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论文

2024-05-23

公共行政学论文(精选8篇)

公共行政学论文 篇1

题目:浅析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2011

学 生: 学 号: 院(系):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网络工程 指导教师: 联系方式: 年 11 月25 日

浅析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上周六我们班团支部组织了一次养老院慰问之行,在临去前当然做了相当大的准备工作,还问了曾经去过的同学,结果她们立即说,给老人买的东西最好亲自给老人,分到他们手里,上回他们送去的东西都被院长等直接放在办公室„„其实当时我就郁闷了,这才能买点什么东西啊?想来不会腐败到这种程度,一点水果,一点奶粉也不怕寒掺,可是我更不能想象的是我们已经开始以一种消极的心去看待那还没有接触到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的社会画卷。

为什么人会如此看待这个社会?我想恐怕是贪污腐败的例子看得多了,在还没有接触时已经形成了一种先天印象。如果在不防治腐败,恐怕以后所有的孩子都要带着有色眼镜和厚厚的戒备迈入社会了。试问一个国家的人们连政府都不能相信,还能相信谁?为了将来人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和谐,腐败的防治迫在眉睫。

一·腐败的成因

在当代中国,腐败现象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在现阶段有特定的内涵和处延,它不是泛指一切社会的丑恶现象,而是特指公共权力的滥用,主要包括着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官僚主义;二是违纪、违法行为;三是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行为。

一般的政府人员进行腐败一般有以下几点原因

1、腐败收益

腐败的诱因是按一定概率计算的腐败的私人收益,它决定于对于腐败的查处概率和腐败收益,前者和腐败诱因成负相关关系,腐败受益则与腐败诱因成正相关关系。假定查处概率是一个常量,则腐败收益直接决定着腐败诱因的变动,腐败收益n越大,腐败的诱惑力就越大,腐败行为就更容易发生。

2、查处概率

假定腐败的收益一定,显然查处概率越大,腐败的诱因就越小。假设腐败撤出概率趋向于0,则腐败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始终得到满足,任何腐败的发生都几乎不会受到查处,那么全社会的腐败必定会甚嚣尘上。

3、公职人员的薪金

在腐败的诱因既定时,腐败者的私人成本包括薪金损失和惩罚损失两部分。在当前薪金一定时,查处后的收入与腐败净私人成本呈负相关关系。如果腐败受到查处后被解雇,并不得重新就业,即 现职位薪金成为全部损失薪金。反过来来说,如果解雇后重新就业的薪金很高,则腐败就没有收入损失。如果不考虑额外的惩罚,那么,调高公职人员的收入就会抬高腐败的私人成本,使其相对于腐败的诱惑力来说变得更大,无疑可以对腐败起到约束作用。虽然足够的薪金收入 并不是防止公共部门接受贿赂的唯一解决方法,但这样做至少可以减少接受贿赂的人数。

4、惩罚力度

腐败的私人成本由薪金损失惩罚损失构成。惩罚损失越大,腐败的私人成本就越大,参与腐败活动的激励就会降低,腐败诱因就越容易受到遏制;反过来说,对于腐败行为的惩罚力度越小,腐败的私人成本就越小,腐败就容易泛滥。

5、其他因素

对于腐败分子来说,腐败行为还有没法用经济方式来衡量的道德成本和博弈成本等。道德成本即对违法行为的一种心理负担,腐败者在作出腐败决策时,必须突破来自其自身的种种心理障碍,改变其道德观念,放弃循规蹈矩的操行,担心一旦腐败暴露,来自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等。但在现实生活中,腐败的道德约束实际上是一种“差别性约束”,只有对那些能给予“虔诚商品”(Piety commodity)以较高标价者才有约束力。通俗地说,对于本身就缺乏道德感的人来说,道德成本几乎不存在。博弈成本即指腐败者为了掩饰其腐败行为不被发觉,而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腐败分子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腐败活动、躲避被查处惩罚,有些贪污腐败分子吃不好、睡不好、整日提心吊胆,这也是一种代价,也会对腐败行为的发生产生影响。二·腐败的防止

在治理腐败过程中,过去长期以来注重以惩治作为主要方式,而忽略了对腐败的事前预防,这样使得许多腐败分子在利益面前往往禁不住诱惑,甚至抱着侥幸可以逃过惩罚的心理和“博弈”的态度去进行贪污敛财。虽然其中有不少人得到了党纪国法的制裁,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分子贪赃枉法的现象存在。因此以惩治为主的治理腐败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将反腐败的重点放在预防的层面;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一次明确了要加快推进预防与惩治腐败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真务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对于腐败的防治,可以参考一下的以下几点。

1立足教育,从严要求。我们要深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努力构筑防腐拒变的思想肺线,增强领导干部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我们要对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及掌管人、财、物重要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开展警示教软,对未暴露的腐败分子未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使他们存在侥幸心理,因此导致腐败现象的蔓延。

2.严格落实各种规章制度。规章制度落实乏力,形同虚设,是腐败现象产生的一大原因。为了防治腐败,我国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像领导干部个人财产申报制度、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等等,但这些制度却没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成了空谈。

3.认真从严考察选用人才。用人不当、推荐先察也是产生腐败现象的一个原因。有些单位在使用人才上不能任人唯贤、唯能,而是唯亲、唯朋,这样出现问题能相互遮盖,有问题不便清除,为腐败行为创造了方便条件。育,案为鉴,吸取教训,同时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党纪政纪条规教育,不断提高党政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三·腐败的治理

很显然,腐败的治理不是但司法一方可以完成的。要从根源上杜绝腐败必须是社会上的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1、借市民社会之力反腐败

市民社会是国家和市场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和民间关系之和,其组成要素是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市民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公民的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等,它们又被称为“第三部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个相对独立的市民社会慢慢成长起来,尤其是80年代后得到了长足发展。鉴于此,在我国建立一个有效的反腐败的市民社会,也许“任重而道远”,但并非不可能。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市民社会的经济活动方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构成市民社会的多元利益主体日益生成、壮大,主体意识增强,必然要求以不同的形式和渠道表达他们的意志和利益。这意味着政府控制的权力必须从集中走向分散,市民社会必定将成为一种主要的发展潮流。同时,国家有意识地对市民社会进行催化培育也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培育并不是超姐代厄、人为地建立一些组织强加给社会,而是要从现有社会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民间组织中选取有利于市民社会发育的社会自组织的萌芽加以培育,对其加以保护和鼓励,帮助它迅速地发展壮大。

