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合作协议

2024-07-11

车行合作协议(共4篇)

车行合作协议 篇1

甲方: 地址: 电话: 乙方: 地址:

电话:

为拓展个人汽车消费市场,保障交易安全,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就乙方为在指定银行贷款购买甲方车辆的购车人提供担保一事,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合作项目

乙方为在甲方处贷款购买车辆的购车人提供担保。第二条 甲方的权利及义务

(一)甲方将拟在其公司贷款买车的购车人指定到乙方处作汽车消费贷款担保业务。

(二)若甲方与购车人签订《购车合同》,甲方将《购车合同》原件﹑首付款收据、车辆合格证复印件提供给乙方,将客户引见给乙方业务人员接待。

(三)乙方为赢得市场,特将乙方与购车人签订《担保合同》所产生的保证金由甲方保管。待合同履行完毕由甲方将保证金退还给购车人。

(四)甲方有义务协助乙方为购车人办理车辆牌照﹑抵押担保等相关手续。

(五)甲方必须保证购车人交付的购车首付款不低于总车款▁▁,并保证该购车人是所购车辆的最终用户。

(六)甲方不得通过抬高车价给消费者作零首付及其他方式骗取乙方担保,否则乙方有权单方解除与购车人的担保合同,甲方与购车人因欺诈行为给乙方造成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七)甲方必须保证在乙方相关工作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向购车人交付车辆,车辆手续交于乙方相关工作人员。

(八)购车人 第三条 乙方的权利及义务

(一)乙方应对甲方提供的贷款买车的购车人的资信状况及还款能力进行严格审查,为符合担保条件的购车人提供担保;有权对不符合担保条件的购车人拒绝提供担保,并向甲方及购车人给予合理解释。

(二)乙方负责为购车人办理车辆牌照、车辆保险、抵押登记等相关手续。

(三)乙方派业务人员进驻甲方处现场办公。第四条 交车方式

甲方以乙方提供的银行进账单为准,甲方见到进帐单即可放车,放车后如车款出现问题,一切后果由乙方根据与购车人签订的合同及相关法律法规解决。第五条 返点问题

因甲方为乙方提供贷款购车客户,提高了乙方的业务量,乙方愿将担保费的▁▁、10万元以下贷款额担保费的▁▁返于甲方作为酬金。第六条 乙方为甲方提供的购车人办理贷款手续的时间为▁▁工作日。

第七条

合作期限

合作期限为▁▁年,自

****年**月**日至

****年**月**日。

合同期满后,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顺延本合同合作期限。第八条

争议的解决

由于

第九条

本协议自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

第十条

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

****年**月**日 乙方: 法定代表人:

合作协议(三方协议) 篇2

甲方:身份证号:

乙方:身份证号:

丙方:身份证号:

以上各方为共同投资人,经友好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各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就各方投资__________________项目,达成如下协议,共同遵守。

一、投资额及投资方式

经各方同意,注册成立_________________为项目投资主体,甲方负责工商登记为法定代表人。各方出资分别为甲方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丙方___________,_______。

二、利润分享与亏损负担

共同投资人按其出资额占出资总额的比例分享,共同投资的利润分担共同投资的亏损。

三、事务执行

由甲方负责规划、筹备共同投资项目前期的日常事务,办理项目所需各种证照,各项建设完成证照齐全,开始正式营业起,由乙 方管理日常事务甲方监管,丙方不参与管理,但可进行帐目查询。

四、本协议未尽事项,各方可以补充规定,经各方认可,补充协议与本协议有同等法律效力。

五、本协议一式叁份,各方一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乙方:丙方:

兵车行》教学实录 篇3

小刘经过二十天的短暂的休养,自我感觉精神焕发,意气飞扬。这几天新闻报导热点沸腾,黎以冲突升级继续,中东地区鸡犬不宁,世界很不安宁,连热爱和平的中国的观察员也在异乡殉职。小刘顿觉和平之渴望和期盼之神圣。在上诗圣《兵车行》时一吐为快,多有激动冲动之辞,望谅小子之无知。

课前出示伊拉克儿童受难的照片和阿富汗塔立班儿童军手持步枪的照片。(此是小刘上课常规武器,有一定的杀伤力)此举让烦躁的课堂迅速的安定下来,学生严肃认真的阅读照片,此刻小刘感到小刘的心与孩子们的心在一起跳动,感动着,澎湃着,沉思着。

师:同学们,你们注视的目光告诉我,你们的心灵被震撼了,你们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良的心灵。这些照片从儿童的眼光来感受战争。战争给人带来的是一双双呆滞失神的眼睛,是一阵阵捶胸顿足的呼喊,是一团团疾驶飞扬的尘土,还有一堆堆荒郊野外的白骨。任何一位闪耀人道主义光芒的作家无不痛恨战争,渴望和平。诗圣杜甫的一首《兵车行》,伴随着隆隆兵车,嘶嘶战马,驶过了几个世纪,永远定格在历史的画廊上,矛头直指穷兵黩武的最高统治者,这是对历史最透彻的拷问。让我们再次走进难忘的岁月,听老艺术家焦晃的朗诵《兵车行》。(时间两分三十秒)

师:听了老艺术家的朗诵,大家不妨谈一谈你的体会,谁先说?

生(1):水平相当高,实在高,(声笑)

师:高在何方?

生(1):我好象觉得不是焦晃在朗诵,(生笑)是杜甫在朗诵,把老杜的忧愤之情表现出来了。

师:朗诵的境界是把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去,无感情的叫朗读,有感情的叫朗诵。朗读就是读懂作品,读出自己。还有吗?

生(2):我认为他的朗读,不,朗诵体现了杜诗的特点。

师:什么特点?

生(2):沉郁顿挫,感情上深沉,感情上浓郁。有点咬牙切齿的味道。(生笑)

师:你的知识面太广了,沉郁顿挫确是杜诗的风格,这可不是地球人全知道的,(生笑)所谓沉郁者,就是情感深沉浓郁忧愤蕴籍。比如《登高》中说,“万里悲秋常作客

生(全部):百年多病独登台

师:作客登台,已有游子思乡之意,加上万里漂泊,百年多病,则孤零悲苦之情便得到更进一层的描写。秋风萧瑟,已令人触景生哀,更何况又值垂暮之年抱病登台呢这就是所谓这种层层递进的顿挫笔法,弟子们懂否?(生笑)深厚的感情,来自丰富的生活,诗歌一开篇我们所见的是怎样一幅送别图,弟子们,你们会用哪些词语来修饰?

