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2024-07-04

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共12篇)

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篇1

性。然后指导学生用几句连贯的话完整地叙述出来。在此基础上,我又启发学生根据画面展开联想和想象,并指导学生把画面上老师同学上课时的表情动作等内容用几句连贯的话表达出来。这种说话训练方式,既调动了说话兴趣,又渗透了观察方法,从而使说话训练有层有序、活泼有效。

二、听说结合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在学习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一特点,我经常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益智的故事,以增强他们的有意注意。要求他们听清内容,抓住重点,听后,用自己的话讲给同学们听。由于学生对故事特别感兴趣,所以听起来认真,讲起来绘声绘色,生动感人。

三、课内课外结合在训练说话过程中,我有目的、有计划地拓展训练空间,使其由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如举行踢毽子、跳绳、小制作等活动比赛,活动后让说说活动过程或比赛场面。这样练练说说、赛赛说说、做做说说,大范围练习,调动了学生说话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表达能力。

四、创设宽松和谐的气氛,使人人参与说,人人敢说,人人乐说。

宽松和谐的气氛来自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现在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提高了,但是有的同学喜欢多说,有的同学不爱说。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会说、敢说才不至于在竞争中失败,所以现在必须好好锻炼自己。语文活动课上,读绕口令,交流积累的精彩片断,讲《小红帽》等栏目的故事等,总是鼓励中下等学生先读先说,或以优秀生带动中下等学生来读来说,老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表现,或目光赞许,或点头示意,或微笑鼓励,或语言点拨......让全体学生都从老师那里得到鼓励,从而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另外,在练说过程中对口齿清楚、声音洪亮,有感情,进步快的同学,奖一朵小红花,以资鼓励,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使人人乐说。

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篇2

农村小学生都不善于言谈,要么不敢说,要不不知道怎么说。尤其是我们农村偏远地区,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究其原因,不仅与我们农村教师口语化教学弊端有关,而且农村小学生各种不良心态的存在也是重要的原因。具体说来,可分以下几种:

1.性别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男女学生在发展规律上有明显的差别,而性别差异的研究蕴藏着极大的教育潜能。我们在一线从事教育的教师就不难发现,女生在语言表达上要强于男生,口语更清晰,表达更流畅。每一次学校组织的朗诵大赛,获奖的基本是女生;语文学科和英语学科的成绩女生也要明显好于男生。所以作为老师应重视这一差异,因“性别”施教。

2.性格因素。

人的性格可分外向型和内向型,性格内向的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与性格外向的相比明显存在着差异。内向的学生不太爱讲话,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心里有话总喜欢憋着,久而久之,变得更加内向,甚至连和别人讲话都面红耳赤,结结巴巴。而性格过于开朗的学生则侃侃而谈,无话不说,叽叽呱呱,口无遮拦,说话没有目的性,过于口语化,有时还容易引起误会,有时又会破坏纪律。作为老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性格”施教。

3.教育因素。

一般而言,每一个教师都有一定的偏袒心理,在教学上很难做到面对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或朗诵课文总是那么几个勇于表达的人参与,受表扬的也是他们几个。很少老师会耐下性子来花时间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在他们眼里,爱不爱说话似乎是人的天赋,于是就慢慢地放弃了对他们的培养。失败的教育导致了失败的结果。

4.环境因素。

“橘生于南则为橘,橘生于北则为枳”,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事物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他们每天所面对的人和事都不同,接触的社会可能也有所不同,这对于年幼的学生来说,影响是相当大的。一个乐观和谐的家庭可以造就开朗善谈的小孩;一个充满矛盾的家庭,可能会把小孩引向孤独内心的境地。作为老师要及时了解这些,因人而异,利用多种途径帮助一些在口语上有障碍的学生尽快适应。

二、训练说话能力的一些方法

当今社会,说话能力直接关系到他在未来的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状况,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学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不断的努力创造条件改造他们。说话是可以塑造的,上天不肯给每个人善于言谈的天赋,但又给了除聋哑人之外的每个人去学习说话的平等机会,我们应该珍惜。那么,我们该从何入手,才能收效显著呢?

1. 课前演讲。

为了锻炼学生说话的能力,可开设“课前小演讲”活动,有班干部组织,教师一旁指导,根据生活实际制定一些简单而有趣的问题,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定时演讲,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台演练,说出自己感兴趣的话,然后学生或老师讲评。评价学生时要多多表扬,尽量让他处于开心的学习环境中,不要去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2. 课文复述。

复述课文是指学生将学过的课文经过加工、处理,用自己的语言以口头形式表达出来。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材料的组织能力和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复述和朗读课文有很大的区别,抛开课文,凭借自己的记忆力和对课文情感的感受能力去重新组织语言,把课文的情节与主题,人物的感情和动作通过口头表达出来。多数文章都有一定的情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多次朗读后尝试复述课文的基本内容。特别是一些有趣故事课文,应该留给一些说话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然后让那些怕说话的学生第二次复述,撬开他们的金口,加入口语训练的队伍中来。

3. 组织辩论赛。

利用课文教材为素材,在合适的时间组织辩论赛,人人参加,重在参与。我们可让学生围绕一个辩题(如“老人被车撞倒该不该帮忙”、“学生看电视会不会影响成绩”等)分成两大组发表相对或相反的意见,双方必须根据对方发言的内容机动灵活地变动自己发言的内容,对双方的关键意见必须针锋相对、毫不迟疑地给予回答,这种方式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机智应变能力和语言的精确性、论证性等。

