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的现状与特点

2024-05-11

农贸市场的现状与特点(共8篇)

农贸市场的现状与特点 篇1

特点一:有较大的潜在成长性,需求总量呈上升趋势

虽然农村市场人均药品消费能力不高,但由于该市场覆盖的人口基数比较大,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药品消费量亦在同步提高,农村市场药品需求总量呈增长态势。特点二:农村药店销量大于医院

城市医院的药品销售量远远大于药店药品零售量,但在农村市场却正好相反,零售药店和个体诊所的药品销售量远远大于医院(主要指乡镇卫生院),主要是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险体系尚未健全,农村医药自费购药为主导,一方面个体诊所和零售店不用挂号费、不用排队,且能得到及时耐心诊治。另一方面其药品价格往往与县、镇医院普遍低5-10个百分点,因此农村药店销量反而大于医院。

特点三:独特的药品消费心理及习惯

首先,价格是首要因素。

农村患者是哪里便宜就到哪里买药,为了几片药,可以货比多家,然后选择一个最便宜的零售店购买。一些小病多不服药,靠自行痊愈,实在感到硬抗不行时,才去购买一些廉价药物。因此,价廉而疗效好的药品在农村市场成为首选药品。中高档次的药物很难形成大量的销售。其次,对“价格贵”及“疗效好”的独特评判标准。

农村患者独特的“价格高低”判断标准。农村患者判断药品价格高低的标准,不是以市场上同类药品的平均价格水平来作为某个企业产品价格的高低判断依据,而是按自己的支付能力也就是经济收入状况来判断:除了一些特效药外,药品的价格如果超过了他的经济承受能力,就是店员和医生推荐,他也可能认为贵而不接受。

农村患者对药品“疗效好”的独特认识。短期内,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即为有效,就是好药。比如,不能快速有效止咳就被认为不是好的咳喘药。患者一般很少关心你是中药还是西药,也较少关心毒副作用,在患者被病魔折磨得异常痛苦时,他首先考虑的是见效快慢。

第三,农村患者独特的看病及购药习惯

1、看病习惯:乡村居民绝大多数疾病都是先到本村的个体诊所(医务所、医务室、医疗站、卫生所)或者零售药店去看病、购药,只有当病情较重、乡村医生无法处理时,才到镇卫生院、县医院就诊,而且到县医院就诊时,多为危重病症,需住院者居多,以输液处理为主,吃药为辅。

2、购药习惯:农村患者对于常见疾病多到本村或者街上的零售店、门市部买药,而且买药频次高、每次量小,很多常用药都必须拆零销售。农村患者购药多为经验型:他们对药品知识知之甚少,但据大多数零售场所从业人员反映,来购药者多为指名购药,对药品的选择首次受医生、零售店员或广告影响,以后购药多以自己对药品疗效的感觉与认识,直接向店员指名购买,对好药的品牌忠诚度较高。几乎每个人都对常见疾病有自己心目中疗效好的药品。特点四:卫生机构所有制的逐步民营化

各级配送站、镇卫生院、个体诊所、零售药店,私人承包、集体承包、资产买断的经营形式逐步增加,国有医疗和药品流通网络逐步被民营机构所替代,这将有利于医药企业提高营销效率。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农村市场有着与城市第一第二终端不一样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同是农村市场,不同地域的农村市场的环境特征也存在显著差别:在购买能力上,有弱有强;在竞争品种上,有少有多;在人员召集上,有易有难;在市场容量上,有大有小。可想而知,即使由同一批营销人员采用同样的手段运作相同的药品,在不同的区域农村市场也往往会有不同的结果。因此,面对全国不同区域的农村市场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的特征,只有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掌握这些特征,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才有可能很好地启动农村市场。

二、乡镇与农村医药市场的亮点分析

亮点一:农村市场开发条件已然成熟

一、经济发展:农村人口众多,消费总量巨大,水平不断提高,实际购买力显著增强农村市场,是一个从消费能力及地域范围来看的广义的概念。包含了“地域农村”,即土生土长的乡镇村,我国现有近9亿农村人口,2亿多个家庭,长期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6

个亿。还包含了“经济农村”,即经济水平以及消费能力较低的县、县级市和城郊。我国有2600余个县及县级市,县、县级市、在这里面也有一部分要划到“农村市场”的范围里。这样算来,“地域农村”和“经济农村”所覆盖的农村人口有11亿多,占人口总数的90%;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基础,代表着十分庞大的消费需求。

二、潜能释放:相对一二级市场而言,农村市场容量增长潜力巨大

根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统计数据,城市人均药品消费与农村人均药品消费比约为7:1,我国城乡医药销售额的巨大落差,也恰恰反映了农村医药市场存在的巨大的开发空间。按照国务院的布署,到2008年,要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增加。从“地域农村”意义上来讲,全国近9亿农民,每人按50元保障费用计算,农村市场有450亿的市场容量。2004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中,农村销售为245亿元人民币,可见,其中新增用药需求量为200多亿元。农村医药销售额占全国医药销售总额的比重显逐步上升势:2003年比重为4.9%;2004年比重为:8%,2005年上半年已达到12.5%。所有这些数字都表明,农村医药市场的巨大消费潜能正在缓慢释放。

亮点二:农村医药市场的比较优势

优势一,遭遇的竞争显著减少,容易占领市场主导地位

例如感冒药,在很多中心城市的平价药店里,通常可以看到不下60个品种,但在广大农村诊所的药柜中,一般只能看到两三个产品。事实上,在农村市场,许多药品大类的竞争产品都很少。甚至有不少在第一、第二终端市场随处可见的畅销品,在农村市场却看不到踪影。因此,在农村市场容易享受“独食”。

优势二,对所有的厂商一视同仁,无论“品牌”与“非品牌”

农村市场不会排斥任何一个厂商:一些“非品牌”的企业产品占据着农村市场主流品牌,而许多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知名品牌”在却处于“杂牌”地位的优势三,进入的门槛较低

产品铺货所需的进场费用及乡医、店员培训所需的培训费用很少,促销活动也更为多样而简易,POP、立牌、挂条幅、刷大墙、招贴画的效果也较城市明显。同等规模的促销活动,产出投入比要往往要高于城市市场。如一张彩色宣传单,可以当墙画挂半年,这种宣传形式也大大降低了推广成本。

优势四,回避药品招标采购带来的麻烦

农村市场虽然也是医院、药店销售并存,但以个体诊所、小型门诊部、卫生院的销售为主,比如,诊所的医生,是多重身份:既是老板、又是采购员,既是医生,又是药剂师,还是**;进药环节少,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回避了药品招标采购带来的麻烦!

优势

五、渠道控制相对容易

农村市场,商业渠道相对简单,主要由传统的四级医药站、县医药公司、药材公司构成。抓住了一到两家,就算抓住了龙头。在江浙一带的百强县,有的县级医药公司年销售收入可达2-3亿人民币,这些公司在当地就垄断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因为很多新开药店都是借它的牌子在经营,他们是有约在先的,那就是借牌药店必须到县医药公司进货。所以,只要抓住了县医药公司这个龙头,就能达很高的终端覆盖率。

三、农村市场营销策略

如何应对农村市场,也许以下几点操作对农村市场会有所帮助。

1、培育客户网络

农村市场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下层人员,客户网络点多面广,药企要设立农村市场办事 机构,仔细研究农村市场通路变迁,及时掌握覆盖农村的网络,跟上渠道的变化,精心编织自己的客户网络。

2、组织合适药品

农村市场一般以治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常用药品如感冒药、抗生素等,因些要组织以 普药为主的产品群,同时价位以中下档为主,以每日消费3——5元为宜。

3、构建营销队伍

药企要组建自己的营销队伍,作为营销人员要“上山下乡”,勤劳敬业,一般以一个人 负责50——60家客户为好。

4、创新营销模式

农贸市场的现状与特点 篇2

1 我国农机市场发展现状

1.1 农业机械的普及和产生的问题

农业发展关系着民生问题, 快速更好的发展农业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 需要机械代替手工劳力, 所以大批的适合农民作业生产的工具涌向广大的农村, 高效的生产工具让生产更加的快速便捷, 提高了收益, 减少了不必要的劳力, 农民愿意购买先进的农业机械投入到生产中。随着农业机械在广大农村的大规模应用, 刺激了更多的农机具生产厂家的进行更新换代推出更多的适合农业发展需要的不同种类的新型农机具, 这样形成了行业刺激市场, 市场推动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市场是把双刃剑, 产生有利的方面就会出现不利的一面, 达不到生产标准的生产厂家滥竽充数生产出一些廉价、质次的机械, 不仅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同时对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大阻碍, 给农业机械在农村市场的普及推广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1.2 农业机械了解的匮乏

现代农业机械大批被引进农村在田间耕作的同时, 怎么选购一款适合自己田地类型、有效发挥用途的农机具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各种品牌的农业机械设备需要消费者仔细区分, 还要鉴别产品的优劣, 这就需要消费者必须增加对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的认识, 如果只是相信商家的介绍和推销, 往往买不到合适的商品, 久而久之会降低消费者购买农业机械的信心。

1.3 产品定位不当, 影响农民的购买力

农村的主要收入是来自于农产品的销售, 虽然现今的农业已经改变了很多过去那种纯粹的靠天吃饭的无奈, 但是随着农业的发展, 市场随着农产品供需的变化, 而影响农民收入, 另外由于天气、气候等自然原因, 农民的收入不稳定, 所以以上原因都直接影响农民的购买力。农民受教育因素影响, 一些农民没有考虑到预防问题, 还有就是对消费的态度过于保守。

1.4 农村相较于城市人们信息闭塞

随着时代的发展, 农村中市场经济的渗入愈加快速, 还有一部分农民对新信息得不到最新的了解, 虽然互联网的普及, 但是这仅仅局限于一小部分农民, 由于信息的闭塞导致影响农民对农机的需要, 这是很主要的一方面因素。

1.5 农机网点的设立与服务

农村区别于城市的集聚性, 表现为分散的村落式, 交通不便, 人口少, 导致农机网点的设立大都在城市, 所以农民购买机械多数消费者只能去城市, 安装调试时间长, 路途遥远, 后续服务不及时都是影响农村对农机需求的限制因素。

2 中国新农村需要新型农机

2.1 农业人口多决定农机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是人口大国, 同时也是农业大国, 但是和其他先进国家相比, 我国的耕地面积远超其他国家, 但是机械化程度远低于其他先进国家, 耗费的劳动力也数倍于其他大国。这说明我国农业的落后, 也说明我国农村的农机市场发展前景很广阔。近年来, 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 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随着政策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一定会显著提高。

2.2 农机需求的差异化

农机市场的特点成因是由于我国的地理因素决定的。我国农业分散产地分散不集中, 各地的地势不同, 地理情况业不尽相同, 所以使得各个地区对农机具的选择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 每个农业地区产生的消费能力不一样, 平原, 地势低平的适宜耕作区, 农民富裕, 农民对农机的购买力就很强, 而高寒地区农民的购买力就相对薄弱;第二, 消费环境、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会影响农机需求, 富足的农民对农机的质量、性能和外观上都有要求, 贫困的农民对农机的要求只要经济适用就可以。

