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于千里之外

2024-08-07

决胜于千里之外(精选8篇)

决胜于千里之外 篇1

【拼音】jué shèng qiān lǐ

【简拼】jsql

【近义词】稳操胜券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补充式

【成语解释】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成语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卓越的军事运筹才能

【例子】◎ 古语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 运筹,是军事家们必备的基本功,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就是说的运筹的重要性。

【英文翻译】gain a decisive victory a thousand miles away

【成语故事】刘邦当皇帝后在都城洛阳南宫摆酒宴,招待文武百官。他问百官他与项羽的区别,百官纷纷夸赞他大仁大义。刘邦说运筹帷幄与决胜千里不如张良,安抚百姓不如萧何,率军打仗不如韩信,但他能合理地使用他们三位俊杰,所以能得天下。

【成语正音】胜,不能读作“shēn馈薄

【产生年代】古代

决胜于千里之外 篇2

关键词:课外文言阅读,教学现状,复习策略

综观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 课外的文言阅读已成为一大趋势, 苏州地区2011年也将课外文言纳入考试内容中, 考查的形式是两句句子的翻译, 分值为四分。尽管每一年在中考复习中, 我们都会接触大量的课外文言阅读, 但面对考题时, 许多考生不知从何入手。

一、教学现状

1. 缺乏系统性的整理归纳

在教授课内文言文的时候, 老师和学生往往只注重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 而忽视了对一些常用的实词虚词作系统性的梳理和归纳, 致使学生对同一个词语, 在这一句中知道它的意思和用法, 而在另一句中又不知道了。

例如, 初中阶段常用的虚词“以”, 意思和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相当于“拿”“把”“用”。屠惧, 投以骨。 (《狼》) (2) 相当于“凭”“靠”。何以战? (《曹刿论战》) (3) 相·当于“由于”“因为”。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4) 连词, 相当于“而”。起连接·作用。黔之·驴,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 (5) 副词, 通“已”, 可译为“已”“已经”。卒买·鱼, 得鱼腹中书, 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6) 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前提、标准·等, 可译为“按照”“比照”。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曹刿论战》) (9) 连词, 表原因, 可译为“因而, 因此”。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以至于斯也。 (《嗟来之食》) (10) 连词, 用于连动短语或复句中, ·可译为“来”。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11) 动词, 有“认为, 使用”等意思。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如果学生系统地掌握了这些·用法, 那么对“以”字的翻译, 无论是在课内的文言阅读中还是在课外的文言阅读中, 都能以不变应万变。

2. 缺少知识间的迁移拓展

大部分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的时候花了大量的时间精讲细讲, 设计练习也是殚精竭虑, 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但这也往往造成“就事论事”, 而忽视了同一个知识点在课文与课文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的拓展迁移。

例如, 在讲解《鱼我所欲也》“万钟于我何加焉?”这一句时, 我们可以马上联系到《曹刿论战》一文中“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两个“加”字的用法不同。

3. 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下文言文教学是以教师“满堂灌”的方式为主, 教师在上面拼命地讲, 学生在下面拼命地记, 结果一堂课下来, 学生只知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 学生被完全剥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文言文失去了兴趣, 培养能力就更无从谈起了。

二、复习策略

以上几个方面正是当下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病, 许多教师尽管在文言文的教学上花费了大量的工夫, 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进行课外文言文的复习呢?是否要淡化课内的文言知识呢?其实不然。我认为, 近几年各地中考卷中课外文言语段里所考查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源于教材选文之中, 所以只有“运筹帷幄之中”, 才能“决胜千里之外”。

1. 以内养外

纵观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 除了直接以教材选文为主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外, 许多以课外文言文为载体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试卷, 其考点也和教材选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 课外文言文中考查的实词都出于课内选文之中。

例如, 2011年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第二部分第10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第10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 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 并壳入口。其人自护所短, 曰:“我非不知。并壳者, 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 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

[注]:菱:俗称菱角, 水生植物, 果肉可以吃。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 或曰:“食菱须去壳。”

(2) 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第一句中的“或”与《陈涉世家》中“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中“或”字的用法相同, 第二句中考查的“坐”字在《晏子使楚》中“何坐?坐盗”一句中出现过。

(2) 课外文言文中考查的虚词都出于课内选文之中。

例如, 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第10题 (短文选自《厚德录》)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A.何以战B.不以物喜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D.以塞忠谏之路

