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五环”浅说

2024-07-01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五环”浅说(共6篇)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五环”浅说 篇1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五环”浅说

彭丽君

我是一位教育战线的新兵,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上,我只是一个新手。但是,我在不算长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探索教学技艺,深入钻研,谦虚学习,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吸取教训,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获得了学生欢迎,得到了同事们的称赞,受到了学校领导的表扬。仔细想来,我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坚持做到“五环”并进,全心投入,这可能就是我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原因,也许这也是我的教学经验。

什么是“五环”?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是如何“五环”并进的?下面斗胆呈现我的见解,以求教于方家。

一、开发情感

语文教学就是情感教学,就是教材、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因素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特殊实践活动。语文教师教语文要用感情,学生学习语文要有感情,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做到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情感相融共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远大的理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情商和科学文化智商的社会公民。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牢牢抓住情感,注重以情换情,实现情情交流。师生皆是有情物,特别是小学生情感最丰富,思想最活跃,他们最重情感,他们办事全凭感情。他们对某个老师感情好,就会对这个老师所教的课程感兴趣,乐意学习。反之,结果背道而驰。教师首先必须真诚实意地情爱自已的学生,行之用情,言之动情,让学生把老师真正看作自己可信赖的亲人,做到师生情感真正融合。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情感学科。学习语文,其实就是以情生情,以情熏情,以情育情的特殊智力活动。这种情感的活动,只有在良好的情围中才会产出良好的活动效果。教学时,教师必须完全将自已置于学生之中,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合作、互动的情围,学生就会倍感亲切。在亲切和谐的环境中,教师就能情教,学生就会情学,师生情情相撞产生情感共鸣。

语文课文均是文情并茂的优秀范文。这些课文中包涵着极其丰富多彩的情感。教师在其教学中须努力开采课文中丰富多彩的情感内涵,打实向学生传情的坚实基础,作好情感共鸣的充分准备。

语文教师要苦练传情功夫。课文中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全靠教师用精彩的读、说、演传递给、感染、感化学生。精读,情说,神演是语文教师必须练就的传情硬功。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须注意巧点善诱,激发学生动情,启诱学生入情,引导学生领情,促使学生泄情,不断进行情感撞击,产出情感共鸣,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情感效应,努力扩大和增强教学效果。

二、激发兴趣

语文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形象思维。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形象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趣味、快乐的情境中感知、悟理、积累、充实。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武器有两种:有声的教学语言和有形的教学语言(态势语言)。两种语言紧密配合,相互为用,声形并施,声形并茂,使课堂情趣盎然,趣味融融,使学生在趣味的情境中轻松愉快,自觉积极地进行形象思维,达到“声”“形”双获的最佳学习效果。

教师课堂教学的有声语言,须努力做到准确规范,情感动人,表情准确,语韵得当,优美精彩。课堂教学的有形语言须做到演示得当,富于感染,情趣双重。两种语言须配合得当,做声有情,开有境,情境入胜。如此,学生兴趣风发,学习乐意。

三、实施快乐

快乐的.情绪是唤发学生的求知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强大内动力。快乐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爱好。快乐教学能有效地启动学生的愉快情绪,有效地启动学生的求知情感,强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悦化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生动活泼,快乐轻松,让学生在快乐中愉快学习,轻松学得。

快乐教学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必须面对全体学生,紧扣教学内容和任务,有目的,有计划的精心策划快乐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做到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乐于参与,富有情趣,趣味健康。

四、狠练读功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和背诵。朗读和背诵,是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鲁迅先生曾说孩子学说话:“没有老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的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了每个词的意义。我们先前的学习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书,自己去记住,分析、去比较。”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原来国文和英语一样,不该只用心和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的讲究,单在吟诵上下功夫……吟诵的时候,对于讲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味,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益不尽。”伟人名家所述,深刻精辟地说明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和背诵是学习语文最得益的方法,同样说明了小学语文教学加强朗读与背诵的必须性。

五、说写结合

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都感到比较困难,学生普遍感到无话可写,写出来的话,也多是凑起来的。原因就在于学生不会说话。应该引导学生多练说话,练习说好话,在说话的基础上动笔写出自己要说的话。写完自己要说的话后,再鼓励和组织学生自已说自已的作文,从而发现问题,大家相互对照、相互借鉴。经常这样说后写,写完又说,说写结合进行练习,同学们慢慢悟出了说话和作文的关系,有话说,说好话,才能有话写,写好文。这样学生有兴趣,说写能力均会较快提高。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五环”浅说 篇2

一、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分析

1. 小学数学学习需要丰富的感性认识

知识的习得必须经历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对于数学学科更是如此.数学学科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 再加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在小学阶段, 数学教学比其他任何学科的学习更需要丰富的感性材料支撑.从教学经验来看, 借助于感性材料的直观形象来组织教学, 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明显的特点.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 小学生必须在学习中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 形成表象, 才能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如若不然, 新的数学知识内容就难以与学生头脑里已有的数学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 教学效果也就低下.

