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设备配置管理办法

2024-09-12

大型设备配置管理办法(精选8篇)

大型设备配置管理办法 篇1

卫规财发〔2004〕47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厅局:

为进一步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制定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见附件),现印发各地,请遵照执行。

附件:

1、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

2、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第一批)

卫 生 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 政 部

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附件1: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大型医用设备,控制卫生费用过快增长,维护患者权益,促进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转发的国务院体改办等八部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大型医用设备是指列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品目的医用设备,以及尚未列入管理品目、省级区域内首次配置的整套单价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用设备。

第三条 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商有关部门确定、调整和公布。

第四条 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分为甲、乙两类。资金投入量大、运行成本高、使用技术复杂、对卫生费用增长影响大的为甲类大型医用设备(以下简称甲类),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管理品目中的其他大型医用设备为乙类大型医用设备(以下简称乙类),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有关分类情况见附件。

第五条 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必须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原则,充分兼顾技术的先进性、适宜性和可及性,实现区域卫生资源共享,不断提高设备使用率。

第六条 大型医用设备的管理实行配置规划和配置证制度。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许可证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发;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许可证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

第七条 医疗机构要加强大型医用设备使用管理,严格操作规范,保证设备使用安全、有效。

第八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性质的医疗机构。

第二章 配置规划

第九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依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编制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规划和提出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意见。

第十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省级有关部门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制定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后实施。

第十一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委托中介组织对大型医用设备的先进性、经济性和适宜性进行专业技术论证,定期发布阶梯配置入选机型,指导配置工作。

第十二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大型医用设备临床使用情况,结合技术发展和我国国情适时公布淘汰机型。

第三章 配置审批

第十三条 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审批必须遵循科学、合理、公正、透明的原则,严格依据配置规划,经过专家论证,按管理权限分级审批。

第十四条 配置大型医用设备的程序是:

一、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由医疗机构按属地化原则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逐级上报,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二、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由医疗机构按属地化原则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三、医疗机构获得《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后,方可购置大型医用设备。

第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按管理权限,从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申请受理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批复。

第十六条 申请材料及主要内容

一、新增大型医用设备

1、申请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申请机构基本情况;拟申请设备名称、规格和主要配件;相关辅助配套设备名称、数量和使用人员取得岗位培训证书情况;

2、可行性论证报告、需求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申请配置的主要理由;所申请设备的技术发展前景;在临床、科研中的作用;预期使用率;人员取得岗位资质情况;购置经费来源以及经济分析等。

二、更新大型医用设备

1、设备的更新理由、购置时间;

2、申请更新设备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复印件;

3、使用情况:包括每年的检查治疗人次,开机天数,故障停机天数;

4、对更新设备的处理意见和拟装备设备的档次。第十七条 购置的大型医用设备必须具有国家颁发的生产或进口注册证;必须按国家规定的采购方式进行采购,政府拨款资助的设备采购必须按规定实行政府采购。

第十八条 对未经批准配置的大型医用设备,发展改革、财政部门不得安排资金。

第十九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审批情况。

第二十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大型医用设备审批情况。

第四章 使用管理

第二十一条 大型医用设备上岗人员(包括医生、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要接受岗位培训,取得相应的上岗资质。

第二十二条 大型医用设备必须达到计(剂)量准确,安全防护、性能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二十三条 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收费项目,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并列入《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5—范》。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收费的作价办法,指导地方的作价行为。具体定价办法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另行制定。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收费实行市场调节。

第二十四条 严禁医疗机构购置进口二手大型医用设备。购置其他医疗机构更新替换下来的大型医用设备,必须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办理配置审批。

第二十五条 严禁使用国家已公布的淘汰机型。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和使用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同级相关部门监管;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同级相关部门监管。

第二十七条 卫生行政部门按管理权限,对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大型医用设备使用和操作规范情况以及应用质量的安全、有效、防护进行监督和评审;对大型医用设备上岗人员取得资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 县以上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负责对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时的收费价格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 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负责对政府拨款资助的大型医用设备购置的资金、投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 医疗机构要及时向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和大型医用设备的批准部门报告大型医用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应用事件。

