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2024-05-13

德育教学培训心得体会(共11篇)

德育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两次政教德育培训,为我注入了无限动力,让我对今后的工作也充满了信心,也为我校政教德育工作指明了发展、前进的方向。培训中,我学习到了专家、教授非常先进的教学理念,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教育执着追求的人生魅力。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学校政教管理者,必须把教师的师德师风、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放在首位。让教师做“四有”教师,让他们真正体会工作的乐趣和意义,体现自己的人身价值,为政教德育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堡垒。

当前广大教师普遍缺少工作热情,根据调查,教师已经成为职业倦怠高发人群之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教师大有人在!大多数教师在工作中感受不到自身的价值,体验不到成就感,从而对工作的热情度不高。我们除了在从事这一工作时间过长,工作简单重复,经济收入低下等外部因素以外,我们教师自身也要寻求内部因素,从而更好的调动自己工作的热情度。

作为教师,要甘于寂寞,甘于清贫。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清贫的职业,我们就要在自己的思想上接受它。几天的培训,使我理解了教师的使命与责任,简单的说就是自身的价值取向。一个人如果活着没有价值,那他对生活中的任何事都不会有热情的。现实的生活,满腹牢骚并不能改变什么,只会使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加狭隘和偏激。只为一份薪水毫不情愿地工作着,只会使自己越来越走向退化和堕落。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没有理由整天紧锁眉头,在自怨自艾中耗费时光,消磨生命,那样的人生太没价值了。看到学生在认真晨读,看到学生在专注做习题,看到学生在忙碌的打扫卫生,看到刚刚严厉批评了的学生又阳光灿烂的围着你叽叽喳喳说过不停,看到学生的琴、棋、书、画有那么一点点的进步,这一切,只要我们用心感受,它将都是我们快乐的源泉,这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学生的进步就是我们最大的价值体现,我们应该为之欣慰的。

德育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2

在数学教材中, 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 并不占明显地位, 而且也没有明确地指出来,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 把德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如, 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又如, 在教学“圆周率”时, 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科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第7位小数的人, 并讲述他在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教学,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油然而生, 进而将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精神, 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有很多, 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 就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

下面, 笔者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教学概念、定理、公式等内容时进行德育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它的产生及发展, 同其他事物一样严格遵循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如, 从数学概念的产生及延伸、推广, 从数、式、方程、函数的应用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等, 可对学生进行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作用于实践等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从数、式的正与负、加与减等的转化教学中, 可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等等。平面几何则是更好的唯物辩证法观点的教育素材。如, 四边形教学中, 通过对四边形的四条边位置的运动及长短的变化, 则四边形可在梯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互相转化等等, 对学生进行事物是在运动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利用平面直角系及函数图象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

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 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教学时, 教师要注意挖掘这方面的素材,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方面的教育。如, 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 首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划定点位置的工具, 它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对象“点”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对象“数”联系起来, 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 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 由它的两个坐标 (横坐标、纵坐标) 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 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 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 每个人进入社会后, 就像平面内的点一样, 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一般说来, 个人的定位参数概括起来也有两个, 即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确定定位高低、好坏的唯一能动因素是后天因素, 这就说明个人在社会上的定位, 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的后天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告诫学生, 在中学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十字路口, 每个学生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 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 端正人生态度, 为以后长大成才而努力学习。

中职德育教学心得 篇3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073-01

一、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1、文化基础差,厌学情绪较重

近年来,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在拉动以升学为主的普通高中教育大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压缩了中职院校的生源群体,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平均文化基础一落千丈。据统计,目前有2/3的新生未达到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没有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文化水平。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加之社会上“职高无用论”的盛行致使他们厌学情绪普遍高涨。

2、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法制观念淡薄

目前在读的中职学生都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大部分是从小就被全家人视为掌上明珠。由于长期生长在家人百般呵护的环境当中,这些孩子普遍养成了任性、自私、唯我独尊的性格,在行为上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做事率性而为,不计后果。相当一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视校规校纪于无物,将违反纪律当作家常便饭。迟到、旷课、上课睡觉、甚至逃学、夜不归宿等现象在许多学生身上表现突出,且屡教不改。

3、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挫折承受能力差

由于从小在溺爱中长大,许多学生养成了凡事以我为主的性格,做事原则只以个人好恶而定,自己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和大局观念。一旦遇到挫折和不顺心的事就哭天抹泪,无所适从,甚至自暴自弃,意志消沉。

4、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精神世界空虚

由于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之部分媒体和影视作品的错误导向,部分学生在生活上片面追求物质享受,食必精品、穿必名牌。不少学生“透支”家里给的生活费用,经常借钱过日子,甚至欺骗家长“挪用”学费。过分追求物质享乐使这些学生缺乏高尚的人生理想和长远的奋斗目标,精神世界极度空虚。大部分学生只对时尚潮流、体坛动向、歌坛动向和影视界的动向感兴趣,而对公民道德素质、科技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风气等问题则无动于衷。

