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改与教师成长

2024-06-09

体育课改与教师成长(共9篇)

体育课改与教师成长 篇1

教师:于文喜

新课改下体育教师成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体育教师除了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一专多能”的能力外,还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在这个信息化和多元化的时代,教师仅靠从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进入工作岗位要不断的向网络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向书本学习,只有不断地充电才够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不断地学习和反思对于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学习和反思,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使教师在较短的时间成为学科骨干,最终成长为名师。本人认为教师的学习和反思主要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一、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新课改要求体育教师要一专多能,因此体育教师要活学活用,常学常用。作为年轻的体育教师,除了具有大学所学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外,还应该多关注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例如现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体育舞蹈和健身操,体育教师在这方面都比较薄弱,教师要多下载一些这方面的视频买一些这方面的光碟,通过观看视频光碟反复模仿练习,掌握这方面的运动技能。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满足学生的爱好,使得学生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才能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媒体不容忽视,要多关注一些体育方面和娱乐方面的节目,在这些节目中能给我们一些灵感和启迪。例如: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就有很多我们效仿和学习的内容,让追求时尚学生的好奇心得以满足,让学生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参加体育活动。另外有条件的老师要多参加这方面的学术交流,多参加这方面的专业培训和观摩活动,只有走出去才能有所提升和发展。

二 .条件性知识的学习

作为教师这个职业,条件性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一些教材教法等。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师要不断的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因为它能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促使着教师的成长,起到一个导航仪的作用。我们教师应该怎样学习呢?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多读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书籍,从这些书籍中能学到很多知识,能够指导我们解决许多现实问题。例如:刚参加工作时,学校安排我干班主任,我当时是很无助,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当时顺手翻了一本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里面就有我所需要的问题答案------班集体如何构建?做一个什么样的班主任?如何面对问题学生?如何处理学生间的矛盾?等等。我如获至宝,用了一天的时间通读了这本书,为以后我的班级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班级各项活动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由于我的工作开展的出色,在学期结束时被评为了“优秀班主任”。教育理论书籍指导着我的教育教学,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也不能离开他,成为了我一生事业的伴侣。

三. 实践性知识的学习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作为教师要不断的参加教育实践,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第一阶段教师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熟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对象、教学任务,适应学校环境,积累经验,一般要开展师徒结对工作,以利于其快速成长。第二阶段在成长期教师积累经验,开始能够独立、熟练地从事教学,并逐渐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雏形,创造出自己的特色。第三阶段成熟期的教师已经完全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具有较好的认知结构,具备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功底深厚,工作上驾轻就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个性与风格,教育科研能力很强,教学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很强,教育教学能力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具有先进、独特的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多关注一些教育名著,例如《陶行知教育名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魏书生的教育专著等,这些书中既有着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又有一些教育案例,对于指导教学大有裨益,对于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渊博的文化知识

以前讲:“教师要交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缸水”。现在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高了,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不断更新的长流不断的溪水。在一些权威的调查中,学生最喜欢的两类教师:第一和蔼可亲的教师;第二知识渊博并且幽默诙谐的教师,这足以见得教师知识渊博的重要性了。教师怎样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呢?应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呢?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有待进一步塑造的学生,因此强调教师的人文性特点,强调教师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因为知识能陶冶人文精神、涵养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教师理应具有广博的知识。教师应该具有以下方面普通文化的知识:第一,人文类的知识;第二是科技类的知识;第三是工具类的知识;第四,劳技类的知识。如一般的劳动生产类的知识。

总之,在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环境下,教师教育教学的发展离不开学习和反思,教师只有具备了终身学习意识,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才会在教学这个岗位上成为教学的骨干,最终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体育课改与教师成长 篇2

关键词:体育教师,课改适应,知识现状,策略

体育教师是课程落实的主体,其知识结构与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适应是有效落实课程的关键。但是由于学习体制或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体育教师在课改适应中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如果不能针对这些现象解决问题,课程落实就很难落到实处。

一、课改适应中的体育教师知识现状分析

(一)职前新课程知识的缺失,导致体育教师职后课 程实践的困惑

由于大部分体育高等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体育 新课程及其解读方面的课程教学,学生只能从有关专家的讲座中获知,这种教学方式对于职前的师范生来说,与其说是获得知识,倒不如说是获得关于新课程的相关信息更确切。由于这些信息在职前师范生的意识中还处于“浅存”状态,他们严重缺少体育新课程标准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性深层解读,这就直接导致大部分年轻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新课改实践不知所措,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实践行为是否偏失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体育教师对知识结构的自我认识的应然和 突 然的不对称现象影响着教师教学实践的向度

