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铁路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2024-07-02

2011年“铁路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精选12篇)

2011年“铁路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维护好好铁路的安全畅通意义重大,为深入贯彻《铁路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高少年儿童的安全意识,增强少年儿童的安全自护能力,减少未成年人意外伤害的发生,我校在本学年安排了一系列的铁路安全教育活动。

二、活动目的:

围绕“争创平安校园”这一主题,通过开展铁路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爱路意识,掌握铁路护路常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三、活动安排:

(一)筹备阶段(2011年2月15日——18日)

1、建立铁路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郭睿(校长)

鲍飞(铁路派出所警官)

副组长:杨雪梅(党办主任)张静(政教主任)组员:楮玉东(大队辅导员)各班班主任

2、成立师生护路监督小队。

教师:向东林牛珍珍申志海赵森学生:张娟张晗唐诗雨付情梅

3、联系共建单位,聘请校外铁路安全教育副校长。与铁路派出所确定爱路护路安全教育共建关系。

(二)阶段启动:2011年2月21日--25月

1)召开启动仪式

2)签定共建协议,聘请校外辅导员和安全教育副校长。

3)拟订安全教育活动计划。

(三)实施阶段:(2011年2月28日--12月。)

1.开展铁路教育手抄报评比展出活动。

2.请安全教育副校长做为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铁路安全知识讲座。主要讲解铁路安全法规讲座。

3.通过红领巾校园广播站和校园宣传版面,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每周晨会时间)

4.组织师生开展“爱路护路我行动”签名活动。

5.组织、培训、发展小安全员,负责本班的知识宣传。

6.组织学生观看爱路教育专题片。组织学生代表参观铁路,学习护路常识。

7.组织开展铁路知识竞赛。

8.对学生进行假期安全知识教育。

9.召开爱护铁路教育主题班会,开展安全教育伴我成长演讲比赛。

10.组织自我保护常识测试活动。

11.“爱路护路教育活动”全年系列教育活动成果展示,巩固成果、堵塞漏洞。

2011年“铁路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2

2011年1月13-14日, 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了张德江副总理在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回顾总结了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深刻分析了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任务, 对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 切实做好2011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作了题为《加强安全监管, 推动责任落实, 努力实现“十二五”安全生产良好开局》的讲话, 总局副局长、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作煤矿安全生产专题报告, 总局副局长杨元元作总结讲话, 总局和煤矿安监局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

2011年“铁路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3

1.总体目标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三品”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以及合理合法使用农、兽药的行为,完善记录档案管理制度,落实“三品”企业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强化“三品”企业行业自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三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群众消费安全,更好地促进我省“三品”事业健康发展。

2.监管工作重点与进度安排

2.1“三品”蔬菜农药残留监管

结合“三品”质量抽检工作,对“三品”蔬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重点抽取白菜类、绿叶类、豆类类蔬菜,特别是豆角、芹菜、韭菜、普通白菜等蔬菜品种,以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和克百威、氧乐果、水胺硫磷等高毒限用农药为重点检测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并及时通报检测结果。

2.2畜产品、水产品监管

一是以生猪、肉牛和肉羊为重点,深入开展“三品”中畜产品“瘦肉精”问题专项治理。督促养殖场完善养殖档案制度,建立活畜出栏无“瘦肉精”承诺制度,加强兽药使用监管,积极开展安全用药宣传和培训活动,建立健全用药记录和休药期制度,规范兽药使用环节。二是在“三品”水产品主产区,以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和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为重点,严厉打击在水产养殖和苗种繁育环节违法使用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并对“三品”中的畜产品和水产品进行产品检测。

2.3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监管

严禁“三品”加工生产企业在食品生产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禁止在“三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禁止在“三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不得购入标识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范围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2.4记录档案的监管工作

“三品”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规定落实相关记录、查验制度。对记录不真实、不完整、不准确,或者未索证索票、票证保留不完备的,责令限期整改,督促规范“三品”生产企业建立健全记录档案的管理工作。

3.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三品”质量监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林

副组长:苏洪波李蔚

组员:各业务科室科长

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分成3个组,将适时到各市(州)检查验收,各小组检查结束后将检查验收情况进行总结。

4.时间安排

4.1自检和排查阶段

5月1日~5月31日为各市(州)、县(市、区)自检和排查阶段。各市(州)、县(市、区)“三品”工作机构要按照本方案重点,在辖区“三品”企业中进行自检和全面排查。县(市、区)工作机构对“三品”企业要逐一排查,市(州)工作机构要重点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即查即改。各市(州)将各地检查情况汇总后,于6月10日前将自检和排查报告上报省绿办质量管理科。

4.2省里检查、抽查阶段

6月1日~7月31日为省里检查、抽查阶段。“三品”质量监管工作领导小组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产品以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组织督查和重点抽查。

4.3全面验收阶段

8月1日~10月31日为全面验收阶段。省领导小组要对各市(州)的“三品”质量监管工作情况进行全面验收和总结,各市(州)工作机构于11月15日前上报工作总结。

4.4省督导组检查验收

省农业委员会按照201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要求,年底前对各地“三品” 质量监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验收考核,并将结果进行通报。

5.工作要求

5.1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

各市(州)、县(市、区)“三品”工作机构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明确目标和任务,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并指定专门责任人员,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5.2制定工作方案,分解监管任务

各市(州)、县(市、区)“三品”工作机构要根据辖区“三品”实际情况和工作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分解监管工作任务,明确各工作阶段的监管目标,严格时限,细化工作任务、工作进度和工作要求,逐级开展监管工作,确保不走过场。

5.3强化“三品”安全生产,落实主体责任

“三品”生产企业要切实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依法履行食品安全责任,严格执行查证验货、购销台账、过程控制、产品召回等各项质量安全控制制度,杜绝使用非法添加物,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要建立食品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为防止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并分别签订责任书。

5.4加强沟通协调,及时报送信息

各市(州)“三品”工作机构要加强工作信息交流,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坚持信息双重报告制度,在每月的26日上报监管工作情况,重大情况随时报告,确保及时准确反映工作进展情况。

联 系 人:省绿色食品办公室质量管理科张金凤

联系电话:0431-87980046

2011年“铁路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4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为进一步加强益华双语小学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根据《关于开展“心手相牵,快乐成长”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月活动的通知》(教基〔2012〕32号)文件精神,按照文件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采取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好五个方面的关爱活动,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有声有色,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愉快的成长为要义,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拓宽关爱渠道、创新关爱方式,确保“关爱留守儿童主题月”活动效果扎实有效。

二、活动主题

整个行动以“心手相牵、快乐成长”为主题,坚持走进孩子的生活、融入孩子的心灵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关爱活动,让留守儿童“学有所教、困有所帮、爱有所依、托有所居、居有所安,实现全覆盖、全关爱。”

