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音乐课《歌唱祖国》教学反思

2024-07-28

小学六年级音乐课《歌唱祖国》教学反思(共13篇)

小学六年级音乐课《歌唱祖国》教学反思 篇1

本课是本学期第一节课,所以我利用课前的一段时间来提要求,接下来是欣赏铜管乐曲《歌唱祖国》,在引入主题方面,我设计了请几位同学与老师一起配乐(《歌唱祖国》的背景音乐)朗诵《歌唱祖国》的诗词,诗歌坚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定有力,从而启发情绪,在3班的效果很好,甚至在听完朗诵的是歌后,同学们不由的鼓起掌来,但是在5班的朗诵效果不佳,同学们没有进入到设想中高亢激昂的爱国情绪中,没有有效的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对这一环节的设计也作了一些思考。

首先,音乐课环节的设计,特别的导入的情景环节是很重要的,我校的班级多,人数又多,那么存在着很多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包括班班之间和班内同学间,所以在课与课之间也应该做好不同程度的准备与调整,依照不同班级的特点,作出相应变化及要求。这节《歌唱祖国》我思考了周老师给我的建议,在4班进行教学的时候,作了适当的调整。如下:

班级分析:在5年级的班级里,4班整体素质比较高,大部分学生的音乐素养也比较好,《歌唱祖国》这首歌曲,同学们可能并不熟悉,但是他们只要一听到第一主题部分旋律与歌词,就基本都能够哼唱起来。我就借助这一点。

一、导入部分

1、教师以发问的形式引入主题,你们知道多少歌颂祖国歌唱我们国家的歌曲?能唱一唱么? 同学们的反应非常的积极,我与孩子们回忆了很多的歌唱祖国的歌曲。

2、那么这首歌曲你有印象么?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一半以上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跟老师唱了起来)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唱完第一段,学生们的情绪高涨,对这首歌曲充满了学习兴趣)老师再问:这首叫什么名字?你还知道关于它的其它知识么?

3、揭示课题——歌唱祖国。

小学六年级音乐课《歌唱祖国》教学反思 篇2

目前关于小学教材方面的研究,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搜到的文献有11篇, 本文与前人在此研究领域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文对人音版音乐教材所编写的曲目进行表格式的分类比较后, 以数量比值对比分析的方式对此问题进行较理性的探讨。

4-6年级人音版音乐教材的编写曲目总数为157首, 曲目的音乐风格与流派丰富多样, 音乐风格涉及中外多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外创作音乐等。从数量比例上来看, 中国作品占71%, 外国作品占29%, 这反映了教材的编写者们充分考虑了教材的使用对象是中国的小学生们, 熟悉中国优秀的音乐作品是第一要务。

笔者对教材中的中国音乐作品的声乐作品和器乐作品的比例进行了统计, 声乐作品占74%和器乐作品占26%, 反映了教材在的编排上较大的偏重了声乐作品。笔者认为, 4-6年级人音版音乐教材在声乐和器乐作品的比例配比上有所失衡, 是否编者考虑到对于小学生来说, 有歌词的演唱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笔者仍然认为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各种音乐类型之间的平衡。

在教材中传统民歌占10%、戏曲占11%、曲艺5%、创作歌曲61%、影视歌曲7%、诗词歌曲6%, 其中所选的曲目不乏中国传统音乐的经典之作, 但笔者认为编写者们应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学习时的地方性问题, 如果能有针对性地编写一些地方性版本的教材可能更为妥当, 而不是一本教材通行天下。

笔者注意到, 在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和现代创作歌曲的数量比上, 创作歌曲的数量为传统作品的一倍以上, 笔者认为, 在流行音乐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 对于学校教育第一阶段的小学音乐教育而言, 更加要强调学生对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认知, 从而培养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让这些信息化时代出生的学生们感受到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音乐是当务之急。

创作声乐作品中的许多歌曲的创作年代为上世纪50—90年代, 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唱山歌》《大海啊, 故乡》《男儿当自强》等, 笔者认为这些歌曲虽然都是优秀的经典之作, 但距今已有20—60年的历史, 歌曲中所描绘的内容和现代小学生们平时接触的生活相去较远。笔者在实习期间发现, 小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歌曲是《小酒窝》《狮子座》等诸如此类的网络歌曲和流行歌曲, 若教材的编写者们能多加入一些内容和旋律“时尚”的歌曲, 是否更能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对所学习的音乐产生共鸣, 从而去感受音乐的美妙。