生(3):凄惨

生(4):悲伤,伤感

生(5)断肠

师:断肠这个词有夸张手法,不错。

生(6):惨绝人寰

师:寰字会写吗?(一学生上台写惨绝人寰,写的正确)

师:著名学者胡适曾说,文学要讲究“逼人性”,我要他高兴,他不能不高兴;我要他哭,他不能不哭;我要他崇拜我,他不能不崇拜我;当然,我要他爱我,他不能不爱我,(生笑)《兵车行》中送别场面中有逼人性的描写吗?

生(6):有,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师:对,爷娘妻子来相送,尘埃——

生(部分):老师,你念错了,是爷娘妻子走相送,不是来相送。

师(故意):走就是来,来就是走,差不多嘛。(边说边模仿动作)

生(7):“走”是“跑”的意思,“走”字写出了男子突然被抓,又急促押送出征,亲人追奔呼号的场面。

师:你分析很到位,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生(全部):师不必贤于弟子。(笑)

生(8):如果用“来”字,似乎不能揭示这场塌天大祸,“来”字写的太人情话,太温柔了(生笑)

师:的确如此,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痢,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类似于以后电影中的抓壮丁。刚才“走”字的细节刻画可谓入木三分,还有吗?

生(9)老师,还有一句特别感人逼人的的句子,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动词特别多。

师:只有亲眼见过这生离死别场景的诗人才能写出这样的逼人的诗,你们怎样理解赏析这一句。说一说。

生(10):连续几个动作,“牵拦”侧重与视觉,哭侧重于听觉。令人触目惊心。

师:讲的精彩。我问大家一个小小的问题,这些动作是谁发出的?

生(全部):亲人。

师:具体些。(学生沉默过了不久,有人打破了沉默)

生(11);牵是小孩发出的,小孩子嘛,不懂事,牵着即将离开的老爸的手,依依不舍,哭哭啼啼。

师:有道理,还有吗?

生(12)哭就是妻子,丈夫要上战场,生死未卜,写出了妻子对丈夫的牵挂和担忧。

生(13)顿和拦就是父亲和母亲,师:打住,文中不是指爷爷吗/

生(笑):耶和爷是通假字,木兰词中也说,从此替爷征,爷娘闻女来。爷就是父亲。顿和拦是说父母的绝望和无奈。

师:其实这句诗中有个中心词是——

生(部分):哭

师:是啊,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中连续四个动作,以哭为最后的落脚点,那种眷恋无奈绝望和悲伧表现得细腻入微,这些诗句不能不让后来人感慨,这些细节具有极强的震撼力,还有吗?

生(14):气氛背景描写也很感人,比如尘埃不见咸阳桥,哭声直上干云霄,尘埃哭声是说受害家庭多,这是一个社会悲剧。

师:好一个社会悲剧,在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滚滚,哭声遍野,直冲云天,这是一幅成千上万的家庭妻离子散的人间悲剧,令人触目惊心。文人多有悲天悯人之心,伟大的文人尤甚。那这出人间悲剧的制造者是谁?

生(全部):皇上统治者

师:证据何在?

生(集体)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师:是汉武帝吧?

生(部分):唐明皇,注解说,唐人在诗中喜称自己为汉。

师:就是那位喜欢吃荔枝的肥肥杨贵妃的老相好(生笑),就是现在,在美国好象称中国人为唐人,美国不是有著名的街道——

生(全部):唐人街

师:老杜直接把矛头指向最高统治者,就不怕脑袋搬家吗?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如果是他的好兄弟——李白看到不平之事,就喊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生(全部):使我不得开心颜

师:对,诗仙用辞职跳槽来发泄不满,老子我不干了。而诗圣用自己高贵勇敢的良心,不怕打击报复不怕坐牢砍头,这一点上,有点类似现在敢于揭露事实真相的《焦点访谈》栏目。这一点上,杜甫让我们仰视。我们用事实来揭露统治者的罪恶?

生(14):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是说服兵役时间太长,老百姓得不到休息,生(15):去时里正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也是说服役时间之长,师:我们现在一般服兵役几年?

生(部分):三四年吧。

师:退役后说不定还要安排工作,比如保安,门卫等等。(生笑)我有个疑问,里正大概是个村长吧,里正与裹头有什么特殊意思吗?

生(16):士兵可能年纪太小,生活还不能自立,所以要村长裹头。

师:那为何父母不做呢?再说,十五岁梳头,这个动作难度不高吧?大家十五岁的时候是老爸老妈帮你梳头的?(生笑)

生(17):我估计是当时参军的一种仪式,村长给你梳头,现在参军不是戴大红花吗,还吹吹打打,热闹得很。

师:有理。归来头白还戍边中“还”字极悲凉,头白了,应安度晚年了,看夕阳红了,这和刚才这一句形成——

生(全部):对比衬托

师:其实这是用乐景衬哀情,写尽了人间的悲凉。天宝年间,唐明皇的昏庸,权力日中的边塞守将,为邀赏请功,常制造事端,战事不断,士兵一批批的去送死,真是穷兵黩武,劳民——

生(全部):伤财

师:伤财具体体现在哪里?

生(18):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男丁上战场了,没劳动力。是说农村的破败,农民饥寒交迫,老百姓鸡犬不如——

师:这里有个疑问,士兵称自己为犬与鸡,可能吗?在哪种情况下人会把自己不当人看?

生(19):生活压力太大了,自己对生活没多大的信心时,比如象我们高三学习生活,考试测试漫天飞,我就觉得自己是一条狗。(生笑)

师:哦,你对教育制度有自己的理解和不满。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臧克家有首诗叫《老马》。形象的写出了重压下的农民就是一匹忍辱负重敢怒而不敢言的老马。诗圣把心底迸发出来的激烈的抗议和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倾泻在高高在上的皇上,是最恰当不过的。边庭流血成海水

生(大声激动)武皇开边意未已

师:现在同学们对“意未已”有何理解

生(20):意未已讲唐玄宗完全不顾人们的死活,一心只满足自己的好大喜功,奢侈昏庸。

生(21):正因为意未已,所以前面有妻离子散,哭声震天,人间悲剧的真正制造者,皇权,人间罪恶的温床和发源地。(学生鼓掌)

师:同学们的发言使老师想到了老杜的名句朱门酒肉臭——,生(全部):路有冻死骨

师:对,权贵之家装饰得似神仙世界,而朱门之外却有路倒尸,咫尺之间,差别如此。诗人高适也有诗,“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在鲜明的对比中,一方寻欢作乐,一方浴血沙场。作者的义愤力透纸背。其实战争不仅仅是硝烟弥漫、刀光剑影,更是心灵上的创伤,这是一下子无法弥补的,谁来说一说诗最后一节中触目惊心的诗句。

生(22):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读起来特别恐怖,毛骨悚然。

师:触目的古来白骨无人收,为什么?

