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21世纪企业文化

2024-07-16

构建21世纪企业文化(精选7篇)

构建21世纪企业文化 篇1

国外企业文化新趋势

简单说来,企业文化是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是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企业哲学、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以及规章制度等的总和,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

企业文化把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作为核心和基石,强调对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的塑造,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和谐一致、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以发挥群体的文化优势,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企业建设由技术中心、制度中心、产品中心等向文化中心的战略转移,是当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灵魂。

时代在发展,企业文化的价值追求也在不断完善更新。而就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企业文化发展的特点趋势看,其价值追求呈现出这样一些趋势:(1)尊重作为行为主体的人,重视企业生产经营中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始终坚持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企业发展生产的首要条件来抓;(2)重视围绕企业目标和企业发展战略,去培养全体员工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和道德意识;(3)重视企业整体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职工的群体意识,尊重、爱护、理解、关心和激励职工,培育为企业做贡献的团队精神;(4)重视职工参与管理的作用,鼓励职工为企业献计献策,激励员工以企业为家的归属感、责任感,与企业共命运。

总的来看,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在灵魂,在其具体展开和实践中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1)集体性。企业文化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将自己的价值观、规范和制度积淀下来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企业的经营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都必须是由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企业文化是依靠一个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才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因此说企业文化具有集体性。(2)规范性。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内部全体成员所创造出来的,企业文化具有整合功能。这就要求企业中个人的思想行为至少与企业利益相关联,即应当符合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与企业文化认同一致。当企业员工与企业产生矛盾时,应当服从企业整体文化的规范和要求,在这一规范下,企业力图使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统一起来。(3)独特性。曾经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企业文化也同样如此,不同国家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文化,在其价值追求上会有差异,即使是同一国家,不同企业间的企业文化也不相同,不同的企业背景、运营状况、企业家素质等都可能对企业文化造成影响。企业文化是经过企业成员集体创造、享用、继承、更新的,具有相对稳定的传统,使员工们有依据、遵循的可能,在一个企业内部,企业文化是有共性的,而在不同企业之间,更多的是个性、特殊性。(4)实践性。企业文化建设不是口头上概念化的东西,一个企业内企业文化的形成不是只有一些规章制度所能完成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必须是经过各种尝试才能完成的。只有经过实践,才能检验企业文化的优劣,以便进一步改进完善。质言之,实践是企业文化的目的,只有能够指导企业实践的企业文化,才是具有意义的。[!--empirenews.page--] 我国企业文化构建的新要求

事实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企业的形象如何,直接折射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那种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短期行为,不但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也可能从根本上断送企业的发展前途。很难想象一个松松垮垮、不求上进、服务低劣的企业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安稳地生存。因此,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其发展的灵魂。

面对新的国内外环境变化,在当前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中,要优先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实践证明,只有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的中心,通过对人的文化导引,使企业的共同价值观渗透到物质和制度层面,才能真正振兴企业。具体说来,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内容是:(1)把职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通过各种文化教育形式增强职工的责任感;(2)企业领导者要能够以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为核心,以职工群众共识为基础,根据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战略来转变观念,培养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3)以文化为先导,开发企业内文化资源,创造企业内良好的文化氛围,着重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技术业务水平;(4)以物质利益机制、民主管理机制为保证,建立相应的工资福利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

2.树立市场观念。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企业应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企业作为完全独立的经济实体来面对市场、参与竞争,这就要求企业具有市场竞争意识,其中最基本的一点是要形成市场观念,形成包括成本、销售、商品质量、包装、广告和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整体意识,以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切想着市场,一切为了市场,离开了市场来谈企业文化,只能是毫无结果的空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任何一个企业所形成的文化中,都应当是与特定的市场需求相关联的,市场需求是企业文化的生长点和出发点。所以说,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培育市场观念、提高市场竞争力必不可少。

3.树立用户至上观念。顾客就是上帝,企业面向市场,说到底就是面向顾客,以顾客为中心,培育品牌文化、提高品牌忠诚度。具体说:(1)根据顾客要求和意见,开发、设计和制造新的产品,提供优质服务。通过不断和顾客进行交流,把顾客潜在的需要转化为现实的商品。(2)建立消费者咨询体系,尽量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要。随着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不断升级,伴随产品质量需求的各种服务要求也应相应提高。(3)树立服务第一,盈利第二的观念,不把追求企业盈利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唯一目的;要对企业的生存环境进行文化开发,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进行企业社会形象的不断开发。

构建21世纪企业文化 篇2

在2002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国家高等教育主管部门明确提出了对普通高校研究生要开设体育课。改善研究生群体的健康状况是目前我国教育部及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从文献研究中得出,目前我国高校对研究生体育教学不够重视,如教材、组织、管理等并不完善,这些均反映了我国研究生体育教学存在滞后的现状。[1]

1 目前研究生群体的健康状况

1.1 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

高校中的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以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进行专业性的学术研究,学习的评价是考察学生的理解力、创新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思考,是属于研究型学习方式的群体。这个特殊的群体学历层次高、专业学术性强、年龄跨度较大、社会互动较少,在当今社会竞争激剧化的影响之下,他们承受着来自多方面巨大的压力,也因此导致身心健康出现较多的问题。

1.2 影响身心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一方面,研究生学业任务较重,因此疏于锻炼。此外部分研究生对体育认识不足,意识淡薄,缺乏坚持锻炼的恒心。[1]在思想上对体育及自身健康并不重视。

另一方面,学校在研究生体育活动的开展工作上存在一定问题。目前我国仅有部分学校对研究生开设了体育课程,但很多研究生体育课程的开设时间很短、学时较少、并不设学分、考核也不规范,而且可供选择的项目较为有限,运动设施较为短缺等等。[2]

2 目前研究生体育课程现状

2.1 指导思想

关于健康的概念,现主要认同和盛行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WTO) 的诠释。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因此“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是高校研究生体育教学的新理念。[1]学校体育必须着眼于探索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推行健康教育。[3]

2.2 内容与组织形式

研究生年龄一般在23~35岁之间,使体育课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的实施带来较大的难度。目前,研究生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仍过多地重复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及方法,缺乏特色。此外,迄今尚没有一部研究生体育课的专门教材,课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1]高校对研究生参与健身的组织和指导上存在要求不高、组织乏力、指导不够的现象。有专人指导的地方大多数是收费的体育场馆。[4]我国部分高校以俱乐部制进行体育教学,但在建立和运行上仍存在一定问题,如有关部门协调不好、场馆设施、经费等。[5]