2.3 对农机需求的分散性

我国人口众多且分布广, 居住相对分散, 农田多为家庭责任承包制, 形不成大规模的购买力, 由于经济问题, 每户居民的购买力相对较低, 这就决定了农村市场的分散性。

3 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及相关措施

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提高土地产出率, 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我国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3.1 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产出率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化不仅能抢农时, 抢收, 减轻农忙期间劳动强度、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还能抗灾防灾, 有效增加粮食产量。

3.2 农业机械化是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

要促进农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的生产能力, 搞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搞好优质高效农业, 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实施科技兴农, 用现代化手段来改造传统农业, 用高新科技来武装农业, 把增产、增收、增效效果显著的农业实用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实践中去。

3.3 农业机械化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

农业产业化就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系统, 与农业机械化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农业产业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 建立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基地, 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 实行种、养、加一条龙, 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必须以农业机械化为依据、为桥梁、为纽带。

3.4 对我国农机现状的解决方案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全面建设, 它是我国一切工作的基础, 经济的基础, 稳定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农”。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建设和农民的收入都处在初级阶段, 国家要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 加快农现代化、机械规模化的进程, 政府可采取“工业反哺农业”、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 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在扶持农村的问题上, 政策上多补贴少收回的措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为农村提供物美价廉的农业机械设施, 并配有技术人员指导;充分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农机市场的存在是必然的, 它的发展直接影响这我国新农村的建设脚步, 国家对农业有好政策, 农机市场发展一定会前景宽广。农业的自身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家要增加对农机的扶持和监管, 保证市场健康有序稳定运转。

参考文献

[1]傅东兴, 陈斌.目前我国农机市场发展现状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9 (3) :4-5.

[2]张显辉, 王国义.当前我国农村对农机需求特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6) :196.

农贸市场的现状与特点 篇3

一、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河南省农村家庭消费者市场的总体状况

随着金融危机的远去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河南省农村经济开始复苏,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遭受危机洗礼的河南人用信心和力量,战危机、保增长,齐力破困局,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农村经济领域已经逆势飘红,为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了不少的力量。据可靠数据显示,河南经济总量由2004年的8000多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1.9万亿元,仍居全国第五位,已经转变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农村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半壁江山。2009年度数据显示,农村农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局面,农民收入继续提高。

目前,河南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3.97%以上,农民消费者占河南省消费者的大多数,在社会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农村问题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前河南省省委书记徐光春曾强调指出:“面对机遇和挑战,只有毫不动摇地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才能牢牢掌握谋划全局的主动权;只有坚持不懈地发展农业生产,才能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只有全力以赴地促进农民增收,才能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扩大国内需求,潜力后劲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也十分重视农村农业问题,自来到河南担任省委书记后,已经先后奔赴垒省多个地区深入基层,到漯河,到焦作,到周口,调研农村农业问题。他指出,“三农”工作是我们党垒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粮食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农业特别是粮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肩负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的重大责任。我们要时刻绷紧粮食生产这根弦,切实把粮食生产摆到突出位置,领导干部要经常到田问走一走,到农户看一看,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金融危机下出口的受阻使国内企业开始将企业的市场转向农村,加上国家促进农村捎费的政策出台,以及我国存在的广阔的农村潜在市场,都使得农村成为众多企业竟相角逐的市场。全国人大代表、前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说,撬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尤其要大力开发农村消费。目前城乡消费差距较大,河南情况也是如此。河南2100万农民一年外出务工带回来的资金是1600多亿。如果说这1600多亿都投入消费,拉动经济效果将非常明显。而在农村的消费中,家庭无疑是消费最重要的主体。掌握农村家庭的发展新变化,深入了解农村家庭消费的特点与需求,提供真正满足农村市场的商品和服务,是企业成功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金钥匙。

农民消费水平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对河南来说,我们所拥有的一个庞大的农村消费群体的农民家庭,必然成为我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那么,如何激发农村家庭的消费欲望、产生购买行为,农民家庭消费动机模式又如何,等等,这些都是本课题组将重点研究的问题。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此次区域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后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农村家庭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农村家庭消费水平、引导农村家庭健康消费、改善农村家庭生活质量作贡献,为政府和商家开拓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数据参考和建设性意见,为河南省的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二、调查方法

1.对象

河南省郑州市北郊的城乡结合区——郑州柳林乡(经济状况较好),豫东——虞城县(国家级贫困县)、豫北——武陟县(乡镇经济状况较好)等,分别从三个地方中各随机抽取200户农村家庭以及家庭中的主要经济决策人。

2.研究工具

(1)农村家庭消费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为被试的个人信息和家庭基本经济情况第二部分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编制了消费者的购买特征:购买者、购买什么、为何购买、如何购买、何地购买、何时购买等。(问卷见附录)

(2)访谈法

为进一步了解农村家庭消费行为中的一些观念和想法以便更好的分析其消费购买行为特征,我们进行了选择性访谈。

3.问卷施测及数据处理

本调查以家庭为单位对个人进行施测,由家庭中主要经济决策人配合完成问卷填写(若被试不识字则由主试协助完成填写)以及访谈工作。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596份,有效问卷592份,有效率为98.67%,所有问卷当场回收。数据采用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后危机时代河南省农村家庭消费的现状

1.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

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消费所能够达到的、并能维持的一种状态,是以货币购买力表示的人均消费资料和劳务的数量,它直接反映居民消费状况。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在逐年上涨,2008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44.21元,是2004年的1.8倍,并且吃、穿、住、用等方面消费额都有大幅度增长,交通通讯支出的增长速度最快,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也有较大的增长(各年具体消费情况如表1所示)。

2.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农村家庭消费结构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70%以上为饥寒,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国政府对小康生活水平恩格尔系数的界定为50%。改革开放30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1979年,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均恩格尔系数为60.7%,而到2008年时,我省农村家庭人均恩格尔系数为38.3%,达到富裕水平。从具体的饮食消费支出结构看,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已开始由主食型向副食型转变,肉类、禽类、蛋类、水产品类、鲜奶、糖果、瓜果及制品的消费比重在逐步加大。

3.住房和衣着消费的装飾性特征凸显,家庭日用品消费步入普及化

随着收入的增加,住房和衣着消费的支出金额从低收入户到高收人户基本呈递增趋势。并且不仅要有住房,并讲求装饰、美观。人们对着装要求也开始重视时尚性、美观性。

在衣着方面,河南省农村家庭的人均消费支出由2004年的108.08元上升到2008年的209.75元,净增了101.67元,在居住方面,出现支出比重不减、建房热持续不退的现象,这主要是

由于农民缺乏有利的投资空间,所以农民在收入增加后的第一选择就是建房,再加上农村住房一直是私有财产,所以农户特别愿意在建房上投资,在家用设备方面,人均消费支出由2004年的63.68元上升到2008年的169.51元,其中,新型的家庭耐用消费品持续增长,如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电视机、空调机等(见表2),就洗衣机、电冰箱和空调、摩托车、电冰箱、洗衣机和彩电拥有量快速增长并迅速普及。

4.交通通讯普及率显著提高交通通讯消费已成为农民消费新亮点。随着农村人员流动性的增强,农民人均交通通讯费也随之迅速增加。2004年,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均交通通讯消费支出121.17元,到2006年时,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均交通通讯消费支出为290.79元,比2004年增加了69.62元。到2008年末,河南农村家庭平均每百户农民家庭交通工具的拥有量为:自行车136.12辆,比2004年的151.67辆减少了15.55辆;摩托车48.76辆,比2004年增加22.52辆。更值得注意的是,农户的现代通讯手段发展非常迅速,农民家庭电话普及率在逐年上升,2008年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的移动电话已高达到114.14部。但是在家用电脑的普及上面,相对其他交通通讯的普及来说,差距还很大。

5.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方面消费比重有所增加

2008年,河南省农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费支出215.00元,比2004年增加119.78元,增长125%;人均用于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2008年比2004年增加了46.34元,充分表明农民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特别是农民文化娱乐用品拥有量的增加,说明农民精神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6.家庭消费观念的转变

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对未来收入的良好预期改变了农村家庭的消费观念,家庭以往的重存储、轻消费、自给自足不消费、过年过节婚庆等大事集中消费的方式逐步发生了转变,消费的非计划性增强。一部分农村的中青年消费者开始接受贷款的方式,投资农产品或事业经营,提前消费的形式也能得到一部分农村消费者的认同。农村消费者也不再拘泥于自给自足,在勤俭节约的同时也有不少农村消费者开始对新颖时尚独特的商品充满了购买欲望,并在购买力允许下进行购买。

7.消费品质逐步提升,开始重质量、重品牌

农村消费的档次也在逐步提高,消费者对价格与质量的认识也逐渐合理,在消费时选择经济能力以内的性价比较高的商品。在消费时消费者对质量和品牌的意识增强,当然由于现有农村市场的不规范,很多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市场流通,而农村部分老年消费者无法辨别。

8.消费渠道的选择重关系和信誉

农村家庭消费选择的渠道多是居住区的熟悉商店,选择的原因主要为价格合理、关系密切、信誉度高,购买时甚至可以赊销。由于消费者之间互相熟悉,农村消费者更看重口碑传播。

9.家庭角色的转变

农村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老年人逐渐退出了决策者的地位,一般不再管理一个家庭的财政,主要的经济决策由夫妻双方承担。另外随着妇女地位的上升,女性在家庭中日常消费以及大型消费中都扮演中重要的角色,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而作为一个家庭唯一的小孩也逐渐在消费中有着发言权。家庭角色的转变,在经济水平较好的郑州柳林乡更加突出。

四、河南省农村家庭消费者市场的特点

通过对以上柳林乡、虞城县和武陟县这三个地区农村家庭消费状况的调查,可以看出,我省农村家庭消费者市场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分散性

从以上三个地区农村家庭消费交易的規模和方式来看,农村家庭消费者市场的购买者众多,市场分散,成交次数频繁,但交易数量零星,绝大部分产品和服务都是通过中间商销售,以方便农村家庭消费者购买。这在虞城县和武陟县这两个地区表现的尤其明显。而对郑州柳林乡来说,由于距离郑州市区相对较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部分家庭选择去郑州市区的商场或超市进行购物或交易,其分散性的特点相对弱一些。

2.差异性

农村家庭消费者市场是对农村家庭提供生活消费用产品的市场,购买者是受众多不同因素影响的个人或家庭,因而市场需求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多样性。这些因素主要有消费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性格、生活经历、习惯偏好、教育程度、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家庭环境等。随着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家庭购买力的不断增强,农村家庭更加注重个性选择、家庭个性化消费,新的消费细分市场不断涌现,需求差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情况在郑州柳林乡表现的尤为突出。比如,郑州柳林乡的农村家庭在对待购买家用电脑上面,受到收入水平限制的因素相对较少,同时更多的考虑是电脑的品牌、性能、家用型或商务型等个性化因素。

