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024-08-06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精选8篇)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篇1

1011010277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

摘要:“人无信则不立”,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箴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亦是每个人应有的道德基础,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然而近些年来,面对社会上的造假和腐败等一些不良风气,被视为一方净土的大学校园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考试作弊、随意违约、助学贷款赖账、学术做假、求职作假、人际交往虚假化越演越烈,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营造诚信氛围、创新诚信模式、完善诚信机制和强化诚信践履更应成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缺失 表现 原因 危害 方法措施

我们班曾经在大一时在微观经济学上挂了不少,当辅导员问及为何时,班上有的同学竟说是“因为你来监考我们,做不了弊,所以挂了”。他们为何这样回答,又为何敢这样回答,又为何好意思这样回答,我不详细做研究,我只是隐隐觉得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已到了严重缺乏的地步和遭到了严峻的考验,已经到了不得不好好想一想、谈一谈、不好好重视的时候了。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1.缺乏诚信,背信违约。

据《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统计表明,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6.2%,其中,幼儿园小朋友占84%,小学生占51.3%,中学生占20.1%,大学生占0.48%。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净洁无瑕。随着越来越多的接触社会,童心受到社会的玷污,孩子们诚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匮乏,到了大学阶段达到了不诚实最低点。又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的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了普通人1%的比例。由于坏帐率过高,今年4月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中。更有甚者,少数大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以骗取助学贷款。这些骗贷逃贷的行为,严重地表现出大学生诚信缺乏问题,当然,这也致使后来的贫困大学生上大学之路越发艰难。2.抄袭成风,蒙混过关。大学比其初衷、高中来说那是相当自由的,学生可以不上课,反正老师也难得管、也不想管。考试时找同学帮忙,监考的都是读研的师姐,他们好像觉得这不叫作弊,估计是自己当初也有过这样的考试经历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是不睁眼的这场考试就算结束了,差生也不差了,相反,有一些学习认真的却成了学习上垫底的青蛙。快毕业了,要写论文了,大大小小的卖论文的纸张到处都有张贴,正所谓“有应必有求”嘛,必须有买的才有卖的。这说明其实毕业论文也不难,不就是一两个钱嘛,我有的是;有的稍微要好一点,打着人家孔乙己“窃书不算偷”的旗号,到处窃取别人的文化果实,也不知他家祖辈有没有姓“袁”的。就这样抄袭作业、论文移花接木、假想实验数据等等对于不少大学生是家常便饭,“天下文章一大抄,在于会抄不会抄”、“文章=剪刀+浆糊”的观点,在大学生中的认同率达到了极高点。3.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尽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监考制度,不仅对考场纪律有严格规定,而且对监考老师也经过严格的考核,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无奇不有,作弊的手段也是防不胜防,考试作弊的概率也越来越大。成绩差的为了六十分、为了不挂科而作弊,成绩好的则为了评奖学金、评优等而铤而走险,且作弊手段、方法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更有一些人胆大妄为,冒着得不到证书甚至是被学校开除的危险,不惜重金雇用“枪手”替考英语四、六级等重要的国家考试,在补考请人代考,甚至是参与一下已构成犯罪的作弊行动。这些都严重的破坏了考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更是成为了构建和谐发展的障碍,严重的影响了大学校园里面应给有的秩序。

4.求职履历,“掺水作假”成风。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就出现了毕业生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换来各种荣誉和入党、评优、评先的机会现象。在就业期间,有的学生以欺骗的手段制作虚假就业自荐书等等以致大量的假学历、假档案、假证书、假履历充斥着大学生的求职市场,除此,毕业生毁约的现象也十分严重,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为了读研而不去上岗,得到保送研究生名额的大学生放弃读研而去工作,他们不觉得有何不妥,相反还觉得自己很有本事,能掌握自己命,亦能掌握他人的命运,其实不然,当他们因为他们的诚信问题而被拒之于企业大门之外时,才意识到自己当初的做法是多么的无知和愚蠢。然而,运这些丑恶现象居然被部分学生奉为圣明,认为必须练就这样的“本事”才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才能成为未来的成功人士。

大学生的种种不诚信的表现无论是于社会还是自己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许多单位公然的提出不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原因是他们有文凭但没水平,更有甚者禁招某个大学的毕业生。另外,不诚信直接导致了人际关系的淡漠,由此容易导致学生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引发心理疾病,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使学校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大大加大。

二、大学产生以上种种不诚信的表现的原因。

1、外部环境欠缺。

一方面是来自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虽然形成了诸如 “人无信不立”、“童叟无欺、公平交易、互礼互让”等有关诚信的经典之句,但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些歪曲观念,如“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真人”、“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等等也流传至今,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大学生们的诚信观念。另一方面是来自现实社会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如政治领域中的贪污受贿、买官卖官等,经济领域的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等,文化领域的泡沫学术、假文凭、假职称、虚假文风等,人与人之间的虚假人情、互不信任等等,总之,从国家信用到金融机构信用,从企业信用到个人信用,几乎都沦落到被质疑的境地。“出淤泥而不染”在当今社会已基本不适用于人,而只是用于莲,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倒是在我们人类的身上达到了绝好的体现。对于刚出生婴儿来说,当今社会上的很多不诚信问题无疑是婴儿的先天性缺陷,对于还有点诚信的人来说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而对于那些丧失诚信的大学生来讲,这样的社会无疑是他们生产不诚信病菌的腐肉。

2、学校教育滞后。

一是重视不够。高校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德育工作依然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许多中小学校把政治、历史、地理等人文课程放在了副科的位置,甚至是不上。在大学阶段,德育工作的地位虽然有所上升,但还是有不少大学忽视德育教育,学生抱着一个“想来就来,想上就上”的态度,老师执行着“能过就过,不过让过”的教育方针,一学期的可就结束了,四年的大学生活也就结束了。“仍以分数论成败,以博士点的多少论名牌”的思想关念已经根深蒂固,无法削减。

二是方法简单,内容单一。不少学校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片面强调政治上的忠诚,而忽视基本诚信品质的培养。这样的“弹簧性”教育带来的不是好好的服从,而是变相的反抗,一些学校公物遭到严重的损坏,一些破坏学校声誉的恶意行动仍在进行中。

三是学风不正。当前,商业潮流也已涌入了大学,大学在大学生心目中已不再是“学术的圣地,精神的家园”,不少学生都是抱着混文凭的目的来的,对自己学到什么不加以思考,再加社会的诱惑太大,学术研究氛围过于混乱。学生们把大学当成是做兼职的休息场,把大学的四年的时光较多的用在非学习上面。

