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

2024-06-05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共15篇)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 篇1

学生要体会三个方面的联系: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是纵向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即横向联系;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也就是交叉联系。

一堂课可能重点学习一个数学知识,但是数学是一个整体,任何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的;一段时间以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点联接成线,再把这些线进一步联接成网,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网状的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活动多次进行,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和准确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强能力,逐渐也善于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建构成网状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整体认识和宏观把握,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此外,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是广泛联系着的。许多数学知识来源于其它学科,所有数学知识都将应用于其它学科。所以学生不应该孤立地学习数学,而应该注意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教师也不应该封闭地讲授数学,而应该经常提及其他学科中的数学背景和应用。这一轮课程改革,加强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了学科界限,教材的编写者和教师都应该注意到这一特点。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 篇2

我们有必要研究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如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笔者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将游戏引入课堂

马丁·加德纳曾经这样评价游戏在数学中的作用:“唤醒学生的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悖论、打油诗或那些呆板的教师认为毫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的东西.”故可以利用游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鸡兔同笼, 头12个, 足36个, 问鸡兔各几只.”在解决这道题的时候, 学生们算了良久仍然眉头紧锁.这时, 我说:“全体兔子们请注意, 起立!双手举起来!”学生们都活跃起来, 连习惯上课打瞌睡的都精神起来.我接着说:“现在兔子和鸡都只有2只脚了, 上面12个头, 那下面有多少个脚呢?”学生们答道:“12×2=24.”“少了几只脚?”“36-24=12.”这时学生们恍然大悟, 抢着答道:“有12÷2=6 (只) 兔子, 12-6=6 (只) 鸡.”“谁还能想出其他方法?”有一名同学立刻抢答道:“假设把鸡都变成兔子, 每只鸡多了2只脚.上边12个头, 下边就有12×4=48 (只) 脚, 多了48-36=12 (只) 脚, 鸡就有12÷2=6 (只) , 兔子就有12-6=6 (只) .”通过这样的游戏, 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

二、精选习题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思考方面的目标中明确指出:“学会独立思考, 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一个学习者是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以个人独有的方式主动地建构知识.”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与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适度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或等量代换等方式进行练习, 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敏性, 特别是独创性、深刻性、变通性等思维品质.

下面举出一个培养学生一题多解思维的典型实例.

问题:大桶可装水4千克, 小桶可装2千克, 大、小桶共50个, 大桶比小桶共多装20千克, 大、小桶各多少个?

我们可以采用方程的方法.此种方法思路简单, 容易理解.

方法一:假想添加20÷2=10 (个) 装满水的小桶, 则大、小桶共装水一样多.这时共有50+10=60 (个) 水桶.每个大桶装水量是每个小桶的2倍, 那么大桶数目是小桶的一半.所以大桶个数为60÷3=20 (个) , 原来小桶有50-20=30 (个) .

方法二:假想减少20÷4=5 (个) 大桶, 那么大、小桶共50-5=45 (个) .现在大桶共45÷3=15 (个) , 原来大桶有15+5=20 (个) , 小桶有50-20=30 (个) .

以上两种方法可以很好地点拨学生创新的灵感.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

方法三:假设50个水桶全是大桶, 则大桶比小桶多装4×50=200 (千克) , 我们逐个将大桶替换成小桶, 直到大桶比小桶共多装20千克, 每次替换一个, 大桶减少一个, 小桶增加一个, 大桶共比小桶多装的水减少4+2=6 (千克) , 当替换若干次达到要求后, 多装的水共减少200-20=180 (千克) , 那么共替换了180÷6=30 (次) , 这个也就是小桶的个数.

方法四:假设50个水桶全是小桶, 则小桶比大桶多装2×50=100 (千克) , 也就是大桶比小桶少装100千克, 我们现在一个个地将小桶替换成大桶, 直到大桶比小桶共多装20千克为止, 每替换一次, 大桶多一个, 小桶少一个, 所有大桶装水量与小桶装水量的差值多4+2=6 (千克) , 替换完成后这个差值共多了100+20=120 (千克) , 替换的次数就是120÷6=20 (次) , 这就是大桶的个数.

三、坚持新课标理念

数学的教学要坚持《新课标》理念.

案例: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一册中“圆的认识”

小学阶段对圆的认识是日后进一步学习、研究圆的基础通过本节课, 我们要求学生了解圆的特征, 学会并理解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这些环节为日后学习尺规作图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教材以对典型平面曲线图形———圆的研究为例, 渗透平面内的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对圆的初步学习, 更加深刻地认识周边事物, 增长改造世界的本领根据目前学生的数学基础同时结合“新课标”理念对教材进行研究, 我们可以确定本节课的如下教学目的:

1. 初步掌握圆的特性 (例如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

对称图形, 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圆心是对称中心) , 理解同圆 (等圆) 的直径相等, 能熟练、准确地用圆规作出指定位置、大小的圆,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充分利用身边素材,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激发并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知识的匮乏, 我们的教材无法引出“圆是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这个圆的定义, 只能暂时通过对圆的描述来讲解.借助直观演示、动手操作使学生对圆加深感性认识并萌生理性认知, 从这一点来讲, “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和用圆规画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认识圆的特征过程当中, 绝大多数是依靠感知来理解其中许多概念的, 这么说来, “掌握圆的特征, 画出指定位置和大小的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 篇3

