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周记

2024-08-31

游“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周记(共4篇)

游“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周记 篇1

这个周末我去了“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鼓浪屿。

我乘着船,在来到鼓浪屿的“钢琴码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约五平方米的大花坛,上面开着红花、黄花、紫色的花朵,一朵朵绽开笑脸,争奇斗艳,好像在说:“欢迎来到风景如画的鼓浪屿,希望你们玩得开心。”

我向右走,来到鼓浪屿的龙头路,小道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两边的小店开着,老板笑盈盈的脸庞足以把人们拉进自己的店里,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更是让我爱不释手。

这里的店铺风格各式各样,有欧美风格的,有民族风格的,有清爽风格的,也有老旧风格的,当然各店卖的东西也大不相同,有卖小玩意的“三生有幸”,有卖丸子的“林式鱼丸”,还有卖牛轧糖的“苏小糖"。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这里没什么你不能买到的”。

这么多的店里,我还是最喜欢漆成棕色的文艺的邮局,架子上摆满了明信片、信卡、邮票和邮册,是所有集邮者的天地。

游“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周记 篇2

关键词:鼓浪屿;文化遗产;环境整治

中图分类号:TU 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0-0075-02

近年来,随着对文物的保护与重视,厦门开展了鼓浪屿历史建筑保护工作。2008 年11月,厦门市提出鼓浪屿申报世界遗产的设想,将鼓浪屿完整地作为一处文化遗产地,对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开展了整体保护工作。2012年,鼓浪屿被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2015 年6月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推荐鼓浪屿作为中国2017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16年2月国家文物局正式推荐鼓浪屿作为中国2017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同年夏季,鼓浪屿将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理事的现场检查,鼓浪屿文物保护及环境整治迫在眉睫。

本文将鼓浪屿遗产地环境整治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初步探讨鼓浪屿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环境整治的设计及对策研究。

1 遗产地环境现状

1.1 商业环境现状

随着鼓浪屿知名度的提升及厦门外部交通条件的改善,近年来鼓浪屿年均游客呈较高增长,但较为陈旧低端的观光式旅游导致岛上商业在业态及空间布局上“多、散、乱、烂”,存在着商业氛围过浓、布局散乱、业态混杂、经营档次低、文化内涵丰富不足,综合服务效益低等问题,旅游环境不断挤压历史建筑及社区生活空间,同时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及管理不到位导致阻塞交通、占用庭院、破坏建筑及街道立面,对城市形象造成影响,极大程度破坏了鼓浪屿整体环境氛围,冲淡了鼓浪屿原有浓厚的人文特质。

1.2 社区环境现状

近年来随着鼓浪屿功能定位的调整与厦门岛城市发展建设的加速,20 世纪末至 21世纪初岛内人口外迁、高素质常驻人口逐渐降低,致使鼓浪屿人口构成发生改变,同时伴随区划调整,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整合,鼓浪屿岛上原有的厦门二中、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钢琴学校和厦门市第二医院的搬迁,降低了社会公共供给,极大地抑制了鼓浪屿的公共服务能力,因此造成原有社区逐渐败落,文化氛围丧失。

1.3 建筑及庭院环境现状

鼓浪屿上的现状建筑约有5 700栋,近90万m3。其中约有一千栋为历史建筑,391栋经规划部门批准认定为历史风貌建筑。现状建筑以居住、酒店、公共服务设施为主要功能,分为公房、私房、公私混合、单位自管房四类。近年由于常驻人口迁离,后续出资产转移等政策没有及时跟上,产权情况复杂等原因,不少建筑无人居住或缺乏保养维修;另外,鼓浪屿实行了为期四年“只拆不建”的休建疗法,使部分损坏房屋无法及时得到修缮,已呈现出衰败之势;同时因居住压力大、旅游市场过热,并缺乏系统规范的建筑更新导则,未能及时有效的指导建筑功能转变及维修保养,导致在房屋修缮过程中随意性过强,破坏了鼓浪屿整体风貌,出现了诸如改扩建、违章搭盖、雨棚杂乱、庭院经营、破墙开店、安全网出挑过多等情况,导致整体建筑及庭院品质下降。

1.4 风景旅游区发展建设与遗产提名地核心价值对应性 不强

鼓浪屿驻岛机构众多,难以统一协调,各单位划拨了岛上较好的土地资源,随着近年来鼓浪屿大力发展风景旅游区,各单位按照自身需求发展了大量的文化游览项目,如海上花园酒店、海底世界等,但游览设施更多的服务于景区观光,海滩度假等游览主题,和鼓浪屿本身具有的独特文化价值关联不密切,大量平庸的旅游商业设施和经营活动充斥全岛,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却未受到及时的关注和保护,鼓浪屿整体的旅游主题、项目策划和功能方式有待调整和提升。

