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2024-06-19

宝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精选8篇)

宝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篇1

为全面加强本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以下简称“创全”工作)的指导性、规范性和实效性,统筹、有序、持续推进各方面工作,确保2020年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区提名资格,按照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的要求和标准,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为民靠民惠民为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文明委决策部署,统筹协调、创新实践、综合治理,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味和群众生活品质,努力把宝山建设成为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全国文明城区,为全面提升宝山城市发展综合实力,为宝山打造“两区一体化”升级版的现代化滨江新城区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发展,统筹推进。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为“创全”工作的首要任务并贯穿工作的全过程,把“创全”工作与实施区“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乡村振兴、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等相结合,与统筹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加强规划融合,工作融通,促进全区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二)坚持创建惠民,共建共享。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

衡量“创全”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从改善民生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加强综合施策,共建共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营造全民参与“创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聚焦城市管理、社区环境、道路交通等方面的顽症难点,找准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制定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计划,加强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取得整治实效。

(四)坚持完善机制,常态长效。按照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内容,落实“创全”工作责任和任务,建立健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工作机制,以创建促文明、以文明促发展,把开展创建工作转化为各项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五)坚持文化引领,凝心聚力。传承宝山“百年开埠、百年工业、百年市政、百年军事、百年教育”基业奠定的文化底蕴,增强宝山文化自信,打造宝山文化品牌和文明标识,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文明城区创建全过程。

三、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为引领,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要求,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和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精神文明创建机制;推动形成与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指针相适应、与城市现代化发展要求相匹配、与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相协调、与广大市民切身利益相契合、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相一致的精神文明创建格局;推动形成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

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促进宝山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迈上大台阶,确保到2020年末获得“全国文明城区提名资格”。

2.阶段性目标

2018年夯实基础年。全面规划部署工作,建立组织领导、目标责任、督查考核、保障激励等机制,明确指标清单、责任清单和材料清单,明确工作重点,着重抓示范引领,并推动第一轮补短板基础工作,指标达标率80%以上。

2019年完善提高年。全面推进落实各项指标任务,重点、难点工作实现有效突破,初步实现全区环境文明、秩序文明、服务文明、素质文明常态水平整体提升。指标达标率95%以上。

2020年达标冲刺年。全面实现各项指标要求,各项工作基本实现长效常态管理机制,确保总体目标任务实现。

同时,确保每年在市文明办组织的上海城市文明进步指数测评中取得好成绩;市级以上文明镇、文明社区全覆盖;市级以上文明单位、文明小区、文明村、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比例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四、工作任务

对标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指标体系,建立机制、完善体制、补齐短板、培育亮点、提升品质,全面提升宝山政治文明、环境文明、秩序文明、服务文明和素质文明水平。全面深入实施“五化行动”。

(一)立德树魂教化行动

1.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以学习型组织创建、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等为抓手,系统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

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宣传教育,促进党员干部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突出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贯彻落实,形成勤政廉政、依法高效的良好政治生态。使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宣传普及、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上下工夫,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坚定信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通过充分发挥公益广告和网络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作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通过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宝山民俗文化,打造“我们的节日”宝山品牌,开展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熏陶。通过培育市民修身项目、打造市民修身基地、创新市民修身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百姓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做好宝山市民公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体章程等修订完善工作,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环境和制度支撑。

3.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发挥道德典型的引领作用,积极倡导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广泛开展“感动宝山人物”“宝山好人”“好党员好支部”“平安英雄”“好夫妻”“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大力挖掘和选树各级各类、百姓身边的道德典型。通

过文艺作品创作、媒体融合宣传等途径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加大社会资源统筹力度,完善道德典型激励与关爱机制,落实政治关爱、工作支持、生活帮扶等具体举措。

4.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通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席会议,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担当,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教育网络,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认真落实思品课、少先队活动课等教学安排,充分发挥学校少年宫的课外教育阵地作用,广泛组织优秀童谣征集、推广和传唱、青少年清明祭英烈以及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教育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加强资源整合,强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建立完善社区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建立完善社区青少年文体活动场所,建立完善关爱帮扶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子女工作措施,建立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监护网络,建立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制度。着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

(二)文明素养升化行动

5.弘扬社会文明风尚。围绕礼仪文明、诚信文明、秩序文明、服务文明、餐饮文明、旅游文明和网络文明等内容,聚焦市民反映强烈的突出不文明行为,加大“新七不”规范宣传力度,开展百万市民文明礼仪修身大培训,开展“除陋习、有素养、行文明”为主题的文明居住、文明餐饮、文明交通、文明旅游专项整治行动,教育引导市民摒弃不文明陋习,促使市民养成谦逊有礼、诚信友善的良好素养,让文明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成为宝山的最美底色。

6.推进志愿活动制度化。完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提升服务技能,弘扬志愿文化。实现区、镇(街道)、小区(村)志愿服务中心和站点三级组织全覆盖,拓展宝山志愿服务联盟成员单位和服务项目,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志愿服务网络。通过资源配备、支持保障,发掘培育一批量质俱佳的志愿服务项目,建立宝山志愿者人才库和志愿服务专家智库,创新创优服务、管理、制度和品牌,更好满足百姓各方面需求。加强志愿服务队伍的教育培训,配套落实激励奖惩措施,扩大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文化的宣传声势和社会影响力,增强市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促进志愿服务活动融入社会发展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常住人口总人数18%以上。

7.提高基础创建水平。突出群众主体作用,广泛深入开展文明镇(社区)、文明村(小区)、文明单位(机关)、文明楼组(家庭)、文明行业(窗口)、军民共建等基层群众性创建活动,着力改善环境、优化服务、强化管理。全面实施“创全”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激发基层创建活力。加大第三方实地考核检查的力度,提高创建水平,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积极拓展创建活动领域,将创建活动延伸到“两新”组织和外来务工人员、自由职业者等群体,增强创建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健全精神文明创建帮扶机制,深化城乡、军地、文明单位和非文明单位结对共建,形成同创共建联合体。

8.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大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全民读书活动。注重社区学校作用发挥,开展外来从业人员等新市民教育。深化“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区”建设,持续完善“公办与民办教育互补、基础与职业教育互动、德育与素质教育互进、社区与终身教育互促”的大教育体系,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

