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与故事

2024-07-14

历史名人与故事(共11篇)

历史名人与故事 篇1

李牧(?-前229)战国时赵国名将,柏人(今隆尧)人,封武安君。他率军20万,常据代、雁门一线守边,抵抗匈奴入侵,保持了赵国边疆的安宁。秦、赵长平之战后,李牧以大将军升为相国,率军抗击秦国入侵。公元前229年,在赵国亡国前夕,因遭谗被杀。

白起(?—前257)战国时秦国名将。郿县(今眉县)人,秦昭王时,从长庶长官至大良造,屡战获胜。昭王二十九年,攻克楚都郢,以功封武安君。秦赵长平之战,大胜赵括,坑杀赵军40万。秦赵邯郸之战时忤昭王,又为相国范雎所忌,迁之阴密,被迫自杀。

苏秦(?-前284)雒阳(今河南洛阳)人,字子季,战国时奉燕昭王命入齐,从事反间活动,使齐疲于对外战争,以便攻齐为燕复仇。齐湣王末任齐相。后劝齐王与赵等五国攻秦,被赵封为武安君。后燕将乐毅联合五国大举攻齐,其反间活动暴露,被车裂而死。

韩令坤(923-968)北宋将。磁州武安(今河北武安挂金欲人)人。后周时与赵匡胤同事周室,领镇安节度使。

郭资(1361-1433)明初重臣,武安西马庄村人。字存性,号静岩。明洪武十八年(1385)进士。之后10年内官自户科庶吉士升至北平左布政使(从二品),深得明太祖赏识。明成祖即位后,任户部尚书,兼掌北平布政司事,并授命筹建北京城。仁宗时,升郭资为太子太师。宣宗即位,又拜66岁的郭资任户部尚书,并给以“免趋朝,赐钞二万贯”殊荣。郭为报恩,抱病坐署办公,寒暑不避,百事亲断,终于任上。宣宗为此罢朝,遣礼部尚书赐祭,敕工部制棺营葬,赠进光禄大夫(正一品)柱国,谥“忠襄”。居高位而不谋私,为四朝股肱之臣,全始全终,极备恩宠,为明代所鲜见。

李君羡(593-648)唐代武安人。开始为王世充的骠骑将军,后因厌恶其为人,率部投奔李渊,随秦王李世民逐鹿中原。[24]

通利渠的故事

武安城西岭湖北,原有一条沟名曰通利渠。为啥叫通利渠呢?还得从500多年前说起。

那时武安城西这条沟河,起源于今庄子营村北,流经今师范北墙外沟中,又经奶奶庙入西门到西关街,流入南关。那时虽然没有师范、奶奶庙,这条河也不知流了多少年,每到雨季,南关大街头水深尺余,房舍店铺进水,百姓深受其害,只盼望有人能除此害为民造福。

明成化年间,香河举人奈永昂来武安任知县,到任的头一年夏天就遇到多年不见的大雨。每当大雨,武安各地沟满河平,各地灾情不断,城内更是店店进水,货物水浸,满街疏菜瓜果,商家怨声四起。奈知县闻后冒雨走出西门,只见从西而来的涛涛洪水涌过城内,南关街两侧店铺早已关门,有的店铺正用沙土袋挡阻洪水。奈知县在雨中呆了一个时辰,不得其解,如此之大的水从可而来呢?

雨过天晴,奈知县和师爷又来到南关街,街头店员,百姓议论纷纷。有的说:“我们年年交费纳粮,年年洪水从门前过,县太爷也不管。”有的说:“县太爷衙门新修不久,风雨不浸,那管咱们百姓死活。”人们七嘴八舌,说什么难听话都有。一位老人从店内出来,对众人说:“我这药店不知被水坏了多少药材,今年虽有准备,谁知前二天刚来了十几麻袋草药又给水泡了,从我店里流出去的水包治百病。真没办法向掌柜交待。”奈知县听了也没说什么,上前给老者行了一礼,问道:“老人家,你看这水是从何而来,县城咋有这么大的水呢?”

“客官,听你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老人问道:“县城之内大水也非一、二年了,哪个知县来了都说治水,又收银又捐税,就是光打雷不下雨,一下雨就成灾呀!”老人望望这位留山羊胡子的中年人说:“这城西有一条河,有几里地长,一下雨,四野之水都汇入此河,河水顺河而东都流到了城里,要不那来的这么大的水呢?我觉得,要是把这水道改一下,或许会好些呀。”

奈知县听了点头称是,拜别了老者往西而支去。出西关之后,看见一沟,沟两侧荒野一片,沟底泥沙乱石洪水未断。奈知县上了南岸,只见南侧往南低下,土包疙瘩十分难走。南走不远,又一沟出现在眼前。他问师爷道:“眼前这条沟河通到哪里?”师爷看了看说:“再往南就通城南的玉带河了”。奈知县说:“如果将北面流向城内的沟河与眼前这条沟河打通,把河水引向玉带河,不再往城内流水,这不就解百姓之忧了吗?”师爷又观望了一下,指着这高低不平的荒地说:“这条沟与北面河沟相距有半里地,工程可不小啊!”

奈知县兴奋地说:“历史上我们祖先就有开运河之先例,咱们就不能开挖半里河沟改了河水,再不让城中百姓 骂娘了?”