3 民族文化特色体育课程的构建

3.1 民族文化特色体育课程与研究生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相适应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体育中那些具有浓郁民土民风并以趣味性为主的项目可为研究生提供较多选择及发挥的空间,这些体育项目集健身、休闲、娱乐、竞技、趣味性等于一体,并具较高的艺术价值,是健身与民族文化的结合,是我国优秀文化思想的继承。可在保证“健康第一”的同时突出“以人为本”,与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第十一条:1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及“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相适应。

3.2 民族文化特色体育课程的构建满足研究生健康发展的需要

3.2.1 研究生健康发展需要

基于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本科阶段的一些课程已无法调动并满足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他们需要的不仅是达到锻炼的目的,而应该是集健身、趣味、独特并具意义的体育课程。

3.2.2 具民族文化特色体育课程的特点

带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优秀民族精神的继承。这些体育项目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发展,因此涵盖了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具较强地域性民族风格,其新颖及内涵迎合了研究生阶段对体育课程更高层次的要求。

3.2.3 该课程符合研究生健康发展需要

民族文化特色体育课程是将我国优秀的民族体育文化渗透到素质教育的领域中,不仅能提高身体机能,还能使锻炼者在带有极强民族色彩和独特趣味的运动中充分放松心情,享受体育运动为他们带来的乐趣。此外,民族文化特色体育项目突出民族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具有较强的全面参与性和一定的竞技性,这为研究生提高人际交往、相互协作的能力提供了平台。

3.3 民族文化特色体育课程的内容与实施

3.3.1 教学内容

可根据学校情况选择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集锦》所收录的项目。以民族群众的生产劳动、风俗习惯、歌舞艺术等趣味性紧密相连的内容为主。这些体育文化是研究生平时很难接触到的新鲜事物,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等特点,使其积极参与其中。

3.3.2 教学实施

上升到研究生体育教育的组织应以研究生为主体进行组织和操作,教师只需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即可。理论与技术课学时比例可沿袭本科计划,或根据学生实际完成情况逐渐进行调整和改革。

理论课。教师可组织研究生集体观看民族文化特色体育项目的视频资料,同时对该项目的理论背景加以介绍,以直观的方式认识该课程同时辅以体育文化灌输,并以研究生为主体进行讨论活动,让研究生自主选择有趣且可行的内容作为体育课程的内容,并可以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研究生等实际情况加以改革和创新。

技术课。应体现集体性和全面参与性。教学形式可采用“大体育课”。 近几年有学者提出“大体育课”的授课形式,是以年级为单位集中在适宜的课时上分别从事多项运动技术传习活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6]这种上课形式为研究生提供了集体锻炼的机会,在提高身体机能的同时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改善研究生的身心健康。

3.3.3 教学考核与评价

研究生阶段的考核标准应有别于本科,更加侧重于过程。如课上将学生分组,各小组自主进行练习,然后各组展示其成果或进行比赛。以培养研究生的集体协作、全面参与及创新意识为主,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课程内容的评价应考虑该课程内容的自身价值,能否增强研究生的体质、掌握技能、愉悦心情及社会适应能力;课程实施的评价应考虑全面参与性、安全性以及研究生积极性,在提高运动兴趣的同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考核标准的评价应侧重体育态度、参与情况、创新精神,相应减轻最后考试成绩的比重。

3.3.4 反馈与改革

组织者应及时对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及教学考核的评价进行反馈,并根据反馈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和改革,一切以研究生的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研究生群体需要具有健身性、文化性并具意义的体育运动项目来满足身心健康发展;具民族文化特色体育项目属于健身性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体育项目,是我国优秀民族精神内涵的体现,适合为研究生开设;该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有利于研究生身心健康、民族体育文化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

4.2 建议

学校相关部门应为研究生体育的开展不断更新观念、加强重视,为培养优质的研究生提供一切有利保障;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手段、考核评价体系等,为体育教学发展提供新思路。使研究生对健康有正确的认识,达到身心健康发展。

摘要:通过专家调访及文献研究,认为目前大多数研究生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并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均造成一定不良影响。针对以上情况,利用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对研究生体育课程内容进行构建,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体育项目所特有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价值,使之为研究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民族文化,特色体育课程,体育项目

参考文献

[1]陈黎.关于新时期高校研究生体育教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5):122—123.

[2]张国.对研究生身体健康问题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2005,27(专辑):238—239.

[3]杨伟.试论健康教育与高校体育改革[J].甘肃科技,2006,22(6):213—214.

[4]乌晓东,等.我国研究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1):237—239.

[5]张伟,等.对普通高校研究生开设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6):70—73.

21世纪中国企业文化发展趋势 篇3

一、更加强调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显著作用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科技、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趋增长。在现代商品生产中,降低资源、能源、财力的有形投入,提高科技、文化的无形投入,已成为现代企业富有競争力和整个社会经济增长所追求的目标。企业的竞争,不仅是资本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且更是整体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实力的竞争。当统一的企业理念、企业精神渗透到企业内各个部门和各种岗位,渗透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细节,就能左右企业诸如技术、制度、管理等因素,从而通过这种增强企业凝聚力、粘合力的作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开拓能力,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二、注重学习文化的培养

学习型组织是21世纪全球企业组织和管理方式的新趋势,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与学习型组织相适应,企业需要培育一种学习文化:以企业目标和企业价值观为指导,营造鼓励学习、善于学习、持续学习的组织文化,构建有利于学习、交流和知识共享的组织网络或学习环境,引导员工树立自觉学习的态度,不断自我超越,追求更高境界。这种学习文化有四点含义,即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在一个学习型文化的企业里,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存在多个创造性团队,员工自主管理,领导的角色则是设计师和教练,企业变得像大学而不是商业机构。

三、与生态文化有机的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从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来看,企业文化需要和生态文化结合。这是因为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恶化及环境治理付出了沉重代价,加上现代消费者对环保、绿色消费观念越来越重视,更青睐绿色产品或环保产品,相应地更要求企业讲求社会伦理道德,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做贡献,因此企业培养社会责任感,与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也是顺理成章的转变。同时这种转变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更加注重企业形象文化

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社区的支持和帮助。未来的趋势是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形象设计更紧密地结合,特别是强调企业形象设计的中国化、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等问题。