三、活动时间

2012年6月1日——6月30日

四、活动对象

小学部留守儿童

五、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洪志顺(校长)

副组长:栾顺喜(家长学校校长)郭胜(副校长)

成 员:诸先成(教导主任)罗书锐(教导副主任)

左则伟(大队辅导员)各班班主任

六、活动要求

1、加大宣传力度。将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橱窗、标语画册、展板广告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此次活动;大力宣传自强不息的留守儿童典型,以及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事例,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关爱活动,努力营造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2、建立长效机制。学校将大胆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新举措,建立完善党员干部、教职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基层群众最需要、最迫切、最现实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七、活动安排

2011年“铁路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5

为全面深入抓好学校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就我校开展 “安全教育日”活动有关事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精神为指针,以安全法律法规为准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切实做好学校师生安全教育,综合整治校园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以保障学校广大师生人身财产安全和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今年3月28日是全国中小学生的第十六个“安全教育日”,为了更好地开展此次活动,我校将围绕主题及有关安全的热点问题,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集中开展一个周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校各项安全工作。

三、活动时间:

2011年3月28日——4月3日

四、活动主题及主要内容

主题: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

主要内容:“六防”(即“防溺水、防火、防触电、防传染病、防校园意外伤害事故、防自然灾害”)和“一练”(即“应急疏散演练”)。

五、组织领导

校长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具体责任人。各责任人要认真履行职责,高度重视,确保各项教育活动落实到位。

六、大力营造安全宣传教育氛围

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前,学校将通过升旗仪式启动安全宣传教育,做好宣传教育发动工作,营造安全教育活动氛围。在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墙报、挂横幅、班会活动等方式,广泛深入地向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使安全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开展“安全教育日”活动期间,学校将根据“三个一”的要求开展活动,“三个一”即即组织一次疏散演练、开展进行一次专

门安全教育、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在此基础上,要重点抓好道路交通安全,预防溺水、饮食卫生等内容的教育,结合创建“平安校园”活动,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师生法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七、持续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学校在扎实抓好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要针对交通、溺水、火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地震、雷击等气象与地质灾害事故发生的规律与特点,结合本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避险演练活动,要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沟通,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和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紧急疏散和逃生演练,不断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防范能力。

八、活动内容 1、3.28日举行主题升旗仪式,全面启动“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动。(少先队)

2、利用班会时间各班开展“防灾减灾日”主题教育。大力宣传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政策法规、防灾减灾知识。(各班班主任)

3、举行“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主题班会活动。(各班班主任)

4、精心设计、组织全体师生进行逃生演习,提高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以达到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有序、迅速的引导学生安全疏散,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教导处、总务处)

5、各班组织开展好“五个一”,即“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出一期黑板报专刊、观看一次安全教育录像片、参加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开展一次安全知识教育征文活动”(教导处、少先队)

6、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加大校园环境卫生督查力度。重视学生的饮食安全,组织卫生保健老师开展夏季流行病预防知识讲座。(少先队)

2011年“铁路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6

实施方案

根据桐城市公安局、交通局、桐公交【2011】3号文件《关于加强协作做好2011年春运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公司进行了认真贯彻落实,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春运期间及冬季特殊天气道路运输安全防范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防寒、防冻、防滑、防雪、防火、防雾工作,保障春运道路运输生产安全,确保“春运”期间广大旅客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安全便捷、优质服务,让人民群众度过一个祥和的春节,公司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提高认识,成立领导小组

为把公安交警大队、交通局【2011】3号文件精神落实到实处,为桐城交通事业健康发展做贡献,确保在思想、组织行动上把春运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生产落实到实处,为春运道路运输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公司成立了春运道路运输工作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王宇

副组长:戴慈伟

成员:伍莉、方佳会、张惠、张竹兰

领导小组确保做到:精力到位、计划方案到位、组织协调到位、安全预控到位、应急保障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二、工作目标

重点监管春运及特殊天气交通事故高发季节,高度重视安全生产

工作,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到首要位置,加大监管排查工作力度,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三、工作安排

由组长王宇全面负责该工作,副组长戴慈伟负责具体工作、负责安全隐患排查并督促整改。做到发现一起、整改一起,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公司所有车辆进行一次维护、检查,重点检查导向轮胎、制动系统。

四、实施方案

领导小组充分认识春运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结合本项工作围绕冬季安全生产开展工作;结合出租车行业特性,突出重点,特做如下工作安排:

1、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对春运及冬季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从业人员交通安全意识、提高整体素质、提高技能、提高服务质量。

2、在本月18日前后,对公司全部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并完善检查台账。实行“谁检验、谁签字、谁落实整改、谁负责”。

3、对全体从业人员从业资质进行逐一排查,对资质不付的,立即责令整改。

4、为应对冬季安全生产,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及时按规定进行二维、年审检测。对公司全部车辆做到足额投保、续保。

5、公司执行“叮嘱”制度,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发生降雪、降温、大雾等恶劣天气及时通过“GPS寻呼台”向全体驾驶员呼叫提醒,确保行车安全。

6、要求所有车辆要配备必须的消防设备和防滑设备,以应对冬季容易产生的极端天气。

五、信息报告及值班制度

为应对冬季恶劣天气的发生,公司制定了相关应急预案,并对雨雪极端天气的应急职守和信息报告工作进行了安排。

1、落实应急值班制度,建立值班登记制度,做好电话记录。

2、值班员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随时接收上级指示和组织指挥应急工作。

3、发生安全事故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桐城市出租车公司

2011年“铁路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7

综观2011年版课标实施一年多来的语文课程改革, 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语文课程改革逐渐从一种实验性、探索性的课程实践, 转变为一种常态化的课程实践, 语文课程改革进入了稳定、持续发展阶段, 逐渐走向科学、辩证的和谐境界。

二是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语文界发出了让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回归语文教学, 种好“语文田”的呼吁。《语文建设》《语言文字报》发起的“真语文大讨论”, 被广泛关注。真语文理念将在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与角度不断丰富, 不断完善, 让语文教育在躁动中复归正道。

三是新课程标准清晰地将语文定位于“语言文字运用”, 是对十年课改一度迷失的语文本体的回归。“语用”成了阅读教学评价中的高频词, 语文教学由注重语言“理解”向注重语言“运用”转变, 语文界积极探索“语言文字运用”的特殊规律, 利用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的各种活动, 建构“语用”的教学新秩序。

四是新课程改革在平静中涌动着新的动向, 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再局限于揭露、批评一些语文教育的表层现象, 人们对语文教育方方面面的问题的研究与讨论更加深入, 研究的视角继续拓展。理论研究者不再是仰望天空, 而是深入到语文课堂与学生的语文学习之中, 更加接地气。