例句中的“以”·应解释为“把”, 而·这一用法在课内的多篇文言文中均有出现, 如“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出师表》) , “以天下事为己任” (《赵普》) , 等等。

因此只有致力于课内, 才能更好地实践于课外——以内养外。要牢固地掌握课内已学的文言知识, 对一些常见的实词虚词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归纳, 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点间的迁移拓展, 培养学生在阅读文言时能举一反三的好习惯。

2.由点到面

即使是那些选择了课外文本作为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载体的试卷, 它所选择的课外文本也与课内的文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例如, 2010年常州市中等学校招生语文考试试卷所选两个片段: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刿曰:“可矣。”齐师公将驰之。刿曰:“未可。”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左传·曹刿论战》)

(乙)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 武臣不惜死, 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 (1) , 课 (2) 将士注坡跳壕 (3) , 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 (4) 者, 卒夜宿, 民开门愿纳, 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 饿死不掳掠”。卒有疾, 躬为调药。凡有颁犒, 均给军吏, 秋毫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 尽召诸统制 (7) 与谋, 谋定而后战, 故有胜无败。敌为之语曰:“撼山易, 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 必蹙额 (8) 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 如儒生, 每辞官, 必曰:“将士效力, 飞何功之有?” (选自《宋史·岳飞传》)

两文都是关于“战争”, 都是讲了人物在战争中的军事才能和组织领导才能。

又如2010年威海市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选文:

亮躬耕陇亩, 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时人莫之许也。……徐庶见先主, 先主器之, 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 卧龙也, 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 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 凡三往, 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 奸臣窃命, 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 欲信大义于天下, 而智术浅短, 遂用猖蹶, 至于今日。

无论是其主要人物诸葛亮, 还是其主要内容, 都与课文《出师表》有着诸多关联。

因此, 我们在针对课外的文言进行复习的时候, 大可不必搞题海战术, 而应从课内选文出发, 搜集一些在内容上和课内的文言有着紧密联系的语段, 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训练学生迁移知识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如在复习《出师表》时, 可以延伸到《隆中对》、《后出师表》等文段, 由点到面, 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3.以“猜”待“译”

所谓“猜译”, 就是对于文中的一些尚存疑义或自己把握不准的字词, 根据文言文所反映的时代和上下语境, 参照注释, 借助工具书,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先根据上下文猜测其意思, 然后对照几种理解展开小组讨论和探究, 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字词, 进而全面到位地把握全句、理解全文的意思。常态的文言文教学一般是采用“教师译—学生记”的模式, 使学生完全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猜译”的过程就是调动学生一切知识储备, 将其灵活运用到实践中的过程。

例如, “亮躬耕陇亩, 好为《粱父吟》。”中“为”的翻译, 先让学生来“猜译”, 这时学生必然会联系曾经学过的文言知识, 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 然后用旧知来探求新知。关于“为”字的用法主要有: (1) 介词, 介绍出原因或目的, 相当于“由于”“因为”“因此”。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 (2) 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所向, 可译为“对”“向”。 (1)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2)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为天下唱。 (《陈涉世家》) (3) “为”做判断词, 可译为“是”。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论语·为政》) (4) 动词, 修筑。为坛而盟。 (《陈涉世家》) 学生在猜译的过程中发现以往教材中出现过的几种用法放到这一句中均不适用, 那就只能根据上下文, 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它的含义, 结果发现《梁父吟》是古歌曲名, 因此这里的“为”字应解释“唱”。这一过程不但能使学生复习之前所学的知识, 而且能训练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比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要有用得多。

古人云:“授人以鱼, 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 则终生受用无穷。”在对文言的复习过程中, 我们要让学生由“鱼”而“渔”, 而这一切都要立足于课内, 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以不变应万变, 如此, 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于复习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波.猜译与朗读处理.中学语文教学,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6.3.

[2]毛伟.中学文言文教学亟需改革.语文教学之友.浙江教育出版社.

