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24-07-06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共9篇)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1

俗话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世纪之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将“综实践活动”纳入新的课程体系,并将此类课程的宗旨定位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未来世界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竞争。那么,如何有效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谈几点看法。

一、以人为本,确立主题,激发创造热情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应积极参与和热情辅导,不断地观察和发现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所为,因势利导,培养他们各自的创新意识。教学中启发创造性思维,培养科学人才,这和发现式学习分不开。不论是学生独立发现,或是教师指导发现,学生皆系主动地参加学习,探索途径,以求达到学习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要立足学生的学,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要研究外部的刺激与头脑内部的思维活动。教学中,利用启发性的提问、追问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明理清楚,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不断产生对事物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欲望。使学生广泛和深层次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工具、材料的准备上给学生创造条件,任他们选用,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呢?关键是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自由发展的时间,教师应该把讲的时间腾出来让学生去练、去说、去思考、去操作,在课堂上实现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所提倡的六大“解放”。

二、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最大的动能,又是一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有了兴趣才能挥发无穷的力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合理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自主探索求知。

例如:在“我们身边的动物”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们身边的动物――鱼,我组织学生到市场去观察。在观察的时候,学生们观察到了一系列的现象,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鱼是用什么进行呼吸?鱼一分钟呼吸的次数?怎样知道鱼的年龄?等等。这时,我便对同学们说:“同学们想想,要想了解这些现象,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因势利导,以兴趣导入教学。让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调查访问和查阅资料等活动,这样的兴趣引导,不但引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欲望。

三、建立平等关系,融洽师生情感,培养创新精神

要和我们的孩子成为最好的朋友。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挥学生的创新才能必须要有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必须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充分的表达自已的思想,抒发自已的情感,不怕出错和失败。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映,形成师生情感交融氛围,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伴随着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的活动而不断发展。

四、引导学习方法,经历操作过程,培养实践能力

如果学生有了知识,不去引导他们用于生产实践,也就不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是要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劳动态度,二是要严格遵循科学理论和规律,认真踏实去实践去探索。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根据这一特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理解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学生产生创新意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注重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实践出真知。让学生亲自当一当“小小售货员”亲自做“家庭小厨师”……让我们的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去品味、去体会……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2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文化课教学提倡以学为主的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动手为主, 既要考虑学生的能力, 又要考虑课的安全性。

1.变 “先扶”为 “先放”

教师只有做到“先放”, 即凡是学生能够观察思考、表达、操作、总结的, 尽量让学生去做, 去探究, 去发现, 去创造, 才能充分挖掘学生头脑中蕴藏的巨大潜能。 如教学《铁丝工艺品》时, 我首先让学生利用配套教材中的一根铁丝进行弯制, 鼓励他们发明创造。

2.变 “教”为 “导”

要启发学生善于学习, 勤于思考, 勇于创新思维。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 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指导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 特别是学生遇到问题时, 应给予指导帮助。 例如《洗刷餐具和茶具》一课中洗刷盘子的教学, 我是这样进行的:上课开始, 我没有介绍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而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后, 直接提出问题:“谁能替工人师傅把这些盘子洗干净?”学生欢呼雀跃, 恨不得立刻动手试一试。 根据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我及时给予点拨指导: 为什么你把水洒了出来? 为什么你洗过的盘子还是油腻腻的? 该怎么办? 为什么你的盘子冲洗了好几遍还有泡沫?你是怎样把盘子洗干净的? 你们小组洗得又快又干净的原因是什么? ……这样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思考, 然后组织学生操作演示, 讨论交流, 最后得出结论, 归纳具体操作方法。

3.变终结性评价为激励性全程评价

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操作过程中所表现的才能和付出的努力, 并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 如用点头、伸大拇指、欢迎、微笑、抚摸学生的头等动作表情进行激励性评价;如用“你真行”, “好样的”, “真棒”, “为你的聪明感到骄傲”, “脑瓜真灵活”, “抽时间你教教老师好吗? ”等语言进行激励性评价, 还可用 “综合实践活动能手”、“点子博士”、“创意小明星”、“小老师”、“劳模”等称号激励学生。 从而充分肯定成绩, 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强化操作能力。 同时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除了这种方法外你还能想到什么方法?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在质疑中建构思维模式, 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民主、平等、宽松的提问环境。 凡是学生能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要由老师包办代替, 对于学生回答不完全正确的, 也不要急于纠正, 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挑战性和冒险精神。 比如:在《纸的种类》一课中, 我在介绍纸的类型时, 讲到牛粪纸, 学生都笑了, 他们很好奇。 什么是牛粪纸? 它是什么样的? 它用来干什么的? 制造它的原料是什么? 这些问题统统留给学生作为课后作业, 让学生利用星期天自己找答案, 并要求在下次上课时能带样品来。 在课上创设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从而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劳动再实践。 巩固劳动技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情感, 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不断质疑中探究提高创新能力。

三、在观察中培养创新意识

教材中有一部分内容涉及一些特定的社会场所, 如:邮局、医院、车站等。 由于小学生的社会活动范围较窄, 因此, 对这些场所缺乏了解。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进行参观, 使他们获得正确、鲜明的感性知识。 通过参观学生得到的知识, 往往比老师单纯在课堂上讲解更有效果。

教材有许多插图, 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每幅图培养学生观察力。 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到室外观察, 观察校园花坛、树木、体育设施等, 还要组织学生参加访问农村、工厂、商店、宾馆、饭店等, 了解自然, 了解社会生产, 观察要同说、做结合起来, 使学生看得懂, 说得清, 会操作。

四、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 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如:带领学生参观, 组织学生课外实践等。 不管是在课内, 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 都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 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过年了, 我家的窗花是我自己剪的”。 当孩子向家人炫耀自己作品的同时, 内心一定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教学“剪纸”一课, 当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后, 师生的思维都应大胆超越教材, 大量搜集并欣赏我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 从十二生肖到春夏秋冬、从花鸟虫鱼到奇形异兽, 这些精美的剪纸艺术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 通过欣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用自己的双手剪出一份精美的作品, 用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创造一份新年的祝福。

