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文800字

2024-06-27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文800字(精选8篇)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文800字 篇1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文800字 当鸟儿飞过后不留一丝痕迹,只是因为它对这片蓝天没有丝毫的眷恋,当鱼儿的眼泪被海水埋没的时候,只是因为它的生命距离死亡已经没有多久了,当小鹿奋力逃出森林的时候,只是因为它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而人类,只有地球„„

很久以前,在地球的某个角落里,有一片一望无际,肥沃的土地,上面生长着绿油油的小草嫩嫩的,软软的,附着在小草上的晨露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璀璨夺目。高耸挺立的大树也不甘示弱,争先恐后地与天空无限接近。周围还有连绵起伏的山川,清澈见底的小溪。让人不由得吟起“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好一个仙境般的世外桃源啊!

终于有一天,这个如仙境般的世外桃源被一群四处流浪,无家可归的人发现了,他们便决定在这里安家乐业。于是,树木倒下了,它们被用来建成了房屋、小桥„„人们靠着买卖和饲养牲畜来维持生活,可是,小草逐渐退化了,大树逐渐减少了,这里并不断的有大量外来人群涌入,但他们还都过着富裕充足,幸福美满的生活。小村庄的人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亦乐乎!

可是好日子没多久,小村庄就被几个开发商看中了,他们又是设厂,又是挖矿,刚下手没多长时间,就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第二天,小村庄便成了开发商和投资商的天下。

如今,那个土土的小村庄已不复存在,映入眼帘的则是一座座高楼大厦,互相交错,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川流不息的车辆,来来往往的人群,形形色色的商场以及琳琅满目的娱乐设施。几十年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小村庄已焕然一新,取而代之的新名词是城市,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

可是,这里的人们并不快乐。每天大家都呼吸着由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在强太阳紫外线下形成的汽车尾气中排放的废气,以前“水清石出,鱼可数”的湖面泛起了白沫,“水葫芦”,许多生活垃圾在白沫中荡着,还夹杂着死鱼„„ 这就是城市,我们所生活的城市。

我只希望当鸟儿飞过后不留一丝痕迹,只是因为它想遨游在整个天空,当鱼儿的眼泪被海水淹没的时候,只是因为海水的清澈而潸然泪下,当小鹿奋力逃出森林的时候,只是因为它被自己的天敌所追赶,毕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嘛。而人类„„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文800字 篇2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中国的城市人口或许仍低于乡镇人口, 但是就创造社会价值, 社会财富来说, 城市人口或者说生活在城市的人民显然是主体。这并不是说乡镇人口比城市人口差, 这跟人本身没有关系, 只是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 每个人所能创造的社会财富之间的差异。然而, 生活在城市的人民对幸福是体验与乡镇人口却有很大不同。

生活在乡镇的人民对幸福的体验大多是与大自然的接触, 从而产生的对大自然与生活之间所产生的美的幸福的体验, 他们或许不能创造太多的社会财富, 由此他们也不能拥有更多的财富, 可他们却不失快乐与幸福, 这主要源于生活的轻松与悠闲。相反, 城市人口所能创造的社会财富固然较多, 他们拥有的财富也较多。乡镇人民吃着白饭青菜的时候, 他们或许喝着拿铁、威士忌, 两种不同品质的生活, 无所谓谁好谁坏, 只是看每个人怎么看待自己的生活。而目前从人们口中听到的比较普遍的一个词是亚健康, 这个词主要出于城市人民之口。紧张的职场生活, 无疑给城市人民带来巨大的压力, 每分每秒, 生活都以火车的速度在前行, 节奏太快的城市生活下, 人民对于幸福的体验就要来源于每个人对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适应能力有多强。

城市幸福感其实并不只是指生活在城市的人民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 我们经常看到的城市幸福感排名城市其实是以整座城市的人口为对象进行调查的。在我看来, 生活在城市的人民其幸福感主要来源于城市为每一位建造它的奉献者所带来的便利与快捷。比如说, 在城市, 生病了可以去比较权威的医院进行检查或得到及时的治疗;在城市, 你想要吃肯德基, 可以一个电话马上送到你家;在网上, 看中了一样商品, 轻轻一点, 就可以坐等东西送到家里。城市为人们带来的快捷与便利是生活在城市的人民对生活感到幸福与否的重要因素。

或许有人会说, 现在很多城市人口都开始往农村迁移, 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这些只是一小部分, 或者说这些只是发出一个信号, 未来的生活可能是乡村生活更受欢迎, 然而就目前的人口分布格局与趋势来看, 城市生活无疑还是更受大家所欢迎的。尽管现在城市房价这么高, 乡镇人民还是宁愿花费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钱到城里买套房, 一线城市的房价固然不再上涨, 甚至有的有轻微的下降,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一线城市的房价达到了一个怎样恐怖的高度, 而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却仍有上飚的趋势。由此种种, 我们均不难看出, 城市生活仍然是大众所向往的生活。

2010年, 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便是以“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为世博会的主题。可见, 全世界对城市生活都是持以肯定的态度, 在世界范围内其他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里, 城市生活更可以说是全民生活, 乡镇不过是作为城市的一个度假村。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生活在城市之中, 感受着城市带给我们的一切美好, 我们也将我们的每一天都奉献给城市。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对于幸福的追求是每个人生活的意义所在。一个人若是对幸福都不能产生追求的欲望, 那么他也必将失去生活的一切美好。建设幸福城市则是人们追求幸福的一个宏观体现。

“城市化”运动

最早的大规模“城市化”运动或者说是“城市化”运动的雏形是14、15世纪在英国兴起的“圈地运动”。所谓的“圈地运动”其实与城市化运动有着很大的区别, 当时的英国正处于引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工业化发展极为迅猛, 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便将农民从土地上赶走, 将本该属于农民的分地和公有地强行霸占过去, 然后把强占过去的土地圈占起来, 剥夺了农民对土地原有的使用权、畜牧权、所有权以及共同耕地权, 从而将这些土地变为其本人私有的大农场以及大牧场。这便是所谓的圈地运动。

之所以说“圈地运动”是“城市化运动”的雏形, 而不将“圈地运动”等同于“城市化运动”的原因在于圈地运动并不具有现代化的人权意识。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完全是凭借暴力强取豪夺, 剥夺平民百姓, 这在现代的城市化运动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中国的“城市化运动”主要是从中国的造城运动开始。自从房地产开发成为中国的热点之后, 中国的城市化运动便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就连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一次世界银行的会议上都发表言论说:21世纪初期对世界发展影响最大的两件事便是中国的城市化运动和新技术革命。

城市化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已然不是什么新理论了, 众所周知的是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工业化、民主化和城市化, 可见, 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现代化与所谓的城市化是密不可分的。根据某项调查研究显示, 日本的城市化已经达到了90%以上, 而欧美各国家的城市化也分别达到了80%左右。至于中国的城市化目前尚未达到40%, 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现代化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然而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是极为迅速地, 专家们表示,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已进入快车道, 中国人均收入的实际水平也已经超过了1000美元, 所以, 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的城市化浪潮将席卷整个神州大地。

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当中, 也凸显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尤其是中国的城市化发展, 不仅仅带来了环境恶化、人口膨胀、住房紧张以及交通拥挤等城市通病, 还带来了严重的关于阶级斗争的争论。我们说现代化代表的城市化运动与当初英国的圈地运动最大的不同是在于人权的充分保障。但是, 在中国的城市化运动过程当中, 农村和农民的利益还是不可避免的被侵犯。可以说, 今天中国的城市化运动也存着制造新的权贵阶级的现象。在过去的官场上, 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 大楼起一片, 干部倒一串。意思就是说, 在中国, 干部想要发财搞建筑就行了, 煽动城市开发, 是官员们“发家致富”的最好的捷径。

城市化虽然存在着诸多的弊端, 可是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所必须经历的一个发展的历史阶段, 是必然要进行的一个阶段, 尤其是在中国, 国家想要发展就必须经过城市化运动。不能阻止我们便应该想想怎样才能使中国的城市化成为中国人的福音而不是灾难。

