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导师信息

2024-08-27

华中师范大学导师信息(共8篇)

华中师范大学导师信息 篇1

知己 这个其实挺难得 有时候那个小人就住在你心里 但是你真的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所以你要先了解自己读研的目的 想得到什么 这样才好接下去的准备

目的:1)纯学术 觉得本科知识匮乏 纯想学习想当科学家 这样的其实挺少的 但是有 以前成都寝室的就有 下面我会提到。那你就直接选哪种学术前沿的专家或者院士吧,当然不是每个大学都有院士可以给你选择的。那你就选一心埋头科研的,这样的老师多半单纯善良,不勾心斗角,也没时间折腾这些他不想要的东西。所以你会这样的人沟通的很好,从而在学术上有很大的发展和造诣,当然这样的老师多半怀才不遇,其实也不是不遇,只是没有行政位置,不会出风头,当然你纯学术的目的都可以达到,这样就足够了。

2)找个好工作。多半人的心理,混个文凭,找个更好的工作,可以生活得更有尊严,那你就必须考虑一些现实的东西了,前面有师兄因为导师是院领导,所以直接留校,当然我认为男生留校没太大出息,呵呵,可能我的想法并不对,也不是每个男生都要创业开公司嘛,哈哈,可能这只是我个人见解,不要拍砖!但是留校至少也是不错的工作,还有北京这边师兄因为导师是局长,直接留下的,当然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老师是领导你工作基本搞定,不可以直接留下,他也会做出相应的推荐给你好的机会。

插播下找好工作为目的的两类人:

1)很爱学习,也很爱装13,有点迂腐甚至。明明自己不适合走什么政治路线,但是还一副领导模样,当然这样的有点郁闷,最好就直接到个一般的工作岗位混饭吃最好,如果你要是有了超越你能力的目的,估计后果有点惨。

2)很聪明,圆滑,说话办事恰到好处,很会拍马屁,甚至领导老师都感觉不到在拍,这样的基本算是极品,这样的适合仕途,也会和自己的导师学到一些以后工作的一些技能,当然都是走仕途的。这种人恭喜你,你找对导师的话顺风顺水了,当然希望你人品好点,说小人不可怕,掌权的小人就卡帕!!

邓联文 杨兵初 刘雄飞 刘小良 胡照文

杨院长1957年11月生,博士、教授物理

刘雄飞 1960年6月生,教授,现任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在薄膜材料的制备、机理及应用和热物性理论与测试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湖南省重点科研项目1项,校文理基金项目3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篇,EI收录10篇。

从事教学工作20多年,主讲了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电子电路CAD 数学物理方法等近10门课程,4次获得校教学质量优秀奖;指导硕士研究生10余名;编写了《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低压电器与电子电器》两本教材;作为负责人承担了校级教改项目2项,获校级教学改革成果奖3项。电子系的导师 刘小良,博士,副教授,1966年9月生

1988年7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7月获理论物理硕士学位,2003年9月进中南大学攻读材料物理博士学位,2004年6月调入中南大学物理学院工作。2006年9月被评为副教授,2006年12月获博士学位。

先后主讲过《固体物理》、《固体理论》、《大学物理》等课程。多年来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和计算材料学领域研究工作,有扎实的凝聚态物理及固体物理的理论基础,目前研究方向为低维无序材料中的电子结构及输运性质等。已在“Physica B”、“Modern Physics Letters B”、“物理学报”、“计算物理”、“量子光学学报”、“材料导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10篇

胡照文1963和邓联文 材料 铁道 盛利元1956 通信方向 胡志坤 1976 曹建 1955 湖南一个电力公司的技术总监

许雪梅 1971之前是图像处理方面,现在改为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和信号完整性处理 黄小忠1968 锡箔材料

陶少华1970 光通信方面的陶少华-人物简介

曾于2001年至2009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光子学研究中心和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微光电子学,微纳米光子学器件,微光学元件,光镊,及光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国内外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50余篇。[ 孙克辉1968 杨院长是我导师,主要是物理的,他的学生一般跟着周老师做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最近有个千人计划做材料也不错,但是已经招满了

刘雄飞是电子系的导师,车牌识别,软件方面的

刘小良应该是比较年轻,研究方向你要想了解我帮你问一下 胡照文其实也是和邓联文老师他们,在铁道那边搞项目,材料方面的,要做实验

盛利元应该是比较严格的导师,是通信方向的应该,大致哈。他的学生都还不错,学的比较扎实

项目可能不是很多,因为他比较老了,但是他关系比较广,一个他的学生到国防科大电搞研究去了

胡志坤是刚从国外回来的老师,比较年轻,30多岁,跟外面公司联系比较多,项目也特别多,实干型的

曹建,1955年9月出生于湖南长沙市,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金属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1985年9月来中南工业大学物理系任教至今。1989年??1990年去英国卡的夫大学进修表面科学。1999年9月晋升为教授。是又一大人物。学校导师只是他生活的九牛之一毛,它主要是湖南一个电力公司的技术总监,他的学生都在研二到公司实习了,学的也都很不错。但是曹建不会管你的学习,他的概念里研究生读半年就行,因为学不到东西

许雪梅,就是我现在跟的老师啦,她是唯一一个女导师,认真负责。科研功底没的说,已经拿到了博士后。口碑很好,辅导学生严格,她的学生都很踏实,找工作都不成问题。研究方向:之前是图像处理方面,现在改为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和信号完整性处理(属硬件,不需要编程)

还有就是李长庚,他是党支部书记,行政活动比较多。研究方向是通

信技术,还行,不做任何评论 黄小忠也招电子的,他是搞吸波材料的

黄小忠还没说完,他的项目很多,定期给学生发钱,搞得好的很有前途。属于军工材料,涉及军事机密。

还有个年轻日本留学回来的值得推荐,科研正处于上升期,我很喜欢

他可惜当时我有点急

陶少华,很年轻,30多也是。主要也是光通信方面的,为人和善,管理学生也严格。科研实力比较强,低调中的高调人

孙克辉,男,汉族,1968年9月出生,湖南省益阳市人,工学博士,教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现担任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电子信息系主任。先后担任过8门本科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或参与教改项目5项,发表教改论文5篇。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SCI/EI收录8篇。获教学成果奖二次,中南大学首届“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提名奖,优秀指导教师;中南大学首届师德先进个人; 中南大学第二届吾爱吾师“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最佳口才提名奖;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1.导师最佳年龄:30~35