衡发展。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推行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持续提升校园文明水平。加大科普投入,推进区、镇两级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活动场所建设,推动全区科普活动常态化开展。

9.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举办好宝山大剧荟、宝山星舞台等文化惠民活动,建立宝山市民艺术导赏库,每年创新实施20个“众文空间”区政府实事项目,开展新一轮星级村居综合文化活动室和星级群众文艺团队创建,建立并完善市、区、街镇、居村四级公共文化资源配送体系,丰富公共文化供给,加快“主城区10分钟、郊区15分钟文化服务圈”建设,让广大百姓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使宝山百姓人文艺术素养和城市文化品质显著提升,提高宝山百姓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服务效能优化行动

10.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行政执法管理,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立健全权力清单动态管理机制,落实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加大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力度,拓宽政务信息公开渠道,推进政务网站集群化建设和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应用,更加快捷提供公共服务,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畅通市民服务热线、网上信访受理中心等政情民意互动渠道,健全市民来信来访规范处理和按期答复机制,深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调研督导工作制度。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街镇、村居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建设,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11.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与现代化滨江新城区要求相适应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深化“红帆港”党建品牌建设,通过区域化党建联盟建设,推

动单位、行业、区域在社会治理和创建工作中的联动互补。建立“网格化+”工作机制,加强城市网格化管理与网格化创建联动,实现城市管理无遗漏、流程化。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鼓励、扶持、培育一批社会组织和公益项目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和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社区通”的作用,深化基层精细服务,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切实提升城市温度。

12.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构建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为基础的诚信体系。推进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设,建立并优化信用信息互通互联和交换共享的网络平台,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联动机制。加强市场监管,组织集贸市场、食品安全、文化出版领域等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消费者权益。开展“诚信企业”“诚信市场”“商业示范街”等创建评选活动,推进商业诚信建设。建立完善诚信建设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和“红黑名单”制度。构建保护知识产权长效监管机制,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开展诚信主题教育和实践行动,强化全社会规则意识和诚信观念。

13.优化窗口行业形象。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窗口服务优化升级。通过完善社会评议监督、组织职业技能竞赛、开展达标创优评比(“寻找最美服务窗口”)等举措,深入推进窗口行业服务规范化建设,促进服务更加规范、流程更加优化、环境更加美化,形成一批充分展现宝山风采的文明服务窗口和服务标杆。推动窗口行业文明单位创建全覆盖,开展窗口服务行业公众满意度测评,并向社会公布,全面落实服务标准、服务承诺公开制度和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确保行业服务水准和行风满意度稳步提升。

(四)宜居环境美化行动

14.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库和“神经元”系统、行业监管服务信息平台、城市网格化系统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完善区域道路交通体系,行成“四纵三横”的城际交通大网络、“八纵十三横”的干线道路中网络、“四通八达”的微循环小网络。推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新辟优化调整公交线路不少于40条,重点做好轨交、大居等项目、功能区公交配套;新建公交候车亭180个,协调推进淞宝地区公交电子牌信息发布系统;加强静态交通管理,推进道路交通管理智能化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确保水、电、气供应保障有力。完善公共建筑及新建住宅无障碍设施建设,并加强管理维护。

15.优化生态环境。大力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加强大气、水、土壤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切实保障环境安全。推进公园绿地建设、街心花园、生态廊道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绿色生态体系,人均公共绿地不低于12.4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5.8%。倡导绿色低碳理念,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生活湿垃圾分出量达到465吨/天,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覆盖3000家;构建建筑垃圾处置体系,建成三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建成一处装修垃圾分拣中心。推进城乡中小河道整治,全区河道基本消除劣Ⅴ类。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16.美化城市面貌。深化城市综合管理联勤模式,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和市容环境示范点建设,打响“绣美宝山”品牌。严格落实市容环境责任区管理,加大对乱张贴、乱涂写、乱设摊、散发小广告、乱设广告牌、占道经营等现象的治理力度,通过宣传引导、巡查执法和专项整治,消除主要街区、商业街和集镇区域的脏乱无序现象。建设“美丽街区”,突出道路设施、城市家具、沿街绿化、建筑立面、招牌广告、景观灯光等,实现全要素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加大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城乡道路沿线的市容环境改造,整体提升市容景观水平。加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工作力度。

(五)和谐安全强化行动

17.强化民生服务保障。不断完善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核心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引导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参与社会救助,贯彻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医疗救助制度。不断优化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机制、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确保无重大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案件发生。加快推进养老设施建设,实现养老基本公共服务应保尽保。强化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残疾人和进城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权益保障力度,建立健全专业救助机构和配套工作制度。完善区、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推广家庭医生制度。完善覆盖城乡的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完善“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共有产权保障房和征收安置房建设。

18.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以净化网络、网吧、校园周边环境为重点,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技术等多种手段实现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长效管理,坚决从源头上遏制违法有害信息的传播。完善网络文化市场监管平台,全面落实网吧实名上网登记制度,禁止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强化对网吧、娱乐场所、电子游艺厅、彩票投注站等的监管。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督促互联网站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提高行业自律。完善“扫黄打非”长效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切实抓好对图书、电子、音像、报刊等出版物和印刷、复制企业的管理。

19.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制,加强街镇综治工作中心、村(居)委综治联勤工作站和社区警务室建设。加快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主要公共场所和重点要害部位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开展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周边专项治理。扎实开展平安宝山建设,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推进群防群治,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公众安全感保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确保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

20.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建立减灾、防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和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有效提升城市预防、抵御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制假售假、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经营行为。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日常监管,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完善城市公共消防设施,突出加强高层住宅、公共场所消防设施管理和各项制度落实。加大交通管理顽症治理力度,防止顽症反复和回溯,开展文明交通样板路段、区域创建。

五、特色工作

立足宝山深厚历史人文底蕴,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打造五大特色品牌,努力形成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工作经验,为“创全”赢得特色加分。