城市给人民带来的便利

首先, 城市生活中, 支付手段的多样化让人民享受着其便利所在。2014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 相信大家也都看清楚一件事情, 那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仿佛30年是一个轮回, 当初的三中全会上强调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全新阶段, 而现在的国内经济又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旅程。但是目前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与30年前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相比是有很大不同的。过去的30年里, 国内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是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可以说是高速增长时期, 而当下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用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从过去的高增长降到了现在的中高增长。所以说2014年国内经济还在调整期, 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进入2014年, 在国内经济相对平稳的大环境下, 支付模式正好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来进入革新时代。而近年来, 不断涌现的新型支付手段给支付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 支付模式的革新进程已经不可阻挡。生活在城市的人民正好可以享受不断变得先进的支付手段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不管是市场上的消费支付模式还是新农合改革医疗费用支付模式的改革, 有一点都是不变的, 那就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或者说是好处。这里所谓的好处不一定是能够获得多少财富, 而是说可以通过支付模式的革新创造出更加便利的支付手段, 如此一来便可为千千万万的消费者带来多少便利, 节约多少时间。移动支付手段必然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在未来的不知道多少年里, 也许我们真的可以靠一部手机在家里一直宅着, 再也不用去逛商场、逛超市, 在手机上看好要买的货物后直接进行交易。或者在外面看到了某样喜欢的东西, 直接用微信公众号扫描一下二维码, 便可轻松的将其带走。

当支付手段变得越来越先进的同时, 城市商业环境也开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所谓的商业市场环境, 我们从其本身的内容上来看, 可将其分为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社会文化环境、市场自然地理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等七大方面。而这七大方面无论哪一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都会对城市企业的发展造成很深的影响, 所以企业的相关调整变化一定要跟随商业市场环境变化的步伐, 具体的做法则是要密切关注上述七大方面, 从其着手, 在其发生变化时及时地做出相对的应对措施。

上面在说到支付手段革新的时候我们曾提到, 2014年国内经济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那么2014年国内商业市场环境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政府的宏观调控不会在这样一个经济调整期采取大动作, 政治、经济、法律这三方面在这一年里将不会有太大变化, 而技术、市场社会文化和市场自然地理这三方面无论在哪一年代都是相对较为稳定的, 最后剩下的就只有市场竞争一个较大因素。所以, 2014年国内商业市场环境是相对比较稳定的。

众所周知的是, 商业市场环境的变化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市场机会, 另一方面又对企业形成了某种威胁。因此, 对商业市场环境的调查, 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前提。只有认真仔细的调查清楚国内商业市场环境, 企业才能针对其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从而来迎合消费大众。那么在商业市场环境相对比较稳定的2014年里, 城市企业的发展其实不必过于担心商业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造成损失。城市居民更不用担心企业因商业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动, 对居民生活产生不好的影响。

最后, 城市居民生活中消费维权更有可能实现, 在乡镇生活中, 消费维权简直是天方夜谭, 然而在城市生活中, 消费维权却并不难实现。在中国, 人们一直没有消费维权的概念, 消费维权历程比较艰辛, 几十年前, 人们消费遇到问题只是自认倒霉却从未想过维权。直到24年前的3.15晚会举办之后, 生活在城市思想比较前卫的人们才懂得消费维权是怎么一回事并开始宣扬政府应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自此, 每年的3.15便作为全国消费者日。24年前的3.15晚会大家坐在一起还在讨论消费者的权益该不该有一个健全的体系去维护, 又该怎么样去维护, 维护哪些权益?而24年后的今天《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经出台, 中国消费者的维权体系已经建立的足够完善, 对于消费者的权益该怎么样去维护, 维护哪些权益?这些问题在《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都有着非常详尽的阐述。中国能够有今天这样鲜明的消费维权意识是很不容易的, 毕竟几十年前, 连国家政府都没有想过要出台一项法律专门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消费权益。可是, 虽然不容易, 但前辈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毕竟现在的你消费遇到问题只需要拨打一个12315便能够很快的解决问题。这些年来, 中国消费者的维权之路虽然走的幸苦但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城市幸福愿景

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 我国预计城镇化率将达到全民人口基数的一半, 由此, 我国也将逐步迈入城市社会。因此,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来说, 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便是城市幸福感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幸福城市的内涵进行阐释, 在我看来, 幸福城市的内涵应阐释为民生、经济、安全、人文和生态。这其中, 城市幸福感应尤以商业所带动的经济发展为重。

深思这些问题的同时, 我们应该对怎样推动幸福城市建设同时进行深思熟虑。幸福城市的建设, 应多管齐下, 在保证城市安全的前提下完善公共服务, 为实现富民优先而为劳动者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 践行低碳, 强化特色, 创新管理, 转变机制。

城市化运动的标志便是一个地区人口的变化, 而城市最初都是由农村发展而来。农村人口之所以向一个地区汇集而来的原因早在2000多年前便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解答, 他是这么说的, 人们为了生活而来到城市, 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居留于城市。可见, 城市是能够给居住在此的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的。2010年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以“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 由此而反映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一直都在孜孜不倦的努力追寻着。可是, 世博会结束之后, 我们是否想过, 城市真的让生活更美好了吗?生活在城市的人民真的是幸福的吗?如果是,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抱怨自己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 如果不是, 那么世博会提出的口号又有什么意义。我想, 这个问题应该是近百年来围绕在人民脑海之中, 使得无数热血儿女为之努力奋斗、寻求最终答案的难题吧。

2000多年前,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便提出, 幸福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 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是人类不灭的精神信仰, 而幸福之外的任何其他事物都只是人们借以实现幸福的手段。由此, 幸福城市这个理念的提出是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的理念, 它是这个社会基本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是这个时代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是政府落实正确政绩观的直接体现, 是国家构筑区域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然而, 幸福城市与城市幸福感并不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概念。幸福城市主要是城市发展的一种理念, 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要追求的一种目标;而城市幸福感则是对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所有居民个体幸福程度的总体概括。两者在联系上密不可分, 城市的主题是人, 追求幸福城市即是追求居住在城市里的居民们的幸福生活, 没有城市幸福感便不会有幸福城市的产生, 而没有幸福城市也不可能会有城市幸福感的出现, 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我们在谈论城市幸福感的时候不能抽象地脱离了现实的环境、超越发展阶段空谈, 而应该着手于城市幸福感的对象主体, 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个体, 结合个人的实际需要, 观察基本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尽可能的是幸福感的调查具体化、量化, 那么幸福感也将会变得更加“实在”。

在中国, 大大小小的城市总计有660余个, 这些城市有如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也有如蚌埠、安庆这样的小城市, 两类城市因文化内蕴、城市规模以及经济的发展水平等因素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使得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所以, 在追寻幸福城市的建设过程中, 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程序化公式可以让你照搬照用, 只有对幸福城市这个目标的共同追求, 结合所在城市的具体情况, 做出最正确的追寻幸福城市应做的事,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过程不尽相同, 结果一样就行, 各凭本事。

近年来, 国内有很大一部分城市都开始着手追求幸福城市, 提出要建设幸福城市, 并且给幸福城市的内涵做出了一个自己的阐述。另一方面, 幸福城市的内涵比较复杂, 而幸福城市同时也是具有着城市系统的结构复杂性, 开放性, 功能多样性, 以及动态性的特征。

说了这么多, 无非不过是围绕建设幸福城市的话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讨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那就是怎样建设幸福城市, 换句话说就是建设幸福城市的路径。1978年,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 邓小平同志说, 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那么现在的中国发展可以说是已经找到了一条康庄大道, 那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以前, 中国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错误, 人们不管干什么, 好像都是靠喊出来的, 真正去实践的很少, 浮夸风一时泛滥。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发表讲话, 他说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全党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可以见得, 幸福自然也不是靠喊出来的, 而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争取来的。

建设幸福城市我们自然也要胆大心细, 一方面我们要敢想, 俗话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我们应该对未来的幸福格局发挥充分的想象;另一方面, 我们更要会干, 想的再海阔天空不会干也是白搭。会干并不仅仅是蛮干这么简单, 还要讲究方式方法, 采取正确的措施, 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 为居民们创造出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真真实实感受得到的幸福。把原本只是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变成人们能够享受得到的现实生活, 从而得到人们心底由衷的赞美。

