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教育——预防登革热

2024-08-02

社区健康教育——预防登革热(精选14篇)

社区健康教育——预防登革热 篇1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通过带登革病毒的蚊子叮咬人群而引起传播的一种传染病。

登革热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的?

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叫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两种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时,可将病毒吸入体内,当再次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导致被叮咬者发病。广东省的登革热是从哪来的?

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广东省历年分离的的登革热病毒进行分析,发现在所分析的不同年份或不同地点的登革热病毒中,都与东南亚的登革热病毒株有非常高的同源性,说明我省的登革热来源于东南亚,属于输入性的。登革热好发于哪些季节?

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大多数地区的高峰期与雨季相一致。我国海南和广东主要流行季节为3~11月,海南高峰期为4~6月,广东为8~11月。福建的一次流行发生在7~10月。登革热有何临床表现?

1.发病较突然,有畏寒、发热,伴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常为24~36小时内达39~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

2.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

3.伴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4. 表浅淋巴结肿大。

5. 皮疹:于病程5~7日出现为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皮下出血点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3~5日。

6. 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脑炎样脑病症状和体征。

7. 有出血倾向(束臂试验阳性),一般在病程5~8日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或胸腹腔出血。

8. 严重的有多器官大量出血、肝肿大,少数会引起休克。个人如何做好登革热防护?

登革热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的关键在于防蚊灭蚊,避免蚊子叮咬。有关预防措施如下:

1、家中花瓶等容器最好5-7天换一次水,注意清理阳台等地容易孳生蚊虫的积水容器。

2、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

3、将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积水。

4、如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5、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份量。

6、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社区健康教育——预防登革热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武汉市武昌、汉口、汉阳选取6个有代表性的社区,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分层抽样,分别抽取四类目标人群:社区管理人员120人,娱乐场所休闲管理人员180人,外来务工人员120人,社区居民6 000人。

1.2 方法

1.2.1 宣传教育工作推进模式

建立“市CDC→区CDC→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四”级工作网络,确立市疾控中心全面组织督导,区疾控中心协调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体落实,社区配合执行的工作模式。该模式整合优势资源,便于工作层层推进,有效落实。

1.2.2 宣传教育内容与措施

宣传教育的内容为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艾滋病相关国情国策、社会伦理等。采取大课堂与小讲座并举,重点辅导与广泛宣传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1)举办师资培训班;(2)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3)编印并发放预防艾滋病知识传播材料;(4)举办艾防知识竞赛;(5)在社区公共场所播放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片,悬挂横幅,编办墙报,制作展牌。整个宣传活动过程为6个月,并于宣传活动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

1.2.3 宣传教育传播材料

为提高健康传播效果,采取多种传播媒介的组合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1)《社区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读本》;(2)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折页;(3)艾滋病防知识宣传片(DVD光碟);(4)《艾防知识》挂历式讲义;(5)印有项目LOGO的小礼品。

1.2.4 评价内容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性调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基本情况;(2)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包括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非感染途径;(3)防御技能;(4)对HIV/AIDS的态度。

1.2.5 测试方法

在干预对象中采取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分别在宣传教育活动前后抽取500人进行基线调查,抽取400人进行终期评估调查。调查问卷共10道题,在通常采用的大众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的8个问题(国八条)上,又增加了“我国实行艾滋病免费咨询和初筛检测吗”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吗”这两个问题。但为了知晓率的横向可比性,仍以国八条中答对6道题为知晓。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01软件完成调查资料录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基线调查组522人,其中女性340人,男性182人。25岁以下组118人,25~49岁286人,50岁以上组118人;城市居民125人,管理人员119人,娱乐场所人员177人,外来务工人员101人。终期评估组406人,其中女性280人,男性126人。25岁以下组87人,25~49岁组213人,50岁以上组106人;城市居民89人,管理人员106人,娱乐场所人员128人,外来务工人员83人。

2.2 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情况

基线调查显示,社区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预期的低。对“蚊虫叮咬会感染艾滋病吗”这个问题,回答正确的还不到50%。从调查的人群看,娱乐场所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知晓率较低。

干预活动后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大幅度提高(由73.95%提高到97.2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355,P<0.05),说明项目开展的全方位多形式干预活动能满足不同层次人群需求,有非常切实的效果。每项基本知识知晓率上升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⑴社区是由若干社会群体在一个特定地域内所构成的相对独立生活共同体,社区居民都拥有对社区的认同感[3]。他们在社区居住、交流、休息、活动,并以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接受健康信息并传播健康信息,所以社区已具有影响社区成员艾滋病相关态度与行为的能力[4],是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最有效的场所。

⑵建立一个高能高效的工作执行网络是做好社区预防艾滋病工作的组织基础。根据武汉市的情况,建立“市CDC→区CDC→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四级工作网络,以社区居委会为平台,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抓手,以区疾控中心为纽带,以市疾控中心为牵头,既扩大了艾防工作队伍,改变了过去疾控部门大包大揽,力不从心的被动局面,又能将艾防工作最有效地落实到社区,推进到老百姓中间去。在这个四级网络中,市疾控中心牵头,负责组织实施与技术支持,包括制订工作方案,培训工作人员,部署工作任务等;区疾控中心协调,负责工作督导与业务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行,具体负责各项活动的组织与落实;社区居委会配合,负责协调活动场地与组织各类人群参与活动。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向社区的人际优势和卫生服务的专业优势使其在四级网络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⑶加强骨干队伍培训是做好社区预防艾滋病工作的技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向社区贴近群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长期服务于社区居民,与其建立了朋友亲人般的信任,最能有效地组织发动、教育社区各类人群,所以要想把防艾健教工作切实推进到社区必须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虽然具有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基础,但其艾滋病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某些人员甚至对艾滋病仍然有一些知识误区[5]。针对基层社区有关人员进行艾滋病基本知识、心理伦理及工作技巧等全方位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艾滋病的认知,让其充分了解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对社会、经济的危害,提高他们致力于艾防工作的责任感及工作能力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⑷开展有效的社区组织动员是做好社区预防艾滋病工作的重要环节。居民是社区活动的主体,动员居民参与社区艾滋病防治活动是人本主义取向的基础。社区有效组织和广泛动员,可增强社区成员归属感、认同感和互助感,增强其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主动精神,形成浓厚氛围,使社区成员充分认识艾滋病危害,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活动,掌握相关知识并能采取不同措施预防感染,达到知识→信念→行为的改变。社区动员还可建立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开发社区有效资源进行艾滋病防治的综合干预。

⑸健康教育的形式多样化和内容多元化是取得良好干预效果的有效手段。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应与需求相匹配,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社区居民、社区干群都愿参加健康讲座、知识竞赛、观看宣教DVD等公众活动,而外来务工人员和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因其文化素质偏低和较为特殊的生存状态更适宜进行小型访谈和发放宣传资料,同伴教育也是针对这类人群较为理想的方式。在健康教育的内容方面,既要关注艾滋病传播途径,更要强化非传播途径,澄清认识误区。教育中,还要注意树立权益观念,逐步消除社会偏见和歧视现象,从而达到教育干预和纠正不良行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艾滋病病人的社区支持与家庭关怀服务:国外的实践及经验[EB].http://chinaids.cn,2001-09-01.

[2]朱元芳,刘益民.在社区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6):60-61.

[3]孟敏元.艾滋病防治中的社区组织职能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3):334-335.

[4]徐丹,熊志伟,杨旭丽.社区组织资源配置及其参与艾滋病防治能力评估调查[J].实用临床医学,2008,9(5):112-120.

