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思考题答案

2024-09-02

2024年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思考题答案(共10篇)

2024年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思考题答案 篇1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简述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环节。

2.请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3.试述系列位置效应的内涵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4.请结合工作实际举例说明班级文化具有哪些功能。5.分析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 6.谈谈你对课程本质的理解。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简述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环节。

一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建立学校联盟等措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提升区域内各学校办学水平。委托有关机构开发丰富优质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供全国学校免费下载使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二是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环节、重点领域的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努力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

三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合理配置各学科教师,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

四是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均人数拨付教育经费,对符合基本条件的随迁子女实行“全覆盖”。把关爱留守学生纳入社会管理创新范畴,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重视发展特殊教育,让残疾儿童残而不废,受得特别呵护。

五是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符合教育规律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帮助家长形成正确教育观念。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带答案)

六是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及时掌握学生流动情况,切实防控义务教育学生辍学。规范招生办法,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比例,切实缓解部分大城市仍然存在的“择校热”问题。

2.请结合实际谈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一)对课程评价的理解比较宽泛。

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研究与实践状况来看,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占了绝大部分,对课程评价本身的研究和关注程度在下降。对课程评价的理解比较宽泛,导致人们对课程评价研究的不足。

(二)大多为单项的课程研究活动,缺乏系统的课程评价组织。

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开展的课程评价研究活动主要是专项课程评价活动,各种评价活动之间没有相互协调与配合。

(三)国家层面的课程评价为主,地方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缺失。

从课程评价的层次上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活动非常有限。从实际的课程评价活动来看,课程评价在课程开发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四)评价主体单一,过于强调行政意义上的评价。

从当前我国开展的课程评价活动来看,目前的课程评价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单向式的评价方式,缺乏双向或多向的沟通与对话。

3.试述系列位置效应的内涵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系列位置效应的内涵:1962年,加拿大学者默多克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词,请被试按照一定顺序学习这些词,然后,让他们进行自由回忆,想到哪个词就说出哪个单词。研究结果发现,最先学习的单词和最后学习的单词,其回忆成绩最好,而中间部分的单词回忆成绩最差。基于此,心理学家描绘出了关于记忆的“系列位置曲线”,并将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的应用:第一,教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课堂中会发生很多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事,但是要谨记,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第二,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前准备好相关学习用具,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第三,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学生在背诵单词或材料时,要适当的从中间开始背,克服由系列位置效应引起的中间部分记忆率低的问题。第四,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习效率就会下降。第五,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同一学习材料学习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要学习不同的材料,这样可以避免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

4.请结合工作实际举例说明班级文化具有哪些功能。

(一)教育功能: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舆论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带答案)

(二)导向功能:班级文化以其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引导着学生将个人的学习生活与班级目标相结合,学生受班级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也就能深刻地认识到自身行为对于整个班级组织的意义。

(三)规范功能:班级文化正式通过从众行为的作用来影响整个群体,这种不成文的规章管理功能也可以称之为舆论或者群体气氛的压力。

(四)激励功能: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往往能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使班级成员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且也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五)凝聚功能:良好的班级文化必然可以使每个学生的个体目标和群体目标形成一致的合力,进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六)协调功能:班级文化使全体成员有了明确的努力目标和奋斗方向,在朝目标前进的过程中,班级文化促使成员之间不断对照、模仿和调整自己,从而向更高的要求迈进。

(七)美育功能:班级文化中存在大量美的因素,这些美的因素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使班级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逐渐形成美的思想、美的言行、美的情操,也必然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5.分析教师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

1.从实践中来:研究问题的确定。教育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确认,进而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提出问题是研究的第一步,没有问题就不会有研究的冲动,没有研究的冲动就不会有研究的行动,没有研究的行动就不会有问题的真正解决。

2.实践尝试行动。这是教育行动研究最为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在行动中,既尝试可能方案与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也尝试问题的解决改善教育教学的可能性。

3.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按照研究计划有策略地采取了行动后,收集行动过程的相关的资料,以备后续的反思、改进之用,是教育研究过程的第三个步骤。4.归纳总结。行动研究的总结应该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抽象。虽有理论上的概括,但更重要的有鲜活的、真实的、富有感情、感悟和灵性火花的描述。这是教师自己的成果,充满了教师自己的“行动”、“研究”的味道。

6.谈谈你对课程本质的理解。

(一)课程的本真面目——不息的旅程。

课程是一个旅程,是整体的生活经验,是每个人的生活的实现,社会、政治的境遇和主体形成,使人成为能决定自己生活的自觉的主体。

(二)课程的存在方式——故事的叙说。

欧用生倡导课程研究的叙事探究方法,将课程视为多种不同的“文本”,通过“复杂的多元文本对话”达到课程理解的目的,并通过说故事的方式,积极关注多元课程中不同意识型态领域的声音。

(三)课程的活力之源——生活的统整。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带答案)

藉由课程设计的统整,达成知识的统整、经验的统整和社会的统整,这才是统整课程的本质理解。

(四)课程的精神归属——美学的理解。

为了理解教育的经验,教育者必须去除现代性的盲点,以不同的万花筒的透镜重新看课程,加强现象学的、自传的、隐喻的教育动态的理解。

(五)课程的魅力所在——混沌的唱和。

后现代课程强调以不可预测的、较有创发性的观点来诠释文本,显现文本的不合理、暧昧和不均衡,以产生没有预期的结论。这是一种开放系统的课程理论,与主流的封闭系统的课程理论迥然不同。

(六)课程的永生之路——反省和批判。

2024年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思考题答案 篇2

现有中、高级职称学员“专业课程作业”为“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请以word文档的形式完成作业,提交时间见网站通知。

一、名词解释 1.表面活性剂:

降低溶剂(一般为水)的表面张力(气—液)或界面张力(液—液)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2.润湿临界表面张力:

以cosθ对液体表面张力作图,可得一直线,将直线延长至cosθ=1之处,相当的表面张力称为此固体的润湿临界表面张力γc(即θ=0°)。

3.亲水亲油平衡值

亲水亲油平衡值也就是亲水疏水平衡值(HLB)是指在活性剂中亲水和疏水基数目的比值。

4.增溶

活性剂的存在使水溶性低的物质达到溶解度以上表观溶解现象称为增容,这在活性剂的cmc(临界胶束浓度)以上的浓度下表现的更为显著。增容是不溶于水的物质溶入活性剂的胶束中的一种现象,增容是使胶束变大的因素。也就是说形成胶束的活性剂的亲油基越长,增容量也越大。