第三十一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超规划、越权审批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其主要负责人、经办人通报批评,并有权撤消其批准决定。

第三十二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购置大型医用设备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要责令其停止使用、封存设备。处理情况应通过媒体公布。所在地价格主管部门有权没收其所获取的相应检查治疗收入,并处以相应收入5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使用淘汰机型和不合格的大型医用设备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封存该设备,吊销其《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可以责令其停业整顿;所在地价格主管部门有权没收其获取的相应检查治疗收入,并处以5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聘用不具备资质人员操作、使用大型医用设备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封存其大型医用设备,并吊销《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

第六章 附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颁布后,医疗机构需重新办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办法规定,按管理权限办理配置许可证。在本办法生效以前购置的大型医用设备,但因本地区配置总量限制仍不能取得《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发给《大型医用设备临时配置许可证》。具有《大型医用设备临时配置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其相应设备的诊疗收入按营利性机构纳税,该设备到期报废不得更新。

第三十六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和使用,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行政部门参照本办法实施归口管理,其配置规划和审批情况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十七条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印制。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第三十九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1995年卫生部令第43号发布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2:

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第一批)

甲类(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

1、X线———正电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CT,包括正电子发射型断层仪即PET)

2、伽玛射线立体定位治疗系统(γ刀)

3、医用电子回旋加速治疗系统(MM50)

4、质子治疗系统

5、其它未列入管理品目、区域内首次配置的单价在500万元以上的医用设备

乙类(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

1、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

2、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3、800毫安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

4、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

大型设备配置管理办法 篇2

1 交换设备的配置

网络交换设备的配置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的管理, 一种是利用串口实现交换设备和管理计算机之间信息传递的带外管理方式, 另一种是利用网络传递信息的带内管理方式。其中, 交换设备的带外管理方式通过设置IP地址等方式实现, 是一种初始的网络设置, 是保障带内管理配置的前提。带内管理随着交换设备的改变而失效, 这就决定了带内管理方式对带外管理方式的依赖性[2]。

Web和Telnet限制协议的出现, 是一种间接的管理方式, 是一种对IP地址的限制方式, 其中, 只有保障管理计算机与交换设备的IP地址的一致性, 才能保障管理计算机通过Web和Telnet等限制协议进行交换设备的间接管理。此外, 通过这种协议进行交换设备的管理过程中, 首先, 交换机能够支持HTTP、Telnet以及ROMON等协议;其次, 管理计算机要与交换设备设置一样的IP地址;再次, 交换设备的IP地址等参数的设备, 才能实现交换设备与管理计算机之间的信息通信, 如果交换设备的这些参数没有设置成功, 管理计算机与交换设备的Console端口连接进行参数设置;最后, 交换设备的管理权限账户已设置完成, 如果管理账户没有设置成功, 则可以通过管理计算机与交换设备的Console端口连接进行用户账号设置。只有保障上述过程的正确和完整性, 才能实现交换设备与管理计算机的配置管理[2]。

2 网络交换设备和路由设备的管理配置的协议

利用Telnet命令等间接的方式进行网络交换设备和路由设备的集中管理配置是一种明文形式传递信息的方式, 在现代网络安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具体介绍Telnet管理方式的特点, 在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利用SSH的方式进行网络交换设备和路由设备的集中管理配置[2]。

首先, Telnet作为一种带内管理模式, 是协议和服务的有机统一体, 有助于实现通过远程服务器进行用户管理, 是一种比较完善的方式, 在网络管理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中Windows95/98以后的系统多可以通过Telnet远程客户端的形式传递网络信息[2]。利用Console端口设置Telnet远程客户端, 具体步骤如下 (以Windows2000系统为例) 。

