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大学全国排名

2024-08-26

广西科技大学全国排名(通用9篇)

广西科技大学全国排名 篇1

广西医科大学在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位居第235名;在广西高校排名中位居第4名;在医科大学排名中位居第24名。下面列表是广西医科大学历年排名情况: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影响24261.36理工6061.5263.2227461.71理工60.5963.1460.1625460.41理工1.60.570.542550.86理工1.410.510.132670.78理工1.010.570.452540.92理工10.860.412371理工1.130.890.36

20广西高校排名数据

学校名称本省排名全国排名类型排名城市广西大学189综合类第29名南宁市广西师范大学2145师范类第17名桂林市桂林理工大学3219理工类第79名桂林市广西医科大学4235医药类第24名南宁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5242理工类第86名桂林市广西民族大学6253民族类第4名南宁市广西中医药大学7378医药类第44名南宁市桂林医学院8383医药类第47名桂林市广西财经学院9387财经类第31名南宁市广西师范学院10421师范类第50名南宁市广西科技大学11456理工类第158名柳州市玉林师范学院12477师范类第67名玉林市右江民族医学院13506医药类第63名百色市百色学院14583综合类第119名百色市钦州学院15601综合类第127名钦州市桂林航天工业学院16632理工类第195名桂林市梧州学院17643综合类第138名梧州市河池学院18658综合类第142名河池市贺州学院19667综合类第148名贺州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19667师范类第127名崇左市广西艺术学院

艺术南宁市

广西科技大学全国排名 篇2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指高校将各种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通过重新调整、组合、优化配置而形成的一个有利于高校科技发展壮大的有机完整的保障体系[1]。高校创新体系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子系统的组成部分,并与其它子系统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中构成一个有机整体[2]。

目前国家层面支持高校发展的主要是“211工程”和“985工程”[3]。借鉴这个原则,地方高水平大学要“发挥优势”,充分发挥优长学科和特色研究的优势,以它们为重点或依托,建设自身的创新体系,籍此引领和示范其他学科及研究方向发展。由于获得国家层面资源少,地方高水平大学必须要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基础上“立足地方”,结合地方的产业发展需要开展科学研究,争取从所在省(区、市)获得更大的支持。然而,如果仅仅局限于“立足地方”,那么地方高水平大学获得国家层面资源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就永远不会占有位置。地方高水平大学要“志存高远”,在“立足地方”的基础上“面向全国”——要在解决当地行业关键性技术的过程中,敢于发现并研究大问题,产出大成果。“立足地方”和“面向全国”并不矛盾,因为“地方是国家和社会组成的一个区域,蕴藏着大量而深奥的理论和科学技术问题,也能产生巨大的科学理论和成果”[4]。这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必须遵遁的原则。

(2) 建设目标要“少而精”。

当今市场经济,不少大型、超大型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大量中小企业也能大行其道、游刃有余。因而,地方高水平大学没有必要因整体实力无法与研究型大学相提并论而自卑,关键是要有恰当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地方高水平大学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目标,不应象985工程高校一样“大而全”,而应该是“少而精”。具体而言就是:有完善的创新管理机制和良好的创新氛围,有效引导、激励广大师生开展创新活动,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师生;创新平台、学科建设与地方紧密相结合,一些(5—10个)在本省(区、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创新源头作用,个别(2—3个)在国内有一定影响;产出一批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成果,每3—5年就有1—2项标志性成果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如获国家科技奖),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4 现阶段地方高水平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1) 重教学轻科研。

按武书连的分类方法,中国大学的类型可按类和型划分: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按教育部对学科的划分和大学各门学科的比例划分,如综合类、理科类、文科类等;型表现大学的科研规模,按科研规模的大小,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四型[5]。地方高水平大学一般均为研究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往往处于支配地位,科研往往处于被从属地位。具体表现在,学校的政策制订、资源分配往往偏向于教学,而使科研处于从属甚至被边缘化的境地。例如,广西大学在对教师考核时,只考核教师完成的教学任务,没有科研方面的考核指标,科研只是作为一种引导和激励手段。没有了制度上的压力,科研仅是少数教师的业余爱好,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科技创新的激情和潜力无法迸发。然而,不参与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不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提高教学水平就成了“无本之木”,教得再好还是照本宣科。有些地方高水平大学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在观念上把科研提到与教学并重的高度,甚至把科研放在第一位,但在实际操作上往往还是受习惯性思维的支配偏重教学。

(2) 重应用轻基础。

基础研究以探索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及其基本规律为内容,其目的不是知识的直接应用或技术开发,而是以探索未知世界、发现和创新新知识为己任。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则是指向现实生产和实际生活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6]。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究竟谁更重要,是科学界永恒的争论。诚然,以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实力,科技创新应以应用研究为主,但这并不等于基础研究就不用做。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基石,离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广西大学的一个案例就很值得借鉴。2008年,该校一项有关水稻育种方面的成果冲击国家科技进步奖,进入了答辩程序,但最终没有获奖,答辩专家组反馈的其中一条意见就是“主要是基于经验总结,理论支撑力度不够”。地方高水平大学在一般学科可以只做应用研究,但在优长学科则应注重原始创新,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

