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导向型软件工程课程研究的论文

2024-06-13

能力导向型软件工程课程研究的论文(共10篇)

能力导向型软件工程课程研究的论文 篇1

随着知识经济及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其中的软件产业年均增长率达38%,对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我国软件业面临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但是,我国社科院的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还不是软件大国,制约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才问题。目前,在我国从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人员大约400万,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软件人才在数量和结构上仍存在重大缺口。据信息产业部预测,软件人才需求的增长率将保持在每年10%以上,人才的结构比例呈现为“橄榄型”,即“高端人才”(系统分析师、项目经理等)和“低端人才”(软件编程人员)严重短缺,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应用能力的软件工程师严重不足。根据中国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战略研讨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软件开发人员缺口在50~60万左右,未来5~10年中将缺少更大数量的软件开发人才。与此同时,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每年有大批毕业生就业难。核心问题在于,高校培养的计算机软件人才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不能满足行业需求,人才与岗位需求不对接。国家“卓越计划”也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旨在鼓励高校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工程师后备人才。

2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建设难度大

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延伸和深化,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教学相互依托、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为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培养创新能力提供有效的学习的平台。第三方机构对毕业生就业情况数据分析显示,学生工作后发现在校期间学习的软件工程课程是对职业发展影响最大的专业课程之一,但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对此却认识不足。其实,问题的关键就是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理论和实践脱节。在软件工程专业开设之前,软件工程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大多偏重于基础理论介绍,主要介绍有关软件开发的基本原理,不开设课内实验课程,强化软件工程实践能力的其他辅助课程也很少,实践教学建设起步晚,发展比较薄弱。在软件工程专业开设之后,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我们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已经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在具体实施时,由于任课教师没有在企业任职经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导致实践教学变成为了实验而实验的教学环节。虽然学校目前在企业实训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遭遇校企合作难度大、合作水平较低、合作机制不灵活等情况,大部分校企合作仅局限于“学生短期实习”等浅层次水平,在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方面作用有限。

2.2课程群意识薄弱,课程建设孤立

现代软件工程实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多学科乃至国际化的团队协作,有效的团队协作已经成为现代软件工程的重要标志。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分为两大部分: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前者包括课程设置中软件工程概论、软件设计等侧重基础理论的课程,后者包括软件测试、软件开发案例分析等侧重工程实践的课程。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的课程微观生态环境——课程群。软件工程课程群中的课程从理论课程之间的知识模块划分和衔接到配套实践课程验证理论,每一部分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但在实际课程建设时,任课教师往往只关注于自己负责的课程建设,缺乏课程群意识,每门课程各自的实践课程只从与本课程相关的方面进行设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不能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概念,导致课程间交叉内容重复过多、基础内容薄弱、课程间衔接不力等问题。

3课程建设方案

3.1建立行之有效的课程建设管理机制

针对课程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孤立、重复等问题,我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加强了宏观调控。

(1)依据课程间的关联度,划分课程群。

按照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知识点之762015计算机教育ComputerEducation间的关联度,将课程划分为若干课程群。根据课程知识模块,课程群一般包括两门以上课程。例如软件工程课程群包括软件工程概论、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开发案例分析等;Java课程群包括Java编程基础、JavaWeb应用程序开发、Java企业级应用开发。

(2)对应课程群,成立课程组。

每一个课程组由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负责人,课程组负责人承担课程群的建设、课程组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各门课程教学资料(教学大纲、教材选报、试卷材料等)的审核、组内各门课程的授课任务分配等工作。

(3)执行“课程—课程组—系”三级负责机制,实施“课程—课程群—专业”分层次建设机制。

在已建立课程组和课程负责人的基础上,强化责任机制,任课教师负责课程建设,课程组负责课程群建设,系部负责专业建设。课程组和课程负责人机制的实施,一方面使课程能够持续深入建设,另一方面使“课程—课程群—专业”成为一个有机的建设整体,避免了重复建设、孤立建设等问题,最终能够有效地通过课程建设促进专业建设。

3.2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合理确定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能力培养的基础,以软件产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为导向,在满足能力培养需要的前提下,学校以“必需、够用”为度,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软件工程的课程体系结构,根据课程群中各课程的相关性、课程知识的互补性进一步整合课程,重新拼装知识模块,构建整个课程体系,避免课程分散、泛而杂等现象,从而达到重点突出、效果显著的目的。

(1)优化课程内容,修订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包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提要及教学深度、广度、学时分配、教学进度、实习、实验、作业安排等。软件工程课程组以提升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特点,规划软件工程课程群的设置,按知识模块整合课程,修订教学大纲,使各门课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加强课程间联系,实现从理论内容到实践教学的无缝衔接,按培养目标强化课程构建,深化课程体系建设。

(2)建立健全课程教学文件,规范教学秩序。

课程教学文件包括:有关本课程的历史和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资料、教学大纲、教材、优秀教案、电子课件、试题库、试卷分析、教学检查情况、教学总结及改革计划等。通过健全教学文件,分类保管,发挥教学文件在教学研究和改革中的作用。

3.3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无论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还是卓越工程师计划,无一不在强调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因此构建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1)构建分阶段、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

通过构建“实验—案例—项目”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实施“课堂实践教学—课程实训—学期实训”的多元化全方位训练式实践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学时,强调案例式、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案例与项目贯穿课程始终,有效衔接其他课程。

(2)引入校企合作,实现毕业生的高层次就业。

对于二本院校,校企合作的推行难度要大很多,因此,合作方法要灵活多样。学校要加大与知名企业的联合力度,创造合作机会,例如和惠普合作的项目中,动员学生走出去,到惠普的基地进行长期实训。同时,聘请与学校合作的短训公司高级工程人才参与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实践,将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真正结合起来,把握高层次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与发展情况,提高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实现毕业生的高层次高质量就业。

3.4实施“全方位训练式”教学模式

结合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卓越工程师的实施为契机,我们在教学中引入“全方位训练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际案例、项目的协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加大实践教学学时,强化实践。

首先保证相应课程的课内实验学时,以便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为重点课程增加课程实训,使学生对整个课程有一个综合的理解和把握;最后展开学期实训,使学生对课程群中的多门课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利用“课堂实践教学—课程实训—学期

实训—岗前实训”,全方位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课堂实践教学以知识点的实验为主,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程实训对一门课程的所有知识进行总结,要求学生小组配合,共同完成。学期实训一般安排在学期期末,跟学校小学期结合,对课程群相关课程进行总结和验收,要求学生团队协作。全方位训练的模式旨在为学生将来从事课题研究、工程项目研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3.5加大基础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学生自学平台

高等教育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单向传授,更应该是学生学习上的引导。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但资源建设不是简单的素材堆砌,而是通过建立界面友好宜用的课程网站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还应建设互动式教学平台,打破教学时空限制,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环境;建立课程,开发课程网上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习题作业、实验指导、相关站链接等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同时提供在线测试、网上答疑等,扩充课堂教学区域,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互动学习。