1.打造具有宝山特色和标识的文化品牌

始终将文化作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将文化建设作为引领创新转型、引导向心凝聚的有力抓手,推进大众文化、精品文化、非遗文化及文创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探索文化强区之路。以文润城,培树标志性文化品牌。打造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沪剧艺术、滨江邮轮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春之樱、夏之邮、秋之艺、冬之阅四季文化、罗店特色文化旅游小镇等文化品牌。以文化人,打造北上海文化标识。有序推进“四馆一厅一院”(即上海长滩音乐厅、上海樱花大剧院、上海淞沪抗战纪念公园二期改造工程、宝山区文化馆修缮加固工程、区档案馆、城市规划馆)建设,形成宝山新的文化地标。深化滨江邮轮文化带建设,建成特色鲜明的滨江文化长廊。以大量老工业遗迹为重要载体,推动文化与贸易、科技、旅游等多维业态融合发展,推动工业设计、影视动漫、电子竞技、儿童文学、博物馆业等文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以邮轮文化产业为特色、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2.打造“智慧治理”创新模式品牌

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转变工作方式,融合“雪亮工程”、“社区通”、网格化管理中心等平台信息资源,积极打造“智慧社区”数据平台,分层实现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安全管理、智慧民生服务等精准化应用目标,保持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指数位列郊区前茅。全域布局“平安宝山智联网”,努力建设“全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程示范城区”(“雪亮工程”建设示范城区)。以“社区通”为载体,破解民生工作“堵点”,探索互联网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模式创新,带来基层社会治理制度供给的改善,提升新时代党建引领下服务群众的精准性、实效性,成为信息速递的窗口、思想教育的阵地、为民服务的平台、“四治”一体的家园。

3.打造宝山“好”系列道德典型培树品牌

以“德润滨江、善行宝山”为主题,精心锻造宝山“好”系列道德典型培树品牌,推动形成“人人做好人、人人评好人、人人赞

好人”的良好局面。办好“感动宝山人物”“宝山好人”“好党员、好支部”“平安英雄”“白衣天使五‘十佳’”“好夫妻”“美德少年”等各行各业、各级各层面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建立道德典型存储机制、推荐机制、宣传机制、培育机制、礼遇机制,积极推荐参加“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全国文明家庭”“上海市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等全国、市级道德模范评选;创排1-2部以宝山道德典型事迹为原型的文艺作品以及若干文艺作品,演身边好人、讲身边好事;完善落实《宝山区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典型代表激励与关爱机制》,建立宝山道德典型信用档案,发放“好人护照”,培育建立宝山道德典型工作室10个左右。

4.打造“幸福宝山路、文明修身行”市民修身品牌

以“幸福宝山路、文明修身行”为主题,以推动市民提升体育、文化、科普综合素质为目的,结合宣传宝山人文历史、发展亮点和未来规划,引导市民了解宝山、关心宝山、建设宝山,达到修身修德的双重效果。打造“运动+修身”(互联网+健康走)活动品牌,将运动健身、知识答题、团队拓展、履行社会责任等结合起来。打造“阅读+修身”(阅读马拉松比赛)活动品牌,将阅读和了解宝山历史、区情相结合,浓厚全民阅读的氛围,助推学习型社会建设。“艺术+修身”(市民艺术修身导赏计划)活动品牌,让市民接受专业化、高层次、常态化的各门类艺术指导;打造“文创+修身”(文创园区)修身基地,在智慧湾、中成智谷、昇PARK、工业设计中心等文创园区培育一批参与性强、受市民欢迎的科普、文化、教育培训等修身项目,将园区、街区、社区、校区打通。

5.打造“走向生活的学校德育”工作品牌

依托陶行知教育思想“生活即德育”的“本土化”构建,渗透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内容,打造“学生喜欢、学校易行、教育有效”的学校德育品牌和特色。以“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举办“我们与梦想同成长——励志讲堂”活动。以“美丽宝山”鼓舞人,完成“行知魂”、“乡土情”、“文化韵”三个“美丽宝山”系列区本课程编制。以“四立教育”影响人,构建“红色爱国系列”,组织学生巡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和爱国热情;构建“蓝色公益系列”,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奉献和责任意识;构建“绿色生态系列”,组织学生开展绿色田园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和劳动意识;构建“橙色创新系列”,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实践、职业体验、文化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和创新实践能力。

六、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创全”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实施“五亮工程”。1.亮灯工程。在对标找差距补短板工作中,通过建立全区创建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开展靶向整改。分为红灯、黄灯、绿灯三个阶段,红灯为问题阶段,黄灯为整改阶段,绿灯为完成阶段。

2.亮点工程。在创建各方面工作中,建设多个形态美、功能美和服务美的“创全最美项目”,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水平以及具有宝山特色的精品亮点,把宏观抽象的精神文明建设内涵,转化为可见、可感、可操作、可复制、可评估的创建内容和创建载体,成为学习样板。

3.亮声工程。通过报纸电视、户外广告、线上线下等各种渠道和方式方法,全方位、全过程宣传“创全”工作,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到“创全”行动中来,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4.亮心工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通过整合区域资源,搭建活动平台,开展“亮爱心公益行”等主题

教育实践活动,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5.亮剑工程。通过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和考核的制度和机制,促进问题整改,有力有效推进创建各方面工作。

七、工作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创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及运行机制,更好发挥“创全办”和专项工作组在“创全”指标落实方面的协同推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各街镇、部委办局“创全”工作领导体系,强化力量配备,细化责任落实。进一步加强一线工作部门、人员的组织管理,强化责任意识,激发创建热情。进一步优化区“创全办”人员配备,加强统筹协调,更好落实区委区政府对“创全”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

2.强化督查推动。进一步完善“创全”实地督查办法和文明指数测评工作机制,加大常态化检查力度和覆盖面,并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持续提高督查实效。完善“创全”督查情况通报制度,更好发挥区“创全”工作推进督导小组和市民巡访团等各方作用,通过市民巡访、区领导督查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等形式,推动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加强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工作,通过市民热线、政务微博、门户网站等渠道,广泛收集各方意见建议,推动“创全”工程真正惠民利民,不断提升市民“创全”满意率和支持率。

3.强化激励保障。加强“创全”专项经费投入,加大对“创全”薄弱环节工作的保障力度,表彰奖励先进集体、个人。全面实施考核奖惩制度,将“创全”工作成效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内容。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创建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责任追究。