未来会怎样, 取决于今天我们的行为。这句话出自联合国全球人类住区报告《城市化的世界》。所以, 未来人们的幸福生活还取决于今天我们怎么去建设幸福城市。城市安全是建设幸福城市的首要前提, 所以一定要保证城市安全, 健全公共安全体制, 从而形成高效合理有序的城市应急管理工作和安全预警机制。建立起一个能够对城市突发危险作出及时应对措施的城市应急队伍体系, 主要以专业应急队伍为保障, 以各级应急队伍为骨干, 以专家咨询队伍为支撑, 以志愿者应急队伍为辅助。这样建立起来的城市应急队伍体系还是比较成熟的。对市场上各方面进行严查, 杜绝一切违规物品在市场上流通。尤其是食品市场与药品市场, 为确保市民的安全,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应得到重视。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严把食品药品生产准入关和市场准入关。确保人民群众能够放心的使用药品食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 整治治安重点区域的重点问题, 从而使得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以及市场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

民生是关乎人民群众是否幸福的重要保障。所以体恤民生完善公共服务也是保证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前提。而完善公共服务的做法主要是对各项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投资, 最大化地将社会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具体的做法则是加大教育事业方面的投资, 使教育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 建设多层次优质教育体系。此外, 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 降低医疗费用, 解决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普遍现象, 让所有的人民群众都能看得起病。促进基本医疗服务标准化, 建立健全的农村医保体制, 努力满足人们对提高医疗卫生服务需要的要求。随着城市化的进行, 人们的住房也是越来越紧张, 所以, 住房方面仍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加大住房保证力度, 对于城市内的棚户区、林区以及危旧房等进行改造, 努力实现住有所居。

城市人民的幸福大多与就业有关, 所以, 提高人民幸福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可能就是要实现富民, 注重就业, 保证居民的收入有所增加。政府要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积极促进就业政策的颁布, 拓宽就业渠道从而完善就业服务, 打造出令人民夸赞的就业平台。在此过程中还要考虑到特殊人群的就业问题, 如双失业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 给予特殊的照顾。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限高、促中、提低”的作用。尽快推进以家庭为纳税申报主体, 让更多的工薪阶层得到更多减免, 让更多的家庭得到更多的实惠。

幸福经济学

作为一个较为新兴的研究领域, 幸福经济学无疑在近现代以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它的研究主要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到如今, 已然经历了20多年接近30年的发展, 而在这短短的二三十年发展时间内, 这一学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绝对是令人毋庸置疑的。而当前, 幸福经济学在国内研究的主要内容还是对于幸福的测量和影响幸福的主要因素。

国内对于幸福经济学的研究毕竟时日尚短, 虽然取得的成果令人满意, 但是在研究视域的拓展、研究队伍的整合、研究方法的丰富和完善以及基础理论的建构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不过, 国内幸福经济学未来的发展前景是毫无疑问的, 一方面, 国内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 另一方面, 国内其他学科的积极广泛参与, 都使得国内幸福经济学有着蓬勃发展的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尤其是在20世纪中叶, 美国出现了一个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黄金时代的推动下, 美国国内的经济以火车的速度发展起来, 随着其国内的生产总值不断增加, 美国国民的个体收入也在随着增加, 人们的物质水平显著提高, 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那么, 美国国民的幸福指数是不是也随着收入的提高、生活的改善而有所增高呢?对于, 这个问题, 在美国的南加州大学, 著名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对幸福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 美国民众的人均收入虽然有所提高、生活质量也有所改善, 但民众的幸福指数却没有显著的提高, 于是理查德·伊斯特林提出了著名的“伊斯特林悖论”。

“伊斯特林悖论”提出之后, 当代的经济学家们对于幸福问题的研究兴趣纷纷被激发出来, 这便是幸福经济学研究的开端。不同于中国对幸福经济学的研究尚晚, 西方国家对于幸福经济学的研究可谓是很早了, 而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 西方幸福经济学也已初具规模, 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范围, 都已是较为成熟并不断地朝多样化与更宽广的方向发展。而到目前为止, 幸福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是将幸福与经济放在一起进行探讨, 整个研究过程涉及到了经济学的方方面面, 幸福与各种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众多学者们研究探讨的主要内容。于是, 许多原本研究经济的经济学家们也都开始转而研究幸福。我国由于建国较晚, 对于幸福是研究也比较晚, 到上世纪80年代才有所涉及。由于研究基础比较薄弱, 研究资本又跟不上, 所以在刚起步时, 对幸福经济学的研究可谓是举步维艰。然而, 国内学者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研究, 他们首先从国外的研究成果下手, 主要是跟踪国外研究动态, 引进国外研究成果, 这样一来, 只要引起国内经济学家们对幸福经济学的重视, 便可以推动幸福经济学在国内的发展, 为国内幸福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做了铺垫。而对于幸福的研究则主要是从心理学方面下手, 从人类心理的角度来研究人类幸福感。

到了20世纪90年代, 国内的幸福经济学历经10年的发展, 终于在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突破性的进展, 其中主要的成果来自于对老年人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幸福指数和影响幸福的因素进行的研究。而随着幸福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内研究取得的进展, 幸福在经济学领域内的研究更加受到广大学者们的重视。尽管经济学在这一时期对幸福的研究水平还很落后, 且这一时期内的作品文献也很少出现, 但是经济学领域的学者们却始终没有放弃对幸福经济学的研究。

90年代中期, 冯俊科出版的著作《西方幸福论》详细地介绍了历史上各种幸福观, 上至古希腊, 下至近代资本主义, 几乎所有的幸福观都在这本书里得到了阐释。而整个90年代, 对幸福经济学的研究不仅仅是著作少, 连论文都鲜有可见, 学者们认为, 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应该也要做到以人为本, 而人进行经济社会活动的终极目的是追求快乐, 所以快乐最大化是对经济学中“经济人”概念的终结性修正。

到了21世纪, 随着社会的前进, 对于幸福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尤其是我国国内心理学和社会学对幸福的研究可谓是向前大大的迈出了一步, 研究范围拓宽, 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 这些进步都是巨大的, 而经济学对幸福的研究也可谓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之所以说幸福经济学也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是因为在这一时期内, 国内出现了一大批研究幸福经济学的学者, 并且在他们的努力下翻译出版了大量的高水平幸福经济学著作。在这批研究幸福经济学的学者当中, 除了有社会机构和政府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外还有一些高校的师生。除此之外, 这些研究幸福经济学的学者们在国内许多优秀的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文章, 有关幸福经济学的研讨会也开始被召开, 并且有关幸福经济学的相关论文也开始出现, 凡此种种无不推动着幸福经济学在国内的迅速发展。

尽管90年代以来, 国内幸福经济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国内幸福经济学领域的学者们并没有因此而自满, 他们仍然虚心的学习国外有关幸福经济学领域的研究, 紧跟国外幸福研究的动态, 与国内幸福经济学研究开端时相似地是他们仍将国外有关幸福经济学领域研究取得的优秀成果引进到国内, 然后将其与中国实际进行的幸福研究相结合, 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从专业角度来看, 幸福经济学本身便是将幸福问题转化成经济问题来对待, 用经济学上的知识理论来看待幸福问题, 从中发现并提出对提高幸福指数有效的建议。纵观幸福经济学在国内的发展, 自从80年代以来, 其无论是在实证研究方面还是在理论水平方面, 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而且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其学科导向作用也越来越强。

在对幸福经济学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 我们可以看出, 有很多因素都对幸福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其中并不仅仅只有经济因素。比如说国内心理学和社会学对幸福的研究便可以看出, 这其中还有社会人口学因素和体制性因素。其中, 社会人口学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婚姻状况、健康以及受教育程度等;体制性因素主要包括政治权利的分散程度以及公民参与政治权利的程度等;而经济因素则主要包括相对收入、绝对收入, 失业、收入分配状况、通货膨胀、政府支出以及环境污染等。综合分析居民幸福影响因素的期刊论文按照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某地区居民或者是某一类人群的幸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另一类是对不同群体或者是不同地区居民的幸福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