2、与国际合作,开放性地反腐败

腐败的跨国化趋势,使得反腐败事业仅靠某一个国家的单独力量很难完成。针对腐败问题的跨国化趋向,我国应该加强对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回应,吸收国际反腐先进经验。具体来说,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1)积极加入到国际反腐败合作的各项活动中去,并发挥我国作为政治、经济大国应有的作用。如积极参 与并响应1998年联合国通过的《关于国际合作打击国家商业往来中的贪污贿赂行为的协议》,同时配合世贸组织提高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建立科学、完善的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在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导向的同时,加强其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特别是供应商监督。

(2)参与区域间反腐败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对这些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做出回应。例如,对目前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反腐败非政府组织一透明国际的清廉指数、行贿指数测评予以反馈等。透明国际的这两个指数评估的影响力不容低估,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依此来判断一个国家的腐败程度,以决定是否给这个国家提供经济援助。我国应充分考虑到指数对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形象的影响,根据指数反映出来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从中有所借鉴。

(3)加强与各国的司法合作.首先,与各国签定充分的引渡条约,为惩治外逃的腐败分子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坚决拒绝为被通缉的外国腐败分子提供“安全天堂”。我国目前己经与约10个国家签定了双边引度条约,相对于世界上近200个国家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赖昌星案就是因为我国与加拿大没能达成引渡协议,至今主犯未被归案。

其次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防止和对付腐败分子赃款的转移。腐败分子将腐败所得或转存外资银行以躲避追查,或干脆转移到国外,既严重破坏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给查处和追赃带来很大难度。为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需积极配合国际社会制定类似“赃款分割协议”的国际法律文书,以交流信息、展开调查、追踪资产、打破银行保密的限制,使腐败所得无藏身之处。

3、对重要岢位的铺导干部实行轮换制。对管理人、财、物等岗位的领导干部任期满一届后,应进行轮换,同时加强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可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6、强化监督,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喇约机制。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使人堕落。许多腐败案件都反映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我们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制约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发挥党赶}婚、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种形式的监督作用,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环境。

公共行政学论文 篇2

行政的意涵大概有几种:第一, 从三权分立的角度来看, 行政是相对于立法和司法而言的独立领域;第二, 从政治—行政二分的角度来看, 政治是国家意志的制定, 行政则是国家意志的执行;第三, 从管理学视角来看, 行政则是涵盖管理学理论、方法与相应技术性思考的内容。结合以上三种观点, 行政的涵义应该是依法享有行政权力的国家机关以及其他组织, 为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 而对公共事务实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总合。

那么, 公共是指什么呢?

公共 (public) 相对的是私人 (privat e) 。公共行政不同于私人行政, 主要体现在:公共行政基于公权力的保障, 在全社会中享有普遍的权威, 而私人行政的权力仅与私人契约和约定有关;公共行政向社会提供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 而私人行政提供的是私人产品;私人行政以效率最大化为目的和评价标准, 而公共行政还要兼顾公平性、代表性、透明性等;公共行政的经济基础来源于公共财政的支持, 而私人行政则依靠私人资本投资;公共行政是“法不授权不可为”, 而私人行政则是“法不禁止皆可为”;公共行政接受来自公民和社会的广泛的监督, 形成“金鱼缸效应”, 而私人行政出于商业机密的保护, 透明性较低。

同时, 公共行政也不同于政府行政。公共行政主要是公共权力的行驶, 其载体可能是国家机关, 企事业单位, 非营利性组织等其他具有普遍权威的主体。戴维·马修斯说:“公共与政府的不同之处在于, 公共之间的政治关系是横向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而在政府, 这种政治关系则通常是一种垂直关系 (从权威到下级的关系) 。”

公共到底是指什么呢?笔者认为, 公共意味着:

第一, 公共行政的主体是公共部门或机构, 包括政府部门和非营利性组织等, 而不是私人组织。公共部门或机构可以简单界定为具有普遍成员资格的非营利性机构。

第二, 公共行政的执行者须胸怀“共同的善”。公共行政的执行者是人民受托者, 他们的合法性并不来源于个人的价值体系, 而应来源于人民的同意。换句话说, 公共行政的执行者对整个国家和社会承担着特殊的伦理责任。

第三, 公共行政意味着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形成公共理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判断并试图放大自己的利益。但是为了在公共社会中生存, 则必须试图寻找自己利益的边界。在这种利益的权衡下最终形成公共理性。

第四, 公共行政呼吁公民精神。公民精神对公共行政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公共行政伦理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公共行政的精神》中指出:“当我们在公共行政中寻找公共的意涵的时候, 便会发现公共与公民的角色密不可分”。在弗雷德里克森与芬纳之争中, 弗雷德里克森认为公民的构成庞大且充满差异性, 所以说公民的意志是模糊不清的;然而芬纳则认为公民是睿智的, 他们由各种有识之士构成。同时,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公民是理性经济人假设, 他们在决定是否参与公共事务前, 会先进行成本和收益的考量。而由于公共事务和公共产品具有共享性和外部性等特征, 公民在面对公共事务时, 往往会选择保持一种“理性的无知”。

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

威尔逊曾在《行政学研究》的最后一部分提到关于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 他认为历史比较法是进行行政学研究的最佳方法。而政治与行政分离的界限, 也使得这种比较研究更加可靠。“如果我看到一个杀气腾腾的人在敏捷地磨着一把刀子, 我可以借用他磨刀的方法, 而用不着借用他可能用刀子犯谋杀罪的动机”, 也就是说我们在学习法国人或德国人的行政实践时, 没必要关注其政治和宪法方面的问题。最后, 威尔逊说, 这种比较研究将使行政管理“有资格进入政治研究的最高级和最有成果的重大分支学科的行列之中”。

除此之外, 管理学大师赫伯特·西蒙 (Herbert Simon1916-2001, ) 是探索公共行政学研究方法的光辉典范。在西蒙在其代表作《行政行为———行政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 (1947) 中指出, 传统的行政学研究方法只能得到“行政谚语”, 而不能得出行政原则, 因为这些所谓的原则往往是相互矛盾的, 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就必须寻求新的途径。