社区健康教育——预防登革热 篇3

关键词老年人骨质疏松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304

随着人寿命的增长及老年人口的增加,作为老年重要的退行性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骨质疏松的疼痛、骨折等给老年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地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骨骼疾病[1],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风险随年龄的增加而随上升趋势。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健康教育,它是预防骨质疏松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策略[2]。因此要在社区老年人口中进行骨质疏松的预防。

骨质疏松的症状

早期无表现,后期全身乏力,肌力下降。怕冷、疼痛(主要是全身骨骼疼痛及不适,以颈、肩、腰、背的疼痛及不适为主,依次是膝关节、手指、前臂及上臂疼痛)。身高降低>3cm,驼背,不明原因掉牙。轻微创伤后易骨折,常见部位:髋部、椎骨、腕部,称为“骨质疏松三大骨折”。

骨质疏松的危害

生活质量下降:老年人感觉周身筋骨酸痛、乏力、驼背、骨关节变形。轻者会使老人活动起来力不从心;重者可发生骨折,导致生活不能自理,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住院费用和保健费用高:因疼痛求医,看医买药或骨折住院,手术治疗的医疗费用而增加经济负担。

心理影响:骨质疏松对老人的心理和社交能力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如可能产生恐惧心理,害怕摔跤、骨折,使老人的活动都受到限制。

精神压抑:目前医学条件还缺乏有效办法帮助已患骨质疏松的患者逆转已经疏松的骨骼。因此,使老人背负较重的思想包袱,心情抑郁,缺乏生活热情。

骨质疏松的预防

营养与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保证适宜的营养,摄入充足的钙。多进食含钙丰富的食品,如乳制品、骨头汤、鱼虾类、蘑菇、绿色蔬菜等。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鼓励老年人应经常到户外进行适量的运动,如跳舞、步行、太极拳等,让老年人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并且戒烟限酒,不饮浓茶,低盐饮食,保证睡眠,防止跌倒。

合理用药:目前已有许多药物预防和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是预防骨质疏松的一种基础疗法。1天中补钙的最佳时间是睡前与餐后1小时。临睡前补钙就能为夜间的钙代谢提供充足的原料。活性钙宜早上空腹,服后多饮水,与钙剂不能同时服用。但这些远远不够,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物来治疗。理想的治疗药物必须具备有效性,安全性,使用方便。

运动疗法:应经常到户外活动,运动至少半小时,接触阳光,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运动是补钙的最佳方法,运动可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目的。

健康教育

在骨质疏松的防治中,要帮助老人掌握骨质疏松卫生保健知识。在老年人群中,由于肠吸收功能减弱,容易导致骨矿化能力降低。引起骨软化、骨脆性增加。因此要改变饮食习惯,多吃促进钙吸收的食物,如酸奶、乳制品、豆浆、鱼、豆腐、木耳菜、香菇等。进行合理运动,单纯补钙而缺乏运动,补钙效果不佳,运动疗法对防止“骨丢失”也有明显效果。因此适度的锻炼和体力劳动有助于减轻骨质疏松,提高骨骼对钙元素的摄取率。另外,老年人要多晒太阳,每天保证晒太阳30分钟,选择紫外线照射较弱的时候,如紫外线强烈,最好选择在树荫、房檐下的地方。如上午10:00以前,下午4:00以后,以免晒伤或中暑。通过健康教育让老年人了解骨质疏松的知识和预防方法,树立健康观念,这对降低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和预防其并发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涛,张昊,杜宁.男性骨质疏松的研究概况.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3,3(1):56-58.

2董瑞华,丁慧琴.社区护士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干预.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3(20):276-278.

预防登革热知识 篇4

一、登革热是怎样传播的?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发热传染病,我市主要为白纹伊蚊(花脚蚊、暗刺蚊),通过吸食人血进行传播。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伊蚊→叮带登革热病毒者→病毒在蚊体内复制繁殖→叮健康人→病毒随唾液进入健康人体→发病。一般人群普遍易感,发病年龄最小28天,最大90岁。一家可同时发病。

二、登革热是怎样流行的?

雄性伊蚊只吸植物的汁液即可存活,雌性伊蚊在生长、孕育和繁殖过程中,都要吸食人和动物的血。雌蚊一边吸血,一边吐唾液。假如蚊子叮的是登革热病人,它吸血的时候,能把病人血液里的病毒、疟原虫、丝虫等病原体吸到胃里,再叮健康人时,又把这些病原体吐到健康人的血液里,使之受到感染。如果被叮的人抵抗力差,就会发病,所以说,灭蚊防蚊是预防登革热等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伊蚊喜欢在清洁小积水中产卵,一切人工或天然凡可积水容器都可成为孳生地,如家庭中的花盆、水盘、花瓶、假山盆景、水缸、水池、莲缸;野外中的竹筒、树洞、石臼、旧轮胎、水塘等。伊蚊有二个活动高峰,日出前后1-2小时,日落前后2-3小时。人在孳生场所周围活动,很快便吸引伊蚊前来叮血。

登革病毒可以在蚊体内大量复制、长期保存,在32℃左右时,伊蚊吸带毒血后十天即开始有传播能力,传染性最长可达174天。人被1-2只有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后,即可发病。

三、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伊蚊叮咬,一般经过5-8天后,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周身骨痛)、脸面潮红,结膜充血(如醉酒状)、有时出现皮疹等。

四、怎样预防登革热?

(一)消灭蚊子。

蚊子是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预防登革热关键在于灭蚊,消灭传播媒介。重点在于消灭蚊孳生地,这是最重要治本措施,也是预防登革热最简便易行的有效措施。

1.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人人动手,翻缸倒罐,彻底清除蚊子孳生地。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饮料瓶等。

2.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天换水,洗瓶、清洗根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或改为用泥、沙种养。

3.保持花盆托盆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4.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井、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

5.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到公园、街边、活动场所休息或活动应注意防蚊叮咬。

6.一有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到校医院就医,明确诊断,发现登革等传染病应立即暂停上课,到医院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和其他师生。

(二)做好个人防护。

白纹伊蚊吸血有二次活动高峰(即日出前后1-2小时左右和日落前后2-3小时左右)。夏秋季外出注意防护,野外活动穿长衣裤、鞋袜,避开二次活动高峰。尽量少到蚊子易孳生场所停留或活动。流行期间少外出,不到病人家中。