从器乐作品数量上看, 现代创作作品的比例为76%, 远远超过传统作品的24%。但笔者认为, 从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角度出发, 应努力平衡两者之间的比例, 让更多优秀的传统器乐作品从小学阶段就能够被普及, 只有这样中华的传统音乐文化才能逐渐被国人熟知, 否则最后只能成为“博物馆文化”。器乐创作作品的曲目比较多, 多为上世纪30-90年代的经典作品, 如《牧童短笛》《天山之春》《北京喜讯到边寨》《森林狂想曲》等。这些器乐作品的创作年代距今已有20-80年, 笔者认为在弘扬经典音乐作品的同时, 在教材曲目的编写上也应对中国21世纪当代作曲家的新音乐作品有所涉及, 如谭盾创作的电影配乐《卧虎藏龙》、郭文景创作的协奏曲《山之祭》、叶小纲创作的《长城交响曲》等, 如果教材可以编写这些具有中国人文情怀的21世纪作品, 既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操, 让小学生了解当代器乐音乐, 也可以使教材丰富而全面。

教材中外国声乐作品有20首、器乐作品26首, 作品数量基本达到平衡。外国的声乐作品可谓异彩纷呈, 有创作歌曲如:《铃儿响叮当》《木瓜恰恰恰》等;一些国家的经典民歌, 如: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斯洛伐克民歌《牧童》等, 这些作品有助于小学生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的音乐风貌与风土人情。此外, 风靡全球的经典影视歌曲在教材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如《雪绒花》等, 还有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人声合唱《欢乐颂》、歌剧“卡门”的童声合唱《街头少年》、音乐剧“猫”中的《回忆》选段, 为教材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外国器乐作品呈现风格的多样化, 20世纪创作的作品占主导地位, 而产生了大量西方经典作品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相对较少, 笔者认为在外国音乐欣赏作品的编排上应以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经典作品为主导。

通过对以上教材曲目的梳理与分析, 笔者认为音乐教材的编写在音乐教育中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在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化过程中, 4-6年级人音版音乐教材以学唱声乐作品为主要部分, 其中创作儿歌占大多数, 题材内容有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革命英雄主义、环境保护等方面, 如:《我们的田野》等作品, 这体现了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与乐观向上的情感教育。教材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民歌、戏曲、曲艺、器乐作品纳入其中, 让小学生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美, 如《茉莉花》等。教材中还录用了许多外国作品, 如《卡普里岛》等, 这让新时代的小学生打开视野看世界, 认识了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与音乐风格, 感受到不同体裁与不同流派作品带来的特殊审美体验。

但此教材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首先在中国作品曲目数量的选择上声乐作品的数量大大多于器乐作品, 创作作品的数量大大多于传统作品, 笔者认为作为小学音乐教材的编写应兼顾到古今中外各个层面, 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欣赏和领会到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音乐的“美”, 这种“音乐的美”的教育才是音乐学习的“终极目标”, 进而让小学生们从“音乐的美”去感受“心灵的美”和“人性的美”。其次, 在教材的选曲方面, 大量的中国创作歌曲成为了教材的主体, 但其创作的年代较久远, 对于新时代的小学生来说显得陌生而没有亲切感, 当然不能吸引他们, 如《赶海的小姑娘》《小螺号》《难忘今宵》《爱的奉献》《歌声与微笑》、《同一首歌》等歌曲, 虽然是上世纪的经典之作, 但在新世纪的小学生面前显得有些陈旧。笔者认为, 教材中的作品在选择经典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与时代接轨, 应选择适应新时代小学生审美需求的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材的新探索[N].光明日报, 2001.10.16.

[2]梁亚桥.中小学音乐教材循环使用的弊大于利[J].中国音乐教育, 2009 (5) .

[3]韩勇.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民族化内容解析[J].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6.

[4]张谦.从“一元论”到“多元论”——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建设发展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中国音乐教育, 2004 (8) .

[5]朱黎娟.对小学音乐教材功能的审视[J].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6 (6) .

[6]雷达、张玉榛.关于中小学音乐教材改革的思考[J].