(1) 单击【开始】【运行】。

(2) 将Telnet218.26.188.15输入运行对话框中 (交换设备的IP地址为218.26.188.15) 。

(3) 对话框文字输好之后, 单击【确定】进行管理计算机与交换设备的连接。

(4) 对交换机进行参数等的设置和管理。

通过这些步骤一般能够实现交换设备的有效配置, 进一步为交换设备和路由设备间的集中配置管理提供了保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将Telnet[Hostname/port]作为Telnet命令的格式。SSH作为一种Internet协议, 有助于保证远程登录和网络服务的安全。利用SSH协议传输网络信息, 有助于实现Telnet协议和PPP等协议之间的连接。SSH协议弥补了Telnet协议明文传播的缺陷, 在压缩数据的同时, 保障了数据信息被截获后也无法被不轨人士所利用[1]。

3 网络交换设备和路由设备的集中配置管理

SSH协议在网络交换设备和路由设备的集中配置管理过程中作用的发挥, 依赖于路由设备和网络设备对SSH服务的支持, 这是保障SSH协议起作用的关键。只有网络交换设备和路由设备都能够支持SSH服务, 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具体操作[1,3]。对于能够支持SSH服务的路由设备下一步的设备步骤如下 (以思科系列交换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

第一步:通过SSH[Hostname/domain-name]的方式设置主机名和IP地址。其中, SSH的IP地址为domain-name, 主机名称为Hostname。

Router#configure terminal//进入配置模式

Router (config) #hostname hostname1//设置主机名为hostname1

hostname1 (config) #ip domain-name 218.26.188.15//IP地址为218.26.188.

通过第一步的设置实现了路由器SSH服务的设置, 其中SSH服务的启用还依赖于利用下列命令的输入, 通过这个过程会产生一对RSA密钥。这对密钥的作用就是控制SSH服务的开启和关闭。

第二步:本地认证中用户名和密码的配置如下。

hostname1 (config) #line vty 0 4//设置这个用户通过网络远程

hostname1 (config) #ip ssh authentication-retries//设置会话超时时间, 一个连接允许的尝试次数

hostname1 (config-line) #login local//设置本地登录路由器只需要输入密码, 才能够管理路由器

通过以上两个步骤, 已实现了利用SSH协议设置的网络交换设备和路由设备的集中配置管理, 已能够实现用户的安全上网。

4 结语

网络交换设备和路由设备的集中配置管理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完善, SSH协议在网络交换设备和路由设备的集中配置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从交换设备的配置、网络交换设备和路由设备的配置方式出发, 研究网络交换设备和路由的集中配置管理的具体操作。笔者认为:利用SSH协议进行网络交换设备和路由设备的配置能够在保障网络安全的同时, 实现数据压缩传输。

参考文献

[1]黄公彝.路由和交换设备的安全管理方法[J].通信技术, 2008, 41 (11) :158-159.

[2]贺文华, 陈志刚, HEWen-hua, 等.交换机配置方法与集群技术[J].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8 (3) :5-9.

大型设备配置管理办法 篇3

关键词: 影像档案 设备 视频 非线性编辑

随着摄像技术的普及以及摄像器材价格的相对下降,越来越多的基层单位使用摄像设备记录日常的公务活动。因此,影像档案作为声像档案的一个分支在档案资源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做好影像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已迫在眉睫。有感于这种需求,笔者所在单位正在进行影像档案管理设备配备的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对相关设备的考察了解,总结出本文所谈的基层单位影像档案管理流程与设备配置方案。

一、加强基层单位影像档案管理

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时代发展促使影像档案的地位日益凸显

影像档案是以图像(或配有声音)为主要记录符号的档案,它直接提供所记录下来的场景和画面,而不是通过文字描述来获得联想和想象。因此,影像档案直观的反映所记录的内容,其原始记录性和证据性作用过硬;信息传递直观性强,信息受众覆盖面广,其传递的信息不受受众文化水平的限制,更易于为普通人接受,在文化宣传上有明显作用。在当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格局下,尤其是在历史文化宣传和体现亲民文化上有重要意义。2010年宁夏档案馆就曾派人到中央新影、中国电影资料馆查找涉宁影像档案,征购到《中央访问团到宁夏》、《宁夏人的喜事》等4部1950年反映宁夏历史状况的纪录片。①加强影像档案管理可以使档案资源得到极大丰富、强化档案资源建设,还可以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声像档案的安全保管能力。