西蒙的行政学理论尤其是决策理论建立在现代哲学即逻辑实证主义的基础上。西蒙在对德怀特·沃尔多《民主行政理论的发展》的回应中指出, 仅仅研究政治理论是不行的甚至是危险的, 逻辑实证主义对于研究公共行政学来说十分重要。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绝不是民主行政进程中的绊脚石。实证主义由孔德提出, 根源于对柏拉图观念论的批判, 以及对亚里士多德的继承。实证主义在本体论上主张朴素实在论, 在认识论上则主张主客观二元对立, 在方法论上采取实证的实验法以证实假设。而后, 实证主义逐渐向逻辑实证主义发展, 施利克提出了形式真理与经验真理, 即逻辑实证和经验实证。形式真理 (逻辑实证) 仅仅是形式上的推理演绎过程, 事实上是一种符号关系上的同义反复;经验真理 (经验实证) 则是以经验为判断, 以事实语言为基础, 关注命题是否与事实一致。也就是说, 逻辑实证主义是通过事物找到本质, 是用符号和法则串联起来的概念体系。西蒙正是秉承了这种方法论的精髓, 主张运用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科学。

参考文献

[1]弗兰克.古德诺:《政治与行政》, 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颜昌武, 马骏:《公共行政学百年争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公共行政学论文 篇3

【关键词】 威尔逊;行政学;框架

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作为公共行政学学科产生的重要标志性文献,以其提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框架为公共行政学科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篇发表在《政治科学季刊》上的论文,用生动通俗的语言力图阐述行政科学的独立性和其他特点,并用形似散漫的结构集中讨论了从“行政科学的产生”到“地方与联邦自治”等几个主题,全面地将公共行政科学与政治学中进行了区分。

一、文章结构梳理

为便于分析,现将论文结构图整理如下:

论文结构上的特点也从语言中得到充分运用,每一个要说明的问题,都有威尔逊设问的提出,随着问题的提出,问题逐步深入,从行政学存在的原因,到其产生和发展的时间,从普鲁士国王的成功经验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法国专制的存在,从美国人民主权到对公众舆论的评价,从历史经验的缺乏和客观现实的限制到提出宪法与行政问题的区别,又从公众舆论的特点提出文官制度的理想模式,最后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行政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二、文章内容分析

在对此篇文章的结构进行比较细致的梳理之后,我们再来细细咀嚼其中的精髓。行政学的产生和所有的学科一样,独立学科的产生既需要时代背景的孕育,也需要理论基础的支撑。而威尔逊的这篇论文正承担了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的重要理论基础这一角色,而学科产生的时代背景,则在《行政学研究》里有较为详细的表述:民主制度的建立,政府角色的转变使得行政管理已经不再处于阴暗不为人所重视的角落,而为了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力,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为人们所认识。

谈及行政学的产生,其产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的。根据威尔逊的论文,“美国的学者迄今都没有在这门科学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行政学的博士都产生在欧洲。” “它是由法国和德国的教授们发展起来的”。而对于行政科学首先在欧洲得到重视,威尔逊认为是欧洲政府的垄断性使其迅速采取的各种手段能得到有效的执行,使得行政学的研究在欧洲更为便利。行政科学受到广泛重视的原因时间为何“姗姗来迟”,既然行政机关作为政府最明显的部分,经历了和政府本身一样漫长的岁月,那么行政学产生如此之晚,必然有其特殊原因。从理论上看,政治学研究的结构性倾向导致了人们对行政的忽视,而政治学的这种结构性倾向是由当时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的,“在很早的时代,麻烦的事情几乎都出在政府的结构方面”,而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并没有在政府工作方面遇到大的困难,加之对国外行政学研究的不重视,行政学迟迟没有在美国得到充分的发展。

1.阻碍因素

对于当时的美国,一切政府工作的原则首先就是自由,但分散的人民主权并不能为行政管理的发展提供任何便利条件,只是使得类似“集体的无理性”表现得更加明显,行政权力行使更加困难而已。这在“以投票决定一切”的美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对公众舆论的尊重和改变舆论的需要间,似乎没有一个平衡存在,而控制着权力的公众舆论并非一个理性的集体,对历史经验的沿袭和偏见时时刻刻影响着舆论的导向,从而使得“教育”变得必要。威尔逊提出,即使是教育,在民主主权下,也有其格外的困难,因为这意味着对真理表达的清晰性和平易性要求很高,而这却不是那些管理者所能做到的。

在这一部分,我认为威尔逊给你个提出了四个需要注意的阻碍因素:①人民主权的分化;②改革为大众接受的困难性;③对舆论的尊重和改变舆论的困难性;④对真理表述为舆论接受的可能性。威尔逊认为这些因素在美国体现得尤为突出。

2.行政学研究的题材及特有目的

在这一部分,威尔逊似乎在重复强调前面已经提到的“行政学与政治学二分”框架,但事实上,威尔逊只是在用学科间的比较的方法使得行政学更为清晰地呈现,避免混淆。他首先论述了行政学与政治学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引用德国学者的话说明“行政管理置身于政治所有的范围之外”,最后,他对宪法问题和行政管理问题进行了进一步阐述,表明只有宪法原则下的自由才是人们所拥有的自由,行政管理下的自由仅仅是其程序上的实现。

在比较后,公共行政的概念便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在这一部分,威尔逊对宪法的作用进行了界定,认为要区分“一般决策”和“特殊手段”,只有承认行政官员的主动性才能保证行政有效率。对于“分权”问题上宪法与行政管理的冲突,威尔逊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思考,认为民主制度下的分权,只有在“巨大权力”和“不受限制的自由处置权限”下形成对责任承担者的激励,才能使得民主分权下文官的行政效率。

3.公共舆论与行政管理

正如开篇所提出的,“大多数人以前仅仅听命于政府,现在他们却指导着政府。有些国家,政府曾经对朝廷惟命是从,而现在却必须遵从全民的意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共舆论与公共行政间的关系发生了剧变,如何理解此时公共舆论和行政管理的关系对于公共行政的职能界定具有重大意义。

虽然威尔逊认为“公共舆论对行政管理起权威性评论家的作用”,但紧接下来的三个段落,威尔逊从美国的投票式决策、舆论的教育问题等来限定了舆论对行政管理作用的范围,这样看起来似乎矛盾的一个部分,实质上承接了上面他所阐述的关于“巨大权力”和“不受限制的自由处置权限”的论述,同时,也紧紧扣住了其“政治与行政二分”框架的中心。看似讨论舆论与行政管理的一个部分,实质上也直指向论文的中心。

4.公共服务机关的后备人员

一个学科的正式诞生,必然伴随着一个独立教育体系或者科目的出现,对于公共行政,也是如此。在这一部分,威尔逊集中讨论的问题就是文官后背人员的准备方式。其提出的“理想模式的文官制度的方式——选举和经常性的公开协商”以及“竞争性考试”到现在已经成为各国选择行政官员的主要方式。

