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梦想,相会在北京》教学设计第1课时共2课时(七年级下册)

2024-07-06

《为梦想,相会在北京》教学设计第1课时共2课时(七年级下册)(共9篇)

《为梦想,相会在北京》教学设计第1课时共2课时(七年级下册) 篇1

年级学科:七年级下语文

主备人:仇彦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词语,掌握文章内容;了解通讯的形式,侧记的特点;概括作者所描述的各个场景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具体的场景来展现奥运盛况的写法,了解到中华民族的振兴,灿烂辉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品质,传递奥林匹克运动精神。

教学资源:课本、教学参考书、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字词积累,把握内容。

难点:场景描写与议论抒情有机结合的写法。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个性备课

一、课文导入

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断,让学生简要发表观后感。适时导入本课内容。

二、预习检查

一读(自读),梳理字词。

⒈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和字形。

日晷【guǐ】卷轴【zhóu】承载【zài】

信笺【jiān】苍穹【qióng】硕【shuò】大

沧【cāng】桑焕【huàn】发荡漾【yàng】

光彩熠熠【yì】心有灵犀【xī】

⒉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冉冉:缓慢地。

苍穹:苍天;广阔的天空。

信笺:信纸。

熠熠:闪烁的样子,形容闪光发亮。

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

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

心有灵犀:比喻恋爱着的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行云流水:指天上的流云,江河中的流水。形容读或背诵诗文、书画等自然流畅。

兼容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三、内容把握

二读(自读),思考内容。

提问:通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开幕式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将和为贵、刚柔相济、天人合一等理念展示得非常巧妙,含蓄地表达了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的“中国之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三读(精读、逐场景读),逐层把握内容。

场景一:描写了童声独唱、国旗入场的画面。

9-11段:表达了歌唱祖国、祝福祖国的激情。

场景二:描写了简声清脆、字盘展开、“和”字凸显、长城蜿蜒的画面。

13-17段:阐述了中华民族“和谐世界”的理念。

场景三:描写了丝路跋涉、大海远航的画面。

19-20段:赞美了古老的中国人远播文明、传递友谊、交流科技的精神。

场景四:描写了刚柔相济的太极拳表演画面。

22-24段:阐述了阴阳结合的哲学理念,表达了中华传统文化对刚健与宽容抱有的坚定信念。

场景五:描写了蓝色星球上的人们在奔跑、欢腾、嬉戏的画面。

26-29段:表达了对“地球村”理念和奥运盛会的礼赞。

场景六:描绘了开幕式上点燃主火炬的画面。

33段:火炬的升腾是中国人热情欢迎世界宾朋的象征,是北京敞开胸怀面对世界的象征,是中国人自信、开放、包容精神的象征。

作业设计:课本知识技能第1题,问题解决第3题。

仇彦军

《为梦想,相会在北京》教学设计第1课时共2课时(七年级下册) 篇2

1、初步了解朗读中的几种基本语调,能正确、清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等方法,把握文中有感染力的语句,由此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

3、初步了解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作用

4、引导学生用孩子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培养品味重点语句的意识,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2.作者把“我”对祖父的深情与祖父对“我”的爱融入大花园的生活再现中,“我”对事物的热爱、自由自在的成长与祖父的爱密不可分,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大多有和祖辈生活的经历,导入课文《祖父和我》,看看文中的“我”和祖父的一段生活经历

二、朗读课文

1.标上小节号

2.圈出读不出或读不准的生词,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读音问题,教师协助(预初新生或许没有带字词典的习惯,需要教师协助解决)读音上的共性问题板书重点落实,加强印象

三、朗读指导

1、提问:你从文中感受到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快乐、自由)板书:感情基调

2、圈划,并有感情地朗读你觉得能够体现“我”快乐、自由情感的句子或段落(给予充分的朗读时间)

3、朗读课文30小节,体会并读出作者所表达的向往自由的情感板书:朗读语气

教师指导:尝试用不同的语气(如轻快的、活泼的、舒缓的…)反复朗读,比较朗读时的不同感受,说说哪种语气更适合

4、阅读第四页《朗读中的语调》,简单交流,并试读一下这几个句子板书:朗读语调

小结:我们懂得了朗读需要注意感情基调、朗读语气、朗读语调

四、深入品读

1.文中哪些画面最吸引你?你最喜欢哪些语段?找出来读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教师示例:老师也找了些句子段落,大家一起读一读,并说说写得好在什么地方?

(1)“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辨别颜色、形状、声响,呈现出来的是景物的本来面目,因而平实贴切,充满孩子的欢愉和真挚)

(2)第7段,看看作者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四五岁小女孩眼中的大榆树

例:来了风,这榆树先啸;--听觉,声音

来了雨,大榆树先冒烟了--视觉,形态

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视觉,亮度

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比喻句,写出了一个四五岁小女孩对大榆树的好奇,好玩

明确:从色彩、形状等角度观察事物;采用了描写的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学法指导:说出比喻的作用时,应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共同点,并联系文章具体内容,来理解和说出它的表达效果现在请大家按以下的形式来在书上写一写这三句比喻句的表达作用:(多媒体出示)一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本体)的(特点)

3.以上述方法对圈划的语句作些批注,全班交流:请学生个体朗读,教师要追问“为什么选择这一句(段)?”或“这一句中什么词语最让你感受到她的快乐自由?”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述和修辞方法的分析

3、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圈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找出本体、喻体

2.圈画出阅读过程中让你感到疑惑的部分,第二节课上共同商讨解决

3.用“人(或实物)在怎样的情况下是怎样做的”的格式概括本文事例如:

1、蜻蜓、蚂蚱、蜂子在园子里自由地活动

2、榆树在不同的时候尽显风姿

4、文章写了哪些事?怎样分段?

5、我和祖父是怎样的人?

第二课时

一、梳理材料

1、快速抢答:

1)文章写了几个人物?人物:年迈的祖父和年幼的“我”

2)写了我的什么阶段的事情?时间:童年

3)地点在哪里?地点:呼兰河边

4)我童年的生活怎么样?自由、快乐

5)本文主要写了什么?浓浓的祖孙情及作者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2、 用“人(或实物)在怎样的情况下是怎样做的”的格式概括本文事例

1、蜻蜓、蚂蚱、蜂子在园子里自由地活动

2、榆树在不同的时候尽显风姿

3、“我”在祖父叫我干农活时尽捣乱

4、祖父叫我认庄稼时,“我”错把狗尾巴草当谷穗

5、祖父教“我”人谷穗与狗尾草的区别时,“我”却去吃黄瓜了

6、“我”在吃黄瓜时看见了蜻蜓,就去追蜻蜓了

7、“我”在园子里晚青蚂蚱

8、“我”在学祖父浇菜时往空中浇水

9、太阳在园子里是健康的、漂亮的

10、动植物在园子里自由地生长

11、“我”玩累了在阴凉地方随意睡觉

二、划分段落

方法指导:分段的方法有二种:一种称为归并法即分析文章有哪些材料?哪些材料是在写同一个方面内容的,这些段就可以合并起来另一种方法叫切割法,可以从题目入手,从题目分析出本文的重点内容,把它作为一个大段,然后再分析前面写了什么?后面写了什么?本文题为“祖父和我”哪么最主要是祖父和我在一起时的活动场景即828.

