辛苦我也不怕!”“一条线还能画出什么画来?让我再好好想想。”鼓励幼儿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有毅力,才能把事情有始有终地做好。

4、团结协作、相互帮助是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形成的新要素。未来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有时候,光靠自己一个人努力是

不行的,这就需要人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而这一点的重要性也应该使孩子们认识到。作为教师应该在绘画活动过程中鼓励幼儿多合作、多互相帮助、讲出自己的新发现、及时告诉别的小朋友自己犯的错误以免别的小朋友们多走弯路。逐渐养成好问、好些别人的经验、喜欢共同交流共同进步的习惯。

(三)在评价过程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养成1、教师鼓励幼儿绘画完毕后,自评自画,有助于别人对其画的理解。同时也使幼儿对自己的话有了进一步的质疑的空间,使幼儿的主动学习、探索得以二次升华。

如:在一次绘画《我要上月球》中,小洁在画画之前,对我说:她要画月亮上的小白兔。可是在她画完后,画面上又多了很多东西。于是他给我讲起了故事:“小白兔找不到嫦娥了,我帮他去找嫦娥姐姐……”我问他:“那你想一想,在月亮上人们要穿什么样的衣服?”于是小洁的创作又开始了……

2、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的正强化行为有助于幼儿主动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孩子主动动手动脑学习的形成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之间,需要老师不断地给予鼓励、诱导,用一种正强化手段帮助其体会主动学习带来的快乐,久而久之,有助于幼儿养成主动学习、探索、创新的习惯。

如:大班幼儿娇娇特别喜欢画漂亮的花纹。这是源于在一次绘画评价中,老师对她说:“你画的花纹好看又独特,我们大家都很喜欢。你画这些花纹的时候,一定也特别高兴吧?因为这些花纹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是属于你自己的,对吗?”从此以后,娇娇每次画画的时候,都会为画面创造一些不同的花纹。有的画在人物的衣服上,有的当花边……

3、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注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以保护和激发幼儿的主动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研究结果

在大班的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主动动手动脑学习习惯的形成是我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及收获。在研究的过程中,参与研究的大班幼儿在主动学习方面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学年初和学年末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实验班幼儿的进步是很明显的。(调查问卷见附表,附表分A、B、C、D四项。从A到D难度依次加深。)

大班绘画创造力 篇2

一、树立正确美术观, 给幼儿表现创作个性

不同的教育观念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方法, 效果自然也大不一样。传统的美术活动往往将示范与范例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 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是束缚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新教材, 我探索了美术教学的新模式, 更新了美术教育的观念, 即创设情境—观察讲述—创造作画—共同评价。教师不再是教给幼儿现成的技能技巧, 而是通过创设宽松的谈话情境, 引导幼儿观察、想象、思考, 在实际操作中摸索绘画方法, 掌握绘画技能,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最后师生共同评价作品。这样, 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又能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绘画半个西瓜皮, 我先让幼儿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这个西瓜皮像什么?添上辅助材料会变成什么?再出示各种自制玩具, 让幼儿自由讲述, 想象这个西瓜皮可以组合成哪些画面?然后把自己想象的图画画出来。幼儿画出来的作品可真是五花八门, 有的画了小蚂蚁坐着西瓜船在海上旅行, 有的把西瓜皮画成一个个在天空遨游的降落伞, 有的画出了一辆辆的汽车在马路上行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增强幼儿自信心, 给幼儿发挥创作的想象空间

幼儿画画的过程是游戏的过程, 也是表现他们情感和想象力的过程, 即使他们画得一塌糊涂, 教师也要找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 为幼儿创造能力提供保护, 促其茁壮成长。在一次绘画“我的房子”时, 刘X小朋友画了一座二层楼, 房顶加了一个梯形, 又开了一扇圆形窗户, 一只小鸟停在窗户上, 背景还画了太阳, 草地上有两个小朋友在游戏, 还有大大的雨点, 看上去好像许多地方都违背了科学常识, 但他的想象力是丰富的, 他画的速度较快, 线条自由, 色彩随意。我想这可能是一幅好画, 于是又去指导别的孩子作画, 再回过头来看时, 我吃惊地发现这张画已面目全非了, 纵横交错的线条画满了整个画面, 好好的一幅画全给破坏了, 正想责备他时转念一想:先问问他再说吧!他却像讲故事一样说开了“外面刮起了大风, 风越刮越大, 雨越下越大, 小朋友回家了, 来到房顶把小鸟吓跑了, 大风把小鸟的房子刮倒了, 小鸟的房子也没有了。”他很欣赏自己的作品, 没有觉得这张画被破坏了, 这正是一种创造:用自己绘画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主题。由此可见, 教师遇到类似这种情况时不要急于去批评指正孩子, 抹杀孩子的想象力, 而是让孩子说说自己的理由, 同时给予及时的肯定与鼓励, 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多创设环境, 给幼儿营造创造氛围

创设健康、融洽、轻松、活跃的气氛, 有利于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提问、大胆创造, 在进行美术创作时, 我们应多对幼儿说“让我们试一试”“你肯定能画好的”一类的话, 多鼓励、多容忍、多欣赏, 多给幼儿自主、自由的机会。

