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课程学什么

2024-07-04

信息科技课程学什么(精选10篇)

信息科技课程学什么 篇1

这四方面的学习内容中,“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训练内容应该是最核心的。思维决定行为方式,要学会使用信息工具解决问题,首先要学会如何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知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例如:确定目标、确定需求、制定方案、制定评价标准、选择方案、实施方案、小结反思等,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信息技术在各个步骤中的作用,有的信息技术工具可以提高信息收集、加工、表达、发布、管理等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的信息技术工具可以激发灵感、梳理概念、促进创新;有的信息技术工具则可以用于合作交流等。而在“信息科技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内容中,不拘泥于工具和软件以及它们具体操作的统一要求,强调信息技术工具的特点、功能和应用规律。例如:知道信息技术工具是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设计、制造,按照人们设定好的程序处理信息,各个部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知道信息技术工具都有用于接受指令和反馈信息的部件,如键盘、鼠标、遥控器、计算机显示器、摄像机上的液晶屏;知道信息技术工具的工作原理以及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掌握它们的操作规律;知道利用好信息技术工具本身提供的信息,例如:各种说明书、软件中的“帮助”功能、网上其他人的使用心得等。因为只有当学生掌握了以上要求,才能具有自主探究的能力,能从容应对不断更新的各种工具和软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真正地用好信息技术。“科技社会与个人”的内容,是为了学会处理好信息社会中科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理解信息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如何尊重他人和自己的劳动成果;理解信息技术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对人类社会、生存环境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等。

这些学习内容有别于原来计算机课中的知识结构,这样的学习内容不能简单地用知识点或操作要求来描述或规定,因此,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对学习内容的要求是以“学习要求”来叙述的,即学生学习后应该达到的表现水平,这样一方面能够用“学习要求”来限定“学习内容”,衡量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从教学内容是否能使学生具有这些表现水平来评估;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内容”的选择提供了比较宽松的空间,只要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达到这些表现水平,学习内容中的工具、软件以及具体的操作就可以根据不同年段,解决问题的需要,学生的基础和学校特点灵活选用。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小学阶段、初中阶段为学生提供统一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科技知识、技能,具备基本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为学生今后专业化发展打好基础,为今后进入高等院校进行专业化学习做好准备。不同学生都具有不同的发展空间和志向,为了让信息科技学科适应每一位学生发展的需要,让每位学生都学到有用的知识,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若干模块,供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和今后的发展需要进行选择。让学生分别学习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原理、方法、技巧;学习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提高数据管理效率的方法;学习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提高设计、制作水平。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信息科技课程还设置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课程,即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保证每位学生形成基本的信息素养;拓展型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研究型课程让学生把信息科技与其它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使信息科技成为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伙伴,同时帮助学生形成科学观念和学会科学方法。

总之,信息科技课程的内容不仅仅只包含一些计算机软件操作,或者一种计算机语言,而从让学生具有信息素养,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的角度进行安排。

信息技术课程怎么学?

有效落实信息科技课程目标,高质量的课程内容是重要环节,高效的学习过程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更是重要保证。信息素养是无法通过机械的记忆和重复的操作训练来形成的,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思维、感悟才能形成。因此,信息科技学科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让学生在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使用信息技术的需求,形成学习信息技术的愿望,继而主动而有兴趣地学习信息技术,才能保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明确的目标,始终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且能运用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学习过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体验和思考,养成积极探索研究的学习方法。其中包括:能不断发现自己的需要,提出新问题,明确问题的真实意义;能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根据经验提出一些假设,获得足够信息验证这些假设,尝试归纳总结其中的规律;能执著地按照方案解决问题,面临困难能迎难而上,遇到挫折锲而不舍;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每一项活动、任务结束后能想一想自己获得了什么新知识,还有什么遗憾的地方,今后如何避免或改进等。

学习过程中提倡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爱好选择不同的工作或者任务;与同伴共同制定完成任务的计划和评估工作结果的标准;积极发表、维护自己的观点,乐于接受他人的建议和帮助,与伙伴们相互勉励;工作过程中自觉遵守小组制定的规定,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确保整个小组的利益。在这样一种合作形式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和领悟与他人合作的技巧,逐步养成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相关的行为规范。

信息科技课程学什么 篇2

一、信息技术课是否需要向程序设计这样专业化发展的课程改革?

翻开我们现在高中用的计算机教材, 其中前三章讲的要么是计算机经典的纯理论、要么是几乎人人都会的简单操作或者一些基础软件的使用。这种编排方法或许对于早十年的中学生是十分有用且必需的, 因为它既让学生学到了计算机的入门知识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计算机的经典理论。但是由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在中国的普及程度正以指数级数增长, 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在还没有上信息技术科之前就已经学会了上网、聊天、打游戏等计算机的常见操作并且不少人还深陷其中。很多人或许会认为这是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缺失造成, 但是如果我们反过身来以孩子的心态来看看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操作内容太过简单 (我校高一位学生5岁跟父母进网吧, 8岁开始帮母亲打文件) 、知识太过陈旧 (visita都出来了还在讲windows98的操作) 、基础软件如flash、photoshop等的操作可思考性以及前瞻性不够 (上网跟人聊天搞怪的时候早用过了) 、仅有的一些没接触过的相比游戏而言又太“没意义”…别说孩子, 就算有独立判断能力的成人也难以自控, 确保不坠入“游戏人生”的泥潭。所以, 中学信息技术课的课程改革当告别其“综合化、实用化、普及化”, 转而向更“专业化、理论化、精英化”方向发展, 而程序设计则提供了向这个方向发展的最好的基础和途径。

二、为什么要以信息学奥赛来推动中学的信息技术改革?