一定要选择年轻的导师。年轻的导师在单位历浅,做事情比较小心谨慎,对学生负责的几率比较大。带不好学生可能会影响升职。年轻老师社会阅历浅,比较单纯,不会那么黑。年轻老师富于创新精神,有朝气,对新事物敏感。

不要选60岁以上的导师.正所谓“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缟也”.其实45岁以上的导师基本上已经不做研究了.2.职称考虑: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为最佳

职称越高,名气越大的导师,往往不把带学生当成一回事情。在他们眼里,当博导带学生就是“踢着玩儿”的事情。有博士学位这一点很重要。还有,一定要看你未来的导师有没有在国外高级期刊上发表过文章。

3.不要选胖子做导师

常言道,“心宽体胖”。身体胖的人,往往比较懒,不喜欢费大力气做事情,也不喜欢替他人操心。他们投机取巧,精于钻营。给这种人当学生会很累。因为他们早就盘算好把最累的事情让你来干,然后据为己有。这种人往往心黑。个子矮的人也不要考虑。瘦高个老师最好!

4.不要选有行政职务的人做导师

有行政职务的人时间太少,这些人心思不在做学问上。

5.不要选择有项目的导师

你会成为廉价的打工仔,会很累也学不到学问,满足以上1,2的除外。

6.要读博士一定要到国外

最好是英美,其次是法、德、瑞士。也可以考虑日本。日本的导师非常认真。

7.不要选择名下带很多博士的导师

物以稀为贵。人也一样。导师的精力有限,多了带不过来,所以干脆不带。

华中师范大学导师信息 篇2

中国作家网消息, 10月11日, 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办的“北京师范大学首届文学创作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聘任仪式”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出席聘任仪式。据介绍, 北师大文学创作方向研究生面向全国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选拔, 今年共招收了10名学术型硕士。他们不仅能享受校内的导师资源, 同时还能以校外的作家、诗人为导师, 学习文学知识和写作经验。首次担任该方向作家导师的有李敬泽、格非、欧阳江河、邱华栋、李洱等, 莫言担任导师组的组长。同时, 文学院也根据创作专业的学科特殊性进行了创新的课程设置与管理。北师大教授童庆炳表示, 作家导师不仅能教授同学们成熟的写作技巧、创作经验, 更能培养他们理解问题的能力, 帮助他们形成独特的个人思想。李敬泽在聘任仪式上谈到, 虽然此前许多人认为“中文系是不培养作家的”, 但是对于文学创作者来说, 写作技巧的教授和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方法上, 如何从具体的创作规律出发, 对一个作家的思维方式、方法进行训练和引导, 对于创作者来说很重要, 在这方面应该借鉴美国的写作课程, 逐渐探索出一套办法和经验。邱华栋、李洱等受聘导师与在场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验, 北师大文学院的校内导师张清华、张柠、梁振华等也发表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教育问题的想法。

大学班导师的心得 篇3

【关键词】大学 班导师 心得

一、前言

教师工作是一种独特的创造性工作。教师的魅力在哪里?就在于创造,這是一种直面人生发展的创造。从长远意义上说,教学让每一个生命具有了创造的力量,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可创造的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

大学教师的使命就是使学生能够适应变化的时代,活出生命的意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及对社会尽公民的责任。教师给学生的东西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是促进了他的发展还是阻碍了他的发展,教师要经常自问。一个教师有可能对某一个人的发展变化留下深刻影响,让他在每一个前进的重要的时刻会想到这位教师。这样的教师,就是在真实的意义上成了一位教师,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技能的教学者。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的人格,而不只是“专业”。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呈现”你是谁,学生也在判断你是谁。学生的生命既是最柔软的,又是最坚强的,有些东西一旦被打破了,很难再重新变得完美,教师留给学生的,会对其一生的发展有影响。一个人一辈子能够遇到一个好教师,是他的幸福。

大学生完全不同于中学生,他们步入成年,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容易接受新事物,又存在叛逆心理。作为大学班导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圆满完成大学的学业,是需要教师认真研究的。

二、工作方法

我从2005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担任大学班导师工作,从大一到大四共带过2006级和2010级完整的两届普通班级,同时担任卓越班2010级至2013级各年级的班导师。我每周都跟学生们个别面谈,并设立QQ群,与学生们展开交流,力争做到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我的工作格言是,做个“五心”班导师,用责任心做好每件事,问心无愧,做好琐碎繁杂、千头万绪的班导师工作;用耐心做到防微杜渐;用爱心去关心学生生活、帮助学生成长、促进学生成才;用童心保持好奇,细心观察,善于发现,调整心态,和学生亦师亦友。学生感谢我,其实我更感谢学生,从学生那里感受到的激情,能够永葆青春,可以学习到学生的活力和创造力,与学生共同成长,所以我对学生永存感恩之心。

(一)深刻认识班导师工作的重要性

班级是学校的最小集体单元,班导师工作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有利于良好的学风班风和凝聚力的形成。

(二)对不同年级的引导侧重点不同

对于普通班,大一大二注重基础课,广猎知识,抓及格率。采取的措施:1.亲自带领集体自习,召开考前动员会和考后总结班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亲自任命班长和团支书,要求所有班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允许挂科。3.加强学生学习经验交流,包括班级内部交流和邀请学长进行经验交流。4.组成互助型学习小组,开展学习和竞赛活动,实现全班共同进步。5.加强调研,亲自去教室听课,向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6.深入宿舍,和学生个别谈心,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和心理动态,实现因材施教。大三大四加强创新实践,组织参观、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和竞赛、鼓励学生去企业实习、鼓励学生攻读研究生。

对于卓越班,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绩优异,全方位优秀。采取的措施:1.邀请高年级、研究生,来班会进行经验交流。2.加强不同班级同学、不同年级卓越班的交流,实现纵向与横向相结合。3.邀请学院领导和企业嘉宾跟同学座谈。

(三)将本科教学、班导师、创新实践活动相融合,从而吸引、引导学生

1.精心打造课堂,探索本科教学改革:教授《理论力学》《力学设计与操作》《工程力学》等课程。我对待本科的课程极其重视。工作十年多,从未请假或者迟到早退,甚至还常常带病上课,每学年教务处匿名评教网站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分数都是95分以上,每届学生都说我的课很难抢到(因为场地和选课人数限制),整学期都有学生来旁听。

2.指导创新实践活动:指导了大学生课余研究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全国及上海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及上海市大学生力学竞赛、上海市大学生“创造杯”大赛、德尔福大学生创新比赛、工程创新3D打印大赛、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奋进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等。