五、在想象和拓展思维中培养创新能力

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过程中, 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 敢于创新, 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如在教学《水果拼盘》一文时, 在学生做好了一只“水果拼盘”时, 教师要进行多角度引导, 先拿出不同形状的图片让学生从形状的角度去想象, 去动手做做。 再让学生从色彩的角度想象, 试试做做, 找出色彩搭配方面的最佳组合, 达到最佳效果。 这样, 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想象空间, 让学生从另外的角度去探索, 去探求, 获得新创举。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3

自主活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一、活动教学的理论内涵

1.活动的基本范畴

简单的说,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对活动可作多侧面的划分,最基本的主要依据心理学的划分,即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所谓外部活动,主要指实物性的操作活动、感性的实践活动。内部活动主要指内部心理与观念活动,主要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这两类活动在人的认识和发展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这两类活动常常交织在一起,划分只有相对的意义。教学过程正是学生主体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的双向转化过程,是一个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实践活动和观念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既具有人类一般活动的特征,更具有自己丰富的内涵和规定性。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强调是学生主体主动的、有思维积极参与的、观念与行动相统一的、充满改造和创造精神的,能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整体的、多样的活动。

2.活动教学的界定

从以上对于活动的分析中,可以给活动教学下这样一个定义:活动教学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似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及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二、活动教学的发生机制

1.活动的主体因素

(1)身心发展水平。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学生要获得人类已有的经验,必须是身心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发生。每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方式和作用方式,都受到他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表现出个体的特征。

(2)主体在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参与度。这是影响活动效果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主体对活动的自主参与程度表现为主体在活动中的地位及由此产生的对活动的态度。可分为三种情形:被动应答、自觉适应和主动创造。

(3)主体的自我效能感。同样的活动对活动主体的影响是不一致的,这取决于主体的自我感受。自我效能感是人对自己能够实施某一行为的自信度和能力感,它影响人对行为的选择,对困难的态度,对行为的努力程度和持续时间,也可以影响学习行为中的情绪和效率。自我效能感强的人,能正确估计自我能力,选择活动的方式内容,对问题不断做出准确判断,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能主动积极参与,使学习充满活力。

2.活动的客体因素

(1)活动目标的适切度。活动对发展主体提出的要求是否恰当,要看它与主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差度如何,因为过高过低的活动目标都无助于个体的发展。因此,教育者应认真研究学生的发展状况,以安排教育的顺序与目标。

(2)活动有无成效。活动的成效会激励主体产生新的需要,形成内驱力,对主体产生积极影响。假如活动不了了之,只会产生消极影响。

(3)活动的方式与类型。不同的方式产生不同的经验,不同的活动类型和方式促进人的不同的发展,如有主体变革客体为主的创造活动、反应客体的认识活动。占有客体的欣赏审美活动、检测客体的评价活动以及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等,他们虽共同对人的发展发挥作用。

(4)活动条件的提供。活动的展开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活动材料和活动工具的提供、活动氛围的渲染和创设,活动场地的大小、活动规模的大小、活动空间的灵活布置、活动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程度等,都将直接影响活动的成效。

(5)活动的有无指导。对活动的设计和适当的指导易使活动产生成效,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反之,易放任自流,降低学生成就感。

三、活动教学涵盖的教育理念

1.坚持“以活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活动促发展”的主张是活动教学的立论基础和实践切入点,是活动教学的灵魂。教育教学的关键是创造出学生的真实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最终实现主动发展。

2.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主动学习、主体实践为特征的方法论体系

活动教学重视活动在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必然注重学习者“学”的活动。活动教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不断创新,从而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改进已有认识和经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通过静听、静观接受现成知识结论的过程。为此,特别强调主动学习、主体实践的教育价值,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亲身的活动和实践,变被动消极地学为主动积极富于创新地学,使学习成为学生主体的自主活动。这种学习过程不仅强调动脑思考,而且强调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注重多感官参与,多种心理能力的投入,在活动中学,在做中学,主动地学,创造性地学。

3.构筑以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

活动教学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实践活动的主动、能动特点的思想,将实践观点引入教学过程,从而必然地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认识和实践进程相统一的过程,必然认为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共享认识成果的一种动态发展过程。活动教学重视教育情境中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校园文化、班级氛围等“活”的因素对教育意义的生成,重视学习过程诸多因素的改变对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活动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不断生成新质的过程。

四、活动教学的实践效应

1.记忆水平的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应答状态

以静听、静观、静思的学习方式接受和记忆大量知识,处于消极、被动地位,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动手做事的机会,教学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易产生焦躁、烦闷、厌恶、冷漠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2.适应水平的教学

学生处于自觉适应状态。虽时有主动积极的思维参与,但这种思维为教师所把持与牵制,只是教师思维的再现与印证。教师被自身设计的教案与思路所奴役,对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不能放手。学生的情绪体验表现出时而充满激情和渴望,时而又表现出冷漠,无动于衷。

3.创新水平的教学——学生处于主动创造状态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4

小学科学 即墨市华山镇华东小学

姜治君 邮编:266216 电话:(0532)84559976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 即墨市华山镇华东小学 姜治君 邮编:266216 电话:(0532)84559976 科学课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许多科学常识,科学知识是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和归纳出来的,有些在现在看来也还是很抽象,很难理解的。实践出真知,科学精神更应该包括实践精神。实验是人认识大自然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科学科教学中基本有效的方法,更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基本要素。所以,上好科学科实验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科学的自然观、科学态度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创新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唤起,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教师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而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创新意识的起点,教师应有意识地构建创新环境,扶持创新意识。

