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有感

2024-06-21

对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有感(精选12篇)

对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有感 篇1

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厦随性说了一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虽然子厦的本意不是“读书做官论”,但是这一思想却在接下来的两千多年里受到不断的误读,受到封建统治阶层的利用,一直以来侵蚀着中国的知识分子。如果说,在孔孟时代,这一思想只不过是“内圣外王”的政治号召,但在汉朝以后,随着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的官方思想,以及隋唐之后科举制的实行,这一政治号召的具体内容发生了你巨大的转变,成为一种政治上的诱惑,久而久之,成为士人的心理追求、人生目标。“学而优则仕”渗入读书人的骨髓-------只有读书才能走上仕途,而读书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做官。而这种误读是与孔子的本意相距甚远的。但这种误读却在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却依然持续着,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熏陶着每一个读书人的心,使他们始终将学而仕作为他们的人生信条。

“学而优则仕”——学习成绩优良就可以去做官,这样的古语今译并不符合原意。“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篇:“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从古到今,《论语》注本成百上千,这里只介绍两家最具权威性的: “优,有余力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事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宋·朱熹《论语集注》)“《说文》:优,饶也。饶,余也。言人从事于所当务,而后及其余,不泛骛也。”(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今人杨伯峻先生在总结历代注解的基础上,在《论语译注》中对子夏的话作了十分简明的译述:“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所以这才是对“学而优则仕”正确的解释,它较为真实的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但是,“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还正在影响着新一代的中国人。2013年公务员报考人数再创历年新高,高达150万人。挤进官场,做个“编制内的人”几乎成了大多数人的梦想。怀揣这样梦想的人不在少数,例如张倩倩是一个30出头,在私营外贸企业做了六年的业务员。最近他做出一个重要决定,重拾书本,报名参加温州某县城的一个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在她看来,人上了30岁。就一定要有稳定的工作和优越的生活保障,挤进体制内,成为,有编制的人,被张倩认为是获得这种保障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沈娜一个连续参加国考八次的“女强人”,自从大学毕业后连续参加国考八次,如此不懈的坚持目的只有一个挤进公务员队伍。曹亮,一个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在同时拿到两份offer,一份来自英国某大学的PHD入学通知书,一份来自南方电网。父母与女友家人一边倒地认为他该选择南方电网。理由充足得让他难以辩驳:这么难进的国企别人挤破头都挤不进,等你念完书回来,还能找到那么好的工作吗?如果找不到,念那么多书又有什么用?这样的选择越来越成为毕业生择业时毋庸置疑的标准答案。

“国考”这么难,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争先恐后的参加呢?一是就业形势严峻,公务员稳定,有保障。二是,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仍然有很大的市场,占据着很多人的心。三是、创业环境比之八九十年代而言,缺少了一些机会,被“先下手”的给占据了,现在的创业更多的是靠资本赚取资本,而对于大多数中下阶层的人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以做官为目的,以此谋取暴利,自古以来,钱权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了权,就能通过权谋取钱。五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国企不断强大,并且不断延伸,在媒体上,关于央企与大型国企高歌猛进的报道随处可见:央企集体进军房产、煤矿,并广泛收购民营企业;奔赴沪深、香港、海外上市融资;2008年,中石油蝉联亚洲最赚钱企业,中移动成为全球最赚钱电信公司,中国工商银行成为全球最赚钱银行……同年,国家为刺激经济投入四万亿,其投资的近九成项目被国企拿到。有的民企生存举步维艰,他们始终未获得与央企、外企同等超国民待遇的民企在这股“国进民退”的浪潮中,已然沦为弱势群体。许多民营企业家要么转向房地产等性价比更高的暴利行业;要么等待被大型国企收购,戴上“红顶安全帽”;要么去做加工制造等低端产业,这是央企尚未,也许也是不屑蚕食的领域。而这也使得民企有的职工一心要到“体制内”去的原因。

首先,求稳思想会扭曲社会激励机制。按照经济学的观点,人们之所以热衷于挤进体制内,是因为预期当前及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体制内获得抵补风险后的净收益要远高于其他职业。这种净收益甚至包括人脉广、办事方便等便利条件在内。湖南科技大学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唐志军说,在体制内能获得较高的净收益,就会极大地鼓励人们热衷于追逐权力,进而导致权力寻租,打击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公职人员应该有为人民服务的觉悟,最起码要有“职业精神”,而非“当官意识”。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也认为,官本位思想本身就是对社会结构优化演变的一种体制性抑制,优秀人才进入体制内以后,由于现行激励机制、晋升机制等不健全,年轻人的创新能力必然受到抑制。而且当着眼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成为主流,将依靠权力及制度获利视为创造财富的路径,其示范效应就会在更大程度上扭曲社会激励机制,偏离“劳动创造财富”的价值取向。其次,求稳思想会削弱社会创新意识。一般来说,政府及事业单位是分配性而非生产性部门,当人们热衷于挤进体制内,尤其是那些具有企业家才能的人不去创业、不去创新,而是去竞争公职时,人的才能和创造力被配置在非生产性的再分配领域而不是生产性领域,热衷于“分蛋糕”而非“做蛋糕”,就会弱化社会的创新能力乃至影响未来的经济增长。

当前的经济情况、年轻人的就业有很多途径,比如创业、并例举马云、俞敏洪、牛根生等都是放弃“正途”,而选择歪道,俞敏洪放弃北大教师的工作选择创业,马云也是放弃在学校老师的工作选择从商,当前的经济环境还是很宽松的,例如国家推出许多帮扶了创业的的政策,比如贵阳市小河区的那个政策,就是一个例子。总的来说,就是我们很多就业的机会,以及成功的机会,除了选择国考还有很多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赚取财富。

对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有感 篇2

一、坚持公平教育理念, 平等对待学生

“虽然孔子的‘有教无类’还不能称之为‘全民教育’, 但是, 其中体现出来的那种朴素的‘教育平等’的思想精神, 却对我们今天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实行义务教育, 扩大教育规模, 最终达到‘人人都能受教育’的宏伟目标, 有着重要的现实启发意义。” (1)

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改进, 就必须坚持公平教育的理念。首先, 在高中政治教材的编排上应考虑学生之间的具体差异, 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其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分”取人。目前有不少政治教师偏爱成绩优异的学生, 而忽视成绩较差的学生, 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好生”、“差生”之分, 正所谓各有所长, 因此, 教师应该向孔子学习, 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 善于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 适时地进行诱导, 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 由近及远, 循序渐进地学习。其实, 启发式原则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