1、信息学奥赛可以给学生带来什么?

信息学奥赛主要考察的是学生根据问题程序实现的能力, 支撑它发展的主要是学生的问题提取、算法选取、编程实现的能力。

(1) 一个学生要想在信息学奥赛方面有所发展, 首先要学的就是一门面向过程的语言。而对计算机语言的学习则要求学生首先必需学会“理解”, “用理解的眼光”看别人写的程序、“用理解的眼光”学别人定义的语法规则、“用理解的眼光”去理解人家程序的逻辑构思和编写技巧——在一系列的“理解”和“自己想像的完美逻辑被笨拙而诚实的计算机无情的击毁”过程中有助于学生踏实肯干的精神的养成和理性的回归。 (2) 在学生对奥赛题目的分析和算法选取的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题目逻辑和算法逻辑的契合程度和合理性分析、逻辑实现步骤的反复思考和验证, 有助于学生合理解决问题、正确实现意图以及逻辑思维发展的极大提高, 而这些思维对其他任何学科的发展和学习都是相当重要的。 (3) 信息学奥赛的题目通常都是源于生活并且十分有趣的问题, 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发现生活, 体会生活之美, 可以很好的防止学生被其他不良事物所吸引。 (4) 信息学奥赛是建立在程序设计的基础之上的, 在程序实现的过程中, 学生首先很容易的就可以体会到在游戏中曾经威力无比的武器的本质居然是一个变量值给1还是给1000的简单关系——强大的满足感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深入学习程序设计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挽救不少已经或者即将形成“网瘾”的学生, 而这些正是当代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面临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严重问题。

2、信息学奥赛可以给相邻学科带来什么?

程序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具有越来越广泛基础性用途:具有良好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和思维的学生不仅可以极大的有利于其在计算机软件、机械自动化、数码控制等专业方面具有不可跳过的必经阶段, 就算是在中学阶段也会为需要较好程序设计能力的机器人竞赛、科技创新等方面表现得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从而有效的提高机器人比赛等的偶然性和训练时效的极大提高。

3、信息学奥赛可以给学校带来什么?

信息学奥赛可以对学校办学特色起到凸显作用。

任何一所出名的学校都有各自的办学特色。虽然能够凸显学校特色的东西或许有很多, 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科教学特色必定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通过信息学奥赛, 信息技术课将由信息技术变为程序设计加算法设计, 它的地位也由“工具”变为为科技教育、各类机器人比赛、科技创新等一系列科技教育的基础学科, 并且可以使这些项目随着信息学奥赛的不断前进而前进, 从而有效的推动学校科技教育、素质教育、科技创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全面整合程度的极大发展和提升。不然就算是一些项目已取得一些成果也必定是不牢固和不稳定的, 而且更无法让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等得以有价值体现。

4、信息学奥赛可以给高校带来什么?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 要把一个人在三年之内从完全不懂计算机培养成一个好的程序员以上的人才是难度极大、成本极高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高校还要在大一对计算机专业的新生进行“系统培养和扫盲教育”以及“大三之前鲜有可用之才”的尴尬的最重要的原因。而正是基于这些原因, 现在一些比较好的高校, 尤其在涉及国防科技以及智能机器人方面发展较好的高校对信息学奥赛的优秀选手青睐异常, 并且在其他学科奥赛饱受争议的时候而对信息学奥赛依然坚持较好的优惠条件进入。

通过信息学奥赛, 不仅有利于实现信息学奥赛“推广程序普及”的办赛初衷, 而且通过“竞赛”可以有效的把有专业特长的选手选拔出来, 在大学里面就可以缩短极其宝贵的2至3年的培养时间, 早日在高校做出极富意义的成绩为高校争得名誉的同时也可以让那些属于“普及”层次的学生清晰对计算机的认知并且掌握较好的基础知识, 减轻学生在大学完成过级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小结

信息科技课程学什么 篇3

关键词:信息课堂;教学平衡;课堂规则;学习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国际化也越来越明显,对课堂教学要求也将越来越高。“一言堂”的教学时代已经过去,减负增效一直是教育界努力的方向。在课堂上实现教和学的和谐平衡,追求教學的有效性才是每一位教师实实在在要做的事情。

我是名一线的教师,经常看到这样的事情:信息课开始了,在点名时,发现2个孩子没来,A学生说:B同学和C同学被老师叫

去补数学,做题目去了。下课了我去了解情况,原来这两个孩子因为在上课时没有好好听课,所以练习题不会做。任课老师为他们着想,就留下来给他们补习补习。过了一段时间,这两个孩子又被语文老师留下来了,还是因为在课堂上没认真学习,老师要留着他们补习。等时间一长次数多了,这类孩子不光有了特殊的待遇,还有了这样的想法:反正课堂上不会,下课了老师会给我补课,我不听也没关系,养成了不重视课堂学习的习惯。想要改变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良好的课堂规则——教与学平衡的前提和保障