(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预防登革热标语 篇5

2、居家没蚊虫,动手清家园。

3、消灭登革热、全民动起来。

4、登革热防治,由你我做起。

5、积德不积水,养生不养蚊。

6、防治登革热,全民一起来。

7、防治登革热,消灭病媒蚊。

8、搞好环境卫生,增强抗病能力。

9、清除容器积水、杜绝伊蚊孳生。

10、人人随手灭病蚊,登革热病不现形。

11、你要被蚊虫叮咬,还是被花草薰陶。

12、勤倒水,勤打扫,病媒蚊,无处逃。

13、居家环境保洁净,蚊虫防治更容易。

14、居家环境做的好,不怕蚊虫来叮咬。

15、清除蚊虫孳生地,有效防范登革热。

16、登革症状不轻忽,就医通报不延误。

17、积水清除媒蚊少,居家环境没烦恼。

18、自我保护做得好,远离登革没烦恼。

19、防蚊虫叮咬传播,杜绝登革热暴发。

20、随手清除孳生源,杜绝病媒蚊孳生。

21、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

22、清积水,灭成蚊,保清洁,远离登革热。

23、积水容器完全清除,社区动员刻不容缓。

24、翻坛倒罐清理积水,全民运动防控登革热。

25、认真清除杂草积水,彻底防范登革热骚扰。

26、人人动手消灭蚊子,户户清积水防控登革热。

27、打好消灭蚊虫歼灭战,清除积水预防登革热。

28、登革热,蚊虫为首恶;保健康,清洁是良方。

29、坚持定期开展灭蚊行动,集中打好灭蚊歼灭战。

30、消除蚊虫孳生地,防止蚊虫叮咬,预防登革热。

31、装好纱窗防蚊虫叮咬,清除积水防登革热流行。

32、清除积水,杀灭蚊虫,改善居住环境,预防登革热。

33、容器不积水,病媒不滋生,预防登革热,大家一起来。

34、行动起来,翻盆倒罐,清除杂草和积水,预防登革热。

35、全家动手共同灭蚊保障健康,全民定期清积水防范登革热。

36、动员起来,讲究卫生,清除积水,杀灭蚊虫,防控登革热。

37、随手清除孳生源,彻底消灭登革热。一家养蚊,万户受害。

38、排水沟渠常清疏,容器积水常清除。容器不积水,杜绝病媒蚊。

39、防疫总动员,清除孳生源。别让蚊子威胁你我生命安全。容器不积水,蚊子不孳生。

40、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全民翻盆倒罐,清除杂草和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预防登革热。

登革热预防知识 篇6

龙江职业技术学校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通过带登革病毒的蚊子叮咬人群而引起传播的一种传染病。登革热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的?

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叫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两种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时,可将病毒吸入体内,当再次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导致被叮咬者发病。

登革热流行季节常是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

患有登革热有哪些表现?

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5天。轻者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典型登革热表现为发热,头痛,腰痛,骨关节痛,在病程3-6天可出现皮疹,有出血,淋巴结肿大等。重者还会出现精神症状和消化道大出血等表现。个人如何做好登革热防护?

登革热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的关键在于防蚊灭蚊,避免蚊子叮咬。

有关预防措施如下:

1、家中花瓶等容器最好5-7天换一次水,注意清理阳台等地容易孳生蚊虫的积水容器。

2、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

3、将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积水。

4、如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5、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份量。

6、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7、怀疑自己感染登革热时要及时请教医生。

社区健康教育——预防登革热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5年05月份~2016年05月份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适龄儿童92名, 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与健康教育组, 每一组46例,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 健康教育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在常规组中有26名为男性, 有20名为女性;年龄最小和年龄最大的儿童分别是0.1个月~7岁, 年龄的均值是 (4±1.06) 岁。在健康教育中有25名为男性, 有21名为女性;年龄最小和年龄最大的儿童分别是0.2个月~7岁, 年龄的均值是 (3±1.28) 岁。两组儿童各项基础资料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 主要是指导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 主要如下:

1.2.1 构建良好接种的氛围

接种人员需要给儿童创造安静、温度合理与空气流通清新预防接种的氛围, 可以应用张贴墙画方式来展示接种以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同时将注意事项与流程告知儿童及家属, 并且针对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与职业进行健康宣教。此外, 需要在接种室添置一些玩具, 转移患者注意力, 缓解儿童的紧张情绪。

1.2.2 接种前健康教育

每次在接种以前, 接种人员需要认真落实告知的职责, 并让监护人员充分了解《扩大免疫规划范围实施方案》。在孩子出生后第二剂接种时, 可以组织妈妈课堂, 利用妈妈课堂来健康教育, 让妈妈们了解预防接种重要性, 继而积极进行预防接种。通常在进行一类疫苗的接种时, 例如:麻疹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流脑疫苗与乙肝疫苗等接种时, 可以免费接种;接种二类疫苗时, 例如:流感疫苗与水痘疫苗需要自费接种。接种人员需要告诉监护人员在健康情况下进行接种, 若存在身体的不适情况, 需要将接种暂缓, 在接种以前, 要洗澡与更衣, 确保接种位置的清洁性, 接种的当天不可以空腹。同时接种人员需要将接种疫苗名称告知监护人, 还要将接种禁忌症告知监护人员。

1.2.3 接种后健康教育

在完成接种以后, 接种人员需要告知监护人给儿童穿衣, 避免受凉, 同时告知监护人进行半小时的观察以后, 如果没有异常情况, 即可离开。同时告知监护人在回家以后, 需要让儿童休息与多喝水, 防止出现剧烈的活动, 暂时不可以洗澡, 也不能抓挠注射的部位。

1.3 观察的指标

观察两组儿童家长对于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与儿童接种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应用百分数 (%) 表示, 使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儿童家长对于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

常规组中有32名家长了解预防接种的知识, 知晓率为69.57%;健康教育组中有43名家长了解预防接种的知识, 知晓率为93.48%;健康教育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与常规组相比, 数值明显大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比较两组儿童接种的成功率

常规组中有36名儿童接种成功, 成功率为78.26%;健康教育组中有44名儿童接种成功, 成功率为95.65%;健康教育组接种成功率与常规组相比, 数值明显大于常规组, 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 (P<0.05) 。

3 讨论

在预防接种儿童及其家长中进行健康教育, 主要目的就是教育人民培养正确健康知识与传播健康的知识, 继而对社会、个人与家庭生活习惯、态度行为进行影响, 提高接种率[2]。近几年,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工作中, 健康教育重要性日渐凸显, 究其原因, 对儿童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护理正确健康观念, 对儿童家长实施健康教育, 能够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3]。本次研究中显示, 健康教育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与常规组相比, 数值明显大于常规组, 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 (P<0.05) ;健康教育组接种成功率与常规组相比, 数值明显大于常规组, 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 (P<0.05) 。

综上, 社区预防接种中应用健康宣教能够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 提高接种率, 可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预防接种中应用健康宣教的重要性。方法 选我社区预防接种适龄儿童92名, 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与健康教育组, 每一组46例, 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健康教育组接种成功率与常规组相比, 数值明显大于常规组, 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社区预防接种中应用健康宣教能够提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 提高接种率, 值得应用。

关键词:社区,预防接种,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秦宏.社区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 2015, 15 (9) :190-191.

[2]张文洲, 刘彬.健康教育对社区预防接种影响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 (21) :179-180.

社区健康教育——预防登革热 篇8

[关键词]社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

近年来,全国各地有关部门都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并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开展预防工作,应该说卓有成效,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整体情况呈现长期平稳、稳中有降的状态。但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问题依然严峻。相关资料显示,其中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恶劣程度、社会危害后果的严重性均明显加重——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绑架、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占60%以上,重大恶性案件、团伙犯罪、集团犯罪甚至涉黑的发案率大幅上升。诸如校园暴力、结伙斗殴、偷盗等等方式,更是不一而足。

来自重庆市高院公布的直辖市以来第一份未成年人犯罪“白皮书”,其统计数据显示,该市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从1998年的1187人至2008年的2469人,上升比例达108%。该白皮书预测: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重庆市的未成年人犯罪仍会呈持续上升趋势,今后五年,未成年人犯罪升幅将超过12%,十年后将上升27%。结合该市检察院的一组数据:2006年共起诉未成年人被告人2155人,2007年上升至2456人,而2008年则增至2878人,增长率分别为13.97%和17.1%。由此可以看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迫在眉睫,目前的相关工作机制还没有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局势得到实质性改变。

众所周知,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相当复杂,包括失学青少年多、社会就业压力大、离异再婚家庭增多、留守儿童普遍、学校青少年法制教育不力、相当多的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等。本文试从社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作一些探讨。