5.研究行政学的方法

每一门独立学科都有其系统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威尔逊认为不同政治体制下的行政管理具有相似性——结构性相似以及合法目标的相似。从而构成了其认为引进外国行政制度的可能性,在排除成见和严格区分政治和行政的前提下,威尔逊在这一部分提出,比较研究是行政学研究的方法。

许多西方学者至今仍认为,比较研究是行政学研究的唯一方法,威尔逊虽然在论文里并没有明确指出比较研究的主宰地位,但事实上他已经将比较研究的方法带入了整篇论文的写作,这是符合当时美国的的时代特征的。当时美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当时政治与行政仍然不分界限的情况下,政治格局的改变是否就意味着行政格局的改变仍然没有定数,在此,威尔逊提出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行政学明显对美国当时的行政需求相

符合。但无疑这也对后来行政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产生了一些影响。

三、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原则对于当代政府改革的启示意义

如果对于二分法的探索只停留在其理论层面,那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政府改革来说,首要条件是认清本国行政体制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并结合这些理论的精髓推行政府改革方案。这对于我国政府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从政府管理工作的实践来看,对政治与行政进行二分,有利于政府在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中选择正确的行为方法。政府实际上面临着两个不同的行为领域,即威尔逊所说的政治领域和行政领域,此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参与统治和治理过程的行政人员,应该明确区分政治与行政二者的不同”。中国特有的党政关系导致了政治对于行政的绝对主导地位,使得行政部门不能独立负责地行使权限。再者,由于党政很难分开,行政行为实际上由党组织来决定,甚至以行政部门内党组织的名义来实施。笔者认为,在政治领域应该用政治方式,而在行政领域则宜采用行政方式,反之,用政治手段去解决行政问题,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而若用行政手段去解决政治问题,同样达不到解决问题的效果,且还有可能造成新的政治问题。二分法的观点如果把握得当,有助于政府管理者辨别政治问题和行政问题,从而正确地选择政府的行为方式。

(二)对保持政府稳定的作用。政治与行政二者的活动领域、运行规律都各不相同。政治是不稳定的、排他的和混乱的,行政是稳定的、专业的且有秩序的。用政治冲击或代替行政都会引起国家的动荡,不利于政府的稳定和政策的连续性。因此,政治行政二分法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保持政府的稳定,并启示我们应立足于政府改革的实践方面,在政策制定领域注重民主,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在行政领域则应更加注重效率,使政治与行政都能得到充分

地发展。

四、研究意义

威尔逊最大的贡献,就是把行政学从政治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即“政治——行政二分”。虽然对这个框架的合理性一直以来受到质疑,但不能不承认它仍然是“催生”公共行政最重要的标志文献。这个分水岭的确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变化,其影响并不仅仅限于学科理论方面,威尔逊对公共行政的研究显然也对当时的政治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当时在美国,面临着权钱交易等一系列的腐败现象侵蚀着公共行政系统导致低效率、声名狼藉的重大问题,此时关注行政问题已经是势在必行。在威尔逊“巨大的权力和不受限制的自由”的前提下,显然已经对“承担责任必不可少的条件”做出了最好的阐述。威尔逊为了能让政府意识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意识到高效率执行决策的重要性,在论文中对“职责”、“舆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除此之外,论文的重要贡献还在于提出了比较研究是公共行政的重要研究方法。这在部分程度上承认了公共行政对政治学研究方法的继承,也为今后比较行政学等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彭和平,竹立家.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2][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张成福译.公共行政的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危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美]罗伯特·登哈特,扶松茂等译.公共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武玉英.变革社会中的公共行政—前瞻性行政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张亚平.浅议两分法的产生及现实意义[J].中国行政管理,2003(5):23-25

[8]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彭和平,竹立家译.论新公共行政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298-316

[9]伍德罗·威尔逊,彭和平,竹立家译.行政学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1-27

[10]丁煌.西方行政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692105

[11]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133-150

[12]胡象明.政治与行政两分法:思想渊源及其评价[J].中国行政管理,1999,(11):13-15

公共行政学考试 篇4

一、你感兴趣的一个管理学流派,代表人物,理论著作,优缺点.答:

1、管理学经验主义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又称经理主义,是研究实际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经验教训和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强调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和概括管理经验的管理学派。

2、代表人物,理论著作:(Peter F·Drucker,1909—2005)出版《管理实践》一书,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同时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主要作品有《管理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实践》等。[3]

(Ernest Dale,1914~),主要著作有《者》(1960年)、《组织中的参谋工作》(1960年,与林德尔·厄威克合著)、《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

3:优缺点:3.1优点:经验主义学派批评了传统管理学派不假思索地采取偏重于狭窄的归纳法的实证主义,从管理学者自己作为行动主义者而不是旁观者的立场,在复杂的动态关系中不断形成和再造管理的未来。其次充分肯定了人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把人的发展和企业发展一起列为了管理的目标。

3.2缺点:经验主义学派由于强调经验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原理和原则,无法形成统一完整的管理理论,管理者可以依靠自己的经验,而无经验的初学者则无所适从。而且,过去所依赖的经验未必能运用到将来的管理中。

一、书中有答案,题目未知(30分)

二、用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分析金融风暴。

答:在这里我们一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为例进行分析。

1、金融风暴与市场失灵

经济自由主义的原则是:“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动均衡”其理论的核心是市场的价格机制。,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不管你愿不愿意相信,能不能接受,市场不是万能的。

在美国,货币超发,次贷大行其道,次贷的违约率高,风险大,其实商业银行是有察觉的,可是为了 追逐利益,他们不得不去做这个业务。可是,风险终究还是有的,商业银行当然是明白这一点的,所以,他们想出了另外的解决方法,资产证券化,于是,投行也被引上了这条随时可能沉没的船。当然,商业银行拉上投行是来分担风险,我们说市场可以分担风险,可是前提是人们知道风险是什么,由于人们疯狂的追逐利润,疯狂的开发金融衍生产品,使市场早就不知道该如何给资产定价了,如果不知道如何定价,当然也就无法分担风险了,这也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了。所以说,本次金融危机,市场失灵是有份的。

2、二.金融风暴与政府失灵

那么,在宏观方面操控经济的政府呢,有没有失灵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首先说,美国银行放出如此多的次级贷款。美国政府是有很大的责任的。可是,他们的做法却违背了市场规律,搞乱了市场秩序,才导致了次级房贷的数额如此巨