尊重他人,尊重课堂。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会有很多孩子会因一句不相干的话在课堂上议论半天,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听课;有时,老师话说了一半,有些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插嘴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时,当某个孩子不会操作时,其他人就偷偷地嘲笑他笨……这些现象虽小,却都是不尊重他人、课堂的表现,最能扰乱课堂。若能做到尊重他人、尊重课堂。孩子们会认真的倾听,因为认真的倾听他人的话语是尊重别人的最基本素养之一;孩子不会被他人嘲笑,会得到他人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二、指导孩子关注学习方法——教与学和谐平衡的源泉

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需要教师教的帮助,

只有两者和谐平衡,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1.及时的实践操作很关键

信息技术课堂里,操作技能类知识的学习较多。操作技能的特点:看着简单做着难,时间一长容易忘。在课堂教学中,肯定会存在学习速度慢的孩子,当我已经进行下一个内容的教学时,他还没有完成上一个内容的学习。在这个时候,孩子们容易出现的现象有:(1)只顾着自己原来的操作,不听老师新内容的讲解。

(2)听完了老师新内容的讲解后,不及时操作新内容,等操作完了原来的内容回过头来操作新内容时,已经忘记了如何操作。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一定会先给孩子讲述一下他的学习过程,让孩子先想一想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然后和他一起总结出问题的答案:没有对新授的内容及时进行操作实践,结果不会操作。所以,对新授内容要及时操作,等操作完了回过头去把原来的内容补上。这种学习方法,对各种技能类学习都有效果。

2.认真倾听是法宝

学生在任何一个课堂上认真倾听,是必须的。操作性强的信息科技课更应该认真倾听。神经学习过程包括四个基本步骤:

信息输入,模式加工,动作输出,注意事项。其中,信息输入是学习的开端,知识信息只有被大脑接收到了,大脑才能进一步的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课堂上,我经常给孩子们列出不认真听课导致的不良结果。

适时地给孩子们一定的方法指导,提醒他们:老师在讲解新的知识时,应该放下手中的鼠标,一心一意听好新知识。设计听课评价表,对认证听课进行巩固,让认真听课成为习惯。例如,在讲解知识点时,认真听课的小组会得到一个漂亮的五角星,不认真听课的组将会被删除一颗星。小组积满10颗五角星可以换取5分钟的“益智小游戏”时间。

3.仔细观察很重要

根据信息科技学科的特点,很多时候教师操作演示的细节需要孩子们自己观察出来。在电脑操作上,也有很多细节只要孩子们掌握观察点,就能得到相应的信息。例如,在教学Word时,如果鼠标停留在某个工具按钮上时,电脑会出现相应的提示信息,这些信息会帮助我们更有效的操作。当两个相似的窗口出现在面前,学生可以对比观察一下它们的差异。这些都是促进学习的好方法。不放过每个细小的变化,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操作信息。

和谐平衡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只有单方面的努力一定是不成功的教学。一次不经意的校级公开课让我对此有了顿悟。本节课里的一个学习任务是:设计奖状。备课时,我考虑到三年级学生能力还很有限,一定需要老师引导他们如何进行有序的设计。所以,我在课堂的开始就出示奖状让孩子们观察,让孩子分析并明确一份奖状由哪些最基本的元素组成。在真正要设计奖状之前我又列举了几个典型的奖状图,请同学相互间说一说准备如何设计奖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并用powerpoint列出设计的步骤在投影上明确演示出来。(教师只是没说每个人一定要按照这个步骤来设计)结果让我出乎意料

的是:在我巡视的过程中,还有5%左右的学生对设计过程很模糊。他们问:“老师,我把奖状的形状设计好了,接下来要设计什么呢?”我听了心里在想:假如我没有讲述清楚设计步骤,那么,powerpoint投影上也清楚地列举了出来。只要能用眼睛接收信息,就能明白操作内容。让我叹息的是我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信息,但还是有学生在课堂中不知如何来提取信息,等着老师直接把答案告诉他。

对于师生来说课堂是我们共同的乐园,在这个乐园里,学习效率的有效性是我们共同的关注的问题,达到最优化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相信只有抓住课堂,关注知识、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法、关注教师的教学主导能力,注重课堂“教和学”的平衡发展是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阳光大道。

参考文献:

刘耀明.均衡的教学世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5.

信息科技课程学什么 篇4

高中除了开设以上9门课程以外,还会开设一些其他课程,这就因高中而异了,比如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但是一般都在高一和高二开设,高三很少有这些课程,会很耽误学习时间。

学习方法:

1、预习。预习既是学习方法问题,也是学习习惯的问题。预习的内容很多,如:课前要预习生词、课文和语法内容,在自己不懂的地方作上标记,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去听课,课堂上尽力去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如仍不懂,课后应马上问老师。

2、听课。听课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听课效率高的.学生往往能够在课堂上掌握教师讲授的大部分内容。听课要做到:紧跟各个教学环节,如复习、引入、呈现、练习和巩固等;要集中精力,听懂教师的讲解,并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回答问题、对话、角色扮演和复述等。

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学什么 篇5

1、条码技术。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物流中的`货物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