(3) 重特色轻主流。

由于整体实力无法与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大学相比,特色研究成了地方高水平大学科学研究赖以生存的法宝。注重特色研究,这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必须要坚持的,但要有个度。然而,不少地方高水平大学过分强调特色研究,置学科发展趋势和主流研究于不顾,甚至有些纯粹为了标新立异而“特色”,这必将使特色研究走进死胡同。地方高水平大学的特色研究也不仅要符合学科发展趋势,还要密切关注并兼顾主流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增强自身的语话权。

(4) 重成果轻转化。

在现阶段的大学评价体系下,获得高级别项目和产出高水平成果的多少,决定着某个高校在全国的地位(如大学排名等)。与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大学相比,因为高级别项目和高水平成果不多,地方高水平大学的科技评价体系往往更加突出和强化这两个要素,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成果转化。殊不知,成果转化既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的途径,也是获得更多地方资源最有力的手段,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5) 个体作坊式研究多,大团队协同攻关少。

由于参与学术交流机会不多,受缚于传统科研思维,导致地方高水平大学科研人员的研究视野相对较窄,往往是以个体作坊式开展科学研究,大团队、多学科协同攻关少之又少。然而,当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不同学科逐步相互融合和渗透,大团队、多学科协同攻关更容易出大成果,这是众多实践所证明了的。

(6) 强调教师创新,忽视学生创新。

当前,在地方高水平大学中有一种趋势:只强调教师科技创新,忽视或弱化学生科技创新。教师无疑是高校科技创新的主体,但不等于说学生在高校科技创新中就无所作为。学生在科技创新中有着教师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人数众多,二是创新思维活跃且无定式。只要引导得当,学生不仅可以开展有效的科技创新,还可以激发教师创新思想火花,促进教师科技创新活动。

5 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的具体措施

(1) 围绕特色创新平台与优长学科,打造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是客户所以选择你的产品或服务,而不是选择你的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的原因。倘若没有竞争优势,你会觉得你在与整个世界竞争[3]。特色创新平台与优长学科是展现实力的窗口和名片,是地方高水平大学打造竞争优势的希望所在。要以优长学科为基础,整合其他学科力量,围绕国家和地方行业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进一步培育和凝练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和优势的特色研究方向;要紧密结合地方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围绕优长学科,组建一批跨院系、跨专业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平台,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共用,使其尽早成为人才汇聚、成果纷出、引领和支撑地方发展的科技创新源头。

(2) 以创新团队建设入手,造就高层次创新人才。

大学科时代(指各学科不断地相互融合和渗透)的到来,一方面必然使团队协同攻关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模式,另一方面也要求高层次创新人才必须“双高”(即除了要具有高的学术造诣,也要有较高的组织、协调团队开展研究的艺术)。创新团队这种新型的科学研究组织模式,不仅顺应了时代的需要,也是培养“双高”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创新团队,要建立和完善创新团队管理机制,加大对创新团队的管理和支持力度。要以优长学科为纽带、特色创新平台为基础、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培养对象为核心,以与地方产业紧密相关的重大项目为牵引,不断凝练特色研究方向,培育学术队伍。在校内建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创新团队,以低一层的创新团队建设促进高一级创新团队的发展,校级的创新团队要择机冲击省部级或国家级创新团队。

(3)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支撑地方发展。

要加强与地方各级政府、各行业和大中型企业的合作③,围绕地方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决策,共建校外研发中心或研究院,全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对于能支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要重点扶持其转化和产业化;对于一般的科技成果,要探索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有效引导机制,引导科研人员进行转化。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开发机制,维护科研人员应有权益。

(4) 支持学生科技创新,实现师生创新互动。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学生科技创新,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开设如创新原理、科研训练方法、创新设计等创新教育类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鼓励教师把学科动态和自身研究成果融入课程教学,将学生引入本学科的前沿,启迪他们的创新思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校园第二课堂创新活动,夯实学生创新的群众基础,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定期开展竞技性学生创新活动,从中选拔尖子重点培养。

(5) 完善相关政策和机制,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实行科技工作目标管理④,建立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教师考核机制,通过制度压力激发二层院系和教师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完善科技政策,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适当拉开不同档次成果的奖励力度,重奖高水平创新成果。设立相应基金⑤,用于鼓励专利申请、高级别项目和成果奖申报,支持所属单位主办、承办高层次学术会议,支持学科、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校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兼职,拓宽科研人员研究视野。加强创新的宣传与交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创新成绩突出的师生,及时交流创新的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吴建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良性循环运行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5(6):42-46.

[2]朱爱胜.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12):76-77.

[3]CARYN A SPAIN,RON WISHNOFF.战略远见制定前瞻性战略的战略决策工具[M].彭莉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8,44.

[4]余国扬.破解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团队创新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6):27-29.