几天后,县衙出了告示,要挖沟改水,要城内百姓店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为子孙后代造福。百姓闻知,纷纷响应。开工之后,奈知县天天出现在工地上,工地上肩挑人抬好不热闹。一个冬天过去了,一条近一里长宽丈余的新沟使南北两沟贯通了,新筑的土挡住了往城内流水的沟口,原来的沟里,回填了开挖新河的泥土,又成了几亩好田地,百姓们又放鞭炮,又打锣鼓,热闹了几天。

当年的七月,又是几天的大雨,奈知县冒雨出了西门,在南关口关庙前南望南关街,昔日的洪水串街再也不见了,市面和平时一样,买卖照常开业,百姓脸上有了笑容。但他还担心新筑的堤坝,又赶往城西,站在新筑的坝上,望着南流的洪水,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历史名人与故事 篇2

一、故事教学法在实际运用的合理性

故事教学法是新课程理念催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以教学大纲、教参为本, 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授课。学生在台下听着老师诉说历史, 只能跟着老师的步伐在课本上圈点勾画, 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教师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故事教学法注重教师以讲故事的辅助教 学, 学生用心倾听, 待听完后老师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再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讲解。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故事教学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 在一定的学识水平基础上,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 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文字资料以“说书”的形式让学生听, 教师尽可能再现历史事件, 让学生“身临其境”或者“感同身受”地理解历史。此种历史故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了历史故事以外的知识, 增强了历史的趣味性, 提高了历史学习兴趣, 培养了历史思维能力, 促使学生喜欢历史, 达到理解历史的教学目标。

二、故事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成功实践

高中阶段历史有选修与必修教材, 打破了新课改前以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史的教材体系。笔者选取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方法部分内容, 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 利用故事教学法, 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如果能用一些历史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 用故事设置悬念, 就能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中, 在讲到《马关条约》签订时, 我讲述了《马关条约》签订的一些历史故事材料。讲完故事, 我问:“日中谈判时, 日本点名要李鸿章做清政府的谈判代表, 谁能说说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 我讲述《马关条约》的内容, 让学生深刻理解。

(二) 增加故事信息, 弥补教材的不足。

由于高中教材的历史深度性与教材文字材料有限性等因素, 一些历史事件 (内容) 或者历史改革 (思想) 等教材中用几句话概括。一些学生不明白, 但是平时练习或者考试会碰到。教师如果能寻找一些与这些有关的历史故事, 那么一是能让学生扩大知识面, 二是能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三是能弥补教材不足。

例如, 在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辉煌灿烂的文学》中, 对于这个单元的教学, 教师可以不必重点讲, 只要选择几个知识点点拨, 主要让学生自学即可。为此, 在讲述唐宋文学成就中, 我用故事教学法讲述了李白、苏轼的文学历史趣事。李白作为唐朝诗歌的辉煌成就的佼佼者在教材中有提及, 而李白的官场生涯讲得少, 我讲述李白让高力士拖鞋的历史故事, 无形之中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 让学生适当放松。谈到宋词文学成就时, 我问宋词代表人物能否说几个? 能否找一些与他们有关的历史故事让大家了解下。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没有问题, 对第二个问题, 我给他们补充了苏轼与三位妻子的爱情故事。

(三) 利用故事总结, 巩固知识。

用历史故事结束课程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还能让他们巩固知识。在教学选修1《商鞅变法》单元中的《“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时, 教材中提到商鞅变法的一系列措施 , 然而却落得个被处以“车裂”酷刑的结局, 很多学生说这个成功的改革家反而这样的下场, 好可惜, 好人难做……学生对商鞅悲惨命运顿生怜惜之情与统治者的残暴的憎恶之情。我给学生一边幻灯片展示, 一边讲述了秦王派兵全国追捕商鞅的历史故事。商鞅逃跑到边境旅店住宿时, 被旅店老板以商鞅自己颁布的法令而拒绝了商鞅住宿, 这就说明商鞅死后变法成功的历史, 为以后秦国一统六国奠定了基础。这为下一节新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内容做了开端。

用历史故事法教学的案例还有很多, 故事开发需要老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自主运用。

三、关于故事教学法的改进反思

对于在高中历史中运用故事教学法授课, 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一) 历史故事要具有效性。

历史故事教学法要服务于教学, 故事要与内容有关。历史教学注重还原历史的真实事件 (现象) 或者真实史实, 教师选择的故事不是随意性、漫无目的的, 不要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讲述与教学无关的内容。要以故事为教学素材, 对故事设问, 引发历史思考。

(二) 历史故事要讲究时机。

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 结合授课内容合理讲述故事。教师要设计好教案, 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条件下能用历史故事教学法需要预设。

参考文献

[1]谢琳霞, 张冠科.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运用[J].宁夏教育, 1999 (7-8) .

[2]陈向青.“故事时间”教学实践初探[J].历史教学, 2004 (01) .

[3]祁国领.运用历史故事提高教学效果[J].青海教育, 2006 (7-8) .

故事与历史 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堂提问;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历史教学中课堂通常是由教师口述说一下这段历史,有时候还会照本宣科。课下学生也只是把相应的历史作业完成,而不会更深一步地去挖掘历史、欣赏历史,使得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不到应有的巩固,这就严重影响了历史知识的掌握。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展望新课改,我想这将是一次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命,这将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换汤不换药是不行的,教材更新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也要做相应的更新,使之适用于新教材。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发展。所以,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正确看待历史、学会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提倡学生自主的、合作的和探究式的学习。面对新教材,我们应该怎样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呢?下面是我认为的比较实用一点的思路。

一、让学生学会提问

历史学科如果生搬硬套会使学生感觉比较乏味,而传统观点的误区认为历史课就是背背而已,就是把书上的知识一成不变地转移到脑海中而已,这也使得学生对其难度认识不够,所以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教师的创新了,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提出质疑,不只是书上的知识,只要是相关的课外延伸都可以提出,从而使得课堂充满气氛。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例如,教学《辛亥革命》一课时,向学生提问: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有哪些?如何正确认识“历史”这个因素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讨论的效果不高,我会适时地向学生讲一下当时的情形,以讲故事的形式让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引导学生提问。在这种参与下,我相信学生会更好地参与课堂,更好地理解历史。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在自主学习课堂中,我依据这一理论,大胆的鼓励学生提问题。