五是新课程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 对一些敏感问题展开讨论, 免不了产生思想碰撞、观点交锋, 争鸣已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一种常态。商榷带来理解, 交流产生交融, 切磋推进共识, 这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完善与推进十分有益。

2011年版语文课标践行首年, 人们不像2001年实施义务教育课标实验稿那样怦然心动, 那样一种亢奋, 似乎要平静得多, 理性得多, 但平静并不平淡, 仍有不少热点值得关注, 笔者根据获得的信息, 梳理出以下几个方面。

中小学生“读经热”持续升温, 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深度思考

近年来, 在继承传统、弘扬文化的名义下, “四书五经”开始以不同的方式走进不少中小学的课堂。对这一教育现象亦即文化现象, 赞同者有之, 反对者有之, 争议始终没有停止过。

中小学生“读经热”持续升温, 这突出地表现在小学生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古代蒙学教材上。

儿童读经好不好?有人力挺, 有人质疑, 有人反对。

有人大力倡导儿童读经。他们认为, 世界上有一种价值恒定的文化, 这就是儒家文化在时间上能够流传千古, 在空间上能够遍布人间。他们还认为, 经书里融化了先人们对人性、对人生的思考与探索, 表达了先哲们对真善美的思考, 这不仅可以慰藉现实社会中饱受侵害与挤占的心灵, 而且也能引领人们超越现实。因此, 他们提出“经书是有价值的教材;先求熟读, 不急求懂的教学方法;以儿童为主要教学对象”的读经理念。

对此, 有人提出质疑。他们认为,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生活方式, 每个时代也都有自己的时代文化。世界上没有价值恒定的文化, 更没有如同绝对真理一样超越时空的“经”。在生活方式多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今天, “读经”的主张散发出深厚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

有人强烈反对儿童读经。他们认为, 无论是从文化发展的角度, 还是从人的发展角度, 都应该反对儿童读经。儿童读经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 违背了科学, 扼杀了儿童的天性, 这种“蒙昧教育”是非人道的。还有人指出, “读经”的主张, 把学生仅仅看作是承载传统文化的容器, 将我们自认为经典和精华的东西灌输给他们, 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生命需要与精神选择。这样的读法, “经”游离在人的生命需要之外, 游离在人的精神体验之外, 经典最终不能成为鲜活的生命成分, 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又从何谈起?

有识之士认为, 一个社会提倡青少年读什么书, 怎么读, 集中地显示了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教育的理想追求。有论者提出, 对将经书圣人化、宗教化、功利化的倾向, 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潘涌在《中学语文教学》撰文, 他提出, 教育界亟须达成这种共识:就国家文化建设而言, 即使是对洋溢言语活力的公认经典的适量背诵, 也基于尊重学生自我选择的前提, 更要自觉指向其言语表现力的养成。

“读写结合”老话重提, 其内涵有了新的阐释

新课程改革进程中, 语文教育界许多有识之士一直呼唤语文教育向读写结合传统回归, 人们不约而同地提出读写结合和以读促写策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孙绍振认为, 当下作文教学无效和低效甚至反效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文本解读与写作脱离;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则提出作文教学的正路:读写结合, 广泛阅读, 适当练习;人民教育出版社崔峦则强调读写结合, 读写贯通,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是一个古老而又时新的话题,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如何赋予“读写结合”更丰富、更创新的内涵, 许多专家进行了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探索。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副主编温立三提出, 阅读与写作结合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远距离的结合, 即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写作技巧获得的阅读。另一种是近距离结合, 即用课文来训练学生的写作实践。

新疆师范大学朱建军则提出基于认知科学理论视域的“新读写结合”, 给传统的“读写结合”展示了全新的意义。他认为, “新读写结合”观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图式理论即认知科学理论, 而传统的“读写结合”观是基于人们厚积薄发的经验总结。

在写作问题的诸多解决方案中, 有研究者提出“读写交互”理念的写作教学策略, 试图突破传统意义上“读”和“写”两张皮的教学方式, 把“读写结合”深化一步, 实现“读”与“写”的即时交互和驱动, 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持久有效地提升。

读写如何结合,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王栋生认为, 模仿是最初级的“读写结合”, 儿童最早的学习必须靠一点一滴的积累但不能过于紧密地“读写结合”, 有一些人习惯用一种方法, 即课堂上学了什么课文, 马上就照猫画虎地练一练, 这样的“读写结合”效果有限。他认为, “读写结合”不能急功近利。“读写结合”, 并不是简单地“读”+“写”, 而是灵动地“读”与“写”的融合。

2011年版课程标准倡导以读促写, 是对语文教育传统经验的吸纳, 是对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呼吁的一种积极回应。深入开展读写结合研究与实践探索, 追寻读写结合的理想境界, 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仍将是深化课改的重要课题。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研究渐成热点, 内容不断拓展

“非连续性文本”首次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被提出, 近一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纷纷撰文解读这个术语, 在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各级语文测试中“非连续性文本”也频频亮相。“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实践的价值何在?如何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非连续性文本”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有研究者分析, 目前“非连续性文本”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单一的图与表等文本, 二是内含图表的综合性文本, 三是与信息相关、包含图表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文本集群, 四是以某一指向为目的的多种内容资料的阅读, 如地图、时刻表及风土人情等相关的资料。华东师大巢宗祺教授指出:“非连续性文本的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随着2011版课标的出台, “非连续性文本”已经走入我们的视野, 深入我们的课堂。我们如何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傅登顺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缺失与策略》一文中认为,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推行中, 教师的教学策略是决定成败的第一要素。为此, 他提出四个方面的措施:1.认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价值, 充实教学内容。一是用好现有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内容, 变换形式在“连续性文本”教学中渗入“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因素。二是在现有教材没有修订的前提下, 依据学生的实际, 充实“非连续性文本”内容。三是实现学科整合, 与其他学科配合教学。四是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多阅读“非连续性文本”。2.教给学生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3.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综合和自主建构意义的能力。4.强化教学中的练习训练、实际运用和文本写作意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一项要求新的语文教学任务, 由此引起的教学双方的变化也必然成为中小学生提升阅读素养、获取知识信息的福祉。

对“先学后教”的研究开始向纵深推进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教师的第一教学意识, 应当是“学生意识”。切切实实还“学”于生, 实现语文课堂的智慧转身, 它已是当下新课改深化发展, 努力追寻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