(二)加强基层单位影像档案管理,避免由摄录人员保管、移交意识薄弱所造成的重要影像保管不利

一些单位影像档案资料相对匾乏,无法逃脱“三不”(种类不全、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困境。究其原因,不是没有拍而是没存好。影像信息与文字信息不同,没有事后补救的机会,一旦错失重要历史瞬间,将可能成为永世遗憾。传统上影像资料由于载体的特殊性以及对设备的依赖性在很多单位都是由宣传、电教部门或网络、新闻中心进行管理,档案部门仅就其主动上交或可知的单位重大宣传片等进行收集保管,很多珍贵影像未能归档。通过对一些市属企事业单位的调查了解,摄录人员往往认为拍摄任务完成往宣传部门或媒体一报送用完就完了;只重视当时的新闻效应,往往不会主动顾及到今后长期的保管和再利用,甚至一盘带子长时间反复用。有时随着人员或机构的调整,珍贵影像还可能发生流失或失控,这对影像的长期保存和开发利用十分不利。

(三)加强基层单位影像档案管理和设备配备,为档案部门解决设备不足难以正常开展影像档案管理业务的尴尬局面

一些单位的档案部门苦于没有专业设备无法保证接收来的影像得到妥善保管,直到目前都没能正常开展影像档案的接收、管理工作。设备配置不足使档案部门对于影像资料监管困难、管理被动,很多重要影像因疏于存档或存档不规范而未能得到妥善保管以至于日后想再利用时找不到或没法用。有些单位即便将拍摄好的录像带或其他载体的影像资料交到档案部门,但由于缺乏设备,档案人员对于这些影像的保管无法进行有效监察,保管不当就可能造成文件损坏或文件格式、版本变化导致的不可正常读取等现象的发生。因此除了争取领导支持、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做好前端控制与相关部门做好协作之外,档案部门配置相应的管理设备十分必要。

二、影像档案管理流程中的控制要点

虽然载体相对特殊,影像档案管理工作的日常主要环节与普通文书档案的接收、保管、利用、编研、统计等各环节相类似,理解起来很容易,档案人员完全能够胜任,只是需要具体的设备来支持。

(一)严把接收采集环节,保证影像质量

因为载体和来源不同,一般常见的影像文件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以磁带为记录载体,另一类是由摄像机自带的硬盘、直录光盘或移动存储卡为载体,第三类是经过摄录人员拷贝或转换格式后的文件。为方便管理、同时符合档案管理规定中对于影像文件的要求(《北京市档案馆电子文件接收办法》中规定“影像文件以MPEG、AVI为通用格式”)从移交来源所获得的影像经过采集后,对于需要转换视频格式的文件要进行转换加工,加工后进行存储、归档,无需转换格式的可直接存储归档。

(二)安全保管、定期维护环节

影像保管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保管环境,分为硬件库房环境和软件管理系统;二是选择相应的保管设备,如光盘柜、磁盘阵列或是传统磁带;三是做好后期维护工作,如定期检查文件的可读性、倒带、复制、备份、转换等。

老式的影像磁带在保管时要注意定期检查、倒带,做好温控、防潮、防磁等工作,有条件的可以逐步转化、备份成数字文件。电子格式的视频文件由于视频编码与播放器编码不匹配等问题有时会无法正常播放,所以收集视频时对于相匹配的播放器也要适当收集、对于保管中的视频文件要注意按需转码以及相应转码软件的配备。

(三)编研和提供利用环节

影像档案的利用分为两种,一种是提供直接利用,即把所存的影像档案直接调取提供给利用者,二是对原始档案经过不同程度的后期剪辑形成符合利用需求的新影像。影像档案不同于照片和纸质文件,它所记录的是一个时间片段,而不是一个单独的时间点。在这一时间片段中的所有信息不见得在利用時都需要公布、都可以公布。举例来说就是在某个展览上受时间限制只能展示10分钟片长的影像,但原始片长可能有60分钟;某段影像档案中有一小部分不宜公开的内容提供利用前需要先剪掉;再比如为了制作一段专题反映某一领域发展变迁的视频需要从若干影像档案中截取有用的相关片段进行合并。基于这些原因档案部门需要使用剪辑设备来进行编研和提供利用的工作。