[5]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4):51-56.

全国科技名词委访问南京大学 篇3

本刊讯2009年8月10日,全国科技名词委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大学双语词典研究中心合作洽谈会在南京大学召开。全国科技名词委刘青副主任、裴亚军博士,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朱刚院长、王玉珏书记及双语词典研究中心魏向清主任、王东波博士等参加了洽谈会。

刘青应邀对全国科技名词委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听取了南京大学双语词典研究中心关于语料库建设的情况介绍。会议认为,当前开展术语及术语学教育,加强术语及术语学研究,是促进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会议商定,双方应寻找恰当时机,逐步推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会议赞成全国科技名词委提出的术语学学科建设的相关设想,并就术语学研究的队伍建设、术语及术语学教育,服务于名词审定和术语学研究的新技术应用等问题展开了研讨。

会后,全国科技名词委还就核心期刊建设事宜访问了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该中心王文军副主任、韩新民编审予以了热情接待。两位专家在听取《中国科技术语》刊物的简要介绍之后,提出了如下建议:(1)加强期刊学术规范建设;(2)逐步提高文章学术含量,增加期刊有效载文量;(3)从学科特点人手设置栏目,吸引专业读者群,提高读/作者重合率;(4)强化引文数据分析,实施有益于文献被引率的相关措施。

广西排名前十所大学 篇4

2、广西师范大学

3、桂林理工大学

4、广西医科大学

5、广西民族大学

6、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7、南宁师范大学

8、广西中医药大学

9、广西艺术学院

10、广西财经学院

提前批次志愿填报技巧

1.报考本科提前批志愿前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是否愿意被这所院校所录取,是否愿意被这个专业所录取,因为一旦提前批被院校录取,考生便无法继续参加后面批次的录取了。

2.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提前批志愿的志愿填报时间与录取时间,由于提前批志愿填报的时间非常短,如果考生不提前弄清楚的话,很容易错过。

3.提前吃透提前批院校招生的录取规则与录取限制,尤其是需要了解具体院校相关专业的录取规则与录取限制,比如该院校的此专业是否对单科成绩、身体素质、年龄、性别等有特殊要求等,这些内容在各院校招生章程上均会有注明。

4.很多提前批院校都会要求考生做体检,有的还有体能测试、政审等,考生必需通过了体检或体能测试、政审后才有资格能够填报该院校。如果明确了要填报提前批院校,一定要做好体检和体能测试的准备工作。

2023广西高考试卷是哪套

2023广西高考用全国甲卷。

广西高考总分及各科目分值:

广西高考总分750分。广西高考各科分值为:

广西文科: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政治,历史,地理)综合300分,共计750分。

广西理科: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 综合300分,共计750分。

高考试卷全国为什么不一样

很多同学都好奇国家为什么不能统一试卷,统一录取?这样不是既方便又公平么?

然而,即使是统一试卷,也无法做到统一录取,而且分数线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为每个省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完全不相同,例如河南省,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以百万计,统一分数线的话想想得有多少上不了大学;与此同时,贵州50万不到,统一的结果就是一个地方挤占另一个地方.与公平原则严重不符.统一就没有意义。

其次,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情况不一样,地方的教育资源分配也很不均衡。就比如北京和河北的省会石家庄,别看距离近,教育资源那是填千差万别。

教育不单单只是一方面的简单问题,背后更是涉及了包括社会分工、保障、生活水平和环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广西有哪些大学排名及分数线 篇5

桂林理工大学(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桂工”,坐落于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桂林市,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百校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创始成员,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国家“863计划”、“973计划”承担高校之一,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艺、农8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广西科技大学全国排名 篇6

大学生对于参加“挑战杯”的积极性和热情都很高,很多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中途就被淘汰,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选题不好,没有找准正确的方向。选题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选题好事半功倍,选题差劳而无功。因此, 对于刚刚步入科研领域的大学生来说,更应认真、慎重地对待选题。

本文作者有着多年指导大学生挑战杯的实践经历。通过对历届挑战杯获奖者的作品题目进行剖析, 并结合自己亲身体会,从选题原则、选题途径、选题策略和选题禁忌四个方面来探讨“挑战杯”作品的选题问题。