4结语

能力导向型软件工程课程研究的论文 篇2

关键词:工程实践,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师范院校

1、引言

随着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加剧,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与产业升级的加速, 人才的创新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已经成为人才素质培养中的突出问题[1]。创新型国家对IT设计制造行业中创新型人才的知识需求也在连续不断的演变, 如何应对这些变化也成为高校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尤其对于高师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及构建适合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学生培养模式等问题更显得优为重要[2]。

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就业率不高、学生动手能力差、学生考研率低等显著特点。分析其原因, 就业率不高是由于现在中学对计算机专业需求量趋于饱和, 计算机师范生只能到各大企业中寻求就业岗位, 但能到各大企业就业的学生进入单位后, 单位还需要花经费为学生进行二次培训, 导致企业为考虑成本问题, 下年就不太招聘师范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原因是现今师范院校的计算机学生基本上还是一种本本教育, 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抓实, 因整个教学计划及教学环境使学生得不到工程训练的机会, 从而导致其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太差;近几年因世界金融市场变化多端, 绝大多数企业均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 导致企业裁员, 从而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减少, 为缓解就业压力, 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考研的浪潮, 而高师计算机专业的硕士招生学校及招生人数很有限, 而且很多高师计算机专业的招硕学校为解决自身学生的就业压力, 在政策上采取保送直硕的方法, 同时也引导自己的学生攻读自己的学校, 此外, 当前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课考试采用的是全国联考, 故然师范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初试时成绩占优势, 但近几年国家教育部门扩大了高校研究生招生自主权, 这样复试成绩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而复试及面试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动手能力, 可工科院校的计算机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远比一般的师范院校的学生强, 最终导致师范院校学生的考研率相当低。

笔者对国内师范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做了一些调研和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为了培养21世纪需要的新型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改革。从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观点阐述了课程群的意义、思路、构建及资源配置;提出了“点--线--面--体”即主要知识点-主干课-课程群-课程群体系的课程群构建思路及双层结构四大课程群构建框架。具有层次分明、定位正确、强化基础、拓宽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时建立了新的课程体系, 在保持计算机传统特色的同时, 对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实践等各个环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机会, 为国民经济建设输送了更多的优秀人才。

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重点院校都在计算机本科专业教学与科研方面作了大量探索, 提出了不同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 增加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课程。

可以看出, 由于办学历史、专业方向及实验室建设水平的差异, 各个学校建立的课程体系及开设的教学实验项目和内容层次不齐, 但各高校都在探索适合本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此,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计划及培养方案, 设置相关的工程实践环节, 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最终目的, 最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考研率, 因此, 研究高师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方式及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突出综合应用知识与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

学科专业建设是形成特色的载体, 人才培养是形成特色的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为主线, 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人工智能方向) 定位在立足中部地区, 服务全国, 依托现有的计算机专业的行业背景, 努力形成相对稳定而合理的专业方向链, 贯彻“五个融为一体”:即融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为一体、融通才教育与个性发展为一体、融继承教育与创新突破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思路。

在已修订的2007版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 强化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高、知识广、能力强的要求。同时拟邀请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工程训练中心、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实训中心、西安天水长开电工有限公司、西安西能电器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及西安辰英机电有限公司等知名大学和企业共同组成专业建设小组, 将社会对人才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及时反映在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

依据本专业的特点, 将按照一条主线 (突出计算机特色与计算机工程应用) 、两个支撑 (以工程应用为主、以计算机理论为辅, 应用与理论相结合;以工程设计为主、以计算机教学为辅) 、三个教学阶段 (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四个知识平台 (外语与物理数学、专业基础、专业知识和学科交叉) 、五个实践模块 (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智能设计的基本技能、计算机网络工程施工实习、计算机工程设计和科研创新能力) 和六大主干课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设计、人工智能、工业计算机监控软件设计、工程任务实时分析及管理数据库设计、大型工程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智能分析系统设计) 的框架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注重提高知识的互联性、贯通性、整体性以及对新领域和交叉学科的辐射性, 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和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突出计算机工程师基本能力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观念、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 是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的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的需要。打破传统师范教育的思想, 以理论教学为基础, 重在提高学生的工程动手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除具有坚实的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外, 还能使学生一走出校园即能融入到社会生产中去, 及时为IT行业解决实际问题。对于计算机应用学科, 实践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以计算机应用工程师所需能力的培养为主线, 围绕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本专业的学生在校四年内受到完整的、系统的计算机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基本具备对智能决策系统的设计能力, 对工程网络设计及实现能力, 对机电设备的控制编程能力, 对部分计算机监控设备的创意设计能力以及某个专业方向的综合实验能力, 培养适应新世纪计算机类人才。

建设实际意义上的工程训练中心, 学院除了为学生创建真实具体的工程训练条件外, 还将组织学生与企业联合, 学生到设计制造行业真实体验并解决设计制造业内的实际计算机现代化控制与管理问题。让学生能把获得的计算编程能力、网络设计能力、图形图像处理能力、智能决策系统的设计能力、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能力发挥到实处, 让学生在实践中展现他们的价值, 同时也能激发他们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能力, 这样也更激发他们对计算机更深层次专业知识的追求。

通过加大实践教学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力度切实达到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探索灵活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和模式:

(1) 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建立传统实验与虚拟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方法, 加强和完善实践环节;尽量创设教、学、做合一的特殊课堂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 指导性实验与开放性实验相结合, 探索个性化实践教学与教育方法, 注重个性化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中鼓励冒尖, 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 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充裕的开放时间;创建平等、和谐、合作、融洽的实践气氛,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质疑问题, 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实习基地与校内实验、实习相结合, 建立实习基地与校内实验互补促进的实践教学模式。

(4) 将实验、实训、实习有机结合。

(5) 自主开发和制作一批能反映各类设计制造业所需计算机知识的工业现场与工作流程, 如让学生真正解决一个企业如何采用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实现整个企业的生产任务分配、工人工时、工资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 大型企业内复杂设备数据库的开发, ERP的设计, 化学工业设备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 PLC的设计及实现等等。了解企业设备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作业方式及实际工作的现状, 提高学生对企业计算管理与控制的认知能力。规划首批制作的DV作品主要围绕《计算机网络的设计与实现》、《企业计算机监控系统的PLC设计与开发》、《企业智能决策系统的开发与实现》、《企业图像数据的处理与实现》等计算机主干课程。

在继续保持现有认识实习基地和生产实习基地的基础上, 开发建立毕业设计的实习基地。进一步探索高校与设计院所及企业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培养模式, 有计划地将部分优秀学生的毕业设计安排到设计院所和企业, 一方面通过使学生接触实际工程设计进行“实战”训练, 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进一步加强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综合性教学环节的训练, 加强过程管理, 认真指导, 严格把关, 使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达到工程实际的要求。

