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正规化建设事迹

2024-09-12

队伍正规化建设事迹(通用8篇)

队伍正规化建设事迹 篇1

为进一步打造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过硬队伍,今年以来,江苏省宿迁市公安局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分局从严格纪律作风、提升能力素质、丰富警营文化入手,分别制定了“必修课、专业课、选修课”,大力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必修课:严格纪律作风,确保队伍零违纪

今年以来,苏宿园区分局深入开展以“转观念、增活力、强执行、创一流”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通过集中学习、调查研究找准了差距,对准了目标;通过开好务虚会,交流心得体会,使突破创新、勇争第一的思想占据主流,队伍的精气神得到了全面提振,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日渐浓厚,为强化工作执行、争创第一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同时,他们深入贯彻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在全体党员民警中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会、邀请专家教授开设专题讲座等方式,开展“拼搏”系列活动,列出活动项目表,以开展“全警阅读”、“学规矩、懂规矩、守规矩”集中教育、“秉公执法、人民公安为人民”主题教育等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引导全局党员民警坚定理想信念。

专业课:提升能力素质,推进队伍正规化

为进一步提升民警的综合能力素质,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更好地担负起维护苏宿工业园区社会大局的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任,苏宿园区分局紧抓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加强理论武装、业务学习、实践磨砺。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准确把握大局、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领导干部实战决策指挥、科学管理队伍的水平。苏宿园区分局通过在实践中学习摸索,不断完善快速反应作战、警情分级分类处置和重要信息报送机制等工作方法,推出了信息化基础建设、园区警企联动维护稳定工作机制,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苏宿园区分局紧抓战斗力这一核心,按照“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轮训轮值、战训合一”等模式,通过分级分类开展专业培训,开展技能测试,增强民警职业素质和实战本领;着力培育公安技术人才,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积极性,全面提升科技化应用能力。截至目前,苏宿园区分局已开展5次警械集中专项训练、3次急救知识集中专项训练,进一步提高民警的综合实战能力,有效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此外,围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苏宿园区分局在强化规范性的执法流程监管和环节控制、突出日常性的执法责任落实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执法硬件保障,升级改造执法办案场所,购置执法取证仪并明确使用规范。组织开展“执法质量考评”“立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一案一事一议”和“一月一主题专题检查”等执法监督活动,检查案件130余起,查看办案监督视频2300余段,整改问题12项,并建立完善规范执法办案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选修课:强化文化软实力,确保队伍有活力

“警营文化也是文化,也是战斗力。”苏宿园区分局积极创新队伍建设工作思路,坚持把“文化育警、文化强警、文化塑警”摆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大力加强警营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警营环境,力求做到以先进的警营文化丰富民警生活,凝聚警心、激励斗志,鼓舞士气、陶冶情操,促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队伍的亲和力、向心力,从而推动队伍健康、向上、蓬勃发展。

篮球比赛、技能比武竞赛、警营开放日„„苏宿园区分局通过举办民警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培养民警健康生活情趣,营造生动活泼、团结和谐的警营文化氛围。

队伍正规化建设事迹 篇2

按照部领导的批示要求, 为了深入贯彻《指导意见》, 围绕加强运管队伍正规化建设、更好地服务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这个主题, 我们着重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道路运输管理队伍建设伴随着共和国的诞生和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和不断发展壮大的。经过多年努力, 我国运管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 全国各省 (区、市) 都已单设运管局, 各市、县也都设立了运管机构。全国有10个省 (区、市) 的省级运管机构为副厅级或实行了高配, 有50%以上的市级运管机构为县处级。90%以上的市级运管机构也完成了城市客运管理职能的移交, 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截止2008年已达17.4万人。省、市、县三级运管人员比例构成趋于合理。

运管队伍成为道路运输市场管理的主体, 成为推动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建设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力量, 在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应急运输和行业安全稳定、服务人民群众便捷出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充分肯定运管队伍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诸多问题和面临的突出矛盾, 集中表现为“四个不适应”:

人员素质不适应。基层干部职工队伍学历层次较低 (运管机构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 省级占63%, 市级占38%, 县级只占18%) , 道路运输管理专业人员数量明显不足, 中高级管理人才缺乏, 运管执法水平和管理效率不高, 其社会地位、公众形象与承担的职责及需要完成的任务不相适应。

人事管理不适应。队伍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部分地方用人机制不活, 进人无标准、无控制, 人员转岗分流渠道不畅, 导致不少地方运管机构严重超员, 而有的县仅有几名运管干部, 无法正常开展行业管理工作。

机构管理不适应。目前, 省级运管机构城乡客运一体化管理职责尚未全部到位, 市、县两级运管机构职能履行相差更远。有超过一半的省级机构没有纳入公务员管理或参公管理, 与行业内外有可比性的部门比较, 运管机构的行政规格相差很多, 这与履行的行政管理职能不相适应。不利于工作开展和队伍稳定。

经费保障不适应。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后, 大约有近一半省份运管人员年均经费不足2万元, 有的运管人员月工资不足1000元, 工资拖欠问题时有发生, 严重挫伤了运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运管队伍装备较差, 执法服装、标识不够规范, 影响了队伍形象。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既是道路运输业改革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 也是提升运管队伍正规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水平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从服务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充分认识加强运管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 各级运管队伍不仅面临发展的艰巨任务, 也面临安全的严峻挑战和稳定的巨大压力。只有切实加强运管队伍正规化建设, 才能全面提高运管队伍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捷、满意出行的新期待新要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 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大有可为, 运管队伍建设大有可为。各地要把握《指导意见》出台实施的机遇, 充分认识新形势, 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措施, 把《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好, 扎扎实实推进运管队伍正规化建设。