一、选题原则

从挑战杯竞赛的宗旨、目的以及历届挑战杯获奖作品的选题中可以看出,挑战杯参赛作品的选题需要遵循“先进性、创新性、价值性和可行性”四项原则[5]。

(一)先进性

先进性就是指你的作品能够反映当今科技的发展水平,在某一科学领域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当某一作品的选题处于学科前沿或是研究别人未曾研究的领域,或是虽然有人研究,但还没有成果出现的领域, 那么该作品就具有先进性,在竞赛中就有可能获胜。 比如第一届挑战杯北京大学的作品“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土地评价模型的建模研究”,该作品是把计算机应用到地理信息系统中,这个选题在当时就具有先进性。我们知道,在上一个世纪中,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信息技术最主要的载体就是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才开始问世,80年代电子计算机在国内刚刚起步,更谈不上在其他领域得到应用。可以说,在当时,把电子计算机应用到任何一个领域都会开创一片新的天地,都具有先进性。如果对历届挑战杯的作品题目进行分析,很明显可以看到,第一届挑战杯一等奖获得的作品中,有一半作品的选题涉及到电子计算机,以后逐年下降。图1给出第1至第9届获奖作品中,选题涉及计算机应用的作品所获奖励占总奖励的百分比(第1到第7届最高奖为一等奖,只统计一等奖,第8到第9届只统计特等奖)。如果现在再来利用计算机来从事某一领域内的研究,就很难具有先进性可言,更不会出现20世纪80年代那样热门。一般在新兴学科和热门领域内选题,往往能够反映当时的学科发展水平,具有好的先进性。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也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图2给出第1至第9届获奖作品中,选题涉及到人工智能的作品所获奖励占总奖励的百分比(第1到第7届只统计一等奖,第8到第9届只统计特等奖)。

(二)创新性

在战杯中获奖的作品都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选题突出“新”,创新性非常显著。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又分为多个层面:它包括理论上创新、方法上创新、技术上创新和应用上创新等等。

1.理论上创新:理论上创新是指提出新的理论见解。学生自己提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并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后逐步上升为自己的新的理论见解。一般只有充分掌握研究领域的现有水平,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发现问题和提出新的理论见解。有了新的理论见解,不论是否采用他人的技术或方法来验证,多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如果思想、方法、手段和技术路线均为自己所开创,那么你的选题就属于原创课题。这种课题容易得出新的结论,虽然有一定程度的研究风险和遭受非议,也是值得探索的。

2.方法上创新:使用新的研究方法来阐述一些已有的问题,也常常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科学结论,这种选题也具有很好的创新性。这里说的“新的研究方法”,不仅包含自创的新方法,也包括将别人创出的研究方法运用到新的领域。对于绝大多数本科生来说, 由于理论积累和思维深度、广度还是相当有限,一般难以提出新的理论见解,因此,主要的创新形式是在技术、方法和应用上的创新。

3.技术上创新:利用新的研究技术,比如新设备、 新试剂、新手段来研究已有的问题。这种选题具有很好的新意,往往能够更好地证实或否定别人的思路或假说。

4.应用上创新:是指把他人思想、技术或方法,应用到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或研究对象)上去,特别是在交叉学科领域,也有可能得出新的科学结论,有时还有可能获得意外的收获。应用上创新的关键是要寻找到新的材料、新的研究对象或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由于新的社会现象、新的社会问题, 前人不可能进行研究,所以选定这方面的课题,只要做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就有可能获得较高的研究价值, 无须费力气去突破前人的研究框架。

图3是对第十届“挑战杯”的23件特等奖作品,从创新点进行分类统计。图3统计结果显示,获特等奖作品中,应用上创新排第一位,约占52.2%,其次是方法上创新和技术上创新,各占26.1%和21.7%,而理论创新最少。理论创新需要充分掌握研究领域的现有水平,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发现问题和提出新的理论见解。由于大学生受到知识广度和深度的限制,加上缺乏实践锻炼,所以很难提出自己的新的理论见解。

综上所述,无论是思想上、方法上、技术上或研究对象上的创新,多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那种使用已有的思路和理论,在技术上和研究对象上又没有新意,只是重复、验证或丰富他人的结论,就缺乏创新性。从历届大学生“挑战杯”获奖作品的题目中不难看出,好的作品不但突出选题上的“新”,而且在一件作品中往往包括多个创新点。

(三)价值性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一定要对人类社会有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价值性在于通过研究能够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能够增强人类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能够为人类的生产或生活服务。总之,价值性在于无论何种选题,都应该具有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能够对社会的进步有贡献,能产生效益的(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所选的题目要具体,在你现有的条件下要能够实现。它包括你的假设是否合理,你的设计路线是否可行,你的实验条件是否跟上,你的经费是否充足,你的人员知识层次是达到,你的外部环境是否允许,你的研究对象是否支持,你的研究资料是否能够获得,你的调查是否会受到阻挠等等。

除了上述所说的四项原则外,大学生在选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扬长避短。有些学生一开始非常热衷于挑战杯课外研究,但由于对从事的研究课题不感兴趣,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厌烦枯燥无味的实验,以致失去研究兴趣,半途而废。这也属于一开始选题就出现了问题。

二、选题途径[6]

我们知道选题需要遵循的原则后,关键问题就是如何选题,好的题目从哪里来。一般可从以下10个途径来考虑。

(一)热点问题

在具体捕捉科研课题时,一般需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国家科技管理部门每年都会发布有关该领域或部门的研究《指南》,表明了国家各级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关注的热点,选题时可以依据有关领域或部门的研究《指南》,提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科研课题。

