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春节前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5-08

在2014年春节前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7篇)

在2014年春节前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

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安全生产是最大的民生,是比泰山还重的责任,是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可触碰的高压红线。抓好安全生产,我们必须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严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坚持安全也是第一要务、安全是最基础的民生理念,按照“三个绝不能过高估计”(绝不能过高估计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绝不能过高估计干部群众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绝不能过高估计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和“三个敬畏”(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制度)的要求,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最高职责,把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把安全生产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

提和基础,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

二、全面推行“知责、履责”,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抓好安全生产,首先要抓好责任落实。我们要将“知责、履责”活动作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抓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把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个领导、每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细化为具体条款,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使每个干部职工都知道自己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和应当履职的标准,做到人人有责、个个知责、时时负责、事事尽责、失职问责,形成人人都有责任心、事事都有责任制、处处都把责任落到实处的工作氛围和机制。

“知责、履责”有两方面:一是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总书记讲话要求,积极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机制,一把手必须亲力亲为抓安全。要按照“行业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的总要求,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细化分解安全监管责任,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各市、县要落实属地监管责任,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明确目前监管责任不够明确的行业领域的监管职责,把每个企业的监管责任明确到基层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分管负

责人和具体监管人员,实现安全责任制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缝对接、无一遗漏。

二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坚持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承诺制,自觉履行安全生产各项职责。企业要足额提取和规范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加大安全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保持安全设备设施完好有效,做到安全投入到位。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在重点行业领域实行变招工为招生,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做到安全培训到位。要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有效杜绝“三违”现象;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员全过程安全管理,从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抓起,建立动态达标机制;推广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型适用产品,加快淘汰安全保障能力低下的落后产能,强化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做到基础管理到位。要完善应急预案,储备应急物资,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做到应急救援到位,自觉落实主体责任。

我想只要我们真正在心底牢固树立了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政府与企业都能按照“知责、履责”要求,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今天全国及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就能真正贯彻和落实到位,赵县长刚才安排的各

在2014年春节前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

在钢铁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四届八次常务理事 (扩大) 会议暨劳模表彰大会精神, 喜迎国庆佳节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的大喜日子里, 来自全国冶金财会战线通讯工作有关领导及优秀论文作者、优秀通讯员和优秀组织发行单位 (以下简称“三优”) 代表欢聚在西北钢城包钢召开2014年《冶金财会》通讯工作暨第七届“三优”表彰会议。

首先, 我代表冶金财会杂志社向为会议精心筹备、热情服务, 从而提供了良好条件的包钢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服务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长期支持《冶金财会》并不辞辛苦、不远千里从百忙中专程赶来参加会议的各位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并通过你们向一贯支持《冶金财会》的冶金财会战线全体同仁、广大读者、作者表示真诚的谢意!向这次荣获第七届优秀论文作者、优秀通讯员和优秀组织发行单位荣誉称号的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大力支持指导和关心我们的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领导特别是主任石洪卫、副主任郑玉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财务资产部副主任陈玉千、冶金价格协会副会长张兰英等领导的亲临指导并将为我们作重要报告表示崇高的敬意!

我们这次会议的日程主要有三项:一是领导讲话, 首先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财务资产部副主任陈玉千同志介绍钢铁工业经济运行形势, 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委员、协会改革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本刊总编石洪卫同志作报告。二是总结交流2013-2014年度工作, 提出2014-2015年度重点工作设想。三是对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两年间涌现出来的《冶金财会》“三优”代表进行表彰奖励。以充分发挥先进代表的模范带动作用, 进一步办好《冶金财会》杂志。

下面, 我代表冶金财会杂志社对上一年度工作做简要总结和汇报, 并对下一年度重点工作提出初步设想和建议, 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上一年度工作情况

去年9月中旬, 我们在酒钢召开了一年一度的工作会议, 会上对下一年度工作做了全面安排和部署, 近一年来我们就是按照会上提出的部署逐条落实。通过大家共同努力, 基本上完成了既定任务。在保证期刊正常编辑出版发行不断提高期刊质量的同时, 重点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 坚持以去年8月中钢协四届六次常务理事 (扩大) 会议精神为指导, 为钢铁工业攻坚克难、排忧解困做好舆论宣传

去年8月3日,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四届六次常务理事 (扩大) 会议。会议在分析当时钢铁工业形势时明确指出:目前还没有到行业最低迷时期, 由于行业供大于求, 原料高位运行, 金融资本与钢铁行业价值分配不相适应等因素的影响, 在较长一段时期内, 钢铁行业都将处于微利经营状态, 甚至出现年度亏损。从而提醒大家, 要树立忧患意识和长期作战思想, 并对全年工作提出了“转方式、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的十二字方针。近一年来, 我们一直把这种形势和方针作为宣传的基点。会后, 我们及时撰写了《认清形势、坚定信心, 按照“转方式、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要求开展工作》的会议综述, 把会议主要精神, 特别是对与财会和经济效益相关的重点工作做了概括分析, 既照顾全面, 又突出重点地做了宣传, 供财会人员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参考借鉴。其次, 深入开展“对标挖潜”是钢协四届六次常务理事 (扩大) 会议提出的重点工作之一。10月份钢铁行业“对标挖潜”活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对钢铁行业开展的“对标挖潜”工作进行了总结和部署, 并对2012年度“对标挖潜”十项主要产品制造成本前三名进行了评选表彰。会上, 协会常务副会长、对标挖潜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朱继民做了重要讲话, 朱会长在讲话中对对标挖潜的重要性和取得的主要成绩做了充分肯定, 对下一步肩负的重任和如何深入发展又做了重要指示。会后, 我们将朱会长讲话录音整理, 在《冶金财会》杂志11期全文发表。同时为了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 推进对标挖潜工作进一步发展, 更好地完成四届六次常务理事 (扩大) 会议提出的任务, 我们及时撰写了《充分发挥“十佳”在“对标挖潜”活动中的模范带动作用》的专稿, 根据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讲了五个方面:一是要看到“对标挖潜”在钢铁行业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提高大家对“对标挖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重视评选“十佳”, 抓典型、树标兵, 对推进“对标挖潜”深入开展起到了模范带动作用;三是不断提高先进典型自身水平, 让先进典型更亮、带动作用更大、旗帜更鲜明;四是不断调整完善对标指标, 增强指标的可比性、普遍性, 扩大参与面;五是对先进典型要坚持一分为二, 重点学习全面领会精神实质, 不要求全责备。此文在《冶金财会》杂志发表以后, 其他有些报刊全文转载, 对指导行业“对标挖潜”活动深入发展起到一定参考借鉴作用。

同时, 对钢协四届六次会议及今年一月召开的四届七次会议提出的其他相关工作也都做了重点宣传, 为钢铁工业尽快走出困境提供服务。

(二)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好宣传

2013年11月12日,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其中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出了三项重要任务:一是改进预算管理制度;二是完善税收制度;三是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对深化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提出了许多纲领性政策, 是《冶金财会》杂志近一年来宣传要点和组稿指针。所以从去年11月起, 我们就将完善财税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与建立现代财税制度作为我们的宣传要点。在2014年新年寄语栏目中, 我们撰写了《出路在改革, 成功靠市场》的特稿, 对钢铁行业实施改革的必要性和坚持以发挥市场作用为先, 营造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改进钢铁产品定价机制等问题, 结合钢铁行业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 解析了钢铁工业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及时在《冶金财会》发表后为钢铁工业全面贯彻落实改革决定提供了参考。同时根据当时冶金企业资金十分紧张的实际情况, 我们按照中央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大力宣传开放资本市场实施“产融结合”等新理念, 并撰写了《财会人员应学点金融知识》的专论, 引导财会人员积极参与财会和金融体制改革。4月中旬, 在经研中心领导的亲自指导参与下, 召开了冶金企业财务公司座谈会, 邀请12家财务公司高层领导在湖南华菱钢铁集团座谈讨论, 邀请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领导做金融体制改革的专题报告, 各财务公司主要领导介绍了本单位资本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和今后改革设想。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搞好金融体制改革献计献策。会后, 我们又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与各财务公司领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最后, 根据调研资料和各个财务公司的要求, 写出了调研报告《产融结合、同享共赢———来自冶金企业财务公司座谈会的报告》, 对冶金企业组建财务公司的历史沿革、重要意义、各企业财务公司的发展概况、主要经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办好财务公司的措施和建议等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分析, 撰写了较全面系统的调研报告, 在《冶金财会》杂志发表后, 引起了业界和有关领导的关注和重视, 许多单位打电话索要这份报告。在其他有关杂志发表后, 又引起有关企业和业内专家的关注, 有的单位领导发现后专门批示, 要求全体财务人员学习参考, 特别是有些正在筹建财务公司的钢铁企业, 纷纷来信、来电, 索要资料和杂志。尽管文字比较粗糙, 水平不高, 但大家认为内容很好, 实际工作需要, 反映很好。对当时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开放金融市场, 进一步办好财务公司, 解决当时企业资金紧张及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存在的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得到了读者和业界的肯定和好评。这次, 在评选第七届《冶金财会》杂志优秀论文时, 评委对这篇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最终荣获了优秀论文特等奖第一名、状元篇。

(三) 面对目前钢铁行业期刊的严峻形势, 实施减员扩版增效, 提高期刊效益和社会影响

近几年来, 由于钢铁工业陷入困境, 钢铁行业期刊面临的环境十分严峻。钢铁企业经济长期困难, 全行业连续多年微利, 今年前4个月全行业亏损。一方面, 企业为了减少亏损, 都在压缩非生产性支出, 期刊杂志首当其冲, 征订数量逐年下降, 收入大幅减少, 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另一方面, 新闻出版部门又力推进期刊脱钩改制, 要求独立, 实行企业化经营, 自负盈亏。《冶金财会》杂志社在2005年期刊改革中有两条路:一是财务补贴;二是要灵活政策。当时我们选择了自谋出路, 要一定自主权。这样做好处是可以灵活经营, 风险是一旦企业效益低迷就处于“上面无拨款、下面很困难”的两难境地。特别是去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后, 进一步明确了期刊的出路只有靠市场, 靠行政拨款、靠赞助都不是长久之计, 必须下定决心搞活经营闯市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基层是市场的基础, 靠市场就要深入基层靠企业。所以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现实情况, 我们当时的奋斗目标就是:向市场要效益, 靠企业保发展。这项工作得到了经研中心领导的关怀和支持。首先是经营形式上给予适度的灵活性, 调动大家积极性;其次是加强管理, 增收节支, 挖掘内部潜力。原来《冶金财会》由于有少量的财务补贴, 在经营管理上比较粗放, 效益不理想, 曾连续两年出现亏损。合并到经研中心后, 管理上进一步加强, 特别是新任社长李慧中同志上任后, 虽然不在本刊开支, 但工作中尽职尽责, 兢兢业业, 责任心很强, 从加强内部管理、期刊的装潢扩版、封面改进等方面入手提高杂志质量, 扩大期刊功能和影响, 效果很好, 一年来带领大家办了五件大事。第一是减人, 合并前的2005年, 编辑部有7人, 人浮于事;划归经研中心后, 领导非常重视定员定岗抓管理, 精简了3人, 只留4人。今年以来, 中心领导进一步加强管理, 制定了定员定岗责任制, 促使杂志社继续瘦身, 从4月份开始进一步精减, 只留3人, 人员减少一多半, 任务却有增无减。第二是增加版面, 充实内容。在人员减少的同时, 从今年开始, 版面由原来的48页增加到56页, 增加1/6, 装订方式也由原来的骑马订改为胶订, 提高了装订质量。第三是期刊内容和服务功能也不断延伸和扩展。在过去的只对既成事实的反映、案例分析、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向研究、探讨、创新、建议等深层次发展, 纵向延深, 增强了期刊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扩大了期刊的服务功能和社会影响。第四是随着近年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企业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建设的需要, 期刊内容和服务功能也在不断放射扩展, 在过去的主要以财会人员、经营人员为服务对象的同时, 逐步向金融体制改革所涉及的财务公司、保险、证券、租赁、信托和投融资、资本市场运作等行业相关人员扩展, 扩大了服务面, 即横向扩展。第五是由于保生存求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的倒逼压力, 使我们的征订业务由原来的一级征订网络向二级、三级发展。横向扩展, 纵向加密。过去我们的征订对象主要是大型企业集团总部财务部门, 对下属的二级公司、三级公司常常被忽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我们进一步向集团公司下属的厂矿、车间直至生产一线延深。通过以上几条开拓市场的主要措施, 在市场环境越来越严峻、经营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 效益逐年略有上升, 基本实现了减人增效提高竞争力的经营目标。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和经营风险, 在谈今后工作时我将详细汇报。