五、更加富有个性特色和独具的文化底蕴

企业精神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结合体。企业精神的概括和提炼,在表达上要体现出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突出个性,不求其全,但求其特,求其有独具的文化魅力。在未来,企业文化的这种发展趋势将表现得更为明显。同时就要求企业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

六、更加强调人性文化

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本质是发掘职工的智力资源,诉诸价值引导、精神激励和自我价值实现,创造平等、民主、自由的文化氛围,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IBM、微软、惠普、摩托罗拉、松下等知名企业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其人性化的文化氛围。正如德鲁克说:“手工工人期望从工作中得到生计;知识工作者期望从工作中得到人生。”由此可见,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尤其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尊重个人,尊重知识,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期望,鼓励创新和学习,强化交流与沟通,赋予员工创造并分享知识的责任,激发员工发挥创造性和个性的热情,构建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

七、更加推崇创新文化

企业创新具体包括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而所有这些创新,首要的、占据核心地位的是管理思想的创新、企业文化的创新,特别是在知识量、信息量急剧增长的今天,企业文化的创新更具有决定的意义。21世纪企业“创新文化”主要有以下特征:推崇变革与创新的价值观,尊重个人、重视培训,开放式管理、自由的沟通,面向顾客、优质服务,鼓励尝试、宽容失败以及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等方面。

八、速度文化的优势进一步体现

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出“快鱼吃慢鱼,活鱼吃休克鱼”的特点,这种特点最形象地表达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鲜明特征:变化和不确定性。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时间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具体来说,一方面,技术研究和创新速度越来越快,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大大增强,企业产品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并且随时可能被更新的产品所取代,企业通过独占某项产品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已不可能;另一方面,市场需求与顾客偏好的变化加快,顾客个性化、定制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又期望得到即时化服务,谁能更快地争取到顾客,赢得顾客的忠诚,谁就能更快地争取到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使培育出一种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成为当务之急,这种速度文化应该以顾客需求及其变化作为出发点,以改变传统的企业流程和组织结构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鼓励员工的学习、创新和协作,发挥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着力塑造企业的时间意识和速度意识,从而增强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九、更加着重培育团队文化

21世纪是一个高度分工又高度协作的时代,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和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多变性需要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和不同专业人员的精诚合作,任何单独的个人都无力完成。所以,团队建设和团队文化对于企业来说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管理学的热门话题。团队文化强调,团队必须具有明确、具体并达成共识的价值目标,团队成员之间必须进行深入、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团队成员总体专业技能全面,规模适中,团队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交往技能和奉献意识,善于作整体型思考。

十、进一步开展品牌文化的竞争

品牌是企业文化的凝结与体现,品牌差异化的重要因素就是文化。品牌是一个企业深厚文化内涵孕育出来的成果。造就一个好的品牌,需要科技、管理、营销的技巧和技术,更需要广泛地吸收各种文化精华,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创新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讲,名牌不仅是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也从一个层面反映了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据美国《国际名牌》杂志1999年6月公布的数字,全球最有价值的前60个品牌中,美国占38个,日本有3个,其余全被欧洲公司囊括。由此看出,创造名牌,特别是创造国际市场上的名牌,对我国的企业还是任重道远的,正如邓小平指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我们中国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侮。”

构建21世纪企业文化 篇4

面向21世纪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它做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企业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不同,企业文化也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企业,由于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企业文化也会发生变化。

21世纪的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它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之相对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的特征和规律。

一、21世纪经济的主要特征决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人们把21世纪的称为知识经济或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知识替代劳动力和土地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新经济时代,人们注重对知识的运用,依靠知识创造价值;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拥有某种技术,而不是传统经济条件下由资金规模和劳动力数量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在新经济运行中,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由于新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经济运行的节奏日益加快,资本管理及决策系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给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接受教育将是人们谋生的基本手段。由于新经济以知识作为资本的主要形态,所以要求作人们必须终身学习,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

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其次,资源配置的范围日益扩大。由于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交流的渠道更加通畅,范围更加广泛,速度更加快捷,使得资金、人员和专业技术这些资源辐射的范围更加广泛,交流更加频繁,各种有效资源将更大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

最后,社会变革的速度将会加快。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工作压力和思想压力越来越大。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企业文化通常是由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构成的。

1、企业的精神文化

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它是广大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并经过有意识的总结、提炼而确立的。它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独特而鲜明的经营思想,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比如宁波雅戈尔集团的“装点人生,服务社会”,大连燃料总公司的“燃烧自己,温暖他人”,既有行业特点,又有独具的文化底蕴。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比技术、资金和设备这些生产要素重要得多。

2、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制度体系、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构成的外在文化,它包括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它是把企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结合的中坚和桥梁。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合理的制度必然会促进正确的经营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而正确的经营观念和价值观念又会促进制度的正确贯彻,使职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说,企业的制度和规范影响着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会促使企业文化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3、企业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蕴含的行为准则。它包括企业在经营、生产、交往活动和群体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企业行为中又包括企业家的行为和企业员工的行为。企业家是经营决策的主体,企业家的行为集中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员工是生产活动的主体,他们的群体行为体现着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的程度。

4、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显著的特点是以物质为载体,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1、强调团结协作与团队精神。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任何自我价值的实现都依赖于彼此之间的相互协作,都依赖于企业的发展。如果缺乏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发展,也就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2、承认个人能力的不同和收入差异。每个人的能力水平不同是客观事实,正因为人们之间存在能力上的差距,所以才有不同分工。这种能力的不同而导致的分工不同直接表现为收入的差异,投资者获得资本收益,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获得知识收益,普通职工获得劳动收益,这一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3、企业在分配中更注重贡献。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绝大多数企业都提出了“工效挂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彻底打破了大锅饭式的平均分配,分配中更加注重个人对企业的贡献,人们对于公平观念的理解正在逐步发生变化。

构建面向21世纪的社会福利制度 篇5

窦玉沛(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司长)

