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影评

2024-08-30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影评(精选12篇)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影评 篇1

《三傻大闹宝莱坞》-----理想主义的梦

刚看完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很久没有看到如此经典的电影了,让我想起了影响很为深刻的《霸王别姬》,至少个人认为这都是比较经典的影片了!这个假期看了很多电影,但有影响的没多少。还看了两部电视剧,经典的《大宅门》,和比较失望的《我是特种兵》,前者可以说是社会特征的生活写照,有一个大宅门里的故事融入了历史更演绎着生活,看到的最好的影评为一部影响世界的中国电视剧;后者是冲着小说《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看的,拍的不成功,很多情节太假了,看小说还能意淫,拍成电视剧却变了味儿。

《三傻大闹宝莱坞》很怪的片名,近三个小时的片长,有喜有泪,这部电影的经典之处个人认为在于融入了生活,升华到了人性,总能把那些触动人心的东西演绎的淋漓尽致。电影的很多情节也许涉及了印度的现实的社会问题,但似乎和我国的国情差不了多少,所以也别总是信口“阿三”。社会很浮躁,我们更是浮躁,总想特立独行,但现实的生活使我们不可能那样去做,很多时候只能沿着那特定的轨道或被牵着鼻子走,展现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就是亲朋的期许,生存的必须,努力的艰难。这部影片中讲述的”做自己“也许才是人生终极的成功,故事中融入了亲情,爱情,友情,虽然很曲折,但最终都近乎完美的实现,然而电影终究是理想主义的美梦,若在现实中演绎,除了成功,更多的是荒谬!

电影中的经典台词—Alliswell,这句话总展现于整个故事中,包括最后唤醒那个刚出生的婴儿,有点虚构,但展现着一种心态,不过生活中不管发生什么能淡定的拍着胸口说声Alliswell,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境界。不能“做自己”,总能说声“Alliswell”也是好的!

最后附上那句经典的很有深意的台词“响而不臭的屁是光荣的,半响的屁是可以忍受的,微微的轻放是可怕的,无声的屁是致命的”!

一个周日的午后,无意中看到了这部片子——《三傻大闹宝莱坞》,想着打发时间就看看吧。虽然以前下载的时候曾经看过十来分钟,感觉就是一部借助蹩脚的剧情卖弄歌舞的宝莱坞印度片,还想随手删掉呢。这次耐心看到十几分钟,当看到RACHO反过来巧妙捉弄学长的时候,觉得有点意思。接着看下去,当看到一个没有按时完成毕业设计的同学自杀时,我被剧情吸引了。看到RACHO三个人曲折而又不断努力的大学生活的一幕幕场景时,当看到他们面对生活和学业的重压,一步步地学会思考自己的人生时,我觉得这部影片精彩极了。

RACHO无疑是帝国理工大学一个的“异类”,他有着坎坷不堪的身世,有着不能为人知的秘密,担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但是,他心地无比善良,脑袋非常灵光,情商和智商都非常高。最关键是他能够跳出别的同学纠结不已的“毕业、工作”等内容,关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努力发掘生活中的乐趣。他从不循规蹈矩,总是能够另辟蹊径,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总是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而不是停留在老师所教授的内容。他能够用一点柠檬汁让一个自私自利、只知道用金钱衡量一切的“标价条”现出原形,能用助力车送室友的病重父亲去医院急救,更能用由汽车电瓶连接而成的电源来驱动用吸尘器改造而成的吸引器,在一间教室里帮助主任的女儿安全分娩……他这种积极向上、毫不妥协的天性深深影响和重塑了两位室友那被世俗厚厚掩埋的内心。他们在RACHO的真诚帮助下,慢慢战胜自我,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正如好莱坞的片子中,一个正面的主角总有一个难缠而又固执的反角来对应一样,与RACHO对应的是一个绰号是“消音器”的同学。这位仁兄可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他不但自己努力学习,而且还会在考试前夕给同学——他认为的对手送美女杂志,以削弱他们对自己领先地位的威胁。他只追求成绩,只需知其然而从不想知其所以然,把金钱作为事业成功的标志,为此,他想利用到印度公干的机会,兑现五年前的誓言,让别人羡慕他的成功。最后他才知道自己不远万里,诚惶诚恐来结交的原来就是RACHO。

而此时的RACHO,不但拥有400项专利,更建立了一所给孩子们自由探索求知的理想中的校园。直到此时,我们的“消音器”同志才对成功有了点不同于以往的认识。

那位教务主任,俨然一幅中国教育“专家”的模样,他信奉的是用繁重的课业和考试,把大学教育变成一条不停生产出只知道学习,而丝毫不知创新的工作“机器”,然后在贴上“帝国理工大学”的标签,优价而沽。直到RACHO的出现,逐渐打动了他那严苛、刻板的教务主任的理念和心灵,他最终了解到真正的教育需要的是什么,也对RACHO有了由衷的认可。

原来一直以为,印度的电影就是不管什么剧情,随时随地,男女主角一个转身、一个对视,然后就可以开始载歌载舞。而这部片子,编剧水平完全颠覆了我以往的认识,不管是片子一开始的主题曲还是中间的两段歌舞,歌好听,舞好看,关键是都非常贴切。从教务主任的原子笔,到RACHO他们大闹婚礼时提及的发明,每个环节都是那么紧凑、巧妙,基本上所有的情节都是前后呼应的。而且每个镜头的剪辑非常巧妙,过渡都非常自然,画面的衔接也都舒展、顺畅。

当你面临考什么大学,选什么样的人做朋友,选什么样的人结婚的时候,这部电影都值得一看,或许你的选择就会不一样。

印度一个富人家有个小佣人从小爱读书,这个富人就让这个小佣人用自己儿子的名字“兰彻”去读书,富人出钱,条件是冒名顶替拿到毕业证书后,小佣人就得消失。

兰彻去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就做了个简易的导电装置,捉弄学长,让大家瞠目结舌,也显出了他的与众不同。兰彻始终灵活学习,不拘小节,不会死记硬背、像完成任务般学习,虽然老师、院长长不喜欢他,但他的成绩始终排第一,惹得一个叫查图尔的学生(此人擅长死记硬背、讨好老师、院长)很妒忌。

兰彻有两个室友莱俱(想当工程师,但是没自信,迷信神佛)和法涵(热爱摄影,但迫于家里压力而上工程学校)。三人关系很好。

某天他们三个意外混进了院长大女儿的婚礼上,兰彻认识了院长的小女儿琵亚(职业:医生),还批评琵亚的男朋友是个守财奴。

大学里有个学生想要制造直升飞机,但是屡次不成功,好几年都毕不了业,兰彻决定暗地里帮他改良,成功的当天直升机带着摄像头到处飞,飞到那个学生的宿舍,发现那人上吊自杀了...莱俱家里很穷,学习上的不如意让他想要远离兰彻,但是某天莱俱爸爸病重,兰彻在琵亚的帮助下把他及时送去医院,莱俱对此很感激。三人又在琵亚的帮助下赶到学校参加了考试。老师说他们迟到不愿意收他们的卷子,兰彻在确定老师并不记得他们名字和学号的情况下,弄乱卷子,趁乱把卷子混进去,三人迅速逃走。