(四) 依靠群众办刊, 让读者、作者、编者心连心

深入基层、依靠群众, 这是《冶金财会》杂志办刊的老传统。30多年来我们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下来, 最重要的原因是基层用户、读者、作者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们的读者定位就是基层财务人员, 他们既是我们的上帝, 又是我们的靠山。靠市场、靠用户成为我们保生存、发展的唯一出路, 也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对这个问题我们感受很深。面对重重困难和生存危机靠什么求生?早在六年前社会上有的部门找我们要成立《冶金财会》理事会, 拉赞助, 但是等了很长时间没有结果, 这条路靠不住;靠上级拨款更不可能, 改革没有回头路, 既然已经脱钩, 就不可能再回去。最终还得靠读者、靠市场。作者为我们提供原料, 提供优质稿源;读者给我们提供市场, 提供经济来源。所以, 形势迫使我们在处理读者、作者、编者三者关系上更加用心, 更加重视。结合形势发展变化, 我们尝试着采取了一些新办法。一是由过去的坐等上门, 来啥编啥逐步改变为走下去主动求门, 征求读者意见, 按读者需求有目的组稿、约稿、用稿, 满足读者需求, 尽量采用企业一线作者写的文章, 内容详实适用, 读者喜欢爱看。近一年来我们先后深入到包钢、五矿邯邢矿业、邯钢、济钢、莱钢、河北矿业、宣钢、华菱、石钢、唐钢、永钢、沙钢等10多个单位, 与通讯员和财会人员座谈、组稿, 发表了许多带有一线特色和泥土芳香的短小文章, 很受读者欢迎, 从而调动了基层实际工作者总结工作、撰写文章的积极性, 提高了工作水平;还给一些准备评职称的年轻同志解决了发表文章的实际困难。二是为读者、作者提供指导, 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比如有的读者要评职称或升学位, 需要发表文章, 但不知怎么写, 遇到这种情况, 我们就抽时间下基层与他们交流沟通, 结合他本人实际工作, 确定题目、列出提纲, 一方面帮助他们总结工作, 一方面又从实际出发写好文章, 既帮助读者、作者解决了实际困难, 又开拓了稿源, 提高了期刊的文章质量。三是真心实意为读者、作者排忧解困办实事, 实施全方位服务。由于多年与读者、作者相处, 我们之间的互动, 不仅仅体现在稿件往来上, 而是全方位互帮互助, 连成一条心、拧成一股劲。特别是编辑部的两位年轻人李凌、蔡林娥对通讯员和读者亲如家人, 不仅帮助作者出题目改稿件, 而且什么急事都帮办, 如查资料, 找期刊, 帮着买机票车票, 联系医院, 有时通讯员来京看病, 她们还跑到医院去看望。在工作上虚心学习, 进步很快。今年以来俩人都开始独立写文章, 质量提高很快, 她们的论文在这次优秀论文评选中分别评为特等奖和一等奖, 专业素质和写作水平提高很快。四是在互相联系上, 过去我们主要是靠电话;近年来, 我们又增加了新的联络形式, 除电话外, 增加形象联系手段, 我们每次深入基层都与作者、读者面对面座谈, 并摄影留念, 做成网页既发给读者留念, 有声、有色、有立体感。我们又据此建立了读者、作者和编者之间联络网和数据库, 除稿件内容业务联系外, 还包括学历、职务、职称和家庭生活中的一些相关情况全面了解, 进一步加深了读者、作者、编者之间的联系。

同样, 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 读者也真心主动支援, 比如近两年来, 各种期刊征订都很困难, 许多财务部门领导、通讯员主动找上门来说, 尽管目前我们也很困难、但对《冶金财会》征订数量保持不变, 有的还略有增加, 并一再表示, 有困难找我们, 一定要保证《冶金财会》继续办下去, 保护好我们自己的这块园地。所以, 许多单位如鞍钢、湖南华菱、唐钢、包钢、宣钢、鞍钢矿业、河北矿业、首钢、莱钢、济钢、安钢、酒钢、涟钢、韶钢等大多数单位, 在经济效益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都基本上保持了上年的原订数, 帮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这次“三优”奖励, 许多单位听说我们经费紧张时, 都主动解囊相助, 如, 鞍钢矿业、华菱钢铁、涟钢以及不少财务公司等许多单位都为我们这次“三优”表彰奖励和拟出的优秀论文集都作了贡献。我们从内心十分感激, 以感恩心情在工作, 并把感激之情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不仅在稿件编辑刊发上全力支持, 保证需要评职称的作者文章如期发稿, 而且在其他方面全力相助, 尽心竭力。正因为我们与作者、读者建立了这种亲密无间的深厚友谊, 所以做到了工作上互相支持, 拧成一股劲, 使期刊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 及时传递读者心声。

(五) 深入企业、联系实际, 保证每期有两篇以上内容鲜活的文章提供读者

由于《冶金财会》读者绝大部分都是企业的财会工作者, 他们身在基层, 消息比较闭塞, 信息来源有限, 总希望通过《冶金财会》杂志了解一些钢铁行业或财会领域的新鲜消息和鲜活事例, 又由于他们工作较忙, 阅读时间有限, 喜欢开门见山, 不喜欢长篇报告和高深的理论文章。为了满足读者需要, 我们特别注意抽时间深入一线, 到企业调研采访, 及时了解读者需要。尽量采访一些与当前中心工作结合较紧密的新人新事和典型案例, 提供一些基层最需要的信息和动态。一方面, 加强组稿, 重点组织基层一线财务工作者自己写文章, 吸收一线的内容和营养;另一方面, 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 尽量多了解企业的先进经验、典型事例和改革创新的新思想、新动向。为此我们还专门开设了“财会文苑”专栏, 集中反映日常生活中财会人员的爱好和活动情况, 增强期刊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展示他们身边的人和事。除了重点反映工作情况外, 还特别注意财会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心理活动, 包括文娱体育活动、业余爱好、绝招绝活等。对财会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的绝招绝活和特长以小故事或通讯形式积极反映和表扬。今年春节前后, 我们重点宣传了总会计师中的先进人物, 其中包括河北钢铁矿业公司原总会计师王俊杰、福建三钢总会计师吴爱福等先进事迹。还开设了“总会计师论坛”, 发表了重钢总会计师袁进夫、衡管总会计师肖骥、本钢总会计师曹爱民、济钢、酒钢负责财务工作的公司领导万宪刚、李志磊等同志的工作体会和访谈录。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鲜活内容和创新经验, 除了认真组稿吸收新鲜营养以外, 提倡编辑人员多下基层, 亲自动笔反映读者最关心的问题和现实生活, 保证每期至少有两篇以上比较鲜活的文稿提供读者。在这方面我们虽然做了些工作, 但还很不够, 今后应继续努力。

二、关于第七届“三优”评选表彰有关情况

自1998年以来的16年间, 《冶金财会》杂志一直坚持了每两年开展一次优秀论文、优秀通讯员、优秀组织发行单位评选, 除了2003年因非典停办一次, 到目前共举办了7次。大家都很关心, 很重视。今天借“三优”表彰大会召开之际, 我将这届的评选表彰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汇报。主要汇报三个问题:一是三优评选结果;二是评选目的和意义;三是评选比例和办法。

(一) 第七届“三优”评选结果

本届“三优”评选是第七届, 早在去年《冶金财会》通讯工作会议上已做了预告和部署, 今年4月又在《冶金财会》杂志上发了评选通知, 希望广大读者、作者和财务部门领导积极推荐, 参与评选。凡近两年在《冶金财会》杂志发表的文章都是评选对象。在大家推荐的基础上, 今年7月我们编辑部又将大家推荐的文章进行了筛选, 从中筛选出95篇文章作为备选对象;最后又组织了以企业代表、有关部门领导和编辑人员组成的三结合评委会, 对这95篇备选文章采用打分形式进行评选, 共评选出优秀论文70篇;并按分数由高向低的顺序分为四个层次奖项:其中特等奖10篇, 一等奖15篇, 二等奖20篇, 三等奖25篇。这个数量是按原来历届评选比例确定的, 原来我们制定的“三优”入选比例是10%, 近两年共发表文章600多篇, 按比例应该评选出60多篇, 实际评选出70篇。因这次文章质量较高, 入选比例适当有所提高;关于优秀通讯员和优秀组织发行单位的评选, 主要是在单位申请、大家推荐的基础上, 根据《冶金财会》编辑部平时掌握的情况综合平衡提名, 再由评委会审核把关。现有通讯员共190名, 较大的发行网点180个, 按10%比例从中选定优秀通讯员19名、优秀组织发行单位18个, 也比过去略有增加。这也反映了“三优”质量在不断提高, 我们的稿件质量、通讯员队伍和组织发行工作水平都在不断发展和提高。也是我们长期坚持“三优”评选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

(二) “三优”评选目的和意义

“三优”评选不是我们凭空想出来的, 而是大家根据当时的实际需要提出来的。《冶金财会》是1982年由基层办起来的, 诞生在鞍钢, 至今已有32年的历史。它的一条基本做法和特点就是从企业起步, 扎根基层, 实施群众办刊。1998年至2005年期间, 一般专业期刊发行量只有2000-3000册, 而《冶金财会》却保持在8000-11000册。在一些专业期刊由于征订数下降而陆续停刊的情况下, 《冶金财会》的征订量却在逐年上升, 2007年最高征订量曾高达11000册, 创历史最高水平。这首先要感谢各企业财会部门领导、广大通讯员和发行员, 特别是在座的同志们和历届财务部门负责人。多年来, 《冶金财会》所以能战胜各种困难, 坚持到今天, 完全是大家支持的结果。群众办刊的积极性为什么这么高, 作用这么大?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依靠群众, 调动群众办刊积极性, 而坚持开展“三优”评选, 就是调动群众积极性的一项重要措施。它不仅充分调动了广大通讯人员的积极性, 鼓励大家多写稿件, 写好稿件, 而且引导大家把为杂志写稿作为总结工作, 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机会倍加珍惜。其实这项工作从1982年《冶金财会》诞生之日起, 有关部门就曾组织过, 只是不很系统、不很规范。1998年新班子组建后, 继续前任领导的做法, 并进一步系统、规范并坚持下去, 其创意、发起之功应归功于前几任领导。这里有四位领导的工作特别重要, 一是本刊创刊者, 冶金部财务司的陈其章;二是本刊1998年新组建的编委会主任张来亮;三是编委会副主任曾任本刊10多年总编的戚向东;四是在1996-1998年曾任两年本刊总编的赵祥骥同志。还有许多为本刊默默耕耘的老编辑赵兆仁、沈敏芝、牛葆秀、殷德菴、陈居华、张宏、张昭云等。我们仅仅是在前几任领导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的继续和发展。由于我们多年坚持不断开展优秀论文评选, 每次都评选出各种范文作样板, 先后七次共评选出优秀论文约460篇, 包括各种体裁、形式不同的典型范文, 帮助作者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从而提高了期刊质量, 双方互利共赢, 长期坚持, 是保证期刊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效措施和基本建设。因为办期刊是一项环节较多周期性较长的工作, 需要提前组稿、约稿, 建立发行网络和组织建设通讯队伍, 往往是干着今年, 预定下年, 想着后年, 互相衔接, 连续不断, 特别是征订网络和通讯队伍更是要提前两三年着手准备, 才能保证期刊的连续性, 而准备工作仅靠编辑部几个人单方面努力是不够的, 必须充分调动广大读者、通讯员、企业财务部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使大家共同关心期刊的生存和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要有长效激励机制。许多通讯工作做得好的单位也都采取了这种办法, 比如, 衡钢、涟钢、安钢等为鼓励财会人员写文章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奖励办法, 调动了大家积极性。实践证明, 开展“三优”评选就是调动读者、作者、发行者积极性的长效机制。以这届评选为例, 评选的70篇优秀论文, 涉及80多名作者、19名优秀通讯员、18个优秀组织发行单位, 共有110多名骨干受到表彰, 使《冶金财会》办刊队伍又增加了100多名新骨干。我们按每次当选100名计算, 七次评选, 累计评选出先进骨干700多人次, 这是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办好期刊的中坚力量, 也是我们坚持实施长期激励机制的基本建设, 实践中起到了以点带面的桥梁带动作用。

(三) 关于“三优”评选比例和评选办法

1. 评选程序和综合平衡

评选程序一般为三步走:第一, 征求重点用户单位意见与读者评选推荐相结合提出汇总名单。第二, 广泛征求编辑人员意见, 编辑人员在文稿选择、修改过程中对稿件质量印象比较深刻, 由他们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平衡, 筛选出一个适量的备选论文名单。第三, 由评委会打分评选。在坚持以文章质量为主的前提下, 适当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经综合平衡最终确定入选论文。在综合平衡过程中,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单位之间的平衡。既要保证论文质量, 又要兼顾单位之间适当的均衡。二是文章内容平衡。既要保证中心内容为主, 又要兼顾方方面面的内容需要。三是文体之间的平衡。既要坚持以体会、建议、研究之类的创新论文为主, 又要兼顾总结经验, 调研报告, 通讯、案例等其他文体形式, 保持各个方面都有质量较高范文入选, 发挥范文的典型示范作用。四是作者之间的平衡, 既要保证重点, 保证有代表性的高质量、高水平论文入选, 又不要过分集中, 以扩大优秀论文作者的覆盖面。五是新老通讯员之间的平衡, 既要注重发挥老通讯员的骨干带动作用, 又要关注新通讯员的创新作品。