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

各地在贯彻落实《指导意见》过程中, 注意力要转到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上来, 对相关敏感问题, 要加强宣传引导, 形成共识。

运管队伍改革方向。《指导意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 依据运管机构的法定职能, 提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作为承担行政职能的单位, 逐步调整为行政机构”。这一规定, 明确了运管机构作为行政机构的定性, 以及运管队伍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政策方向。

运管队伍管理模式。《指导意见》提出“同级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原则上只设一个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以避免运管职能分解和机构重复设置, 维护道路运输市场及其监管的统一性和运管机构职能的完整性。《指导意见》提出“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道路运输管理体制”, 是为了充分尊重现实, 有利于争取政府对运管工作的支持, 符合运管工作发展的现实需要。

机构规格设置。《指导意见》作出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行政级别, 应当根据依法承担的行政职能, 参照行业类似的其他机构, 科学合理确定”的规定, 意味着运管机构要参照行业内的公路、港航等类似机构确定行政级别, 这给各地协调沟通留下了空间和余地。

机构名称。《指导意见》提出, 省、市、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名称原则为“XX道路运输管理局 (处) ”。同时, 明确承担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职责的机构应当作为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 名称统一为“XX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局”, 这有助于规范统一运管队伍的形象。

编制标准。《指导意见》原则性提出“统筹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区域范围、道路运输市场规模、公众出行需求等因素, 合理制定机构编制标准, 实行人员编制的动态管理, 控制人员总量”。我们将尽快列专题研究编制及装备标准问题, 争取以行业标准形式推荐实施。

进人机制。《指导意见》提出, 运管队伍建设应当体现专业化、正规化、数字化、现代化的要求, 新录用工作人员要按照国家或者省 (区、市) 的有关规定, 实行凡进必考, 公开录用, 原则上应当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道路运输相关专业人员比例应当达到70%以上”。这是提高运管队伍素质、事关道路运输长远发展的重要措施。

队伍形象。在部今年7月份制定印发的《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形象建设指导方案》中, 要求实现行政执法形象“四个统一”, 即统一执法标志、统一执法证件、统一工作服装、统一执法场所外观。道路运输司也专门下发了文件, 部署在7个省开展征集统一基层运管机构办公场所外观形象方案工作, 明年将开展试点。

经费保障。《指导意见》提出, “根据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的财政预算体制, 道路运输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履行政府赋予的其他管理职能和工作任务所需经费, 应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这一规定要落实好, 需要各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加强协调, 积极争取, 为事业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切实加强道路运输管理队伍建设

各级运管机构要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为契机, 进一步深化改革, 完善体制, 理顺机制, 全面提升运管队伍的正规化建设水平, 更好地服务现代道路运输业的发展。

加强运管队伍建设, 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 着力建设具有现代意识、专家类型的运管队伍。面对综合运输体系中最大、最开放、主体最多的市场, 面对3000多万从业人员, 必须有一支掌握现代科技、服务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的专家型干部队伍。要积极发挥现代科技对改造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支撑保障作用, 在信息化环境下强化各种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 提高公众信息服务水平, 规范市场运行秩序, 增强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 提升管理效能。要强化道路运输经济运行分析, 借助监测、采集、统计、预测、分析等信息化手段, 及时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 深入研究分析, 做出准确判断, 使管理决策更加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 提高运管干部驾驭市场、管理行业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 着力建设精通经济、擅长管理的运管队伍。实现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必须着力建设和培养懂经济、会管理的运管队伍。要教育引导运管干部从思想观念、视角理念、知识结构、工作技能等方面, 向管理经济、监管市场、服务发展转变, 提高引领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对现有人员来说, 加强知识学习更新, 加强道路运输业务知识、经济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的学习, 不断改善知识结构, 提高运管干部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运管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要严把进人关, 严格新录用人员标准, 从源头上改善队伍结构, 提高干部素质。

第三, 着力建设保障有力、应急迅速的运管队伍。有效保障经济健康平稳运行、快速处置突发应急事件, 是运管队伍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随着社会发展, 车辆激增和机动性提高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使道路运输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各种自然灾害及重大突发事件多发将成为一种常态, 给我们的应急反应能力带来严峻考验。道路运输覆盖面广、通达度深、机动灵活等特点, 决定了运管部门在保障重点运输、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基础性和不可替代性。要加快建立应急常态化的保障队伍和应急车队, 健全应急机制, 加强应急演练, 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 使运管队伍在正常情况下能够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出行, 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顶得住、打得赢。

第四, 着力建设公开透明、风清气正的运管队伍。道路运输业是直接服务亿万人民群众的窗口行业, 公平、公正、透明、清廉, 是运管队伍的基本行为准则。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规定、程序和结果都要及时公开, 严格规范权力运行, 杜绝“暗箱操作”, 确保运管队伍各项政务活动全过程置于人民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之下。二是推动实行岗位责任制、首问 (办) 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 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强化效能建设, 提高办事效率, 改进工作作风, 做到勤政、高效、规范。三是坚持秉公执法、文明执法, 努力提高运管队伍的执法水平, 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 严格执法程序, 实现统一执法形象, 统一执法尺度, 规范执法行为。四是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健全具有行业特色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 加强运管人员的廉政教育和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第五, 着力建设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运管队伍。运管队伍作为道路运输市场的管理主体, 担负着做好道路运输领域群众工作的重大使命, 必须毫不松懈地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 维护道路运输行业稳定, 让人民群众充分共享道路运输发展的成果。道路运输是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领域, 必须努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不断完善维护群众利益的决策机制, 最大限度地防止因决策不当而损害群众利益, 引发社会问题和社会事件, 实现道路运输发展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科学统一。