指导的各类创新实践活动获得了全国和上海市的多种奖项和成果,获得奖项逐年增多,获奖级别逐年提高。这些创新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在学生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学生们争先恐后地“预约”我作为他们的指导教师。

(四)组织各类有意义的活动

邀请高年级学长、研究生、校友给学生座谈;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展览会,参加各种比赛;组织学生参与卓越班学科前沿讲座、基于项目的学习,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

三、班导师工作成果

多次获得华东理工大学优秀班导师、模范班导师标兵称号。教务处匿名评价网站学生对班导师评分全部为95分以上,文字评价各种好评。

【参考文献】

华中师范大学导师信息 篇4

朱大奇 教授 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电子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信号与信息处理”重点学科带头人,“水下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实验室”负责人;中国自动化学会故障诊断与安全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机生产工程学会机床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模范教师,《船海工程》核心期刊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通信评审专家。研究方向:水下机器人传感、控制与路径规划;港航设备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人工神经网络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等Email:dqzhu@shmtu.edu.cn

谢宏 教授男,1962年生,陕西汉中市人,工学博士,教授。2002年4月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作博士后研究,2004年7月至2004年9月在悉尼科技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及其应用、物流信息监控和生物信号处理等Email:hongxie@shmtu.edu.cn

曾连荪 教授男,教授。长期从事无线接入技术和定位测控技术的应用研究,研究成功了多项导弹测控、医疗电子和汽车电子工业产品。上海无线电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上海惯性学会理事;上海通信制造行业协会定位导航专委会副主任。曾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负责过五项国防“七五”、“八五”等预研攻关和型号项目。目前为我国无线测控网建设首席专家,建设总工程师。研究方向:无线接入技术、定位测控技术、安全监控技术等。Email:lszeng@shmtu.edu.cn

安博文 副教授男,1969年出生,上海市曙光学者,副教授。2009年9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出站,2006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武汉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遥感图像的获取与处理、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Email:bwan@shmtu.edu.cn

薄华 副教授女,1971年生,副教授。2006年6月,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防科技八五重点预研项目、“十五”国防预研以及国家’863’计划等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在核心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方向: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机器学习、遥感图像处理。Email:huabo@shmtu.edu.cn

徐志京 副教授男,1972年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现任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副系主任。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教学与科研工作,负责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项,主研和参与上海市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交通部通达项目1项,云南省交通厅项目1项以及横向项目多项。主研和参与的科研项目10多项,主要涵盖电子海图系统应用、AIS系统应用、GPS导航定位应用等领域,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获得专利一项,软件著作权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2001-2009年,主要从事船舶导航信息的采集处理、电子海图信息处理系统、无线通信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承担纵向、横向课题多项。2009年至今,承担交通部专项建设实验室---水下传感器网络实验室筹建和研究工作,实验室拥有较好的水声研究的软硬件条件和实验条件,主要从事水环境信号的采集处理、水声信号的采集处理、水声通信、水下通信网、水声图像处理等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等工作。Email:zjxu@shmtu.edu.cn

陈淑荣 副教授女,1972年生,副教授。长期从事通信网交换技术的研究,曾参与国内首台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制,并主要完成了该交换机通用测试器的研发工作;参与了“甘肃省用电管理信息电话语音查询系统”的项目开发以及大容量VoIP网关系统的方案设计等。曾获2008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2009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1)、2008上海海事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校优秀教育工作者、校优秀党员、校三八红旗手等奖项和荣誉。2008年作为访问学者在加拿大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工学院访问半年。研究方向:通信网交换技术、视频分析、视频图像检测Email:srchen@shmtu.edu.cn

张友俊 副教授男,1961年11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年7月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94年4月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信电系,2006年3月在上海大学理学院获博士学位,2006年5月-2007年5月,在国际著名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的Poly-Grames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2007年10月调入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微波技术Email:zhangyj@shmtu.edu.cn

袁国良 副教授男,1963年生,副教授。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和电子类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上海海事大学光纤通信的实验室建设,参加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1项,吉林省重点资助项目2项,主研吉林大学项目2项。编著了高等学校教材《光纤通信原理》,该书2004年8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5年7月再版第2次印刷。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研究方向:光电通信技术Email:glyuan@shmtu.edu.cn

杨文璐 副教授男,1967年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已在《中国科学》、《计算机研究与发展》、《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等国内外期刊及国际国内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5篇被SCI检索,12篇被EI检索。主研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纵向和横向项目十余项。获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一项、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研究方向:医学影像分析、生物信号处理、脑机接口、视觉感知计算、智能信息处理等。Email:wlyang@shmtu.edu.cn

张颖 副教授男,1968.08生,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教师,博士、副教授。1999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2004年至2006年,在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至2010年,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研究。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及其应用、现场总线技术、嵌入式系统、RFID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实时定位技术(RTLS)、网络视频监控Email:yingzhang@shmtu.edu.cn

孔薇 副教授女,1977年生,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3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专业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主要研究方向为非平稳信号的特征提取、高维相关数据无监督聚类与分类分析,包括语音信号及生物微阵列基因表达信号的降噪、特征提取、聚类与分类等。近几年共发表文章18篇,其中SCI检索8篇,EI检索10篇研究方向:生物信息处理,主要包括语音信号及生物信号的智能信息处理。Email:weikong@shmtu.edu.cn

杨静 副教授女,1973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后进入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工作。研究方向:图像通信与视频压缩编码Email:jingyang@shmtu.edu.cn

黄洪琼 副教授女,1973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在美国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智能交通研究所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访问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及其在智能交通领域、航运智能运输系统领域,以及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近年共发表EI检索论文及软件著作权十余篇/项。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及其在智能交通领域、航运智能运输系统领域中的应用研究。Email:hqhuang@shmtu.edu.cn

夏斌 副教授男,1975年生,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9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专业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008-2010年在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脑-机接口、计算神经科学和生理电信号处理等。Email:binxia@shmtu.edu.cn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王晓峰 教授男,1958年生,教授,工学博士,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专业博士生导师,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上海海事大学学报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anular Computing, Rough Set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IJGCRSIS)编委;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委员,粗糙集与粒度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机应用学会常务理事;上海海洋与湖沼学会海洋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任2006、2007 IEEE控制与机器学习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担任2008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anular Computing 程序委员会委员,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 会议副主席;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评审专家。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及其在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中的应用,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在海洋信息技术、港航信息工程等领域进行了颇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工作Email:xiaofengwang@shmtu.edu.cn