2. 优秀论文评选标准

这次优秀论文评选标准是根据期刊读者定位和专业特点, 在坚持通用标准的前提下, 重点突出以下几点:

(1) 实用性:由于本期刊读者定位是基层实际工作者, 不求过高的理论水平, 华丽的词汇, 而重在讲求实用, 对文章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列为重点。

(2) 专业性:由于本刊为财会专业期刊, 评出的优秀论文一定要突出专业化特点, 对通用的财会、金融等专业知识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3) 创新性:随着改革和现代化深入发展, 财会和经济管理工作日新月异, 作为为财经工作服务的期刊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具备新理念、新办法、新经验, 才能适应并推动经济工作不断发展。

(4) 针对性:作为两年一度的优秀论文评选, 既要反映出财会工作的一般规律和正常情况, 又要反映当期有针对性的问题和特性, 体现时代特征。

以上四个特点实际上也是我们平时在组稿、选稿时一直坚持的四个方面, 评选优秀论文标准与我们平时选稿标准是一致的。

3. 关于优秀通讯员和优秀组织发行单位的评选

一个好的期刊, 不仅要有高质量的文章和精美的装潢作支撑, 而且需要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和通讯队伍、发行队伍作基础,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 后者往往比前者更重要, 是期刊保持长盛不衰的根本。所以要办好一个期刊, 一定要重视通讯队伍的建设、发行网络建设, 增加发行量, 扩大社会影响。所以对通讯队伍和发行队伍的培养壮大一直是我们期刊份内的一项重要工作。十多年来, 我们在历届的“三优”评选中坚持把三项内容都看得同等重要, 同时同步同等表彰, 既要重视提高文章质量, 也同时关注通讯队伍的培养建设、发行队伍的发展壮大。我们每次下基层, 既要注重组稿约稿, 也很重视对通讯队伍的培养以及杂志的发行使用情况调查。

4. 关于“三优”的表彰鼓励

评先进的目的在于通过表彰先进, 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动作用推动实际工作。所以, 我们一直坚持在“三优”评选的当年, 把通讯工作会议同“三优”表彰大会同时召开。在表彰问题上限于有限的经济实力我们始终坚持以荣誉奖励为主。第一, 在表彰大会公布表彰决定及获奖名单, 并在《冶金财会》杂志9期全文刊登;第二, 颁发获奖证书, 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资格认定时参考;第三, 对优秀论文作者和优秀通讯员象征性地发一点奖金, 以资鼓励。同时, 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 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今后报道参考提纲和拟开设栏目

今年7月31日,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四届八次常务理事 (扩大) 会议, 会议对今后钢铁行业重点工作做了全面分析和部署, 会议提出的主要工作就是我们今后的报道中心和提纲, 我们的期刊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钢协会议精神。这次会上我们提出的报道提纲, 就是将这次会议精神, 重点工作逐条分解细化并结合期刊的专业特点提出来的。目的是为大家写稿时提供参考。并通过这些内容的宣传报道, 促进钢协会议精神和重点工作的贯彻落实。

(一) 下一年度宣传报道提纲和要点

1. 关于钢铁行业经济运行形势的宣传要点

(1) 目前钢铁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重, 对化解产能过剩问题要继续加大力度进行宣传, 既要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相关规定, 又要总结交流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典型事例等。为化解产能过剩鸣锣开道, 大造舆论。

(2) 由于目前钢材市场增长乏力, 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突出, 所以要加大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宣传力度, 对通过调整结构、开发新品种进一步开拓市场的经验, 要总结交流, 对典型案例要重点宣传。

(3) 对钢铁工业上游原燃料市场供应状况和下游市场的开拓变化情况要及时掌握, 广泛宣传, 保证钢铁工业有稳定的原燃料供应和稳定的需求市场。

(4) 要加大对资金筹集和运营情况的宣传, 目前钢铁行业一方面资金紧张, 融资难、融资贵, 负债率上升, 资金使用效率下降;另一方面资金运用效率不高, 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大幅增长。所以, 对缓解资金紧张情况, 提高资金使用率的经验、做法等要加强宣传。

(5) 要搞好创新思维, 应对新常态的宣传。目前钢铁工业需求增长乏力, 价格下滑、经营困难等已成新常态, 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为了应对新常态, 各个方面都要与时俱进, 更新观念, 以变应变, 在新常态下做出新贡献。本刊今后要优先宣传各行各业特别是在财务和资金管理上采取的新措施、新经验。

(6) 鉴于目前钢产能过剩而效益低下的问题, 要宣传以效益为中心, 主动压减产量实现减产增效的经验。

(7) 面对我国钢铁行业新形势, 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宣传:一是防范经营风险, 特别要加强资金管理, 把资金安全放在首位, 保持资产负债率不再上升;二是要继续坚持没有合同不生产、不付款不发货的企业自律要求, 从我做起, 改善市场供求状况;三是对下半年钢铁出口形势要有准确的预测, 并按预测走势搞好宣传。

(8) 要做好钢铁工业六个方面压力的分析调研。一是产能严重过剩, 市场供大于求, 钢材价格长期低迷的压力;二是自有资金不足, 股市融资困难, 财务成本过高的压力;三是铁矿石受制于人, 自有矿山与国际进口矿成本竞争处于弱势的压力;四是环保投入欠账多、环保成本将日益增加的压力;五是企业实际上缴税负将逐年提高的压力;六是钢材出口面临贸易摩擦增多、出口难度加大的压力。对以上六个方面面临的压力的分析研究及建议对策本刊将优先发表。

(9) 对企业转型发展新机遇的宣传, 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要紧紧抓住钢铁企业兼并重组, 转型升级的新机遇加快实施;二是要紧紧抓住改革创新的新机遇坚持向政策要潜力;三是紧紧抓住需求结构变化的新机遇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四是要紧紧抓住实施新《环保法》, 发展绿色钢铁的新机遇, 实现科学发展。对企业如何能抓住以上四个方面新机遇, 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做出科学分析, 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措施的调研报告或经验总结本刊将优先发表。

2. 关于下半年协会重点工作的宣传要点

(1) 如何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的做法和经验。

(2) 坚持把企业难点作为协会工作重点、把握市场、促进公平竞争的做法和经验。

(3) 充分发挥协会在促进创新发展方面起到组织协调作用的实施办法和有效措施。

(4) 在促进公平竞争环境形成过程中如何发挥协会作用的经验、调查报告和言论文章。

(5) 在促进企业深化改革方面的案例和突破难点、热点问题的调研报告和经验介绍。

3. 对钢铁行业走势与应关注的主要热点、难点问题的宣传要点

(1) 如何破解需求增长放缓, 而产能严重过剩新矛盾, 保持钢铁工业协调发展的经验。

(2) 如何破解钢铁产品价格低迷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矛盾, 使钢铁工业尽快走出困境的体会和建议、经验等研究探讨性文章。

(3) 如何破解钢铁行业资金紧张、融资成本过高、债务风险过重的三重困难, 防范行业资金风险的做法和经验。

(4) 如何破解既要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 又要减少贸易摩擦、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保护出口产品市场稳定又安全的做法与经验。

(5) 如何做到既要夯实主业基础, 又要科学发展非钢产品, 把钢铁企业做大做强的经验和案例。

4. 关于贯彻落实上级重要会议精神的宣传要点

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宣传, 要紧跟中央精神, 在全面宣传会议精神的同时, 本刊要重点宣传好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价格体制改革和资源税费改革的进展情况与经验;要做好中央重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宣传。

5. 关于财会专业管理工作的宣传要点

《冶金财会》是钢铁行业财会系统的专业性刊物, 是财会人员特有的文化园地, 重点是为提高财会人员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服务。所以做好财会业务管理工作的宣传既是本刊的主要任务, 也是本刊的专业特点。要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宣传。

(1) 宏观政策方针的宣传, 如会计法、会计准则、内部控制、成本核算统计办法、税务审计、价格、保险、租赁等相关方面新出台法规的宣传。

(2) 微观方面的宣传, 如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财务公司进展情况、班组核算、资本运作、资产管理、会计监督、财务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3) 国家出台的新法规、新政策、新办法的介绍与解读。今年是我国新一任领导成员上任后的第二年, 也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需要适度调整的一年。一些相应的新法规、新政策会相对集中的陆续出台。财会人员应认真学习、落实, 特别是近期国家为调结构、促发展、稳增长, 保民生而出台的价格、税务、保险等与财经工作相关的新法规、新政策一定要认真学习, 并创造和积累新经验、新体会, 这些内容我们要大力宣传。

(4) 国外现代化财经管理经验案例的推介、学习与借鉴。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财经方面与国际领域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 为适应财会工作与国际接轨, 我们不仅应熟悉了解相关规则, 而且应按照“洋为中用”原则吸收借鉴国外经验。

(5) 关于如何防范和正确处理进出口贸易中经济摩擦的案例和经验。

(二) 拟开设的主要栏目

为了丰富栏目内容, 突出宣传好以上要点, 便于作者选题, 对号入座, 本刊拟开设以下20个栏目:

1. 卷首语或行业要闻:

本刊每期开篇设置卷首语或行业要闻为本刊当期的点睛之作, 既要关注当时的国际国内特别是钢铁行业经济走势, 又要具有财会人员关心的大政方针和行业特点。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时效性和专业性, 需要博采众长, 认真办好。

2. 学习新法规: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 国家相关部门每年都要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条例等, 为了宣传和落实国家出台的新政, 要继续办好学习新法规专栏。

3. 工作研究:

为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财务创新, 本刊要继续办好这个专栏。目前特别需要在困难条件下如何攻艰克难, 转轨变型, 调整结构, 改制重组, 降本增效的新经验、新做法、新模式的研究探讨。

4. 改革创新:

主要刊登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 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以后各行各业结合实际, 加大改革力度, 创新发展的新经验、新成就。

5. 适应新常态:

主要刊登企业在新常态下采取的新举措, 包括兼并重组、改革、改组、改制、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产融结合、开发新产品、实施多元化经营等方面的新举措、新经验和新特点, 今后要突出财税价格改革的内容。

6. 金点子:

本刊的最大特点就是联系实际、重在实用、讲求实效。所以特开辟金点子案例专栏, 重点宣传实际工作中一点一滴的小经验、小改革、小创新, 力求短小精悍,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效果明显的短文章。

7. 金融园地:

重点发表有关的金融知识和典型案例经验, 特别是有关证券、租赁、信托、保险、期货等业务方面文章优先发表。

8. 风险管理:

着眼于识别风险、控制风险、规避风险, 有效应对风险, 做出正确的决策、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实现企业的经营活动目标。

9. 管理会计:

随着全球经济和钢铁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财会工作的地位越来越高, 管理范围越来越广, 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相适应, 急需拓宽领域, 充实内容, 这就需要按照“大财务”战略口径内容, 与形势发展相适应, 在体制、机制、操作程序上要改革创新。目前, 宝钢、鞍钢、武钢等大型钢铁集团都将原来的财务部改为经营财务部或计划财务部, 突出管理会计功能, 工作重点也由过去的重核算向强管理转换,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为进一步推进管理会计迅速发展, 进一步强化管理会计职能, 今后应在这方面加大力度宣传推广。所以, 对管理会计的认识、经验、体会、建议和典型案例, 我们将优先安排。

1 0. 对标挖潜:

这是一个常规性专栏, 已开辟多年, 今后要进一步办好。主要宣传大家在对标挖潜活动中的新认识、新体会、新举措、主要经验和实际效果, 包括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企业、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 不同形势下的不同做法等。今后重点宣传在新形势下, 特别是成本上升、需求减弱, 钢材价格回升乏力的不利条件下, 如何开展对标挖潜的新经验、新特点, 用降低成本的办法, 弥补价格下滑带来的损失, 使企业扭亏为盈。

1 1. 总会计师论坛:

重点发表总会计师的体会、言论和工作经验。

1 2. 财会论坛:

主要宣传财会管理人员特别是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对财会工作在新形势下的作用、地位和特点的认识、理解、思考, 对某项财会管理工作的研究探讨、案例和改革建议。要突出新形势下的新理念、新观点、新经验。

1 3. 企业现代化管理:

重点宣传目前盛行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 促进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的经验和作法。其中包括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升级情况和效果, 两化相结合共同发展的做法;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情况和效果;科技进步与现代化管理相结合推进企业加快发展的经验和典型等。

1 4. 成本管理:

主要刊载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做法、经验和体会。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不是单指制造成本, 而且包括建设成本、投融资成本、研发成本、采购成本、财务成本、销售成本、人力成本和纳税成本等生产经营全过程、全方位的完全成本, 要做系统宣传;既宣传行之有效的传统管理办法, 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更注重现代化管理办法, 让现代化成本管理唱主角、挑大梁, 在降本增效中做出新贡献。

1 5. 税务园地:

主要刊登企业在税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做法、经验和体会, 包括国家有关部门对财税管理决策和顶层设计, 有关专家学者对税务策划的系统设计, 特别是不同时期新的税务税则等。每当新税制出台以后, 要及时宣传人们对它的认识体会和适应性的调整措施。经验等, 同时刊登大家的学习体会和建议, 推进新税法的贯彻落实。目前, 重点宣传好“营改增”、进出口退税, 相关政策, 资源税费改革进展情况、问题建议和对钢铁工业的影响, 推进这些改革健康发展。

16.审计园地:

主要刊登审计方面的有关文章, 其中包括认识、体会、做法、经验等, 把审计与监督结合起来, 加强企业风险防范的基础建设。

17.营销园地:

此栏目主要刊登企业供销人员的文章。企业的供销环节是事关企业采购成本和销售收入的“进口”和“出口”, 是降本增效的前沿阵地, 营销人员是企业降本增效的主力军。开设这个专栏的目的, 是及时传播营销信息, 交流营销经验, 进一步调动营销人员搞好营销管理的积极性。一方面要把好进口关, 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 节省开支;另一方面要搞好销售策略, 搞好应收、应付账款管理, 提高企业产品产销率、销售收入和货款回收率, 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8.案例分析:

此栏目重点分析研究钢铁财会领域具有代表性、指导性的典型案例, 通过案例分析, 使人受到启迪, 欢迎大家提供典型案例, 用事实说话。

19.财会文苑:

重点反映冶金财会领域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同时反映钢铁行业的财会文化和各种娱乐活动, 活跃财会人员物质文化生活。

20.他山之石:

重点转载其他行业可供借鉴的适用经验。

以上是关于写什么的问题, 关于如何写的问题, 去年会议上我曾根据大家来稿中存在问题提了10个方面分析和建议。大家如果感兴趣, 可以看去年9期杂志上我的讲话, 时间关系我就不再重复, 但有一点我不仅要提而且要重点强调:那就是不要抄袭下载。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文章质量, 而且涉嫌违法违规, 不仅影响期刊声誉, 而且最终要害自己。在现代这样方便的信息条件下, 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因为我们收到稿件后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查重, 只要涉嫌抄袭, 再好的稿件也不能用, 千万不要做无用之功。

四、下一年度的重点工作

下一年度的重点工作就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精神, 按照最近钢协召开的四届八次常务理事 (扩大) 会议部署, 根据本刊的服务对象和专业特点, 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 在做好期刊正常编辑发行不断提高办刊质量的基础上,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对媒体工作的讲话精神, 抓好自身改革, 健体强身

8月18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讲话中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 强化互联网思维, 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总书记对今后媒体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战略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我们要认真落实。

《冶金财会》杂志虽然很小, 但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同样也是媒体体系中的一个小小细胞。媒体改革创新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 都与我们实际工作息息相关。我们虽然在2005年实现了独立经营, 但从2008年起形势急转直下, 困难重重、坎坎坷坷, 特别是在目前钢铁行业步入低谷, 期刊行业很不景气的大环境下, 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所以今后我们一定要按照习总书记讲话精神, 不仅要为行业改革大造舆论, 鸣锣开道, 而且要抓好自身改革, 强身健体。要采取措施充分享受改革带来的红利。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既要看到我们自己的传统优势, 也要看到新兴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在传统环境下运行多年的纸质媒体, 特别要积极应对网络媒体和其他媒体的挑战与冲击。要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 克服劣势, 变挑战为动力。《冶金财会》根据多年来的办刊实际和面临的新形势, 今后重点应该在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深度融合上下功夫。《冶金财会》总体上属于传统媒体, 开始主要靠返聘退休财会人员起家, 习惯用传统模式办刊, 传统意识相对较强。今后, 随着人员结构的变化, 老同志陆续退出, 新成员增加, 应该在继承发扬好传统的同时, 重点要加快发展新兴媒体, 逐步增加新功能上下功夫, 从危机中抓机遇, 变压力为动力, 尽快打造新媒体环境下运用微信构建交流沟通互动多媒体平台。现在随着用智能手机浏览网页人群的增加, 我们已开始在现有传统媒体基础上开通了杂志微信公众平台 (冶金财会杂志社微信号:yjckzzs) , 积极主动运用新媒体平台与读者、作者加强沟通, 在拓宽交流沟通平台上迈出了新的步伐。杂志社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将提供专题、行业观察、会议述评、财会学习、金点子、财务素养、财会文苑、健康养生 (休闲畅谈) 八大主题形式以及总会论坛、对标挖潜、财会论坛、书讯、读刊用刊评刊五大互动活动;开展以点对面、以一对多的多样化线上活动, 实时互动的发送图文并茂信息以及将即时传送音频、视频多角度做好客户的服务。每周更新5条信息, 其中包括新闻快讯、重点大中型企业主要财务指标、钢铁市场价格走势分析、杂志精华文章提炼等内容, 今后还要继续扩大队伍, 将招募微信平台特约通讯员, 加强杂志社通讯员队伍建设, 鼓励企业人员参与, 以“会计人生”为主要内容征集文章, 可以是本岗位工作经验之谈, 也可以是企业财会人员“8小时”以外的业余爱好记述, 以摄影、绘画、曲艺、诗歌、散文等多种形式推送到平台上, 希望大家积极支持, 共同打造互动平台, 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 增强期刊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二) 为配合中央关于深化金融体制和财税体制、价格体制改革的部署, 着力抓好金融财会领域几个重点课题的典型调研, 推进改革深入发展

1. 继续做好冶金企业财务公司的典型调研和跟踪连续宣传, 为财务公司进一步完善、提高、健康发展提供信息和舆论指导

财务公司作为钢铁企业中非银行金融机构, 近几年来发展很快, 效果很好, 是钢铁行业财经领域中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去年人均创利达750万元。经研中心领导对此非常重视, 从去年9月就指示我们要做好财务公司的相关调研, 今年4月石洪卫主任又亲自组织召开了冶金企业财务公司座谈会, 座谈了解情况, 找出问题, 并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 对促进钢铁行业财务公司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工作仅仅是开始, 下一步我们还要将这项工作继续抓下去, 保持连续性, 跟踪调研, 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 针对目前存在的新问题, 不断总结经验, 研究对策, 在今年年底或明年适当时机再召开一次座谈会, 为财务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共商对策。

2. 按照钢协财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 搞好钢铁行业财务、税收、价格改革方面的典型调研、案例、建议和经验宣传

注意发现新典型、提出新问题, 总结新经验, 并宣传推广扩大影响。特别是对钢铁行业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部门, 如“营改增”、进出口税务调整, 国家近期关注的矿业资源税费的调整、资源领域的价格调整等要重点调研, 及时反馈, 总结典型经验, 指导面上工作。

3. 抓好冶金工业重点行业, 重点企业的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租赁等非银行金融业改革的典型调研, 总结典型经验, 分析典型案例, 推进这些行业健康发展

经过前几年的试点和运行, 以上这些行业在钢铁工业中发展很快, 占比越来越高, 有的已初具规模, 成为钢铁工业多元化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 发展前景很好, 对提高钢铁行业经济效益潜力很大、后劲很足。按照大财务管理理念, 它们都是财经领域中的重要组织部分, 属于《冶金财会》杂志的重要服务对象, 我们要积极关注和宣传, 并提供力所能及的信息服务和舆论指导。所以拟在条件成熟时分别召开这些行业不同形式的座谈会, 在掌握了解情况的基础上, 及时沟通信息, 总结经验、提供服务, 促进这些行业加快发展。

4. 搞好审计行业的调研宣传, 提供信息交流和舆论支持

经济审计, 从广义上讲, 属于财经领域中的监督职能。目前钢铁企业的审计部门也绝大部分由总会计师组织领导, 其成员绝大部分由财务人员抽调组成。主要任务是为企业经济运行监督把关, 为提高企业效益和防范经营风险服务, 为防腐倡廉服务。既有经济价值, 又有政治意义。作为《冶金财会》杂志, 应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和推动作用, 为搞好钢铁行业的审计工作, 做好调研宣传和行业服务。首先要把钢铁行业审计工作情况调查清楚, 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个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供典型案例和经验, 研究制订应对措施, 促进审计工作健康发展。为此, 下一年度适当时机拟召开一次审计部门座谈会, 集中了解和宣传钢铁行业审计工作经验、存在问题, 并提出建议, 促进审计工作健康发展。

5. 继续关注钢铁行业总会计师的工作状况, 积极创造条件, 做好准备, 力争尽快召开一次总会计师座谈会 (CFO沙龙)

这项工作经研中心主任、我们的总编石洪卫非常重视, 去年就指示我们要办这件事, 我们也在积极准备, 先后请20多位总会计师做了准备。其中已有8篇总会计师佳作, 2篇反映总会计师工作和事迹文章共10篇文章陆续在《冶金财会》杂志发表, 目前正在撰写的论文还有10多篇, 但由于总会们工作实在太忙和其他种种原因, 很难凑到一起, 座谈会一直没有举办, 下一步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 做好准备, 争取在明年适当时机把这件事办成, 让总会计师坐到一起互相沟通, 交流经验, 畅所欲言。最后, 我们将大家的意见建议汇总起来, 做系列宣传和连续报导, 让这些财会领军人的经验在全行业推广, 让他们每个人的经营诀窍、高招在全行业共享对于提高钢铁行业经济效益走出困境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 从提高期刊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出发, 做好新形势下的征订发行工作

我们所以花费人力物力创办《冶金财会》杂志, 绝不是为图红火热闹, 而是要通过这块园地广泛传播财会信息, 交流经验, 宣传群众、教育群众, 为搞好冶金财会工作, 促进钢铁工业健康发展服务。所以, 仅仅写好稿件、办好刊物还远远不够。必须在此基础上, 按照办刊目的, 搞好系统建设, 进一步开拓市场, 增加征订量、扩大受众面, 提高期刊的使用效率和社会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对期刊本身来讲, 也要通过扩大发行量, 提高效益, 保生存求发展。为此, 我们要在办好杂志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征订发行工作, 发行量越大, 社会影响越广, 效益越好, 所以搞好发行是实现办刊目的重要一环。

十多年来, 由于国家对期刊的多次整顿改革, 大部分期刊陆续与行政机关断奶脱钩, 失去行政部门的资助和支持, 征订量大幅度下滑, 经营面临困难, 有的甚至因经费不足而停刊。在这种困难条件下, 《冶金财会》虽然经过不懈努力, 保持了较高的发行量, 能够生存下来, 但目前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在当前国家深化体制改革和企业联合重组的新形势下, 钢铁企业合并重组, 单位减少, 还有的企业改行更名, 打乱原来的征订渠道, 征订单位减少了, 使《冶金财会》的订户和征订数量双双下降。二是各企业上了ERP系统, 工作效率提高以后, 财会人员减少, 不少企业减员在20%左右, 也影响征订数量。三是近几年来企业效益不好, 不少企业出现亏损, 大量压缩报刊征订费用, 使报刊征订大大缩水。四是近两年来各钢铁企业晋升高级会计师人数出现下滑, 有的地方评职称不需要再发表文章, 相应地评职称文章的刚性需求减少, 也影响了企业征订杂志的数量。五是近几年来, 由于纸张、邮资、印刷费用、稿酬等轮番上涨, 职工提薪, 期刊成本上升, 办刊面临收入减少、支出增加、效益下滑的困境, 严重影响杂志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形势发展, 这些不利因素的叠加效应越来越大, 对期刊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已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所以, 希望大家从保证杂志的生存和发展出发, 保护好这块学习园地, 在征订工作上给予大力支持。现在可以这样说, 多征订一份杂志就是对本刊多一份支持, 是对《冶金财会》的巩固发展多做一份贡献。减少一份征订, 就会对杂志的生存增加一份风险。为此, 提出以下设想, 希望得到大家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1.各单位领导特别是总会计师、财务总监、财务部 (处) 长应从关心、爱护财会人员出发, 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多多提供精神食粮, 多订阅一些《冶金财会》杂志, 尽量做到企业领导、财会人员、金融人员、营销人员和各个部门管理人员都能看到杂志。为此, 我们针对不同单位的不同情况, 分别提出不同的希望和建议。一是对原来征订数量较大的单位, 尽量保持原数, 同时要向金融工作人员、采购营销人员等相关部门辐射, 向基层各类各级子公司财务人员延伸, 并组织相关的经营管理部门和人员组织订阅, 力争在现有基础上适当增加;二是原来征订数量较多近年来有一定下滑的单位, 希望在经济条件逐步好转时, 尽快恢复原来的征订数量;三是原来征订比较少, 空白点多的民营企业, 要根据实际情况, 增加征订, 消灭空白点, 扩大覆盖面。

2.坚持以财会行业为主, 逐步向营销、采购、管理领域、金融领域渗透;以生产企业为主, 尽快向相关的科研院所、学校、事业单位、民营企业扩展, 扩大受众面, 加密征订网, 增加征订数, 力争明年在这些领域增加一部分新的订户。