第六, 着力建设朝气蓬勃、干事创业的运管队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号召。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 必须建设一支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运管队伍。要大力加强思想建设,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大力培树先进典型。归结到《指导意见》上的一句话, 就是要全力建设业务精通、作风过硬、负责有为、保障有力、人民满意的道路运输管理队伍, 为现代道路运输业的发展, 为综合运输体系的构建, 提供有力保障。

队伍正规化建设事迹 篇3

关键词:心理特点留学生;留学生辅导员;辅导员工作;正规化建设;路径;机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国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外国学生的教育。留学生教育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不仅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的教育,科研和经济的发展,传播自己的民族文化,以民族文化培养友好的人民,扩大国际影响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制定外国学生的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在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留学生大学生群体的发展,设计一个全面与国际接轨,具备国际化水平,促进大学进入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一流大学。国外留学学生需要一个辅导员?答案是肯定的,在校留学学生学习,比在自己本土国家有更多的阻力,只有学生的力量是难以克服的。外国学生希望专业人士来帮助他们回答问题,他们在怎么处理各种问题,怎么办,明确为什么怎么在中国生存与发展?外国留学生辅导员肩负中国文化的系统延续,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传播中国现代文明,承载着中国大学的校园精神的使命。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的目标是改变外国留学生从分散和实证工作的过程成为一个专业化,系统化的工作。

一、留学生辅导员工作现状

留学生辅导员日常工作三大块: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的日常管理,教育与日常生活咨询服务。由于中国的国际学生教育起步较晚,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一直与时代进步中产生各种困难和问题,让留学生辅导员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性质和内容始终没有明确的定位。高校尝试各种方式不断规范外国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其中辽宁师范大学参加了建立了留学生学生专职辅导员,不仅要接受管理办公室领导还要对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间接领导,高校留学生辅导员给中国留学生学生包括在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制度及其当地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指导其日常行为规范。在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笔者全日制知道学生辅导员的工作,经过近60年的工作中,从来中国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吸取经验和教训,对在校留学生教育管理使用,非常有效。由于国际化,多元化和国际学生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在中国学生的管理与来中国留学的学生的管理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

二、留学生辅导员正规化建设的途径与机制

留学生辅导员角色的实现对留学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提出要求,需要探索适合留学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途径与运行机制。

(一)留学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路径

专目前学术界对于辅导员专业理论发展方向专业理论倾向于两种发展方向:一种是深入对学生事务工作的研究,将其发展为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另一种思想是将学生事务工作分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学生资助事务等多个分支,依托各领域已有的学科基础分别加以发展。需要根据来中国留学学生的需求,因此,多层次的建设统一的理论基础。包括外国外交,思想政治领域,法律领域,心理咨询,文化发展领域,并在理论基础方面的许多其他层面,建立学生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统一理论。

(二)留学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机制

留学生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机制主要在于留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的建设。

1.辅导员这一职业可以作为一生发展的事业。事业发展,有完善的岗位设置与晋升通道。可以在职业顾问作为献给他的生命。职业发展,有一个完美的工作环境和推广渠道。

2.保障机制:建立相关部门联动机制,打造平安校园。

3.激励机制:让辅导员与国外大学有对外交流合作留学工作的机会;完善个人晋升空间。

三、结语

三种制度建设的保障,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辅导员必须发展思路和方向,推动符合国际学生,专业性强,高品质的留学生辅导员队伍,不辜负学生的期望。

参考文献:

[1]陈云香,孙华平,陶忠元,陈丽珍.基于建构主义的互动式留学生教育模式研究——以开放型经管专业为例[A].第十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5.

[2]王帅.比较新罗与日本的遣唐留学生教育活动[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

[3]吴勇毅,石旭登.CSL课堂教学中的非预设事件及其教学资源价值探讨[J].世界汉语教学,2011(02).

[4]江盈.浅析工科院校的外国留学生思想教育——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J].学理论,2010(30).

[5]赵水民,原广华,王纪平.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角色嬗变、职责定位及素质要求[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02).

[6]于险波.外国留学生教育中班主任工作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01).

[7]孙标.论高校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技巧的运用[J].教书育人,2009(24).

刑侦队伍建设必须进行正规化管理 篇4

一要坚持政治建警。深化“厦门警察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强化民警对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职业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打牢民警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基础。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强化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教育引导、典型引路,巩固老典型,培育新典型,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把广大党员民警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焕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引导到争创一流业绩上来。

二要坚持素质强警。要认真落实民警年度教育训练、“警衔晋升”培训及各种岗位培训计划,积极引导民警练好现场勘查、常规检验、信息采集录入查询、文书写作、保管物证等方面的基本功,着力提高刑侦民警侦查办案能力、信息应用能力、勘验鉴定能力和警务实战能力。要做到案侦民警会一般的现场勘验,技术民警懂侦查手段,确保刑侦队伍知识水平和办案技能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时期刑侦工作需要。要遵循“贴近实战、注重实用、务求实效”的原则,改革传统培训方式,加强案例剖析和实战模拟考核,定期邀请刑侦专家、公安院校教授讲学,定期选派优秀民警到专业侦查先进单位考察学习,到科研单位跟班作业,到院校学习深造,大力提升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四大技术”的能力。结合侦破工作需要,组织开展情报信息、侦查破案、审讯办案、现场勘查、检验鉴定等各类能手、标兵评比竞赛活动,力争在部、省组织的各项考核中争先夺冠,促进民警常用法律法规、侦查技巧、信息化手段培训的常态化开展。

队伍正规化建设事迹 篇5

明确职责多策并举

全面推进基层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

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是提高派出所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加强派出所建设的有效载体,科学界定派出所的职责任务是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核心,建立科学的勤务制度是基础,强化内务管理是内在要求,多策

并举服务群众是根本宗旨,完善考核奖励机制是重要保证,###市#####派出所作为宁波市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试点单位,在基层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前言