回首过去把握当下展望未来

回首过去的35年, 回首改革开放一路走来我们取得的成就, 我们获得的经验, 我们汲取的教训。想想奋斗在第一线的前辈们, 想一想他们佝偻的背影, 想一想他们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 想一想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仍然南下考察。回首上世纪80年代, 没有电视, 没有空调, 没有冰箱, 没有洗衣机, 没有手机, 没有电脑, 没有……可那时的他们为了未来, 为了希望在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着, 吃了多少苦, 流了多少汗, 忍受了多少辛酸, 饱尝了多少苦涩。他们没有怨言, 他们痛并快乐着, 因为通过他们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通过他们的双手才有了朗朗乾坤的现在。他们值得骄傲, 他们值得自豪。也正是有了他们, 让今天的幸福城市的建设成为了现实, 尽管全民幸福仍有很远的路程要走, 但我们坚信, 那一天终将到来。

2012年11月29日, 在国家博物馆,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 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紧接着2013年3月17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 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二次详尽阐述中国梦。自此, “中国梦”这三个字被深深地印在13亿中国人民的心间。中国梦, 在2012年提出来, 恰逢上海世博会举办过两年, 人们不仅又想起那巨大的主题词,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梦仿佛是为了提醒人们对幸福的追求要永不停歇。建设幸福城市, 每个人义不容辞。

我想, 等到全中国都能够建立起幸福城市, 人民的幸福指数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么整个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也将实现。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仿佛没有区别, 可我想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梦, 而中国梦是13亿中国人民每个人心中小小的梦。改革开放35年, 我们就是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就是在追梦, 我们一直处于追梦的路上, 我们一直处于追梦的状态, 我们追的这个梦就是中国梦。怎样才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那就是13亿中国人民每个人都过上小康、健康的生活, 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稳定, 幸福安康的状态。有人类生活的地方, 就有梦想飞翔, 梦想决定着人们奋发努力的方向。“中国梦”超越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美国梦”, 以人们共同幸福与个人成功为目标, 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早日实现“中国梦”, 意义深远。那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靠的是什么, 靠的不是中国梦三个字, 靠的是改革, 是开放, 是13亿人民每个人心中那相对来说小小的梦, 是每个人为了心中那小小的梦而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只有每个人心中那小小的梦实现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会实现, 所谓的中国梦才会成为现实。

“中国梦”更像是改革开放35年的一个缩影, 它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梦, 也是每一个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更是在改革开放35年一代代先辈们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 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 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坚定不移的沿着追寻中国梦的道路前进。

而改革开放35年来, 其实正是中国梦在一步一步缓慢地实现, 习主席在2012年提出“中国梦”的概念, 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甚而自更早以来, 中国梦所蕴含的内涵便在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女的手中开始缓慢地实现。从1978年到2013年, 整整35年过去了, 想一想1978年的中国, 再看一看2013年的中国, 你会不会想这中间的35年真的好像是一眨眼之间中国瞬间就从丑小鸭来了个华丽大转身成为了白天鹅呢?就是这一眨眼眨了几代中国人多少的汗水与泪水啊。可看一看如今的中国, 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改革开放35年, 我们取得的成就在全世界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国有企业的改革, 民营经济的完善, 经济特区的发展, 医改的实施, 氢弹、原子弹的研制成果, 神五飞天都已成为历史, 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 航母的顺利使用……哪一项不足以让你对着世界大声呐喊你是一个中国人。可是再看看现在, “台独”“藏独”猖獗, 钓鱼岛事件, 黄岩岛事件, 美国暧昧的立场,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每一项都足以说明当前我们所处形势是严峻的, 不容乐观的。但是, 有挑战也会有机遇, 前辈们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开拓出这样一个繁荣盛世, 我们又怎么能畏惧挑战。我们只有勇敢的面对挑战, 迎接挑战, 在挑战中把握时机, 寻找机遇, 谋求发展, 以建设幸福城市为己任, 努力追求心中的幸福生活。

对于未来, 有向往, 有憧憬, 有迷茫, 有害怕, 但更多的要有梦想, 有规划。习近平强调:“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按此计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于2021年实现, 距今还有8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于2049年实现, 距今 (2013年) 还有36年。8年和36年都是我们的未来, 我们的未来是否真的如此恐怕只有到了未来的这一天才知道。但是, 改革开放35年我们从落后的“小村庄”成长为现在的“大都市”, 那么8年后我们就一定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6年后我们就一定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如果有人要问为什么, 那么我只想说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篇3

RUNNER'S WORLD

《跑步者》

MAR/10

本期封面人物Kara Goucher从小便展露出长跑天分,但在面对重大竞赛时却常常遭遇信心危机。所以过去两年间 以马拉松大赛冠军为目标的Kara在运动心理学家的协助下,藉由强化心智的方式克服负面情绪重拾跑步的乐趣,本期封面故事《提升自信,激励潜能》,Kara与我们分享她这段挣扎寻求破茧的亲身经验相信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收益。

晨跑之后,你需要能够快速补充体力且美味有营养的早餐。在《早起的能量补给》一文中提供了包括高蛋白松饼,日出圣代,西南风卷饼等多道优选的早餐,不但有制作方法的介绍,还会告诉我们这些美味食物能够为身体带来哪些有益的补给。

《永恒律动的法则》,鉴于大部分的跑步者都有因伤病被迫退出跑道的经历,为此《跑步者》编辑特别走访了运动医学专家,整理出十条经过时间验证,确实有效的身体保健规则。相信只要你能够确实遵行,就一定会成为跑道上的胜者。

BICYCLING

《骑行》

MAR/10

本期封面故事《物有所值单车精选》,编辑们测试了五辆在价格与功能的综合表现上最令玩家激动的最新车款,详细剖析了它们从美金两千元跳到直逼五千美元的售价背后,所具备的各式各样令人向往的性能表现。这其中包括了Kestrel的Talon Road Shimano 105、Motobecane的Le Champion SI Ti、Gary Fisher的Gronus,Specialied的Ruby Expert Compact和Scott的Addict R3。

《与阿姆斯特朗一起上路》,自行车英雄阿姆斯特朗邀请大家在自己的德州牧场上竞赛,让大家有机会体验他私人的行车路线。错过了这次盛会的自行车迷不用急,阿姆斯特朗已经承诺今年春天还会再度发出邀约。

许多人习惯用能量棒补充营养,却往往忽略了这种食品可观的卡路里。在营养专家的眼中,能量棒有其功能性,但必须正确选择,这样才不会弄巧成拙,影响健康。本期《能量棒的秘密》提供了一份根据个人补充能量,恢复体力等不同方面的建议。

TRAMELER

《国家地理旅行者》

MAR/10

本期封面故事《茂宜岛(Maui)》,为我们介绍了这个每年有两百多万名游客到访的迷人小岛。这片小岛有大片草原让你骑马奔驰,还有火山,也许这里是你最好的骑马练习场哟!

《友善的骑车城市》,北美的大都会非常欢迎旅行者骑着无污染的自行车前来观光,比如,有着迷人气候的波士顿。这座城市的市长力倡单车文化,城市中不仅有着自行车专用道,还分发了四万份的单车地图给市民和观光客。

《纳什维尔之猫》,这位乡村歌手并没有多大的天分,但他很幸运他有一首成名曲《Moon Pies And Rib Eyes》,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回忆那段往昔。

也许你曾经听过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另一个名称“南方的巴黎”和“探戈舞的发源地”,历经文艺复兴时代、独裁者残暴统治,直到回到民主方式,你知道布宜诺斯艾利斯这个南美观光区的城市风格吗?《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带着我们换个角度走进这座浪漫之都。

TRAMEL&LEISURE

《旅行与休闲》

MAR/10

本期封面故事《那里还能投资》,给你一份年度全球性简易及经济型旅馆的综合报道。这里提供了40个可以让你隐身的最佳旅馆选择,同时还有专家介绍的各餐厅葡萄酒。不管是开车兜风或是脚踏车之旅,你都将从中找到需要的建议,