当下语文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亟须重构, 一种带有原创性的、本土化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被迅速广泛传播而呈现出争相效仿的风行态势。有研究者指出, “风行”与“风险”往往同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当下课堂教学中被日趋推崇与效仿, 其背后藏有一定的风险。推广运用这一模式须防范实践中潜在的风险。一是模式运行中的“僵化”与“异化”。二是“教”的游离与“学”的低效。三是“智能”的窄化与“情意”的剥落。四是“先学”与“后教”的断裂与错位。五是教学文本的“衍生”与教科书的“弃用”。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 必须特别提防“先学”与“后教”的断裂与错位。专家指出, 所谓“断裂”指的是“先学”与“后教”被机械地分割为“先”与“后”各自为政的两个程序。所谓“错位”, 指的是由于“先学”与“后教”的断裂, 致使“后教”并未基于“先学”, “后教”的可能是学生已经在自学中解决了的, 也可能是脱离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从而出现“教”低于“学”或“教”高于“学”的现象。“教”低于“学”则是无效教学。“教”高于“学”, 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也是无效教学。

审视与反思“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风险, 旨在提醒我们努力去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乃至阻止风险的发生, 从而更好地让这本土化的教学模式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课堂教学“三高”现象频频出现, 有识之士呼吁:将课堂节奏慢下来

知识的学习, 能力的培养, 情感的体验, 都需要课堂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消化、去领悟、去体验, 只有这样, 才能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 有人为了所谓的“高效”, 呈现出“高密度、高容量、高节奏”的态势, 语文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有识之士给语文教学“三高”症提个醒, 倡导把语文课堂教学节奏慢下来。慢一点, 多给学生一点读书的时间、思考的时间;慢一点, 多给学生一次交流的时间, 关注与欣赏学生的动态生成, 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丁卫东在《教学与管理》撰文, 他提出, 放慢教学节奏刻不容缓。文章就此问题从以下三方面作了详尽分析。

其一, 把课堂教学慢下来是学生成长的需要。这是因为, 课堂是一个“思维场”, 它应当有利于学生智慧的形成与发展;课堂是一个“情感场”, 它应当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世界在一种自由、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得以陶冶与美化;课堂是一个“生活场”, 它应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成长。思维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活动的体验, 是断然着急不起来的, 非要慢工出细活不可。

其二, 把课堂教学慢下来是教师发展的需要。这是因为, 把课堂教学慢下来培养了教师的耐心和智慧, 需要教师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 研究学生的学习习惯, 需要教师不断地研究教材, 精选教材内容。长期坚持, 教师的基本功扎实了, 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提高了, 教师的专业发展自然加快了。

其三, 把课堂教学慢下来是中国国情的需要。这是因为, 一方面, 在中国特色的大班额状态下, 学生各方面都存在差异性, 要想最大化地照顾到更多的学生, 语文教学必须把节奏慢下来。另一方面, 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 内涵丰富, 语文素养的培养更是一个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积累渐悟的过程, 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简单过程, 需长期修习才行, 需要教师潜下心来, 调整好心态, 把教学节奏慢下来。

有人认为, 课堂教学节奏慢下来, 会降低教学效率。业内人士坦言, 快和慢, 是一对辩证关系。语文教学放慢节奏, 绝不是拖拉怠慢, 浪费教学时间, 相反, 我们所追求的是符合学生实际的“慢”, 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慢”, 是为了抵达快的“慢”, 是为了追求语文教学速度与质量的统一。当然, 要达此目的, 需要老师平和的教育心态, 学会取舍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慢”是一种心境, 更是一种艺术。要在慢中求深, 在深中求精, 在精中求效。

“草根式研究”颇有气象, 备受人们的关注

“草根式研究”是一种扎根于课堂, 扎根于学生, 具有接地气、乡土化、个性化的研究。近年来, “主题阅读”、“群文阅读”的研究, 透露出一些新的视角和新的气象。

“主题阅读”实践的破茧而出, 是缘起一所乡村小学——深圳市宝安黄田小学, 那里的学生开始阅读量少, 不喜欢阅读, 阅读没有方法, 阅读素养长期以来提升缓慢。针对这一情况, 黄田小学的校长、老师们从一篇课文、一节课、一次教研活动开始, 脚踏实地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不是学者、专家、精英教师组成的“贵族式”研究, 而是由一线教师广泛参与的草根式研究。他们的立足点就是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让阅读成为孩子们一生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

“主题阅读”研究的特点是:聚集单元主题, 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达到全部资源最优化利用, 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系统, 以单元主题为灵魂, 秉持“以篇为范例, 授之以渔”的原则, 实施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单元整合教学, 通过对不同文体同一主题文章的学习, 达到“一主带两翼”“精读带略读”“阅读带习作”的目的, 有力地促进了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

“群文阅读”是杭州市小语界多位老师实践探索的新型阅读教学形式。这项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而且引起了更多同行的关注和探讨。

群文阅读教学, 是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 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 它们的基本课型:一是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群文阅读课, 让教材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二是基于略读课文拓展的群文阅读课, 让略读课文教学简略而丰厚。三是基于综合性学习的群文阅读课, 让阅读材料成为探究学习资源。四是课外阅读教学的群文阅读课, 让课外阅读的指导更有成效。

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是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 把课外阅读课内化。它的价值有四个方面:一是能锻炼学生的阅读速度, 二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三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四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态度和习惯。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1年“铁路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8

1.工作重点

1.1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治理 重点围绕全省蔬菜生产大县(省级蔬菜标准园)、规模化生产基地、“三品”蔬菜生产基地,突出芹菜、韭菜、普通白菜等高风险蔬菜品种,突出秋菜生产、棚膜蔬菜等重点生产时段,以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和克百威、氧乐果、水胺硫磷等高毒限用农药为重点,深入开展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治理。联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农药生产经营中的违法问题,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农药的“黑窝点”,严厉打击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擅自从事研发、生产、销售高毒农药的行为。强化高毒农药管理,淘汰和禁用一批高毒农药,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和实名购药。加强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监管,针对靶标病虫推荐替代技术和农药,加强科学用药技术指导、培训和示范,把好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采前自检、产地准出和生产档案四个环节,大力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开展农药质量监督抽查,严厉查处非法添加禁用高毒农药成分的行为。开展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和抽查,针对问题,实施检打联动,及时通报整改。

1.2强化“三品”质量监管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三品”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以及合理合法使用农、兽药的行为,完善记录档案管理制度,落实“三品”企业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负责原材料采购和生产配料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强化“三品”企业行业自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三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群众消费安全,更好地促进我省“三品”事业健康发展。

2.工作要求

2.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切实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单位全力抓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全面提升监管工作水平。

2.2全面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责任,相关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体系,认真履行职责,采取有力措施,依法加强整治。要在巩固两年整治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工作实际,认真梳理当地存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分解整治任务,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2.3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 各级农业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农产品生产者的主体责任意识,严格监督落实法定责任和义务。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突出抓好蔬菜标准园建设,带动和引导农民发展标准化生产。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广泛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督促建立食用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鼓励采用良好农业规范(GAP)等先进管理制度,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全面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素质。