精确空投,决胜千里之外 篇3

现代战争对空间的依赖除了直接的军事行动外,后勤保障的跨区域甚至跨洲际行动也正日益成为制约部队持续战斗力的关键因素。空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部队投送及补给手段,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时,美国数千名空降兵夜降伊拉克北部后方。在接下来的几个晚上,C-17运输机编队共起飞60多架次,将整个旅的装备400多辆战车与3000多吨装备和补给,准确及时地空降到了士兵手里。

传统意义上的空投有较大局限性,常规空投高度一般都比较低,以确保空投达到最佳效果,否则空投的补给就会像“天女散花”一般散落在各处。如美国空军规定,C-130和C-17运输机在进行空投物资时,飞行高度应在300到600米之间。但是这样,空投的飞机又面临着小口径高炮甚至地空导弹的严重威胁。为了解决空投高度和精度的难题,欧美国家的军队和防务公司将现代精确制导控制技术与空投技术相融合,研制出一批多用途、自动化、高精度的空投系统。

美军精确空投系统误差小于百米

美国空军的“联合精确空投系统(JPADS)”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问世的。联合精确空投系统空投精度保持在50到100米之内,系统采用了安装有全球定位系统的空中导向装置(AGU),因而可以将空投平台准确地引导到目的地点。

空投之前,首先投放风探测器,探测器将有关气象数据传到飞机上或地面上的笔记本电脑。电脑中的任务规划软件计算出弹道以及载荷的投放点,这些数据又被上传到空投系统的飞行计算机中,生成必要的下降时滑翔路径修正数据,通过启动降落伞的飞行控制装置,控制降落伞的滑行方向以达到精确着陆的目的。从投放高度到地面的路径由计算机根据风探侧器获得的数据计算而来。

空投时,GPS接收机操纵机械装置使空投包飞向预定地点,精确空投系统在战区能将从军火到食物重达2000磅(1磅合0.907斤)的货物运至偏僻、难以到达的地面部队处。

精确空投规划系统通过综合考虑飞机的飞行状态、载荷重量、投放方式、降落伞类型等各种因素,对降落伞的下降过程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可能的下降轨迹,人机操作界面友好、直观。系统不断更新环境数据、建立精确的空投动力学模型,使操作人员能准确推算出理想的空投空域。

目前精确空投系统在阿富汗、伊拉克大量成功使用。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军在数次成功营救阿富汗失事飞行员行动中,精确空投系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得知飞行员的大略位置之后,而救援人员又无法有效接近的情况下,将急需的救援物资在第一时间准确空投到被困人员手中,成为救援行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美陆军司令戴维少将说:“精确空投技术为士兵提供保障是一场革命,我们希望拯救生命、赢得战争,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各国竞相发展

由于精确空投系统在现代战争及非战争行动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国家的武装部队都对其深感兴趣。在各国研制的系统中,加拿大米斯特机动集成系统技术公司[MMISTI研制的“雪雁”和“夏尔巴人”系统最先投入应用,技术性能也比较先进。

“雪雁”是一种无人投送/侦察系统。“雪雁”更像是无人飞行器,只不过是用一部长方形的翼伞代替刚性的机翼来提供升力。动力系统是一台110马力的发动机,它带动螺旋桨使“雪雁”进行动力飞行。带动力的“雪雁”有别于其他精确空投系统,既可由C-130,C-14l或C-17运输机空投,也能由地面车辆加速至55千米小时后放飞。“雪雁”系统一次可以投送600磅物资或装备,飞行速度可达47-55千米/小时,最大航程942千米,续航时间20小时,最大飞行高度7600米。投送时,相关的任务数据及目标信息由电脑下传到“雪雁”系统自身的制导装置上。抵达目标区后,“雪雁”即可采用高空投放、低空开伞的模式实施空投。“雪雁”主要设备包括光电传感器、通信中继系统、下落式气象探测器、扩音器,以及信号情报装置、电子战装备、心理战装备、生化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等可供选配的载荷。

“夏尔巴人”是种高空滑翔空投系统,能在不同高度和距离上精确投送重型物资。根据投送载荷重量的不同,系统采用不同面积的滑翔伞,例如500磅载荷所用滑翔伞的面积为37平方米;1000磅载荷为78平方米;1200磅载荷则为83.6平方米。降落伞可以不经维护多次使用。先进任务计划軟件可以帮助飞行员和导航员确定最佳的降落伞投放空域。该系统有3种制导控制方式;通过GPS导航系统自主飞行并降落在目标区;或者在目标区安置超高频无线电信标,通过获取无线电信号实施自主寻的飞行,无线电信号经加密处理,可以保证控制的安全和保密;也可以随时切换为地面人员手动控制模式。

对于大载荷空投来说,降落伞的强度至关重要。美国阿塔里公司正在研制一种全新的降落伞材料一在两层聚乙烯纤维织物中夹入超高分量聚乙烯纤维或高模量芳香族纤维的无纺织物层,经整体高压烘烤后形成的一种合成材料。其厚度租重量只是传统尼龙材料的一半,强度却是它的10倍。传统尼龙织物在制造降落伞前先要经过浸油工艺,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不容易与其他材料结合。新材料是一种没有孔隙的无纺材料,可以省去浸油过程,并进一步改善了性能。该公司已经试验出其强度达70千克僵米,承重能力大大增强。