传统的美术活动往往只是局限于一节课、一个游戏, 一到时间就把美术活动材料收拾整理好。而这时往往有的幼儿作品还未完成, 于是幼儿的创作欲望锐减, 热情顿消, 剥夺了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现在活动室里有了专门的美工区, 幼儿在晨间、课间、饭后随时都能来此进行创作, 给了幼儿充分的时间, 充分选择的机会, 在没有压力、较为宽松的氛围下, 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四、听故事学画画, 锻炼幼儿的创新能力

活动前, 说画可以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鼓励幼儿在画画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象。如:龟兔赛跑这一则活动中要求幼儿画龟兔赛跑的情景画。一开始, 我以故事导人, 孩子们纷纷说出故事的结局, 乌龟最终战胜了兔子。又有孩子说兔子第二次赛跑它没有睡觉, 战胜了乌龟。我在允许孩子发表意见的同时, 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兔子和乌龟不只比赛了那么一次、两次, 它们第三次的比赛乌龟又赢了, 可是这次兔子并没有偷懒, 这是怎么回事呢?幼儿被故事深深地吸引了, 大家积极地参与设想、讨论, 我适时地启发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活动结束时, 幼儿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现出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兔子走错了路;兔子在半路上送盲人过马路;兔子摔断了腿, 但还是坚持到了终点, 乌龟背上飞行器在飞行, 乌龟坐在宇宙飞船上, 乌龟坐在气球上飘, 乌龟开着汽车、火车……还有的孩子把故事画成了一幅连环画。整个活动完整有序, 环节过渡紧凑, 他们完全沉浸在游戏之中。总之, 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构思, 围绕主题自由发挥、自由想象, 创造出一幅富有童趣的图画来。

大班绘画创造力 篇3

一、以创造性引领绘画技能的学习

幼儿绘画技能的学习,关键在于教与学的关系:过分重视教,幼儿的学习就成了单一的临摹,放任幼儿漫无目的地学,又会造成幼儿绘画技能的缺失。要实现幼儿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引领是必不可少的。

1.观察入手,积累素材,拓展技能

在绘画活动中,幼儿通过对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观察,借鉴相同,变化不同,从而积累创作素材,开启想象之门,在创作过程中自主习得必要的绘画技能。

如主题绘画“动物世界”中,教师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并掌握了猫的表现方法,在接下来画熊、老虎等动物时,引导幼儿对动物图片进行对比,找出了它们与猫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经过归纳发现:这些动物身体的组成部分基本相同,只是在外形、比例、皮毛等部分有些细微的不同。教师启发幼儿运用已掌握的画猫的技能进行添、减或改变,以不同的表现方式画出其他几种动物。

2.适时适度,示范方法,提供“支架”

教师把示范的重点放在绘画的方法上,不是让幼儿模仿单一的形象,而是对绘画的形式、方法进行新的尝试。

(1)局部示范法是在新的教学内容中,将有难度的部分进行重点示范。如,在绘画活动“小金鱼”中,尾巴的画法是难点,教师就请幼儿捡来梧桐树叶,采用描轮廓等方式积累经验,并迁移到画金鱼尾巴的方法上,让幼儿尽快把握了重点,画出了金鱼的不同姿态。

(2)欣赏示范法:教师提供角度多样的范画,启发幼儿观察,开阔幼儿的视野,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如,在进行装饰画《手套》时,教师提供了许多装饰线条、图案的范例,幼儿可结合已有经验,选择其中的线条与图案,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二、以美术技能带动创造力的发展

创造力包含用已知信息建立新的系统和组合的能力,还包括把已知关系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和建立新的相互关系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及形式的组织上力求技能与创造力的协同发展。

1.创意添画,提高技能,敢于创造

在添画活动中,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思索,大胆想象,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作品跃然纸上,在体现创造力的同时,幼儿的绘画技能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如,在“小人国”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排笔、颜料等材料,幼儿先用排笔勾勒出一个个大小不同的椭圆形,然后用勾线笔在椭圆形两边添画四肢,在椭圆形里面添画五官等细节,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小人跃然纸上。

2.经验重组,大胆联想,发展创造

以已有经验为基础的绘画技能重组,幼儿常常能表现出令人惊叹的想象力和极富个人特色的作品。

如绘画活动“荡秋千”结束后,教师提供了一大片运动场背景图,引导幼儿回忆运动会的场面,鼓励他们尝试画出跳绳、踢毽子、跑步等不同的运动场景。幼儿运用活动中掌握的画人物荡秋千时的动态特征这一技能,借助已有的运动经验,画出了人物运动时的不同姿态,一个新的作品《运动会》就创造出来了。

三、以自主探索促进技能与创造力的协同发展

幼儿的自主探索和操作是美术技能和创造力协同发展的关键。幼儿自主探索和操作的过程,既是幼儿运用绘画技能对所感知的对象进行创造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提升绘画技能和创造力的过程。

1.创设情境,抛出问题,促进发展

幼儿的创造力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幼儿在进行自主探索和操作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教师创设一个情境,并提出一个具体问题,让幼儿在情境中通过操作来解决问题。