体育教师认可的知识结构应然状态是以教育学、心理学和体育学等知识为主,同时对人文知识、教育管理知识、体育文化知识等内容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对实践最实用的知识认可却表现出了以运动技术、运动训练为主的突然状态,现实中依然依赖于传统知识结构的作用,教师的知识内容拓展空间并不大,以教教材为主的传统的体育教学实践得不到有效的突破。

(三)教师知识的职后学习与获得途径存在断裂 现 象

近年来,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逐渐 增多,培训的形 式也在不断变化,但由于没有解决教师培训的延续性和渗透性缺失的现实状况,培训主要是短期的语言(讲座) 解读,只能让教师感觉是对学习内容肤浅的局部知道, 而对于实践应用性培训很少见到,尤其是实践中解读课程理念的后期 延续性 (即二次、多次)培训更是 几乎没有。这必然导致培训职能部门设计的知识内容在少数的受培教师与大面积需要二次乃至多次培训中才能获得知识的教师之间形成断裂。

二、基于课改适应的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策略

(一)把课程标准知识纳入职前教育知识的学习 体 系,并构建与职后知识衔接的教学模式

合理而平衡的课程结构对教师知识的学习具有 密切的相关性。从目前院校70%左右的本体性知识的结构比例看,条件性知识的比例还显得相当不足,尤其是新课程知识在体育师范院校知识体系中还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地位。

因此,职前体育师范院校应在条件性知识方面增加比例,把新课程知识真正全面纳入知识体系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科知识、理论知识与新课程知识的价值联系。在知识的学习形式上,突破大学讲堂 的局限, 依托高校课堂和中学课堂两个教学现场,以高校专家教师、师范学生和中学学生为“共同主体”,实行理论知识解读和实践应用性知识解读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而避免师范大学生从职后的知识断裂现象。

(二)完善职后培训机制,让培训在深度和广度上取 得效益

教育培训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首先,注重如何解决教师理论指导 实践的问 题,即加强课程实践和课程研评相结合。避免因任何单方面内容的培训造成教师理解上的偏差,形成课程实践要么在困惑中不前,要么在盲目中前行的状况。

其次,解决面向 大众培训 的延续性 问题。加强县级、校级教研的整合,以县区教研室组织作为平台,形成教研员、骨干教师、普通教师为主的教研主体网络,以跟踪、互动等教研形式不断推进校际交流,促进培训知识由少数骨干教师向基层广大教师覆盖,让所有教师都能在培训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再次,要解决培训形式的问题。充分利用基层学校课堂现场的作用,通过实践现场加强理论与基层教师的思想与实践对 话,让广大教 师的话语 权得到充 分的尊重;以主题或问题的形式组织研讨,更容易促进职前教师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三)加强教师职业信念的培养,以真实的信念与价 值观审视和从事教育事业

体育课改与教师成长 篇3

摘 要 201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体现,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体育学习能力。面对新的体育教育观念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结构及其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更新传统的体育观念,树立现代体育教学意识观念,不断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体育教师 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体育教学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都在一步步发生着改变,作为一名学校体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明确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现代化建设的人才。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就要求各位体育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加快自身素质的提高,以适应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忠诚本职工作,具有敬业奉献精神

首先,作为一名人类灵魂工程师,体育教师责任是重大的。体育教师只有凭着对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执着的追求,才能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克服重重困难,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他们有一种敬业奉献的精神。

二、热爱学生,教育学生

体育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还应当体现在对学生的热爱。青少年正是长身体、增知识和世界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需要老师的爱。实践证明,热爱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真诚的师爱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和情绪,要有一种有利于教学、工作给人以影响力饱满的精神状态,要把真实情感贯彻到教学中,体育教学专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要经常手把手教授学生动作,与学生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具体。而情感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恐惧、爱慕、厌恶、悲伤、忧郁等,它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的教育只有溶解在爱的情感里,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需要,引起学生积极反应。

三、拥有深厚的体育学科专业知识

体育教师必须精通所教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达到掌握准确、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运用熟练的水平。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包含三个方面:(一)人体科学理论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体育保健、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对这方面的知识要求面要“宽”。(二)专项运动理论与技术:包含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大纲,还要在多能基础上,对某部分做到精细研究,做到“术业有专攻”对这方面知识要求“深”。(三)应用科学理论:包括数学统计、科研方法、计算机应用等,对这方面知识要求要“新”。