四是管理不到位。大学阶段任课教师不管事,辅导员名存实亡,不少大学生一进校便完全放松:逃课、上网、睡懒觉、谈恋爱、打工赚钱……,学习不用功,毕业证无法到手,就业压力就大,于是弄虚作假的现象就在所难免了。此外,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的人数是增上去了,然而大学生的生源素质却下降了,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而且,走后门、靠关系的现象时有发生,也给高校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变和挑战。

3、家庭教育乏力。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品德教育,诚信教育则是品德教育中的最基本的内容。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然而他们的家庭诚信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少数家长全然不管孩子,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不诚信行为不但没有及时制止,还起了教唆的作用;还有的家长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有违诚信的事情。作为独生子女,由于父母长辈的过分溺爱,很容易产以自我为中心",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作什么,很少考虑我应该做什么,更别谈什么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了。同时,从小缺乏儿童伙伴,离群寡居,容易形成不合群、自私、胆怯、不关心同伴等不良心理。这些都是影响学生诚信品质形成的不利因素。

4、自律意识较差。

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涉世不深,很多学生都是到了大学才开始独立生活,独立处世,社会生活经历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道德心理还不成熟,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光明面与黑暗面之间关系的全面理解和认识,缺乏对诚信危害性的认识。特别是现今的网络时代,每天有大量的垃圾信息出入,生活中的一些诚信者失利,失信者得利的反面事例,很容易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将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形成错误的诚信观。另一方面,虽然多数大学生对诚实守信道德的基本范畴讲起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当关系到自己个人利益或安危时,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使知与行相背离了。

5、约束机制缺乏。

我国现行的诚信教育约定俗成多,约束机制少。在当今社会,诚信基本上只是作为道德规范,作为一种约定俗成,而非法律规范。在这种情况下,诚信问题很难成为普遍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广泛、频繁、复杂,在这种关系和环境中,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作用是极其有限的,亦是远远不够的。当传统的诚信维系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应,而新的维系手段——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制体系,尚未建立或健全时,诚信缺失现象便在各个领域不断涌现。正是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惩罚,诚信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大大削减了诚信者坚持诚信的积极性,更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三、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建设

1、营造诚信氛围

诚信品德是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往往离不开环境的熏陶。要充分认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创造条件使全体学生置身于健康向上、积极进取、求真至善的校园环境中。如尝试“无人监考”、等方法,激发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各种活动,使大学生在相互辩论、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和相互促进提高;在公共场所开设诚信教育专栏,以引起社会群体的重视。通过这些举措让学生在诚实守信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提高自我的诚信认知,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和诚信品德。

2、创新诚信模式

传统的德育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需要,为了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必须创新诚信教育模式。一是更新诚信育人内容,重新审视诚信教育的内容,摒弃那些空洞和过时的内容,增加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教育资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诚信教育内容体系。二是改进育人方法,教育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或者是理论讲述,或者是案例分析,或者是研讨辩论,或者是开展活动,都应有所体现。三是构建全程全员诚信育人体系。要彻底改变目前一些高校对于诚信教育采取形式主义的态度,无论是在一般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还是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都要强调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以诚信来规范日常行为。

3、完善诚信机制

大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仅依靠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于体制、机制等硬性手段,通过外在制度约束,才能强化内心认同。一是健全诚信育人制度,使学生有章可循,用制度规范、引导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二是完善监督机制,真正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一方面纪检部门要负责定期检查、核实相关职能部门对学生的诚信品德的评价情况;另一方面,严格执行校规校纪,严肃治理论文抄袭、考试作弊、贷款不还、网上传播虚假信息等不守诚信的行为,让失信者受罚;同时,还应建立诚信奖惩制度,对诚实守信者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对不诚实守信者给予严重的惩戒。

4、强化诚信践履

诚实守信,重在实践,贵在养成。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诚信也不例外,只有在具体的诚信实践中,大学生才能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诚信品质要求。因此,要以实践性体验为诚信教育的载体,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可行、有效的诚信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

熟悉的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创造条件使学生更多地、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拓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空间和领域,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培育健康的人格、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对社会责任意识,实现诚信品德的知行统一,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修养。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篇2

一、要从的高度和的特征构建符合国情和学生特点的价值观理论体系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邓小平理论,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应该是“人民本位”或“人民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一切价值的创造主体和享用主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邓小平“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高价值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最高标准和本位价值,“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可以看作是这一最高目标的手段。这一价值观的中心内容和精神实质可以高度概括为“为人民服务”。从理论上看,“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切价值观的共有核心问题。在价值观中,“为什么人”是确立价值体系的主体和标准。为什么人,就以他们为价值主体,以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为客观的价值标准;为什么人,就要以他们为评价主体,以符合他们的意愿为主观评价的依据。主体和标准问题在一切价值观中都居统帅和决定地位,其他原则和取向都由此确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含的价值理论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为价值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以开拓创新为实现手段,以公平竞争为激励机制,以遵纪守法、德法统一为行为准则,以“三个代表”为价值标准。我们当前的价值观教育要紧紧围绕这一核心价值观展开。

二、实施价值观的创新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主导的价值观,我们要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符合青年人成才需要以及青年人心理能够承受的价值观。从理论内容、历史渊源和实践内容上做文章。因此,首先要进一步挖掘、整理、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价值理论,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和高校学生思想实际,创造性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再次,要批判的吸收和借鉴西方价值观,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总结人类文明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中,西方价值观中强调的自由竞争、讲究信誉、遵纪守法以及强调个人权利、尊重自我意识,这些观念对发展市场经济和发挥个体价值的合理因素都具有借鉴意义。最后,要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鲜活的价值观,精心加以培育,使之成为新价值观的生长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价值观的创新者。我们应及时总结人民群众的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价值理论。江泽民同志倡导的“五种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一往无前,淡漠名利,无私奉献)就是对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先进价值观的宏观概括。

三、加强对价值冲突的引导和调控

随着转型,社会价值越来越多样化,价值观念的激烈冲突和深刻变革是当代人类文明进程的突出表现。面对这些价值冲突,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微妙变化:一是价值主体的自我化,二是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三是价值目标的短期化。对于出现的这些,高校工作者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工作,坚持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正确价值观教育。所谓正确的价值观应包括以下: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以共同理想为价值目标、以艰苦创业和诚实劳动为实现手段、以公平竞争为激励机制、以遵纪守法为行为准则、以为人民服务为道德追求。要加强对价值观的引导与调控,始终使的、健康的价值观居于主导地位。将定量的科学引入价值观,逐步建立一套价值冲突预警机制,准确把握脉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主动进行调控,使价值观沿着正确方向,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健康有序。