在绘画活动“美丽的花瓶”中,教师用语言描述了一个情境:“熊老板家开了一家花瓶店,但是因为花瓶的种类较少,也不够漂亮,所以顾客很少。”进而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能帮助熊老板设计一个美丽的花瓶吗?”在这样的情境问题下,幼儿开始了自主操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幼儿运用线条的能力,推动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2.交流分享,归纳总结,提升经验

在交流、分享中,幼儿会用不同的方法,塑造不同的形态,获得不同的体验。在表现同一对象时,归纳出解决同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迁移运用到其他类似的绘画活动中。

如,组织绘画活动“马路上的汽车”时,教师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讨论各种汽车的外形特点,在交流中,幼儿的创造性想象产生共鸣,集体作画的活动形式,启发与诱导出更多的新构思、新形象,创作出新颖独特的美术作品,在创作的同时,幼儿也相互习得了新的绘画技能。

在面对幼儿美术作品时,教师要注意发现每一根线条、每一个图形、每一片色彩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赞赏他们点点滴滴的创造;善于对不同的美术作品给予恰当的评价,准确找出其中的优点和成功之处;更多的关注幼儿创作的过程,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表达方式;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以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绘画技能与创造力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张梅华.关于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9(5).

儿童绘画兴趣及创造力的培养 篇4

欧阳绿玉 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认为:绘画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智力,使儿童变得聪明起来,许多事实也证明大多数爱好绘画的儿童比不喜欢画画的儿童智力相对教高,这是因为在绘画中需要儿童去观察、记忆、思维,更重要的是想象,儿童借助画画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那么如何在美术课中如何以适当的方式来引导儿童绘画,提高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从而起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我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是:

一、听,培养学生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在每一次绘画活动中,都给学生讲一个与这次绘画有关的故事,让学生一开始就被你带入到生动、有趣的故事当中,然后在故事结尾加入一系列的疑问句,让学生大胆的去猜、去想象,通过故事,学生的思维被带动起来了,自然而然的思想就像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随着大脑一起翱翔,去创造。如我在教学生《龟兔赛跑》时,先给学生讲这一个故事,然后让学生讨论:“兔子怎么输了”“乌龟是怎样赢的呢””乌龟在比赛过程中都遇见了谁?它在比赛中又是如何想的呢”“我们应该怎样构图来表现呢?”,一系列的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讨论,有的同学说“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是因为以为自己胜利在握,轻敌在路边睡着了,乌龟低着头使劲的爬,终于赶上兔子了。”根据学生的讨论,“我们就来画倒地就睡的兔子和埋头爬行的乌龟,”“那他们在哪里爬,都遇到了什么了?”“在树林里、在池塘边,在花园里。。。。”“遇到了小蜗牛、小草、蝴蝶、小狗。。。”这是学生的思维被带动了,背景也表现的丰富多彩了,学习兴趣也自然提高了。

二、说,提高学生绘画能力。

儿童的绘画水平较低,不能自如地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可以请他们来说,让学生说,是了解学生绘画意图及内心世界的直接途径。边说边画是低年级学生绘画的特点之一,在绘画活动中把握好学生的说,对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实践中,我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尽情的说,可以说给老师听、讲给同伴听、还可以带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引导学生说说画面的内容、绘画的过程,谈谈绘画的感受等等。学生在画一个物体时,开始画得挺好的,可是后来又往往在上面重叠地画上一些东西,乱涂一气,对此,我时常参与到他们的说画过程中,以自身的情绪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比如:在一次画小老鼠时,开始双双小朋友画的很好,可是后来只见一团黑,我生气地问他:“你画的什么呀?”他告诉我说:“小老鼠和他的同伴们去偷油吃,结果都掉到油缸子里面去了。”我惊叹:孩子的想象是多么的丰富啊!而对一些胆小、不敢说、不愿意说的学生,我经常用惊奇的态度赞美他们:“哎呀!我发现龙龙画的画颜色用的真漂亮啊!宁宁的画让我想起了大海!”等

等。从而激发孩子来表达、来讲述。在绘画中的‘说’可以使学生得到启发和提高,加深学生对所画内容的认识,体验和分享绘画、说画带来的乐趣,真可谓一举多得呀。

三、适时引导学生,给学生以点去想象。

每堂课给学生一到两个想象的点,让学生围绕点去发挥想象,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如在教他们《放光鱼》时,我告诉学生,你们每人手里都有一根魔法棒,你想要放光鱼排列成什么样,它就排成什么样?然后我给他们看了几幅范画,结果学生画出来的发光鱼所排列出来的形状确实让我吃惊不小,有的排成一列列,有的排成太阳的形状,有的排成放射状,甚至还有排成妈妈的项链的,我真的佩服他们的超凡想象力。在教《狮子》时,我说狮子小姐刚刚洗了头发,但是不知道吹成什么样的发型,你能帮她设计一下吗?又给了学生一个创作的思维点,让学生围着这个点去发挥、去创造。