一、社区的涵义及特征

“社区”,英语词为Community。社区作为社会学的专用术语,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社区作为公民社会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蓬勃发展起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首先由德国社会学家腾里斯(1885—1936年,在其《社区与社会》中提出,其含义指人们聚居在某一地域内相互的社会集体或社会单位的总称。社区是一个古老的社会现象,随着人类产生而出现。只是到了近现代,由于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很自然地要求把它当做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社区是进行一定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也有些学者强调:社区是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无论怎样为“社区”定格,总之,笔者认为社区就是社会的一部分,就是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生活的共同体。作为生活或工作在同一社区的成员,不论老少,有业无业,都会受到这个特定环境条件和风气的影响,为此,社区建设关连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随着我国社区建设全面、深入推进,社区调控社会的功能和机制正在日臻完备,并日趋成熟,其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也日益显现。立足社区、依托社区的社区教育已成为专家学者、社会工作者乃至国家各有关部门的共识。

二、从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看社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重要性

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纵然有其自身的原因,如年龄较小,智力、心理发育不健全,辨别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等,但认真分析每一个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会发现这些原因不是以孤立的形式存在的,往往是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在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时,要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综合分析;要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包括使有犯罪前科的未成年人不再重新犯罪,也要动员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的力量完成这项工作,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工作体系。

1.家庭原因导致的未成年人犯罪。

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和家长采取的不正当的教育方法往往对未成年人的人品形成、性格特点等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个别情况下会导致一些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如:有些父母过分地娇纵溺爱孩子,凡事都以其为中心,即使孩子有错,也不认真批评教育,导致孩子蛮横、任性。使其一旦离开了家庭,步入社会遭受失败时产生强烈的受挫感,继而迷茫、困惑、不知所措,而采取比较极端甚至违法犯罪的手段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恨铁不成钢,孩子一旦有错,不是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而是简单粗暴,甚至采取棍棒政策对待孩子,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造成孩子与父母间的对立情绪,产生强烈的叛逆思想,过早地步入社会,选择在社会上广泛交友的做法来寻求保护和温暖,易受不良人员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走上邪路。 有些父母因工作或经营事务繁忙疏忽了对孩子的管理教育;有的甚至对孩子放任不管,往往造成孩子自由散漫,无拘无束,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容易无事生非而触犯法律;也有父母因离异造成的家庭解体给未成年人带来难以弥补的创伤,养成了孩子孤僻的性格和畸形的心态,在社会上不能较好地与别人交流、沟通。他们过早地、盲目地流入社会,一旦在物质上得不到满足,便会采取偷窃、抢劫等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2.因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管理教育的失误导致在校生犯罪。

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知识体系形成的重要场所,然而目前一些学校存在着重智力教育轻品德教育的现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学校普遍存在着法制教育薄弱的現状,使得广大未成年学生不知法、不懂法,尤其是一些平时身上存在不良习惯的学生,是非观念模糊,违法和犯罪界限不清,糊里糊涂就走上了犯罪道路。

3.实业、失学加上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的未成年人犯罪。

从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在校生犯罪仅占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10%左右,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是那些失学、缀学的未成年人,其中尤以家庭经济环境差、文化素质低、家庭矛盾严重、离异家庭的未成年人为主;其次是由于各种原因,如家长对子女教育问题重视不够,造成大量初中乃至小学毕业的未成年人闲散在家中;再就是一些因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在农村老家的未成年人因厌学而辍学,并流向城市,又很难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而误入了歧途。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这其中也孕育和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许多不良的因素。对于生理、心理发育处于青春期、自控能力低下、难以抵御外界诱惑的未成年人来讲,容易误入歧途。这些未成年人游荡在社会上,受某些崇尚物质生活享受等不良社会风气和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在没有经济收入的情况下盲目追求享受,导致侵财案件的发生;社会上一些宣传暴力、黄色的影视、书籍等不良传媒的影响,使未成年人盲目追求所谓的“英雄主义”,导致侵害他人人身安全案件的发生;而小说、电影中宣传的江湖哥们义气,也使精神空虚的未成年人乐于模仿,拉帮结派成群地结交在一起,为点滴小事大打出手,导致扰乱公共秩序的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网吧的大量出现,更是为闲散在社会上的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消磨时间、滋生是非的场所,许多未成年人沉迷其中难以自拔。据近年有关方面统计,与网吧直接或间接有关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已经占到各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的60%左右。

4.未成年犯罪原因涉及各方面,仅依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来预防和减少未成年犯罪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参与。

在近年社会学者们不断探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中,就有一些专家学者提出要以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把学校、社区、家庭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共同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越来越多的事实也证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不仅己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成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防控途径。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社区优势,调动社区一切力量,举全社区之合力,搞好社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未成年人犯罪是全社会、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其产生、形成有着复杂的综和因素,它与未成年人所处身心发育的特殊阶段和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进程等一切主观因素密切相关。除未成年人自身特殊性外,还涉及社会、学校、家庭管理教育薄弱环节等诸方面的成因。因而,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是一项需要综合治理的社会系统工程。社区作为未成年人的主要生活空间,其对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紧密性、奏效性也随着社区建设的加强和社区在社会中的基础载体作用和日益体现而为社会所认知。诚如《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所示:在防止少年违法犯罪中,应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和方案。

社区预防是未成年人犯罪管理体系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并是预防工作最主要、最根本的载体,是预防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因而,强调社区在社会管理体系中的基础载体作用,发挥其直接管理的重要作用。立足社区建立健全早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管理工作体系、汇集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是预防犯罪的拓展方向,是防止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基点,也是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

三、如何强化社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举措

1.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服务和协调功能,形成社区预防青少年毒品违法犯罪整合力。

随着社区建设的日益深入,社会单位和社区公众参与社区事务的程度必将进一步提高。这使社区首先面临的就是人、财、物力的投入问题。要开展社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宣传教育,尤其是创建社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各种基础工程设施,如有利于社区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健身娱乐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等以及在社区内开展各种各样大型群众活动,落实帮教问题少年工作措施,解决问题少年本人及家庭问题,巩固帮教效果等等,都需要人、财、物力的投入。然而经费去哪里找,有关专业人才去哪里请,由谁来请,教育基地、活动场所在哪里建,由谁来建,等等问题,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如果这一切都单靠社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万万办不到的。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和协调功能,通过政府各有关部门,社会各有关单位和群体团体,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全民共同参与的办法来解决社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形成社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整合力。

2.以街、镇为核心,吸纳有关方面参与,构建较为完善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预防体系。

以街镇综合治理办公室、司法所、共青团三个责任部门为主体,吸纳辖区所在警署、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机构等有关单位作为成员,建立相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机构,以联席方式共同运作社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将社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所涉及的相关问题统筹协调、明确职责、落实任务,有效形成预防锁链,构建较为完善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预防体系。积极在社区开展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如:宣传法律法规;普及法律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协助有关部门帮教感化问题少年;为社区内遇到家庭暴力、家庭遗弃、因犯错后回归社会而被疏远的少年提供救护和保护,以避免那些已遭受危害的未成年人进一步遭受侵害;在学校假期期间,为孩子们提供心理咨询、学习咨询等等。

3.发挥社区居委会的基层作用,构筑强大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一线“防火墙”。

社区居委会是党和政府行政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推广和执行党和政府各项重大方针和政策的一线实战部门,它联系着千家万户,是党和政府与广大百姓最坚实的纽带。在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内不乏苦口婆心、循循善诱、热心公益、知识全面并善于做和乐于做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社区教育人才。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中,社区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建立由街镇综治办、司法所等有关职能部门和社区干部、社区民警、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成员、辖区学校政教部门等热心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和帮教能力等方面人员组成的社区联合帮教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志愿者的作用,通过他们在社区内积极开展帮控、宣传、教化、防范、引导等预防教育工作。