四、要改革价值观的教育方法

首先,价值观教育要以人为本,把引导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我们价值观教育的起点。把价值观教育具体落实到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与提高他们整体素质的轨道上来。即把人生价值观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心理教育、公民与社会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知识教育为重点,以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为突破,切实提高青年学生的整体素质。价值观教育要突出未来的价值取向,使我们的价值观教育富有时代气息和旺盛的生命力。其次,要为价值观教育提供更为开放的社会环境。再次,要积极开展以互联网为价值观教育载体的研究与实践。不要因为互联网的一些负面影响而简单的采取拒绝和回避的态度,要增强我们红色网站本身的吸引力,就必须要提高档次和水平,要结合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从高度加以阐释和引导,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价值观教育于文化熏陶之中,使学生自觉抵制反动、色情、暴力和迷信色彩的信息。最后,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和高效的现代化学生思想行为监控系统,随时掌握和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和“”。价值观的宣传教育需要行之有效的手段,要把思想教育、舆论导向、政策调节、制度监督、约束与定量监控系统信息和数据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有强制力的硬约束。价值观教育需要以理服人,也需要以情感人,将理性教育与感情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五、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几个问题

一是要解决好价值观的层次性和差异性问题,将先进性与广泛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把“提倡什么”和“要求什么”区别开来。不要搞形式主义和“一刀切”。既要重视主导价值观的宣传和倡导,同时不能忽视一般价值观的教育与宣传。对具有一般价值观水平的学生不应歧视。二是要思考在素质教育中对待应试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价值评价态度问题。在刚刚实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前几年,全国上下出现了一片彻底否定应试教育(灌输式教育)的思潮,大有墙倒众人推之势。三是正确看待当前贫困生求学受教育权益与国家无力“全包”经济无依靠人群经济负担的矛盾问题。虽然国家在一些重点高校推行了“绿色通道”,也想了许多办法资助贫困大学生,但是,在发展中,必然会遇到穷国办大教育所必须碰到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当国家政策与各地实际情况相矛盾时,作为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挺身而出,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引导学生想办法自谋出路解决问题,缓解学生对政府的不满与不理解。特别是在我国国企改革的关键时期,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越积越多的现状,倡导主导价值观,减小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显得格外重要。

参考文献

[1]张佩珍:《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 2002 (1)

[2]许瑞芳:《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与价值关系重建》[J].教育发展研究, 2002 (4)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问题 篇3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诚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同时是青年中思维最活跃的群体,具有个性突出、务实创新、信息来源广泛、对外界非常敏感等特点。只有培养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千百万优秀人才,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复兴的实现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在这些佼佼者之中,存在着一些道德上的问题。如果我们对此忽视、冷漠或放任自流,那么后果则是不可想象的。

一、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道德问题

(一)社会公德弱化

对于社会公德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指人们在一些事关重大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国家提倡或认可的道德规范。这是法律意义上的社会公德;另一种是指日常的社会公共生活中形成的最起码、最简单的公共生活准则。例如:保持环境卫生、尊老爱幼、爱护花草树木等等,这是一种社会生活意义上的社会公德。一般人们所说的社会公德,常常指的是后一种。本文所说的大学生社会公德也在后一种所说的范围内。

现在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不尽如人意,如很多大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尊老爱幼,中央电视台曾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在一辆公共汽车上,一个老人和一个小女孩在车上摇晃着站立不稳,小女孩大声的念着“老幼病残”,直到这时那个年轻人才站起来。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一些大学生却连最基本的美德都忘了。

(二)诚信缺失

1.拖欠学费。虽然不乏贫困生确实因家庭困难交不上学费,但其他原因拖欠学费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每年交学费时,总有相当一部分怀着各种心态的学生能交却不交,用家长给的学费上网、消费的大有人在,一边拿着父母的辛苦钱“潇洒”,一边跟学校说家里困难。

2.“枪手”替考。小到期中、期末测验,大到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都出现过替考。这样的做法既让学习头痛的学生通过了考试,又让成绩好的学生赚了额外的生活费,看似达到了“双赢”的效果。所以,这种方式越来越广泛地在学校“蔓延”开来。

3.简历注水。当今社会,“注水”已经成了一个新的名词,无知贪心的商贩们给他们的货品“注水”,我们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把这招用到了自己的简历中。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竭力发挥包装之妙用,夸大其辞,甚至不惜造假,伪造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虚假文凭、虚假学生会主席满天飞。

(三)拜金严重

现在的大学生吃穿都爱讲名牌,在大学的寝室里,我们发现:在护肤品方面,用的是玉兰油、雅诗兰黛等等;在饮料上,也是各种品牌的天地,如康师傅、统一、百事可乐等等;在休闲运动方面,阿迪、耐克等外国品牌魅力不减,李宁、安踏等国内品牌也有不少。

二、当代大学生存在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社会的角度看,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阶段,旧有的做人准则需接受新的检验,而新的高尚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做人准则又没有及时地确立。这种状况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有些优良的传统道德规范也受到了冲击,这种价值观的改变,对青年特别是信息渠道很畅通的大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从家庭的角度讲,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主要环境,它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因为事实上“对一个人的教育在他诞生后就开始了。”(卢梭)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仁厚待人的教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观念已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父母头脑中淡漠,追求享乐、讲排场、讲豪华、任意放纵自己情绪的现象不仅在成年人中蔓延,也深深毒害着当代的大学生。

从学校的角度看,学校教育体制存在缺陷。学校教育观的偏颇、教师素质问题都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比如学校只抓升学率而忽略对学生人生观和思想品德的教育等,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破坏性的影响。此外,一些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政策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导致一些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讲,大学生多是应届毕业生入学,除上学外,几乎没有其他经历。因为上中小学期间,学生的生活全部是依靠家庭来安排的,家庭是学生的保护伞,大学生在上大学以前很少有机会了解基本的道德规则,更谈不上形成信念。而且,考上大学后,更是受到家长和社会的称赞,这种氛围无形中给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思想上造成了一个盲目自信、自以为是的暗示,因而在待人处世时,咬文嚼字,强词夺理,忘记了温良恭俭让是一种生活美德。

三、解决当代大学生道德问题的对策

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权利所能奏效的。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问题,我们必须实行综合治理,形成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发展的环境,才能达到治本的效果。

(一)优化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

对当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而言,社会环境的优化是一项基础性或前提性的工作。第一,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大学生成长的各个领域。第二,制定和不断完善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政策。第三,建立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所急需的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第四,加强社会文化建设,营造能够感受理想和意义的精神家园。