3.多变性

自20世纪后半叶起,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这此新技术应用到消费品生产领域,使得新产品层出不穷,连同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消费需求愈加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消费者开始追随消费潮流,更加关注产品性能质量、外表款式乃至产品品位,而对一成不变的商品感到厌倦。多变性与接受信息的通畅度紧密相关,距离河南省会城市郑州最近的郑州柳林乡接受信息的能力比位置相对偏远的虞城县和武陟县占有优势。

4.替代性

农村消费者市场产品各类繁多,不同产品之间往往可以相互替代。例如,河南是国家实施“家电下乡”的三个试点省之一,随着近年来各种功能齐全的摩托车的陆续上市,彼此之间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如嘉陵摩托和大运摩托;又如近年来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太阳能逐渐在农村市场兴起,如四季沐歌太阳能和樱花太阳能也都可以进行相互替代。因此,消费者经常在替代品之间进行购买选择,导致购买力在不同消费品、品牌、和企业之间流动。

5.非专业性

中非环保合作的现状与特点 篇4

 2011-01-04 14:50:38

丁金光

【内容提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与非洲国家在许多国际会议上开展了长期而卓有成效的环保合作。进入21世纪后,中非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召开了“中非环保合作会议”,实施了“中非人力资源环境培训计划”,成立了“联合国环境署中非环境中心”,双边环保合作迅速发展,表明中非环保合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中非环保合作体现了互利共赢,优势互补,中国的环保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等鲜明特点。在中非环保合作进入多元化时期,双方应加强沟通。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时应将环保放在突出的地位。【关键词】中国/非洲/环保合作

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目前53个非洲国家中,已有49个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非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获得了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中非合作论坛”又为中非环保合作提供了平台,为中非深入合作开拓了新的领域。

一、中国与非洲国家环保合作的现状

中国与非洲国家在环保领域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从那时开始,双方在诸多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会议上,特别是在联合国举行的几次重要的国际环境保护会议上,协调立场,进行了长期卓有成效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推动国际环境合作的顺利开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以苏丹为首的非洲国家支持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人类环境宣言》草案修正案,特别是在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所形成的“77国集团+中国”合作方式,为促进南北对话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若干章节是以“77国集团+中国”提出的草案为基础而被大会通过。在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为使大会取得实质性成果,以中国和77国集团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谈判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在2007年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77国集团对北京的“绿色奥运”称赞有加。

2000年10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是中非关系的转折点,也是中非环保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的开端。“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新形势下中非集体对话与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也是中非环保合作的重要平台。论坛结束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非论坛后续行动的落实工作,专门成立了由21个部委组成的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

“中非合作论坛”为中非环保合作确定了重点合作领域和原则。在“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通过的《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2000年10月)中,双方表示信守各种环保公约的主要内容,承诺进一步加强合作,将环境管理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为此,中国和非洲承诺在所有有关环境管理的领域进行合作,包括污染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体系保护、渔业和野生动物管理,以确保经济发展和可持续人力资源开发。在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通过的《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2003年12月)中,双方保证所有合作项目都要遵守环境保护的原则,实施合作项目的企业应制定具体的环保及森林开发计划。2006年11月4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两个政治文件,为进一步密切中非伙伴关系和中非全面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2009年)》中,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在合作中帮助非洲国家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于环境保护问题,该计划指出,充分意识到环境保护对双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决心加强双方环保领域对话、交流及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之后3年内中国将逐年增加培训非洲国家环境管理人员和专家的数量,促进双方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开展多边环保合作,同意推动双方在能力建设、水污染和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环保产业和环境示范项目等领域的合作。

2006年1月12日,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承诺与非洲国家“加强技术交流,积极推动中非在气候变化、水资源保护、荒漠化防治和生物多样性等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确定了中非在环保方面的合作方向。

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非环保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第一,“面向非洲的中国环保”主题活动的举办。2003年10月23日,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在北京共同举办了“面向非洲的中国环保”主题活动。该活动旨在宣传中国的环保政策与科研成果,就环保问题交流各自的经验和教训,探索开发合作的途径,配合中非合作论坛后续行动,推动中非在环保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近40个非洲国家的驻华大使或代表参加了活动,听取了关于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环保产业和技术发展情况的专题报告,并参观了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和大兴留民营生态村。

第二,“中非环保合作会议”的召开。2005年2月21日,由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举办的中非环保合作会议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和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非洲国家的环境部长和驻肯尼亚使节、非洲联盟代表、非洲国家环境部长会议主席团成员、联合国环境署高官以及其他国家的代表等共300余人出席了会议。曾培炎在会上致词时说,加强中非环保合作,将为中非双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也将为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环保合作积累有益的经验。

曾培炎还就中非环保合作提出三点倡议:一是扩大中非环保交流领域。双方可从各自特点出发,针对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在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环保政策和法规制定及环境科学研究等领域,加强对话与交流,积极探索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问题的新途径。二是大力推进环保技术合作。中非在污染治理、生态建设、生态修复等方面,总体上都处于起步阶段,合作前景十分广阔。中方愿意为非洲各国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互利共赢。三是进一步加强人才培训。中国政府愿在中非合作论坛“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项目下,为非洲各国环境官员和专家提供环保培训。①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谢振华就开展中非环保合作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中非环保高层对话与交流;实施中非人力资源开发环保培训计划;通过政府合作促进环保企业的交流和加强环保产业的合作,既解决环境问题,又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对重大多边和全球环境问题的磋商;推动中非环保合作与多边国际机构的广泛合作等五点建议。这次会议的举行标志着中非环保合作翻开了新的一页,也为中非合作增加了新的领域。

2006年5月25日,非洲国家环境部长会议在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召开,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会议开幕式。这是继中非环保合作会议后,中非环境领域的又一次高层交流。

第三,“中非人力资源环境培训计划”的实施。在“中非合作论坛”推动下,利用中国政府的援外资金,由中国商务部举办、国家环保总局宣传教育中心承办的“非洲国家水污染和水资源管理研修班”迄今在北京已成功举办两期。2005年9月举办了第一期,来自非洲19个国家的23名学员参加了研修班。研修班课程包括中国国情和中国改革开放成就介绍、中国环境管理机构建设与管理机制,中国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法律与管理制度,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国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等专题介绍。第二期研修班于2006年1月举行,来自14个非洲国家的24位环境管理高级官员参加了培训。2006年1月12日,由中国国家环保总局、中非商会主办,中国水质协会承办了“中非环保产业项目合作意向洽谈会”,这是研修班的课程内容之一。国内著名环保企业代表及专家在会议上做了污水处理技术及产品专题介绍,并就污水处理技术产品及环保产业合作与非洲官员进行洽谈与交流。培训班成效显著,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②

第四,“联合国环境署中非环境中心”的成立。2006年5月,由中国政府捐资的“联合国环境署中非环境中心”正式成立,中非环保务实合作不断深入。该中心成立后,对非洲国家学习中国的水资源管理尤其是流域治理经验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五,双边环保合作与交流的开展。到目前为止,中国已与非洲的摩洛哥、埃及签订了双边环境保护协定,就双方开展合作的领域、合作的方式做了详细规定。③ 2007年4月2日,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与埃及环境事务国务部长马吉德·乔治举行会谈。双方就饮水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污染减排、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马吉德·乔治希望双方能在饮用水保护、新能源、秸秆利用等领域展开更为积极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环保事业在两国的发展。2007年4月23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会见了摩纳哥环境与城市规划大臣罗贝尔·卡尔卡纽,双方就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水污染防治等领域开展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卡尔卡纽对国家环保总局重视与摩纳哥在环保领域的合作表示赞赏,并表示希望双方能通过开展广泛的人员交流和培训,共享环境保护经验技术,共同推动两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2007年4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与塞拉利昂土地和国土规划部长塞塞举行会谈,双方就有关环境合作问题进行了交谈。塞塞表示,中国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措施非常值得塞拉利昂学习,希望双方能在土壤污染治理、矿产资源保护、环境教育等方面扩大人才交流,共享工作经验,共同推动两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中非国家间双边环保合作项目已逐渐展开。中国与埃及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02年12月埃及环境部与四川星河建材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合同,从该公司引进技术及相关设备,并计划3年内在埃及建成9个“成都造”秸秆轻体隔墙板生产基地。④ 2004年6月5日,四川省农机研究设计院研制的SR300型秸秆气化设备成功出口埃及。⑤ 2007年7月,中国中材集团公司下属的河南中材环保有限公司为塞内加尔一家水泥厂改造安装的两套袋收尘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极大地缓解了困扰达喀尔多年的粉尘污染问题。2007年10月,天津机械与科特迪瓦合作垃圾处理环保项目在阿比让正式启动。2007年12月5日,由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承包的毛里求斯雅克山污水处理厂项目完工。

二、中国与非洲国家环保合作的特点

第一,中非在能源合作领域互利共赢,注重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资源供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而非洲的矿产、森林、水产、海产、动植物等资源十分丰富,因而成为我国企业投资的热点。中国企业在非洲勘探、开采的报告中,都有关于排放、污染等内容,涉及环境保护的标准,这些内容是中非环保合作政策所要求的。

石油资源、矿物资源和水资源的短缺和过度消耗直接影响到环境质量,因此,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非在能源尤其是石油能源的合作中既达到了互利共赢的目的,又注意到了环境保护。中非能源合作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完全建立在相互需要、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中国在非洲的石油开采,不仅对欧美石油跨国公司在非洲国家的石油利益不构成任何威胁,而且通过资金和技术的输入,帮助非洲国家勘探和开采新油田,实现投资来源的多样化。另外,中国还承诺对非洲国家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并付诸实施。

目前,几乎所有的尼日利亚石油生产都被西方跨国公司控制。尼日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西里尔·奥毕说,西方国家只在有战略意义的石油领域投资,对尼日利亚的制造业没有兴趣。特别是西方石油公司在开采石油过程中,不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致使采油区遭受严重污染,恶化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居住条件。⑥ 而中国公司在能源合作的同时,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电力、通讯等领域与尼日利亚展开了全面合作。中国公司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参与苏丹的能源开发,截至2003年底,中国石油公司在苏丹共投入27亿美元,修建了1506公里的输油管道,建成了一家年产250万吨原油的加工厂和若干个加油站,不仅使苏丹从一个石油进口国变成了石油出口国,而且拥有了一个集勘探、生产、炼制、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另外,中国还投资2000多万美元帮助苏丹建设学校、医院等生活配套设施。

近年来,西方媒体关于中国“攫取”非洲石油资源、在非洲搞所谓“经济新殖民主义”的鼓噪不绝于耳。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外经贸政策横加指责,认为中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以制成品交换资源的“不平等贸易”是一种“新殖民主义”,是对资源的掠夺行为。为此,赞比亚总统姆瓦纳瓦萨说,开发资源并不是掠夺,更不是“殖民主义”。他强调,“有的国家只是拿走了原料和自然资源,这是一种‘殖民主义’。但中国为赞比亚提供贷款,而且把自然资源的附加值留在赞比亚。竟然有人把这种行为称为‘殖民主义’,这很难让人理解。”⑦ 喀麦隆传媒理事会会长皮埃尔·伊萨玛·伊松巴说,中国对非洲以及喀麦隆的援助是中非合作成功的典范,“这与过去德国、英国和法国对喀麦隆的殖民统治有着本质的区别,德、英、法没有在喀麦隆留下什么,而中国却不同,中国带给我们的是真真切切的实惠。”⑧