刘广钟 教授 男,1962年生,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1983年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应用毕业,获学士学位;2000年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毕业,获博士学位。1991年~1992年在日本翼系统株式会社研修;1994年~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2002年~2003年于日本东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网格计算,CIMS技术,物流信息化技术等。Email:gzhliu@shmtu.edu.cn

冯嘉礼 教授男,1948.12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系统仿真语灾害模拟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EEE Shanghai Section委员;《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anular Computing, Rough Set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副主编,《智能系统学报》编委。研究方向:思维与智能的属性论方法Email:jlfeng@shmtu.edu.cn

张明 教授男,1957 年生,博士,教授。1980年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数学专业毕业,1981~1983在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学习,1995年、2010年两次赴美国访问学习,2003年获河海大学计算机应用博士学位。现为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多媒体信息处理、分布式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数据库、视觉信息检索与分析、网络信息安全、人工智能、航运信息化技术等。Email:mingzhang@shmtu.edu.cn

曾卫明 教授男,1971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计算机系主任、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2005年1月东南大学博士毕业。2006.04-2008.06,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Kirby脑功能成像研究中心(F.M.Kirby Research Center for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博士后。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功能磁共振成像信息处理、脑功能连通性检测与神经认知等。Email:wmzeng@shmtu.edu.cn

杨智应 教授男,1964年生,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获博士学位。2004年7月毕业分配来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工作。于2006年8月至2007年2月在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做访问研究学者。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任。研究方向: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并行与分布式计算与软件工程 Email:zyyang@shmtu.edu.cn 韩德志 教授男,1966.12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外存储专委会会员,《电子学报》和《计算机研究与发展》通信评审专家。研究方向:海量网络数据信息管理、存储及安全技术,云计算和云存储安全技术。Email:dzhan@shmtu.edu.cn

高茂庭 副教授男,1963年生,博士,副教授,计算机软件系统分析员、高级程序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2007年9月至2008年2月,公派前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访问进修。现担任上海海事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已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20多名。研究方向:数据挖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港航信息系统等领域理论研究与软件开发工作Email:mtgao@shmtu.edu.cn 栾翠菊 副教授女,1974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6月获得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工学博士学位。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校级及横向项目7项,主持科研项目2项,研究方向:网格计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智能决策、网格计算。Email:cjluan@shmtu.edu.cn

张琳 副教授女,1973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年、199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工学学士、硕士学位;1996年上海海事大学任教至今,其间在职攻读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2009年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副系主任、网络工程专业主任、上海海事大学第九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06年下半年公派至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UC)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ISE)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港航信息化技术、智能信息处理、信息检索、本体与知识工程等。Email:linzhang@shmtu.edu.cn 黄晓霞 副教授女,1968年生,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副教授。1991年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保送同济大学电气系攻读硕士研究生,于1994.3获得了硕士学位;1999.9在职攻读同济大学信息与控制系博士研究生,2004.9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5.9至2006.3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智嵌入式系统,物流信息化技术,智能信息处理,供应链信息处理等。Email:xxhuang@shmtu.edu.cn

杨斌 副教授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航运物流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集装箱供应链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与管理”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理事。研究方向:物流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供应链过程可视化、物流系统绩效评价。

Email:binyang@shmtu.edu.cn

彭青松,副教授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毕业进入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工作,当年被评为上海海事大学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8年1月至6月在美国仁斯里尔理工学院智能系统实验室进行访问研究。在美访问期间,获2008MLSP国际数据分析算法竞赛第一名。2009年被评为上海海事大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曾赴香港、克罗地亚等地进行学术交流。曾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主持上海市教委科研项目、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等。关心研究生成长,受到研究生的广泛好评。研究方向: 安全生产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模式识别;数据挖掘;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信息处理。Email:qspeng@shmtu.edu.cn

高俊波,副教授男,1972.9生,博士、副教授;上海海事大学航运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计算智能、数据挖掘、机会发现与模糊系统、社群网络 Email:jbgao@shmtu.edu.cn 宋安军 副教授1969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3年西安交通大学系统所博士毕业,上海海事大学计算机系教师从事并行计算和分布式系统的研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过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级项目的研究,获得过陕西科学进步二等奖以及西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科研奖励和专利奖励,2004年进入上海海事大学任教,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研究方向:并行计算和分布式系统Email:ajsong@shmtu.edu.cn

白治江 副教授男,1962年生,上海海事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1998年7月在华东师大获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2006年1月在华东师大获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包括数据挖掘和智能主体),模糊系统,系统工程等。Email:zjbai@shmtu.edu.cn

朱春鹤 高级工程师1963年2月出生,现任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基础教学部主任,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曾参加多种飞机的气动学试验,《国家潜油电机电泵监测中心》的控制系统设计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低速风洞》的研制,主持《矿用风速表校准风洞》的研制,1998年进入上海海事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控制系统设计等Email:chunhe@shmtu.edu.cn

任洪敏 副教授男,1969年生,博士,副教授。1996年6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2003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博士学位。致力于大型复杂软件系统开发方法、过程与工具的研究,具体包括:软件体系结构、构件技术、软件复用、过程工程、形式化方法和软件工程环境等。研究方向:软件体系结构、构件技术、软件复用、过程工程等Email:hmren@shmtu.edu.cn

史小宏 副教授男,1963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年至1989年在煤炭科学研究院做研究工作;1989年至1996年在太原理工大学任教,期间于1995年至1996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做访问研究;1996至2000年海南大学任教;2000年至今上海海事大学计算机系网络教研室工作。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移动Agent、移动Agent组通信、JAVA与分布式系统等。Email:xhshi@shmtu.edu.cn

陆能枝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等Email:nzlu@shmtu.edu.cn

王未央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工作流的研究与应用,数据仓库、OLAP与数据挖掘等 Email:wangwy@shmtu.edu.cn

严南南 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等Email:nnyan@shmtu.edu.cn

杨丽萍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据库系统与信息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Email:yanglp@shmtu.edu.cn

葛元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模式识别,管理信息系统mail:geyuan@shmtu.edu.cn

导师信息 篇5

邱鸣(党校办)、周洁、杨玲、江新兴(科研处)、张文颖、谢立群、王鹏、李成浩、周莉、任健、王怡、谢育新、侯越、路邈、熊仁芳、詹桂香、王冠华、王宇新、潘小多、王晓、杨宁、林曌、李莉 周洁:日语语言文学

中景园”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4年“金牌导师”最受研究生尊敬 的导师

二、翻译硕士(日语笔译)