查图尔要演讲,因为地方差异,他不会说那种正宗的语言,于是找人翻译,他死记硬背,兰彻他们偷偷换了他稿子里的词,使查尔图在众人面前出糗。查尔图向兰彻挑战,十年后两人在学校天台相聚,比谁赚钱多。

3个人有一天喝酒喝多了,晚上到院长家门口小便,后来被发现了,院长逼他们退学,后来找到莱俱和法涵,说只要跟兰彻断绝来往就可以放过他们。莱俱左右为难,最后在院长办公室跳楼自杀,后抢救过来,但迟迟不醒,法涵和兰彻

想尽办法,如给莱俱妈妈买新的纱丽等,看到莱俱对于钱有反应的时候,兰彻骗莱俱说法涵愿意免费娶莱俱姐姐,结果莱俱竟然醒来了。

为了怕莱俱考试过不了再想不开,兰彻和法涵在琵亚的帮助下溜进院长办公室偷试卷,最后还是被发现了,兰彻被迫在一个雨夜离开,巧遇琵亚的姐姐要生孩子了,困在路上,于是大家把产妇转移到大学里。

琵亚的弟弟本想当一个作家,但是被院长逼着当工程师,最后跳火车自杀,得知院长要逼走兰彻,琵亚离家出走。

兰彻用手机联系琵亚,琵亚通过电脑指挥他们如何接生,中途停电了,兰彻拿出了他自制的发电机,又用吸尘器和清洁镜头的气囊制造了一个帮助吸婴儿出来的机器,最后顺利接生出一个小男婴,当大家以为是死婴的时候,众人的一句句“一切顺利”,让孩子活过来了。院长对他们释怀了,把院长的院长留下来象征荣誉的钢笔给了兰彻。

兰彻要莱俱摘掉迷信的戒指,自信点去面试,要法涵去当摄影师,两人要求兰彻跟琵亚表白才肯答应。最后三人均如愿。

可惜毕业典礼之后兰彻按照最初约定彻底消失,十年后查图尔想起天台之约,找到莱俱和法涵,说有兰彻消息,已是著名动物摄影师的法涵不惜装病逼飞机返航,工程师莱俱连裤子都没穿就跑出去与他们会合,最后三人开车把准备结婚的琵亚接走,众人一起去找到了真正的兰彻,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来众人来到一所充满创意的学校,接待他们的是当年在大学打杂的小伙子(是假兰彻寄钱给他,让他到了现在这所学校),查图尔看不起当老师的假兰彻,最后众人团聚,才发现假兰彻除了是老师,还是一名炙手可热的科学家,是查图尔一直想要合作的人,真名叫奉苏克·望杜。

故事以两个好朋友在寻找多年不见的好兄弟兰彻的过程中展开的回忆:讲述十年前兰彻顶替他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读书。这是一所印度传统的名校,这里的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只有第一(指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兰彻却不随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最后他用智慧成为了印度科学界的一位天才科学家(具有400项专利),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做回了真正的自己《三傻大闹宝莱坞》剧照

。“三人帮”中兰彻和拉朱都梦想成为工程师,法涵却想成为野生动物摄影家。影片中随时穿插着幽默的语言,行为。他们把教授称为“病毒”,把查图尔称为“沉默者”(消音器)。

里面有三个主人公:兰彻、法汉、拉朱

他们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三人共居一室并结为好友。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彻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甚至还公然顶撞校长“病毒”,质疑他的教学方法的故事。

开始大家可能会认为是单纯的喜剧片,实然里面内容很多,关于教育体制的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兄弟感情,爱情等。少见的印度式校园青春片,捣蛋中又不忘数落印度严重的阶级及自杀问题,《美国处男》式的无聊,《罗密欧与茱丽叶》式的爱情、《红磨坊》式的歌舞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影评 篇2

三位主人公法罕、拉加与兰彻同年进入印度皇家工程学院学习。在校园里, 兰彻的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引起了循规蹈矩同学查尔图的不满, 他们约定十年后再一决高下, 然而毕业后兰彻便销声匿迹。十年后, 查尔图找来拉加、法罕, 一同踏上寻找兰彻的征程。在这一过程中, 导演用倒叙的手法穿插演绎他们在大学生活中的点滴, 再现了当前印度普遍存在的教育基本模式。影片最后兰彻被找到了, 它在揭开兰彻失踪之谜的同时也告诉人们一个永恒的真理:“追求卓越, 成功就会出其不意找上门”。

兰彻, 按照好友法罕的说法, “他和别人不一样, 每个环节他都敢突破常规, 其他人像是机器人, 一味服从教授们的指示, 他是唯一会自己思考的人”。是的, 兰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但是他在校园时的独特却总是被刻板保守的的教授否定并被赶出教室, 然后他又进入到另一个教室和班级, 他的成绩始终排在第一。校友乔伊自杀后, 他和院长理论, 指责当前的教育制度是杀人的罪魁祸首, 并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实验, 得出结论:当为获得新知识而激动、兴奋、好奇, 并陷入疯狂的竞争中, 第一个获得答案的同时, 知识却未必增加, 增加的只有压力, 大学不是高压锅, 马戏团的狮子在鞭打下也会坐在凳子上, 但这是“训练得好”而不是“教育得好”。在影片中他引用一句智者的话开导朋友拉加, 其实这也正是他对待学习的态度: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 而非享乐人生, 追求卓越, 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毕业后十年当朋友找到他时, 他已经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 有400项专利, 甚至日本人都希望因为他的发明而与他签约, 这时, 他也是教育孩子的老师。他相当明白并醉心于学会理解和享受科学的奥妙。

拉加, 从进工程学院起, 手上戴的圣戒比手指多, 压力也像圣戒一样多。他虽然喜欢机械专业, 但众多的压力也让他无心学习, “爸爸的药费耗尽了妈妈的退休金;姐姐嫁不出去, 因为男方要辆车当嫁妆;妈妈五年没买过一件纱丽服等等”。每次考试的日子也是他供奉神的日子, 但是恐惧心理也使他的成绩始终落在其他人的后面。拉加陷入矛盾并出现灰心情绪, 他也开始盲从填鸭式学习方式。好友兰彻想尽办法希望改变他的思想, 告诉他“大学四年填鸭式教育也许能救现在的你, 但之后的40年你不得不被它压榨”。他一时难以接受, 直到从三楼院长办公室跳下来摔断了16跟肋骨、两条腿, 并在医院住了两个月, 这时他才体会到至死而后生进而摆脱了恐惧, 重新找回自我, 成了一名优秀的工程师。