二、让学生学会讨论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例如,对于苏联的解体,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苏联会解体吗?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三、让学生学会讲述历史

听一百遍不如自己说一遍。每天上课时,教师可以在讲课开始前抽出五分钟让学生讲历史。不是复述,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从某个角度以小故事的形式说给大家听。每个学生都有讲的机会。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课上更活跃,也可以在课下更积极地去了解历史。课堂是学堂,学生要学会学知识,还要学会运用知识,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习展示的平台。我们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品尝成功的喜悦。

四、让学生学会表演历史

表演往往能够深入人心,是因为它生动形象,更能感染人,尤其对于表演者,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每当一个单元结束时,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个角度或者情节,然后表演出来,每组时间控制在十到十五分钟。这样下来,学生通过表演前的准备以及表演时的深入人心,可以将这个单元的历史知识牢牢掌握。

以上几种方法就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悟和方法。当然,学法指导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有些步骤或做法在具体的操作中并无课前课后之分,只不过是各有侧重而已,学法指导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使之能更好地自主学习,使之对知识的掌握更具广度,对知识的理解更具深度,对知识的应用更具创造性。我坚信,学法指导贵在坚持,重在方法,如果大家共同来重视这方面的探索,定能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朱煜.走进高中新课改:历史教师必读[M].2005-04.

[2]袁金华.课堂教学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名人故事:欧姆与欧姆定律的故事 篇4

乔治·西蒙·欧姆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父亲自学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并教给少年时期的欧姆,唤起了欧姆对科学的兴趣。16岁时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与哲学,由于经济困难,中途缀学,到18才完成博士学业。欧姆是一个很有天分和科学抱负的人,他长期担任中学教师,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

欧姆对导线中的电流进行了研究。他从傅立叶发现的热传导规律受到启发,导热杆中两点间的热流正比于这两点间的温度差。因而欧姆认为,电流现象与此相似,猜想导线中两点之间的电流也许正比于它们之间的某种驱动力,即现在所称的电动势。欧姆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这方面进行研究。开始他用伏打电堆作电源,但是因为电流不稳定,效果不好。

后来他接受别人的建议改用温差电池作电源,从而保证了电流的稳定性。但是如何测量电流的大小,这在当时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开始,欧姆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用热胀冷缩的方法来测量电流,但这种方法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后来他把奥斯特关于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和库仑扭秤结合起来,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电流扭秤,用一根扭丝悬挂一磁针,让通电导线和磁针都沿子午线方向平行放置;再用铋和铜温差电池,一端浸在沸水中,另一端浸在碎冰中,并用两个水银槽作电极,与铜线相连。当导线中通过电流时,磁针的`偏转角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他将实验结果于1826年发表。

1827年欧姆又在《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中,把他的实验规律总结成如下公式:S=γE。式中S表示电流;E表示电动力,即导线两端的电势差,γ为导线对电流的传导率,其倒数即为电阻。

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并遭到怀疑和尖锐的批评。研究成果被忽视,经济极其困难,使欧姆精神抑郁。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金牌,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

欧姆在自己的许多着作里还证明了: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和传导性成反比;在稳定电流的情况下,电荷不仅在导体的表面上,而且在导体的整个截面上运动。

人们为纪念他,将测量电阻的物理量单位以欧姆的姓氏命名。

更多的相关优秀作文素材推荐:

成语故事:姜太公钓鱼

名人故事:王宝强的成长故事

与大师握手名人故事 篇5

“钢琴王子”克莱德曼的中国巡演刚一结束,等待索要签名的拥趸就排成了长龙。大厅里人头攒动,拿到签名的“粉丝”欣喜若狂,好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时,一对引人注意的父子排到队伍前头。克莱德曼习惯性地拿起签字笔,客气地问他们想签到哪里。不料,这位父亲竟然说:“我们不要签名。”

此言一出,众人惊诧不已,纷纷把目光聚集在这一对等候几个小时却不要签名的父子身上。

“我有一个不情之请,”这位父亲看着克莱德曼说,“我想让我的.孩子握一下您的双手。”周围的人更加不解了,纷纷上前看个究竟。

这位父亲向克莱德曼深鞠一躬:“您是我非常尊敬的钢琴大师。”然后把儿子拽到身前,摸着他的头说:“这个孩子对钢琴很有悟性,打小就苦心练琴。这两年,他接连获奖,每次比赛总是拿第一。”克莱德曼眼里流露出赞许之意,示意他说下去。

“他有些飘飘然了,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尤其是最近,他到处炫耀琴技,根本没有心思练琴。我今天一是为仰慕大师风采而来,二是想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怎样才算真正的钢琴家。”

克莱德曼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发掘天才钢琴家的良机。他把自己那双与钢琴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大手伸到孩子面前,微笑着说:“来吧,孩子,你是好样的。”

看着那双手,孩子的小手竟迟迟不肯伸上前去。和克莱德曼的十指接触的瞬间,他似乎被克莱德曼指头上厚厚的老茧电到了一般,猛地一缩。那双小手就这样久久地悬在空中,孩子明亮的双眼痴痴地望着对方,嘴里不停地念叨着:“钢琴家,钢琴家……”

此后,这个在钢琴方面天资极高的少年又开始焚膏继晷地苦练琴技,终于获得巨大的成功。

名人与对联的故事名字 篇6

天宝元年, 唐玄宗连下三道诏书徵李白入京。自此李白常伴玄宗左右, 起草文诰诏令, 引起一些朝中权贵嫉妒万分, 总想找机会令李白出丑。某日, 正值十五。 一班权贵同朝中文武重臣, 陪玄宗赏月之时, 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出了一条上联, 要李白即时应对:

天上月圆, 人间月半, 月月月圆逢月半;