小学六年级音乐课《歌唱祖国》教学反思 篇3

【关键词】 歌唱;教学;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学生在学习中最为理解、接受和喜爱的表现形式。歌唱教学对于低段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如何让孩子们通过歌唱把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让他们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接受美的熏陶呢?笔者将从歌唱习惯、歌唱技能、歌唱兴趣和歌唱意识四个方面来谈一些自己的粗浅做法。

一、遵循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良好歌唱习惯

良好的歌唱习惯是是通往歌唱路上的成功基础。在此过程中,老师只有从"小"抓起,保护儿童稚嫩的嗓子,养成正确歌唱的姿态,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使学生发出声音的“乐器”处在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之中,从而为学生歌唱奠基。

儿童歌唱训练初期,要求树立正确的歌唱观念,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用良好的歌唱姿势去歌唱,同时并加以手势来牵引,指导他们用轻微的气息歌唱。这样既可以统一学生的声音,平稳、均匀,柔而轻;还可以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为以后的合唱训练打下基础。

二、规范科学发声,提高学生的轻声歌唱技能

歌唱技能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歌唱发声练习时,教师尽量提醒学生少用嗓子或进行一些辅助性学习。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从心理上引导学生自信有激情的歌唱,同时还要注意交给他们必要的唱歌技能。

对于低段年级的学生歌唱,他们一般不会注意什么音准、音色、节奏和歌唱方法,在乎的是一种“歇斯底里”的释放,唱到高音和长音只靠叫喊,也无意顾及音准和节奏。积行成习只会导成儿童嗓音的破坏。这时运用听唱法是培养儿童轻声歌唱习惯的有效训练之一。儿童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听觉领先,然后学唱歌曲。歌唱之前,老师要引导学生专注地聆听范唱,还要乖巧地“一心二用”的边听边唱。如此歌唱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有利于及时修正自己的音准和节奏,纠正错误。多次反复的听唱训练,不仅不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反而会在一次次捕捉美妙歌声和体验成功的喜悦中,感受轻声歌唱的无穷魅力和与之而来的无尽快乐。

轻声歌唱,可以使发声自然,音高稳定,音色柔和优美。学生通过一定阶段的学习后,对轻声歌唱有了一定的体会和感觉后,就可以把这一感觉运用到实际的歌唱中去。例如:在教歌曲《摇篮》时,引导学生先轻声哼唱,感受摇篮轻轻摇摆的韵律。然后,再轻声歌唱,想像小宝贝在妈妈的甜蜜轻柔的歌声中进入梦乡,以情带声。在这种平和的环境下,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一举一动也会变得“轻手轻脚”、“细声慢语”,课堂上,听的、说的、唱的、做的,都变得如此清晰、分明。整个歌曲在甜美柔和的气氛中进行,学生的轻声歌唱能力也得以提高和加强。

三、倡导唱游教学,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

兴趣是调动思维、探究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低段年级中倡导唱游教学是深受儿童喜爱的教学形式之一。通过唱歌、律动、游戏、舞蹈等来体验和感受音乐,让他们在玩中学并激发他们的歌唱兴趣。

唱游教学中的音乐游戏是将学习音乐和游戏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活动,是学生最受欢迎的一种学习形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学习的效果是最佳的,而低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表现为爱动、喜欢参与和表现自己。如在练习音阶的音准与力度游戏中,我采用“我强你弱,我弱你强”音量相反的力度来进行游戏,即:老师用较强的音量唱do,那么学生就用较弱的音量唱do……这种发声练习的游戏如同友谊的回声般生动有趣,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非常高,并且还能随着力度的变化做出声势上的变化。继而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利用拍手游戏引导多声练习,既训练了学生的音高音准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歌唱兴趣。

唱游课中,集体舞也是小学音乐课不可或缺的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集体活动中来,让他们在娱乐中熟悉音乐旋律,体验音乐意境,感受活动的快乐。在唱游中尽情地唱、忘情地唱、入情地唱,从而学会交流合作,培养他们的音乐、协调、创造能力。如教授《火车开了》中,学生充分会唱和掌握歌曲旋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司机、乘务员和乘客来进行唱游。音乐响起,领头司机开动“火车”,学生依次接龙,逐渐搭接起来的“火车”在司机的带领下,“动”并快乐着。诸如唱游活动,使学生不仅学会了歌唱,也体会到音乐活动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了与人交流,与人对话,增强信心,愉悦自我。