二、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指导思想偏差,重文轻德现象严重

由于受片面追求就业率的影响,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忽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现象。只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把握,却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把智育当“硬件”来抓,德育当“软件”可有可无。

2、教育形式流于表面化,缺乏思想内涵

长期以来,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总是一味的采用一些“口号式”、“文件式”的空洞理论和说教,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积极性。导致学生对这些所谓的德育活动很难提起兴趣,甚至非常反感。不能起到思想道德教育所应有的唤醒、激活与弘扬个体道德潜能的作用,其结果只能是低效或者无效的。

3、生源不足,学校主观放松德育教育

近年来,由于高考扩招以及社会上新“读书无用论”的盛嚣尘上,导致中职学校普遍出现招生困难、生源不足的问题。为吸引生源,维持自身生存,学校本着学生是“上帝”的观念,主观上放松了对他们在德育方面的教育和约束。

三、针对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1、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根据当前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以及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彻底改变概念化的空洞理论说教,代之以德育教学为主、各种活动为辅的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教育模式。逐步形成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的德育教育体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加强社会实践教学,用实践激励人

实践证明,劳动者素质和创新能力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瓶颈,如果没有实践,即使有一流的产品设计也很难制造出一流的产品。因此,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应以具体的某一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切入点,在具体职业环境的氛围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对该专业人员的道德需求,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代的中职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来源广泛、各种思想鱼龙混杂的多元世界里,学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对此,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疏通学生心理中的不满、烦闷、逆反、嫉妒、自卑、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帮助学生克服错误思想,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切实加强德育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德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4

我是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今年有幸参加了培训焦作市师德。自培训以来,我认真聆听各位专家的讲座,顺利地完成了相关课程的学习培训。通过这次学习和培训,对于刚刚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的我,培训是及时的,收获是丰厚的,意义是重大的!学习完了以后,我对自己今后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下面就谈谈我参加本次培训的收获和体会:

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是比较明显的,很多人认为,“德育工作可有可无,只要学习好,成绩好,考得高分就好”等等。其实不然,因为只有培养出有良好品德的学生,我们的教育才算是取得成功,就像讲课的老师们讲到一样,我们是要培养出考取大学而像马加爵一样会杀同学的尖子生还是培养出有品德、知善恶的一般学生呢?我想答案是不容置疑的。因为要培养出能遵纪守法、有礼貌有道德而又有知识有理想的接班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所以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教育,我们应该走出误区,既要重视智育,更要重视德育。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体会到了这一点,德育工作是我们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教育放首位;而对于教育而言,德育是首位的。我想,我们要抓好德育教育,下功夫去完成好每一个工作内容。面对不断发展而又缤纷复杂的现代社会,面对越来越不听话的青少年,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德育还没有真正起到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应该重视我们的这一项工作,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实做细。

总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们的孩子,倾注爱的心血使孩子们早日鲜花绽放!德育工作培训心得

本次的学习培训,听各位专家对的德育工作的报告和解读,我一直在静心聆听各位专家的观点,内心有很多很大的触动,在这谈几点感触和建议:

感触一:

学校的德育工作重单一的管理,轻人格的培养,轻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多数学校的德育工作,只是处罚,简单粗暴,不做细微的工作,不能形式多样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有,也只是少数人在表演,多数人在陪练。建议:开展丰富多才、寓教于乐的活动;通过远足和磨难教育培养学生的耐力;利用墙壁、板报、橱窗;评选文明标兵;利用重大节日或活动;通过媒体、电视、电影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明礼貌、廉耻礼仪、知恩感恩等方面的教育。

感触二:

社会转型、时代变迁,社会家庭的负面影响,很大程度抵消了学校的德育教育。建议:定期召开家长会;聘请当地有名望的道德模范或成功人士到校做报告;家长、老师不要再孩子面前大谈社会的不公或者是社会的阴暗面,家长、老师要关注自己的嘴,让学生对世界充满希望。

感触三:

当教师是幸福的,没有当班主任的老师是遗憾的。要当班主任就应该用心去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是有爱心的、有“计谋”的,很温情的,有时很“强势”的,对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人或事是不屑一顾的。建议:适时召开班主任培训会,进行典型发言,案例剖析,成功案例介绍;定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评价;评选“名班主任”;给班主任学习和互动的平台等促进班主任成长。

感触四:

在假期,特别是寒假暑假,要和社会“争学生”。现在的学生双休日、长假、短假,都是满世界的疯玩,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一到假期人满为患。以前有个说法,中国的父母从来对孩子是养而不教,富人家的孩子在家里转,穷人家的孩子在街上转,长大以后一起昏天地黑在社会上转。建议:为避免5+2=0的现象,长假过后孩子“失调”的现象,学校和老师要给学生布置科学的、适当的、学生乐做的、对孩子长远发展有益的任务,让学生假期有事做,不要让一个假期毁了一批孩子。学年内的由班主任负责;暑假的由学校负责,或者提前分班,假期学生就责任到班、责任到班级的科任教师,学校对完成的好的班级给予适当的奖励。