(二)优化道德建设的家庭环境

尽管家庭对于青年,特别是对于大学生已不是最重要的了,但家庭对大学生的道德建设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则是因为其对学生影响的早期性;二则是因为对他们的影响有持续性。家长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父母还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作风,特别是独生子女、高干子女家庭的父母要为孩子做好榜样。

(三)优化道德建设的学校环境

1.充实内容。传统的教育内容大部分局限于学习政治、思想素质的培养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而学生对上这样的课感到厌倦和无聊。所以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应将新生教育、学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工作内容纳入到整个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教育体系中。

2.改进方法。德育是“知、情、意、行”四要素结合和互动的过程,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途径要具有针对性,注重实效性。传统的灌输、说教方式面对复杂多变的新情况已显得力不从心,应在广大学生中发挥“榜样”的影响作用。但这种“榜样”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他虽然高大,却有血有肉,是个普通人,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

3.加强管理。对于学生而言,有些事不能做就是不能做,做了就要受到处罚。如考试、助学贷款和就业求职中的诚信问题,应诉诸法律和纪律来增强对大学生的约束和规范,通过严格管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四)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在大学生的内心中树立起一种正确的道德意识。第一,学习道德理论,树立理想人格。第二,经常开展“内省”,严于自我解剖。第三,积极投身实践。

四、结 语

对当代大学生在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者应给予更多的、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责和非议。我们要共同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环境和风气好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个人在良好的社会氛围里更容易使自己高尚起来。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所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只有真正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 杨爱华,梅传声.大学生社会学[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7.

[2] 陈秉公.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郭建新.青年伦理学[M].南京:鹭江出版社,1988.

[4] 张景莹.大学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

[5] 王丕.学校教育心理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6] 刘继华,胡庆云.现代青年伦理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89.

[7] 阎保辅.青年学生伦理学[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9.

[8] 祝蓓里.青年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9] 王极盛.青年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0] 柳道德,硕晶忱.人才修养教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6.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及对策 篇4

题 目:浅谈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及对策 姓 名: 班 级: 指导老师:

摘 要

当今大学校园里,大学恋爱成了大学校园里的一门很重要的“必修课”了,大学生谈恋爱几乎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但是好多大学生都在恋爱上受到了影响,这些影响有

their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external factors, and bringing some good influence, but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most are adversely affected, they are unable to extricate in this respect and confused with the problem for a long time, the students love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has not been ignored the problem.Therefore,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find a reasonable deal with programmatic responses, and establish a good Attitude towards Love, out of this shadow in time.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Love;Impact;Countermeasures

目 录

前言........................................................-5-

一、大学恋爱现状及相关因素...................................-6-

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要经历几次重大的阶段。在这路途中,恋爱现在已经是必走的一段路,是人生中关键的一步,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随着大学生们生理上的成热和心理上的进步,刚刚进入恋爱阶段的大学生对爱情有着美好的向往和热烈的追求,有着强烈想与异性交往的渴求。因此受到这些的影响,大学生们会不知不觉的追求爱情,自己就会试着去谈恋爱,以致大学恋爱成了一道美丽的 “风景线”。因此爱情悄悄地在大学阶段萌生,盲目的大学生们却丝毫没有发现恋爱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恋爱中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也常困扰着大学生们,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大学生活。

当今社会,大学校园是十分丰富的,因感情受伤的大学生是越来越多,有因没有情侣而孤独的,有盲目的去攀比的,有一相情愿而陷入单相思的,有面临几个追求者而举棋不定的,有发现不合适而试图中断恋爱关系的,也有误会而自做多情的,甚至个别大学生为失恋痛不欲生、荒废学业乃至精神分裂、杀人犯罪的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大学生活,人格教化和健康成长,并且这种影响一旦产尘,程度非常强烈,很长时间难以减弱。大学生恋爱问题阻碍了大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良好人格的最终形成,也直接影响着未来我国良性社会环境的构成。虽然现在的大学领导都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但是很多类似的问题依然存在。大学是一个学习,锻炼的场所,我们在这里是吸取知识和科技创新的,也是一个交流和实践的平台,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其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合理处理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对大学的事物要有一个平常的心,面对感情问题要有合理的处理方法,让自己在大学四年里生活得更有意义。我国现在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大国,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缺乏知识,技术以及创新,因此当今我国还急需大批的人才。然而,大学校园正是一种培养人才的场所,国家大力建设教育事业也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以建设当代这个社会主义的中国。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要因感情问题而浪费我们的学习时间,不能自拔。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恋爱观教育,既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又是素质教育的呼唤,更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必须了解大学生恋爱观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取得积极有效的教育成果。

一、大学恋爱现状及产生的因素

1、大学恋爱的普遍性

3、大学恋爱产生的直接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正是处于青春期,这个时候的男女大学生们开始对自己的恋爱有了自己的认识,并对自己的“爱情事业”充满幻想,所以恋爱在大学校园也变得更为普遍,也被别人及自己所接受。许多大学生的初恋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据自己观点,恋爱产生原因有五种。第一,生理的成熟使得青年大学生有意识的想跟异性交往,产生恋爱的欲望,萌发对恋爱的向往和追求,但是恋爱不是儿戏,是一种让人疑惑的情感,但是此时的大学生往往不知道恋爱真正的意义,不懂得恋爱却追求恋爱使其把恋爱降格为一种消遣的方式。第二,现在好多大学生也是因为对其他情侣的羡慕,以及影响。当身边甚至在自己的寝室里有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恋爱时,看到他们的甜蜜和幸福,大学生们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羡慕。特别是自己同寝室的手影响特大,时间长了影响也就大了,从而对恋爱的渴望也就跟强烈了。第三,有些大学生也是为了寻求精神补充和感砷抚慰。大学生远离父母,异地读书,没有了父母的照顾,少了一些亲人的依托,就会找一个人来依托,所以往往就会想到找自己的情侣,通过恋爱交友来获得情感的支持。第四,在大学还有一部分学生或许会觉得孤独,为了填补自己的空虚,就会找属于自己的异性朋友来弥补自己的孤独。第五,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会在大学里觉得无聊,乏味,于是就会想以恋爱来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第六,甚至有大学生为了让别人羡慕自己,而去和异性建立恋爱关系[2]。