四、积极参与引导,培养学生的主动歌唱意识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行于声。”歌唱,对小学生来说,关键在于培养他们愿意歌唱、喜欢歌唱、热爱歌唱,从而促使他们“从内心歌唱”。首先展现歌曲情境,感受理解歌曲。不能满足于学生唱会歌曲,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进入歌曲的意境,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歌曲,感知音乐形象。其次是融入歌曲情境,在游戏中乐唱。爱唱、爱跳、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唱歌与舞蹈、欣赏,相关文化了解等结合起来,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如配音、找音游戏,对歌活动等,借助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尽情地展现自我,获取成功的情感体验。再者就是探索创作新歌,在唱歌中创造。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经常让学生尝试依据歌曲的格式编一两句新歌词,或师生合作完成,或学生独立完成。在探索创作的天地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小学六年级音乐课《歌唱祖国》教学反思 篇4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体现“自主性、实践性、整体性”及“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学思想,力求“重文本”又“超文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新秩序,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背诵训练,教学中渗透了“母爱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内心体验。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课堂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读诗,我逐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分句品读,随机搭建朗读擂台,调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客观地相互评价,使学生主动进入诗的学习情境,学生的朗读情深意切,十分投入。

我国的古诗文从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上都有独特的写作特点和深厚的历史背景,因此,联系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能够帮助学生容易、深入理解感悟古诗。古诗的特点是语言凝练,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反复推敲,因而学习古诗,引导学生在熟读之后剖析字词含义,了解诗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体现了教师组织、指导、点拨的作用,帮助学生通过看注释、联系诗句、讨论、交流等方法理解诗句,从而理解诗意。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在本节课的朗读中都能有所进步,或有新的收获,我很中肯的给每个人以不同的评价,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帮助,朗读指导的效果立竿见影。随着对诗句的感悟,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的体验不仅使他们感悟了教材,促进了朗读,而且丰富了教材的内涵,是对教材的提升和发展。

二、开发学生资源,陶冶学生情操。

教学中,通过图文对照,想象诗境,现代与古代的对比,让学生置身于古代中去品味诗中的情感,更深化学生对本诗的体会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课文内容,体现综合设计,升华爱母亲的情感,并转化为实践行动,指向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六年级音乐《我的祖国》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完成《我家在中国》的合唱部分,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2、记住《我的祖国》的主要旋律,并能分析两个乐段在音乐情绪上的对比。

3、在演唱和欣赏过程中继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气势磅礴的《红旗颂》,这节课我们要欣赏一首既优美亲切又宏伟壮丽的合唱歌曲《我的祖国》,这首歌被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听来使人既感亲切又心潮澎湃,同《红旗颂》一样,能激起我们的爱国之情。

简介歌曲。

2、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1)初听一遍。

(2)请学生说说听赏的感受。

(3)复听。随录音哼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4)学生完成课本上填空。

(5)再欣赏一遍,要求学生记住歌名及主要旋律。

3、继续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

(1)复习第二乐段。(只唱第一声部)

(2)共同学习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3)分两声部合唱。

(4)学习反复记号,这个记号常用在结尾部分。

(5)学习结尾句。

(6)学习第一乐段的歌谱。

(7)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4、小结。

《歌唱祖国》教学反思 篇6

一、聆听歌曲,体验风格。 首先播放歌曲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接着再次聆听,交流歌曲的风格,并以此回忆以前学过的进行曲风格的歌曲,跟着老师的琴演唱歌曲。如:《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共产儿童团歌》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等。

二、学唱经典,传承精神。本首歌曲是一首聆听歌曲,但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传统文化,传唱经典,我让孩子们学唱了歌曲的第一部分,要求有能力的孩子跟着录音完整地演唱歌曲。孩子们充满激情嘹亮的歌声,在教室回荡。另外,结合主题教育以及时代楷模的故事,告诉孩子们:新中国经历了风风雨雨70年,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献出宝贵的生命和鲜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作为生活在这个伟大时代的我们,只有不畏艰险,努力学习,才使得我们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只有祖国强大,我们的学习生活才更加快乐幸福, 我们的国家才能屹立在世界之巅。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 篇7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歌唱教学,教学方法

作为小学音乐课堂中受众最广泛的教学环节,歌唱教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然而在新课改之后,部分教师在理解新课改理念时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在歌唱教学中出现一些有失科学性的做法,阻碍小学音乐课堂实现歌唱教学效果,急需找寻应对措施。

一、注重教师和学生同唱一支歌

小学生能在周围环境及情境的相互作用下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良好的情境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生歌唱时,应注重自身的参与性,用自己的积极参与来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和学生们一起进行歌唱互动,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完成歌曲演唱。