明确:本文分三段:

1、交代了地点、人物和介绍了我家的大花园(本段还可以分二层:12和37)

2、详写了祖父和“我”之间温情、淳美的生活场面

3、描写了园中的动植物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

三、人物分析:

说出你所感受到“我”和“祖父”是怎样性格的人?

要求圈划词句,进行分析例:祖父大笑…还在笑;慢慢地把我叫过去

明确:我:顽皮、天真、可爱祖父:慈祥、仁厚、宽容

2、学法指导:这些都是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展现出来的所以以后要注意学会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语言、外貌、动作、心理(再次圈划注明)

四、主题感悟:

(一)、从题目“祖父和我”的描写中,你能说出作者写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提示“为什么题目不写《快乐的童年》、《美丽的后花园》”等等:点明中心--祖孙情

明确:浓浓的祖孙亲情

(二)、分析17节的写作目的:

1.小结学生对大花园的理解--生机勃勃、自由自在、美丽……

2.引导:师:这样美好的环境从何而来?请大家再读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教师引导他们把美好的大花园和慈爱的祖父联系起来,让他们领悟到:这样美好的环境都是祖父营造的啊(“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是祖父日复一日地维系着这个园子;我调皮、胡闹,祖父都不责备我;祖父对我并非放任自流,他也会适时教我知识等等)

1、目的是为了交代祖父和我生活活动的主要地点环境

2、这样的环境是祖父营造的,是写了祖父的能干和勤劳

3、写大花园的美丽,也是写出了对自然界的好奇喜爱,对向由生活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1、朗读29-30节,找出最能概括景物特征的两个词语(快乐、自由)

2、作者把园中的动植物写得如此自由,目的是什么?你能说点理由吗?

明确:表明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教师点拔:“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主张会借自己的笔流露于字里行间我们来看看作者萧红的一些资料(此处可以提提萧红的生平,父亲的暴戾无情,婚姻的坎坷给予成年萧红的影响,使她很怀念幼年时的欢乐时光,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所以作者很怀念年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四五岁时眼里的世界是如此美好,好玩,自由

(四)、小结:《祖父和我》描绘了童年时“我”和祖父之间的生活画卷,写出了浓浓的祖孙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五、口头表达练习

在文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祖孙情,你能否也用一两个小故事说说在你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亲情

六、布置作业

1、摘抄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请记录下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或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说的话

4、自选题:1)配乐朗诵2)如果有兴趣,试用你的画笔画一画文章所描绘的几幅画面

5、模仿作者的写法,写写童年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几个画面

封志莉

《为梦想,相会在北京》教学设计第1课时共2课时(七年级下册) 篇3

Period Five

Teaching aims:

1.Revise the whole unit.2.Learn how to introduce people(e.g.nationality, cities people live, languages,hobbies, etc.)

Key points:

Words: like, dislike

Teaching difficulty:

Use the expressions they learned to describe their friends in their life.Teaching steps:

Step 1 Warming-up

1.Share an English song.2.Greetings.Step 2 Revision

1.Revise the words in Part 1.2.Dictation for the useful expressions.3.Revise the countries and the cities.4.Revise the languages the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speak.Step 3 Words revision

Complete the words builder.(2)

(Some good students can express their vocabulary about countries and languages)Step 4 Practice

Give the Ss two tables, A and B.Work in pairs.Student A has Table A.Student B has Table B.Ask and answer to finish their own table.Step 5 Make an interview

Task: Work in groups in fours.Make an interview to Zhou Xingchi.Then ask some students to act it out in front of the class.Step 6 Writing

Part 3.First discuss and then complete the writing.Get some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writings with the Ss in class.Step7 Debate

Divide Ss into two groups to have a debate.Topic “Having pen pals is good or not good.” A thinks it’s good.B thinks it isn’t good.Say the reasons.When the Ss discuss it, the teacher can give them help when they need.At last, T gives the group says the more reasons a medal.Step 8 Just for fun!

《为梦想,相会在北京》教学设计第1课时共2课时(七年级下册) 篇4

学生分析:(1)针对过分关爱造成学生的人格偏差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受到过多的关爱,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得到太多的帮助。所以遇到困难很容易产生情绪低落、行为退缩的不良人格。初中阶段是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战胜挫折的坚强意志品质,是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2)针对学生对挫折认识和态度上的偏差

在学生当中,对挫折有两种认识上的偏差。一种认为,挫折是伟大的人物和成功人士所遇到的困难,中学生的人生是平凡的,谈不上挫折;另一种认为,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中的挫折,谁要是遇上了,那就是倒霉而无奈的事情。针对这两种想法,需要对挫折的含义和产生的原因向学生作简单的介绍。通过相关的资料介绍和学生的活动引导学生明白,挫折是难免的,它与人生相伴相随;面对挫折,要用积极地态度战胜它。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懂得任何人都会遇到挫折,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遇到挫折的人,“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只不过是人们的良好愿望而已。

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造成挫折的多种因素,帮助学生学会遇到挫折时,能够正确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前青少年的耐挫力心理很弱,普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加强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教育是当前的首要问题,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以一种平常心来对接受和对待挫折,不是任何人或社会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让学生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自身遇到的挫折,从而找出有效方法解决或帮助他人解决。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歌曲、文字、视频材料等感性材料,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案导学,进行探究、讨论、实例分析,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人生难免有挫折 第二课时 直面挫折 战胜挫折

第一课时 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学目标:

1.识记造成挫折的因素,理解“人生难免有挫折”。2.挫折具有两重性,努力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情绪。

教学重点:造成挫折的因素。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教学难点:理解挫折的两重性?

教学方法

体验、感受、小调查、小组研讨、讲解。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四张图片):画面上青山绿水,山间小溪缓缓流淌。请同学们描述一下画面,它让你有什么感受?

看上去小溪缓缓流淌,自然流畅,很轻松,很平静。其实大江东去,百川归海。其整个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它时而急,时而缓,碰到暗礁、险滩它会打个漩涡,激起来几朵水花,但它依旧前行。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长、发展都是如此。人的一生又如何呢?

(投影):

(提问):这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略

哪位同学能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挫折一词的?