感触五:

虽然说,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但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安全。有多少心理脆弱的孩子,在老师不经意的一顿批评下,心理扭曲、极度叛逆、偏执、走极端、精神分裂等。建议:思想通,百事通。思想工作不能直线做,要曲线做,要用圆的方式做,圆融——圆可以融化一切矛盾,包括心理矛盾。老师也应该做到有个安全的心理状态,要做到不急不躁,给别人一点关爱,自己收获自信和快乐。老师和家长在没有百分百把握一个学生心理状态时,不要轻易使用过激的言语批评孩子(包括冷暴力);不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教师也要注意,不能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感触六: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需要等待。建议:教育也就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怎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俗话说:世上本无垃圾,只是金子放错了位置。但社会、家庭、学校的各种原因,造成一些家长不明事理,不能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对孩子的管理,进而造成一些特不能协调发展的学生,那就需要等待,等待学生自己明白,等待学生家长明白。这里不是消极的对待,而是无奈之举。对待这些孩子,让他们多在学校呆一天,就是社会的福分。

感触七:

用爱去融化孩子,对学生进行悲悯教育,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感恩心,让学生明白大爱的道理。建议:教师要用爱的渴望调动学生,用爱的目光注视学生,用爱的微笑面对学生,用爱的细节感染学生,用爱的胸怀包容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假如你的学生变得烦躁不安,你可以想:是不是学生缺少爱的目光?假如你的学生变得沉默寡言,你要扪心自问:我对学生爱的目光足够吗?

感触八:

深深明白:师范的含义,学高为师,品正为范。一少部分教师没有赢得学生的尊敬,尽管他很辛苦,都与教师的“表率”作用有关。建议:教师要积极学习和实践,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现代育人观;教师更要多读书,拓宽视野,做“万金油”,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人格,是每位教师的最高学位。若干年后,老师所教的知识,学生可能不能记起,但一定能记住老师的品行。

感触九:

不同行业和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及生存状态等,造成教师队伍中出现职业倦怠和教师心态失衡、对社会不满的现象。它直接影响到教师队伍的建设,思想不稳定,工作懈怠,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去,这种现象已成为每个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魏书生有关《学校管理》的谈话中,对如何平衡教师心态,如何提高个人的幸福指数,如何解决教师的心理困惑等,有很好的指导和解决。它甚至对不同岗位的社会人,都有很大的帮助。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审时度势,对教师以正面的引导。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资源,关注教师的生活、工作、成长等,都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感触十:

教师要认真学习基础心理学。如理解运用“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关系。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客观的心理分析,正确处理学生所犯的错误。

让德育无处不在

——参加金昌市中小学德育培训心得体会

让德育无处不在,就是深入挖掘社会(社区)、家庭、学校各个方面的德育资源,构建和谐有效地德育体系。

一、未成年人育德工作的现状

社区没有具体办法抓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工作;家庭虽然总体还重视子女思想教育,但成绩优先意识更明显,教育方法不先进,与时代脱节;学校在中高考的压力下,德育工作支离破碎,难有实效;更为突出的是社区、家庭、学校有的单方面发力之后,没能取得其他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造成“5+2=0”(五天学校教育、两天家庭社会教育)、“家长干着急”等局面,严重打击了各方面对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信心,对未成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放任自流。

二、树立信心,不为失败找借口

我们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任,因此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工作是不允许失败的,我们更不能为目前的现状找出“合理理由”,去埋怨学校工作不到位、埋怨家长不配合、埋怨社区不作为、埋怨社会环境太糟糕。我们只能面对现实,树立信心,团结一切可以进行育德的力量进行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家长、社会(社区)要切实肩负起责任,加强学习,相互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三、要为成功找方法,全方位育人,增强实效

1.建设一只精良、专业的德育队伍。首先培养教师的崇高师德,让教师成为人之楷模,成为一道流动的德育教材。其次是提高教师驾驭和解决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能力和本领。2.建立贴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目标。只有符合未成年人实际的培养目标才能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各班要根据各班、各个同学的实际提出具体的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培养措施和方法。

3.构建针对本校学生实际的校本德育课程,发挥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育德的实效。

4.建设内涵丰厚、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要注重学校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尤其是要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各班班级文化文化建设一定要突出主题,强化内涵,贴近学生。

5.注重德育工作的多样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融入多样性的德育常规活动中去,让丰富多样的德育主题活动,成为学生喜爱的育德方式。尤其注意合理利用网络,利用网上聊天室、贴吧等手段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有针对性地适时引导学生思想。

6.强化德育科研。通过专题调研、课题研究,突破德育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育德水平。

7.建立评优评先的制度,每周、每月、每两月、每期都评出德育工作中优秀的师生和集体,引领大家不断进步。

8.开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学校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时地传递给学生家长,提高家长的重视程度和家长的教育水平,同时也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德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5