5.SR整理

所谓SR整理,是易去污(soil release)整理的简称,是使污垢不易附着在纤维上,且使污垢容易洗掉的整理,是以油性污垢为对象。

二、填空题

1.表面活性剂分子一般总是由非极性的、亲油的疏水基团 和

亲水基团 共同构成。

2.溶液浓度从小变大时,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表面上从基本是__任意自由、无一定方向的平躺__的状态逐步过渡到基本是

直立、定向排列__的状态。

3.亲油基相同时,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増溶作用的顺序是:

c>b> a__ 4.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从大到小顺序是_ b>a>c _ 5.润湿分 附着润湿、扩展润湿、_浸渍润湿_。铺展是润湿的__最高__形式。

6.一般同系化合物中分子越大的増溶量_ 越小__;烷基链长度相同的,极性的比非极性的化合物的増溶量__大__。

7.脂肪醇制备方法有: 羟基合成法、齐格勒法、正构烷烃氧化法、脂肪酸脂加氢法

8.亲水基在分子中间者,比在末端的润湿性能__强__;亲水基在末端的则比在中间的去污力__好__

9.对于碳氢链疏水基,直链者较有分支的__易__生物降解;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聚氧乙烯链,则链越长者,__越不易__生物降解。

10.乳液分离的型式,大致可分为_聚结(小滴聚结---破坏)、_乳析(聚集—乳析)、_凝聚(聚集—絮凝)。

三、简答题:

1.请解释表面活性剂为什么具有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既亲水又亲油的性质,易于在水溶液表面吸附,使表面上的水分子受到指向内部的作用力减小,即表面张力降低,产生表面活性。

2.什么叫乳状液?乳状液有几种类型?如何鉴别?

乳状液是一种液体分散另一种不相溶的液体而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乳液,根据连续相是水相还是油相而分为水包油(O/W)型和油包水(W/O)型两类。

鉴别:稀释法、染色法、电导法、滤纸润湿法。3.请举例说明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应用(五个以上)石油化工、染料工业、纺织工业、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医药等工业 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合成洗涤剂中采用的表面活性剂成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在酸性介质中加热不易分解,有优良的润湿和洗涤性能外,还克服了肥皂在硬水中生成钙、镁皂沉淀的弱点。

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不受PH値影响,水溶液有很强的杀菌力,因此常用作消毒灭菌剂。例如:用于工业循环水杀菌灭藻剂、工艺水处理杀菌剂使用的季铵盐杀菌剂Glokill OW.③特殊表面活性剂:硼化合物类,是一种近年新开发的新表面活性剂,多用于漂白剂。

④特殊表面活性剂中的氟碳类,不但疏水,而且疏油。化学性质极其稳定,耐温、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在工业上利用其特性制造既防水又防油的纺织品、纸张、皮革、高效灭火剂。

⑤硅化合物类。聚硅烷氧化物的疏水性非常突出。较短的硅氧烷链能使整个疏水性剂具有很强的疏水性。可以作为拒水处理剂,还是很好的消泡剂。

4.根据油处理剂的质量要求,所使用的活性剂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特点?

根据油处理剂的质量要求,所使用的活性剂应具备以下特点: 1)对流出油的乳化性良好; 2)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低;

3)对所使用溶剂的相溶性良好,在低温下不凝固析出; 4)生物降解性良好; 5)经济。

5.请说明乳化和増溶在农药中的应用。乳化和増溶在农药中的应用:

1).在田间使用农药时,加水容易形成乳液,稀释后可制成喷撒液的乳剂; 2).在工厂生产农药过程中,将农药原药或添加了若干溶剂的原药用乳化剂使它制成可在水中増溶的制剂;

3).制成悬浮液或悬浮液和乳状液共存的制剂。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何特点,请说出其主要产品(四个以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是:稳定性高,耐酸、碱、盐,相溶性好,表面活性高,表面张力低,cmc低,胶束聚集度大,增溶作用强,具有良好的乳化力和去污力,起泡力低。聚氧乙烯型的随温度上升有浊点。

其主要产品有:(1)脂肪醇聚氧乙烯醚(R-O-(C2H4O)n-H)。(2)脂肪酸聚氧乙烯酯(()。(3)烷基酚聚氧乙烯醚)。(4)聚氧乙烯烷基酰醇胺()。(5)多元醇类。(6)聚氧烯烃整体共聚物。

(二)公需课程作业见公需课函授学习材料,按照规定时间通过网络提交,提交时间与专业课程作业提交时间一致。

五、学习心得

2024年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思考题答案 篇3

知识产权及法律保护(公需课程)作业

学员姓名:XXX

报名序号:XXXX

说明:

初级职称学员“公需课作业”为1-8题;

中、高级职称学员“公需课作业”为7-10题;

所有学员均需按要求提交“公需课作业”。

作业提交时间:以网站通知为准。

1.已经注册商标和原产地标记发生冲突如何处理?

2.民间文学艺术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有什么区别?

3.根据最新商标法的规定,驰名商标制度有什么改变?

4.论商号权的性质。

5.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6.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侵害商业秘密的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如何规定的?

7.什么是诱助侵犯专利权?

答:诱助侵犯专利权就是指通过一定方式,教唆、引诱、帮助他人对专利权所实施侵害的行为。我国司法实践中往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8条规定: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连带民事责任。将诱助侵犯专利权人按照共同侵权人来处理的。应该说在很多情况下,诱助侵权行为可以构成共同侵权,但这仅仅是诱助侵权行为的一种情况。

诱助侵权实际应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诱助侵权行为人与被诱助侵权行为人存在意思联系,也就是事先有过沟通,这属于共同侵权;

第二,诱助侵权行为人与被诱助侵权行为人不存在之间不存在意思联络,属于无意思联系的数人侵权行为;

第三,尚没有或者难确定被诱助侵权人时诱助侵权行为人独立承担侵权责任。后两种情

况并不属于共同侵权的情况。

8..新商标法对商标相似侵权行为认定有什么修改?