1.概念定位不准确,制度体系不规范

从理论上讲,社会保障在国际社会的政策研究中有相对固定的通行含义,原意为“社会安全”(social security),通常指由国家或立法保证的旨在增加收入安全的制度安排,经常与社会保险通用。在我国学术界通常把社会保障定义为:是以立法形式出现的、以现金支付方式应付个人生活不测的社会保护措施。(参见:陆学艺主编《社会学》)而社会福利则不同。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福利状态”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因而社会福利的含义比社会保障的含义要宽泛得多,可以说社会保障包容不了社会福利;而社会福利则包含着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这在国外通行做法和《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以及我国一些词典、专家论证中,都可以得到证实。如:1990年出版的《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社会保障不单独列条目,社会福利的条目下包括两个主要的子项目: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美国1990年出版的《社会工作词典》对社会福利的定义为:(1)一种国家的项目、待遇和服务制度,它帮助人们满足社会的、经济的、教育的和医疗的需要,这些需要对维持一个社会来说是最基本的;(2)一个社会共同体的集体的幸福和正常的存在状态。该词典把社会保障定义为:一个社会对那些遇到了已经由法律定义的困难,如年老、生病、年幼或失业的公民提供的收入补助。然而我国却与国外通行的做法不同,我们把社会保障作为大概念,把社会福利作为小概念,用小概念涵盖大概念,把社会福利当成了社会保障的一部分。这样做的结果从理论上看是使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包括一些政府文件,经常不得不把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几个概念混用或交替使用,不仅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而且也使制度体系不够规范,出现了“权利错位、管理真空、转换空挡、结构脱节”等现象。北京大学田凯博士认为:这样一个逻辑问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都是相当明显的。从学术研究来说,它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研究的进程,阻碍了学科规范化的实现。因为他们很难想象,一个连最核心最基本的概念都存在逻辑问题的学科是规范的。从实践上看,由于社会保障包容不了社会福利等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社会保障基本上等同于社会保险。比如,我国当前提出的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基本上是社会保险。这当前的形势下,突出重点确有其必要。问题是作为一项制度建设,它既不覆盖广大的农村,也没有突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因此很难称得上“统一、规范、完善”。这进一步证明了用“社会保障”涵盖“社会福利”的局限性。而社会保障的框架体系设计是与我国政府各大部门的职责分工紧密联系的,如果对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关系没有一个明确理解,势必会影响各部门之间职权的划分,以及各部门的目标选择和政策制定,从而最终影响到我国人民的生活改善。页首

2.覆盖范围不全面,社会政策不平衡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主要是围绕“三条保障线”进行的,即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项制度基本上注重的体制内成员,没有完覆盖体制外成员,特别是忽视了广大农民。这在经济转轨、国有企业转制的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同时,在我国还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情况下,城乡的保障目标、保障方式、保障水平也应当有所区别。但作为一项制度的建设,应该考虑到当前和长远,考虑到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和社会政策的相对平衡。目前,以“三条保障线”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都是财政兜底或财政拿钱,而且数额巨大。财政的钱是全体纳税人、包括农民交的。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剪掉农民大量资金,用于发展工业和城市建设。在农民长期作出巨大牺牲、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且相当多的农村仍然处于十分贫困落后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如在制度设计上不兼顾农民,不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不仅客观上会造成“保富不保贫”,加重中国二元经济的分化程度,使城乡差别加大,而且也与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建设不相适应。页首

3.政府责任太集中,社会动员不充分

从国际社会福利发展潮流看,当今国际范围内“多元福利”的主张日益深入人心,逐步从“普遍性原则”(人人都有权利享受国家福利)向“定向原则”(又称选择性原则、或补缺原则)过度,即国家只救济最困难的人和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要求人们为自己的养老、医疗承担更多的责任;主张国家支持家庭、社区、社会团体和企业都为帮助最困难的人作出贡献。而我国目前行将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过于强调政府的责任,把过去分散在企业、单位的保障责任转向政府,现已出现企业依赖政府,地方依赖中央的现象,加重了政府的负担和风险;过分注重政府福利的资源,对各种社会福利资源的广泛动员和综合利用不够;过分强调保障金的给付,忽视社会福利服务的提供。因此很难应对社会发展和老龄化带来的巨大社会福利需求。仅以养老保险为例:我国现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式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于现在个人账户的资金用于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使个人账户变成“空账”,使现行制度仍是现收现付模式。特别是在相当部分地区,由于企业亏损面大,在保险金的征缴和扩面中,遇到了重重困难和阻力,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只能寅吃卯粮,出现“空账”后,还入不敷出,靠财政兜底。据财政部测算,今年全国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将达到1280多亿元,约占各级财政可支配财力的10%。当然,由于过去没有积累,在今天转轨时期应该付这个成本,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测算,大约需要3万亿元。巨大的代价不仅会对我国今后的财政收支和经济增长形成沉重压力,而且还有可能为老龄化高峰期潜伏下危机。页首

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制度设计的层面入手,在我国建立社会福利制度,重新认识和界定我国社会保障的内涵,把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一大体系,恢复其应有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理顺各种关系,调动各种福利资源,兼顾各方面利益,多形式、多层次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构架可以概括为:一项制度建设,三大支撑体系,即;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两种供给方式,即资金保障和服务供给;三项保障措施,即政策扶持、财政支持和社区落实。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架构如下图所示:

在我国建立这样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有利于体现社会政策的平衡,也有利于良好社会社会风气的形成。

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首先,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福利状态”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所谓“社会福利状态”,既有人们主观需求的一面,又有受客观条件制约的一面。但作为制度的社会福利,是一个社会为达到一定的社会福利目标所承担的集体责任,而社会福利目标的选择,又是受国家的经济实力制约的。就我国而言,目前社会福利目标的选择只能是基本的、有差别的、救助型的。同时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又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因时、因事、因人、因地而异,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发展。所以,不能一提社会福利就想到西方“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这种制度在西方国家也难以为继,正在进行改革。因此,汲取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制度,就我国国力来讲是可以办到的。而且事实上,我国的社会福利已分散存在多年,需

要的是认真加以调整、整合、规范和重新构建。其次,社会福利是制度化的政府责任,不需建立专门的机构,不需要另外增加体制成本。只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深化改革,加强立法,整体规划,协调运做,由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就能办到。页首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三大支撑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是社会福利制度的三大支撑体系。三者之间既有区别、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各种社会保险,以“防贫”为目的,是社会福利中最本的制度;社会救助主要包括救灾、救济、扶贫等,以“济贫为目的,是社会福利中最基础的制度;社会福利服务主要为优抚置对象,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特殊群体提共福利和服务,以扶老、助残、救孤为目的,是社会福利中极具发展的事业。

三者之间的区别是:其

一、实施对象和保障水平、方式不同。社会保障对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劳动机会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灾民、贫民等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服务则依据不同对象的不同情况主要为抚安置对象、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提供不同层次的有偿、低偿、无偿的福利服务。其