一、科学选题,让学生乐于进入问题情境

在实践与综合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就要研究如何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只有学生头脑中有问题,才能谈到解决问题,进而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笔者认为,科学选题是让学生乐于进入问题情境的最佳选择。

1.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问题。来自学生身边的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在准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在自己所处的自然、社会以及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中观察与体会,寻找能让学生感兴趣的研究活动专题。例如,在学生学习平面图形密铺时,就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见过的地板砖的形状,引导他们思考:“大家想一下,究竟什么形状的图形可以密铺地面呢?”这样,就很容易引出“密铺的学问”问题的探究。教师还可以把春节期间压岁钱作为设计主题的切入点,例如“压岁钱应该怎样使用才合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探究问题。

2.在课堂中随机生成问题。在实践与综合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意识,要善于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引导学生把疑问变成具有探究性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部分知识后,教师追问“3 点会如何呢?”、“4 点会如何呢?”、“5 点会如何呢?”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纷纷议论起来。教师趁热打铁,带领学生一道进入“点、线之间规律”的问题的探究,由此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科整合中产生问题。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特别是数学,本来就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确定探究问题时,要打破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善于从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寻找探究的问题。例如,在进行空间图形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把数学与美术、劳技等学科联系起来,通过巧妙整合确定探究的问题:如“美妙的图形”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让学生展示、寻觅生活中的图形并动手操作,以此感受图形世界的美妙,并体会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引导体验,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体验做数学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问题的解决来体验成功的喜悦、形成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进行有关“合理存款”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之前,为了让学生能从实际生活中得到切身体验,就可以鼓励学生去调查最近一次国家利率的调整情况,并对储蓄的种类以及各个储蓄种类的利弊进行简要分析。在课堂上,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以启发、点拨、引导为主),让学生自行求得问题的解决。在进行“有趣的平衡”的教学时,可以先设计若干“平衡”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平衡”的内涵,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让学生去获取“平衡”信息,并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建立起数学模型:左边刻度数×棋子数=右边刻度数×棋子数,由此发现刻度数与所放棋子数成反比例的关系。然后让学生借助这个数学模型,去解决数学之外的问题。可见,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体验,他们才会在“做”的过程中锻炼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巧妙设计,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必须要在具体的应用情境中才能得到培养与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科学引导,让学生在探究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进行“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选定一个喜爱的建筑物,为他们创造探索建筑物的特征的条件,然后进一步让他们学习设计这个建筑物模型。为了让学生顺利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活动:

(1)让学生对这个建筑物从不同角度观察,从中体会不同的角度下同一个物体形状的变化;

(2)利用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分析这个建筑物的特点,诸如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点线面的规律等;

(3)采取估计、测量的办法,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采取查找有关建筑物的一些数据的办法,以此来得出有关这个建筑物的数据,然后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并绘制成图纸;

(4)让学生运用在课本上学到的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

叠的知识,画出这个建筑物的平面图;

(5)利用根据如上步骤得到的数据,计算出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并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同学间的合作探究,确定购买材料的策略,等等。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 篇4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把数学和生活相联系,越来越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获取。因此,在各级各类的测试中,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试题也越来越多,批卷之时经常听到老师们埋怨:说有些学生简直没有一点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我认为也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我们老师不妨也反思一下,平时教学中是怎样关注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的获取的。反思之前,先得搞清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究竟是指什么,数学中的解决问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解决数学学科的问题,二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管是哪一种问题,都不能等同于“习题”,这种问题,常常隐

含在一定的情境当中。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教师主导几乎代替了学生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学生只能是配角,很多情况下,学生是观众与听众。这样,整堂课缺乏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导致了“主导地位丧失,儿童好奇心与创造欲逐渐减弱”。学生对课堂教学反应呆滞,学生与教师最后把课堂教学当成无奈的场所,这严重导致课堂教学没有生命活力。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促进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发展与提高。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去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就此谈一谈自己的一

些做法和粗浅体会。

1、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

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感兴趣的活动,游戏与学习不能截然分开,而要互相渗透。学生在游戏中要快乐的接受新知识,同时让学生的独立性形成和发展。例如:我在教学第一册10以内的加法时,我讲完新课把准备好的算式和数字卡片全部发到同学们的手中,而后说了游戏的规则后,以找朋友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卡片的小朋友到黑板前举起卡片说:“我的朋友在那里?”然后全体学生诵读一遍,这样通过找朋友全体学生的兴趣、注意力、记忆力都得到了培养。

2、注重操作实践的教学指导 操作实践指导,可以让学生自己亲自操作,从感知、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小学数学第三册,除法的平均分这个内容的教学中,首先,请学生把准备好的6个桃子和2个盘子拿出来,请学生分这6个桃子,看每个盘中盛多少个桃。强调一次一次的分„„从教学中,学生在亲生体验中从而实现其认识的消化,促时了平均分的理解,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练,学生亲自动手,从实际操作中,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注重在交流研讨中学习