2、EDI技术。EDI 是指通过电子方式,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结构化数据的传输和交换。构成EDI系统的三个要素是EDI软硬件、通信网络以及数据标准化。

3、射频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来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4、GIS技术。GIS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信息科技课程学什么 篇6

●“泛学编程”模块内容设计的基本思路

笔者分析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网站制作部分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模块述及,但它却是高中阶段学测考核的重点。在课前调查中,90%的学生对它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泛学编程”模块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并将这部分内容和编程素养的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提升有机结合起来。

“泛学编程”模块除了运用超文本标记性语言HTML制作静态网页,还选择了VBScript或Java Script作为载体,把编程理念渗透到网页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网站不仅是信息发布的平台,还具有智能化的特征。学生依托ASP、ASP.net、JSP、PHP等技术在服务器端设计程序,让用户和网站之间实现实时互动。上述编程语言均蕴含语言学习的基本要素:常量、变量、运算符、表达式、对象、函数、事件、方法以及编程的三种结构。学生通过复制、修改、调试已有程序小插件,游历其中,耳濡目染,编程素养自然生发。

智能化手机的普及,使许多学生对Android手机编程产生了兴趣,而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如能学会手机APP程序的基本设计,则对工程概念的理解将水到渠成。

●“泛学编程”模块学习目标

在从事基础教育实践的教师群体中,布鲁姆的塔式结构目标分类学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脑科学的大量研究成果被引入到教育研究的过程中,马扎诺等人从自我系统、元认知、认知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提出学习行为模式图。一线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布鲁姆理论,还是马扎诺理论,它们在宏观层面对教育教学都具有指导性意义。相较于西方教育理论,日本教育评价专家梶田叡一提出的“开”“示”“悟”“入”四字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似乎更适合东方人的模糊思维习惯。“泛学编程”模块学习目标设计更多地内隐了梶田叡一的目标分类方法。

在模块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创设学习情境,学生经历教师设计的学习过程,了解标志性语言(HTML、XML)的基本特征、功能,并运用标志语言制作静态网页;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学习网站,探寻编程语言的基本要素(常量、变量、运算符、他们从宏观上对现代编程语言有所认识和了解。表达式、三种程序结构),了解工程、对象、属性、事件和方法的基本含义,从读懂各种实例小程序开始,将学会的知识运用到网站建设中。上述目标重在“开”,教师在介绍知识的同时,为学生开阔视野,让

在网站制作的不同阶段,教师为学生展示不同的优秀网站样例,示范网站的制作技巧,揭示优秀网站制作必须抓取的基本特征;学习手机编程时,学生根据示范实例程序的建立步骤,分析所得工程文件的基本组成,梳理不同文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上述过程“示”味浓厚。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具有了独立探索的能力,在学习网站www.w3school.com.cn的支撑下,学生以个人网站为载体,自悟网站制作的其他方法,学习HTML语言、Java Script、数据库、ASP等拓展内容;阅读电子书籍,学习、了解Android手机编程的基本组件及其相互关系,学生在“悟”中,品味编程的奥妙。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通过完成作品,将所学知识体现运用到个人网站和手机APP实现过程中,终以论文的形式梳理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建立知识逻辑结构体系,升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泛学编程”模块教学纲要(如43页表)

●教学后记

作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本化信息技术课程的一部分,“泛学编程”模块教学实践经过一年探索、一年修正,目前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案。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与一般编程类课程相比,本课程教学目标不太专注于某一门语言系统学习和熟练掌握,而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在宏观层面对编程语言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以期为以后的自主学习扫清认知障碍。

信息科技课程学什么 篇7

对拥有技术优势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来说,设计和制作微课程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应用并解决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利用微课程开展了高中信息技术“动学融合”的教学研究。“动学融合”是基于杜威的“做中学”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以及建构主义理论,更关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动”和“学”,认为实现“动”“学”融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以学为本为其着力点,寓学于动为其设计策略,行动促学为其实践方式。为了检测开展教学研究的实效性,我们以“我的MV我做主”单元内容为例,采取对比实验(对A班进行类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对B班进行讲练结合模式教学)进行教学研究。

●实验第一阶段

1.类翻转课堂模式

实验准备:教师根据“动学融合”理念精心设计“我的MV我做主”微课程。其中,“Movie maker软件安装微课教程”用时1分5秒,“简易图片MV制作微课教程”用时5分42秒,“视频MV合成与剪辑微课教程”用时5分11秒,“提交作品到FTP服务器微课教程”用时25秒。此外,教师还提供练习软件、素材资源(包括主题图片、背景音乐、视频片头等)、学习任务单、导学案等资料。教师整合以上内容发布于微课程平台(本实验为微型学习网站),利用超级链接技术实现非线性浏览和交互功能。微课程内容分阶段发给实验A班的学生。