二、奉行的原则不同。社会保障奉行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即劳动者只有履行了劳动和投保的义务,才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公民的权利;社会福利服务是国家、社会、单位、家庭、个人共同的责任,其

三、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自参加保险的单位和个人,政府给予必要的补助;社会救助基金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社会福利服务除政府拨款、社会支助、慈善恩济外,还可以发展福利彩票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包括实物和志愿者服务。页首

三大支撑体系职责是各不相同的社会保障体系:其核心是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促进就业等。这项工作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常重要。我国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已统一了机构,建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了政策,并正在健全完善法律法规。

当前要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建立真正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和规范社会保障的运做方式;实现社会保障对象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和保值增值机制;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社会保障服务信息网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法制建设。同时要在农村有条件的地区,积极稳妥地开展养老、医疗等保障工作。此外,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发挥其补充保障的作用。

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包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扶贫和紧急救援。社会救济是政府和社会对于那些收入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标准的贫困者提供帮助。救灾工作是社会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幅员辽阔,每年都有一些地方遭受干旱、洪水、台风、冰雹、霜冻、病虫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因此救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社会、经济、历史以及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至今还有3000多万人没有完全稳定解决温饱问题。紧急救援,是对因水灾、火灾、地震、滑坡、雪崩等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可预测的原因被困人群实施的快速反应和紧急援助。

社会福利服务:这里指的是国家和社会为优抚安置对象、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福利服务。优抚安置是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保卫国家安全作出贡献的优抚对象实行优待、抚恤和安置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福利服务越来越重要。我国现有老年人近1.3亿人,今后每年以3.2%的速度就有一个老年人。我国有残疾人6000多万。还有一定数量的孤独和弃婴。随着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家庭养老、助残、育幼功能减弱。因此社会福利服务的需求急剧增长。发展我国社会福利服务,必须走社会化的路子,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福利机构为补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页首

实现两种社会福利供给方式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过于注重货币的给付,比如在养老金的设计上,替代率达到8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120%,这实际是一种经济主导型的保障,忽视了对各种福利资源的社会动员。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社会福利制度的供给方式既要注重资金供给,更要注重提供福利服务。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入不敷出的矛盾短期内不会缓解,提高征收比例,会加重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不提高比例势必增加财政压力。而另一方面,我国人力资源却相当充裕。社会福利服务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丰富的人力资源转换为福利服务,既能满足社会需求,拉动消费,又能促进就业,不失为一项适合国情的明智选择。从社会需求看,我国对社会福利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社会化养化等方面需求更为迫切。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人投资。当然发展社会福利服务政府投资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三无人员“更需要国家的保障。但更重要的是通过优惠政策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设施,大力开展社会福利服务。

此外,还应大力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筹集社会福利资金、组织社会福利资源、完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建立和推广”劳务储蓄制度“,使志愿者服务活动经济化、制度化。页首

采取三项有力措施

其一,加强政府的政策扶持。随着政府逐渐退出经济建设竞争性领域,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将大大加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包揽一切社会事务。要转变政府的职能,认真研究解决政府在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上的”越位“和”缺位“问题。社会福利制度建设需要有效的政策扶持、社会动员、组织引导和市场机制的驱动。特别是在发展社会福利服务等方面,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政策扶持更为必要。要把社会

福利制度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社会福利设施纳入各地城乡建设的规划;对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要在规划、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捐赠、赞助和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充分调动和运用各种社会福利资源。

其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进程中,财政支持的得要性不言而喻。从理论上讲,社会福利属于广义的财政分配范畴,是政府财政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行使政府社会管理、服务、监督职能的重要体现,是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财政将逐步减少盈利性、经营性领域的投资,财力主要用于社会公共需求和社会福利,这必将为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要增加对社会福利设施的投入,特别是”企业或单位原有的福利投入应当部分地通过税收或财政转移地方式,转变为新型福利制度的重要资金来源,这种转变虽然在形式上是国家财政支出额的扩大,但实质将企业或用人单位原有的规模庞大的职业福利支出转化为财政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支出“。

其三,切实抓好社区落实。社区是一定区域内有相互利益关系的居民(村民)组成的利益共同体。社区成员之间有某种程度的利害关系,也就潜在着相互支援的能力,由此形成亲朋之间、邻里之间、社区成员之间天然的社会支持网络,这是十分宝贵的社会福利资源。首先,要发挥社区组织在基层社会福利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在我国,社区自制组织带有行政色彩,如城市的居委会、农村的村民委员会等。他们在筹措社会福利资金、组织社会福利资源、安排社会福利项目、实施社会福利政策、落实社会福利待遇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发挥社区在社会福利社会化中的桥梁纽带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企业剥离办社会的职能后,”单位人“逐步变为”社会人“,社会成员对社区的依赖程度逐步加深,社区对社会成员的管理教育服务作用日趋重要。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服务要走社会化的路子,都离不开社区”平台"的承接。

构建21世纪企业文化 篇6

然而, 当美国的次贷危机, 中国的问题奶粉事件, 乃至更大范围的企业机会主义成为现实, 我们不得不去正视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有限性。金融业借助先进的技术工具促进了全社会的资源整合, 却由于信用的滥用导致了全球的金融危机, 食品行业受益于添加剂的技术成果, 却带来人们对食品还是否是真食品的疑问甚至恐慌。在法律有限的约束范围内, 很显然对上述问题的解决不能完全奏效。

我们通常认为, 整个社会秩序的维护一方面依赖法律, 另一方面道德约束也不可或缺, 而且社会越趋向于进步, 道德约束也应越强, 这也是文明的标志。因此, 企业在以利润为主要经营动力的前提下, 若失却了商业道德的同步发展, 那么, 即使法律完备也会使上述现象屡禁难止。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多地需要以道德来赢得人心, 赢得长远利益, 以此迎来企业发展的新阶段。

1 人性假设的变化与企业发展

企业的发展除了来源于技术进步以外, 更多地来源于管理的发展。而管理理论的提出大多基于提出者对人性的假设。管理理论在人性假设上的变化在实质上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完全理性人假设使企业由粗放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有限理性人假设使企业管理更体现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而其后的社会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则使企业进一步发展为从人性出发去寻求管理之道, 企业不但是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 更成为了能够使社会成员获得社会认同、实现自我价值和寻求自我主张的场所。