例如, 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等平面图形时, 学生如果没有对具有这些形状的物体表面进行过仔细且深入的观察, 就很难在头脑里存有表象, 自然就难以实现对这些图形特征的理解和内化.

2. 小学数学学习需要循序渐进

由于数学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特点, 这一特点在客观上就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即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切忌拔苗助长.笔者对“循序渐进”的理解有以下两个方面:

(1) 循序渐进受到数学学科特点的影响, 是对学习过程的一种客观制约.学习数学的过程必须遵循人的认识发展顺序, 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一切违背人类认识发展顺序的数学学习活动都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2) 循序渐进是学生认识发展顺序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必然反映.先学什么, 后学什么, 再学什么, 都取决于所学数学知识体系内部的逻辑结构, 这种逻辑结构既包括数学知识的纵向联系, 也包括其横向联系.

3. 小学数学学习需要结合活动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这里包括学生探究性兴趣的激发和探究活动的开展, 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学观念, 倡导教学模式的多元化.笔者认为活动是帮助小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 通过在活动中布置具体的任务, 让学生在做中学, 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 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数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所学数学知识的动作表象,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内化数学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真实的知识的形成过程, 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关系的密切联系, 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

二、课堂引入游戏的作用与实践

1. 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马斯洛认为一种综合性的行为理论必须既包括行为的、内在的、固有的决定因素, 又包括外在的、环境的决定因素这种观点受到了教育界的足够肯定, 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促进其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重视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是首要任务.而游戏正好具备激发学习动机的几个特点:

(1) 教育小游戏融趣味性、互动性和挑战性于一体, 所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转化为学习动机, 学生从内心里愿意学、想学;

(2) 教育小游戏包含了竞争性及激励机制, 好胜之心是小学生最大的特点, 除了与他人进行比赛, 对自己亦是一种挑战, 通过有益竞争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3) 教育小游戏包含了竞争与合作的多维学习关系, 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 都能保证将学生的学习动机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比如, 在小学数学“整数加法运算”教学中选用“攻城魔法阵”这款数学小游戏, 它就将加法运算融入刺激有趣的攻城故事中.在游戏过程中, 学生不断体会到掌握知识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意识到知识的价值和用途, 产生获得知识的心理需要, 对游戏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转移到知识学习上.

2. 游戏能适应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普遍存在, 让每名学生都获得充分的发展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教育游戏通常将教学任务从低到高设置不同的等级, 适合从低到高不同的学习水平, 以尽量满足每名学生的需要.

比如, 教学游戏“探索星空”, 要求学生计算观测到的几何图形的面积.游戏分成了两个等级, 游戏的第一等级适合初学者, 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记住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 第二等级太难, 会使他们无从下手.游戏的第二等级适合能够记住计算公式的学生, 因为第一等级对他们来说没有挑战性, 相应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摘要:小学数学有其特有的特点, 抓住学科特点是促进教学有效的前提, 同时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因此我们在关注数学学科特点的同时, 应当注重教学组织的趣味性, 通过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参与度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特点,兴趣,有效

参考文献

[1]李光树.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李小航.小学数学实用教学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3]孔企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4]潘陶.教育游戏众说纷纭[J].中国远程教育, 2004.