交流研讨能使学生敢于发表独到的见解,思维能得到发展。例如:第六册102页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中,先出题目,组织学生读题后,教师设疑:题目中问题是什么?条件是什么?„„通过学生的交流、探讨,从而使学生被动的听讲变为主动参与,使其在交流中,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得到发展和提高。

4、注重探究发现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究概念、定理,让学生体验数学家的认识历程,亲历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例如:第六册74页的教学行程问题时,出示做一做,要求学生根据“找相同数和相同数的个数”来把该组题目解析后,再根据算式找出数量关系,并列出:速度×时间=路程,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从而掌握新知,获得发展,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学得灵活、轻松,效果也比较好,学生会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5、通过转变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变角色主要指师生的角色,例在教学第六册除数是三位数除法时,教师首先出示两位数的除法算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而后请几个学生复述法则,然后教师出示一道三位数的除法算式,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索空间,然后鼓励一名学生来当小老师,把这道题讲解给学生听„„讲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临感受,让学生评议,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采用合作互动学习

合作互动这种方法适合在中年级教学中使用,要求学生在同学之间进行,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例:在同学之间对一套检测试题的处理,把学生好、中、差试卷调换分发在同学手中,而教学只讲结果,不讲过程,结束后,请优秀的学生把自己批阅的试卷和差生互相探讨,这样差生的不足得到弥补,优秀学生又得以表现,交流合作,共同进步。

7、选择归类的应用

选择归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例:我在教学第八册小数的基本认识时,让学生认识小数的出现是在分数的基础上产生的。1米的1/10可以表示为0.1米,3分米是1米的3/10,可以表示为0.3米,1角是1元的1/10,可以表示为0.1元„„在此让学生掌握规律选择归类来认识小数的实际意义。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 篇5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思维的结果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尤其是小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 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训练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常常借助语言思考和分析问题,表达思维,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倘若思维不清晰,则语言就不明确,表达上的不贴切和含糊就说明思想的混乱。

现在小学生表达能力差的越来越多,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不断地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说话的积极性,让他们敢说会说,激发学生说话的愿望,鼓励学生大胆说,尽量给每一位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

“疑”是思维的火花,“问”是追求的动力,教师应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提问的过程中勇于探索发现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激发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

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对新事物的认识不会有意识地说一句完整的话,思维单一。根据低学生的这种特点,训练的时候老师要注意让学生用完整的话来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用问题来引导他们学会说完整话。例如:

图上画得是什么?——图上画得是小朋友去买矿泉水。

他们要买多少瓶?——他们要买20瓶。

每瓶几元?——每瓶2元。

问题是什么?——需要花多少钱?

最后再让学生连成一句完整的话:图上画的是:小朋友们去买20瓶矿泉水,每瓶矿泉水2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语言的灵活性,就是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不同层次来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也就是思维灵活程度的体现。教学中有意识地经常训练学生对应用题使用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程度。“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耐心引导,循循善诱。说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如果理解了却说得不对或是说不清楚那是因为没有正确的说话思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适当地加以启示,让学生逐步地说出,最后再完整地叙述。这样既达到了目的,又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不少学生在做作业时做得非常漂亮,然而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却总是说不清楚,或是词不达意。就这一现象,应教他们把每一个知识用语言表达出来。思维具有逻辑性,因此,在语言表达时要有根据、有条理,前后连贯,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一定的逻辑思维顺序,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条理,学会说完整的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应用题的教学。简练的数学语言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内容,有利于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应用题教学中,有部分学生能解题,但却不能说清“为什么”,就是不能用数学语言清晰、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这就需要从口语表达训练着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小明买了6颗糖果,小军是小明的4倍,两人一共买了多少颗糖?首先让学生观察、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回答问题:

(1)求两人一共买了几颗糖,应该要知道哪些条件?

(2)未知条件,已知条件?

(3)应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4)问题是什么?

(5)怎样列式?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问题的这一过程,就是让学生有条理、有步骤的分析过程,通过不断的反复训练学生就能把分析的过程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逐步就会使表达更加通顺、流利,这说明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了,掌握了基本的分析方法。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 篇6

学生要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美国“数学课程标准”,还是其他国家的数学教育都对其普遍重视。我国的《新课程标准》要求“让每个学生人人都学会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应用问题。”

学习就是为了应用,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新学习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多方搜集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背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当学生掌握了有关知识和技能后,再引导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探究应用,构造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际形影不离,教师再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作为教学形式的“问题解决”,其方式更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因此,教师不应该像教练一样示范正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应选择适当问题,鼓励学生互相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解法和认识,这样研究出的问题结论比得到正确答案更重要。此外,还应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算、画图、解答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搞一些小调查、小试验,独立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下面是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对该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时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此外,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刚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中,教师先出示一张中国地图,问学生:“这是一张什么地图?”学生回答后,又问:“你知道我国的领土的面积吗?”学生回答后,再问:“你知道我国的人口数吗?”在学生说出大概的数目基础上,教师准确地说出中国人口数为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并介绍这是我国最近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出的结果。此时学生会对人口普查产生兴趣,老师可趁机导入新课“人口普查内容项目很多,但无论哪一项都需要运用到统计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你们想学不想学?”接着就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下揭示课题。同时在本节课最后布置实践作业:分组进行“小型人口普查”调查我校整个五年级的人数。