FEZA是在刚果(金)投资经营的一家中国铜钴冶炼厂。以前工厂靠烧木材烘干原料,尽管这样做已经获得当地有关部门批准,但考虑到它会破坏森林,工厂技术人员几经摸索,最终想出了一个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将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干燥炉周围的办法,既避免了燃烧木材,又将烟气变废为宝。

为了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中国有色集团下属的非洲矿业公司制定了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有机统一的治理方案。在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方面,公司首先是采用充填法采矿,将大量的选矿尾沙和掘进废石回填到废弃的采场,减少尾沙和废石的排弃量;其次是集中堆存废石,并在废石堆周围修筑防止水土流失的挡墙,开展覆土植被工作;最后是建立石子加工厂,把废石加工成建筑材料,对废石进行回收利用。在废水治理方面,公司建立了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一部分供井下生产使用,一部分供周边企业作生产用水,还有一部分供给当地的生活饮用水厂,处理后作为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率。非洲矿业公司近几年各类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的核发费用逐年降低,这是公司实施环境管理计划的结果。

第二,中国的环保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以援助向非洲国家施压。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2009年)》中,中国政府重申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非洲国家提供发展援助,至2009年,将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规模在2006年的基础上增加1倍;此后3年内向非洲国家提供30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20亿美元的优惠出口买方信贷,贷款条件进一步优惠,特别是对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更加优惠;免除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5年底对华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积极参与国际多边框架下的对非减债行动。中国政府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力度并免除部分非洲国家的债务,有利于非洲国家的环境保护工作。

胡锦涛主席在访问非洲时多次强调,中国的合作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我们在与其他国家交往中坚持的原则是,从不试图将我们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强加于人,也不试图将我们的意识形态强加于人。

西方发达国家对非洲也有大量援助,但在援助的同时,往往在人权、环保和财政治理等问题上居高临下地对这些国家指手画脚。而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强调的是平等交往。中国和非洲在发展中都会遇到诸如环保和治理等方面的问题,中国与非洲国家会在这些问题上共同探讨解决之道,但不会颐指气使。

南非总统姆贝基说,中国和非洲之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堪称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新标准”,值得西方发达国家仿效。⑨ 塞内加尔总统阿卜杜拉耶·瓦德说,非洲过去从未见过来自中国的所谓威胁,将来也不会看到。⑩ 第三,中非在环保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中国和非洲国家有着相似的发展经历,在环境保护经验方面各有特点。非洲国家希望从中国引进处理废弃物的技术和设备,希望中国的环保企业到非洲推广产品和服务。中国在环保方面经过长期探索建立了一套符合国情的环保体系,非洲国家借鉴这样的体系相对比较容易。此外中国的环保技术和设备还有价格低廉的优势。一些非洲国家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有行之有效的法律和措施,保护野生动物已融入当地很多民族的文化中。还有一些国家通过调节税收和市场机制等手段保护森林等生态系统。卢旺达政府2004年宣布在全国禁止使用塑料包装袋,推广使用竹篮、编织筐等传统容器。2006年6月,坦桑尼亚政府宣布,将免除液化石油气的增值税,以减少煤和木材的使用。肯尼亚政府决定免除对太阳能板和相关设备征税。这些都值得中国借鉴。

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对中国政府提出在环境领域加强“南南”合作的行动表示高度赞赏,认为这将对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产生重大影响。(11)中非环境合作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

三、中非环保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第一,继续扩大环保合作领域,促进环保合作更加深入和多样化。目前中非环保合作的方向已经明确,机制也已建立,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双方的要求还不适应,各个领域的发展也不平衡。就中国与非洲国家签订的双边环保协定来看,目前只有两个,中国许多省与非洲国家的环保合作力度有待加强。中非环保合作应在现有基础上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许多合作领域需要进一步落实和具体化。应不断加强中非环保高层对话与交流,与非洲国家环境部长会议建立高级别对话机制。

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传统上大多集中在采掘业和农业。近年来在传统领域进一步深入的同时,不少企业开始在鞋帽、服装、家电、摩托车、农产品加工、发电、公路、旅游和电信等领域投资。而目前中国对非洲的专项环保投资数额有限,因此,应加强此领域的投资力度,推动双方绿色产业的发展。第二,在资源开发和投资项目中进一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随着中非关系的不断深入,中国在非洲的建设项目会越来越多,环保势必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关于中国在非洲的个别企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的损害,国内外媒体时有报道。比如,有的说中国石化在加蓬的一个国家公园中寻找石油,造成大规模污染,后来被迫停止开采活动。我国从非洲进口木材、在非洲援建的一些水利项目(如苏丹麦洛维大坝)也引起了一些环保组织的关注。“我们有一些公司的行为不好,对环保重视不够”(12)。

中国在国内已经尝到先发展后治理的苦果,在非洲的发展应避免重蹈覆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纳说,如果中国在非洲的经济活动缺乏环保意识,西方国家就会借机大肆制造“中国不在乎对环境的影响”之类不利于中国的舆论。而非洲国家和老百姓也会得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中国是来帮助我们”或“中国只是来掠夺我们的资源,而给我们留下很多问题”。因此,我国的非洲项目在设计、实施和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要重视环保问题。我国政府在鼓励企业到非洲投资发展的同时,也要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能给西方国家指责中国不顾环保、破坏生态留下口实,避免将经济问题演化为政治问题,影响中非关系的健康发展。

第三,继续加强中非在国际环境领域的合作,增进对话与沟通。由于中国与非洲国家现状的差异,地理位置的不同,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时难免产生一些矛盾。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对非洲大陆造成的影响远远大于世界其他地区,因此,非洲国家十分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我国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应切实履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加强中非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我们要加大沟通力度,协调双方立场,尽量避免出现因外部作用出现内讧,使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共谋国际环保大计。中非环保合作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加强中非环保合作,将为双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也为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环保合作积累有益的经验,中非的环境保护合作必将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注释:

① 徐庆华主编:《中国国际区域环境合作文件汇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266页。

② 《中国日报网》,http://.⑧ 《外交部中非合作论坛网》,http://.⑨ 《外交部中非合作论坛网》,http://.(11)《外交部中非合作论坛网》,http://.(12)罗铮:《中国愿为非洲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专访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载《解放军报》2007年12月25日,第5版。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与特点 篇5

近几年,大学生思想多元化问题愈发突出,表现在信仰领域里信教学生比例不断增加,呈现出新的特点.准确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的针对性.

作 者:王世翔 Wang Shixiang  作者单位:河南城建学院,党委宣传部,河南,平顶山,467044 刊 名:高校辅导员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OLLEGE ADVISOR 年,卷(期): 1(4) 分类号:G641 关键词:大学生   宗教信仰   特点  

农贸市场的现状与特点 篇6

发布时间:2011-8-

3信息来源:厦门市委党校 作者:周明伟

[摘 要]进一步推动厦门与台湾旅游交流合作是落实海西战略部署、继续对台先行先试的重要内容。二十多年来厦台旅游交流与合作,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局部双向和扩大双向四个阶段。总的来看,台湾游客来厦多,而大陆居民通过厦门赴金、赴台旅游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呈现出赴金门、澎湖和台湾本岛旅游人次稳步上升,利用地缘、人缘优势推进台湾来厦旅游客源市场的拓展,努力以开辟赴金门、澎湖旅游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厦金、厦台旅游合作以及厦门-(金门)-台湾通道在推进两岸旅游交流合作中作用日趋凸显等特点。

[关键词]厦门;台湾;旅游;现状;特点

[作者简介]周明伟(1966-),男,湖南长沙人,中共厦门市委党校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台湾和亚太问题。

寻求两岸旅游的双向对接,对于厦门来说最具独特优势,厦门应该发挥这方面的独特作用。厦门旅游业应该凭借闽台深厚的地域文化、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抓住两岸旅游发展的良好机遇,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在发挥对台优势方面当尖兵、打头阵,全力将厦门打造成为设施完备、机制良好、运行高效的对台旅游重点口岸城市,成为促进两岸旅游互动的桥头堡,成为海峡旅游合作区的中心城市,进一步发挥在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

一、二十多年来厦台旅游交流与合作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87~1993年)。1979年,厦门中国旅行社投资设立厦门台湾旅行社,试图在开展对台旅游方面迈出第一步。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台胞到祖国大陆探亲、观光、旅游以来,厦金、厦台人员恢复交流,旅游合作开始发展。1987年11月4日,厦门市政府设在香港的厦铃企业有限公司旅游部接待了第一个来厦台湾旅游团,乘“鼓浪屿”号于8日抵达厦门。1988年,厦门市旅游局在该旅游部工作的基础上,在香港成立了香港康祥旅游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台湾游客的组接业务。1987年接待台湾来厦过夜旅游者0.36万人次,占来厦海外过夜旅游者的3.38%;1993年接待台湾游客10.66万人次,占来厦海外过夜旅游者的38.57%;从1987年到1993年,累计接待台湾游客58.65万人次。此阶段来厦台湾游客的特点是以探亲、寻根、朝圣旅游为主,投资考察、商务旅游为辅。

2.发展阶段(1994~2000年)。1994年8月1日,厦门市获授权在口岸直接为抵厦的台湾居民审批签发一次有效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落地办证),这标志着厦台(金)通道正式形成。1995年4月,台湾“观光局”及台湾“交通部观光科”人员第一次到大陆考察,首站考察的城市即为厦门。1996年8月,国家交通部宣布,厦门、福州为海峡两岸直航试点城市,次年开通台湾—澳门—厦门、福州“一票一机”航线。这条航线已向南京、北京、武汉等城市延伸。从1997年8月1日起,厦门口岸签注机关获准根据情况在五年有效的《台胞证》上直接为台胞办理加注手续(落地签注),是全国可为入境台胞落地办证和落地签注的4个城市之一。由于采取了上述政策措施,促进了台湾同胞前来厦门旅游观光。1994年接待台湾来厦过夜旅游者7.42万人次,占来厦海外过夜旅游者的32.20%;2000年接待台湾来厦过夜旅游者14.59万人次,占来厦海外过夜旅游者的34.00%;从1994年到2000年,累计接待台湾来厦过夜旅游者77.05万人次。此阶段台湾来厦游客的特点是商务游客发展较快。台湾旅游业者也着手投资厦门旅游业,如台湾东南旅行社与大陆企业合作经营厦门福联大饭店,台湾业者以新加坡国籍名义投资开发日月谷温泉度假村,获得巨大成功,日月谷温泉度假村及酒店被评为4A级景区、五星级酒店,经营状况良好。台商投资的厦门中信酒店也经营良好。