4、大学恋爱产生间接的原因

据事实调查,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瓯江学院和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进行调查问卷,发放问卷800份,回收实际有效问卷734份,有效回收率达91.75%。调查显示,90%的独立学院女生曾经读过言情小说,22%的天天看小说,16%人基本两三天看一次,只有23%的人偶尔看一会儿小说。从调查问卷中可以反映出,在校园里存在大批对恋爱充满期盼的大学生生。在曾经看过小说的女生中,31%的人赞成大学生恋爱,不到10%的人反对大学生恋爱。研究还发现有86%的独立学院女大学生经常在一起相互讨论某本小说里面的情节,其中有30%的人会被小说所谓的爱情吸引,认为爱情会像小说写的一样美好。还有56%的女生因为小说中的爱情故事而对现实中的爱情抱有美好的幻想。还有的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喜欢看青春偶像剧的比例达到65%以上,并产生对电视情节的感动[3]。有关类似的调查还有好多,在此就不一一讲解。

从上述数据中不难发现,大多数的大学生喜欢看言情小说和偶像剧,从而从侧面反映大学生们对恋爱充满了好奇,并对其产生幻想。这也是大学恋爱产生的间接反映。

二、大学恋爱的负面性

1、大学恋爱对学业的影响

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然而一些在恋爱中的大学生不能很好的控制感情,恋人不在身边,就会坐立不安,茶饭不思,夜不成眠而精神恍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健康。鲁迅说:“不能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道义全盘疏忽了。人必先生活着,爱才能够有所依附。”大学生无论如何毕竟还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为爱而荒芜了学业是得不偿失的。一些大学生因此而付出了补考、重修甚至是没有获得毕业证的惨重代价。作为社会芸芸众生的一分子,理智地对待恋爱与其他相关问题,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及塑造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罗素说:为了爱情而牺牲事业是愚蠢的,放开,不要太放在心里,正确对待事实,适当时可以借一些方法来逃出这阴影。所以,自己在这方面占据了主导作用。

2、老师,家长以及同学朋友的协助

老师,家长在大学生恋爱上要起到督促和警醒的作用,不可盲目的反对或者提倡,应当根据事情来酌情考虑,防止学生发生不可挽回的事情。并且时常要观察学生的平时行为习惯,如发现异常就应该马上了解实况,解决问题。家长可以在平时教育一些恋爱的正确认识,交流恋爱观,老师时常可以在课上提提恋爱的认识和有关合理解决恋爱问题的方法,并告知不要进入恋爱误区。在大学校园,班上同学是充当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们是最快能看出问题的群体,所以同学要以正确的认识引导谈恋爱的同学,私下多多交流恋爱观,多关注谈恋爱中的同学,及时帮助受恋爱挫折的同学。

3、大学校园的宣传教育

大学生是年轻、精力充沛、思想活跃,而且大学生各方面还不是很定型,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势在必行的。一是要通过利用板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卡拉OK、文艺演出、漫画、各种文体活动等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活跃身心;二是加强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大学的网络资源,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和性健康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端正恋爱的态度,调节同学因恋爱受挫而引起的心理冲突和心理失衡,从而培养健全的人格。在大学校园里,这些对大学生的恋爱观有着不可轻视的影响。

4、社会的侧面引导

现在,社会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特别是一些明星以及网络,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关注这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社会上的媒介来宣传恋爱观。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很喜欢看青春偶像剧,于是可以通过拍一些有教导意义的电视剧来影响大学生们。通过,电视剧直接给大学生们传输正确的恋爱知识,提高思想从而提高恋爱观。也可以通过一些知名的人士和明星来做宣传恋爱知识,以他们为导线来指引大学生走正确的恋爱之路。在21世纪,网络是一个庞大的信息源,在网络上宣传大学恋爱知识也会去的不错的效果。在公共场所,我们可以随处可见一些宣传海报,因此也可以通过海报来宣传大学恋爱的知识,宣传海报在社会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所以这一途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些都可以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大学恋爱和处理恋爱挫折,所以社会也可以说是大学生的心理老师。

参考文献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篇5

早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中,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曾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然而时至今日, 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有毕业生727万,加上去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届大学生就业形势仍难好转。 大学生就业难既有自身原因同时还存在着社会等复杂的原因,这些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社会现象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大学生就业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过去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有着较高的心理期望值,较高的心态,求高薪、求舒适的心态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这样就造成很多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就业观偏差,一味蜂拥沿海、沪京津地区,导致就业人数集中竞争大。东部沿海的岗位往往让应聘者趋之若鹜,而西北地区有些条件优厚的工作却无人问津。

一方面,东部惊呼人才过剩,大学生预期薪酬屡屡跌破底线,甚至有人主动提出零薪上岗;

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急缺人才,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也引不来金凤凰。许多大学生先入为主的认为,西部就是荒漠戈壁、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去那里扎根意味着纯粹的奉献,难以实现个人的发展。事实上,那里不但有希望的绿洲、丰富的资源,更有供大学生施展抱负的大舞台。这里不是苦行僧的炼狱,很多时候它更适合发挥你自己的才干。

因此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应该通过制定你自己的职业计划来了解你自己,也包括了解他人和了解社会。通过实践,让学生对自我有更全面的了解 。大学生要学会整理你自己的技能清单,了解这些技能与你自己的职业目标之间的差距, 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以后在社会中立足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过时的就业观念就会导致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存在依赖和盲目乐观的心理,导致学习动力不足,竞争意识缺乏,对择业缺乏充分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准备。并且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全面实施,大学生数量的`上升使得这个群体的质量受到相应的影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

尤其针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专业的不同学生由于个人家庭出生的背景,受教育的背景以及个体性格与资质差异等各方面相关因素的影响,尽管都在相同的环境、相同条件下接受相同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但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个体的差异必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二、巨大的社会压力

由于市场上出现的大量的人力资源,使得用人单位将用人标准提的越来越高,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储备和吸收更多的人才本来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有些企业并没有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仅仅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厚经验。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工作要求本科学历,而本科生可以做的工作要求硕士学历,这些都导致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严重的挫伤了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很多用人单位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能及时置换冗员。很多单位在招聘时特别看重工作经验,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聘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常上岗。

工作经验是需要在工作中产生的,对于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如果用人单位动辄要求几年以上工作经验,不给他们得到经验的机会,他们何时才能拥有用人单位所需要的经验呢。在2017年5月16日,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就已经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从深入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力促进就业公平、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领导等。

三、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三个要素

第一,就是大学生本身对你自己工作的定位。部分大学生好高骛远,对你自己的定位有很大偏差, 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关于这点曾说过,当代大学生应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要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善于在平凡的岗卫生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广阔的天地,只要我们定位好,认识清楚你自己的方向,总能在青春里散发出你自己的异彩。