4.推进社会多元化教育模式,完善学校、社区、家庭 “三位一体”的社会多元化预防体系。

在世界各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已不只是司法机构和教育部门的事情,而是由社区内各个不同的组织、包括司法部门、政府部门、教育部门、社会服务机构、家庭等合作共同参与的事情。因为大量的案例证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产生原因也是多样性的,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只有通过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防止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是整个社会的工作,作为司法、教育部门要了解儿童、青少年、犯罪分子在做什么,作为家庭、社会各方面也要积极参与预防教育工作。各国的实践证明,多元化的社会帮助教育模式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对策,它也是被公认为用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发展趋势。国家既要制定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也要通过法律以外的社会工作预防青少年犯罪。

社区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具有学校、社区、家庭 “三位一体”的社会多元化预防功能,是对青少年进行预防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社区优势,发掘学校、社区、家庭 “三位一体”的预防违法犯罪的功能,有效整合社区各种资源,精心搭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平台,使學校预防、社区预防、家庭预防相互衔接着一切。要通过学校、社区、家庭 的“三位一体”推进社会多元化教育模式,并在完善社会多元化教育体系方面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努力构建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社会综合体系。

中国自古有“上医治未病”的观点,预防就是以“治未病”为直接目的的。只要全社会都能认识到“犯罪从违法开始,违法从不良行为开始,不良行为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这个简单而重要的道理,注重预防教育,充分发挥社区一头连学校、一头连家庭的大平台作用,努力构筑学校、社区、家庭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网络,在预防违法犯罪中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汉斯·尤尔根·卡尔纳.少年犯罪及其预防.1999年在华讲学.

2.李镜羽.加强法制体系建设 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功能.重庆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论文选集,2009.

3.康树华.青少年犯罪与治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4.五华权.社区建设与治理青少年犯罪.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5.朱毅敏.立足社区早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构想和实践.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6.宋诗权.社区领域预防青少年毒品违法犯罪的重要作用探讨.青少年犯罪研究,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主办,2004.

7.邱海东.谈教育体系建设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重庆市社会科学界杂志社,2010.

8.罗大华.犯罪心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预防登革热横幅标语 篇9

登革症状不轻忽,就医通报不延误。

积德不积水,养生不养蚊。

翻坛倒罐清理积水,全民运动防控登革热。

装好纱窗防蚊虫叮咬,清除积水防登革热流行。

清除蚊虫孳生地,有效防范登革热。

防蚊虫叮咬传播,杜绝登革热暴发。

积水清除媒蚊少,居家环境没烦恼。

居家环境做的好,不怕蚊虫来叮咬。

勤倒水,勤打扫,病媒蚊,无处逃。

随手清除孳生源,杜绝病媒蚊孳生。

你要被蚊虫叮咬,还是被花草薰陶。

防蚊四宝:容器刷洗,乾的`好。

植物花瓶,清理妙。

全民齐动手,防控登革热。

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

人人动手消灭蚊子,户户清积水防控登革热。

居家没蚊虫,动手清家园。

人人随手灭病蚊,登革热病不现形。

容器不积水,病媒不滋生,预防登革热,大家一起来。

自我保护做得好,远离登革没烦恼。

登革热防治,由你我做起。

防治登革热,全民一起来。

居家环境保洁净,蚊虫防治更容易。

消灭登革热、全民动起来。 。

排水沟渠常清疏,容器积水常清除。 容器不积水,杜绝病媒蚊。

登革症状不轻忽,就医通报不延误。

积德不积水,养生不养蚊。

预防登革热主题班会教案 篇10

一、活动目标:

1、使学生更详细了解了登革热的知识。

2、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害处。

3、教会学生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4、效提高了学生对登革热的防控意识,让学生远离疾病、健康成长。

二、活动准备:课件、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提问:同学们,你们近段时间听说过“登革热”吗?

2、观看有关登革热的视频。

3、说一说:什么是登革热?

(二)登革热有什么危害?

1、小组讨论:登革热有什么危害?

2、你身边有“登革热” 的病人吗?

3、登革热有治疗的好方法吗?

(三)登革热的类型和传播

1、图片出示,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说一说:登革热的类型有什么?

3、传播登革热的是什么动物?

(四)登革热的症状

1、猜一猜:得了登革热的病人,身体会出现什么症状?

2、教师介绍登革热病人的具体症状。

(五)怎样预防登革热

1、小组讨论:你有什么方法预防登革热?指名回答。

2、说一说:你家里或周围有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吗??

3、野外活动时要注意什么?(喷洒防蚊驱蚊药,预防蚊子叮咬;)

5、中午或晚上睡觉要怎么预防蚊子咬?(挂蚊帐。)

6、如果出现头痛、骨头痛、发烧,怎么办?(一定要告诉家长和老师)

7、预防登革热,你在家里准备怎么措施?

(六)登革热的知识问答。(对的打“√ ”,错的打“×”)

1、在我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的。()

2、登革热病毒会由人直接传染人,也会由空气或接触传染。()

3、当伊蚊叮咬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进入蚊体内,病毒在蚊体内复制,但是没有传染性。()

4、登革热流行季节常是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

5、家中花瓶、水盘、水缸、贮水池等盛水容器每周至少要(换水、刷洗)一次。()

6、将食蚊鱼放入种水生植物的容器内,可以预防登革热。()

7、预防登革热,不需要要翻盘倒罐,清除积水。()

8、每只蚊子在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里要经历四个阶段。()

9、定期清理家中的积水,可以预防登革热。()

10、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盆莲等)应每隔3天换水,洗瓶、清洗根系。()

(七)教师总结

1、班主小结: 珍惜生命,远离登革热,从我做起,从整理和清洁周围的环境做起。

登革热是什么? 篇11

登革热是什么,为何能在广东流行?

登革热的来历和历史

登革热的名称源自英语Dengue,而Dengue的由来也众说纷纭,比较普遍的说法是源自斯瓦希里语中的“Ki-dinga pepo”,意思是突然抽筋,犹如被恶魔缠身。现在这一疾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地区,中国称为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称为骨痛热症或蚊症,越南通称为热出血症。

中国被认为是最早记录登革热的国家,在晋朝时就有文献记录了类似登革热的病。但是,在近代历史上最早记录登革热的是1779年埃及的开罗和印度尼西亚的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当时有人患了登革热。由此推算,人类患登革热的历史较长久。

世界卫生组织的记录显示,1917年中国海南省发生登革热,属于登革热3型。登革热在近代史上造成较大死亡的一次流行是1928年在希腊的发病,导致约1000人死亡。不过,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登革热在东南亚地区造成日军和盟军的伤亡增加后,日本和美国研究人员才积极研究此病。1943年,美国和日本研究人员相继发现登革热病毒,登革热的病因学直至1944年才被了解,1952年登革热病毒首次被分离了出来,同时根据血清学方法鉴定出了4个类型的登革热。

登革热病毒属于黄病毒科成员之一,其染色体核糖核酸(RNA)为单股正向核糖核酸,由核小蛋白所包被,外面由前膜蛋白、外套膜蛋白包围而成。登革热病毒颗粒大小约50毫微米,其染色体RNA可以导引生成3个结构蛋白,即核小蛋白、前膜蛋白和外套膜蛋白,同时还引导生成7个非结构蛋白。