四、具有精练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師主要运用语言法、直观法等对学生进行指导,语言法与直观法是互相渗透使用的。讲解要首先抓住教材关键,突出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言必有中。否则,只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讲解要精练,讲在点子上使学生明确技术的关键,务必使其牢固掌握。讲解要准确精练、生动形象。使学生一听就懂,便于理解、记忆。深入浅出、形式多样的讲解既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及评价能力。

五、拥有过硬的锻炼技能,能标准示范

打铁还要自身硬,体育教师要求自身拥有较高的体育水平,面对很多动作要领,要求他们自身本领过关,能正确规范形生动的示范。因为老师的示范可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形象,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让学生感知动作外部形象的基础,而讲解则是让学生了解动作内在规律的主要工具,二者结合运用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认识技术动作,收到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的效果。

六、较高的教育教学、训练组织实际操作能力

称职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全面专业理论和技术,而且还要有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和训练的组织能力,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提高教学、训练质量。业务能力主要有:掌握体育科学理论和体育基本技术,并能运用于教学、训练工作的实际能力;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能力;组织指导和制定课外活动计划的能力;指导训练校代表队和组织体育竞赛和裁判能力;创新和掌握现代教学的能力。

七、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力

校体育工作,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其他教职员工的支持。体育教师在工作中要主动与领导、班主任等其他任课教师搞好关系,争取各方面对体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体育教研组团队协作精神相当重要,工作要相互配合支持和帮助。

八、健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

一个体育教师必须有健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学校体育工作面广、工作量大,体育教师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一种劳动,从早操到课外活动,从上课到运动队训练等,倘若没有健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是无法胜任的,另外,健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最能感染、熏陶学生,对学生心灵的塑造、体魄的锻炼、有着重要影响,也是一种无声无形的感染力量。

综上所述,在新形式下,体育教师只有自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滕子敬.《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J].

体育课改与教师成长 篇4

横沥镇第二小学梁小彪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现实困境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超越策略,更好地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困境;超越策略

1、研究目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向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体育教师也必须具备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反思和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创新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是体育教师个体在专业学习方法、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精神等方面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即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社会进步和体育教育发展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又是体育教师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精神指向,而当前因为教师个体的自身因素与外部保障措施不尽完善等诸多瓶颈使得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陷入困境。因此,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现实困境进行研究分析和寻求超越策略,实现可持续的专业成长,理应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与思考的问题。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查阅有关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有关文献资料,了解我们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寻求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与方法。

2.2分析总结法:通过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寻求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

3.1.1专业发展动力不足

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表现在其自主、自觉性专业发展意识的缺乏,而被动性(即迫于工作或升职压力)的专业发展比较突出。有些体育教师不愿意参加活动进修活动,觉得浪费时间;有些体育教师表示他们参加进修活动的原因是“学校要求”或“形势所迫”;另外有的体育教师表示参加进修是为了“获得学历”,其专业发展目的表现出“唯学历化”;在对参加校、区县级以上学科教研活动的态度不主动,好多体育教师抱有“领导要求参加”、“尽量不参加”以及“无所谓”等态度。这种对专业发展漠视、不主动的状况不仅无益于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并且导致在职体育教师自身理论知识、科研能力、课程开发等能力的匮乏,十分不利于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发展。

3.1.2 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缺乏专业教学指导,无法适应体育教师专业成长

3新体育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培训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及未来的发展和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新教师的入职教育是教师的更大范围的业务提高和终身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分。现在在职的体育教师都曾经参加过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组织的教师岗前培训,而且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作为教师应具备的思想教育方面的素质,培训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等,而在体育专业教学指导方面的培训几乎没有。另外我们也发现在培训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 ①教师参加的培训时间较短,大多集中在 10天左右;②培训内容缺乏具体的体育教学指导,这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师专业成长。

3.1.3 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模式单一,影响体育教师专业成长

在职培训是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教师通过培训可以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这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据作者的调查了解到只有轮到评职称的时候才有些教师经常参加职后的业务培训和进修,并且都是些教育理论与体育教学理论的培训,而体育运动技术方面的培训基本没有,而没有轮到评职称的教师很少有机会去接受培训。这显然不能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

3.1.4 体育教师缺乏补充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书刊、杂志、报纸等和通过计算机网络是选择比较多的两种途径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大部分的体育教师在补充新知识,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料方面的态度势比较积极主动的,但是由于部分学校经费紧张,每年仅定几份教育期刊杂志,关于体育方面的书刊杂志就少之又少了,这极大的限制了体育教师各方面知识的获得。体育教师补充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信息的有效途径太少,这不利于教师的继续教育,也就会影响教师专业成长。

