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的发展与演变

2024-06-24

吉他的发展与演变(共7篇)

吉他的发展与演变 篇1

[摘要]:纵观世界器乐史 ,一件乐器得以经久不衰的条件不外是:具有独特的不能被代替的音色;有足够的表达能力来满足不同年代音乐的需要;富有强烈、浓郁的民族色彩。而吉他充分具备以上条件。近年来,吉他已成为青年人最喜爱的乐器之一,但其历史与发展却少有人探究。因此,要真正的了解吉他这个乐器,就要从其的历史与发展开始探究。

[关键词]:吉他 历史 发展 代表人物

正文

一. 吉他的起源

据目前所知,吉他的最初形成,并非一种乐器的进化,而是有多种乐器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融合而成。中世纪初,有一种叫沙泰里的拨奏乐器,它有一个平直的音箱,上面张着几根琴弦,演奏时用带子挂在脖子上,以羽管、骨片或指甲拨弦而发音。还有一种古老的拨奏乐器叫诗琴,源于古埃及,后传入欧洲,琴弦有四、七乃至十多二十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音箱发展成平背和驼背的两种。驼背的逐渐演变成泰奥波、曼多铃,从西域传入中国后,发展成今天的琵琶。平背的也是吉他的祖先之一。

以上两种弹拨乐器首先在西班牙、意大利 ,然后在整个欧洲流行起来 ,到 16 世纪时达到了高峰。它们的形状和结构逐渐演变成

接近现代的吉他的样子。中间还经历了一段 4 组复弦的时期。16 世纪中叶 ,西班牙音乐家约斯比内尔率先使用了 5 组复弦吉他 ,并确立了对 4 弦吉他的优势。同时期的西班牙音乐家阿玛德撰写了 《5 弦西班牙吉他教本》 ,进一步推动了吉他的普及。从 17 世纪到 18 世纪 ,音乐潮流由复调音乐向主调音乐转换 ,吉他在构造、弹奏和曲目上并没有适应这种转换 ,因此呈现出一度的衰退。这在吉他音乐史上称为 “第一次衰退期”。

二. 吉他的黄金时期与代表作品

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在这段时间里,音乐上的音符记谱法替代了数字记谱法,六弦吉他取代了五根双弦的吉他。又由于席卷欧洲的法国资产阶级革的影响,音乐生活逐渐从贵族的沙龙转移到平民可自由出入的音乐厅里去了。这一切造成了吉他的大发展接着涌现出一批以索尔为首的杰出的吉他演奏家、作曲家 ,迎来了吉他史上的第一次黄金时期 ,或称为吉他的复活与古典时期。

黄金时期最著名的吉他大师西班牙的索尔以演奏家、作曲家的双重身份写下了大量不朽的吉他作品而被后代称为 “吉他史上的贝多芬”。他和好友阿瓜多及意大利的朱利亚尼并称为当代的 “三剑客”。他们的作品艺术风格多彩多姿 ,练习曲、教程、小步舞曲、幻想曲、主题与变奏、奏鸣曲、二重奏和吉他协奏曲等。在演奏技法上也作了广泛的探讨。如索尔用指头弹弦而阿瓜多用指甲弹弦。脍炙人口的卡鲁里、卡尔卡西教本也在这一时期写成 ,促进了吉他的

普及与提高。

三. 吉他的衰退和崛起及代表作品 世纪中叶 ,钢琴、管弦乐、歌剧音乐有了更大的发展 ,由海顿、莫扎特为代表的古典派音乐 ,以贝多芬为始 ,向舒曼、舒伯特、威柏等浪漫音乐转移。音乐变得越来越辉煌 ,音响越来越宏大 ,在肖邦、李斯特无与伦比的钢琴艺术和瓦格纳辉煌的管弦乐面前 ,吉他显得黯然失色 ,它较小的琴体 ,沙龙演奏式的小音量 ,典雅的室内乐演奏风格 ,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 ,演奏和创作都一度处于低潮 ,又退回到供大众消闲遣暇的娱乐用具位置上 ,进入了被称为 “第二次衰退期” 的沉滞状态。但是热爱吉他的艺术家 ,并没有因此放弃对吉他的衷情和探索。在吉他王国西班牙 ,几位伟大的先行者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 ,最终使吉他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并且把吉他直接引向了 20 世纪的全面繁荣。

杰出的吉他制作家托雷斯为吉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被称为近代吉他制作之父。其最重要的贡献是扩大了吉他的琴体 ,使吉他的音量有了明显的增加而使吉他的复兴成为可能。托雷斯使吉他这件乐器本身获得了新的生机 ,而 19 世纪后半叶 ,近代吉他之父 — — — 泰勒加(又译塔雷加尔)的登场 ,为处于低潮时期的吉他带来了曙光 ,使吉他从技术到音乐都获得了全新的生命。他使简单的吉他可以同钢琴以至整个管弦乐队的音响相比拟,他的名曲 《阿尔汉布拉的回忆》充分发挥了吉他的特长,听后使人陶醉。此曲至今,仍是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四. 吉他的其他代表人物

泰勒加拯救了吉他并确立了吉他的精神灵魂,且通过他的门生柳贝特、普耶尔等将现代吉他技法和他的学派推向世界各地。诚然 ,泰勒加和他的弟子们也都是卓越的演奏家和敏感的音乐家但他们似乎缺乏一种使听众感到震撼的演奏才华与魅力,因此吉他的影响仍然被局限于吉他爱好者的范围之内。这时西班牙的塞戈维亚出现了,他承担了吉他向提琴、钢琴挑战的任务。他神奇的双手和无懈可击的音乐表现力,再加上舞台上令人倾倒的气质,将吉他艺术的价值提升到空前的地位。古典吉他能有今天的世界性地位,与塞戈维亚毕生的音乐活动是绝然不能分开的。

由于塞戈维亚炉火纯青的技巧与表现力,已使吉他艺术似乎接近了顶峰,使后起的艺术家们几乎没有再攀登的余地了。以法国居梅为代表的年轻一代,用音色的变化作为突破口。在音色的选择上超出了美声学派的范畴。他们认为,只要是作品需要,不论是乐音还是噪音,都允许使用,不仅正常拨动琴弦 ,还拨到颈桥、琴码之外的琴弦 ,除了敲击琴板各个部位之外,甚至还用指甲刮擦琴,或在乐曲进行中拧动弦钮来产生改变音高的滑音效果。在曲目上,一方面跨出欧洲音乐的范围 ,进而表现了拉丁美洲、非洲、亚洲的民族音乐;另一方面超越古典音乐的界线进入印象派、抽象派、无调性音乐的领域。这一曾经被视为异端的艺术风格也逐渐在正统的吉他音乐会上出现。