空投技术的三大发展趋势

目前,发达国家军队正在结合新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精确空投系统的技术水平。

一是进一步提高投放精度。这主要是通过综合运用滑翔减速器技术、制导导航技术以及传感技术、改进各种任务规划软件等来实现,使空投系统的飞行距离更远、精度更高。同时,继续加强空投平台的改进工作。使其向着软着陆、低成本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

二是进一步提高空投的载荷,投放物资的重量可以选择的范围更大。目前,除了俄罗斯的战车空降系统,各国对已投入使用的各种精确空投系统的最大空投载荷大都在10吨左右,还不能投送大型作战装备。按照美军联合精确空投系统研发计划,下一步将把物资空投载荷的重量增加到2。吨以上,以更好地适应装甲战斗车辆等重装备精确投放的需要。

千里之外的飞鸽 篇4

放下手机,坐在电脑前,听着一首《伤痕》歌曲,我的心,巅簸跳起定格在一种永恒的高地,几乎停止呼吸。在这么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在前不久刚历经一件令我无法平静的家事后。

十天前,家里不幸遇上电火小难,忙得一大家人几天几夜没合眼,千里之外的我,千百种念头、千百种情感在我心头纠集翻涌,最后却化成两粒枯泪。

记得去年国庆长假,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我在弯弯的故乡小路上蹒跚、伫立,吃力地辨认着,搜寻着。那河弯、那山岗,好像一切都变了模样,唯有千百种情绪在翻涌纠结。

这是一个重要的驿站,一种严肃的信号。

我猛然悟到时光的迅惶。天雄雄地浑浑,山青青水碧碧,月朦胧鸟朦胧,我就站在这亘古与即刻、旷世与湫隘、遥想与现实之间。

那时很炎热,中午的阳光,夜晚的萤火虫和凉风,月光如银的晒谷场,老头的赤膊和蒲扇,尚存留于我脑海。那时,我躺在竹床上百思不得其解地望着天上的牛郎织女。有大人摸着夜色赶着老牛从田里归来,犁铧与路石摩擦出忙碌的声音,有禽畜狺狺,有夜虫蟋蟋。我清楚地记得,对尘世的事物的亲切妩爱的感觉,就是从那时开始有了的;对生活的热炽的奇异的激情,就是从那里开始有了的……

故乡的冬天总是在烟熏火燎的柴草堆里噼里啪啦的。故乡的雪和下雪的日子,总给我以银色的回忆。没有哪里的雪比得上故乡雪。真的,那般的缠绵缱绻,那般的意味深长。我坐在炉火边,用火钳在炉灰里点点划划,听大人们讲一些似懂非懂的事儿。一种怎样温暖的感触?一种怎样柔怜的情怀?在寒冷的冬天和多雨的春天,我那时多么害怕贫困、害怕失去亲人、害怕家里有什么不幸和变故。

亲人之间的牵挂总是说不明道不白的。以至于现在,一年又一年,每当我见到渐渐凉起来的秋天,那带着寒意的嘶嘶叫叫的秋天里的风,那渐渐的不知不觉地黄了起来的树林,那在寂寞中飘零的叶子,或者无论哪一个瞑瞑薄暮,见到缈缈的远处渐渐黯淡了的景色,一股淡淡的情愁就会袭上心头,我就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人。

而如今,我远离故乡万里之外,经常被一种不可明状的情绪牵引到故乡,使我忆起了童年的时光,那是哪一个夏天?哪一片金黄金黄的阡陌,我赤着脚在故乡多石的小道上走,好像有树影寂然丫立?有小港里的水哗哗流淌?……有时,一抹儿时的往事如烟般在我眼前悬浮又攸然飘散;有时,深更半夜似梦非梦之际被炽热的乡愁灼痛了心灵。一注故乡的日光斜斜地照射过来,一缕故乡的炊烟袅袅地漫了过来……我好幽怨好凄惶啊。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为什么故乡的一点一滴使我如此这般。

童年的回忆总是和过年联系在一起的。亲人团圆真是一种感情的滋补。我像一个圣徒般对待这过年的几天日子,恨不能挽住时光的分分秒秒。唔,过年的感觉实在是一种庄严的感觉,直到现在,我还是这样。