4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超越策略

4.1.1 增强体育教师的专业意识

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意识淡漠,客观原因在于体育教师在中小学的地位不高,表现在:同工不同酬,学校在业务进修、职称评定等方面往往向主科教师倾斜。因此,要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权利,除了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保障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利益外,中小学体育教师本身也要增强法律意识,努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明确自己的专业权利。此外,学校要通过组织体育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参与课程行动研究,提高广大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专业自主权。

4.1.2激发体育教师的主动发展

政策和制度的保障固然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前提,但要实现体育教师整体的专业化还必须通过每个体育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来实现。为此,学校应充分调动每个体育教师的内在主动性,激发其自我学习、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内在动机,鼓励体育教师参加各种层次的培训、学术研讨活动和研究生学历学习,依靠个体的主动发展达到实现整个职业专业化的目标。此外,学校要与高校及发达地区知名的同类学校建立固定的联系,及时捕捉教改信息,跟踪当代教育科研的发展趋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4.1.3加强体育教师进修培训工作,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

一方面,参加培训的体育教师要端正学习态度,把学习新理论的课程理念,提高教学技能,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作为进修的目的,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不断地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容的应对新的课程体系与新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增加经费投入,增大培训力度和广度,在培训过程中要针对大多数中小学体育教师实践操作能力较强而课程理论水平较弱的专业特点,加强课程理论的培训内容及比例,还要根据各地经济、文化及教育法规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本地需要的培训模式,同时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体育师资整体水平的提高。

4.1.4加强实践反思与团队合作

以问题为中心的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在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于教师能感悟教改实践提出的问题并对问题做出价值判断。体育教师应该改变实践强反思少的处境:①把教育科研与课程实施、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彻底打破传统单一的课程结构,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学科教学模式,促使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与发展。②结合日常课程与教学的“个案”研究,研究新课程实施与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归纳新课程教学的方法、策略,反思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促使自己尽快转变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另外,体育教师也要改变“专业个人主义”文化倾向,要从“孤军奋战”的境地快速过度到团队合作与共同发展的道路,更好地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实验的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在专业意义上获得快速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就需要教师个人和主管部门共同克服以上种种困境,通过上述超越策略去获得专业成长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杨莉敏.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1):128

[2]孙有平,张 磊.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7):93-94

[3]王安治.新课程标准下宁夏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初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08:

体育课改与教师成长 篇5

四川阆中中学校 李哲 邮编:637400 电话:***

[摘 要]:走进新课程,实施新课程,这是目前教育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次重大的改革。它承载着中国的教育理想和希望,承载着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期盼。本文从当前的历史教学现状分析入手,从教师的新定位、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等方面,和同仁们共同探讨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教师 专业成长

一、当前的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中学里,历史是一门较冷的学科,身为历史教师,我们常常为此而烦恼。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大多的学生被动接受历史知识,而对书本上的知识不感兴趣,他们喜欢听一些故事,喜欢听历史上的八卦,喜欢看历史影片,但不喜欢听讲教材上较正统、较理论的东西,不喜欢看纪录性强的影片,只知道如何满足他们的观感,而不知从中提炼出有效的历史信息。还有一部分学生上课很认真,但一心三用:一边听课、一边翻书、一边“认真”做作业。在课堂上,学生根本就不会主动去思考和提问,课堂气氛或流于沉闷,或呈现无序的活跃,新课改的目标也很难达到。

处于新课改前线的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见诸于当前的课堂教学,“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仍很突出,教学成效也由此可窥见一斑。如:

1、教材内容繁多,教学设备简陋,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新课程倡导教学以课程标准为主,摒弃“教教材”,提倡“用教材教”,但不可否认,教材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工具,是学科知识的主要载体。特别是在经济落后,教学设备简陋的农村地区,教材的主导地位尤其突出。而新教材的材料虽经专家精心编排的,具全面性、连续性和整合性,但注重过程方法的新课和理念决定了,还有很多知识上的空白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去补充;加上初高中教材的衔接等,续补知识偏多而占用部分时间,使教学时间紧张。

新课程中增加了新的内容,教师也需要不断“充电”,需要研究教材,而实

际教师工作负荷量大,使很多教师疲于奔命,使教师专业素质难以有较大的提升。而教师专业素质不高也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教学实际中,只能成为观望者,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压抑了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让学生失去兴趣,违背了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专业素质不高,教师的自信心不足,在教学中也就不敢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2、避重就轻,教学的重心游离于教材主体知识之外。