宝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篇2

一、文明与文明城市

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许多老城市面貌一新, 新兴城市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中国的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城市化率已由1978年的18%提升至2012年的52.57%, 中国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6.9亿, 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7个, 这是英国用了200年、美国100年和日本50年达到的城镇化水平。据有关预测, 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 这意味着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工作生活, 这将带来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 带来城镇消费群体的迅速扩大。为此,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 (J.E.Stiglitz) 教授认为, 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市化。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 古今中外的城市在发展中也都患上了各种棘手的“城市病”。我国城镇化量的积累的速度值得称道, 但其带来的城市病很多。城镇化发展“重面子轻里子”、“重地上轻地下”、“重硬件轻软件”等问题突出, 导致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巨大。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5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 中国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流受到严重污染达95%以上;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 中国就占了16个;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每年200多万个癌症死者中, 有相当比例与环境污染有关;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占国民经济收入总额的10%左右。

既要大力推进城镇化, 又要破解城镇化面临的挑战, 这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20世纪末21世纪初, 各国学者在反思城市化进展, 提出以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城市的发展, 同时预言新的“城市范式”诞生。20世纪末以来在中国广泛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 正是这样一种与21世纪人类城市发展趋势相吻合、体现科学发展理念的城市新范式、城市新模式。

“全国文明城市”评选, 是对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全方位的考核。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质上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 进一步树立城市良好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扩大城市的知名度, 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树立起现代文明城市新形象。正因为如此, 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竞争已成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践中, 有少数城市对全国文明城市标准的认识不够全面, 产生了一些认识误区。因此, 各个城市应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 引导城市走出发展方式误区, 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1. 重经济增长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轻公共服务、人文环境及市民素质的投入和培育

近年来, 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已基本成为社会的共识。但是, 不少城市的领导干部还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 把增长看作是城市发展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结果, 唯GDP、唯增长式的城市发展方式, 给城市带来了发展的“经济病”、“社会病”、“生态病”, 城市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在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还没有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其主要职能, 还没成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时, 政府还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追求GDP作为自己的首要的不可动摇的目标。

2. 城市建设管理千篇一律, 城市缺乏灵魂和个性

一部电视剧引发故里之战。河南永成、安阳和安徽州争曹操;重庆奉节和四川彭山全民动员找刘备墓;河北正定、临城与四川元氏夺赵云;甘肃康乐、陕西米脂、山西忻市抢貂蝉;湖北嘉鱼、河南商丘、湖南岳阳、浙江义乌, 以及安徽潜山、庐江、南陵三县争“二乔”的闹剧不断上演。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 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 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 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然而, 象征城市灵魂的城市精神, 缺少个性、高度雷同的比比皆是。比如:

武汉精神: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

长沙精神:心忧天下, 敢为人先;

上海精神:海纳百川, 追求卓越;

昆明精神:春融万物, 和谐发展。

3. 文明城市创建千头万绪, 工作缺少创新, 特色不突出

测评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基本指标反映文明城市 (城区) 创建的基本情况, 共设置了9个测评项目、36项测评指标、近400项具体工作。特色指标分为创建工作集中宣传、工作创新、荣誉称号和城市整体形象4项。可以说,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千头万绪, 任务十分繁重。

然而, 仅仅按照测评体系的规定动作完成是不够的, 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特色指标失分也会较多。因此, 城市在文明创建工作中, 要结合自身特点, 把某些指标做到极致, 并通过创新最终形成城市文明创建特色, 从而在众多的竞争城市中形成比较优势。

三、全国文明城市竞争战略选择

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成功案例, 用竞争战略的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点评、总结, 提出全国文明城市竞争战略的策略。

1. 运用集中化竞争战略, 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统领全局

广州市:作为参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全国唯一一个国家中心城市, 广州居住人口超过1500万, 外来流动人口达712万人。广州地区媒体发达, 市民素质高, 参与意识强, 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具有很高期望。正如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所言, 广州市克服重重困难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本身在全国就具有较强的先行探索意义。

广州市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两条:一是多年不间断创建, 历届市委政府把工作重点聚焦在“全国文明城市”这个目标上, 以此统揽全局工作;二是把“市民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始终把创建重心聚焦在市民需求上, 从满足市民需求入手, 把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作为工作重点, 把人民满意作为评判标准, 把创建活动变成顺民意、得民心、惠民生的“幸福工程”。

2. 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 彰显城市特色和个性

福州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 如何切中城市脉搏?毫无疑问, 福州把“人文文化”作为城市最大的亮点, 在较好地完成文明城市100多项指标的同时, 突出城市个性, 把“人文文化”建设工作做到极致, 从而形成福州市文明创建工作的特色。

现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在参加各种各样的评比, 城市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福州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呢?福州市委书记杨岳说得好:“文明城市建设必须切实植根本土文化。立足地方历史文化基因, 自觉把人文文化作为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核心, 融汇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 在弘扬中推进传承, 在创新中引领时尚”。

3. 通过构建价值链, 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

佛山市:从明清时期的“四大名镇”, 到当今世界的“制造业重镇”, 佛山所扮演的角色不断变化。佛山的地盘很小, 但佛山的实力很强。佛山以民营经济发达闻名, 一个地级市拥有30个专业镇, 并催生53个中国名牌, 众多的专业市场不仅辐射中国, 也影响世界。

佛山“富可敌省”, 但现在还不是全国文明城市, 这与佛山的文化有关。务实、低调的文化性格, 也常常让佛山人对“荣誉”和“称号”不那么热衷。所以吃苦耐劳的佛山人不缺财富, 却缺少包装:一间凌乱的作坊也许是一个制造名牌的工厂, 一位不修边幅的行人可能就是一位家财万贯的大佬。但过分随意的“朴实无华”一旦蔓延扩散, 成为一种群体行为, 必然弱化市民对城市形象的念想与呵护。

海淀开启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新征程 篇3

2012年6月1日,海淀区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动员大会,标志着海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正式启动。

大会部署了创建全国文明区的各项任务,凝聚了共识,号召全区广大人民群众为创建工作加油鼓劲,提振信心。中央文明办协调组组长涂更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首都文明办主任陈冬,区四套班子领导隋振江、孙文锴、彭兴业等,以及区文明委驻区单位领导出席了会议。区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驻区部队、高校志愿者代表,以及公共文明引导员代表参加会议。