生(22):是说战场的荒凉,和残酷,与前面的成海水照应,死亡的人太多了。,师:那后两句怎么解释。

生(23):新鬼感到冤枉,我不该死在这里,阴风惨惨,鬼声凄凄。恐怖。一级恐怖。(生笑)

师:那只有旧鬼哭,新鬼不哭的?

生(23):老师,这是互文吧?

师:确定吗

生(部分):确定

师:答对了,的确是互文,杜甫用哀痛的笔墨,描述了悲惨世界:白骨露于野,千里有鬼哭,寂冷阴森、不寒而栗,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和开始人声鼎沸的气氛,哀怨凄惨的鬼哭和开头撕人裂肺的人哭,形成强烈的对照,意未已的战争使人哭演变为鬼哭,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淋漓尽致。由于战乱,居然能改变平时无法改变的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说一说反常变态的句子。

生(24):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师:这是我发现女生读得特别响亮,特别自豪,特别痛快。(女生脸露得意之色,男生不满)解释一下。

生(全部):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师:封建社会,哪怕现在有些地方,重男轻女的现象还很严重,男尊女卑,就是现在找工作,男性似乎有一定的优势,但杜甫一反常态,是战争改变了人平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生(24):我想男人战死了,女人了成了寡妇,怎么能嫁比邻呢,也要随百草埋没。

师:我给大家看一则材料,东汉末年陈琳有诗“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是说生下男孩不要抚养他,要虐待。生下女孩,用给她吃牛肉干,最好是绿盛牌的(有名的品牌)(生笑)东汉末年的战乱的残酷使老百姓的心态变了。还有一则材料: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生:勾践灭吴

师:对,由于战争,不要计划生育,要鼓励女子生产。(生笑)下一则材料要打击一下女生的积极性了。(笑)《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弄璋弄瓦。是说—

生(25):生个男孩睡在床上,给他穿好衣服,最好有牌子的,给他玩美玉,生个女孩,睡在地上,穿乱七八糟的衣服。给他玩瓦片。(生笑)

师:瓦是瓦片吗?(停顿)瓦是古代陶制的纺锤,用这个玩意儿是让女孩懂纺织,你耕田来我织布。(笑)但如今由于战争,走投无路,使传统的心理发生了惊人的变态,一切苦难的根源就是不义之战。必须反对这不义的战争,是最浅显明白的道理。杜甫不只是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他 本身的遭遇就和同时代的苦难接合在一起,他是时代的反思者,和批判者。这位充满同情忧国之伟大心灵,始终和人们苦难连接在一起,那段历史的不幸造就了杜甫的不幸,而杜甫的不幸却辉煌了那段历史,让我们明白时代除了血泪和卑鄙龌龊之外,还有崇高和仰望。是诗人中的耶酥。现在是八月九日,离十五日还有一个星期,小日本小泉的一些拜鬼言论又一次刺伤了国人之心,那场邪恶的战争的心灵创伤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君不闻靖国神社供奉的不是普通的亡灵,而是有14名甲级战犯的祭坛。这些战犯是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发动者与指挥者,是双手沾满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是对世界和平和人道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罪人。日本政客对这些人顶礼膜拜,为其开脱罪责,是对人类良知的严重挑衅,是对所有遭受日本军国主义野蛮侵略深重灾难的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小刘激动了、冲动了、怒发冲冠了),我们做了什么,除了强烈抗议和极度愤慨,还有什么?什么也没有,应该是没了,但是有用吗? 除了形式之外,一点作用都没有!你看小泉他停止拜鬼了吗 ?你看日本他 还给我们钓鱼岛了吗?你看日本他东海让步了吗?你看日本真诚的道歉了吗?没有,一个都没有,都继续我行我素 , 该欺负的欺负 该拜鬼的拜鬼,我们多么希望我们不再软弱,我们不再忍让,小泉鬼魅缠身,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头来必然是“反误了卿卿性命”。

战争的后果,比战争本身更可怕,是疾病、饥饿、暴行、土地的荒芜,情绪的粗野化、人性的堕落、道德的败坏。这是一种不人道的比兽行还要可恶的行为。让我们珍惜身边的宁静,珍惜身边的美丽。

板书 诗人所见 绘惨图 撕心裂肺

《兵车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三、教学设想

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忧伤和痛苦中度过的。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来到京城长安后,政治上屡屡受挫,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这使得杜甫对现实黑暗的认识一天天加深,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诗风也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期间,他写了很多以战争为题材的诗。《兵车行》是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它记录了统 治者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学习《兵车行》,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中 又有变化的特点上,以利于学生今后自读杜诗。教学方法:诵读法、分析法。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复习导入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兵车行》。哪位同学能说说我们已经学过的杜甫诗歌中的名句? 明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2、明确律诗和古体诗的不同

提问:这两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春望》是五言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古体诗。律诗也叫近体诗,兴起于隋唐时期,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一半叫“绝句”,“绝”就是断的意思。律诗八句,绝句四句,都讲求严格的格律,而不仅仅是压韵。而古体诗则没有句数的限制,一般较长,只求压韵就行了。

二、作者生平和本诗的创作背景

1、关于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作者生平

(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

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如京兆尹鲜于仲通、来京朝谒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素等人,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大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种种努力的结果,是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陈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4、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

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三、把握诗歌内容

1、请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2、提问: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犹如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明确: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头上苍苍的白骨。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

3、提问: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根源又是什么? 明确:“点行频”(诗眼)是频繁征兵的意思。

4、提问: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并说明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5、请概括各段的内容。板书设计:

1、送别场面

2、征夫控诉 天怒人怨

3、悲惨生活 “行人但云点行频”、“武皇开边意未已”

四、诵读指导

1、讲授: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就有了咸阳桥边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

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 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 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2、教师示范朗读。

3、学生试读、齐读。

4、理清思路,背诵诗歌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诗歌的第一段

讲授: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即“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即“两脚”)各14句,并四次换韵。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

1、朗读诗歌的第一段,思考:诗歌开篇就呈现出悲惨的送别场面,它是如何描写出来的?