3.调整构建新的征订发行网络。根据联合重组、企业组织机构调整变动情况及时与新建单位财务金融部门联系, 建立起新的征订发行网络, 拾遗补漏, 力争一家不丢, 特别是近年来成立的钢铁集团, 如广东钢铁、山钢集团、河北钢铁集团、鞍钢集团、首钢和武钢、宝钢等企业新兼并的企业都逐步组建新的征订网络, 对由于企业改制新分离出去的单位, 也要跟踪补订。

4.征订网络下延, 网点加密, 把征订网络由目前的一级企业向二三级企业发展延伸。这项工作从去年已经开始, 但今后要继续充实、完善。特别是对大型钢铁集团, 不仅要集团征订, 而且要向二级企业、子公司、分公司发展, 有的还可以向三级企业发展, 既要扩大覆盖面, 更要注重网络加密, 做到方方面面都能订到杂志, 只要有需求, 不管份数多少、单位大小, 我们都要保证供应。

5.继续实行鼓励政策, 对征订数量较多 (30册以上) 的单位继续实行征订鼓励政策, 特别是对新增订数, 加倍鼓励。

6.继续开展两年一次的“三优”评选活动, 充分发挥“三优”的骨干带动作用, 特别是对在组织发行工作中做得好的单位在精神鼓励为主的同时, 根据杂志社经济实力适当给予物质鼓励, 充分调动发行人员积极性, 加快市场开发, 尽量把蛋糕做大。

(四) 充分利用广告平台, 以图文并茂多样化形式宣传企业形象, 增加期刊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冶金财会》自2001年开辟广告园地以来, 在大家的支持下已运行14年, 不仅增加了期刊收入, 而且以图文并茂、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 宣传了企业形象, 扩大了企业影响。但是, 近几年来, 由于钢铁行业步入低谷, 经济困难, 在广告征集中遇到许多困难, 有时因征集不到广告出现空白, 使广告版放了空车, 影响宣传效应和期刊经济效益。因为开始征集的企业都是效益比较好的大中型企业, 名气较大, 实力雄厚, 都想通过广告树立企业形象, 扩大影响, 都愿意上广告。但我们考虑综合平衡, 又不能鞭打快牛总让这些企业做贡献。现在效益较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基本轮流了两三遍, 剩下的大部分是经营比较困难的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 组织起来难度较大。所以, 今后的广告发行要改变观念, 由过去的以展示企业形象为主转变为在巩固老用户的基础上向展示钢铁行业多元化经营成果和新产业、新产品方向发展, 为这些新产业、新产品、新服务项目打开销路, 促其发展, 扩大广告发行范围和服务对象。为此, 拟采用五管齐下的组织办法:一是至今尚未上广告的单位、新建企业和民营企业, 从宣传企业形象, 支持《冶金财会》发展出发, 最好能在本刊做一两次宣传, 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工作做得好的民营企业, 应充分利用这块物美价廉的媒体宣传企业形象, 扩大企业影响。二是希望已经上过广告的大型企业发扬能者多劳的精神继续给予支持, 根据企业的新发展和新成就不断做好新的广告宣传, 进一步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希望编委会委员所在单位、优秀组织发行单位带头支持, 每两年做一次广告宣传, 既宣传企业形象, 扩大知名度, 又支持《冶金财会》的生存发展。四是希望新兴企业、新兴产业或转型升级、提供新产品和新型服务的企业, 从开拓新产品销路、推广新服务扩大市场需要出发, 充分利用《冶金财会》这块发行量大、影响面广的文化园地和窗口发行广告, 我们将积极热情地搞好服务, 并给予最大优惠。五是打破行业界限, 与行业外的相关部门和用户组织联合发行, 扩大服务对象和用户市场。总之, 希望大家从关心爱护《冶金财会》杂志, 巩固我们自己的学习园地出发献策献力, 增砖添瓦, 使我们的这块园地不仅要持续办下去, 而且要越办越好, 蛋糕越做越大, 为不断提高财会管理水平, 促进钢铁工业在新常态下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衷心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在2014年春节前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开创云南教育现代化的新局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优先发展、稳步推进,全省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稳步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了教育事业“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是教育水平有较大提升。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两基”人口覆盖率实现100%;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普通高中进一步向特色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以建设职教园区和集团化发展为重点,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研平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

二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941.33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在学人数69.95万人,毛入学率22.68%;高中阶段教育在学人数133.45万人,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在校生比达1∶1.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8%;义务教育阶段在学人数629.34万人,学前教育在园(班)人数108.59万人,学前3年毛入园率44.26%。

三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累计开工280.32万平方米,竣工交付使用50.88万平方米;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稳步推进,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高等院校达到66所,呈贡9所高校的新建校舍总竣工面积360万平方米,入住学生11.1万人。

四是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85%、98.84%、96.71%,高等院校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45.29%,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新的提升。

五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办学力度不断加大,民办学校在校生大幅增加,其中民办高校在校生占高校在校生人数近四分之一。校长公选、教师聘任、绩效分配改革较好推进。改革初中教育評价制度,逐步建立了全省统一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展,拓展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以高等教育为重点的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与8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来滇留学生数突破2万人。

六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密切结合教育改革发展实际,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向5所民办高校下派党委书记兼督导专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执行学校的重大决策、完成学校的重要工作,以及师德师风、教风学风、服务作风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

全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为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提高认识、把握机遇,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教育是国家大计,也是民生之基。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区域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国际看,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全球正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人才培养与储备越来越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断上升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以人才和科技全力抢占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制高点。从国内看,我国正进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把改善民生、发展教育等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全国各地都在深入实施国家和地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着力培育竞争新优势。从云南看,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教育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虽然“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教育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二是虽然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但教育结构不尽合理,民办教育、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三是虽然办学条件总体改善,但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差距还比较大;四是虽然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但内在动力和发展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学校、师生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还要看到,我省教育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党和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民生为重、教育优先的观念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进一步形成。二是国家对我省教育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在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十二五”规划、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措施、设立教育发展项目、安排教育资金都进一步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我省被国务院列为为数不多的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获得11个专项改革试点项目。三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学难问题的基本解决,人民群众通过接受优质教育改变生活状况、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各族人民的教育权益,努力满足人人享有良好受教育机会的需要,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我省教育现代化水平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我省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屆二次全委会精神,立足于实现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抓手,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紧扣教育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现实省情,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坚持教育资源总量合理增长与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并重,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开创云南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努力扩大教育资源总量。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必须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一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着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办园质量,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二要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和督导机制,扩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三要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资源总量,提高职业教育内涵,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办学机制和灵活的办学模式,搭建城乡一体的终身学习与培训平台。加强职业教育基地化、集团化、多元化、专业化、科学化建设,支持各中专学校和县区职教中心加快发展,高标准建设好一批职教基地,打造富有活力的职教集团。四要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深入实施人才兴校、人才强校战略,推进区域性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工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设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引导高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要扶持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教育发展,全面放开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实现民办教育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像重视公办教育那样重视民办教育,对民办教育实行同等对待、同样管理、同步发展,实现公办、民办教育平等竞争、平等招生、平等办学、平等待遇。

第二,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缩小不同群体的发展差距,消除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公平的起跑线,让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教育投入,实施好中小学各项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二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满足留守儿童就学需要。三要建立完善体现规则公平的教育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四要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完善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学前教育阶段,要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给予资助;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标准,扩大补助面;在普通高中阶段,要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要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有关费用,并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在高等教育阶段,要建立和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及生源地贷款办法,并逐步提高奖(助)学金标准和覆盖面。

第三,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大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一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的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加强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二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拓展思维、去陶冶情操、去创新创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三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理念,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同时,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培养名师名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第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好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所有改革项目,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一要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二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正确处理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支持民间资金以多种方式投资捐资办教育,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生机活力迸发的办学体制机制。三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探索符合各类学校特点的办学方法和管理方式,加快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第五,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必须把教育作为基本的民生工程置于重要地位,努力满足人人享有良好受教育机会的需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要抓好校车安全整治工作。各级政府及教育、公安、安监等部门要开展对中小学生和幼儿往返学校车辆的安全检查,加大对校车和集中接送学生的其他客运车辆行驶路线,特别是乡村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依法从严查处车辆超员载客、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取缔货车、拖拉机和非法运营客车接送学生。各级教育部门要结合典型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学生不乘坐“黑校车”,学校和家长不租用“黑校车”。中小学幼儿园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幼儿和低年级学生校车教师跟车值班制度,坚决杜绝将学生遗忘在车内事故的发生。二要稳步推进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以集中办学为方向,将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与城镇化建设结合、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特别是D级危房的改造结合、与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结合、与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结合、与国门学校建设结合,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整合教育资源。三要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各级各类学校收费、代收费许可和公示制度,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和标准,坚持和完善校务公开制度,逐步杜绝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继续推进“阳光招生”,使考试招生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四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严格执行国家教材和课程标准,取消违背教育规律、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规范中小学招生中的加分政策,有效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五要建立中小学生营养监测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改善贫困学生营养水平。

第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加快我省教育对外开放步伐。立足于服务桥头堡建设这个大局,发挥我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坚持开放办学、包容吸纳,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一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引进和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拔尖创新人才。二要加大开办孔子学院、华文学校,互派留学生,加强周边国家小语种教学等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步把云南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人才培养基地及周边国家学生留学中国的重要目的地。三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建立面向外国青年学生的文化交流机制。

第七,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导,落实宏观管理的各项措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负总责,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提高教育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各级党委、政府及主要领导抓教育工作的情况、教育经费依法增长情况、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纳入对领导干部考核的指标体系。各级领导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研究解决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扎扎实实为加快发展云南现代教育事业办实事、办好事。

高校党建工作要紧密结合新形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创先争优为民服务为抓手,以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为主题,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干事业、干成事业、干好事业;全面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深入开展“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在春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4

在收听收看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刚才,我们共同收听收看了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省政府、市政府又分别召开了会议,通报了2007年安全生产情况,部署了2008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并对春节前后和“两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并按照精神严格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如何做好两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再强调三点。

一、克服三种思想

第一,克服麻痹思想,增强警钟长鸣的意识。今年以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但是越是在这种形势下,大家越是要保持百倍的警觉。这项工作,任何时候都丝毫马虎不得;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丝毫松懈不得。如果我们陶醉于良好的形势,满足于没有事故,稍有疏忽大意,事故往往就会找到我们头上。特别是春节前后这段时间事故的高发期,又是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重点,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务必警钟长鸣,确保安全。

第二,克服侥幸思想,树立常抓不懈的观念。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央、省都有明确的要求和部署,市委、市政府也三令

1五申。可以说,各级领导在会议上说的、制度上订的、墙上挂的,都用到了极致的词汇、提出了最高的要求,但各类事故仍然不断发生,这说明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希望大家真正把各级政府的决心变成实际行动,把安全措施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企业、每一名职工、每一个环节。

第三,克服厌战思想,保持斗志昂扬的状态。回顾去年的工作,应该说成绩有,但问题也不小。应该说安全生产基础还是很脆弱,还有隐患存在。特别是在春节期间这个事故多发期,我们一定要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问题,永远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并且要把这种忧患意识贯穿到我们工作的始终。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从而保持昂扬的斗志和旺盛的精神状态,变压力为动力,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实。

二、把握三个原则

一是责任明晰的原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各镇(乡、场)长是本辖区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部门的一把手是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本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总负责。各乡镇、各部门也要层层分解责任,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到人,要层层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人人头上有压力,确保各个环节都有人负责,确保各个环节的责任都能监督落实到位。

二是重点突出的原则。安全生产工作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须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就春节前后而言要突出五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节日期间的消防安全,特别是要密切注意商场、饭店、宾馆、“八小场所”和烟花燃放场所的安全;第二个重点是交通安全,节日期间车流量大,交通公安部门一定要制订好春运工作总体方案,加强对司乘人员的安全教育,严防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第三个重点是烟花爆竹生产安全。春节期间是烟花爆竹销售的旺季,安监局要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高度关注,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公安局、各乡镇要采取高压的手段,严厉打击非法制售烟花爆竹行为;第四个重点是县安委办确定的33家重点企业,127个重点部位的安全监管;第五个重点是节日庆典等大型娱乐活动的安全。公安、文体部门要严格审批程序,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严防恶性群体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是管理规范的原则。安监局牵头组织研究安全生产工作的常态常效管理机制,拿出具体的管理办法,确保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履职到位,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健全、管用、上墙;确保工作过程及基本数据、台帐完整真实。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三、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安全监管要到位。县安委会是县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

实行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的管理机构,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安委会的工作要求就是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安委办要充分发挥好综合协调、监管作用,针对春节期间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和各行业、各乡镇的薄弱环节,组织开展好专项执法监督检查,并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安全生产问责制,严肃查处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增强政府安全监管的权威性。各部门、各乡镇要增强协调配合意识,服从市安委会的综合协调和综合监管,加强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形成合力,确保万无一失。