但企业发展到今天, 我们看到, 管理理论的上述人性假设大多服务于提出如何按照对人性的这种假设来激励员工, 企业更多追求的是其内在的经济性, 而没有在更广泛的视角上去涉及如何使企业寻求与其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关系, 而这在当今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是尤为重要的。

1.1 21世纪企业管理目标的变化——追求外在经济性与内在经济性

今天的企业管理不再像那个时期的企业管理一样, 仅仅通过管理使企业内部产生一种效率即可。今天的企业管理, 更多地是要寻求企业超越于自我, 而与外部环境中的顾客、交易伙伴、社会大众、政府以及与内部的员工的协调。所以, 管理的目标不再仅限于追求员工激励, 而是追求顾客满意、交易伙伴合作、公众赞誉、投资者信任、政府支持和员工倾力。企业不但追求其内在经济性, 更追求外在经济性。

管理目标的变化, 需要管理者以更广泛的视角来考虑人性的假设问题。

1.2 21世纪人性假设的变化与企业发展的方向

21世纪是科技发达、信息爆炸、文化繁荣的时代。表现在构成社会的人的身上:一方面, 人的知识和素养越来越高, 对于客观事物的判断表现出空前的理性, 通过营销创造消费者更多地让位于消费者在认识产品或服务后对其价值的审慎评估;选择合作企业, 人们不再仅仅考虑利益的分割, 而更多地考虑利益的长久。另一方面, 信息渠道畅通, 媒体发达, 人们有更多的渠道来了解企业, 企业成为与公众和员工打交道的透明体。此外, 整个社会物质丰裕, 人们有太多的选择。因此, 21世纪的人, 是空前理性的人, 是追求长久利益的人, 是信息丰富的人, 是有众多选择的人。所有掩藏着虚假的伎俩、手段和超越道德底线的行为、内幕都会面临着极大可能的被曝光、被抛弃、被淘汰的结局。

上述的人性假设的变化, 使企业发展为一个承担着社会重要职能的角色, 企业要追求如何能够与社会的其他角色共荣共生。

2 基于上述人性假设, 培育商业道德是21世纪企业发展的主线

2.1 远大目标定位于长久的竞争优势

远大目标必然是长远的, 但仅仅是长远还不能算是远大目标, 远大目标应该具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合乎道德是成为远大目标的一个必要条件。开创了著名的京瓷基业, 现任京瓷集团名誉董事长 (会长) 的稻盛和夫认为, “目标要尽量定得远大些, 应尽量使事业目的光明正大、名正言顺, 应使目的能够被全体员工真正地从内心接受和认同, 甚至应使员工家属都能引以为豪才行。” 合乎商业道德的被员工以自我价值标准所肯定的远大目标, 成为企业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的基点。

2.2 向上的价值观凝聚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只有那些具有向上的热情和执著的坚守着“精英主义”信念的企业, 才具有形成独特竞争优势的信念动力。而这些向上的价值观的形成往往凝结着企业对伦理道德观而不是利润观的深刻理解。

如IBM 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

(1) 尊重个人, 尊重组织中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

(2) 为顾客服务, 提供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公司都好的顾客服务质量。

(3) 工作卓越, 组织执行一切任务时, 应以卓越的方式加以完成。

2.3 双赢战略赢得和谐的竞争环境

竞争从根本上来说, 是在整个社会环境下的利益分割。处在同一利益共同体内的组织为各自利益展开竞争, 在整体利益一致的情况下, 人们会认为, 己方得到的多, 对方得到的就少, 己方得到的少, 对方就会得到的多, 所以, 常有“商场如战场”、“你死我活”、“置对手于死地”、“向上游厂家和下游经销商要利润”等之说。但在长期竞争环境中, 人人都是理性的, 我们不可能凭借自己的“聪明”去轻易擒获别人的“愚蠢”, 在参与竞争的各方智力相当、资源相当、优劣势相当的情况下, 我们需要在人人都同样经济的假设下, 以双方的双赢而不是己方单赢为行事原则, 才能真正与他人结成利益共同体, 各自各享应得的一部分利益, 从长远来看, 以伦理而不是简单的功利为出发点, 竞争环境会更和谐, 这种竞争也更容易使企业换来所谓的“人脉”, 在靠一己之力很难拓得大空间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这种战略更具竞争优势。

2.4 卓越领导以品德为基塑造组织的强劲生命力

孔子言:“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领导者作为组织的领航人, 其人格品性和行为习惯会在组织的管理过程中成为员工的行为指引, 一个品行正直、操守严格、宽容厚道的领导者更容易在组织内开创出和谐、愉悦的工作氛围, 富有道德心的领导者更容易得到员工的欢迎, 这样的企业也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因为从人性的根本出发, 人倾向于在被信任、宽松的环境中去选择行为和提高行为的积极性。

3 培育商业道德, 促进21世纪的企业发展

3.1 加强法制建设是基础

法律强制与道德教化相比, 具有其硬性约束的规范作用。以商业道德为准则, 若能使道德准则在当今社会环境和人文素养条件下, 通过法律形成规范, 并进行严格的监督执行, 那么, 长期的强制规范会逐渐形成人的行为习惯。尽管按照正统的管理理念, 通常会认为人本管理是管理的发展趋势, 但是, 不经过法律的率先规范, 仅仅依靠道德教化去使人自觉地恪守道德, 至少在目前还为时尚早。

一个个领先企业之所以出现在发达国家, 与其在工业文明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持续的法制建设关系密切。不经过严明法律的洗礼, 企业商业道德的形成将是遥遥无期的, 毕竟对于企业来说, 利益总是最难抗拒的。类似于沃尔玛这样的跨国大公司之所以在我国选择供应商时, 要做极其详尽的伦理道德检验, 除了部分来源于企业自身信誉的维护外, 更多地来源于所在国家的法制监督。

因此, 在推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 尽可能通过法制来使商业道德诉诸法律条文, 是目前最现实的选择, 也是以商业道德来推进企业发展的基础。

3.2 提升文化素养是关键

法制建设是基础, 但在此基础上, 若不进行最关键的文化素养的提升, 那么, 社会将退回至野蛮的严刑峻法时代。法律只是手段, 若在法制建设的同时, 人的文化素养在逐渐跟进, 则企业的商业道德会逐渐成为自觉的自我约束, 人在自身文化素养层次基础上, 会进行良心拷问, 会有为人的操守节制, 即使有利益诱惑, 但会逐渐形成基本的道德底线。