(二)社会需要

当今社会经济和技术的迅速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新兴的需求也随之产生,例如,人们对手机彩电等显示屏分辨率要求的提高,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便得到快速的发展,因而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这种为了推动市场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需要研究和解决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从社会需要中选题, 往往具有潜在的市场前景,也是选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亲身实践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会不断地遇到新的挑战和新的问题,捕捉生产和实践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是科研选题的一个重要的源泉。例如关注生态村建设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空巢老人精神需求问题;生态环境产业化问题等等。

(四)空白地带

科学在不断发展,学科之间在不断地交叉与渗透。在交叉处的空白区寻找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也能形成十分有价值的课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将某一学科、领域内的先进经验、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 领域中,有可能会产生新的效果和作用。

(五)观点质疑

任何一种理论或结论,在一定条件下都会有缺陷和不足。因此,要敢于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现有的理论和观点。当人们从来没有质疑牛顿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时候,爱因斯坦却对其进行了质疑,并由此萌发出建立新的时空观的设想。许多前人的理论和观点,随着时间和科学的发展,都会显示出缺陷和局限性。只有质疑现有的理论和观点,才能提出更新的理论和观点。

(六)历史难题

善于发现书本中的历史难题,也是选题的一条途径。我国数学家侯振挺教授,从“马尔科夫过程”的研究中,发现了“Q过程的唯一性”问题,从而解决了概率界多年悬而未决的历史难题,并创建了“侯氏定理”。 数学如此,其他学科也一样。

(七)学术争论

对于自然现象或规律的认识,历史上往往存在着不同观点,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争论。例如,光的粒子说与波动说之争和物种不变论与进化论之争,都是历上最著名的学术争论。关注当前学术争论的焦点,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八)反面思考

在思考问题时变换一个不同的角度,从相反方向思考。一般来说,人们往往习惯于“正向思维”,但是, 如果利用“反向思维”的方法,也有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九)反复推敲

在阅读书本以及期刊文献时,经常会遇到“在一定的条件下”、“在某种程度上”、“在给定范围内”等一些限定词。仔细研究和反复推敲这些限制词,是发现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鲁迅说过:“不要看了就写,观察了又观察,研究了又研究,精益求精,哪怕是最平凡的事物,也能创造出它的生命力来。”这对科研选题也是很有启发的。

(十)失败案例

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案例中寻找到失败或失误的原因,就有可能在失败的废墟上,重新筑起科学大厦,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图4从是选题途径的角度,对第十届“挑战杯”的23件特等奖作品的选题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显示, 获特等奖作品中,源于热点问题的选题约占30.4%,其次是源于社会需要的选题占17.4%。如果仅对社会科学类进行统计,9件获特等奖的作品中,有4件作品的选题涉及到社会热点问题,占44.4%。因此,有关社会调查和社会科学方面的选题,需要瞄准社会的热点问题,通过对数据的获取、加工、归纳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对策。

以上简单地列举了科研选题的常见途径。对于千奇百怪的自然界和复杂多端的人类社会,有着各种疑难杂问。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在导师的指导下,就会找到合适的科研课题,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三、选题策略

(一)类比策略

通过研究两个对象之间的相似性,采用类比思维方法来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

(二)对立策略

从已有事物、经验或课题等完全对立的角度来思考,采用对立思考方法来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课题。

(三)转换策略

通过对事物之间的转换来获取研究课题的一种思维方法。转换策略一般是通过巧妙地绕过问题障碍,把复杂问题变成简单问题,把未知问题变成已知问题的一种思考策略。例如我国古代的“曹冲称象”, 就是运用了转换思考策略,利用浮力等于物体重量这一原理,解决了当时无法直接称大象的难题。

(四)移植策略

移植策略就是将某个领域的原理、技术或方法, 移植到其他领域,进而产生新课题的一种思维策略。

四、选题禁忌

(一)选题过大

学生对于所选课题应是力所能及和深有体会的, 切莫好高骛远、贪大求全。学生在科研选题时必须要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或难题,而且要对所选课题有足够的认识,并且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内。

(二)缺乏条件

选题时还要充分考虑到科研条件,包括硬件和软件。例如研究资料、科研设备是否能够满足,研究场地是否具备,研究时间是否能够保障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选题时应当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在选择科学研究的课题的时候,既要注意实际的需求,还要考虑到实际需要的问题并不是谁都能够研究的,这就要看我们是否具备足够的条件。

(三)含糊不清

科研课题一定要精练、具体、明确,不能笼统、模糊、空洞。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缺乏科学性,而且目标不清楚,难以下手。例如“优化教师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这个课题从形式上看,好像没有什么不妥,但实际上却含糊不清。到底是研究如何优化教师行为,还是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果两者都研究,研究的切入口、研究的重心又在何处?这样表述,带有结论性口气,更像一句工作口号, 缺乏研究的味道。

因此,大学生“挑战杯”选题不宜选太大、复杂的课题,更不应该选择带有结论性、口号性的空洞课题。

摘要:通过对历届挑战杯获奖者作品题目的剖析,探讨了挑战杯参赛作品选题的基本原则,并从热点问题、社会需要、亲身实践、空白地带、观点质疑、历史难题、学术争论、反面思考、反复推敲和失败案例10个方面,以及类比思考、对立思考、转换思考和移植思考4个角度,分别阐述了选题途径和选题策略。最后对选题禁忌做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挑战杯,科技作品,选题,剖析

参考文献

[1]张灵,胡桂英.从“挑战杯”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高师创新教育[J].现代教育,2007,(11):168-169.