法罕, 虽然学的是工程专业, 但他喜欢的却是摄影, 在工程学院里他的成绩永远是倒数第一。在兰彻的劝阻和鼓励下, 他想放弃工程学, 勇敢地向父亲袒露自己的想法, 去巴西热带雨林接受匈牙利著名摄影师安德烈·伊什特万的邀请学习野生动物摄影, 发挥他的天赋。也正是这样, 法罕遵从自己的内心, 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摄影师。由此。我们也认识到, 假如迈克尔·杰克逊的父亲强迫他去做拳击手, 阿里他爸要他去做歌手, 那无疑都是灾难。法罕的成功在于勇敢地转身, 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 将激情用在职业上, 从而获得最后的成功。

查尔图, 采用的是典型的受虐型填鸭式的学习方式。他不断地追求成功, 为了加强记忆, 他找江湖郎中买药丸。考试前夜, 他就想办法扰乱其他人。学习不问意义与出处, 只是照搬硬套。在教师节大会的发言上, 兰彻为了让拉加看到这种学习的弊端, 将查尔图发言稿上的“奉献”改成“压榨”、“基金”改成“乳房”, 结果他还是一字不漏地背下来, 闹出了大笑话。他是工程学院的优等生, 却像一个报答案的机器, 没有创新、异议, 十年后他虽然成为了岩焦公司的副主席, 但却始终没改变他自以为是的性格。

乔伊, 工程学院四年级的学生, 他的一份迟交了的毕业设计, 被教授斥之为荒唐, 而且被勒令延迟一年毕业。影片中, 乔伊以自弹自唱的方式表达心声, 歌词是这样的:“我这一生都为别人而活, 哪怕只一瞬间, 让我为自己而活, 给我些阳光, 给我些雨露, 再给我个机会, 我要再次成长”。最后, 乔伊承受不住压力, 选择了自杀。他的死被兰彻定义为“谋杀”。数据统计, 印度自杀率世界排名第一, 每90分钟就有一名学生企图自杀。兰彻痛斥教育体制给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 (2014) 》, 其中记载57例学生自杀案例。现实生活中, 学习压力造成学生自杀的例子屡见不鲜, 然而类似的教育体制依然存在。

苏哈斯, 被兰彻称为工程学院批量生产的“机器人”、“蠢驴”, 他先学工程学, 然后读MBA, 最后成为美国银行家。在现实社会当中, 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但是, 成功的定义并非是上过什么大学, 文凭有多高, 而是实实在在的优秀。苏哈斯以敛财为目的, 生活对他来说就是盈利和亏损。在和院长女儿皮娅的恋情上, 他只是觉得有利可图, 院长的女儿, 未来的医生, 对他的形象有益。兰彻把他冠名为价格标签, 凡事以经济来衡量, 毫无人情味。

德国美学家席勒曾说过, 人只有在游戏的时候才能感受自由, 在自由的时候才可能全面发展。影片中的兰彻上大学是为了习得乐趣, 他从来不在乎自己是拿第一还是排名最后。他每次考试都得第一是因为他喜欢机械, 工程就是他的激情。拉加、法罕也因为尊重和选择自己的兴趣, 在自由自觉的状态下获得了优秀的成绩。而查而图、苏哈斯则是填鸭式教学与应试教育的典型, 他们成了为了考试和升学而抛弃个性思想、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机器人”。他们当中谁才是真正成功的人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袁丽峰.《<三傻大闹宝莱坞>:高等教育的反思与启示》.《芒种》, 2015 (24) .

[2]赵冬云, 任惠芹.《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之教育随想》.《大舞台》, 2013 (12) .

[3]邓居首, 朱清云.《从<三傻大闹宝莱坞>浅谈应试教育根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32) .

三傻大闹宝莱坞 篇3

主演:阿米尔·汗 / 卡琳娜·卡普 / 德瓦汉 / 沙尔曼·乔什 / 奥米·瓦依达

上映日期:2009-12-25(印度) / 2011-12-08(中国大陆)

豆瓣评分:9.1分

剧情简介

本片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Five Point Someone)改编而成。法兰、拉杜与兰彻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三人共居一室,结为好友。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彻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甚至还公然顶撞校长“病毒”,质疑他的教学方法。他不仅鼓动法兰与拉杜去勇敢追寻理想,还劝说校长的二女儿碧雅离开满身铜臭的未婚夫。兰彻的特立独行引起了模范学生“消音器”的不满,他约定十年后再与兰彻一决高下,看哪种生活方式更能取得成功。

本片获孟买电影博览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角、最佳剧本等六项大奖,并获国际印度电影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情、最佳摄影等十六项大奖。

影评

《三傻大闹宝莱坞》:

诙谐笑闹却不乏哲思的人生百科全书

如果奥斯卡增设一个“年产量最大的电影产业基地”奖,那毫无疑问,这个奖当之无愧地应该属于宝莱坞。平均每年保持一千部电影以上,其数量早在40年前就超过了好莱坞。当然,宝莱坞在印度也只占了电影市场的四成份额,难怪据说印度人90%都拿电影当娱乐生活的一部分,电影的票价仅仅相当于一瓶汽水的消费。

这部《三傻大闹宝莱坞》,去年在印度影坛呼风唤雨,俨然确立了霸主的地位。如今看完,才竖起大拇指感叹其实至名归。在泪水与嬉笑中,收获了不少异域国度所带来的哲思。在轻松至极的快感中,受益匪浅,实在是“百年一遇”的难得佳作。

这是一场诙谐爆笑的

“无厘头”好戏

本片主打的是喜剧,单从片名就可见一斑。印度式的特有喜剧元素,从开篇就能让人眼前一亮。周星星的无厘头式喜剧,一般不问是非,一味地去颠覆人们最根深蒂固的思想,让人拍案叫绝。然而,在《三傻大闹宝莱坞》里,仿佛任何的笑料都是有理可寻的。就好比在看一本搞笑版的《百科全书》,将笑点依附在最基本的常识和浅显易懂的知识里。三个大男人撑起一台好戏,其实应该说是四个。如果没有这第四个“白痴”来对比映衬,那“笑果”就会大打折扣了。要说这部影片之所以成功,编剧实在是功不可没。全篇将近三个小时,贯穿始末的笑点安插,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俗气,反而觉得恰如其分。举不胜举的搞笑桥段,不知道有多少能堪称经典,至少在观影的过程里,大腿都要拍麻了。“在人类行为学课上我们曾经学过:朋友失败时,你难过;朋友成功时,你更难过。”如此类似的画外音都诠释得嬉笑连连,再配以卖力而精湛的演技,实乃喜剧电影的最上层之作。