大。其次,美国政府为了稳定资本市场,保持经济发展而多次非常规降息,到了2004年,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美联储货币政策开始转向,由宽松转为紧缩,两年时间内连续17次加息,最终点燃了金融危机。析以上的政府行为,美国联邦没有对经济运行撇开不管,而是运用了自己的权利对其进行干预和管理,也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抑制通胀与失业,可是结果呢,还是发生了次贷危机!所以,我们说,本次金融危机,也反映了政府失灵。

3、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本次金融危机,并非只是市场或者政府的单个出现了问题,而是两者都出现了问题。如果再回答一次本次金融危机到底是市场失灵还是政府失灵,我看两者都有。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再争来争去,不管你是哪一派的支持者,你都必须承认,市场或者政府都不是万能的。

四、对大部制进行评价。答:

1、概念: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即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的部门、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2、优点:2.1、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大部门体制,或叫“大部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2.2、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制度保障

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做到统筹规划、总揽全局、法治保障等等有机结合。大部门体制可以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制度保障,并有效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领域的干预。

2.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目前的政府机构设置不利于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导致行政力量过度干预市场运作,同时也阻碍市场秩序的合法化,而且在组织层面上还不断要求设立越来越多的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办事机构,导致行政成本的增加和组织协调的难度加大。

2.4、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行政审批权过多过滥是腐败的一个重要滋生地。大部门体制的一个主要优点就是减少政府机构,从而将从根本上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一些部门权钱交易的机会。这对限制公共权力的使用范围,从源头上和制度上防止腐败的大面积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缺点:3.1大部对于限制无所不在又有泛滥倾向的行政权很难发挥作用。

因为,“大部制”改革的思路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要集中和统一权力,而不是分立和分散权力。换句话说,就是要把以前多个部门行使的权力集中和统一到一个部门中去。比如说,设立一个大的“交通运输部”,将对航空、铁路、公路甚至海运的管理权集中在一个部门。这种权力的集中和统一对于规限权力不仅毫无裨益,而且还有很大的副作

用。本来,分散的航空、铁路、公路、海运部门之间还因为利益不同会有一定程度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常常会让消费者受益。但合并之后的结果很可能是,这种竞争将不复存在,权力将变得强悍而难以制约。3.2大部制无法规避高效率的必然副作用。

尽管效率是一个衡量行政体制运作的指标,但是,我们不应过分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假如只关注效率,似乎应该设立一个由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对所有事务进行决策的体制,因为它不存在职能交叉问题。但是,这样的体制难逃暴君统治式的厄运。

说到这里,应当指出,部门间的职能交叉是难以避免的,因为它源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试图将职能划分得一清二楚恐怕是徒劳的。重要的是,确立一种职能交叉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当一个涉及多种职能的问题出现时,各个部门能够共同努力解决之。

五、什么是行政合法行为?

答:答案在课本第409页。

论新公共行政学 篇5

2、新公共行政所理解的“社会公平”是什么,你心目中的“公平”是什么?

3、新公共行政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4、请你回顾新公共行政产生的社会背景,并且谈谈这种理论产生的原因? •

5、如何理解新公共行政的组织观?

•批判理论植根于黑格尔哲学,中经马克思、韦伯、法兰克福学派的发展,到哈

贝马斯得到了系统的阐释。哈贝马斯将批判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三种研究方法类型之一。批判性研究力图超越对经验规范的描述和对意义的理解,通过揭示人们信仰或行动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因素,来寻求变革,将自己从各种压迫性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作为公共行政领域批判理论的先驱者之一,罗伯特·B·登哈特将批判理论运用于公共组织理论的分析。他的批判性公共组织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名著《公共组织理论》一书中。该书采取了迥异于主流公共行政领域的知识获取方法,在重新界定公共行政的基础上,对公共组织理论加以哲学反思,梳理公共行政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新公共服务”理念,力图超越从个人利益出发的工具理性行动将公共组织理论所带人的误区,强调了公共组织的民主、公平、回应性、知识性和学习性,形成较为系统的批判的公共组织理论。本文将对登哈特的《公共组织理论》一书做出简要的评述。传统的官僚制组织存在一系列弊端,如作为一种封闭性的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对效率追求有余,对人的价值关注不足、回应性不够、组织与公民的沟通不畅等。

6、如何理解“新公共行政与善,或可能是上帝,紧密相连”?

新公共行政学的产生背景与基本含义

1、产生背景新公共行政学的产生是对社会环境变化的一种必然回应:要求回归传

统价值,重建规范。

2、1968年密诺布鲁克会议与新公共行政学: ①公共行政学如何将道德价值观念注入行政过程;②如何能有效地执行政策;③政府组织机构与其服务对象的恰当关系是什么;

3、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含义(1)传统公共行政学:①指1968年密诺布鲁克会议之前的正统时期的公共行政理论和二战后重新建立的公共行政理论; ②追求建立一个有效的、经济的、协调的行政管理系统;③寻求:怎样才能利用可用资源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效率);以及怎样才能花费更少的资金来保持我们的服务水平(2)新公共行政学: 指20世纪6、70年代产生的运用现象学方法,本土方法论、符号互动论以及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等新的研究方法并且强调以公共行政“公共”部分为研究重心的公共行政理论。特征:非价值中立,致力于社会公平目标,强调公共的使命;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森,德怀特·沃尔多

二、新公共行政学的主要内容或观点

1、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至上”观的反思与批判;(1)两种效率观:①机械性效率:指可以用具体数字来表示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强调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技术效率、生产效率)经济指标②社会效率:指以社会价值观念为目标,规范地予以衡量的效率,即机械效率必须与公共利益、个人价值、平等自由等价值目标结合起来才有意义。社会指标

(2)传统行政学所持的是一种机械性效率观,这种效率观是无意义无价值的:①传统公共行政学将效率作为基本价值的效率至上观造成了组织成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疏远与隔离,使组织失去了应该表现出的社会价值与责任;②传统行政学所强调的旨在促进机械效率的某些行政原则(层级制、指挥统一等),正面临着发展的困境,缺乏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③传统行政学的效率至上观促使以机械性效率为标准来评估公共行政服务的绩效(专注于成本利益分析),导致了总体上的无效率;④传统公共行政学过于迷信效率,造成了长远性的效率缺乏,在公共问题的解决上无能为力并且造成了更多问题(如社会差距加大,进一步的不公平不平等);结论:传统行政学所强调的经济与效率目标,决不是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更不是惟一的价值准则和终极目标;

2、新公共行政学对社会公平价值观的提倡(1)新公共行政学的社会公平观: 倡导的文化价值取向利益对立 意识对立 话语对立以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作为理论依据;公平的自由、公平的参与原则;公平的自由高于一切:言论、机会、结社等自由;当公平的自由在原则在由宪法规定的政治程序中得到运用时,就成为公平的参与原则:所有公民都拥有公平权利参与立宪过程,决定立宪结果,参与政治事务;