1.好奇意识的保护,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好奇是创新意识的潜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对科学有了好奇心,就能主动的去钻研,这种好奇心如不培养和扶持,就会逐渐衰退和枯萎。因此,当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而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或做出某些荒唐的事情时,作为教师,应该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给予鼓励,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给予指导。如我在教学《电产生热》一课时,要求学生用一根铁丝把一节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并摸一摸铁丝,手有什么感觉?这个实验本身效果不明显,可是有的学生的效果却很突出——手很烫,原来他是用了三节电池。虽然他与实验的要求不一致,但恰恰由于这一个不一致,使他发现了电热效果明显的一种方法。因此,这时教师切不可训斥否定学生,否则就把学生创新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我是对该生大力表扬,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启发,唤起创新意识:“除了增加电池,还有哪些办法也能使电热效果更明显呢?请你自己设计实验动手试试。”这时学生创新的意识则更强烈。

2.创新情境的构建,扶持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学的发现始于疑问,而发现问题,正是创新的开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巧妙构建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扶持创新意识。如教学《大气的压力》一课时,为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特意构建创新一个情境:一上课,我向学生们出示了“马德堡半球”,合上两个半球抽掉其中的空气,让学生用力向两边拉开,一个、两个、四个,直到最后到全班同学像拔河似的一齐拉,但仍拉不开。此时,我提出问题:“你现在最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对这一现象感到奇怪极了,纷纷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这两个半球为什么拉不开?用什么办法才能把这两个半球拉开?如果两个班的同学一起拉,能不能把它拉开?恰当的问题开启了学生思维之门,教师为学生构建创新情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扶持,深入探究的愿望油然而生。

二、创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创造良好氛围,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1.营造良好氛围,拓展创新思维的空间

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能促进求知欲的滋长,激发解决办法的兴趣,而且还会刺激新思维的开拓。因此,在教学中应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重视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如我在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热喷泉”实验,学生对实验现象感到非常惊奇,并产生极大的研究兴趣,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闪现了出来,有个学生说:“如果我把做的‘铝皮风车’装在上面,不就是成为一个新型的自动风车吗?”这不正是表明:小学生也有创新潜力,完全可以培养起一定的创新精神。

2、适时点拨,激发思维

如学习《热空气》一课时,我在导入新课阶段,出示一盏自制的走马灯,在走马灯下面点燃酒精灯后,走马灯转动起来。看到这种现象后,学生的兴趣顿时高涨,对走马灯不停地转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议论纷纷。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提问:“通过这种现象你们想到什么问题?”问题一提出,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静止的走马灯在点燃酒精灯后为什么能转动?”“是什么力量让走马灯转起的?”“走马灯转动与什么有关系呢?”„„通过观察、讨论,唤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索未知的活动。

3.引导发散思维,训练创新思维的能力

科学教材内容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作为科学教师应该在深钻教材的过程中,更好地挖掘教材中的各个因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畅所欲言的机会。如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教材实验:拿一只瓶子,瓶口塞紧带漏斗的瓶塞,把水倒进漏斗,观察水是否能流到瓶子里;再把瓶塞松一松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水流进了瓶里;你还有其它方法能让水流进瓶里吗?学生思索后,争先恐后,踊跃发言,气氛十分热烈,有的说可以在瓶塞上开一个小孔;有的说可以在瓶子上凿一个洞,还有一位学生说可以设计一个分成两格的漏斗,一边放水,一边空着„„学生的交流使他们获得了意外的信息或“灵感”。学生的畅所欲言,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结果。学生创新能力的锻造创新能力是智力发展的高级阶段,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明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一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从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锻造创新能力,是科学教学追求目标。

三、引导学生独立思索、鼓励学生自行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观察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科教学的特点。对于学生的观察实验活动,教师是手把手地教,还是放手让学生亲自实践、尝试,标志着两种教学观。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教师必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己提出观察实验的方法,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实验活动,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究未知的能力。

1.立足于学生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产生于动作。在活动的实践中,学生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因此,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如教学《沉浮的秘密》一课时,在学生了解了物体沉浮的规律后,要求学生实践自制“潜水艇”。有的学生找来两个装眼药水的玻璃瓶,用胶布把大口连接起来做成船体,再在两端小口各套上一段自行车上的气门芯,一段插入水里,一段露出水面含在口里。想让它沉,就吸出瓶里的空气;想让它浮,则用口吹进气体,使水排出。在这个实践制作活动过程中,无疑增强了学生创新的思维与能力。当然,创新能力只有经过反复的实践才能形成和增长。所以,突出学生的实践性,让学生经历“搞科学”的过程,比获取最终结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更加重要。

2、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5

能力培养教育实验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各国教改都不约而同的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关键凸显出来.世纪之交,第三次全教会吹响了向素质教育进军的号角.国家站在整个民族在21世纪的国际地位的高度, 加大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新的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把综合实践活动设为必修课,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要求,已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省教育学院初教部在全省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我市根据这一课题设立了子课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这一实验.回应和反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指导理论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邓小平教育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创新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此外还有以下理论:

1、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类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对象,按照社会和人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培养的现代教育模式。它与传统教育的主要区别是教育层面宽,从封闭性向开放式教育发展,并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创新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着重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在这里,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创新教育有如下层面,即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于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的特征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创新思维是创新力的核心。创新技能包括创新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创新情感指有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强烈的创新激情。创新人格主要表现为创新个性,如勇敢、独立性、恒心、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

3、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1987年第十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的。这个概念应用在教育领域是指人们通过一定时期的教育既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满足个人发展,又能保证身心有序、协调、均衡地发展,以保持全面的长久的发展能力,保证其在适应当时社会的同时也为适应未来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更主要的是要在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原则下,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题的实施原则:

1、普遍性原则 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普遍性。对这一原则,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从社会学层面来看,普通性原则既是社会公正、教育公平的体现,又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要求所决定的:从心理学层面来看,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潜能不是少数人或者少数尖子学生才具有的,每位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在创新能力。从这两个层面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2、层次性原则 即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如中学生和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想象力、独立活动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要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确定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3、差异性原则 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考虑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个体之间在兴趣、爱好、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所以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来引导和促进不同个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4、基础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并不是否认知识的传承。创新是建立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之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深厚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没有知识,人们的正确观点就难以形成,分析问题无依据,更难有所创新。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基础性。学生只有基础课程学得好,建构起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才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探求未知的世界。