例如,在《快乐的孩子爱唱歌》的歌唱教学课堂中,教师首先带动学生一起歌唱,体验歌曲中的快乐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开朗、活泼地参与到歌唱活动中。接着,教师为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现鸟儿飞翔、夜空流萤等画面,促使学生感受孩子演唱的快乐。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带着表情和情感朗读歌词,注意吐字的清晰度,并开展师生接唱活动,教师配上节奏乐唱上一句,学生就接唱下一句,最后教师再跟学生一起歌唱整首歌曲。在这个师生同唱一支歌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常用满意的微笑、肯定的点头以及配合的歌唱等回应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们得到教师最好的夸奖、肯定。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歌唱教学中,教师参与歌唱活动,跟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并找寻学生的优点进行赞扬,多用鼓励的延伸去看学生的演唱,给予学生战胜一切的自信和勇气,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渐提高歌唱能力。

二、注重在课堂综合情感与歌唱

歌唱是一种能帮助人们抒发情感的表现方式,它是一种情感非常丰富的艺术。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歌唱教学中,教师渗透情感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聆听能促使学生深刻体验音乐的意境和内在情感。同时,教师还可把歌曲的内容、意境等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出来,促使音乐更加形象和具体,逐渐提高学生对歌曲、对音乐情感的感知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唱歌曲《我们的田野》时,可把绘有野花、草地、小河、大树、野鸭等景物的图片通过配上歌曲伴奏的形式制作成一个简短的影音视频,并为学生放映,引导学生结合歌曲描绘的内容用心去观察和体会,并用自己的语言把图片中出现的景物描述出来。通过学生自主的观察和描述,教师再结合进行歌曲的教唱,学生能快速把歌词内容记熟,同时还能对歌曲的内涵、意境等进行较深刻的体会,仿佛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和谐的、水彩丰富的田园风光,也感受到了人们通过歌曲对土地所表达出的热爱之情,取得了事半功倍的课堂歌唱教学效果。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歌唱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能贯穿情感的渗透,从歌唱教学新课的导入到教唱新歌的处理,如果教师能把情感与歌唱的综合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细节,那么歌唱教学效果势必会引人入胜。

三、注重要有机结合理解与创造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还明确提出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音乐,以便通过音乐促使学生丰富自己的形象思维,充分开发出学生的创造潜能。对于歌唱教学而言,音乐创造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能进一步发展小学生的创造力。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歌唱教学中,音乐创造拥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有两种方式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一是针对歌曲简单创作一些旋律、节奏,二是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演唱歌曲、表现歌曲。这两种方式把歌曲的理解和创造有机结合在一起,对提高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水平有利。

例如,在歌曲《美丽的夏牧场》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进行情境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单元“美丽的草原”,大家说一说自己知道哪些关于草原的知识呢?结合教师准备的图片,学生们纷纷描述美丽的草原,甚至说出我国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地都有广阔的草原。接着,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鼓励各个小组学生自主设计歌曲内容及情感的表达方式,大胆为其他的学生展示自己理解的美丽的夏牧场。在教师的鼓励和带动下,学生们纷纷踊跃参与歌唱教学活动,大胆进行音乐创造,有的小组采取合唱的形式把歌曲演唱出来;有的小组还把歌曲改造成一个简单的情景剧,去模仿哈萨克族人,并把朗诵、合唱等多种艺术融合在一起等。虽然学生们的模仿很粗糙,合唱效果也不是特别好,但学生的参与性很高,都在想方设法创造音乐,创造潜能被大大激发出来。在学生积极的二度创作中,教师发现学生们的实践性很强,不仅增强了对歌曲《美丽的夏牧场》的理解,还迸发出惊人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四、结语

小学六年级音乐课《歌唱祖国》教学反思 篇8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送别场景情真意浓,感人肺腑。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浓浓的师生情,深深的爱国意。“爱国情怀”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情感主线,无论是师友送行时赠送泥土的`“特殊礼物”,还是身处异乡时肖邦忘我的音乐创作,以及弥留时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长眠祖国的地下,都突出了这条情感主线——炽热执着的爱国情!给人以深沉而强烈的艺术感染。