这是一堂人生哲理的教育课

本片采用了倒叙加插叙的手法,使得整部影片更为连贯,一气呵成,极其照顾观影者的感情线流程。对印度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从最根基开始反驳,既揭露了丑恶的事实,又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想法。把教育的意义融合在嬉笑怒骂中,由那三个“白痴”来加以诠释。“你明明爱摄影,却跟机械结婚”,这是兰彻对白痴A的拷问。很简单的道理,只有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才有意义,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不然,一味地追求财富与名利,一味地墨守成规,生命将从此暗淡无光。“你这么害怕明天,又怎么能过好今天”,这是兰彻对白痴B的拷问。是啊,生活中有很多人有梦想,却畏首畏尾,惶恐地担忧明天,只能使一去不复返的今天更加浑浑噩噩。人生能有几回搏,绝不能让害怕战胜自己。当白痴A与白痴B都圆了自己人生梦的时候,兰彻哭了,他是一个好朋友,好兄弟。同生共死那是满口胡言的大话,患难与共才是最真真切切的写照。

这是关乎友情、爱情的

普普通通的人生

“直到昨天我还是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但在最近的24小时,我让飞机迫降,几乎把XXX的骨灰送入下水道,还让一个新娘逃婚,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兰彻”,这是白痴B的内心独白。人的一生,将会有许许多多所谓的朋友,但真正一辈子的朋友却屈指可数。至少在这部影片的圈地里,只有他们三个风雨同舟。从进入大学就认识的小跟班“毫米”,最后跟着兰彻圆了自己的学习梦,这是友情。“病毒”的女儿与兰彻十年思念的日日夜夜,最终也成眷属,这是爱情。这是再普通不过的平凡人生了。影片穿插的音乐,是印度电影的一大特色。看印度电影,有时候感觉就像夹带了好几部MV,每首歌都有始有终。配以贴切的影片意境,夸张的演员动作,稍显稚嫩的特效镜头转换——异域风情的另类享受。

很久没有如此满足地看完一部电影了,舒缓一下心情之后,脑海中萦绕着影片中的两句话,“考试有很多门,但爸爸只有一个”和那拍着胸口满脸自信的“一切顺利”。

——时光网

“一切顺利,一切顺利……”

“盐水具有极强的导电性,初二物理知识,我们都学过,只有他会应用。”

“这支笔是卓越的标志,等你遇见和你一样卓越的学生,请再传给他,32年,我一直在等那个学生出现……”

“你们都陷入比赛中,就算你是第一,这种方式又有什么用?你的知识会增长吗?不会,增长的只有压力。这里是大学,不是高压锅……”

“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知道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

“入学那天,你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用铅笔?如果笔尖断了,失重的话它就会漂浮在空中,进入眼睛、鼻子、仪器。你错了,你不可能一直都对,你明白吗?这是一个重要的发明(指太空笔),你知道吗?我的院长说,等你遇见和你一样卓越的学生……去,学习去,考完试就滚……”

“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

网友评论

闲璐:开始笑,后来哭了,后来又笑了又哭了,最后笑了。好片!

私喜:英俊版憨豆,高情商版谢耳朵。一部2小时43分的电影,一部每一秒你都不想错过的电影。它让我在洗澡时载歌载舞,它让我的心情载歌载舞,我多么希望我写出的影评也能载歌载舞。如果吐血推荐可以让更多人看到它,我愿意迎风喷血三丈长!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 篇4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由拉库马·希拉尼导演的印度喜剧电影,主要讲述了印度一所传统名校,在这里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只有第一(指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其中一位学生是个非常出众与众不同的学生,却不随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最后他用智慧征服了印度科学界。

看完这部电影,其情节幽默不时让我捧腹大笑,但是其中蕴含的对高校教育方式的反思却令我想了很多。

电影中校长权力最大,校长的思想传统使得这所学校的老师授课也传统到了极点。同样,中国的大学很大程度上也是形式上的大学。教师聘谁都是聘,学生招谁都是招,大学的权力掌握在书记、校长、教务处财务处这些行政部门,而不是教师手中。随着学生学费的增加,学生的地位有所改善,但教师仍然是游离于高校的权力之外,教师仍然是上课拿钱就走的兼职人员。科研任务、教学任务成为联系教师与学校的主要纽带,学生与教师除了上课期间绝少交流沟通。我们国家中清华北大是最好的大学,但在全球大学排名中却只能排到280多名。作为我们国家最好的大学,相信我们国家对于这两个大学各方面的投入不会比全球其他学校差,但是不管从大学本身或者毕业学生的竞争力来看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要想使我们的大学能够起到如美国大学的作用,就从现下的大学教育来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电影中主人公是一个拥有400多项发明专利,他曾说过这么几句话:为什么我会考试第一名?因为我真正喜欢我的专业,但你们为什么却是屡屡倒数?因为你身上有太多的包袱,甚至是根本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只要跟随着你们的激情所在,激情就会变成你的职业。后面还有一个情节是学院中一个考死记硬背的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被主人公捣乱改了其演讲的台词,本来激情澎湃的演讲换成了让人捧腹大笑的言论。但这所谓的好学生却从头到尾一直没理解,甚至以为下面学生的大笑是认可他的演讲。多么可笑的一幕,然而却也发生在我们身边。从我自身感受,我们的大学教育基本就是一味追求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发展。大学生缺乏活力,也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想这也是我们国家这么多

年来从没有获得过一个诺贝尔奖的原因所在。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 篇5

看完这部电影,也使得我对国产电影更加悲观和失落了。不得不说,这绝对是印度电影史上不多见的经典之作,也是宝莱坞的一朵奇葩。导演成功的将歌舞、教育、亲情、友情、感情、学业和事业等因素融为一炉,让人在欢喜中感动,在感动中微笑。

请允许我用A、B、C来指代片中的三个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名字实在难念。剧情就不再复述了。我只谈谈这部电影给我们的一些启示和感想。首先是教育的理念。

片中的主任,长期以来严酷的推崇竞争,相信只有不断奋进去追求成功,才能真正成为成功者而不被淘汰,于是学校的学风也就变得个性严厉。大家疯狂的学习,背书,考高分,在皮鞭下奋进拼搏,你追我赶。这种学风,很像目前中国许多高校所追求的那样。

在印度,似乎工程师和医生是最受欢迎的职业,对子女抱有极高期望的父母都期望儿子成为工程师,女儿成为医生。成为工程师,就能够获得成功。于是,A,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父亲像希特勒一样独裁和暴躁,逼迫儿子放下摄影的梦想而来到那里学习。学校里的主任,也不负众望,用极大的压力和残酷的竞争逼迫学生去追求卓越。

但是,这种即使在中国也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学风建设思想,却遭到了一个富家子弟C的鄙薄。“不要去追求成功,当一个好工程师,成功自然会来追求你!”他幽默的讽刺教条式的死板教学。“为什么要用那么复杂的定义去定义一个事物呢,它明明能够说的很简单。”于是他不断被赶出课堂。但是他对知识狂热的热爱,使得他一次又一次创造了奇迹,并且最终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死板教条和开朗活泼构成了鲜明的比较。