四、评价多以鼓励为主,巩固绘画的兴趣。

大班绘画创造力 篇5

2、创作故事画孩子们都很爱听故事,对故事的理解能力也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强。所以通过故事描述,结合记忆表象、进行再造想象,进而创作故事画这一形式,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选的故事情节不要复杂,最好角色形象生动鲜明,情节变化明显。以“小蜗牛做客”的故事为例,讲一只小蜗牛受到邀请去小白兔家过生日。可是小蜗牛爬得太慢了,竟然爬过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第二年的春天才到小白兔家。这个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形象突出。首先和幼儿一起讨论;可以分为几个画面表现这个故事;然后教给幼儿小蜗牛和小兔子的形象以及不同的动态;让幼儿说一说春、夏、秋、冬四季都有些什么不同的特征。启发幼儿设计不同的场景,如山坡上、小河边、树林里、草地上等。这样,画面就富有变化、情节生动。在幼儿创作过程中,出示一些幼儿作品引导幼儿分析画面内容与主题是否贴切;角色神态是否生动;以及整个画面的布局和色彩的运用是否恰当,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创造。也可以以续编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展开联想进行绘画创作。

3、意愿画意愿画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地把所想到的、所看到的、听到的或经历的事物画出来。在幼儿作画之前,先让幼儿想一想,打算画什么,选自己喜欢的事物来画。培养幼儿的有意想象。这一过程也是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如教幼儿画图画日记,让幼儿观察周围的一些事物留意周围发生的每件事,把它们作为创造的素材,以绘画的形式记下来。幼儿创作的范围广了,不仅仅局限在教师教给的内容。有的画星期天去少年宫玩蹦蹦床;有的画和爸爸妈妈爬山;有的小朋友画在家里和邻居的小朋友一起玩……,一开始,幼儿画面的形象比较单一,随着观察能力以及表现力的增强,画面内容渐渐丰富、形象生动。有个小朋友还编了一本《动物童话集》。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编了许多动物的故事,还让妈妈在旁边写上故事内容。这些都是幼儿凭自己的兴趣和感受,主动作画。

4、装饰画装饰画就是让幼儿用简单的花纹、图案对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美化和装饰。如盘子、雨伞、手帕、花瓶、邮票等。为了使幼儿具有创造性,平时多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用品的造型与装饰,注意收集一些包装纸、商标等,既丰富了幼儿的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在装饰画中,除了教给幼儿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巧外,还让幼儿通过比较,知道怎样装饰效果好。启发幼儿想象和创造,装饰的图案尽量和别人的不一样。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大胆设计,以自己的喜好去选配颜色。

大班绘画教案 篇6

1、学习将各种线条,图形组合穿插的技能,感受黑白,疏密关系的处理给画面带来的不同效果。

2、大胆构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幼儿作品欣赏,笔,画纸,黑板。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作品,并提问幼儿画上有哪些线条,图形是学过的。

2、老师带领幼儿复习线条,图形。

3、老师和幼儿共同分析作品。

4、教师示范画法,步骤1、割画面2、割的每块进行填充加密,幼儿空手练习。

5、教师介绍另外一种画法:“火山”教师进行范画,幼儿掌握关键词“涂黑”“留白”

6、介绍另外一种画法:“穿入法”

7、老师交代作画要求:1线条要连接完整,不断开2画面整洁。

8、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幼儿园的主要建筑和景物,用绘画表现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以及花草树木。

2、根据幼儿园建筑结构和景物位置,学习合理布置画面。

活动准备

1、课件:幼儿园环境图片

2、彩色笔蜡笔、画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呢?

你们想不想把这么美的幼儿园画下来,今天我们画“我们的幼儿园”好不好?

二、回忆幼儿园的布局

1、教师:你们在园里看到了什么?

幼儿园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门窗在哪里,是什么形状的?

园内还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放在什么地方?

树和花长在什么地方?它们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

2、欣赏幼儿园环境图片

给幼儿展示环境优美的幼儿园图片,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三、幼儿作画

1、交代要求

提醒幼儿先仔细想好,然后再动笔。

在纸上先画楼房,再画运动器具和花草树木,将房子画大一些,画在主要位置上。

如果幼儿画面较空,适当启发幼儿补充内容。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作品

五、活动结束

我们的幼儿园真美,今天大家把我们的幼儿园画下来了,

自主性绘画与幼儿创造力发展研究 篇7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是幼儿与生俱来的一种潜在性能力,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极富创造潜力的时期。

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陈鹤琴“活教育”的思想体系认为, 儿童本来就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 只要善于启发诱导, 教育和训练, 创造能力是可以培养起来的。“活教育”的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不重视授课制, 而重视室外活动, 着重与生活的体验, 以实物为研究对象, 以书籍为辅佐的参考, 即注重直接经验, 不重视间接知识。

国内著名能力心理学家、东北师范大学李孝忠教授是较早进行创造力培养研究的学者, 他承担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方法与评估手段》的国家课题, 总结出培养创造力的模式, 认为“在学校中开展创新教育课程应首先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创造性的环境, 通过学生的创造力的训练, 激发学生创造欲望, 培养学生独立性、自信心、冒险行为、幽默风趣等全面健康的人格, 提高创造思维能力。”虽然该模式在国内首次比较系统而全面的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 但是研究对象限于初中级学校教育, 而对有着特殊身心特点的幼儿阶段的创造力培养没有涉及。