答:一,明确商标案件审查审理期限。①缩短商标注册审查周期;②明确驳回复审审查期限;③缩短异议案件审查时限;④宣告商标无效的审查时限。二,简化商标权授权案件程序。①增加“一标多类”申请方式;②增加商标审查意见书程序;③完善商标注册异议制度;④增加了声音商标注册;⑤商标续展可以提前一年提交申请。

9.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答:

一、网络环境中复制权使用问题,计算机和网路普及,对传统著作权法的复制权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这是因为,在用计算机对软件等作品进行复制的时候,复制手段是计算机特有的电子复制,而承载作品的物质载体是硬盘光盘等新型载体。这种电子手段的复制行为是在传统著作权复制行为中没有遇到过的,传统的复制权如何对其进行调整就成了问题,以弹性的描述方式对“复制”行为进行界定的国家一般通过法理解释和判例方式对复制权延伸至利用计算机技术在新型载体上进行的复制。

二、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行为:①避风港规则为了保护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合法经营,也为了是法律规则有比较大的透明度和确定性,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次美国的《千禧年版权法》(以下简称DCMA),在立法中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在特定的条件下不承担责任的条款,主要以“免责条件”的形式出现,这些条款通称为“避风港”规则,其本意就是为了明晰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②“通知和移除”规则,“通知和移除”规则是指先由权利人向网络服务提供者发出通知,再由网络服务提供者移除通知中所主张的侵权的内容或是断开其链接,但其实质上是指针对“通知”行为进行移除的法律后果。③“反通知和恢复”规则,是对“通知和移除”规则的必要补充,其要求在通知内容属实的情况下,网络服务提供者如果对被主张侵权的内容不采取删除或是屏蔽措施,将构成帮助侵权。

三、作品的数字化问题作品的数字化是指将传统的作品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语言,当传统作品以各种方式被数字化之后,其就成为了1和0两个二进制代码的排列组合。数字化作品被存储在硬盘和光盘等计算机存储介质上之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对其进行无限制次数的复制。这与之前的录音等技术没有本质的区别,并不是产生新作品的基础,但是这样会加大了对著作权侵权的风险。

四、P2P技术的问题。P2P(Peer to Peer)是点对点的简称。P2P技术则可以帮助不特定的用户在一些基于P2P技术开发的软件可以使用户直接搜索并下载其他同时在线的用户存储在“共享目录”下的各类作品。

10.如何更好利用商标权和商号权的相互结合维护企业利益?

2024年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思考题答案 篇4

1.人的各种需要按其重要程度和产生的先后顺序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受人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2.一个人首先产生最低层次的需要,当这一需要满足后,才依次产生高层次的需要;

3.在同一个人身上,这几种需要可能同时存在,但由于其心理发展程度不同,占主导地位的需要也就不同;

4.人的需要带有发展、动态的性质;

5.管理人员必须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研究调动积极性问题,开展具体管理活动。

6.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

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程序有哪些? 1.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决策

2.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开发

3.职业教育课程门类开发

4.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开发

5.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开发

6.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组织

7.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选择

8.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环境开发

9.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方法选择

10.课堂层面职业教育课程改造

三、德国职业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1.动作行动理论:一切可以观察到的身体活动都可定义为行动,都作为其研究的对象,如行为主义理论。2.语言行动理论:一切行动都是可以用语言表述和传达的。3.行动调节理论:行动调节理论介于上述两种行动理论之间。二教育学理论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学习就是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与外来客观结构有机组合的过程,是学习者在社会性活动中完成自主地、有意义地建构外来客观结构的过程。

2.基于行动调节层次的工作活动分类,行动调节理论旨在探究可见的工作行动与不可见的思维活动之间的关系,试图回答在具体实施一个特定工作行动过程中,思维和行动是怎样发生的。3.行动-经验学习理,在教学实践中,经验、行动和思维是学习的三要素。经验学习理论主张,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调动学习者原有的与学习对象有关的经验,在行动和经历的过程中,原有的经验遇到新的学习内容,形成新的经验。4.范畴教育理,教育活动归根结蒂就是学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创设适当的条件和情境,建立两者之间的互动。

四、论述职业教育应怎样应对知识经济的影响

2024年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思考题答案 篇5

2012年公需科目作业

姓名:于恩媛 学号:405100110779

工作单位:肇源县人民医院

1.简述TRIZ理论的定义、核心思想、主要内容和体系架构。学习本门课程有哪些好处?

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利赫舒列尔(G.S.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Altshuller也被尊称为TRIZ之父。1946年,Altshuller开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工作。当时Altshuller在前苏联里海海军的专利局工作,在处理世界各国著名的发明专利过程中,他总是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时,是否有可遵循的科学方法和法则,从而能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解决技术难题呢?答案是肯定的!Altshuller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的未来趋势。以后数十年中,Altshuller穷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TRIZ理论的研究和完善。在他的领导下,前苏联的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TRIZ的研究团体,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有解决技术,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TRIZ理论体系。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无论是一个简单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着客观的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

其次,各种技术难题、冲突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再就是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尽量少的资源实现尽量多的功能。主要内容和体系架构:就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triz理论的强大作用正在于它为人们创造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工具。

现代TRIZ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创新思维方法与问题分析方法

TRIZ理论中提供了如何系统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如多屏幕法等;而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则包含了科学的问题分析建模方法——物-场分析法,它可以帮助快速确认核心问题,发现根本矛盾所在。

2.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针对技术系统进化演变规律,在大量专利分析的基础上TRIZ理论总结提炼出八个基本进化法则。利用这些进化法则,可以分析确认当前产品的技术状态,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3.技术矛盾解决原理

不同的发明创造往往遵循共同的规律。TRIZ理论将这些共同的规律归纳成40个创新原理,针对具体的技术矛盾,可以基于这些创新原理、结合工程实际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

4.创新问题标准解法

针对具体问题的物-场模型的不同特征,分别对应有标准的模型处理方法,包括模型的修整、转换、物质与场的添加等等。

5.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

主要针对问题情境复杂,矛盾及其相关部件不明确的技术系统。它是一个对初始问题进行一系列变形及再定义等非计算性的逻辑过程,实现对问题的逐步深入分析,问题转化,直至问题的解决。

6.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而构建的知识库

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领域的数百万项发明专利的分析结果而构建的知识库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丰富的方案来源。