[5]胡相艳, 严一川.让学习充满乐趣:对教育游戏发展的分析及建议[J].中小学电教, 2006 (6) .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五环”浅说 篇3

“等你,带着渴望,带着梦想,带着追寻,走到书里来。这里有世间最迷人的景致,这里有人间最动人的情感,这里有最好的朋友,在书中等你。”

这首小诗笔蘸诗情,用渴望呼唤,以梦想憧憬,更怀追寻之意。而这就是我校“三自五环”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模式研究的愿景和现状。我们深知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素养的提升其途径主要依赖于读,仅靠课上读,靠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我们在书中等孩子,等孩子来到书中赏迷人景致,悟动人情感。

那该如何读呢?“等。”“三自五环“模式研究就是围绕这个

“等”字展开的。等待不是消极的旁观,而是对于孩子生命本体正能量的皈依和珍视;等待更不是颓然的不作为,而是从如何教好向如何学好的睿智转变。我们期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开放地独立阅读名作经典,联系生活经验自主感悟,体味情感,在与书本人物的美好“相遇”中,将知识与素养主动融入自我生命成长的过程。

【架构与实施——阅读如此美妙】

应该说经过近一学年的模式研究,我们的“三自五环”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模式已经逐步从模糊走向清晰。

1.大处着眼广义架构

在倡导生本理念的教学改革大背景下,我校以自主学习为突破口,适时提出“读、议、练”三字教学模式。就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而言,则具化为“自主学习、自由表达、自觉训练”,即“三自”教学模式。

我们深知要想指导学生读好一本书,一般需要经历这样几个过程:推荐书目让学生自主阅读一到两个星期;教师和学生日常随机交流督促检查自主阅读的情况;课堂集中交流指导阅读方法;总结提升启动后续阅读。这样一圈走下来,大概每次阅读指导的周期至少在两到三周左右。

为了保证孩子自主阅读的有效性,我在学期初就为学生制定推荐阅读目录,并根据孩子们课外阅读实际做好一学期的阅读安排。更重要的是每本推荐书目阅读之前,我都会在这个开放阅读的过程中适时地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孩子带着目的完成个人先读先悟的任务。

2.小处着手微观实施

如果说“三自”是阅读时空的广义架构,那么“五环”即是目标明晰、具化践行的微观实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五环的设置是三自模式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其中“导读引路、自主阅读”指向“自主学习”;“对话人物、提升思想”“感悟语言、品味表达”指向“自由表达”;“授之以渔、多元训练”“拓展阅读、延伸课外”指向“自觉训练”。

(1)导读引路、自主阅读:课前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制定详细的阅读提纲,学生根据阅读提纲进行深入的自我探究性学习。就导读内容看,首先侧重于知识性内容的自主把握,例如封面、作者简介、内容提要、目录、后序等等。其次强调深度化阅读的导向性和实效性。导读提纲提供若干深度阅读的思考方向,要求学生沉下心来走进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形象,边读边思,完成对作品的自我赏析和思辨。

(2)对话人物、提升思想: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之上,课堂教学就是学生自我体悟的充分表达和展示。

首先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一定是书中的人物。在对话、感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轻松的对话议题:书中最有趣的事情;书中最令你感动的事情……通过对事件的解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提升思想认识。在此基础上可推动对话的深入,注重学法的指导。要创设学生畅所欲言的情境氛围,让孩子们将自主阅读过程中的批注、读后感、亲子共读体会等大胆表述出来,以碰撞思维、砥砺思想。

(3)感悟语言,品味表达:我们引导高年级学生阅读的整本书大多是以小说为主要形式的。小说的赏析集中在语言特色、人物刻画、情节构思、思想主题这几个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说语言表达应该是重头戏。那么这个环节也应该是阅读方法指导、提炼的一个关键点。通过对精彩语段含英咀华式的交流阅读,不断深化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对笔法的感悟,为学生语言的自我内化打下基础。

(4)授之以渔,多元训练:高年级的阅读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浮光掠影,必须以难度适宜的范本为例,引导体会全书主旨,提升自我思想认识。不同的书有各自表达主旨的不同方法和角度,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个角度和方法,然后以直接、自然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在豁然开朗的同时发出感叹:原来是这么回事!原来可以这样写!这个环节应该是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版块。

(5)拓展阅读,延伸课外:一本书阅读的结束也就意味着另一本的开始,如果还有有价值的同类书,就适时地向孩子们进行主题推荐阅读。如果没有合适的相关主题拓展,那么就读书方法的内化作适当的延伸。以整本书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依托,通过三自五环的有序推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将呈螺旋式上升。

这五个环节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提炼的,既重点突出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个性展示和学法指导,又强化课前自主学习指导,同时兼顾课后训练延伸和方法巩固。其中学生的深度自主阅读是模式运行的前提,学生的交流讨论和个性体验展示是模式运行的灵魂主线;教师在课前、课上、课后对阅读方法的提炼和运用指导是模式运行保障。三自五个环节的任何一环都不可阙废,它们相互制约、相得益彰。当然,教学过程中环节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读物的题材特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课堂教学生成作适当的调整和跟进,确保教学实效性。