近几年来, 国内幼儿教育者开始逐渐意识到传统幼儿绘画教学存在着相当多的缺陷, 已不适应幼儿身心发展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并分别提出了一些富有见地的观点。许凉凉发表在《学前教育研究》的《发展幼儿绘画创造力的教育策略》中提到了在绘画活动中, 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创作条件, 关注其创作过程, 鼓励幼儿在绘画中大胆表达自己情感, 通过与不同领域活动和游戏的融合, 拓展幼儿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途径。孔艳芳和刘清海发表在《中山大学学报》中的文章《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培养》一文中, 探讨了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培养方法, 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对同一事物或不同事物用不同方法表现的阐述。邱秀君和王冰发表在《促进幼儿原创性绘画能力发展的指导策略》中特别提到了教师应特别注重幼儿原创性绘画能力的培养, 在了解幼儿不同阶段绘画特点基础上, 对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的观点, 充分尊重幼儿生命和幼儿个性的指导观点。郭志平的文章《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提出走出传统的运用范例、示范和讲解等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这些文章中都提到了培养兴趣、运用多种绘画工具盒教学方法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一些可借鉴的策略和方法, 如教学方法多样化、利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表现等, 虽然这些策略和方法已经开始针对“教师教画, 幼儿模仿”的教师本位的传统幼儿绘画教学进行批判, 并指出了一些基本的解决路径, 但是还需要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梳理, 一方面需要对“是什么”的根源性、本质性的问题进行应答, 使认识系统化、理论化, 另一方面需要把“应当是什么”引向“应当如何做”, 设计出一套可供操作的实践性解决方案对现实进行指导。

2国外研究情况分析

斯坦福大学教授特尔曼用将近5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智力高的人并不一定有高创造力”, 认知心理学家格兹欧和杰克逊实验发现:“高创造力的平均智商低于高智力组的平均智商”, 这就表示具有平均智商的人都可培养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认为, 幼儿是一个“精神 (心理) 的胚胎”, 每一婴儿都有一种创制本能, 一种积极的潜力, 能依靠他的环境, 构筑一个精神世界, 所以, 幼儿不仅作为一种肉体的存在, 更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其倾其毕生经历所创造的蒙氏教学法, 提出了几点基本原则: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 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反对填鸭式教学, 让儿童能够自发性地主动学习;需要有充分的教具提供。这套教育法的独特魅力在于对幼儿的充分研究和了解, 遵守幼儿的敏感期, 激发儿童潜能, 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创造能力, 蒙台梭利的教学法在幼儿园中得到广泛传播, 目前已遍及全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评价道:“她的努力和功绩, 揭开了幼稚教育新篇章, 使幼稚教育耳目一新。”

关于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问题, 罗恩菲德主张的“儿童中心论”认为“语言扼杀艺术, 不是因为艺术被讨论就被扼杀, 而只是当言论的能力不够时或不适合于学生的程度时才是如此。”无论是如何加以评定, 都会损伤儿童, 因为这样会使他的注意力从创作过程导向完成品。如果要必须分等, 那么可以以叙述分等和个人过程的分等代替分数分等。教师不应该试图去评价儿童的艺术作品, 因为儿童的心灵与成人的心灵在性质上是不同的。艾斯纳主张的“审美修养论”指出对作品的评价可着重于三个方面:显示出来的技巧、其美学性与表现性以及创造的想象力在作品中的运用程度。在他看来, 教师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向导, 建立亲密、和睦、诚实、信任和开放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 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类型, 将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使教师在教学中居于十分有利的位置。另外, 教师的无声的身教也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潜力, 教师的美术作品及其对美术作品的态度都会影响学生对美术的态度。

罗恩菲德和艾斯纳对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的认识均有其合理性, 只是侧重点不同, 两者各存偏颇。因此, 我们不可片面地强调其中的一方。面对现代幼儿美术教育, 我们要广纳美术教育理论中各种合理的因素, 可以既吸收像罗恩菲德主张的儿童中心论, 又吸收艾斯纳主张的审美修养论, 使美术教育更好地适应人的自然发展, 除了这些呈现个人本位特色的美术教育理论外, 也还应该借鉴社会本位论的观点, 把幼儿培养为具有社会属性所需的个人品质的社会新人。

3对本学科发展的意义及应用前景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 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 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 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 并明确要求教师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 鼓励幼儿大胆想像, 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这也就意味着在绘画活动中, 教师应充分关注幼儿绘画的创作过程, 通过为幼儿提供创作条件, 鼓励幼儿大胆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然而, 目前我国幼儿园绘画教学普遍存在诸如过分依赖范例教学, 幼儿仅能“依葫芦画瓢”或者教师过分关注技能传授, 忽略幼儿绘画兴趣与创造性等问题。