4、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潜能

以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 以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用科研丰富实验内容,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用科研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 将丰富的科研和学科资源进一步转化为教学优势, 从机制上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

以每年一次的全国及河南省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为契机, 由专业负责人牵头成立计算机网页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创新设计等指导小组, 并事先确定出设计主题和相关要求, 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一步对学生加强创新设计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使之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和素质。

近几年来, 我校一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河南省软件设计大赛以及国家数学建模大赛, 而且多年来, 我院学生也取得了许多奖项。

开发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以利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教学方法改革为讲授、讨论、制作三维动画仿真三者结合。引入一些创新设计实例, 其目的是扩大视野, 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虚拟实验教学内容改革重点是以设计为主线, 注重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淡化实验论证, 加强综合设计型实验, 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系统设计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方案设计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具有丰富的创造潜能, 一旦有了表达的手段和工具, 他们就会将自己的创造思想变成为具体的三维作品。开展计算机创新设计比赛活动, 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 进行创新设计, 内容从日常生活用品到高科技产品, 有着广阔空间。方法上, 采取学生自主设计为主, 教师指导为辅;条件上, 提供CAD机房和上机机时, 三维设计软件等;措施上, 采取课内学分和课外学分相结合的做法。

以科研促进教学, 建立以科研促教学为核心的毕业设计机制, 提高工程能力的培养。发挥专业教学团队的科研优势, 以本科教学为核心, 拓宽专业面, 充分利用本专业教师承担的纵向研究课题和大批横向项目, 吸纳大学生参加相关的研究工作, 鼓励和支持教师从课题中列支部分研究经费为大学生开设研究性开放课题,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做到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支持科研。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 使其受到直接的科研方法与能力的训练, 使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拓宽视野, 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为学生毕业后走向新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惠.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0 (9) :186-187

能力导向型软件工程课程研究的论文 篇3

摘要:工程制图课程是工科院校一门最基本的课程。传统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和专业这一层面,我们将制图课程改革与职业资格考试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引入职业教育最新的研究成果,采用图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在制图课程的现状、教学目标、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手段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高职高专特点的工程制图教学体系。

关键词:课程体系 图学 模块化

【分类号】G642;TU204-4

由劳动部和中国工程图学学会举办的全国CAD技能等级考试已进行了八年共十六期,作为考试的组织者,我校一直将CAD技能等考试与制图教学改革联系在一起,每次考试后都要组织相关院校制图教师对成绩进行分析总结,改进教学。CAD技能等考试对我校的制图教学改革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

一方面,各校对制图教学改革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梳理,形成一套具有可操作性和良好推广性的模式,对制图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也没有一套较完整的解决方案。这就萌发了我们研究职业资格证书对制图教学改革的影响和作用。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另一方面企业认为职业院校并没有教给学生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而以往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过于笼统,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很少涉及技术操作层面,其成果难以真正用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实践。

将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放在不同的参照系中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传统制图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和专业这一层面,在课程层面,关注点在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教学方法的探索;在专业层面,认为制图是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目标是制图课如何为后续专业课服务。在这样的视野中研究问题,制图教学改革内容、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都难以取得真正的突破。要解决制图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必须在一个更大的视野下进行研究和思考。我们研究和思考主要依据三条线:

第一,以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来确定制图教学的目标。课程目标不能按照制图课程的知识体系确定,应以满足社会行业的标准和需求为目标。

第二,高等职业教育制图课程的教学模式应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特点,借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新理论,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制图课程体系。

第三,图学技术的发展对制图教学的教学內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支撑平台,将技术的最新成果嵌入到制图课程中,提高课程效率。

应用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工程制图教学体系,明确了职业资格鉴定对教学内容改革的指导性,更新了制图课程传统的封闭式评价方式,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具体研究成果:

1、梳理制图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的发展趋势是:总学时减少,调整和精减画法几何,教学内容通过职业资格鉴定,体现社会和岗位需求,逐渐融入和加强有现代特色的内容,课程内容体系呈现出多种模式,教学环境和手段计算机信息化。

多种模式的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现状:

①三种思路:a)从内容改革角度:精减传统内容,增加具有现代特色的内容(计算机绘图、创造构型、徒手绘图技术等)。b)从图学本身内容体系角度:加强三维和计算机绘图,有的主张画法几何应从三维入手,且突出三维,有的主张从计算机三维造型理论改造画法几何内容体系。c)从课群角度:有的将图学模块化,与相关课程协调分段安排,有的将部分内容与相关课程融合;有的将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和相关课程(机械基础)全部融合。

②四种模式:a)模块化:分投影基础、制图基础、机械图、计算机绘图等模块。b)两段式:将计算机绘图融合全过程,分投影制图和机械制图两段。C)课群融合式: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融为一体。从机械基础概念入手,尔后讲授投影制图和计算机绘图基础,将机械制图和机械基础融为一体d)图学基础全校统一:投影制图和计算机绘图全校统一,专业图部分结合相关课程的内容讲授。

2、教学内容调整的思路:

(1)依据《制图员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教学大纲,减少画法几何内容。

(2)弱化除尺寸标注以外的技术标准的教学内容。

(3)引入三维造型“旋转”“拉伸”“除料”等有关概念,为后续三维建模的学习打基础。

3、教学方式和模式改革:

根据建构理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1)将计算机制图和制图教学融合,用计算机来绘图,减少手工绘图的习题量。

(2)引入“单列形体递进表达法”,建立教学内容的微观联系,减少内容之间的干扰。

单列形体递进表达法:传统的制图讲授继承的是系统法,即画法几何---基本体---组合体----剖视图等等。这种方法是以知识结构为框架,其知识点的组合在宏观上具有系统性、连续性,但在知识点的微观上并不具有连续性。使得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还没有弄懂弄透就有进入了新的一页。

4、根据课题的研究成果,“虚”功“实”做,建立了一套具有一定推广性和操作性的工程制图教学体系,从出版教材、习题集到多媒体教学课件,构成立体化、系列化的教学资源系统。(一套教学计划、授课计划,一套课件,一本教材(含习题集),一个案例教案,一个教学方式的案例,一种课程评价方式等),对其他院校制图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5、实证性研究。运用新的教学体系,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院校5个班213人进行了比较性试验,对成绩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新教学体系的实验班成绩比传统教学班成绩显著提高,新的教学体系比传统教学体系效果好。我校在2016年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取得2个单项一等奖、团体二等奖好成绩。

能力导向型软件工程课程研究的论文 篇4

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放在首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职业教育应充分的考虑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设置教学大纲的时候,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将理论的学习和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而且要以技能学习为主。

2.校企合作,优化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教育的改革,现在职业教育中,将工学结合,实行校企合作,进行产业学习,使学生在项目中学习技能,学以致用。这是培养职业学生的新模式,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优化学生课程的设置,因为学生一半的时间可能用来实习,所以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对于没有多大用的课程,还是能减则减。