明确:一个普通“走”字写出众多“行人”被抓,急促出征,更写出了家人不忍亲人离去,惟恐一去成永别的心情。

2、说说“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两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在整首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面上写的是生离死别之情,实际上是写人民的怨愤,也表达了反对“开边”政策的情绪。兼有提挈全诗和设置悬念的作用,因为第二三段内容都极深刻地说明了这震天哭声的由来。

3、试对“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进行一定的评析。

明确:连续的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也表现了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人民命运的关切。

二、分析诗歌的第二三段

1、朗读诗歌的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诗人在第二段中怎样具体陈述“点行频”这一诗眼?诗中从“边庭流血成海水”写到“汉家山东二百州”。这里的写法与上面叙写的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方法有什么不同?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

明确:以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仍守边的“行人”为例以及描写华山以东田园荒芜的景象证明这一事实。

由点到面。从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来揭露“开边未已”给劳动人民所造成的苦难。(2)“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对最高统治者的强烈抗议,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

2、朗读诗歌的第三段,回答下列问题

(1)“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回答。“租税从何出?”与哪一诗句照应?诗中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是“武皇开边意未已”。“租税从何出?” 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照应。这样前后照应可以深刻批判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2)诗人在诗中说: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这里反映出来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诗人描写这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这种反常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的后果,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过。

(3)文章结尾写到苍苍的白骨、冤鬼的哭诉对全文有何作用?这里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哀怨的鬼哭与悲惨的人哭形成鲜明强烈的对照,也呼应开篇,诗人饱满的激情得到充分发挥,唐王朝的罪恶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3、第二三段是课文的主体部分,请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归纳各层大意,并指出其中的过渡句和前后照应。

明确:开头两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点行频”为下面叙事的总纲。以下分成五层:(1)第二段的前六句为第一层,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死于边庭者极多。(2)第二段的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造成农村缺乏劳动力,生产凋敝,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3)第二段的最后两句用“况复”转而单叙“关西卒”之苦。(4)第三段的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和“不重生男重生女”这种社会心理的变化。(5)最后四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

明确:前后呼应的地方(1)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2)第二段以“千

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4、提问:这首诗的基本结构是,以送别出征战士的场面描写开头,以行人答问为主体。回答下面的问题,体会诗的结构艺术。诗人用怎样的方式将行人答问的内容从个人痛苦经历扩展到全社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君不闻”以下四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把“君不闻”和“君不见”这两幅画面合在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

明确:第一问:用“君不闻”“君不见”开头翻出一层新意。第二问:直接诉诸听者(读者)的良知,既表示了说话人(诗人)感情的急遽上升,又有惊醒听者(读者)的作用。

讲授: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诗人“托为征夫自(同„诉‟)之词”,用以讥切时政。此说有理。既是“托为”,则所诉也就不限于征夫的个人痛苦经历。“君不闻”和“君不见”先后所领起的数句可以视为诗人的心声——他要以此来诉诸人们的良知,使人们充分认识“开边”政策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何等严重的灾难。

5、前人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依你看,这首诗中的警策应是哪两句?并说说理由。

明确:“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两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可以概括本诗主旨;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应视为诗中警策。再补充一点:这首诗以描绘出征场面开篇,以勾画古战场惨景作结,二者遥相呼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概括方式,如将警策放在其中任何一处,皆非所宜;而这两句上应“点行频”三字,下启关于战争危害一段叙述,亦可谓之“居要”。

提示:读古代长诗应注意的问题。例如开头往往要用一两个诗句提挈全文或设置悬念;中间按一定的层次叙述;又往往出现可以概括全诗主旨的警句(又称“警策”)等等。本文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杞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三、艺术特点分析

提问:文章还有哪些特点?

明确:①生动的场景描写。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②巧妙构思。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面 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全诗 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 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 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2、李白杜甫诗歌风格的差异 《兵车行》的创作标志着杜甫诗歌的转变。由此形成并基本上贯穿了杜甫此后一生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主要特征有四点:严肃的写实精神;在忠诚于唐王朝和君主的前提下,对统治集团中的腐朽现象给予严厉的批判;对民生疾苦的深厚同情;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念。

(1)诗歌题材——杜甫的诗歌由于深受儒家忠义用世思想的影响,现实感很强。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着天下苍生、社会国家。不论是“三吏”、“三别”,还是《丽人行》、《兵车行》;也不论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还是《登岳阳楼》,杜甫所写的无不是那一个时代的民情世态,发的无不是深沉恳挚的家国之慨。所以,他被称为“诗史”是当之无愧的。李诗以浓郁的浪漫主义为基本特征,其题材是广阔的,多变的,甚至是离奇的。天上人间、陆上海底、神话历史、梦幻现实,莫非其笔触所及。

(2)抒情手法——作为“诗史”,杜诗的长于叙事描写是显而易见的。杜甫善于将深刻的历史事件、人生经历用遒健形象的笔墨描写记录下来,主体的情感就渗透在其叙事的字里行间,显得比较深沉含蓄。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成功地截取了茅飞、群童抱茅以及夜雨屋漏等几个耐人寻味的场景,进行细致艺术的刻画表现,最后才发出一声长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事显情发,嘎然而止。《石壕吏》更是以一个目击者的身份娓娓道来。始终未发一句感叹,最后只写道:“天明语声绝,独与老翁别。”无限悲愤化为一个凄惨的离别情景,而其艺术感染力有增无减。诗人胸中那股抑郁不平之气,对统治集团内部黑暗的强烈不满,及对国家命运、苍生疾苦的满怀忧虑之情,在诗人笔下表现得异常深沉婉曲。忧愁郁结,却往往欲吐还咽,柔肠百转,真正体现其“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李诗不同于杜甫的深婉含蓄,李白特别喜欢直抒胸臆。他的情感往往象火山爆发一样,直接从笔底倾泻出来。如《蜀道难》一开首就是一声惊叹:“噫嘘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犹如平地惊雷,令人顿时为之精神一振。他的《将进酒》《行路难》更是直抒胸臆的典范。