【诘思与展望——静听成长声音】

应该说我们正走在“生本践模”且行且思的路上。每日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在书海中,我就是那一片宁静而守望的绿叶,迎着阳光,静候每一朵蓓蕾绽放。我希望能在“点化”学生精神生命的同时也“点化”自己。我愿意撑语言的长篙向学生心灵深处漫溯;我乐于凭文字的清风和孩子一起去醉花阴、采桑子、踏莎行……

参考文献: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五环”浅说 篇4

一、教学思想

近年来,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落实新课程理念为宗旨,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构建和实施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坚定“质量在课堂,素质在课堂,特色在课堂,名校在课堂”这一信念。构建了“五环递进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即:问题导学——自主学习——交流释疑——实践应用——分层评价五个环节。这种教学模式主张“先学后导,互助互学”的教学方法。它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和可变性。其核心研究问题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深刻认识自己的职责,树立服务学生的观念,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创造认知冲突,挖掘学生的认知潜能,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实践的能力,(基本能用学过)充分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教学原则

1、目标多维

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只局限于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还应包含学生意志、情感、性格特征的形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掌握学科思想方法及学习方法。

2、多元互动

倡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全过程,师生、生生、组组实现交流、互动,在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在教学中是合作的伙伴、交心的挚友。在课堂教学中,多元互动成为教学的亮点,只有多元互动才能产生教学的共鸣,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才能使课堂教学收到最大的教学效益。

3、以学定教

学是教学活动的本源、基础与条件,教必须建立在学的基础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完全取决于能否按照学的客观规律而施教,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定教”。其一,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及结构模式,都必须以学生学的特点、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来设计。其二,课堂教学要渗透学科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只有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才能产生积极的整体效应。

三、模式解读

“五环递进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框架为:问题导学——自主学习——交流释疑——拓展应用——分层评价。

(一)问题导学单:即“多方设计使学生自求得之。”

教师根据对教材(的钻研和把握)内容的分析研究,结合(了解到的)学生学情,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或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用问题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教学重点。

(二)自主学习:即让学生“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课堂上,让学生前后4人组成小组,围绕导学单问题,各抒己见,交流反驳,形成信息的多向传递,充分发挥思维的共振效应,让学生扬

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与此同时,教师巡视课堂,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作单独辅导,了解学情,收集学生疑难,作为确定和修改后面的导学阶段的重点难点的参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三)交流释疑:

1.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解答疑难问题;启发点拨。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请部分小组的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讨论结果,)汇报,在班内交流各小组讨论结果。

老师适时点拨,补充订正,把讨论引导到一定深度,并根据需要不时穿插读、议、讲、练,完成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

2.归纳总结。在师生共同讨论学习,基本解决重点难点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精要小结,使所学知识明晰化,条理化,系统化,让学生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新概念,完善知识结构,总结学习方法。

(四)拓展应用;即“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

1、咨询解惑。通过自学、导学,交流、释疑完成教学的基础目标,解决学生带共性的问题。但每个学生都有差异的,他们难免还有个别特殊问题,所以安排一定的时间接受咨询、解惑,实施因材施教。

2、巩固迁移。教师设计多种方式的训练,使学生巩固和迁移所学知识。让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技能。

3、反馈补救。根据巩固迁移训练的效果,及时评价反馈信息,采取补救性教学,确定绝大部分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4、延伸发展。树立“大教学观”,让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开展相关的兴趣小组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时空,为创造性学习提供铺

路石。

(五)分层评价:当堂内容,当堂掌握,当堂反馈即“堂堂清”。方法是:试题可以用屏幕展示,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也可以每人一张卷子直接做在卷子上。本环节,注重基本知识的掌握,辨识题和拓展题,学生自主选做。兼顾每个层面上的学生,使他们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本环节是验收、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是对每一位学生学习目标的回归性检测。反馈既是当堂达标,又是教师对知识的提炼、拓展和升华。

此模式,其核心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其目的使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三大转变,一是最大限度的减少教师的讲授;二是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三是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四、实施策略

本模式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参谋者和协作者”。坚持“堂堂清”的教学观,坚持个人、小组、班级三结合的教学形式,力求在课堂上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信息的立体交流。既有个人独立探究,也有小组讨论,还有全班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的把握以及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学习,坚持训练是贯穿本模式的一条主线。那么如何达到运用之妙呢?