这样,既使学生认识到统计的作用,强化了统计在学生脑中印象,又让学生去实际调查,使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知识就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二、用实际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结合起来,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引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垂线”的概念时,可结合实际提出这样的问题:“十字路口的两条道路位置上有何关系?再比如电线杆与它上面架的电线位置上有什么关系?”这些都是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具体应用的例子,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认识,而且能直观地理解垂线的意义,并意识到此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采用模型、幻灯、录像、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的内容,同时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三、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从知识的掌握到知识的应用不是一件简单、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事情,没有充分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不会形成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从具体的事物提炼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有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比如在讲“行程应用题”时,利用这样一个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甲乙两地有三条公路相通,通常情况下,由甲地去乙地我们选择最短的一条路(省时、省路);特殊情况下,如果最短的那条路太拥挤,在一定时间内由甲地赶到乙地我们就选择另外的一条路,宁肯多走路,加快步伐(速度),来保证时间(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从数学角度给学生分析这个问题用于“行程应用题”是路程、时间、速度三者关系的实际应用。

四、精心编制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当前我国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和考题多是脱离了实际背景的纯数学问题,或者是看不见背景的应用数学问题。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使学生解答现成的数学题能力很强,而把实际问题抽象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却很弱。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它的许多概念、定理和方法都来源于现实。但它有更多结论去为生产和社会各行各业服务。因此,教师可在遵循教学要求的前提下,精心编制一些与生活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周围处处有数学,从而使其萌发学好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把学和用结合起来,达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效果。在教学中,可逐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实际编制并解决问题,逐步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五、加强课外实践,带着数学知识走进生活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此话精辟地阐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例如:让学生帮助父母测算装修住房平铺地板砖的费用。首先让学生测量、计算房间的面积,了解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再了解市面上地板砖的种类。比如有正方形、正六边形等。还可以一起探讨什么类型的地板砖可以无空隙镶嵌,如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可以平铺,那么正五边形、正八边形能平铺吗?至于地板砖的花色品种选择后拼成的图案又得出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等。然后通过了解地板砖的单价、地板砖的数量、安装地板砖的工钱等最后测算出需要的总费用。通过让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测算平铺地板砖所需费用,使学生切实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使其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 篇7

一、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现象是编制数学问题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做有心人, 留心观察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与数学的联系, 掌握将原始的直观模型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技能。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 通过社会调查, 收集、整理数据, 形成数学问题。《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规定的课程目标 (问题解决方面) 之一就是:学生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增强应用意识, 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 窗帘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用品, 一些学生还亲自装过。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事情, 结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编制一道数学问题:要给教室向阳的两扇窗户做窗帘, 每扇窗户高1.5米, 宽1.8米, 需要多少平方米布?

这个问题看起来十分简单, 可要解决它, 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要知道计算窗户与窗帘的面积公式, 这相当简单;其次是要考虑窗帘的面积必须大于窗户的面积, 否则, 就遮不住窗户;第三是做成的窗帘要便于拉开时透光和关闭时遮光, 还需要把窗帘做成两幅, 两幅之间要重叠一定的宽度。究竟要多少布?要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考虑许多因素, 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 大家集中起来, 就能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我们编制的数学问题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要具有较高的思维价值, 要能促进学生的数学交流的发展, 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创设解决问题的教学情境, 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 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没有学习兴趣,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所以, 苏霍姆林斯基要求老师“课要上得有趣”, 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鉴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积极创造条件, 时时引起学生的惊奇、兴奋、疑问、新鲜等情绪, 使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 能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例如, 在教学“求平均数”的问题时, 可设计以下片段。

师:同学们, 这节数学课我们请一名歌唱得好的同学来为大家唱一首歌好吗?

生:好!

师:请每一组的组长当评委, 给这位歌手打个分。

师:同学们看, 6名评委分数一致吗?最后听取谁的意见?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 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师:对!不能由哪一位评委说了算。

生1:那么如何定分呢?

生2:我看到电视里评分, 可不知道怎么算的?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求平均数的问题。

通过创设这样一个现实问题的情境, 让学生以渴望解决问题的心理进入新知的学习。这样, 解题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 既可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又可减轻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的恐惧感。

三、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要求学生达到“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发展创新意识”的目标。解决问题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最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同时注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例如, 在教完“两次归一”问题后,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开放性问题。

澄海区侨光毛衫厂要在20天完成17500件毛衫的加工任务, 派28个工人5天加工了3500件, 照这样计算, 完成这批任务需要多少天?学生审题后, 教师激发思考:假如你是厂长, 你将怎样做出正确、快速的测算?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 评判出最佳的解法:17500÷ (3500÷5) =25 (天) 。

教师再联系实际问:照这样计算, 完成这批任务需25天, 而客户规定要20天完成, 假如你是厂长, 你将用什么办法去完成任务?