由于登革热是由蚊子传播,该病广泛分布在全球北纬25度与南纬25度之间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到活动性登革热病毒侵扰的国家多达61个,涵盖人口约15亿之多。研究表明,从1970到1980年代,每年约有25万人感染登革热。现在,全球每年约有5000万人患登革热。近几年登革热转趋活跃,影响全球各地,在东南亚部分国家,登革热已成为地方性流行病。

传播和症状

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其中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在中国许多省市,尤其是南方城市分布广泛,广东省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登革热在广东发病较多。蚊子主要在清水容器中孳生,大多数在屋外或野外阴暗处流连,但也会在户内活动。

雌蚊嗜吸人血,吸血高峰在日落前两小时(约为下午5~6时),及早上8~9时。当人被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病毒会从蚊子的唾液进入人体血液而让人产生症状。如果患病者在刚发烧前至退烧期内(大约6~7天)被蚊叮,病毒就有可能传给蚊子,然后继续由蚊子叮人而传播给其他人。登革热不会经由人与人之间传播,与患者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只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人们被蚊子叮咬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经过3~15天的潜伏期(通常为5~8天),大多会发热(首发症状),起病迅速,在发热、头痛的同时伴有背部、骨、肌肉及关节痛,同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便秘症状等。这是因为登革热病毒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后会损伤血管,导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红细胞数量下降或贫血,进而破坏人体免疫力,从而产生多种症状。登革热的前期症状和感冒很相似,以致很多患者自作主张,把其当成感冒来治疗。由此,不仅耽误时间,延误治疗,加重病情,而且有可能失去生命。

登革热在临床上分轻型、典型和重型3种。轻型登革热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典型登革热的表现是,先寒战,随之发热,体温最高可达40℃,发热有双峰样的特征表现;全身的症状会伴随发热而发生,如头痛、眼眶痛、骨关节痛;有皮疹,在病程3~6天出现;有出血、淋巴结肿大等,个别还会有黄疸、肝肿大。重型登革热有典型登革热表现,并且会出现精神症状和消化道大出血等表现。

轻型登革热并不可怕,但重型登革热是个恐怖杀手,病死率达90%以上。早期登革热病人全身肌肉非常酸痛,轻微的触碰也会造成巨大的疼痛。早期登革热病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重型登革热可在上述表现基础上突然加重,出现脑膜炎、中枢性呼吸衰竭、出血性休克等症状,从而导致死亡。

登革热的预防

目前对于登革热尚无有效的疫苗和药物防治。今年广东流行登革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广东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蚊子易于生长繁殖,成为登革热的主要传播源和途径。主观原因是灭蚊防控疏忽。登革热疫情基本上是4年一个高峰,今年就是规律中的高峰年份。在上一个高峰年份的2010年,由于当时举办亚运会,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经过全民动员集中灭蚊,疫情得到很好控制,因此2010年广东登革热病例仅有50多例。

另一方面,疫苗迟迟未能研发成功也是近年广东和东南亚地区登革热病例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由于实验室中检验登革热病毒感染的方法及分离病毒技术仍然不尽理想,最近几年虽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的应用,但由于登革热病毒属于RNA病毒,其染色体RNA序列容易产生突变,加上各型登革热病毒RNA序列分析不全,使得疫苗研发进展缓慢。

另一方面,人类目前对登革热病毒和该病的了解也并不全面,因此迄今尚无有效药物和疫苗问世。另外,也有研究人员认为,全球变暖也有利于蚊子的生存和扩大生存范围,使得登革热的病例持续增多。

在尚无有效疫苗供人们预防登革热之前,最好的预防方法是避免蚊子叮咬和灭蚊。例如,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驱避蚊虫药物,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可以使用杀虫剂杀灭成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使用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进行超低容量或热雾喷雾,杀灭孳生地周围的成蚊。

室内可以采用合适的杀虫剂剂型,如纸烟剂、块烟剂熏杀成蚊或喷洒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清除伊蚊孳生地,如防止地面积水,填埋废旧池塘,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对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等。

登革热的治疗

登革热急性病人是主要传染源,应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就地治疗。新发疫情点的病人住院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6天。隔离室应有防蚊设施,如纱窗、纱门、蚊帐,没有防蚊设施者应在房子周围100米范围内定期杀灭成蚊。在病人较多的疫区,卫生部门要派出医疗队划片就地设置临时隔离治疗点,尽量减少远途就医,防止扩散和降低病死率。对疫区内不明发热患者要做初诊,接触发热者要进行15天医学观察。

尽管对登革热尚无特效疗法,但登革热是一种有自愈倾向的疾病(自限性疾病),经过积极对症治疗,度过急性期后,大多数患者都可以痊愈,而且预后良好。治疗可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8月下发的《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进行。

急性期病人宜卧床休息,恢复期不宜过早活动,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食物应富于营养并容易消化。高热病人可酌情静脉输液,每日1000~1500毫升,但需注意防止输液反应,有输液反应时,立即给予氢化可的松200毫克或地塞米松10毫克静脉滴注,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登革热有休克、出血等严重症状时需对症积极处理。休克者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可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盐液、葡萄糖盐水等,首次补液300~500毫升,应快速静脉输入,必要时可输血浆或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大出血病人应输新鲜血液。上消化道出血者,可服氢氧化铝凝胶、云南白药、甲氰咪胍等,严重者可用冰盐水或去甲肾上腺素稀释后灌胃。对子宫出血者可用宫缩剂。有脑水肿者用20%甘露醇250毫升和地塞米松10毫克静脉滴注,抽搐者可用安定缓慢静脉注射。

社区健康教育——预防登革热 篇12

为探讨糖尿病社区健康宣教和预防措施及效果, 本文收集我社区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健康教育的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集行健康教育的糖尿病患者50例, 男23例, 女27例, 年龄41~75岁, 平均47.4岁, 病史3个月~20年, 平均6.5年。

方法: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宣传和实施预防措施。 (1) 较快教育措施:组织糖尿病防治专家对糖尿病的发病因素、防治措施、饮食、生活习惯等进行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饮食注意事项、运动方式和预防措施。 (2) 利用媒体教学:通过播放糖尿病电教片, 指导患者自我检测血糖、药物应用方法等。 (3) 在社区制作糖尿病健康教育系列宣传板, 定期更换宣传内容, 设立慢性病病房, 播放糖尿病访谈录VCD等。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对患者所掌握规律服药、饮食、运动和并发症预防知识的比较:健康教育前掌握规律服药7例 (14.0%) , 掌握饮食控制4例 (8.0%) , 掌握规律运动3例 (6.0%) , 掌握并发症预防2例 (4.0%) ;健康教育后掌握规律服药50例 (100.0%) , 掌握饮食控制47例 (94.0%) , 掌握规律运动49例 (98.0%) , 掌握并发症预防46例 (92.0%) , 健康教育前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与治疗前相比, 经过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治疗维度和USQL总分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在我国, 糖尿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很高,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 但是糖尿病引起的各类急性并发症十分可怕[2]。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不足, 缺少足够的重视, 因此, 健康教育是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帮助患者树立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态度, 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方式。

干预后, 患者可根据自身病情主动调整自己的饮食、起居、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 有效解决各种问题, 并通过与患者的沟通, 建立密切的护患关系, 建立护患之间的信任, 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主动性[3]。糖尿病患者只有遵医嘱, 长期保持血糖稳定, 才能防止和延缓各类并发症,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 50例患者健康教育前掌握规律服药7例 (14.0%) , 掌握饮食控制4例 (8.0%) , 掌握规律运动3例 (6.0%) , 掌握并发症预防2例 (4.0%) ;健康教育后掌握规律服药50例 (100.0%) , 掌握饮食控制47例 (94.0%) , 掌握规律运动49例 (98.0%) , 掌握并发症预防46例 (92.0%) , 健康教育前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50例患者经过健康教育后, 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治疗维度和USQL总分明显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由此可见, 加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宣传教育, 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掌握的规律服药、饮食控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率,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 对控制和预防糖尿病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烈兵, 刘新平, 张建荣.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J].求医问药 (下) , 2012, 10 (8) :144-145.