4. 成立口语类兴趣小组。

比如,辩论小组、相声小品小组、课本剧小组等等,给他们尽可能的创造环境,让更多感兴趣的学生参与进来,在口语训练这个大家庭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说话能力。教师要加以指导,使兴趣小组有组织,有目标地进行,并随时带到气氛,尽量把学生带到活动的情景之中来,使每个学生都用心参与。同时还应该联合家长,共同帮助孩子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一味地强行孩子按自己的标准来说话,更不能有语言强迫症,要平等的交流,打开学生愿意表达敢于表达的心门。也可以要求孩子把每天学习的语文课文复述给父母听,和父母谈里面的一些主人翁,久而久之,学生就愿意和家长交流。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篇3

一、引导学生摘抄,积累语言

中学生对课外读物兴趣浓厚,但常常只是粗略的浏览一遍,收获不大。于是,我就跟学生讲女作家叶文玲就是靠摘抄成为一代名家的,讲摘抄的好处,学生们对此很感兴趣;我又拿出我自己在中学、大学以至在工作后的摘抄本,让学生们传看,教给他们怎样摘抄。学生兴趣更高了,纷纷买来了精致的硬皮笔记本,工整地抄上了自己认为精彩的文章,并且经常相互传阅,相互交流。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眼界,积累了词汇。

二、鼓励学生多发言,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说话能力也是锻炼出来的。学生在校时,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训练,对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耐心培养,可以使学生逐步克服想说而不会说,偶尔一说便手足无措、心慌口讷的心理障碍,进而使他们说话时能够语音清晰,意思明确,条理清楚、态度自然。

课堂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最佳场所,教师要多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说。起初,学生不愿意说或者不敢说,怕一旦说错了,被老师和同学们笑话,于是我就鼓励他们,说错了没有关系,关键是有没有说的勇气。一般情况下,成绩好的同学敢发言,成绩差的同学不敢说。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我就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从书中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让这些学生回答。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的说话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注重听说训练,给学生说话的机会

现行语文教科书中安排了一些听说训练,这是培养学生说话的有效途径,如语文实践活动“论辩之中练口才”一课,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论辩中捕捉信息及快速做出反应的能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同学们学完后,便模仿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辩论会,以“开卷是否有益”为题进行辩论,正方、反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辩手们相互配合,认真听取对方的发言,举出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驳。学生们参与的热情都很高,有的学生在这次活动中没机会参加,盼望能在下一次的辩论会上一展自己的辩论才能。可见,学生心中有很多话要说,只要有说话的机会。

四、利用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每天上课前五分钟在班里安排一个小演讲活动,一次安排一位同学,每天轮流演讲,自选内容。学生都有了上台的机会,可以讲英雄事迹、名人故事、寓言、童话、小笑话等。这样,一方面,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学生们一天听一个故事,日积月累,就为他们的写作积累了素材。

听话 说话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篇4

内容提要:

我认为听话・说话教学的最大功能在于有益于人生,有益于人的发展,它是提高学生言语能力、感知和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塑造人格、形成“学力”的基础工程。在听话・说话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性和积极性,给他们留下更多的思维空间和思考时间。说出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引起学生对生活材料的注意和积累,在社会大课堂中得到教益和发展。

关键词语:

学力 教学梯度 激励竞争 因材施教

能力,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心理现象。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各种能力不仅在质和量的方面有差异,而且能力表现的早晚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些人在儿童时期就显露出非凡的能力,这叫“早慧”或能力的早期表现。这些人并不是天生的,他们除了具有良好的素质条件外,主要是从小有一个良好的接受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环境,以及勤奋学习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作为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工作者,发掘学生的各种潜在能力,达到学生自身的自主、自觉、自为的个性和能力的平衡、和谐发展。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在对学生进行听话・说话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深深认识到:听话・说话教学能极大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下面是我的一些认识、原则和方法。

一、认识

一般老师认为,抓好听话・说话教学其目的在于为读写打好基础,这种认识有失偏颇。

我认为听话・说话教学的最大功能在于有益于人生,有益于人的发展,它是提高学生言语能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论文 篇5

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必须贯穿在语文教学之中,应和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结合的方法是:

1.1运用词语练习说话。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用词语练习说话的训练,这种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实现从理解词语说话的能力,让学生首先会用所给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上中高年级后,要求学生不但能用所给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而且还要把这句话说具体。在进行此项练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词语是否理解了,能否正确运用,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1.2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说话训练。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材料,也是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主要依托。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注意挖掘教材有利于提高语言水平的因素,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在授课时,老师可边讲课文边引导学生练习说话,用说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讲《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时,老师帮助学生理解了“乌鸦的羽毛真的漂亮吗?嗓子真的好听吗?狐狸的话切合实际吗?”这些问题后,再引导学生说说狐狸为什么这样说。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后,心里是怎样的?