在强烈的角色责任感驱使下, 几十名“厂长”的创造性方案相继出台:A.增加工人;B.增加机器;C.延长工作时间;D.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E.减少工作任务……

师生共同对方案的可行性逐一分析后, 筛选出A、C、D三个有效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比较三种方法哪一种最好。讨论得出:

A方案行, 但在无熟练工人可增加的情况下则行不通。

C方案也可以完成任务, 但应该保护工人身体健康, 不应该要工人连续20天加班加点, 所以也不可行。

D方案最佳, 提高工作效率, 可增加产值, 提高经济效益。

这样的解决问题教学使学生感到不是在做数学题, 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既锻炼了学生捕捉数学信息的能力, 又增强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9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1年版)》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应用意识不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等。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回应,探索有效策略,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目前大部分学生所缺乏的,很多学生对教师有很大的依赖性,很难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有了问题也依赖教师解决,自己很少独立思考。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这种习惯形成的原因,很多教师对学生不信任,或者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在课堂上进行问题的罗列然后逐个讲解,根本不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当学生遇到困难就会迫不及待进行帮助。这样学生就成了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积极发问和思考的习惯,也就导致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在课堂上营造出一个具体的情境,如通过故事、游戏、模拟生活场景等方式营造情境,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教学容易产生兴趣,会进入到这个情境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和鼓励,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情境教学中教师不要做课堂的控制者,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注意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是有限的,如果他们对教学情境比较陌生,就很难产生兴趣,也不能积极进入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把实际生活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可以模拟超市购物学习运算,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场景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且能够通过拉近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来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问题。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就要注意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

首先,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认为的:“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减轻学生对数学课堂的紧张感,敢于表现自己,发挥内在的潜能,相反,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距离较远,就会造成紧张严肃的课堂气氛,必然不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自己的教态,要温柔耐心,和蔼可亲,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在课堂上多多鼓励学生。教师一个小小的举动可能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小学生,思想比较简单,自尊心强,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堂教学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培养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这样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交流互动有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并且认真思考解决问题。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比较喜欢群体性的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和互动,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改变传统沉闷的课堂。小组共同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讨论和交流积极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不仅能够体会到团体合作学习的乐趣,并且能够提高学习效率。除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小学生的自觉性较差,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特别是在合作学习中有些学生容易偷懒开小差,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密切的关注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三、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是问题解决的灵魂,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这种能力,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上讲下听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灌注的容器。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就是思考的过程,要求学生面对问题时能够进行分析、概括和归纳,学会思考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通过细致的演示和讲解,不仅要让学生知道问题的答案,更要知道得出答案的过程,例如教材中的例题都有详细的步骤,教师要对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对例题进行观察,掌握一定的思想和方法,遇到这类型的问题知道从哪几个角度去分析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机会,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寻找和探索答案,在持续的思考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另外,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少不了问题的变式和迁移训练。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知识容易,如何运用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注意设置多样化的问题,通过变式练习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能够学以致用,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给出一题多解的题目,让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进一步激发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 篇9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的价值与作用受到公众的广泛注意.数字化的`社会呼吁着优质的数学教育,新的数学教学模式不断产生,以学生为主体的局面逐步形成,教师角色得到新的定位,教师要努力创设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自主学习就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它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识别、自主参与选择、自主参与摄取、自主参与调控的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依赖于教师有意识地按照能力形成的规律,去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谈谈一些看法.

作 者:黄云鹏 作者单位:开封市第二十七中学刊 名:河南农业英文刊名:HENAN NONGYE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 篇10

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认为,学习兴趣、知识储备、策略学习、课后反思对于培养、巩固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不断提升自我。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

【分类号】G623.5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将习得的知识与其生活相关联,迁移到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上,以此帮助学生获得实用的数学知识,提升其迁移能力的发展。这恰恰指明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这一能力的培养也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总结了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心得体会,并在此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知识储备,为解决问题做充足准备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有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遭遇过一些挫折,获得过不理想的分数,这直接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下降,对数学学习存在畏惧心理,这直接影响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帮助学生身心放松,逐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坦然面对数学难题,勇于提问,敢于发言,这样才能逐渐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始终,并延伸至日常生活中。而顺利的解决问题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作为基础的。只有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学生才能够理解数学问题,将其与以往的知识、经验不断连接起来,由浅入深的探索数学世界。因此,适量的阅读数学故事和课外读物,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完全的独立感受知识,能够完全的独立思考阅读材料的意义,而不是空洞的阅读。这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平台和支持。

3、动静结合,建立生动的问题情境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但是教材所呈现出的问题全部都是静态的。这样的静态材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甚至会让部分学生出现厌倦感,在教学中我们所使用的挂图,投影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减退,不利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入动态教学,如将三角形的变化做成动态图像,在讲时间时引入时钟变化的动态视频等。