3.产学结合,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

能力导向型软件工程课程研究的论文 篇5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教育;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是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培养“技术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中是以“能力为本位”能力本位中的能力是指职业能力,而不是具体的岗位能力。能力本位的教育即以“取得从事某种职业工作应具备的能力”为主的教育而职业能力系统化是指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面向整个工作过程,把从业所需要的技能、知识、态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特别强调在培养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同时培养关键能力、基本素质。对职业能力培养进行分析、设计、实施、评价等,从各个方面构建完整的职业能力系统,这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从这一特征出发,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全新道路——产学结合、突出职业特色、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构建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

1、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的意义。

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以满足产业界的要求为宗旨,即以就业为导向,以新的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构建的系统化课程。称为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它是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将课程与职业密切联系起来,采用行业的能力分析和职业分析方法,制定出职业一学习分析表,把职业能力要求转化为课程目标,在明确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开发出专业课程。形成以职业能力为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并进行科目课程设计。

所谓就业导向,是指课程设计指向工作需要而不是学科系统,即根据未来所从事工作的需要设置课程内容。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的课程观集中体现在就业导向上。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课程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生产服务。

国家经济建设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其重点。对岗位能力就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就应该满足社会对不同岗位能力的需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生产服务。

(2)课程为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服务。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在生产建设第一线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使毕业生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就应体现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为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服务。

(3)课程为个人发展服务。

对于我国当前国情来说,毕业生就业不仅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基础,也是今后个人发展的基础,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也就是为个人发展打基础,因此就业导向的课程观也是人本本位的重要体现。

职业能力概念包括了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两部分,职业专门技术能力指完成主要职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门技术能力,主要是运用专门技术和掌握该技术所需的基础知识从事职业工作的能力,包括技术要领掌握的熟练程度和一定的经验积累以及综合运用技术从事职业活动的熟练程度。等等。职业关键能力分为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所以职业能力涵盖了技术技能、理论知识、态度素质等从业所需要的全部能力。即职业能力系统化。以就业为导向和以职业能力系统化为目标是高职教育的特性,也是其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和关键所在。

2、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与本科教育课程应有明显的区别,其整体定位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是面向学科设置的,特点是学科基础较为扎实,能够为今后从事研究或设计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不适宜从事技术性较强的职业工作。而高职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专业应面向实际应用设置,专业课程要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根据不同行业的需要,分别设置本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的课程内容,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

(2)以多元智能理论为课程设计的基础。

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我国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是需要重视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个人在智能的表现上有所差异,而且会以不同的方式运用和综合智能,以学习不同的知识、解决不同的问题、完成不同的工作以及在不同的领域发展和取得成功。我国高考成绩居于中间段的学生,是高职入学学生的主体,他们一般具有思想活跃、参与热情高、社会活动能力强的优势,也同时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稳定性差,缺乏创新精神和自我调控能力等弱点对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更重视其他智能的开发,而上述中间分数段的学生往往更具有应用性人才的智能优势。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用与学科教育不同的方式组织课程,使教学更适合开发他们的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以能力为本位开发专业课程。

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专业课程设置是在能力本位课程观指导下的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能力”的内涵具有时空属性,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形态的变化和社会劳动组织形式的演变构建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方案要从职业分析入手,专业分析可直接使用国家或地方教育部门给出的行业分析结果进行。在没有国家或地区行业分析的情况下,可由学校或专业自行组织进行行业分析。专业分析的最终产品是专业培养所应具备的专业职业能力,专业职业分析一般由教育专家、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专家共同进行。每个专业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职业能力由“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组成,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核心是“职业专门技术”,它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应具备的基本技术,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可外延到“职业延展能力”。某一职业的延展能力可能是另一职业的专门技术能力,延展能力主要是考虑拓宽学生职业能力范围,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发展能力。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要体现在熟练掌握本行业主流技术、先进技术和新技术等方面,重点是培养运用技术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4)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设计链路课程。

专业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设计围绕职业专门技术能力的任务——课程链路。链路课程可以通过把职业专门技术的培养看成一项职业工作任务以及职业综合性任务,并考虑劳动组织形式的时空特点,按工作进程组织教学,即从整体上可以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原则。

(5)以应用为目的的多元范型单元课程。

高职教育中的每一门课程原则上不是按学科系统化组织教学内容的,因此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不称其为科目课程,而称为单元课程。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的单元课程实施多范型原则,共包括五种基本的课程范型,即问题中心课程范型、训练中心课程范型、任务中心课程范型、体验中心课程范型、培训中心课程范型。同时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并不排斥学科中心课程,但内容上要符合“够用为度”的原则。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的单元课程具有多种分类方式,其中常见的一种分类是将单元课程分为通用技术课程、专业任务课程、证书培训课程和通识课程四大类。

(6)以获得“双证”书作为课程考核的标准

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实施“双证”书制度即学生需要取得反映大学专科学历的毕业证书,同时还要取得反映职业能力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在当前我国职业证书体系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应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选择适宜的证书,并开设相应的培训课程。其实,比证书更为重要的是证书所体现的职业能力,课程实质是要保证职业能力的质量标准。要进行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的改革,建立以检测对“职业能力”的掌握为目标的考试体系,证书考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培养方案。

(7)以产学结合作为课程开发的基本途径。

即产业介入教育,坚持产学结合的专业建设方向。产学结合在课程方案中要重点体现在企业实质性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改革、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课程内容、开设产学合作教育的课程、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体验课程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积累,毕业后马上就能顶岗胜任工作。

3、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专业课程开发方法的特点。

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专业课程开发,是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课程观指导下,依据高职教育目的,在需求分析(包括行业分析、职业分析、劳动力市场分析等)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设置、专业职业分析、专业学习分析、单元课程概要设计、培养方案设计、单元课程开发的过程。其主要特点是:

(1)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形成系列课程链路,在修业年限期间,从人学开始就接触职业内容,职业能力随学习时间逐渐递增,到毕业时达到专业培养的职业能力要求,彻底打破学科系统化的三段式课程模式。形成职业能力系统化的新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职业体验和职业能力训练大大增加。

(2)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与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

通过以行动为导向的面向工作过程的项目或任务课程的设计,使学生既掌握做事的能力(职业专门技术),又学会做人的本领(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既有迅速上岗的能力又有面向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能力导向型软件工程课程研究的论文 篇6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就业已经出现了新的趋势,对应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就要重新调整。本文分析了就业市场的变化趋势,依据学前教育的专业现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课程改革方案。

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是提高幼儿教育水平、实现幼儿教育跨越式发展、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学前教育发展目标要求的核心要素。我们要针对就业市场的发展状况,重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虽然学前教育专业最近几年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平,但我们也要认真研究就业市场出现的变化,更好地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使得人才培养符合人才市场的要求。