根据《纲要》精神的要求, 并着眼于现实问题, 通过课题研究, 提出了“自主性绘画”的概念, 并围绕着这一基本范畴进行展开, 通过研究从目标制定、内容选择、活动实施和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探索出一套开展自主性绘画教学体系, 明确自主性绘画与幼儿创造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通过加强幼儿感性认知、教师语言引导和作品赏析环节组织绘画活动, 提出“抛弃教师完全示范”的观点, 教师不仅是传授绘画的技能, 而是应当通过引导每个幼儿个体进行自主性绘画活动,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审美和创造性表达, 进而从个体出发, 解决幼儿通过自主性绘画培养创造能力的共性问题。通过探讨教师在自主性绘画教学中的指导策略, 改变原有的传统幼儿绘画教学模式, 为通过幼儿绘画培养幼儿创新力教学的系统性的理念和教学方法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以期对现实幼儿园绘画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课题针对现实问题展开批判, 并围绕“自主性绘画”教学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进行理论和现实双重指向的研究, 因而对于学前美术教育学科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摘要:绘画活动是幼儿的天性, 它可以让孩子充分发挥想像力, 天马行空地进行创造, 但如何抓住幼儿的这一兴趣与需要, 为他们搭建发展的平台, 促进其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及水平的提高, 则是需要深入思考与探索。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幼儿绘画, 尤其是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

关键词:自主性绘画,幼儿,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大班绘画创造力 篇8

关键词: 自由发挥 创造力 小学美术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首先应摆脱对学生的束缚,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鼓励他们自由地根据绘画主题进行绘画,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绘画创新能力。

一、结合主题,自由创作

以前很多教师上美术课的时候喜欢给学生出一个具体的事物进行绘制,比如竹子,要求学生将竹子的本来面目绘制在画面上,外形、颜色、形态都应基本一致,这种做法看似是合理的,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做法抹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一个具体的主题,让学生结合主题进行思考并随意发挥,提高学生的自由创作能力,这样学生就可以较快地实现教学目标。

比如在讲授课文“蔬菜”(苏教版六年级上)这一单元的时候,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绘制蔬菜,教师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绘画主题:“我家今天中午的午餐”,要求画面中的午餐内容不限,但是必须有三种不同的蔬菜。上这节课的时候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学生肚子都饿了,这时教师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作业,学生内心都有属于自己心目中的午餐内容,大家都纷纷拿出自己的画笔,绘制出各种属于自己心目中的午餐画面。有的学生画了韭菜、西葫芦、西红柿;有的学生绘制了黄瓜、苦瓜、蒜薹等蔬菜,不论学生绘制的好与坏,教师都应给予鼓励。有的学生可能画得一点也不像这个蔬菜,但是教师不要着急给学生提出来,而是要引导学生:“今天大家画的都很好,中午回家后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作品与实物之间哪个更好看更好吃。”这样学生回家后就会更仔细地观察这些蔬菜,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

二、不限手法,随意绘制

绘画方法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生来说,绘画方法更应该比较随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合适的手法,采用适当的方式绘制,从而锻炼学生自由创作的能力。在绘制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鼓励那些敢于采用新手法的学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力。

比如在讲授《我造的车》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车辆的绘制。在进行绘制之前,教师应该这样引导学生:“大家心目中的车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纷纷表述出自己心目中车的形象,随后教师继续引导:“请大家用自己的方式将车出来,表现手法不限,只要是一辆车就行。”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这个作业自由性非常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由的制作,最终大家纷纷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制作,有的学生在外面捡了很多小木棍,将其用胶水粘出来一个小车,有的用订书机的钉做出来一个小汽车,有的用硬纸壳做出来一个小汽车,有的用易拉罐做出来一个小汽车,有的用自己的蜡笔绘制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汽车。学生采用比较自由的方式进行绘制,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灵活使用绘画工具和身边材料进行手工制作的能力。

三、大胆使用,绚丽多彩

小学绘画课堂中的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很多小学生敢于用比较丰富多彩的颜色进行绘画,甚至喜欢用与事物原本颜色不一致的色彩进行绘制,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心理诉求,为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不要抹杀学生的这种随意使用颜色的行为,大胆鼓励他们绘制出更多丰富多彩的画面效果。

比如在讲授《奇怪的梦》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前几天我们刚刚学了色彩的冷色调与暖色调,我们都知道色彩分为冷暖两种色调,这两种色调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比如冷色让人感到寒冷、安静等特点,今天我们来绘制一个主题为奇怪的梦的作品,要求大家先确定这个梦的大体方向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随后再采用对应的色彩进行自由的绘制。”学生每天都在做梦,每天都会做很多有趣的梦,有的梦是温馨的,比如自己和谁在一起玩、吃了什么好东西,有的梦是恐惧的,比如自己被人追杀、自己掉到水里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回忆完自己的梦以后将这些梦用各种颜色表达出来,梦是温馨的,就用暖色调,梦是恐怖的,就用冷色调。通过这种方式绘画,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对色彩的掌握能力。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以更自由的心态对待绘画,引导他们绘出更多丰富多彩的绘画作品,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在进行绘画教学时首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主题自由地进行绘画创作,其次应该放权给学生,让学生更随意地进行绘制,最后应该引导学生大胆使用色彩,绘制更绚丽多彩的画面。

参考文献:

[1]杨海燕.浅析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1,06:144.