一、什么是挫折(学生谈对挫折的理解)

“挫折”一词,在我国古代最初是用以表明战争中的失利。挫折指人们在物质或精神方面的愿望,受到阻碍或中断的状况。

例如农民会遇到自然灾害而颗粒无收,工人会因为企业经营困难而下岗;机关干部也会面临精简机构而裁员,我们青少年也可能会在学习成绩、升学考试、同学关系、身体健康等问题遇到挫折。

(提问):是不是只有平凡的人才会遇到挫折?你能否举例说明?(生答):略

顺境、成功并不是永远围绕在伟人、名人的身旁:孔子从小生活贫寒,但他孜孜不倦地求学,最终成为著名的教育学家。蒲松龄文采过人,满腹经纶,但在科举考试中屡屡落第。面对打击,他并未悲观,怨天尤人,而是立志写一部“孤愤之书“,遂有《聊斋志异》这部流芳百世的佳作。还有屈原、贝多芬、张海迪、邓小平等伟人,无不是经历了种种坎坷、磨难和挫折。

二、任何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遇到困难的人,我们节假日说的“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等,都反映出人们的美好祝愿。因此,挫折、困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免。

(谈一谈):你印象最深刻的挫折是哪一次?原因是什么?(生答):略

从刚才同学们的谈话中可以看出,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们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或不让这些因素发生作用,这就决定挫折是难以避免的。

三、造成挫折的因素。

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分为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以及个人因素。

(1)、自然因素: 投影

材料:1976年的7月28日的凌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唐山市顷刻间成为一片废墟,24万人丧生,83万人受伤,1200个家庭绝户,数万个家庭支离破碎。1998年的百年不遇特大洪水,使多少人流离失所,财产和生命受到极大的威胁。2002年4月的北京多次被沙尘暴袭击,黄沙蔽日,街上行人稀少,能见度低。

提问:地震、水灾和沙尘暴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创伤,这些挫折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呢? 这些自然灾害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可避免的创伤和挫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我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会越来越强,但是要想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

(2)、社会因素: 投影: 材料一: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有着美好前程的陈果,因练习“法轮功”于2001年初在天安门广场参与自焚。陈果烧伤十分严重,烧伤面积达80%,头部布满疤痕,那双曾经拨动出美妙旋律的纤细灵巧的手,因自焚时被烧焦而永远地失去了。

材料二: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9时(北京时间9月11日23时)前后,美国纽约和华盛顿的主要建筑接连遭到恐怖主义分子袭击。恐怖主义劫持的两架飞机撞击了纽约世贸中心101层的姊妹楼,有超过1000人在恐怖袭击中受伤。两座大楼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引起了民众的极大恐慌。这两座曾经是世界上最高的标志性建筑当前已经不复存在了。

战争给人民、社会、国家带来的危害相当大,因此和平一直是当今世界两大主旋律之一。亲人在战争中离去,对生者是精神上的痛苦。平民在战争中受伤,是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还有的人是由于受到政治、宗教等社会因素惨遭迫害。大诗人屈原,受到贵族保守集团的反对,改革终遭失败,被流放到沅湘流域,最后在悲愤忧郁中自投汨罗江而死。哥白尼、布鲁诺为坚持真理,被教会视为异端邪说,布鲁诺被活活烧死。这些都是社会因素造成的挫折。

(3)、家庭和学校因素:

包括家庭变故、教育不当,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紧张、焦虑、恐慌和失落。学生可以谈谈家庭和学校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挫折和不适?

(学生讨论)略。

(4)、个人因素:个人因素是指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请同学谈一谈个人会有哪些因素产生挫折因素? 学生:略

同学们谈到了体力、智力、外貌以及生理缺陷等方面会对个人产生挫折心理,除此之外,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对自己估计不当、期望值过高,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定等也会导致个人的挫折心理。

四、挫折具有两重性 投影: 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它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因此很不实用。“电弧灯不实用,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爱迪生暗下决心。于是,他开始试验作为灯丝的材料: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用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就这样,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很多专家都认为电灯的前途黯淡。英国一些著名专家甚至讥讽爱迪生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一些记者也报道:“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 面对失败,面对有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他明白,每一次的失败,意味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思考:爱迪生是如何看待7000多次的挫折的?

教师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最后可以引出挫折的两重性,和对挫折的积极态度等知识。

五、面对挫折的态度 小品欣赏

教师:数学考试刚刚发表成绩,看看这几个同学遇到了什么样的挫折,他们都是怎样面对的呢?最终的结果如何?(出示幻灯片,学生讨论后表演)。附剧情如下:数学考试成绩刚刚发表,拿到成绩单后„„

学生甲:(垂头丧气)走进教室,“哎,我真是笨死了,又考了58分,看来我不是读书的料,我决定了立即回家卖羊肉串”!

学生乙:(愤怒)“我决不能原谅自己的失误,从现在起我要好好学习了”,(10分钟后)禁不住同学的邀请,拿着篮球就出去了,(红光满面)“其实我也不错了张三才考了30分,我还比他高28分呢!以后再努力也不晚。”

学生丙:(冷静)“这次我考得特别不好,说明我最近的学习状态不好,我应该及时调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气馁。”

教师: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们遇到同样的挫折后表现却截然不同(板书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请大家就此点评一下。(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同时出示幻灯片演示)。

教师:面对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你们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呢?(学生回答)

投影:

梁启超在《论毅力》一文中所分析的,面对挫折,“那些意志薄弱的,开始坚决地说我要如何如何,认为天下的事本来是很容易的,等到事件迅速来到面前,而不少困难阻力也突然随之而来,他就灰心丧气,萎靡不振”,这种人选择了放弃。第二种人,“凭一时的意气,通过了第一个难关,等到再遇挫折,也会退下来”,因此半途而废。第三种人“是最坚强的人,能坚持到底战胜挫折。”

请你将挑战者、放弃者、半途而废者在挫折面前常用的词汇填写在下面。(目的:体验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及产生的不同结果)

A、放弃者,是胆怯、懦弱的人,当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因不敢面对挑战而放弃目标。他们常用否定性的词汇,如“不能”、“不会”、“不行”“不值得”、“不聪明”、“不胜任”,等等。他们总以这种消极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因此,不会体验到真正的人生,不可能享受经历磨难后的幸福生活。

B、半途而废者,是意志不坚定或容易满足的人,他们在挫折面前,有过拼搏,但或满足于已有成绩,或屈服于新的困难,最终放弃了。他们经常以这样一些词汇为自己找到借口,如“这样挺好”、“不稀罕”、“算了吧”、“足够了”等。正是这种怕苦、满足现状的人生态度,也使半途而废者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胜利和幸福。

C、挑战者,是意志坚强、信念坚定的人。他们的人生态度是勇敢地面对挫折,向困难挑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持这种态度的人,能冷静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寻找摆脱困境的途径,创造性地去克服困难,以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使自己追求的目标得到实现。挑战者常用的词汇是“坚持”、“学习”、“拼搏”、“积累”、“忍耐”,等等。正因为挑战者的人生态度是勇敢地面对挫折,所以,挑战者的人生是学习的人生、进步的人生、真正的人生。