五. 吉他的分类

吉他分为声乐吉他和电吉他。

声学吉他的演奏风格主要包括弗拉门戈、古典、民谣、爵士、乡村、布鲁斯等。

1.弗拉门戈:来自于西班牙吉他,是从西班牙19世纪民间歌舞“弗拉门戈”的音乐伴奏中发展出来的。与古典风格相比,其演奏风格热情、奔放、粗犷,主要是即兴演奏,速度较快,多使用扫弦,通常用右手全部手指来弹奏,也可以蓄留使用指甲。

2.古典:分为美式古典和欧式古典(美式古典来源于美国吉他,欧式古典来自西班牙吉他)。欧式古典经过塞戈维亚等几代演奏家及作曲家的不懈努力,于20世纪上半叶正式走进专业音乐会的舞台。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拥有欧洲各历史时期大量的独奏、重奏谱例和吉他教本,记谱法和演奏法也相对发展得最完善。在现代流行音乐中使用较少,主要用于纯艺术性的专场演奏会、音乐会等。演奏方式右手主要使用小指以外的其余四指拨弦,通常要蓄留和使用指甲。

3.民谣:主要使用美式原声吉他演奏,俗称民谣吉他,也有人称之为美式古典。目前是全球爱好者最多、最主流的声学吉他演奏风格。与欧式古典相比,其吸收大量布鲁斯、乡村及流行音乐元素,适用面更广,同时演奏方式也更自由、随意。

4.爵士:相对于其他风格,爵士吉他演奏有许多独特之处:即兴演奏、运用布鲁斯音阶、爵士乐节奏的极其复杂性、独有的爵士和弦、独特的音色运用等。主要分为现代爵士、灵魂爵士、西海岸爵士、融合爵士、拉丁爵士、克爵士等等。

5.乡村:也是声学吉他的主要演奏风格之一。乡村音乐的曲调,一般都很流畅、动听,曲式结构也比较简单,多为歌谣体、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主要分为牛仔音乐、西部摇摆、酒吧音乐、兰草音乐、乡土摇滚、乡村摇滚、新乡村音乐,等等。

6.布鲁斯(也称蓝调):伴奏织体比较常用12小节,当然也有8小节、16小节等,吉他在伴奏织体内即兴弹奏,在旋律上蓝调使用大调的降三个、五个和七个半音。12节和声进行在数世纪内始终被使用,而蓝调革命性的改进是在旋律中使用降

三、降七,甚至降五。蓝调的小调与传统的小调差别不大,偶尔会在主调中使用降五,往往歌唱家或者主乐器会同时演奏和弦中的大调五。此外,小调蓝调一般有16小节,而不是12小节,而且往往受福音宗教音乐的影响。一开始的蓝调可能只有一段,重复三次,现在通见的结构——一段,重复一次,然后接着一个单段的结构时候来发展出来的。

电吉他的演奏主要就是用于摇滚乐。其演奏风格更为多样化,主要包括金属摇滚、朋克摇滚、哥特摇滚、垃圾摇滚、车库摇滚、另类摇滚、艺术摇滚、迷幻摇滚、冲浪摇滚、乡村摇滚、布鲁斯摇滚、爵士摇滚、后摇滚、民谣摇滚、硬摇滚、温和摇滚、情绪摇滚、视觉摇滚、华丽摇滚、硬核摇滚,等等。

六. 吉他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1987 年在广东珠海闭幕的我国首届国际性的吉他艺术节上 ,可以说是包罗了古典吉他发展史上由古至今几乎全部的流派。这样规模和水平的吉他艺术节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而在吉他民族化方面 ,国内一些演奏家和吉他爱好者也作了一些可贵的探索 ,改编并创作了一批富有中国风味的吉他曲 ,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吉他音乐宝库 ,推动了吉他民族化的发展步伐。

如今 ,吉他已经跻身于世界上最重要的乐器之列,与钢琴、小提琴等一起常常在世界各大音乐厅中演奏,吉他专业在很多音乐院校被广泛重视 ,吉他更是全世界人们最喜爱的通俗乐器。近年来,吉他在中国的发展十分迅猛,几个主要的音乐学院都设置了吉他专业,中国年轻选手在国内外吉他比赛中获奖的信息也常常见诸报端。展望吉他艺术今后的发展,仍然要靠乐器制作家、天才的演奏家以及能创作未来听众所喜欢的内容和形式的作品的作曲家们通力合作,吉他艺术才能永远以宠儿的身份和魅力,随着时代不断前进。

吉他的发展与演变 篇2

文学 (艺术) 是时代的反映, 可谓“文变染乎世情, 兴废系乎时序。”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时代的变化影响创作主体、审美主体的心理状态。正因如此, 在不同的时代, 同一时代的不同时期, 有不同的审美形态。

唐诗的发展演变即是如此。我国明代诗论家高棅总览唐代诗坛而概述道:“有唐三百年诗, 总体备矣。……莫不兴于始, 成于中, 流于变, 而陊之于终。……略而言之, 则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之不同。” (《<唐诗品汇>总序》) 这大体是符合历史原貌的:初唐时期, 统治者切身感到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因而兢兢业业, 励精图治;经历几十年的治理, 国运昌盛, 出现太平盛世;然而好景不长, 经“安史之乱”后, 唐朝政治日益腐败, 国运渐衰;最后社会进入动乱阶段, 政权摇摇欲坠乃至分崩离析。 (1) 整个唐帝国经历了少年、青年、中年到晚年的发展历程, 那么唐诗也相应经历了壮美、优美、弱美到丑的美的形态的嬗变。我国明代文论家胡应麟曾就唐诗的演变分析道:“初唐体质浓厚, 格调整齐, 时有近拙近板处。盛唐气象浑成, 神韵轩举, 时有太实太繁处。中唐淘洗清空, 写送流亮, 七言律至是, 殆于无可指摘, 而体格渐卑, 气运日薄, 衰态毕露矣。” (2) 他分析了唐诗风格流变的三个阶段的优弱点, 这大体上是与唐诗从壮美到优美, 再渐变到弱美的审美形态的嬗变是相吻合的。可是胡应麟并没有提到晚唐诗风, 事实上, 晚唐诗歌由弱美走向“丑”的审美形态。