1.3利用文中插图练习说话。小学生现在用的新编语文教材,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在教学课文的过程中,既可以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借助插图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在利用插图练习说话时,老师要指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教给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使学生能够透过画面的静景想象动景,从人物的神态、表情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然后,用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将插图的内容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

如教学《妈妈的账单》时,学生初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后,我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彼得母子的表情,想像一下,她们会说些什么。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1.4通过复述,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老教材中有一些故事性强,语言生动的课文,学过之后可以让学生复述。在复述过程中,强调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允许学生有某些发展与创造,可以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综合、概括、作适当的取舍,通过自己的口,把课文的精神实质,作者的爱憎褒贬等生动地复现出来。这样久而久之,坚持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就会大有进步。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活动,进行说话训练

为了培养学生说话训练的兴趣,老师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例如:“小小新闻发布会”,让学生把自己听到的、见到的、有趣的、有意义的事讲给大家听。“故事会”不仅让学生讲故事,而且讲完后让大家评论讲的怎么样。“课文表演”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己选择角色,设计人物的动作和对话。“专题讨论会”让学生按照规定的题目和要求,在会议上口头发表意见。由于语文课外活动满足了学生爱动的欲望,符合学生心理需要和认知规律,充分调动了学生说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学生说话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或搜肠刮肚,或词不达意。究其原因,除少数学生是由于缺乏认识事物的能力,表达不清楚以外,更多的则是腹中空空,语言贫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中国文化中的成语和名言警句,语短意深,信息量十分丰富,启人想象,发人深思,还有文章中那些优美的词语,生动的句子,深邃的意境,深刻的哲理。让学生理解了,感动了,信服了还不够,特别是那丰富的语言材料,得让学生吸收,化为自己的营养,吸收语言营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多读多背,以便做到随时取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如果有几百篇优秀文章烂熟于胸,学生定能出口不凡。

4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说话能力的训练

要想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仅仅靠上语文课的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老师与学生课外相处的时候,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随时纠正学生语意不明,用词不当,使用方言土语,句子不完整等语病,把说话训练贯穿到日常生活当中,是不是随时注意语言教育,能不能够抓住语言教育的时机,是能不能提高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老师与学生相处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是说话训练的课堂。教师应善于抓住时机巧妙的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篇6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让学生学会文明地与人沟通交流”。 小学低年级的说话能力是学生基础的学习阶段。 加强学生的说话能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更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很大的帮助。学生的说话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如何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也是提高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基础。 多层次、多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对于语文课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怎样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呢?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结合低年级的语文教材说话来练习安排。 具体来说,主要的训练方式有两种:一是看图回答问题;二是看图说话。 但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对学生的说话训练, 从而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谈谈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几种训练技巧。

一、看实物,说句子

心理学告诉我们: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概括能力处于直观形象水平, 思维活动的直观形象性是很突出的。 针对这一特点,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时,教师可先参照实物引导说话。比如, 教师可先把一个漂亮的文具盒放在讲桌上,然后让学生分别从颜色、形状、作用诸方面各说一句话。 这样,学生有物参照,就能做到有话可说了。

二、找联系,组句子

进行这种形式的练习是为了从表达与思维的联系方面训练学生。 为此,教师可给学生出示看似毫无联系, 实则意思相关的词语,鼓励学生认真分析、综合,领悟其中的联系,并将词语组成通顺的句子。 比如:(1)草地里,黄牛,吃草,在;(2)做清洁,在教室里,同学们;(3)花,真美,的,公园里。 这样的练习,学生需综合分析才能完成。而且,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能同步获得提高。

三、填词语,扩句子

学生仅会说一句通顺的话还远远不够。为了让学生的口语表达逐步向生动、具体、形象过渡,在以上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在一句简单、完整的语句里补充修饰性或限制性的词语,发散学生思维,练习口语表达。比如:(1)( )的花坛里盛开着( )的牡丹。 (2)( )的雨点( )落下来。 (3)( )的蝴蝶在( )飞来飞去。

四、按句式,说句子

通过以上的练习, 句子的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已有一个清楚的、感性认识。 这时,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特定句式来说句子。比如,首先让学生按“谁、干什么、”的句式说句。 其次,让学生按“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句。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按“什么时间、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句。 这样安排练习,逐步加大难度,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从而可以达到训练的目的。

五、仿叠词,说句子

词语的重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能增强句子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于是,我利用这一优势, 给学生安排设计仿照叠词说句子的练习。 比如:(1)表示声音的:公鸡喔喔喔地叫着。 (2)表示颜色的:黄澄澄的鸭梨压弯了枝条。 (3)表示形状的:弯弯的月亮挂在天空。

六、创情境,说句子为了让学生在说话时有物可观, 有话可说, 我充分利用教学辅助手段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并加上表现自己个性化的语言, 对情境进行再整理和加工,然后再即兴表演。 学生只要悉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逐步用通顺、完整、生动的语句表达所设情境内容, 从而达到训练句子的目的。

七、依教材,说句子

教材中的儿歌、寓言、童话都带有一定的故事性或者是比较强的故事情节, 通过这些故事的描述也能增加说话的训练。 那么,选择什么样作为说话训练内容呢? 教师所选的训练内容不能单纯适应学生的口味, 追求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听听而已,而应该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启迪和教育性,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或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八、依托阅读,说句子

教学中, 我将说话训练辐射到阅读教学中。 因为只在说话课中训练学生说话,每学期练习的机会有限, 所得学生说话能力提高也肯定有限。 所以, 我依托低年级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情趣性强的阅读教学内容,用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堂上, 需要明确学生说话意识和策略的训练方式,注重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朗读一直都是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读书方式。 教改虽然在不断革新,教学方式也逐渐的多样化, 但是朗读仍然是现在不可或缺的语文教学方式。 朗读过程讲究眼脑口耳多种器官的相互配合,可以加深阅读语句的印象,从而使学生的记忆更加牢固。