由于思想政治课知识内容理论性强、抽象, 学生理解困难, 然而目前仍有不少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时仍然采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 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灌输, 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 而不是主动的。

高中政治教师要想改变学生学习效果低下的现状, 就必须在课堂上积极地运用创设情境法、活动探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形式的教法来进行启发式教学,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因材施教, 充分重视学生个体发展

孔子十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创造性地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同时他又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地进行教育, 促使学生知识、技能与道德全面发展。

当今高中思想政治课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满堂灌”的方式, 在面向全体学生授课过程中, 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为主, 忽略了学生的具体差异。然而, 学生是存在具体差异的, 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理论常识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在某些理论知识方面的特长, 同时又帮助学生掌握各方面的基础知识,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知识、技能及道德教育相结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孔子将“六经”和“六艺”以及“文、行、忠、信”纳入其教育内容体系中, 可见他采用的是“德才并重”的原则, 既重视道德教育, 又注重知识与技能教育, 这对我们现当代教育追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是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新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也更注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教育和能力的培养, 但是大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 缺乏将抽象的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也忽视了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的教育, 所以,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是仍然存在问题的。

“教书不等于教学, 除非教的是自己通过学习撰写出来的书, 而不只是教别人的书———自己不了解的别人编写的教材” (2) 。所以, 我们的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增强理解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育理念更新的同时, 也要进一步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 应该将孔子“德才并重”的原则借鉴过来, 适当地进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教育和注重学生思维探究、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道德等全面发展。

五、学思结合, 加强学生学法指导与思维能力锻炼

“学思结合”是孔子常用的教学方法, 他在教学过程中, 既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还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然而,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但是很多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严重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导致多学生学习被动。另外, 高中思想政治课着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然而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侧重于讲解“是什么”, 却很少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和“怎么办”, 这就严重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

六、教学相长, 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活动,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 (3) 孔子运用“教学相长”的教育原则, 进行“乐教乐学”、民主教学、平等教学, 就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成功典型。

有不少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授课方式过于刻板, 方法单一, 表现严肃拘谨, 造成课堂缺乏良好的师生互动, 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倡导素质教育, 应该借鉴孔子教学相长的教育原则, 积极尝试“乐教乐学”的教学模式, 应该以积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情绪, 投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 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动力。

当今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要求,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 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和改进教学方法, 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摘要:孔子是中国教育领域的先行者, 是伟大的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 其教育思想体系中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等许多科学合理的成分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有一致性, 对高中政治教学的改进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注释

11 李如密:《儒家教育理论及其现代价值》, 北京:中华书局, 2011年版, 第30页.

22 周勇:《跟着孔子学当老师》, 华东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第64 页.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篇3

“人类社会靠文化传承而延续,靠文化创新而进步,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离不开教育。”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三乐之一,优良的教育传统是我们光辉灿烂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深度改革和深刻转型的历史进程之中,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的同时,如何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思想资源,始终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贵阳中医学院杨柱教授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撰写的《孔子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发展》(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一书,做了积极的探讨。全书通过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回溯与反思,并结合当代教育发展的实践,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孔子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作为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历史功绩,主要是通过其教育家的言论和实践体现出来。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曾说过,“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里,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又差不多都由孔子那里出来。”千百年来,有关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历来备受社会所关注,人们对其存在着诸多不同的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理解孔子教育思想显得非常重要。杨柱教授通过“回到原典”,梳理和回顾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认为孔子教育思想并非孔子独创,而是中国古代先哲集体智慧的结晶。孔子教育思想是他的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它以本心修养为开端,立足于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为教育目的,强调“修己以安人”,君子既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更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活力来源于继承与创新的发展机制,在个人道德觉悟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由人的发展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具有普适性价值。作者认真分析了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着力探究了孔子教育思想中所蕴含的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谐教育和创新教育密切相关的思想观念,并为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在历史(孔子教育思想)与现实(当代教育发展)之间寻求到若干的新的契合点。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学有所教”的要求,把教育公平提到了新的高度来认识和阐述。杨柱教授在书中敏锐地关注到这一问题,提出:“真正的教育平等必须以提高教育效率为前提,真正的教育效率必须以实现教育平等为目标。”并认为:“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和他的‘仁爱思想一样是有‘差等的,道是无类却有类。”这些分析和评判既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孔子教育思想,也有助于我们面对目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复杂局面。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和更好地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服务,就必须创新教育发展理念,把握教育发展规律,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破解教育发展难题,真正做到优先发展教育。为此,我们不仅要学习研究现代教育,还要学习研究传统教育。传统教育是指由历史传承下来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等,其中不乏智慧的光芒。所以我们认为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不仅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新构建和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均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必将“有功效于将来”,是人类文明远行的重要资源。

对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有感 篇4

现代的社会是个性化的社会,鼓励个性也是鼓励创新,这种个性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做一个特别的自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上,就比如作文,想法不同,个性不同,写出的文章内容和风格等方面就有所不同,老师也要结合学生个体的特点来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启发式的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孔子教育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问答式,讨论式,通常是学生提问孔子才回答,这样就使得学生要自己去学习去思考,没有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就不可能提出问题,也没有办法进行指导。而且必须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对自己的观点是什么看法。在现代的语文素质教育中也是同样道理,学生是主体,要用启发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这样才是有效的教育。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

在学习生活中,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教师实际上也是一门隐性课程,虽然不在正规的课程计划之内,但是实际上却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自身要有比较高的语文素养,有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才能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并用自己的风格影响学生。还有就是必须有良好的治学精神,孔子就是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精神品质,用实际行动使自己的学生受到感染,起到了模范作用。学生在这样一个隐形的环境中也会不知不觉地去追求知识,去积累,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语文素质的提高。

(四)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来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语文素质教育,环境很重要。在孔子的课堂上时常有音乐伴奏,学生可以弹琴赋诗,这也是一种情景教学,非常具有诗情画意的一种氛围。在这样诗意的氛围下,学生也会不自觉地受到熏陶,毕竟想要教会学生一种感受或是某种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会,然后得到的感受才是最深刻的,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才最好。

(五)注重实践,回归生活

孔子重视社会实践。孔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风尘仆仆,周游列国,游说诸侯。社会成了他们的讲堂。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各种能力。现代的语文教育也应该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素材,发现生活中的美,把所学的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一些作品的内容,更易于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质。