一、体质浓厚的初唐诗:壮美

从审美主体的心灵角度看, 壮美的突出特征是“力的显现”。对象外部形式的各种特征都聚焦于此。“壮美是要求自我实现系列压倒要求和谐整一系列, 自由意志凸显, 英雄精神高扬, 打破心灵的平衡态形成的形象是粗犷、奇崛的。” (3) 开唐之初, 新兴的统治者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政治文化制度, 大批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因“学而优则仕”参预到各级政权中来。一条充满希望前景的新道路向他们开放着, 等待着他们去开拓。政治地位的上升, 促成了整个知识阶层主观精神的苏醒和自由意志的凸现。壮美感首先起于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的心理以力量上的弹压, 引起主体心理上的震惊乃至恐惧, 壮美感中包含有使命感, 显示榜样力量的壮美对象直接激发起主题的使命感, 它召唤主体告别当下的平庸, 向着高远的目标进取。如“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在《从军行》中写道: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诗中写了书生投笔从戎, 出塞参战的全过程。全诗表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的情怀, 他们不愿把青春消耗在笔砚之间, 而是驰骋沙场, 杀敌为国, 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初唐四杰”诗人创作追求中也有表现出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 表现出雄厚壮大的气势。正如王勃《游冀州韩家园序》所说:“高情壮思, 有抑扬天之心;雄笔奇才, 有鼓怒风之气。”这种壮大与气势在“得风气之先”的陈子昂笔下更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感时思报国, 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 北上单于台”、“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泪下”壮美之情与豪侠之气已跃然纸上。

总之, 体质浓厚的初唐诗显示了英雄气概的壮美的审美形态, 展现了一种壮健的生命力。

二、气象浑成的盛唐诗:壮美与优美并蓄

从审美主体的心灵角度看, 优美对象的外部形式一般符合形式美的规定, 它们各种特征生成的系统质是“和谐”。优美感是一种宁静的愉悦, 优美超越了直接利害关系, 是无目的的, 但是它导致心灵的和谐, 有益于生命的健全, 因而又潜在地合乎目的性, 这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使优美感既是宁静的, 有是愉悦的, 还是纯粹的。优美感至始至终是一种恬适, 舒畅的体验。 (4)

唐诗优美形态的形成应该始见于山水田园诗, 在这诗国的清澹世界里, 被喻为“诗佛”的王维把诗歌向情和美的方向延伸, 他不仅开掘了大自然中蕴藏着的美, 把主观的内在旨趣融入到客观的外在景物之中而且将哲学思考引入诗中, 创造出了“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的诗境, 其诗歌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 其诗语不假雕饰, 自然纯净而又采秀内映。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又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云者, 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优美感充溢着强烈的情感, 但它渗透于宁静的观照。在山水田园诗人笔下表现出静逸明秀的诗境。

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 无论从内容上或形式上都是如此。他的诗歌创作体现了文与质, 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实现了文质彬彬的文学理想, 他实践了这一文学主张, 他强调“清真”、“天真”, 就写道:“狂风吹我心, 西挂咸阳树。” (《金乡送书八之西京》“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行路难》) 他强调感情奔放, 就写道:“黄河落天走东溟, 万里泻入胸臆间。” (《赠裴十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

优美是审美性的主客妙合。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欣赏, 继游物而赏心, “心随物婉转, 物与心徘徊”, 心物交融, 达到物我一体的和谐状态。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唯有敬亭山。”一人独坐时的寂寞心境与寂静的敬亭之山冥会, 人与山刹那间灵性相通, 浑然一体。李白天生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 在他的七绝佳作中, 多表现了“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明秀特色, 体现了清新飘逸的优美风格。

唐诗是我国诗歌创作上的无语伦比的高峰, 瑰奇壮美与明逸优美构成了这颗明珠的最美形态。当然, 体现了和谐状态的优美比起单面的壮美更显灿烂, 它是人类审美理想的终极。

三、淘洗清空的中唐诗:弱美

弱美的形态的基本特点是:“力的贫弱”, 从审美主题的心灵角度看, 其形态的实质在于, 体现了人的心灵中要求自我实现的倾向贫弱乏力, 被要求和谐整一的倾向所遮掩。可能它并不缺少情感体验与价值评价, 但却缺少自由意志的有力统帅, 因而有关情思局限于秀雅的感性形式内回流, 得不到现实的外化——通过改造现实来实现自身。 (5) 冷落萧瑟, 衰败消沉。中唐诗歌中失去了盛唐壮美之音, 没有了“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气, 也没有优美之调“夜静春山空”的完满与自得。它们欠缺一种力度, 欠缺要求自我实现的意志力, 尽管中唐诗歌在追求“传神”与“意韵”方面似乎比盛唐更盛一筹。所以从传统的“气”与“韵”的美学范畴上看, 此时的诗歌明显表现为气弱韵显。在审美形态上, 其风格与壮美之风相对应, 我们称之为“弱美”。

如以韦应物、刘长卿为代表的山水景物诗处处弥漫着一种平心静气的孤寂、冷漠和散淡。“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的这首《滁州西涧》以简洁的景物描写, 传神地写出了闲适生活的宁静野逸之趣, 在宁静的诗境中, 有一种冷落寂寞的情思氛围。又如边塞诗人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虽有慷慨壮烈之气, 但毕竟带有缕缕伤感与悲凉。

因而, 中唐诗歌大体上以苦闷彷徨, 哀愁为主调, 失去了对社会政治的关心, 不再对大好河山进行赞美, 而是抒发内心的痛楚。

四、苦吟艰涩的晚唐诗:丑

晚唐时期, 国势衰微, 世风日下, 大批作家在这种残酷的现实面前空虚绝望, 逃遁社会。在晚唐社会背景下, 有相当一部分诗人, 他们以苦吟的态度作诗, 可谓是“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他们徘徊吟哦, 但诗境狭窄, 往往是有句无篇。内容不足一味苦吟, 不免琢伤元气, 减损诗美, 露出小家习气。 (6)