《加州沙漠之旅》,日落时分开车徜徉在死人谷国家公园,这是一次沙漠冒险之旅。你将一探矿城的神秘,体验独特的野外生活,而陪伴你的是瞬间变色的大峡谷风光。

《聪明的旅行家》将告诉你如何处理国外旅游的医疗紧急事件。在国外旅行时由于语言的障碍,当意外发生时可能会有很多不便之处,但是,若你先做好必要的身体健康检查或是了解你的保险所涵盖的内容及条款,那么在突发情况前,你就可以多一些从容。

《夏威夷之心》,这个迷人的热带岛屿,可是渡假的黄金选择地点哟!金色的海滩,碧蓝的海水,丰富的文化遗址,还有复杂的当代艺术风景。

《方道·文山流》

作者:方文山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1月1日

方周结合一直是个传奇,方文山创作的词中充满强烈的画面感、浓郁的东方风,是华语歌坛“音乐文学”的创作才子,更是各种音乐奖项的常客。此书由近三十篇文化观察类文章,个人生活方面的休闲式散文。以及23首中国风代表作曲谱构成。其中不乏作者从未公开发表过的精品私家收藏,透过这些散文,旧照和乐谱,向世人展现了“最接近客观现实的方文山”,揭示了方文山从事文学创作成功背后的秘密。特别要说的是周杰伦为《方道文山流》写了一篇极富“周氏”风格的序文《低调的方文山》,颇为值得留意品读。

《祖国的陌生人》

作者:许知远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1月1日

“在你的国家,你却是个陌生人”。

在这本书里作者试图通过一次穿越中国的旅行(爱辉—腾冲)来了解这个国家,但看到的事实却并非如其所想像,这在作者行走三峡和陕西以及其他地方时似乎也是一样,传统已经断裂,混乱的价值观无处不在,他既看到了这个国家的巨变也看到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像是无根之萍,他们困惑、焦灼、滑稽、痛苦、失落,却也蕴涵着无尽的能量——他们无法从传统中获取价值和意义,却也享有了没有历史束缚所带来的无边界的自由。这本书在形态上或许杂糅,游记,人物评论都混合其中但是其主题仍很清晰,它试图展现的是当代中国社会日益深刻的断裂感。

《理想的下午》

作者:舒国治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1月1日

此书可以说是旅行散文登峰造极之作,或说是压根儿就是“旅行文学”的代名词一点也儿也不为过。信步由之,放眼而望,清风明月时时得于道途,却无须拥有也。本书以一种超俗的眼光与闲散的人生情怀,讲旅行、讲山水,看待周遭,寻觅佳境。作者说:“我几乎可以算是以赌徒的方式来搏搏我的人生的。我赌,只下注,我就是要这样地来过——睡。睡过头,不上不爱上的班,不赚我不乐意赚的钱。每天挨着混——看看可不可以勉强活得下来。”

自十年前在台湾出版后,风靡了无数文艺游子,几乎人手一册。此次发行简体版篇幅扩大增加,喜好旅行文学者不可错过。

《菲律宾》

作者:李欢,何望山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1月1日

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好不容易有了假期,想去国外旅行,面对着一大堆目的地资料却不知从何下手。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假期有限,想安排一个紧凑的行程却不知道当地的交通是否配合。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做旅行准备的时候,花了很长时间,搜索到的却是一堆无用的信息:好不容易找到的看似实用,却是多年前的老资料。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800字 篇4

现在机器人服务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许多的.家务活都可以让机器人代劳了。在我们家,就有一个“扫地机器人”。它的颜色白白的,体形圆圆的、扁扁的,圆盘底下有几把刷子,充电以后,工作起来格外卖力。把它放在地上,打开开关,它就起劲地转来转去,因此,我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转转”。它在地上打转的时候,圆盘下的刷子也在不停的转动,把灰尘、垃圾卷起来,储存到圆盘里的一个盒子里。它在地上边转边往前走,螺旋式地前进,如果碰到障碍物,立马转弯,再迂回向前。即使转到床沿很低的床底下,也能进出自如,把床下打扫得干干净净。它那聪明劲真让人赞叹不已。在我们家,经常让“转转”代劳,凡是它“光顾”的地方,都是一尘不染。

当然,“转转”也有消极怠工的时候,当电力不足或是装满垃圾后,它就会趴着不动并亮灯警告。这时,只要充足电或是清除垃圾,它又会立刻复工,带劲工作。有了“转转”,我们再也不用费时费力地扫地了,而且,地板能时时保持着干净整洁的状态。

去年,我们家还买了一个智能空调,只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软件,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用手机对它遥控指挥。寒冬的一天,我们一家去武昌办事。这天,天寒地冻的。下午,在回家的路上,我冻得浑身发抖,心想,快回家吧,到家就能暖和了,可又一想,回家后再开空调,有好长时间预热呢。我忍不住对妈妈说:“回家了,一进屋就能暖暖和和的就好了。”“当然可以啊,我们新买的空调就能办到!”说着,她打开手机,点出软件,设好所需温度和开机时间,当我们到家,推开家门,一股暖流便扑面而来,“好暖和啊!”我脱口而出。再看看空调显示的温度,正是妈妈在手机上设置的温度。有了这款智能空调真是方便、惬意啊!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科技成果的成功利用,从小的方面讲,如楼道路灯运用声控开关,既让我们不再摸黑,又能省电;从大的方面讲,如高铁的出现,让我们出行更加便捷。还有什么天眼、神舟飞船、量子卫星等等,不胜枚举。

信任让生活更美好作文800字 篇5

记得今年夏天,我来到培训机构上课。下课时,同学们都又累又渴,只有我,因为准备好了充足的水而活蹦乱跳。于是,经过商量,每个人都用5角钱的跑路费让我帮他们到小卖部买水。我计算好价格把多余的钱放在了教室,自己买水去了。我在烈日下走呀走,太阳红辣辣的,晒得我满头大汗,喘气如牛。等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才到达了小卖部。“六……瓶冰水……”我上气不接下气。老板娘马上动身,从冰柜里拿出六瓶水。我将一团皱巴巴的零钱递给了她。正当我准备离开的时候,老板娘突然说:“哎,怎么少了一块?”我一下子愣住了,立刻转身一看。我急冲冲地数着零钱,嗯,是少了一块?我呆若木鸡,张大了嘴巴,耸着鼻子皱着眉头,一时心急如焚,惊慌失措,炎热和紧张使我不住地颤抖起来,豆大的汗滴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掉下来。“怎么办,少买一瓶,不行,别人委托的事,一定要办好;马上回去拿,不行,这天太热了……”过了好一会,我才试探着,忐忑不安地说:“阿姨,我下次给你,可以吗?”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谁会这么傻去相信一个陌生人嘛!”可是,老板娘却露出一口白牙笑了:“没什么,下次给我吧!”我又是一愣,接着十分感激地说了声:“谢谢!”便快步走远。“哎!”路上,我忍不住叹息,“多亏了老板娘的信任,我就不用顶着烈日再跑一圈了!”

从那天起,我就一直惦记着这件事。一周以后,当我再次上补习班的时候,我借着买水的机会,多带了两块钱。到了小卖部,我给了老板娘两块钱,老板娘一下沉下脸来:“你只欠我一元钱,为什么拿两元,我只是信任你,而不是借此来谋取利益!”正是这充满责备和温馨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抽泣着鼻涕,紧握着多余的一元钱慢慢地走了。

老板娘只是一个平凡人,但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信任别人。正是她的信任让我不仅没有多跑一趟,也带给我了温暖。以后我也要像老板娘一样信任同学、家长。假如人人都互相信任,那这个世界该多么美好呀!愿信任一直陪伴着我,让爱充满世界!