队伍正规化的基础是规范化,是在法制化基础上的职责任务明确化;是执法人员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是在规范化基础上,统一、规范队伍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

派出所是市、县公安机关直接领导和管理的派出机构,是集防范、管理、打击、服务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是公安工作的根基;派出所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维护一方稳定、保一方平安历史使命的履行。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是提高派出所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加强派出所各项业务工作的有效载体。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是指关于派出所的职责任务、勤务制度、内务管理、服务群众和考核奖惩等方面的标准化、法制化、规范化,简言之,就是派出所的建设符合于一定的标准、符合一定的范式。

一科学界定派出所的职责任务是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核心

职责任务是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实现职能的保证,职责任务决定具体工作内容,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应当紧紧围绕着派出所的职责任务来展开,科学界定派出所的职责任务至关重要,只有明确职责任务,派出所工作才有方向和内容,才能步入良性状态。

长期以来派出所民警对自己的职责任务比较模糊,找不到自己的位子,越位和错位现象比较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公安机关内部分工越来越细,部门和警种越来越多,各部门和各警种的工作大都依托派出所来展开,有的部门和警种甚至把自身应当开展的基础工作推给派出所,导致了派出所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另外,派出所还要承担所在地的区、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指派的不少非警务活动,公安派出所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任务越来越重,派出所工作任务泛化,民警警整天疲于奔命,穷于应付,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派出所的主要任务却无法正常开展。

因此,有必要对派出所的职责任务做出明确科学的界定,根据《人民警察法》、《公安派出所组织条例》的规定,并结合派出所工作的实际,派出所的职责任务应界定归纳为九项:一是收集掌握报告影响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的情报信息。二是管理辖区内的实有人口。三是管理辖区内的特种行业,公共娱乐服务场所和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四是配合有关部门预防火灾以及爆炸、中毒等治安灾害事故。五是监督指导辖区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治安保卫工作。六是立足辖区,通过日常治安防范和管理工作发现违法犯罪线索破获刑事案件,并协助侦查部门破案。七是依法查处治安案件,调解治安纠纷。八是做好处置群体性工作。九是接受群众报警求助,为群众提供服务。这九项职责基本上涵盖了公安派出所的日常工作。近年来公安部先后制定下发的《公安派出所执法执勤工作规范》和“《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办法》对各项职责任务都进行了细化和分解,使之更具操作性和执行性。

从以上可以看出,派出所的职责主要是管理和防范,同时兼有侦查破案职责。防和打是不可或缺的一对矛盾共同体,应实行“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治理方针,如果分工过细,不参与破案,势必造成打防脱节,容易割裂防范与打击的关系,所以,笔者认为侦查破案不应该成为派出所的主要任务;但派出所同样承担着打击刑事犯罪的职责,派出所应该把打防有机结合起来,立足辖区,通过日常治安管理和防范工作,为侦查部门侦破案件提供线索,协助开展破案工作;通过加强群防群治工作,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然后移交刑侦部门深加工,扩大战果;还应侦破一些与管理职责相关的因果关系明确、事实清楚、案情简单的刑事案件。同时,刑侦部门也应通过破案积极为派出所提供防范信息和建设性的意见。当然,派出所破案与刑侦部门有明显区别:一是破案的范围只能立足于辖区。不能为了完成破案指标而到本辖区以外找案子。二是要通过日常的管理和防范工作破案,而不能象刑侦部门那样依靠专业技术侦查手段去破案。

职责任务关键在于落实,以####分局#####派出所为例,派出所社区民警的职责任务分解为具体的民警工作内容,并使之程式化和规范化,实行“三个一”工程,具体包括:每天工作“五个一”即每日深入警务区接触一次村委会干部或治安信息员,了解治安情况、每日熟悉一名常住重点人口及其家庭情况、每日熟悉一名流动人口高危人员,掌握其自然情况及流动意图、每日阅读一次民警留言牌、每日用工作记录记录一天工作情况,每周工作

“五个一”即亲自带领护村联防队员进行一次夜间巡逻、组织一次对辖区内所属企业或市场的安全检查、开展一次对辖区内公复特业的治安情况抽查、在各责任区之间清理或传递一次个人掌握线索资料、向所长汇报一次本周工作进展情况及下周工作计划,每月工作“五个一”即召开一次责任区重点单位治保干部会议、普遍接触一次工作对象、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整理一次基础

工作台帐、整理一份本辖区内治安情况报告。

二建立科学的勤务制度是实现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基础

勤务,是指一定的组织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从事的具体活动。职责和任务主要依靠勤务的实际活动来实现。因而科学的勤务制度是确保派出所各项职能能否实现的关键,是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基础。勤务制度是指派出所为完成所担负的任务有计划地实施各种警察业务活动的程式和规则,科学的勤务制度要求以有效合理的方法运用和分配警力,从而使派出所的组织机构更趋合理,警力投放与组合更为优化,职能得以充分发挥,既达到解决治安问题的预期目标,又能充分调动广大民警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是提高公安战斗力的重要途径。

派出所勤务制度应坚持以管理和防范为重点,以落实民警责任制为核心,以创建人民满意活动为动力,以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的指导思想。

在勤务方式上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被动勤务向主动勤务转变,二是由静态式勤务向动态式勤务转。#####派出所作为全国先进派出所在勤务制度改革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是以科学合理划分责任区为起点,构筑“四位一体”的派出所勤务运行机制。为合理调配警力,科学划分责任区,充分挖掘民警工作的最大潜能,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实行以派出所为主体,以信息警务室、治安组、驻所刑侦中队、驻所巡特警中队为基架的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四位一体的综合勤务运行机制;其中信息警务室负责对派出所业务管理平台进行信息录入、维护和上报,并将信息研判的结果予以反馈;治安组分为办案、公复特业,责任区三个小组,分别在群体性治安案件、公复特业信息化管理、辖区基层基础建设三方面展开工作;驻所刑侦中队负责对辖区刑事案件的深加工,通过破案积极为信息警务室和治安组提供防范信息和建设性的意见;驻所巡特警中队负责以网格化巡逻为依托,对街面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打击。