1、激发动机,激起主动参与的欲望。

心理学家布鲁钠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常用的方法有:设置悬念,激起学习欲望,引起认知兴趣:技巧问题,促进思维,产生探索兴趣:操作训练,提供时间机会,体会学习的乐趣。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要面向全体,实施差异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从“不平衡——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平衡”的学习过程。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的确,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面对新问题。在此基础上,实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差异发展、共同提高。另外还要积极发挥评价的作用,(不仅评正误,更在于)不仅评知识的正误,还要评学生参入度,力求评出自信,使之产生持续的激励作用,使学生真正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发掘认知潜能,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是其主动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生活实践设计准备题。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让学生探究新知,并让所有的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让优秀学生跳起来并摘到更多的果子”。这有利于学生主动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究之中。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多功能”的桥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

不同的起点,以不同的速度和方法通过“一座桥梁”的机会。教师还要考虑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信选择的余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学生能独立思考和发现的知识要大胆让学生独立探究,教师绝不能包办,也绝不作暗示,给学生成功机会,增强其信心。

3、加大思维空间,培养自主参与的能力。

在课堂上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应该达到“思维价值确切、思维指向明确、思维空间宽松、思路要求完整”的要求,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思维环境。问题可在“突出重点、难点,解决关键点”的环节处提出,也可在“新旧知识密切联系处”提出,还可在学生的“知识模糊处”提出。这样也就抓住了新旧知识的突破口,完成新旧知识的内化,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教给学生一些数学方法,如:内化法、演绎法、转化法、类推法等,有了这些方法,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会大大增强,思维空间就会不断扩大,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大有益处。当学生尝到了成功的乐趣时,主动参与的欲望会更强,这正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五环”浅说 篇5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的不断深入,蓬溪县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在艰难中行进着,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教学效果始终与周边县市存在一定的差距,故而教体局的工作者们借鉴了周围县市学校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创造出了一套行的教学模式——“五环四互”。“五环四互”的教学模式在蓬溪县的多个学校已试行了近三年时间,取得了显著地成绩,然而,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五环四互”教学模式还不成熟,很多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本文旨在通过对“五环四互”教学模式中的“自学互助”环节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将面临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加以分析,为促进“五环四互”的教学模式在农村课堂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以便更好的促进“五环四互”的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农村 “五环四互” “自学互助” 【正文】:

“五环四互”教学模式是蓬溪县教体局名师工作室的心血,他们是借鉴了周围县市学校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创造出来的这一套可行的新的教学模式。“五环四互”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转变其学习的方式。学生由过去依靠教师输灌、消极等待,转变为在学习中自主探索,积极参与。学生之间成为互助的合作伙伴,通过“互助”、“互导”、“互究”、“互评”的学习活动,体现“兵教兵”、“兵帮兵”的以生为本的思想,实现了将学生的学习时间权还给学生、展示的话语权还给学生、问题的探究权还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度高,参与面广。该教学模式在县城和一些一类学校收到了显著的成效,而在农村学校实施该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熟练地运用“五环四互”教学模式,让学生变成“敢说、能说,会说”的好学生,使农村地区教育逐渐走向现代化,现将把我在“五环四互”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自学互助”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做一些分析,以便让“五环四互”教学模式更好地运用到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

所谓自学互助,是指学生在充分的自学之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互帮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有助于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激活思维,从而达到使学生“想学”、“能学”、“会学”的目标。本文将从“自学”和“互助”两个方面进行实例分析

一、自学

作为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一直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听练为辅。自从去年到蓬溪县文井小学观摩学习了“五环四互”的教学模式以后,我的内心一直有一股冲劲,感觉到教育的曙光就在前方。然而在教学中,每次我布置的课前预习和课中自学,效果都不好,点名回答时,学生总是支支吾吾,一翻他们的书,上面一点记录也没有。后来经过几次谈话,我了解到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怎么预习,有的同学看了一遍书认为就是预习了,结果一到上课就一问三不知。这种情况让我焦头烂额,后来我翻阅了很多相关的书籍,以及回忆名师堂岳文老师关于如何预习的建议,又结合我们农村小学学生知识水平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学生的自学:

(一)学生方面:

第一、预习时要动手翻。我们可以针对新的学习内容,有计划的翻以前学过的课本,复习和新知识有紧密联系的旧知识,初步了解新旧知识的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识作好充分的铺垫。比如说老师要教“小数乘法”,我们在老师讲课前一定要回想整数乘法的法则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如果回忆不起来,就要找来旧课本复习。