爱让生活更美好作文800字 篇6

——题记

漫无目的地四处闲逛,脑中放空,没有时间的概念,全身心地舒展。突然走到一个让我想了无数个理由都没有办法不进去走走的地方——我的母校。

走进校门,站在以前的教室门前,却遇见了以前的班主任——陈老师,她蹲着,在捡地面上被风吹落的试卷。我正想悄悄的离开,因为我曾误会过她……

那天,窗外是一片雾蒙蒙的,雨下着下着,变成了一条条线,耳边响起了一阵淅淅沥沥的雨声,一阵风划过皮肤,留下了一丝凉意。老师在讲台上宣告:我将要听十五个同学背诵课文,我的心像窗外的蓝天被乌云席卷吞噬。我总觉得她是在针对我,还害得我连作业都做不完。放学后,经过办公室门口时,我看见了一个低着头,拿着语文书的身影,正是陈老师!她正认真听着一位同学磕磕巴巴地背着课文。每当那个同学背错一个字,陈老师就连忙地纠正他。第一遍,背得不熟,老师就会让他再背一遍……不知过了多久,那位同学终于把课文背熟了。老师才站直身子,捶捶自己的腰,又轻轻地摸摸他的头。说着鼓励的话语。在夕阳的照耀下,老师那略显消瘦的身影显得越来越高大。我突然想到那些背书背的滚瓜烂熟的同学,眼底渐感酸涩。

我轻轻地迈开脚步,却还是被老师看见了。“嗯,这不是我的语文课代表吗?是专程回来看我的吗?真是有心了。”“我……”我正想开口回答却被老师的话打断。“天快黑了,快点回家吧,可千万要注意安全。”看着老师开心的面容,我不由得觉得胸口发闷起来,似被什么东西堵塞一样。我已不忍心再说“我只是路过,”便点点头,就匆忙地跑开了,不想让陈老师看见我早已湿润的双眼。

闻着校道上那株香樟树独有的树木清香,小学六年级的情景像放电影似的在脑海中回放。

住校期间,陈老师常来宿舍巡视,常常把自己弄得汗流浃背,就为了让我们早点休息,而我们却在埋怨她。在她眼里我们就像她的孩子,而她像母亲一样照顾着我们。而她提的要求,不正是针对我们弱点而提的吗?可惜有时,当一个人真正爱我们时,我们却感受不到。若时光倒流,我定然会做得更好!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文800字 篇7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全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每年平均增长10%以上。通过改、扩、建,至2011年末,城市排水管道达20492公里,供水管道28236公里,燃气管道16664公里,城市道路17904公里。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4.25平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达到96.08%,燃气普及率达到88.23%。新增城市园林绿地69202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35.01%、29.51%和9.54平方米。

重点产业加速发展。2002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只有639.11亿元;2011年达到5617亿元,为2002年的9倍,创历史新高,跃居中部第一。2002年勘察设计业营业收入仅为67.19亿元,2011年达628.14亿元,为2002年的9倍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水利和铁路桥梁领域的设计水平居全国第一。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了20%以上的年均增长幅度,2011年达2063.21亿元。

城镇住房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至2011年末,全省新建和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126.39万套。其中:廉租住房15.71万套,公共租赁住房11.77万套,经济适用住房33.63万套,限价商品房2.63万套,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34.55万户;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28.1万户。完成了22.76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住房公积金归集总额达到1271.69亿元,归集余额811.83亿元,为47.76万户职工发放个人住房贷款656.78亿元,增值收益上交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17.02亿元。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开展“百镇千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试点、整县整镇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试点、仙洪新农村试验区、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等一系列开创性的示范工程。启动重点中心镇、特色镇创建工作,切实把100个重点中心镇、100个特色镇作为重要的品牌来抓。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开展历史文化名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绿色低碳小城镇创建。以农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为重点,以中心村、农村新社区建设为抓手,扎实抓好200个宜居村庄建设。至2011年末,先后有9066个建制村基本完成村庄环境整治。

人居环境极大改善。至2011年末,有9个城市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13个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33个城市(县城)获省园林城市称号,10个省辖城市、29个县市、74个小城镇获得省“楚天杯”奖。

科学规划:舞好城市发展的“龙头”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具有整体性、系统性、战略性和不可逆转性。为此,湖北省委、省政府对推进城市发展提出高标准——“编制一流的规划”。

党的十六大以来,湖北各级政府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牢固树立规划引领发展的意识,用前瞻眼光、世界眼光、时代眼光,看到未来20年、50年,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通过科学规划积极引导城乡统筹,实现城镇发展方式的“四个转变”:科学定位城市价值取向,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理性控制城市规模,由“贪大”向“求优”转变;凸显城市特色,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由外延扩展向内涵深化转变;开拓规划视野,推进规划编制工作由“闭门造车”向“市场化、国际化和本土化”转变,城乡规划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在编制和实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空间规划》的基础上,湖北省编制完成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建设规划》、《长江经济带城镇布局规划》、《汉江中下游村镇布局与村庄整治规划》等一系列重要规划并积极实施。各地积极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等编制工作,并切实加强脆弱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大力度推进城市“四线”规划管制工作,启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工作。目前,全省大中城市、695个建制镇和204个建制乡均已编制总体规划,小城镇规划覆盖率达到100%。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共完成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等4.5万余项。先后有48项成果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奖,其中《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4项荣获一等奖;近期集国内外一流专家智慧编制完成并发布的《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目前在国内尚无先例,具创新性和领先地位。

弹指一挥间,这些规划从图纸走向实践,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

十堰,一座山林风景型生态园林城市正在崛起。目前,全市绿地面积2843公顷,绿地率达43.6%;绿化覆盖面积2936公顷,绿化覆盖率45%,分别位居全国园林城市第二和第三。70多处公园、游园、广场绿地,让这座昔日的汽车之城变成了花园之城,先后荣获中国最佳宜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等殊荣。

荆州,千年古城,魅力四射,活力迸发。他们引进国内外高水平设计单位,高标准编制新一轮城市规划,复建关羽祠、张居正故居等历史景点,完成古玩一条街、三义街等6条街道的特色街景改造。省政府与国家文物局合作,正在这里共建国家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

鄂东南山区的崇阳县城,人称“人间新天府,世外小桃源”,投资1630万元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教育城、工业城、卫生城、影视城、发展大厦、国际大酒店、地质博物馆等一批现代化建筑设施拔地而起,城镇化率达到43.8%。

从“关注速度”转向“关注质量”,从要素的城市化转向人的城市化,从“空间城镇化”转向“人口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理念注入各地城镇规划,融入城市发展的实践。

在狠抓规划编制的同时,各地加快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重点从完善决策机制、规范行政行为和推进政务公开入手,着力城乡规划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配套制定城乡规划管理法规和内部管理制度;修订地方城乡规划管理实施办法,制定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积极推行“阳光规划”,加大城乡规划政务公开力度,明确城乡规划“一书两证”行政许可办事程序。目前,全省设市城市已基本建立起城乡规划公众网站,成为各地城乡规划工作的重要“窗口”。

在加强规划管理方面,全省大力推行城市与区域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分级管理,强化包括开发区在内的城市规划集中统一管理。积极推进全省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作。健全规划监督机制,促进规划工作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以规划督察为重点,大力推行规划督察员试点制度,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维护了规划的权威性。

绿色建设:夯实城市发展的“基础”

推进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它决定城市的承载力,决定城市功能的综合发挥。湖北各级政府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从城镇快速发展、持续发展、绿色发展需要出发,加大建设力度,促进全省各类城市“扩容提质”;围绕产业发展和就业增长,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针对城市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的状况,各地不断加大体制改革和建设投入力度,改变过去单一的财政投资体制,实行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增加。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行路难、饮水难、入厕难、乘车难、住房难”等民生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各项指标不断提高,城市功能不断增强。

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以城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重点,完善城镇路网结构,加强城镇道路、交通和停车设施建设。加快城市主骨架路网建设,着力提高中心城区次干道和支线路网密度。加快连接线建设,优化路网结构,完善路网功能。配套推进供排水、燃气管道建设和城市道路及景观照明节能改造。加强城镇排水设施清淤、完善改造,提升防洪排涝能力。

“园林城市”是一种“软实力”。一座城市给人以幸福感、归宿感,自然就能增加它的竞争力,这比任何广告宣传都有效,而且,市民的满意度提升了,将会对城市感到骄傲,心怀感恩,自然会反哺社会,通过志愿活动、公益慈善、创造价值、保护环境等方式造福社会,令城市受益无穷。所以,园林绿化也被喻为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在加快建设过程中,各地以创建园林城市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公园绿地工程”、“老城区添荫工程”、“林荫道工程”、“林荫停车场工程”建设。加大各类公园建设力度,提高人均公园绿地水平。加强街头小游园、小绿地建设和老城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加强城区道路绿化改造提升,大力推行林荫停车场建设。加强风景名胜区管理,积极推进规范化、法治化、数字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以市政公用行业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本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道路、供水、供热、燃气、垃圾污水处理等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问题,不断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广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制度,鼓励跨地区、跨行业投资和区域共建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了建设投融资主体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市场竞争,公用事业政事分开、管养分离,市政公用领域政府监管日益完善的城市公用事业新格局。