(四)做好编目、统计,进行系统管理

影像档案管理的编目、统计工作和其他类型的档案统计工作基本接近,如果业务量大用专业的档案管理软件或媒资管理系统进行为宜,业务量小也可采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的组件辅助人工管理的方式。Microsoft Office软件远比一般人想象中的功能更强大: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来创建数据库和程序来跟踪与管理信息),Microsoft Excel (数据处理程序——用来执行计算、分析信息以及可视化电子表格中的数据),对于中小型单位档案管理中的一般表单管理、分类统计、运筹计算等都可胜任。

三、基层单位影像档案管理设备基本配置与整合方案

不同单位因为拍摄器材和拍摄需求的不同所产生的影像文件有一定差别,影像档案管理的需求层次、对档案管理的经费投入能力的不同都会影响到对于影像档案管理设备的选择。一般基层单位配备应对日常工作的影像设备要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影像档案管理的特点来进行。

(一)档案工作影像管理设备的特点

出于开展档案管理目的的影像工作设备配置与普通的影像制作工作存在差异。普通影像工作以“录、采、编、播”四大流程为主,档案管理则主要涉及“采、存、编、播”。“采”、“播”是共同的重点环节,档案管理对“录”、“编”的要求相对较弱,可剪可接、加字幕、加音轨、能做简单编辑即可,但是“存”的设备一定要好。在经费有限无法对每一个环节做充分投入时,档案部门可以参考此特点对经费进行合理分配。

(二)选用非线性编辑设备

1.非线性编辑设备的技术特点

选用非线性编辑(Nonlinear Edit)系统是技术发展的趋势,而且更经济。传统线性视频编辑是按信息的记录顺序从磁带中重放影像数据进行编辑,需要放像机、录像机、字幕机、特技发生器等外部设备较多,工作流程比较复杂;但非线性编辑技术(简称非编)借助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制作,几乎所有主要工作都能在计算机中实现,所需外部设备相对简单、操作更简洁,适合档案部门采用。而且非编对素材的调用简便,无需在磁带上反复寻找、打破单一的时间顺序编辑限制,信息存储位置并列平行、可按各种顺序进行排列,与接受信息的先后顺序无关。同时,它还有信号质量高、制作水平高、寿命长、易于升级、易于传播的优势。

2.基层单位影像档案管理设备基本配置和选择建议

非编系统由软硬件共同构成。基层单位影像档案管理设备基本配置可以简化为非编软件(有时还需转码软件)+采集卡+PC工作站+存储设备(磁盘阵列、光盘柜)。通过这些基本配置足以实现档案部门对本单位日常业务中形成的影像文件的接收、保管以及编辑、调用,工作人员技术过关的情况下也可以完成档案专题短片的制作。如果库藏老式磁带数量较多则需加配放像機以完成采集工作;影像档案数量庞大的可以选择专门的媒资管理系统相配合,以实现各功能的总体控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配备如监听音箱、专业监视器、非编键盘等外围设备,以方便后期编辑预览、输出。针对不同的信号源和用户的需求层次可有不同的配置方法。比如收集来的影像信号源有高、标清之分;用户对影像加工的不同需求也会影响设备的配置——总后档案馆数字影像工作室从专业角度来看,其设备和技术力量就已达高端影像工作室水平。②