收获:

陈户镇中心小学董芳老师的德育工作程序化非常的细致,将德育工作课程化、德育活动程序化、德育评价多元化、程序化;德育工作程序化工作细致到每一天。

县第一小学刘培军老师从社会环境到学校德育工作具体现状,展示了第一小学的德育具体工作安排,德育工作主次分明,上下有序,从规范化、精细化到个性化,从理论上完成了德育工作程序化的模式,并应用于实践中,展示了它的实效性。

县实验中学孙岩巍教师提出了两大德育工作理念,我非常赞同,一是让德育管理回归简单,经过说—做—评—议—改—再做,二是德育工作要分解任务,教务处—三姿等学习习惯、德育处—路队及德育常规、总务处—爱护公物教育、体卫艺—用眼卫生、公寓科—内务整理。条理清楚安排得当,档案材料真实又翔实。

点评:

每个单位做完报告以后,随机抽取了两个单位做了点评,我认为,店子镇中学朱子亮老师讲的报告中理论多于实践,没有重点体现出落实的特点,如班主任培训,只是展示了县局安排的培训,这是所有学校必须参加的,能够展示出学校安排的培训活动才能说明问题,说到班主任队伍建设,这确实是当前德育管理的核心关键,但许多乡村学校连他说得120元补贴也不到,甚至没有一分没有。至于展示的月月有主题,似乎面对开学之初的德育工作、安全工作、教学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家委会工作等工作扑面而来,月月有主题,不知道如何全面落实,并且在店子镇中学的月月有主题中,并没有优秀学生、校园之星的评选安排。

在陈户镇中心小学董芳的报告中,德育工作程序化安排的过于细致,就说是电脑程序,新旧电脑也要安装不同的程序系统,电脑的反映速度也不一样,德育工作只是学校工作的一部分,如此细致的程序化安排,对于不同年龄段的老师,有多少老师能够真正的落实;况且老师还要处理卫生、纪律、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参加校镇县上级主管部门的培训、达标、课堂开放日、开放周等;老师能有多少幸福指数?是亚健康还是不健康。放学时间检查卫生,会和安全工作发生冲突。

困惑:

我觉得,当今德育教育走进了一个瓶颈现象,品德不再是衡量学生的否决项,学习成绩、特长、社会关系显得更为重要;德育教育在学校考核中属于可有可无的难以量化项目,师德考评打分大多流于形式,教师也是一副与我无关的老好人态度,不能实事求是;评价学校好坏的标准也是中考与高考成绩;社会人生观也限制了好人的德育教育。

“德育首位”难以得到真正落实: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中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德育工作中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许多班主任教师认为思想教育是课外的事,搞活动往往也是应付差事,流于形式,至于学生受教育程度、教育效果如何,基本无人问津。部分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只拼命抓教学成绩,忽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认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德育部门的事,是班主任和品社课教师的事,与己无关。甚至有人认为,德育工作是软任务,可有可无。种种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部分学生也只重视文化课学习,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致使“德育首位”不能得到真正落实。

现在的智育评估措施非常具体,操作性很强,执行的过程和步骤也很严格,学生的成绩往往与学校评价教师奖金、评聘职称等利益直接挂钩;而德育工作的考评在条件、措施、制度等方面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学校也没把德育工作情况作为评估教职工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没能充分调动教师的德育工作积极性。

班主任队伍建设,年年规划年年建设,却年年稀缺,从中学,到小学,从没出现多人竞争,择优录取现象,有的甚至学校安排、做工作才肯干。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单纯的说教动员已显得苍白无力;在多劳多得的今天,繁忙的班主任工作与工作待遇相差甚远、不成比例;在苍白德育教育下的年轻教师也缺乏社会的责任感和进取心。班主任在学校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至关重要,我们期望优秀的教师参与进来,才能期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我们教育学生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大家能不能想一种方法,让要我干变成我要干,就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期望: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是让人成为人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要让人通过我们的教育,不断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努力走向美好,走向成功。因此,教育不能只喊口号,教育是急不得的事情,不能急于求成,目标太高,学生就会失去信心,我们要学生跳一跳,刚好够得着;要等待,要耐心。教育是慢的艺术,要的就是坚守。不仅教育管理,德育教育更符合盖学忠校长的倡导的德育教育要去伪存真;德育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德育教育要坚守。

德育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篇6

在德育教育园地里开拓创新

德育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教育局组织的这次为期两天的德育主任专题培训顺利结束了,虽然时间紧,内容多,但是我却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我觉得收获实在是太大了,切实提高了我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识,提高了我在德育工作实践中水平和能力。参加这次德育主任培训班的学习,是我作为学校德育主任以来十分有意义的一段学习时光。聆听讲座、开展研讨,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思辩的机会、反思的机会和实践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的机会,也让我们在此学习培训的过程中解决了一些困惑和迷惘、提高了实际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这次培训班围绕学校德育主任工作的性质、特点、任务,结合学校德育主任工作的管理实际,从学校德育主任的职责、工作范围;探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德育主任的思想政治修养,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强化德育主任的法律法规意识,以及提高德育主任的管理能力、领导艺术、政策法规与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培训学习,促进我们在德育工作中的专业水平。所以,感谢德育主任培训班,感谢每一位专家的精心主讲,感谢教育局领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提升自我的机会和平台,感谢这段时间里一起学习和进步的同伴。