2.4加大综合执法力度 各级农业部门要结合全省正在实施的县级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农业综合执法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大执法力度。要严厉查处各种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对于检查、检测中发现的不合格农产品和群众投诉举报,要追根溯源、排查线索、一查到底。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及时移送案件,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要加强和改进执法作风,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行为。

2.5完善建立长效机制 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下积极推进农产品准出准入制度建设,健全完善风险预警、检打联动、联防联控等工作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信息沟通,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和违禁物质的监管,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

2.6完善监督检查机制 各级农业部门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监督检查制度,监督检查一要结合全国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动,突出重点环节和重点产品,开展不定期的抽检和督查;二是结合行业特点,蔬菜生产、农药管理、“三品”推广等行业主管部门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贯穿业务指导工作中,按照各自工作方案抓好阶段性督查;三是各级农业部门在开展督查工作中,要有方案、有记录、有措施,对发现的问题要依法及时处理。省农委将在适当时机,结合全省打击非法添加行为专项行动,开展2~3次工作督查,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2011年“铁路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9

保卫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支队:

现将《全市消防部队“两节两会”消防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日日

主题词:节庆安保两节两会方案通知

抄送:省消防总队、市公安局。

(存档3份 共印20份)

黄石市公安消防支队办公室2010年12 月30日印发 签发:许贵林核稿:李黎兵承办:叶 鹏

全市消防部队“两节两会”消防安全保卫

工 作 方 案

元旦、春节“两节”将至,市人大十三届、市政协十一届会议,即“两会”也即将召开,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公安机关元旦〃春节安保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及《全市公安机关“两节两会”期间安全保卫工作方案》要求,切实做好“两节两会”期间消防安全保卫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这次“两节两会”消防安保以大排查大整改、大熟悉大演练大宣传大培训和大型活动安保为内容,奋力实现“四个不发生和两个确保”,即“两节两会”期间全市不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两会”会场不发生火灾,重点旅游景点不发生火灾和全市反恐重点目标不发生火灾,确保“两会”顺利召开,确保“两节”期间火灾形势稳定。

二、组织领导

“两节两会”消防安保工作由支队提出总体方案,各大队结合本地实际和任务分工制订具体实施方案。为确保工作实效,市局成立本次安保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许贵林、李元桥

副组长:刘家钰

成员:党委其他成员及各大队军政主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蒲勇、李黎兵兼任办公室主任,分别负责灭、防火工作的协调、督办、考核和情况信息收集上报工作。支队信息联络员为、,各单位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实施本辖区“两会两节”消防安保工作。

三、任务分工

(一)开展安全隐患大检查(责任单位:防火处及各大队)

(二)开展节庆活动大保卫

(三)开展重点对象大演练

(四)开展大宣传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听取基层群众心声,解决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的盛会,是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元旦、春节又历来是火灾的高发期,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两节两会”期间消防保卫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全市“两节两会”期间消防保卫工作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各级领导都要提高认识,认真分析当前消防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以对党、对国家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结合实际制定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行动方案,狠抓工作落实,扎扎实实抓好全市“两节两会”期间的消防安全保卫工作。

二、狠抓督导,落实责任。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并根据安保工作方案要求将任务逐一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各地领导小组同时要采取跟踪督办、分片包干等形式,加强督导检查和帮扶指导,对典型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推广,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要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2011年“铁路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10

安全生产工作方案

根据《贵港市2011年水路春运工作方案》(贵港航[2011])1号文件及覃塘区安全生产委员会相关文件精神,在春运期间,为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我局2011年春运(水路)安全生产工作方案。

一、春运时间:从2011年1月19日起至2月27日止,为期40天,其中节前15天,节后25天。

二、成立春运(水路)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春运(水路)安全生产工作

长:xxx

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xxx

局党组书记

副组长:xxx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xxx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xxx

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成员:xxx

公路所所长

xxx

局办公室主任

xxx

局综合股股长

xxx

路政队队长

xxx

局港航股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办公室主任由xxx同志兼任,工作人员有xxx、xxx。办公室电话:xxxxxxx。

三、工作措施

(一)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1月18日召开有关单位(船主)春运(水路)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部署春运工作。同时,还充分利用宣传媒介,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春运工作宣传,广泛宣传春运(水路)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使广大业主及群众了解和支持春运(水路)的安全工作,确保春运期间水路运输的安全。

(二)全面开展行业安全大检查

春运期间,领导小组要不定期地对水运工作进行检查,重点是乡镇渡口、客圩渡船及库区载客船舶。

1、检查方式:

结合水路运输的实际,组织检查小组、分阶段深入各乡镇渡口进行检查。

2、检查内容:

(1)乡镇渡口安全生产制度、措施、人员(船舶管理员及人员值班)等落实情况。

(2)参加春运的船舶是否依法营运和安全生产设备设施的配置完善情况。

(3)水运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整改情况。(4)渡口渡船专项整治的开展情况。

(5)春运期间运力的准备和客货源调查摸底情况,船舶运力是否安排合理。

3、检查日程安排:

(1)第一阶段在春节前进行检查,具体日程安排如下: 2011年1月17日

蒙公乡

东龙镇

三里镇 2011年1月18日

石卡镇

大岭乡

2011年1月19日

与市交通局检查组对乡镇进行抽查(如有特殊情况再进行调整)

(2)第二阶段在春节期间进行检查,主要对乡镇渡口进行检查。时间和人员的安排按春节期间局和局属各单位安排的值班进行。

四、工作要求:

(一)各有关股室和工作人员要提高认识,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文件精神,严格按照上级的部署,做好春运期间各项工作。

(二)港航股要严把市场准入关,公路所要维护好车渡船的运输秩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行为。要严格核查经营资质,规范行业安全管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

(三)公路所、征稽所和本局各股室要积极协助区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工作,落实好辖区渡口管理人员,并指导渡口管理人员做好渡口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对旅客密度大、流量大的乡镇渡口在春运期间要加强监督检查。

(四)办公室要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加强春运期间的值班工作,保证春运期间水运安全畅通。

(五)各单位要做好防控传染性疾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 情的准备工作。

(六)港航股要按区安委会要求,将要求上报的有关材料提前一天上报,以便汇总上报。

2011年“铁路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11

一、教育宣传的指导思想

2009年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紧紧围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2009年“围绕一个主线,大力实施六大工程,着力抓好六项重点工作”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刻研究新时期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新特点和新方法,以大力宣传教育工作来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