5活动性原则 即要注重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动手操作、实验探索、调查研究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结果,要在学生活动和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6激励性原则 即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孩子的创新往往源于兴趣、爱好,源于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

因此,教育者要支持孩子的求新、求异、质疑和问难,鼓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而不是置之不理或横加干涉。因此,要恰当合理支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避免使自己的教育成为“扼杀创造的力量”,而成为“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

四、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采用实验法,以形成性研究为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通过调查分析、实验对比、探究课型等开展研究。

2、研究在教学常态下进行,在一个年级进行实验。以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比班能力的横向比较作为对照结果。评价方法以课堂教学、学生的作品、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

五、实验步骤

本题2005年5月开题,2008年4月结题,主要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5月—2006年8月,准备阶段。主要学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初稿)》,课题立项,确定本课题实验校。开展实验教师培训和研讨活动,各实验校根据本课题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申报自己的子课题,指定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06年8月—2007年8月,组织实验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实验,修改、充实、完善课题实验所用教师用书,组织开展课题交流活动。

第三阶段:2007年8月—2007年12月,组织专题研讨,开展教研活动,组织课题实验汇报课。

第四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4月总结实验成果,聘请专家论证,馔写课题结题报告。

六、课题组主要成员

组长:汪纯

组员:吴红梅

韩春生

陈玉梅

韩德足

吴丽芳

陈光明

七、实验的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成效

在课题研究实验中,我校大胆实践创新,废寝忘食地付出艰辛的劳动,忘我无私的奉献,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同时也获得丰硕的成果。

1、多位老师在各级论文、案例评选中获奖;多次在课改教学活动中推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研讨课、示范课,深受与会者的肯定。研究实验活动已经产生很大影响,对本市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

2、课题研究实验给校园带来了令人惊喜的变化,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学生乐于动手、实践、创新,乐于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能自主形成研究的课题,并针对课题研究分成合作小组,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材料,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汇报,宣传。三年来共开发22个小课题,共完成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表”205份,“采访卡”356份,“调查表”272份,“评价表”近160份,“问题卡”105份,撰写“体验日记”100篇,“活动感言”204篇,“自创作品” 92份,“手抄报”120张。

3、在课题研究实验中,全体成员的思想素养,业务素质,开拓创新精神,对课题研究的态度,更新观念意识,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整理收集了“实践·收获·启迪”、“创新·成长·领悟”、“课题实验组教师论文案例集”、“课题各阶段计划和小结集”、“师生活动剪影”等资料汇编。

4、在课题研究实验中,专家指导组、课题组成员、互相配合,通力合作,深入第一线,共同研究,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经验将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焕发出精彩的光芒。

(二)课题研究实验的启迪

1、在课时设置上

在进行课题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得到学校教导处的大力支持,在课时的设置上给予了灵活变动和调整。第一年,我们尝试在每个实验班设置两节连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实验了一学期后,我们发现:活动内容如果是动手操作性较强的课,学生一般能在两节课中保持高亢的热情。而如果是产生主题的背景课、设计活动方案课或汇报课,一般都很难保证学生的活动热情能持续到第二堂课的结束。而且我们还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因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有意注意不够集中,如果两节课连续上,极容易呈现出疲惫的状态。为此,在第二学期,我们就尝试调整为弹性课时制,即任课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和其他学科的时间进行调整,而这样做的局限是:任课教师必须兼任本班其他学科的教学,才能保证课时的安排得到落实到位。一个学期下来,觉得这样的课时设置还是不够合理。于是,在第二年里,我们又进行了新的尝试:每周三节课,一节单独,两节集中。据大部分教师的反映,这样设置合理、有效。一节单独课便于落实上个星期布置的任务,或者进行主题的生成,或者对这个星期的活动作个安排,而两节集中课又刚好可以开展活动,或者进行汇报。这是较多老师满意的一种设置方式。因此,为保证课时落实到位,同时又考虑到该课程主题的灵活性、生成性等特点,现在,我们课时的设置是每周三节,一节单独,两节集中。

2、在师资配备上

权衡学校任课老师的功课安排及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本身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我们因校制宜,因课用人,在师资配备方面对任课教师进行了合理的开发。第一年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的老师既有本班的班主任,也有科任老师,还有跨越年段的其他老师,其中我们发现:跨越年段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由于老师有时不易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等问题,在对学生做活动的具体指导有时不容易到位。第二年,基于综合实践活动有时需要家长的配合,班、科任老师担任方便与家长联系,而且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较长,可以及时和学生交流信息的考虑,我们保留了原来本班的班主任、科任老师继续担任综合实践活动。同时,也安排了同

年段的老师跨班担任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后,我们发现:综合实践活动由本班的班、科任老师担任,在功课紧张时不容易保证课程的课时数,经常会挪作他用,不能保证课程的正常实施;而采用同年段老师跨班担任的效果最为理想,既保证了课时数,也较为熟悉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水平,利于操作。同时,在第二年下学期,我们还发现了因为信息技术是属于一种专业性比较强的科目,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老师担任,只有实用性,而没有系统性。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不扎实,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应用。所以,在第三年的实验中,我校从三年级开始,每周增设一节信息技术课,由专职的信息技术老师来担任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的指导。这样,每周就有三节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一节信息技术课程。这样的设置,一方面保证活动有效地指导,一方面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施效果显著。

3、在课程资源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其丰富性、多样性远远超过单一的学科课程资源。我们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把可以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实施服务的一切因素发掘出来,利用起来,使这门课程的设计更为科学,实施更为有效。