也许,主任抱有的治学态度确实使得学校成为了国内第一,并且培养了许多成功的工程师,但是,却难以培养出真正的天才来。所以,主任的那支太空笔,始终送不出去。看看学校里的那个大家眼中的模范生吧,他对教授很有礼貌,无论对错,都一律理解,每一天教条式的背诵课本,不理解的地方也无所谓,全部背下来,考试就有高分,坚持下去,就会有好工作。这样的“优秀”学生能成为真正的人才么?C替我们回答了这一点,利用其从外国回来,不懂印度本地语言的特点,他修改了这个模范生的教师会发言稿,而根本不注重词语内涵只会死记硬背的模范生,在台上慷慨激昂的时候,却无意中把下面在座的主任和教育部官员都羞辱了一番,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这一幕,和《闻香识女人》中帕西诺的精彩演绎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主任对学生的高压,也使得许多学生因此而自杀,包括自己一向拒绝承认而谎称为被火车撞死的自己的孩子。极端的理念,极端的方法,也造就了无数的杯具,许多可用的人才,就把大好的青春葬送在了那里。

大学是什么,不就应成为一个机械制造厂,只会生产死板的背书机器,它就应是知识的乐土,人们在那里追求知识本身而不是功利的为了成功。有时候,我们就是在这样光辉灿烂,甚至冠冕堂皇的借口里迷失了真正的方向。主任的儿子,也许本来能够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却被逼上了不入流的工程师的行列,最终在高压中自杀。

影片中,许多次,聪明而真正热爱知识本身的C都灵活的运用了所学的知识。比起那些只能在黑板上默写公式或者教条的记忆课本的教授而言,他出色得多。尤其学业结束时,帮忙主任大女儿产子的那一幕,灵活的将工程学现场发挥,而学术权威的主任只能吃惊的干瞪眼。鲜明的比较,再次扇了僵化的竞争体制两耳光。

其次,人生的信念与价值,人生就应追求什么,成功么?确实是,但是只以成功这样一个空泛的词语作为追求,是不是太迷茫了。C对我们说,要追寻自己的内心。

影片里,借用了许多人的故事来表述这一点,看起来失败的或是看起来成功的人们,其实都过着一种失败的人生。

主任的女儿的未婚夫,用C的话来描述这人以及两人的关系,就是“他先读工程学,再读MBA,最后在美国当银行家,你在他眼中就是一张利润表,他不在乎你,他在乎的是你的身份,主任的女儿,医生,这就是他想要的。”所以,当弄脏了他的衣服,他只会大叫“你毁了我180000的衣服!”当手表丢了,他根本不关心女孩的想法,只关心那块昂贵的手表。想起《小王子》里的一小段:当你对大人们说,有一座装饰着鲜花,颜色鲜艳的房屋,他们根本没有概念,但是当你对他们说,有一座价值1000万的房子,他们必须会大叫,那真是漂亮的.房屋啊!许多人都是这样变成庸俗的大人,其他人在他们眼中都变成了标签,“女医生”、“主任的女儿”就是这样。当女孩发现这一切,明白这一切时,不在屈从于世俗,而是追随自己的心时,她才发现C才是真正的爱人。

A一向相当摄影师,他有很高的天赋,但是当所有人都对他说不时,他也就收起了自己的梦想,开始了工程学的学习。当C帮忙其再次踏上梦想之旅时,他追随着自己的心,最后成为了那个偶像摄影大师的助手,最终取得了成功。

B作为A和C的死党,但是来自家庭的重担让其对学业产生了很深的恐惧,于是,他拜神,烧香,尤其发成绩的前夜。长期,虽然他得到了AC作为朋友,但是当主任用家庭和学业作为逼迫的压力时,他也动摇了,他开始远离C,去和其他人一样,走模范生的道路,去“成功”。友情,知识,真正的价值被抛弃了,高分和老师的认可成了B新的价值目标。但是,当C终究救活了他的父亲,并且对他说,考试有许多次,父亲只有一个时,他最后被友情折服,最终,在学业与友情的两难选取中,他跳下了三楼,再次站起来的他,最后理解了,有些东西是不能被屈服,不能放下的,追随自己的心,准没错。所以,作为最后一名,他却感动了面试官,拿到了想要的工作。残酷竞争和枯燥的压力,当然没有友情、亲情来得可贵,更能培育一个真正的人才。

而主任,作为最严酷的管理者,确实带领着学校完成了历史性的飞跃,但是却因此失去了大学真正的内涵。他用高压把一个个学生逼上死路,把一个个家庭送人绝境,甚至也逼死了自己的孩子。他却越发固执和偏执。竞争中被淘汰的都是弱者,只有分数才能证明学生的价值。也许,他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却拒绝承认,自己确实是一个“谋杀犯”。先谋杀了学生的精神和创造力,再把落在后面的人的身体也谋杀。

那个模范生呢,一向把成绩看做学习的一切,所以考了第二名的他悲哀不已。根本不关心知识,而是为了虚荣学习的他,最后在大会上洋相尽出。最终,他回来履行誓言,成功是什么,在他看来就是跑车,有枫木地板的别墅和昂贵的西服。但是,他依然不得不在社会里夹着尾巴做人,到处求人才能得到生意。而C那惬意的生活,跟随心的脚印,最终成为大发明家,一边创造,一边教育孩子,快活的生活,而且还是模范生一向要求的人。两人的比较,不仅仅彻底证实了模范生的失败,也再次凸显了形式主义的教育的危害。

可喜的是,C最终实现了梦想,并且跟随他的人也都拥有了幸福的生活。而影片中反映的教育现象,在中国却颇为流行,并且成为了从小教育孩子的思想。我们有多少天才夭折在了这样的体制里?而从家长到老师,却都把这种体制奉若圭臬。

影片里,A的父亲最终能够体谅了A的梦想,把电脑卖了买相机支持其发展,使得最后A成了出色的摄影师,在中国,却没有多少父母能有这样的觉悟。也许他们不如A的父亲那样独裁专制,但是却终究走不出教育的误区。孩子在看《红楼梦》,那就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只有看物理化学英语,才是值得夸奖的好学生。

影片里,严酷的主任也最终认可了C的才华,把那支留存了35年的太空笔找到了传人。当他抱着孙子时,亦老泪纵横,不用去当工程师了,你想当什么就是什么吧,足球运动员怎样样?而在我们身边,只有一个学校比一个学校喊的更响的口号,一个学校比另一个学校抓的更严的管理和更大的压力。并且乐此不疲。我不禁要想,如果C在中国,他能得到太空笔么?

电影终究是电影,现实终究是现实。也不难明白,为什么这部电影在中国会引起这么高的反响和追捧。虽然说的是印度,却也和我们如此相似。

究竟谁才是傻子,C看起来很傻,做事和大部分都不一样,追求也一样。甚至,会为了别人的父亲而疯狂的奔向医院,会即使得不得学业证书也要来上学。但是周围的“聪明人”们,难道真的聪明么,难道不是被世俗的糟粕所捆缚同化,最终变成了一样的平凡而卑微。而C,完全漠视世间的陈规陋习,他心中只有最朴素的我们都明白的道理。庸俗的事业和金钱不能和亲情家庭相比,形式化的证书与成绩不能和知识相比。他只是天真的奔向自己的目标,而抛弃了世人的俗见。究竟谁才是白痴?