二是以落实责任制为核心,大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综合考虑治安复杂程度、实有人口数量、交通地理环境、警力资源状况等因素,对警务区的范围作了科学界定,根据各警务区的不同工作重点和任务,建立起职责明确、任务清楚、责任落实,人人有目标、人人有能力的工作责任机制。实行“三前移”:即所长工作前移,民警工作前移,办公地点前移。狠抓责任区“四到位”即狠抓警力到位、狠抓工作到位、狠抓考评奖惩到位、狠抓监督到位。

三是以强化管理防范职能,为着力点确保辖区一方平安。按照“只有管住人口,才能管好治安;只有管好治安,才能确保平安”的指导思想,不断从深化管理、防管、打击、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以强化管理防范职能为着力点,确保辖区一方平安。在实际工作中抓住“二管二个防””即管住人口防止失控,管住治安预防犯罪;在流动人口管理中推出流动人口专管员队伍,作到村不漏户,户不漏房,床不漏人。在工作方法上实现“三熟三个清”,即人口熟、底数清,地形熟、结构清,治安熟、动态清

三强化内务管理是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内务管理直接关系到派出所内部运作秩序和对外警务行为,强化内务管理对培养民警优良的风和严格的纪律,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在2003年7月31日召开的全国公安系统加强派出所执法工作和内部管理电视电话会议上,***部长强调“要下大力气解决派出所队伍中存在的“稀拉松、脏乱差”问题,努力实现“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基本要求;这四句话是所有派出所和民警必须做到的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派出所内务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人要精神“物要整洁”是人民警察精神风貌,纪律作风的综合表现;“说话和气,办事公道”则体现了执法为民的宗旨,四句话直接反映了内务管理与警务执法之间的辩证关系:即内务管理是警务执法的前提和基础,警务执法则不断促进内务管理的规范与完善;内务管理应融入民警的执法工作和为民服务工作中,否则单纯的内务管理就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派出所以《公安机关内务条令》为规范,以周部长的四句话的精神为指导,着实加大内务管理的力度;从抓民警最基本的言行举止和派出所的内外环境入手,以公安队伍标准化、程序化、法制化、科学化建设为标准,本着“求真务实,注重软件,兼顾硬件,讲究实效”的工作原则,积极探索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新举措,狠抓各项制度的制定和落实。

一是立秩序规范求统一整洁,从分块包干,环境整洁入手,将派出所划分为窗口服务区,办公区,办案区,生活区,按照内务要求实施日常管理,加强所容所貌建设。窗口服务区设触摸显示屏确保群众办事方便,重新调整了庭院的布局,使大厅地,墙,门,窗,橱布局更加整洁、明快;服务台上薄册排列有序;办案区各类业务纸张分类摆放,警用装备规范存放;办公区桌面办公物品整洁和摆放有序,统一制作了民警的办公桌椅,规范了民警办公设施的摆放;统一制作了民警去向留言牌,使全所民警的办公室整齐划一;生活区重新进行了设计布局,合理放置便民用品和设施,使全所各项物品的摆放都能融入到整体布局,让人看了一目了然,整洁大方。

二是定警察仪表,树良好形象。从民警最基本的言谈举止抓起,培养良好的作风养成,在语言,行为,着装三大方面引导民警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树立外在行为的良好形象;民警行为的养成中要做到“三要三不”即“要热情而不虚伪,要严肃而不粗暴,要庄重而不轻浮。

三是行内务规范促警务工作,内务建设要融入警务工作中。

为此狠抓“三个坚持”

第一,坚持实行一站式服务,推行首问责任制。即将原来由社区民警调查上报的各类户口和公民政审事项归口到窗口办理,缩短申报审批周期,有效解决了群众找民警难,办事难的问题;同时所里规定群众办事无论问到哪一位民警,都要热情接待,尽力帮其解决或代为寻找相关民警。

第二,坚持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全所民警要做到“五心”工作有责任心,处理问题要公心,为民服务要真心,金钱面前不动心,群众安危记在心;日常管理实行“五化”内务管理正规化,队伍管理制度化,为民服务经常化,目标考核具体化,制约监督社会化。

第三,坚持所领导每天“三必做”每天必须检查民警到岗到位情况,必须检查枪、车钥匙移交情况,必须检查办公场所内务环境良好情况。

四,多策并举服务群众是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根本宗旨

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公安队伍之所以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能够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基层派出所,既要强调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也要重视公安机关的服务职能,要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把服务寓于管理之中。作为公安工作的基础和前沿阵地,派出所直接服务群众,为群众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是派出所全部警务活动的题中之义,是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根本宗旨。