《为梦想,相会在北京》教学设计第1课时共2课时(七年级下册) 篇5

一、1、B

2、B

3、B

4、C

5、D

二、(1)、A、人的生命要有价值,就要对他人、对社会有所奉献。实现人生价值,要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如果无所事事,将会失去人生的价值。

B、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时期,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是成才立业的奠基时期,也是关键时期。小刚不思进取,贪图享受,将会失去青春,失去人生的价值。(2)、A、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认识目标;

B、珍惜美好的时光 C、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

D、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热爱生活,积极实践,创造美好人生,用智慧和汗水去采摘青春的硕果。

第三课 第一框 新生活,新起点编写人:吕秀芹

教师寄语:面对新生活,一切从新开始。

一、学习目标:

1、知识:懂得如何适应新环境,确立新目标。

2、能力:提高适应能力,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调整好心态,适应中学新生活,确立新目标,并为之努力。

二、学习重点及难点: [重点]:如何适应新生活 [难点]:如何确立新目标

三、知识网络:1:中学生活有哪些新感受?2: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四、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内)1.“理智的人使自己适应这个世界,不理智的人却硬要世界适应自己”。走进中学,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切改变都是一种新的开始。我们要在初中阶段顺利成长,就要()A.积极适应新生活,融入新生活 B.能适应就适应,不能适应就不适应 C.按自己的想法改造环境,使其适应自己 D.顺其自然,得过且过 2.漫画《分界线》启示我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我们要()A.课余时间去找小学同学玩,对不认识的同学敬而远之 B.主动向新同学介绍自己,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C.能沉默时则保持沉默,等待新的同学主动来找自己玩 D.时刻保持警惕,提防同学取笑,不让同学伤害到自己

3.初中生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环境带给我们的压力与困惑,我们要()A.学会畏缩逃避 B.学会积极面对 C.听天由命,顺其自然 D.改变环境,保存自己

4.小华来到新学校时,心里非常高兴,一个月之后,发现对英语老师的讲课方式不太适应,再加上学生会竞聘落选带来的失落感,父母对他的过高要求造成的压力,使他感到烦恼。面对这种心态,小华应该()

A.立即转学,改变学习环境 B.按部就班,习惯就好了

C.及时调整心态,适应环境 D.要求老师和家长还像以前一样辅导自己 5.小明在小学时成绩一般,进入中学以后,他给自己制定了新的学习目标。下列说法你不赞成的是()

A.进入新的环境,要确立新的目标 B.目标的确立要高,否则说明自己没有决心 C.目标的确立要全面,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D.目标的确立要有层次性,实现的过程要循序渐进

二、活动探究题 6.小品欣赏: 放学路上,小刚和小伟边走边说。

小刚:升入初中后,认识了那么多的新老师、新同学,感觉既新奇又愉快。不知能否与老师和同学友好相处。

小伟:到了初中,学习的科目增多了,难度也增大了。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这些新的科目。小刚:是呀,而且现在老师讲课的方式与小学相比差别很大,我真有点不适应。

小伟:初中学习生活要求我们有更强的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面对这些新的要求,我提醒自己尽快长大,同时又面临着困惑和不安,不知道怎样才能迅速适应。„„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请用几个词来概括小刚和小伟的中学生活新感受。

(2)面对新的学习生活,他们有哪些困惑和担忧?

(3)小刚和小伟应怎样做才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教学后记

第三课:第一框《 新生活,新起点 》附答案:

一、单选1.A 2.B 3.B 4.C 5.B

二、活动探究题6.(1)中学生活新感受:激动、兴奋、新奇、愉快、困惑、担忧等。(2)①面对新环境,不知如何与老师、同学友好相处;②中学科目增多,不知如何分配时间和精力;③不能适应初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④面对同学间的竞争,不知如何与同学相处。

(3)①要从心理上认可和接受,及时分析原因,调整心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调节,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的环境;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新的更高的目标;③必须加强自我管理,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克服依赖心理。

第三课 第二框

新集体 新面貌

编写人:吕秀芹

教师寄语:如果人是一粒种子,良好的集体就是肥沃的土地,种子埋入土地才会茁壮成长,个人融入集体才有力量。

一、学习目标:1知识:知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2能力:能够团结同学,热爱集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意识和奉献集体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1、良好班集体的特征

2、良好班集体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难点 : 融入新的班集体

三、知识网络:

1、良好班集体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2、良好的班集体对个人成长有何作用?

3、怎样融入新的班集体,做好集体的主人?

四、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内)1.“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这两句话告诉我们()A.要融入集体 B.要丰富自己的知识 C.要珍爱生命 D.要全面认识自己 2.刚进中学,某校七(2)班同学制定他们的班级格言:“进班一刻,七(2)班是我的;出班一步,我是七(2)班的”。这句格言要求该班同学

①努力为班级和老师学习②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

③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④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小新经常向班级提合理化建议,这是她_()_____的表现。A.与同学友好相处的表现 B.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C.具有主人翁意识 D.想出风头,讨好老师

4.走进新的班集体,意味着我们又走进一个新的家。要建设好这个新家,就必须做到()

①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有主人翁的责任感 ②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弘扬正气 ③要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 ④自觉遵守集体纪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班会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副对联:“你一言,我一语,畅谈交流成集体;你清高,我憋气,不通有无非兄弟”。同学们看后,纷纷发言,为建设班集体献计献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主动、热情、真诚地与同学相处

B.要遵守班集体的纪律和有关规定,不做对班级不利的事情 C.作为班级的一员,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D.只要大家努力学习,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就一定能成为良好的班集体 6.进入新的班集体,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A.新的任课教师 B.威严的班主任 C.性格各异的同学 D.各门新的功课

二、阅读分析

7.七年级二班女生小静不幸染上恶疾,久卧病床的她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助。就在这时,全班同学来到她的身边,把1000只千纸鹤挂在她的窗外,同学们还自愿排出值日表,轮流探视她,帮她补习功课,并在学校募捐。同学们的帮助带来了力量,当小静战胜 病魔回到班里时,全班热烈鼓掌,小静激动地热泪盈眶。(1).良好的班集体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积极作用?

(2).你认为什么样的班集体才是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3).对于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你有哪些好主意?

教学后记

第三课:第二框《新集体 新面貌》

附答案:

一、单选 1.A 2.B 3.C 4.B 5.D 6.C

二、阅读分析7.(1)良好的班集体能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有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促进我们身心健康发展。(2)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严明的纪律,融洽的同学关系,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3)建立淳朴融洽的同学关系,自觉遵守并维护集体纪律,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集体的如、荣誉和利益,努力为集体添光彩。

第三课 第三框 新自我 新认识

编写人:吕秀芹

教师寄语: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是可贵的自知;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是可赞的聪明;坦然的让别人的优秀尽情的施展,则是令人敬佩不已的胸襟和智慧。

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初步掌握认识自我的途径和方法。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能够通过恰当的途径来认识自己。3.情感目标:认识到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自己,树立努力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信心。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正确评价自己的方法和途径。难点: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意义。

三、知识网络:

1、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2、认识和评价自己和方法和途径是什么?