二是宣传教育要到位。春节期间,安监局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在电视台进行一次电视讲话,并开辟专栏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法制观念和守法自觉性,引导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群众自觉投身于安全生产学习和自我教育,努力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三是检查整改要到位。事故隐患大量存在和不能及时得到整改,是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隐患整改不到位,既有企业的原因,也有监管部门的原因。一些企业对停产整顿指令臵若罔闻,停而不整,明停暗开,偷着生产;一些监管人员对隐患整改缺乏有效手段,存在畏难情绪,甚至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放任自流、包庇纵容。这些问题必须迅速予以纠正。各职能部门要树立严肃的安全生产监督执法形象,加大

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定措施、定人员、定责任,对隐患长期得不到治理的企业单位,坚决予以关停。逾期整改不到位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坚决采取强制措施,该关停的关停,该取缔的取缔,确保整改治理效果。春节期间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已进行了一段时间,从安监局督查的情况看效果不错,但是也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部分乡镇、部分部门对该项工作还没有真正的重视起来,还有不少部位没有检查到位,还有不少的隐患没有整改到位。会后,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对冬季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搞一次回头看,近期政府督察室将组织有关部门对该项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同时对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请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提前做好准备。

在2014年春节前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同志们:

2012年春节即将来临,为切实做好春节期间各项旅游接待工作,市政府今天在这里专门召开动员会部署相关工作。刚才,吴飞局长传达了2012年全省春节黄金周假日旅游工作动员会会议精神,并就做好我市今年春节黄金周旅游工作做了部署,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认真做好春节黄金周旅游接待工作

(一)要充分看到做好我市今年春节黄金周旅游接待工作的特殊意义。今年的春节假期与往年不同。今年春节假期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二年和“十二五”规划的头一年,做好春节黄金周旅游工作,对于刺激国内居民消费、促进旅游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当前我市正举全市之力建设“热带雨林养生度假旅游城市”战略,旅游业的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态势前景十分喜人。我们要抓住春节黄金周旅游接待这一大好时机,深入开展旅游优质服务年的各项活动,为迎接我市旅游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二)明确今年春节黄金周旅游工作的总目标。今年春节黄金周旅游总的工作目标是:“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旅游行业各单位要认真按照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认真分析今年春节黄金周旅游市场的新特点,主动把握居民出游和旅游活动的新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1-

假日旅游预测、预案制定和组织保障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单位、工作要求和工作进度,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做到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三)切实加强对春节黄金周旅游工作的领导。做好春节黄金周旅游接待工作将是对我省我市旅游行业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安全工作、服务质量、市场监管、行业形象等方面的一次大检阅。我们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对做好春节黄金周旅游接待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继续强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组织领导和工作责任,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缓解和平衡各旅游要素的供需矛盾。各旅游企业、从业人员要切实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二、突出重点,切实做好“春节黄金周旅游安全工作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因此,要进一步强化旅游安全意识,要确保春节黄金周旅游消防安全、餐饮安全、交通安全、景区(点)安全、旅游活动安全零事故。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加强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准备,春节黄金周期间启动应急预案。

二是深入开展旅游安全大检查。春节假期前,要开展一次重点景区(点)、旅游交通、水上漂流、探险、自助游,以及各类旅游接待单位设施安全情况、安全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是加强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重点做好旅游车辆和旅游道路、登山探险、漂流项目等旅游交通、游览环节的动态检查和及时维护,增强重点路段和道口、特种旅游项目安全的警示标识,严厉查处违章违规运营行为,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

四是加强安全教育引导。要加强一线服务人员的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观念,认真落实安全责任,自觉遵章守纪,增强对突发时间的认知和处置能力。确保旅游安全。

五是坚持值班制度,确保联络畅通。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坚持值班制度,保证24小时值守,确保联络顺畅。要严格执行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处理程序,对发生事故拖延缓报或隐瞒不报的单位,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各司其职,切实加强对春节黄金周旅游的组织协调旅游是一个综合型产业,涉及面广,资源分属各个行业和部门管理。各有关部门要共同参与,相互配合,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把春节假期的工作做好。

市假日旅游协调办公室要抓好综合协调,搞好总体服务,提高假日旅游公共管理水平,要针对假期跨区域旅游增多的特点,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拓展信息渠道,搞好市场对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各单位、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努力做好春节假日旅游各项接待服务工作。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同志们,做好春节假日旅游各项工作,对树立XXX旅游良-3-

在2014年春节前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6

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2015-01-20

同志们:

2015年春节就要到了,烟花爆竹临时销售旺季即将到来,为切实做好节日期间烟花爆竹储存、销售、运输、燃放、产品质量等各环节的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区人民群众度过平安、欢乐、祥和的节日,为全省“两会”和全国“两会”召开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根据国家安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坚决遏制岁末年初化工、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较大以上事故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4‟112号)和《交口县人民政府关于严格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通告》要求,按照交口县烟花爆竹联现就2015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临时销售有关安全管理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切实增强安全监管意识

春节将至,迎来了烟花爆竹经营、运输、燃放旺季,这也是烟花爆竹事故的多发期。每年这个时期都有因非法经营、非法运输、违规燃放而引发的事故,伤亡人数较多,社会影响较大。因此,各有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强化红线意识,强化公共安全体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2015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周密部署,明确责任,严格履职。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监管机制,切实加强烟花爆竹储存、销售、运输、燃放、产品质量等各环节安全监管工作,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促进烟花爆竹临时销售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形成烟花爆竹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加大联合监督检查力度 当前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突出,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屡禁不止,安全攻坚和防暴反恐任务艰巨。各部门必须认清烟花爆竹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及时科学的进行研判应对,高度重视并持续强化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要进一步发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明确安监、公安、交通运输、工商、质监部门职责,注重统筹协作,切实做好“两节、两会期间烟花爆竹安全工作。

(一)安全监管部门:

1、检查督促批发企业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一是严禁采购、销售非法和假冒、伪劣、超标和含氧酸钾的烟花爆竹产品(A级产品及礼花弹);二是严禁超量存储、超员作业、超许可证范围经营和在库房内拆箱分装行为;三是严禁无书面合同买卖行为,批发企业购买生产企业的产品,销售给零售经营者这两个环节都要依法签订《烟花爆竹安全买卖合同》。

2、检查督促零售经营者严格执行烟花爆竹安全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一是严格审批核发烟花爆竹零售许可证,按总量控制的原则,季节性摊点审批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去年水平;二是烟花爆竹零售许可证应标明零售场所存放级别、类别和数量,严禁零售点超量存放;三是严禁固定经营户进行二级批发;四是监督零售经营者在合法、正规、信誉度高的批发企业采购烟花爆竹;五是监督批发、零售企业严格执行《烟花爆竹安全买卖合同》。

(二)公安部门:

1、严格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安全审批和管理。严格审查大型焰火燃放活动的燃放规模及作业单位资质、作业人员资格。落实燃放主办单位和作业单位安全责任,按照技术规程和燃放作业方案进行作业,严禁为追求效果擅自提高燃放规格或增加燃放数量。

2、强化烟花爆竹安全燃放管理措施。在集中燃放时段,加大对人员密集区域、易燃易爆单位、高层建筑、施工工地等重点部位、场所及其周边的动态巡逻执法力度,依法严肃查处在禁放地点燃放烟花爆竹,以及燃放禁放种类特别是个人燃放礼花弹等违法违规燃放行为。

3、集中组织开展烟花爆竹燃放安全宣传活动。普及烟花爆竹等级、规格、燃放方式等安全常识和燃放时间、地点规定,引导群众自觉到合法零售点购买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烟花爆竹产品,以安全方式燃放。

4、监督检查烟花爆竹批发企业《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证》的申请和使用情况。

5、严厉打击非法储存烟花爆竹行为。

6、配合相关部门打击非法、违法经营行为。

7、严格对烟花爆竹承运车辆及驾驶员、押运员的检查,严禁非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和不具备相关资质、资格的承运车辆、驾驶员、押运员从事烟花爆竹运输。加大烟花爆竹道路运输监管执法力度,依法严肃查处未经许可运输以及违反运输许可事项、未携带运输许可证、运输车辆未按规定悬挂或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警示标志、运输车辆超速行驶、装载烟花爆竹的车厢载人、特别是厢式货车夹带运输烟花爆竹等违法行为。

(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1、依法核发营业执照,加大市场检查力度,依法查处无照经营、假冒商标侵权、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查处游街串巷、流动销售、无照和超范围经营行为。

2、监督检查销售市场烟花爆竹质量,重点整治产品种类、规格、药量、包装、标识、含氯酸钾等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四)质监部门:

1、质监部门要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销售市场产品质量进行抽查,依法从严查处烟花爆竹产品规格、药量、包装等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药量、等级、生产日期、燃放说明等标识不完整、不清晰等非法违法行为。

2、会同有关部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不合格产品的收缴、处置工作,严防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烟花爆竹产品在市场销售和进入燃放环节。

各乡镇要按照“属地监管、统一规划、保障安全、合理布局”的原则, 切实做好辖区内烟花爆竹销售网点的设置,并负责辖区内烟花爆竹零售经营的安全监管,严禁在大市场内摆摊设床销售,确保安全。

三、加强宣传,强化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意识

利用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倡导“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安全文化,广泛宣传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和燃放知识,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意识,特别是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燃放不当引发人身伤亡事故。同时,要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自觉守法意识,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假冒伪劣烟花爆竹产品,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检举不法行为。

四、完善机制,密切配合,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

(一)健全完善打击非法经营烟花爆竹工作机制。安监、公安、交通运输、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将常态检查、专项检查与暗访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不法商贩的非法、违法经营行为,形成联合执法的强大合力。乡镇要进一步加强对打击非法经营行为工作的组织领导,乡镇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牵头,组织开展“打非”行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建立群众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举报不法行为。

(二)严厉打击涉及烟花爆竹的非法违法经营行为。要依法加大对各类非法经营、运输、燃放烟花爆竹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对组织从事非法违法经营、运输、燃放烟花爆竹的单位或个人,要严格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查出的非法经营窝点,要依法予以取缔,并追根溯源,查清斩断非法经营产品销售的经济链条。特别是对水头镇、双池镇、康城镇以各种名义非法储存、经营销售的团伙,县城、双池、康城的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和区内各婚庆公司要重点打击,形成对非法经营烟花爆竹打击的高压态势。对因“打非”工作职责不落实、工作开展不力引发事故的,要根据各单位的职责,追究其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狠抓落实,加强值守,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制定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针对烟花爆竹突发事件做好应急演练,确保万无一失。批发企业要严格执行领导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启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应急处理,各有关部门领导要及时赶赴现场,积极组织抢险,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确保社会稳定。

同志们,烟花爆竹即将进入销售旺季,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杜绝烟花爆竹安全事故发生。春节马上就到了,借此机会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新春愉快,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顺达!

谢谢!

在2014年春节前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7

在全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进行深化改革的重要时刻,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决定在沙钢召开钢铁行业财务工作座谈会暨财务与价格工作委员会会议, 同时召开2014年度“对标挖潜”领导小组会议, 主要任务是要总结一年来钢铁行业财务工作的情况, 分析行业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交流企业在财务管理、降本增效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研究推动钢铁工业转型升级, 提高钢铁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钢铁行业财务工作座谈会作为行业研讨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平台, 历年来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特别是在去年, 针对我国钢铁行业所经历的前所未有的困难, 协会在太钢召开了财务工作座谈会, 围绕着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把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作为钢铁行业创新驱动新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 提出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和方法, 通过钢铁行业各方面的努力, 去年行业经济效益状况明显好于201年。但当前钢铁行业所面对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又急迫的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这次会议召开非常必要, 不仅得到了广大会员单位的积极响应, 同时得到了沙钢的大力支持在此, 我代表钢铁协会, 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 向各位领导、代表、委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下面, 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2013年钢铁行业经济运行特点

2013年, 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 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创新宏观调控方式, 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钢铁行业经营环境出现好转。钢铁企业认真贯彻落实2013年初协会理事 (扩大) 会议确定的“转方式、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工作目标, 大力推进管理创新, 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开拓市场, 全方位地深入开展“对标挖潜”工作, 努力降本增效钢铁生产继续保持增长, 行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但由于钢材市场需求增速低于钢铁产量的增速, 加上产业集中度低, 恶性市场竞争, 钢铁产品价格持续回落, 以及铁矿石等原燃材料价格保持在高位, 钢铁行业盈利水平还是明显偏低。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钢铁生产保持高位, 增速进一步提高。2013年, 受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的拉动, 我国生铁、粗钢和钢材 (含重复材) 累计产量分别为7.09亿吨、7.79亿吨和10.68亿吨, 同比分别增长6.2%、7.5%和11.4%, 增速与上年同期相比, 分别提高2.5、3.4和3.7个百分点。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同比下降0.9%的情况下, 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重提高到49.2%, 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

从行业集中度的情况看, 粗钢前10家企业占全国粗钢产量比重为39.09%, 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前5家企业占全国粗钢比有所上升, 为25.32%, 同比仅提高0.11个百分点。

从市场需求看, 国家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 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增速均同比回落, 难以支撑钢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 钢铁行业还没有适应这种转变。