二、宣传工作的目标和要求

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宣传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广泛宣传教育事业发展的新举措和新成就。同时,抓住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发挥舆论的正面引导和监督作用,及时宣传报道教育战线的新典型、新亮点、新成绩,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思想保障,为“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努力建设教育强省、办人民满意教育”做出新的贡献。

三、宣传的内容

根据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2009年工作要点,主要围绕以下七方面的内容作好全省教育新闻宣传工作:

(一)大力宣传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推动陕西教育科学发展的情况。包括对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宣传;对我省将启动的《陕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陕西省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陕西省普通高校设置工作若干意见》及全省中小学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和制度的宣传:对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第十七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的宣传:对进一步推进教育地方立法工作,实施《教育督导条例》、《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的宣传;对启动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继续推进教育强县创建和复查工作的宣传;对我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鼓励开展与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合作办学的宣传;对加强委厅机关建设,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不断提高机关行政效能的宣传。通过对一系列法规政策及工作成绩的宣传,充分展现全省教育系统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齐心协力、奋发进取、共同推动陕西教育科学发展的良好风貌。

(二)大力宣传以实施素质教育工程为抓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情况。包括对启动实施市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及广泛开展“三讲两实践”系列教育活动和组织举办全省第四届中小学生科技节的宣传;对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举办薄弱学科教师研训班,加强义务教育薄弱学科建设,开展义务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的宣传:对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加强高校思想理论课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以纪念建国60周年为契机,组织多种形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宣传;对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办学条件,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师骨干体系建设,开展评估督查活动,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宣传;对全面推进中考改革和学生评价方式改革,抓好中考加试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工作的宣传;对上半年出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改革方案及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宣传。通过对素质教育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及学生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宣传,促使全社会形成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劲合力,推进全省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宣传以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基础教育项目为抓手,促进基础教育协调发展的情况。包括对做好学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大力推进灾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宣传;对我省在组织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的同时,稳妥推进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的宣传;对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农村义务教育生活设施改造项目、中小学条件装备项目、普通高中建设项目、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初中校舍改造项目的宣传;对扎实推进城镇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和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及以学生食堂、宿舍卫生安全为重点,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建设劳动实践基地,抓好全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的宣传;对按照三级推进、内涵发展、整体提高的思路发展高中教育,抓好省级标准化高中、示范高中创建工作及做好特殊教育学校和启智学校建设工作的宣传;对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和普及实验教学县创新工作的宣传;对进一步拓展教育对口支援领域,进一步推进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提供经费、物资和智力支持的宣传。通过深入宣传我省在基础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政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全社会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进一步促进我省基础教育协调发展。

(四)大力宣传以实施人人技能工程为抓手,构建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网络的情况。包括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及以扩大城乡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为重点,拓展东西合作、西西(陕西和重庆)合作新领域的宣传;对紧紧围绕“人人技能工程”及六个项目,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努力建成覆盖全省城乡的职业教育网络,确保全省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的宣传;对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建立“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启动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及举办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宣传;对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市级统筹力度,以各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心,实行省市共建、资源共享,建立市级职业教育中心及深入推进“一网两工程”,建立省级示范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培训工程的宣传。通过全面深入地宣传我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措施,充分展现我省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新成绩和新成就,进一步促进我省职业教育网络覆盖全省城乡。

(五)大力宣传以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重点学科建设工程为抓手,促进高校内涵发展及以实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不断增强高校科研创新和服务能力的情况。包括对着力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及巩固教学评估成果,完善教学评估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机制的宣传;对深入实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做好全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建设项目的中期和年度检查及做好“211工程”三期建设和“985工程”二期验收和三期建设的推进工作的宣传;对大力推进产学结合,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的宣传:对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宣传。通过对我省高校各项工程实施及成就的宣传,全面展现我省高校在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科技创新及转化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促进我省高校内涵发展,不断增强科研创新和服务能力。

(六)大力宣传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搞教师综合素质

的情况。包括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宣传;对开展全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年活动,加大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力度,深化培训制度改革,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和“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计划”,启动陕西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程,建设陕西省中小学校长培训网的宣传;对大力实施“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子项目”,完成1200名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任务,依托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面向省内中等职业学校招收职教师资本科班、硕士班,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加大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的力度,推动实施高校“三秦学者计划”,建设学术骨干体系的宣传;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高等学校和厅属事业单位各级岗位设置标准和聘任办法,做好专业技术岗位的聘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编制管理,理顺农村与城市中小学编制标准关系,解决农村中小学编制标准偏低的问题的宣传。通过对我省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及取得的相关成效的宣传,展现我省师资队伍的整体风貌和良好素质,树立社会尊师重教,坚定教师信心的良好氛围。

(七)大力宣传我省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抓好六项重点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情况。包括对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构建以校园招聘市场为基础、区域协作市场和行业市场为补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的宣传;对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好“陕西省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调生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的宣传;对认真实施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绩效工资制度,规范教师津贴补贴的宣传:对鼓励和规范民办学校健康发展,继续组织开展“放心上民校”专项整顿和宣传活动,规范民办幼儿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的宣传;对加大对高校的资金投入,对进一步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及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和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宣传;对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学校安全防范和应急管理工作,大力开展教师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维护教育系统稳定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宣传;对切实解决校园及周边存在的影响稳定安全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的宣传;对大力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统筹抓好全省教育系统的“创佳评差”活动的宣传。通过宣传我省在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充分展现我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宣传的主要措施及要求

(一)进一步完善委、厅的新闻发布制度和新闻通气制度,建立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宣传快速反应机制。对重大决策、重点工程、重大活动、重要典型、重要会议等,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或信息发布会,及时向新闻媒体发布信息。机关各处室要及时向新闻中心提供有关典型素材和本年度工作要点及重大工作的相关文件资料,以便新闻中心做好对外的信息发布和媒体接待工作。

(二)充分利用机关的门户网站宣传平台。各地市(区)教育局、各高校要及时向新闻中心报送各自单位的工作亮点、成绩等材料,新闻中心将联合网站择优予以发布,同时也要加强对教育工作改革发展成就的发布及重大政策出台前的新闻通气工作。

(三)定期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学者参加教育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的舆情分析会,在相关媒体上开辟专栏,有针对性地组织记者、专家、干部撰写文章,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切实提高教育宣传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社会影响力。

(四)根据委、厅和各处室的工作要点,认真研究,总体策划,以组织采访团深入采访,或以专刊、新闻通稿、电视系列节目等形式,努力做好委、厅重点工作的“战役性宣传”。

(五)建立健全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机关各处室应确定一名同志负责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以保证新闻中心与各处室的信息沟通和媒体来访工作。各市(区)教育局、各高校也要建立起相应的条件保障机制,加强与媒体的相互沟通,形成教育新闻宣传报道的整体合力。