日语学院:李成浩、熊仁芳、詹桂香、王宇新、李莉、樊颖 科研处:江新兴 校外导师:丁莉

三、翻译硕士(日语口译)

日语学院:周洁、杨玲、张文颖、谢立群、李成浩、熊仁芳、詹桂香、王宇新、李莉、任健、王怡、谢育新、侯越、路邈、王冠华、潘小多、王晓、杨宁、林曌、王鹏、樊颖 党校办:邱鸣 科研处:江新兴

校外导师:丁莉、白立文、鲁永学、卿学民、邱鹏鸣、王众

一、袁敏道 卢友络,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3年7月毕业于天津体育学院,1964年8月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从事日语教学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1992年被评为教授。曾任日语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亚非语系副主任、主任,日语系主任、第一届全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第四届副会长,第一届全国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开设“日本语概说”、“日本语法研究”、“教学法研究”等课。先后担任基础日语、精读、泛读、写作、口译、日本文学等本科生课程的教学。

主要研究领域:高等院校日语教学

主要科研成果:著有《日本语概说》(合编)、《基础日语教程》(1-4册)(合编)、曰语试题集(初级、中级、高级)(合编)、《综合日语》(上、下册)(合编)等。潘寿君,男,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曾赴东京外国语大学留学2年、名古屋大学等讲学研修约6年。现任教育部高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职称评审委员,《日语知识》编委等。承担教育部日语基础阶段和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的调研,测试与编写工作;参与教育部和旅游局的有关考试命题工作。中央电视台《常用日语》电视讲座主讲;《日语新视听电视讲座》部分撰稿与26集全部定稿。承担研究生《中日语言对比研究》、《日语概论》、《日语教育》、《日语语法演习》、《教学法研究与实践》、《翻译研究》等课程。参编教材有1项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多项获本院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日语语言、日语教育。

主要科研成果:国家社科基金《中日对译语料库的研制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成员。参编《全国高校日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等专著5部,本人执笔约40万字;撰写《中文和訳際のテンスとアスペクト――「~ていたと~たをめぐって」》等论文10多篇;编写《基础日语教程》等9部,本人执笔约140万字;参编《日语常用词例解词典》等3部,本人执笔约70万字;编译《最新版日语能力测验出题倾向对策》等5部,本人执笔约15万字。

邱鸣,男,汉族,中共党员,日本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党委常委、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语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日翻译研究会会长,中日友协理事,北京市对外友协常务理事,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会理事,国家留学基金评审组专家。1977年至1979年在北京通县永乐店农场插队,1979年至1983年在北京师范学院外语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至1992年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攻读硕士、博士课程,1994年至2004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外语学院任教,曾任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2004年4月起,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

主要研究方向:日本中世文学及中日古典文学比较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发表、出版论文论著数十篇。主要论著有《太平记的汉文学研究》(日文);代表论文有《日本古典文学的汉籍摄入》(日文)、《太平记中中国古籍的引用形态》(日文)、《护良亲王的人物造型与中国古籍》(日文)。主编《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大纲》、《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考试用书——职称日语》、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指定教材《日语口译实务》3级等。

为集 教授,研究生教研室主任。毕业于北京二外日语专业,留校任教至今。其间在大阪外国语大学、爱知大学、横滨商科大学、爱知学泉大学等大学学习和讲学。曾主持过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日语》、中央电视台《标准日本语》初级、《日语语音入门》、中央电大《日语基础•旅游类》等讲座节目。专业为日语语音学、语法学。近年来从事翻译和中日同声传译的教学。

论著:《日语时态之管见》(论文)《助词「を」的无奈》(论文)《“つまらせる”还是“つまる”》(论文)《中译日的翻译技巧》——点线连接法(论文)《言简意赅‘信’是根本》(论文)《日语语音入门》(教材)等。

铁军,男,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后留校任教。曾赴本留学或任教多年。现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日语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担任日语系本科生、研究生多种课型。

主要研究领域:中日文化比较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出版的主要著作《国家旅游局导游考评教材中国文化册》(旅游教育出版社)、《北京日语导游》(旅游教育出版社)、《导游日语》(旅游教育出版社)、《中日乡土文化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日本语古典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发表的主要论文有《关于高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方法与手段探讨》(日语学习与研究)、《丰田汽车企业文化的核心——造人战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百人一首的山情结》(日语学习与研究)。研究的课题包括龙文化、庙会文化、色彩文化、影视文化、年节文化、茶文化、、民间传说故事、乡土玩具、现代社会中的新民俗以及日本古典和歌等多方面。

吴世平教授,文学硕士。1986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获日本文学硕士学位。曾先后任日本爱知学泉大学、横滨商科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与文化、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流。主要科研成果有学术专著:《中日使役态的对比研究》,论文:“文化作品翻译中的中日文化差异”“日语翻译教学探讨”“跨文化交流与非语言行为”等。以及词典、教材等5部。目前主持北京市教委社科基金项目“中日非语言行为对比研究”等项目。

李抗美,女,教授,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日语专业,留校任教至今。其间先后赴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名古屋大学、爱知大学留学三年半,学习研究日本语法及中日敬语比较,并在名古屋大学和横滨商科大学作为专家或交换教授讲学三年,研修中日同形语比较、日本语学概论、中日文化对比等。担任教育部和旅游局有关考试的命题、主考等工作。在大学本科担任一至四年级《精读》、《会话》、《口译》、《听力》、《泛读》、《导游》、《视听》等课型。为研究生开设《中日文化对比》、《日本文化史》、《日本文化专题研究》、《日本文化演习》、《中日民俗文化比较》等课型。

主要研究领域:中日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撰写并发表《中日両国における言語的敬意表現について》、《中日両国語の同形語の比較》、《关于中日文中第二人称的用法》、《中日同形语考》《口訳について》、《中日の好き嫌いな数字の文化考》、《浅析「~じゃないですか」》、《关于“意见”的中日文不同用法》、《关于中文“打”字的日译》、《关于中文“安心”的中日不同用法》等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日语模拟导游》《日本节假日文化》等;参加多部专著、教材、词典的编写。

周洁,女、群众、教授、硕士生导师、日语学院院长。1985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非系日语专业,1988年留学日本,1996年从日本回国到二外工作。毕业于日本甲南女子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博士课程并获该校社会学博士学位。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日本家族社会学会会员、日本专业社会调查士。先后任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日本爱知学泉大学客座教授。被评为2006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青年学术骨干,2007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中青年学术骨干。2011年北京市精品教材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中日家庭、跨文化研究、翻译(笔译)教学和实践