以下是对培训班的认识和几点体会:

一、明晰的德育理念是突出一个学校德育特色的引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促使德育主任大量的时间、精力都在抓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到头来往往不知所踪。不出事就是一个优秀的德育主任?只要有吃苦奉献精神,学校领导喊啥就干啥的就认为是一个好的德育主任?我以为学校德育主任的工作不仅要关注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更要关注一定的历史时期育人要求。要把一个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文化、历史底蕴装在心中,并赋予其阶段性的生命力。这就是要以明晰的德育理念作为突出一个学校德育特色的引领。

结合我县让临朐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的德育理念,我校提出了崇德尚善的德育理念,是学校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和德育工作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后提出的德育工作理念。理念强调,德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线,关注学生成长的内需,体现德育的针对性;坚持多育并进,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和提升人格,实现育人的深层性;坚持知行合一,内化为质,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坚持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用先进的文化,科学的思想引领学生成长,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动力和保障,实现德育的教育性。

学校德育教育要以此为指导,不因人、因时而更替废立。学校德育处作为育人的职能部门,在常规工作中以德育理念为依托,树立全面育人,育全面的人的思想。坚持长久、有效地引领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从而更好地培育心理健康、道德高尚、情趣高雅,意志坚定、志向远大的中学生。

二、选择一个恰当的班主任带好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底。

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新课程理念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露,且引起教育者共同的关注。如:如何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仅是知识、能力,更重要是个性、精神、道德方面的发展);如何发展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主体;如何使学生感受到学校集体生活的意义和自我的价值等等。当这些触及到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本质的问题呈现在我们的思维中,除了困惑,更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此时,我们开始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学生生活的群体班级。因为,班级是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的基层组织,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最终都要通过班级生活影响每一个学生。而上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我们很少从学生的精神成长角度去关注学生生活于其中的班级集体的生活过程,很少去关注班级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渴望从这个集体中真切地感受和体会爱、责任、自尊和价值等。于是,班集体建设的问题真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也促使我们去关注并解读班级群体教育力量对每一个班级成员的影响和作用。

德育主任苦、累?!我的想法是,解脱琐事之累,就去苦心经营训练班主任队伍,每一个班级就是学校德育的注脚。德育队伍建设是一个德育主任想有一点作为的基础啊。

三、德育制度的建设是规范德育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的保障。

千头万绪的德育工作是风筝,那德育制度就我们握在手中牵制它的那条线。德育主任要把德育工作做好。首先要把游戏的规则-----德育制度考虑、制定好。

在学生的管理中,《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业规范》是我们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更是我们教育学生基本准则。不可丢弃或失之偏颇。我们只有把这个抓住了,就抓住了学生教育工作的牛鼻子。这在德育工作中比任何课题研究都来得更有实效的东西。

学生的常规管理工作,就是坚持围绕《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业规范》这两个基本要求的解读、训练考核学生。

所以,根据我校学生一日常规的要求,我们创建了红领巾监督岗学生自治组织,并将学生一日常规内化到《临朐县东城街道上庄联小红领巾监督岗评分细则》中,让学生有规范可遵。具体从入校、升旗、集会、上课、课间操、就餐、练字、放学等方面在纪律、礼仪、卫生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要求。力求学生在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得到提升。

在校园德育文化方面,我校以校风、班风、学风、校训三风一训建设为抓手,建立了《班主任工作常规管理考核制度》、《班级管理常规考核制度》、《学生一日常规管理考核制度》、《年级组考核制度》、《门卫制度》为主的常规制度,分年级实施抓常规,倡文明新风;守法纪,做合格公民;重德性,扬传统美德;调心理,塑健全人格;树理想,立鸿鹄之志;勤学习,走幸福人生的德育方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开展德育研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美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体会 篇7

关键词:美术教育,德育教育,生活化,爱国主义

美术是一门以直观形象感人的视觉艺术,这门艺术以美术作品作为呈现形式,也就是审美对象,在作品中实现以情动人的教学目标。高中美术是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初级阶段,高中美术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高中美术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和教导,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较高的绘画技能和美术欣赏能力,在审美方面有一个大的提高。通过实施美术教学,使学生形成较高的审美能力。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观点和德育内容的渗透,是教学工作的重点。