一、学前教育人才市场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幼儿园对教师的需求量仍然很大,但是也开始出现从数量的需求向质量的要求上转变,这种现象在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均有出现。原来公立幼儿园招聘幼儿教师时很少要求本科毕业,甚至很多旗、县只要求中专毕业即可。可最近这两年我们看到,公立幼儿园教师招聘要求全部都是大专毕业,也有幼儿园要求本科学历。这表明了幼儿园对幼儿教师要求的提升。私立幼儿园同样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在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就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幼师毕业生。

国内英语教学已经开始从娃娃抓起,适应这一发展,越来越多的双语幼儿园出现。也有很多家长愿意给孩子选择双语幼儿园,但很多双语幼儿园其实做不到双语教学,就是因为缺少合格的双语幼儿教师。

在国际上,汉语教学越来越热,国外对于孩子的汉语教学也开始从娃娃抓起,和我国目前的幼儿英语发展趋势一样。但我们国家的外派汉语教师基本上没有专业从事幼儿教育的,所以专业的外派幼儿教师也是一个很大的缺口。

各类型的早教机构发展如火如荼。目前在早教机构任职的教师专业、学历各异,主要依靠早教机构自己的培训。学前教育的毕业生在早教机构的工作中表现出很好的素养,工作能力突出,未来早教机构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的去向。

各种幼儿校外辅导机构,例如目前很流行的国学、幼儿感统训练、幼儿美术等机构也需要大量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

二、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面对当前这样的就业发展形势,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也要随之调整课程设置。本文对于我国当前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从总体上把握,课程设置要更加合理、科学,以更好提升学生的素质

课程设置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抓好基础课,让学生具有很好的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第二,专业突出,让每一个学生都具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第三,增加实践课程,注意提高课程的实用性,提升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改革一些课程,对一些科目进行综合,还可以开发一些跨学科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上体现更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顺应社会对幼儿教师要求的发展变化趋势。

2.根据早教的发展调整课程设置,增加相应的内容

早教师资面临短缺,而在早教机构任职的主要又是幼师毕业的学生,我们就可以适当改革课程设置,增加早教的内容。目前很多教学课目中都不涉及0~3岁孩子的身心发育规律,也没有关于0~3岁幼儿对应的教育课程,但学生毕业后在各类早教机构工作的人数连年上升,因而在一些课程设置中应该把这部分内容加进去。可开设专门的早期教育课程,如亲子课程、早期游戏活动设计等,让学前教育的学生掌握更多的早教知识,便于今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在选择实习见习单位时,也可以让早教人员挑选一些专业的早教机构,使学生增加早教实践经验。在每年见习和实习的时候,可以先尝试让小部分学生去早教机构,多和早教年龄段的孩子接触,多一些更直观的感受,观摩学习早教机构的教师如何进行教学,也可以了解早教机构的运作和管理。

3.根据国内幼儿英语教学和国际汉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对学前教育国际合作专业课程做一些调整,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外语教学

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国际合作学前教育专业,基本上都采取国内两年、国外两年的模式。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学生在国内读完两年后由于各种原因选择继续出国读书的很少,这些学生在前两年的课程里有很大量的外语课,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优势,培养一些很好的双语教学幼儿教师。

一是培养合格的学前双语幼儿教师。通晓外语的幼师毕业生是很好的学前双语教育教师资源,但目前学前双语教育教师是以外语专业毕业的学生为主体的。笔者通过向幼儿园园长、校外幼儿英语机构负责人、幼儿园教师的了解,得出的结论是:现在很缺乏汉语与英语都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在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的基础上提高幼师生的英语专业水平是培养幼儿园双语师资的途径之一。可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以便于其将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设外语的选修课,注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强调学生主动地获得经验,发展兴趣和特长。同时,也应该开设实践活动课。实践活动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主要满足一部分对英语有浓厚兴趣又有能力深入学习的学生。早教人员在见习实习时,要尽量为国际合作班的学生和英语突出的学生选择双语幼儿园,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幼儿双语教学的规律、特点,更多地接触不同类别的幼儿双语教学模式,参与各种幼儿英语主题活动等。这样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目标更明确,学习的针对性更强。

二是培养专业的幼儿国际汉语教学师资。在全球经济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汉语热”开始席卷全球。在对外幼儿汉语教学的教师培养上,学前教育国际合作方向有着独特的优势。外语水平较高,学生多才多艺,专业理论扎实,这些在对外幼儿汉语教学中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学前教育的毕业生都是多才多艺的,把这些本领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孩子们一定喜欢,从情感上接受了教师自然就喜欢学习汉语了。由此,可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一些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让学生选修,如中国文学等。有很多课程学校已经开设,我们只把它列为学前教育国际合作方向的选修课程即可。还可以鼓励一部分学生参加国际汉语教师的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

4.培养符合各种课外幼儿教育机构要求的教师

如今各类校外幼儿教育工作蓬勃发展,我们的培养目标也应该考虑到这样的发展趋势,让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加突出,能够符合各种课外幼儿教育机构的要求。在专业技能的教学上采取分层教学,在做到普遍合格的基础上,通过分层教学,解决一部分学生在技能课上“吃不饱”的现象,让技能突出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也使教师的教学针对性更强,做到因材施教。在美术、舞蹈、试唱、钢琴的教学中,把一个年级的学生统一根据能力来划分,可以借鉴外语分层教学的经验。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进步,能力突出的学生可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三、结束语

能力导向型软件工程课程研究的论文 篇7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

社会需要和就业需求事关高校专业生死。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起步较晚,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也是在其他专业的基础上开展的。目前,各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主要是以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4门大平台课程(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和4门小平台课程(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学)为核心进行建设。但发展至今,虽然专业建设有了较大进步,但课程体系的设计仍然存在不足。

一是缺少独立的学科特点,无法形成明确地发展目标和专业方向,在课程设计上没有考虑学生的就业趋势和现状;二是课程设计理论性太强,实践课程少。学生无法掌握足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较差;三是各课程相互独立,缺乏整体性和内在关联。这一方面使得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欠缺。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与原则

“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改革遵循如下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点突出课程设计和改革教学内容,加强素质教育,为专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出贡献。所谓“能力”包括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通用能力是指“三能+一会”,具体包括“能写”(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能算”(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基础与计算机运用能力)、“能说”(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会管”(具备较强的管理技能与组织协调能力);专业能力是指通过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课程学习,学生能较好的掌握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基础知识以及劳动与社会保障基础理论和方法,具体包括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制度、政策与法规;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实务操作技能;掌握劳动关系管理、劳动争议处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能力;掌握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关系处理、安全生产管理等能力;掌握保险营销、社会调查等技能等。