所以杜诗之精思独造,为李白所不及。尤其是在剖析当时的社会现象,以及唐王朝的衰败原因上,杜诗更是精深独到。如其《丽人行》,揭示的是统治阶级内部的腐朽堕落;而“三吏”、“三别”则揭露唐王朝的黑暗统治。杜诗对政局国势有着全景式的观照和把握,他总是力图探究揭露社会、国家兴坏成败的深层根源。而李白对于劳动人民的苦难,往往只是流于同情,很少探究其社会根源。

(3)艺术手法——从诗歌的意象选择与运用来看,李诗的意象特别的富于变幻和具有多色调,这主要地得益于他的恣意的夸张和奇特卓异的想象。如他写时光的易逝,人生的短暂就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木暮成雪。”其感染力比经典的“逝者如斯夫”(孔子语)要强烈得多;他写山峰之高就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他写雪花之大就说“燕山雪花大如席”;他写楼台之高就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似乎特别喜欢以巨额的数量词来作量的夸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

送我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此类句子在太白诗中真是俯拾皆是。同时,出身豪富,素喜挥霍的李白还特别喜欢物质珍奇的铺张夸耀。他一喝酒,就要“斗酒十千恣欢谑”,“烹羊宰牛且为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杜诗在思想上以精深取胜,而在语言运用和表现技巧上则以功力见长。杜甫是很注重学力的,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他在诗歌的语言运用上非常注重推敲锤炼。所以,杜诗中往往有许多警策之句,和出人意外的字语。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之“垂”、“涌”二字,笔力千钧,寓意无穷。

四、名句赏析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五、课外拓展(课件展示)

1、相关诗文拓展阅读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满卷诗书喜欲狂。明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狭,便下襄阳向洛阳。

2、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几个问题。

古风·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日,将赴云南征。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1、给这首诗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2、诗中有三幅色调不同的画面,说说它们各自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跟杜甫的《兵车行》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也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反 对不义战争的愿望,但这两首诗的内容和风格却有显著的不同,试就下面两个方面将二者作一点比较。(1)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2)表现技巧:

[参考答案]

1、第一层(开头四句)边城军情紧急,派人飞马传递文书,要求增兵。第二层(“ 白日”以下四句)京城里却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三层(“借问”至“岂全生”)先写征兵缘由,次叙应征战士告别亲人时的惨状,后写出征云南无异送死。第四层(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修文德”以消灭战争的主张。

说明:如将第一、二层合并或将第三层再分为三小层,也可以。

2、三幅画面是:羽檄飞驰,喧呼救边;京城安定,四海清平;战士出征,亲人送 行,日月无光。诗人借此讽刺了当权者只顾自己享乐、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表达了同情人 民疾苦、反对开边战争的立场。

3、(1)杜甫的诗通过征失的诉说,揭露了开边战争给农村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并控诉 了 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这些都是李白诗中所没有的,可见杜诗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超 过了李诗。

(2)李白善于运用夸张和想象,其中明显地表现了他的个性色彩,例如以群鸟夜鸣来 烘托人们因救边而发出的喧声;用天象来比喻京城里歌舞升平的景象;而杜甫 十分看重现 实生活中的细节,他写人民的疾苦都很具体。

译文:

战车叮铃响不停,战马声声嘶啸;远征的壮丁,个个把弓箭背在腰。爹娘呵妻儿呵,都匆匆跑来相送,车马扬起的尘埃,遮蔽了咸阳桥。拖的拖抱的抱,拦路顿脚放声哭,悲惨的哭声,一阵阵冲上九重霄。

有一个行人,同情地问一个壮丁,壮丁只轻轻说:频繁地点名征兵。有的人十五岁,就征去驻守黄河,到了四十岁,还编入屯田的军营。当年出发,还是村长替他扎头巾,归来头白了,还要再去卫戍边境。边境上的战士,鲜血已流成海水,皇上拓边的雄心,仍然没有休止。你没听说吗?汉朝的华山以东,有二百多个州,千村万落,处处长满野草和荆棘。虽有健壮的妇女,把握锄犁种地,但是庄稼杂芜,阡陌也难辨东西。再说关东士兵,素以苦战称第一,如今被人驱赶,与狗鸡并无差异。

要不是你这个老人家来问究竟,我怎么敢把心中怨恨向你提起?且说象今年已经是冬天了,关西守卒没一个回家休息。县官衙役急匆匆追逼租税,无人种地租税从哪去筹集?早知生男孩招来许多麻烦,倒不如生女孩还来得适宜。生女孩可以嫁给隔壁邻居,生男孩尸骨埋在战场草地。你没看见吗?就在青海头的那边,自古来白骨堆成山,没人去料理。新鬼含冤烦恼,旧鬼不停地哭泣,倘若是阴天雨天,更是啾啾咿咿。题解:

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诗旨在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充满非战色彩。诗的开头七句为第一段,写军人家属送别儿子、丈夫出征的悲惨情景,描绘了一幅震人心弦的送别图。“道旁”十四句为第二段,通过设问,役人直诉从军后妇女代耕,农村萧条零落的境况。“长者” 十四句为第三段,写征夫久不得息,连年征兵,百姓唯恐生男和青海战场尸骨遍野,令人不寒而的情况。全诗把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尽致淋漓。诗寓情于叙事之中,在叙述中张翕变化有序,前后呼应,严谨缜密。诗的字数杂言互见,韵脚平仄互换,声调抑扬顿挫,情意低昂起伏。既井井有条,又曲折多变,真可谓 “新乐府”诗的典范。

兵车行

盐城中学:梁春霞

1. 导入:自古以来,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根深蒂固,但《长恨歌》中有这样的诗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于一身。/姊妹弟兄皆烈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这是受到杨贵妃的影响,认为生女子可以嫁给皇亲贵族,可以光门户)

杜甫在《兵车行》里也有类似的感叹——信是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那么杜甫文中的这种怪异思想的根源是什么呢)