二、采用多种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样化的解题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明确问题的初始状态,帮助学生梳理好题目所给出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以顺利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1、作图法

作图法在应用题中非常常用,它能够帮助学生将题目中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简单、直接,让学生可以一目了然。通过这样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简单的数学模型问题,从而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如:史莱克和驴去解救菲奥娜公主的时候,他们带了同样多的干粮。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史莱克吃了18千克的干粮,驴吃了26千克的干粮。此时史莱克剩下的干粮是驴子剩下的干粮的3倍。请问原来他们带了多少千克的干粮?此题目的数量关系就可以通过线段示意图来清楚的表示,并且直观的示意图简化了文字的赘述,使得学生能够抓住解题的关键点,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例法

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从教材内容上升到实际生活中,借助实物、实例,将枯燥的书本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实物法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对数学问题有直观的认知,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将所学习到的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类似的实际生活中,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转化分析法

数学学习中,有一类问题的条件比较隐晦,问题比较复杂,如常见的相遇问题,修路问题等。不少学生在面对此类问题的时候感觉无从下手,无法清晰的了解问题的初始状态及已知变量之间的关系,且这类问题运用简单的数学模型很难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将新的、复杂的问题拆分轉化为旧的、简单的问题,最终使得问题得以解决。转化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探索法

根据新课标,数学教学不应当只局限于一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题目也不应当局限在标准答案之中;数学教学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解题策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小米在母亲节的时候想用30块钱为妈妈买束花作为礼物,花店的康乃馨5元一只,满天星3元一只,百合7元一只。小朋友来试一试,小米有几种买花的方法呢?针对这类半开放性的问题,就需要学生开拓思维,努力探索。且此类问题一般较为贴近生活,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注重题后、课后反思,巩固习得的解决问题能力

反思是总结和提升的一个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进行总结,那么学生只学会了这一道题的解决方法。相反,如果不断的总结反思,学生可能会创造性的学会一类题的解决方法。然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反思能力还相对比较薄弱,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点拨和总结,帮助学生反思,才能更好的巩固已经习得的知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提升学生将课本数学与生活数学相结合,将知识灵活的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方法,采用多种解题策略帮助学生习得方法和技能,还需要为学生甄选合适的阅读材料,在扩宽阅读视野的基础上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课后的总结和反思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及其重要,需要不断的重温课程目标,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结合实际例子,优化生活情景。只有这样才能让数学真正成为一门为生活服务的科学,才能让数学散发出活力与朝气,在小学阶段就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数学教学的意义,真正达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姜涛.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实践.2015,2:101.

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篇11

[案例]

在基础训练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选择题:“采茶小组采茶,第一组有5人,一共采茶叶35千克;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采茶叶8千克;第三组有4人,比第一组多采茶叶5千克。①三组平均每人采茶叶多少千克?②平均每组采茶叶多少千克?A.(35+8×6+5)÷(5+6+4) B.(35×5+8×6+35×5+5)÷(5+6+4)C.(35+8×6+35+5)÷(5+6+4) D.(35+8×6+35+5)÷3E.(35+8×6+5)÷3”学生因为对平均数问题的数量关系已经掌握得比较好了,而且该题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练习,难度不大,完全可以用猜测的方法解答。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不够,学生观察分析、整理信息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空间不大。因此我对这道题进行了改变,只出示题目条件,让学生根据条件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自己独立解答完成。之后我进行一题多问,引导学生对比问题的相同与不同,了解“两个问题都是求平均数,而且采茶叶总数不变,唯一不同的是平均分的对象”。我在变中借助平均数的基本数量关系,将多个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进行不同层次的思考,同时也沟通了多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平均数结构特征”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问题解决的教学环节中,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了一道逆向思维的习题:“第一、第二小队平均每队在规定的时间内拍球186个,第三小队拍球188个。要成为年级组第一名,平均每个小队拍球数需为190个。请你算算第四小队的队员们至少应拍球多少个,我们班才能在拍球比赛中得第一。”在教学中,学生借助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知识,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很快地用“190×4-186×2-188”和“190×4-(186×2+188)”方法解答出来。但是我总觉得这个知识就是“点到为止”,仅就解决问题而设计的,对于习题之间联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和思维的求异能力发展好像没有什么提高。于是我在学生列出算式,说出算式里每一步的意义后,进行了引导式追问,如这题还有其他解法吗?想一想平均每个小队拍球数为190个,是什么意思?让小组进行讨论探究。我把求平均数的基本数量关系与基本思想“移多补少”结合起来分析,适时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考虑,探求新的解题途径,使习题层次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了,很自然地又列出了算式“190+4×2+2×1”。