在教师因材施教和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自身还必须长期努力和积累语文知识,注重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才能慢慢提高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张玉霞。从《论语》探析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的现代理论价值[J].管子学刊,2007,(1)。

[4]秦玉洁。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新课程理念[J].教育革新,2009,(7)。

孔子的教育思想 篇5

化学化工学院

11化学(1)班

苏萍

学号:1107030014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培养贤人七

十、弟子三千,并倡导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教育格言,成为万世师表。孔子虽然没有自己的著作传世,但由他的弟子将其言论汇集而成的《论语》一书,却可以让我们从中领略他的哲人风采,感悟他的教育思想。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一、孔子的学生观

孔子的学生观集中体现在他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的思想。孔子认为,人的天生素质都相差不远,只是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人与人之间才形成差异,即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认为除了上知、下愚不可移易之外,其他人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这说明了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人的可塑性。孔子在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的基础上,演绎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是孔子最先执行的教育方针。他自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门弟子来自鲁、齐、宋、晋、楚、秦等国,其中有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贱人”仲弓;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箪食瓢饮的颜渊;有愚直的高柴,也有卤莽的子路。孔子不畏世俗,怀着极大的教育热情,“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对于那些出身低贱和家境贫寒的学生施以平等的教育,真正做到了“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忠于道”,体现了师爱的理智性和广泛性。“有教无类”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所呼唤的教育公平是最好的回答。

孔子在尊重学生志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方面树立了榜样。由于他对学生了如指掌,因而能因人而教,循循善诱。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例子在《论语》一书中的记载是很多的。在《论语?先进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了“闻斯行诸”的问题,即“得到真理就马上干起来吗?”孔子的答案竟完全相反,这引起了公西华的疑问。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说,冉求平日做事,过分谨慎,所以我给他壮壮胆;仲由有两个人的胆量,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的锐气。这就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因人而教的范例。这个例子说明了孔子的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无的放矢。

孔子的教育还十分注重顺应学生的性情,采用使学生“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育方法,这就好像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是一派盎然的生机,而不是冰霜肃落、生意萧索。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在成为孔门弟子以前,“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凌暴孔子”。但孔子对子路并没有采取憎恶的态度,而是“设礼稍诱”,以身立教,终于使子路折服,并穿上儒服发誓要跟孔子学习。后来,子路不仅追随孔子游说诸侯,而且成为了孔子思想的忠实信奉者和执行者,甚至在卫国宫廷内乱时还牢记孔子“君不死,冠不免”的教诲,临危系帽缨而被杀。这显然是孔子循循善诱的结果。我们深知,改变一个学生,在延迟的期待中需要老师多大的耐心和韧力。这个故事,对于我们改进后进生的教育不无启迪。

二、孔子的教学观

孔子提出了以“学—思—行”为主要内容的三环节教学法。“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他认为学是求知的唯一途径。孔子主张培养学生好学乐学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他还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强调对学习不仅要有兴趣还要有乐趣。孔子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孔子的教导下,颜回“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达到了“有若无,实若虚”的境界。孔子指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说看问题不要先入为主,不要主观妄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惟我独尊,而要实事求是。这些都是做学问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孔子提出了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他主张学习时要开动脑筋,因为“学而不思则罔”,当然,光思索,不读书,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思而不学则殆”。与此同时,孔子十分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孔子提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简称为“由博返约”。孔子主张教学中广博与专精两者是辨证的统一,他认为教学既要重视学习的广博,又要强调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学生只要有了这种能力,就能把复杂的知识系统化,把握住知识的核心。颜回能“闻一知十”,就是他善于思考的结果。孔子还强调“学以致用”,他主张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之中。他认为学习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就证明有所学。他的弟子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学以致用”的观点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综合实践课程的初衷如出一辙。由学而思由思而行,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教学过程,这一思想对今天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孔子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应当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基础,在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要求时,不要勉强灌输知识。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想不通,心中充满愤懑的时候,再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在学生有所体会,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去点拨他;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是没有培养前途的。这说明孔子反对注入式教学,主张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启发式教学,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的教学思想。

我们还不妨审视一下《论语》这部书的形成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基于教育意义上的启发。《论语》以孔子应答弟子及时人的提问记录为主体内容,书中把当时诸位弟子的提问及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了下来。所谓论者,是指这些记录是由其中七十名高足弟子讨论编辑的。可见其间弟子和先生的教学互动对《论语》的问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论语,从字面理解,便是论者语录。如果不论,不积极展开讨论,论语从何而来?在今天看来,这种以讨论为主的“论语”式教学方法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应当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孔子在教学组织的形式上也是丰富多彩的。大体上,孔子采取了个别教学、集体教学和游历教学三种形式。孔子的教学以个别教学为主要形式。他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施教。例如对积极上进的颜回,则整日与之讲学,使“回也终日不违如愚”。而对自我要求不严而“昼寝”的宰予,则用“朽木不可雕”的严厉批评促使他学习。据《庄子?渔父篇》记载:“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这里的“杏坛”就是孔子聚徒讲学之所。可以说“杏坛设教”就是我国集体教学的雏形。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他一面进行政治游说活动,一面进行教育活动。尽管在屡遭挫折的情况下,孔子仍坚持教诲学生。在宋国被困,孔子“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国断粮,孔子仍“讲诵弦歌不衰”,其“诲人不倦”之精神可见一斑。就孔子的教学组织形式而言,也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孔子的教师观

纵观我国古代教育史,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和水平。孔子提出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孔子对教师提出的这一要求可以说是严格而合理的。孔子说他自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两句话揭示了教师工作的本质特征。为了教好学生,教师就必须学好知识。“学而不厌”表现出教师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诲人不倦”表明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教育的乐观。古今中外,凡是在教学上成绩卓著受到学生敬仰的优秀教师,没有不符合孔子这两句话的精神的。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就应重视自身的学识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矣改,是吾忧也。”他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主张诲人不倦,认为这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与崇高精神境界的体现。他认为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高度负责的态度是诲人不倦的思想和精神基础。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孔子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这表明孔子强调教师要为学生作表率,他自己就是以身作则的典范。孔子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学生生病,他去探视;颜回病逝,他老泪纵横。孔子对学生的热爱,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与尊敬。学生对他心悦诚服,视之如日月,敬之如父母。孔子死后,“弟子皆服丧三年”,“哭各复尽哀”,“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孔子之于学生,学生之于孔子,充分说明了成功的教育首先必须是爱的教育。