2 环境保护及整治目标

鼓浪屿物质环境保护应从整体环境控制及局部环境提升两方面达到效果。整体环境延续鼓浪屿岛的滨海景观特色保持体现岛屿自然山形地貌关系的空间结构线,控制从岛外观看鼓浪屿的天际线,控制从日光岩、八卦楼等制高点俯瞰全岛的第五立面协调感,控制各历史住区、街巷、建筑的空间肌理和历史建筑群风貌特征。局部环境应在整体风貌的基础上,延续各片区、节点、空间的景观历史环境,逐步进行小规模的有机改造,控制遗产核心要素节点周边的历史环境,保证局部环境不受后期不当建设的干扰,保持其与历史环境景观特征的协调性,使遗产核心要素成为岛内最突出的景观要素;控制岛内新建及改造项目,同时对现代公共空间环境进行梳理,以分级改造的方式改善局部景观环境,已达到提升整体环境的效果。

3 环境保护及整治原则

3.1 真实性原则

应当充分尊重遗产要素,秉持适度干预的原则,真实的反映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及其周边建筑环境真实的历史与现状。

3.2 和谐统一原则

应进一步凸显遗产本体,同时保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清晰的呈现出来,并通过空间重塑、体量控制、色彩衬托等设计手段协调本体与空间环境之间关系。使新建改建部分与历史遗产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3.3 有机更新原则

应采取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使每一片的发展达成相对的完整性。充分结合现代社区的功能,通过小规模的有机更新的方式修复历史环境特征及提升环境品质。

3.4 可持续发展原则

应通过规划管理层面建立长效机制,编制相应的整治导则,保证在后来的长期整治过程中能够遵循统一的原则来实施具体的整治措施,引导居民自主改建,使周边环境整治能够具有活力的进行自我更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4 保护与整治实施策略

4.1 明确功能定位,完善相关规划

应将鼓浪屿文化遗产地性质与发展定位、区划界定及相关管理规定纳入厦门市总体规划及各层规划中,通过调整鼓浪屿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内容,明确各项建设及管理的实施措施。同时注重各类专项规划的衔接,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根据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进一步编制相关区域性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用以指导鼓浪屿历史景观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标识系统、夜景照明系统等建设工作。

4.2 明确整治内容,建立分级整治框架

建立“点、线、面”分级整治的框架,对违章搭建、不协调建筑、市政配套设施、绿化景观、公共空间节点等内容进行全面整治与提升。

①“点”即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具有一定价值的建构筑物。将鼓浪屿历史建筑、文化遗址本体及保护范围作为核心点加强修缮和保养,控制遗产核心要素周边区域的历史环境,保证这些区域不受后期不当建设的干扰;重点保护岛内景观标志物的突出形态,避免其他新建设施抢占其景观标志作用,并避免植被生长遮蔽景观标志物的突出形象。

②“线”即为各个重要节点之间的联系通道及天际或林际轮廓线。通过整治联系各个要素的景观视线通廊或街巷道路,将分散的各要素串联起来,形成全岛整治网络构架;保护从周边海域观看鼓浪屿的景观轮廓,避免岛内设施建设突破天际轮廓线;重点保护从厦门岛看鼓浪屿岛的景观轮廓,保护岛内历史空间结构形成的视廊通道,避免新建、改建设施干扰视廊视线,对已形成干扰的进行整治,如拆除55米高的落地铁塔,分解为小型通信基站,拆除百鸟园网罩、降低沿岸过于突兀建筑的高度等。

③“面”即为拥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地段、街区及公共空间,根据不同风貌特色来进行分区保护及整治。在维持社区历史街区空间关系和历史道路空间尺度的基础上,联合其他部门和驻岛单位开展对社区公共区域环境进行有机更新与提升。主要包括第五立面改造;更新老旧公共设施,使其与社区历史环境相协调,适当增加公共区域绿化植被覆盖率,如内厝澳码头、三丘田至钢琴码头段、中华路一号街心公园、龙头路街心公园整治提升等工程;更新外露的基础设施线路并进行入地改造;对公共区域的道路路面及围墙逐步进行整修,考虑对材质细节的恢复;在对社区环境改善和提升的前提下,通过帮助及政策鼓励等方式,引导社区居民对私有产权房屋进行改造活动,主要包括对房屋材质细节的恢复、庭院绿化装饰的提升两个方面。