第二,就是就业竞争力。面对当前社会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加强自身素质,只要有能力,总会有你想要的职位在等着你。

第三点就是心态。俗话说,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话糙理不糙,很多大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不过硬,虽然专业水平很高,但不能将你自己很好的展示出来,胆怯,不自信等情绪在应聘时成为大忌。

浅谈当代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 篇6

——以襄阳、随州地区汽车产业调研为依据

【摘要】以襄阳、随州地区汽车产业调研为基,从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谈起。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而作为大学生,对于这涉及自身利益的话题更是十分关注。襄、随地区企业老总的对人才的要求和对大学生的看法及态度谈及本科生的自我技能储备。

【关键词】就业现状 人才需求 就业心态 就业技巧

一、关于就业

(一)就业定义

就业的含义就是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则需要把就业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即就业条件,指一定的年龄;收入条件,指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

(二)中国就业率在全球的城市的位置

全球:转型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城市最高,发达国家城市稍弱,落后地区较低。

中国:就业率总体靠前,个别较为落后。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泉州、深圳、惠州、威海、北京、东莞、珠海、温州、潍坊和广州依次排在全球第5、9、10、11、14、17、22、26、28和29名。

(三)就业能力

1.一般能力:一个人的态度、世界观、价值观、习惯;2.与工作有关的一些能力,主要是指处理与周围的人和工作环境的关系的能力,如怎样进行工作,如何与人相处等;3.自我管理能力,如决策能力、对现实的理解能力、对现实资源的利用能力,以及有关自我方面的一些知识、对学校所学课程与工作中具体运用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能力。

2.特殊就业能力:某个职业所需的特殊技能和环境所需的某种特殊技能,如一个会计必须具备较好的数学功底,护士需要某种特殊的护理技能,美术工作者必须具备色调感、浓度感、线条感和形象感等。

二、就业市场

(一)中国毕业生就业现状

据《2012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本科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即使工作一年的人,对工作的满意率也只有47%.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本科生将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就业压力。

上大学、找工作、结婚、生子——原以为人生可以这样按部就班地过下去。可谁知,既定轨迹才刚行进到第二步,就意外地卡了壳。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屡屡碰壁,“没有经验”成了他们被拒之门外的理由;更有不少本科生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高不成低不就”,放弃了手中的就业机会。种种原因,造就了一支庞大的“本科生失业军团”。

(二)武汉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武汉科技大学近三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年度就业率位居湖北省高校的前列。作为热门机械制造业学院,机械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比较高,在近三年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之下,就业率能达到96%以上。就业方向主要到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方向毕业生除可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以外,将在全国各大铁路工厂、科研院所、各大铁路局站段、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公司以及相关外资企业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但是前期工资很难能够很高,与普通技术员相差不大。

(三)调研过程中公司和政府对于本科生的态度

在为期一个多周的襄、随地区汽车产业调研过程中,同学们确实感受到了就业压力和工作的艰辛,了解了存在于自身的种种需要改正的问题,但是许多公司对于本科毕业生还是持比较肯定的态度,甚至宇清公司、齐星公司和东风神龙等公司表达出希望同学们能到其公司的态度,而襄阳汽车产业办公室的主任更是介绍了襄阳发展的种种优势,多次提到希望同学们毕业后可以到襄阳地区发展的想法。

二、企业现状以及对人才的需求

从襄、随地区汽车企业谈起。在技术研发上,仿制多、创新少,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储备不够,自主开发能力弱且不愿做长期投资。在产品设计上,质量利用系数低,同类型、同吨位车比国外重20%-30%;专用功能满足度比国外同类产品落后5-10年;人机工程应用不充分,适应性能不强,高技术运用较少。在生产装备上,多厂房车间等基础硬件设施投入,少先进制造设备和高端检测仪器。在制造能力上,机械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程度较低,从而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与国外专用汽车企业大量采用智能化设备、柔性化生产和敏捷制造还有较大差距。在加工工艺上,虽然在加工设备等硬件方面与国外的差距正在缩小,但在生产管理、工艺标准及检测执行等软件方面与国外企业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在整体上随州企业存在着缺乏合理的技术结构、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机制、缺少

技术储备、缺乏资金投入五大问题,而不得不走上仿造之路,形成了国内仿国外、小企业仿大企业的尴尬局面。仅有部分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研发达到了较高水平并获得市场成功。

要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就是人才,正如奥龙专汽的老总所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科技人员”,所以从政府到企业一直重视人才的引进与留用。同时专用汽车在国外占据车辆比重的70%,而我国仅为40%,市场需求和潜在市场很大。本科生作为一种主体人才理应有很大的需求量,但是情况却并非如此。以厦工楚胜汽车企业作为突出代表,座谈时企业老总对于我校刘昌明老师的态度充分展示了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但是对于本科毕业生明显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不会特意培养,去留自任。在公司眼中,本科生只是准人才,具备较高的素养以及快速学习的能力而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效益,同时许多本科生存在对自己定位不准的情况,所以相比较而言,企业甚至更倾向于专科生。

在调研过程中我特意问了一些关于企业对本科毕业生期望的问题,相比较能力,企业更注重的是品质。能力可以培养,技能可以学习,但是不具备良好的品质对公司非但没有好处甚至产生危害。当被问及期望毕业生具备哪些品质时,厦工楚胜老总的第一要求是低调做人,然后依次是听话出活,;多练内功,学好专业知识;有足够多的实践经验。奥龙公司老总的要求与厦工楚胜基本相同,除此之外提出要多思考。

三、就业心态和自我完善

暂且把工作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有兴趣高工资;第二等,有兴趣低工资;第三等,无兴趣高工资;第四等,无兴趣低工资。所有人都在追求第一等的工作,但是当前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工作经验少的问题,很难满足第一等工作的要求。对于自身认识不足是造成毕业生就业率上不去的最重要原因。正如

(一)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调整并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据调查平均投出15份简历才会收到一次面试机会,而面试也不一定成功,因此就业挫折肯定会存在毕业生就业路上。毕业生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眼高手低的情况普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待业的同时,又看到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却通过关系得到了自己希求的工作很容易造成心理不平衡,此时不及时调整很容易一蹶不振、心灰意冷。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明确工作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要承认每份工作带给你的价值(社会地位、获得认可程度以及工资)不同。职业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重要的是生活和发展。只要愿意努力,每份职业都有意义及价值同时也会带给你足够大价值!择业时不能只考虑工作的工资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在襄、随地区汽车做调研时,公司老总介绍的许多中高层技术人员成功的原因大都是忠诚和热爱只有意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爱自己的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就业市场化给本科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但市场化下的求职竞争是极其残烈的,失败者大有人在,所以,我国就业难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辩证法告诉人们:“客观存在决定主观,主观必须适应客观”。大学生就业难,而用人单位无人可用的情况有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本科生就业期望太高。正如齐星公司