大班绘画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了解各种车的外形及结构。

2、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范画。

2、各种车子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出活动内容。

教师:嘟嘟嘟嘟…小朋友听着是什么声音?你们见过什么车呢?(让幼儿讲述)

教师:小朋友们都见过很多车子,都很细换车子,那小朋友们来说说你们都见过什么车子?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见过各种各样的车子,有公交车、小轿车、洒水车、货车巡、逻车等!。

二、出示车子图片,激发孩子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不懂得车子图片,看看这些车子样子怎么样。﹙引导幼儿观察车子的基本特点。﹚

教师小结:车子都有车身,有玻璃,有方向盘,车子还有轮子呢!那各种车子有什么不同呢?救护车上有十字标志,代表着医院的标志,公交车像一个长方形一样的。

教师:看看这些在马路上行驶的车子,马路上都有些什么?

三、出示教师范画。

教师:今天老师也画了一张关于马路上的车子的画,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除了车子路上还有什么?马路两边有什么?

四、教师示范画法

教师:现在老师教你们怎么一样画车子,请小朋友仔细看,首先我们要画车子的车身,再画车子上的玻璃,最后画轮子,车子就画好了!我们还可以添画马路上的树和房子。

五、发放绘画材料,画纸、油画棒,交待绘画常规

1、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颜色搭配,和画面布置,引导幼儿丰富画面。

教师:我们画画的时候,可以画的与老师不一样,自己想象,把你想画的车子画出来,看看谁最爱动手动脑,把画面装扮的特别漂亮。画好主要动物后给画添上场景。

2、教师对画的好的一些画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让幼儿更有喜欢画画!

教师:今天我们从画的整洁、丰富、颜色搭配来评比,看看谁的画最有创意,很特别,看起来很漂亮、舒服!

3、请画的好小朋友把画贴在外面的墙上。

大班绘画说课稿 篇10

设计意图

注重幼儿的兴趣和终身教育是我活动的两大特色。幼儿园是现代幼儿生活学习最为熟悉的环境之一,活动开始我就从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情感态度着手,注重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培养幼儿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才能让幼儿对下面乃至今后的艺术活动保持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对幼儿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是会有影响的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活动中要求幼儿手脑眼并用的活动起来,《纲要》对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以往我们的美术活动基本是以幼儿单独进行创作的形式来进行,忽略了美术活动中幼儿的交往和合作。而合作画的关键是要作画的人之间默契的配合。这中配合说简单也不简单,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说难也不难只要幼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不难完成。在教师适时的引导和集体作画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就让幼儿手脑眼结合协调并用的,它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其潜移默化性,是比较适合幼儿。这样既能面向全体又能保护好他们对艺术表现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活动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对幼儿表达出现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参与到活动中。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的以上设计思路我制定了情感、认知、技能等三方面内容的目标。

第一点是:通过活动,激发幼儿表现艺术美的兴趣。萌发幼儿乐意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情感。第二点是:在活动中让幼儿明白协调好与同伴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协调能力。第三点是: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造型各异的建筑并尝试协作完成一件作品。

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纲要》中也曾指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所以我把第一点作为我活动的重点。这条目标将会体现在我整个活动当中。孩子是充满好奇心的,我会抓住这一特点让活动以不同于常的形式出现。比如:我会在课前带孩子们玩“我设计的幼儿园”的建构游戏,让他们对幼儿园建筑有大概的了解。然后,演示各种不同造型的幼儿园建筑进一步引起他们对绘画的兴趣。而绘画时不是单一的想象而是手脑眼多种感官结合来进行。这样,让他们在新奇之余会跟着不自觉的丰富、积累经验。第二点是认知方面,虽然大班幼儿的美术技能掌握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其小肌肉群发展还不够完善。况且,幼儿的身体协调性也不够所以要通过协商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件作品是有些难度的,所以就把他当作一个具体目标来执行。并且意识到,原来我们可以用很多种方法来表现我们生活中的美。第三点是我活动的难点。由于整个绘画是靠小组合作完成的是与合作伙伴间配合好与否密切相关的。活动中难免发现问题。这时必须让幼儿学会解决这问题,其中的道理是幼儿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时时会用到的也就是说可以被幼儿持续所用的。因此我把它当作难点来执行。具体绘画中我不会强调幼儿所设计造型的规范性及准确性,而是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在观看教师的演示指导后,凭借自己的经验与同伴适当的商量交流来尝试完成一件合作设计画。将他们现有的理解、想象引导到更深的方面,进一步表现创造的欲望和热情。