主要研究成果:专著《中日祖先崇拜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合著《中日乡土文化研究》(中国传媒大学,2006)、译著《你好,社会学—社会学是文化学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译著NHK电视剧《铃兰》(中央电视台,2001)、译著TBS电视剧《夫妇》(中央电视台,2007)、合编《日本概况》(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主编《日本的祭礼》(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译著《日本高龄者的生存困境-来自一线的报告》(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译著《社区的集团动力学》(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等。有《中日两国‘家’意识变迁比较研究》(CSSCI期刊《求索》11期,2005)、《社科类文本翻译的特点—以<你好,社会学,社会学是文化学习>日汉翻译为例》(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日语学习和研究》3期,2007)《日本家庭社会学研究及未来走向》(CSSCI来源期刊《日本学刊》6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日本学会,2009)、《日本概况在异文化认知中的作用》(《日本语言文化研究和国际化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华北地区宗教信仰的历史变迁和转型》(二外学报,2006)《日本人的祖灵观》(《日语语言文化研究》,2003)《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的范例》(《经营研究》日文,2006)《异文化的认知与语言意识》(二外学报,1999)等中日文论文20余篇。2002年获全国第二届中日友好中国大学生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大赛优秀论文指导奖;2005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成果专著三等奖、2010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成果教材二等奖。参与并主持多个校级、市级教改和科研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陈燕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从事教师工作以来,历经本科基础和高级阶段的各科目教学,并担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教学及毕业论文的指导。曾多次在国内外进修任教,有多年丰富的日语教育及对外汉语的教学经验。主要研究方向是日语语言的词汇学领域,同时也包括一些词汇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各级学术刊物(包括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或考察报告数十部。

主要学术作品有:《日语词汇学》;《日语中的特殊词群—惯用句》等。其中《日语中的特殊词群—惯用句》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成果之一。

新兴,男,教授,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科博士课程、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博士课程毕业,1994年到二外任教至今。先后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爱知大学,曾在日本爱知学泉大学任教,北京大学国内访问学者,名古屋大学客座研究员。现任北二外科研处处长、国际商务日语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华日本学会理事,日本早稻田社会学会会员,曾任北二外教务处处长。1998年获得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被评为2005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中青年学术骨干,2006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青年学术骨干。2004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2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中日家族制度、日本隐居制度、中日异文化对比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出版专著、教材有《日本近代家族制度研究》(专著、旅游教育出版社),《日本概况》(合编、旅游教育出版社)、《商务基础日语1、2》(主编、商务出版社),《日语写作》、《日语会话》等,发表论文《日本隐居制度与家长权的传承》(《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年4期),《日本的隐居制度与儒家伦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10期)等二十余篇。

杨玲 女,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年、2007年先后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获日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曾先后赴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爱知学泉大学进行学术研究、交流及其讲学。1997和1999年分别主持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日语300句》广播讲座和中央电视台《常用日语》电视讲座节目。曾主持北京市教改项目、校级重点科研项目、校级教学团队建设等多项研究课题。2008年参与并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参与并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奖;2009年被纳入2010年启动的“北京市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主要研究领域:日语语言学、汉日对比语言学、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出版专著《日语授受动词句结构意义研究》、《饭店日语》(合著)、主编《日语语言文化研究》第四辑等;先后在《日语学习与研究》、《日语研究》、《语言学研究》、《汉日理论语言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口译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之探讨”、“日语授受动词句受事移动中モノ的意义”、“同声传译中的技能技巧训练与同传标准”、“Vテクレル的结构和意义”、“日语学研究的动态及趋势分析”、“CAI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等近20篇论文;现主持编写的《日汉同声传译系列教材》获2009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

张志军 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1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留校任教至今。从事教师工作以来,担任过基础阶段的精读、泛读、会话、听力的教学和高年级阶段的精读、口译、笔译、视听等各科目的教学,自1996年以来担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教学及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翻译理论与实践》《日中语言对比》。任教期间曾赴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学习日语语言与文化;先后赴日本爱知大学、横滨商科大学、爱知学泉大学等学校教授汉语6年。在国内任教期间曾担任过三年级教学组组长和专业课教研室主任的工作。并于1996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日中语言对比、翻译理论与实践

主要科研成果:译著:《胎儿都是天才》(学林出版社)专著:《日语自他动词》(旅游教育出版社)参编辞典:《日语常用语搭配辞典》(商务印书馆)《日语拟声拟态副词词典》(商务印书馆)主要论文:《『せる、させる』と『使、叫、譲』の異同》《受動文から見る日本語と中国語の異同》《日本語の非典型的他動詞文》《试析日语文章翻译的难点—-省略的复原》《日语中顿从句的情态》《など在复句中的作用及译法》等。

张文颖,男,汉族,教授,2001年3月毕业于日本专修大学国文学专业,获日本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1月来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从事日语教学与研究工作,其间曾于2006年4月至2007年4月赴日本爱知学泉大学工作一年。并前后多次赴日本多所大学进行学术交流等活动。日本文学研究会会员,先后获得北京市政府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校教学优秀奖,校科研成果三等奖。2009年日语系升级为日语学院,时任日语学院第二基础教研室主任,2011年5月,任日语学院副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日本近现代文学,中日比较文学

主要教学及科研成果:参与编写国家级教材两部:《商务基础日语》第一、二册;《基础日语综合教程》第二册教材及教师用书,该教材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材。主持北京市教委面上科研项目“来自边缘的声音—莫言与大江健三郎的文学”、北京市面上项目“莫言与中上健次的文学”、校级项目“日本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幻想性意象”等科研课题。出版专著两部:《场所的魔力-大江健三郎与中上健次的文学》(该书在日本出版发行)、《来自边缘的声音—莫言与大江健三郎的文学》,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

谢立群,女,博士,教授。2002年3月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2002年4月至2005年3月任大阪大学客座研究员。2005年7月起任教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被评为2006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青年学术骨干,2007北京市人材强教计划中青年学术骨干。目前正在主持北京市教委 “日本中世纪佛教文学的形成与中国文化”课题的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日本中世文学、中日比较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主要研究成果:学术专著有:《徒然草与中国隐逸思想》(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7),代表性论文有:《从徒然草第12段看老庄思想的影响》(二外学报、2006)《日本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大隐”形象 》(《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从徒然草看兼好的隐遁观》(《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关于徒然草汉译的几点考证》(《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从『華厳宗祖師絵伝』的善妙形象看明慧的女性救济观》(《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等20余篇。