老总所说:职业给你的是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别在乎舞台的高度,想一想舞台的大小,每个舞台总有人会表现得很好。

(四)以实现自身价值作为职业的最终目的奥龙公司老总曾提到现在很多人都是把职业作为一种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缺乏归属感,不能真正为企业利益着想。能够为企业着想,怀着感恩之心对待企业的人更容易得到认可,能够为企业带来利益的人才能得到理想工作。

四、就业技巧

(一)职业定位:在择业之前,必须要明确自己“想干什么和最擅长于做什么”,整合自身的兴趣、特长、专业或经验,制定两个或二个以上比较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

(二)多渠道捕捉就业信息:有了目标之后,要广泛收集相应的就业信息,尤其是招聘(工)信息,从网络、报刊、广播电视,从职业中介机构、劳动力和人才交流市场,也可托熟人、亲戚朋友、同学,多渠道获取谋职信息,为自己拓宽就业门路奠定基础!本次调研过程中同学们就遇到一些优秀学长学姐,在将来就业过程中同学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不少有用信息。

(三)规范面试的容貌、衣着和言行,塑造职业形象:

1、面试去时,需根据应聘职位修饰一番自己的容貌、衣着,俗话说得好“做什么应该象什么”,切忌当管理去的如“瘪三”,做普工去的似“老板”,给人留下不踏实的感觉;

2、时常注意你的言行举止,把握每一个细节,它是你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你塑造形象和表现自己的机遇。如进办公室要敲门,看到杂物挡道要摒除,移开椅子要归位,介绍情况和回答问题时要紧扣主题,发表意见和相互交谈时要措词恰当、多用职业语,等等;

3、要充满信心,设法通过你的容貌手相、衣着打扮、知识能力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让对方感到你很象是从事这类工作的;

4、当你某几个条件不符合招聘要求,但你又是真才实学的,你不妨大胆提出“真金不怕火烧”的试证,让单位征服于事实面前。

(四)要把单位当成学府,要把工作视为深造:就业之后,要居安思危,要把单位当成学府,要把工作视为深造,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培养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取同事之长补自己之短,学多种知识、习多种技能,有条件还需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职称证书,为自己的晋级、转业和再就业夯实基石。就业不少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正如在调研过程中各公司老总的看法:大学毕业生只是预备人才,不是真正人才,需要锻炼才能将其所学与实践结合,成为真正的人才!

五、总结

通过本次调研和写论文所参考的文献,不难发现本科生就业困难问题确实存在,但是读大学无用论是绝对错误的,社会和经济形势不是本科生找不到工作地理由,找不到工作的本科生需要为此负直接责任!在大学虚度时光,不能成为非其不可的优秀人才是根本原因;心气高,不低调,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是直接原因。解决就业的根本在于本科生自身的优化和就业心态改变:在大学期间合理利用时间和可调用资源使自己优秀起来,给自己的就业增加足够的砝码;就业时保留理想,丢弃高傲,低调做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所找的工作。机械制造业的就业形式不错,而武科大的机械学校学生找工作更具优势,只要同学们学好专业知识,改正心态,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并不困难。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 《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篇7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所谓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指高效毕业生在就业领域中所面临的竞争对手、寻求符合自我能力发展以及践行自我价值的工作岗位的能力。而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 例如心里素质、气质等, 其中知识结构是构成就业竞争力的一个关键点, 大学生只有不断的完善知识结构才能凸显出自身的学识和内涵, 而当前心理素质能否过关也已经逐渐的成为了就业竞争的关键。自信往往能增强个人的竞争力, 而自卑也导致很多人丧失了良机。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 高校与社会供需结构性矛盾加剧

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存在转型和结构性两大特征, 一般来说,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供求、制度、个人意愿等方面的共同作用, 其中结构性存在的供求矛盾则愈加的深刻,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的高效毕业生及其待业生的人数在逐渐的增长, 而社会上也从存在许多的单位找不到相符合的人才, 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供需关系愈加的鲜明。

(二) 就业期望值过高

一些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 他们一直期望能找到理想中的工作, 甚至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成绩优秀, 有的贫困大学生已经通过了勤工俭学的方式获取了一定的经验, 所以他们对未来的工作给予了更高的期望, 并希望能找到一个薪金高, 符合本专业的工作岗位。但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很大的鸿沟, 以致于很多大学生没有找准自己的方向和定位, 所以当其他学生都实现就业的时候, 他们还处于理想和现实的脱轨阶段。

(三) 资源相对匮乏

经济贫困的大学生已经迫使他们不得不承担求学的压力, 他们正因为经济条件的制约, 所以失去了与其他学生享有相同发展的机遇。事实上, 在大学中除却经济上的限制外, 贫困生还在很多方面都输给了其他学生, 例如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 所以有很多的贫困生就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特别是在现代化的社会竞争中, 电脑、人际交往等方面严重的欠缺, 这些综合素质都会导致他们在求职中遭遇失败。

三、当代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途径

(一) 转变就业观念, 调整就业期望值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个焦点话题, 学校方面应该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的教育, 应为毕业生创造多种形式和机会, 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宣讲, 逐步的指引贫困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就业思想观念;学校还可以开设专门的就业辅导课, 针对贫困生梳理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就业的方向, 让学生了解自身所面临的处境和就业技巧;指导学生应准确的为自己定位, 摆正自己的态度, 并形成就业地区的多元思想观, 响应祖国的号召满足社会的需求, 更应以平缓的心态去面对低工资、基层工作, 引导贫困学生先就业的观念。

(二) 坚定理想信念, 形成多元就业观念

虽然我国当前存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 但是有一些学生凭借自己对理想的坚定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这部分学生正是因为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认清楚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并坚信只有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扎实, 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赢得机会。的确, 只有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就业观念, 才能给自己创设更多的就业机会, 例如贫困毕业生即将走出校园的时候, 可以选择继续深造, 参加事业单位的考试, 也可以深入到国家的基层中, 去农村、贫困地区支教。无论如何, 只要贫困生一直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 并积极的寻找不同的就业机会, 就能收获一个好的就业机会。