如许浑的《金陵怀古》“石燕拂云晴亦雨, 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 惟有青山似洛中。”杜牧的《登乐游原》“长空澹澹孤鸟没, 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 五陵无树起秋风。”晚唐诗歌在内容上是缺失的, 在形式上趋于混乱, 由于内容的缺失, 它显得空洞无物, 了无生气;由于形式上的混乱, 它往往有句无篇, 缺乏完整的意境。所以在审美形态上是气乱韵无, 倾向于“丑”。即自由意志与自性原型均被遮蔽, 心灵两系列的活动被扭曲, 被变形, 既不合规律性, 又不合目的性。

五、结语

社会心理是时代的晴雨表, 时代的变迁影响文人创作心态的变化, 影响诗歌风格的变化, 也影响文学 (艺术) 的审美形态的变化。唐代初、盛、中、晚唐的诗歌经历了壮美、优美、弱美到丑的审美形态的嬗变, 正如每个人要经历童年、青年、中年到老年的渐变过程。任何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如此。正是历史上的一切都是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的螺旋式向上循环, 历史有了不断的进步, 文学 (艺术) 才显得多姿多彩。

摘要:艺术的发展演变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一个时期的社会历史由兴而衰, 必定存在一个过程。本文以唐诗的发展演变来阐释艺术的发展演变与审美形态的嬗变在历时上是吻合的。唐王朝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发展, 唐诗也相应的经历的壮美、优美、弱美到丑的审美形态的嬗变。

关键词:艺术演变,审美形态,嬗变,唐诗

注释

1 胡家祥.审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第二版.第203页.

2 (明)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北京:中华书局, 1981版.第56页.

3 胡家祥.审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第二版.第181页.

4 胡家祥.审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第二版.第178页.

5 胡家祥.审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第二版.第190页.

一个吉他女郎的演变 篇3

当时,香港的王菲,刚刚在1997年推出同名专辑,又在1998年推出《唱游》,正如日中天,我们为了称呼上的方便,就将香港王菲称作“大王菲”,将这一位称作“小王菲”。之后不久,又有一位来自新疆的女歌手王菲,凭借一首《水上花》,在央视的第五届音乐电视大赛上,得了三项金奖,一举走红,她为了撇清搭车的嫌疑,将名字改为“王菲菲”。这几个王菲,在上世纪90年代末,风华正茂,同时出发。

“小王菲”再度亮相,却已是2003年了,她签了大国文化,改名王蓉,推出了同名专辑《Wang Rong:王蓉》,这是她的第一张专辑。唱片公司没有对她进行过度包装,尽量保持了她的本色,传唱最广的那首《完美》的MV里,她留着三毛式的中分长发,白T恤配长裙,抱着一把吉他,在海边的暮色里唱歌。

王蓉的出道,恐怕还是和吉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她曾在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就读,成为吉他大师刘天礼的学生,也认识了刘天礼老师的儿子刘原龙(老猫)。那时的他,已经进入唱片业,是香港天星娱乐的音乐总监,后来,他又成了大国文化的制作总监,从此和王蓉开始了12年的合作,王蓉的大部分专辑,他都是制作人。

2004年,《我不是黄蓉》,2005年,《多爱》,两张专辑,气质统一,出现多首高传唱度的歌曲,例如《哎呀》《爸爸妈妈》,王蓉当年的成名曲《云不知道雨知道》,也在重新编曲之后,收入《我不是黄蓉》专辑。但2006年的单曲《芙蓉姐夫》,却显示出她裂变的迹象,这首歌讥讽了刚刚成名的芙蓉姐姐,已经初具神曲样貌。

老猫也在那之后,加快了奔向神曲世界的步伐,这几年最脍炙人口的神曲,有好些出自他手。当然,最新的成就,还是他和王蓉合作的《好乐Day》和刚刚亮相的《坏姐姐》。这两首歌里的王蓉,已经不是早先的那个民谣王蓉了,甚至和2006年后的舞曲王蓉也不一样,这里面的王蓉,是一个难以定义的王蓉。

《好乐Day》的MV里,王蓉和伴舞女郎掀裙子的动作,注定引起争议;《坏姐姐》里,王蓉手里拿着一个粉红色的麦克风,形状引人遐想,同样引人遐想的,还有一座粉红色的大炮,最后,那个大炮甚至射出了一股火花。这两首歌里的王蓉,造型冶艳,复古的发型和装束,配以亮片、假花和假首饰,廉价而浮华,充满各种性明示性暗示。

王蓉在这些形象中间来去自如,倒也符合明星的定义,明星本就是可写性的文本,任由他们身后的力量和群众一起书写和改写。那些歌,只要放慢速度,改变伴奏,就会从浮华变为凄怆,也说明了,音乐就是一种心理暗示、一种催眠,给出的条件,决定了得到的结果。

但“好”是什么呢?王蓉和老猫,在那个俗歌艳曲的世界里,是好的,是精致的,但他们明明是有能力的,而不是迎合。但创作只是创作吗?创作其实还是评价,评价的是所在的时代和时代里的人。老猫和王蓉,固然在用他们的歌填补空白,却也在做出评价:此时此地,还是这样更好。

似乎也只能这样了。但当我们看到粉红色大炮上的王蓉,还是免不了想问,你变成这样,那个弹吉他的王蓉知道吗?云不知道,雨也不知道。

教学评价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 篇4

教学评价和整个教学系统一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总的来说,教学评价经历了古代教学评价和现代教学评价两个大的发展阶段。

(-)古代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几乎和正规教育具有同样长远的历史。早在西周时期,就有文献记载了周王命令静在学宫中掌管射猎,并在一段时间后考验其教学效果和赏赐他的史实。我国古代最早一部教学论专著《学记》中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表明当时的学校已建立了稳定的具有明确内容和标准的“考校”制度,即教学评价体制。这可是最早的教学评价思想。

科举考试从公元606年开始,在中国持续近13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教学评价形式,是一种通设科考试并根据学科考试成绩录用官吏的考试制度,主要也是针对考核学生学力水平而言。隋炀帝大业六年(公元606年),置进士科,创立科举考试制度。自此以后,科举考试就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教育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在形式上,“唐取士以诗赋,宋取士以经义论策,明、清取士用八股文”。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前后历时1300年,在世界上开创了文官考试的先河,是古代社会最有影响的教学评价体系。它能破朋党之私,对选拔统治人才有积极作用。但它题少面窄,评价标准的客观性不强,并且容易导致士子醉心于功名利禄、荒废学理,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这是一种典型的突出管理性功能而牺牲教育性功能的教学评价制度。