①主题确定由完全由学生生成到学校有规划的“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这就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生成性。在第一学期的实验中,由于对课题生成性的片面理解,认为施于学生的任何活动主题都是生成的,导致活动进程缓慢。同时发现如果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独立自主地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有的活动主题泛、大,有的没有研究的价值,影响学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但如果是教师为学生预先选择并设定研究主题,则会遏制学生创业精神和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因此,在第二学期里我们根据不同年段的年龄特点和探索能力,产生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子课题。实验了一学期下来,发现这样虽然有利于学校的整体规划,但违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生成性。生成性,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活动方式、活动过程,都要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的现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的主题,从而自主确定和选择的。因此,在这些预成的主题下,我们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生成和建构。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

因此,我们发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当然随着活动过程的展开,学生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出新的目标、新的问题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要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肯定其存在价值,认识到这些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的产生的必然性,从而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

②活动模式由表演式的汇报课到主题策划课到方法系统指导的常态课。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崭新的课程,“上什么,怎么上?”对于大多数老师需要的不仅仅是理念,而是具体的操作。因此我们在2003年的4月召开了第一次的案例研讨活动,初步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确定主题→制定方案→采用各种手段收集资料→整理→进行交流汇报。教学实践的结果显示,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提主题,设计活动方案,收集处理信息,教师往往要用很大的力度去逐个指导,而且活动周期长。

因此我们思索,是不是在开展活动前,应该先要让学生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要做什么,如何做。例如,要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会设计活动方案;学会进行调查、进行访谈、进行实验;学会处理收集回来的资料、撰写活动总结或报告。实验中,我们首先把第一次案例研讨活动中学生的所有活动过程的录像和学生汇报时的资料呈现给孩子们,让学生们看看录象中的学生是怎么样生成课题,怎样探讨活动方案,怎样利用课余时间到菜市场、水果摊、新华书店、超市等地进行调查的实况录像,以及他们采用了哪些形式进行汇报等一些形象生动的资料代替了教师枯燥无味的解说,让学生先模仿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但是不是所有的综合实践活动都必须经历四、五个活动阶段?是不是所有的汇报都要逐个地介绍?我们又进行了新的摸索。我们把原来的活动课程的内容和综合实践的调查,采访相结合,在低年级推出了短周期的活动。如《品说桔红糕》和《玩具总动员》这两个活动都只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要研究的内容,并进行社会简单的调查。第二个阶段把调查的内容进行简短的汇报,并当场在课堂上进行设计和制作。而在《漫话安平桥》的汇报课上,我们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模式,让学生们离开座位,自由选择想要了解的内容到其他小组去参阅收集到的资料,然后讨论交流自已的感想、困惑及收获,这样就把自主性学习延伸到课堂。

同时,我们还发现在许多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们容易偏重活动形式,忽略具体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学生活动方案,忽略教师指导方案等,学生的深度

体验不够,个别存在着“形式化”的倾向。因此,我们认为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应增强活动方法指导的有效性。于是我们结合某个活动主题的某个情景侧重对学生渗透

一、两种活动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不断地以内容为载体,进行系统、有趣、实效地活动方法指导,从而强化、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成长。如:在《多彩的服装家园》主题生成课中,教师重点对学生进行制定和设计活动方案、搜集与处理资料的指导。在《走进南音》活动策划课里,教师既放手让学生探究,自己找路走,又恰当指导,让学生生动形象地学会了问卷调查、上网查资料、采访、宣传等探究方法。在《网络“利”与“弊”知多少》的主题活动中,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进行调查,怎样做好活动的总结及写好活动的结题报告。

如今,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已经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常态课,课堂上老师们能轻松驾驭,活动中学生们能自主、顺利、有序、深入地开展。

4、在课题组制度建设上

综合实践不是校本课程,但是依托校本开发的管理和机制。教研不是口号,其真正有效的开展,需要有一定的体制和机制的保障。

①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的研讨。规定每双周二下午2-3节全部课题组教师集中多媒体教室进行专题教研。教研的内容主要有:围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主题教研、观看课堂教学录像和专家讲评,教师的专题讲座,集中的课堂观摩与交流等。

②采用在职培训。对综合实践课题组的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组织对大学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原理》进行的学习,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指导学生奠定基础。

③量化评估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期初每位实验老师必须制定本学期的实施计划、活动台历、活动设计,每学期最少要提供一堂校级公开观摩课,要有教案,课堂实录、反思。期末对整学期进行回顾和总结,提交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有价值性的资料,课题组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期成果考核表》来评价和考核教师的工作,肯定有突出成效的教师,推选在课题组中作讲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6

甘肃省镇原县新集乡王寨小学蔡兴辉

邮编744507电话:***

1992年,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口号,1996年12月,国家环保局、中宣部、国家教委联合制定《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纲要》指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综合性学习是对教材的巩固和延伸,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近几年,我把环境教育渗透于科学课综合性学习中,在“环境保护教育”方面教出了自己的特色,使保护环境成了全校每个师生的共识。这里我想结合科学课综合性学习,谈谈对小学生渗透环境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积极利用目前社会上空前高涨的环保气氛,大力宣传环保的意义

1、结合环保热点问题激发小学生“学环保、讲环保”的动机

2001年7月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北京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举办理念。2008年6月1 日,我国实施了“限塑令”,发扬重拾菜篮或者使用其它环保节约的替代品。2010年3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要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对此类身边深有感受的一些事例,学生既能思考又能理解,不但理解了政府政策导向,而且对有关水文、气候、工农业生产等知识有了较深理解,有效地接受了环境教育。

2、组织学生观赏录象、图片、阅读资料。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我变枯燥乏味的环境保护知识为直观形象,使学生乐意接受。组织学生观赏录像、图片不乏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之一。我先让学生观看98抗洪抢险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录像,告诉学生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和土地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土壤的过分流失沙化……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我国长江流域,由于原始植被大量丧失,因此导致了98年夏这场小雨量、高水位、大水灾的惨痛场面。我还让学生通过看图片,分发一些资料让学生阅读,从中了解环保知识及其重要性。如《每分钟发生的环境灾难》:世界上每分钟损失耕地40万平方米,每年损失耕地21万平方千米;每分钟有4.8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每年流入大海泥沙252亿吨,每分钟有85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让学生从这些资料的阅读中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3、联系生活实际,强化环保意识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破坏环境的事例,如向公共场所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甚至随地小便,想必我们的学生不可能没见过这些不文明现象,教师都可以把这些插入到课堂中,并展示实地拍摄照片,交流这些现象对人类自身造成的危害,并让他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生活中还有许多保护环境和破坏环境的现象,但学生不太明白,比如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上树捉鸟„„这些学生司空见惯的现象,他们不以为然,甚至认为不会破坏环境。我们可以围绕这些现象开展谈论,在谈论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善于发现,仔细分析,才能分辨是与非。