九、拓宽内容,练句子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能更好地开拓他们的视野, 增长知识,还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和模仿能力。现在市面上的阅读刊物也比较多, 我们应该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去给学生挑选。 当然,我们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去选择适合他们的刊物。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应该选择一些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样书, 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完一本书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一起讨论一些故事情节。 通过他们之间的交流,能更好地让学生畅所欲言, 把学到的知识和道理分享给大家。

十、走进生活,说句子

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尝试与探索 篇7

一、及时激励, 培养自信

我所任教的学生都生活在农村, 一般都胆小害羞, 不敢在公共场合 (含课堂) 发言, 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缺乏勇气与自信, 更主要的是因为缺乏锻炼。我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让他们鼓起勇气, 敢于开口说话, 每接一个新的班级, 每上第一节语文课时, 我总会先让学生逐个登台自我介绍。平时上课, 对那些也很想说但一开口就脸红的同学, 对那些性格内向不愿发言的同学, 对那些说话扭扭捏捏不大方的同学, 对那些口齿不清说话结结巴巴的同学, 我尽可能给他们提供说话的机会, 让他们得到锻炼。即使他们说话语序混乱、缺乏条理或吐字不清、重复啰嗦或答非所问, 不知所云, 但是, 只要他们开口说了, 我就给他们以鼓励, 并请全班同学为他们很小的进步鼓掌, 以增强他们说话的自信心。这样, 学生说话的兴趣增强了, 说话水平也一天比一天提高了。

二、读说结合, 相得益彰

在语文教学中, 每一篇课文我都让学生先读后说, 要么说中心, 要么说读后感想, 要么说写作特点。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 同学们都认为“三拳”描写精彩逼真, 我就让同学们复述这部分内容。为了复述好, 同学们反复阅读了“三拳”描写部分, 从而起到了以说促读的作用。再者, 每周开设一节自由阅读课, 让同学们读后谈最大的收获, 有的谈立意, 有的谈词语, 有的谈句子, 有的谈选材, 这些也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说写交织, 水乳交融

在作文教学中, 我一般让学生先列一个写作提纲, 然后说一下自己准备写的内容, 最后动笔写作。如写记叙文, 我让学生先行说说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 说说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学生说的过程就是选材的过程, 又是布局谋篇的过程, 也是确定文章中心与写法的过程。先说后写, 既锻炼了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们的选材构思、遣词造句的能力。

四、活动载体, 以说促写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 现在所盛行的目标教学的导入部分都有课前谈话这一步, 我把它逐步演变为课前五分钟小演讲活动, 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事先确定演讲的题目, 划出范围, 内容由学生自己准备, 如朗读诗歌、散文、小小说、课外精彩片断或发表对某人某事的看法, 如有的同学在我讲《还乡梦》这节课前朗诵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 同学们的感情真挚地讲述了对家中父母的牵挂与思念。课外, 我组织学生开办故事会, 评出故事大王, 举办20分钟口头作文赛, 评出最佳口才奖。由于课内外以活动为载体, 很好地促进了学生说话水平的提高。