四、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内)1.小松放学的第一件事就是玩电脑游戏。妈妈说:“作业没做完就玩电脑游戏,怎么那么管不住自己!你看看人家小强总是先完成作业,然后有节制的玩。”小松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下决心努力改正。小松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途径是()

A.自我观察 B.与他人接触和比较 C.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D.在集体中认识自我 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他人的评价有助于认识自己 B.他人的评价是对自己全面客观的认识 C.自我观察是认识自己的唯一途径 D.他人的评价是认识自己的最重要途径 3.幼狮迪奥通过对羚羊的观察,认为羚羊的耐力与吃草有关,为了增强耐力,便效仿羚羊吃草,终因营养严重缺乏而奄奄一息。母狮教育迪奥:狮子之所以成为草原之王,不是因为没有缺点,而是因为有突出的优点。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A.要善于发现和发扬自己的优点 B.干任何事情都不能模仿别人

C.每个人都能战胜自己的缺点 D.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都是一成不变的

4.“骏马行千里,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从认识自我角度看,这句话形象说明()

A.认识自我很困难没有必要认识自我 B.人的优势和不足是天生的,后天无需努力 C.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客观全面的评价自己 D.人都是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自己

5.九年级某班学生在中考前填写“自我鉴定表”。结果发现,在“优点”这一栏内,同学们写得很多;而在“缺点”这一栏内则写得很少,许多同学甚至没有填写。这一情况表明()A.同学们自尊心强,不愿承认自己的缺点 B.同学们自信心强,相信自己能改正缺点 C.同学们不能全面认识自己,不能客观评价自己 D.同学们都很优秀,许多同学只有优点,没有缺点

6.正确认识自己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下面属于用全面的眼光认识自我的是 ①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②人的优点、缺点是一成不变的 ③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看到自己的不足 ④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可以原谅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二、漫画分析题 7.骆驼和羊的争论

(1)骆驼和羊为什么事争论?它们各自用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2)谈谈它们的争论对你有什么启示?

(3)说说自我认识和评价的途径有哪些?

教学后记

第三课: 第三框 《新自我 新认识》附答案

一、选择 1.C 2.A 3.A 4.C 5.C 6.D

二、漫画分析题7.(1)①骆驼和羊为长得高好,还是长得矮好争论起来。②骆驼以能吃到树上的叶子来证明,而羊以能穿过又矮又窄的门洞吃到围墙内的草来证明。

(2)这启示我们: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既要善于认识自己的优势,又要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既不能因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忽视自己的短处而骄傲自大,也不能因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忽视自己的长处而妄自菲薄,要正确地看待自己,既要全面,又要准确,还要实事求是。

《为梦想,相会在北京》教学设计第1课时共2课时(七年级下册) 篇6

一、选择题

1.现实生活中,集体对个人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集体作用的是 A.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B.集体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 C.集体能使我们走向人生的巅峰 D.集体有助于我们扩大视野,获得成长

2.一位中学生说从农村中学来到城市中学,将近一年的寄宿生活大大提高了我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同学,们在一起,我感到快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A.集体生活能提高学习成绩 B.农村学校没有城市学校水平高 C.集体生活有助于个人成长 D.人在城市会比在农村发展得更快

3.神舟11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后,10月21日,宇航员景海鹏说:“这次是我第三次上天,已经两次进入‘天宫’.此时此刻,我和陈冬在天宫二号非常想念大家。我想对航天员大队的战友们说,十八年以来,我们同在一个桌上吃饭,同在一间教室上课,同在一个球场打球。十八年来,我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训练,一起追求梦想,我们亲如一家。我知道今天大队的战友们都在为我们站岗、加油、值班,向大队的全体战友敬礼!”这表明

①个人只有依靠集体才有无穷的力量

②集体需要每个成员贡献智慧、发挥特长 ③任何个人的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④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容易把集体主义和小团体主义混淆起来。对于小团体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小团体主义就是扩大了的个人主义

②为了班集体的利益而损坏学校利益的行为,是小团体主义的表现 ③小团体主义是集体主义的表现之一

④小团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只有形式上的区别,没有本质的不同 ⑤小团体主义的实质就是将局部的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

5.随着中考脚步的临近,班主任号召全班同学在中考复习中互相结对子,发挥“1+1>2”的效应,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发挥“1+1>2”的效应,要求全班同学 ①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②团结协作,互助前进

③对自己负责,善于张扬自己的个性 ④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知识虽然是崇高的,但只有把它奉献给自己的祖国,它才有真正的价值。”这说明 ①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②知识的价值在于造福人民 ③爱国者可以不要知识

④拥有知识与爱国是对立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下列选项中,能够正确体现在集体中发展个性的有 ①甲同学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②乙同学加强训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通过了校足球队的选拔 ③丙同学喜欢玩网络游戏,他邀请其他同学与他一同去网吧 ④丁同学性格活泼,他在同学们的提醒下不断改正课上爱溜号的毛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苏霍姆林斯基说:“个人是否完满,是由个人跟周围世界的交往与联系是否完满决定的。”这句话表明

①在集体生活中有利于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②我们要有集体荣誉感

③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不同造成每个人的个性不同 ④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个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团结友爱,是这个集体的作为;乐于助人、有求必应是这个集体的精神。有时,我觉得我好幸福,因为这个集体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勇气,给了我自信。这表明

①集体生活成就我 ②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③在集体中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 ④集体生活需要我们扮演不同角色,承担不同责任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如图所示,我们每个人有的感性,有的理性;有的内向,有的外向。这说明了 ①我们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 ②人与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③要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其优点 ④参加共同活动,不利于个性不断丰富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迟到,罚!上课打瞌睡,罚!不按时就寝,罚!……某中学的很多班级都对违纪学生进行罚款。比如,哪个同学迟到、上课讲闲话、打瞌睡或晚上不按时就寝,被政教处老师抓到,他所在的班级就要被扣分。落实到违纪学生头上,班上则要罚这个学生10元至50元不等。这种情况在该校已存在多年,校方称,这是一些班主任或学生定的“土政策”。据此完成11-12题。11.对于这种班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有利于保障个人利益 B.学生都乐于积极维护 C.不利于建设和谐班集体 D.有利于坚持集体主义 12.如果你的班级也有类似的班规,你会

①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 ②要求班主任完全采纳自己的建议 ③向班委会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④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建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简答题

13.七年级(1)班学习氛围很好。口语优异的英语课代表每天为同学们用英语讲一个小故事;酷爱文学的语文课代表为同学们精心选取“每日一句”;思品课代表则每日为同学们准时播报“每日要闻”……这些活动不仅极大地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同学们学到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在学校最近开展的班级评比中,该班以明显优势赢得了“优秀班级”的称号。(1)这段材料体现了该班什么特点?