社会公平:①意味着对包括组织设计和管理形态在内的一系列价值取向的选择;②强调政府提供服务的平等性;③强调公共管理者在决策和组织推行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 ;④强调公共管理的变革;⑤强调对公众要求做出积极回应而不是以追求行政组织自身需要满足为目的;(2)新公共行政学期待将“社会公平”价值全面运用于现代公共行政实践,赋予公共行政以伦理内容,以其指导行政官员的行为:行政官员及其组织行为应保障公民基本平等自由权的实现;有责任和义务为最少受惠者平等获得公共服务作出各种努力;(3)期待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行政”政治的民主必须实实在在的体现在民主的行政过程中;公众需要是行政体系运转的轴心,公众的权利和利益应高于政府自身的利益扩张和满足;致力推动行政改革的民主化方向

3、新公共行政学对传统的政治-行政两分法的突破(1)传统的政治-行政两分法限制了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因而不能满足满足解决社会问题、处理社会危机的需要; ①研究局

限于非常狭窄的领域,很少重视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的政策制定与政策分析等问题的研究,致使公共行政游离于社会政治现实之外,不能满足解决社会问题、处理社会危机的需要; ②政治-行政两分法是一种理论上的虚构,在现实的政治与行政运行中,行政体系游离于政策制定之外的状况根本不存在;(2)公共行政研究应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研究领域乃至研究方法上做一次飞跃①公共行政发展的焦点应定位于如何发展公共政策。②在促进公共利益、建构民主行政的目标下,公共政策与行政组织的演进、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政策分析评估、公共政策执行等一系列问题应是当代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主题③非价值中立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家应以其专业知识和才能从事价值判断。

4、新公共行政学的动态、开放组织观(1)用行政生态学的视角去认识组织的运作和分解行政现象,认为公共行政组织中存在着四种基本的运作过程;A、分配过程:行政组织内部的各种权力、资金与利益的分配,成本效益分析是常用方法;B、整合过程:指通过权威阶层来协调组织中成员工作的过程;目的在于构建一个有凝聚力的、能够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整体;C、边际交换过程:指公共行政组织与其他相关组织及目标群体之间建立共生关系的过程;相关组织包括:立法机构、辅助参谋机构、上级行政长官、利益集团;D、社会情感过程一种社会情感的训练过程;可作为行政管理改革的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技术(2)不断地变革是当代公共行政发展的动力和核心内容公共行政组织是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的具体承担者,其结构与功能状况与公共服务的质量密切相关;传统的官僚制组织结构呆板、僵化,无法对飞速变化的社会作出快速有效的反应;现有的公共组织将自身利益扩张看成组织发展目标,忽视其服务对象-公众的需要,忽视公民的平等自由权利,尤其是忽视经济政治上最少受惠者的权利,使公共行政组织偏离了航道,违背了民主政治的基本准则;因此,公共行政组织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目标:①顾客导向的组织形态:即将公众的需求作为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②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加大组织结构的弹性,以便对外界刺激作出迅速反应(回应能力);

三、简评

1、理论方面的贡献(1)其对公共行政意义与价值的关注超越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模式;(2)使公共行政学摆脱了对政治学与管理的附庸地位,迈开了独立发展的步伐;

(3)它着眼于建立公共哲学,倡导行政民主,扩大了公共行政的研究范围;(4)其对公共行政组织目标和意义的重新界定给公共行政组织理论赋予了一种规范性的基础,从而完善了公共行政组织理论的内容。(5)其对培养德才兼备、高瞻远瞩、积极主动的行政通才的强调,深化了公共行政教育的内容

2、对当代美国的公共行政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公共行政学作业2答案 篇6

一、案例分析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各种各样的“行政问责暂行办法”、“行政过错追究暂行办法”。2004年4月,中央又批准实施丁《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作了严格规范。

最近,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这一《暂行办法》通过18种问责情形和7种追究责任,对行政首长追究其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任,小到诫勉、批评。大至停职反省、劝其辞职。问责的情形主要包括5种:效能低下,执行不力;责任意识淡薄;违反法定程序,肓目决策;不依法行政或治政不严,监督不力;在商务活动中损害政府形象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官员问责”制给中国4 000多万名各级干部的仕途平添了风险,使为官变成了—种风险职业。这就要求政府官员转变观念,从“当官有权”到“当官有责”。

请你运用行政领导的有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重庆市政府通过的《暂行办法》实行官员问责制度的内容,主要体现了行政领导者的哪方面责任?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2.行政领导者的责任主要有哪几个方面?本案例中欠缺的责任是什么?

3.结合行政学原理简谈我国实施“官员问责”制的益处。(回答此问字数不少于300字)

答:1.重庆市政府通过的《暂行办法》实行官员问责制度的内容,主要体现了行政领导者的行政工作责任。行政领导者的行政工作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自己的岗位责任即行政领导者担任某一职务所应承担的义务和应尽的责任。行政领导工作责任的具体内容有:(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2)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3)负责制定行政决策,决定公共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正确地选拔、使用人才;(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6)做好协调工作。

2.行政领导者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责任。政治责任一般是由直接或间接选举的行政首长对国家宪法和立法机关以及对公众负的责任。(2)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违背或触犯有关法律所形成的责任,根据所造成的后果轻重不同,受到法律的处罚与制裁。这是行政主体与管理对象发生的法律关系。(3)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处理公务时,违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所形成的责任。

行政责任是一种管理责任。(4)道德责任。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恪守行政道德和社会道德。如果违背了行政道德和社会道德,将受到处分。在案例中,所欠缺的是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以及道德责任。政治责任即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因违反特定的政治义务或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导致的政治上的否定性后果,以及所应受到的谴责和制裁。法律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因违反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或应负的责任。

3.增强官员的责任心;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陋习;有利于整肃吏治。

二、在我国,学而优则仕,在美国,学而优则商,请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的看法。(两种观点都谈或任选其中一种观点谈均可,只要言之有理有据,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学而优则仕”,在孔子时代,只是儒家的一个政治口号,它所代表的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论语·子张》有语:“学而优则仕”。在许多国人看来,做公务员就是入仕;去创业则是从商。概言之,如果说西方国家人们的观念是“学而优则商”,我们不少人则仍是“学而优则仕”。其中的区别,值得深思。作一个不尽恰当的区分,如果把优秀分子多集中在政界或社会管理部门的社会称为“政治精英社会”的话,那么,优秀分子大都集中在商界和经济管理领域的社会就可以称为“经济精英社会”了。一般地说,当社会生产力不够