浅谈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篇8

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说”在其中是基础,是桥梁,是纽带。系统、扎实、持久的说话训练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语文学科的教学,不仅承载于一张考卷之中,更重要的在于语文科的工具性方面,在语文科的试卷当中,子、次、句、段、篇的考核均可列入,而独说话方面无法考查。即便是认真的老师,也仅限于说话教材中那星星点点的内容而已。其实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那是远远不够的。话,人人都会说,但不一定人人都能说得好。俗话说: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凭三寸不烂之舌,成就大事者,古今皆有。苏秦游说六国、诸葛舌战群儒传为佳话;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冠以周嘴铁儿,凭借其幽默、犀利的语言游刃于各种外交场合。就是现在的商业谈判桌上,应聘场中,语言的表达也是相当重要。由此可见,语文课上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对孩子的一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因此,培养学生说话能力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说话训练要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课堂说话训练。课堂是进行说话训练的主阵地,训练的要点、难点一般是在课内解决。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说话训练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并精心组织实施。首先要吃透教材,全面了解各教学阶段说话训练的要求,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制定说话训练计划,使之完整有序。这样既可以避免说话训练的随意性,又增强了针对性。例如,课程教材改革后的教材在说话训练方面就有明确的要求,各年级各学期说话训练的内容和重点各有侧重,对教材的这些特点,教师要心中有数。其次,每一节说话训练课,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方法要灵活,气氛要轻松,要引导学生敢于说话,切记千篇一律。如可以是口述见闻,要求学生用准确、清楚、完整的语言口述眼见耳闻的人和事;可以是说明事物,要求学生抓住事物特征,选择恰到的说明顺序来加以解说;可以是发表意见,要求学生把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老师和同学的建议,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1.随堂说话训练。这种训练是伴随着正常的语文教学进行的,主要形式是回答问题和复述课文。课堂回答问题是说话训练的主要手段,教师要舍得下功夫训练学生,逐步培养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做到语言准确、流畅、条理。同时,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最佳的说话环境,给予学生最多的说话机会,让学生多说。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看似简单,但由于形式多样,问法灵活,涉及面广,针对性强,若组织的好,学生都会踊跃参与,应该说是说话训练效果最好的形式之一。复述课文分概括复述和详细复述,前一种通常用于篇幅较长且情节简单或需全篇复述的课文,后一种通常用于较短的课文或者是精彩的片段。无论是哪一种复述,让学生记住必须忠实于原文。2.课外说话训练。相对课堂而言,课外说话训练更贴近实际,时间、地点、范围、内容、形式更具灵活多样。在形式方面,有故事会、专题讨论、作品分析、时事漫谈、辩论、演讲等;在范围方面,有两人对话、小组讨论、班级辩论、校会演讲、家庭讲故事等。在说话训练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量淡化“老师”的意识,不使学生有压抑、拘束感,力求创设轻松愉快的气氛。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也不要过于苛刻,要坚持以鼓励为主的原则。思维敏捷,语言流畅,表达严谨固然可喜,但反应迟钝,语言啰嗦,表达含糊的也不宜过于认真。只是这种形式往往参与的人数多,有时过于分散,需教师加强组织引导,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课外说话训练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学生的自我训练,这种形式更为自由,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如学生把每天的所见所闻,随时随地进行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还有课外练笔,可以先讲述,后动笔等等,都是说话训练的有效形式。二、说话训练要多样化1.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有话可说。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言。单纯的说话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将说话训练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出来,就会使学生有话可说。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并结合自身的观察再说上“几句”,这样,一方面使学习困难的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另一方面还能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创造思维得以发展。2.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尽情地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尽情说话,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说话训练能力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和利用这一条件,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多有一些说话的机会,练就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胆子,提高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表现能力。3.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根据的说。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寻求知识内在的联系,使学生的说有根据,避免出现胡编乱造、生拉硬凑的现象。4.大量朗读背诵是说话训练的根本途径。朗读背诵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是明显和全方位的。朗读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锻炼思维能力,又能潜移默化的将朗读背诵中的语言佳句、妙语韵味、表达风格变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更会在多读多诵中自觉不自觉地增强自身的语言感悟能力。因此,只有多读多背,记住大量的词汇,掌握丰富的知识,知识与技能才会在自己的说话中表现出来,形成自己鲜明的语言个性。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尽情地说,只有多说,说话能力才会提高。

学生说话能力培养之我见专题 篇9

说话能力对于语文能力结构体系的构建和语文教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培养说话能力主要抓好三个环节。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 能力。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整体功能大于各局部功能的总和。语文能力这个整体是由听、说、读、写诸要素 有机结构而成,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必须听、说、读、写一起抓。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某些原因,我国语文教学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虽有注意,但做得还十分不够,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重新探讨,以期引起 更多人的关注。

一、我们先简单看一下传统教学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注意不够的缘由所在:

首先,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们过去因受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限制,“声不能传异地、留于异时”。所以 人们利用声音、发挥声音效能的领域非常狭窄。人类一开始要想办法用简单的线条、符号等来克服声音的这些 缺陷,诸如“结绳记事”之类,所有这些,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书面语言(文字)的发展。这是人类语言发展 史上的共同特征,这也是口头语言本身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的最大局限。

其次,由于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意识积淀的影响,也使人们对说话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在相当长的一段 时间里,我国相当大一部分的人还是把能说会道与花言巧语等同起来,甚至有人把“祸从口出,少说为佳,不 说为妙”视为至理名言、生活哲学。直到今天我们不少人仍然信奉“沉默是金”的所谓“生活真谛”,这是中 国传统社会文化意识积淀给说话能力的培养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与此同时,建国后(特别是在“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有些人以“大老粗”为荣,不注意言辞的表达;而近来一些所谓“大款”也往往是口出 狂言、语不成篇、错漏百出,所有这些,对说话能力的培养更是带来了严重的消极效果。

再次,对高考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也影响了学校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毋需讳言,现在的中学教学在相 当大程度上是围着“高考”这根指挥棒来转的,因高考时没有专门对学生的说话能力进行考核,故而直接导致 不少学校对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忽视。

可说,学生说话的能力在语文结构体系中具有其重要的地位,任何的轻视或忽视都是 要不得的,而且是不应该的。

三、学生说话能力在语文能力结构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语文教学中,说话教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和作用。它可以更好地发挥语言学科的工具作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察:

第一是交际工具的作用。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包括书面语和口头语两种。虽然运用口语交际会受时空 的限制,但说话仍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因为以说话的方式进行交际既经济、方便而又有实效,它 不需要什么特别设备(每个人都有一张嘴、两只耳朵),不需要什么特别原料(只要有空气,就能传播声音)。不管多么复杂的意思,人们都可以用适当的话把它说出来。因此,有资料显示,在人类使用的各种交际工具 中,说话交际仍是最为重要的。

第二是思维工具的作用。众所周知,说话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将内部语言(思维)借助于语词,按一定的 语法结构快速地转换为外部语言(话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为了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总是边想边 说、边说边想,内部思维与口语表达迅速传递,不断交错进行着。“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在语文教学中,说话教学和思维训练是同步进行的。说话要边想边说,这就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敏捷,智 力的迅速发展。一个思维混乱的人,不可能会说出很条理的话。叶圣陶先生在《说话训练》一文中也提出说话 训练是开启学生思想之门、引导学生发表之欲的“总枢纽”。教师如果抓住了这个“总枢纽”,就会有效地带 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叶老的这个见解应当说是十分深刻的。