3.局部双向阶段(2001~2008年6月)。2001年1月2日,厦门、金门实现海上客运试点直航。同时,厦门推出“海上看金门”特色游船旅游项目,从事“海上看金门”经营活动的游船达17艘,“海上看金门”已成为厦门拳头旅游产品之一。金门方面对这些游船在距大担岛数百米地方游览的行为采取了默许的态度。2004年2月11日,厦门获授权办理五年期台胞证。台湾游客通过厦金航道往返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方式。2001年接待台湾来厦过夜旅游者16.55万人次,占来厦海外过夜旅游者的37.40%;2003年接待台湾来厦过夜旅游者12.21万人次,占来厦海外过夜旅游者的30.54%;从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累计接待台湾来厦过夜旅游者53.34万人次;2007年共接待了台湾过夜游客28.26万人次,占入境游客接待总量的34%。此阶段的特点是厦金直航成为台湾居民进出台湾的重要通道。2004年12月起,正式开通了福建居民(包括经个案审批的外省参加会展代表)经厦门口岸赴金门旅游。

4.扩大双向阶段(2008年6月至今)。从2008年6月开始,实现了所有台湾居民可经金门—厦门航线进出大陆,经金—厦航线来厦旅游的台湾游客大幅增加。2008年7月份,包括福建省在内的大陆13省市赴台湾旅游业务已经正式开通,厦门也有了包机直航台湾,厦门航空、复兴航空共同投入运营厦门—台北的航线。2008年9月7日,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出席第三届“海西论坛”时,受权宣布大陆方面为便利两岸同胞交往采取的五项新政策措施,其中之一就是:首批开放赴台旅游的大陆13个省市居民,今后可以赴金门、马祖、澎湖旅游,并经金门、马祖、澎湖赴台湾本岛旅游。9月30日,大陆居民从厦门口岸经金门赴台湾本岛旅游首发团正式开通。这一新措施将使厦门在两岸旅游双向互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使厦门更有望成为两岸旅游交流与互动的桥头堡。

二、厦门赴金门、澎湖旅游现状

厦门与台湾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努力以开辟赴金门、澎湖旅游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厦金厦台旅游合作。为此,下面对厦门赴金门、澎湖旅游现状做一简要分析。

(一)厦门赴金门旅游现状

金门,旧名浯洲,又名仙洲。金门县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的九龙江口外厦门湾内,由金门本岛(为134.25平方公里)、烈屿、大担、二担、乌丘、东引、东碇、北碇等12座岛屿所组成,总面积约为150.145平方公里。距厦门角屿1.31海里,距台湾岛约150海里(东距台湾约277公里,西邻厦门外港约10公里)。户籍人口7.1万人(实际常住居民约5~6万人)。金门旅游业发展主要呈现如下特点:一是以文物、生态、战地为主要旅游特色;二是旅游业发展较迟;三是与大陆、台湾本岛交通便捷;四是主要客源市场为台湾本岛。

总体而言,厦金旅游交流合作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准备阶段(1987~2000年)。1987年11月开放台胞到祖国大陆探亲、观光、旅游以来,金门与台湾游客通过香港、澳门等地中转来厦门旅游。厦门通过简化台胞通关手续、加强码头建设等措施,为厦金航线的开通作了准备。1994年8月1日,厦门市获授权在口岸直接为抵厦的台湾居民审批签发一次有效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落地办证)。从1997年8月1日起,厦门口岸签注机关获准根据情况在五年有效的《台胞证》上直接为台胞办理加注手续(落地签注),是全国可为入境台胞落地办证和落地签注的4个城市之一。2000年接待台湾来厦过夜旅游者14.59万人次,占来厦海外过夜旅游者的34.0%。

2.直航单向阶段(2001~2004年11月)。此阶段的特点是厦金航线成为台湾居民进出大陆的重要通道。2001年1月2日,厦门、金门实现海上客运试点直航。2004年2月11日,厦门获准受理五年有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2006年春节厦门成为两岸春节客运直航包机航点。2001年通过厦金航线往返的台胞2.1万人次,2005年为52.8万人次。2001~2005年,通过厦金航线往来两岸的台胞累计116万人次,来厦台湾过夜旅游者87.16万人次。

3.直航双向阶段(2004年12月至今)。2004年12月开放福建居民赴金门旅游,是加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与合作、做台湾人民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完善厦金航线作为两岸旅游通道功能的重要举措。在两岸有关方面和旅游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赴金门旅游有计划、有管理、循序渐进地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7年赴金门旅游人数增长最快,全年福建居民经厦门口岸赴金门旅游达987个团、2.22万人次,人数比2006年增长30%;赴金门旅游手续也更加简化,办理时间从40天缩短到15天;赴金门、澎湖旅游在厦就地办证权也已经落实。从开通厦金旅游至2008年10月,经厦金航线赴金门观光旅游的大陆游客总量已近5万人次。2007年10月,正式开通大陆游客经厦金航线赴澎湖观光旅游业务,至2008年10月,经厦金航线赴澎湖观光旅游的大陆游客总量达2000多人次。2008年7月,开通大陆游客经厦金航线赴台湾观光旅游业务,至2008年10月,经厦金航线赴台湾观光旅游的大陆游客为200多人次。

福建居民赴金门旅游也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为:

1.赴金门旅游人数逐步增长。从2004年12月7日至2006年7月,全省旅行社共组织通过厦门口岸赴金门旅游542团10 132人次(厦门444团8371人)。其中,2004年12月7团119人次;2005年1~12月182团3376人次;2006年年1~7月,353团6637人次,约为上年同期的4倍。2006年厦门市共组织820个旅游团、15 329人次赴金门旅游,人数比2005年增长5倍多,占全省总数的90%。2007年经厦门口岸赴金门旅游达990个团、22 000多人次,比2006年增长30%。

2.形成以厦门组团社组团为主的基本格局。目前,福建省可经营赴金门旅游的组团社21家(均为出境组团社),组团业务量较大的为厦门旅游集团国际旅行社、厦门建发国际旅行社、厦门春辉国际旅行社。2006年厦门市各旅行社共组织820个旅游团、15,329人次赴金门旅游,占全省总数的90%;2007年厦门市各旅行社共组织990个团、22,000多人次经厦门口岸赴金门旅游。

3.赴金旅游方式实现了多样化,价格已基本实现市场定价。赴金旅游产品已从开始推出的三天两晚游,增加了两天一晚游,2006年元旦对赴金门一日游作了一次尝试,已形成两晚三日游、一晚二日游、一日游三种方式,各种方式组团价格基本平稳。

4.扩大客源工作获得一定进展。2005年起,外省大陆居民来厦参加会展的参展商和参会代表经个案审批可赴金门旅游。厦门是一个全国性的会展城市,每年在厦举办的大型商务会展活动多。在“9.8”投洽会期间召开的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之前,以个案批准方式组织了来自全国各地参加首届旅博会的44名省外旅行商赴金门旅游。扩大客源工作获得一定进展。在2005年“9.8”投洽会期间召开的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之前,以个案批准方式组织了来自全国各地参加首届旅博会的44名省外旅行商赴金门旅游。2006年7月又批准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厦门金龙客车公司高级销售代表会议、第二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代表或选手赴金门旅游。目前,会展代表赴金旅游个案批准方式继续办理,争取会展代表赴金旅游通案政策工作也取得明显进展。

5.健全对金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厦金旅游和对台旅游工作,2005年内成立了市对台旅游工作小组及办公室。2005年“9·8”投洽会期间,市旅游局、市旅游协会组织了推进厦金旅游座谈会,金门县杨忠全副县长率金门各旅游协会、旅游企业应邀参会,就共同关心的赴金旅游工作交换意见,进一步达成共识。此外,厦门7家赴金门旅游组团社与金门地接社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在降低成本、确保服务质量以及组合产品等方面都作出很多努力。厦金逐步完善旅游各项协商对接机制。各口岸部门、旅游公司对推进金门旅游都予以很多的支持和方便。2006年6月,经市编办同意,市旅游局增设了对台联络处(挂靠在市旅游局办公室)。同时,经多次商洽,与金门相关部门、金门县旅行商业同业公会建立了每季度一次厦金旅游协调会制度。

6.推出厦金游产品,受到全国业界和市场的高度关注。2005年11月下旬,厦门市旅游局与金门县旅行商业同业公会在昆明2005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首次联合举办厦门金门旅游推介会,把厦门游、金门游结合的旅游产品推出,取得很大反响。2006年,在对各地尤其是广东等周边省市的宣传促销中,进一步宣传厦金游产品。2008年5月,厦门市旅游局联合金门、澎湖旅游部门到北京、江苏、河南等地6个城市举行厦门金门澎湖旅游推介会;11月,又联合金门、澎湖、南投赴上海、浙江、江苏等地6个城市召开厦门、金门、澎湖、南投旅游推介会。这对扩大赴金门旅游客源市场、进一步打响厦金旅游品牌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福建居民赴金门旅游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福建省尤其是厦门市有关部门和单位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赴金门旅游在大陆地区具有潜在市场,已受到大陆游客和两岸业者的认可。金门民众对赴金旅游寄予厚望,希望扩大规模,金门也具有相应的旅游接待能力。

(二)厦门赴澎湖旅游现状

澎湖群岛位于台湾海峡偏西南处,古称“平湖”,因港外海涛澎湃,港内水静如湖而得名,葡萄牙人称它为Pescadores,意即“渔人之岛”。澎湖是台湾的五大离岛之一(另四个为金门、马祖、绿岛、兰屿),由64个小岛组成,其中44个是无人岛,每座岛屿都各具特色。众多的岛屿、300多公里海岸线,加上玄武岩方山,构成了澎湖独特的地理景观,也因冷流与黑潮交会,形成渔产丰富的海洋牧场,澎湖列岛自然景观质量十分优良。澎湖的居民约9万多人,群岛岛屿中面积最大的是澎湖本岛,由马公市、湖西乡、白沙乡、西屿乡四个行政区组成,海域系统划分为北海、东海及南海区域。

厦门赴澎湖游起步较晚。2007年10月,福建居民赴澎湖旅游实现零的突破。福建居民赴澎湖旅游有三条线路,包括:福州-马祖-澎湖、泉州-金门-澎湖以及厦门-金门-澎湖。厦门路线无疑是澎湖旅游的主导线路。在厦门,2007年10月2日厦门口岸首发团290人赴澎湖旅游,至12月底赴澎湖旅游人数共达770人次,占全省赴澎湖旅游的73%,逐步形成厦-金-澎黄金旅游线路。

厦门游客是赴澎湖观光旅游的主要客源。从首发团的构成来看,福州、泉州、厦门三个赴澎湖旅游首发团,总人数393人,其中厦门高达289人,占73.5%,福州37人、占9.4%,泉州67人、占17.1%。从游客消费情况来看,这次厦门首发团有3/4为自费,其余的1/4为企业奖励旅游,大多数游客在上岛(澎湖)后,均能购买大量旅游纪念品,其中以澎湖花生、黑糖糕、丁香鱼干等商品最多。

三、厦门与台湾旅游交流合作发展的特点

总的来看,台湾游客来厦多,而大陆居民通过厦门赴金、赴台旅游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二十多年来厦台旅游交流与合作呈现以下特点:

1.赴金门、澎湖和台湾本岛旅游人次稳步上升,2009年更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4年12月~2008年12月,经厦门口岸赴金门、澎湖旅游游客共计53,985人次;2008年7~12月经厦门口岸赴台湾本岛旅游人次达5250人次。2009年前4个月,经厦门口岸赴台湾本岛旅游人次782团、23,927人次,其中省外游客412团、13,310人次。需要指出的是,游客走厦金航线赴台旅游占厦门口岸赴台湾本岛游客总数的94.28%,而从空中直航台湾本岛的游客仅1369人次。此外,2009年前4个月经厦门口岸仅赴金门、澎湖旅游的游客共155团、3473人次。

2.利用地缘、人缘优势,密切厦金、厦台旅游界的民间交往,推进台湾来厦旅游客源市场的拓展

台湾旅行品质保障协会、台湾中华两岸旅行协会、台湾省旅行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高雄旅行商业同业公会、高雄市观光协会、金门观光协会、澎湖观光协会、金门旅行社同业公会、中华美食交流协会等多次来厦门访问、交流。1993年,首届海峡两岸旅游业联谊会及“心手相连”活动在厦门举行,此后海峡两岸旅游业联谊会每年均在大陆举办并延续下来。1999年,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厦门设立了大嶝对台小额贸易区。厦门市旅游协会于1998年、2002年、2004年分别组团访问台湾本岛和金门,并于2001年聘请四位台湾旅游界知名人士为协会顾问。此外,厦门市两岸交流协会、金马地区两岸交流协会于2001年签订了包括旅游合作方面内容的《关于加强厦门与金门民间交流合作协议》;厦门于1997年、2001年举办了两次台胞回乡旅游购物节;于2003年11月举办的中国(厦门)国际旅游节,接待来自台湾、金门的旅行商180多人。2005年2月26日,由中国旅游协会和台湾中华两岸旅行协会等台湾六家旅游协会主办、福建省人民政府、厦门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在厦门召开,参会代表共约1000人,其中台湾旅行商约300人,国家旅游局、国台办及大陆各地旅游局负责人和旅行商约700人。9月6日至11日,为落实吴仪副总理关于旅游要加盟“九·八”投洽会的重要指示,做大做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厦门举办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共接待客商及参展观众12万人次,签订组团合同4500份,组团人数153万人次,合同涉及金额28亿元;签订组团意向协议13 000份,意向组团人数360万,涉及金额53亿元;共签订21个旅游项目,投资总额达80.5亿元人民币,其中合同项目16个,投资金额36.2亿元。由于厦门持续不断的努力,台湾来厦旅游者在来厦境外旅游者总量中持续占三分之一。2008年10月,厦门市旅游协会与台北市旅行商业同业公会、台湾导游协会、金门县旅行商业同业公会、澎湖县旅游发展协会联合举办首届海峡两岸导游之星大赛,成为两岸导游首次联合大赛。2008年11月,在厦门举办第六届海峡两岸旅游信息化论坛,两岸旅游业界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推进两岸旅游信息互动平台的建设步伐。

3.努力以开辟赴金门、澎湖旅游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厦金厦台旅游合作

随着2001年实现厦金直航,厦门口岸在大陆与台湾人员往来及海峡两岸旅游发展中的地位日显重要。在开通前,经厦门口岸进入大陆的居民每年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开通后,比例逐年上升。与此同时,福建居民赴金门旅游开通并取得新的进展。从2004年12月7日开通的第一团至2005年12月31日,全省组团经厦门口岸赴金门旅游共有187个团队、3446人,其中,厦门旅行社共组115团、2158人。赴金门旅游产品呈现多样化,在推行三天两夜、两天一夜赴金门旅游产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赴金一日游的可行性,并于2006年1月1日以包船形式组织300人赴金一日游。在探索省外来厦门参会代表赴金旅游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在2005年“九·八”投洽会期间召开的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之前,组织了来自全国各地参加首届旅博会的44名省外旅行商赴金门旅游。2005年厦门接待台湾游客人天数达到94.90万,比上年增长23.65%。此外,首次创新并联合推出厦金游产品,受到全国业界和市场的高度关注。2005年11月下旬,厦门市旅游局与金门县旅行商业同业公会在昆明2005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首次联合举办厦门金门旅游推介会;2008年5月,厦门市旅游局联合金门、澎湖到北京、江苏、河南6城市召开厦门金门澎湖旅游推介会;11月,联合金门、澎湖、南投旅游部门赴上海、浙江、江苏等地6城市召开厦门、金门、澎湖、南投旅游推介会;组团参加海峡两岸台北旅展;多次邀请台湾旅行商和记者来厦门和周边地区采风踩线,取得很大反响,这对扩大金门游客源市场、打造厦金圈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4.厦门—(金门)—台湾通道在推进两岸旅游交流合作中作用将日趋凸显

厦门—台湾通道逐步形成厦门与台湾的三种交通渠道,即厦门—金门—台湾本岛海空联运线路;从厦门直飞台湾本岛和从厦门到台湾本岛或经金门、澎湖到台湾本岛的海上客运航线。而大陆居民赴台湾本岛旅游循厦门—金门航线往返具有交通便捷性和成本较低的特点。以厦门—金门—台湾本岛海空联运线路为例。2008年9月厦门至金门海上直航为每日往返24个航班,金门至台湾本岛空中航线每周往返528个航班。游客通过厦门—金门—台湾本岛海空联运行程时间约2个小时(其中厦门至金门海上直航行程时间约40分钟,金门至台湾本岛空中航线行程时间约为50分钟)。厦门—金门—台湾本岛海空联运往返交通费约1250人民币/人。与厦门至台湾本岛周末包机航线比较:厦门至台湾本岛周末包机为每周往返8航班,行程时间约90分钟,往返价格为1800元~2400/人。厦门—金门—台湾本岛海空联与厦门(甚至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口岸城市)至台湾本岛周末包机比,在便捷性和价格上均具有优势。

标准市场机制效应与呈现特点研究 篇7

目前,以欧美为主的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标准在技术创新及刺激经济复苏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频频遭遇知识产权纠纷、反倾销诉讼和标准许可等问题,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国内不少企业调整国际发展战略,转向对标准制定权的争夺,如中国移动联通公司成功加入制定国际3G网络标准,由此可见标准及标准竞争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内容。

一、标准分类与标准体系分析

标准是指一种或一系列具有一定强制性要求或指导性功能的文件,既含有细节性技术要求,又含有有关技术方案,其目的是让相关的产品或服务达到一定的安全要求或市场准入要求。因此,技术标准既是市场准入的门槛,同时也是不同企业之间的共享信息[1]。目前,技术标准主要有三种分类方式。从发布机构的角度,可分为官方标准和事实标准[1]。官方标准又称为法定标准,是由国际或国家标准化组织授权、批准和发布的标准,这类标准具有技术法律法规的地位。事实标准是指由广泛实际应用所认可,但未经任何标准化组织批准和发布的标准,这类标准通常是由某个企业或企业联盟凭借其在市场上的技术主导地位使其产品所代表的技术成为该行业的标准,而实际形成的标准。

根据标准发布的组织机构级别和适用的地区范围,可以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地方标准[2]。国际标准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组织、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机构制定的标准;区域标准是指由某个区域或某几个国家联合组织制定的标准,如欧洲标准化机构、太平洋经合组织等;国家标准是指各个国家根据自身市场的需求而制定的相关标准;行业标准是指一个国家的行业机构制定的标准;地方标准是指一个国家的某个行政区域的标准化机构制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标准。

根据标准规范的对象,可以分为产品标准、测量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和评价标准等,通常把产品标准、方法(测量)标准和评价标准统称为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对市场销售产品的功能、用途、性质、安全性进行规定、测试和评价的标准;管理标准是对金融、环境、社会责任、网络、生产等进行管理规范化的标准;服务标准是对服务性工作的性质、特点、职责、成效、流程等方面进行一系列规定的标准。目前的国际市场竞争主要处在技术标准层面,标准为市场提供了各种技术、方法、产品等具有可复制性、通用性、可操作的详细信息,这些不同类别的标准共同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有机、开放的标准体系。随着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标准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也会持续提高,从而促进应用技术、产品及产业的升级发展。

二、标准的市场作用分析

(一)标准解决国际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

在国际贸易中,技术标准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任何国家来说,技术标准不仅是关税贸易保护的有效手段,还是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途径。一般而言,技术标准可以提供下述的信息: (1)规定产品需要达到的质量要求或技术指标,如功能、质量参数、品质偏差范畴、有效期、效率、安全和环境评价等,促使企业了解、掌握出口国家的需要和要求,达到顺利出口的目的。(2)提供可广泛认可的科学测量方法标准,这有助于大幅度降低供求双方的交易成本。如英国技术标准协会是一家具有国际级的测试评价与认证机构,通过该机构评价与认证的国外产品可以在欧盟内的多数国家免测试认证和直接通行,这样可以极大地节约供求双方的交易成本。(3)提供不同产品相互兼容的信息,使得不同产品之间可以辅助配合工作。不同产品之间的依存关系,可以使企业获得规模生产和产品应用推广的信息,达到约资源、提高效率的作用。

(二) 技术标准是维护市场有序发展的有利保障

市场经济包括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交易制度、交易成本等要素[3],标准的制定和出台主要源于这5个经济要素的变化和发展。通过制定标准,标准为市场提供基础性、产品、测试方法、管理、环境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规范,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利保障,达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1.标准对市场主体具有约束和促进作用。

市场主体就是广义上的“人”,包括各类企业、消费者、各级政府和利益相关者。不同主体在市场中追求的目标不一样,标准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也不同。企业主体通过标准实现规模生产效益,从而获得可持续性的长期发展;消费者主体通过标准获得满意的、合乎自身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政府主体通过标准达到监督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目的。

2.标准还是市场客体质量提高的保证。

市场客体主要是指产品和服务。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追求都是持续的。通过标准,产品质量的尺度得到科学的评价和衡量,产品质量的提高得到了有效保证,从而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要求。

3.标准对市场交易的法律法规起着协调和引导作用。

市场交易规则是各市场主体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活动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主要包括市场交易方式和市场交易行为两个方面。通过标准的贯彻和落实,充分发挥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健康发展的作用。

市场制度就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标准是市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市场来说,技术标准化活动对市场交易活动起着规定和约束作用,对交易制度起着规范和引导作用,达到对市场交易的约束作用,从而协调各利益相关方实现博弈均衡。从企业个体来说,标准对企业内外的交易制度也起着规范和引导作用,影响着企业的良性运行和生产效率。

交易成本是规定和实施构成交易基础的契约成本,包含从贸易中获取有关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所有成本。在市场交易秩序已经确定并在短时间内不易改变的情况下,低交易成本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那么标准通过节约资源、降低重复认证费用、直接获取产品信息等作用降低交易成本,使企业尽可能地获取较多利润或赢取竞争优势。