4.3 进行游客承载量管控

除积极拓展全岛游览空间和承载力之外,通过实地分析,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特色、历史人文因素、社会因素等内容,对鼓浪屿生态承载量、空间承载量、设施承载量及社会承载量进行研究,将岛上游客总量限定在承载力范围内,确保在一定旅游资源空间资源内,在达到保护资源的环境标准的基础上,积极改善旅游环境满足游客心理感受要求。同时通过限定游客量的方式,为社区留有足够资源与发展空间,最大程度的保护社区环境,培育社区文化。

4.4 扩大监管范围,加强立法保护

建设全面合理、主次分明的遗产监测体系和数据模型定性和定量分析相接的价值评估体系。根据遗产价值支撑、遗产状况评估,建立完善的涵盖遗产本体、环境、保护管理等方面的监测指标体系,从总体格局变化、遗产使用功能的变化、遗产要素单体、本体与载体病害、建设控制、社会环境、游客进行重点监测,并根据监测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完善相应的法制建设,通过立法约束破坏文化景观的行为,并强化遗产地的保护管理工作。

4.5 加强协调机制,注重政策定制

鼓浪屿驻岛单位较多,需协调的情况复杂,整治环境背后更为重要的是协调包括产权人、管理人、使用人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工作。管理者在注重以人为本,协调业主权益的基础之上,完善相关协调机制,定制相应政策,加强政府和相关利益者之间的互信,确保遗产地环境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4.6 培育社区文化,加大宣传引导

培育社区文化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社区的生活品质,恢复鼓浪屿的宜居住区环境,引导社区健康发展。在涉及社会、经济、环境、公平等问题时,号召公众参与,营造更为多元和开放的决策环境,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感及归属感,提高社区公众和利益相关者保护历史环境意识和和参与度,加大遗产地环境保护的宣传及引导,并在社区范围形成共识,使其成为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丽霞,喻学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4,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作文 篇3

鼓浪屿与厦门隔着大海,好像一对朋友被大海分开了。鼓浪屿有海滨浴场,可以在沙滩上捡贝壳,小的、大的,多种多样,有时还可以捡到海星呢!站在沙滩上,可以看到厦门岛上的香蕉树和椰子树。

岛上有一个美丽的花园,叫菽庄花园,里面有好多小木屋。走过了四十四桥,就来到了十二岩洞,也叫十二生肖洞,由一座小假山组成。过了十二岩洞就是钢琴博物馆,这里陈列着许多不同的钢琴,有三角琴、柜式钢琴、方形钢琴……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岛上最有名的景点要数日光岩了,其实它只是一块石头,远没有我们嵖岈山上的石头大,但它处于鼓浪屿的最高处。站在日光岩上,鼓浪屿的景色尽收眼底,能看见金黄的沙滩和蔚蓝的大海,岸边不时卷起雪白的浪花。我想日光岩是因为从早到晚都能够晒到太阳,因此得名的吧!

鼓浪屿与厦门隔海相望的地方耸立着郑成功像,这座雕像雕刻得惟妙惟肖,炯炯有神的眼睛凝视着远方,身上披着铠甲,紧握双拳,好像时刻准备着把入侵台湾的荷兰人赶走。

游“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周记 篇4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的西南海上。它是一处禁止车辆通行的海岛市区,是疗养的好地方,素有海上花园”之称。

鼓浪屿的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那壮丽景观犹如一块磁铁吸引了海内外的游客。每天来岛上游览的游络绎不绝。导游是那样热情地迎接每一位由客,热心引导他们观光,受到国外游客的一致好评。

鼓浪屿四面环海。碧绿的海湾,巨轮相衔。长空似洗。

当我漫步在岛上小巷时,我时而听见几声鸟叫,就像是一曲动听的歌,要把人们从睡中唤醒;时而又听见悦耳动听的琴声,那是音乐爱好者在练琴呢!这儿真不愧是有着琴声飘逸的琴岛。我太喜欢了。

我转头过去,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高大雕像展现眼前。他屹立在岩石上,身披盔甲,手握宝剑,面向台湾。看着看着,当年郑成功为收复台湾带领战士冒着战火不屈不挠斗争的情景,似乎浮现在我的眼前,他的精神让我敬佩。

我沿着石径,登上日光岩的顶峰。这时习习凉风迎面吹来。抬头远望,啊!天空多么辽阔。空气多么清爽。瞧,那火球般的太阳已经升起了,映红了半边蓝天,给白云镶上了金边。

上一篇:电梯维保管理规范下一篇:阅读兴趣小组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