乡情,亲情,人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触击人的心灵呢?人世间还有什么比它更能护袒人、营养人呢?人世间还有什么比它更能给人以慰藉、信赖呢?真的,只有当我们回到故乡,面对亲人和故土的时候,才有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那种回归的感觉,那种温馨的感觉,这时我才想起和觉得,自已是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名缰利索已使我精疲力竭、伤痕累累,村子里的人老了,有的人长大了,有的人嫁走了,有的人嫁来了,熟悉的面孔少了,陌生的面孔多了。山,已不如过去的高大;野,已不如过去的空旷,那块场地呢?那个巷子呢?那个捉迷藏的仓库呢?那棵掏鸟蛋的老树呢?……唯有一缕烟霭挂在远处的上空,犹如一段缥缈的岁月。

每次回一趟家,我和那些父老乡亲闲聊,总想找到一种什么。我遥想起那些老人们的青年,觉得他们比过去淡泊多了,穆静多了,超然多了。山风吹拂他们的人生,山泉润泽他们的性灵。他们已经完全接受和接近了这块质朴的沉默的土地。我仿佛收获了许多,充实了许多,重新回到刚结识的异乡都市,又以一种新的姿态活着。

噢,我追怀逝去的岁月,是要更加珍惜我的现在,更好地面对我的未来。我在此刻驻足回首,也在此刻憧憬期待,有一种沧桑感涌来,有一种悲壮感涌来,有一种成熟的力量涌来。

故乡啊故乡,我对你的缅怀总是情不自禁的,我对你的思念总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我对你的凝望总是泪眼朦胧的。

千里之外话老屋散文 篇5

记忆中的老屋不是现在的样子。那是由三间三米见方的一边流水的房子连在一起的,老家人称“厦子房”。一张偌大的土炕占据了整整一间,中间一间是锅灶和饭桌,另一间存放柴草粮食和杂物。兄弟姊妹七个除了哥哥大姐,二姐三姐两个弟弟和我来到这个世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个房子。直到1970年当兵转业到地方的哥哥要结婚,父母才东凑西借还把院子里几棵枣树砍伐了,才勉强盖起了三间房子,和原先的三间厦子形成对檐六间。两年后,又在对檐房子的两头安装上门,门楣上搭了房子(俗称“窝角”)。使得原来畅通的过道形成一个长方形的空间;遇到风寒天,前后门一关,还能阻挡些许,遇到下雨天,四边房子雨水顺着房檐流到长方形院子的低洼处,再经过水道流到外面。

房子多了,却依然不宽松,哥哥新房占据了一间半,剩下一间半盘了小炕,由已经成人还没出嫁的二姐三姐住,空余地方堆放装有粮食的瓮及杂物,整个六间厦子房除了哥哥的婚房安装了像样了的门和窗,其余房间只有简单的窗子和土墙垒成的门洞,俗称“土门”。这个土门夏天还好,到了冬季凛冽的寒风只能靠挂在土门上的草帘子遮挡。记忆中那时候很贫穷,全家近十口人在这六间厦子房里艰难度日。可兄弟姊妹相处的非常和谐融洽,不乏快乐笑声。

这种对檐盖的厦子房在当时的老家农村很普遍,家境好的人家则盖上房。

所谓上房,就是两边是房檐,中间拱起,顶部有房脊的房子。这种房子无论外观还是内瞧都显得高大气派。上房结构复杂,房子所需的所有部件构造应有尽有:支撑房顶的粗壮的柱子,间隔房间横跨前后的担子和支撑木椽的檩条,还有房屋前部伸出去丈余长的附子……

上房最为实惠的是冬暖夏凉:冬天一到,只要关闭全部门窗整个房子就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夏天来了,即便是炎热的盛夏,只要打开所有门窗,穿堂的气流都会使人感到清凉惬意。

舅舅家就住着这样的上房。

小时候,我不止一次听母亲叹息过:咱啥什么时候也能住上你舅舅家那样的上房就好了!

母亲的愿望终于在我外出打工六年后的1988年春天得以实现。当一砖到顶的上房落成后,心情兴奋的舅舅竖起大拇指对心情同样兴奋的母亲说:姐呀,咱这上房在北关村绝对找不到第二家!