(2)进入中学以后,我们都有了自己新的班集体。说一说,我们该如何创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呢?

14.中学生小磊是个活泼聪明的小伙子,可他有个毛病:遇事容易着急。一天,他的同桌一不小心把一滴墨水洒在了他的白上衣上。一看到自己刚换上的白上衣被染黑了一小片,小磊的火“腾”地冒了上来,气愤之中朝着同桌就是一拳。事后在老师的批评下,小磊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他也很讨厌自己的这种个性特点。

(1)你是怎样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

(2)面对人与人之间个性的不同,我们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3)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发展自己的个性?

15.某校创建特色班级激励学生成长。特色标志有:班名:“棒棒堂”;班训:“团结进取,永争第一”;班规:“课前准备不能少,铃声响后静息好”;班级口号:“我们的班级最好,我们的班级最棒,我们的班级顶呱呱”;班级誓言:“创最好的班级,做最好的自己”。这样的班级你喜欢吗?为什么?

三、分析说明题

16.材料一 2016年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一号”飞船于10月17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宫二号”对接形成组合体,2名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进行了为期30天的驻留,在轨飞行期间,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有超过万人的科学家、科技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载人飞船的研制与发射工作,他们相互合作,服从指挥,一丝不苟,确保了整个工程万无一失,圆满成功。

材料二 有一个班集体学习氛围很好。口语优异的英语课代表每天为同学们用英语讲一个小故事;酷爱文学的语文课代表为同学们精心选取“每日一句”;数学特好的数学课代表为同学们精心准备“每日一题”;道德与法治课代表则每天准时为同学们播报“每日要闻”……这些活动不仅极大地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同学们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在期末班级评比中,该班以明显优势赢得了“优秀班级”称号。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材料一中画线部分包含的道理。

(2)材料二体现了该班什么特点?

(3)依据材料二,关心集体,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集体的和声更美?

参考答案

1-12 CCADB,ABDBB,CD 13.(1)这个班级有集体凝聚力,每个同学都有较强的 集体荣誉感,班级具有向心力和归属感。(2)树立共同目标。建立一个良好班集体,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14.(1)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和完善个性的“明镜”,也是集体生活中重要的学习资源。

(2)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

(3)①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完善自己的个性;②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要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15.喜欢。走进这样的班级就走进了一个新的“家”。在这里,我们积极与同学交往,团结互助,友善待人,让纯洁的友谊伴我们快乐同行;这样的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乐园。16.(1)①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②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在美好集体中,我们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展各自的能力。③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2)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为梦想,相会在北京》教学设计第1课时共2课时(七年级下册) 篇7

一、单项选择题

1、“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角度看,这句话直接说明()A.个体只有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B.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

C.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D.只有维护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

2、团结的集体是善于合作的,善于合作体现在()①集体成员分工协作、优势互补②每个人都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不消极依赖或袖手旁观③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待,礼让他人,相互包容④每个人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虽然是细小的螺丝钉,然而如果缺了它,整个机器就无法运转了;但是再好的螺丝钉,若离开了机器这个整体,也不免要被当作废料,扔到仓库里去的。”雷锋的话说明了()A.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的B.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人

C.个人离不开集体

D.要想集体存在,就必须抛弃个人利益

4、“一粒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比花岗岩还坚韧。”这句话揭示的道理是()A.混凝土是优良的建筑材料

B.团结的集体才有力量 C.团结的集体离不开个人努力

D.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力量

5、我国体育界有一句名言:“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无名也有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名也无名。”这表明()

A.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B.集体和个人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C.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D.集体和个人是并列的,不能片面强调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

6、下列名言警句中,不是反映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是()A.个人是软弱无力的,只有同别人在一起,才能许多事业 B.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C.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

D.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可用。

7、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个人是否完满,是同个人跟周围世界的交往与联系是否完满决定的。这说明了()

A.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完全由周围环境所决定

B.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个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 C.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

D.我们可以在集体生活中展现自己的个性,了解他人的个性,不断完善自我

8、“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下面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①与所有人交朋友②积极融入公共生活③不过高估计自己而过低估计别人④在树林中寻找快乐和幸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9、一则公益广告说:“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鲁迅先生说过:“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关于上述语句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的意思都是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B.两者的意思都是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C.广告强调社会对个人的作用

D.鲁迅名言说明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10、“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

A.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B.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C.人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 D.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11、如果把班集体比喻为一个大火炉,班里的每个同学则像一块块煤炭。温暖的班集体不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是靠全班同学的热情和爱汇集起来的。这说明()A.单个人的力量是可以忽视的 B.集体的力量来自个体人数的多少 C.集体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

D.良好集体的建立需要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12、下列说法中能够直接体现个人和集体之间关系的是:①为了国家自强,为了民族自强②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③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④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13、“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瘸了一匹战马;瘸了一匹战马,败了一次战役;败了一次战役,丢了一个国家。”下面格言和这首英格兰民谣蕴含道理不同的是 A.不洞不补,大洞难堵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众人拾柴火焰高

14、“放进一滴红颜料,可以染红一杯清水”说明的道理是 A.集体的荣誉与个人活动无关 B.有时个人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C.红色放到哪里都会变红

D.一个人做的好事会给集体带来荣誉,而做坏事会给集体抹黑 15、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徐立平,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他的身体变得一边倾斜,头发掉了大半。上述材料表明徐立平:①以国家利益为重,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②无私奉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③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④自立自强,助人为乐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提出这样一个公式:I+We=FULLY。根据这个公式,下列关于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A.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B.维护集体利益就要牺牲个人利益

C.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D.个人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17、“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自己和集体的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这句话说明: A.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

B.集体利益不能离开个人利益而存在 C.集体利益要通过个人利益表现出来 D.个人要积极关心、维护集体利益

18、有人问智者,一滴水如何才能不干涸。智者说,将它放入大海中。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良好的班集体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②个体的发展与集体的发展密切相关③只有在集体中,个体才能得到全面发展④水离不开大海,但我们可以离开集体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9、我们有时感受到集体规则与我们的某些需要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这是因为:①一方有不正当的要求②一方有不合理的要求③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不同④集体太强势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要想让集体的和声更美,需要:①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②对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可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③反对极端个人主义④ 遇到矛盾和冲突时,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21、某班举行了“我和我的班集体”主题班会,同学们围绕争创“英雄的团队”还是争做“团队的英雄”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⑴“英雄的团队”“团队的英雄”二者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⑵你赞同哪一观点?为什么?