[2]林艳, 郭雅娇, 李碧华, 等.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预防性健康教育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 2012, 17 (9) :64-65.

预防登革热建议书 篇13

由于近期我市个别镇发生一起输入型登革热病例引起的社区登革热暴发疫情,为切实保障园区内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根据xxx管委会指示要求,作出倡议如下:

一、大范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鉴于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因此园区内所有人员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各家各户要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对家居内的水缸、水池和花盆底座等要定期(3-5天)清洗;种养水生植物花瓶的水要2天更换一次;清扫庭院和天台积水,倾倒闲置容器,废旧轮胎内的积水,要翻倒放置,填平积水洼地,积极清除各类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

二、杀灭成蚊:在居民区及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公园等)首选含高效低毒的拟除虫菊酯,如氯菊酯、醚菊酯、苯醚菊酯等。在一般外环境,可选用ddvp(敌敌畏)、甲基嘧啶磷、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采用喷雾器、烟雾机等机械作喷雾杀蚊。喷雾时注意个人防护,戴16层棉纱口罩、防护眼镜、长袖工作服、工作帽、手套、长筒胶靴、雨衣等,防止经皮肤吸收造成中毒故事。

三、加强个人防护:各居民要做好自身防蚊工作,通过点蚊香、挂蚊帐、使用驱蚊油、装防蚊窗纱等手段减少或避免蚊虫叮咬。若出现发烧症状的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若近期有到过东南亚国家的必须在就诊时向医生说明。

你我齐动手,防蚊灭蚊保健康!

学校预防登革热工作计划 篇14

每年的5月-10月是我省登革热的高峰期,为了切实维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密防控校园流感的发生,自开学以来,-----积极开展预防登革热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向家长发送宣传短信、宣传单张;在校内外张贴宣传海报,出主题板报;举行主题班会;搞好校园、班级卫生等形式,把登革热拒绝在校门、家门之外。

首先,学校通过校讯通平台把有关登革热的危害、传播方式以及预防方法通过短信发到每位家长手机上,让家长了解到有关登革热的相关知识,为更好地防范它做了很好的一个基础。学校德育处还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学生家长宣传登革热的知识,家长填写有关家中水生植物、花盆、花盆托盘、闲置容器等积水情况通过回执的形式,了解到孩子在家里的卫生环境,并给全校学生布置特别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自查,并协助家长清理家里的废弃物品和积水。

其次,学校在显眼处张贴有关于防范登革热的海报。向学生发放相关预防登革热的小册子。同时,各班开展防范登革热的主题班会,以讨论、讲座、案例分析、图片展示、健康知识竞赛等形式,向同学们宣传登革热的防控知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

学校德育处还经常利用课间操、校园广播时间向同学们传授了怎样预防传登革热的知识,教育同学们要做到:清理积水,因为积水是蚊子滋生的地方。搞好卫生,保持所处区域的清洁,防止蚊子活动。在蚊子活动密度较高的地方适当地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杀灭,防止蚊子叮咬。注意个人卫生,多洗手,多开窗通风。在平时多锻炼,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当自己出现登革热的症状时,及时检查、就诊。

最后,学校加大力度在校园进行大面积的灭蚊活动,清除校园积水,每到一处,都认真检查水生植物、花盆、花盆托盘、闲置容器等积水情况,并做好白纹伊蚊密度监测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个教育宣传活动,既提高了学生对登革热病防控的认识,增强了学生的防控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附活动剪影: 篇二:学校预防登革热工作指引

学校预防登革热工作指引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花斑蚊”叮咬,一般经过5-8天后,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周身骨痛)、脸面潮红,结膜充血(如醉酒状)、有时出现皮疹等。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室内外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花盆托盘,及其他水缸、水盆、罐等小积水容器中;孳生地大概可分为两类,人造容器(容器、轮胎、排水明渠),天然环境(树洞、竹节、叶腋);清除积水,可以控制蚊子,预防登革热。

做好学校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应指定专人负责校园防蚊灭蚊工作,负责制定学校灭蚊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开展校内爱国卫生运动,指导检查本校灭蚊工作和环境整治工作,关注师生健康情况,并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络搞好预防工作。

二、学校灭蚊工作目标是: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参与防治蚊患工作,消除蚊子的孳生地方,特别是细小的容器,以免蚊子在学校滋生,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防蚊意识及对登革热的警觉,并把预防登革热知识带回家中、带回社区。

三、学校应于每学期开学前对师生员工开展预防登革热健康教育,上一堂健康教育课,以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防蚊意识,使教职员工和学生掌握登革热预防知识,并将知识带回家中,做好家庭防蚊灭蚊工作。家庭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的办法主要包括:

(一)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饮料瓶等。

(二)家中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天换水,洗瓶、清洗根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或改为用泥、沙种养。

(三)保持花盆托盆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四)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井、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

(五)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到公园、街边、活动场所休息或活动应注意防蚊叮咬。

(六)一有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发现登革等传染病应立即暂停上学,到医院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和其他师生。

四、学校应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垃圾、弃置积水容器等,改善和治理校园环境。

五、学校负责灭蚊工作人员,应每星期(蚊子由卵变成成蚊,平均需时7天,因此检查周期为7天)派专人在学校范围内巡视。校园内蚊孳生地主要包括:

(一)弃置可储水的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

(二)可贮水的容器有积水;

(三)排水渠淤塞;

(四)洼地及地面不平处有积水;

(五)花瓶里的水有蚊虫孳生;

(六)花盆底有积水

(七)泊车用的防撞车胎有积水;

(八)冷气机的托盘有积水;

(九)竹洞或树洞;

(十)生物园积水有蚊虫生长。

六、若发现蚊子孳生或可能有蚊子孳生的地方,应立刻采取以下灭蚊防蚊措施:

(一)清除积水。

(二)妥善处理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

(三)把可贮水的容器用适当的盖好或倒转摆放,以免积水。

(四)把地面不平处填平,将树洞及竹洞堵塞。

(五)排水渠的淤塞物应最少每星期清理一次,以防淤塞。

(六)把车胎用胶袋包裹或把车胎的底部刺穿,令积水可以流出。

(七)花瓶里及花盆底的水每星期最少清倒或更换一次。

七、检查人员应登记每周发现的问题,并在下次检查时跟进上周发现的问题,检查防蚊措施的执行。

八、校医或卫生兼职人员、班主任应了解师生、员工缺勤情况和原因,一有可疑病例或师生多人发热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九、学校应改善学生员工休息室防蚊条件,如加装防蚊网等。家庭或办公室隐蔽处(如床底、门背、柜背)等不易清理的地方可用气雾杀虫剂喷杀成蚊。篇三:阳光学校灭蚊工作计划