全国文明城市和文明城区,是城市和城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突出,能够在全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综合性的荣誉称号。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对海淀而言,既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更是一个迎接挑战的现实考验。海淀区将举区域之力,聚万众之智,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攻坚战。

从首都文明城区

到全国文明城区

近年来,海淀区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2011年,海淀区大力开展创建首都文明区工作,通过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建活动,令“人人都是海淀形象,个个都是文明力量”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人知礼、懂礼、明礼、讲礼、行礼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形成,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显著加强。

2011年,海淀区第二次荣膺“首都文明区”称号,并获得中央文明办提名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资格”奖项。为推进海淀区在更高层次上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海淀区委、区政府决定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海淀区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契机,充分发挥驻区中央单位、市属单位、驻区高校、驻区部队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工作领域,整合各方力量,把争创全国文明城区与践行“北京精神”结合起来,把文明创建工作与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动员大会上,海淀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文明委主任孙文锴部署了未来三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

2012年为启动之年,将总结创建首都文明区工作经验,研究创建工作形势和现状,完善创建工作机制,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确定创建工作任务和措施,制定创建工作规划,形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行动方案。

2013年为深化之年,将完善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机制,结合区情特点,把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与改善民生,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和监督机制,提升区域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城市管理,不断提升海淀区公共文明指数,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

2014年为迎检之年,海淀区将建立和完善迎检工作机制,丰富创建工作内涵,提炼特色和亮点,展示创建成果,定期开展自评自查,做好成效巩固与查漏补缺工作,营造迎检氛围,全面落实迎检事宜;2015年,中央文明办评选结果公布后,海淀区将召开全区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表彰。

通过“三步走”,海淀区将重点完成“四个着力提升”的创建任务:着力提升管理文明,着力提升公共文明,着力提升文化文明,着力提升生态文明。

按照《海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2012年工作计划》,今年,海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将紧紧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大力实施“九项工程”,分别为:宣传舆论传播工程、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未成年人领航工程、文化建设繁荣工程、城乡环境优化工程、城市管理提升工程、社会平安维稳工程、行政效能提升工程及普惠民生推进工程。

孙文锴动员全区上下立即进入状态,卯足干劲,进一步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志在必得的信心,坚决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这场攻坚战。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工作任重道远

如今,全国城市及直辖市的城区达700多个,而全国文明城市及城区却的的确确是少而精。

中央文明委每三年表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和文明城区。自2005年中央文明委开始表彰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到2011年一共经历了2005年、2008年、2011年的三届表彰,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及文明城区称号只有50个。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首善之地,已经有西城、东城、朝阳3个城区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区荣誉称号。去年年底,海淀区也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区的提名资格。

可以说,根据当前的形势,海淀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海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获得了区委区政府和四套班子的高度重视以及强有力的支持。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抓手和最新载体,海淀区已经将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摆上了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的议事日程。

其次,海淀区高校云集,高科技企业众多,驻区机关单位众多,驻区部队众多,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海淀区创建文明城区得天独厚的资源。

但是,海淀区创建全国文明区工作也同样任重而道远。

据中央文明办协调组组长涂更新介绍,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过程,将经历实地暗访、入户调查、网络调查、材料审核、全国公示、中央表彰等六个阶段。城区范围之内的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城市管理情况都将成为全国城区测评的量化指标。区委区政府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及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城市建设管理内容,也将被作为测评的重要参考。

“全国文明城区究竟是如何评选出来的?一句话就是市民说了算。”涂更新强调。这其中包含两层含义:首先,市民作为城区的主体,他们的一言一行体现出来的文明程度决定了城区的文明程度;其次,老百姓对文明城区的评价、对政府创建工作的评价才是最有力的测评标准。如何创城、利民、惠民,群众的意见将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海淀区区委书记隋振江认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的领域广、范围大、内容多、要求高,需要全区上下方方面面通力合作,要以“大海淀”的思维统筹调动全区资源,动员群众。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动员大会上,隋振江就海淀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高点定位,凝聚共识。要充分认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重大意义,要以全局视野、高点定位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海淀发展的新规律、新特点和新要求,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心,积极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深入开展。二是坚定信心,迎接挑战。必须认清创建工作的艰巨性,把弱项补强、短板接长,才能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这场硬仗。三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把基础工作与重点任务结合起来,把长远目标与阶段成果结合起来,集中物力财力,全面推进创建工作落实。四是健全机制,规范运作。文明城区创建要着力构建“大海淀、大创建”的工作格局,推动全区各项工作全面开展。五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未来,海淀区人民将以更高的工作标准、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落实好各项创建任务,为海淀区创建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方案 篇4

一、工作目标

1、深化宣传工作,提高干部、教师、学生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

2、深化思想道德建设,提升教职工、学生的文明素养,落实德育实践活动。

3、深化校园环境建设,营造健康、绿色、美观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工作任务

1、做好创建工作的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创建工作精神,提高师生对创建工作意义的认识。

2、根据创建工作测评指标,查找问题,细化措施,确保指标任务的落实。

3、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使校园室外环境美观整洁,室内环境优雅干净,校园文化积极向上。

4、加强师生行为规范教育,通过专题讲座,检查评比等方式,强化教职工师德文明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

5、组织好德育实践活动,做到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形式多样。

三、组织机构

1、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分解任务指标,明确职责。

组长:雷永才、曹力

负责全校创建工作的领导及组织落实。

副组长:姜朝

一、高俊英、周爽

负责所在校区(部门)创建工作

组员:李荣华、丁艳霞、郭燕萍、胡燕、郭会礼、程木昌、苏秋云、闫冉、李桐、周杰。

负责指标任务分解表和创建方案中所涉及的本部门工作的落实。

四、具体安排

1、大手拉小手,“创建文明家庭,打造文明朝阳”家庭签约活动。

2、分校区、分层次召开教职工、学生大会,宣讲创建工作意义及方案,提出工作要求。(4月中下旬)

3、学习内化文明朝阳人基本标准,组织开展相关内容的知识竞赛。(5月中下旬)

4、各校区组织开展“我身边的文明朝阳人”征文活动,并组织评选。(7月)

5、组织召开“文明,从我做起”主题校班会。(5月上旬)