第二、预习时要动手画。我们在预习新课时,对新课中的重要的“法则、概念、定律”以及不懂的地方做用铅笔一些标记,比如用“___、﹏﹏﹏、???”等等。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明确的告诉学生教科书中含红色字的句子就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第三、预习时要求学生勤动手,对书上的实物、直观图、线段图、模型等要动手画一画,动手做一做,从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第四、预习时要动脑想 我们在预习时要养成勤于动脑的习惯。我们要能针对新知识,提出一些有价值、有思考性的问题,并积极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

第五、预习时要动笔练,即要求我们能针对新知识,自己从课后的习题

中选择一些和书上例题同等难度的或类似的习题来练一练(如书上的做一做),可以是低于书上难度的基本题,甚至有的预习的好的同学可以自己编题进行练习。

(二)教师方面:

在农村小学数学的“预习”上,老师应该做到像岳文老师讲述的那样,当学生根本就不会自学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带”着他们去自学,这样让学生逐渐地有课前预习的意识;当有很多学生都有了预习的想法时,有一部分学生还是不想预习,那么这时教师就应该“拽”着他们去预习,让他们感受到预习的好处;当学生们都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并且基本知道了该怎么去预习之后,教师就应该“推”着他们去预习,让她们逐渐熟练地掌握预习的技巧;最后就是“放”,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预习,掌握要学的知识。

总之预习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首要环节。通过预习可以将要听课的内容有初步领会,扫除知识障碍,对难点和重点经教师的讲解,启发指点能更深刻的领会,可以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

二、互助

本环节是“五环四互”教学模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互助,指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以达到认识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要想在这个环节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前提是要组建健康积极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可以是四、五人,但必须涉及各个层次的学生。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权,从而形成互帮互学的局面。

互动教学的具体情景可能发生在组织的教学活动中,也可能是在非正式的游戏、生活和交往中.互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师与个别学生、部分学生、全体学生之间互动、学生和教学媒介的互动等,既可以是口头上的互动交流,也可以是书面上的.但我在教学“互助”这个环节中也时常出现很多的困惑,比如说,课堂上处理不完学生的自学作业,学生之间不知道该怎么交流,交流一些什么,有的小组直接对答案,甚至有的学困生不参与交流,以及学生不敢和教师交流等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地制约着“互助”环节的有效实施。我认为要很熟练的运用这个环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采取互问的方式进行互助

首先就要要求教师要用活教材,发挥导学案的作用,营造学生合作学习的氛围,然后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挑选好合作学习的素材,其次是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要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养成倾听、敢问敢答的习惯。不要教师一说开始交流,小组内的成员都在说,就没有人在倾听,或者没有一个人敢问敢说,这样就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最后,如果组内成员通过交流也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跟教师进行交流,在农村学校这就是一个问题。学生在课堂上不敢与教师交流,这时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以倾听者的身份参与到各个小组中去,适时给予点播。这样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就更密切,师生间的互动关系就会更融洽,整个课堂都会互动起来,教学效果肯定比由教师单一地讲解好很多。

(二)利用互查的方式进行互助

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学生的作业增多了,教师在课堂上肯定是处理不完的,那怎么办呢?其实这时就可以采用小组内互查的形式,这样既减轻了课堂上教师的压力,学生又得到了在小组内交流的机会,如果发现了问题,小组内成员可以通过口头表达或书面形式进行交流,以达到互助的最终目的。

总之,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广泛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广告语说:“让城市互动起来”.那么,在教学上我们也应该大声地喊:“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师生、生生互动起来吧!”

农村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都应从自身做起,切实利用好“五环四互”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使我们的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学到“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枯燥的数学学习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五环结构浅探 篇6

一堂课的开始对整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导语的设计是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而传统的课堂结构的开场白常常是:Let’s begin our class,Today weare going to learn...等模式。这种千篇一律的导语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也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必须在吃透教材、掌握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借助生动有趣的情景把学生很自然地引入到教学计划之中。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刚上课时心理处于紧张消极状态。轻松愉快的导语可以马上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经常变化的、生动活泼的导语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并且为下一步教学做一个铺垫,虽然只需三两分钟时间,却起着穿针引线的功效。当然导语的设计必须根据不同内容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形式,真正引人入胜,从而使学生在积极性高涨且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之时转入进一步的学习。

