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三课时教案

2024-06-18

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三课时教案(精选2篇)

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三课时教案 篇1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光合作用过程

一、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课,主要介绍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应用等知识。教材介绍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几个经典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光合作用的过程介绍了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通过学习光合作用强度,引导学生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使知识得到迁移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2..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3..简述化能合成作用。2.能力目标:

1.过多媒体投影,对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的分步展示,运用化学知识理解物质和能量变化,理顺所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启迪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观察联想、归纳综合、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2.过读书和师生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技能、技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过生物结构和生理功能相统一,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相联系等生物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过科学家研究光合作用暗反应的科研成果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思想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生理过程

难点:(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与条件、物质与能量转换的关系。

(2)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四、学情分析

·1·

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接触过生物学,但对本节知识的支撑较弱,加上学生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生物的知识层次有差别,在教学中通过一些学生很熟悉的贴近生活的知识、图片、动画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和探究。

五、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结合问题、讨论、比较、归纳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再现科学发现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光合作用的原理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2)准备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温室中二氧化碳的调控示意图

2.学生准备

(1)阅读本节课的内容。联系前面学习的光合作用探究历程本节课内容作一了解。

(2)调查当前农村生产的实际情况,搜集有关与光合作用的生产实际例子。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由粮食短缺问题导入,让同学们思考光合作用的意义,如何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以及衡量光合作用的指标是什么?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反应式

人们常常根据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光这个条件,将光合作用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大的阶段。

·2·

电脑演示类囊体上光反应的动态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组织小组讨论:

(1)光反应阶段

1、光反应的部位在何处?

2、光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3、色素吸收的光能有哪两个方面的用途?

4、光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怎样?

试用反应式写出物质变化。

5、光反应中产生的[H]和ATP到哪里去了?

【学生】

①发生部位:叶绿体片层结构薄膜上

②反应条件:光、水色素分子、酶

③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 ④物质变化

水的光解:

ATP形成: 能量转变:

⑤[H]和ATP用于暗反应

【教师】暗反应又如何进行的呢?

演示叶绿体基质中暗反应的动态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组织小组讨论:

(2)暗反应阶段

1、暗反应的场所在何处?

2、暗反应的条件是什么?是否一定不能有光?

3、CO2发生了哪些变化?

4、暗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怎样?

试用反应式写出物质变化。

【学生】

①发生部位:叶绿体基质中

②反应条件:,不需要光

③CO2被固定和还原

④物质变化

CO2固定: ;

C3化合物还原:。

·3·

能量转变:ATP中活跃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

【教师】光反应与暗反应并非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而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学生】

展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比较表格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相互影响

【教师】光反应与暗反应会相互影响吗?

【学生】会

【教师】那么它们是如何影响的呢?假如将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置于黑暗条件下,即停止光照,但二氧化碳持续供应,它的暗反应将如何变化呢?

讲解:当光停后,光反应就停止了,作为暗反应的原料[H]和ATP也停止供应了,而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继续进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将因为[H]和ATP的停止供应而停止了,即C3的含量上升,而C5的含量下降。

提问:如果现在换成光照继续,而二氧化碳的供应停止,光反应如何变化呢?C5和C3的含量又会如何变化呢?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讲解:光照持续,光反应正常进行,二氧化碳停止,暗反应中二氧化碳固定形成C3反应停止,叶绿体中积累了一定量的C3,C3的还原继续进行,所以C3含量下降而C5的含量上升。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光合作用的全部内容,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光合作用。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4·

(三)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 CO2 + H2O

(CH2O)+ O2

叶 绿 体

光反应:水的光解、形成ATP

暗反应:CO2的固定、C3的还原

(四)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五)化能合成作用

十、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抽象,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分组观察讨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也提高了学生全面理解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取问题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驱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驱动学生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容量加大,教学进度加快,课堂效率提高,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体会。

课堂容量较大,学生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有一定的差异,应调整教学策略,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光合作用的过程的学习,应指导学生把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标明在叶绿体结构的各个场所上,这样更容易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本质联系,达到对知识的整合和贯通。

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三课时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3、知道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利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重点和难点】:

1、认识呼吸作用的过程。

2、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3、对呼吸作用三个演示实验现象的准确分析;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课时分配】: 1课时 【教材准备】:

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材料,提前两周准备豆苗或玉米苗,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在上一节中,我们学到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那哪位同学能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光合作用的含义?有谁能在黑板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回答并自行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并积累有机物,供给自身及其他动物体、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如人类自身不能产生能量,所以就需要一日三餐来供给,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生命活动中,哪些活动是耗能的?(学生列举生命现象,指出耗能的一些生命活动)

植物为人类生命活动积攒了化学能量,如:淀粉、蛋白质、油料,那么这些固体的能量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变成我们进行生命活动的热量的呢?

接下来,我们将开始新一章的学习,了解一下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到哪里去了?人和动物的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以何种方式转化而来?

(二)目标点击:

这一章中,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1)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2)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3)知道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利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三)情境导入:

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人和动物呼吸,不断地从外界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是不是也呼吸?如植物也要呼吸,那么它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是否与我们相同?得出检测植物是否进行呼吸,可以用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的方法。可提问:

1、什么是呼吸?请举出身边见到的呼吸现象。

2、人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

3、植物有没有呼吸?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如果植物也进行呼吸,植物周围的O2就会减少,CO2增多。所以,要知道植物是否进行了呼吸作用,可以通过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来证明。怎样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了呢?

(四)自主学习:

通过阅读P128-129,了解演示实验“观察种子的呼吸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思考三个问题:

1、实验一中,温度计上得度数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2、实验二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3、实验三中,燃烧的蜡烛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五)合作交流

学生在阅读完演示实验后,小组合作并讨论老师预设的问题,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在该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为什么要做四组实验?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六)精讲点拨

①验一中,温度计的变化证明了黄豆进行呼吸作用散发出热量。

实验二,蜡烛的熄灭则证明黄豆的呼吸作用是一个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是相似的。

实验三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黄豆萌发的瓶子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注入水将瓶中空气压入导管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综合以上实验,可以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是一个相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都是一个利用氧气消耗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和水的过程。

呼吸作用: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 +水 +热量

②呼吸作用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如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等。那么,可不可以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呼吸作用为人类服务?

(七)有效训练

1、粮食、蔬菜和水果的贮藏?

2、那种温度适合果农储存水果?

A日温15℃,夜间25℃

B日温15℃,夜间15℃ C日温25℃,夜间25℃ D日温25℃,夜间15℃

3、为什么新疆的西瓜特别甜?

六、课后拓展

上一篇:汽车维修基本知识下一篇:网络舆论战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