利用自习课时间,在微机室模拟翻转课堂情境,教师分发微课程至学生机,学生利用微课程模拟在家上机,学习Movie maker软件的安装和图片MV的制作并独立完成任务。教师观察、记录40分钟内学生学习的相关情况。经过统计,有5人根据学习任务单在导学案的提示下,选择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效率高,完成快,平均用时20分钟,作品质量中上;有13人先快速浏览了所有微课程,然后快进观看微课视频,最后根据学习任务单和导学案完成任务,平均用时25分钟,之后又平均用时9分钟完善作品,其作品质量较高;有28人常速浏览链接内容,然后认真观看微课视频再学习任务单和导学案完成任务,平均用时29分钟,作品中规中矩;有7人迅速草草浏览链接内容,然后反复看图片、听音乐、快进微课,结果在安装软件和完成任务时碰壁,不得不回看、重学、再试,平均用时37分钟,作品质量一般;有4人胡乱浏览、查看微课程内容和各类素材,安装软件和完成任务时屡屡受挫,问其他学生,又受助有限,最终茫然放弃,玩起游戏或手机。

2.讲练结合模式

实验准备:预先演练Movie maker软件安装、图片MV制作讲解相关操作过程和技术细节,准备练习任务使用的主题图片、背景音乐等素材,提前发送到学生机。

授课时,教师利用电子教室软件广播教学,演示Movie maker软件安装过程(约3分钟)。学生实践安装,教师巡视指导,组员协作互助,用时3~6分钟,进度不一,慢的学生忙得手忙脚乱,快的学生探索热情高涨。教师再次控制播讲图片MV制作(10个步骤),刚开始讲解时,先安装完软件的学生探索兴趣正浓,露出抵触情绪,教师讲至3分钟,有约15名学生打呵欠、注意力下降,讲至5分钟时,80%的学生开始不耐烦,并表示内容多记不住。教师于是停止讲解,让学生实践。教师巡视发现:有13人能回忆正确步骤并帮助他人;有33人记得主要步骤,但需要询问同学或教师才能补全;有6人需要反复尝试或请其他同学帮忙;有5人记忆混乱,需要反复召唤教师或请同学帮忙;有3人不会也不问,且对教师指导敷衍。教师组织学生组内互助,学生趁机说话、走动,以实践模仿者居多。学生完成作品时间参差不齐,8人用时约10分钟,30多人用时约15分钟,其余用时20多分钟。下课前7分钟,教师讲解如何提交作品,学生听讲不认真,提交问题频出。在教师和各组长的帮助下,约3分钟才完成。作品统计结果为:高质量的作品8个,中等质量的15个,质量一般的35个,2人没交作品。

3.实验分析

相比讲练结合模式,学习同样内容和完成同样任务,将“动学融合”内化在微课程之内并以类翻转课堂模式自主学习,用时更短,注意力更集中,积极性更高,创意更丰富,更能学以致用,短时记忆效果也更佳。在实验中,A班虽未进行小组协作,但同学间互相比超的精神和展示成功的渴望很强烈,对后续开展进一步“动学融合”的实验十分有利;而B班组内互助和协作形式大于内容,且有多言、乱动倾向和对教师控制播讲有反感情绪,需要改变。

●实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一周后)

1.类翻转课堂模式

在正常授课时间对A班学生检测(内容:图片MV制作,约10个步骤)。50%的学生记忆较完整;30%的学生遗忘了2~3步,需要借助同学提醒或选择回看微课程;10%~20%的学生遗忘了4步以上或记忆混乱,通过回看微课程解决了,平均用时10分钟。教师在巡查过程中,或稍作点拨,或指示回看微课程,或发现学生有好的设计创意加以鼓励和传授技术经验以实现效果。教师请学生代表演示作品并讲解设计思路和技术技巧。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新微课程(视频MV合成与剪辑技术及相关设计、制作理念的知识),以检测制作个人作品为基础,以小组(3~4人)为单位协作完成“视频MV的合成与剪辑”任务和竞赛。学生利用微课程进行互动学习,分工协作,并在竞赛活动中学以致用、“晒学”展示及评价“思学”。整个过程,学生参与度广,热情高,“动学融合”顺畅、自然。小组竞赛作品统计成果显示,约30%的作品技术性和艺术性较强,40%的作品居中上等,30%的作品中等,无下等作品。

2.讲练结合模式

在正常授课时间对B班学生检测图片MV制作。经统计,约60%~70%的学生遗忘了3步,30%~40%的学生遗忘了5步或以上,同学互助使课堂有些乱,教师于是控制学生机广播教学,快速、简明、概括地讲(吸取第一阶段实验教训),学生听完继续图片MV的制作,最终用时19分。教师选择两个作品进行设计理念和技术经验简评——旨在提升学生设计意识,然后再次广播、讲解视频MV合成与剪辑,精简理论内容,简化技术操作,时间控制在3~4分钟,在10%的学生注意力有些分散时,教师结束播讲以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动态视频合成与剪辑很感兴趣,主动实践积极性高,但大多数学生是自己尝试而非小组协作。在教师督导、任务驱动和竞赛活动的要求下,才开始形成合力。学生对参与竞赛活动较有热情,但作品设计缺乏艺术性,协作分工也缺乏系统性。学生比速度而忽视质量,对教师分发的影视剪辑美学资料只是草草浏览,忽视教师提示、提醒。学生作品多为中等或中等以下,技术性和艺术性结合较好者寥寥无几。