西方,考试制度建立要稍晚些,大学考试用口试是在1219年,中学笔试是在I599年,毕业考试论文式作业考试是在1787年,法国于1791年参照我国科举制度建立文官考试制度。

在很长时间里,考试作为一种鉴定和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起积极作用,且对检查记忆性知识、检验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也是比较有效。但这种传统考试存在许多严重弊端,如考试内容大多是有关陈述性知识,偏于记忆,命题缺乏科学性,评分标准不统一,不够公正、客观、准确。为改进考试方法,教测验便应运而生。

现代教学评价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实验心理学个体差异研究的进步和教育统计学的发展,教育理论工作者们开始探讨如何将心理测验的方法应用于教学领域,实现学业成绩考核客观化、标准化与数量化。现代教学评价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确立的,并在随后的岁月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美国学者e.枯巴和y.s.林肯研究指出,现代教育评价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四代不同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与此相联系,现代教学评价的发展也可以区分为相应的四个基本阶段。

1.1900~1930年左右是现代教学评价的第一个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测量理论的形成和测验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美国学者莱斯1894年开始研究儿童学习拼音的成绩测量问题,并于1897年发表了测量量表;l905年心理学家桑代克发表《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提出“凡存在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东西都可测量”。1909年又发表“书法量表”。桑代克被称为“教育测验之父”,拉开了美国教育史上著名测验运动的序幕。在此期间,各种学科学习量表先后问世,形成教育测量热,例如,斯东(1908年)和克梯斯(1909年)发表了算术成绩测量量表,有关拼字、作文、语文等方面的学习成绩量表也纷纷出现。各种学绩量表产生后,很快为许多学校所采用,例如,1911~1912年,纽约市曾对 3万名儿童进行了多种学科的学绩测验。俞子夷1918年编制《毛笔书法测验》,开我国编制教育测量量表的先河。20年代,教育测验和心理测验(尤其是智力测验)量表编制和试验工作在我国取得了较大进展。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教学评价,基本等同于教育测量,评价者在评价中仅扮演测量技术员的角色,评价的中心任务是“用科学的方法,求客观的标准,以矫正主观方法的弊端”,对教学评价中如何科学地解决教学信息的收集问题作出了贡献,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考试主观、笼统和偏于事实性知识与死记硬背,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它企图用数字来表示受教育者全部特征,难免流于形式机械化。学生态度、兴趣、创造力、鉴赏力等是十分复杂,很难全部量化。

2.1930~1940年前后是现代教学评价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最早倡导从“测验”转向“评价”的是美国教育评价与课程理论专家泰勒。在美国的“八年研究”中,由泰勒领导的评价委员会的工作是这一时期教学评价领域最有代表性的工作。泰勒认为,评价必须建立在清晰地陈述目标基础上,根据目标来评价教学效果,促进目标实现。枯巴等人认为,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对测验结果作描述,评价的目标不再是学生本身,而是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模式对学生学习最有效。例如,泰勒他们编制了许多测验去测量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师要求他们学习的那些东西,据此辨别、区分有效的目标模式。

3.现代教学评价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50年代至70年代。这一时期注重了真正的价值判断问题。目标参考测验在这一阶段发展起来。目标参考测验以教学目标为评价标准,关注的是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它和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出现联系在一起,关心教学目标的实现,注重以目标为参照系进行价值评判,是教学评价第三个发展时期的突出特色。这一阶段对评价标准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4.80年代以来,教学评价又有了新发展。项目反应理论把教学评价引向了计算机化和因人施测的方向。模糊评价法发展了教学评价的数据处理技术。枯巴等人提出的“第四代教育评价”,突出了教学评价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强调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之间的不断交互作用、共同建构、全面参与,对教学评价作了有益的反思和建设性构想。阿莫纳什维利在总结六七十年代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质性评价理论。实质性评价是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的特殊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评价、在集体的学习一认识活动中的评价、在学生个别独立的学习一认识活动中的评价三种形式,特别重视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形成以及教学评价的良好心理氛围的设计,强调了教学评价中的定性和描述等侧面。总的说来,80年代以来的教学评价,比较关注教学评价的人文精神和教育作用,可视为现代教学评价的第四个发展阶段。

(三)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考察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有助于我们观察教学评价的未来走势。从当前教学评价改革所显示的信息看,今后一段时间内教学评价发展可能会呈现出以下若干重要趋势和特征。

1.评价模式的多样综合。迄今为止,已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技术。不同的教学评价方法、技术,各有不同的优势和不足。为了保证教学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必须把各种不同的评价技术进行必要的综合、组合、改造和创新。事实上,当前的教学评价改革已注意到了评价模式的多样综合问题,比如强调定性和定量结合、模糊与精确结合、日常观察和系统测验结合、他评与自评结合,等等。这种评价模式多样综合的特点在今后将更加明显。

2.注重教学评价的教育性功能。在教学评价中,人们最初重视的是管理性功能。历史发展表明,过于关注管理性功能而忽视教育性功能的教学评价,往往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这样,在现代教学评价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性功能就逐渐受到了重视。它强调的是,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自觉地服务于教学宗旨,成为实现教学目的的促进性力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当前,教育性功能已逐渐突出出来,形成性评价和实质性评价的出现和发展,是有力的论据。今后,这一方面的功能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3.重视学生的评价能力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只有具有良好的评价能力,才能合理地选择和行动。帮助学生发展评价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提出的重要要求。学生的评价能力需要通过评价活动才能发展。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体系中,教学评价是最基本的评价活动,是发展学生评价能力的基础性活动。教学评价的未来发展和

改革,将突出通过评价培养学生评价能力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要通过教学评价,使学生掌握有关评价的原理、标准和方法,给予学生评价自我和他人的机会,从而提高评价能力。

吉他的发展与演变 篇5

随着历史的进程,管理的含义、内容、方式及特点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综观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史,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其演进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初至30年代:科学管理阶段(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

这一阶段对科学管理作出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有:

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德瓦尔钢铁公司总工程师泰勒致力于企业管理改革的研究,创造了一套科学管理方法,并于1911年出版了理论著作《科学管理原则》,提出以计划、标准化、统一管理作为三条基本原则来管理生产,代替以往的经验法则,从而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人们称之为“泰勒制”,泰勒也被誉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由于“泰勒制”的推行,使美国当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3倍,对世界的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后,泰勒的追随者也对科学管理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有:亨利·甘特,创造了“甘特图”,提出了“劳动报酬奖金制”等;弗兰克·吉尔布雷在建筑业中研究发展科学管理,在动作研究、工作简化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埃默森,著有《十二条效率原则》一书(1912),被称为“效率大师”。

2)管理理论之父——亨利·法约尔

亨利·法约尔的理论贡献体现在他的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当中,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管理理论;①将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分开;②提出了组织经营的14条原则;③提出了能力与管理层次对应的原则(法约尔法则);④提出了合理管理幅度的原则以及在一定范围内同级下属可自行协商相关问题的法约尔跳板原则。此外,法约尔还提出了对管理者素质和知识的要求。法约尔所提出的上述管理的理论要素和原则,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影响,很多方面直到今天仍然为管理工作者所采用。

3)组织管理之父——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创立了行政组织设计理论(又称古典组织理论),因而被称为“古典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式的“理论的行政组织体系”,他认为这是对个人进行强制控制的最合理手段,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而且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他的这些思想体现在其著作《社会和经济理论》之中。

此外,詹姆士·穆尼在与赖利合著的《组织原则》一书中,提出“协调、等级、职能”三原则,并提出管理是指导、激励别人的方法和技术,组织是把各种不同职责联系成一个协调的整体的方法。有突出贡献的英国著名管理专家林德尔·厄威尔,把泰勒、法约尔、穆尼等人的理论联系起来,系统化,并提出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三职能和预测、协调、指挥三项指导原则。

科学管理阶段的研究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这是科学管理的最大缺陷。

30年代到6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的发展阶段

行为科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这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需要更先进的管理方法。此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科学管理思想阶段及其管理方法不注重人的因素常导致管理效果欠佳,这就促使管理学家们从人类行为的角度对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各种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

埃尔顿·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麦格雷戈的“X—Y”理论

这段时期,除了行为科学理论得到长足发展以外,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对管理的见解,形成了管理理论纷呈、流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1961年美国管理学院院长孔茨把各种管理理论划分为6个主要学派;①孔茨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②杜拉克等人的经验主义学派;③麦格雷戈等人的人性行为学派;④巴纳德等人的社会系统学派;⑤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⑥马克兰特为代表的数理管理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到了80年代初发展到十一大不同学派,孔茨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1961年,菲根鲍姆博士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并出版《全面质量管理》一书,引起了管理学界的重视,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明显效果。

60年代至80年代初,以战略管理为主的企业组织理论发展阶段

60年代之后,由于环境变动剧烈,越南战争爆发,加上汇率浮动,美国经济内临石油危机,外遇崛起的日本及欧洲的挑战,科技竞争愈演愈烈。管理学界开始重点研究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谋求企业的生存发展,出现了战略理论的研究。例如,安索夫《公司战略》(1965)一书的问世,开创了战略规划的先河。到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出版,标志着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书中将战略管理明确解释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为保证企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对企业全部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规划与指导”。同时,论述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著作还有劳伦斯等人的《组织与环境》(1969),提出公司要有应变计划,以求在变化及不确定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卢丹斯的《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1976),其核心是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即按不同形势、不同的企业类型、不同的目标和价值,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选择最好的管理方式,认为普遍适用的万能管理理论方法是不存在的。权变理论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日益为管理实践所证明。还有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1980)可谓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顶峰,其许多思想被认为是战略管理理论的经典,并在全球范围产生了深远影响。

80年代至90年代初:企业再造理论与企业文化管理理论

进入80年代后,管理学因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在管理中作用的凸现,三四十年代形成的企业组织愈来愈不能适应新的、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管理学界提出要在企业管理的制度、流程、组织、文化等方方面面进行创新。美国企业从80年代起开始了大规模的“企业重组革命”,日本企业也于90年代开始进行所谓“第二次管理革命”。其间,企业再造(也称组织重组、流程改革)风潮相当流行。企业再造理论的最终构架由迈克尔·哈默博士与詹姆斯·昌佩完成,他们在其合著的《再造企业——管理革命宣言书》(1993)中阐述了这一理论:要使现代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的优势,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的根本改造,以适应竞争、客观环境变化、顾客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企业再造的首要任务是企业流程再造,系指以组织过程为出发点,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和一项活动的价值贡献,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将人力及工作过程彻底改变,重新建立组织内各层关系。

此外,对企业再造理论作出贡献的还有日本学者小林裕,著有《企业经营再造工程》(1993),完成了日本管理学界对这一时期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总结。美国的特蕾西·高斯、理查德·帕斯卢卡等也有所建树。

“企业文化”管理理论是80年代中期产生于美国,源于日本80年代初的经营管理的成功。当时日本的企业文化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如终身雇用、年薪制度等各种福利,让员工对公司产生极大的向心力,从而以踏实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促进了日本企业的蓬勃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管理学者的关注,是全球普遍重视的战略管理之一。研究者和提倡者普遍认为,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成功的关键,反映了当代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

90年代以后:全球化及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信息与知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获取这些资源提供了可能;顾客的个性化、消费的多元化决定了企业只有能够合理组织全球资源,在全球市场上赢得顾客,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这一段时间管理理论的研究发展更加活跃,影响较大的有学习型组织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1990年由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强调营造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建立有机的、柔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在这种组织中,作为“教师”的领导者应提高员工对组织系统的了解能力。学习型组织包括五要素: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系统思考。企业如果能够顺利导入学习型组织,不仅能够达到更高的组织绩效,更能增强组织生命力。学者阿里·德赫斯在《长寿公司》一书中也指出,成功的公司是能够有效学习的公司。他认为,知识是未来的资本,只有学习才能为不断的变革做好准备;此外,罗勃特·奥伯莱与保罗·科恩合著的《管理的智慧》中描述了管理者在学习型组织中的角色的变化,他们不仅要学会管理学习的技巧,还要使自己扮演成学习的领导者、师傅和教师的多重角色。