第三是定向交流工具的使用。口语具有“定向表述”的特点,说话人是在一定场合对特定的对象进行讲述。为使表达收到最佳效果,就要使讲话合乎对象的社会地位、身分、知识修养程度以及所处的心理状态等。这 也即是说,在说话时要考虑在不同的场合下,对不同的人该说什么样的话才适合。哪些话该说,说到什么程度 ;哪些话不该说,如何随机应变,如何换个措辞、换个方式去说才恰当,以至如何注意说话的声音技巧等。此 外,说话还可以借助“人体语言”(如说话时的手势、姿态动作等)和“副语言”(如讲话时的表情等)进行 表述。这是口头语言表达的一个最大特色。因此,说话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发挥语言的工具作用。

从另一方面看,重视说话训练也是社会发展

紊乱的人,一定 说不好话。只有思维清晰而又有层次,语言才会清楚而又有条理。所以,思维训练和说话训练应是同步进行的。

基于以上两方面,我们应把说话能力的培养与听、读、写的培养相结合,整体培训,才会真正使学生“能 说”。在阅读教学中,可根据课文内容及教学重点、难点,有目的地提出问题,或复述、或概述、或辩论、或 作专题发言。学生每节课都要想问题、提问题、讨论问题,聚敛思维,再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反复训 练,思维和说话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在作文教学中,则可让学生口头作文,即席演讲等,这是发散思维的训练。学生会想,会思维,也就能说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整体训练,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培养学生将 话说得清楚,让人听得明白。

第三,教会学生说话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会说”。“敢说”是基础,“能说”是基本要求,“会说” 才是目标之所在。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智力的综合体现,它需要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牢固的记忆能力、丰富的联想力、想象力、缜密的思维能力以及出色的表现力。说话技巧的训练内容大体有如 下几点:

首先是语音和语调。语音语调的变化会带来语义的变化。语调的不同,语音轻重位置的不同,表达的意思 便有较大差别。所有这些,应训练学生注意准确运用。

再次便是语速的训练。说话的快慢、急缓与表达的语意关系密切,喜、怒、哀、乐,各有所异,说话对象 不同、内容不同,语速更应有异。所有这些,都应具体训练。此外,因说话时目的、对象、场合的不同而应采 取什么样的措辞变化,如何把话说得大方、得体、有条理、切合语境,如何在说话时充分利用“身体语言”和 “副语言”等,这都要在训练过程中有所侧重。这样,学生掌握了这些说话的基本技巧,他们便会因时因地因 人而异,变得会说了。

当然,说话培养的最终目的还是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学生能真正成为 一个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要求的优秀人才。

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篇10

梅洲中心小学 吴炳林

随着科学文化的进步,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现代社会对我们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说话要严密,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内容。而当今农村学生却存在着许多问题:(1)神态紧张,声音偏低。(2)内容简单,词语贫乏;(3)语句重复、脱节,语病普遍。

那我们教育者该如何从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我就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谈四点自己的感受。

一、以“趣”引说

针对一年级小朋友怕单独说话的特征,我在教学设计中,努力创设良好的语言氛,消除小朋友说话时的紧张心态,激发他们敢说乐说的欲望。如:在入学的第一节课准备课时,我先谈话引入:“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览数学王国,喜欢吗?”接着指导看图:“从上往下看,你看见了什么?”学生纷纷言,然后有针对性的提问:“桥 上有几辆汽车?那些小动物开的?”再观察“小猫、小猴、小狗、小兔都把头伸在外边,扬着手,在干什么?”有的小朋友说:“在欢迎我们去做客。”也有的说:“它们在喊:‘小朋友,欢迎你们来玩。’”等等。在有趣的情景中发展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说话较完整的学生,我就给予表扬。对能连惯说几句话的小朋友,我就给他带上小红花,其他小朋友见了跃跃欲试,兴趣盎然。

平时的教学中,经常设计不同的游戏情节,鼓励学生大胆地说,有“啄木鸟治病,鸭妈妈找蛋、小猫钓鱼、邮递员送信、小猴摘桃“等等。根据内容,加哟学生的说话训练。如有的学生说:“大树伯伯生了病,我来给它治一治……”有的学生说“树上长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调皮的小猴子跑来了,抢着摘桃子…….”有了情节,学生说话有了内容,消除了紧张感。

二、以“画”导说

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中,到处是小燕、小鸡、小鸭、小猴、青蛙、蜻蜓、小鱼等小动物,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花朵。小朋友们可喜欢了。这些是学生练习说话最直观最殂象材料。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如:在教“6、7、8、9的认识”时,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投影。问:“画上讲了一件什么?”“天上的小朋友象什么?”经引导,学生们有的说:“跳伞的小朋友们像五颜六色的云朵在天上飞。“也有的说:”天上的小朋友们象一朵朵美丽的鲜花从天上飘下来。“等,再引导学生分颜色数数,认识6、7、8、8各数。又如:教图画应用题时,先出示两只小灰兔在吃草的投影,让学生说话,然后又出示四只跑来的小白兔,让学生连起来说一说,并提出问题。通过看图讨论,学生都能完整地说出整个应用题。在解答后,我再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引导学生看投影片的演示,说出原理:原来的小灰兔和跑来的小白兔合并起来,就是一共的只数,所以用加法计算。