对一两条对子, 当然难不到李白, 他不假思索地说道:

今夕年尾, 明朝年头, 年年年尾接年头。

满朝文武无不满口称赞。

七岁李沁妙联对张说

唐玄宗开元十六年, 在京城长安举行了一次选拔人才活动, 在神童比试中, 人才辈出。特别是其中九岁的员滕, 口齿伶俐, 聪敏过人, 所向披靡。玄宗大喜, 问及左右大臣, 还有没有这样的神童, 一位大臣说道:员滕的表弟李沁, 年方七岁, 才学不在员滕之下。玄宗闻言, 便命人快马带李沁入宫。李沁到达后, 玄宗正和张说下棋。玄宗见李沁稚气未脱, 有些失望, 便命张说出一上联, 要李沁当场应对:

方若棋盘, 圆若棋子, 动若棋生, 静若棋死;

张说说完, 便命李沁对出下联, 并且要在下联避开“棋子”二字。李沁听完上联, 专心想了片刻, 缓缓地道:

李白中秋对年尾

天宝元年, 唐玄宗连下三道诏书徵李白入京。自此李白常伴玄宗左右, 起草文诰诏令, 引起一些朝中权贵嫉妒万分, 总想找机会令李白出丑。某日, 正值十五。 一班权贵同朝中文武重臣, 陪玄宗赏月之时, 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出了一条上联, 要李白即时应对:

天上月圆, 人间月半, 月月月圆逢月半;

对一两条对子, 当然难不到李白, 他不假思索地说道:

今夕年尾, 明朝年头, 年年年尾接年头。

诸葛亮对联反讥周瑜

诸葛亮十七八岁时已经风度翩翩, 聪明绝顶, 黄承彦想将女儿许配给他, 但诸葛亮因黄小姐传闻貌丑而拒绝。一日, 诸葛亮登门拜访黄承彦, 见一些用木头做成, 装了机关的狗, 老虎及驴, 正在如同真的一样在干活。诸葛亮一问之下, 方知是黄小姐所u。诸葛亮立时走到黄承彦面前施礼说:学生今天特来拜见岳父大人, 就此成就了姻缘。周瑜闻得此事, 在江东会同诸葛亮商议破曹大计时, 出联讥讽诸葛亮:

有目也是“目丑”, 无目也是丑, 去掉“目丑”边目, 加女便成妞,

隆中女子生得丑, 百里难挑一个妞。

诸葛亮听罢, 心中有气, 但仍然不动声色。在周瑜意气风发之时, 才吟道:

有木也是桥, 无木也是乔, 去掉桥边木, 加女便成娇,

江东美女数二乔, 难保铜雀不锁娇。

注:铜雀乃曹操所建铜雀台, 是他的妃嫔t望他的陵墓之用。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运用 篇7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的重要意义

历史故事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简单的历史故事, 可以加强历史课程的趣味, 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促使其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 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故事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 (1) 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 对有趣味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因此,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 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好奇心理改进教学方式, 可以让课堂氛围不再单一乏味, 从而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例如, 教师讲解《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时, 可以穿插“晋楚争霸”“马陵之战”“桂陵之战”等历史故事, 以丰富课程内容, 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 将历史故事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容易地接受和理解历史知识, 此外, 学生可以从故事中获得各方面启迪, 如思想、价值等。 (3)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选择适当的历史故事穿插于中学历史教学课堂中, 不仅顺应改革发展, 还能丰富历史教材内容, 对其进一步补充说明。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运用措施

1. 运用历史故事导入历史课堂教学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与课堂的开始息息相关, 好的课堂开始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进而激发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有助于课程内容知识地学习。所以,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课堂开始时的导学, 通过有效的导学方式吸引学生对该堂课历史知识的注意力, 如历史故事。历史故事来源广泛, 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古诗词, 都能从中找到一定历史的故事。教师运用历史故事作为教学的开始, 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并将所学历史知识与听到的故事联系起来, 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地理解与掌握。例如, 教师讲解北宋的“靖康之变”时, 可以引入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的“靖康耻, 犹未雪;臣子恨, 何时灭。”虽然岳飞与“靖康之变”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岳飞是著名的抗金名将, 一直力主北伐, 以收复失地。教师讲靖康之变时, 借助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的词句与其抗金故事引出主题, 可以让学生很有兴趣的学习“靖康之变”这一章节。

2. 运用历史活跃课堂气氛

历史课程教学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 有了良好的课堂开端, 还需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历史故事, 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同时扩大知识面。因此, 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与知识接受水平, 适当地从历史教材中选择原有的历史故事, 或者引用课外的历史故事, 进行教学环节的知识过渡, 这种方式不仅不会给学生学习思维造成影响, 还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例如, 教师讲解“五四运动”时, 可以先对俄国十月革命进行阐述: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那么“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什么呢?“五四运动”能否向俄国十月革命一样取得成功呢?教学中运用相似的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有助于促进历史教学的有序进行。

3. 运用历史故事结束课堂教学

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内容紧密联系, 彼此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 所以,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 必须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对其结构布局进行完善, 以免教学内容出现前后不相称的情况。例如, 教师讲解太平天国运动时, 向学生提出:太平天国运动最后为什么失败了?运用历史故事结束课堂教学, 可以有效控制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历史学习与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结束。结束课堂教学后, 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学生了解的课内外历史知识进行练习命题, 检查学生历史知识掌握情况, 并在加强学生解题技巧的同时, 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例如, 教师可以将“商鞅变法”的历史故事变成训练题, 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写出相似的历史事件及事件结果。运用学生熟知的历史故事, 可以让其练习时有内容可答, 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历史名人与故事 篇8