2. “每一个伟大的灵魂都是痛苦的”,而“诗圣”杜甫无疑是一千多年前最伟大而痛苦的灵魂。当个人的理想支离破碎,生活颠沛流离之时,诗人把忧虑的目光投注到民生的疾苦、社会的衰落、国家的动荡。他用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人民的苦难,因此,自唐以来,杜甫的诗被公认为“诗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兵车行》就是诗人第一篇为人民呼喊的作品。3. 请同学回忆作者: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仕途要求的失败使他能客观地认识统治阶层的腐败,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能体会到人民的疾苦,这两方面截然不同的生活都在杜甫诗中得到反映。天宝十一载以后,他写出《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等不朽的名篇。天宝十四载冬,杜甫探视寄居在奉先的妻子,写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表达了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深情,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概括了社会上尖锐的矛盾,这是他十载长安生活的总结,也标志着唐朝盛世最后的总结。

4.【题解】《兵车行》在句式上有什么新的特点? 提示:“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疾徐顿挫,极富表现力。

5.让我们首先通过诵读来领略诗中所描述的情景和抒发的感情吧(范读)

同学们从我朗读的语速、语调中捕捉到诗人灌注诗中的感情基调了吗?(生2: 一种悲凉、绝望和无奈。)

师 : 好,诗人对百姓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无限的同情,那还有别的感情吗?(生3: 还有一种对统治者的愤怒、怨恨之情。)

师 : 很好,同学们已经把握了全篇的感情基调,有怨恨也有愤怒,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怨愤之情。那么,这种“怨愤”之情是怎样贯穿全诗的呢?请大家齐读第一段,看看诗人为我们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齐读第一节)

师 : 大家读得很整齐,基本节奏都把握了。那么这一节为我们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一幅送别图)师 : 感觉怎么样呢?

(生4: 悲惨凄凉)

师 : 好,诗人一开篇首先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催人泪下的“惨别图”。在这一个场面描写中,你认为哪些字需要重读呢?也就是哪些字表现力最强呢?请大家谈谈自己的体会。(“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剑各在腰,”这不是出征的威武之师,而是无可奈何的悲怨之行。本马行人虽然众多,但叠用两个批声之词,“辚辚”、“萧萧”渲染出一种悲凉之意。)

(生5: 我认为“耶娘妻子走相送”的“走”字应该重读,“走”在古代汉语中是跑的意思,可以很形象地展现出家人老小不忍亲人离去,又不得不让亲人离去,又惟恐这一离去会成永别的复杂心情。)

师 : 很好,体会细腻。“走”字表现了爹娘妻儿奔走相送,依依不舍的情景,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当时朝廷征召的紧急。

(生6: 我认为“尘埃不见咸阳桥”的“不见”应该重读,因为它写出了那种尘埃漫天,几乎遮蔽咸阳桥的情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当时被征发的人之多,还有送行的人之多。)师 : 好,由“不见”两个字我们可以看出这不只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生7: 还有“哭声直上干云霄”的“干”字,“干”是“冲”的意思,表现了百姓们哭声之大、之凄惨。)

师 : 由这个“干”字我们似乎能看到送别时那种呼天抢地、痛断肝肠的场景。同学们的体会都很不错。

杜甫重墨铺染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 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那我们就来有感情地再读一遍,注意该重读的字一定要重读。(学生齐读)

师 : 比第一遍读得更好了。诗人开篇就给我们生动地描述了一幅惨别图,把感情寓于记叙之中。那么,这种场面描写在诗歌的结尾也有,请大家找找是哪几句。

(生8: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师: 这又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哪位同学能根据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大家要尽量地展开想象。

(生9: 地点在青海的古战场,天气阴沉,还下着蒙蒙的细雨,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白骨累累,还不时地传来凄厉的鬼哭声!)

师 : 说得非常好,绘声绘色,淋漓尽致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恐怖的场景,让人不寒而栗!那我们一样为这幅图画取一个名字,什么图画呢?(生10: 白骨图。)(生11: 冤鬼图。)

师 : 都不错。不过既然是“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着重突出了哭声,我们不如改为“鬼哭图”。

诗歌从开头的“惨别图”到结尾的“鬼哭图”,我们听到了一个相同的声音:哭声!开头的人哭,响彻云霄,结尾的鬼哭,哀怨凄厉。那么造成这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迅速在诗歌第二段找出三个字和一句话来进行概括。(生12: 造成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点行频”,关键字”频”写出战争之多,朝廷频繁地征召百姓们去边疆打仗。这和第一小节征兵图,惨别图形成吻合.“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频繁的战事发生在“边庭”,不是保卫疆土,而是为了“开边”,即用武力扩张疆土。这种扩张的战争,虽然伤亡惨重——“流血成海水”,但君王开边之意犹“未已”,仗还继续打下去。两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可以概括本诗主旨;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应视为诗中警策。)

师 : 正是统治者的穷兵黩武,不断征召百姓去边疆服役,导致百姓们家破人亡。那么我们来一起朗读诗歌的主体部分,由老师领读第一句,男生读“或从十五北防河”到“武皇开边意未已”,女生读“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到“被驱不异犬与鸡”,再齐读“长者虽有问”到“生男埋没随百草”。(合作朗读主体部分)

师 : 那么从结构和内容上看,这一部分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都写了什么呢?(生13: 分为三层,首先写边疆连年征战,少年被征召去打仗; 第二层写连年征召和战争给百姓造成的灾难;

最后具体地写了人们宁可生女孩也不愿生男孩战死边疆。)

师 : 好,这三个层次概括地很准确。那么“点行频”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通过哪些语言来表现的呢?请同学们就你感触最深的诗句进行赏析。

(生:“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或从“与”便至”,“去时”与“归来”,说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怨恨之意顿生,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生14: “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农业生产极度荒废,函谷关以东大片农田荒废,人烟稀少,千村万落长满荆棘和杞柳,“禾生垅亩无东西”,生活无着,民不聊生。神州大地到处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十分荒凉。)

(生答:“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伤亡如此惨重、生产如此荒废,“山东”已无兵可征,皇上依然一意孤行,征调秦地(关西)士卒。这些士兵能够耐苦战,但“被驱不异犬与鸡”,根本不把人当人,士卒与鸡犬没有什么不同。寓怨愤于嗟叹之中,全段于叙事之中情感浓郁。)

(生答: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岁从何出?写秦兵家庭遇到的困难。到了“今年冬”,仗继续打;农事依然无人照料,可是“县官(朝廷)急索租”,一个“急”字,索租不问百姓死活之嘴脸毕现!“租税从何出”没有人生产,何来租米?)