2011年“铁路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篇12

在10年的新课程改革中, 体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对体育课堂教学的触动超过了以往的历次体育课程改革。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 但对今后如何更好地实施2011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 方面则极少涉及。基于这一研究现状, 本文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师、教研员的反馈意见, 提炼出一线体育教师对10年课改所认同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针对如何更好地实施2011版《课标》进行探讨, 并为推动2011版《课标》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本文研究的数据及教师的意见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电话采访等方式获取。问卷调查以问卷星网站为依托, 以《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读者群为核心, 面向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还通过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报会及国培培训等途径, 向参会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随机发放问卷;一共发放问卷530份, 回收487份, 有效问卷454份。关于访谈和电话采访方面, 主要针对问卷调研汇总的一些问题, 向部分一线体育教研员和填写问卷的部分体育教师进行了追踪调查。

二、10年体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与存在问题

(一) 主要成绩

1. 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已经达成共识

一线教师普遍认可了本次课改的指导思想和理念, 72.8%的教师对参与课程改革的态度是“非常积极”或“比较积极”, 45.8%的教师在课堂上很好地运用了新的理念。

2. 体育教师课程意识得到加强, 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65.2%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 且在教学观念、业务能力、教学思路、综合素质、教学态度、科研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地区的各类教研活动、“国培计划”的网络研修、《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组织全国一线体育教师参与的“草根争鸣”网络研讨等教研平台的出现, 促进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 体育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在教学方法方面, 76.6%的教师表示“有进步”;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 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在评价方面, 36.3%的教师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 53.9%的教师以过程评价为主, 37%的教师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此外, 不仅关注了学生的技术技能学习, 还注重了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身体素质、参与意识、协作精神等方面的提升。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使学生的学习发生了较大变化, 包括学生“学习态度更加积极主动、与教师的交流增多、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改变了学习方式”等。

4. 体育教师比较注重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线体育教师比较注重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有54.9%的教师对场地设施资源进行了开发和利用, 51.1%的教师进行了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4.8%的教师进行了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仅有7.8%的一线教师没有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二) 主要问题

1. 三级课程管理没有落到实处, 使得课改的后劲不足

笔者以“省份名+体育与健康+方案”、“省份名+体育与健康+实施”、“省份名+学段+体育+课程+实施”、“省份名+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为关键词, 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进行检索, 截至2012年6月1日, 出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 (课程标准) 实施方案 (教学指导意见、实施意见说明、教学要求) 相关的指导性文件的省份不超20个, 且多是针对高中学段, 仅查到2份相关的义务教育阶段文件。为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 笔者又同相关地区的一线教师联系并进行相应的确认, 从中得知, 三级课程管理并没有落实到位, 特别是地方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管理。也正因地方课程管理没有落实好, 导致实施过程缺乏执行力, 出现评价、监督制度没有同步跟进等问题。

2. 体育课程的弹性化设置和新的教学理念使得一线教师无所适从

一些教师反映“课程标准的弹性化设置, 虽然给了我们自由选择内容的权力, 但是缺乏操作性, 在教学中感到无所适从”。同时, 调研的数据也给予了充分的证明, 如“您认为备课最困难的地方”的调研结果显示“教学目标的设定占21.7%, 教学内容的选择占28.5%, 手段方法的选择占43.8%”;“您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存在的最大不足”的调研结果显示“与实际结合不紧密占28%, 可操作性差占23.9%, 内容笼统令人无所适从占23.4%”。

3. 教学条件的限制成为课程标准实施的最大困难

教学条件对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教学条件界定为人力条件和物质条件。场地器材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1], 而体育教师数量是保证开足体育课和进行有效体育教学的人力条件。调研结果显示, 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困难分别是教学条件的限制占30%、缺乏课程实施指导占25.9%、师生思想观念的转变占22.9%、缺少领导支持占16.4%、其他4.8%。在课改中遇到的问题, 综合得分排前四的有“新理念难以落实 (5.1) , 教学条件不适应课改的发展需要 (4.7) , 教师教学负担越来越重 (3.7) , 教材难以选择 (3.6) ”。可知教学条件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关键, 一些学校因师资、场地器材的缺乏而难以有效落实课程标准。

4. 缺少有效的师资培训, 使体育教学新理念难以落实

在课改之初, 相关部门规定凡进入实验地区的教师必须先培训、后上岗, 但在全国推行的过程中却没有这样的要求。以前的师资培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师资培训的主要对象是中小学骨干教师, 而缺乏对高师院校和教研单位的教师, 以及师资培训相关工作人员的专门培训;二是多数培训由主要使用教材的出版单位或者继续教育网站负责, 导致政府培训主体缺失;三是培训过程中的评价、监督体制落实不到位, 导致培训的效果不理想。正是培训过程存在的这些问题, 导致部分体育教师在理解课程理念及思路上出现误差, 无法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地落实新理念。

5. 教材建设没有跟上课程改革的步法

调查结果显示, 有近22%的教师没有教师用书, 而有书的学校15.9%是自编教材, 教师所用教材主要来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 (74.5%)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1.1%) , 其他 (13.4%) 则来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江苏省自编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等10多家出版社。教材的质量方面, 仅有12.5%的教师认为较好。

教材能帮助教师解决“根据课程标准的水平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困难。为此, 笔者查阅了200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 (水平一~水平五) 。从框架结构上分析, 该系列教材的编写存在一定的缺陷, 如水平一仅给出了课时教学计划的案例, 水平二、水平三给出了学年教学计划及学期、单元、课时教学计划, 水平四给出了水平教学计划及其他, 水平五没有教学计划的相关案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人教版的教师用书还缺乏一定的指导性。此外, 目前的教材主要是教科书及教师用书, 其他形式的教材很少, 存在教材单一的现象。

三、基于课程改革实践的经验提出实施2011版《课标》的建议

(一) 坚定课改的方向, 强化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线教师的反馈说明“课改的方向是正确的, 理念是先进的”。2011版《课标》正是对“课改”方向的一种肯定与坚持, 提供的案例和实施建议具有鲜明的引领性和针对性。因此, 要坚定“课改”的方向, 加大力度落实2011版《课标》。在实施的过程中, 要强化课改已取得的成果, 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提高教研活动的参与度, 多给他们一些平台、一些支持, 多途径、多方位为他们营造教研的良好氛围, 逐步解决教师在实施课程标准过程中产生的疑惑与困难。