我们学习TRIZ理论,可大大加快人们创造发明的进程,而且能得到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它能够帮助我们系统的分析问题情境,快速发现问题本质或者矛盾,它能够准确确定问题探索方向,不会错过各种可能,而且它能够帮助我们突破思维障碍,打破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觉分析问题,进行逻辑性和非逻辑性的系统思 维,还能根据技术进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帮助我们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2.资源有哪些类型?请为信息资源和能源资源举例。资源分为现成资源和派生资源两类:

另外一种分类方法把能源分为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信息资源、空间资源、时间资源、功能资源和系统资源。信息资源举例:

信息资源是借助系统散射场和借助经过或脱离系统的物质获得的信息。中医通过脉搏跳动诊断疾病,属现成的信息资源使用;或者根据炼钢厂加工喷溅的火花能判断出钢号和加工参数。

派生信息资源借助于物理和化学效应,将不利于接受或处理的信息改造为可以方便使用的信息。

飞行员在飞行中感到疲乏,在其腹部固定一个特殊电极,当飞机倾斜时候产生弱电压,产生腹部刺痛的感觉,减轻飞行员疲劳 能源资源举例:

性格孤僻的物理学家每周都会有一天时间邀请他的朋友到郊外的家做客,发现他家的门非常重,客人发现他家的门市一个机构,帮助他从地下排水的机构;发电厂的热水直接用于住宅取暖,属于现成的能源资源使用。3.请在下列叙述中提取技术矛盾。

每逢下大雪,机场需要用强力鼓风机来清除跑道上的积雪。如果在积雪很厚的情况下,强力鼓风机往往也不能有效地清除积雪。这里的技术矛盾是什么? 每逢下大雪,机场需要用强力鼓风机清理跑道上的积雪。但是,如果在积雪量很大的情况下,强力鼓风机往往也不能有效清除积雪。所有需要提高鼓风气流的速度,为鼓风机提高更大的动力。解决方法,我们可以用“周期性动作“原理来解决这个技术矛盾。脉冲装置让空气流按照一定的脉冲频率排除,这种脉冲气流的清雪效率是相同功率、连续气流清雪效率的两倍。4.请用技术系统完备性法则解释帆船运输系统。

2024年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思考题答案 篇6

监督工程专业作业

说明:

初级职称学员“专业课作业一”为第1-10题;“专业课作业二”为11-20题。中、高级职称学员“专业课作业”为1-30题;同时提交3000字左右“学习心得”一篇。

所有学员均需按要求提交“公需课作业”。

作业提交时间:以网站通知为准。

1、(C)称为随机现象。

A、在一定条件下,总是出现相同结果的现象

B、出现不同结果的现象

C、一定条件下,并不总是出现相同结果的现象

D、不总是出现相同结果的现象

2、有六个数据,分别为1、9、4、5、6、8、极差R是(D)。

A、5B、9C、4D、83、有六个数据,分别为1、9、4、5、6、8、平均值X是(A)。

A、5.5B、6.5C、4.5D、7

~

4、有六个数据,分别为1、9、4、5、6、8、中位数X是(D)。

A、5B、4C、4.5D、5.55、稳定过程的99.73%的产品质量特性值散布在区间内(C)

A、[μ-1σ,μ+1σ]B、[μ-2σ,μ+2σ]

C、[μ-3σ,μ+3σ]D、[μ-6σ,μ+6σ]

6、计数型抽样方案是用于对批作出判断(B)。

A、样本中含有的合格品数

B、样本中含有的不合格品数或不合格数

C、样本中含有的不合格品数或合格数

D、批质量水平

7、在(C)情况下正态曲线的形状不变,仅位置发生变化。

A、σ不变,μ不变B、σ变,μ不变

C、σ不变,μ变D、σ、μ都变

8、对数正态分布所描述的随机变量有许多共同点,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C)。

A、这些随机变量都在正半轴上取值

B、这些变量的大量取值在左边,少量取值在右边,并且很分散

C、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经对数变换后服从正态分布

D、为求对数正态变量事件的概率,可经对数变换后求相应正态事件相应概率

9、在进行数据的方差分析时,我们通常做一些假定,以下假定错误的是(C)。

A、假定每一次试验都是独立进行的B、假定每一实验指标都服从正态分布

C、假定这些分布的均值与试验的条件无关

D、假定它们的方差是相等的10、属于B类不合格品的是(B)。

A、有一个或一个以上A类不合格,同时还可能包括B类和(或)二

类不合格的产品

B、有一个或一个以上B类不合格,也可能有 C类不合格,但没有A类不合格的产品

C、有一个或一个以上B类不合格,也可能包含C类和(或)A类不合格的产品

D、有一个或一个以上C类不合格,但没有A类B类不合格的产品

11、由于(C)操作简便,实施起来不易出差错,因而在生产现场人们乐于使用它。

A、分层抽样法B、整群抽样法

C、系统抽样法D、简单随机抽样

12、不属于控制状态下生产的好处是(C)。

A、对产品的质量有完全的把握

B、生产是最经济的C、管理的安排是最合理的D、在控制状态下,过程的变异最小

13、分析用控制图的调整过程即是(A)不断改进的过程。

A、质量B、技术C、工序D、状态

14、当产品质量特性值分布的均值与公差中心不重合时,(C)。

A、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不变

B、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增大

C、不合格品率增大,过程能力指数减小

D、不合格品率不变,过程能力指数减小

15、对过程能力指数Cp值1.00≤Cp<1.33的评价最适当的是(C)。

A、过程能力充足,但技术管理能力较勉强,应设法提高

B、过程能力充分,表示技术管理能力已很好,应继续保持

C、过程能力不足,表示技术管理能力已很差,应采取措施立即改善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16、一批树脂漆規定其细度不超过60μm,实则平均值为57μm,标准差为1μm,生产过程的Cp为(C)。

A、1.67B、1.33C、1.0D、0.6717、某一生产过程,给定某质量特性公差范围为T=0.1mm,已知过程标准差=0.02,过程能力指数Cp 是(A)公式:Cp= T/(6σ)=0.1/(6*0.02)。

A、0.83B、0.9C、0.68D、0.7618、(A)检验是根据被检样本中的不合格产品数,推断整批产品的接收与否。

A、计件抽样B、计点抽样

C、计数抽样D、计量抽样

19、(D)检验是通过测量被检样本中的产品质量特性的具体数值并与标准进行比较,进而推断整批产品的接收与否。

A、计件抽样B、计点抽样C、计数抽样D、计量抽样

20、以下分别用来表示分布的中心位置和散布的大小的特征值是(A)。

A、均值、方差B、方差、均值

C、标准差、均值D、方差、标准差

21、水平对比法的应用步骤,其正确顺序是(C)。

①确定对比的对象;②收集数据;③实施改进;④归纳对比分析数据;⑤选择用来进行水平比较的项目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③⑤②