(三)标准对市场竞争起到有效规范作用

标准是保障生产商、制造商、销售商等生产或销售的产品进入市场的最低门槛。换言之,在政府监督下,那些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技术和方法将不被允许进入市场,这类不合标产品一旦通过其他方式进入市场,将危及人类安全和市场稳定,属于违法行为,消费者对此类产品也会产生排斥和不接受;对于那些符合或高于标准要求的同类型或功能相近的产品,将会得到消费者的信赖并接受,同时这些产品在进入市场后也将会产生竞争。因此,通过标准会最大限度上减少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因素和市场主体所面临的风险[4],这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产品的优胜劣汰和企业的可持续创新发展。从市场竞争规则而言,对于那些远远高于现有标准要求的产品更容易为消费者所信赖并接受,这种现象将刺激企业进行持续技术创新,加速符合更高标准要求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法的研发和进入市场,形成新标准或修订旧标准,从而为更多消费者所选择,这样将会使市场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如电视显示技术行业充分印证这一点。从20世纪70、80年代起,电视显示技术的发展依次经历了黑白显示、彩色显示、等离子体、液晶显示、高清显示、3D等技术创新发展和演进阶段,每次创新都会受到消费者推崇。当然,企业也可能通过价格等其他手段进入竞争,但都是短期竞争措施。因此,标准对推动市场竞争向技术创新方向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有利于保障消费者和合法产品的正当权益。在新产品已经进入市场、但还没有制定出相关标准的情况下,标准更加能够体现出规范市场有序竞争的作用。当某项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方法进入市场时,市场还未出现相应规范标准时,随之可能产生较多的假冒伪劣产品,使市场上出现的产品良莠不齐,消费者无法分辨,当相关行业组织和政府职能机构或以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为主制定出相关标准后,那些假冒伪劣产品将很快退出市场或受到相关执法机构的惩处,使市场正常竞争秩序得到恢复,使合法产品得到了肯定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保障,同时那些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也会因此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进而增加市场份额。

3.有利于企业选择更加符合自身需求上下游产业链端。在现代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细化的情况下,企业成为产业链构成的基本单元。对于生产企业或制造企业来说,需要对产业链中一端的原件、配件或其他部件进行采购并投入生产,也需要选择产业链另一端的分销商或经销商对自身的产品进行销售推广。此时标准就成为了生产企业或制造企业选择的重要依据,这些企业会通过技术标准、产品标准或方法标准等对需要采购的半成品或原材料的质量进行甄别、筛选,从而挑选产业链中的初级单元,而通过各种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可以评估并选取可靠、讲信用的分销商或经销商进行市场推广销售。

4.对于有些含有专利技术的标准将会同其他法律法规,对市场竞争也会起到规范作用。具体分为两种情况:(1)如果标准中专利的拥有者是企业,如果所占的市场份额不够,其它机构若使用此项标准,就必须按《专利法》规定向该企业支付许可费,如果该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过高,那么监管部门有可能会对企业开展调查、并可能根据《反垄断法》对该企业实行惩罚,最著名的案例当属微软反垄断案,从1997年到2004年间,微软相继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接受反垄断调查并最终接受相关国家的惩罚;(2)如果标准中专利持有者不是企业,而是不参与市场竞争行为的其它机构,那么任何使用该标准的企业都应向该机构支付许可费。

三、标准效应的呈现特点分析

按照标准经历的不同阶段,标准所呈现的效应也不同。下面将根据标准在制定阶段和实际运用中呈现的特点,分为标准固有特性、标准市场效应等来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标准的固有特性分析

标准的形成是在科技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由各利益方均衡、并广泛征求意见的结果,不同行业的各类标准共同形成一个庞大的标准体系。因此,根据标准的制定过程和内容,标准本身具有下述特性[5]:

1.一致性。标准的制定基础是在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基础上,标准中规定的技术指标、数据、采用的方法、仪器等内容应与其它有效标准协调一致,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于现有标准体系之外。

2.妥协性。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希望有最广泛的利益群体代表,包括大中小企业代表、消费者、监管机构、科研机构等,代表着各自不同的利益群体,标准的最终成稿必定是各利益方妥协的结果。

3.包容性。无论从标准体系还是从单项标准来说,所涵盖的范畴应该是最全面、最广泛的,包括从原材料供给要求、到加工过程的设备、工艺、技术、方法的要求、再到产品的质量、技术指标、环境影响、危害、存储、运输等方面,因此标准及标准体系的内容具有相当大的包容性。

5.透明、公开和公平。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管理原则,从标准的制定、修订、征求意见到正式出台应该对公众公开,最广泛的征求意见。

(二)市场特性分析

由于受标准本身固有性质的影响,标准在正式公布并进入市场应用后,将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会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6]:

1.保障市场基本技术信息的畅通。在市场经济中,标准的公正、公开、透明的内在性质决定了标准属于市场共享的信息,参与市场运行的各要素,特别是主体要素有义务掌握相关标准的信息,这样才是实现高效运行、资源节约、破除技术壁垒、保障市场有序运行、发展国际贸易等的基本前提。

2.实现产品之间的兼容性,提高供需交易效率。在市场经济中,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制造商、销售商等各个企业分别是产业链中的某个环节,产业链的所有环节运转起来才能推动整个产业的运行。对产业链上的下游企业而言,通过标准会更加清楚双方的需求和技术,提高相互交易的效率、节约时间和成本,从而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

3.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协调性,削减成本,使终端用户享受较好的产品质量和服务。

4.建立企业用户和消费者的信心,帮助提高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开拓更为阔的国内外市场。

5.帮助改进现有的产品质量、技术工艺、安全性能、环境影响等。通过标准共享信息,所有同类企业都了解对手企业的基本工艺和技术、产品的状况,这将刺激企业在现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加快企业自身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从而推动整体技术水平。

6.鼓励项目竞争,削减研发成本。将标准化工作纳入科技成果立项、研发、市场孵化中,可以帮助降低产品成本,规避他人侵权或不成熟的结果出现,加快创新产品和技术进入市场的步伐。

7.支撑国家法律,促使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任何标准的制定除了建立在当前科技发展水平上,还建立在当前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当某项标准建立之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都必须参考这一标准,并不可与之相违背。

8.提供安全、环保的市场保护措施,给企业灌输相关理念,促进市场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四、总结和建议

技术经济的竞争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最为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贸易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标准在推动市场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标准在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与标准的制定方式、分类、体系及固有属性、市场效应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通过对标准制定机构及级别、地区、应用对象这三种不同分类方法的分析,认为由各类方法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通用、互为补充的开放式系统,即标准体系;通过详细的剖析,标准及标准体系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中起破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维护市场有序运行、维持市场竞争秩序等方面发挥了良性循环促进作用,通过在市场上实施标准以及标准固有特性的分析,评估并概括出标准在市场效应中呈现出实现信息共享、产品兼容、协调产品和服务、树立消费者信心、促进技术创新、改进工艺等8个方面特性,由此可见标准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较为核心的作用。因此,将标准融入市场各种创新活动中、正确制定标准、合理利用标准将会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够使相关的技术、产品和方法等得到最广泛的市场认同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相丽玲,马晓慧.基于技术标准的信息产业竞争政策分析[J].情报杂志,2007(5):95-97.

[2]李春田.标准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任向阳,丁日佳,孙敏.技术标准与市场经济的关联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4):100-102.

[4]葛亚力.技术标准战略的构建策略研究[J].中国经济工业,2003(6):91-96.

[5]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Three-year Pro-grammatic Plan[R].2010.

农贸市场的现状与特点 篇8

期刊是以中产阶级为基本对象的文化读物,虽然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便已初具雏形,但其真正大规模的爆发式成长是始于20世纪中叶。随着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主流人群,期刊在西方发达国家呈现空前的繁荣,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思想观念的主流媒体,其影响力甚至超过电视和报纸。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期刊出版呈现出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集团化:依托品牌打造规模效应

当前,国外期刊出版呈现出集团化和规模化的趋势。比如德国的施普林格出版公司,每年出版科技期刊近400种;荷兰的埃尔塞维尔公司每年出版期刊达500余种。期刊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美国,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出版社是私人公司,到70年代中后期,许多出版社被大的企业集团合并,1983年尚有十大出版集团,目前已经合并成6家。国外出版业集团化、规模化的过程是全球期刊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只有兼并重组、跨国经营,才能产生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占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出版集团的扩张和兼并,其本质是依托期刊品牌的塑造、维护和衍生。国外的期刊普遍重视对期刊品牌的塑造,善于将现有的成功品牌应用到新产品上,缩短市场消费者的认同时间,迅速打开市场。国外期刊在品牌拓展的策略中还注重国际化发展,积极向海外输出版权,发行国际化的“本地版”。

2.细分化:以错位竞争把握分众人群

国外期刊出版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不再追求普遍意义上的“大众化”,而是越来越多地寻求特定信息的目标受众,不断细分市场,在集团内部形成错位竞争,这一点在女性杂志、休闲杂志和爱好类杂志上尤为突出。以澳大利亚期刊为例,消费类期刊1990年417种,2001年720种,2003年780种,80%的期刊品种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增长起来的。这种品种增加不是原有期刊品种的重复,而是在细分受众性别、年龄、收入、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进行的品种细分。澳大利亚太平洋出版公司曾于2000年和2003年分别推出针对6—13岁男孩的娱乐杂志《男孩地带》和6—11岁女孩子的《完全女孩》。在英国、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爱好类期刊更是细分得令人叹为观止,有专门的游艇杂志、火车杂志、帆船杂志、集邮杂志、手工杂志等等。

3.数字化:以媒介融合实现内容产品的多介质化“落地”

就整体的媒介生态环境而言,国际期刊业一个新的着力点是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利用数字技术,以个性化的内容和服务吸引网民,为网民提供独特的品牌体验。这意味着杂志业经营思路的转变:从印刷为中心(print-eentric),转为品牌化的内容生产(branded content),在消费者所能接触的任何传播平台上进行传播,以扩大品牌影响力,寻找新的盈利空间。

国际期刊特别是消费者杂志,都建有以品牌或者刊名而命名的网站。2007年,美国有200多家杂志宣布采取更为积极、全面的数据化建设举措,在杂志网站的内容整合、服务创新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大力度,为网友提供更多的视频、社区交友、博客、播客、个性化内容、电子产品、手机应用等网络服务。以美国著名杂志《美好家园》(BetterHomes and Gardens)为例,这本梅里迪斯公司旗下的杂志发行量达760万册,是世界上最古老、读者最多的妇女杂志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为显赫的杂志品牌,拥有150种特殊兴趣出版物和150多本在版图书。杂志签订了多份有关家具、纺织品、食品的特许经营合同,并在包括沃尔玛在内的零售商店销售。该杂志开办了一个动态、内容丰富的网站,以视频方式提供食谱、装饰意见和手工艺指导,并通过手机发送园艺建议。另外,杂志还同电视台合办以家庭烹饪比赛为主题的电视专题节目。

一些著名期刊出版公司也与全球的知名网站建立了合作关系,如康泰纳仕出版公司与YouTube合作,为该公司旗下的所有杂志整合内容资源,重新策划市场推广计划,推出网络社交、在线视频等新项目。Hearst传媒集团与MySpace合作,共同开发内容发行、电子游戏、个性化内容、手机及网站收购等。根据国际期刊联盟(FIPP)对英、美、德、法、澳等十几个国家的杂志网站进行的调查,办得比较成功的杂志网站在实现网站盈利、创办网络产品、推广在线品牌和吸引杂志在线订阅等方面,都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网站和杂志之间能够达到媒体联动效应。美国杂志出版商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表示,在杂志网站在线访问量上扬的同时,杂志核心印刷品牌的读者人数也在增加。