(二) 注重课程实施后续政策的制定, 加强课程改革的力度

2011版《课标》的实施, 目前处于持续或制度化阶段。此阶段应注重后续政策的制定, 以避免课改的衰落。华南师范大学彭虹斌教授指出“课程政策分为硬性部分和软性部分, 硬性部分就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必须执行的, 它拥有清楚而具体的执行标准, 有利于执行前后的比照。而软性部分主要是指一些模糊的, 不容易操作的政策, 如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不同水平段教学内容的选择”。因此, 为了加强课程改革的力度, 必须对软性部分制定出统一而具体的标准, 便于进行监督和实施前后的比照、评价。如, 水平一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及水平目标制定出教学内容目录, 然后给出必选和任选部分, 这样既解决了各水平教学内容衔接困难的问题, 又解决了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的困惑。另外,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相应的政策工具 (如命令性工具、激励性工作、能力建设工具、系统变革工具和劝告或劝诱工具[2]) 来加大课改的执行力度, 使课程的实施真实有效。同时还应关注各种课程的实施, 理顺中考、高考与课程政策执行的关系, 充分发挥校长在课程改革中的关键作用, 减小课改的阻力。

(三) 加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的地方课程管理, 加强学校的课程管理

2001年开始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是以区县为单位进行的[3], 使得省市教育行政机构在课程建设及实施过程中处于游离状态, 再加上《体育与健康 (体育) 课程标准 (实验稿) 》对地方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制订的建议比较模糊, 使得各省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方面缺乏指导性, 导致各省、市未出台相应的实施方案和指导意见。而在2011版《课标》的建议部分指出“地方及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应包括的内容, 使地方及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管理更具有操作性”, 虽然有所改善, 但需要加强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 并加大落实力度;还需要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实施的监督和评价, 并建立相应的体系, 使得“三级课程管理”落到实处。

(四) 加强教材建设, 使教材更具指导价值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可分为教科书、教师教学参考书和挂图、卡片、图片、音像资料等。从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可知目前还需要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只有根据课程标准体现系统性、科学性、指导性, 才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教材的建设应多样化, 不应局限于教科书, 还应注意体育挂图、体育音乐、教学视频等教材的建设。为避免“一言堂”的现象, 国家要在政策上鼓励其他出版社或相关专家出版具有指导意义的高品质教材, 教材的出版必须经过教育部审定。当然, 也应鼓励各省根据其实际情况建设省编教材, 但前提应是先立项, 再报相关部门审批, 编写完成后经审批通过后方可出版发行;这样的教材更能体现地域特色, 对各地区的体育教学更具有指导意义。

(五) 创新培训学习机制, 提高整体体育教师的素质

1. 各层次的师资培训应突出有效性

据一线教师反映, 不同层次的培训均存在效果监测评价的问题, 导致很多参训的教师为了修学分或抱着“不学也能结业”的心态参加。因此要想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应采用多样的培训形式, 并完善相应的监督制度及评价体系, 调动教师参训的积极性, 使参训的教师能够很好地理解课改的理念, 提高教研能力和整体素质。

2. 师资培训应抓住“源头”, 多方向推进

“源头”是指在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过程中起着指导、培养、引领等作用的那些教师, 如高师院校的教师 (特别是担任《体育教材教法》《体育教学论》《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教师) 、各级教研员、主抓体育工作的领导、教师培训中心的教师等。查阅资料得知, 近几年各种新课改的培训活动[4]主要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仅2012年“国培计划”子项目中的“培训团队研修 (3000人) ”涉及高校教师, 据统计[5], 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师 (高校、研修中心、教研室、进修学校) 共94人。可见, 从国家到地方的培训多是关注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 忽视了对“源头”的培训, 致使培训方向比较单一。只有抓住源头的培训, 构建高水平的师资培训队伍, 方能基本统一培训团队的意见, 使培训更加系统化, 进而解决师资培训中的问题。

3. 培训内容应紧扣教师所需

正如洛克所说“教育的目的是‘应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 面对来自不同学校、不同性别、不同职称、不同经历、不同学历、不同态度的教师, 应针对教师认同的课改不足或失败之处进行培训, 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以解决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如, 在师资、场地器材不足的情况下如何落实课标理念?如何将比赛课、展示课和常规课联系起来?等等。只有针对教师所需的培训, 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使培训更有意义。

(六) 改革用人制度, 解决体育教师数量问题

调查显示, 近56.59%的教师每周上课节数在15节以上, 有些教师上课时数高达30多节, 这些只是体育教学的工作量, 还没有加上组织两操、课余活动、训练的工作量。试想, 在“43.6%的班级人数超过50人;50%以上的教师平均每天至少3节体育课, 有的甚至超过6节, 何况还有早操、课间操、课余训练、体质测试等活动”的情况下, 如何将课程标准落到实处?要彻底贯彻国家的相关文件, 开足体育课, 进行小班额教学, 就必须先保证配齐体育教师的数量。解决体育教师的数量问题, 除了要求学校增加体育教师编制外, 更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 改革用人制度, 并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按规定配齐体育教师的数量。否则, 体育教师的数量就很难得以落实。

(七) 加大教育投资, 改善学校的场地器材等物质条件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6]显示初级中学篮排球场地器材的基本标准为“18个班级及以下配备2个篮球场、1个排球场, 13个班级及以上器材配备3副排球架、3副篮球架, 12个班级及以下是2副篮球架和2副排球架。无论班级多少都应基本配备24只篮球和24只排球”。先不谈该基本标准前后数据是否恰当, 按中学标准班级人数48人[1], 18个班级以下的学校按基本标准配备了排球场, 试问“1个班48人在仅有的一个排球场,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如何培养排球运动的兴趣?如何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调查显示, 不到50%的学校能够达到场地器材配备的基本标准, 多数学校有篮球场, 但一半以上的学校没有排球场。在农村及偏远地区, 场地不足及班额人数在70人以上的学校不在少数, 有的过百人。目前还没有一个教师或专家针对这样的教学条件给出一个方案, 从而使教学更加有效, 进而改变“放羊“的状况。而在全国范围内起着引领、标杆作用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其展示课学生一般不超过40人, 器材充足, 设备先进, 组织多样, 评价多元, 学习氛围浓厚。因此, 要使2011版《课标》落到实处、走向乡镇, 并尽可能地向全国展示课靠拢,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必须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 在财力、物力上予以支持, 确保教学条件达到基本需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定期检查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和配备情况, 并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情况作为评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进而起到督促与监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 (教体艺[2002]11号) [Z].2002-07-22.

[2]黄忠敬.教育政策工具的分类与选择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8) .

[3]傅佩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 (2001) [EB/OL].2010[2012-10-20].

[4]马壮.新课改背景下在职教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以河南省为例[J].教学与管理, 2011, (21) :29-30.

[5]关于公示“国培计划 (2012) ”部分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参训学员的通[EB/OL].2012[2012-10-20].

上一篇:治愈系早安问候语短信下一篇:临床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