以美化、净化、亮化为目标,深入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整治设施不配套、功能环境差的旧城区旧居民小区。抓好背街小巷、市场、破损道路、泥巴路、断头路整治,完善照明、排水等设施,方便群众生活。按照集约、规范、美观、入地的要求,集中抓好空中管线整治。

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

武汉,连续三年基础设施投入过千亿,武汉火车站、武汉新港、轨道交通、城市环线不断刷新着城市的地标。绿满滨水、显山透绿、景观道路、亲民绿化,四大工程扮靓江城。

潜江,5年投入近30亿元,建成曹禺公园、市民体育活动中心、火车站广场等系列标志性工程,实现了城区外环道路全线贯通,主干道路全程黑化。

鄂东门户小池镇,启动和实施8条路网建设,计划总投资4亿元……

大手笔、大投入,“硬件”建设使城市功能日益完善。至2011年末,湖北省城市人均道路14.25平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达96.08%,燃气普及率达88.23%,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大幅提升。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设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2.4%,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3%以上。

天门,坚持产城融合,打造魅力之城、实力之城。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实现绿色发展,这是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面临的新课题。在加强城市建设过程中,各地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以实现绿色建设、低碳建设。

十六大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在全国率先颁布了省政府令《湖北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先后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加大工作力度,节能减排呈快速发展势头。

在推进建筑节能中,坚持“三个并重”:新、旧并重,加强建筑节能监管;推广与科研并重,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推、禁并重,提升新型墙材和散装水泥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标准的施工阶段执行率,细化措施,落实责任,扎实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在抓好城市中心城区“禁实”和“禁现”的基础上,推进“禁实”和散装水泥工作向村镇延伸,县以上城区基本实现预拌混凝土全覆盖。完善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措施,推动建筑节能技术创新。大力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一体化、成套化应用;积极推进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发展。武汉绿景苑住宅小区等6个项目获绿色建筑创新奖(国家级2个,省级4个),武汉金都·汉宫等6个项目取得国家一、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

在推进污水处理中,努力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效率。加快配套管网的建设,扩大覆盖面,提高污水收集率和进水浓度,实现城市建成区主管网、老城区支网全覆盖;切实提升污水收集率,逐步做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强化污水处理厂营运监管,完善考核评价,确保规范达标运行;积极开展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示范试点。

在推进垃圾处理中,注重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使用。针对全省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不平衡的实际,加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重点督促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空白的市县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及时开工建设。改革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提高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场和焚烧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水平。加强对市县建设、运行项目的监管,着力提高垃圾处理项目的无害化处理能力。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做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由于加大了节能减排力度,湖北省取得了丰硕成果。至2011年末,全省县以上城市城区新建建筑设计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施工阶段执行率达97%,实现节能585万吨标煤,新型墙材应用量累计达1284.36亿标砖,散装水泥供应量达1.92亿吨,市州城区已实现预拌混凝土供应全覆盖。全省已建成132座污水处理厂,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2%;建成垃圾处理场73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3.5%。武汉“绿景苑”节能示范工程,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充分肯定。

创新管理:提供城市发展的“保障”

推动城市发展,城市管理是保障。因为,城市要发展,没有管理不行,市民要生活,没有环境不行。没有宜居的城市环境,老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从何而来?没有良好的城市环境,谁愿意来投资、来创业?从这个意义上说,狠抓城市管理、优化城市环境,既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也是发展生产力的抓手。

成熟和文明,是城市的重要标志。去年以来,一场以“畅通、靓丽、文明、和谐”为目标的“城管创新”在全省展开。湖北各级政府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把创新作为城镇管理的突破口,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大力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城市综合管理格局初步形成,逐步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社会化、动态化,并向管理常态化迈进。

在加强城市管理中,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切实改变城市管理中部门分割、多头执法、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权责不明、管理缺位、督办不力等问题,明确市、区、街道、社区城市管理责任,建立监督有力、分工明确、协同配合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形成统一、高效的“大城管”格局。

夯实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城市管理,不仅要用镜子照,还要用鞭子抽。湖北省注意完善奖惩机制,设立了“楚天杯”城市管理优胜奖;实行排名制度,每年将以省政府名义进行评比;加大对各市州县政府城管工作考核的奖惩力度,并严格兑现。建立稳定的城市管理投入机制。建立城市管理作业市场化运作机制,大力推行环卫保洁、市政园林养护、渣土运输、“牛皮癣”治理市场化。对城市环卫清扫保洁人员、城市管理人员实行工作业绩与待遇挂钩,增强城市管理运行的活力和效益。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联动机制。探索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管理方式,推广开展包环境卫生、包绿化管理、包设施维护、包美化、包秩序等作法。

加快数字化、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集约化、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立管理规范、处置高效、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系统。构建政府监督、部门协调配合、群众广泛参与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精细化水平。

城市是大家共同的家园,搞好城市管理需要充分发挥市民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因此,湖北高度重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宣传正面典型,曝光“脏乱差”;有关城市管理的重大决策、重要法规政策的制定,正准备逐步引入公众听证制度;还通过聘请市容环境监督员、引导社会单位向公众开放停车场等做法,进一步扩大了市民和社会对城市管理的参与度。

湖北致力于加强城管队伍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文明执法风气。杨维勋、高勇、李西全等先进模范先后涌现,他们“先宣传、后规范,先服务、后整治”,柔性执法,为群众捧出心来,为事业豁出命去,塑造了城管人最美、最好、最亲的新形象,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市民的“幸福指数”。

全省城管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武汉开展“城管革命”,升华理念,提升标准,创新机制,城市环境今非昔比。

宜昌将5个主要城区的112个社区,划分为1110个网格,1000多名专职网格管理员全方位服务,被称为“宜昌格格”。

荆州投资100多万元,研发城管数字化技术,建起“城管通”平台,流动监测车与网络、3G平台对接,覆盖全市70%的道路和社区。

荆门制定并实施中心城区城市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在全省首开违法建设行为以非法经营罪起诉判决的先例,去年,荆门以全省第三名的成绩夺得第五届“楚天杯”。

“城市三分建, 七分管。”荆楚城镇, 就像一颗颗宝石, 经过细心打磨, 精心擦拭, 绽放出更加美丽夺目的光芒。

·资料·

湖北城市化发展进程

湖北是我国实行市制最早的省份之一,1926年设置湖北省第一个市建制——汉口市。建国50多年来,湖北省城市化随着国家政策及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特点,具体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1) 1949~1957年为初步发展阶段

1949年湖北省解放后,湖北城市化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武昌、汉阳、汉口三个城区合并设立武汉市。同年,设立宜昌、沙市市。随着国民经济恢复性增长,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家生产力布局向中部地区展开,使得湖北省经济建设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化的进程,先后增设了黄石市、襄樊市;1954年武汉市由直辖市改为省辖市;建立乡政权的过程中新设了一批建制镇,至1956年全省设镇196个。

(2) 1958~1964年为起伏阶段

这一阶段湖北省城镇发展经历了大起大落。由于“大跃进”极左思潮的影响, 有些城镇脱离实际大办工业, 导致城镇人口骤然膨胀。1960年鄂城县改为鄂城市, 荆门沙洋镇改为沙洋市。全省非农业人口1958年达449.75万, 1960年末达到560.76万, 建制镇达362个。由于自然灾害和不利国际环境的影响, 城镇人口超越了当时的客观实际和农业所能提供农产品的能力。因此, 从1961年开始, 不得不压缩城市及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 先后撤销了鄂城市、沙洋市, 至1965年建制镇减少到189个, 全省共压缩城镇人口39.1万, 城市化水平又回到原来状态。