一、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史知识

让学生了解美术史,使学生更加珍视美术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热爱艺术创作的能力和美术意识。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珍贵的美术作品,这些美术作品不仅仅代表着画作的年代,也代表着画家的思想和品格。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美术史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一件美术作品的诞生包含着社会的背景,包含着画家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修养。在这样的教育中,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了升华,受到了灵魂的洗礼。能够创造出不朽作品的艺术家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具有极高的道德修养,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高中生是介于成人和青少年之间的那部分人群,他们的世界观正处在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强烈的青春冲动,具有浓烈的情感,爱憎分明。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件美术作品的诞生,背后都孕育着一个故事,这就是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教师可以利用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教育。

二、在美术创作中培养学生具有坚忍不拔的品格

美术作品的创作,是对作者意志力的考验,也是作者良好意志品格的体现。因此,在美术作品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品格,朴实不追求华丽,注重内在表现不偏重外表的装饰。尤其是素描课的教学,必须培养学生悟真求实的创作品格,不慕繁华,表现本真,克服各种绘画中的困难,力求有一个认真创作的态度和习惯。绘画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要求学生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要具有做事认真求实的态度。有时候,绘画一幅作品是不容易一次成功的,这就要激励学生鼓起勇气,不要气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美术地欣赏力、鉴赏力,利用美术作品的创作启迪学生的美术创作力。这种能力往往就是沟通学生和美术之间的一座桥梁,提升学生的美术灵感和艺术品味。美术教学中的学生良好意志品格教育,是继知识传授之后的最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扬学生的长处,避学生的短处。在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自我修为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三、在美术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环保意识

美术创作要准备画笔和颜料,色彩教学除了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之外还有培养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如画室的卫生保持,颜料的有序摆放和使用等。画笔、颜料、画布等,都不要乱扔,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的好习惯。美术学生的学习费用要比一般学生的费用高几倍,这样做也是教育学生要珍惜父母的血汗钱,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这也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团结友爱在一起学习绘画,这是一种情谊的营造,也是一种品格的形成。培养学生讲究卫生,互相关心,宽宏大量等思想品质。

四、在国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国画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绘画艺术的精华和体现。在进行国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宝贵文化艺术的情感,以祖国具有的灿烂文化为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五、生活化教学提升艺术的品味

高中美术教学中包含着服装艺术。着装是人们生活中比较重要的一项生活内容,是衣食住行中的首位。服装是一门艺术,这一点已经广为社会所认可。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十分重视自己的仪表和形象,尤其是美术类考生。对着装更有自己独到的品味和追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服装艺术教学的实践,源于生活化的教学,提升学生的艺术品味。服装是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着装是一个人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品味的表现。教师要教育学生,服装美以自然和谐为主,不要追求浓妆艳抹和奇装异服。追求个性是正确的,但是追求怪异就不能算作美。服装艺术没有国界,一些国外的服装意识,也进入到高中生的视野,一些糟粕也随即进来。教师要教育学生摒弃糟粕,吸取精华。不然会导致一些辨别能力不强的学生将怪视为美,进而走弯路。在教学中密切联系生活,生活化教学是服装艺术教学的必须。艺术源自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这一点也同样适合美术领域。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联系生活,又要给学生一些高于生活层面的启迪和教诲,这就是美术教学中生活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影响,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六、在商业美术中培养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

艺术是不受国界限制的,尤其是在世界大同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气候使得国家之间的交流和交往更加频繁。美术作为艺术其商业价值更高,跨国之间的交流更广泛。在这种交流中,美术自身的艺术内涵有时候往往被歪用。因此教师要教导学生正确对待艺术国际化进程中混杂的糟粕。尤其是高中生,他们处在青春期,性意识开始萌动,美术作品中裸体画面,往往引发他们无尽的遐想,有时也会发生副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树立艺术观,正确对待商业美术中的现象,为学生辨析能力的提高,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

德育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篇8

笔者曾经对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程度做过调查,发现学生只在幼儿园短时期接触过诸如《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也有部分学生在小学时期参加过县内推行的“经典诵读”活动,所接触的也只是传统文化经典中的一两个篇目,可见,如今的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不深、知之不多。为此,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引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设计孝父母、养习惯、守诚信、善待人、好学习、爱生命、爱祖国七大模块,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接触传统文化,体会传统文化魅力,感受中华民族古圣先贤的伟大。通过系统的接触学习,学生不但增强了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而且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受到了来自博大精深的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道德思想及精神面貌随之有了较大的改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的语言之中自觉不自觉的会带出一些古诗词名句,他们的行为和处事方式也有了依傍和参照物。有一次,学生们为反复模擬练习而不能实际操作产生了厌烦心理,我只轻轻的说了一句“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他们就会心的微笑并且继续认真的在老师的指导下继续训练了。

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在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中,通过传统文化内容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传统文化因历史的局限,也存在一些不符合现代价值观念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品味经典之韵,逐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初步的辨别和鉴赏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例如在教育学生语言文明的时候,我就引用了老子说过的“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告诉学生一个国家或许正是由于你的寥寥数语兴邦或者丧邦,由此提醒学生在与同学老师交往时,在与社会交流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如何对待争端时,我告诉学生这句谚语“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因为这些东西经过了千百年的考验,他们的教育效果自然不是时下一些空洞的说教所能比拟的。