许多人不喜欢印度电影,因为不能理解其中的歌舞,其实这只是文化的隔阂造成的,不能以个人的价值观来认定有印度歌舞的电影就是不好的。正如科恩兄弟的电影在中国很难引起大的反响,就是在于科恩兄弟的电影太“美国”,我们不能理解其中要表达的意思与反应的现实。但是,这部电影鲜明的主题以其通俗但不媚俗的叙述方式,也使得其拥有极大的潜质成为一部像《肖申克的救赎》那样的广泛传播且被喜爱的电影。

三傻大闹宝莱坞的优秀影评 篇6

小资本小情调的电影可能会给我们的心灵一种淡淡的冲击,可似乎都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好久以来都没有被小电影深深的感动过了。

今天看了三傻大闹宝莱坞,给我带来的感动太深刻了。也许这才是小成本电影达到的巅峰,没有炫丽的特效,也没有招摇的动作招式,但是却能给观众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剧中Rancho是个极度反对填鸭式教育的“叛逆”学生,但是在他的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身边了不少的朋友,其中尤为明显的当熟他的两个挚友,Farhan和Viru,当然还有古板呆滞的病毒院长。他们都在Rancho的影响下,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向,不再盲目的听从父母的安排,不再害怕未来,不再古板老套的训练自己的学生。片中揭露了印度是学生自杀事件发生最高的国家。而Rancho也说出了他的分析,其实他们并不是自杀,而是谋杀,被腐朽呆板的教育制度谋杀的。所以‘以无聊抵抗无聊’是烈日当空下的.中国学生采取的生存态度,远在印度的年轻学生也是同道中人。

Rancho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大学是一个学校,而不是一个高压锅,我们要的是知识,不是一味的争强好胜。但现实是,我们都陷入了疯狂的比赛中,却没有得到知识的兴奋与激动。我们增长的不是知识,而是压力。我们的心其实很脆弱,你得学会哄它。遇到任何突发状况,都记得对自己的心说一句“一切顺利”,安抚一下自己的心。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最感动的还是主角Rancho的眼泪,他好像一直都是很乐观的面对一切,很镇静的应付一切的突发事件,却对朋友的感激无法抵挡,总是忍不住落泪。也许这才是Rancho最值得我们感动的地方,他帮助自己的朋友,不只是生活行为上的,更包括心灵和思想上的。他真正伟大的是从心灵上解放了他们,从思想上挽救了他们,更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幻想如果Farhan还在继续着他不喜欢的工程学,那他可能就不会记得Rancho这个人,如果Viru还在因为惧怕未来而成绩差,找不到工作,那他也不会记得Rancho这个人。但正是因为Rancho的到来,他的“叛逆和独到”彻彻底底的激发了二人的斗志,他们最终还是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找到了快乐。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7

观后感

姓名:丁晓东

学号:1501100204

班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5-2

学院:电子通信与物理学院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以前看电影就是看电影,没有想过那么多,或喜剧或爱情,或战争或悬疑,看的时候都很纯粹,不是带着目的去看的,看喜剧为了开怀,看亲情为了感动,看悬疑因为兴趣,但是看过笑过哭过也就算了,最多能够记清楚情节,别人问起的时候也许会说:呀,我看过这部电影。然后就是主角外形好、配角真善良之类的讨论,除此再无其他了。要往深层次思量,要以一种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剧中人物或者情节却是很少这样做的。为什么主角的性格是那样子,他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心里会想着什么,别人是怎么看待他的,为什么时间地点要这样安排,此处的情节换一种方式可不可以呢?或许我以后看电影会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去看,去发现剧中的内涵,导演或者编剧想要表达的思想,他们想要让观众从中看出什么,带着欣赏怀着疑问,有发现多探索,不再泥于事物的表面。这门课程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影视心理的析,也是对于人性,社会,三观的理解与思考。

其实我在一年前就已经看过《三傻大闹宝莱坞》,那个时候纯粹当做一部喜剧片来看的,因为它的确有很多情节都让人捧腹不已。在老师播放之前我迅速回想了一下一年前看完后的情景:舍友们笑得前俯后仰,直拍桌子大叫,兰乔那么聪明连老师也敢捉弄反驳,法罕喜欢摄影却听从父母的安排学了工程,莱吉居然求神拜佛指望神明保佑,差不多都是他们搞笑的场景,冒充别人参加舞会,临时当起接生婆,考场忽悠监考官等等。可是重新看过这部影片我对剧中每个人物又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部亲情,爱情,友谊再结合喜剧元素的电影,剧中总是有着欢快的背景音乐,让人禁不住心情就雀跃起来。

影片从三人寻找兰乔开始讲起,一开场就是接到那个至关重要的电话,得知兰乔回来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然后就不顾一切的前往目的地,法罕让起飞的飞机落地,莱吉甚至慌张的忘记穿裤子,一系列夸张的动作和紧张无比的表情既体现了他们三兄弟的情谊之深厚,又反映了他们着急想要见到兰乔的紧张心情。接着三人碰面前往西姆拉寻找兰乔,在行进的路上开始回忆初入大学的点点滴滴。

兰乔刚进学校就因为脱裤子事件而造成轰动,他总是善于观察,居然利用一根普通的电线和勺子做成了简单的导电回路来回击别人的尿刑攻击。主任在演讲上炫耀象征成功的太空笔,兰乔一语惊人,主任顿时语塞。为何花费百万造出太空笔,还不如最简单的铅笔?殊不知这在主任眼中却是在挑衅他的权威,因为他是一个恪守成规的老顽固,接受不了富有创新精神的兰乔,两人因此“结仇”。

兰乔总是敢于挑战所有的规则,他在学校总是那个最闪耀的星星,他成绩很好,对机械有着异常的天赋和热情,总是名列前茅,他从来不死记硬背,因为死记课本知识只是复制而已,活学活用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就像机器人盲从于课本和教授,那种填鸭式教学又有什么意义呢?而乔伊的死不得不说是敲响了警钟,只认分数不管其他,这不是在教育,而是在毁掉人的创造精神。校长总说乔伊的飞机是不切实际的空想,甚至打电话刺激乔伊的爸爸说他不能毕业,最终这样一个善于动手、勤于思考的学生,因为受不了学校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生命,也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当那架平稳飞行的飞机和乔伊悬梁自尽的躯体同时冲撞人们的眼球之时,是后悔当初没有给他机会,还是感叹于教育体制的不足。这是大学的教育体制的悲哀,大学不是高压锅,不是压力的制造场所,而是人才的培养基地。可是这样只认成绩的体制我们又能指望它会培养什么优秀的人才呢?或许就像兰乔在那堂课上说过的:你虽然是工程专家,却不懂真正的教学。他总是敢于在站在人前,说出发人深省和警人深思的话。他也只是普通人,并没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只是敢于想在所有人的前面。