五、孔子的课程观

可以说,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注重教材开发和课程改革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以“文、行、忠、信”为核心内容。在重视道德教育的同时,也不忽视知识的教育。孔子精心整理、编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作为教学用书,其教学内容涵盖了文学、道德、伦理、哲学、历史、音乐艺术等课程。孔子的课程设置及教材开发充分了表明了他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目前,我国教育正面临着课程改革的严峻挑战,借鉴孔子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开发观,或许对我们的课程改革及教材开发会起到深刻独到的启迪作用。

《孔子的教育思想》专题讲座 篇6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世时就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千古圣人,后世更是尊称其为“至圣”、“万世师表”。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思想几千年来始终成为国家民族文化的中心,的确是有它千古不灭的价值的。孔老夫子无愧为大成至圣先师,今天我深知自己的德行和知识都差的太远,选择这个主题来和大家交流真是不合适,但是他的博学与教学理论、方法让我时时受益,所以想和大家分享这一主题。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学,广收门徒,号称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为继承、发展和传播古代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治国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在教育上,他首次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其核心思想是“仁”与“礼”,即人道精神和礼制精神。综合表现其思想的就是《论语》。今天我就从这几方面谈谈我的学习体会。我也是在和我姑娘和学生们共同成长。在《论语》一书中我读到了做人要言忠信,行笃敬讲信用,行为踏恭敬。我还知道“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向圣人伟人学习,成长最快的方法是虚心向好人学习,见贤思齐焉。现在除了向身边的人学习,还应多读名人传记,是促使我们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把这样的思想传给我们学生,告诉他们,不跟前人的脚步就很难进入很高的境界。先要虚心好学,才会有创新,当读到“不曰,如之何如之行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孔老夫子有这样的学生不说怎么办。现在也有这样的孩子,其实这样就是不思考的人,不思考的人就难有

进步和成长。我教育孩子要勤于思考(当读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我告诉学生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兄弟之间和睦相处)。当读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孔子用功亏一篑而止和虽覆一篑犹进的例子告诉我们所有成功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坚持和努力。由此我把苏格拉底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贵在坚持,当看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感受到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教导对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有很大益处。今天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孔子的思想博大深厚

一、教育主张

作为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家,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并经过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许多教育主张,一直为人们所重视。这些主张,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形成一套完整、独立的教育体系。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孔子此语的本义是: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庶鄙,不论种类、族类,“宜同资教”。孔子也在其一生的教育中实践着他的这一主张,孔门三千弟子中,既有拥有很大权力和财富的贵族子弟,又有家境贫寒的平民百姓;既有商贾之人,又有劳动者,甚至有人还曾经为盗,所以荀子也说孔门多杂.二、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即所谓德育。

《论语》在我国古代享有崇高的地位,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言,并号称为中国的“圣经”。在如何做人的问题上,孔子尤其强调“仁德”。在他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在如今的社会我们的学校培养了那么多的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可用人的单位、企业还为什么说缺人才,那是因为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文学。”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那么怎样才算仁呢?孔子说:“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而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是“恭、宽、信、敏、惠”,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

孔子的德育最主要的内容是“仁”。孔子对“仁”有许多解释,但不外是“爱人”这个总原则。

孔子在德育的方式上,十分注重实践,强调“听其言而观其行”。在研究孔子德育主张时,匡亚明先生说:“道德行为是检验道德认识是否明确、道德情操是否高尚、道德观念是否坚定的试金石,是品德修养进入躬行实践的最主要的环节。

三、教学方法

简单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让我们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也让我们的心灵被唤醒。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其一生出色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套灵活多样,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不仅在过去而且在当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关于学习,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要爱学乐学,所以他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在和弟子的交谈中也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还主张学习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项标准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即“文、行、忠、信”。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道义、真理的追求,所以他也说:“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中还有许多安邦治国的思想。

1、学思并重,以学为重

关于学习,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要爱学乐学,所以他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在和弟子的交谈中也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容易上当受骗;只思考而不读书,问题仍疑惑不解。这说明学习不能脱离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那样学了也无用处。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会流于空想,那也有害的。这是孔子的学思并重的思想。

2、学以致用 言行相符

孔子还主张学习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项标准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即“文、行、忠、信”。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道义、真理的追求,所以他也说:“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教授学生学以致用,使其各有专长,能从事政治活动。他曾说他的学生有的果断,有的通送人情事理,有的多才多艺,这对于治理政事会有什么困难呢?他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即所谓“学而优则仕”,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所以他十分注意学用结合、言行相符。我个人觉得,孔子的这一思想,也体现了教学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要重视语言文字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这和我们的课标精神是相一致的。

3、启发思维,举一反三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早几十年。孔子认为,学生必须通过自我努力进入一定的学习状态,然后因势利导,适时点拨,进而使学生触类旁通。

至理名言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照朱熹的解释:“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启”是“开其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发”是“达其辞”;“复”是“再告知”。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这里隐含两层意思:

一是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握最佳时机,及时施教,当学生思考问题已有所得,欲表达又表达不清时,再给以及时的启发;

二是必须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逻辑推理能力。

4、因材施教,实际出发

其实我最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我很憾言。二千年前孔夫子就总结并运用这种方法,现在科技如此发达,社会如此进步,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我仍运用的不好,真是有愧于我们的祖师。颜渊是孔是得意的弟子,是孔门弟子72贤人中最优秀的一位,孔子把颜渊视为子,视为友,甚或视为师。面对颜渊的死孔子悲痛不已。①颜渊问仁,孔子回答:“免已复礼为人”。严格要求自己按照礼的要求云做就是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符合理的东西不看,不符合礼制的信息不听,不符合理制的话不说,不符合礼制的事不做。难怪孔子说不知理无以立。孔子与他谈论要求高。这既是人最高的境界,也是因为颜渊这个人可以达到。②仲弓问仁。答: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

大祭。已所不欲,忽施于人。出门在外要像接见贵宾那样敬慎。治理百姓要像承担重大祭祀那样严肃谨慎,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于别人。孔子认为他有南面标王之才,可见仲弓长于做官。孔子针对他的这一性格特点,告诉他仁是什么样。与回答颜

的同样问题不一样,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③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纫”仁厚的人说话语气平和。司马