发达时,维持一个强有力的政治统治力量以保证社会稳定是最为重要的。而当商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经济、政治、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将使政治主导一切的必要性日益降低。所以“政治精英社会”往往是与传统的农耕社会相适应的,而“经济精英社会”只能是商品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可能出现的。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社会稳定的基础自然地要由政治稳定向经济稳定转移,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也必然要由政治管理向经济管理演化。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人民生活日益多元,创业机会日益增加。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学而优则仕”的热潮?这既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之深,更说明了目前我国企业家的创业环境还不容乐观。操作手续烦琐、技术设施不先进、法律金融环境不完备等等都成为创业者的“拦路虎”。另一方面,公务员的“高含金量”有越来越趋高之势。与其他行业相比,公务员在获取公共信息资源、话语权、工资外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机会更大,而他们需要承担的风险却是相对较低。于是,竞考公务员被许多人认为是“最优选择”,“考公务员热”涌动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国竞争力高下的区别,从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来讲,往往就在于社会中最优秀的人做的事不一样。竞争力相对强的,是因为它有一个好的制度环境,使得社会中最优秀的人去创业;而竞争力相对弱的,往往是最优秀的人都

公共行政“范式”:回顾与反思 篇7

关键词:公共行政,范式,反思

在公共行政学术界, “范式”一词在行政类学刊和著作中的使用率颇高, 不仅如此, 学术界还存在众多范式划分的现象, 正如社会学家李哲尔所认为的, 范式是“用来界定一个学科应研究什么、应追问什么问题、如何提出问题、解释问题时应遵从什么规则等。” (1) 可见范式对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范式的内涵和特点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是为了保障学术领域的稳定和迅猛发展, 在某一学科领域中构建的具有相同理论模型的共同体信念。它包括以下要素:第一, 共同体。即在主体上, 要有一批具有坚定立场的拥护者。第二, 理论模型。范式的使用离不开理论模型, 上述这些拥护者按照此范式使用所规定的理论模型去解决种种问题。于是, 从共同体和理论模型两个方面具体来看, 范式的特征包括:首先, 唯一性。如果存在第二种“范式”, 那么结果只有一个———这个范式必须能推翻既有范式并完成范式转换。也就是说, 两种范式之间的关系只能是革命性的超越, 不存在两种或以上具有相同解释力的理论模型。其次, 不可逆转性。范式的转换一旦发生, 新范式对既有范式的科学“革命”, 是具不可逆转性的发展。最后, 相对稳定性。科学史上, 相对稳定的范式会一直成为共同体成员的理论解释工具, 直至此范式不再能准确解释新的事物或现象。

二、西方主流公共行政思想的发展脉络

1. 政治与行政不可分———德国劳伦斯·冯·斯坦因的公共行政思想

德国公共行政学家劳伦斯·冯·斯坦因是对现代公共行政研究较早的学者之一。他认为, 首先行政与政治不可分离, 即行政就是行动中的国家, 由于实际工作的不同而不同, 实际的行政活动总是与特定社会现实相互作用。其次, 公共行政的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和公民自治等个人利益的统一, 即国家是实现人类自由的手段, 自由和个人自我实现是构建公共行政的核心概念 (2) 。总之, 在其理论模型上, 他主张不管从功能还是结构上来看, 毋宁说行政与政治不可分, 不如说行政是达成个人的自我实现和自由的手段。

2. 政治与行政二分———以美国威尔逊等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公共行政思想

伍德罗·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一文中为了解决政府低效率和强调政府的责任意识而主张执行政策的“行政”应与制定政策的“政治”分离, 通过行政权力集中化和必要的监督来达到增加公共福利正效应, 减少贪腐的目的。古德诺则具体说明政治与行政的分离, 并不是机构上的分离而是功能上的分离, 即“政治必须对行政有一定的控制”, 但也不能在“具体细节问题上影响行政”。 (3) 行政功能的有限分离, 致使“行政”亟需一套制度进行运作。然而, 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研究则详细地阐释了关于行政制度的理论, 即包括法律在内多重限制下的行政权力、上下级监督制度、公私分离、对行政官员的专业技术方面的要求、官员任命方式等等。毫无疑问的是, 官僚制的出现使得威尔逊为代表的政治与行政两分思想的变得更有可操作性。后来, 在对公共行政学学科理论与知识的系统化发展方面, 伦纳德·怀特在《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中系统地着重讨论了行政学的定义, 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性质及其目的等学科基本问题, 为行政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于“政治”的学科构建了一套理论体系。

3. 美国公共行政的反思与身份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西沃之争

在行政独立于政治之后, 仍然存在两方面的隐患:第一, 将美国民主政治的传统与技术行政相分离, 追求效率至上的行政目标, 忽略了民主、公平、回应性等规范性价值目标。第二, 公共行政学缺少科学基础, 理论和结论还是建立在科学管理和行政原则等没有经过科学方法检验、论证的基础之上, 缺乏逻辑性, 不足以进行科学决策。

对于第一个隐患, 德怀特·沃尔多率先进行了反思性的论证, 首先, 在公共行政核心价值问题上, 沃尔多表明“从某些方面和某种关系上来说, 研究的中心要素是人本身。公共行政的许多研究是通过在公共行政中从事这种行为和过程的人来进行的。” (4) 其最终目标是提供公共服务和促进人的发展, 传统行政学的效率至上的价值观不应是行政科学的中心概念, 行政不应沦落为为效率服务的技术工具。

西蒙则从传统行政学的科学精确性、逻辑性角度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以科学管理和行政原则为理论基础的传统行政学采取的是“散漫的、文学性的、隐喻式的方式”, 随意性和含糊不清的原则经不起科学与逻辑检验。西蒙运用逻辑实证主义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第一, 要提供可行措施而非描绘原则。第二, 尽管经济人追求最优, 但决策者无法达到最大化“理性”, 最终导致无法在执行决策前选择出一套完全适合环境需求的方案。

这一时期的理论模型并不统一, 既有逻辑思辨又有实验实证的方法, 沃尔多认为应在行政中纳入民主政治的因素, 西蒙则欲把自然科学精神和方法融入公共行政学中, 敢于怀疑行政学前辈的原则描述, 将事实因素与价值因素相分离, 追求具有效率价值的“科学”决策。