然而,不到十年功夫,楼房平房似雨后春笋般在村里拔地而起。我家那曾经名噪一时的上房在周围楼房平房之间显得猥琐卑微极不协调。自改革开放以来,老家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当年的摸样只能留在记忆里。虽说在外飘泊了三十年,但每每梦里回故,老屋的摸样依然是那几间破旧的厦子房,现在的上房从来不曾出现过。几年前携妻儿回故里,原想在村子里找一家记忆中的厦子房拍个影留个念,可转了一圈也未能如愿。自上房落成后到今天已经二十余年,在零星的几次探家中加起来住了还不到月余。实话说:我无法对在厦子房原址上座落起来的上房产生真切的情感,只有到了晚上睡在上房下看到身边的亲人才意识到这就是老屋。只有在老宅已近荒芜的角落仔细窥探中,在村南村北广袤的土地上才能找回原先的些许记忆。所以,每次回老家,我都要不由自主的去老宅看看,去当年摔过汗流过泪的土地看看,与它们说说心里话诉诉离别情……

九六年父亲去世后,不几年小弟就把身体日渐衰竭的母亲接到自己新房生活,上房彻底闲置下来了。如今回老家,小弟的家成了自然的落脚点。虽说小弟全家诚恳热情,可无论是睡在小弟的新房还是老屋的炕上,我都找不到“主人”的感觉。更令我困惑的是,一同长大的发小多年不见确是热情,但一口一个“你们城里人……”如何如何的话,让我极不是滋味。

那么,我是城里人吗?就身份来讲,也真算是城里人。三十多年遭遇的凄风苦雨;三十多年历经的人情冷暖;三十多年拼搏的酸甜苦辣;三十多年漂泊的人生感悟……我熟悉了这里的风土人情一草一木,早已将自己的一切与这座城市融合在一起。多年来一直按这里的方式生活着,可我又为什么每天起来还是感觉脚下踩的是人家的土地,每天在人家的土地上煞有介事的奔波营居。

我困惑:我生活了三十年早已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有了娇妻骄儿,有了自己生活圈子的这座城市,为什么感觉还是那样的不踏实?!

我不解:我的满口的家乡口音可每回故里又为何找不到主人的感觉?!

我深深的知道:老家对我永远只是一个口音的认同,一个籍贯的标识。

看见千里之外的盲人作文 篇6

看这标题,你不要以为这个盲人就“看不见什么东西”,也不要以为“这个盲人不是个盲人”。之所以他是盲人,是因为他眼力太好了,能望到千里之外,可是,就因为他只能望到千里之外,所以自己眼前就看不了了。

说这“特异功能”麻烦吧,他又觉得不麻烦。

这个“盲人”叫郝彦利,看来他爸妈给他取得名字确实有点儿“名副其实”。

每次等朋友的时候,他不用像别人踮起脚,不停地四处张望,头上滴着豆大的汗珠,还不停地打电话。可是如果是他的话,他只要抬头一望,哟!那朋友在千里之外呢!他不仅能看见朋友在哪儿,还能看见朋友的一举一动,如果觉得太远,他就先回家休息,等朋友要到了再去迎接。可是别人呢,哎呀,那就得等上几个小时了。(千里之外嘛。)

说这“特异功能”不麻烦吧,他又觉得麻烦。

还是等朋友,朋友终于来了,结果去迎接,哟,这位朋友在哪儿呢?怎么看不见他呢?

原来啊,是郝彦利的眼睛,只能看到千里之外,所以,他慢慢地摸进屋子,然后又慢慢地拿着盲人棍,又慢慢地敲到朋友面前:“你来啦?”

总之吧,郝彦利很开心又很郁闷,为什么自己跟别人就是有那么一丁点儿一丁点儿不一样呢?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郝彦利顿时转变了看法。

一天,烈日炎炎,万里无云。突然一团熊熊大火燃烧在了离郝彦利家外的一个工厂,火势蔓延到了大街上,眼看就要危害到行人了。消防员们赶紧派出十几个消防车,几百名消防队员,前往那里救援。

街上的`行人被消防官兵疏散,可是在工厂里面还有几十个生命在等着救援呐!消防官兵立即集中水力,想扑灭大火之后就派几个消防员去救人。可是,火势凶猛,一点儿也不见退。

决胜于千里之外 篇7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案例1:某位教师在进行“原函数与反函数图象间的关系”的教学时, 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模式, 让学生探求原函数与反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时间规定为20分钟。教师将前后四位学生分成一个合作小组后, 一部分学生马上就活跃起来了, 他们首先求出了反函数, 紧接着又在同一个坐标系中作出了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象,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处于迷茫之中, 不知如何下手。学生进行探求时, 教师便到学生中间去巡视。一会儿, 教师便说“时间到”。有的学生还在讨论, 可教师不停地强调“时间到, 安静下来”, 于是那些正在讨论的学生便不得不安静下来, 之后教师挑选了个别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又挑了几个学习好的学生回答了几个问题, 最后教师总结学习成果, 进行了简单的评价, 合作学习便草草收场。