在精读训练时,我就牢牢地抓住了“爱国主义”这条情感线索展开教学。首先,我让学生通读全文,感受一下文章主要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为学生学习课文牵出了一条主线。然后让学生根据这条主线去学习课文,找出能够体现肖邦爱国主义情感的行动和画面,学生有了这根导线学起来就有了方向,对文字的感悟能力也是比较好的,有很多细节都注意到了。比如说:“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应该说这个细节本不在我的预设之内,但是有一个学生就说:“肖邦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心里在说:我最亲爱的祖国,我一定不会忘记你的,我一定会回来的。还有学生说:“泥土用银杯来装,可以看出他们是怎样的热爱祖国,珍爱祖国的一点一滴,泥土竟然用银杯装,而不是普通的玻璃杯或其他容器。”

六年级音乐《黄河颂》教学反思 篇9

在课堂上,我第一阶段的教学以扫除生字词障碍为主,在学生可以通读课文的前提下,再进入第二阶段的有感情的诵读领悟的教学环节。在进入诵读领悟的教学环节之前,如何引导聋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这曾是一度困扰我许久的难解的症结之处。在普校,老师们大多采用播放《保卫黄河》为背景音乐作为铺垫来点燃学生读的热情,以达到喧染感情加深诗歌理解的教学效果。而我们聋生听不到,无法感受音乐带来的撼动心灵的力量。于是,我根据聋生的特点,指导学生将诗歌以口语+手语+体态语的朗读形式呈现出来,竟然也达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读前要统一手语。在这篇诗歌中,大部分的词句都可以用手语表达出来,但是还有个别的语句不能恰当地得以表达,遇到这种情况我就指导学生以口语+体态语的方式解决。其次,朗读时正确运用手势动作的轻重“读”出诗歌的情感,力求读得热情悲壮,读出黄河滚滚奔流的气势,读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这样的朗读才符合本课整体的诵读基调。最后,在熟读理解诗作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背诵、默写课文。回顾《黄河颂》的教学,我以聋生极富特色的手口并用的“读”来贯穿课堂始末,很好地将黄河的气势磅礴和英勇豪迈通过大量的读展现了出来,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读” 强烈体会到本文力透纸背的歌颂黄河、歌颂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聋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小学六年级音乐课《歌唱祖国》教学反思 篇10

单元分析

单元课题名称

我的祖国

单元教学内容

.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我家在中国》。

2.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

3.欣赏合唱曲:《我的祖国》。

单元教学目标

.了解歌唱祖国的音乐作品,认识歌唱祖国音乐的主要表现方式。

2.体验音乐作品中的爱国情感,激发和表现自己的爱国热情。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准确地演唱两首歌曲,感受歌曲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能够唱出《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3.体会合唱歌曲《我的祖国》中两部分音乐情绪的变化、对比。

教学难点:

.准确演唱两首歌曲。

2.能够准确地背唱《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围绕着爱国的感情线,课堂应始终贯穿着爱国的热情。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是一首藏族风格的歌曲。在唱准歌曲的同时,应关注到节奏上的难点,可以分乐句学习,放慢速度模唱,唱准确后再回到原速演唱。这首歌的音域跨度较大,演唱时要注意音准,唱低音时不要压着声音唱。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藏族民歌惯用的旋律,可以选择一些藏族风格的歌曲拓展学生音乐视野。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小学六年级音乐课《歌唱祖国》教学反思 篇11

学习《同一首歌》的时候,因为学生都听过,很多都会唱,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学生一下子就激动起来,觉得没有必要学习就会唱了,特别是六年级二班的同学们。这时,我根本不去制止他们的兴奋,让他们在歌声中尽情地宣泄心中的激动。当音乐结束时,学生自然会短暂地停下来,我抓住这个时机将音乐中的范唱去掉,请同学们在伴奏音乐中唱第二乐段,结果可想而知:学生们都哼哼地不会唱了,或者走音了。于是,我对这课的学习提出了要求:仔细聆听,轻声哼唱,特别是自己不会的地方和唱不准音的地方要停下来听一听。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了,所以当要求明确之后,学生都能这样去做,最后,在听过两三遍范唱,在老师对难点处重点教唱之后,学生学会了这首歌的第一乐段,同时学生也在模仿(跟唱环节)、体验(聆听范唱)、探究(学习二声部的旋律)中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整个课堂既活跃又乱得有度。

小学六年级音乐课《歌唱祖国》教学反思 篇12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学习两声部轮唱。