,教授、日语学院跨文化交际系主任、博士。留学日本十载,在千叶大学获得文化人类学专业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在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国际比较政治研究所、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和民族音乐学系做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中日文化研究。

青海大学导师 篇6

个人信息:任善英,女,1971年10月出生,硕士,副教授,中共党员。现为青海大学财政金融系金融保险教研室副主任。获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金融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近年来,重点进行三江源生态移民问题的研究。个人工作简历:1994年毕业于北京财贸学院工商行政管理系,获经济学学士。1996年通过自学,于2003年取得法学本科学历与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在东北财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于2004年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2007年9月-12月在清华大学进修学习。

科研项目:目前,参与完成省部级项目2项,主持完成横向课题两项,主持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江源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运用研究》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研究》各1项。参编教材《经济学》一部,共发表论文10余篇。通信地址: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邮政编码:810016 联系电话: 0971-5360005

邮箱地址:renshanying@163.com

李凤荣教授简介

个人信息:李凤荣,女,汉族,1962年10月出生,厦门大学经济学硕士,青海大学财政金融系教授,中共党员。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财政理论与政策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侧重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个人工作简历:1994年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专业本科毕业;2001年3月-2003年12月就读于厦门大学财政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0年9月至今,青海大学财经学院财政金融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4年获青海省“小岛奖励金”。

科研项目:2004年撰写的《浅议电子商务带来的税收问题》论文,获青海省税务学会税收调研课题一等奖;2005年参与的青海省财政厅课题《稳健财政政策下青海财政问题研究》获“第六次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青海藏区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研究》,编号:10XJY011,在研);2010年参编财政部规划教材《财政学》一部,已出版;2012年又获批参编财政部规划教材《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理论与实务》一部,正在编写中;近年来在国内各类专业杂志发表论文约15篇,其中第一作者13篇。邮政编码:810016 通信地址:青海大学财经学院财政金融系 联系电话: 0971-6183138、*** 邮箱地址:lifengrong130@163.com

丁生喜 教授简介

个人信息:丁生喜,女,1971年2月出生,硕士,教授,民建成员,青海大学财经学院经济学系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目前从事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城镇化问题研究、青海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个人工作简历:1993年7月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1993年7月至今在青海大学任教。2000年~2002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与管理研究生班的培训;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

科研项目:近年来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共发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第一作者20篇,其中多篇在《城市规划》、《经济地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开发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等国家核心刊物发表,EI检索2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参与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4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主编出版《区域经济学》本科教材1部。目前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1)主持2012年科技部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城市化进程中青海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2)主持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柴达木盆地城镇化的现状与制约因素研究》 通信地址:青海大学财经学院经济学系 邮政编码:810016 联系电话: 0971-5311368

邮箱地址:qhdxjjxdsx@126.com

刘尚荣教授简介

个人信息:刘尚荣,女,1963年1月出生,汉族,1984年7月获得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金融学教授,中共党员。现为青海大学财经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省级和学校重点建设课程《金融学》课程负责人;学院“民族地区金融理论与金融发展”教学科研团队负责人,青海省自然学科与工程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金融理论与政策及投融资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研究领域侧重于区域金融发展

以及投融资机制等方面。

个人工作简历:从教以来,一直从事金融、经济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承担了金融学、中央银行学、金融中介学、期货市场、商业银行经营学、金融理论前沿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显著。2009年3月,参加了中央党校等五部委组织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2010年3月~7月,在清华

大学作访问学者,从事农村金融发展的研究。

科研项目:近年来完成或在研的科研项目有:(1)主持教育部“春晖计划”课题:数量化模型在宏观决策中的应用(2006-2008);(2)主持青海大学课题: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研究-以青海为例(2009-2010);(3)主持青海省第二次农业普查课题: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2009);(4)主持开行省分行课题:西宁市“十二五”投融资规划(2010-2011);(5)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青海藏区普惠金融发展与农牧民增收问题研究(2011-2013)。(6)主持青海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课题:青海人口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2012.4-2012.12)发表的代表性论文:(1)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体制改革》2006.12);(2)青海保险业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问题研究《保险研究》2008.8;(3)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对策《青海社会科学》2008.5;(4)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科技创新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9.29;青海旅游业发展的融资对策研究《开发研究》2通信地址:青海大学财经学院贸易经济系 邮政编码:810016 联系电话: 0971-6122627

010.1。

大学生创业终身导师制的构建 篇7

本文所论述的大学生创业导师制,有别于一般的大学生创业导师制度。一般的创业导师重点强调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素质,导师团队以学校教师队伍为主体,而本文的导师制强调以大学生新创办的企业为工作对象,完全按照企业成长需求配备导师团队,并且强调导师团队的实践能力、技术能力、社会责任感,更加注重导师的实际作用。并通过创新共赢模式保障导师作用的持续性。美国在1964年就成立了类似的组织,美国退休经理人服务公司(Service Corps of Retired Executives,简称SCORE),它的使命是,“为所有的美国现存的和即将出现的小企业提供职业的指导、信息,使他们的成功最大化”,已经服务了700万创业者,成效显著[2]。

一、构建大学生创业终身导师制的意义

(一)大学生创业者的精神需求

创业是一项十分复杂且充满挑战和风险的活动,正如哈佛大学拉克教授所说,“创业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件具有诱惑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因此,创业者在满怀激情的同时还要面对创业过程中出现的艰辛、挫折等问题,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将创业坚持下去。大学生创业导师制可以给大学生创业者一个精神家园,为他们创业远航之旅指明方向。

(二)大学生创业者的经验需求

Morris认为,创业就是开创新的事业、创建新的组织、创造资源的新组合以及风险承担和价值创造[3]。作为大学生创业者,在管理理念、创业实践、团队建设、资源整合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都欠缺经验。具有创业理论研究或实践经验的创业导师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者传授经验,降低风险。

(三)大学生创业者的技术需求

以南通理工学院邱福壮同学为例,作为创业班的一名学生,他积极参加创业实践,希望开办一家基于物联网的绿色农庄。作为大学生邱福壮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和热情,其在学校所学的创业理论知识增强了他创业的能力,但是他缺乏农业方面的技术和实践能力,这让他非常苦恼。通过学校创业教育部的努力,他已经与如皋农民徐公建立了师徒关系。年轻人的创业激情和科学知识,与农民丰富的实践经验碰撞出了火花,他们开始打造自己的物联网绿色农庄,其中绿色草莓园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客人。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业导师所提供的技术支持对大学生创业者非常重要。