由此于是有了人生的感叹:“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生16: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中国一向重男轻女,可是由于战争,男丁大量死亡,这里百姓却宁愿生女孩,这种反常的心理变化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心灵带来的严重摧残。)

师 : 三位同学都分析地很精当,把“点行频”对百姓带来的灾难从物质生活到精神变化都剖析到了,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诗歌从头到尾都贯穿着哭声,诗人借此批判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恶,对劳动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在透析全文的基础上,我们回到诵读的训练中来 听读、诵读点拨: 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怨愤,这是全诗的基调 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下面就让我们踏着杜甫的思想足迹,再次诵读全文!

拓展:试将这首诗跟李白《古风•其十九》相比较,说说二者的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古风•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释见《语文读本》第三册)设题目的是使学生懂得,读诗也要学习领略诗人的风格以提高诗歌鉴赏的水平。这两首诗都描写人民的苦难,但创作方法截然不同,可比性较强,但要求应适当放宽,学生能说出一两点即可。参考答案:

李诗写人民的苦难,是诗人想像在遨游太空时俯视所见,而且写得很概括;杜诗写人民的苦难,是通过塑造典型人物(“行人”)形象实现的,十分具体。处理题材方式的不同,是风格不同具体表现的一个方面。此外,李白让仙人跟他一道看到人民的苦难,也表现了他的飘逸风格;杜甫的伤时忧国,表现了他的沉郁风格。

结束语:

一首《兵车行》伴随着隆隆战车、嘶嘶战马碾过了十几个世纪,永远凝固在历史的画廊上。然而,历史虽已成为过去,悲剧却仍在重演,即使在现代社会流血事件仍时有发生。无论是穿越几千年中国历史的惊天血雨,还是笼罩在现代社会的战争阴云,都无法遮挡和平的阳光,和平和发展仍是世界的主流。就让伤痛成为过去,让战争成为记忆,让诗人笔下的“人哭”“鬼哭”永远成为历史吧!

人民对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态度是不同的。就唐代来说,在反抗异族入侵的战争中,边

《兵车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疏通字音,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进而背诵诗歌。(2)体会和掌握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诵读法、点拨法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诗歌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诗人杜甫在诗歌所表达出来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杜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2、教学难点:掌握本诗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法、点拨法、讲读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内容

1、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

2、明确文章字音,特殊字的字义

3、掌握诗歌的写作艺术

二、预习要求

1、收集杜甫的相关资料

2、结合书上注释,疏通文义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三、具体步骤

1、导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的国度,有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推动着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其中杜甫就是唐代诗歌的一座高峰。说道杜甫大家对他一定不会陌生,我们从小学到高中学习过他的许多诗大家还记得吗?(同学们回忆所学诗歌回答)比如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望岳》、《登高》等等。接着我用PPT展示《石壕吏》一诗,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诗中通过写石壕吏趁夜捉人的故事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黩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2、作者简介(1分钟)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杜甫经历了唐代的由盛到衰的过程,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诗风沉郁顿挫,因而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3、解题(1分钟)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他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通过叙述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这篇课文侧重于叙事,它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从课文注释1我们可以知道诗人叙述的是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由于连年征战,朝廷不断征兵,百姓不肯应征,朝廷就到处抓壮丁,甚至连老人和孩子也不放过。

4、创作背景(2分钟)

唐玄宗八年(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里有生动的记载:

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这段历史记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读。而这首诗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

5、课文诵读(6分钟)(此环节运用诵读法)

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让同学们通过朗读来领略诗中所描述的情景和抒发的感情。——同学们捕捉到诗人灌注诗中的感情基调了吗?

预设学生回答: 伤感、沉重、怨愤等等。(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他们的知识积淀和梯度。)然后让学生齐读一遍诗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感情基调。

6、课文鉴赏(此环节运用鉴赏法、点拨法、讲解法等穿插进行)(1)诗人是从哪些角度着手叙述的?(2分钟)

所见、所闻。(2)这是一首七言歌行诗,全诗分为两大段:首段叙事,写送别的惨状。“问行人”以下为第二段,由征夫诉苦,是记言。

(3)诗人的“怨愤”之情是怎样贯穿全诗的呢?请大家齐读第一段,看看诗人为我们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7分钟)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战车隆隆地响过,战马不停地嘶鸣;出征的士兵,都把弓箭佩挂在了腰上。诗一开篇即展现了兵车队伍出征时的情形,场面真实,语言流畅,声韵铿锵有力。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四句写军队开拔时送行的悲惨场面,从听觉、视觉上的强烈感受中,集中表现了当时众多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耶”通“爷”,即父亲。“走”是跑的意思,那么为什么跑? ——可见出征的人不能停下脚步和亲人告别,是被迫押赴战场的, 一个家庭支柱、主要劳动力被抓走了,剩下来的尽是些老弱妇幼,对一个家庭来说简直是一个塌天大祸,怎么不扶老携幼,奔走相送呢?同学们想想,亲人被突然抓兵,又被急促押送前线,所以家人们才追奔呼号,去做那一刹那的生死离别,这一场面是多么的悲痛,这里寄寓了诗人浓厚的感情,诗人那种焦虑不安、忧心如焚的形象也仿佛展现在读者面前。多少人被抓兵,多少人追赶送别,诗人没有明说,一句“尘埃不见咸阳桥”就形象地概括了。车马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遮没了,不难想象当时的人有多少。不仅出征的人多,送行的人也多。

送行时“牵衣顿足拦道哭”,这一句动词用得好,连用四个动作。大家想想,这些动作是谁发出的? 明确:“牵”是小孩,孩子不懂事,牵着即将离开的父亲的衣服,哭叫着舍不得分开。父母妻子不忍心亲人离开,但又不得不让亲人离开,又怕亲人一旦离开就成永别。一连串的动作最后落到一个“哭”上,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送别画面,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无奈的动作神态刻画得细腻入微,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最后“哭声直上干云霄”作何解释? 千万人的哭声直冲云天,震耳欲聋。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这些声音的描绘从听觉上给人强烈感受,让人感觉场面的凄惨,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

(4)在诗人笔下,车轮滚滚,战马嘶鸣,尘土飞扬,哭声冲天,妻离子散的人间悲剧令人触目惊心。那这出人间悲剧的制造者是谁,下文中有没有直接指出?(1分钟)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是汉武帝吗?不是,应该是唐明皇唐玄宗,以汉喻唐是唐代诗人惯用的手法。作者把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正是由于统治者不断对边疆少数民族用兵才致使边庭流血成海水,才致使朝廷不断征兵。这里如此大胆地指控,使我们看到一位胸怀正义,关心百姓疾苦的伟大诗人形象。