应是一个满腹牢骚的人。他言多而躁。孔子正是对他性格中的这方面不足,提醒他要学会少说话,少发牢骚。

备教材学生

④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在家生活要谨慎庄重,在外做事要敬业,与人交往要真诚守信。看来樊迟这个学生很好问,就仁的问题问了三次。而三次孔子回答都不一样,先难而后获;爱人不像我们今天的教育有一个标准答案。孔子往往是学生缺什么补什么,教育的针对性很强,也真能解决生命的成长问题。反思在我的教学生涯这方面做得太有欠缺。对所有孩子一样的要求,达不到就生气,训孩子,现在看来不可取,要重新审视我的教学。

总之,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对我们仍有启示作用。第一,要了解教育对象,要深人学生,细心观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使教育和教学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实际,避免盲目性。第二,对学生既要有基本的共同的要求,又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特长,适应个别差异去进行教育,使各尽其才,发挥开发人才的作用

5.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最重要的是老师要勇于放下架子,面对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认不足,敢于向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并把学来的知识应用到以后的教学中去。“学而

对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有感 篇7

一、当前高职院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基础薄弱, 缺少学习主动性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 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但是生源质量不高。伴随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有些中专学校也都升格成了高职院校, 虽然在升格之后, 学校的学习环境、办学设备等发生了提升, 但是其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 很多仍然在沿用着之前中专教学的理念, 很多管理工作着重于事务上, 方法粗糙、单一, 对于教育这方面来说, 过多重视形式, 而轻视其教学效果,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就会导致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差, 并且一般来说这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约束性也会比较差, 缺少自觉性和上进心。还存在一部分学生, 他们刚开始的时候对于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 但是最后遇到的情况与理想中有着很大的反差, 发现大学生活并不像想象中的一样轻松, 也会有十分繁重的作业任务和要求高的考试内容, 这时候学生心中就会有一定的抱怨情绪, 最终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 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

因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比较复杂, 涵盖的内容比较多, 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拥有更多的细心和责任心, 从而做好每一项工作的细节。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机构一般会设立党委工作部、共青团委员会、学生工作办公室等行政管理组, 这种系统性的管理方式, 权利集中, 方便上传下达, 责任分明。但是当前许多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比较年轻, 存在着较高的心气, 所以管理工作过于繁杂直接影响到了其情绪,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管理人员工作流动性比较大。还有一些学校, 部门设置不够明晰, 教师之间做不到及时沟通信息, 分工不明确, 遇到问题只会相互推责, 办事效率过于低下, 让管理工作全部落实到班级辅导员的肩上, 辅导员每天忙于管理, 无法去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反省, 导致管理混乱, 止步不前。还有一些辅导员缺少管理经验, 不熟悉工作方法, 难以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 最终将影响教育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 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

当前, 许多高职院校实行的都是两级管理体制, 即学院和各系实行分管, 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由系一级负责。但是由于许多高职院校两级行政还不够完善, 尤其是一些机构设置不够合理, 甚至出现责任混乱、人员不齐全、分工不明确等情况, 这样就使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各部门不能积极配合, 遇到问题最终都会落到系里面, 没有其他部门进行帮助, 这样就会使各系工作变得更加繁忙, 教学管理者每天忙于处理各种事务, 缺少经历去研究学生的实际, 从而导致管理过于松散, 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孔子教育思想对于教育管理工作的启示

(一) 有教无类, 提倡终身学习

有教无类可以称得上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具有时代意义的思想, 也是孔子教育理念中最光辉的思想。孔子认为, 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教育然后从善, 所以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一视同仁, 不能只重视贵族的教育, 而忽视了普通人的教育。这一教育思想可谓是人类教育史上的重大突破,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前我国已基本实现“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 从小学开始, 人们就已经在享受教育权利的同时, 承担起了受教育的义务, 所以, 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管理的时候, 都应该谨遵孔子的教诲, 平等地对每一位学生提供教育服务, 一视同仁, 努力帮助学生培养学习乐趣, 并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现在的高职教育中, 尽管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但是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 教师应该本着有教无类的思想, 在教学的时候, 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努力培养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让学生在好奇当中, 自觉去学习知识, 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教育管理者要掌握这一规律, 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了解当前的时代特征, 并根据时代特征进行学习。同时对教育管理工作, 能够高度重视, 准确定位,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学习时间上, 应该让学生明确终身学习的意识,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会上, 都应该努力学习,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使其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 能够为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

(二) 提高自身素质, 创新人才培养

在提高学生创造性方面, 孔子比较重视“温故而知新”和“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就说明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重把新旧知识进行紧密的联系, 在掌握旧知识的同时, 对新知识进行有效创新。这就需要学生不能是被动的学习, 而是应该主动接受, 积极开动脑筋, 努力思考, 从而使思维得到有效拓展, 加强创造性的认识。想要做到这些, 就需要教师能够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在教育管理工作中, 应该不断地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 提高人才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水平, 从而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 “如之何”也是孔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理念, 在学习的时候要带着问题去学习, 通过不断提问, 养成思考的好习惯, 在弟子提问出较为深刻的问题时, 孔子会赞赏弟子“善哉问”, 这就说明了孔子十分在乎弟子的提问, 希望弟子能够通过提问, 把知识考虑得更加深入、更加细致。

(三) 开展因材施教

尽管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不一样的, 但是教师可以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 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征,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的才能可以得到有效的凸显。但是, 想要有效开展因材施教, 就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和了解学生, 通过“听其言而观其行”及时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在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的基础上, 要“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考察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明白学生做一件事的目的和动机, 从而深入了解学生, 对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了如指掌。在当前高职教育管理过程中, 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优缺点, 培养出同样专业下的优秀人才, 这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整体水平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孔子就是用因材施教的方法, 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这是“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融合, 能够使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一个层次。

(四) 建立健全体制

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是保障管理工作实效的重要基础。所以, 这就需要我们参考孔子的“中庸”思想, 凡事应该有度, 在进行分级管理的时候, 应该保持一个度, 这样就能够使上下级的工作效率都达到最高。同时应该分工明确, 按照制度进行分工, 实现权责统一, 这样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就能够有效保证工作的效率。对于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来说, 健全体制能够有效保证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 孔子的教育思想丰富而完整, 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 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借鉴, 从而使高职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提升。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 找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内容对于当前高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我们通过有效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就一定能够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发现有利于我们工作开展的思想。

参考文献

[1]王标.孔子教育思想对高职教育的现代意义[J].科技信息, 2009 (18) :142.

[2]余代洪.从科学发展观看孔子教育思想在高职班级管理实践中的运用价值[J].改革与开放, 2009 (9) :142, 144.