6、组织开展“感动校园”阳光教师、优秀学子评选表彰活动。(3月—5月)

7、利用展板、大屏幕、校刊、横幅、广播、校园网等媒介进行创建工作宣传。(4月—8月)

8、继续开展“五好团队”评选工作。(7月)

9、组织好校本课程——人文讲座,进行国情教育。(4月中旬)

10、组织好心理辅导讲座及心理减压拓展活动。(4月、5月)

11、组织好毕业年级学生的毕业典礼,进行“尊师、孝亲、感恩教育。”(6月中旬)

12、落实党员“创优、争先”活动方案,完成党员帮扶计划。(4月)

13、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开展家长对学校办学质量满意度的调研工作。(5月下旬)

14、组织学生社团走进社区,参与文明城区创建活动。(6月)

15、积极开展校园环境建设。(日常)

四、工作要求

1、创建工作由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责任部门按照总体工作方案和时间安排抓好落实,做好各类活动的组织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2、各校区要根据活动要求,做好资料收集和档案整理工作,确保档案资料规范统一、完整有序。

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相关知识 篇5

1、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区?

答:全国文明城区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区。

2、为什么要争创全国文明城区?

答:“文明城区”称号集中反映了一个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综合环境质量,是做好一个城区各方面工作的总抓手。

3、市民群众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中能得到哪些实惠?

答: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包括“八大环境一大创建”,是具有引领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也是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的民心工程,更是具有基础性、长期性特点的长效工程。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可以更好地改善城区环境,通过展示城区形象,塑造城区品牌,凝炼城市精神,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吸引投资,促进发展;更好地提高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城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整体魅力,增加社会财富与市民收入;更好地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使群众安居乐业、得到实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创建工作主要做法是什么?

答:一是要突出民生导向。二是要加强文化引领。三是要坚持诚信为魂。四是要深化志愿服务。五是要依托榜样带动。六是要坚持共驻共建。

5、全国文明城区的主要评判依据是什么?

答:在《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中,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主要评判依据,使人民群众成为创建文明城区的最有力的参与者、最广大的受益者。

6、一个城区能不能成为全国文明城区,谁应当最有发言权?

答:这个城区的市民最有发言权。

7、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出发点和根本标准?

答:市民群众的满意度。

8、什么是“三个文明”建设?

答: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9、全国文明城区由哪个国家机关命名?几年命名一次?

答: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每三年命名表彰一次。

10、全国文明城区测评考核时,材料审核的数据来源是什么?

答:1)国家或省市(区)统计年鉴;2)各省市(区)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

11、全国文明城区的申报条件有哪些?

答:获得全国文明城区、全国创建文明城区工作先进城区荣誉称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城区不得申报:(1)申报前12个月内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严重违纪、违法犯罪;(2)申报前

12个月内曾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12、全国文明城市(区)获奖后如何管理?

答:中央文明委规定,全国文明城区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每年要进行一次复查,期间工作严重滑坡,出现重大问题的要予以摘牌。三年期满后必须重新参加申报评选,以有效避免“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现象。

13、《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的测评方式有哪些?

答:1)听取汇报;2)材料审核;3)问卷调查;4)网络调查;5)实地考察;6)整体观察。

14、2005年10月,中央文明委首批命名表彰的“全国文明城区”有多少个?它们是哪个城市的哪个区?

答:有3个。它们分别是:天津市和平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北京市西城区。

15、2008年12月,中央文明委第二批命名表彰的“全国文明城区”有多少个?它们是哪个城市的哪个区?

答:有3个。它们分别是: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静安区、重庆市渝北区。

16、全国文明城区的标准是什么?

答:可概括为“八大环境、一大创建”9个方面: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合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

17、《测评体系》的基本结构如何?

答:《测评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基本指标”反映文明城区创建的基本情况,共339项。特色指标反映城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特色、城区整体形象,共5条。

18、全国文明城区测评的“特色指标”中有哪几项?

答:一是创建文明城区先进经验作为重大典型在全国集中宣传过;二是创建工作有创新,有成效;三是获得国家、有关部委的荣誉称号;四是成功承办国际、国内大型活动,得到国际、国家、市级有关部门充分肯定;五是建筑布局,市容环境,社会氛围,市民精神面貌。

19、在特色指标中,城区整体形象体现在哪些地方?

答:1)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公共建筑、雕塑、广告牌、垃圾桶等造型美观实用,标牌广告用字规范,与居住环境相和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2)街道环境、公交车站和农贸市场等卫生整洁有序;3)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气氛祥和;4)市民为人和善,精神面貌良好。

20、《测评体系》使用的实地考察方法,具体有哪几种方式?

答:有三种方式:1)实景(情)模拟验证,如拨打法律服务热线,拨打维权举报电话等;

2)实地调查,即进入现场查证被考察对象是否符合测评标准,如到社区查看相关工作记录等;

3)实地观察,即根据实地观察要求,在实地考察点、在一定时间内,对被考察对象进行实地观察。

21、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对市民的要求?

答:(1)市民要关注要知晓;(2)市民言行要文明、人际关系要和谐;(3)市民要广泛参与文明城区创建活动。

22、在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测评标准中,对“窗口”行业规范化服务有什么具体要求? 答:1)遵守职业道德,服务标准和程序公开,服务规范,诚信守法;2)有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

23、文明城区创建要倡导哪些社会道德风尚?

答:见义勇为、慈善捐助、志愿服务、社会公益(骨髓捐赠等)、人际互助以及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等

24、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对经常参加文体活动人数的比例是如何规定的?

答:全区经常参加文体活动人数应达到60%以上。

25、“经常参加文体活动人数的比例”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答:“经常参加文体活动人数的比例”是指:每周参加文体活动(包括体育锻炼)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的人数(含在校学生)占城区总人口的比例。

26、市民应遵守的公共场所道德行为有哪些?

答:1)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2)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识;3)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等场所安静、文明、秩序良好,无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戏吵闹现象。

27、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对垃圾转运站设施有哪些要求?

答:1)清洁工着装统一,遵章守纪讲安全;2)生活垃圾每天清运,确保场地清洁;3)垃圾车(容器)完好整洁,无溢、跑、冒、漏、滴现象。

28、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对街巷基础设施的要求是什么?