一位教师在新课程人教版《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学中,用了近30分钟,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地理角度详细讲解秦国当时的强大,并且整个过程是以教师讲为主,课堂气氛沉闷,而教学内容当然根本就完成不了,导致课堂结构不完整。

3、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对教材的分析,讲解不够到位。

如有的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制作了过多的人物图片、历史遗址和视频录像材料等,教学中的大部分时间,学生的目光停留在屏幕上,缺乏应有的思考。老师必要的讲解时间也不够,致使对重大人物,事件轻描淡写,师生间的应有的心理、思维、情感等交流也产生了障碍,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浓,反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等。

二、新课改下教师的新定位

针对在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笔者就此对所在的学校的学生作了一番调查,报告如下:

对于教学内容:有近55%的学生希望教科书之外的历史知识;有28%的学生最希望教师把学习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加以传授,便于学习其他的知识;有17%的学生最希望教师把教科书上的知识点列出来,或勾画重点,便于复习考试。

对于教学方法:有近52%的学生最希望“由老师进行生动的讲述”,学生认真听讲;有40%的学生希望“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有5%的学生希望“教师布置题目,学会自己阅读教科书”;3%的学生则希望“教师在书上划重点,学生直接背下来”。

从这份调查中,可以感受到学生对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在当前新课改环境教师进行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过程。对此,我们教师应该重 2

新给自己进行准确的新的定位:

1、教师是学习促进者

教师不再是过去那种知识的单一的传授者,而要为学生创设质疑的环境,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不仅体现在学习的进步上,还要体现在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上。

2、教师是课程发展者

过去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尤其注重书本上知识的传授,即强调“双基”的掌握。然而现在我们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现在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课程教学不仅是增进知识,还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要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都能得到发挥,而教师在其中充当发展者的角色。

3、教师是研究者

新课程,新要求,教师给自己的定位应该是一位研究者,研究自己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对象、教育风格,研究当前重大的时政问题同自己的教学联系起来。同时进行深刻的反思,把自己由一个“教书匠”转为一位“教育家”。

三、新课改下教师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

1、做学习型的历史教师

作为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深的专业理论基础,坚实的专业发展知识,专业研究方法论;还应具备必要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学科教学论的知识。因此,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1)完善知识结构,拓展自己学术视野,一方面加深历史专业学习,另一方面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知识,使由单一的“专业型”教师向“复合型”教师转变。

(2)研读史学名著,史学论文,教学的报到杂志,特别关注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好的文句做好笔记,并且在空闲的时间里经常翻阅,使自己经常受到激励和启迪。

(3)关注时事,将一些重大的新闻报道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现实感。最近,温总理在考察中强调:“讲历史要联系现实,讲中国要联系世界”,即历史课与国情、现实结合起来,真正的发挥历史为现实服务的作用。

2、做观念转变型的历史教师

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转变教育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摒弃传统的相对滞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其次,树立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让教师真正的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真正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关注体验式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

3、做反思型的历史教师

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以为:“经验+反思=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是有反思性的思考者和实践者”。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教学要求我们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有一个新的认识,更自觉、更理性地去研究自己的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因而,越能反思的教师,越是好教师。

4、做改革型的历史教师

教师的生命在课堂,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因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在新课程实施下,必须做一位课堂教学改革型的历史教师,来适合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为此,须做到:一要精心备课,设计好教学的每个环节,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备课的同时还得备好学生,做到优化教学目标;二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三要正确地把握课程标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四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五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创造一个让学生敢说、敢问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下的实施是全新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它对我们每个教师来说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惟有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和合作,在同伴互助中更好的成长,这才是我们的出路。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四川教育出版社

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体会 篇6

一、课堂的成长

记得XX年刚站上讲坛时,对着那些依依呀呀的学生时,有些无奈,他们没有体育课堂常规的概念,特别是最起码的服装问题也做不到,何况是纪律了。经过反反复复的强调,再强调,他们终于有了点样子。为了能把课上的更好,能让学生更能喜欢我。那一刻出现了迷茫,说实在的就是不知道如何把课上的更生动形象,能在不强迫的情况下能让学生自觉的喜欢上体育课。渴望自己能快点成长,也能快点解决这困惑的问题。通过校内的交流,校外的学习帮助,终于帮助我逐步走出困境。有时一节成功的课,会让我乐上好几时。因为想要这种成功的快乐,所以我更加积极参加一切的学习。当看到优秀教师一堂好课的时候,忍不住的会去想,别人能上的这么好,为什么我不行呢?好希望自己马上就能向她一样,但是成功教师的课堂魅力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学来的,这关键主要是要追随于她们成长路上的串串足迹吧。在XX年5月区体育健康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虽然成绩不怎么样,但这次的付出和经历令我对以后的工作更有信心。