在《国家地理》百余年的历史中,约瑟夫·洛克(JosephF.Rock,1884-1962,美国人)被认为是其最著名的作者之一;他在中国的探险报道“把连摄影师都不太知道的充满异域风情的王国、远方的人们和白雪覆盖的山峰,带进了读者的起居室。”①

洛克于1922年2月从缅甸进入中国云南,当时是受美国农业部的派遣,到东亚考察和采集对美国来说稀缺的,有较高经济价值或观赏价值的树种、农作物种子、园林观赏类植物种子,后来受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国家地理》杂志的委派,在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地进行探险活动和拍摄报道。1932年后,他将主要精力转入了对纳西历史文化的研究,撰写了《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和《纳西—英语百科辞典》等著作。到1949年8月丽江解放离开云南,洛克在中国生活工作的时间跨越27个年头,其在《国家地理》发表的关于云南、四川、西藏交界地区的探险报道,启发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1900-1954)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创造出喜马拉雅山北麓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由此洛克成为“香格里拉”的始作俑者。

一、是植物物种和标本采集者,

也是盗贼和商业间谍

与之前拍摄中国的西方摄影家相比,洛克的照片自成一路:前者主要拍的是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或名胜建筑,而洛克的镜头中满眼皆是高山峡谷、地表植被、地理地貌、植物特写以及旅途中的自然风光;偶尔拍摄探险中所遇的少数民族,基本是简单的人像,社会生活类照片很少。这种拍摄方式鲜明地标志出了洛克在华的职业身份:植物物种和标本采集员+地理探险者。

要说洛克与中国,不能不提到弗兰克·梅耶(FrankN.Meyer,1875-1918)。

梅耶是美国农业部在东亚的植物物种和标本采集员,在中国工作了8年,曾穿越中国西北、蒙古、东北直达朝鲜;继而又经高加索地区再次进入中国西北,经新疆、甘肃、西藏东部和四川,沿长江顺流而下考察中国江南;从1916年起又以北京为中心考察华北,1918年6月在南京附近跌入长江溺死。梅耶死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1919年专门刊发纪念文章,说他从中国“向(美国)国内运回了数以千计的植物种子和样品。如今梅耶发现的植物已经在美国的田野、果园、林荫道和栅栏旁生长起来了。如果他还活着,他会高兴地发现自己做了一件多么伟大的工作。”②今天美国人吃到的无核柿子、北京梨、中国枣等的种子当时就是由梅耶从中国采集后盗运回美国的。1920年,洛克就是作为梅耶的后继者被派到东亚。

1922年,洛克开始在云南搜集植物物种和标本的工作。到1925年,他寄给华盛顿斯密松学会、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等机构仅植物物种和标本就超过6万件,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哺乳动物标本,这些物种和标本被分送给哈佛大学阿诺德植物园等机构。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主席吉尔伯特·格罗斯夫诺特地在《国家地理》杂志上以《国家地理学会的云南省探险队》为题撰文表扬了洛克。③1928年4月—9月,洛克从丽江经永宁前往四川木里和今日亚丁附近的央迈勇等三神山探险,此行采集植物物种标本数千种、飞禽标本700多种。1929年洛克到康定西南的贡嘎山探险,采集植物标本317种,单是杜鹃花一项就有163个小类,另有鸟类标本1703件。

值得注意的是,洛克这种集物种采集者、探险家、记者的身份于一体的情况,在当时来华旅行的很多外国人身上一度普遍存在,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想方设法,将中国的某些东西倒腾出去。比如与洛克同时在中国探险的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华中探险队的领队弗雷德里克·乌尔森,1925年曾驾车穿越蒙古地区(包括内蒙和外蒙,当时均属于中国领土),在贺兰山等地肆意采集植物物种、猎取鸟类等动物标本。在城镇住下后,他们张贴中文写的大红海报,征求购买任何野生动物,“很快一条长龙就排在我们院子里,从带着几根鹰羽毛的老人到提着老鼠尾巴的小孩,都前来响应我们的广告”,④短时间内就搜集了大量动植物标本。英国植物学家厄尼斯特·威尔逊(ErnestH.Wilson,1876-1930),在1899-1911年多次到中国四川、云南、重庆等省市搜集植物物种,数量多达4700种植物,65000多份植物标本,将1593份植物种子带到了西方,其中包括很多中国独有的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物种,比如中国珙桐、猕猴桃等;他拍的照片,与洛克的照片如出一辙。

对类似洛克、威尔逊、乌尔森这样的种子采集和地理探险活动,现在我们的很多报道和评论怀着一种十分浅薄的浪漫主义情怀,将其当作纯粹的科学研究和地理探险活动来看待,却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在农业作为主要经济产业的时代,种子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特别是某些本土特有植物品种,往往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这些种子被盗走,可能会对本土相关产业产生致命影响。近代国际贸易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就是中国与英国的茶叶贸易的逆转。经济学者郎咸平做过这样的梳理:鸦片战争之前,英国因为要从中国进口大量茶叶,每年需要向中国输入大量白银,以至于要到墨西哥开矿,再将白银运到中国,成本极高。此后便想出了用鸦片换中国白银、再用这些白银买中国茶叶的坏招子,于是有了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但短时间内,用鸦片换取的白银还是不敷进口茶叶之用,于是英国人就开始琢磨第二步了:“1848年,东印度公司派经验丰富的皇家植物园温室部主管罗伯特·福琼前往中国。这家伙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说他是苏格兰植物学家和探险家。我们当时愚昧无知啊,也搞不懂这个苏格兰跟和我们签订《南京条约》的英格兰有什么关系,于是这家伙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中国内地,深入福建山区,拿到了我们严加看管的茶叶种子,考察记录了茶叶的栽培方法。最后,他带回去了2万株小茶树和大约1.7万粒茶种,并带走了8个中国的茶叶工人和茶农。此后,印度的茶叶开始取代中国的茶叶登上贸易舞台,到1890年,印度茶叶占据了英国国内市场的90%,中国在这场贸易战和商业间谍战中完全落败,成为彻底的看客。”⑤

nlc202309041045

这就是洛克、威尔逊之流在中国进行采集、探险和科研的真相。他们的采集活动与斯坦因、伯希和从莫高窟藏经洞骗走敦煌卷子性质是一样的:他们是学者、植物学家、探险家,也是不折不扣的骗子、盗贼、商业或文化间谍。