4. 突破“效率至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公共行政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 认为政府不仅要关注效率和财富的增长, 而且必须使效率与公共利益、社会公平等目标结合才有意义, 并始终坚持社会公平是公共行政的首要理论, 过分的关注效率必然会在理论和实践上降低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和社会平等。

新公共行政学派虽然在公共行政实践中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社会危机迭起的环境下, 强调了在公共领域中社会公平应大于经济效率, 在理论上为公共行政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径。

5. 企业家政府———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的出现, 简单地说, 是伴随着“包括全球经济问题、日益不满的市民以及财政危机” (5) 而产生的。因此, 当新公共管理把矛盾对准了官僚制的同时, 便构建出一个以契约制为核心, 主张“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制” (6) , 运用公共选择理论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作为新公共管理基础的理论模型。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模型, 追求公共服务最大效率的目标, 操作上注重“掌舵”, 即政府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分离政策制定 (掌舵) 与具体服务 (划桨) , “创造一种环境, 让所代表的人民出来管理和经营那些事务” (7) , 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重视契约和绩效, 最后在结果上以监督和反馈的方式实现政府的高效运作。

6. 整合力与回应力的结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管理追求的效率提升, 换来的是对公平、正义、代表制等参与民主和宪政价值的损害。以罗伯特·登哈特为代表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明确将矛头指向了新公共管理的理念, 登哈特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不应该是掌舵, 也不应该是划桨, 而应是建立一些明显的有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

新公共服务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两个方面上:一方面是对新公共管理的否定与批评, 例如登哈特认为, 在现代社会由政府单独掌舵是不可能获得良好效果的, 掌舵的主体应是多元而合力的, 并在此基础上公民参与执行;再如登哈特认为政府职责应由服务于“顾客”的短期利益转向关注社区下公民角色的需要和利益, 通过建立协商对话的平台解决问题, 促使更多的公民履行义务。另一方面则是对新公共行政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新公共行政侧重于公共服务的公平、正义等价值目标, 而新公共服务更为关注通过建立对话和协商平台的方式来达成上述价值目标, 并在此基础上希望建立政府与公民间的双重信任, 并且维护和服务于公民的共同价值观念与公民利益。

三、结论

至此, 我们可以将上述分析做进一步的整合。按照理论追求民主与效率的角度不同, 六种学说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条路径。具体如下图所示:

用范式的理论模型来校验:A组, 传统公共行政、西蒙等人和新公共管理都侧重“管理”“效率”等概念;B组, 斯坦因、沃尔多等人、新公共行政和新公共服务均赞同“民主”“平等”“回应性”等概念。如果把六种相继发展的理论均称为范式, 那么也就是进行了范式转换, 这样就会导致以下不符合范式特征的错误:第一, 范式的唯一性, 一定时期内, 每学科只能有一种范式。然而, 实践中却是西沃之争、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的共存。第二, 范式的不可逆转性, 从A、B两条路径来看应是不断进行范式转换。事实上, 在A组和B组的内部, 只是两组分别围绕民主价值和效率的核心而随时代不断完善的理论。从两组行政理论的特点上来说, 尽管在行政的外在形式上, 传统公共行政与新公共管理侧重点在于管理过程中通过市场、经济的途径强调效率与管理, 而新公共行政与新公共服务理论更为侧重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的途径强调民主价值、社会公平理念。然而, “公共管理并没有超出公共行政学的特征范围”, (8) 六种行政管理理论都是适应不同时期社会环境变化的需要, 在本质上, 他们只是采取不同的办法和理论去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总之, 由于上述六种理论并不满足范式的唯一性和不可逆转性的特点, 因而我们并不能称此六种理论为范式, 也就更谈不上范式转换。

参考文献

[1]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2]彭和平, 竹立家.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7.

公共行政学论文 篇8

内容摘要:视频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本文介绍了视频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概况,视频案例选择的基本原则,视频案例教学法在公共行政学课程中应用实施。结果表明,视频案例教学法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视频案例 教学法 公共行政学

一.课前准备视频案例

课前选择合适的视频案例是进行视频案例教学的首要步骤和决定性环节,它直接决定和影响视频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课前选择的视频案例既要紧扣课程相关章节的教学内容,又要关注视频案例的真实性与可讨论性。视频素材的选取,应紧扣教学主题与教学内容,所用视频资料不断更新,不断体现视频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然后对案例进行分析,选取合适的视频案例进行剪辑以便于向学生展示。视频案例的引入可以放在某一章节理论知识讲授之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在章节的讲授中穿插引入,同时提出相关讨论的问题。譬如讲到“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章节时,因为理论讲授相对空洞,这时可以放一段焦点访谈中的拍脑袋决策导致损失的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科学行政决策的重要性,对行政决策方法有了感性认识。视频案例的引入一般放在理论知识讲授之后,一般视频播放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譬如在讲解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一章里,理论知识主要国家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行政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行政权力的功能与作用,介绍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并对如何使用行政权力进行反思。理论知识讲解后,通过观看“近年官员行政权力腐败”、“焦裕禄纪录片”等视频资源,可以让学生了解应正确使用行政权力,巩固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行政责任的认识。

二.提出问题,组织团队成员进行讨论

教师在视频播放完毕、学生获得初步感知之后,或者在视频播放过程中,要对案例进行相关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消除疑惑,对案例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与感知。然后,教师针对视频材料,结合教学内容与目标,提出必要的、合理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让学生组建团队,确定团队名称、团队口号、团队使命、团队歌曲等是非常队成员彼此就可以进行讨论。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发扬团队分工与协作精神。团队讨论结束之后,每位成员已经结合团队讨论的结果,对自己的观点或建议自觉地进行了补充与更新。这时候,就可以组织团队之间相互交流,倾听各个团队代表的发言,在更深层次的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展现每个团队的风采。

三.总结评价,加强视频案例库的建设

团队间交流之后,教师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与总结,让大家谈谈此次学习的感受,提出意见和建议。还可以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写出案例分析报告,这样学生的体会可能更深刻,对学生自身的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沟通技能也会有很大的提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与意见,并进行教学反思。导入新课时,运用视频教学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用悬念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开篇制胜的效果;课堂中间用,可突出重点难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思维,减缓疲劳;课堂总结时用,可强化和巩固教学内容。但是在课堂上播放视频案例切记时间太长。教学视频案例的选取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视频案例应用的过多,则会出现“审美疲劳,”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相反,如果视频案例应用得过少,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视野的开拓。课堂视频教学案例应选用适合教学对象心理需求、专业发展的视频,应贴近学生,贴近社会,可以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上一篇:用英语怎么形容男神?下一篇:我多了一份自信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