(四)大学生创业者的资源需求

创业活动本身就是对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创业导师本身就是对创业者有益的资源,创业导师有意识地协助大学生创业者积累人脉、市场等有利资源,可以为他们的新办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五)大学生创业者的融资需求

创业离不开资金,创业者要使企业成立并能够走向正常的经营,最重要的就是要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对初次创业的大学生而言,这一点尤为重要。 而大学生新办企业在融资方面不占优势,主要是因为它仅仅只是一个好的创意,还没有有形或成熟的产品,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融资渠道窄。

二、构建大学生创业终身导师制的要点

(一)组织机构

导师制由各高校分管就业与创业工作的校领导主抓,下设创业教育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全校的创业导师制度的设立、督促实施、导师招聘、考核和奖励等工作。 各院系设置创业教育领导工作小组,负责在院系层面实施导师制。

(二)成员管理

导师成员由学校创业教育职能部门面向全社会进行公开招聘,成员包括:咨询师、企业管理人员、高校教师、农林牧渔业技术人员、大学生成功创业者、银行经理、消费者、供应商以及行业协会成员等。具体的招聘条件由创业教育职能部门根据学校孵化的大学生创业企业的类型、发展状况和实际需要确定;对聘请的导师颁发正式的聘书,签订合同,按实际情况协商发放薪酬。学校和大学生创业者一起对导师进行考评,考评的主要参数来自于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实际效益和成长状况。对考核优秀的创业导师可以续聘,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对考核不合格的导师不再续聘。

(三)政策保障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需要有实际经验,尤其需要各行业成功人士来给予指导。但实际的情况是,一些成功的创业者很少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大学生创业。因此,学校、国家尤其是当地政府部门, 需要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鼓励政策来引导具有能力和实力的成功人士投身到这一项服务社会的事业中来。学校可以制定社会人员担任导师的职称评定制度,可以为其评定创业导师初级、中级、高级职称;政府可以制定大学生创业导师自己的企业享受各项税收减免、贷款利率降低等优惠的政策。尤其是对表现突出,指导效果明显的导师,学校和政府都要给予实际的奖励,以此鼓励全社会有能力和实力的人员、单位参与到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指导和培养事业中来。

(四)工作机制

可以按照工作主要内容的不同,将导师团分为:第一,创业精神导师,以成功企业家、大学生创业者、高校教师为主,传播创业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建立自信,打造企业文化;第二,创业项目导师[4],以高校教师、 企业技术人员、农林渔畜牧业等专业人士为主,为大学生创办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第三,创业资源导师,以银行经理、消费者、供应商以及行业协会成员为主,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拓宽市场、人脉、融资渠道等;第四,创业管理导师,以高校专业教师、企业经理、成功企业家、创业咨询师为主,为大学生提供企业管理方法和策略指导,并对企业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见,设计解决方案。

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创办企业进行指导,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在导师制度的实施中,应依据创业企业不同阶段的特点,建立各类创业导师协作机制,形成创业导师团队。在创业导师团队中,每类创业导师在指导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时,相互协作,并涉猎其他导师的领域知识,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充分发挥导师团队的整体作用,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服务。总体而言,创业导师团队应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承担创业教育与服务的重任。

三、构建大学生创业终身导师制的注意事项

(一)共赢性

实现以“企业成长需求”为导向,构建大学生创业终身导师制。要明确几个主体:大学生创业企业、高校、导师(企业)、政府,每一个主体都有自身的利益,如何建立一个让这四大主体共赢互利的模式,尤其是能否让导师(企业)受益,将是影响这一制度可否长期和是否产生实效的关键因素。

(二)持续性

企业的生命周期通常分为四个阶段: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遵循企业成长规律,长期持续地给予指导,大学生创业企业才能不断成长,必须避免追求短期效果或虎头蛇尾的工作方式。

(三)实效性

以“企业成长需求”为导向,构建大学生创业终身导师制。必须要以“企业成长需求”为主导,关心大学生创办企业的成长实效,不可让指导和帮扶工作流于形式。

总之,构建以“企业成长需求”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终身导师制,需要在组织机构、人员管理、政策保障和工作机制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对大学生创办企业进行共赢、持续和实效性指导与服务,满足大学生和其创办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在精神、经验、资金、社会资源等方面的需求,是适应当前大学生创业实际,提高大学生创办企业的生存能力以及增强其后续发展动力的有效途径。

摘要:文章从构建大学生创业终身导师制的意义出发,提出了构建以“企业成长需求”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终身导师制的要点与注意事项,以提高大学生创业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目标。

关键词:创业教育,大学生,终身导师制

参考文献

[1]李媚.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州市为例[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林芸.对创业导师制度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产业,2008,(6).

[3]Morris M.H.Entrepreneurial intensity:sustain table advantages for individuals,organizations and societies[M].Quorum Books,1998:17-45.

南京理工大学 博士生导师 篇8

宋洪昌,1945年4月出生于江苏溧阳,196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物理专业,1986年在南京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为该校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固体推进剂燃烧理论和超细粉体加工技术及表面改性等,同时承担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

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排名第二),1997年获江苏省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历年来还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4项,获发明专利多项,2004年9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他在教学中坚持知识与方法并重,科技与人文交融。1998年后,开始钻研汉字,另辟思路,方法独到,自创四言解字。已发表论文多篇。

诗歌作品

在乎他

(一)

貝至半豐當盡責,富在家中半之福

但看禍起乃過邊,窮富共河貴知足

卜准卜錯無所謂,只須自舟化之卓

道行萬歲天有意,德聚千秋在乎他

(二)

目中兩橫為之何,是他是吾共之和

人知吾他開天目,他吾同享乃共河

禹子啟私開了口,私獅同聲開獅口

帝易一巾入八口,商傷近音是為何

一卦一口入之腹,蒼天心傷淚如流

和墨化字書于帛,夏過之後是商秋

商丘相鄰開了封,商後周周凍裂鍋

五霸七雄留春禾,春光不久又夏荷

二十四人合一心,字是德也蜀漢劉

禮尚往來心相印,難用金銀買一和

儒學興時面目異,禮是境界無先後

天曲大同自自謙,神申遠去開新河

即使災星過了河,築舟行遠袁掌舵

且看簡字字之形,無元空卡莫入舸

幣弊同聲為之何,商傷近音問問我

五千年前造漢字,大學大問吉頁哥

辛卯十月十九日晨

上一篇:平凡而伟大作文1000字下一篇:机修车间(安全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