三、以“想”诱说

想象的范围广阔,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说话也更具特色,如一堂练习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一题目:我帮妈妈买菜。然后出了几道图画式题:4 + 3 =()

请小朋友们根据题目编一段话。有的小朋友编得很好:“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帮妈妈买菜。菜市场里的菜真多啊中!我买了4棵青菜,看这青菜绿油油的,我又跑回去买了3棵,一共买了几棵青菜?”这样的题材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挖掘了学生说话的潜力。平时我常常设计一定的情节让学生看算式编应用题。如:9+8=(),比谁编的最有趣,学生兴趣很浓,各式各样的题目都会编出来。这类难度较大的想象说话,既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为以后的应用题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以“动”促说

动手操作,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摆一摆,看一看,促进学生说一说,想一想,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可进一步完善思考过程。如:我在教9加几,8加几等进位加法时,都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怎样凑成10,把一堆分成几和几,通过摆一摆,使学生更清楚、更完整地说出了思考过程。如:9+6,9和1凑成10,把6分成1和5,9和1组成10,10和5组成15.又如:比多比少应用题教学中,学生对求相差数的数量关系不容易理解。为了突破难点,我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0个0和7□一。一对应摆好,进行比较。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凭借学生好动的优势促动说话练习,提高说话能力。

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篇11

一、借助插图,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画面不但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低年级的课文插图色彩鲜艳、富有童趣,不仅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方便,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联想的天地。学生通过静止的画面,可以联想到动作、表情、语言,让学生把联想到的内容表达出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我充分利用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思考,用自己的语言把插图的内容有序地表达出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我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怎样……引导学生慢慢地由说一句话扩展到说两句、三句话。在教学复韵母 i时,课文配图是两棵高矮不同的树。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图上画的是什么?”一位学生回答:“图上画了两个树。”另一位学生马上纠正:“树不能用‘个’,应该用‘棵’。”我接着问:“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这两棵树,一棵高,一棵矮。”这样,学生既学会了 i的发音,又训练了说话能力。低年级教材的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图,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画面内容,然后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叙述的,并说说自己说的与课文写的有什么不同,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遣词造句,提高学生说话的质量

将字词教学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对于表达能力强的人,很容易把语言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从而进入其所描述的意境。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由字到词再到句的训练,让学生由一个字组几个词,再选择一个词说一句话。在教学“太”时,让学生组词“太阳、太空、太平”,再选“太阳”说一句话:“早晨,太阳公公张开了笑脸,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教学“也”字后,可启发学生:“他是个好学生,我也是个好学生。”“他写的字漂亮,我写的字也漂亮。” 教学《我叫“神州号”》一文,在要求学生用“高兴”说话时,我问:“谁知道‘高兴’是什么意思?课文中讲了谁高兴?谁能用‘高兴’说话?”学生回答:“我高兴。”“爸爸高兴。”“妈妈高兴。”一连几个都是说“谁高兴。”接着我又引导:“他们为什么高兴呢?”学生受到启发后纷纷举手说:“我帮妈妈打扫房间,妈妈很高兴。”“我今天考试得了‘优’,爸爸很高兴。”“今天老师夸我乐于助人,我很高兴。”

三、以课文为凭借,进行语言训练

低年级的课文内容生动活泼,语言优美、规范,插图新颖,富有儿童情趣,有利于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

《家》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六行两句,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比喻,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思想感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知道打比方的句子,我问学生:“我们可把蓝天比作什么?学生:“白云的家。”我又问:“为什么说蓝天是白云的家呢?”通过结合观察图画,让学生说出白云在蓝天上飘荡,蓝天衬着白云,白云离不开蓝天。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学完课文后,我总结说:“这首诗写得真美。现在,让我们也试着做个小诗人,用‘什么是谁的家’的句式来作诗。”学生们发言踊跃:“夜晚是路灯的家”“宇宙是飞船的家”“大海是浪花的家”“班级是我们的家”……我以课文为凭借,创设情境,让学生以“小诗人”的身份,大胆表达对生活的诗性感受。这样,不仅巧妙进行了语言训练,丰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开启了诗性思维,激发了学生观察世界、热爱生活的意识。

教完《秋姑娘的信》一文后,优美的音乐再次在教室里流淌,画面上的枫叶飘啊飘;我动情地描述着:“树上的枫叶全都让秋姑娘给她的朋友写了信。小朋友,如果你是秋姑娘,你还会给哪些朋友写信?在信中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们又来劲了,一个个沉浸在无限美好的遐想中:“亲爱的小燕子,天气凉了,别在北方贪玩了,快飞回南方吧,路上要多加小心哪!”“亲爱的花姐姐们,北风把你们的花朵都吹落了,别伤心,明年春天还会长出来的。”“亲爱的动物园的阿姨们,冬天快到了,快给那些怕冷的小动物们装上空调,别让它们冻着了。”……以课文为凭借,自然巧妙地创设新情境,增加了学生们语言实践的机会。

四、重视“口语交际”课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在苏教版的低年级教材中,每一单元的练习都安排了“口语交际”这一版块。以第一册教材为例,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表达和人际交往等能力的目的出发,安排了“自我介绍”、“借铅笔”、“打电话”、“悄悄告诉他”、“我们来讨论”、“听故事讲故事”等内容。这些“话题”是编者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广泛搜集,精心挑选,反复打磨,多次实践确定下来的,都是低年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口语交际”本领。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尽可能地给每一个“话题”创设与实际生活相似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带着饱满的情感,走进“交际情境”。