[3]吴小刚, 单迎华, 陈丹.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对当前高职教育的启示[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 (1) :149-150, 155.

对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有感 篇8

关键词:孔子 仁 有教无类 诲人不倦 现代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003-01

春秋末年,诸侯割据,社会动荡,急需安邦治国之才。孔子适应时代需要,针对国学衰微的现实状况,打出了“有教无类”的旗帜,开创了平民教育之先河。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提倡以“仁”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直到今天还闪着耀眼的光芒。

1 “当仁不让于师”的教育理念

所谓教育理念,是统贯教育活动的指导原则,它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他所培养的学生就是“儒者”。所谓“儒者”,是指从事文化事业,体现儒家文化价值的知识分子。“儒”作为一种职业,在孔子之前已存在,这批人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是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一种专门的术士,通过为富贵人家“相礼”来谋生。孔子首先要求他的弟子要成為“君子儒”,而不是“小人儒”。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不只是对子夏的要求,也是对所有学生的要求,是他从事教育的指导思想。

孔子认为君子须品德高尚。孔子“尚”德,把“德”视为人才必备的条件,是以德治国的倡导者。

南宫适问孔子曰:“后裔善射,酋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管。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宪问》。

南宫适能够从中总结出尚力者不得善终,尚德者终有天下的道理,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扬。孔子主张德治,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德有多方面的内容,“知、仁、勇”是三种最重要的德行,被称为“三达德”。“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是针对知、仁、勇的不同表现形态、功能和作用说的。“不忧”是从情上说的,即是乐;“不惑”则是从知上说的,即不会受到迷惑,能明白事理;“不惧”是从意志上说的,即勇敢而无所畏惧。这三者之中,“仁”是核心,同时也是孔子教育理念的核心。孔子将“仁”作为最高标准来要求学生,他说:“当仁,不让于师。”就是说“仁”凌驾于包括老师在内的任何权威之上,成为“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永远共同奋斗的目标。

2 “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便是提出具有政治远见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即人人应受教育的主张。孔子以前的教育是贵族教育,只有贵族才有权利接受教育,孔子办学打破了这个界限,一般子弟也能受到教育。

“有教无类”中的“类”字在古汉语中是多义词,一可解释为种、族类。所谓“有教无类”,即是在接受教育对象时不分民族,没有“夷夏之防”。楚国在当时被认为是“蛮夷之邦”,而来自该国的公孙龙和秦商则是孔门弟子。孔子甚至还欲居“九夷”施教。二可解释为类别、等级。“有教无类”可理解为是教育对象不分贵贱,不问出身;三可解释为条例或法式,“有教无类”相对于前代官学而言,孔子所办的私学,没有繁文缛节,具有灵活机动、相对独立的特点。孔门弟子三千,不分老少(颜回、子路比孔子小六岁;公孙龙比孔子小四十七岁);不分智愚(柴也愚,参与鲁);不分勤惰(有“颜回者好学”、“宰予昼寝”)等。表现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因素,对于普及教育,传播文化起了积极的作用。

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原则的主张和实践,在人类教育史上是一次历史性变革。但不足的是孔子完全把女子排除在教育之外。例如,代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有女子焉,九人而已。”这无疑是对女子教育权利的剥夺,反映了孔子认识的局限性。

3 “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也是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品格,也是今人最为熟悉的孔子的精神。作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在师道方面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指导学生是老师的天职,但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就必须有较高的学识,即“教育人者要先受教育”,这就需要不断学习。孔子认为,作为老师如果不加强学习,也同样会落后,即所谓“学而不及,犹恐失之”。因此,孔子坚持“学而不厌”,主张“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并把学习当作乐趣和终生的事情,这是“乐学”精神,这就是“诲人不倦”。

孔子的这种精神,在《论语》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对于同一个问题,不仅不同的弟子经常提问,同一个弟子亦常反复请教。仅樊迟就三次问“仁”,两次问“知”,孔子均认真作答。

“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是与孔子的世界观和政治理想分不开的。在孔子的心目中,“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的出发点是来自他想改革贵族政治,实施“仁政”、“德治”的积极政治要求。他的一生就是以认真、严肃、踏实、负责的教学态度,忠诚的履行一个教育家的义务和职责。

对于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后世学者评价甚高,梁启超更将其视为“孔子人生哲学第一要件”,认为“孔子特别过人处和他一生受用处,的确就在这两句话。”

4 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孔子一直被我们尊称为远的“至圣先师”。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培养了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与我们现代教育的内容及方法有许多相同之处,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学习和借鉴。孔子尚“德”,把道德教育提到教育的首要位置,德智一体而德为主导;他以“学而优则仕”为教育目的,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治国才干的贤人;他倡导“有教无类”,认为教育要平等,很好地践行了教育均衡;他主张“当仁,不让于师”;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保持一种不断学习,勇于思考的进取精神。今天我们现代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孔子的教育思想仍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和意义。他的诸多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观的契合,显示出人类思想精神的伟大与永恒。深入解读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理念、教育体系的健全、充实及发展有着很大的益处。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现代教育是以培养“负责的、合作的、参与的和独立的公民”为目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理想。人们经由知识教育获取生存及生活的基本知识及各种技能,并且这种教育不再只停留于人生某一阶段,而是根据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2] 匡亚明.孔子评传[M].齐鲁书社,1985.

[3] 杜任之,高树帜.孔子学说精华体系[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4] 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编务组.孔子教育思想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对孔子的仁义思想的评价 篇9

《论语》•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的仁义。也就是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当然,“仁”还有其他解释,比如“克己复礼谓仁(《论语•颜渊》)”。但是,不论仁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仁必然存在着一个对立面——不仁。什么是不仁?套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不爱人者不仁”、“不能克己复礼者不仁”。

所谓“爱人”,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近、相合。为此,孔子在构建仁学思想体系的过程中,以“爱人”为其核心,主张以血缘宗法为基础,并推己及人,施之于人类乃至万物,从而保持了一种既有着严格等级秩序而又充分体现“仁爱”精神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其表现可概括为:其一,爱亲。即血缘亲情之爱