除了成绩出众之外,兰乔还比较擅长并乐于开导别人,他看似无知纯良,其实是极为聪明先知,就像是上天派来的神明,每当他人在无助、错误或者是生活即将步入歧途的时候,他总是会适当的出现,告诉你他的免费建议。他总是积极热情的帮助朋友,对校内小贩也不吝啬好主意。他在不经意间也收获了爱情,之前有校长大人的激烈阻止,可是校长最终也被他的天赋材质所折服,毕业前夕,主任把象征着荣誉的“太空笔”送给了兰乔。毕业的时候,法罕得到了一个匈牙利摄影师的工作邀请,莱吉坐在轮椅上收到了工程公司的聘用,而兰乔默默离开学校,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一切的片段糅合在一起,似乎是导演想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力量,改变人们习以为常的错误观点,社会上不完美的地方有很多,或许我们一直希望有一个像兰乔那样敢想敢做的勇敢的站出来,说出心中所想,说出人们想过却不敢说出的话。

生活需要目标,这样才有前进的动力。可是,最可悲的是,我连目标都没有,何谈方向和动力。做自己最难,有时候会随着眼前眼花缭乱的世界而浮动,找不到自己。可是我知道,生活真的不是要我做谁谁谁,最好就是做个傻瓜,能问心无愧就好。你们虽然是傻瓜,却是一群有情有义,快乐无比的傻瓜。你们拥有的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就是友情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8

华红英

很久没有在电脑里看到一部这么好的电影了,非常有教育意义!影片长达近三小时,但看的过程一点也不觉得缓慢。从片名到剧情都有搞笑成分,殊不知反映的却是这么深层这么内涵的东西。

影片开头以两个好朋友在寻找消失多年不见的好兄弟兰彻的过程中展开的回忆:讲述十年前兰彻顶替他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的故事。这是一所印度传统的名校,这里的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只有第一(指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兰彻却不愿意随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教育观念。最后他用智慧成为了印度科学界的一位天才科学家(具有400多项专利),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做回了真正的自己。“三人帮”中兰彻和拉加想成为工程师,法罕却想成为野生动物摄影家。影片中随时穿插着幽默的语言,行为。他们把院长称为“病毒”,把查托称为“沉默者”(无声火)。

电影中两个镜头震撼了我,一是院长不相信学生能把自己的毕业作品设计好而勒令延迟毕业时间导致该学生不堪重负上吊而死;另一个场景则是院长逼迫拉加做出选择,要么自己退学、要么让兰彻退学,拉加不堪重负选择跳楼解脱。这两桩事情反映出的问题很大很现实,反映出了印度传统教育填鸭式的弊端,从中也反映出了比金更坚的真情。

填鸭式教育不仅在印度,在很多地方都在采用,并且我们要承认有时候它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但是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如果一味强调灌输和死记硬背,那么则是和时代发展脱节的一种愚蠢的行为,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记忆,而不是像片中查托死记硬背导致在毕业典礼致辞中出丑那样,我们要的是理解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那么才有可能出新的成果。称院长为“病毒”的原因我想就是他这类人的思想扼杀了人的创造性吧。

“盐水具有极强的导电性,初二物理知识,我们都学过,只有他会应用。”这是一句经典台词,这个知识大家都知道,在初中时代都背了下来,但是为什么这时候兰彻运用后大家恍然大悟,就是因为很多人只是记住了,而不是学会了。“一种记录、分析、总结、组织、讨论及解释信息的、有插图或无插图的、硬抄或平装的、加套或不加套的,包含有前言、介绍、目录表、索引的用以增长知识、加深理解、提升并教育人类大脑的装置,该装置需要视觉、有触碰的感官形式使用。”(实际上是在说:书)。这是教授在课堂上以不知兰彻在说什么准备赶兰彻出课堂时兰彻进行的一个定义描述,把教授和同学们说得目瞪口呆。虽然谜底很简单,但是难住了这么多的所谓精英,这是为什么,还是同一个原因,大家没有经过理解记忆,而兰彻,不仅理解了,并且加以运用。此类经典段落在片中经常出现,比如考试放榜那天平时看起来不在学习的兰彻考得比整天看书背书的查托名次在前等等。兰彻说的一句话“死记硬背也许能让你通过大学4年,但会毁掉你接下来的40年”这句话很有道理,一个人的追求不能停止在大学毕业,接下来的时间、接下来的世界会更精彩。

无论作为一个学习者还是教育者,我想我们都应该明白我们现在的学习更注重理解学习,这样学起来会更轻松快乐并且效率高,这也是快乐学习法为什么会风靡全球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于影片中的情谊,友情、亲情、爱情,我想自不必多说。从在兰彻一进学校的时候,帮他拿行李的小伙表现出的热情,到很快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拉加为了不拖兰彻后腿宁愿选择死亡也不出卖兰彻,以及十年后法罕不惜在飞机上装病下机、拉加连裤子都来不及穿要见到兰彻,其中展现出的友情大家有目共睹。当然,除了友情,影片中唯一的女主角与兰彻之间的爱情也值得一说。女主角是院长的女儿,有这样一个极其传统保守的父亲,最后她还是毅然选择了兰彻,我想兰彻那样的人,那样的思想已经深深感染了每一个人,当然也包括院长,从他把那支32年都没有送出去的钢笔最后送给兰彻就可以看出来了。人生最珍贵的事情之一莫过于有几个真正的朋友,他们做到了。

还有重要一个情节不能忽视,三兄弟之一的法罕虽然上的是工程学院,但是他的梦想是成为野生动物摄影师,在兰彻的鼓舞下他终于鼓起勇气向父亲诉说了愿望并且得到了父亲的同意,这也正应征了兰彻的那句话,未来的四十年将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与方向,我们应该为了自己的理想活,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开始学,终不会后悔。

片中还有许多的经典台词,例如“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顺利’。” “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知道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 “我为你所做的事都非虚情假意,我一向听你话,哪怕一次,让我聆听自己的声音。求你了„„爸。”“去活出你自己,我的儿子。”“今天我不请求上帝给我这份工作,只为这生命而感激。”

——“如果病毒说‘我的孙子将是一名工程师’,我就打烂他下巴,但当他最终说话时,我们都惊讶了”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9

《三傻大闹宝莱坞》一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印度教育喜剧。它带给生命不仅仅是启示和思考,而且带着强有力的指引!虽是喜剧却引人深思,用一句话来说:一部电影,一种态度,引发人生思考。看完这不片子,思绪万千,久久的沉浸在影片动人的情节中引发了我的思考:

关于教育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初次看到片名认为不过是阿三们又一次没耍事的恶搞,让人想到周星驰的无厘头搞笑,懒得去看,也就错过一部经典、富有哲理的电影。然而真正去看了的人,才会意识到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愚蠢。兰彻、法汉、莱俱是印度最好的工程学院的学生。填鸭式教育,是这所印度第一工程学院的教学模式,每一个学生都活在高压状态下。兰彻遥控着飞机飞向乔伊的窗口,没有看到乔伊兴奋的样子,却是凌空的双脚和白墙上的“I QUIT”。“两种方法让自己拔尖,要么提高自己,要么降低别人。”大多数人上大学只是为了一个学位,主角兰彻只是为了学习的乐趣。再看我们中国的教育,有多少莘莘学子不在抱怨这种应试教育?又有多少学子深受这种教育的毒害?我们努力迎合父母的期望,为了有出息、为了分数、为了名次、为了争第一、为了文凭,埋头奋斗。条条框框的定义概念都背的滚瓜烂熟,但能真正把理论知识用到实际中的又有几个呢?这是教育的失败?那么这又是谁造成的呢?