浅谈一年级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篇12

一、创设氛围, 使学生敢说

我在课堂上努力创设一种民主的学习氛围, 让每个孩子都敢于大胆的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当有学生站起来说时, 我要求其他学生仔细倾听, 有不同意见时, 可以争辩或补充。尽管他们说得五花八门, 有时甚至不着边际, 我也耐心倾听, 并适时用“不要急, 慢慢说”“声音响亮些, 你说的会更好”“你再好好思考一下, 会说得更加有道理”等语言鼓励孩子。使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畅所欲言。

二、开展活动, 使学生乐说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要激发他们说的兴趣, 变“要我说”为“我要说”, 我们教师应当动脑筋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因为一年级孩子好动, 爱玩, 开展各种活动适应一年级孩子的特点, 因此, 我采用开展各种活动形式训练学生说话、写话。预先设计一种游戏, 一项观察活动, 一个课本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愉悦中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去观察, 然后让他们想说就说, 想写就写, 孩子说写的兴趣越来越浓, 积极性会越来越高。

阳春三月, 我带孩子到野外找春天, 我鼓励他们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嗅, 让学生在观察与发现中描绘春天的美景。我示范了一句“春天, 燕子飞回来了。”我让学生也用这样的句式说春天。有的说:“春天, 桃花开了。”有的说:“春天, 小草从地里冒出来, 嫩绿嫩绿的。”“春天, 柳树姑娘的辫子长长了。”“春天, 布谷鸟叫了。”“春天, 天气暖洋洋的, 我们出来玩了。”……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朗诵着自己创作的句子。这一句句稚气的话语, 完全是学生的真实感受。

三、注重引导, 使学生会说

孩子虽然有话想说, 可不一定能把想说的说出来, 更不一定能把话说好, 因为他们毕竟是一年级的孩子。所以在训练学生说话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说完整、规范的话, 教给方法, 适当提供一些方式和句式, 为学生达到“会说”奠基、铺石。

1. 严格训练, 规范说话。

在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中, 我每节课都注重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第一, 在识字教学中, 本着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的原则进行说话训练。如教师教“水”这个生字时, 要求学生给它组词, 一个学生组了“泉水”这个词, 我启发他“泉水怎样流?会发出怎样的声音?你能用泉水说一句话吗?”学生回答“泉水在山间哗哗地流着。”又一学生说:“泉水在山间唱着欢乐的歌儿。”第二, 要求学生用一句完整的话回答老师的问题, 不单独说一个字或者一个词。第三, 说话形式多, 学生也兴趣盎然。或给出几个具体的词语, 用上其中的几个说几句话, 编成小故事, 或围绕一个主题, 如“我的妈妈”说几句话, 编几句诗。教师经常这样引导, 学生说话会越来越规范。

2. 观察图画, 发挥想象。

苏教版的语文教材, 有着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五彩斑斓的花儿、调皮可爱的人物……精美的图画能使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 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教学时,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精美的插图说一说、写一写。看一幅图, 要引导弄清“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脑子里首先要有这些, 再去看图, 他们才能准确理解图意。

3. 模仿句式, 诗意说话。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 模仿是儿童学习技能的基本手段。教材是个例子, 学生通过读读说说, 学学用用, 不仅内化了文本, 而且体验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如学习了《家》后, 我让学生写一写:还有什么地方事谁的家呢?

生:大海是鲨鱼的家。

生:山林是老虎的家。

生:月亮是嫦娥姐姐的家。

……

孩子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他们对于具体训练中要求的解读和理解是个性化的, 所以, 有时尽管他们说的各不相同, 甚至持相反的意见, 我也鼓励他们说下去, 使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保护。

4. 演说结合, 提高能力。

惟妙惟肖的表演, 不仅有益于身心, 陶冶学生的情操, 而且对提高学生观察、思考、想象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使学生说的水平不断提高, 我在教学中, 以学生的表演, 带动学生说话,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在教学《蚂蚁和蝈蝈》一课时, 学生表演蚂蚁冬天悠闲的生活和蝈蝈悲惨的样子, 为了让学生把蚂蚁和蝈蝈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 一面让学生表演它们的动作神态, 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当时情景;一面让学生看到表演, 设身处地的想象, 如果你就是那只蚂蚁或者蝈蝈, 你会怎么想、怎么说?经过坚持不懈的训练, 不仅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而且学生说的水平也日渐增长。

四、注重积累, 使学生充分的说

新课标十分强调语言积累。“没有积累, 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 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 当然也学不好语文。”因此教师应从一年级起引导学生多读书, 扩大语文的信息源。课后, 我鼓励孩子坚持课外阅读, 阅读或背诵一些古诗文、精彩片断、成语、格言、名言警句等;有计划地教学生读《亲近母语》;每天利用几分钟让孩子谈谈最近读的好书, 讲一些笑话、一些新闻、一些趣事;培养孩子读书读报、关注身边事的好习惯。学生的体验多了, 书读多了, 才能视野开阔, 思想深刻, 情感丰富, 语言鲜活, 才能有较深的文化底蕴。书读多了, 才能激发孩子阅读和积累的兴趣, 丰富了孩子的语言。

上一篇:5+2工程实施方案下一篇:世界历史基本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