孔子所说的“礼”,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或公共秩序而对社会成员进行规范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孔子用心理原则的“仁”来解说“礼”,实际将“复礼”的历史重任交给了重要的一个群体,即“君子”。然而,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最高的理想境界不是“仁”,而是“圣”。“圣”的根本要求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而在孔子眼中,唯有道德纯厚、大公无私的尧舜才能称得上“圣人”。但“仁”也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值得付出毕生的努力甚至宝贵的生命去实现的人生目标,犹如人生航程中的灯塔。孔子主张重仁义而轻功利,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形象地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践“仁”的榜样——君子。

历史的每一次大变革、大动荡的社会结构不断解构的时期,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伦理道德沦丧的现实。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礼崩乐坏”的年代,出现了违背道德原则的“贱妨贵,少陵长,远间近,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的行为,孔子将“礼崩乐坏”归因于每一个道德自觉意识的失落。为了让人们重识道德和重拾道德,孔子将“仁”概括为一切道德品质的总汇,因而此时之“仁”是包含众德的最高观念,也就有了“仁”即“全德”的说法。

孔子的“仁”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涵义,这就是“尚贤”的意思。“尚贤”就是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而不必管其出身的高低。这个主张在实际上破坏着奴隶主贵族的世官世禄制度。关于“尚贤”,孔子也讲过许多话,例如他说:“学也禄在其中矣”,“学而优则仕”等等。在孔子看来,要做官就应该有学问,这个看法对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打破了世官世禄的贵族政治;另一方面它又能吸收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但最终又能使知识分子不脱离政治的轨道。

与“仁”一样,“义”也要高于利。“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不是说不可以要利,相反,孔子信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子曰:“富贵如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可见孔子对“义”的看重。

孔子所谓的“仁义”,其根本在于“人心”,只有学习者的内心接受并贯彻于自身,仁义的精神才能在社会中推行。故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孔子不仅创立了儒家学派,而且也开启了战国时期重知识、重人才的新时代,他在文化史上的贡献,实在难以估量!历经两千多年的代代相传而延续至今,已成为中国传统的最深厚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并成为了人们普遍遵循的价值信条和道德准则,并将是一种中华民族永葆生机的宝贵的思想养料。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篇10

作为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尤其是他创造出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在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的教育思想。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而是由南宋大儒朱熹在《论语注》中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八个字所归纳的,但孔子确实有着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的教育实践实实在在地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就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以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废哉,人焉瘦哉?”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正因为如此,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正是基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孔子的教育和教学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一视同仁” 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正课”分数,高分择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1、以兴趣为导向,分层次施教

只有在以兴趣为动力的条件下,才谈的上教育的效果;不讲兴趣的教育,造就出的不是庸才便是蠢材。

2、抓住特征,对症下药

对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的教育,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精髓,也是这一思想得以落实的保障。它既应成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特质,也应该是学生才能有效培养的捷径。

3、注意方法,扬长避短

因材施教的核心是在发现其兴趣、优势后正确引导,扬长避短。

4、讲求实效,敢于放弃

由于教师对学生个性的了解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检测其教学情况。不然,教师的积极性再高,也不一定会有收获。

5、目的明确,灵活多变

在目的明确的情况下,教学的手段、方法、内容可不拘一格,无论作怎样的探索都是有益的。

孔子教育思想对家长的几点启示 篇11

摘 要: 成长过程中最容易出现自我教育的缺失,孔子关于自知、自觉、自责、自律、自重、自励、自立、自强、自省与自悟的论述,对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启示意义。如果让孩子不经受这些心路历程,就不可能形成完善的自我教育,也不可能造就完美的自我人生,无法实现个人的自主、自立和自强。

关键词: 孔子论述 教育思想 学生成长

我认为成长的含义至少有两层:一是体格上的长高长大与成熟;二是自信、自强、自主、自立等个性品质的建立与成熟,能融入社会并有所作为,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小而懂事的孩子要比大而不懂事的孩子更可爱,父母的苦恼往往是发现身高马大的孩子总是不听话,打架、上网、逃学、对抗叛逆、自我封闭、自暴自弃,任凭我们苦口婆心地说教,总是收效甚微,甚至走向对立面。父母是孩子第一任的、永远的老师,担负的责任与使命重于学校里的老师。孩子成长中出现的有些问题,老师可以闭一只眼放过去,父母却不敢这样。当我们的孩子经历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后,发现长高了的孩子没有得到性格、人格等的真正成长时,我们会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果用一句话讲,就是出在自我教育的缺失。

在所有的教育中,真正起作用的是自我教育,因为人的成长一概是自我成长的过程。有人说:“从来没有人教会别人一样东西。”所有教育不过是个人成长的外在因素,自知、自觉、自责、自省、自律、自主、自立、自强才是人类自我发展的正确趋向,更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让我们再看看孔子是怎样做的。

自知与自觉。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不要埋怨别人不理解自己,要愁自己没有能力被人理解。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之所以不出名,是因为自己不具备出名的本领,只要有自知、自觉的心理萌动和“铁杵磨成针”的执著追求,每个人都会脱颖而出。所以做人之初就要有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要有“名称当世乃至后世”的自觉抱负。

自责与自律。自责与自律是品德形成的重要凭借。自我批评是很不容易的,连孔子都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论语·公治长》)算了吧,我还没有见过自己发觉错误,并在内心责备的人。正因为难,所以更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学会运用自我批评这一修身修心的方式。人的道德是自律道德,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严于律己而宽以待人,那么别人就不会怨恨你了。

自重与自励。自重对于孔子思想来讲,突出反映在人的言、行、貌三个方面,主张“言思忠、事思敬、貌思恭”。他把言语谨慎作为人的重要品德之一,要求做到“讷于言”、“慎于言”;在行为举止方面要“慎于行”、“敏于行”;容貌举止恭敬端庄。自励,就是自我勉励、自我鞭策、自我加压、自强不息,时刻坚守理想信念,顽强进取。孔子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三十而立”,直至“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生顽强执著,不懈追求,在道德、学问、律己、为民、从政等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自立与自强。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不应担心没有官职,而应担心没有承担这个职务的本领;不应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要求自己具有值得别人了解的才德。孔子的勤奋好学,学而不厌,已是人尽皆知。他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也就是说,周围邻里,如我孔丘一般讲究忠信的人必然有之,但像我一样好学的人就未必有了。由此可见,“好学”是孔子自己引以为荣的过人之处。这种学而不厌的精神,其实就是自强的最好注解。孔子的自立,主要是立志。他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孔子的自立思想在当下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的背景下有更深刻的教育意义。