除了学习型组织理论外,90年代还有一个热点——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管理是网络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想与方法,得益于90年代的信息化蓬勃发展。知识管理的思想结合互联网建立入口网站、资料库以及应用电脑软件系统等工具,成为企业积累知识的财富,创造更多竞争力的新世纪利器。知识管理的代表作是杜拉克的《知识管理》一书,其主要内容是要在组织中建立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信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地回馈到知识系统内,最终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从而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成本,有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市场的变迁。

知识管理只有让知识与创新、管理、组织相结合,知识才会成为生产力。时至今天,知识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是目前的热门话题。

结语

纵观20世纪管理科学的发展史,尽管学派众多,理论纷杂,但基本上是按互相联系的两条路径演进的。一是组织理论研究:从经济人组织向社会人组织、自我实现人组织、文化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演进;二是管理方式方法的研究:从科学管理方法向行为科学管理方法、管理科学方法、流程管理方法、信息和知识管理方法的演进。这两条路径的演进反映了工业时代的管理经历形成、成长、成熟各阶段开始向信息时代的管理转变和改型。

吉他的发展与演变 篇6

《论契约自由原则的演变与发展》一文对契约自由原则的产生及发展历程进行了详尽阐述。全文论述了契约自由思想的形成、契约自由原则的兴起及对其的限制,并简要介绍了契约自由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契约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的智者伊壁鸠鲁有一种把“法”解释为“契约”的倾向,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将契约的论述与正义联系在一起。1我们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观点,即认为契约关系是在现代社会中突然发生的,这是一种历史突变论的思想方法,显然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与任何事物一样,契约关系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2

本文作者亦认为契约自由的产生和发展是时刻依托着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并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变化。但同时,契约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又会反过来实现后者对前者的确定与制约。依作者看来,契约的产生就像卢梭所说,人类在将自己的权利全部转让之前,尚处于自然状态,而社会契约的订立是人类由自然状态走进社会状态的一个里程碑;契约自由随着古罗马版图的不断扩大而在万民法的诺成契约中开始出现;随着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而实现“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到19世纪这四百年间契约自由得到飞速发展并形成成熟理论体系;自20世纪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时期,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逐步加强,通过各种法律的创设和实施,契约开始受到限制。

古罗马时,社会经济发展仍处于相对较低的程度,国家权力对市场有着严格的约束力,法律对契约的形式的要求很严,所有的契约均是要是契约——交易当事人必须亲自到场,按一定的程序行为,说出固定的术语,并有证人在场。至于这种固定的术语是否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愿法律是不过问的。这与中国西周到汉代时期的契约制度相仿——中国当时的契约仅注重其制定的形式和考虑其在财产争诉中的1张维新,《浅析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法律思想》,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第24卷第5期。李瑜青,《法律社会学理论与应用》,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308页。

凭证作用,而协议以及立约双方的合意等是不考虑的。而到了南北朝尤其是唐朝时期,国力十分强盛,对外的贸易往来频繁,当时契约的订立,已和罗马法一样,十分强调立约双方意思一致,强调协议、两和,反对强制。3然而遗憾的是,中国非常早地进入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4,却延续了两千多年才跳出这一“正统”,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就是根本无法建立发育充分的市场经济,由之而来的即是这两千多年来契约自由在中国从未被广泛适用。与之相配套的法律也时时处处体现了“控制”、“干涉”、“计划”甚至是“阻碍”。在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契约自由原则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其巅峰的代表是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和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而前者可以说奠定了自由主义近代契约法的基础。20世纪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垄断时期,国家开始加强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其中法律的中心观念也逐渐由个人移向社会。契约作为调整经济基础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手段,也无法逃避这一深刻变革。当前还未散去的经济危机“阴云”更是为契约自由原则套上了更加牢固的“枷锁”。这即是法律对契约的反作用力。

汉字演变与传播发展的关系 篇7

关键词:汉字,演变,传播

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到来, 被称为人类传播史上继语言之后的第二座里程碑。汉字与字母拼音文字一样, 都是形、音、义的结合体, 而不同之处, 则在于汉字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图画记事, 往往能见“形”而知其“义”, 其中本身即带有丰富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汉字演变的历史也可以称为传播发展的历史, 汉字不断简化的过程, 有力促进了传播的发展。如果以“隶变”为分界线, “汉字字体演变的进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 即古文字阶段和楷隶阶段。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 (公元前3世纪晚期) , 后一阶段起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本文即以这两个阶段为分期, 以几种重要的文字形体为论据, 浅议汉字演变与传播发展的关系。

一、古文字阶段

按照传统观点, 古文字指先秦时代的文字, 本文将古文字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以便于探析其与传播发展的关系。

(一) 字无定形时期

“文字的产生是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关系还没有发展到使人们感到必须用记录语言的办法来记事或传递信息之前, 他们只能用图画来代表事物。”在远古时代, 人类智力并未完全开化, 人际交往局限于相邻部落、相近区域的狭小空间内, 信息的流通主要是靠口语进行传播, 或以实物来传达某种意义, 传递的信息很容易被误解, 大大降低了信息的流通效率, 因而此时的传播活动并不是十分广泛与活跃。其文字也无定形, 而是用与具体事物、事件相联系的图形来表意, 比如阴山岩画的围猎场面和猎牛训牛的岩画、云南沧源岩画中的巫师祭祀的场面, 有的学者称之为图画字。严格地讲, 图画字并不是一种文字, 但其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 为今人了解远古时期人类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从传播的角度则具有重要的史料意义。

(二) 字体初步规范时期

“在已经发现的各种内容比较丰富的古汉字资料里, 时代最早的是商代后期 (约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 的甲骨文和金文, 它们是已经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的成熟文字。”商朝与西周时期, 是中国古代比较稳定的一个时期, 其传播活动也比以往活跃了很多。由于有了统一的国家组织, 有了较为稳定的疆域, 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 且不再局限于狭小的空间之内, 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也更加多元化, 不再只是简单的与生存有关的信息。也许正是由于传播活动的频繁也促进了文字载体的发展, 人们为了能够更有效地记载和传递信息, 便使用了更易于流通和保存的文字载体——甲骨文及青铜器。