二、专业的成长

一个中长跑出身的体育教师,对于球类只略懂一点皮毛,只勉强过关那最低要求的考核。现角色的互换后,要求也就变高了。记得第一次带乒乓队参加比赛时,那种紧张的状态感觉犹如昨日。那时因学生技术、心理因素的关系,发挥的很不好,可以说是一塌糊涂。技术本就有点差,再加上紧张,那就可想而知结果是如何了。为了比赛,为了能让学生走出班级,走出校门,我决定从自己开始学习。通过边学边练,不断的寻找经验和感觉,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了些成绩。在XX年的区田径运动会上获得第五名;乒乓男乙获得第一名;羽毛球女甲获得第二名;中国象棋男甲获得第一名等一些优异成绩。

三、教育思想的提升

1、乐读

为了与他人交流、交流读书的感悟时能有所畅所欲言,所以拿起了书本。希望通过阅读能从中得到一些心灵的启迪。说实在的,从小我就没有读书的好习惯,那是因为年少不知将来愁,当工作了用到知识的时候,才恨读书晚。每一位有学识的人,他们成功的过程中,都少不了有书的陪伴。有才华、有理念、有想法的人,都是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内涵。当我清醒的认识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也赶紧跻身于这个行列,向成功人看齐,以书为友。

2、勤写

体育课改与教师成长 篇7

功能一:开辟体育教师新的学习与了解学校体育发展动态的渠道

专业学科博客给体育教师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信息交流的环境, 更为体育教师终身学习搭建了一个广阔学习与了解学校体育发展动态的平台。学习与博客的结合是信息时代的强强联合。博客的信息储备量大、更新速度快, 且对一些体育学科的前沿信息有快速传递的功能。如, 在《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成员的文章中就可以快速地找到最新的学校体育发展动态;在2月前, 教师们就可以最先学习与了解到新出炉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等等。

功能二:为一线体育教师创设了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专业学科博客是体育教师教育教学与训练后的延伸和拓展, 通过撰写自己工作中的问题让他人阅读后可为自己出谋划策,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自己的教学心得可与他人交流分享;也可通过博客与体育学科专家进行对话交流, 拉近专家与一线教师的距离, 解决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此外, 打开许多教师的博客, 不难发现, 很多教师的博客中有着大量的学科资源, 如浙江高礼宏老师的博客、北京龚朝晖老师的博客, 这些博客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是容量非常大的资源库, 在里面可以寻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

功能三:为体育教师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不管是体育教师, 还是普通的任何一位教师, 在自己的岗位上由于工作环境相对独立与封闭, 除了在课堂之中, 似乎缺少自己可以发挥才华的空间。很多体育教师就是由于在日复一日的烦琐的学校体育工作中“消耗了”自己, 很多个人的思想与才艺得不到展示, 热情往往随着才艺一起被磨灭。专业学科博客的出现, 正好可以给教师提供一个实实在在的平台。在自己的专业学科博客中, 老教师可以畅所欲言, 倾诉心中的对于教育教学的困惑与烦恼, 平时不被他人理解的做法或者是想法;可以找到知音, 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喜悦, 寻找对自己的鼓励和欣赏的目光;可以寻找与自己一起分享教育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同行, 可以相互勉励, 共同促进提高。

功能四:有利于培养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反思习惯的养成

教学反思是每个教师不可缺失的一种教育教学后的习惯, 其对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益有很大的帮助, 也有利于教师的快速成长。传统的反思基本上是以自己日记或者笔记的方式进行记录, 这样的反思相对封闭, 只能供个人使用, 特别是对于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或者提出的困惑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会使反思变成“闭门造车”的一种形式。而专业学科博客的建立, 能在传统反思的形式上扬长避短, 让我们在自己的空间中发表在教育教学、训练过程中的任何问题, 也能把自己对于解决某种问题的独特见解进行阐述, 让更多的和自己有同样问题与困惑或对这个问题同样感兴趣的教师一起参与进来, 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创建后的几年中, 甚至于有些教师将自己的博客在运转中进行不经意的“转行”, 将博客圈纯粹地变成了自己日常撰写教育教学反思的平台。想想也是, 有些习惯就是在尝到“甜头”后慢慢养成的, 这样好的习惯更加有利于教师专业的成长, 也是专业学科博客最重要的功能所在。

博友点评:

离阳光最近的人:学体博客圈成就了不少像吴老师这样的老师, 使人达到了新的高度。学体博客圈如此丰富的资源, 为学体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信息和知识。阳光书香:好文章!相信看过此文的体育教师会迫不及待地加入学体博客圈的。

超于自己:网络时代我们赶上了, 我们从封闭的困境中走出来, 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谢谢学体这颗大树!王安:我是最大受益者了, 博客已经成为大家学习、成长的主阵地。

叶子:谢谢吴老师分享!在这方面, 我要好好学习呢!曹占良:每天上网必做的一件事情——来学体博客圈看看, 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博主:爱军云轩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waj9555 (本文选自《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 地址:http://q.blog.sina.com.cn/zgxxty)

体育课改与教师成长 篇8

所以,如何顺应我国“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制度性转轨,如何确立体育教学的专业性,实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应该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新课改视角下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

教师专业化已经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其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需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的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

应该说,教师专业化概念的界定,对丰富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对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提高体育教师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等方面意义是十分明显的。但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育理念和盲目追求升学率思想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教学重视不够,

特别是对体育教师工作的专业性认识不足,社会上不少人,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一些人也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所教的知识,谈不上专业性,似乎谁都可以做中小学体育教师,也确实有很多中小学体育教师都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的。可见,体育教师自身可外显的运动技术技能不是其职业培养或培训过程的全部,教师的培养也不可能像制造工业产品一样一次成型,它应该包括职前教育、岗位适应和职后教育的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2]。

二.新课改过程中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面临新的挑战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体育教学大纲悄然隐退,取而代之的是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应该说,新《课程标准》拓宽了体育的功能,它在运动技术、运动技能传授和获得的同时,更为关注的是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更为强调的是在学生运动技能习得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和教育。

不可否认,体育功能领域的拓宽、《课程标准》灵活性的增强,卸除了束缚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种种桎梏,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其组织形式去达成体育课程的学习目标。从这层意义上说,新《课程标准》无疑是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一次真正解放。

但据调查,在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普遍还存在这样三个问题:(1)新课程教育理念难以和教学实践相统一;(2)课题研究能力薄弱,论文撰写困难。(3)对课堂改革的关切度和参与度不尽人意,改革途中或摇摆不定或流于形式[3]。应该说,课程改革过程中产生的这些不适反应,过渡期产生的这些“阵痛”也都是不可回避的,新课改在给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

三.“母机”滞后,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困境探悉

我国的体育教师教育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遇到了不少的挫折和教训。在充分肯定体育教师教育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也不可忽视体育教师教育中还存在的相关问题。应该说,上述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新课改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乃至困惑,很大程度上都源于“母机”滞后,即培养他们的教育领域的一些由来已久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一)是“运动技能”取向的体育教师专业性定位,制约了中小学体育教师实践智慧的释放与发展,因为在体育界,尤其在学校体育界,体育教师教育目的论层面上始终占居主导地位的仍是“运动技能”价值取向,体育教师自身可外显的运动技术技能成为了其职业培养与培训的全部。应该说,这种价值判断的形成跟体育教育科学理论以及教育科学理论的水平不高,或者说重视不够不无关系。

(二)是体育教师教育部门与体育教师使用部门的隔离,形成了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位差”,近年来,虽然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原有的教育体制还存在着国家“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现象,从而使体育专业学生毕业从教时“所需的没有”、“所学的没用”,产生学用脱节的现象。应该说,体育教育“母机”的先进性、导向性以及对学校体育的指导性还难以体现。

(三)是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分离。一方面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体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分别由不同的机构承担,从人员到设备、课程、教学、教育研究等业务领域也都很少沟通;另一方面,长期以来负责职后培训的体育教师进修机构,主要任务仍是学历补偿教育。这种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存在的弊端有2个:①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人为地割裂开来,难以对体育教师的终身教育做全盘地统筹安排;②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层次倒挂,从而使得职后培训难以起到继续提高体育教师水平和能力的作用,这种互相割据的体育师资培训体系严重影响了体育师资培养的质量与效益[4]。

四.走向贯通,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选择

(一)推行专业化运动,凸现体育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不可否认,高师体育教师对专业自身特质缺乏正确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如果说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能者为师”、“学者为师”(甚至知识稍多于被教者)的观念是社会历史条件使然,那么到了在高等教育日臻成熟、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的当代,那些屡见不鲜的“专项技术”,“专项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专业水平的体现, 则只能彰显我国体育教师教育专业性的苍白。