#####派出所紧紧抓住自身就是“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和“青年文明号”先进典型的优势,坚持长期以来“亲民、爱民、为民”的传统,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政治理念,把热忱为民服务作为主线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服务群众实行“三化”即服务人性化,服务效能化,服务公开化;警务工作做到坚持做到“四快、五公开、一透明”。“四快”即:出警快、收集材料快、事实认定快,处理结案快;“五公开”即:公开办案程序、公开事实认定、公开处理结案、公开对责任者处罚、公开收费标准;“一透明”即:允许当事人家属、亲属参加调解案件,坚持透明办案;接待群众做到“四声”和“四个一”即“接待上门群众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办事有回声”“一接电话问好,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杯开水送暖”;为群众提供四项服务,即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窗口一条龙服务;对群众提出的事情做到“五个办”即大事小事认真办,能办的事情马上办,疑难的事情尽力办,特殊情况上门办,一切事情依法办;向群众发放“四个卡””即留言卡,警务卡,服务卡,警示卡;开展“四项”活动即开展评警活动,报告工作活动,警风监督员定期例会联系活动,创人民满意活动;实行“四项”工作制,即首问责任制,错案追究制,所长前台办公制,案件交叉审批制。服务群众内容和方式的正规化和制度化大大提高了派出所及民警为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五完善考核奖惩机制是派出所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公安派出所的队伍正规化建设#归根到底在于人的因素,最大限度地去发挥民警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工作潜能就需要科学的目标导向和强有力的奖惩激励机制作为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激励机制的核心在于竞争,竞争要求公平、公正,建立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使民警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大体相当,充分把民警的职权职责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

岗位目标责任制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于考核,考核工作是一项具有方向性意义的工作,考核的导向作用将直接影响人的行为,科学的考核导向能激励人的行为朝着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方面努力,否则会导致消极懒惰、投机取巧的不良作风。因此要本着“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原则完善考评考核机制,确立正确的派出所工作目标导向。考核既要考核工作过程,更要注重工作实效;工作过程是反映民警每项工作的具体操作环节,工作实效是反映民警工作取得的实际成果,过程是成果的必须,成果是过程的必然,没有好的工作过程,也就不可能取得好的工作成果。所以考核一定要注意过程与实效的统一。考核既要在内部进行,同时也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将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考核的重点。

在民警考核中,#####派出所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第一,对民警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核,对考核结果实行积分制,通过对完成任务情况的统计,以分数量化为成绩,使各民警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一目了然;对考核成绩前三名的民警进行物质奖励,对考核成绩末位的民警第一次实行领导谈话,一年内累计三次考核末位的取消年终各类先进的评选资格,并上报分局政治处备案,作为年终评职的依据。年终先进个人评定以一年12个月的考核总成绩为基准,并在次年为年终先进人员安排7-10日的“先进人员疗养”。通过考核把考核结果与民警的职务升迁、工作待遇、警衔晋升等政治经济利益挂钩,做到奖罚分明,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竞争机制。

第二,考核工作实行顺查和逆查相结合的制度,对各警务区完成总体目标任务的考核实行顺查制,而对与现实斗争相关工作的考核实行逆查制

第三,在考核时间上保持经常性,所长每周听一次汇报,每月写一次月报,使考核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增强考核的力度

第四,在考评方法上采取制度测评与舆论测评相结合制度,测评主要是量化评定,而舆论测评主要是定性评比,定性评比可采取自我鉴定、领导核评、警风监督员评论等方式进行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队伍正规化建设事迹 篇6

现有职业教育师资素质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如下弱点,阻碍了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

(1)我国职教师资队伍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经过系统、严格的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水平没有达到要求,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得不是经过严格的考核,而只是经过常规的认证。

(2)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达不到应有的水平,而且在日常教学工作的运行中,专业理论课教师实践能力低,实践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不高。教师智能结构单一,难以全面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而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要求是:既教理论,又教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同一个过程展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些政府的政策和决定凭的是一些感性的东西,没有前瞻性,也没有系统性。

2.中职教育的教研机构不但少而且研究水平也很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中职教育专业比较多,研究机构的投入与产出的效益不可能象普通高中来得那么大,社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二是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不是从大学里来的就是从普通高中来的,改变他们的思维也需要有一个很长的过程。

工商分局长和谐队伍建设先进事迹 篇7

俗话说:一双筷子易折断,十双筷子抱成团。筷子实验启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能胜利。一年来,我紧紧围绕这一宗旨,出于公心,付出真心,讲究诚心,用自身的行动,团结和带领**分局一班人积极推进工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圆满完成了市局党组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公心立威,凝聚

上下一心的工作合力

“公生廉,廉生威。”一年来,我坚持公心为重,坚持做到严以律己,爱岗敬业,民主决策,在分局内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是坚持严以律己。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作为最基层的一级领导,光有决策而不能以身作则是行不通的。因此,我坚持做到廉洁奉公,不循私情,心中常存大局观念,时时以分局利益为重,为职工利益着想。树“权威”降“权力”,而不是凭借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去年3月,在带队查处“隆力奇”牙膏生产企业虚假宣传等几起案件中,当事人私下塞给我厚厚的“红包”,但均被我严辞拒绝,我的行为,在分局内部产生很大反响,大大激发了干部职工合力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坚持民主决策。分局局长办公会是分局最高决策机构。一年来,我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大事集体决策,小事相互通报,不搞“一言堂”。研究决定全局性问题时,充分听取大家意见,坚持“三个不轻易决断”原则,即:有异议的问题,不轻易决断;未经反复论证的问题,不轻易决断;需解决但条件不成熟的问题,不轻易决断。真正做到了有主见但不主观,敢决断但不武断。

三是坚持爱岗敬业。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一年来,无论是执法办案,还是消费维权,我经常是第一个赶到现场,解决实际问题。曾经亲自带队查处了“隆力奇”等11家牙膏生产企业虚假宣传等案件;带队调处了田二河镇农民刘建成等多起假种子涉农投诉。以“我就是标竿”的态度,以爱岗敬业的人格魅力,激发每一名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奋斗。正如分局经检队同志所说:唐局长,你搞工作的干劲真是执着,我们服你。