阳光学校灭蚊工作计划

根据《陕西当前预防登革热方案》的统一部署,为更好地做好登革热的防制工作,我校的灭蚊工作,落实日常和突击的灭蚊行动。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任务要求 我校七月至八月份的灭蚊工作,既是爱卫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当前登革热控制工作的关键措施。要继续坚持点面结合,预防与控制结合,清除蚊虫孳生地与化学消杀结合,突击行动与经常性工作结合的原则,广泛组织发动市民群众和专业杀虫队伍,认真履行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义务和行业服务职责,抓好环境治理和灭蚊措施的落实。虫孳生地,把蚊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我市的扩散与流行。连续数月的灭蚊行动要实现如下工作目标:成蚊喷杀结合孳生地处理灭蚊统一行动同时进行,织专业人员消杀,每间宿舍必须熏蚊;一月内,每周一次消杀;一月后,每月一次消杀。非疫点区域,一次。其控制工作要做到一间间房子过,一地一地查,一项一项办,确保百分之百”,即:宣传发动百分之百到户,送灭蚊片百分之百到舍,专业消杀队伍百分之百落实,清除积水百分之百到位,以每班每人签名为落实依据。相关重点地段除按一般要求实施外,加强防制工作: 搞好校园的环境卫生,场所要彻底检查清理。育部门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一堂灭蚊预防登革热课,并组织中小学生回家发动家长进一步清除室内外积水。每月灭蚊统一行动,消杀措施;,做到废品不露天堆放,消除蚊虫孳生地。经常性工作:坚持周末卫生日制度,突出做好以灭蚊为重点的除四害工作。要求每周星期五下午,要专门组织力量,清查单位内外的各种积水和卫生死角,单位进行抽查自检。统一行动周的第25日,通过持续的灭蚊行动,大幅度减少蚊切断登革热传播媒介,有效防止登革热在清除孳生地。实行化学防制。疫点楼宇及周边场所要立即组每月发动学生教室内熏蚊一次,公共外环境专业人员消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认真落实技术措施,清除各种蚊虫孳生地,特别是生物园地、秋季开学前一周,各学校要组织一次灭蚊统一行动,学校开学后的第一周,各学校要利用健康教育课上各校园要认真抓好落实工作。清除蚊虫孳生地,不留死角位。突击性工作:每月组织一次灭蚊统一行动周,1天为统一熏蚊行动日。七月份的灭蚊统一行动周时间是四个 请教至 “ 花圃等重点落实除四害15篇四:学校关于登革热预防主要的措施

学校关于登革热的预防措施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花斑蚊”叮咬,一般经过5-8天后,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周身骨痛)、脸面潮红,结膜充血(如醉酒状)、有时出现皮疹等。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室内外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花盆托盘,及其他水缸、水盆、罐等小积水容器中;孳生地大概可分为两类,人造容器(容器、轮胎、排水明渠),天然环境(树洞、竹节、叶腋);清除积水,可以控制蚊子,预防登革热。

做好学校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指定专人负责校园防蚊灭蚊工作,负责制定学校灭蚊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开展校内爱国卫生运动,指导检查本校灭蚊工作和环境整治工作,关注师生健康情况,并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络搞好预防工作。

二、灭蚊工作目标是: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参与防治蚊患工作,消除蚊子的孳生地方,特别是细小的容器,以免蚊子在学校滋生,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防蚊意识及对登革热的警觉,并把预防登革热知识带回家中、带回社区。

三、应于每学期开学前对师生员工开展预防登革热健康教育,上一堂健康教育课,以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的防蚊意识,使教职员工和学生掌握登革热预防知识,并将知识带回家中,做好家庭防蚊灭蚊工作。家庭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的办法主要包括:

(一)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饮料瓶等。

(二)家中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天换水,洗瓶、清洗根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或改为用泥、沙种养。

(三)保持花盆托盆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四)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井、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

(五)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到公园、街边、活动场所休息或活动应注意防蚊叮咬。

(六)一有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发现登革等传染病应立即暂停上学,到医院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和其他师生。

四、学校应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垃圾、弃置积水容器等,改善和治理校园环境。

五、学校负责灭蚊工作人员,应每星期(蚊子由卵变成成蚊,平均需时7天,因此检查周期为7天)派专人在学校范围内巡视。校园内蚊孳生地主要包括:

(一)弃置可储水的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

(二)可贮水的容器有积水;

(三)排水渠淤塞;

(四)洼地及地面不平处有积水;

(五)花瓶里的水有蚊虫孳生;

(六)花盆底有积水

(七)泊车用的防撞车胎有积水;

六、若发现蚊子孳生或可能有蚊子孳生的地方,应立刻采取以下灭蚊防蚊措施:

(一)清除积水。

(二)妥善处理垃圾如玻璃瓶、空罐和空饭盒。

(三)把可贮水的容器用适当的盖好或倒转摆放,以免积水。

(四)把地面不平处填平,将树洞及竹洞堵塞。

(五)排水渠的淤塞物应最少每星期清理一次,以防淤塞。

(六)把车胎用胶袋包裹或把车胎的底部刺穿,令积水可以流出。

(七)花瓶里及花盆底的水每星期最少清倒或更换一次。

七、检查人员应登记每周发现的问题,并在下次检查时跟进上周发现的问题,检查防蚊措施的执行。

八、管理卫生人员、班主任应了解师生、员工缺勤情况和原因,一有可疑病例或师生多人发热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九、学校应改善学生员工休息室防蚊条件,如加装防蚊网等。家庭或办公室隐蔽处等不易清理的地方可用气雾杀虫剂喷杀成蚊。篇五:启慧学校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天河区启慧学校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强化每个人的责任意识。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登革热防控工作责任方案。

一、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防控工作。

组长:李娜

副组长:惠琳、周静

组员:郑伶俐、王偶偶、周志强、李淑贤、胡绩南

二、防控工作网络化责任人及其职责:

为明确每个责任区的责任人,切实做到职责到人,责任到人,工作到人,形成一条“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登革热防控责任“链”,形成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登革热防控工作网络。具体如下:

1、校长为我校登革热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程指导、组织、督促各线人员积极做好登革热的防控工作,使防控工作达到区政府及卫生部门提出的要求。

2、总务处周静全面负责全校的登革热防控工作,经常组织人员对各线及各幢楼的防控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第一责任人汇报。负责组织安排全校卫生大扫除,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消杀灭蚊。

3、教导处王偶偶负责对全校师生进行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发动全校各班开展“登革热防控”主题班队会课,并鼓励学生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对家长进行登革热防控的知识宣传。

4、各班主任、各办公室负责人具体负责自己班级或办公室的卫生、灭蚊防控。

三、防控工作小组及其职责:

1、宣传教育组(由教导处负责)

(1)通过宣传窗、广播、多媒体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讲解有关登革热的防控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

(2)向全校各班下发有关登革热的预防知识材料,由班主任利用点名课统一组织学生学习。

(3)学校办公室订做有关登革热预防知识的展板,供学生观看。

(4)在升旗仪式时,开展“国旗下讲话”,进行登革热预防宣传。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既避免学校师生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又普及科学防范知识。让师生了解预防登革热就是要讲究卫生,不让蚊子有孳生场所,并积极开展灭蚊工作。

2、卫生保洁、督查组(总务处负责)

(1)校园环境卫生、绿化场地卫生、教学楼公共区域卫生由总务处负责;

(2)教室:由班主任负责;

(3)各办公室、功能室卫生:由各办公室、功能室负责人负责;

(4)学生个人卫生:由班主任负责。

全校要深入广泛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校园各个区域的卫生整治力度,倡导良好卫生习惯,创造健康卫生环境,保持学校教学和生活场所空气流通、清洁卫生,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

3、卫生消毒组(总务处负责):总务处指导对各教室、功能室、食堂等各幢楼、绿化场地及下水道下,至少每周进行一次消毒。

4、晨检登记报告组:(卫生室周志强)

上一篇:景色的优美句子摘抄下一篇:《人民教育》伴我前行 嘉祥县疃里镇中心小学 张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