三、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我注意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内容共同发生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顽强的学习意志。教学过程中,我多次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读书会,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才艺展示活动,有意识地加入民族特色的元素,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并在同伴交流和互动中,了解他人,学会团结合作和关心他人;古诗词推介,让学生在获得同学和老师赞赏的同时,接受美得熏陶。如在讲授《宽容的力量》、《学会感恩》两课内容时,我组织学生观看了以推动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的资深制片人陈大惠老师的论坛视频——《90后坏女孩》;在讲授《暴力让青春失色》时,我组织学生观看《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响,激发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在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高尚道德情感方面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尊重学生的世界,注意教学的层次性

“夫子教人,各因其才。”《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充分体现孔子教育学生各因其才。孔子对学生的确切分析与把握是他长期观察学生、研究学生的结果,“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嗟,赐也达,求也艺。”

学习古人的教育思想,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努力注意根据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尤其是德育教育中注意层次性,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取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在思想道德水平方面都能循序渐进地得到提高。对于智力、基础较好,而理想空洞的的学生,我告诉他“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对于基础不好、学习困难的学生,我赠送他一句““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韩愈)一句名言,就如一点火星,完全可以点亮一个学生的奋斗之灯。

德育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篇9

于培英8月21日,我们进行了德育专题培训。我观看了高金英老师的讲座录像,题目是《做一个有价值的老师》,观后我感受很深,自己感觉受益匪浅。

让我最难忘的是高金英老师的一句名言,“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是啊!仅仅埋头苦干是不够的,还应该用心想想,这件事该怎样做会更好?就比如教育学生,仅仅靠认真,按章办事是不够的,还要想一想,怎样教育学生效果会更好?例如:多年来,我们笃信“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当今时代,对独生子女而言,有时“忠言顺耳”更利于行。这就是“认真做”与“用心做”的区别。

当今时代瞬息万变,我们只有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把教育教学工作干得更好。

此外,“做一个有价值的老师”,“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这两句话也深深震撼了我。这两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做一个有价值的老师?就是要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智慧科学地管理、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不能是一架传授知识的机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智慧,有亲和力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导者。

“做一个有价值的老师”,就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艺术;

就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就要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博大情怀!

“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我的理解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个体差异”,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用爱心浇灌每一棵幼苗。

其次,走近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在学生需要帮助时,给予亲切的关怀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在学生面临人生的转折点时,教师更要帮助学生指点迷津,“拨开云雾见月明”,引导学生跨越障碍,走向人生的坦途。

我要做一个有价值的老师,做一个学生生命中的贵人!这就是这次德育专题培训我得到的感受。

老师德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唐静丰老师首先和我们交流了人生与规划,我们的一生思考很多问题,从自我认识、职业规划、环境影响到职业目标,其中有些问题我从来没有好好想过,这值得我反思,我在为了完成一个阶段的目标而努力忙碌,达到目标之后就继续朝着下一阶段的目标前进,我没有留下时间来认真思考我的人生与规划。

就如唐老师所说:“人生是一场命运抉择:一次重要的(正确的)抉择胜过千百次的努力。”现在的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此刻我无法肯定地说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但我想态度决定命运,至少我要做出努力,这样将来哪怕我失望了,我也不至于会后悔今天的选择。那么第一件事就是现在的我要好好规划自己,目标决定前途,只有锁定人生目标,你才能做赢家。我可以为自己制定日常目标、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总体目标、人生终极目标,总而言之就是不能让自己过糊里糊涂的日子。

第二件事就是要找到一位人生教练,因为人生目标的实现需要导师。我的导师已经找到一位了,我会跟着她好好充实自己,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可以再找一位导师,从更多优秀的前辈身上吸取经验。在目标的引领下,在导师的帮助下,我期待自己在不久的将来也能成为一位优秀的老师。

接下来,唐老师又和我们分享了怎样上好一堂优秀的主题班会课,内容包括主题班会的类型、特征、功能、内容、设计与实施等等。对此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首先要有主题,主题是班会的中心,只有选好主题,才能开好班会。比如像夏晓芸老师的这节班会课的主题就是“宽容”,这个主题应该是挺大的,但是夏老师从我们同学身边的事例出发,激发了学生的讨论、思考、辩论的热情。

2、明确活动目的。它不同于班会课,不能东讲一点,西讲一点,每节课只要一个目的,解决一个问题已经足够,太多的目的只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夏老师在这堂课里主要通过让学生说说被别人宽容和宽容别人的感受,重点解决如何宽容别人以及期间要遵循的原则,目的非常清晰明确。

3、活动准备。俗语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从班会的开始到结束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好周密的安排。夏老师在这节主题班会课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做好树叶形状的绿色纸卡,花朵形状的红色纸卡,树干形状的纸卡等等,因为她必须在课堂最后在黑板上呈现一棵大树的图形,所以这一切环节都必须做好精密的设计。