⑶为创建良好的班集体,我们应该怎么做?

22、晓涛和志方是最要好的朋友。晓涛说好周六上午和同学们一起到医院看望生病的志方,可是周五放学时班主任老师说周六上午学校足球队的同学要到学校参加训练,晓涛是学校足球队的队长。此时,晓涛犹豫了。⑴晓涛遇到了什么麻烦?

⑵麻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⑶在现实生活中,该怎样处理这样的矛盾?

23、一位著名篮球运动员被一外国俱乐部选中,不仅能提高个人技术,还能增加收入。临行前,有关方面要求他签一份协议,即承诺在国家需要时,必须回国代表国家参加比赛,这意味着届时他必须中断自己的国外比赛,在某种程度上就有可能影响自己在国外的发展。⑴想象一下,这位运动员可能会做出哪些选择?

⑵你认为上述选择哪种最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

1.C 分析:大河指集体利益,小河指个人利益,材料中这句话直接说明: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B能体现题干的话的意思,但不是题干直接说明的问题,不符合题意。

2.D分析:集体力量来源于成员之间的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①②④体现了善于合作,③是充满友爱、关怀集体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3.A 分析:雷锋的话有两层意思:机器的运转离不开小小的螺丝钉,再好的螺丝钉也要在集体中发挥作用。这两层意思共同说明了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BC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没有全面概括题意;D的说法错误,维护集体利益也要保障个人利益。故选A。4.B 分析: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个体也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观点AC与题不符,观点D说法存在片面性。这句话强调的是集体的力量,故选B。

5.C 分析:BC说法都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也没有体现要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D说法错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不是并列关系。材料中的这句话体现了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启示我们必须维护集体利益,A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6.B 分析:B说法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不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符合题意。7.B 分析:A说法太绝对,C、D说法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

8.A 分析:①说法太绝对;③不是对材料的正确解释;④仅仅解释了字义;故选A。

9.D 分析:广告语的意思是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鲁迅的话表述的是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所以“两者都”的表述不正确,故选D。

10.D 分析:这句话强调了个人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ABC说法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选D。11.D 分析:由“靠全班同学的热情和爱”可知,观点D符合题意。

12.D 分析:①体现了自强对国家和民族的作用,不符合题意;④体现了从小事做起,不符合题意;②③体现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故选D。

13.D 分析:英格兰民谣说明了如果不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最后可能会导致更大的损失。D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意思是人多力量大,与题意不符,故选D。

14.D分析:一滴红颜料代表个人的行为,染红一杯水说明个人行为对集体的影响。做好事会给集体带来荣誉,而做坏事会给集体抹黑。故选D,ABC与材料无关。

15.D 分析:徐立平以祖国利益为重,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①②③符合题意;④助人为乐材料未体现,故选D。

16.B 分析: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维护集体利益不一定牺牲个人利益故选B。

17.D分析:ABC说法本身正确,但结合题干,D是最符合题意的。

18.B 分析:个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集体,同样集体的存在和发展也离不开个人。水离不开大海,个人离不开集体。故选B。

19.C 分析:个人意愿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之间往往不是完全对立的。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就可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集体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保证集体的和声更动听,并非集体太强势。

20.D 分析:根据教材,①②③④都是,故选D。

21.⑴“英雄的团队”侧重点是团队,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团队的英雄”侧重点是个人,强调的是个人主义。

⑵赞同争创“英雄的团队”。理由: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

⑶①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以保持和声的和谐之美。②对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③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④在集体生活中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①当遇到矛盾和冲突时,要冷静考虑,慎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②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22.⑴晓涛准备看望生病的好友,但学校要组织足球队训练去不了,这表明集体规则与我们的某些个性化需要之间发生了矛盾。

⑵这可能基于一方有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也可能是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不同。

⑶面对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实际上,个人意愿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之间往往不是完全对立的。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们就可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

23.⑴第一种选择:为了个人的发展和利益,他放弃了国家利益,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牺牲国家利益,保全个人利益。第二种选择:以国家利益为重,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自觉服从国家利益。第三种选择: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既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为梦想,相会在北京》教学设计第1课时共2课时(七年级下册)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使学生明确公转的方向、周期、特点,进而明确四季的形成。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及参与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

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教学重点

公转过程的理解、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教学难点

四季的形成。教学方法

实验操作,观察总结,讨论合作 教学用具

地球仪、三球仪、多媒体、手电筒、黑板纸。教学过程

导入:老师和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时常想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春、夏、秋、冬呢?为什么有的季节冷,有的季节热呢?同学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问呢?(老师根据同学的回答,接着进入新课)。

看来你们与老师少年时一样有许多迷惘、许多困惑,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春、夏、秋、冬是怎样产生的。

一、地球的公转

请同学们先用5分钟的时间独自学习课本第P13“地球的公转”这一框题下的文字内容和图片内容。用5分钟小组讨论后回答。

情景设置

1.出示课件中的自转和公转模拟图

(1)以小组竞赛的形式问:哪一个模拟图是自转?哪一个模拟图是公转?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明确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倾斜、北极指向不变等特点)1(2)分小组用地球仪或四人“用身体演示”法来说明所处在地球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太阳的直射情况(在赤道或南北回归线,节气和季节)。

(3)做一个小实验,比较一下:“阳光直射地面获得的热量多,还是斜射地面获得的热量多?”同学们每四人一组,每个小组有一个手电筒、有一张黑纸板,大家用手电筒垂直照射在黑纸上,再用同一手电筒,在同一位置,倾斜照射黑色纸板,比较哪块光斑大,哪块光斑亮。

师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想到什么? 生答:直射比斜射光环小,但亮度大,因此地球表面直射的地方得到太阳热量多,温度高;斜射的地方得到的热量少,温度低。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第P15活动2,得出夏季温度高,白昼时间长;冬季温度低,白昼时间短,这种温度高、低和白昼长、短的变化,决定了太阳光热多少的变化。

出示投影:(认知结构)

(3)同学们每四人一组,每个小组有一个手电筒、有一个地球仪,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直射点在赤道上,观察不同的纬线上亮度有何差异?你想到了什么?(同一时间,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师:所以根据地球表面得到太阳光热的不同,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是哪五带呢? 学生回答: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师:地球上的五带是怎样划分的呢? 二、五带的划分

师:我们一起来看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同时打出投影片,投影片中有冬至、夏至、春秋分三幅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照示意图。)每个小组桌上都有这三幅图,请同学们注意: 1.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的位置。2.太阳直射点的位置。3.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

(1)①当地球位于冬至的位置时,大家对照桌上的冬至图,看这时太阳的直射点,这时极昼极夜的 范围。(2)当地球位于夏至的位置时,大家对照夏至日图,看这时太阳的直射点,这时极昼极夜的范围。(3)当地球位于春秋分的位置时,大家对照春秋分图,看这时太阳的直射点,这时极昼和极夜的范围。