3.实验分析

经检验,在长时记忆方面,利用微课程自学记忆持久性胜于教师播讲。以此为基础,教师在A班践行“动学融合”更容易、更自然、更灵活,学生参与活动热情更高,行动中更能锻炼和培养协作意识、组织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学习过程中也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由感、快乐感和成就感。在B班,教师简明扼要的播讲有效缓解了学生的反感、厌倦情绪;但学生模仿多、创新少的现象表明,讲练结合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发散、探索创新效能有限,而利用微课程实施“动学融合”则更具有启发性和激励性。

●实验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一周后)

1.类翻转课堂模式

教师依照“动学融合”的设计,提前向A班学生机分发了“运动元素”“埃及故事”、“看风景的女孩”等主题图片、片头视频及音乐素材,预设MV创意设计任务和竞赛情境,竞赛活动龙虎榜设最佳战队、最佳导演、最佳剪辑师、最佳影评师各三名。学生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教师指引学生认真学习“MV创作如何更精彩”微课程中的创意设计和技术运用。学生迅速行动起来,先学习微课程,然后选择主题、设计内容、分工制作、协作合成及剪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专注、投入,“动”具有生成性和秩序性,“学”具有综合性和实效性。各小组争先恐后提交作品,然后又再修改、再完善、再提交。学生展示作品时特别兴奋,教师示范评价以鼓励为主,对发现的问题给予可行性建议,激励他们继续完善、提高。学生们感受到正能量,更加积极、主动地展示作品。教师适时进行现场互动,评定竞赛活动龙虎榜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极大的成就感,也进一步营造了比赛和向优秀者学的学习氛围。经统计,学生作品质量整体很高,中等作品少。

2.讲练结合模式

教师提前向B班学生分发“运动元素”“埃及故事”、“看风景的女孩”等主题图片、片头视频及音乐素材。教师提出MV创意设计任务和竞赛龙虎榜,学生无太大反应,觉得教师在搞花样。教师控制学生机“简明扼要”地播讲了“MV创作如何更精彩”,学生接受大量的关于创意设计和技术运用的信息,消化有些吃力。讲解结束后,学生开始各自查看图片、视频及音乐素材,反复浏览,缺乏主动创新内动力。教师极力督促、调动,结果只有30%左右的学生表现出比赛斗志,其余学生大多表现的则是快、省事、过得去就行的应付态度。结果,完成进度快的,小组作品质量非常一般,完成速度慢的,有创意或有亮点,但技术运用明显不到位。到了展示、评价作品阶段,学生有些缺乏自信,创意设计和技术运用等表述不畅,互评积极性不高,在教师示范性评价的鼓舞下,有起色但缺乏认识深度和个性特色。学生作品优秀的少,中等及偏下的多。

3.实验分析

实验表明,利用微课程进行学习和开展“动学融合”的竞赛活动,有助于巩固设计意识、协作意识和技术能力基础,激发学生学以致用、追求成功的意愿;被动学习容易导致功利、应付等不良后果。可见,教学需向着以学为中心和顺应高中生好动、好胜等特性转变,从抓住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激发创造力等方面入手,多维互动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1)类翻转课堂实验模拟情境,有规定性和教师存在的影响,与学生独自在家学习必然有所区别。但就实验过程和结果看,创设类翻转课堂情境,利用微课程自主、互动学习,该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

(2)微课程的发布和使用需要网络、计算机及多媒体外设支持,在校进行类翻转课堂学习,教师可以及时、有效解决故障问题,学生回家则可能成为变量因素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微课程发布平台的“环境”适应性问题必须充分重视。

(3)实验中,教师播讲学生听看模式导致学生反感,被控制、内容多、时间长、次数频是主要原因。经调整实验发现,将控制减至3~4次,每次讲3~4个要点,时间3分钟左右,学生更容易接受。微课程中的微课视频时长5~6分钟或更长,学生也不易倦怠,设计精心、画面切变、语言简练、自主交互是关键。

(4)人机互动、协作行动、竞赛活动等是实施“动学融合”优化课堂学习过程和效果的重要方式,夯实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是关键。如果学生未能有效利用微课程打好该基础,则开展“动学融合”可能流于形式,甚至导致混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

●教学总结

(1)在课堂内利用微课程实施“动学融合”,微课程可发挥如下作用:①提供动态学习内容,有助于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其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②提供学习互动平台,有助于增强交互性和系统性,既可利用人机互动进行非线性、碎片式微学习,降低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又可在平台内容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的引导下,建立知识体系,生成意义建构。③提供学习流程指示,有助于了解学习进度,明确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学习更主动,学生更容易深化和内化知识。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自学、协作共学、任务或活动验学,全面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设计、实践及表达能力。⑤发挥教师的导学、服务作用,有助于教师转变角色,变课堂统治者为建设者和合作者,变学习内容推送者为设计者和分享者,变学习进程操控者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变学习效果评定者为激励者和促进者。