答:1)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工作;2)街巷道路路面硬化,无明显坑洼积水;排水设施完善;3)路灯无破损,功能完好;4)各项基础设施功能完好,确保人身安全。

29、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对主要大街和重点地区面貌有什么要求?

答:1)无违章搭建现象,门前责任制落实到位;2)无违规违章占道经营现象,卫生状况良好;3)无盯人拉客、盯人散发小广告现象;4)无乱张贴、乱涂写、乱设广告牌和单位名牌现象。

30、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对创建工作氛围有哪些要求?

朝阳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知识 篇6

问: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区?

答:全国文明城区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区。全国文明城区是反映城区整体文明、和谐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问:朝阳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朝阳区委、区政府决定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统领全区各项工作,将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测评体系,集成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凝聚全民智慧,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切实将创建文明城区的成效体现在提升社会和谐上,让全区人民共享创建成果。要全面提升文明创建水平,统筹解决民生问题,科学建设管理城市。

问: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能带来什么好处?

答: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可以更好地改善城市环境,通过展示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牌,凝练城市精神,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吸引投资,促进发展;更好地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

明素质,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整体魅力,增加社会财富与市民收入;更好地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使群众安居乐业、得到实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使朝阳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

宝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篇7

一、提炼名人文化, 宣传淮安美名

开国总理周恩来, 1898年3月5日诞生于淮安并在故乡度过了12个春秋。淮安现有周恩来故居,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周恩来故居约两华里有雄伟壮观、气势恢宏地周恩来纪念馆, 在淮安市中心还有周恩来童年读书处, 这些场馆成为淮安百姓乃至全国及世界友人凭吊瞻仰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的纪念地, 也成为全市党员干部“学习伟人周恩来, 崛起江淮作表率”的实境课堂, 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学习他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光辉人格;学习他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淮安另一世界级人物, 即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在淮安区河下打铜巷12号, 座落着吴承恩故居, 国家AAA级景区, 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球首部立体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的拍摄基地。《西游记》里的美猴王孙悟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 历经千山万水, 终于在西天取了经, 这一形象深受世人喜爱, 也揭示了一个颠补不破的真理, “前途是光明的, 但道路是曲折的”, 人要有一颗上进之心, 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 要始终坚信:“天道酬勤, 爱拼才会赢, 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兵仙、汉代三杰淮阴侯韩信, 忍受胯下之辱成就一代伟业, 也说明一个道理:宽容之心是成就大业的美德, 韩信为了感激漂母施粥之恩, 建起了漂母墓, 也弘扬了“知恩图报”的优良品德, 我们感谢大自然, 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衣食之源, 生存之本, 我们感谢身边所有的人, 因为他 (她) 为我们的成人成材成长提供了许多无私的帮助和热情关怀, 只要人人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你就会觉得整个世界处处充满阳光和谐。淮安还曾诞生过巾帼英雄梁红玉、虎门硝烟的名族英雄关天培, 为我们培养一代又一代淮安爱国人士起了前赴后继的激励作用。淮安的河下古镇, 在明清两代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 有“进士之乡”之称, 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所以才成就今天淮安人好学上进的良好学风, 故现代淮安产生了戏剧大家陈白尘, 著名书法家谢冰岩, 著名电影导演谢铁骊, 作品有《暴风骤雨》、《智取威虎山》、《早春二月》、《海霞》等, 著名作家吴强, 代表作《红日》, 著名写实作家张贤亮, 代表作《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牧马人》等, 京剧大师王瑶卿、周信芳、宋长荣, 淮剧泰斗肖文艳、马秀英、王志豪, 现代诗人赵恺等。淮安还产生与李时珍齐名的中医大师吴鞠通, 他所作的《温病条例》在中医史上独树一帜, 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来救死扶伤, 造福于民。今天还涌现了当代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许嘉璐等一批淮安名人。淮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历史古城, 文化名城, 为今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取之不竭, 用之不尽的德育之源。

二、传播淮扬美食, 感悟德理之源

天下至美——淮扬菜, 近日赴日参加“文化中国·中华美食”的交流活动。这是淮扬菜集团第一次走出国门, 不仅带去了舌尖至味, 更传递了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 让总理的故乡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展示, 极大地提高了淮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淮扬菜以其取料广博 (就地取材) 、制作精美、注重火候、擅长炖焖 (软烂嫩滑) 、急炒速烩、清淡入味、咸甜适中、色调雅丽、兼容善变等特点, 在世界美食交流中一枝独秀, 赢得各方赞誉。从淮扬菜的特点来看它充分阐释哲理, 体现道德理念。如:就地取材——体现敬重自然、因地制宜;注重火候——体现做任何事要适度, 千万不要忽左忽右;擅长炖焖——体现在饮食上尊老爱幼;清淡入味、咸甜适中——体现中庸之道 (如周恩来同志在我国外交政策中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伟大构想) , 制作精美、色调雅丽——体现了精益求精, 追求卓越的思想;兼容善变——体现了包容、创新的理念。另外淮扬菜擅长用普通低档食材做出高档水准 (土菜精做) , 朴素而典雅, 体现了党中央对节俭的倡导和对自然的敬重。如以“平桥豆腐”为例, 是将极普通的豆腐片成瓜子大小, 再配以小鲫鱼脑子或虾仁、蛋白浑然一体。制作淮扬菜通常材尽其用, 绝不浪费, 又比如用一条黄鳝可以做出108道菜, 脊背前部“炒软兜”, 脊背后部“炝虎尾”, 腹部“煨脐门”, 血和肠子“蒸小鱼”, 骨头做“挂霜龙骨”……, 再比如“淮安蒲菜”又称淮笋,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就提到了淮安的蒲菜饺子, 因梁红玉曾挖蒲根充军粮, 自南宋后又称“抗金菜”, 现也成为淮安新开发的一道名菜, 即“开洋蒲菜”, 为充分发掘淮扬菜的文化内涵, 淮安设立了淮扬菜文化产业园, 打造了中国淮扬菜集团, 建成了首家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 并启动淮扬烹制技艺“申遗”工作 (如“淮点三绝”:文楼蟹黄汤包、淮饺、烫面饺) 。

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我见 篇8

【摘 要】文章阐述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性;指出了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等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文明城市;创建;对策