基于对“能力导向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能力导向型”的课程体系改革遵循以下双赢原则:一是通用知识与人文素质的双向提升原则。“能力导向型”的课程体系改革除了发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主导作用,还应加强对学生人文综合素质和独立解决管理工作业务问题的能力训练。要使得学生基本获取适应本专业工作需要的相关知识和较全面的人文与科学素养[1];二是专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原则。“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改革应秉承“锻炼学生、发展学生、提升学生”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目的,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三、“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在明确改革的思路和原则之后,可以确定课程体系设置的模块以及相应课程。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中主要包括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以及选修课程[2]。通常公共课程由学校统一进行安排,主要包括大学语文、英语、高数、计算机等。专业课程则主要是经济管理类的学科,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等。在专业主干课程中主要是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以及社会保障经济学等。在实践课程设置中主要包括相关的技能学习和就业指导等。此外,学校还会开设一些社会模拟业务实习课程和管理实习课程等。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设置分为两大模块:一是通用能力模块。该模块分为公共基础课和教学实践课,确保学生拥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二是专业能力模块。该模块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拓展课,专业基础课涵盖了所需掌握的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保险学等基础理论和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相关的制度与法规,精通实务操作技能等。而专业拓展课则以“自主选择”为主,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或学分情况而定。具体方案见表1。

此外,本课程体系方案特别在教学实践课中增加了与面试相关的课程,以期帮助应届毕业生顺利就业或更高质量的就业。其次,在专业拓展课中增加了与公务员考试相关的申论和行政能力测试,这一方面能够节约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成本,另一方面也能为应届毕业生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从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来看,虽然20门课程看似较多,但其涵盖了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保险学、社会保障学等多学科,其设置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实际上,虽然课程数量不少,但可以在教学时间上做出相应调整,高等教育不仅强调老师创新性,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每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时间可相应缩减,以32学时为准,个别课程可适当增减。

综上所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的共同努力。“能力导向型”的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和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当前该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存在的问题,促进人才培养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以及专业岗位的不同需求,使得培养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摘要:本文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缺少独立的学科特点、理论性太强、各课程相互独立等缺点,提出了“能力导向型”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确立了“三能+一会”的总体思路,树立了通用知识与人文素质的双向提升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双赢原则,并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设计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能力导向型,课程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谭晓辉.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03):66—69.

[2]夏敬.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基于财经类院校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视角[J].考试周刊,2013,01(09):45—48.

[3]邵文娟,马,刘媛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J].中国市场,2014,02(06):110—113.

[4]朱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J].职业时空,2011,02(04):30—36.

能力导向型软件工程课程研究的论文 篇8

关键词:农民工 综合生存能力 培训课程

资助金项目: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普(职)教重点资助金项目。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庞大而特殊群体。他们户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亦工亦农,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群体的命运如何,预示着中国究竟能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市场经济国家。同样,这个群体的素质如何,也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培训与转移,各级政府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培训与转移工作,但仍然存在着培训目标低、培训内容单一、培训方式呆板和培训效度不高等问题,致使培训后的农民工虽然技能水平有所提高,初步具备了上岗技能,可是在文化素质、道德观念与生活习俗以及法律知识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缺陷。文化素质低制约了他们可持续发展;城乡差别导致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上的不和谐;法律意识淡薄导致犯罪以及正当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技能匮乏使农民工在城市生存困难。这些问题所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失去了人力资源转化成为人力资本的优势,微观上使农民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对下降,宏观上削弱了社会经济增长质量。

农民工的个体发展要融入现代社会的宏观发展之中,必须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流动出行技能、城市生活技能、就业技能等基本生存能力,以及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称之为“综合生存能力”。现有的农民工培训缺乏科学的课程体系,致使农民工“综合生存能力”难以提高。面对目前农民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只有改革原有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探索出“社会满意,农民工乐意参与”的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才能有效地实施农民工职业培训,保证培训质量。

一、构建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

针对目前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中“要改革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管理模式”,“强化产学结合,组织开发‘模块式’课程”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借鉴“整合能力本位教育观”的课程思想,以农民工融入城市所需“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以提升城市生存技能和发展能力为目标,遵循基础性、实用性、 综合性、多样性和发展性原则,按照培训内容和时间列出不同的培训工种菜单;再根据农民工在城市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生存技能和发展能力设计课程菜单,构成动态化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见下表。

二、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的内涵与特点

1.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的内涵

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采用“横向三模块、纵向两系列”的矩阵结构。该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通用技能和职业技能三个模块,以模块形式,将农民工在城市生存与发展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公共基础模块开设法律常识、职业道德等课程,教会学员做人的基本准则;通用技能模块开设城市生活常识、普通话、择业教育等课程,教会学员谋生的基本技巧;职业技能选修模块按照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开列不同的课程菜单,让学员自主选择自己爱好的专业和工种,教会学员就业的基本技能。

2.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的特点

(1)工种动态化:培训学校可确定几个相关学习工种,根据劳动力市场调查分析,以提高农民工综合生存能力为目标,灵活变化学习工种。

(2)层次动态化:根据农民工的文化基础、能力差异和培训目标的不同,实施分层教学。模块层次可分为单项技能与多项技能;高层次多证,低层次少证。

(3)主体动态化:“动态化模块”为农民工提供了自主选择学习模块的权利,可促进农民工个性的发展。学员可根据本人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及求职意向等选择学习

模块。

三、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实施的相关因素

1.课程体系的主要指标

培训时间30~60天,240~480学时;职业技能教学216~432学时;基本素质教育学时与职业技能教学学时之比为1~2∶8~9。

2.课程模块设计与选择

课程模块是将农民工在城市生存与发展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划分成若干个独立模块,再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其中若干个模块组成各种教学计划。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和通用技能课程模块的设计与选择。公共基础和通用技能模块以人的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遵循浅显性、广泛性、生活性等原则,根据农民工和社会的需要,公共基础模块主要包括法律常识、职业道德与职业纪律等,通用技能模块主要包括择业、签订劳动合同与维权、文明生活方式、安全生产、普通话等。通过两个模块的设置,为提高农民工城市生存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一个学习平台,为农民工有效转移奠定基础。

(2)职业技能选修课程模块的设计与选择。职业技能选修课程模块的设计按照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开列不同的课程菜单,让学员选择自己爱好的专业和工种,满足就业和考取上岗证、职业资格证,获取劳动准入资格的需要。包括工种、单项岗位职业能力与考证课程模块设计、

选择。

①以一个工种为一个模块。每一个工种作为一种技能,每一种技能作为一个模块。一般一个专业至少可设计三个以上的工种模块以供农民工学习选择。如机械加工可设计车工、钳工、焊工三个工种模块。

②专项技能课程模块的设计与选择。每一个工种一般由若干专项技能组成,一个专项技能可为一个子模块。如车工按照专项技能的要求可以设计为车削外圆及端面、车削圆柱孔、车削沟槽及切断、车削内外锥体、车削三角螺纹、车削简单特形面、车削特种复杂螺纹、车削复杂特形面、车削复杂曲轴、车削复杂箱体零件和编制工艺规程等11个模块。