进入2014年后, 据钢铁协会旬报统计测算, 1月份全国日产粗钢198.62万吨, 环比下降1.25%, 与上年同期相比, 下降3.21%。

2.钢铁产品出口持续增长, 进口略有增加。受钢铁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影响, 国内市场价格偏低, 为缓解国内市场容量的压力, 钢铁企业采取措施开拓国际市场, 钢铁产品出口持续增长, 进口也有所增加。2013年, 我国共出口钢材6238.8万吨, 同比增长11.9%;进口钢材1365.8万吨, 同比增长3.1%, 进口钢坯 (锭) 61.1万吨, 同比增加52.1%;全年进口铁矿石8.19亿吨, 同比增加0.76亿吨, 增长10.2%。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 国际钢铁产品市场需求不足, 加剧了钢铁产品出口中以价换量的情况, 出口价格大幅度下降, 2013年我国钢材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853.98美元, 同比下降69.79美元, 降幅7.55%;而同期进口钢材平均价格为每吨1121.08美元, 同比下降92.6美元, 降幅7.1%;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为129.03美元, 同比上涨0.28美元, 涨幅0.22%。

今年1月份, 我国出口钢材677万吨, 环比增加140万吨, 增长26.1%;进口钢材135万吨, 环比增长11.6%, 同比增长22.8%;进口铁矿石8683万吨, 环比增加1345万吨, 增长18.3%, 同比增加2156万吨, 增长33%。进出口增幅较大, 主要是受节假日的影响。

3.钢材价格大幅下降, 一直在低位波动。2013年, 由于产能释放较快, 钢材市场供大于求, 市场竞争激烈, 钢材市场价格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据钢铁协会监测, 全年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平均为102.76点, 比上年同期下降9个百分点, 降幅为8.05%。除2月和7、8月份钢材价格有所回升外, 其他月份基本处于持续下降态势, 到2013年底, 钢材价格指数为99.14点, 已连续3个月低于100点。

2014年以来, 钢材价格继续低位下行, 到2月14日, 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97.33点, 比年初下降1.81点, 降幅为1.83%, 其中, 长材指数为99.89点, 比年初下降2.45点, 降幅为2.39%;板材指数为97.22点, 比年初下降0.63点, 降幅为0.65%。

4.钢铁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 但盈利水平较低。在钢材价格大幅下跌的困难形势下, 钢铁企业紧紧围绕着把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作为钢铁行业创新驱动新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 制造成本、吨钢三项费用均出现明显下降, 使钢材业务大幅减亏, 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201年“对标挖潜”企业钢材业务平均利润为-1.09元∕吨, 同比去年的-74.53元∕吨, 减亏73.44元∕吨, 减亏幅度为98.54%。据钢铁协会统计, 2013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6875.60亿元, 同比增长3.89%;实现利税973.21亿元同比增长30.63%;盈亏相抵实现利润228.86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亏损企业亏损额118.254亿元, 同比减亏63.91%;亏损面18.6%, 同比减少11.4个百分点。但销售利润率仅为0.62%, 仍处于工业行业中的最低水平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利润率为5.77%) , 如果剔除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及考虑到降低折旧率少提折旧等因素, 钢铁主业基本是盈亏持平。

今年1月份, 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88.97亿元同比下降3.35%;实现利税35.15亿元, 其中实现利润-10.55亿元, 同比由盈变亏 (去年1月盈利12.02亿元) , 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

二、行业财务系统积极采取措施, 努力维护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

在全行业面临严峻困难的生产经营形势下, 各钢铁企业坚持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结构调整, 努力转变发展方式, 转变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财务系统的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更是积极响应去年财务工作会上提出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加强财务管理, 努力促进钢铁工业创新驱动新发展”号召, 主动适应形势的发展, 为企业的经营发展献计献策, 强化原燃材料采购价格和钢材结算价格对标, 全方位开展降本增效工作, 拓展筹融资渠道, 促进企业真正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

1.全面开展“对标挖潜”活动, 实现增效益的目标。面对外部市场恶性竞争的现实, 钢铁企业, 着眼于自身, 与同行业先进企业对标, 有的大钢企业主动向中小民营企业对标, 深挖内部潜力, 提高盈利能力。 (1) 沙钢推进经营与生产无缝对接, 压降产成品库存和原辅材料库存;抓好以炼焦配煤、烧结配料、高炉配矿为主要内容的铁前成本控制;优化营销机制, 全面推进网上招标采购, 大宗原辅材料集团集中招标, 实现了网上招标比100%, 降低成本, 增加了企业效益; (2) 宝钢集团梅山钢铁一方面采取成本效率对标宁钢、品种质量对标股份本部的思路, 全方位对标找差。另一方面学习股份目标成本管理, 加强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 追求相对成本竞争优势。制造成本和加工成本明显下降, 热轧综合成本下降300多元; (3) 南钢坚持效益目标管理和成本倒逼机制, 保证铁前成本在全省处于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推进工序降本, 自前年开始改革起, 2012年比2011年下降3.7亿元, 2013年又比2012年下降4亿元。在多年摸索的基础上, 对线材销售价格与铁矿石价格进行了相关分析, 提出了“线矿比”指数, 并对结果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指导企业适时适度采购原料; (4) 石横钢铁实施了用电车间避峰生产、成本每周核算、降低成本与职工工资挂钩等措施, 今年前3季度降低生产成本4.19亿元, 企业保持了较好的利润水平。

2.根据需求调配财务资源, 通过调结构提高盈利能力。各钢铁企业在2013年期间, 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 以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转变了企业经济效益状况。 (1) 宝钢将资源优先配置盈利能力更强的产品。在直属厂部总体铁钢欠产的情况下, 实行经济运行模式, 2013年1-9月直属厂部中普冷、热镀锌结构优化增效明显。产品销量三季度环比增长, 1-9月完成年度目标的82.9%; (2) 兴澄特钢的品种结构经过“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三次调整, 目前高档重点品种 (吨钢毛利超过1000元) 的比例已经达到了三分之一, 全公司已有和在建的探伤生产线达到了23条, 从数量和装备的先进性来看, 都是全国和全球之最; (3) 山钢集团济钢面对板材市场不好的形势, 按照完全成本管理模式, 全力推行高端、高效板材产品的研发和入市, 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如试制成功了60mm、75mm厚欧标海工钢板, 第三代管线钢X90和双抗容器钢板。高端及特殊用途产品平均单位贡献近200元, 产品结构优化增效近2亿元; (4) 马钢强调把有限资源向高附加值产品倾斜, 推进重点产品增产增效, 镀锌汽车板、热轧酸洗板、硅钢等重点产品产量和效益实现新突破;车轮产品、H型钢造车材、海洋石油平台用H型钢等新产品增效明显; (5) 中天在调整产品结构方面以轴承钢、石油、钻井用钢为抓手, 加大汽车用钢的研发力度, 目前中天优特钢比已达到70%以上, 为企业增效提供了重要保证。

3.创新财务管理机制, 转方式求效益。为应对当前严峻的钢铁市场形势, 各钢铁企业通过加强财务管理, 强化内部经营管理, 实行预算控制制度, 强化目标成本管理, 降低融资成本和费用支出。 (1) 河北钢铁唐钢通过重点优化物流管控、调整物流组织模式、拓展社会业务等工作, 吨钢降费增效36.67元物流费用降低总额2.39亿元, 通过推行日成本核算, 严控工序成本, 科学调配配矿结构和生产节奏, 逐级量化分解降本目标, 经济技术指标全面提升; (2) 天铁集团采取了严控制造成本、降低采购成本、降低修理费、人工成本等一系列举措, 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其在降低采购成本方面, 采取了完善供应链管理, 形成有保有压、能进能出的动态客户管理体制, 同时灵活比价、灵活采购, 压低库存, 效果明显; (3) 新武安集团也进行了大力度的管理创新, 通过管理降成本。原先集团大部分企业的薪酬体系是以产量为导向, 即吨钢工资、吨铁工资, 造成片面追求产量的现象;现在各企业都改为以成本控制计提工资的模式, 以降成本多少计工资, 降得多, 得到的多, 从而调动了企业职工降本增效的积极性。

4.加快建设节能降耗项目,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在钢铁主业盈利能力下降的情况下, 各钢铁企业积极主动推进二次能源回收项目的建设, 节能降成本增效显著。 (1) 河北津西抓能源创效,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打造新的效益增长点, 先后投资10亿元用于二次能源回收项目建设, 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年公司自发电比例达到50%以上, 实现能源创效1.7亿元; (2九江线材在煤气发电、烧结余热发电、转炉和加热炉饱和蒸汽发电、干熄焦发电的基础上, 2013年又投资1.8亿元建设265MW高温超高压中间再热煤气发电项目, 实现高炉转炉煤气零放散, 自发电比例达75%以上; (3) 邢台德龙采取了低库存战略和对标挖潜、循环经济以及大力使用节能降耗新技术等措施, 效果显著, 先后实施了废气余热发电、水渣微粉、钢渣处理等循环经济项目, 对整体降低成本以及效益的实现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其中水渣微粉能实现每吨增效近10元; (4) 晋城福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投资建设高炉炉顶余压TRT发电、2×90万吨水泥超细微粉等一批节能减排综合利用项目, 每年可综合利用高炉矿渣180万吨, 节约20万吨标煤综合能耗降低30%以上。

5.强化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 维护资金链安全。资金是企业的血液, 但受信贷政策的影响,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 经济效益状况越好, 银行贷款就越容易获得, 资金就越充裕, 财务费用也就相应降低;而越是困难的企业、困难的时期, 筹融资就越是困难重重, 而且财务费用也越高, 钢铁企业通过加强资金管理, 扩大融资渠道, 努力降低融资成本, 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 (1) 酒钢针对银行控制信贷规模, 新增融资较为困难的情况, 加大了与各大银行的协调、合作力度, 总体融资规模与年初相比基本持平, 同时全面开展应收账款的清理工作, 对于重点应收账款制定专项清欠计划, 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降低了应收账款比例, 保证了资金链安全; (2) 太钢成立财务公司, 通过资金管理, 全年创效8000多万元; (3) 唐钢与德高商定11亿美元的结构性海外融资, 改善了融资结构, 降低了融资成本10亿元以上。对铁矿石进口业务采用远期信用证及海外代付方式, 年融资6亿美元, 降低融资成本1亿元。

6.积极培育发展非钢产业, 扩大提高企业效益渠道。许多钢铁企业在努力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的同时, 积极增强非钢产业发展能力, 部分钢铁企业通过适度引进民营资本, 有效激发了企业活力, 并取得明显成效。 (1) 新余钢铁以其控股公司江西新华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资产重组的主要平台, 将新钢特钢公司钢丝业务分离给新华公司, 分拆新华公司铝包钢业务和弹簧钢丝业务与比利时贝卡尔特 (BEKAERT) 公司进行合资, 通过新华公司以股权交换的方式获得沙钢集团旗下张家港宏兴金属制品有限公司50%股权, 通过系列资产重组, 与外资、民资强强联合, 有效提升了细分领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冷水江钢铁从2002年就引入民间资本, 采用职工内部入股、企业参股的形式, 推进民营化改造, 一方面筹集资金推进技术升级和工艺改造, 另一方面通过全员持股, 员工积极性高涨, 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 目前吨钢人工成本保持在75元左右, 使整个公司从濒临破产走向跨越式发展; (3) 华菱在对外投资上与引进外资工作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目前, 华菱投资的澳洲FMG已成为年产1.55亿吨的世界第四大铁矿公司, 华菱早期出让部分股权给安米集团, 也给华菱集团带来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合作机会; (4) 柳钢成立非钢产业开发总公司, 对非钢企业进行集中、优化管理, 改组、合并20多家子公司, 逐步建立起以钢铁产品深加工及物流配送、机械制造、建筑施工、运输业、“三废”处理利用、工业贸易、食品加工、旅游业开发、医疗卫生等产业为龙头的非钢产业体系。

三、财务与价格工作委员会和“对标挖潜”活动工作成效显著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财务与价格工作委员会充分依靠着各委员单位, 紧密团结各位委员和各位财务专家、全体财务人员, 努力实现去年确定的“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中心任务在内部分解落实各单位对加强钢铁行业财务、价格管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进一步加强对行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分析引导钢铁企业全过程多方位地开展“对标挖潜”工作, 研究和促进国家税收、金融、进出口等财税政策的调整, 协调国家有关部门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促进钢铁行业平稳发展。

1.不断完善钢材价格及原燃材料价格的监测系统, 在做好每周发布钢材价格指数、按月完成财务结算价格资料的基础上, 重点完善了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收集、编制和发布工作, 并于今年1月2日实现了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按日发布极大提高了价格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2.加强行业经济效益分析工作, 针对2013年钢铁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 有针对性的在财务快报系统中增加了钢铁主业产成品、贴现利息等指标, 重点分析钢铁主业盈利情况、吨钢盈利情况, 以及企业成本、费用和资金状况, 为钢铁企业“提质量、增效益”服务。