学生:学生完成下表,并由学生代表发言,全班评议。

学生完成表格如下:

老师:根据上面我们的分析,从极圈以内到极圈到回归线之间再到南北回归线之间,热量有什么变化?我们划分热带的根据是什么?我们划分寒带的根据是什么?那么你能概括一下,我们划分五带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从极圈以内到极圈到回归线之间再到南北回归线之间,热量逐渐增高。我们划分热带的根据是有无阳光直射,我们划分寒带的根据是有无极昼极夜现象。那么我们划分五带的根据是:(1)各地获得热量的多少;(2)有无阳光直射现象和有无极昼极夜现象。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地球的公转。教学板书

一、地球的公转 二、五带的划分

课堂检测:

1.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产生于()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太阳的照射 D.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2.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是()

A.66.5° B.23.5° C.0° D.90° 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下列哪种现象()

《为梦想,相会在北京》教学设计第1课时共2课时(七年级下册) 篇9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行为中,体现关爱集体的是()A.小丁在班级卫生值日时,不扫地跑去打球

B.班上组织文艺演出,给小兰安排了一个角色,小兰借口“学习重要”予以回绝 C.学校召开运动会,小敏组织了一些同学,为本班呐喊助威 D.小明故意把垃圾丢在其他班卫生区,使本班的班级量化分保持第一

2.“集体力量大”,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名言警句是()A.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B.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C.独木不成林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这句话告诉我们()A.沙子的力量大

B.石子和水泥的凝固力大

C.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一样的D.个人力量是有限的,集体力量是无穷的,团结就是力量

4.下列关于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公共利益由个人的利益组成,个人利益就是公共利益 B.每个人的利益相加等于公共利益,二者不会产生矛盾 C.公共利益涵盖每一个人的特殊利益,公共利益就是个人利益

D.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赖、相互包含,但有时也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5.关爱集体,人人有责。我们应()

①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

②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

③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

④发扬集体的好作风,互助前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你对漫画《公私一家》中的主人公说的是()

①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一致的②我们要以集体利益为重,自觉服从集体利益

③个人利益的实现,会促进集体利益的发展

④为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是错误的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我们在学校和班级中以主人翁的姿态,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就要()①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②校园交往中要讲文明,建立和谐的班集体和学校集体

③认真对待班级和学校的各项事务,做好个人的本职工作

④认真遵守班级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等

⑤认真学习,不管班级学校的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为营造团结和谐的家庭气氛,在家里我们以()①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②及时主动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不让父母操心 ③父母生病时给父母端水拿药 ④对父母报喜不报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2017·成都)2016年在财政支持下,我国高速铁路投产里程超过19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700多公里。新增第四代移动通信用户3.4亿。这表明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与守护者是()A.政府

B.政党

C.企业

D.个人

10.“阳光女孩顽抗白血病,希望社会爱心助力”“天降横祸,万般无奈下,恳请您施以援手”„„打开微信朋友圈,不时会有各类言辞恳切的求助信息映入眼帘。近年来,随着网络公益众筹平台的持续火热,个人求助性质的网络募捐信息不时在朋友圈刷屏。在网友踊跃献爱心的同时,“敛财”“骗捐”等质疑也从未间断。这说明关爱他人需要我们()

A.心怀善意

B.尽己所能

C.讲究策略

D.共同行动

二、非选择题

11.新学期,某中学开展“文明班”评比活动,活动采取“一票否决”的做法,凡是班中有一位同学违反“文明班”评比相关规定,则取消该班“文明班”评比资格。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 学生小陈认为:这一做法很好,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学生小李认为:这一做法限制了个人作用,也不利于班级的团结与进步。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观点正确?请进行评析。

12.走进生活,分析说明。

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开始了,为了保持操场卫生,学校要进行卫生评比。小强是学生会的成员,小强想:“为了我们班能得卫生红旗,我一定要给别的班多减分。”(1)你如何评价小强的想法?

(2)如果小强真的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3)我们该怎样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13.观察漫画《团结就是力量》,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概括漫画反映的道理。

(2)上述漫画启示我们如何履行关爱集体的责任?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西世界杯落幕了,德国队夺冠。7场比赛打入18球,队中有8个人进球,与拥有梅西等巨星的阿根廷队相比,德国队胜在整体、赢在团队。诚如有人所言,一两个球星决定比赛的时代已经过去,“团队精神”才是当今足坛的制胜秘诀。

材料二: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表示,全国有110多个科研院所直接承担载人航天核心研制建设任务,各系统、分系统、子系统的协作或配套单位更是难以计数。

材料三:板鞋竞速是一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中较为盛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板鞋竞速是由多名运动员一起将脚套在同一双板鞋上,在田径场上进行的比赛,以在同等距离内所用的时间多少决定名次。板鞋竞速——团队精神最可贵。【作答要求】

①拟题:对所提供的材料,找到其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自拟一个能概括材料内容的题目。②评论:运用道德与法治课所学知识对三则材料逐一进行合理的分析评论。③表述:语言流畅,层次清楚,字数200字左右。

15.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观察漫画

(一),运用所学知识,推测“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可能原因。(2)漫画

(二)中,三个和尚喝上水的方法对你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C D D D B D A A A C

二、非选择题

11.小陈的观点是正确的。“一票否决”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因为: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会有保障;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②只有发扬团队精神,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因此,我们要懂得关爱集体,自觉遵守文明班评比规定,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并发挥每一个同学的积极作用,让集体更有凝聚力。12.(1)小强是小团体主义、不公平竞争的表现。

(2)小团体主义会腐蚀集体;会破坏整个比赛的公正性;损害到其他班级的利益;损害到全校的利益;这种不公平的竞争,其最终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

(3)以集体利益为重(处处为集体着想);在集体中承担应有的责任;培养主人翁责任感(主人翁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好自己,不给班集体抹黑;同学之间团结互助,互相谦让,友好相处等等。

13.(1)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的团结协作;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等等。

(2)为集体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利益;与同学共同确定集体的愿景和目标;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等等。14.团结合作。

材料一:团结就是力量;团队精神是一个集体成功的重要保障;成功的集体离不开成员间的合作。材料二:①合作便于集思广益,促进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②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③随着社会分工更趋细化,一项任务的完成往往是大家通力合作的结果。

材料三:①团队内部要形成上下一致、相互支持的精神;②集体成员能够主动与他人合作,不计较个人的一时得失,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尽心尽力;③团队内部要有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精神。15.(1)三个和尚缺乏主动作为的责任感,互相推诿;有依赖思想,没有做好分内的工作;没有明确合理的分工等。

(2)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一种能力,我们要有合作的意识;学会通过相互配合合作,才能形成合力;要掌握合作的智慧和方法。

上一篇:邮储技师疑难问题模拟题下一篇:课文西湖的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