[2]平扬,冀宁,李新玲.109名院士为“挑战杯”题词:鼓励青年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N].中国青年报,2007-11-01.

[3]柳晓森,陈杰.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开幕——王兆国致信祝贺[N].人民日报,2007-11-16.

[4]第十届“挑战杯”竞赛官方网站[DB/OL].http://www.tiaozhanbei.net.

[5]宋伟.科研选题论证中的四原则[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1,3(04):70-71.

全国二本大学排名 篇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简称“首都经贸”,坐落于中国北京,是一所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的财经类大学。

学校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6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

截止4月,学校共设21个教学单位,41个本科专业;学校在籍学生18664人,其中本科生9764人,硕士研究生2613人,博士研究生293人;学校教职工1474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专业技术人员162人,副教授等副高职专业技术人员333人。

【大连外国语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前身是大连外国语学院,是辽宁省省属外国语高等院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秉承“崇德尚文、兼收并蓄”的校训,遵循“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突出特色、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经过五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以外语为主,以国际化办学为特色,文、管、经、工、法、艺术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且充满生机活力的多科型外国语大学。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4)。

学校占地总面积1952亩,校舍建筑总面积54.6万平方米。校区规划布局合理、校园环境优美,各类功能的教室齐备,充分体现了现代化、人文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特点。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馆藏印刷型文献167万册。校园网设备先进,为学校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连外国语大学已由建校之初的单一日语专科学校发展成为拥有20个教学机构、18个科研机构、32个本科专业、2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0个外语语种、七大学科门类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建校以来共培养了4万余外语人才,为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促进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本大学排名

学校名称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

大连外国语学院

3

南京邮电大学

4

西北政法大学

5

天津财经大学

6

上海金融学院

7

上海理工大学

8

长江大学

9

南京邮电大学

10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11

天津外国语学院

12

北京工商大学

13

南京财经大学

14

上海政法学院

15

上海电力学院

1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7

大连医科大学

18

南京工业大学

19

浙江工商大学

20

浙江财经学院

21

四川外语学院

22

北方工业大学

23

扬州大学

24

南京审计学院

25

云南财经大学

26

中国民航大学

27

江西财经大学

28

武汉科技大学

29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30

解放军理工大学

31

上海师范大学

32

江西农业大学

3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34

徐州师范大学

35

西北师范大学

3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37

沈阳医学院

38

辽宁师范大学

39

河南农业大学

40

山东经济学院

41

山东建筑大学

42

首都体育学院

43

甘肃中医学院

44

贵阳中医学院

45

云南农业大学

46

云南财经大学

47

青海民族学院

48

内蒙古财经学院

49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50

湖北工业大学

51

天津农学院

52

河南理工大学

53

山东体育学院

54

广州医学院

55

吉林医药学院

56

广东警官学院

57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58

三峡大学

59

西安体育学院

60

武汉体育学院

61

西南石油大学

62

沈阳化工学院

63

江汉大学

64

青岛科技大学

65

武汉工程大学

66

辽宁科技大学

67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68

青岛理工大学

69

沈阳工业大学

70

太原工业学院

71

重庆工学院

72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相关文章推荐:

1.全国二本大学排名

2.2016全国二本院校排名

3.2016山西二本大学排名

4.2016广西二本大学排名

5.广西二本大学排名2016

6.陕西二本大学排名

7.最新2016湖北二本大学排名

8.20全国二本高校排行榜

9.2016年全国二本理科大学排名

全国理工大学排名 篇8

理工类大学排名 学校名称 学校所在地 全国排名 1 清华大学 北京 2 2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12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14 4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20 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21 6 同济大学 上海 22 7 天津大学 天津 23 8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27 9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29 10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30 11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32 12 东北大学 辽宁 34 13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北京 35 14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39 15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41 16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42 17 长安大学 陕西 43 18 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北京 44 19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46 20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49 21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50 22 中国石油大学 山东/北京 54 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 57 2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58 24 河海大学 江苏 58 26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61 27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63 2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 65 29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68 30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 69 31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76 32 福州大学 福建 77 33 东华大学 上海 82 34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85 35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91 36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 93 37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 109 38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 110 39 燕山大学 河北 112 40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 116 41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 123 4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 133 43 西安理工大学 陕西 139 44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 142 45 中北大学 山西 146 46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 148 47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 152 48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154 49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 158 50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 159 50 哈尔滨理工大学 黑龙江 159 52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 163 52 兰州理工大学 甘肃 163 54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 166 55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 172 55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 172 57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 174 58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 185 5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 185 60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 188 61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 199 62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 202 62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 202 64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 206 65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 211 65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 211 6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 211 68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 218 69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 219 70 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 221 71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 223 7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 226 73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 231 74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 233 75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 236 75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 236 77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 239 77 石家庄铁道大学 河北 239 79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 243 80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 246 81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 248 82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 253 83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 258 83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 258 85 景德镇陶瓷学院 江西 263 86 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 264 86 常州大学 江苏 264 88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 268 88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 268 88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 268 91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 272 91 中国计量学院 浙江 272 9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 274 94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 276 94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 276 94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 276 94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 276 98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 281 98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 281 100 河北联合大学 河北 283 101 大连交通大学 辽宁 290 102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 293 103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 300 103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四川 300 105 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 306 105 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 306 107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 309 107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 309 107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 309 110 武汉轻工大学 湖北 313 111 吉林化工学院 吉林 318 111 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 318 113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 323 114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 329 114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329 116 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 333 116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 333 118 安徽工程大学 安徽 338 118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 338 120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 345 121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 349 121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 349 12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 357 123 苏州科技学院 江苏 367 123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 367 126 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 370 126 安徽建筑大学 安徽 370 128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 376 128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 376 128 沈阳化工大学 辽宁 376 131 广西科技大学 广西 384 131 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 384 133 中原工学院 河南 392 133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 392 133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 392 133 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 392 137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 406 138 西安邮电大学 陕西 414 139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 422 139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上海 422 139 常州工学院 江苏 422 142 浙江科技学院 浙江 441 142 淮海工学院 江苏 441 142 盐城工学院 江苏 441 142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河北 441 146 东莞理工学院 广东 456 146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北京 456 146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 456 146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 456 146 长沙学院 湖南 456

1.全国二本理科大学排名

2.2014全国理工科大学排名名单

3.全国理科二本大学排名

4.20全国二本大学排名

5.2014年全国理科一本大学排名汇总

6.2014年中国211大学排名

7.2014年全国三本大学排名汇总

广西科技大学全国排名 篇9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支架式教学”模式,乒乓球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指出:“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增强体育教学的吸引力、特色性和实效性”。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由于其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教师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能够提高师生的配合协同度,提高教学效率,多年来一直备受国内外教育教学专家和基层教师的普遍推崇,并成为当前高校公共教学中的一种主流教学模式[1]。自2015年以来,广西科技大学将“支架式教学模式”引入公共体育课程中,教学效果显著。本课题以广西科技大学公共体育乒乓球选项课为例,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和具体效果,并总结其推广实施经验,旨在推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理念改革与实践教学模式的革新。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广西科技大学2014级公共体育2个女生乒乓球选项班为实验对象,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每班均为40人,共30学时,实验时间为2015年9月-2016年1月。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读秀等平台搜索有关支架式教学模式各种文献资料。

1.2.2实验研究法

实验班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对照班采取传统“讲解示范教学模式”。实验前后均对两个班级进行相关测试。

1.2.2.1测试指标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蒋钢强教授主编《大学体育教育教程》以及广西科技大学编制的《体育课程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体育兴趣、身体素质和动作技术测试指标,确定下列实验测试指标:体育课程学习态度、50米跑、1000米跑、30秒计时反手推挡球、正反手发球等。

在教学实验第一周对实验对象进行基本身体素质、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和体育态度等指标进行基础水平测试。在教学实验最后两周分别对学生体育课程学习兴趣、反手推挡球、正反手发球、50米跑、1000米跑等指标进行测试。

1.2.2.2课堂教学方法设计

对照班采取传统讲解示范练习的教学方法,即每节课先由教师进行集中讲解示范,然后按照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进行练习,教师对学生练习进行纠错辅导。实验组采取的教学方法为:(1)搭建支架一确定目标。通过播放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运用发球和反手推挡球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对乒乓球发球和反手推挡球有直观的了解。同时向学生讲解乒乓球发球以及反手推挡的基本动作要领,形成概念性框架,搭建技术动作“支架”。(2)进入情境——分析问题。在学习发球和反手推挡球阶段,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的相关练习,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3)独立探索阶段。在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所学动作技术之后,开始进一步对学生讲解发球和反手推挡的击球要点,并针对学生“最近发展区”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帮助,让学生自己利用支架纠正和改善技术动作。(4)完成构建,注重学生互动学习。在乒乓球动作技术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对所学技术动作进行提问,同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所学技术动作,让他们在不断交流沟通过程中更深刻领悟动作技术要领并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效果评价。在乒乓球动作技术学习过程中,采用分阶段测试的方法对学生技术动作进行测试,重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密切观察,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兴趣变化、交流沟通、协作互动过程。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过程可以看出,“支架式教学模式”与传统“讲解示范教学模式”存在明显的区别,如表1。

1.2.3访谈法

就“支架式教学模式”在乒乓球选项课中的应用方法与策略、教学实验测试指标、实验设计、实验评价等问题进行专家访谈。同时对两个班的同学进行访谈交流,了解他们对两种教学模式的态度和认知。