信息科技课程学什么 篇8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30周。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工程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信息科技课程学什么 篇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属于工学,电气信息类。学习时间四年,学位为工学学士。专业课程较重,在工科中比较累,我认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临床医学是大学课程中,课程较重的两个专业。大概是工作比较好找,而且电气类对工作经验要求高于学历,所以考研人数不多,读研人数也不多。(三峡大坝坝体,kaku版权所有)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葛洲坝附近的500KV换流站,三峡的电也要经过这里,kaku拍摄)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葛洲坝部分外景,kaku拍摄,版权归kaku)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场论、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工程电磁场、数据库程序设计、电机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值计算方法、可视化程序设计(Delphi或VC++)、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发电厂动力系统基础、计算机网络、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可编程序控制器、发电厂电气部分、热力发电厂、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远动与调度自动化、最优化方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集成电路保护控制与信号、CAD设计、电力市场理论及应用、电力系统自动控制装置。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计算机软件实践及硬件实践、每科专业课都有十几个学时的课程设计或相关实验安排、去电厂电站等地的生产实习(例如我们专业去三峡、葛洲坝等地)、毕业设计(例如我的基于VB与matlab集成技术的信号与系统分析软件)。关于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选修课的问题:

机械设计基础,检测与转换技术,专业英语,图像处理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原理,电子设计自动化,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1.机械设计基础,这个说实话,我到毕业也没用上,我们电气主要是学一些电量的东西,机械设计基础我建议你PASS掉吧.学一些机械构造什么杠杆啥的.用小沈阳的话,那个真不用学.2.检测与转换技术,我感觉这个应该属于电气行业,比较偏控制方面的,我们的专业基础课程有门叫现代检测技术,我估计和你这差不多,这个主要就是将非电量的测量,像力,温度,流量之类的测量通过像热敏电阻啦霍尔元件什么的东西转化为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因为电量测量非常好用,给你打个比方吧,我们热敏电阻知道吧,就是温度变了电阻值也就变了,这样你在那电阻两边通电压测电阻两边的电流或电压就知道你温度变化了多少度.这课还有个重点就是A/D,D/A转换.所以建议指数5星(五星满)3.专业英语不用说了直接5星!至少你给知道啥叫DC MOTOR

AC MOTOR

CURRENT

VOLTAGE 等等等等

以后工程上会用到,因为工程软件没中文的.4.没学过,我学强电的估计没啥用.5.PLC吧,你要是偏控制,告诉你这应该是专业课不是什么选修.你说的可编程控制原理就是PLC,用过继电器没,其实就是开关,只不过它一给电就能按你要求开断,还有时间继电器.一个继电器有两个拳头那么大吧,就能控制几组电路,所以很不方便,一个工厂给用个千八百个吧,要是都连起来那可费老事了,所以现在我们用PLC来代替大规模的继电器,PLC有好多品牌,不知道楼上的你门校用哪个.学吧你要自动化的这个不会找不到工作啊呵呵.推荐质数5星.6.电子设计自动化,没明白讲啥.我学电机的,本体设计,就学过电力电子,估计你那个就是电力电子和控制理论的结合吧,还是比较偏控制.推荐指数(不详)7.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看到这我像问下楼主是自动化的吧,要不怎么这么多自动控制的东西.这个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是好多学校自动化考研的专业课考试或者是面试科目,对于电机,电器,电力系统学习一点用处没有.但这是我们大三的专业基础课,我考65,其实就是啥也不会.所以看楼主是啥方向的,要是自动化的要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考哪些证书比较有用?

注册电气工程师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相应专业教育和职业实践条件者,均可申请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二)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三)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

(四)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四)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0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2年。

(七)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5年。

(八)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0年。

信息科技课程学什么 篇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概念, 它从整合到融合再到深度融合经历了时间的洗礼, 比较整合与深度融合我们会发现, “‘深度融合’是在经过多年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检验之后, 由整合逐步发展的新观念。众多的教育界大家针对这个问题都侃侃而谈:‘融合’, 包含着互不分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一体化的过程, 强调有机的结合、无缝的连接”。[2]“‘整合’是强调各要素, 以促进教学系统平衡的动态过程, ‘融合’是各系统要素实现动态平衡的结果。深度融合即这种平衡状态相对保持的比较稳定和持久, 乃至成为一种常态”。[3]就我国而言, “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还处于初步的应用整合阶段, 处理好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过程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将有助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走向深度融合”。[4]

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 传统课堂中的课程结构、教学形式、师生活动、评价体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实现信息技术的高效应用, 组成课堂教学的诸多要素也产生了适应性的转变。

●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过程中七要素的转变

就如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一样, 教学也有属于它自己的教学系统, 而构成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 是学术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在诸多分类中, 笔者认为最全面的就是教育家李秉德提出的教学七要素说, 它包括教师、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七种要素。以下, 笔者将从这七个方面探讨教学要素的转变,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进行分析。

1.教师由“主体地位”到“主导角色”

信息时代,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 (2014基础教育版) 》在驱动学校应用教育技术的近期趋势中提到了“重塑教师角色”。[5]学校教育将从“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为中心”。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与促进者, 强调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 达到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所需要的习惯和规则的目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结果。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指出: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包括多项内容的教学设计单元包。这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提供了参考的依据。信息技术的引入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再占据主体地位, 而转型为主导角色, 其职责是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要点、设计教学环节、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等, 通过针对性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2.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

众所周知, 灌输式的教育往往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教学内容学生大多不感兴趣。兴趣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 信息技术的成功引入, 促进了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和数字化资源等主动探求知识。例如, 电子书包, 一个主要针对小学教育的数字化书包, 为学生提供了数字化教育资源, 帮助学生记录成长足迹等, 将多姿多彩的世界尽收到学生的手中, 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地探究, 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