(三) 培养综合素质, 提高求职竞争力

当前社会上的用人单位面向毕业生招聘的时候, 不仅注重大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 也十分强调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往往凭借单一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 因此, 大学生也要着力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要懂得多个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贫困生在学校期间应花费对于几倍的精力来学习, 不断的完善和充实自己, 还应广泛的参加各种校园活动, 力求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例如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等。

(四) 加强就业心理素质教育, 提高就业竞争力

对于贫困毕业生来说, 首先应该根据他们自身的就业心态, 以及他们的实际能力来进行逐步的指导, 着重于根据就业方式、社会竞争等给学生带来的精神压力, 教师应主动的和这些学生进行沟通, 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并做好心理疏导的工作, 增强他们面对挫折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其次,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去正确的看待压力, 让他们懂得要自己学会调节压力, 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保持一颗平稳的心态, 并健康、乐观的心态去挑战压力。

摘要:我国高效的教育体制已经实行了深入的改革, 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与此同时, 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就逐年增高, 社会上激烈的就业现状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愈加突出, 特别是对贫困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应该如何有效的提升贫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是当前摆在各大高效面前的首要问题。本文于此为切入点, 对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简单的分析, 并着重的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三个原因, 并深入的研究贫困大学生应从四个方面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途径

参考文献

[1]何纯正.高等学校应着力提高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8 (4) :120-123.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篇8

一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一)价值取向多元化,主导价值观不强

对于中国价值标准来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价值标准都是社会利益。但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标准也有了变化,有的标准为社会利益,有的标准是小团体利益,有的标准是个人利益。而就价值取向上,有人选择钱,有人选择义气,有人选择享乐,有人选择事业,有人选择时机。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处于如此大环境下,其价值观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因而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发展,主导价值观不强的趋势。

(二)价值认知和价值行为呈现出分离的趋势

就目前来说,诸多大学生都呈现出认知高,行为低的现象,比如说,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考试作弊可耻,但也存在不少大学生为了考的分数高点选择作弊;再比如,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应该助人为乐,但实际中,当别人遇见困难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大学生绕道而走。在进行社会现象的评价时,一般大学生都会采用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但轮到自身,却会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

(三)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功利性价值取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当代大学生也基本明白,需要结合社会需求,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使得自身能力不断提高,如此才能适应不断增强的市场竞争力。但在这其中也显现了很多大学生的急功近利。很多学生把入党的原因归结为更好地就业和发展;将担任学生干部作为自身锻炼的一种途径;而对待知识学习,也是为了之后的就业;就业的时候,追求舒适和薪水。在价值实现的时候也呈现出功利化取向,很多大学生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不是选择自身努力,而是选择关系实现。还有的学生不是通过公平竞争取胜,相反通过一些造假手段骗胜。

二 原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效应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在随之更新的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首先,市场经济的独立性对大学生的自立、自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市场经济还是一种以利益激励机制为特征的体制,其基本原则就是盈利,因而在市场经济下,大学生也会相应的关注物质财富及利益的满足感,这样一来,也可能使得一些大学生的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被激发出来,于是,自身的价值取向就有着一定的功利性,因而可以说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而消极作用就是导致大学生产生价值取向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西方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伴随着对外开放,西方文化也走入了大学校园中,一些西方思想也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这样或者那样的触动,虽然西方文化下的价值观有着自身的合理性,可以批判的加以借鉴,但也有不少唯心主义的理论,这些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违背的,但就大学生来说,还处于鉴别力不是很强的年龄阶段,因而,就可能对西方文化不加批判的全部接受,如此也使得自身价值取向受到很大影响。

(三)舆论带来的误导

针对过去几年的文化热,一部人采取的态度不对,不是客观而真实的对其进行分析,相反却是对其进行了虚无主义的对待,对一些不能与时俱进的东西一概采用了全盘否定的态度,而对市场下产生的价值理念,不加思索的就采用了全盘肯定的态度,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合理的利己主义”实际上就是实惠,这些舆论给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带来了不少误导。而对于高校来说,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价值教育的主要场地,引导和对价值观采取的相应教育缺少相应的力度,而面对大学生价值取向伴随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却不知所措,如果仅仅采用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来教育学生,会让不少学生认为与实际不相符合,根本提不起来学习的兴趣,自然也不想继续学习;而如果把社会中的流行价值讲给学生,却又会违背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于是,在部分教育者心里,渐渐对教育的远大理想失去信心,感到无比的彷徨和困惑,这样一来,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导向的愿望和行动也会出现相应的弱化,如此必然会使得一些片面的价值取向渐渐沁入大学生思想而得不到及时控制,这样一来,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难免出现各类问题。

三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发展对策

(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

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将其作为核心引导力量对大学生价值取向进行引导。应该将此项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不论是在党团的活动中,还是在校园的文化里,都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充分显现,从而让大学生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动,进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为祖国和社会贡献自身力量。

(二)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应该立足当代大学生实际,对其进行相应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以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让学生将其作为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场地,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在教学中如果发现大学生错误的价值取向,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纠正学生存在的一些个人及享乐抑或拜金主义。同时要结合一些现代化教育手段,使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大大加强,通过一些视频、微信、微博等新兴手段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另外,也可以结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的教学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对于教师来说,其不仅担任着知识传播的角色,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而其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的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教师,应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标准,端正自身价值观念,使自己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在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时候,也要结合知识教育,做好自身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典范。故而,对于高校来说,要重视对教师的人格教育,采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建立标准教师评价系统。毕竟只有教师人格保证了,才能将价值观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进而帮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

(四)尽力为大学生拓展社会实践的教育平台

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对社会获取更多了解,对经济发展有着动态的认识,毕竟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并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如此才能实现理论学习的价值。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言行一致。而要想保证价值观的正确性,也应该从点点滴滴开始,重视事实,避免空话,从而慢慢的将正确的价值观变为自身习惯,指引着自己以后的行动。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十分关键,因为在这个阶段中可以帮助自身价值观形成,而如果仅仅依据理论灌输,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可能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学校应该尽量为学生拓展社会实践的教育平台,并在实践中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行表现,从而及时发现其与正确价值观相悖的表现并在第一时间做出动态的纠正。

四 结束语

总之,伴随着市场大环境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可能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存在不少消极影响,因而,全社会都应该重视这些影响,应该有目的有重点的采取合理对策对这些问题进行纠正,从而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也为社会营造出更好的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王立彬,王震.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现状及其引导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2):6-88.

[2]杨忠东.大学生价值观取向与趋势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7):136-138.

[3]谢宏忠.大学生价值导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85.

[4]徐园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机制构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92-93.

上一篇:阅读课外书倡议书下一篇:《龟兔赛跑》续写7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