利用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技术,一些国际著名期刊出版公司或品牌杂志对内容进行二次乃至多次售卖,实际上拓展了产业链条,寻找到了新的盈利点。康泰纳仕公司旗下的著名时尚品牌杂志Vogue,与移动社会网络服务商JuiceCaster公司合作推出了宽带娱乐网络——“Vogue电视购物”手机视频。消费者只要拥有一部带视频功能的手机,发送信息“SVTV'’到84462,就可以立即接收到“Vogue电视购物”的视频,内容不仅包括Vogue杂志上的广告,还有广告客户制作的原创视频节目,如《时尚60秒》、《镜头背后》和《潮流观察》等,而且消费者还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对广告和视频节目进行点评、打分和共享。2008年,Hearst集团旗下的数字传媒公司宣布加入手机巨头诺基亚的传媒网络。Hearst数字传媒公司拥有9个手机版杂志网站和9个文字版杂志网站,平均每月的手机网页浏览量超过400多万。通过与诺基亚传媒网络的合作,该公司将实现其品牌杂志的广告客户与诺基亚全球1亿多手机用户之间的对接,在快速增长的移动广告市场占得先机。而据始创调查公司InformTelecoms&Media预测,到2011年,全球移动广告市场的收入将升至113.5亿美元。

二当前美国消费者杂志的总量结构与经营格局

笔者试以描述杂志业的几个关键性指标,来勾勒美国杂志产业目前的基本面貌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促进产业发展的深层动因进行描述和分析,这或许对中国期刊产业的现实发展有所启示。

1.杂志数量

2007年,美国出版的杂志达19532种,其中消费类杂志为6809种。根据美国报刊发行量稽查局的数据统计,其中15%的期刊发行量达到100万份,另有15%的期刊发行量在50万份到999 999万份之间,剩下的2/3的期刊发行量不到50万份(见图表1)。

如果按类别计算,从1997年到2007年,美国杂志数量增加最多的前十类杂志分别是:种族;地区兴趣类;

旅游;室内设计和装修;新娘;高尔夫;填字游戏及其他游戏;医药;滑雪/雪上汽车/雪橇;大学校友。

女性杂志(Women’s)在2007年的总数量为306种,保健/健身(Health/Fitness)类杂志的数量达到402种。这两类杂志的数量从2004年开始均保持持续增加(见图表2)。

同时,办有网站的杂志数量呈持续上升的态势。消费者杂志网站的数量自2004年来更增长了53%(见图表3)。数据显示,浏览杂志网站的人数增长幅度也要远远大于一般的网民数量增长幅度。但是,只有少数消费者坚信,杂志网络版本会在未来5年内取代印刷版本。

2.杂志发行量及发行收入

美国杂志的销售主要依靠订阅,2007年,87%的杂志销售量都来自读者的订阅。美国期刊非常重视订户的开掘和维护,很多期刊为争取订户,给予订户的折扣相当于期刊定价的20%左右。由于订阅相对便宜,加之订阅付款方便(填一张个人支票或通过信用卡划账),邮局效率高(订户收到期刊不迟于零售面市),美国期刊订阅大大超过零售。期刊对订户数据掌握得非常清楚,一方面,订户数据是获得广告的最有利凭证;另一方面,订户数据可以用作深度开发,如为其他增值服务或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创办新的期刊时订户数据也可共享(见图表4)。

2007年,美国杂志的销售收入达9966998939美元,其中来自订阅的收入为6743905344美元,占总销售收入的68%,零售收入为3223093595美元,占总销售收入的32%(见图表5)。

3.广告收入及类别

如果考虑到广告收入,美国杂志的广告收入在2006年占到了杂志总收入的56%,这一数字在2005年为55%。

2007年,美国消费者杂志的广告页码达到244737页,广告额(刊例价,Rate Card Revenue)为25501793278美元。同2006年相比,2007年广告额增长了6.1%,但广告页数减少了0.6%,广告页平均价格为10.4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了6.74%,可见美国杂志广告额的增长是靠广告价格的攀升拉动的(见图表6)。

在美国报纸、有线电视、电视网、户外广告、互联网等媒体中,跟2006年相比,只有消费者杂志、互联网和有线电视所享有的广告份额在2007年有所增加。从各大媒体的广告份额来看,美国杂志广告额已经超过报纸广告,位列第二位,仅次于电视广告总额度。

据PIB数据统计,美国杂志主要有12个广告类别(见图表7)。这12个广告类别是促进美国杂志广告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占到美国杂志广告总额的87%以上。2007年,药品类广告收入排在全部杂志广告收入来源的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化妆品、服饰和食品类广告,而食品类广告增幅最多,达17,2%,服饰类广告的广告页数则最多。

据PIB的分析,在广告额与广告页实现双增长的主要类别中,促进增长的小类如下——

药品类:药品与保健品;健康与节食项目;医学设备与物资。

化妆品类:化妆品与美容服务;个人健康与卫生用品;洗发护发用品。

食品类:精制食品,调料;糖果点心;肉,牛奶及奶制品;饮料。

零售类:商店;购物中心;名牌服饰店;体育用品店。

媒介与广告类:宽频媒体与娱乐方式(包括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和图书)。

金融保险与房地产类:银行机构;信用卡;保险公司;金融顾问机构。

公交、旅馆与度假胜地类:国内与国际旅游地;连锁旅馆与个人财产保险;航班。

从1980年开始,美国杂志的广告和内容比重就基本上保持在1:1的水平上。美国期刊很少在128页以内的,大多在180到300页之间。广告最多的期刊,每期广告在60到210页(见图表8)。

4.杂志读者趋势

据媒介市场调查公司的联合调查显示,尽管受众可选择的媒介品种日益增多,但是杂志仍然保有稳定、庞大的读者群。在过去5年间,杂志读者的总数增长了5%,杂志每期阅读者的平均数量增加了6%,这一数字在成人读者中保持稳定。

如果按年龄计算,34岁以下的成年人比35岁以上的人杂志读得更多——男女都是如此。(见图表9)

调查显示,在美国,同电视观众相比,杂志的重度读者(heavy users)年纪较轻,更为富有,教育水平更高,多从事专业性工作或管理工作。

三当前英国消费者杂志的基本变局

英国是西方出版业起源最早、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作为世界期刊的出版强国,不仅出版有大部分的国际著名品牌杂志,如《时尚》(Vogue)、《大都会》(Cosmopolitan)、《魅力》(Glamour)等,而且创办、出版了不少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英国本土品牌杂志,如《男人装》(FHM)、《墙纸》(Wallpaper)、《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远程通信和数字电视的出现与应用,在英国报业呈现衰落迹象的同时,人们对期刊却仍然保持着巨大的热情。英国的期刊出版商抓住互联网的机遇,充分利用杂志品牌的力量,向网络、广播、电视及会展、演出等媒介延伸,进行多平台出版,成功地吸引到了新生代读者,同时又将他们的兴趣引回到杂志这一平面印刷媒体。例如《男人装》、《Kerrang!》和《Q》,都创办了同名电视频道,利用品牌吸引电视观众,继而增加了收入。杂志Media Week也是跨平台出版的成功案例,其纸质杂志的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6%,其他收入来自举办会议和颁奖典礼,赞助和在线服务。据英国期刊出版商协会(PPA)的估计,英国消费者杂志的总产值约在72亿英镑,包括杂志在内的媒介产业的产值约在180亿英镑到200亿英镑,是英国最大的产业之一。在过去20年间,印刷杂志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每天都有至少一种新的杂志上市,这带动了整体销量以及消费者在印刷杂志上花费的增加。同1995年相比,2007年英国消费者在杂志上的支出增加了65%,杂志广告额度增加了52%,新创刊杂志增加了55%。

1.杂志数量

据英国期刊出版商协会统计,2006年,英国出版,消费者杂志(consumer magazines)和商业杂志(business to business magzines)共8558种,其中消费类期刊3445种,商业类期刊5108种。另外,还出版购物杂志(customer magazines)1300种。同2006年相比,市场规模扩大了2.3%。2006年,英国停刊杂志的数量也从2005年的544家减少到当年的267家。(见

图表10)

如果按类别划分,英国消费类杂志的数量如下。(见图表11)

新创刊的消费者杂志和商业杂志都针对极度细分的受众,这反映了英国人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以及商业杂志的专门化趋势;而重要的杂志门类,整体来看都掌握在少数几个大的出版公司手中。

2.杂志发行量

2006年,英国消费类杂志的总销量近14亿册,相当于每秒钟卖出杂志45本。以下图表12所列出的数据,就是2000年—2006年消费类杂志的销量。

英国消费者杂志商业模式的重心,已经从广告转移到消费者支出。因为消费者对杂志的旺盛需求,在杂志上的支出也有较多的增加。(见图表13)

杂志消费行为如果按类别来分,其中86%来自零售,14%来自订阅。(见图表14)。

3.杂志收入

2005年,英国杂志业的产值达72亿英镑,其中消费类杂志的产值约31亿英镑。消费类杂志的收入主要来自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发行收入约为20.85亿英镑,广告收入约为8.12亿英镑,两者比例约为7:3。英国广告协会预测,到2018年,英国杂志业的广告投入将达到88.9亿英镑。

近10年来,英国消费类杂志的发行和广告收入的比例大体不变。(见图表15)

在媒介广告市场上,英国杂志的市场份额约占了13%,位于电视(33%)、报纸(33%)、互联网(14%)之后,在户外广告(7%)、广播(4%)和电影(1%)之前。

4.杂志读者趋势

全英读者调查显示,75%的英国成年人至少读一种调查中列出的183种消费者杂志。青少年阅读杂志的比例更高,在15到24岁的英国人中,有84%的人至少读一种消费者杂志。调查显示,英国杂志读者集中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关键群体中,如年轻人,社会背景是:A:职业诸如医生、外科医生、律师或牙医;受特许的人如建筑师;职责很高的有足够资格的人如资深编辑、资深公务员、市政会委员、资深商业执行官和经理以及社会阶层很高的服务性工作。B:工作责任重大的人诸如大学讲师、地方政府部门负责人、商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有资格的科学家、银行经理、警察局分局局长以及社会阶层较高的服务性工作。C:其他的非体力工作者;护士、技术员、药剂师、销售员、收税员、牧师人员、警佐或警察以及中等阶层的服务性工作。这显示,杂志已经成为英国人媒介消费中的“必需品”。

近年来,儿童类杂志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2007年,新上市了6种高端儿童杂志。2006-2007年,学龄前儿童杂志增加了7.1%,小学生杂志增加了22.5%,10岁前儿童杂志增加了15.7%。

上一篇:2011年春节期间青白石街道关于开展节日慰问活动的实施方案下一篇:美国旅游签证指引、须知、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