二、真心立德,营造内和外顺的工作氛围

马克思说过:人类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真心来交换真心。一年来,我通过真心善待和包容每一名同事,亲历亲为地做好每一件政事,与每一名干部职工建立深厚的友谊,使分局上下始终保持健康、活泼、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一是亲历亲为做好每一件政事。作为分局负责人,无论是环境卫生、学习、考勤、着装,还是执法办案,我都事事率先垂范,主动和同志们一道参与第一线工作实践,及时化解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去年3月,分局立案查处国内某著名企业涉嫌虚假宣传案件,从立案到结案,我都至始至终参与,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化解企业不配合和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的难题,为办案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是充分信任尊重每一名干部。布置工作时,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而是与他们交心谈心,在交心谈心中进行指导,使得他们自愿的合作而非强迫服从。同时,充分相信每一名干部的能力,尊重他们的工作方式方法,给予他们自我发挥的空间,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瑕不掩瑜,人尽其材”。

三是真心宽容善待每一名同事。一个单位成绩的取得依靠每一名干部的共同努力,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体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关键是用怎样的的态度去看待。“海纳百川”就能在平常中发现美。分局机构整合后,分局个别同志感觉分工不合理,时常讲怪话、发牢骚,影响同志们之间团结,发现这一苗头后,我没有简单进行打压,而是耐心给他讲解“尺与寸”的关系,保持良好的与人相处的心态。正是我这种宽容的品质,激发了分局干部职工强烈的团体情感,形成了和谐工商、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三、诚心立身,创建团结默契的优秀团队

“团结合作精神是团队生存的动力和灵魂”。一年来,我在抓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同时,注重与大家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为分局的进步和发展注入源源不尽的精神动力。

一是注重诚心沟通。有效沟通,才能精诚团结、心有灵犀。一方面,我主动与市局领导和机关科室沟通信息,争取领导的支持和机关科室的帮助;另一方面,我真心诚意地与分局同志交心谈心,并引导他们相互沟通思想、交流观点,使分局每一名干部都能相互达成共识、充满信任。如今,分局各级干部不再是独断专行、一意孤行、耍家长作风,干部职工之间主动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相互理解,真正融为成一体。

二是注重团结协作。消除不必要的工作界限,培养干部职工、队室之间整体配合的协作精神。按照“强弱搭配、扬长避短、平衡发展、整体推进”的思路,将经检队与城中巡查队、**巡查队与刁汊巡查队、城西巡查队与仙女巡查队结为互助对子,做到日常工作各自为战,重点、难点工作协同作战,“分工不分家”、“

互相支持和努力”。形成“团结奋进、合作共事、彼此和谐、甘愿奉献”的团队精神和“人讲尽职、事争一流”的工作理念。

三是注重激励约束。表扬是最好的激励,制度是最有效的约束。无论是大会小会,还是与干部职工沟通思想,我从不吝啬自己的表扬之辞,对工作积极、目标任务完成好的同志予以充分肯定和认可,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重要价值,进而改

正规化建设经验材料 篇8

全面提升某某消防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

近年来,某某支队围绕建设现代化公安消防铁军的目标,坚持依法建警、从严治警、文化育警、素质强警的思路,着力正队纲、严队风、筑队魂,全面推进部队正规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支队先后被公安部评为全国“清剿火患”战役成绩突出支队,被部消防局评为“规范化执法示范单位”,被省公安厅评为“三基一化”先进单位,被总队评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支队党委被省公安厅评为“优秀党委班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依法建警,以条令正“队纲”

条令条例是部队建设的基本准绳。支队党委从思想认识入手,不断强化官兵“条令即是法”的意识,坚持“依据条令条例管、照着条令条例做”,不搞随意取舍,杜绝时紧时松,形成了以条令条例为总纲的队伍正规化建设格局。

一是抓班子建设条令化。健全党委班子运行规则。制定了《党委工作规程》、《军政主官监督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完善了班子定期分析和领导干部学习检查、诫勉谈话、述职述廉等制度,确保了班子运行有序。规范党委班子议事原则。建立专家咨询、联系协调等议事决策制度,严格落实“五个带头、五个表率”和“十坚持、十反对”,确保了议

事决策过程团结、民主、高效。严守党委班子廉政准则。班子成员带头叫响“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口号,紧盯支队、大队“两级班子、两级主官”等重点对象,抓住廉洁执法、选人用人、财务管理和物资采购等关键环节,确保了权力规范运行。

二是抓军事业务条令化。坚持依法执勤。严格落实《执勤战斗条令》,对执勤战备、战斗行动、战勤保障和战评总结等环节进行规范,着力研究大跨度大空间、高层、地下等特殊场所灭火救援技战术措施,不断提高部队规范执勤、科学指挥的水平。坚持实战练兵。根据《训练大纲》要求,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着力夯实了执勤训练基础。围绕“灭大火、抢大险、救大灾、打恶仗”,扎实开展“六熟悉”和实战演练,切实缩短了从“操场”到“战场”的距离。坚持安全发展。严格落实“三个一”制度,中队每日、大队每周、支队每月开展一次安全工作形势分析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了队伍安全稳定。

三是抓生活秩序条令化。规范营院建设。在营院建设中充分融入人文元素,做到营院标识标牌、营院布局、办公设施、库室建设、警营文化设施“五个统一”。规范内务设置。统一为官兵定制便服套,将物品摆放和内务叠放精确到“厘米控制”,做到个人物品“十个一条线”,实施“三定”和“卡片”管理,对各库室物品设施进行定人、定责、定位,做到一人一卡、一物一卡,一卷一卡。规范值班岗哨。统一为哨

兵配置“六件套”装备,按照战斗班标准统一内务设置。规范人员管理。对人员外出期间的管理,实行确定路线、规定时限、及时报告、往返签字、哨兵查控、领导审查“六步环型”管控法,实现管理全方位、无缝隙。

二、坚持从严治警,以铁纪严“队风”

从严治警是部队建设的基本方针。支队党委牢固树立“从严治警是最大的从优待警”这一理念,以铁纪严队风,通过抓干部、抓养成、抓监督,推动队伍风气实现根本性转变,确保部队正规化建设成效。