[反思]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 篇12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毫无疑问的一个重心,这也是教师需要充分实践的一个教学任务。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要灵活的设计教学过程,注重对于学生教学主体性的凸显,并且要合理的构建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够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充裕的空间,并且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得到发展与构建。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的具备无论是对于学生理解与吸收相应的数学知识,还是对于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各类实际问题都能够发挥显著效用。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将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渗透于课程教学的始终,要灵活的设计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养得到充分锻炼。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很多体现形式。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有效实现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教学前提。教师要让学生对于教学过程有充分的参与热情,要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展开对于很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并且要培养学生自主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的习惯。这样才能够充分实现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数学素养的锻炼,才能够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让学生对于教学的参与热情更加浓厚。比如,当课程涉及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讲解时,老师可以列举一个具体的实例,“假设你在电影院里看电影,你所在的座位是第9排5号,那么你将如何描述你的位置?”若直接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那肯定是抽象并且难以联想的。但是如果给出一个真实的环境,加上学生对电影票的座位号是十分熟悉的,这就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而这又会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具备提供良好基础。

二、让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产生联系

在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教师要善于丰富知识教学的形式,要有意识的将理论知识和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构建联结,这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充分的得到锻炼。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和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行融合,透过将这些特殊的生活范例引入课堂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探究这些问题时感知其中包含的数学知识,并且能够有效实现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教师要利用各种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活跃课堂,锻炼学生的思维,这样收获的教学效果将会更为明显。

比如,在讲解“有理数”的相关内容时,为了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老师可以假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从而加深学生对有理数概念的认知与理解。比如“上海12月份某一天的温度为-5℃~6℃,那么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上海在这一天的温差又是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对于负数并不陌生,可是,学生对负数的了解可能也只是限定在表面,并不理解负数作为有理数的真正含义。有了这个生活实例后,能够为学生探究负数的内核提供有效依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有效认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在过程中得到了充分锻炼。

三、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空间

想要深化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需要教师留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与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获知更多知识点的实质。教师可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很多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授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独立探究,鼓励学生在探究中来挖掘知识,弄懂各种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然,这也会更加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教师可以一定程度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教学指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探究过程有更多积极收获。

比如,在给学生讲授关于函数图象的知识时,老师在基本介绍了一些理论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深层次挖掘函数的概念及内涵,鼓励学生认真探究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变化关系。数学老师可以提供一系列看似不相关的点,让学生自己在直角坐标系中标示出这些点,然后通过曲线将这些点串接起来,这就是一个函数图象。这样的学习过程会让学生直观认识到函数的特点,让学生对于一些特定函数的图像特征也有了基本了解。提倡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可以使他们对函数图象中相关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有助于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才是更值得在数学课堂上倡导的积极教学模式。

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非常重要。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要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且给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充分的空间。只有让学生多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他们对于很多知识点的实质才会有有效的获知,这个过程也是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慢慢形成与深化的有效教学阶段。

【参考文献】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 篇13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丹竹镇丹竹小学:黄巧英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学习”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地、积极地、独立地进行学习,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因此,教师仅看到学生是主体还不够,还要对学生进行自觉主动学习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本人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之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想学”、“我要学”。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激发学生提问题:孙悟空分西瓜。悟空说:“我分给八戒1/3个西瓜,分给沙师弟2/6个西瓜„„“孙悟空的话还未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请同学们来评评理:“孙悟空分得公平吗?”故事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八戒分得份数少,是否分得少呢?”“两个分数谁大谁少该怎么比较呢?”这样,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其中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中心近,有的同学离中心远)那应该怎么站才公平?(围成一个圆)为什么?那圆究竟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二、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让他们在动口、动脑、动手中自己去发现,去感悟。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我先让每个同学用一种喜爱的学具拼摆,然后小组合作拼摆,在个体不同摆法的基础上,相互合作,相互接纳,发挥了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和优势。整体拼摆活动伴随着说(用了多少个什么学具)、比(比哪个拼的图形多、美,哪一组合作好)、帮(组内相互激励帮助)等环节。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充分经历了自主学习的全过程,体验了自主学习的艰辛与乐趣。老师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形成良好的“会学“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将使他们受益终身。我是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的:(1)、预习习惯,学生进行预习,可以有三种层次:第一种是课前看一看课本;第二种是看课本做做练习;第三种是看课本后能够自己作简单的总结,找出自己的收获或困惑。学生达到何种层次,与教师坚持要求、督促检查有关。不同章节应该有不同层次的预习要求。(2)、阅读与思考习惯, 阅读时,眼睛首先从书本或屏幕上感知文字或图象的信息。把不懂的问题写在本子上,或独立思考,或请教同学。这样,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就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3)、鼓励合作学习,把班上的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拿到小组里去讨论解决。这样,既能充分让他们自主学习,又能增强他们的协作精神。每个同学在小组里都是平等的个体,可以自如地发表意见。(4)复习习惯,可以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先复习,后做作业;第二种先做作业,有时间再复习;第三种是安排时间复习,注意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结构。教师应从“教”的角度来唤醒学生“学”的意识,尤其是对于缺乏认知基础,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学生,应适当地加大教师指导所占的比重。学生只有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才能进一步主动探究、学习。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在于教师长期不懈地努力。

四、挖掘认知潜能,推动自主探索

学生的认知结构既包括已掌握的知识,也包括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一些经验。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认知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模糊的认识明朗化,具体的对象概括化,成为学习新知中可利用的认知条件,这不仅利于学生主动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究之中,同时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篇14