三、教材选择与分析

现行的《纲要》要求我们所选的教育内容是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来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而《希望幼儿园》这一美术活动正符合了这一要求。就大班幼儿而言,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心理活动概括性和有意性的表现更为明显。观察力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具体形象性思维较为成熟,而抽象逻辑性思维则处于萌芽状态。简单地说他们的好奇心已不再仅仅是看别人表演而是想通过自己亲身的实践来得以满足。幼儿已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和相关的技能,在这个时候,需要老师积极的引导幼儿去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并把它们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让幼儿了解生活中还有许多与他们一样大的小朋友需要大家的帮助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可以切身感受到的美。活动中激起幼儿为他们设计一个漂亮的幼儿园的愿望,进而让幼儿在关心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验温暖,获得快乐。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了他们潜在的求知欲。同时幼儿能充分展开想象通过说说、画画使他们的表现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整个绘画过程中是需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的,这时绘画的人手眼要协调而与其配合的人动作也应是协调好的。活动中选择了“合作画”这种集体创作的形式,不仅可以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互相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时也让幼儿了解生活中还可以用许多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生活中的美。虽然,这样的绘画方式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却为他们提供了一次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机会,由于教材难易度恰倒好处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所以使整个活动成为他们满足自己求知欲,让他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同时也自愿自主的情况下达到掌握某种技能的游戏过程。这也正是响应了《纲要》在艺术领域内容选择中提出的能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的要求。

四、说活动准备

根据选材的特点和设计内容,应教学的需要,这节课的活动准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幼儿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准备。首先,要求幼儿在课前已有“我喜欢的幼儿园”的建构游戏活动经验;其次,通过家园共育活动方式,邀请家长一起配合让幼儿简单了解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情况及有关帮助他们的爱心活动资料搜集。

这样,让幼儿获得相关的生活经验,为激起幼儿合作创作画《希望幼儿园》美术活动做铺垫。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美好事物的集中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引导幼儿多观察帮助幼儿了解幼儿园的相关建筑,为幼儿参与本次活动课前知识技能的做铺垫。

(二)教具及材料准备:包括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设计的图片和创设一个为贫困地区小朋友设计一间《希望幼儿园》的主题情景来贯穿活动的始终,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一理念。幼儿的的操作材料有:每组一张全开的图画纸,油画棒等学习用具。

完成一次教育不是一节课一个活动就可以了的,而是与其前延后续密不可分的,所以课前知识的渗透很有必要也很重要。另外,艺术氛围浓否对艺术活动的进行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要创设一个理想的作画空间让幼儿能轻快愉悦的进行作画。首先应有一个足够大的幼儿合作画的场地空间,然后还要准备适合进行本次活动的辅助材料和用具。当然,好听的音乐也是不可缺少的在绘画时放一些幼儿熟悉的极富表现力的音乐,帮助幼儿再现一些生动的形象是能激起幼儿想象的。

五、说教学方法

根据设计的活动内容,主要采用的教学法有“直观演示法”,在活动的开始部分,通过照片、图片演示,形象生动的将幼儿导入课题,引起学习的兴趣。导入课题后采用了“启发性提问法”,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并思考,激发幼儿参与创作的兴趣。最后采用了“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但我把它放到最后,主要体现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精神。幼儿的学法主要有“讨论法”,在观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讨论,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法”也是美术活动中常用的学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同时采用展示法,通过幼儿展示自己及欣赏同伴作品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创作经验。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幼儿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自己的表现能力逐步充满信心。其中也通过了幼儿间的互补学习等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整个活动的前部分是老师与幼儿的互动,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活动中老师为激发幼儿说的欲望和热情,积极创设了一个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本领的情境,增加活动的生动性,让幼儿一开始就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学习。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但有师幼的互动,主要还是幼儿与幼儿的互动,活动中老师鼓励幼儿带着自己的思路,大胆去探索、尝试、合作创作。我认为整个活动的指导难点是如何在创作活动中鼓励幼儿用言语进行交流,进一步表现创造的欲望和热情。并体验这种合作的乐趣,强化幼儿的集体意识。

六、说教学程序:

有了以上这些分析和准备,根据教学需要,本次活动我设计了八个环节:经验准备-欣赏引题—激发兴趣—幼儿操作—展示交流等五个环节。

(一)开门见山式提问,直奔主题。(导入课题,引导幼儿细致观察。)

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老师:“说说我们们幼儿园有些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幼儿园里的什么地方,还想在幼儿园里添加一些什么建筑?”

这样一边演示一边用语言来激发幼儿的兴趣。用提问法,明确的把“观察”和“比较”这两个任务交待给幼儿,利用幼儿学过的本领,增加活动的生动性,让幼儿一开始就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学习。

(二)通过欣赏和观察,积累知识经验,并激发幼儿进行融合再现的意愿。

1、经验准备:有了之前的观察幼儿园的经验准备后,孩子对于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把握幼儿园建筑物的结构、形态等特点,有了一些了解,为合作设计活动做铺垫。

2、欣赏重现,以谈论的方式,激发兴趣。让幼儿初步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也引出一下个环节。

3、幼儿自由讨论。在前面活动的环节之后,适当的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调动它们学习的积极性。讨论结束后,幼儿进行分工组合。于是,带幼儿进入活动的第三个环节。

(三)幼儿自由想象并表现,分组合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1、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依据于《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所以,我改变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习的模式,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许这一过程还会出现许多富有创意的新发现呢。

2、幼儿分组操作:在幼儿确定构思和意图之后,启发幼儿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自由操作探索,给予及时表扬和肯定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最后,再来解决这次活动的知识点(难点)。

(四)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上一篇:描写秋天的雨的词语下一篇:2011年教师节及表彰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