应该说这位教师的设想是好的, 在开展合作学习时, 教师按照提出问题→探求→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却暴露了许多问题。

1.1流于形式, 不重实效

教室里看似热闹非凡, 又是小组合作讨论, 又是动手作图, 还有小组汇报, 但真正思考研究的学生却不多, 大多数学生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知所措, 小组中某些成员有的相互嬉戏, 有的看“表演”, 也有的无所事事。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 学生能学到什么?体验到什么?提高了哪些能力?能达到课前预计的教学目标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课堂上既没有实质性的师生互动, 也没有生生互动。这样的合作学习只流于表面上的热热闹闹, 并不能使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

1.2不分层次, 随意分组

进行合作学习时, 教师按座位顺序随意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 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随意分组, 很可能造成在一组中全是优等生或者全是后进生的局面。在开展合作学习时, 可能后进生还没有反应过来, 优等生却早已把问题解决了。因此, 我们看到一些优秀的、表达欲望较强的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而另外一些学生, 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在合作学习中无所事事。

1.3分工不明, 难见成效

合作学习是有着明确目标和分工的学习活动, 案例1中的合作学习在进行“探求”这一环节时, 教师安排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 得出结论。真正探求时, 基本上是组内学习好的学生包办完成, 其他学生则成了看客。在合作学习时, 教师急于完成课时任务, 而较少关心或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具体目标的实施, 对于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则更少过问。这样使得分工不清、责任不明, 一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到合作学习的活动中, 他们的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

案例2:某位教师在进行“指数运算中的常见错误”的教学时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师首先列出了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一些错误, 然后分组让学生讨论错误的地方及出错的原因, 时间规定为25分钟。教师刚刚说完, 学生便叽叽喳喳, 展开了讨论。不一会, 时间未到, 学生们就安静了下来, 分组讨论宣告结束。听完此课, 让人感到甚是“别扭”, 课堂既不“热闹”, 也没看到学生思维的“火花”, 最后只给人以草草收场的感觉。仔细一想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2.1内容浅显, 题材不当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 并非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学内容很浅显, 不适合合作学习。如, 案例2中的“指数运算中的常见错误”, 因为这些错误大部分是由于学生粗心或者是理解不透彻造成的, 所以只要运用教师讲授的方法就可解决, 学生也容易理解、接受。这样, 无法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乐趣, 反而使其对合作学习产生厌烦, 影响了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2.2容量过大或过小, 浪费时间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事先要认真备课、精心安排, 尤其是合作学习的内容难易要适当, 容量也要适当。比如, 案例2中, 由于问题容易解决, 课堂容量又小, 学生早早完成了合作学习的任务, 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但如果容量过大, 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任务, 又会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 课堂容量的大小、教学内容的难易, 都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二、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案例3:某位教师在进行“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的教学时, 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上课前, 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 然后指导学生进行组内分工, 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明确分工, 明确合作学习的具体目标。如, 把小组成员分为组织者、资料员、数据整理员、计算员、发言代表等。由于分工明确, 准备充分, 探究活动按照提出问题→探求→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五个环节顺利进行, 学生圆满完成了合作任务。

3.1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基础

教师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 如果为了省事方便, 让就近的学生组成小组, 在课堂上会造成两极分化, 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有所收获, 案例3中的教师在授课前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倾向、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 然后按“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的原则, 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 分为多个小组。其中每组四人, 一名是优等生, 两名是中等生, 一名是后进生, 分组时还尽量使各个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这样分组, 每个小组都是全班的缩影, 既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 又能帮助后进生的“达标”学习, 有利于在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

3.2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是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保证

目标不明确、分工不合理必将导致合作学习费时、费力、难见成效。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每个成员在小组里都要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 使每个成员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得到锻炼。案例3中的那位教师, 就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特别是给那些平时不愿说话或是不敢说话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有话说、有事做, 杜绝了“搭便车”的现象,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提高能力。

3.3选择恰当的合作内容是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前提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从而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因此, 选取的合作内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 具有合作的价值, 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可评估性。例如, 在教学“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时,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就比较恰当, 这样能使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此外, 新教材的每一课后面都设置了“阅读材料”、“想一想”和“研究性学习课题”等栏目, 案例3中的教师就是利用这些栏目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4科学评价是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关键