(3) 1965~1978年为停滞阶段

受十年动乱影响,城市发展止步不前,大批城市知识青年及其它城市人口上山下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全省只因为“三线建设”的战略需要增设了十堰一个市。1977年全省仅有102个镇,相当于各县只保留1个城关镇。从1958年算起共20年内,城市化水平才提高0.8个百分点。

(4) 1979年至今为快速发展阶段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篇8

自5000年前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在美索不达米亚诞生,它便记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希冀和抱负。100多年前,中国现代意义的城市在上海出现,几乎同时,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追寻“城市梦”的过程中也开始了“世博梦”。无论是清末工商巨擘郑观应,还是大思想家梁启超、小说家吴趼人都大胆预言在上海举办“大博览会”,本质上折射了人们对工业化潮流下城市文明的憧憬与追寻。

“世博梦”源于世博会的影响。作为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的国际盛会,几乎所有重要发明都是通过世博会传递到全世界。在那里,人类第一次展示了电、火车、留声机、电话和印刷机,几乎所有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重大发明和创造,都是通过世博会广泛应用于社会,并推动了世界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

经过一个半世纪的积淀,世博会历久而弥新。不过,今天的世界早远离了工业革命的时代,呼吸工业文明长大的世博会,已撇开工业展览模式,展示了另外一种思路。技术发明仍受到重视,但已不再是世博会的首要课题,它更重视人类文明的深度思考,关注城市资源和环境,和平与发展等问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成为世博会诞生159年以来第一次出现的“城市”主题,也成为世博会之后开启城市文明的新起点。

“城市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关注,如果上海能对新世纪城市发展提出新主张,把应对城市化的办法和前景呈现在世界面前,一定会受到欢迎。”国际展览局主席吉尔斯·诺盖斯在中国申博之初时强调。

上海世博所展示的新的城市文明包括: “城市时代”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城市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和继承;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理解;交流和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促进城市科技创新以及民众对城市发展良性模式的认识。

透过一座座展馆,上海世博会映射的世界城市文明影像。“城市·生命”、“城市·人”、“城市·地球”,在城市的宏大背景下,上海世博会激发了全世界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反思,为城市文明打开了一扇“新窗口”。在上海世博会核心展馆——主题馆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黑暗中,穹顶上的“星星”慢慢闪亮,那是荒原上最早出现的人类村落;“星星”由小变大、由少变多,成为一个个城镇;“繁星”闪烁,那是城市在不加节制地急剧扩张;过度砍伐造成水土流失、河流干涸,大片的“沙漠黄”分外刺眼;工厂排放,温室效应,又将地球“烧”成了可怕的红褐色;最终,通过绿色能源、污水和垃圾治理,一个全新的城市重回人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强调的是城市与人、城市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折射了从“城市化”走向“城市世纪”的人类城市文明演进轨迹。在世博会之后,未来的城市里,城市文明将如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余源培所说,融形态文明、功能文明、素质文明于一体,突出城市管理和城市服务,硬件设施要“世界一流”,环保也要“一流”,同时还要重视对知识、情意与理念的把握。

而这,恰是上海世博会能够留予人类最宝贵的“馈赠”。

从和谐城市到宜居城市

“楼房再高,道路再长,城市设施再好都不足以表达和谐城市的全部。更好的生活,不仅是个人的财富和健康,而是一个社会的财富和健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毛其智在10月6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主题论坛收官之作“和谐城市与宜居生活”论坛上说。

此时距上海世博会闭幕还有25天。

他们讨论的是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我们的城市。

在全球各地,在享受城市发展馈赠的同时,城市的居民也承受着不同阶段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问题和困扰。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绿色空间减少、废弃物越来越多、人口增长过快、住房日益困难。人与人之间关系失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失调、人与城市设施建设关系失调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巨大挑战。

一个宜居的城市,必然包含了人和自然和谐,人和人之间的和谐。“让人感到舒服”,“有干净的水和空气,能轻易接近绿地”、“婴儿车能够上街”、“有多种交通模式”、“对所有人开放”、“尊重历史,尊重后代”,这是与会专家对“宜居城市”给出的描述。

马云认为宜居城市要让每个居民、员工有归属感。他说是杭州“舒服”的生活、工作环境成就了自己。“十年内,我在杭州‘生’了三个‘孩子’——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城市就像家一样,你对家有信心,就乐意多‘生’几个‘孩子’。”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荣誉教授约翰·弗里德曼认为宜居环境需要从一个有归属感的社区开始。一个优质社区应该充满活力、生机勃勃,有一个或多个集会和社交场所,有促进社会和人文氛围的硬件环境,并被生活其中的人所珍惜。“这个被珍惜的特质不会被载入史书,它只是每个城市无形历史的一部分,珍藏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就像马云所说,“回到杭州,一闻到桂花香,就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

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通用标准的城市化率,已不足以全面反映幸福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基础前提和条件,也不足以充分反映城市化质量尤其是城镇化对生活的影响。“和谐”、“宜居”已成为世博会后城市发展的重要宗旨和主要目标,决定了城市发展方向、内容和持久力,并与城市前景深刻紧密联系在一起。和谐的城市本质上是指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和谐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就在于为居民提供宜居的生活。

城市规划专家王振亮博士认为,城市是人们迈向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的生存载体和精神寓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如何切实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协调、平衡、友好相处,应是城市建设与发展永恒的追求。”

和谐和宜居,是对城市生活幸福感的描述。只有以人为本,根据人的需要和感受发展城市,才有可能最终实现城市的和谐和宜居。上海世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已经唤发起民众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智慧和激情,也必将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但是如何建设和谐城市和宜居城市,也许,这不是一个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宜居城市”,在后世博时代,人们向往的是更自然的空间、更绿色的环境、更友爱的氛围和更低碳的发展模式,这也是和谐和宜居的全部含义。

从绿色城市到智能城市

绿色、低碳、高效,这不仅仅是绿色城市要实现的终极目标,也是实现智能城市的基本方式。上海世博会中,从环保的RFID门票到智能电网在世博园区的大范围应用,绿色科技真实具体地行进在世博园、也行进在城市的每一个细

微之处。

在世博园以“智能互联生活”为主题的思科馆中,巨大的弧形信息墙已经向参观者展示了城市的方方面面将如何通过先进的网络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个短片可以被看做是物联网的蓝景展示。在未来,超级数据中心将会成为一个城市的大脑,而企业级数据中心将成为类似人体的神经元,通过各级数据中心的协同运行,可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连接。从此,人类的生活将不受时空限制,凭借相互连接的数据中心,人类的生活将更高效、更便捷、更舒适。

施耐德电气旗下APC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关键电源与制冷服务提供商,为思科馆提供了InfraStruXure英飞集成系统,全面支持思科的“智能+互联生活”计划。据悉,APC的方案可以降低30%的城市能耗成本。施耐德电气全球副总裁兼APC大中华区总裁邱成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各类信息的中枢,数据中心对于信息系统的保护已经从单纯对计算机硬件的保护,转向对网络上产生、传送和存储的数据进行保护。”保护,仅有软件商的努力还远远不够。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官员表示,智能电网是建设未来绿色高效城市的重要基础。

如果说传感网络是绿色城市的基壤,那么智能电网是可算是蔓延于城市花园的水。与传统电网比较,智能电网更加清洁、高效、安全、经济,将无缝地容许各种不同类型的发电和储能系统接人系统,各种不同容量的发电和储能在所有的电压等级上都可以互联,包括分布式电源如光伏发电、风电、先进的电池系统、即插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

在城市的智能电网中,大型集中式发电厂包括环境友好型电源,如风电和大型太阳能电厂和先进的核电厂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加强输电系统的建设使这些大型电厂仍然能够远距离输送电力。同时各种各样的分布式电源的接人一方面减少对外来能源的依赖,另一方面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特别是对应对战争和恐怖袭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城市发展正经历着传统的“绿色”向“智能绿色”的转变。人们对传统绿色的追求,会推动智能科技的发展;而智能城市,也将成为绿色城市实现的最佳路径。在未来生活中,智能化系统将为人们打造高效、便捷的工作条件、安全的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上一篇:平安无抵押信用贷款36期条件下一篇:大学生团体活动团支书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