2、借助图谱、指挥,保持两声部的和谐。

3、培养专注的学习态度。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演唱歌曲。

2、两声部轮唱图谱。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幼儿看图谱或指挥演唱。

2、幼儿边唱边表演。

(二)学习二声部轮唱

1、欣赏范唱,初步感受二声部轮唱的形式。

2、出示第二声部图卡,引导幼儿摆放在图谱相应位置。

3、师生、生生合作用二声部形式演唱。

﹙三﹚全体幼儿用轮唱的方式合唱表演。

教学反思

活动在幼儿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旨在让幼儿学习用二声部轮唱的形式进行合唱表演。活动的重点环节我请了配班老师来帮忙用二声部轮唱的方式给幼儿范唱,让幼儿去发现唱法的不同,并了解这样的演唱方式叫轮唱,在活动中用简单的语句渗透概念,然后再学唱二声部轮唱。在这里,我用到了图卡,请幼儿将粉红色的二声部图卡放在与一声部相对应的地方,不仅是加强了师幼互动,而且也能真正让幼儿自己去理解感知二声部该从哪开始唱。

在正式练唱时,教师是由简到难层层加大难度的,先是让幼儿演唱第一声部,教师演唱第二声部,再进行交换来让幼儿练唱第二声部,而在练唱时教师的指挥也起着不小的作用,为下面幼儿分声部演唱打下基础。之后教师提升难度,先让 幼儿看图谱、看指挥进行轮唱,再是不看图谱看指挥来演唱,经过几遍不同形式的练习,幼儿已经掌握了二声部轮唱的技能,也就达成了活动的目标预设及解决了重点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感受到了教师进行的充分的准备活动,不同颜色的图卡是为了区分声部而特意摆放的,让我真正了解到细心准备的重要性。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周老师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在请一名幼儿做指挥时就很尊重幼儿,让他自己选择要用指挥棒还是单用手指挥,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帮助幼儿完成指挥。在最后一环节模拟合唱表演时,我提问还能和谁合作来演唱时,根据幼儿的回答,我请幼儿与客人老师来合作演唱,由小朋友唱第一声部,客人老师唱第二声部,不仅好玩,而且利用了身边的资源,更是对孩子的很好的应答。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篇13

六年级3班学生中,总体上音乐基础良好,对唱歌的兴趣较浓,学习积极性高,能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但也有部分学生具体性差,音乐知识掌握不全面,声音不优美,识谱能力较差,对各种音乐活动表现不活跃。

在器乐学习方面,学生都很聪明,对器乐掌握得较好,有的学生虽平时较文静,学习时却用功、认真,器乐进步得很快。少部分学生具体性不是很好,调皮,学习不塌实,要重点训练。

在这个学期要按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多鼓励,多表扬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进步。

本册教材为苏少版新教材,全册共6个单元,歌曲旋律优美,抒情为主,每课都设有唱、跳、听、器乐等栏目。各项内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相互补充。

唱:歌曲的体裁和表现的情绪以优美、抒情的歌曲为主,利于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绪,让声音变得更具表现力。

听:本教材共有欣赏曲22首,结合不同风格类型的曲目,让学生广泛的接触音乐作品,扩充音乐视野。

重点:学习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表现歌曲内容。

难点:如何在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目的、任务。

1.学会用科学的发声方法,重视发声的技能、技巧,学习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做到音区统一,吐字清晰,和声协调。

2.歌曲教学,a.掌握音乐知识b.新歌教学要求能用歌声表达出思想感情,领会歌曲的情绪,表达的意境,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

3.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的美感及审美能力,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家乡,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要求学生努力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为人类创造更好的明天。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生理、心理特点,灵活地选用教法,利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

采用视唱法和听唱法相结合的教学,通过教师弹奏歌曲旋律,范唱,朗读,讲述歌词,辅以适当的图画,动作提示,让学生在熟悉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歌曲。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讨论思考,教师引导。

对歌曲中少数尚未学过的或难教的音程,通过教师范唱,学生模唱,读、拍、打等方法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手、脚、口、耳的能力,让其理解音乐。

欣赏教学中采用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在有意感知、聆听的前提下,同时运用画面,设问导入,让学生理解音乐形象。

分单元教学进度及具体教学要求

周次

单元或章节内容

教时

本单元重点、难点

本单元教学要求

1—3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

听:《将军令》《非洲鼓魂》《滚核桃》《黄河留下威风鼓》

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咿唷嘞啦》

露一手:我的创造

竖笛:《夕阳箫鼓》

5

重点: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歌曲。

难点: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

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非洲鼓魂》《滚核桃》《黄河留下威风鼓》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个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咿唷嘞啦》。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正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4—6