自省与自悟。自省,就是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批评,自我完善。在孔子看来,自省的前提是“闻”,关键是“讼”,目的是“改”。至于怎么闻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不善如探汤。”“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孔子的弟子曾子坚持“日三省吾身”,反思自己每天帮助别人是否尽心了,与朋友的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了。正因如此坚持才在修身、立业、悟道、传道诸方面有大成就。孔子授徒更注重自悟能力的形成。他明确指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列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我就不再教他了。老师抛砖的目的是“引”学生的“玉”,强化的是自悟。

对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有感 篇12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音乐教学,影响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生活于春秋战国时期, 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音乐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真去研究这些闪烁东方文明智慧的思想火花, 对现代音乐教学有着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

孔子生活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东周末年, 奴隶制度濒于瓦解, 封建制度逐渐崛起。年轻时, 孔子的生活比较贫困, 他说:“吾少贫且贱。”及长, 有又做过“委吏”“乘田”, 始终不很如意, 后来周游列国, 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国君能采纳他的政治主张, 终无法如愿, 晚年的孔子致力教育, 成为著名的教育家。

(一) “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教育资源要均衡

在西周时期, 奴隶主贵族完全垄断了学校教育, 只有奴隶主技巧子弟, 才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这就是所说的“官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 各国需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人才, 官学教育已不合时宜, “私学”就承担了这一历史任务, 首先打破“官学”限制的第一人就是孔子, 他开办私学, 广收门徒, 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浓重的一笔。他把“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设为课程, “乐”在他的课程设置体系中居第二位, 为平民阶层学习音乐提供了平台, 让音乐教育不再停留在奴隶主贵族阶层, 而是各个阶层均可平等地学习音乐, 这就是“有教无类”思想的具体体现。孔子从教40多年, 弟子达3000之多, 贤者72人。其中, 颜渊是穷人, 子贡是富人, 甚或子张是贱人, 不分高低、贵贱、贤愚, 同等地接受教育, 同样也是“有教无类”教育理念的体现。从上可以得知, “有教无类”教育理念的本质就是平等地接受教育并获得发展的权利。这样的理念在现代音乐教学上, 那就是教育资源的均衡和公平。

现代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第一、很多农村学校的音乐课都是由非专业的或者知识程度较低的音乐教师任教, 学生掌握的音乐知识非常有限;而城市学校的音乐教师专业水平就高很多, 学生可以学到许多专业知识技能。第二、农村学生所发的音乐教材, 是多年前的老教材, 而且还不能人手一册, 因此, 歌曲体裁和旋律都很陈旧;城市学生拥有的则是紧跟教育部门规定颁发的教材, 从歌曲到旋律, 都是新颖的、饱满的。第三、农村学校乐器极少, 配置很差, 学生别说亲手使用, 连亲眼目睹都是难事;城市学校则钢琴、电子琴、手风琴, 一应俱全。要改变教育资源的失衡, 只有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的教学资源流动起来, 交叉教学, 才能真正实现“有教无类”。

(二)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音乐教学要异步化

朱熹曾说过:“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大概就是“因材施教”说法的来源。“因材施教”, 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 使教学内容、进度适用于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他曾这样概括学生的特点:“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 由也喭。”这实际上体现了孔子十分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 特别是缺点, 然后再展开相应的教学。孔子在四答冉有和子路的问题“闻斯行诸”做出完全相反的回答, 也成为“因材施教”的光辉典范。“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成为他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教育思想之一, 那么在音乐教学相当发展的今天, 更有必要继承、运用这个“法宝”, 推进音乐教育的发展。

音乐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 必须要异步化。第一、要“因学生而异”。因为每个学生的音乐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 而且各校、各班的音乐学习基础由于种种因素也有很大的差别,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 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实际接受情况及时调整进度、计划、作业量, 最大程度地兼顾不同情况的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益。第二、要“因教材而异”。音乐教材内容丰富, 有古代乐曲, 也有现代歌曲;有表现我国民族特色的中国歌曲, 也有表现异域风情的外国歌曲。“因‘材’而异”, 运用不同的教法就会取得最佳效果, 可以采用自由欣赏法、听辩乐器法、技巧点拨法等, 为音乐课创造一种轻松、有趣、生动、和谐的气氛, 学生既感知教材内容的丰富, 充分调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又能全方位的汲取知识, 培养发现美、审视美的能力, 真正成为音乐的主人。

(三) “愤启悱发”的教学模式——摒除“注入式”, 提倡“启发式”

《论语·述而》中有一句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不愤不启”意思是学生对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想解决而又未懂时, 教师应及时予以指导, 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不悱不发”意思是学生对问题已有较长时间的思考、但思路尚未成熟、处于一种想说又说不出来的状态, 教师应点拨学生思路, 弄明白事物的本质, 用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进一步发展学生智慧, 发挥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这种教学方法, 学生真正活跃了思维, 触类旁通, 形成一种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教育模式下,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共同讨论、研究, 甚至可以向教师质疑、争论。“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音乐是传达人类灵魂语言的载体, 也是人类内心情感表达的方式, 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音乐理解不同, 根本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在日常的教学中, 运用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对听到音乐的感悟和认知, 把课堂变成学生自由发挥的场所。

在现代音乐教学实践中, 很多音乐教师采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 将现成的知识和结论生硬地灌输给学生, 不考虑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 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 强迫学生呆读死记, 学生在课堂上不能自主地思考, 只能被动地接受, 上音乐课成了一种“折磨”, 这完全违背了学习音乐的目的, 音乐创造更无从谈起。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极大地损害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兴趣, 更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只有摒除“注入式”教学, 提倡“启发诱导式”,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象。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启发诱导, 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树立表现欲, 从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面对不同的音乐,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形式, 共同探求音乐内容在表现上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教师不是要去学生实现规定的目标, 而是引导学生能够独立思考, 发挥主观能动性, 进入审美的艺术领域;教师要尽力设计生动有趣的创造性内容和创设吻合作品的特定氛围, 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在广阔的艺术境界中自由地翱翔。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 带给现代音乐教学以深远的影响, 把他的教育思想继承、发展并融入现代音乐教育的实践中, 必将对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6.

[2]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对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有感】推荐阅读:

孔子仁06-12

孔子教学06-21

孔子、论语简介04-15

孔子主要思想04-29

孔子外交思想05-20

孔子治国语录06-08

孔子论语全文08-03

孔子名言解析08-11

观《孔子》后感08-15

孔子纪念大会08-24

上一篇:心理学北京大学下一篇:金峰工程工作总结倒班宿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