提升文化素养, 一方面需要加强教育, 另一方面则是在环境中要形成正向的舆论引导, 使企业一方面自律, 一方面迫于舆论压力有意识地节制不合道德的行为。

3.3 培训企业管理者有关商业道德的知识或案例是直接手段

法制建设和文化素养提升都不是一夕之功, 若直接对企业管理者进行有关商业道德的持续的知识培训, 则能使其从理论上形成主观意识, 同时以实际企业的有关案例做培训, 更能使管理者形成对企业经营之道的深刻思考, 这些都将有助于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自觉恪守商业道德。

摘要:21世纪的人类文明带来了科技进步、法律健全和企业发展, 但企业的发展却受到与违背商业道德的相关行为的干扰。本文探讨了21世纪企业管理的人性假设的变化,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21世纪的企业发展以商业道德培育为主线, 同时建设性地提出了促进21世纪企业发展的商业道德培育措施。

关键词:商业道德,人性假设,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柯林斯, 波勒斯.基业长青[M].真如, 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2.

构建21世纪企业文化 篇7

主持人:梁晓燕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嘉 宾:潘世伟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高全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

汪 晖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赵 民 正略钧策董事长

秦 晖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潘世伟

在西方知识系统当中,应该说存在着一定的西学霸权主义,他们认为西学代表着普遍性、先进性和唯一性,西学之外的其他文化都有点另类,或者有点低端。而另外一些同志,可能认为中国对西学的大规模引进,恐怕要告一段落了,继之而来的将是以本土创新为主的阶段。他们认为西学产生于西方的实践,主要的职能是解释了西方发展历程。但是对于非西方的世界,恐怕西学解释的有效性是下降的。他们也认为西方已经成为一个既得利益集团,会阻碍世界的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西学服务于西方的利益、西方的制度和西方的权力。他们也认为西学恐怕已过了它的巅峰状态,已经出现回落的现象。这一百年以来,中国自身实际上做了很多努力,应该说,我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知识和精神系统。这些系统是在对西学选择当中产生的:我们选择了西学的分支——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也做了很了不起的处理。更可贵的是在中国随后的各个发展阶段里面,保持了与时代和世界同步的姿态,所以,今天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理论、理念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它可能粗糙一点,但毕竟是那么多实践逐渐积累升华的。但到底是自己的东西是对的,还是人家的东西是对的,或者在什么意义上,大家都有自己对的一面或者不足的一面,这恐怕才是我们要做的研讨。

高全喜

我觉得中国文化未来的困境和前景,首要的是中国要完成古今之变。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看上去经济很发达,实质上还很脆弱。首先需要进行一场制度变革,要确立走向现代化和现代性的民主法制制度,这是古今之变最核心的东西。这也是所谓三千年之变局中最大的考验。不能迈过这道槛,我们就还处在前现代社会。一种制度的建立,其背后需要精神文明的、心灵的价值秩序的支撑,这可以说是未来若干年我们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至于制度和文化何者为先,可能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但从中国目前的现实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制度建设。一百年来,从晚清立宪到现在,这道关键的槛,我们始终都没有迈过去。

在这种互动中,我们还面临着另外一个非常要紧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实现古今之变? 我个人认为,在中国近一百年变革中,反对旧传统、旧道德的激进主义思潮应该有所反思。制度的建设,依靠一种激进革命,特别是暴力,我觉得是很难实现的,更不用说在此之后的心灵和道德的塑造了。文明、文化需要滋润,需要培育,从这个层面来看,改良可能才是我们应当走的道路。

汪晖

我在非洲访问时,碰到一个非洲学者,他说:中国在非洲做了这么多事情,搞了这么多公路、铁路、桥梁等基础建设和公共建设,20年比欧洲人殖民时期三四百年做的还要多,因此,不管存在什么矛盾,都不能说中国在非洲的存在是不好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他说:我们唯一比较大的困惑,是不清楚中国在非洲、在世界上希望建立一种怎样的秩序,中国人到底要干什么,追求的是什么?我还遇到一位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家,我问中国在非洲最缺的是什么?他毫不犹豫的说是“说法”。这和刚才我提到的那个非洲学者的疑惑是同一个问题,也就是所谓的价值问题。

其实道理是相通的,面对世界或者面对我们自己,我们需要追问,我们发展是为了什么?这就是文化重建的根本任务。为什么是文化?20世纪对于中国来说,是非常特殊的时代。特殊之处就表现在文化持续成为重要的课题,从晚清、“五四”,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都是以文化为中心提出问题的。可是为什么文化会成为一个持续的问题?原因在于我们需要理解秩序背后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而且在每一次提出文化价值问题的时候,实际上都意味着我们对既定的秩序和赖以生存的价值开始产生怀疑了。我自己写过一篇文章《自主和开放的辩证》,如果在开放条件下,没有自主的对世界的认识,你是不可能形成你的价值的。你永远是被动的,不能够看到自己的历史,也没有自己的目光。在这个意义上,反思现实,变成反思我们知识状况的基础和条件。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讨论文化的意义所在。我自己越到非洲这样的地区越觉得无知,在这些地区碰到的严峻挑战,是我们文化困境的一部分。

赵民

我提三个问题,供大家参考。第一,目前大学毕业生一年有600多万,1980年代只有几十万,现在的大学教育是通俗教育。经过这样的社会演变,我们搞文化重建,原来的模式可行吗?第二,以前没有互联网,没有微博,没有移动通信,文化传播手段和资讯传播手段还有可能回到以前吗?第三,可以看到在中国历史上,包括在世界历史范围内,所有的文化体系,从来不是国家的执政者提出来的。现在我们的主流话语,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这样的体系和我们现在现实生活中老百姓的状况和想法是不是一致,或者说,和我们五千年文明史思想文化的意识是不是一致?我觉得这些是首先要解决,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然后才能谈得上文化重建的问题。

秦晖

刚才几位提出了很有意思的问题,比如制度和文化,还有“说法”,还有“做法”,这都是很有意思的话题。“文化的困境和出路”,每一个词都很有意思。什么是文化?什么意义上陷入所谓的困境,出路指的是什么?我看,很简单,回到常识上。刚才高全喜讲的制度很重要,因为它能够提供一个底线。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形容不好状况的说法,叫做“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我觉得所谓的一肚子,其实讲的是一脑子。一脑子还不是最坏的状况,最坏的是满嘴的仁义道德,整天做男盗女娼,那要比想想坏多了。怎么办?要靠制度。