(二)注重实践,增强环境教育的实效

环境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能参与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因此,环境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重视学习环保知识,又重视开展课外的实践活动,使中小学生从小就培养起积极的“参与意识”。通常情况下,我们可采取以下六个活动:一是参加公益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美化校园、种植成才树、清理公共垃圾等活动,既可提高学生的公德意识,又可增强他们参与环保的自豪感,二是参加文娱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歌咏比赛、朗诵会、演讲会、故事会等文娱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自编自演自唱中,受到自我教育。三是开展“八个一”系列活动。要求每生每年必须做到提一条环保建议、编一条环保警句、会唱一首环保歌曲、看一部环保电影、写一篇环保日记、做一件对环保有益的事、当好一个环保小卫士、做一个左邻右舍的环保“小老师”。四是开展宣传活动。在“地球日”、“环境日”、“节水周”、“爱鸟日”、“植树节”、“无烟日”、“粮食日”等节日,通过义务咨询、散发资料、广播讲座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向周围邻居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如3月12日植树节,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学生实现了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在劳动中提高了环保意识,也深化了课本上有关知识的学习。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开展向你吸烟的亲人、朋友、老师等写一份劝告信,告诉他们吸烟的危害,这样学生不仅自己对吸烟的危害提高了认识,也帮助了别人。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开展保护环境热爱家园等主题的演讲活动,对身边环境问题的调查、研讨认证,得出一些合理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再进行广泛宣传,培养他们的全球观念,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投身于环保事业。五是开展社会调查。每学期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看看土壤的变化、农作物害虫的变化,观察保护农业生态平衡的青蛙、哈蟆、蛇数量的变化。还可测试乡办工业对空气、水、噪声的污染情况,让学生在实践中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关系。六要开展保护环境的活动。通过组织发动环保小卫士、环保纠察队,轮流站岗巡逻,禁止滥砍滥伐、滥捕狂杀,保护生态平衡;禁止随意破坏土地,乱烧麦秸,随意排放污水等。通过上述六项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巩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保护环境、同破坏环境的人作斗争的自觉性。

2(三)开展长期的“学生的小课题研究”的活动,在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学生的小课题研究”是一种很好的综合性学习,它着眼于学生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我们可以在各中队组织开展环保小课题的研究,让全体少先队员在研究的情境中,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让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可以分年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小课题研究:

一年级:

1、乱扔垃圾的危害;

2、铅笔、书本与环境保护„„

二年级:

1、树木的本领;

2、马路上废气危害知多少;

3、怎样节约水资源;

三年级:

1、校园里的绿化环境;

2、影响校园美的行为有哪些;

3、废弃垃圾的处理;

4、白色污染的害处„„

四年级:

1、关于污染河流的调查;

2、影响天空变蓝的因素;

3、噪音的危害;

4、绿化环境破坏后造成的后果„„

五年级:

1、菜场卫生情况对比调查;

2、水资源浪费情况的调查以及处理措施研究;

3、改善环境我们能做什么„„

六年级:

1、环境污染的后果;

2、哪些疾病与环境污染有关;

3、家庭环境污染主要有哪些;

4、工业废水流到哪去了„„

通过系列有关环保的学生小课题的研究开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自觉保护自然资源,从小养成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通过了一系列环保小课题的开展研究,学生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加强了回收再利用的理念,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有关环保系列小课题的研究开展,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行动上:关心;知识;态度;能力;参与。关心,即要深化个人对社会总体环境问题的关心,并对其具有一定的感受性;知识即个人对社会总体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有基本的理解;态度即要明确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具有保护和改变环境的坚强意志;能力即要掌握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参与即能为解决个人和社会的环境问题而采取适当的行动,深化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7

一、合理安排, 整合各项学习目标

在探究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 教师先要看本年度的教学任务, 再依据教学进度, 紧密结合化学知识来进行教学, 追求最大的教学效益。避免一时兴趣, 出现目标模糊, 缺乏实质探究内容、徒有活动形式等问题。如在“环境保护”这节教学中, 可进行“水污染及防治”、“大气污染及治理”、“居室污染与防护”、“生活垃圾的处理”等专题教学与角色扮演活动。

二、周密计划, 控制探究活动的良性发展

在探究活动的制订及实施过程中, 教师的角色如同轮船上的舵手, 应该明确自己的方向并及时调整轮船的航行方向, 使整个活动按照既定目标和方向进行;同时教师又是整个活动的催化剂, 能够带动学生达到满意的活动效果。

1. 探究活动的内容、方法、结

论应体现适度的开放性。如果方法结论唯一, 必然导致僵化的思维模式, 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反之, 不考虑学生学习的阶段性, 一味开放, 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不利于今后的教学。通过探究活动, 学生从动手—动脑—提出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对创新思维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 培

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引导为主, 这一作用在探究活动中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可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的思维先聚焦于一点, 再进行发散和质疑, 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无疑是一良策。如在“焰色反应”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展示节日礼花的图片, 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形式多样, 增强探究的趣味性

探究活动不能只拘泥于单一的某种形式, 而应酌情对待, 合理安排, 使之丰富多彩, 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教育内涵。

1. 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探究

活动。生产、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现象和科学道理, 它既是我们学习的资源, 又是我们检验知识、运用知识的场所。由此, 可针对教学内容, 适当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调查、实践活动。