二、 暴雪中的拍摄与土匪枪口下的行走

洛克受《国家地理》委托的探险集中在1923-1932年之间,其在《国家地理》发表的9篇文章也几乎全部撰写于这一时期。高山峡谷、原始森林、竹索渡江、茶马古道;跳大神和酥油花、脏乱不堪的旅馆、使用毒箭的土著人、杀完人继续念经的喇嘛土匪……这些典型的“东方元素”成了洛克“中国故事”的基本背景和主要情节。在这样的背景中,洛克作为一名勇敢智慧、毅力超强、善于与人沟通、勇于征服自然且代表着先进社会的白人探险家的形象被塑造出来。在他的报道中,他不厌其烦地宣称自己是到达某高山、目睹某景观的“第一个白人”—他在中国的探险构成了白人征服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白种人种族优越论的有力见证,他深感骄傲。

洛克的探险旅行以奢华和美国做派成为谈资。“在旅途中,他的部落侍从们被分为一队前卫和一队后卫,前面的一队由一名厨师、一名厨师助理和一名管理全队伙食的男仆带领,精心确定了与洛克有一段在视野中隐蔽的距离。用餐时,地上铺上豹皮地毯,上面安放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桌面上铺有亚麻桌布,银质餐具和餐巾安放其上。我们到达时,饭已快做好了。晚餐后,通常是用茶,然后饮烈性甜酒。洛克教会了他的厨师们烧地道的奥地利菜。他时常接受当地官员和乡绅们的宴请,尝够了中国式的美肴。他吩咐侍从用轿子把自己抬着进入陌生的城镇以显示他这个人的重要地位,许多围观的民众还以为他是一位外国王子。”⑥1931年,在云南与洛克同路的埃德加·斯诺这样记录洛克的旅行。

但更多的时候是艰苦和危险。1929年3月,洛克率队到康定西南的贡嘎山探险并采集动植物标本。他带着20多名纳西随从,16匹骡子驮着足够7个月的给养,另外还带着“几大箱的摄影器材、胶卷和彩色底片、显影剂、咖啡、听装牛奶、茶、可可、黄油、面粉、盐、糖和一些听装蔬菜……大量的用竹子纤维造的纸,可以用作吸水纸吸干植物标本的水分,还带了捆得紧紧的两大箱轧好的棉花用以保护鸟的皮毛,以及很多箱在丽江以南的和清制造的白色纤维纸,用来包装干了的植物标本。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的装备中还准备了医药箱”。⑦这才是洛克旅行的典型情景。跋涉了一天之后,其他人可以休息了,而洛克的晚间工作才刚刚开始:“必须写下详细的日记,取出胶卷放入胶卷盒中,再摸黑装上新胶卷,采集的各种植物标本必须写上标注,注上名称、采集地。”⑧经康定前往贡嘎山口时遇到了暴风雪,到了山口,“积雪更深了,暴风雪也越发猛烈。由于我们身处在树木线以上,除了一堵略呈紫色的白墙外,什么也看不见,我好像已迷失在一片白色的漩涡中。”就在这样的风雪中,洛克带着他的探险队翻越了海拔16000英尺(约4850米)的山口,而在海拔14300英尺(约4300米)的地方,他支起相机,“为在雪中、在满是冷杉和杜鹃树林中的随队队员们拍摄。”⑨

旅行中最严峻的挑战不是来自于自然,而是贫穷与乱世的副产品—土匪。洛克遇匪无数,之所以能够逢凶化吉,首先是他所雇用的纳西随从刚烈忠勇,人数虽少(一般是10多个人),但关键时刻以一当十,屡次救洛克于危难之中。洛克曾说:“我那些探险活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坚毅的合作队员:即使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也可以绝对相信他们。例如,有一次我们被600多名悍匪包围,他们也毫不示弱,我想起其他考验他们勇气的场景。在(甘肃)迭部地区,我们被一伙穷凶极恶的匪徒袭击,在松潘北部的荒野,他们和我一起解除了18名藏族流氓的武器,当时我们动作稍微慢一点,就被他们杀死了。”⑩

其次,就是洛克具有洋人身份、有钱,深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江湖之道,既能与官府应酬,也能与土匪称兄道弟,坐在一起喝酥油茶。

1928年6月,经木里王介绍,占据央迈勇三神山(洛克报道中称为“贡嘎日松贡布”)的土匪王扎西宗本允许洛克的探险队转山拍摄。转山过程中,洛克与正带着匪徒转山的扎西宗本迎面相遇,洛克记述了当时的戏剧性场面:“匪首(指扎西宗本—作者)礼貌地脱帽、点头、打手势让我坐在一块石头上,然后他命令一个手下解开牛皮做的马褡裢,从里面取出一块块被手弄得很脏的酥油和软干酪。这时候突然下起大雨来,我没能给他和他的30名土匪照成相,他们个个都配备了步枪和手枪,这些枪是他们从北部的汉军那儿抢来的。他问我晚上在哪儿宿营,我正犹豫不决怎么回答时,他把手放在胸口上说‘你什么都不用怕,我已经发出了命令,不准骚扰你。’我们的会面就这样结束了。”