二、创造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首先应把学习英语的课堂变成说话的课堂,在情景中引导学生从机械地背诵语句变成灵活会话,把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地运用到会话之中。随着情景的进一步生活化,使他们有一种身在课堂却置身于外的感觉,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说的欲望,无拘无束,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彻底消除课堂上的紧张情绪。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同时也应是参与者,起着导演与演员的双重作用。在组织学生借助情景进行学习的同时,只要恰到好处地引出正题,而主要内容的学习又能联系实际。学生就会自然地运用学过的单词,产生组织语言的灵感,加以联想发挥。而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中不断穿插新的语言点,就把学生渐渐引入新课,同时也可扫除新课中的一些语言障碍,使难点分散。

三、逐步变换,步步深入

新知识的学习从语言规律的角度讲必须是新旧连贯,自然过渡,不能是两张皮。它应是教师设置复习的继续和深化,使学生认识到新1日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的一个整体。要避免使用So much for revision,Let’s learnthe new lesson...等类似的语言,因为这类语言会使学生前一阶段的学习热情降低或消失。所以新知识的学习应在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的前提下逐步变换课堂情景,借助直观教具,把新旧知识巧妙地融于一体。新知识的学习可分下列几个步骤:

1点明重点,集中学习。通过前阶段老师的不断引入,学生对所要学的新知识已有了初步的语感。此时是学习的最佳时机,教师如果能及时点明重点并通过直观教具及可能联系的实际,为学生提供大量练习的机会,使之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难点分散,各个击破。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往往会遇到一些生词或短语(固定搭配),如果单独提出集中学习,会冲淡会话的整体性及和谐的语言环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了锻炼学生在各种语言环境中的听与说的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将生词及难点分散在不同的会话中,让学生在听、看中去体会,去理解,在模仿中练习,加以巩固。

3举一反_三,活学活用。用不同的句型表示同个内容,达到新旧结合,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体现语言知识的灵活性,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让学生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通过英语理解英语。

4设下埋伏,为下堂课打好基础。知识的积累如同滚雪球,新知识掌握的同时又有新的知识有待掌握,这将会成为一种新的动力去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当然,教师需将其巧妙地体现在情景与会话之中。点到为止,给学生留有余地,促使他们去思考。一堂课中由于前三个步骤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整体的语言环境。而且步步深入,使学生的兴趣越来越高,虽然知识难度和密度不断增大,但不会给学生带来语言困难,因而也就不会产生畏难情绪。

四、四会并举,综合训练

课堂的情景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学说话,学交际,但并不是要排除课本去安排课堂,其落足点应在课本上。课本学习是学生对新学知识的综合和升华,是高层次的继续学习,是知识的集中体现。在学生掌握了一课的重点难点并进行了大量的口头练习之后,如何讲授课本的课文、对话,不同的讲授方法所收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教师应遵循语言学习的四会并举规律,即:听、说、读、写。首先,让学生听正常语速的语言材料,锻炼学生的听力。其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听——说、听——辨、听——想、听——猜、听——记、听——写等不同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听力,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再次,让学生看书朗读,同时给学生一个自查自检的机会,对所学知识自然地做到温故知新。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性的口头练习和笔头练习,用改写、复述、问答等形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准确率,为今后的阅读、写作打下基础。

虽然课本上的内容在前三个环节已基本掌握,但学习的角度不同,练习的方式不同,可再次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这一过程是他们学习的必经之路。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通过这一环节发挥他们的优势,而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因能理解或翻译课本内容而感到高兴。

五、画龙点睛,一目了然

学习语言的目的,除了应让学生学会交际外,还应该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法知识,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形成一种概念。这种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知识的再学习,也是知识水平提高的必要环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法知识的比重并不大,但它是以后再学习的基础,所以不容忽视。如果先讲语法知识,而学生对语言没有一定的语感和实际操练,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更主要的是这种教法不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但是,如果在学生有一定的听说训练之后,再进行语法、词汇及语音知识的归纳小结,学生则能对新学知识有一个理性化、知识化、条理化的系统认识。

通过对新教材的学习研究,我认为进行以上五个环节的课堂结构安排,一定有利于交际法教学的实施,也必定会收到比传统的课堂结构更好的效果。在课堂气氛、教学密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定会有一个良好的改变。

上一篇:校园预防溺水优秀演讲稿下一篇:朱自清散文看朱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