1.2.4问卷调查法

根据实验需要制定学生调查问卷,并在课堂上完成。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100%。

1.2.5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及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学生运动兴趣、身体素质、技术技能掌握情况分析

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学习兴趣、身体素质、乒乓球基本技术进行评定与测试(前测结果见表1、2、3)。

在乒乓球学习兴趣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身体素质(50m,800 m,立定跳远)以及乒乓球基本技术(反手30秒推挡和发球)等方面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3)。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教学实验前各指标并无显著性差异。

3.2 试验后学生运动兴趣、身体素质、技术技能掌握情况分析

3.2.1“支架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影响

兴趣爱好是激发学生爱好和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推动力,培养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爱好是形成良好锻炼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所在[2]。因此,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能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这也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一学期的乒乓球课程学习,学生对乒乓球的运动兴趣都有了很大提升,其中实验班学生兴趣提升更为明显(见表5)。实验班学生非常喜欢、比较喜欢、喜欢乒乓球运动比例上升到92.5%,而实验前这一数据仅占72.5%,其中不太喜欢、不喜欢由实验前的27.5%下降到7.5%;对照班学生非常喜欢、比较喜欢、喜欢乒乓球运动由实验前的70.00%上升到试验后的80.50%,其中不太喜欢、不喜欢学生比例由实验前的30.00%下降到19.50%。

较之于传统公共体育课堂教师“讲解示范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通过设立支架确立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合作探索等阶段,不仅激发了学生自我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互助的潜能,更能有效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爱好。因此,实验班学生比对照班学生对乒乓球有更大学习兴趣。

3.2.2“支架式教学模式”对学生乒乓球技术的影响

运动技术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关键指标[3]。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提出,“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如表6结果所示,经过一学期近4个月的乒乓球学习,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乒乓球技术水平均有显著提高,说明“传统讲解示范教学模式”和“支架式教学模式”均能有效提高学生乒乓球技术水平。但是,实验班的乒乓球技术水明显高于对照班,乒乓球发球技术、反手推挡技术两班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支架式”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动作技术水平,具有更强的教学效果。

“支架式教学模式”优于传统“讲解示范教学模式”的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首先,学习过程。,“支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支架学习、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以及教学评价等过程更能获得对乒乓球技术的认知。经过这一系列过程,学生对于技术动作认识更为深刻,更容易建立动作规范,因而能大幅度提高动作技术水平。其次,目标设定,“支架式”教学模式依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确立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是在学生“潜在发展区”内进行,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一定努力,完成既定教学目标,激发学生最大发展潜力[4]。教师设定动作技术水平合理,能提高学生的自信水平,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习更快的掌握动作技术和技能。最后,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以及各阶段的效果评价,能够将课堂内外教学有效连接起来,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任务也可以有效延伸到课后,学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空间都得到了有效拓展,因此学生能更快更好的掌握动作技术[5]。

3.2.3“支架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近年来,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滑,大学生体质健康引起了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也是衡量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重要指标。目前,学生体质测试在公共体育教学学生考试中所占指标越来越重,已经由3年前期末总成绩的20%上升到35%。

表7数据显示,经过一学期教学实验,两组学生体质指标(800m,50m,立定跳远)无显著性差异(P>0.05)。究其原因,学生的体质健康与遗传、生活方式、卫生、体育锻炼等因素密切相关,体育锻炼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6]。另外,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结果,仅仅通过一学期体育课就能提高绝非易事。这说明,一学期30学时的教学实验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有限,两个班不具显著性差异。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支架式教学模式”更能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这主要归因于支架式模式教学形式更为丰富,通过建立支架、进入情境和合作学习等阶段学习能充分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4.1.2“支架式教学模式”更能显著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原因在于“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依据“最近发展区”确立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设立的教学目标合理,教学内容丰富,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相关要求,所以能更快更有效的掌握动作技术。

4.1.3“支架式教学模式”和传统“讲解示范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体质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这主要归因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与众多因素有关,而且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才能达到,短期的教学方法改革无法明显的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1.4“支架式教学模式”在确立教师主动作用、学生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协作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和接受。

4.2 建议

4.2.1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要转变教学观念,多开展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与探索,在开展“支架式教学模式”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技巧。

4.2.2 教师在公共体育教学“支架式教学模式”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动作技术水平,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支架。要彻底掌握“支架式”教学各环节,科学设计“搭建支架一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各要素教学内容,并注意各环节的有效连接。

4.2.3 公共体育教学实践表明,“支架式教学模式”不仅教学效果显著,同时亦能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因此,建议在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大力宣传推广和实施“支架式教学模式”,不断革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曾丽芳.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科技,2016,37(3):127-129.

[2]陈雪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1-25.

[3]卢青,张建萍.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与内容的关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05:148-150.

[4]周卫东.建构主义视野中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272-273+279.

[5]吴红雨.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支架式教学的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08:107-111.

上一篇:物联网工程教学大纲下一篇:工程完工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