(5)作者在下文中又写了道旁过者和行人的对话,作者通过行人之口说出“点行频”,意思是频繁地征兵,这是全篇的“诗眼”,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的社会根源。

① “点行频”给百姓带来了哪些不幸和灾难呢?(11分钟)

超期服役(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说明战争时间久,征讨之远,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之深重。青壮年已征光了,未成年的孩子和老年人,仍要去戍边,征夫无限期地服役。

死伤无数(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激烈抗议,充分表达了世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

田园荒芜(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诗人写到这里,笔锋陡转,开拓出另一个惊心动魄的境界。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以谈话的口气提醒读者,把视线从流血成海的边庭转移到广阔的内地。诗中的“汉家”,也是影射唐朝。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废,荆棘横生,满目凋残。诗人驰骋想象,从眼前的闻见,联想到全国的景象,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非人待遇(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这一段诗人借用汉乐府常用的对话形式,将武皇开边以来人民饱受的征战之苦集中在一个士兵身上,设为“道傍过者”与他的回答之词,概括了从关中到山东,从边庭到内地,从士卒到农夫,广大人民深受兵赋徭役之害的历史和现实。征兵催租(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前面说“山东”,这里又云“关西”,可见到处都在用兵。“租税从何出”又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呼应,兵革未止,耕夫都已出征,地都荒了,租敛又从何而出?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对社会现实的揭示越来越深刻,批判了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这里忽然连用了几个短促的五言句,不仅表达了戍卒们沉痛哀怨的心情,也表现出那种倾吐苦衷的急切情态。这样通过当事人的口述,又从抓兵、逼租两个方面,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加给人民的双重灾难。

心理创伤(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如果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女还能嫁近邻,生男难免战死埋荒草。在中国这样一个素有“重男轻女”传统的国家,说这样的话,并非一时愤激之语,而是为社会现实所逼。这样反常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那是不是真的生女儿就好了呢? 诗人没有说,也不必说。因为如果都生女儿,就无可嫁之“比邻”,即使“犹得嫁比邻”,那比邻之男何处寻呢?由此可见,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诗人在此留给读者的思考是深刻的。

②“君不闻”以下四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这又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哪位同学能根据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大家要尽量地展开想象。(2分钟)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明确:地点是在青海的古战场,天气阴沉,还下着蒙蒙的细雨,漫山遍野到处都是白骨累累,还不时地传来凄厉的鬼哭声!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绘声绘色,淋漓尽致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恐怖的场景,让人不寒而栗!那我们为这幅图画取一个名字,什么图画呢?

明确:既然是“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着重突出了哭声,那我们不如改为“鬼哭图”。

③诗歌从开头的“惨别图”到结尾的“鬼哭图”,我们听到了一个相同的声音:哭声!开头的人哭,响彻云霄,结尾的鬼哭,哀怨凄厉。那么造成这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迅速在诗歌第二段找出三个字和一句话来进行概括。(2分钟)

造成人哭、鬼哭的根本原因是“点行频”,“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频繁的战事发生在“边庭”,不是保卫疆土,而是为了“开边”,即用武力扩张疆土。这种扩张的战争,虽然伤亡惨重——“流血成海水”,但君王开边之意犹“未已”,仗还继续打下去。这两句,既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可以概括本诗主旨而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应视为诗中警策。

④“君不闻”和“君不见”在这两幅画面中起着怎样的作用?(1分钟)

明确:“君不闻”和“君不见”先后所领起的数句可以视为诗人的心声——他要以此来诉诸人们的良知,使人们充分认识“开边”政策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何等严重的灾难。既表示了说话人(诗人)感情的急遽上升,避免了冗长平板,还不断提示,有着惊醒听者(读者)的作用。

整首诗开篇是人哭,终篇是鬼哭,悲惨的场面、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这都是“开边未已”导致的恶果。诗人将眼前的生死离别与千百年来无数征人有去无回的事实相联系,使这首诗从更为高远的角度,暗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历史延续性。至此,诗人为百姓呼喊的激情得到了充分发挥,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也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6、领会主旨(1分钟)诗人深刻地揭露了李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人民不幸的真挚而深厚的同情。这是杜甫第一首为人民的苦难而写作的诗歌。

7、艺术特色(4分钟)

①生动的场景描写。大氛围的粗略勾勒和具体动作的细致刻画相结合,描绘了一个悲怆而震撼人心的出征场面。诗歌从蓦然而起的客观描述开始,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如风至潮来,在读者眼前突兀展现出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的渭水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奔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令人触目惊心。诗人用重墨铺染的笔法,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②巧妙构思。首先,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面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这就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由征夫之口,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舒得开,收得起,变化开阖,井然有序。第一段的人哭马嘶、尘烟滚滚的喧嚣气氛,给第二段的倾诉苦衷作了渲染铺垫;而第二段的长篇叙言,则进一步深化了第一段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辉映,互相补充。最后,诗人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其情其景与开头的悲怆场面相呼应,使得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如“耶娘妻子”、“牵衣顿足拦道哭”、“被驱不异犬与鸡”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话,是杜诗中运用口语非常突出的一篇。前人评及此,曾这样说:“语杂歌谣,最易感人,愈浅愈切。”这些民歌手法的运用,给诗增添了明快而亲切的感染力,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四、课堂小结(1分钟)

这节课,我们在朗读中品味了诗歌语言,通过想象补充了诗中的空白、细节,再现了《兵车行》中所描绘的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离乱之苦,体会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车声隆隆,马鸣萧萧,似乎还不曾消逝„„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通过《兵车行》的学习,希望大家对古典诗词的学习能有一些更深的感悟。杜甫留给我们的是庄严的人格,是瑰丽的艺术,是永久的影响,是“ 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闻一多语)!

五、布置作业(1分钟)

1、同学们下去背诵这首诗。

2、思考课后练习二的2、3小题,体会本诗的结构艺术。

附:板书设计

兵车行

杜甫

送 别 场 面 悲 壮 边 庭 流 血 成 海 水

上一篇: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管子变形的秘密》下一篇:的房屋租赁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