以甲骨文的内容而言, 其对于古代信息延续至今的纵向传播即今人了解史实的便利性上, 尤其是一重大贡献。甲骨文目前可识别的有1500多字, 且六书俱备, 这比仅以象形表意的图画类文字更具科学性, 传播的信息也更加准确。从文学角度, 甲骨卜辞可以称为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 “这些卜辞所记载的内容相当丰富, 包括祭祀、农业生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许多方面, 真实朴素地反应了殷商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状况”。其可信度比一般史料文献要高, 是研究古代社貌的重要资料, 体现出鲜明的文化传承功能。

甲骨文“大多数字还没有完全摆脱原始图画的特征, 且字形结构不稳定, 其中有些字可能是表抽象意思的, 难以用恰当的图形描画出来, 以致有一部分甲骨文至今无法识别。正因为如此, 所以它还只称得上汉字的雏形”。因而这一时期只能称为字体的初步规范时期。

(三) 汉字统一时期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动乱的时期, 但也是传播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 不仅有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 同时有一批杰出的宣传鼓动家。他们的宣传活动不仅为建立我国的传播学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资料, 同时为建立闻名于世的中华文化起过重大的作用。”具体体现在诸子的著书立说与传播实践上, 此时的文字已成为传播思想的重要载体。从文字使用的角度来看, 又是严重制约传播活动的时期, 突出表现在各诸侯国文字的不同形体上, 这也是各诸侯国为保持其文化的独立性, 控制思想、服务于政治的一种手段。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 为维护稳定, 钳制思想, 控制言论, 采取了一系列极端的措施, 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彻底剥夺人民阅知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暴君。但其措施中也有积极的部分。秦朝对中国传播事业发展的最大贡献是统一文字, 废除六国文字, 改用一套简化笔画的文字, 即秦篆, 或称小篆, 这是汉字产生以来的第一次通过官方行政和法令手段的正式定型, 汉字由此进入了统一规范的阶段。

二、今文字阶段

(一) 隶书

“在小篆成为 (秦朝) 官方统一规范成型的标准字的同时, 另一种首先不被人重视的由徒隶下等人在草写篆书中形成的篆文简写体悄然兴起了。”由于是徒隶之流使用的, 因而称之为隶书, 其方正、简便、通俗易写, 很容易被人接受。秦灭之后, 书写方便并已被社会普遍接受的隶书便取代了小篆的位置, 成为大众通用的字体。隶书的出现, 是古今文字的分界, 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隶变”。

“隶变”对于传播学来说, 也是场重大变革,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隶书比以往任何一种文字都便于书写, 因而流传范围极广。从隶书的起源来看, 其兴起是因为秦国统一六国后, 政务繁忙, 在官府中负责文书工作的“徒隶”为尽早完成任务, 便快速简写小篆, 这种方便、轻快的写法自然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被广泛使用到各类著作中。隶书易学易写的特性必然使识字人数增加, 又加快了各类著作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通, 各类知识得以广泛传播。因而, “隶变”对于传播学的意义在于, 带来了传播速度与传播效果的提高, 也为人际的信息交流与史料的文本流传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二) 汉字楷化阶段

“两汉时代通行的主要字体是隶书, 辅助字体是草书。大约在东汉时期, 从日常使用的隶书里演变出了一种简便的俗体, 我们姑且称之为新隶体。到东汉晚期, 在新隶体和草书的基础上形成了行书。大约在汉魏之际, 又在行书的基础上形成了楷书, 楷书出现后, 隶书和新隶体并没有很快丧失它们的地位。经过魏晋长达三百年左右的时间, 楷书才最终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主要字体。”

汉字楷化对传播学的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 楷书字体更加规范, 更便于识读和书写, 且沿用至今。魏晋之后的各朝代都有重要的文献资料流传下来, 有的是文本形式, 有的是刻石形式, 无论是哪种形式, 都是今人研究古代历史风貌的重要依据。楷书与现今使用的文字一脉相承, 今人在研读魏晋之后的文史资料时, 要比研读用甲骨文、金文写成的资料轻松了很多, 这些文史资料的流传即是一种传播活动。

第二, 唐代出现了木刻雕版印刷技术, 宋代出现了活字排版印刷技术, 都以楷体为使用字体, 这是由楷体的特点决定的。楷体字结构明晰、笔画规范、形态端庄、美观大方, 最适于雕刻印刷。印刷术的发明之所以在人类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楷体的出现也是功不可没的。试想, 就我国而言, 如果没有使用楷体, 而是使用以前的任何一种字体, 比如甲骨文, 都会使印刷效果大打折扣, 某种程度上也会造成传播效果的降低和传播发展的延缓。

(三) 汉字改革时期

从汉字字形上看, 文字演变的历史其实也就是汉字不断简化的历史。“汉字中的简体字由来已久……唐宋以后简体字逐渐增多, 因为简体字易于书写, 在民间尤为流传, 在古代的字书、碑刻、书法、简牍、话本中都可以看到简体字。”然而, 繁体字、异体字并没有被废除, 造成长期以来繁简字、异体字共用的混乱局面, 这是对信息与知识传播的障碍, 不利于传播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于1954年12月成立直属国务院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1985年12月16日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 开始进行文字简化的工作, 并于1964年发行《简化字总表》, 1986年10月, 经过对该表的调整与修正, 重新发表公布。从此, 汉字的使用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关于汉字改革对传播学的意义, 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在现今社会的背景下, 在繁简字、异体字大量存在的文字系统中, 人们在看书、读报、上网查看信息等诸多方面将会遇到何等的麻烦, 媒介的传播效果又会受到何等的影响。因而, 新时期汉字的改革, 不仅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 同时也是对传播发展的重大贡献。

综上所述, 文字是人类交往、生活的重要工具, 也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文字的发明则把传播从这种口耳相传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并置于时间的绵延之中。通过文字, 人们得以在任何时候同任何人包括素昧平生的人, 建立现实而非幻想的传播关系, 借助文字相隔千年万里的人也有可能沟通思想、共享信息。”汉字演变与简化的过程, 也是不断推动传播发展过程, 主要体现在信息流通效率的提高和推动文化传承等方面, 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裘锡生.文字学概要[M].商务印书局, 2007.

[2]廖才高.汉字的过去与未来[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7.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第一卷) [M].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4]戴元光.21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5]宋诗芬.汉语言文字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2024医院突发事件风险排查整改总结下一篇:逆变器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