2. 建议多途径进行探究活

动。在探究活动中, 应调动和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应用化学史料、化学专业书籍、各种传播媒体, 包括互联网上的文献与信息资料, 从中发现问题、获取证据, 借鉴探究方法和手段, 收集服务于科学探究的事实和数据, 获得探究的线索和灵感, 从而使探究得以顺利进行。

3. 建立合作机制, 加强学生

的集体观念。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互助性学习的过程。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

4. 加强互动, 举办多样的探究

成果进行交流。学生探究成果交流及自我评价的形式包括:小论文、实验报告、创新的实验方案在集体中交流、汇报, 有的刊登在学校社团刊物上。当然, 还可以适当组织一些化学晚会等活动课。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增强探究活动的科学性

在研究性学习环境中, 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研究性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评价应侧重于激励学生、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重在评价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研究表明,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相当大的导向作用, 其评价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适宜的环境, 创造性人格以及和谐、协调、配合、默契的群体, 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总之, 在教学中多一分探究意识, 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自身的实验素质,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8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

创新是时代的课题,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谁能抓住历史机遇,培养创新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谁就能在未来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站在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那么,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活动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和谐、宽松的活动情境,消除学生的心理顾忌,使学生敢想、敢说,闪现灵动的智慧。

好的环境,能直接沟通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身心愉快,在活动中轻松接受知识,而创新意识就孕育在这种情境中。创造环境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采取有效的措施,如通过播放音乐,利用挂图、实物、投影仪等,还可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如根据内容布置教室,将桌椅根据需要进行摆放,效果会很好。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多一分耐心去发现和培养学生别具一格的创造力,对学生迸发的创造性火花,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创新意识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乐观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形成、提高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可见,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劳动技术课是一门以实践为主,培养学生劳动技术素质的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如何,直接影响着他们知识的学习、技术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叶圣陶老人所言,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学,有滋有味地学”,并在他们面前摆上问题,让他们去解决,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

如在陶艺课中,教师首先出示各种精美、独特的作品,并告诉学生将有一批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作品参加展览,直观性、竞争性的现场气氛调动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既强化了学生积极探索、追求完美的心理趋向,又活跃了学生的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重视情境因素,这样就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学生掌握技能的热情和欲望,启迪学生的才智。

三、鼓励求异探索,诱导创新思维

求异思维是开放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求异,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如教学《制作笔筒》时,教师先演示笔筒的制作过程,而后让学生自己制作,引导学生不要停留在模仿制作,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敢于异想天开,设计新异、独特的笔筒,并大胆地去实践,把自己创新的构思变成现实。学生通过自己的构思进行精心制作,做出各种形态各异、富有创意的笔筒。

四、注重实践操作,挖掘创新的源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有一些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双手从事精细灵巧的动作时,就能把这些区域的活力激发出来,从某种角度上讲“手是脑的教师”。可见,实践操作和创新精神是不可分割的联合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该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要注重实践操作,注重学生的双手锻炼,促进大脑的开发,从而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五、教会学生想象,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不一定要让学生按部就班地照着教师所教授的来做,一些基本的方法当然是固定的,但还可留下一些空间给学生自己来创造、来发挥、来想象。

丰富的想象力是产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表现本领便是想象。”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可以说,一个人的想象决定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动手的基础上,充分鼓励学生去大胆想象。又如,在教学《笔筒的设计》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由学生独立设计,然后在小组中讲出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各组再选出代表在班上交流介绍。尽管学生想象设计出的东西,不一定能实现,但他们敢于想象、敢于创新的精神能使学生变得更聪明、更富有创造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给了学生发展个性的广阔天地。同时,也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火花,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使命,也是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趋势。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篇9

摘 要:劳动模范是社会生产实践主体劳动者中的标兵榜样。劳模精神体现了时代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本文探索了新时期劳模精神的内涵,论述了劳模精神对于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95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的优缺点,探讨了劳模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促进作用及高校培育新时期劳模精神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劳模精神 95后大学生 创新创业

一、新时期的劳模精神

1.劳模精神的含义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劳模精神是我国社会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动模范的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倡导劳动光荣、人才宝贵、知识崇高、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

2.“双创”时代中劳模精神的内涵

劳模精神折射出了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一个时代的价值和道德取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劳模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时代内涵。新时期的劳模是具有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工匠精神”和职业品质的大国工匠型劳模。新时期劳模要有“时代烙印”,是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开拓、既有效益又有效率的智慧型劳模。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时代,劳模精神也要与时俱进。“双创”时期的劳模精神要注入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等时代精神。作为劳模,应该具有改革创新的勇气,坚持改革、敢于创新、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方法、手段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劳模的价值只有与时代的发展和价值趋向相符合,才能体现出先进性,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劳模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劳模精神对于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

1.劳模精神鼓励创造性劳动,推动改革发展

在新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而改革前进的精神力量和标杆就是劳模精神。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实干兴邦”,他提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新时代,“劳模的评判标准、人员构成都已发生变化,将‘创新’提到了重要的位置。”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应有之义。新时期的劳模不仅应该在劳动技能上领先,在价值引领和创新创业能力上也应当起表率作用。

2.?谀4葱麓匆狄?领方向,助推市场经济

劳模作为职工群众身边的典型,其创新创业活动具有直接有效的激励和带动作用。新时期的劳模是各行各业中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骨干成员,许多劳模从所在单位的重点工作着手,积极围绕企业生产运营中的技术难题,着力技术创新;部分劳模在社会治理领域不断探索,开展社会创新,提升企业的工作氛围和社区的管理水平。一些劳模在系列政策措施的引领和鼓励下,投入创新创业大潮,充分发挥精英优势,创造直接、间接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就业和创业,点燃了职工的创新创业热情,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二)劳模精神在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1.劳模精神丰富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劳模精神是高尚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凝聚作用,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校园劳模典型,有助于丰富校园创新创业精神。弘扬劳模精神,有助于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模精神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劳动生产领域的具体体现。”劳模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解决价值取向方面的困惑,充分理解并践行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观。劳模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维度,要求大学生能在困难的环境中以勤奋踏实的实干家精神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帮助创业者保持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态度,增强承担创业风险的勇气。因此,劳模精神为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注入了精神力量。