关于友情

这是一部以友情为主线的影片。一开头就不同凡响,为了见一个旧友,法汉在刚起飞的飞机上装病,飞机不得不返航;而拉朱情急之下忘记了穿裤子,可见这位朋友在他们生命中的位置多重要。在电影中我们看到,法汉喜欢动物摄影却因遭到父亲反对差点放弃,拉朱因忍受不了被主任退学的压力差点自杀死掉,最终都是因兰彻才得以改变。可见友情在这三人见的可贵。生活中的我们不也是渴望这种能够感情的吗? 就像剧中歌词唱的一样“烈日下他如同一片绿荫,大漠之中,他便似一片绿州,对受伤的心,他是良药一剂,恐惧着,我们都泥足于井底,无畏着,他畅游于海天之际。毫不迟疑地迎接潮汐,他如一片浮云独自飘逸,却是我们最好的知己。”这就是友情。

关于成功

出人意料的还在结尾,揭示了主人公兰彻得真正身份。他根本不在意学位而是出于热爱才读书,看似没有苦读却成绩斐然,最终得到了那只像征卓越者的钢笔。兰彻最终成了发明了400专利的大科学家,还按自己的思想创办了一所理想中的学校。影片最后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什么是卓越?成功如何定义?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卓越的生活应该是忠实于自己心灵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影片中兰彻说道“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知道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法汉劝爸爸让其放弃当工程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摄影时说道:“爸爸,如果我是摄影师会怎么样?我可能赚的更少,房子会更小,车子也更小,但是我会幸福,我会真的幸福,我为你做的一切都会饱含真情...”这部影片不禁让我想到我们的学生如果也象兰彻一样因为热爱而学习,而不只是为了钱及炙手可热的职业,不把财富及职位升迁做为成功的唯一标准,我想他们会快乐地学习,他们会更具有创新思想,他们走向卓越的机会会更多,成功的概率会不会更大。关于态度

在影片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All is well!这到简单的一句话,我们可以经常的对我们自己去讲吗?也许我们在生活、工作或是情感世界中有过很多的迷茫和低落的心情,同样的,当我们发现我们所做的事情不被人所理解,我们被别人划分为另一类的时候,甚至是被大部

分人所拒绝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坚持我们自己的初始理想与信念吗?是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个非常严格的训练场,同样的是不能马虎的,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活得精彩,活出自己的方式,那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当我们的追求,内心要想实想的理想与现实有所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坦然的去面对这一切,当在生活不尽意的时候,或是自己内心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走向何处时,我们还能坚持对自己说“All is well!”吗?面对求来的生活、工作或是自己还没有规划好的人生,我们要放下对以后生活的恐惧,摆好自己的心态,拥有一颗乐观的心去看这个世界,无论发生什么,我们只要坚持对自像兰彻那样对自己己说 “All is well!”。相信我们以后的人生会更美好。

……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10

影片中,某生因为沉迷于飞机研究而耽搁学业,被校长在无引导的情况下嘲笑、通告家长甚至处罚,最终精神崩溃乃至上吊自杀。

更为可悲的是,校长的儿子就在这种重成绩的教育环境下,因成绩不理想而郁郁自杀。

谁是两条鲜活生命的凶手?仅仅是片中的校长?

当然,如果以此来一味斥责考试的罪恶,一味贬低校规对人性的压制,那是偏颇的,甚至是愚昧的。

谁也不能否认:考试,是学生发展的一种动力;规矩,是学校稳定的基石。但考试不能单一,成绩不能至上,学生兴趣不能被扼杀;规矩不能教条不化,规矩不能压制人性,规矩不能阻碍发展。

由此看来,如何理顺学生学业考试、兴趣培养、能力提升,顺从人性,又遵从规矩,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大课题。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11

影片中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兰彻的口头禅:All is well。“这能解决问题吗?”“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它至少给了我们面对问题的勇气!”这是一种乐观的态度,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用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这样我们离成功会更近一些。其实我们的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顺利”。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出去工作,我们面临的压力都是很大的,如何在这竞争中快乐的生活呢?这就需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支撑,或许“All is well”。做困境未成年人支持项目以来,见过很多困境未成年人及家庭,他们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有时家访回来情绪是低落的,不知道自己能给服务对象带来什么;有时面临各种文案的整理,状态是狂躁的;有时家长对于社工的完全依赖让社工无力……做社工的过程中不是只有欢乐,同时也有忧愁,社工不是万能的,也会有不同的情绪,我们要学会及时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培养良好的心态。

我相信任何一部电影,都可以展现出一辈人甚至一代人的精彩故事。看电影看的不仅仅是情节发展,更重要的是创作者想要向我们传递的内容。每一部电影在第二次第三次欣赏时,你会惊讶于自己的成长。看电影,也是读人生。

做好社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一个持续累积的过程,今天的积淀与反思促进我们更好地成长,社工路上你我同行,不忘初衷!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篇12

看了这个电影感触好深,觉得好赞呢,三个人的友谊好感动!也说了亲情,友情,爱情,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让我再一次知道趁年轻必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选择喜爱的工作,去发挥自己才能和能力,不要怕恐惧不要找借口,遇挫折更不要轻易放弃!还有就是一定要跟优秀的人在一起,都说跟对人做对事,只要找对了方法才能让自己成功。

大家应该都知道坚持跟行动真的很难,很多人都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今后必须要养成把努力当成一种习惯而不是三分热度。生活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有句话说:人生就像一场竞赛!你不成功别人就超越你,今后生活中一定要追求卓越,感于去挑战,不要选择安逸,创新才是硬道理!才配的这句话:唯有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现在社会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几乎都会为车子、工作、房子、面子,一定不要活给别人看,世界是自己的。现在人心越来越脆弱,也很容易陷入恐惧,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哄哄它!切记:千万不能为了压力就去死,要找别人或对朋友诉说,(记住人生除了生死其它的都是小事)要知足常乐要有好的心态,要学会自己调节,学习兰彻说的那句话:平安无事,学会自己去思考,去感悟,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勇于品尝所以滋味,只有亲自品尝到的味道,才会有不同收获,才有是完美的人生。

上一篇:地震科普知识专题下一篇:年的味道作文800字_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