3.强化了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 通过每月对生产、进出口、库存、效益、节能减排、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等行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及时反映行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企业诉求, 为国家宏观管理部门提出政策意见和建议, 为行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跟踪国际市场钢铁企业运行状况, 对国际范围内冶金行业生产、贸易、价格变化等情况以及并购及贸易政策及时跟踪, 分析对国际冶金行业的发展趋势, 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

5.研究分析钢铁行业财税政策的落实情况、存在问题, 重点是协调落实调整国家的财税政策, 其中通过调研和反映诉求, 国家同意在2014年细化税则税目, 新增两个工具钢和两个含硼钢税号;国家有关部门认可我们提出的首批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政策产品清单, 促进公平竞争;取消核电用U型管和耐磨钢等国内已经能够生产并满足需求的产品进口优惠政策;积极反映冶金矿山税负问题;协调国家完善节能减排财税政策。

协会“对标挖潜”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也根据年初提出“通过国内外企业间进行成本数据的对比, 探索企业增加效益的潜力所在”的工作重点, 通过推动行业“对标挖潜”工作不断深入, 研究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措施和办法。

1.完善和规范了“对标挖潜”交流内容, 明确对关联企业的关联交易价格的处理方式, 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修理费用如何核算, 为企业更加有效地开展成本对标工作奠定了基础。

2.加强了与数据上报的专职联系人及其主管领导的沟通联系, 通过电话沟通、特快专递、电子数据传输等方式, 保证企业获得资料的时间比原来提前了3-5天, 提高了“对标挖潜”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从2013年开始开展分区域小组对标交流活动, 华东、西北小组, 分别开展了以区域市场为重点、以专项产品为对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对标活动, 推动“对标挖潜”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4.继续开展了评选“十佳”活动, 并对评价指标进行改进和完善, 取消II级螺纹钢的评选, 制造成本调整为含“大修理费”, 还通过列示资源、装备等生产条件以及影响成本变动的主要原因等, 使其它企业与其进行对标更有针对性。

5.继续开展了国内外钢铁企业成本对比研究, 对国内外钢铁产需、原燃材料采购价格、主要产品成本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提出钢铁企业降本增效的对策建议。

在钢铁行业经济运行环境日趋严峻的情况下, 财务系统的各位领导同志和全体工作人员积极献计献策, 脚踏实地, 勤奋努力, 为实现全行业平稳运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此, 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慰问和感谢!

在这次会议上, 沙钢、武钢、兴澄特钢等几家企业将进行典型发言, 介绍他们应对困难的方法和管理创新的经验, 希望能对各单位转变财务管理理念、机制, 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产生启发和借鉴。

四、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 我国经济结构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对钢铁行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深化企业改革, 加强转变发展方式, 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建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创新活力强、经济效益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钢铁工业, 实现钢铁强国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总目标。当前, 国际上主要发达经济体温和复苏, 但基础并不牢固, 新兴经济体增长明显放缓, 全球经济仍然处于缓慢复苏的过程, 且存在大量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国际市场对钢材需求不会大幅增加。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 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 今年经济工作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以改革促发展, 强化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已经成为经济政策的主线。我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会加快, 对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我国钢铁行业已经由快速增长步入低速、平稳发展时期, 但长期高速发展引发的产能过剩、同质化无序竞争、产业集中度低、铁矿石价格受制于人等矛盾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钢铁产品盈利水平低是行业面临的主要困难。2014年, 环保压力、融资难度、成本上升等制约行业运行质量的因素加大, 钢铁行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任务依然艰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钢材需求保持增长, 供求矛盾仍然突出, 钢材价格难以大幅上涨。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14年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预计增长7.5%左右。2013年1月12日召开的中国城镇化工作会议, 规划未来三年城镇化投资将达25万亿元, 城镇化必然新增消耗大量的钢材, 在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下, 尤其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预计2014年国内钢材消费需求仍将保持增长, 但增幅不会过大。

钢材市场能否好转, 关键要看钢铁行业产能释放的速度据国家统计局公布, 2013年全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仍达到5060亿元, 今后还将有一批新产能形成, 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国务院去年出台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狠抓大气治理, 将有效遏制新增产能的增加和现有产能的释放, 有利于缓解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但化解过剩产能、调整结构需要相应的过程和时间, 有待于国家进一步出台细化的操作规定, 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短期内难以扭转, 钢材价格难以大幅上涨。

2.境外贸易保护增加, 钢材出口难度进一步加大。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仍然处于缓慢复苏的过程, 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调整, 新兴市场国家增速减缓的影响尚难估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提出全球经济增长进入低速档位, 下行风险持续存在, 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6%, 比2013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世界经济大幅回暖的可能性不大, 国际市场对钢材需求仅会小幅增长, 国内钢铁产品增加出口的空间不大。

同时国际贸易保护加剧, 钢材出口难度进一步增加。世界各国为重振经济内生动力, 均通过贸易保护等措施来保护本土企业和促进就业, 据有关部门统计, 2013年针对我国钢铁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措施调查就达到17起, 涉及我国主要出口钢铁产品, 影响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两年反映最为强烈的是东盟各国。

我国出于对资源产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考虑, 财税政策不鼓励钢铁产品大量出口, 钢铁产品出口数量保持较高增长的状态难于维持。

3.原燃材料价格难以大幅下降, 行业仍将在高成本、低盈利的状态下运行。2013年, 随着钢材价格的下跌, 主要燃料采购价格出现明显下降, 特别是煤炭价格由于受市场和进口的影响, 出现历史上最大的降幅, 其中炼焦煤、喷吹煤平均采购成本同比分别下降19.06%、18.23%;冶金焦、废钢的采购成本同比分别下降16.89%、14.24%。但作为钢铁生产主要原材料的铁矿石, 在对国外铁矿石高度依存的情况下, 受进口矿的垄断影响, 总体上在高价位波动, 其中国产铁精矿全年平均采购成本同比下降仅1.31%, 进口铁矿石 (粉矿) 平均采购成本同比下降仅1.9%, 致使钢铁产品制造成本难以大幅下降。由于我国钢铁行业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以铁矿石为原料的长流程生产工艺为主, 而国内铁矿资源自然禀赋条件差, 成品铁矿产量的增加还难以缓解进口矿价格垄断的局面, 铁矿石金融化、海运费的支撑及汇率变化等也阻碍了铁矿石实际采购价格下行。

随着国家对能源、环保和绿色发展的重视, 国家将在能源消耗总量、单位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强度等方面出台更为严格的标准要求, 钢铁企业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投入及维护运行的成本也将进一步提高;国家今年已出台《关于企业范围内荒山、林地、湖泊等占地城镇土地保用税有关政策的通知》, 2014-2015年减半征收土地使用税, 2016年全额征收, 仅鞍钢一年就要多交1亿元, 2016年要多交2亿元。炼焦煤、喷吹煤、冶金焦和废钢等价格经历了去年大幅下降, 今年继续大幅降低的可能性不大, 水、电、气、运等价格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 近期国家对铁路运价已进行了调整, 对行业影响又是200亿元左右;随着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 劳动力成本继续呈上升趋势, 钢铁行业仍将在高成本、低盈利的状态下运行。

4.企业筹融资难度大, 资金风险进一步增大。受国家宏观调控和银行对企业贷款从严控制的影响, 2013年钢铁企业银行长期借款明显减少, 企业被迫采用短期贷款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 钢铁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加剧, 同时由于产能释放较快, 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应收应付账款大量增加, 资金周转出现困难, 致使企业负债水平不断提高。到2013年末, 大中型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由上年同期的68.72%上升为69.36%, 增加了0.64个百分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连续两年下降, 资金流动进一步放缓。2014年, 虽然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但国家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融资, 银行系统严格控制对钢铁企业的贷款规模和利率, 随着金融业的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行, 受行业政策、经营状况和资产状况的影响, 钢铁企业筹融资面临着更多的困难。

当前, 钢铁企业为维持资金收支平衡, 采取各种渠道增加贷款维持生产经营, 进一步增加财务费用支出, 企业资金链很容易出现问题, 资金管理的风险不断增加。

钢铁行业已经到了新的发展时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对钢铁行业运行和发展都将带来深刻的影响, 必将推动钢铁行业创新发展理念, 彻底摆脱依靠扩大产能、增加产量、摊薄固定费用的发展道路, 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契机, 加快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的步伐, 实现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的根本转变。

五、2014年钢铁行业财务管理工作重点

为应对钢铁行业长期生产持续增长、盈利水平较低、资金极度紧张的局面, 钢铁协会于今年1月12日在北京召开了理事 (扩大) 会议, 提出2014年钢铁行业的中心任务就是深化改革创新, 调整优化结构, 提高效率效益。

2014年, 钢铁行业面临众多改革发展的机遇, 也面临一系列严峻的市场挑战, 特别是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 确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发展混合所有制, 金融业的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 加强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等, 以及对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 都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财务工作要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 以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为目标, 推进财务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改进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为加快钢铁行业由规模扩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造活力和动力, 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密切关注宏观政策的变化, 及时分析对钢铁行业发展的影响。2013年10月份,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把化解钢铁产能过剩作为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明确了有关工作目标和政策措施。目前国家各部门和地方政府正在落实, 对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成本必将产生影响。同时, 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国家一系列宏观政策和改革措施正在推进, 如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将大幅减少,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引入社会资本实施股权结构多元化改造是未来几年国有钢铁企业及其内部子公司产权改革的方向;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 加快推进银行利率市场化, 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 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实施财税体制改革, 逐步取消竞争性领域和地方资金配套, 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反对地方保护, 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财务工作要更加密切的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 研究政策调整对钢铁行业和企业的影响, 一方面分析对钢铁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影响, 另一方面研究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如何适应国家政策实施要求, 增强钢铁企业的活力。

2.创新财务理念,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钢铁行业正面临由规模扩张驱动向创新驱动升级转变的关键时期, 财务工作创新体系建设已经历了多年的发展, 多数钢铁企业财务管理都已经实现了由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 但目前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如效益与效率提升问题, 不同的产业链延伸及投资战略问题, 以市场用户为导向的差异化发展战略问题等, 都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 要进一步创新财务管理理念, 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作为转型升级的根本目标, 进一步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中心作用, 实现财务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发展方式、经营领域、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的紧密结合。财务工作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 不仅要掌握财务知识、财税政策、价格管理方式, 还要熟悉原料、生产、市场、技术、投资、金融等业务知识, 与相关业务人员共同研究企业“调整品种、产业升级和发展转型”的方向和方式, 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通过财务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和方法的创新, 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3.加强财税政策研究协调, 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国家宏观政策改革的重点是对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对财税政策的调整, 在当前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财务管理工作在关注宏观政策变化的基础上, 要深入研究并提出适应钢铁行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调整建议方案, 争取国家财税政策的支持。2014年协会确定要开展扶持国内铁矿山发展, 促进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资源综合利用, 推进“营改增”实施行业范围, 以及合理调整进出口税收等四个方面的财税政策研究, 努力为钢铁企业转型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已制定了初步实施方案, 拟成立4个工作小组, 由钢铁协会、钢铁企业和相关协会人员组成, 希望财价工作委员会的委员单位及钢铁企业的财税工作人员积极参与, 围绕着解决制约钢铁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财税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争取下半年拿出切实可行的意见措施。

4.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 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财务系统要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从协会层面, 要不断完善钢材价格和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监测系统, 及时跟踪国内外市场变化动态, 加强对原燃材料和钢材价格走势的分析、预测, 坚持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按日发布, 抑制国外矿山企业的价格垄断;密切关注财务指标变化, 做好经济效益分析工作, 重点分析企业效益变化特点, 通过成本、效益和资金状况分析, 研究行业经济运行存在问题及运行趋势, 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以为用户“量身定做”的方式, 以增加服务量实现提高企业产品的价值量为效益增长点的发展方式, 制定适宜于本企业的投资、发展及经营战略, 找出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的途径和措施。同时, 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提供意见和建议。

5.加强资金管理, 防范资金风险和经营风险。由于资金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 为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需要构建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全方位高效的财务工作管理机制, 以提高企业经济盈利能力为前提, 把资金管理的引导作用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从企业的战略规划预算规划、投资融资到企业生产经营, 都要首先由财务管理人员的参与, 进行资金风险的预先控制。通过完善企业资金风险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的资金预算管理体系, 减少资金占用,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减少财务费用支出。统筹利用国家金融、资本、债券等政策,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拓展筹融资渠道充分利用汇率、期货等各种金融衍生工具, 规避经营风险, 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保障。

6.继续深入开展“对标挖潜”, 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实践证明, 开展“对标挖潜”活动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尤其是在资源、环境约束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 成本高低不仅决定着企业效益, 更是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要进一步深化“对标挖潜”活动, 提高对标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比性;针对区域市场情况和企业的不同需要, 广泛开展分区域对标交流活动;继续吸收更多钢铁企业参加, 增加“对标挖潜”数据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逐步加强钢铁企业间在战略层次上的“对标挖潜”活动开展企业间在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方式、投资经营领域等方面的对标, 以提高盈利能力为最终目的, 推动本企业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上一篇:信用社职工政治思想工作汇报下一篇:免费校园美食节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