3.目的由“单一目标”到“多目标共生”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 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仅强调知识掌握的单一目标, 转向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共同延伸, 明确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水平。例如, 在学习统计图时, 在信息技术营造的虚拟情境中 (1991—2015年哈尔滨的天气变化情况) , 学生运用手中的电子设备, 灵活地绘制出各种统计图。在教师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与分析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快速地掌握了统计图的使用方法, 并区别各种统计图的差异, 更激发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提高了爱护家园的热情, 促进了探索学习新知的兴趣, 从而真正实现了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培养人。

4.课程由“孤立独行”到“相互促进”

传统课堂中, 各学科之间彼此独立, 互不干扰, 容易形成思维定式, 培养出“1+1=2”的中规中矩的“人才”, 这样的人往往只善于解决已有的问题, 很难有创新, 更难以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信息技术的引入使课程结构在本质上发生了转变, 课程结构的编制不仅考虑怎样将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 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情、意、行等, 开创适宜于教学目标及学生要求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数学渗透语文知识 (多媒体等) , 语文掺杂数学要点 (大数据等) , 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为知识间的迁移创造条件, 这样将会更加容易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课程的实施也将更加顺利。

5.方法由“传统呆滞”到“技术引领”

Web Quest、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移动学习 (Mobile Learning) 等专业名称在现代的课堂中经常被提及, 它们的共同点就在于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整合, 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其中Web Quest是一种“网络专题调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Web Quest课程网页, 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MOOC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 2012年以来, 越来越多的网络学习平台陆续上线, 这些课程的开放, 给更多学生创造了系统学习的条件;移动学习是一种借助移动计算设备可在任何时间、地点发生的学习, 要求学习内容呈现得具体详细并且能够充分展现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这些新生的事物, 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及相互转换, 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度, 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施, 为培养学生兴趣奠定了技术基础。

6.环境由“固定教室”到“大千世界”

信息技术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教学资源的广泛性。信息时代, 书本的出版速度远远赶不上信息的更新脚步, 虽然基础知识没有改变, 但是我们所面对的时代, 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瞬息万变, 教学资源于无形中就被宽泛化了。面对如此需求, 技术人员也没有退缩, 如QQ、微信等聊天软件的开创, 为信息交流提供了场所;微博等平台的创建, 方便了信息的传播;校园网的建设, 则保障了教学知识的规范性。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将相隔千里的“消息”尽收眼底, 教育游戏 (严肃游戏) 的开发, 虚拟实验室的创立, 各种网络媒体的构建, 在满足学生需要的同时, 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好习惯。

7.反馈由“结果评价”到“全程指导”

现代教学环境中, 学生的学习结果已不能简单地用分数来衡量, 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 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成了重要的评价方式。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评价体系的建立为课程评价提供了量的支持。其优点就在于能快速、精确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系统地评价, 从而及时地反馈给教师, 帮助教师制定下一环节的教学任务, 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以测试卷为例, 简单的总分评价很难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 而大数据的后台分析, 则能迅速找到漏洞, 帮助教师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 一次性地对症下药。信息技术的引入促进了多方的发展, 帮助教育者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帮助学习者更快速地掌握知识。对于学生的评价我们应该慎重,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评分应当有分量, 不可把对知识评分当作一项独立的事情从教学过程中划出来”。这样才能获得双赢。

纵观教学七要素的转变, 我们会很清晰地发现,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 信息技术的引入促使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角色、目的的确立、课程的结构、方法的选取、环境的创设、反馈评价的方式发生了转变。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 一定要考虑教学七要素的转变, 调整教学结构, 结合具体的实例设计教学。

● 总结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探究中, “深度融合”不是简单的教学要素之间的连接、知识的罗列, 而应着重强调“教学系统各要素的有机结合”[6], 实现“教学系统的结构性变革”[7], 乃至一种“常态的动态平衡”的结果。[8]李秉德的教学七要素理论, 为教学设计者找到了思考的落脚点,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 仅仅考虑教学的七要素是远远不够的, 教育工作者还应明确所探讨的学习问题的价值, 关注课程实施的过程与联系, 以及课程评价的及时与有效等因素。

因此, 笔者认为, 在实际的教学中, 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需考虑到:以真问题为前提, 综合教学七要素进行教学设计, 同时注意课程实施的顺应性与课程评价的高效性, 以便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自信息技术引入课堂至今, 教学各要素在教学中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本研究主要依据以李秉德为首的研究团队提出的教学七要素为线索[1], 谈教学中七要素的转变, 深入剖析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需考虑到的各种要素。

关键词: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学七要素转变

参考文献

[1]王嘉毅, 李秉德.论教学论[J].教育研究, 1997 (4) .

[2][6]祁靖一, 阮滢.从“起步、应用”到“融合、创新”——中央电教馆王珠珠馆长谈我国未来十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 (01) :8-11.

[3][4][8]蔡君, 芦萍萍, 黄慧娟.信息技术与教学缘何难以深度融合——兼论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需正确处理的几组重要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 2014 (10) :23-28.

[5]2014地平线报告 (基教版) :教师角色转换正当时[N].中国教育报, 2014-8-27 (09) .

上一篇:关于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报告下一篇:顶岗实习单位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