农民工可根据所从事的工作岗位选择需学习的专项技能模块。例如A机械加工厂只需一名工人,他承担着全部车削加工任务,若他要上岗就必须完成11个模块的培训;而B机械加工厂的规模稍大,需雇3名工人,每人只需承担一部分工作,那么每人只需完成自己岗位上所需的3个或4个模块的培训即可上岗,这3个或4个模块就是一个模块课程;如果规模更大的C汽车修理站分11个岗位,那么每一个工人只需完成一个模块的培训就能满足相应一个岗位技能的要求,在这里一个模块就构成了一个模块课程。可见,任何一个模块从技能角度看都是独立的,其结果是一项服务,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一个模块就是一种就业技能,就是一个模块课程。

③职业资格学习模块设计与选择。任何工种均可进行工种等级分析,根据每一个岗位具体的任务和技能要求,将其设计成若干专项技能模块。如车工按照高、中、初级工的考核要求就可以在11个项目中选择相应模块学习。

3.课程体系的实施

课程体系的实施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必须满足培训需求、社会需求和农民工学习的需求;在教学组织实施手段上应采用“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模块教学策略,可运用案例教学法、讲解—示范—训练—点评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方法;在课程评价上可采用培训单位内部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四、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实施效果

将以“综合生存能力”为导向的农民工培训课程体系在全市各农民工培训单位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提升了农民工综合生存能力。通过该课程体系为农民工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和自选学习模块,激发了农民工的学习兴趣,让农民工走出了“要我学”的困境,提高了农民工基本素质和专项职业技能;另一方面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改善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使培训质量与农民工的经济收入和产生的社会效益成正相关。

五、有待深化的问题

目前,农民工培训过程中,教材理论知识多而杂,技能训练的内容可读性差,文字多而插图少,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为此必须加强农民工培训教材与教学软件开发,开发出图文并茂、适于学员自学、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模块式教材和将技能培训内容制成训练课件,让学员可利用微机和课件先作虚拟的技能练习,然后再在实物(机器设备)上进行操作训练,以缩短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效率。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邓泽民.现代四大职教模式[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的特殊价值——促进转移农民的市民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7(22).

[5]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财政部.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2003年9月发布).

[6]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2004年3月发布.

能力导向型软件工程课程研究的论文 篇9

一 批判性思维内涵

批判性思维是人类诸多思维方式中一种。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界定,学界至今仍有分歧。批判性思维实质是人们通过对认识事物对象的质疑、分析和论证,从而形成关于事物对象是非对错的独立见解。批判性思维研究者普遍认为: 批判性思维具有精神和技能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正是教育学和逻辑学两个学科分别关注的问题。

教育学关注的是批判性思维者应具有深思熟虑、理智和反思精神,逻辑学关注的是批判性思维者应具备面对某种论据和观点时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技能。这两个维度通俗讲就是批判性思维者不仅对新事物有批判意识,还知道如何去批判。

批判性思维产生和发展批判性思维产生源于20 世纪70 年代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逻辑学领域掀起的非形式逻辑( 有时也被称为论证逻辑) 运动。开展非形式逻辑运动原因是: 形式逻辑虽然被成功运用到众多学科领域,但随着社会日益发展,形式逻辑局限性逐渐突显: 形式逻辑只研究纯粹的语形、语义,是一种理想化静态逻辑。而日常语言不可能脱离对话者的意图、语境等动态内容独立存在,所以当形式逻辑运用到动态的日常语言,便不能满足日常论证需要。正是如此,逻辑学家们希望通过研究非形式逻辑来解决日常论证问题。而非形式逻辑关注的正是批判性思维技巧,因此,非形式逻辑运动带动了批判性思维发展,人们开始逐渐关注并研究批判性思维。

二 开设基于批判性思维为导向的通识课的必要性

(一) 何谓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或 liberaleducation 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由19 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 Bowdoin College) 的帕卡德( A. S.parkard) 教授第一次提出,并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根据帕卡德教授的理解,大学教育可由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部分构成。专业教育侧重对学生学术专业知识培养,而通识教育侧重把学生培养为兼具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综合性人才。如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公认、规范表述,但是通识教育研究者有一个普遍共识: 通识教育目的是通过增加学生知识广度,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包括人文、艺术、思维、体能、沟通、法律等方面) 。

(二) 高校通识教育与批判性思维关系

1945 年《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指明,通识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备以下几点能力: 1. 有效思考能力; 2. 清晰沟通思想能力; 3. 能做适当而明确判断能力; 4. 能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的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公民。

由此可见,通识教育核心理念是以素质教育为高等教育中心,培养全面人格,其宗旨是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健全人格。通识教育根本任务不是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而应致力于全人类发展,帮助学生获得终身教育应具备的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大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素养和思维技能) 恰好是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宗旨。目前,欧美国家普遍将批判性思维作为通识教育一门核心课程,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 开设基于批判性思维为导向课程的有效途径

在高校通识教育中开设基于批判性思维为导向的课程必须从源头上审视通识教育与批判性思维关系,在所有通识课程中嵌入批判性思维内容: 一方面注入批判性思维教学内容; 另一方面用批判性思维精神和技巧开展教学。

(一) 根据师资情况,科学合理地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

鉴于全国各高校批判性思维研究师资力量悬殊,全国各高校可科学合理地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不求一步到位,量力而行。一方面,批判性思维研究师资力量雄厚的高校,可专门开设名为《批判性思维》的通识课程,该课程在课堂案例分析和思考基础上,通过大量批判性思维训练使学生掌握思维技能。该课程关键在于有效的思维训练。另一方面,对于批判性思维师资力量薄弱的高校,可尝试让所有授课教师在其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精神,让学生树立深思熟虑的思考态度,尤其是理智的怀疑和反思态度; 养成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等思维品质。

(二) 审视逻辑课程,重构教学内容

西方大学通过开设逻辑通识课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针对不同层次学校,选取各有侧重的教学内容进行因材施教。具体做法是: 随着学校层次的降低(从综合性大学地方性文理学院社区学院) ,形式逻辑的教学比例逐渐降低,从全国综合性大学的100%,降低到地方性文理学院和社区学院的33% 和14%。而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课程开设比例则有所上升,以美国社区学院为例,他们的通识课程以批判性思维课程为核心,重点在于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论证问题。

鉴于此,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可针对不同类型高校( 本科、大专、高职) ,尝试重新构建教学内容,逐级降低形式逻辑或演绎逻辑比例,适当增加论证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内容。总结批判性思维涉及多方面知识,从本质上说,它是应用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思维能力。