C、⑤①②④③D、⑤③②④①

22、(D)可以用来识别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寻求其解决的办法,还可用来识别潜在质量改进的机会,在质量改进活动中的用途很广。

A、PDPC法B、树图法C、网络图法D、头脑风暴法

23、改变直方图的形状可用(C)方法。

A、精确制图B、改变组距C、数据变换D、组限变换

24、如果所控制对象只有合格品与不合格品两种结果,则可以采用(B)。

A、X控制图B、np控制图、p控制图

C、R控制图D、μ控制图

25、箭条图(即网络图)由(A)组成。

A、节点、作业活动B、曲线C、变量D、矩形

26、散布图的主要作用是(D)

A、概括并表示定量数据

B、通过一段时间内所关心的特性值形成的图,来观察其随着时间变化的表现

C、直观地反映质量特性随着时间变化的趋势和走向,为决策提供依据

D、可以发现两组数据之间是相关或不相关的27、质量问题是以质量损失(不合格项目和成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大多数损失往往是由几种不合格引起的,而这几种不合格又是少数原因引起的。因此,一旦明确了这些 “关键的少数”,就可消除这些原因,避免由此所引起的大量损失。用(D)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的。

A、鱼刺图法B、直方图法C、因果图法D、排列图法

28、一项任务可以分解为许多作业,改进团队希望把各项作业进度间的依赖和制约关系清晰地表示出来,并通过适当的分析找出影响进度的关键路径,从而能进行统筹协调。此时适宜选择的工具是(B)。

A、甘特图B、箭条图(网络图)

C、过程决策程序图(PDPC)D、亲和图

29、因果图适用于(C)数据的工具和技术

A、数字B、近似数字C、非数字D、都可以

30、排列图适用于(A)数据的工具和技术

2024年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思考题答案 篇7

发布人:张冰 发布时间:2010-3-1 13:56:56 所属关联:工作通知

1、报名人员在正式报名前,应仔细阅读黑龙江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文件黑人保函[2010]29号《关于开展2010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通知》。

2、学员登录网上报名系统,按系统要求填报个人信息,上传小于50K,照片扩展名为.JPG的个人照片。

3、报名成功后,系统生成报名序号,即网上银行交易ID号,学员通过网上账户划拨交学费后,五至七个工作日经审核后,可用身份证号和密码登陆,下载报名登记表和学习材料。

4、学员通过网络函授学习,并按要求完成网络作业,上传作业后才能参加远程网络考试。

5、成绩合格后领取合格证书,携带报名登记表到培训单位和省人保厅盖章。6、2010继续教育更新培训报名系统生成序号说明(共12位)第一位:代表院校 5--黑龙江大学

第二、三位:代表各市(地)、省直、农垦、森工 00--省直单位 01――哈尔滨市 02--齐齐哈尔市 03--牡丹江市 04--佳木斯市 05--大庆市 06--鸡西市 07--双鸭山市 08--伊春市 09--七台河市 10--鹤岗市 11--黑河市 12--绥化市 13--大兴安岭地区 14--省农垦总局 15--省森工总局 第四、五位:代表 2010年为10

第六位:代表现职称 0--正高职 1--副高职 2--中级职称 3--初级职称

第七、八位代表专业科目培训专业

00-广播电视中心工程: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控系统的值机运行、维护管理、工艺流程设计、工艺系统设计、设备配置、设备安装调试、工程建设,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控系统和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生产以及与其关联的软科学研究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01-广播电视覆盖工程:从事广播电视发送、广播电视天线与电波、广播电视节目传送、广播电视接收、监测、有线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系统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研究、设计、开发及有关技术设备的配置、安装、调试、播出质量监测、工程建设等以及与其相关联的软科学研究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02-播音主持:从事各级电台、电视台(含有线台)播音岗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03-艺术:从事编剧(含作词、作家)、作曲、美术、导演(编导、指导)、指挥、表演、器乐演奏、舞美设计、舞台技术、群众文化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04-工艺美术:从事包装装潢设计、招贴广告设计、印刷宣传品设计、VI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展示陈列设计、橱窗广告设计、灯饰设计、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影视广告设计以及从事工艺美术雕刻、壁画的设计绘制、装饰品(画)的设计或制造、工艺品研制开发、草柳编织艺术、毛线编织、抽纱造型、纺织品印染、各种刺绣、陶瓷艺术品创作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工艺美术雕刻包括:玉雕、牙雕、角雕、木雕、微雕、金属雕刻、玻璃雕刻、冰雪雕塑及冰灯设计)

05-文物博物:从事文物、博物专业工作的技术人员。06-图书资料:从事图书资料专业工作的技术人员。07-出版: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08-翻译: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

09-律师:从事律师工作,并已取得律师资格的人员。10-公证:从事公证工作,并已取得公证员资格的人员。

11-档案:从事档案管理、档案利用、档案保护技术、档案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12-高校教师:在普通高等学校及成人高等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等工作的教师。

13-党校教师:各级党校(包括企业党校)、干部院校、干部培训中心等干部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14-技校教师:在全省技工学校、技术学校、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劳动就业训练中心或社会职业培训机构中从事理论课教学、生产实习课教学、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岗位上的教师。

15-中等职业学校(中师)教师:在各类中等专业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中从事教学、应用技术开发、生产实践等工作的教师。

16-社会科学研究:从事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资格的评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17-经济:从事经济管理、经济计划、经济监督、经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对外贸易、对外援助、对外贸易合作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18-会计:从事财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19-中小学教师:在普通中学、农(职)业中学、工读学校、盲聋哑学校、小学、幼儿园、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少年宫(少年之家)、少儿中心等校外办学机构及成人中等、初等学校(不含成人中专)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含教研、实验、电教、德育等)的 20-水利工程:从事水利工程的科学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生产运行等专业的技术人员(陆地水文、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河流泥沙及治河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等)的工程技术人员。

21-新闻(记者、编辑):从事新闻采编、新闻研究、新闻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2024年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思考题答案 篇8

2014学员(除中小学教师)学习要求

根据《关于开展201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通知》(黑人社函[2014]45号),特制定本学习要求。