如果合作学习缺乏科学评价, 势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学评价是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关键, 为下次开展合作学习打下了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给达标者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使其体会到自己的进步, 消除后进生的自卑感, 使其增强自信心。对于合作较好的小组、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表扬和鼓励, 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充分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实施评价时, 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更应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评价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 更应关注小组的整体情况;不仅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 更应关注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 还应关注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与态度。

决胜于千里之外 篇8

经常能够到不同的地方,趁着工作间隙还可以游览一下附近的名山大川,这样的半工作半旅游的生活方式在以前也能让我乐在其中。

去年有了小宝宝,这样的出差生活就成了负担,还好领导考虑到我的实际情况,出差的安排对我多少也算给了一些照顾,平均每月一次出差的频率已经比之前一半时间在外面飘着好多了。

之前出差时,除了想着给家人朋友带一些各地特色的小纪念品之外,倒是没有什么其他的牵挂。然而有了小宝宝以后,真是不想错过他每一天的成长,希望能够每天陪在它的身旁,看他第一次站起来,看他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听到他第一次叫“爸爸”……

《数码精品世界》杂志给了我这样一个试用联想云视频服务的机会,拿到这个设备之前,我只是以为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摄像头,连接电脑通过网络进行视频监控,而实际拿到的时候才知道这个东西是一个独立的设备,我需要做的只是把它从包装箱中取出来,连接上家里的网络,就算完成安装了。

别看我是一个电力工程师,网络方面的技术的确不算很懂,好在这个联想云视频的连接很简单,不需要任何专门的操作,《数码精品世界》的编辑提醒我记录一下首次进行安装的时间,回想起来全过程应该不超过10分钟,相信只要家里有路由器的话,安装联想云视频的操作应该不会比我慢。

下一个问题是怎样看?这个联想云视频的确有些超出我的理解范畴,使用联想云视频,并不能直接观看视频内容,想要收看联想云视频的画面,只能登录到联想的网站。

这样的设计的确让我感觉到有些不安,毕竟家里的监控录像如果完全公开在网络上,还是很让人担心隐私安全的,而且更让我无法接受的是联想云视频根本没有设计关机的功能,也就是说,除非彻底断开电源,否则我家的视频监控被7×24地全面公布,这样的功能简直让人疯狂!

好在与《数码精品世界》的编辑沟通之后,了解到联想也考虑到了隐私问题,并且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人性化设计。

首先,联想云视频虽然是24小时不间断开机,但是实际工作状态是有专门设定的,联想云视频会自动对比画面的变化,如果画面长期稳定不变的话,它根本不会进行录像操作,而是将一张静态照片保存起来,节省网络实际流量,避免因为视频上传影响到正常的网络使用。

当联想云视频探测到画面产生变化的时候,则会启动录像功能,并且将相应的录制结果存储到联想云视频的网络端。而当我们去浏览监控内容的时候,会在网站页面上看到以时间轴形式显示的页面,其中有视频记录的部分会被标出,直接点击相应的时间段就可以观看相应的视频,这样的设计可以直接了解到家中变化的时间和具体内容,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有关隐私问题,《数码精品世界》的编辑是这样建议我的:首先,联想云视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安装在合适的位置,只要不放在卧室、卫生间这样敏感的地方就可以避免隐私的泄漏;而如果保护好联想云视频网站上的账号和密码,自然不会担心有其他人能够登陆我的账号浏览我的视频;而据联想方面表示,存储在网站上的视频内容时进行加密存储和加密传输的,大可不必担心服务器被破解收看我的监控内容。

在我体验联想云视频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办公室使用电脑观看家中的情况,其中有一次看到了儿子刚刚学会淘气,笨手笨脚地爬上了联想云视频镜头正对着的一摞整理箱上的画面,那个笨拙的爬上爬下的动作看起来就像憨厚的大熊猫一样,当时把我逗得都没顾上打电话告诉家人去看护,而是叫来了同事一起看,和我共享作为爸爸特有的乐趣。

另外,体验联想云视频的过程中恰好遇到过两次出差,即便没有携带笔记本电脑,使用手机、平板电脑同样可以浏览到相应的监控内容,当然家人也知道我会用手机去观看家里的情况,还故意在镜头前让儿子问候了我一下,就像是视频通话一样。

编辑点评

上一篇:国殇公开课教案下一篇:实操人力资源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