职业培训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施 篇11

目前职业培训学校的德育状况及其原因

目前职业培训学校的德育状况可以概括为:德育实施难度大,德育实施效果差。之所以出现目前这种状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社会对职业培训学校的片面认识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职业培训就是对在职的成人学生进行职前或者职后的教育培训,这类学校纯粹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办学。职业培训学校及其学生在社会上被认为是“差校差生”是不被重视的,德育教育是可有可无的。社会上的这种片面认识无疑给学校、教师及学生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职业培训学校及教师对德育认识的误区及培养目标的偏差

职业培训学校及教师对德育的认识有两个误区:一是受学校历史的影响,认为职业培训学生主要是成人,他们有较成熟、稳定的品德素养、性格特征和价值取向,无须进行道德教育。二是受社会舆论的影响,认为职业培训学生,素质较差,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无异于瞎子点灯-白费蜡。由于学校和教师存在着这两方面的误区,因此在培养目标上,认为只要学生能毕业,有个一技之长,出去能找个工作就可以了,至于学生的道德修养、价值取向、性格特征都不在培养之列。

职业培训学校学生的特殊性

职业培训学校学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职的,他们一般都是成年人,有较稳定的性格特征和道德品质;另一类是待业的,这类学生都是直接从初高中升上来的,年龄在18岁左右,不论是在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还是在性格特征、生理特点上,都还未发育成熟,有可塑性。显而易见,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对象在后者。这类学生除了具有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的普遍特征外,还有其特殊性。他们大多在初中阶段或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守纪律,或二者兼而有之,并因此不受重视或被遗忘,甚至受到歧视。这类学生的家庭一般是单亲,或者双下岗,使得他们要么性格上有缺陷,要么情感上有空白,形成了既自尊又自卑的个性。因此,职业培训学校教育针对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加强德育,创新德育,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品质和完美人格刻不容缓,并且任重道远。

实施职业培训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

提高学校和教师对德育的认识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教育不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获取生存、生活的能力,还应肩负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重要使命。

加强纪律约束,形成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职业培训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在初中阶段比较散漫,对纪律的约束满不在乎。显然,学生的这些经历使他们对纪律的约束不适应,甚至反感,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生不需要纪律约束,恰恰说明他们需要更多更严的纪律约束,在约束中内化为一种习惯,形成自我约束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这要求职业培训学校制定出既符合學生特点,又切实可行的纪律条款,做到“有纪可依,有纪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使纪律成为职业培训学校进行德育的一个外在条件。在纪律约束过程中,逐步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充分发挥学校各主体的作用

1、发挥学校德育部门的宏观指导作用。

职业培训学校学生基本来自各中学的后进生,文化基础知识、日常行为规范及品德素质相对于同龄人要落后些。因此,学校德育部门在制定学校培养目标和德育计划时,要和各班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充分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上级要求和学校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既切实可行又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培养目标和德育计划。

2、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潜移默化作用。

职业培训学生绝大多数在初中阶段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不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屡犯错误,往往会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讥讽、挖苦、训斥、打骂、体罚,时常受到冷遇,逐渐与同学疏远。由于缺乏交流及正确的引导,他们养成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错位的人生价值观和审美观。要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转换他们的观念,除了必要的有形措施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对他们的无声影响,使其“如入幽兰之室”。身教比言传更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

3、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导和交流作用。

班主任在教育中承担着特殊职责和使命,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的态度、师生关系以及班主任自身各种能力和素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职业培训学校,由于老师不坐班,只有班主任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较多,容易与学生建立感情,取得学生的信任。班主任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友谊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先成人,后成才”的宗旨。这在职业培训学校显得尤其必要。由于培训学生存在上述的性格弱点和缺陷,要使学生明确要想成才,只有首先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做一个健康的人。唯有明确这一宗旨,班主任才能在带班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心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学生实际的班级制度和班级计划,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二,平等地、辨证地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尊重、认同和鼓励,唤醒他们尘封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这就要求班主任用全面的、辨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让学生明白他们在班主任眼中只是一个不适应应试教育的学生,在其他方面有着较好的天赋和潜能,同样有着广阔的前途,深受老师的爱护和重视。

第三,对待学生要有爱心。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是还未成熟的个体,是处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体,他们的不成熟使他们表现出许多不讨人喜欢,甚至令人烦恼的习性:淘气、贪玩、倔强、散漫、不听话、不自觉、爱恶作剧等等。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爱,很容易让学生的这些缺点改变自己的情绪和态度,甚至讨厌这些学生,就根本谈不上教育和教育效果了。但是如果教师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就能认识到这些缺点是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现象,是发展中的缺点,那么,教师就不会因此而改变对学生的态度,而会因材施教,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我相信,经过职业培训学校各方面的不断努力,职业培训学校一定能走出德育教育的误区,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具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素质、良好品德修养的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硚口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公开课《长城》教学设计下一篇:试讲稿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