一是突出抓干部。阳光选拔干部。牵住选人用人的“牛鼻子”加大干部竞争性选拔力度,全面铺开营以下干部和机关干部公开选拔,坚持选拔程序、对象、结果、应用“四公开”,实行纪委全程监督,有效增强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力。着力治懒治庸。树立“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的导向,严格执行干部精细化管理,推行月度考评、季度讲评、评比制度,将考评结果与干部福利待遇、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结合起来,有效解决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坚持从严治长。出台了《干部管理规定》等干部管理制度,重点加强了对大队军政主官、机关干部管理,通过开展警示教育、队伍建设“五大”活动,狠刹打牌赌博、红包礼金、跑官要官三股不良风气,敢于较真碰硬、揭短亮丑,营造了队伍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

二是经常抓养成。抓素质养成。按照职责分工,将干部、士官岗位细分为8大类、30小项,通过采取全员轮训、岗位培训、以老带新、末位淘汰等措施,着力提高官兵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不断夯实部队正规化、专业化的基础。抓秩序养成。严格落实机关点名、出操和基层部队学习日、车场日等制度,要求官兵做到“四个想一想”,即每天上班前想一想要干什么事、下班前想一想什么事没做、离开房间时想一想内务卫生、出警归队后想一想恢复战备,通过一招一式练、一言一行做、一点一滴抓,使规范意识入脑入心、规范管理成为习惯。抓纪律养成。深入开展条令条例和警令条规教育,在部队全面开展遵规守纪“四个一样”活动,即操场上下一个样、营区内外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真正把条令条例和警令条规内化成官兵的自觉行动,做到令行禁止。

三是着力抓管理。明确管理责任。以落实“一岗双责”为核心,将队伍管理的目标、任务、要求落实到具体人、具体事和具体岗位,做到权责一致,职责分明,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主官全面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干部各司其职的良好局面,确保了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延伸管理触角。采取定期督察、夜间抽查、视频监控、突击暗访、阶段考核五种方式,做到业务工作指导与队伍管理督导紧密结合,实现了对基层部队管理的经常化。推行干部“八小时”外报告制度和干部家属回访制度,严格管控机关、大队干部“八小时”外的生活圈、娱乐圈、社交圈,有效防止了失控漏管和

“灯下黑”。创新管理手段。建立执勤业务基础数据库,采取“一键式”接警调度,规范了接处警程序。实现执勤车辆GPS卫星定位系统与城市视频监控、道路卡口、警用地理信息等系统的互联互通,做到了出警路线最优化。全面应用移动执法终端,开发窗口服务质量评价系统,设立消防服务微博和QQ群,促进了执法规范化。安装“智能岗哨一体机”,实行指纹考勤,刷卡请销假,实时掌握人员到岗情况。引进电子射频(RFID)物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物资储存状况做到了一目了然。

三、坚持文化育警,以文化筑“队魂”

文化是部队建设的灵魂。支队党委形成以文化“凝心、励志、铸魂、育人”的强烈共识,注重发挥先进文化在美化营院环境、丰富官兵生活、提升综合素质上的重要作用,为部队正规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生机活力。

一是以浓厚的文化氛围感染官兵。加快文化场所建设。支队累计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用于文化基础设施配套,全市各大队先后建成了集学习、娱乐、心理咨询等功能为一体的“警营之家”,各基层部队统一建成了高标准的荣誉室、图书室、娱乐室,营造了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打造文化景观工程。以营院“绿化、美化、亮化”为契机,将文化元素融入营院石、亭、水、园的改造,武陵区城西中队建成了百米浮雕文化墙,汉寿大队建成百米消防主题文化长廊,经开大队、鼎城大队分别创建了“善德文化庭院”主题营院和全

省首个国学教育基地,厚重了部队的文化底蕴。拓展文化宣传阵地。充分运用门厅、楼道、走廊、橱窗、灯箱等空间,发挥营区广播、电视、电子屏幕的作用,传播励志警言,宣传英雄事迹,将文化元素延伸到了营院的各个角落,使全体官兵处处受到感染、时时受到教育。

二是以丰富的文化活动引领官兵。坚持文化活动经常化。建立了日常文化活动“三个半小时”制度,坚持每天读报半小时、唱歌半小时、看新闻半小时,提升官兵文化素质,促进官兵学习养成,通过各种活动来充实官兵的业余生活,丰富官兵的精神世界,从源头上筑牢队伍安全稳定的防火墙。打造某某消防特色文化。按照“一队一品牌一特色”的思路,打造以“德文化”为主题的某某消防文化品牌,组建了支队文艺小分队、乐队、山)电声乐队、合唱队、舞龙队、舞狮队、威风锣鼓队、大鼓队等特色文艺队伍,建立了经开大队“某某市善卷研究会消防分会”、大队“区国学文化研究基地”、大队“临澧一中校外活动基地”、大队“文化园”等文化阵地,极大提升了某某消防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三是以多元的文化教育培养官兵。鼓励官兵学习成才。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树立崇尚学习、尊重人才的鲜明导向,在提拔任用、福利待遇、评先评优、学习费用上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在官兵中掀起了“读书热”、“学习潮”。近三年,全市共有48名官兵通过函授、自考等形式获得了大专以上学历,有17名战士考上了部队院校。着力培养文

化骨干。建立了“官兵文化特长信息库”,通过邀请专家、老师进行授课指导,培养了一批各具特长的文化骨干,目前,支队有演唱、美术、编导、摄影等特长的干部37人,占到了干部总数的1/4,通过文化骨干的带动,在部队营造了百花齐放、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为部队正规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上一篇:企管工作自查下一篇:学生朗读比赛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