一、新老学员学习时间要求

首先,新老学员在4月15日至5月30日期间,通过下载培训教材和教师视频讲座等形式完成24学时公需科目及48学时专业科目的学习。2010——2013年已培训过的老学员,今年只需学习2014年新教材;2014年新报名的学员除学习2013的学习内容外还必须学习2010——2013的学习任务。

其次,新老学员在学习期间要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自己专业,完成相应作业和学习体会,其中初级职称学员需完成两次作业,中高级职称学员需完成一次作业和一次学习体会(注:新老学员要分别完成所学的作业和学习体会,并分别在相应的学习的平台上提交)。

提交作业时间要求如下:

1.初级职称学员5月15日前提交第一次作业(作答第一次作业6道思考题中的1-4题);

2.初级职称学员5月30日前提交第二次作业(作答第二次作业的4道思考题);

3.中高级职称学员5月15日前提交第一次作业(作答第一次作业6道思考题中的3-6题);

4.中高级职称学员5月30日前提交第二次作业(一篇学习体会)。

二、思考题答题要求

各类学员根据自己的专业及所学课程,完成规定的思考题,要求按照思考题回答,每道思考题作答字数在100—500字为宜,完成后通过在线学习的平台提交。

三、学习体会写作要求

中高级职称学员在充分学习基础之上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在学习结束前完成一篇3000—5000字的学习体会。学习体会要求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二是学习后所获得的收获或体会。学习体会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去写,内容要充实,体会要深入,条理要清晰,语言要流畅,对今后的工作学习有指导意义,没有政治观点错误,完成后通过在线学习的平台提交。

四、成绩核定

1.初级职称学员两次作业,每次100分,总分加权,即100×50%+100×50%=100分;

2.中高级职称学员作业100分、学习体会100分,总分加权(作业40%,学习体会60%),即100×40%+100×60%=100分。

五、辅导答疑

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学习问题,可以通过辅导教师的电子邮箱发送邮件方式询问。遇到培训事务等事宜可通过学习的平台留言板及服务电话咨询。服务电话:0451-86608912、86608602、86604563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黑龙江大学培训站教学组

2024年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思考题答案 篇9

黑龙江省2011年中、高级职称学员学习心得

在此次黑龙江省2011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的学习过程中,我系统学习了TRIZ理论的内容。

TRIZ理论分为6讲,每一讲都是一个独立的标题,我现在按照次序讲一下我的学习心得。

1.第一讲是李剑锋老师讲的,创新概念。我通过学习第一次了解了什么是TRIZ理论,了解了TRIZ理论的核心理论和解题模式,学会了如何开拓了思路、走出思维惯性的误区,重新学习了创新的概念,明了了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作用,知道了我们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与国际先进国家的差距,看着一个一个案例,深深为案例中因为创新能力不足,因为没有属于自己的专利产品的大部分利润都成为了专利费而惋惜。例如:一个价值79美元的产品我们要支付45元的专利费,而我们的成本是32.5美元,我们得到的利润只是区区1.5美元。我们的人民付出辛勤的劳动,我们的国家付出了自然环境污染的代价,而我们的所得与付出完全不成正比。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创新,因为落后,落后并不止在于技术的落后,我个人认为,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落后。在学习之前,包括我很多人的认知都是,发明是发明家的工作,与我们个人无关,认为个人无法进行发明创造。这种思想直接造成了我们国家的发明创造数量与我们国家的人口不成正比,属于世界发明创造的落后国家。中国拥有12亿勤劳智慧的人民,在古代我们有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有辉煌一时的科技,曾几何时我们的国家是世界的科技最高点,我们的技术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这是我们的骄傲,然而客观来讲,这是因为我们民族的人口基数较大,按照概率来说出现发明创造的几率远远大于其他国家。但是现在为什么我们的人口仍然超过世界上的其 1

他国家,但是发明创造数量却远远不足了呢,是因为思想的固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但是浮躁的暗流也同时在涌动,没有长远的规划,人们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能专心钻研的人越来越少,有个笑话:搞导弹的不如买茶鸡蛋的。多么大的讽刺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短期利益,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钻研。现今社会还有一个弊端,这就是盗版,影碟、光盘、新技术、发明全部都成为了盗版的目标,这极大地损害了发明创造者的积极性啊,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没有人愿意发明创新,当所有人都放弃了发明创新的时候,国家民族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同时这也是对人民惯性思维的不断重复,人们的思维固化了,创新能力削弱了,我们沦为了世界的代工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获得微不足道的回报。党的17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也开始正视这一问题,这是思想的转变,这是我们改变现状的大好机会。学习了TRIZ的理论,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是发明创造者,发明也分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原料创新等等,明白了创新的形式很多,创新也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活动,随着不断的小的创新,最终会成为让人瞩目的创新。通过学习,我了解了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知识产权是现代商战的终结者,谁掌握了他谁就是最终的赢家。我们的企业如果能在世界舞台上成为最终的赢家,我们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通过学习我知道了TRIZ理论这种创新理论适合任何一个健康的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可以后天可以激发的。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培训提高的。通过学习我学习了40个创新原理、物场模型分析、技术系统进化的法则,发明问题标准解法、矛盾矩阵创新原理、物理矛

盾分离方法。

2.第二讲是于慧玲老师讲的打破思维惯性的方法,在学习这一课程过程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突破思维惯性方法的一些案例,让我茅塞顿开。9屏幕法、帮助我们多角度看待问题突破原有思维局限,在多个方面和层次寻找可利用的资源,更好的解决问题。小人法,当系统中的某些组件不能完成其必要的功能,并表现出相互矛盾的作用。用一组小人来代表这些不能完成特定功能的部件。通过能动的小人,实现预期的功能,然后,根据小人模型对结构进行重新设计。金鱼法:是从幻想式解决构想中区分现实和幻想的部分。然后再从解决构想的幻想部分分出现实与幻想两部分。这样的划分不断的反复进行,直到确定问题的解决构想能够实现为止。STC算子是对尺寸、时间和成本因素进行一系列变化的思维试验,STC算子的目的:克服思维惯性的障碍,迅速发现对研究对象最初认识的不正确,和误差,重新认识研究对象。STC算子想象对象达到的效果无限大,支出的成本无限小。STC算子不是为了获取问题的答案,而是为了解放思路,为了下一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准备。