自我市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来,城市各级全面动员,鼎力推进,市容市貌得以极大改观,城市环境整体提质;群情高涨,人心思进,城市活力明显增强。至省级文明城市达标前后,已见高潮。但潮落后陋习卷土重来、依然故我的现象,却清楚地昭示我们: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绝不能只是满足于硬件问题的解决,而忽视软件问题-——全民科学素养建设的重要!提高湘潭市全民礼仪素养事关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大局和城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局。

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如火如荼,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距离2017年国检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公共安全亟待加;交通状况有待改进;市容市貌必须改观;市民素养还需提高;等等等等湘潭市城市的文明,说到底是人的文明。广大市民的参与,是湘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因此,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只有充分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才能真正使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那么,如何做才能进一步增强湘潭市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广大市民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积极性呢?本文将围绕如何创建文明城市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与市民互动

“创文对一座城市提出了很多综合性指标,必将有力地促进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广大市民也会感到更加幸福和自豪。”本人认为,从这点上说,湘潭市民对创文应该是非常关注与支持的。 对此,湘潭市委市政府给与了积极回应,加快文明创建步伐,并通过多种形式加以宣传,创建氛围日益浓厚。特别是今年,湘潭新的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上任后,主抓精美湘潭建设,推出了一大批重点工程项目。这些工程项目都是湘潭市民长期关注与期盼的。如沿江风光带,一二十年前就提出修建,但进展非常缓慢,而精美湘潭建设让市民感到希望就要成真。风光带的建成将对市民休闲、出行、市区旅游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着精美湘潭建设的推进,湘潭的变化会更快、更大。”本人认为,湘潭市委市政府不但要持之以恒地抓好精美湘潭建设,而且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不断强化市民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关注城市建设与发展,从而积极参与其中。 本人欣喜地看到,在精美湘潭规划公示方面,湘潭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每个项目的规划设计,湘潭市委市政府都通过微信、电话、报纸、网络等方式,向市民征求意见建议。本人建议,今后,这种宣传互动也要紧随项目的发展,对相关情况及时公示。

文明创建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湘潭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也诞生了许多历史名人,留下了很多历史建筑。但随着时间流逝,一些古建筑已不复存在。 本人认为,从考核评比上讲,这直接关系到文明创建的实际效果,而从文化价值上讲,这些历史人物、事迹、古迹是湘潭的魂、湘潭的根,也是最让湘潭人留得住乡愁的地方。我建议建议,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保护好城市古建筑。“保护的最好办法就是发动群众,让他们积极参与、监督。”我建议,应将古建筑保护列入精美湘潭建设统筹考虑,达到新城市与旧风貌的和谐统一。

精美湘潭建设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是硬件条件,而提升市民素质则是软件要求。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如何做文明市民的宣传,即文明市民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并长期坚持下去,让市民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 做好“人”的工作

近年来,围绕湘潭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我常常深入机关、学校、医院、企业、街道、社区等地,进行文明礼仪知识讲座。热心创文的我,目前,还在就《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礼仪素养的路径和对策》等课题进行研究。“创文与每个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市民的参与率就是创建的成功率。”湘潭对创文非常重视,做了很多工作,但市民对文明创建的认同感还需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通过进行过创文知识讲座100多场次,本人发现,尽管湘潭通过宣传展板、文娱活动、发放资料等多种方式,营造了创文的良好氛围,但很多人对创文是什么、为什么创文、创文跟我有什么关系、创文我该做什么等等问题,仍然不知晓、不理解甚至抱怨。

出现这种情况,应该还是宣传没有到位。如何进一步增强市民创文的意识,进而支持创文,参与创文?关键是做好“人”的工作,通过多种形式,把一些人集中起来,重点宣讲什么是文明创建,市民应该怎么做,然后口口相传,共同进步。如同有的老师平时对评职称不关注,不在乎,不行动,临退休才感叹诸多。如果,我们事先做工作,讲清楚评职称对他们有什么好处,不评有什么坏处,唤醒他们的意识,然后让他们制定近期与远期目标,并且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目标就能一步步地实现。

创文亦然。不真正唤醒市民意识,万事空谈。如今时间紧迫,必须制定时间表,分块、分层,组织一批得力的人,做有渲染力的宣讲,然后一步步实施创文工作,才会有好效果。

首先,要组建一支创文宣讲队。尽量吸纳一些有一定理论水平、文明素养高的创文热心者、优秀代表,讲清楚创文的意义,并提出具体要求。

其次,一定要采取分块、分层的集中宣传方式,时间长短不一,人数不限。尽快对创文宣传相关情况进行摸底,对效果不佳的再制定宣讲计划。宣讲要覆盖不同的对象,如机关、学校、医院、企业、街道、社区等。以社区为例,把所有居民集中起来不现实,那么可以要求一些居民代表参加,再由他们将宣讲的内容传达给其他的居民。

只要每个市民都积极参与,围绕创文工作,真正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那么我们的市民就都将成为文明的市民。家庭是文明家庭,小区是文明小区,街道是文明街道,湘潭当然是文明湘潭了。“没有文明人,哪来文明城?!”

三、提高市民礼仪素养常态化

礼仪文化的功能是造就和谐社会,就个人来说,求人际和谐、家庭和睦,立足人际文明秩序之协调;就国家来看,求国强国泰,立足于社会大秩序之稳定。礼仪文化不仅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同时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的功能,譬如建立规范与秩序、培养人们共同的价值标准,以及通过社会化过程来传递社会文化、内化价值规范、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等。礼仪文化使人类的社会交往在一定规范内进行,使社会关系更趋和谐。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方面来看,礼仪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礼仪是有关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湘潭市能否步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全民礼仪素养事关全局。湘潭市如果有幸步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提高全民礼仪素养的常态化建设,同样至关重要!

作者简介:

贺亮明(1964-),女,汉族,湖南湘乡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教授职称,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田芸(1987-),女,汉族,山东沂水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讲师职称,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比较研究、职业教育实证研究。

刘勇(1973-),男,汉族,湘乡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职称,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

上一篇:qq群早上问好暖心句子下一篇:横吹曲辞?折杨柳,横吹曲辞?折杨柳欧阳瑾,横吹曲辞?折杨柳的意思,横吹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