洛克的探险队宿营在一个被土匪盘踞的寺庙里,从没有白人到过这儿,所以洛克引来了土匪们的围观:“我们到达后,一群怪里怪气的藏族土匪香客都跑过来看稀奇。有的爬上墙头盯着我,其余的人挤在院子里看西洋景—来了第一个要住在这座寺院的白人。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又开始朝觐、转经、祈祷。”

三、“没有历史”的纳西朋友

大约在1934年,洛克的探险生涯发生了一个转向,使他由对自然奇观的探索发现转向了对一种文化奇观—古纳西历史文化—的研究,并最终出版了奠定其学术地位的两部著作:《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1947,下称《王国》)和《纳西—英语百科辞典》(第一卷出版于1963年,第二卷出版于1972年;下面简称《辞典》)。洛克在中国探险拍摄10余年,其摄影方面的成就和趣味,在《王国》中得到了集中体现。《王国》配图255幅,涉及到川、滇、藏交界地区的地形地貌、自然风光、民族人物肖像、百姓生活劳作等,形质精致,荟萃了探险摄影之精华。其中关于纳西、古宗、木里、摩梭等的民族人物肖像和劳作场面,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

洛克在中国所做的探险、报道和研究、写作,典型地代表了当时一批西方人混中国的方式,也典型地代表了《国家地理》看中国的方式。对洛克的工作和著述,多年来肯定者不厌其烦地强调其科学、人文、影像价值,却对其中的东方学倾向一直有意回避。实际上,这涉及到一个与《国家地理》的中国报道有关、但又不限于此的重要问题:像洛克的这类地理探险和人类学、历史学著作,是否富含着政治意义?

nlc202309041045

关于这个问题,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有令人信服的分析、论证和回答。他指出,尽管确实存在着纯粹的知识,但人们“忽视了知识产生时所具有的有着严密秩序的政治情境(尽管很隐秘)”;所谓“有着严密秩序的政治情境”,简单说,可理解为作为社会一员的知识生产者,会有意无意地受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所接受的政治与文化观念的微妙影响(相关分析可见本栏开篇文章《东方学视野中的中国照片》)。1922年洛克在中国开始的探险活动,就具有鲜明的“政治情境”:美国政府(农业部)派他来到中国,多个机构给他提供资助,使他在丽江上可收买或要挟官府,下可随时雇佣十几位甚至几十位卫士或采集工。他喜欢与卫士们合影,无论前呼后拥还是一字排开,他永远站在中心位置;他的金钱、手枪、西服、西餐、留声机、折叠浴缸、摄影术……当然还有治外法权,使他不仅凌驾于生活在其周围的当地纳西人之上,也凌驾于当时中国的法律与社会规约之上。他研究整理纳西经文、编写纳西语—英语词典,工作方式也如同采集标本:雇佣了多名东巴(纳西族经师),让他们不断解释、复述,然后记录、归类,出版时却只署“J.F.Rock”(J.F·洛克),完全当作个人的“研究”成果。为什么《辞典》的作者中看不到东巴经师的名字?这平等吗?又怎么会没有政治含义?

这,就是与洛克的著作相关的“政治情境”。

但《王国》的具体内容看上去很中性,甚至找不到对纳西人、纳西生活和文化传统有明显歧视性的话语,那“政治含义”从何体现?

英国作家吉普林(RudyardKipling,1865-1936)是出生于印度的英国人后裔。随着1885年印度国大党的成立,印度脱离英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社会意识不断高涨。1901年,吉普林的著名小说《吉姆》问世,其对印度殖民地的描写,不仅看不到歧视性,甚至温情脉脉,十分优美;但其隐藏的真实意图却十分恐怖,那就是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印度社会十分和谐,英国人正可在此“长治久安”:

“一个想象中的印度被制造出来了。它既不包含任何社会变革的因素,也不含有政治威胁的因素。东方化是这种把印度社会设想成为没有敌视英国渗透的结果。因为,东方化的执行者是在这个设想中的印度的基础上建立永久统治的。”

在《王国》中,洛克在叙述纳西地理疆域和历史谱系的同时,确立了纳西历史文化永无改变、停止进化的“化石”属性—“东方是静止不变的”,这条源于黑格尔的关于东方的著名论断,不仅是东方学的基本信条之一,此处也正是纳西人落后无知、贫穷可怜的明证—这不正需要洛克这样的“勇于担当”的白人来拯救、开化、探险、表述、领导、统治吗?

在东方学视野中,《王国》—以及洛克在中国的探险报告—传递出的,就是这样的逻辑。

最有说服力的,当然还是洛克对纳西人的真实态度。在《王国》的“前言”中,洛克情意绵绵地写到:“当我在这部书中描述纳西人的领域时,逝去的一幕幕重现眼前:那么多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奇妙森林和鲜花,那些友好的部落,那些风雨跋涉的年月和那些伴随我走过漫漫旅途、结下了深厚友谊的纳西朋友,都将永远铭记在我一生最幸福的回忆中。”那些回忆,对洛克肯定是幸福的:那些“结下了深厚友谊的纳西朋友”帮他完成了一个白种人在中国的探险传奇,多次救了他的命,还帮他破译了纳西文化的密码,使他成为纳西学的开创者,由一个流浪汉成为真正的“洛克博士”,从而在著名东方学者的系列中有一席之地……但那些“纳西朋友”呢?在洛克发表的探险报告和出版的所有著作中,几乎没有实质性地提及“纳西朋友”的贡献(仅在《辞典》前言中有笼统的感谢);他也从没有详细地、鲜明生动地、有名有姓地、完整地记述过任何一个“纳西朋友”(侍卫、助手、采集工、东巴经师等)对他的帮助;同时却又自说自话,营造出一种自己与“纳西朋友”之间的田园式关系—洛克真是聪明啊,不愧为一个出来混世界的。