用STC算子思考后,可以发现系统中的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这些突破思维惯性的方法,是我从来没有想到的,在学习这些方法后,对于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有很好的作用。

3.第3讲是赵亚凤老师主讲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通过赵老师的讲解,我了解了什么是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如何应用技术系统的进化法则。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不同的技术系统,他们在本质上基本都是沿着相同的演变路线不断的发展。大量发明面对的基本问题和矛盾是相似的。解决发明问题过程中所追求的科学原理和法则是存在的。大量发明面对的基本问题和矛盾解决的思路是相似的。所以得出了一个结论,产品及其技术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而且同一条规律往往在不同的产品技术领域反复使用。通过总结,提出了8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2)完备性法则3)能量传递法则4)动态性进化法则。5)提高理想度的法则6)子系统不均匀进化法则7)向超系统和微观系统进化法则。8)协调性法则。这8项技术系统进化法则,从不同角度,将技术系统进化的规律展现出来,通过TRIZ理论的整理,使我眼界开阔,更加深了对TRIZ理论的了解。

4.第4讲同样是赵亚凤老师主讲的问题分析方法,课程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从一团乱麻般的问题中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每个想要创新的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TRIZ理论给出了一个流程图,TRIZ理论把每个问题看做一个系统,寻找原因的过程就是,核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属于技术矛盾还是物理矛盾,如果是技术矛盾就按照TRIZ理论提出的40个创新原理,突破惯性思维,寻找解决办法,如果是物理矛盾就通过分离的办法进行解决。然后建立HOW TO模型,查找知识库、建立物场模型、使用物场模型的标准解法进行分析。提出初步的概念方案、在根据实际的试验修改方案,最终解决问题。TRIZ理论给出了一个技术创新的实施方法路线图,即定义问题、分析问题、优化方案、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周而复始直到问题解决。第4讲最后又着重讲了一下三轴分析法,讲解了什么是3轴:1.因果轴2.操作轴3.系统轴 以及3轴的作用,因果轴是用来发现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发现问题的薄弱点,而操作轴和系统轴是教我们如何分析找到解题资源,降低解决问题的成本。这也使我明白了为题解决的前提是,在尽可能节约资源的条件下,解决问题。

5.第5讲是孙成启老师讲的技术矛盾与创新原理,从理论上讲解了什么是

技术矛盾,技术矛盾就是为了改善技术系统的某个参数,造成了该技术系统的另一个参数发生恶化的矛盾。

解决技术矛盾必须用到的39个技术参数:1.运动物体的重量2.静止物体的重量

3.运动物体的长度4.静止物体的长度5.运动物体的面积6.静止物体的面积7.运动物体的体积8.静止物体的体积9.速度10.应力或者压强11.力 12.形状13.稳定性14.强度15.运动物体的作用时间16.静止物体的作用时间17.温度18.照度19.运动物体的能量消耗20.静止物体的能量消耗21.功率22.能量损失23.物质损失24.信息损失25.时间损失26.物质的量27.可靠性28.测量精度29.制造精度30.作用与物体的有害因素31.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32.可制造性33.操作流程的方便性34.可维修性35.适用性及通用性36.系统的复杂性37.控制和测量的复杂性38.自动化程度39.生产率为了应用方便,TRIZ理论将上述39个参数分为三类:1)物理及几何参数:1-12#、17#、18#、21#参数2)通用技术负向参数:15#、16#、19#、20#、22#-26#、30-31#。3)通用技术正向参数:13#、14#、27-29#、32-39#。这些参数大大开拓了我的思维空间,给人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然后利用40个创新原理。矛盾矩阵表、及如何运用矛盾矩阵解决问题。

6.第6讲是管雪梅老师讲的物理矛盾及其解决方法,管雪梅老师先给我们讲了什么是矛盾,矛盾分为几种,使我认识到矛盾分为,工程矛盾、社会矛盾、自然矛盾。而TRIZ理论将矛盾分为3种,物理矛盾、技术矛盾、管理矛盾。物理矛盾与技术矛盾不同,技术矛盾是物体中不同参数的矛盾,物理矛盾是物体中同一参数的矛盾,并形象的举例说明,例如:桌子又要坚固,又要重量轻。系统参数具备+参数的同时还要具备-参数,系统参数要随时间变化,还不能随

时间变化。我听完后第一感觉是怎么可能那?但是随后的课程给了我极大地触动,老师给我们讲了4种处理物理矛盾的方法:即空间分离原则、时间分离原则、整体与部分分离原则、条件分离原则。老师详细的给我们讲了这4种原则的实际运用例子。然后,课程提到了物理矛盾的解决办法,第一步,将实际问题总结成TRIZ标准问题,然后通过运算得出TRIZ的标准解决方案,在形成实际解决方案。分离原理、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关系,物理矛盾解决问题的实际例子。

在我的认知里,始终认为物理矛盾是无法解决的,听了这一课给我很大的触动,人始终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进步的,不要永远用不变的目光关注事物,要始终用怀疑的目光观察事物,用谦虚的心学习新的知识。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TRIZ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会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为祖国的富强,为人民的幸福出一份力。

2024年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思考题答案 篇10

学习道路路线设计心得与体会

通过这次道路路线设计的学习,我感触颇深,对于公路路线设计有更深的体会,在公路交通运输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根据车辆性能不断提高的特点,设计出适合现代交通车辆快速行驶的公路,是摆在公路路线设计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山区地形复杂,限制条件及影响因素多,对路线设计人员更具有挑战性,根据我几年在山区公路施工实践中的经验以及这次培训。简单阐述一下对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心得与体会。

一、线形标准的掌握

山区公路路线线形标准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道路构筑物的设置、设计、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公路建设费用。虽然有关技术标准及规范对各级公路的线形指标均有具体的规定,但所规定的各级公路所适应交通量的变化幅度范围很大,因此,在具体路线设计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具体道路的具体交通流量、各种车型构成、道路在路网中的地位与作用和未来发展前景,结合实际地形、地质条件,充分把握好设计道路的线型指标。