2.95后大学生创业的优势与问题

麦可思发布的《2013中国大学新生心态表――你所不知道的“95”后》调查报告显示,95后的大学生独立自主、思维发散,活跃度高,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硕果的同时,也遭受外来思想、政治、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大多数95后大学生目标高远,人生态度积极,具有较高的自信,是时代的先锋,是塑造社会风气的重要力量,这是他们投身创新创业浪潮的优势。另一方面,95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普遍辨识能力较差,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人生目的更多地倾向于个人化,这也局限了他们投身创新创业的精神意志和价值取向。因此,需要优秀的精神力量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95后大学生正确地投身创新创业。

3.劳模精神推动95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

鉴于95后大学生存在上述优缺点,用劳模精神对他们进行引导、示范,能够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创新实践中形成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弘扬劳模精神,就是要向95后大学生弘扬劳动者的信念与追求,使他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祛除弊病,坚定信念,树立贡献社会、造福社会的理想,提升创业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观。

95后大学生是新时期创新创业的先锋,要深刻领悟并实践正确的劳动观。践行劳模精神,能够帮助大学生克服投机取巧、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等错误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自觉投入创新创业的劳动实践中。劳动模范的榜样作用能够增强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主动性,努力迎接挑战,同时,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劳动创造性,发扬艰苦创业的劳模精神,成为具有创新创业知识技能与正确劳动观的新时期人才。

三、高校培育劳模精神、助推学生创业的基本路径

劳模精神只有被不断地传承创新、辐射到全社会,才有生存的土壤。教育是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传承渠道。高校要不断探索劳模精神的实践维度,探究如何从教育的角度把劳模精神以先进的方式作用于物质生产力。探索劳模精神的弘扬、引领95后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结合校园文化实际,开展顶层设计规划

高校要明确发展战略、定位与目标,结合学校的校风校情、传统习惯、价值观与育人观,把劳模精神内化于顶层设计规划,以顶层设计指导劳模精神在校园规章体系中的形象化。尤其是,高校在规划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劳模精神纳入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和教育,同时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特点的学生人群,尤其是95后大学生人群,推出有针对性的劳模育人顶层设计规划。

2.关注劳模时代精神,加强劳模文化研究

培育劳模精神需要关注劳模精神在新时代的特征与本质,考察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理清劳模精神与创新创业的内在联系,认识劳模精神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作用。高校应鼓励并加强对劳模文化的研究,支持各类研究活动与课题,探索劳模精神与劳模文化的政治导向价值、哲学意义、文化传承价值、道德价值和时代意义。

3.劳模融合创新创业,形成长效育人机制

高校要融合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探索构建完整的劳模文化育人机制。高校要科学统筹并制定融合劳模和创新创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鼓励研究开发劳模文化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教材与课程体系,培养懂技能、会创新、高素养的学生创新创业者。在教学过程中深化劳模文化育人的理念,把人文精神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过程。面对95后大学生,高校要积极探索构建劳模育人机制的新方法、新方式,充分利用新兴技术与网络新媒体,通过良好的呈现方式和互动方式形成有效育人机制。

4.开展多种校园活动,构建创新实践体系

高校要开展劳模精神结合创新创业的多种校园活动与多层次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劳模精神的认同感,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实践,把所学知识技能应用于广泛的创新创业实践中。在校内举办劳模精神相关的征文、演讲、竞赛、参观等活动,开展各类学习劳模志愿者活动,鼓励劳模社团和创新创业社团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同时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与各类社会实践,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劳模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平台,形成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助推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劳模精神、内化劳模精神,实现从知识、能力到精神的高度融合。

四、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培育劳模精神的举措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先后培养了130多名省市级以上劳动模范,被社会誉为“劳动模范的摇篮”。通过聚焦劳模文化育人,充分挖掘和利用劳模资源,积极开展劳模育人实践,精心培育工匠精神,逐渐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劳模文化育人品牌。

1.??化顶层设计,开展劳模文化品牌教育

学校加强顶层设计,将劳模文化纳入整体育人规划:一是挖掘和利用劳模资源,如聘请劳模校友担任学校理事会理事长和校友会理事,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二是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意见》、《“十三五”校园文化建设专项规划》等文件,将劳模元素注入校园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强烈劳模文化印记的校园文化。

2.建立劳模文化研究中心,探索劳模文化育人机制

学校成立上海市劳模文化研究中心,组建劳模文化研究团队,开展劳模文化主题研究。开发建设劳模文化电子资源库,为劳模精神育人提供资源支撑,同时通过易班、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劳模事迹,传播劳模精神,逐步形成“双教材(思政课统编教材与劳模育人特色教材)、双课程(思政课必修课程与劳模文化育人辅助课程)、双基地(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劳模育人实践基地)、双师资(思政教师与劳模讲师)、双结对(优秀学生拜师与劳模结对)”等良性互动的劳模文化育人机制。

3.确立劳模文化育人理念,劳模精神融入思政课程

学校确立劳模文化育人理念,以劳模人物、劳模故事、劳模精神为主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推进育人创新提升育人实效。劳模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思政课教学,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劳模精神融入职业生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开设《劳模精神与创新创业》、《职业生涯与职业信用》通识课程,以劳模精神激励学生励志成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创新的有用之才,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近年来,加大对学生创业行为的扶持,推行预创业,建设创业街,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演练机会。2016年学校被授予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上海首批50家“创业梦工坊”、首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5.建立劳模育人基地,开展学习劳模实践活动

学校建立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开展情景现场教学,让学生充分领会时代创新精神。对接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推动建立20个劳模育人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在基地进行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增强对劳模精神的认同和践行。学校还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对学生开展创业励志教育。同时,还聘请劳模担任学生人生导师、学习导师和职业导师,举办学劳模做工匠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

参考文献

上一篇:历史选修四知识点总结下一篇: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17课《看云识天气》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