心底里,洛克非常清楚:对他而言,“纳西朋友”就像一个农场主雇佣的季节工,他们的存在具有意义,但他们的名字和身份毫无意义,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被真正地关注过,历史学家艾力克·沃尔夫(1923-1999)称这些人为“没有历史的人”。

洛克的“纳西朋友”,正是“没有历史的人。”

自我管理与管理自我名人故事 篇9

面对成绩、荣誉与赞扬时,“自我”就是心态,管理自我就是心态要好,要谦虚,懂敬畏,会感恩。或因机遇,或因帮助,或因禀赋,或因努力,或因鼓励等而有了这些认可,所以,能够静下心来整装再发的决心,回归原点不忘初心的情感,热爱生命拥抱更大变化的豪迈,都会成为生命更有意义的强有力的注解。

有人说,人生有两种境界,一是痛而不言,一是笑而不语,说的就是个体管理自我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心理状态吧。人们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踌躇满志,一是万念俱灰,谈的就是个体在管理自我的路径选择不同而产生的迥异的生活状态吧。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Those who win become emperors, those who lose become bandits。有说话糙理不糙,有说世态炎凉,也有说哲理名言。其实,我们如果把自我管理的成功与否来做借喻的话,不断地突破自我,我们的信任别人的能力就变成了“王”;不断地迷失自我,信任能力就变成了“寇”。

我们每天都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睡觉都是管理自我的重要方面。睡好觉才能工作好,工作好才能生活好,那么就让我们向“不好”宣战吧!“生活就如同斗牛比赛,不是你征服斗牛,就是被斗牛刺死。”海明威说的似乎过于严酷,但要想走久远,就要过这个关。

自我管理与管理自我名人故事 篇10

以前,雅典人灭掉了美洛斯,罗马人将迦太基城夷为平地,蒙古人西征与十字军东征杀戮民族无数,欧洲宗教战争导致大规模的种族灭绝……血腥暴力,种族灭绝,全程屠杀……过往的时代,过往的价值观,过往的道德主流,过往的那些认知…移动互联时代促发信息的第一时间分享,道德律产生的道德困境使得时代向上力量聚集,并且终有一天必然裂变。

当下,种族歧视反对声音已成绝对主流,女性歧视得到禁止,儿童受虐收到批判,同性恋歧视受到鄙夷,熊胆事件和野狼伤人引发的动物保护热潮急剧升温,家庭暴力显著减少……所有的一切都在说明,人类自我中“天堂的天使”的动机更占上风,人类越来越不喜欢暴力带来的痛苦,越来越痴迷和追逐的是和谐成就的大爱。

巧用历史故事进行高中历史教学 篇11

一、巧用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大部分高中生在小学时代都喜欢听《上下五千年》中的历史故事,也爱看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关的电影或电视剧。而历史故事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后的故事。运用历史故事是在历史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途径去展现历史的教学,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环境中学习历史。只有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他们才会对学习历史有高度的热情,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历史。正如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所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的确,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巧用历史故事就是其中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在讲到“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任命县尉和县丞,逐步削弱旧贵族的势力范围”的内容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古代,有个改革家在变法前,担心人民不相信,就在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下令说,谁把这根木头搬到城北门,赏给十金。人们感到很奇怪,只是观望,没有人去搬。他又下令把赏金增到五十。有一个人把木头搬到了城北门,果然获得五十金的重赏。这说明政令一旦下达,就要坚决执行。这位改革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而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就有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推行县制,用中央委派的官员来治理地方。这样巧用历史故事能够使学生对历史课充满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识记,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巧用历史故事能活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死的、静态的、抽象的,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如果教师再以机械的方式呈现这些内容,课堂教学就会沉闷,没有吸引力。要想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教师应活化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将教学内容蕴含的思想情感等揭示出来,形象地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必修1第六单元第2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中“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内容时,我运用了以下案例:罗莫洛生活在罗马共和国早期,他是一个仁慈、善良的贵族,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首领。罗莫洛生前立下遗嘱:希望他死后把他一半的财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罗莫洛的遗嘱,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将其家人告上了法庭。请同学们想一想。法官会怎样判呢?这样,原本沉闷的教学内容一下子就活化了,学生的兴趣马上被调动了起来。

三、巧用故事可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利用故事教学要以教育目的为核心,要根据教学的要求和教材实际需要去选用素材。所选用的历史故事一定要注意简短、真实而典型,切不可虚假乱造、冗长。否则,就会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比如,有的教师在讲“文化大革命”这一史实时,向学生讲一些当时造反派如何造反的故事,学生们是听得饶有兴趣,但这有什么教育目的呢?学生听了又有什么益处呢?可见,所选取的故事内容要与教材息息相关,要为教育目的服务。如讲述“戚继光抗倭”的内容时,插入一段戚继光亲自参战的动人故事: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戚继光跨上战马挥舞双剑,东砍西杀,他的部下大声疾呼:“主帅冲锋了!,,士兵们听到喊声,顿时精神大振,英勇无比。经过四年的战斗,东南沿海的日本倭寇基本被肃清。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为驱走倭寇的斗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必然对民族英雄戚继光产生无比敬佩的心情,从而对他的英雄事迹产生兴趣,达到无意识记的目的。这样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的选用不仅达到了教学要求,还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编制便于记忆的奇特的故事。由于有些历史知识本身枯燥无味且难记,若把其改造得有滋有味,则可使学生充满浓厚的兴趣,如可把“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相关内容做如下编制:在一个漆黑的地下室,堆放着大量美元,突然,砰砰!两声巨响,通天(北)大门微微拉开,红太阳光芒照射进来,黑暗顿时变光明……这个奇特的故事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这一主体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掌握了这段历史知识。如时间允许,还可以让学生把历史故事编排成历史情景剧进行表演,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且记忆深刻。

上一篇:对中国茶文化的人文评价下一篇:政府部门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