能力导向型软件工程课程研究的论文 篇10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更深刻意识到数控技术的重要性,随着数控设备的诞生和普及,企业对数控技术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数控技术成了我们江苏省紧缺型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专业,尽管我们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采取各种举措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可是近来中职生的整体素质仍存在下降的现象,个体差异大,相当一部分学生有挫败感和自卑感,把在中职校学习当做是无奈的选择,就连很多家长也认为送孩子进中职校学习是无奈的选择,是对孩子失望之极无奈之举,是一种放弃之举,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这些孩子不想学习,整体素质在下降,如何改变孩子的错误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健康成长不仅仅是中职校老师终身研究的课题,也是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因为中职生将来就是社会的最主要劳动力,他们的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德国能够在二战后迅速崛起,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最重要的举措进行职业教育改革,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他们的成功让世界各国都在纷纷学习,事实证明是正确的,他们推举的教学法就是“行动导向教学法”。我们江苏省率先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其实就是在借鉴和学习德国这种先进的教学法,因此我校数控车课程推行“行为导向教学法”也是课程改革必然结果。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校当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从小就接受传统教师授课的模式,习惯接受教师指导,按教师的要求去做,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创新的品质,很难一下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也就是习惯的定式约束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大部分教材还是为教师的教而设计不适合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尽管部分课程已采用校本教材但是受教师水平的约束显得单薄和粗糙,教师也很难从以分数评判学生水平的定式中走出来,对学生缺乏公正的评价,限制了师生进一步交流,校企联办机制落实的过程中依然缺少有力的法律制度的保障,很多校企联办变成了学校给企业输入劳力的中介机构等这些都是对现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反映在现实中的现象就是学生缺乏兴趣,缺少学习的动力,整体素质在下降社会中歧视职业教育现象很严重。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数控车课程 行为导向教学法

数控车课 程是数控车操作技术课程的简称,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内容是数控车床的编程、操作、数控仿真和数控加工工艺,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从事数控车床操作、编程和加工所必需的专业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和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以及学习新的生产科学技术打下基础。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通过多种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地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面对中等职业学生素质相对较低、学习方法欠缺、学习兴趣不足等缺点,采取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抛弃了那些所谓“全面、广泛、深入”的数控专业知识,而通过实习指导教师的行为引导,再辅以与实践相关的数控车加工知识支撑,变单纯的教师讲和学生听为师生互动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全程参与,利于同学之间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习中养成“行动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满足就业的需求。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研究,旨在对中职专业课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对企业对数控车技术人员需求的调查,通过对数控车加工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行动研究,从而获得培养中职学生在数控车加工中学习的相关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企业的需要调整数控车课程的学习内容使之更有效的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发生学习中质的改变,掌握要求的技能,形成数控车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德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我们有自己的特殊国情因此不能生搬硬套,只能是学习和借鉴过程中找出适合中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因此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推广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和传统教学法整合的过程,实现传统教学理念和行动导向教学理念的合理对接,寻找激发中职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合理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最终探索出适合我校实际的数控车专业实训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中职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技术人才,这就是研究本课题的目的意义所在。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1)数控车实习的现状分析;

对现在的中职生的实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他们不想学习,没有学习兴趣的根本原因。(2)分析当前社会和企业对数控车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当前社会和企业对中职生数控车专业技术要求,找出学校学习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

(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数控车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在数控车课程学习中如何灵活运用各种行动导向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强不息的进去能力和承担责任能力,诚信品格和承受挫折能力等,探索适合现在中职生学习该课程的有效途径。

(4)修订整合我校的《数控车实习与考工校本教材》。

根据当前的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数控车实习与考工》可以完全放到到数控车课程中,不需单独成为独立的科目,学生通过数控车课程的学习就要达到需要的技能水平,把考工融合到这门课中去。

(5)构建符合我校实情的数控车课程教学的评价标准;

根据试验和实践的结果采用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真正学习效果,为构建出适合中国职业教育事情的评价体系奠下基础。

2、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 通过对目前学生现状以及目前企业对数控车技术人员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市场对中职校数控车专业的要求。

(2)文献研究法 通过学习相关的文献,来研究如何使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定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

(3)行动研究法 以具体的班级作为研究实验的对象,进行研究寻求探索适合中职生学习数控车课程的有效途径。

3、主要文献综述

在此课题研究中我要阅读的文献很多,其中《行动导向教学法:探索与创新》一书是我重点的文献之一,该书详细介绍了我国职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创新模式和途径,其目的是把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推广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更广范围,推广到职前的准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的继续教育,推广到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课程,在教师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倡导师生共同建构、自主成长的理念。《行动导向教学法:探索与创新》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行动导向教学法:探索与创新》共分理论篇和实践篇两大部分,理论部分阐述行动导向学习法和行动学习法的理念、特征;实践部分是一些职业院校在运用上述方法的实践总结。

另外一本重点学习的书是《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导论》,这本书介绍了行动-理论模型,并对行动教学法的教学理念进行了回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中心(UNESCO-UNEVOC)和德国国际继续教育和发展协会(InWEnt),这两大组织都致力于提高学习者的职业技能,推动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这本重要的刊物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大家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中的行动教学法的研究兴趣,激励教师们在工作中对教学法的不断创新。

除此之外我还要重点学习2006年以来关于课程改革《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考》、《中职生教育心理学》等文献和相关的文件等。

五、课题研究中读书学习计划及具体时间安排

因为本课题是关于教学法的研究,就要求要学习一些关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知识,有了理论基础结合在实践中总结的东西才能上升到理论的空间,要多学习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体读书计划安排如下:

1、平均每天读书时间要不低于3小时,读书要做摘记;

2、所读的书有《行动导向教学法:探索与创新》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导论》中德师资培训教材;《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彭志斌著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等。3、2011年6月——8月,阅读《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导论》;2011年9月——12月阅读《行动导向教学法:探索与创新》;《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考》等阅读伴随在在整个课题研究中。

六、课题研究中读书笔记案例分析等具体完成时间 1、2011年9月完成《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导论》培训教材的学习笔记。2、2011年12月完成《行动导向教学法:探索与创新》的学习笔记。3、2012年4月完成所有课例分析。

七、课题研究具体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1.6~2011.8)

1、进行相关的学习培训参观及相关的调查研究。

2、检索有关课题的文献资料进行文献研究

3、根据立项申请,确定本课题的研究方案。

4、建立个人课题博客,上传研究方案。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1.9~2012.4)

1、认真阅读相关的文献,及时上传读书笔记及案例分析。

2、根据调查情况写好调查报告。

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数控车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4、把《数控车实习与考工》内容融到数控车课程去,就要对数控车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

5、边实践边总结,边学习边总结,不断把课题引向深入,撰写相关的论文,构建符合数控车课程教学的评价标准。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2.5~2012.6)在调查、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八、预期研究成果

1、读书笔记不少于四篇;

2、调查报告不少于一篇;

3、案例、教育故事,教学质量分析不少于四篇;

4、论文不少于两篇;

上一篇:对生命科学的看法下一篇:创新服务保发展 全力以赴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