(二)重视学科融合,围绕体育教师专业性优化课程结构

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对于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可能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将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及技能视为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如胡德海教授认为,教师要搞好教学,必须了解教育活动的规律和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的规律,这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鲁洁教授也把教育和心理科学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师智能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教育学科类知识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而教师专业化核心又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那么教育学科类知识的掌握是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前提之一[5]。

对于体育教师教育而言,体育教育学类课程也正是体育教师获得这种知能并实现其专业发展中“不可替代性”的理论基础。所以,体育教育学的构建必须围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为目的,在总结以往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对未来中学体育师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研究,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思考,重新构建,加强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衔接,扩大课程体系的覆盖面。而且这种学科体系的构建,包括它的理论支撑和指导并不是局限于本科阶段,而应该贯穿于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全过程[6]。

(三)强化继续教育,强调教师教育机构与普通中小学有效联系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阶段。在我国,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虽然是体育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受“一次性教育”观念的影响和其它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目前各省市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较慢,一直未能建立起系统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制度,而且部分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现有的体育教师进修由于受到当前体育教师数量短缺的影响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已经成为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因此,认真剖析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问题,确立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设计思路,是当前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重要课题。

(四)培养模式多样化与多元化,辅以严格的教师资格定期认证制度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一项针对教师行业的职业准入制度,它对于规范教师职业标准,加强教师职业专业化,提高学校教育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教师资格制度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还必须与教师聘任制等相关管理制度相衔接,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更加完善的管理机制,发挥激励作用。教师资格制度的实质在于择优上岗,但如何防止资格认定流于形式,尚需积极探索。目前,在我国教师资格认证过程中,几乎所有在职教师都"自然过渡",相对而言,倒是职称评定更显得重要,所以教师感受不到什么压力。另外,我国目前的教师资格没有有效期的时间限制,现行法律也没有对教师资格的有效期做出规定,这导致教师资格事实上是终身制,从而也妨碍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7]。所以,为了完善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教育部必须对教师资格的有效期做出规定,推行统一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新体育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篇9

刚刚踏上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面对即将到来的教学工作,心中充满了期待。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体育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不仅使自己在进行体育教育教学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同时也有利于自己在新的岗位上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个人情况分析

1、个人优势分析:大学期间进行了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对教育教学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教育工作的热爱等,这些必将影响我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用良好的师德去影响教育学生。

2、个人不足分析:在大学学习的专业知识虽然很全面,但针对性不强,不能结合自己和学生的实际应用到教学之中,把握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同时教育教学经验不足,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还有待改进和提升,对一些相关教育方面的理念理解还不够深入。

为了能让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特规划了自己三年的成长,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制定目标。

第一年:

1、能够独立处理教材,领会教学意图和教学目标。了解各个班级的学生特点和运动水平,在教学计划的编写上做到先后有序、衔接得当。

2、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将在课堂上的问题及时记录,在客观上和主观上寻找原因,做出合理的解决方式。

3、精于思考,勤于笔耕。认真做到五个一工程,每周至少一节研讨课,每周至少听一节课,每周至少一节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论文、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精品教案。

4、积极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和同事友好相待,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工作,主动帮助他们,成为他们的好帮手。

5、经常浏览一些有关运动训练和学生运动心理的著作并做好总结和反思,对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工作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带领学生开展田径、武术、球类等体育课余训练和练习。

6、科学备课,上好新教师的见面课和汇报课。经常听课,虚心求教,吸取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7、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体育老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同时良好的身体素质也很重,所以我要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

第二年:

1、在认识第一年的优缺点上,认真写好学期计划,科学备课,认真积累素材,做好笔记,使自己逐渐成长起来。

2、多读一些教育教学和体育专业理论著作,积极完成教学反思,常看、常听、常写。继续努力,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献上一份力,并认真做学校各种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策划。

第三年:

1、在教学上有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体育教育教学能手。

2、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的科研培训,并能有自己对体育教学的心得和体会。让自己的课堂彻底转变为以生为本主的课堂。

3、继续做好教学反思,将在课堂上的问题,记录下来。从客观和主观上找出原因,寻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4、继续听课,做好记录,多向一些专家和老教师求教,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5、对这三年来的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自己是否达到自己的要求,认真写好记录下来。为自己的以后的路做个预想。

以上就是我为自己定下的三年成长计划。虽然对现在的我来讲,时间跨度有点长,动态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我有一颗富有激情,上进的心;有一份不怕苦、不怕累的干劲;有一个时刻准备汲取营养的头脑。我会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做个学校放心,家长称心,学生喜欢的好教师!

**

上一篇:三级医院制度手册下一篇:违反劳动法处罚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