一、数学知识技能的生活化

数学知识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 而非学以致考, 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如在三年级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我就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 然后做。如果有2个月饼, 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 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 学生很快伸出1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个月饼, 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 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 这时, 许多同学都难住了, 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 问他表示什么意思, 回答说, 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 我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一下被问住了, 我在顺势导出课题———分数。此时, 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教学效果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生活化

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 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因此, 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 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 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 达到能力的创新。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 有这样一题“123-98=123-100+2”, 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2, 难以理解, 我就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23元钱去医药商店买了一盒98元的西洋参, 准备给爷爷补身体。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 (应把123元减去98元) , 营业员找回2元, (应加上2元) 。所以, 多减去的2应该加上。这样教学, 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 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 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从而又总结出“多减要加上, 多加要减去, 少加要再加, 少减要再减”的速算规律,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应用题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应用于题训练“生活化”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 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 再去理解数量关系, 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学四年级的三步计算应用题时, 我把书上的例题改为接近学生生活的问题, 要求我们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你会想什么办法知道?于是有的学生说去问班主任每个班有多少人再加起来就可以了;还有学生说去问教导主任;还有学生说到学校的校长办公室直接查电脑就行了不用算。通过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了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 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这样的活动, 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 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 掌握了技能, 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四、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 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 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 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 ”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 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在教学四年级的“求平均数的问题”这一内容时, 我在课前布置了这样一个预习题:请同学们回家后到超市去进行一项社会调查, 调查同一类商品的5种不同价格, 看一看哪种牌子的最贵?哪种牌子的最便宜?算一算它们的平均价是多少?向这样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 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数学走向生活。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 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 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 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 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 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 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 篇15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G623.5

新课程标准把“解决问题”列为总体目标之一,也能够看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已经日益被重视。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时,要做到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为基础,有效地进行引导和督促,让学生自觉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一旦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自然而然地增加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兴趣。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影子。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与生活相关联的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急于解决问题的欲望。如在教学连除应用题时创设这样的生活情景:随着刺耳的消防警笛声,某消防大队连续接到两个火警电话,均有重大火灾发生,如果你是消防大队长,请将现有消防人员36人,平均分成两队,每队又平均分为3个救火小组,迅速投入战斗,每组该分多少人?让学生通过模拟演示、观察进而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肯定会积极参与,争相解题。这让学生在一开始学习“解决问题”时就感受到解决问题来自于生活,从而消除“解决问题”的畏惧心理。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数学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二、渗透思想方法,注重开放式的教学

在新课标教材中,低年级多是以图畫、表格、对话等方式呈现问题的,这样的安排,既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生动活泼,又使问题的呈现更接近实际生活的本原状态,但是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已知条件并没有清晰地告诉学生。因此,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前,学生需要经历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表格,说一说“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让学生用语言有序地表述已知条件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通过对信息的解读,为分析数量关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好准备。其次,画图也是一项具体化的策略,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例如这样的一个问题:有10个小朋友排队做操,从左边数起小红排第5个,从右边数起小红排第几?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画出实物图帮助理解解决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可以运用尝试、找规律,从相反方向思考等多种策略。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促使每一个学生掌握有效的分析问题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一种以高度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探究问题实质的思维。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能产生思维的活跃,灵感的突发,并能有效地进行猜测、想象和快速判断。这便是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体现。一个人的数学思维,判断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直觉思维能力的高低。数学直觉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实际上每个人的数学直觉也是不断提高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直觉思维训练不但有助于学生寻找解题的途径、选择解题方法,而且有助于学生智能的开发。但是实践证明,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例如:有一名学生在计算2.5÷3时,得出的结果是:商0.8余1。学生都笑起来了,我没有批评这名学生,而是让他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听了他的解题方法,一下子明白此题错在什么地方,纷纷发言:余下的不是“1”,而是“0.1”。我又问:为什么?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此一来,该学生真正知道此题究竟错在哪里了。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创造经验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光靠教材是不够的,因为学生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很多数学问题是以现实生活情境的形式呈现的。这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逐步感悟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断增强数学运用意识。因此,教师要尽量多地提供给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使他们亲身体验成功与失败,探讨寻求结论的过程。如,学习了两位数加减法后,设计一个“庆六一购物”实践活动,活动中要求学生以老师的身份来购买“六一”节的奖品,设想应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学生们积极主动地探讨起来,运用加减法和乘法的知识考虑了100元如何购买最合算,奖品购买的最多等,设计出了很多方案。像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很多,如“假日小队”的安排、礼品包装方案、操场的测量等,通过这些模拟性的实践活动,使数学更加接近实践生活,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式、生活经验等去解决问题,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数学的优越性以及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的真正价值,提高学生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五、结束语

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也是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已经不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目标,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才是重中之重。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解题意识、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加强师生的教学反思,相信最终能够达到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晓娟.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考试周刊》,2015?

上一篇:渝水科23号下一篇:犬类智能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