第二单元:溯流探源

听:《北风吹》《向阳花》《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

唱:《小白菜》《李玉莲调》《夜歌》《苏格兰的蓝铃花》

听一听比一比:采集与分享

口琴:《快乐的流浪者》

重点:了解各国民歌的异同

难点:感受民歌的特点

1.在欣赏歌剧《北风吹》、钢琴独奏曲《向阳花》、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选段《楼台会》,演唱河北民歌《小白菜》以及苏北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的特点。

2.通过欣赏对比和演唱俄罗斯民歌、苏格兰民歌,听赏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和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民歌进行创作的情况。

3.能教流畅地演奏口琴曲《快乐的流浪者》

6—8

第三单元:滔滔多瑙河

听:《瑞士山歌》《孤独的牧羊人》《爱尔兰风笛》《戏谑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水上音乐》

唱:《幽静的山谷》《我和小提琴》《土拨鼠》

采集与分享:水上音乐

竖笛:《水上音乐》

重点: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难点:掌握八三拍、八六拍的韵律感,

1.通过演唱《幽静的山谷》《我和小提琴》《土拨鼠》,唱准弱起拍,掌握八三拍、八六拍的韵律感,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2.通过欣赏《瑞士山歌》《孤独的牧羊人》《爱尔兰风笛》等作品,让学生从音乐中领略欧洲各地的人文风情,建立多元的文化观。

3.欣赏《爱尔兰风笛》《戏谑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水上音乐》,感受西洋管弦乐的音色及特点,大致了解作曲家巴赫、亨德尔、贝多芬、门德尔松生平及代表作。

8—10

第四单元:动感拉丁舞

听:《美丽的赛林托》《安第斯排箫》《钢鼓音乐》

唱:《拉库卡拉查》《故乡的月亮》《第一天去上学》《鸟儿多美丽》

我的创造:感受拉丁舞

竖笛:《鸟儿多美丽》

重点: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式分析

难点: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旋律的创作练习和变奏练习。

1.在歌唱、听赏、表演等音乐活动中,了解音乐风格差异的形成原因,感受其音乐文化多元、融合的特性。

2.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式分析,找出歌曲节奏、旋律进行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旋律的创作练习和变奏练习。

3.感受拉丁美洲特有乐器排箫、钢鼓的音色及表现手段,感受拉丁舞的独特个性。

11-13

第五单元:灿烂阳光

听:《在灿烂阳光下》《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初升的太阳》

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花季雨季》《七色光之歌》《歌声与微笑》

我的评述我的创造露一手

重点:用明亮、饱满的声音演唱本单元的歌曲

难点:体味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1.学生积极参与演唱、欣赏、创编等音乐活动,体验生活在阳光灿烂的祖国怀抱里是多么的快乐和美好,体味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用明亮、饱满的声音演唱本单元的歌曲,掌握“顿音”的演唱方法,体会歌曲活泼、热情、生气勃勃的情绪,表达出自己快乐童年的幸福之情。

3.有思考的聆听本单元的曲目,分辨作品在表现形式、情绪、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4.自信地参加本单元“我的创造”“露一手”等音乐实践活动,从活动中得到的体验,以增强旋律创编和随乐演唱的自信心与表现力。

14-16

第六单元:同一首歌

听:《让世界充满和平》《梦幻之风》

唱:《幸福快车》《真善美的小世界》《同一首歌》

我的评述我的创造采集与分享

口琴:《真善美的小世界》

重点:能分别用欢快活泼、抒情优美和充满激情的声音演唱《幸福快车》、《同一首歌》

难点:比较准确地演唱好二声部旋律

1.通过听、唱、奏等多种形式感受本单元作品所表现的情绪、风格、感悟音乐的时代特点及思想内涵。

2.能分别用欢快活泼、抒情优美和充满激情的声音演唱《幸福快车》、《同一首歌》,比较准确地演唱好二声部旋律。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竖笛正确连贯地吹奏《真善美的小世界》或综合表演。

3.积极参与“我的评述”“我的创造”“采集与分享”等综合性表现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加深与同学、老师的友情,加深对“和平、友谊”意义的认识,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增强合作意识。

17-18

上一篇:作文小小动物园400字四年级下一篇:小学防汛应急的演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