(一)、设计交通量在道路等级适应交通量上限附近的重要干线公路,线形指标宜高不宜低。如果地形、地质条件许可,在增加工程数量不多的情况下,线形指标可按提高一级设计速度来掌握。例如设计时速40km/h的山区二级公路,当远景设计年限昼夜交通量达到5000辆-7500辆,机动车辆比例又较大时,可按60km/h的设计速度掌握平、纵面线指标。这样,即使将来由于交通量增长而需要提高道路等级,也可以将其用作为高等级公路的半幅而不需要重建路基及各种构造物,但可以完全避免重复修建的费用及改造的困难。因为提高道路等级的改建,当旧有道路的平、纵面指标需要改造时,几乎与新建无异,而且道路等级改建提高对交通通行的干扰相当大,造成设计、维持交通及施工的诸多困难。

黑龙江省2012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二)、设计交通量在道路等级适应交通量下限附近的一般公路,线形指标要根据地形掌握,不能为了一味追求较高的地形指标而不顾工程数量的增大和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地形、灵活掌握设计标准,设计出经济、合理的路线方案,使道路的平均运行速度达到最佳值,即使采用了极限指标,也完全是一项较好的设计。

因此,在山区公路路线设计当中,如何合理掌握线形指标,路线设计者必须要对道路的交通量、车型构成、道路的重要程度以及道路影响区的路网及发展前景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二、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的采用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对曲线间直线长度做了如下规定: 直线线形不宜过短,其最小长度为:当计算行车速度大于等于60km/h时,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行车速度(以km/h计)的6倍为宜;反向曲线间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行车速度(以km/h计)的2倍为宜;当设计车速小于等于40km/h时,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对此规定,山区公路反向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一般尚可达到要求,而对同向曲线,一般则较难达到要求。对同向曲线而言,若达到规范要求,往往会使线形与地形不能相适应而造成高填深挖及自然环境的破坏,而同向曲线间直线长度“6V”规定的由来,我本人认为是从避免出现影响线型美观的“断背曲线”引来的。而“断背曲线”,是指司机同时看到的两个中间有短直线的同向曲线,多出现在明弯处,而暗弯则不易同时看到两个曲线,因为在一个曲线上行驶看到下一个曲线,并不一定会使驾驶者产生“断背”的感觉,同时在一个曲线上看到下一个曲线,更不会影响行车安全。当路线与地形地物有较好的配合时,即使是出现同向曲线间直线长度小于“6V”的情况,也并不是完全不可取的,何况假使是在设计速度为120km/h的平微区高速公路上,同向曲线间720m的距离,由 2 黑龙江省2012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于前方车辆等因素的影响,司机甚至都不一定能看清下一个曲线。因此,“6V”的直线长的规定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山区公路当路线与地形配合较好时,地形与环境本身就能起到引导驾驶员判断的作用,缓和曲线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引导驾驶者对路线的转弯方向作出判断,并且有合理的操作时间(只要缓和曲线长满足要求的话),安全问题也并不完全是由直线长度不足引起的。直线长度的最小值采用多大较为合理,可以从汽车在直线段上的行驶时间及驾驶者操作的难易程度和乘旅的舒适性来分析。

对于反向曲线,2V的直线长度对于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来讲,行驶时间是7.2s;对同向曲线,若按6V作为曲线间直线长,车辆按设计速度在直线段上的行驶时间为21.6s。显然,这两种曲线、直线组合中直线段的行驶时间都不能算短。即使两种线形直线长度均采用2V,也足能满足驾驶员作难易程度及乘旅舒适性的要求。从安全行驶上来讲、有关资料表明,驾驶人员看到不利的行驶条件(包括障碍物)的感觉反应时间为1.5s,制动反应时间为1.0s。从安全角度讲,如果司机的判断是不利的线形,即使需要停车,也仅需要2.5s的行驶距离再加上汽车制动距离,在汽车性能不断提高的今天,制动距离只会越来越短,何况相对较短的直线与曲线的组合并不一定需要停车。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驾驶人员是根据沿途地形条件、道路条件、交通条件以及自身的驾驶技术和车辆性能来选择行驶速度的,只要线形设计不会导致驾驶员产生错误判断,行驶安全应该是能保证的。而线形的美观与否不能仅从俯视的角度来看,要以道路使用者在道路上的具体感觉为评判标准,而这一感觉往往取决于线形与地形相适应的程度、驾驶员根据地形条件所选择的行驶速度需求的满足以及道路使用者的舒适感。而直线并不是满足上述条件的唯一线型,为满足直线长度的最低要求,往往会以牺牲曲线半径为代价和造成不顾地形条件的高填深挖,不仅不利于行车。而且会给沿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使道路使用者产生恐惧与不安全等心理压力。那么,用 3 黑龙江省2012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什么来决定曲线间的直线长度呢?我认为地形条件及道路使用者对行车速度、安全、舒适的基本需求应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在具体直线长度未有新的规定的情况下,根据地形条件,考虑行车安全及乘旅的舒适性,暂按2倍计算行车速度作为同向和反向曲线间直线长的极限值,可作为缓解直线长度与工程造价矛盾的一种临时方法。

三、山区公路超高值的取用

随着公路路幅宽度的增大及路肩硬化的进行,路容有了较大的提高,行车的安全感增强,在山区公路上超速行驶的车辆的比例增大,按设计车速设计的路面超高值往往不能满足超速车辆对行车舒适感的需求。在无积雪影响及纵坡不大的山区公路上,在不影响车辆行驶安全的前提下,可根据路线线形及其他具体情况提高一个设计速度等级设置超高,以使乘旅的舒适感增加。比如设计速度为40km/h的道路可按60km/h的行驶速度设置超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低速行驶车辆,最大超高值仍不得超过规范及技术标准的规定,合成坡度的最大值也必须严格按规范执行。因此,一定范围内的较小半径曲线的超高,最多只能取到规范中的最大值,而中等大小的曲线半径,由于具有汽车超速行驶的平面线形条件,加大超高不会影响到行车安全,较大半径的曲线由于加入了超高(注意,凡需设置超高的半径均需设置缓和曲线),使行车更为舒适,是完全可行的。

路线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设计工作,它涉及并影响到道路设计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山区公路,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经过反复的平面定线、纵断面设计、横断面检查、平面调整及技术经济比较,才能设计出一条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实用的路线来。目前,各种计算机路线设计软件为路线设计者提供了很多方便条件,利用数字化地形模型进行路线三维设计的软件也已投入市场,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路线设计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辅助工具。因此,设计人员可以有更多的精 4 黑龙江省2012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上一篇:简短励志名言名句下一篇:服务区餐饮招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