这涉及文化有没有高低之分。如果把文化和民族性画等号的话,应该没有高低之分,所谓文化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们比高低比的是什么?比的是普世的东西,不普世就没有高低可言。我们经常讲中国的软实力不行,不是说创造“说法”的能力不行,而是在很多方面的确很欠缺。秦以后中国的文明我们姑且说是儒家占主导地位,后来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这两个话语体系都是非常普世的,儒家一讲就是天下,马克思主义更不用说,张口闭口就是全世界如何,人类如何。有这样传统的国家,怎么现在反倒这么回避普世价值这个词?真的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普世的东西吗?其实是我们普世方面做得不够好。自由重要,还是平等更重要?这些方面可能有不同的见解。但是不同见解都是关于什么才是普世价值的,而不是有没有普世价值。如果我们做得好,而且有一套说法,能够把所做的表述出来,中国文化的出路就不再是问题了。如果我们做得不好,整天发明各种各样的说法,恐怕也无助于解决所谓的困境和出路。

第二场 面向传统与世界的中华文化重建

主持人:秋 风 《文化纵横》杂志社高级研究员

嘉 宾:戴志康 上海证大集团董事长

林炎志 原吉林省委副书记

盛 洪 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强世功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温铁军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

戴志康

我是一个搞建设的人,经常遇到“重建”问题。所有的政府和开发商都愿意把原来的东西拆了,目的是为了建更多的楼,所以没有什么困境。拆的人非常高兴,被拆的人只有少部分人不开心,有很多人等着拆,因为有补偿,拆了会赚一点。整个文化重建和整个现代化重建过程中,大部分人是欢迎的,只有小部分人不喜欢。重建,是拆完了建什么的问题。拆了别墅、拆了四合院、拆了江南园林,如果是把过去的小桥流水建成高山流水,我觉得就能解决传统和现代的对接。

可是现在,建的都是美国式欧洲式的楼,虽然有空调、有汽车,但是好像跟我们的生活传统有一点隔阂了。有一些人住的房子很大,有些住的很小,很不平等,大家很不开心。如果我们重建,能不能高楼里面还有与我们千年人文精神相吻合的东西。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在哪里建?中国人这么多,除了在960万平方公里上建,能不能建到外面去?能不能到全球去建?不知道我的这个说法对不对,请大家批评。

林炎志

我建议“重建”这个词,将来可以逐渐改成“突破”,因为重建文化是很大的事,突破是不是更好一点?

刚才戴先生对这一课题持乐观态度,我也是。我提供两个思维方面的例子。我大学本科是学核物理的,应该去搞原子弹,毕业那年国家停止核实验,我只好从事党政工作了。1900年前后,物理学界认为牛顿力学已经发展完备了,可以把当时绝大部分自然科学的现象加以解释了,甚至都能够得出数字解。但是有两个实验,用牛顿力学解决不了。这两个实验是颠覆性的,用牛顿最基本的东西解释不了的,所以出现了物理学的困境。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用相对论解决了,物理学出现了非常大的飞跃,引起了20世纪一系列重大的科学发现,如原子能、量子力学、半导体等等。也因此,爱因斯坦和马克思在千年之交的时候,被西方两个大国评为千年伟人。

我谈这段科学史是什么意思呢?出现困境的时候,往往是新的飞跃和突破快出现的时候。当天空一片晴朗的时候,老的科学一般占统治地位,我们管它叫做理论上的内和谐。所以我觉得,困境出现在今天的中国,可能不是一件坏事,预示着我们面临着伟大的突破。当然谁来当这个事情的爱因斯坦,我不知道。

盛洪

文化是经过许多代人、尤其是许多代的文化精英、知识精英不断探索、总结和提炼,才形成了文化传统。简单讲,只有文化没有传统是不可能的。第二,文化非常重要的特点是生活体验,它通过千百年至今不断的积累传承形成文化价值,包含着很多文化基因,这些文化基因用理性主义的思考不能完全发掘出来,但其中包含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要素。这两个特点导致的结论是,我们很难用理性主义去评判文化,不能有一两个人,根据他现在所谓的理性判断,决定文化好还是不好。中国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问题是,学了半盘西方。只拿了西方两个传统之一的所谓希腊理性传统来批判中国传统,导致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这是非常不正常的文化现象。

我们今天讲文化困境,跟刚才林先生讲的物理学本身在20世纪初的状态不太一样,当时大家都去接受牛顿体系,但我们今天大家都认同、都接受的文化体系,其实是没有的,是一个真空。这个真空恰恰是我们中国的这些文化精英自己创造出来的。这种情况,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强世功

文化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文化建设可以弥合经济、社会改革带来的风险。文化重建的目标恰恰是要解决经济、社会改革带来的社会问题。建立一个统一、相对稳定的、大家同时信守的政治文化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的一部分。如果文化产生巨大的分裂,我们的政治制度就不可能从文化中产生出来。我觉得这是下面30年要面对的问题,即社会建设问题之后的政治建设问题。

如果从文化建设角度讲,复兴儒家或者中国传统文化当从哪儿入手?大家都说儒家这个文化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变了,家庭、社会结构变了,科举制度变了,所依赖的政治体制变了,是不是可以复兴?对于儒家来讲,两个要素特别重要,一是家庭,这也是我之前为什么特别关注最高法院关于《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二是大学,因为儒家作为某种理性主义的宗教依赖于大学教育。目前的关键,是我们看到所有的大学生都被西学包围,对中国古典的东西没有很好的理解。如果大学生在大学里没有和中国传统相关的教育,别指望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理解。文化重建是特别漫长的,也许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在大学教育里面先奠定传统教育的基础,慢慢才会有变化。

温铁军

人们说文化的时候,其实文化本身是有着多样性的内涵的。刚才几位也提到,无论我们有什么样的不同立场,大家在什么样的领域工作,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态度,就是对多样性的文化内涵表示足够的尊重。如果只是拆和建,按照一种模式拆,按照一种模式建,本身确实是一种反文化或者是去文化的行为。我们60多年的建设过程尽管成就很大,但是其中包含相当多的去文化的行为,特别是去乡土文化的行为。

上一篇:我爱我的家小学生优秀作文400字下一篇:公司员工因家庭原因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