市售主流软件有AVID Media Composer、Final Cut Pro、EDIUS、大洋ME、Liquid 7、Adobe Premiere等。笔者认为价格不能作为唯一的判定因素,所谓的“广播级”、“专业级”、“消费级”分级也不能作为档案部门选择非编产品的硬性标准。消费级主要面向家庭和个人使用者,在此不做讨论。广播级、专业级的区别不在于某些特定功能,而是一些核心的硬指标。例如,专业级非编通常不具备SDI接口,数字接口多采用1394、HDMI这些消费级接口,视频处理通常采用8bit或10bit量化。当然随着技术进步,视音频的处理质量总在不断提升,比如DV50曾经是典型的广播级格式,现在已成为专业级设备的标配。广播级非编永远采用最高端的技术,提供最高质量的视音频处理;产品多以整机交付,提供整机售后服务;采用帧内压缩(4:2:2或4:4:4采样格式),多代复制性能更好;提供面向多种应用的专用功能模块,具有网络化扩展能力和严密的管理功能。专业级产品大多是提供板卡+软件,提供板卡售后服务;专业级产品只采用简化的处理方式;用户的制作流程相对简单,基本无多代复制的需求,对采样格式和GOP结构不敏感;专业级非编多使用帧间压缩(4:1:1或4:2:0采样格式);另外和广播级产品对数据安全处理级别也不同。各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以及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经过研究比对,从软件的稳定性、易操作性、对中文语言环境支持以及视、音频格式兼容性、素材模板等方面考虑笔者认为采用大洋ME系列或EDIUS系列非编软件更适合档案部门对影像档案的管理特点。他们随机支持多制式混合编辑,可在同一时间线上混合编辑NTSC 和PAL 制式素材;支持拍打唱词功能;能支持导入MOV、MTS、MPEG、P2、MXF等格式,支持导出AVI、MPEG、MOV、MXF、VCD、DVD等格式,方便按档案要求进行统一管理和提供利用。

3.整合解决方案

在档案管理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寻找合适的技术厂商做整体解决方案是最理想的状态。比如索贝的MAMSpace媒资网解决方案和大洋的iMAM2浩博声像管理系统都是不错的选择,浩博声像管理系统还在天津、呼和浩特、抚顺、长沙、武汉等地的多家档案馆得到采用,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虽然前期投入比购买前述简单方案中的设备要大,但是采用整合系统的好处是可以得到厂商的系统培训,设备之间的技术衔接也可以得到更专业的指导,便于后期维护。

在这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里,社会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对影像档案的有效管理,档案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发展,掌握影像档案的管理技术,了解影像档案的形成过程,有的放矢地争取领导支持,为档案部门配备相应的专用设备或允许档案部门与其他部门共用本单位、本系统的影像管理设备,做好影像档案的管理工作;力争将更多有价值的影像纳入档案部门的管理中,做好妥善保存、开发利用,发挥其最大效用。

注释:

①李传芳.宁夏加大影像档案征集力度[J].兰台世界,2011(1月上):41.

②耿志东,邓昌军.主动出击 开创影像档案管理新天地[N].中国档案报,2011年5月5日,第三版.

参考文献:

1.卫奕.影像档案与历史研究[J].军事历史研究,2010(增):86-89.

2.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播级系统方案[EB/OL].www.dayang.com.cn/.2011-11-11.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论证报告 篇4

卫生厅:

××省××市××医院建于××年,××年11月晋升三级乙等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和市“红十字医院”、××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分中心、××市“120”急救中心,是××市城镇职工、居民及农村合作医疗、××矿区、××公司、××医保定点医院,是市省人民医院和××一院定点协作医院、国家执业医师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设有××医学院肿瘤防治中心××分中心、××省肝胆胰外科研究所××分所、××中星司法医学鉴定所、××市传染病院。医院开设床位500张,临床科室20个,医技科室9个,职能科室12个,社区门诊4个,市重点学科4个,重点实验室1个。职工总数567人。专业技术人员479人,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41人,中级职称102人。2010年医院固定资产超过1亿元,业务收入8000万元,年门诊人数16万人次,年急诊人次2万人次,年住院病人9000人次,完成手术2400例。设有健康体检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影像中心、内镜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妇产科、骨科、四个市级重点学科,逐步建立了以脑外、肝胆、泌尿、肛肠、骨伤、肿瘤和心内、呼吸、消化为龙头的重点专科专业体系。

经过建院4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两年在省卫生厅、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先后购置了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及生化分析仪、彩超、单排CT、800MA数字胃肠机及

X光机、爱克发CR、奥林巴斯电子胃镜、电子乙状结肠镜、10人高压氧舱、血液透析机、0.35T核磁、64排CT等价值5000多万元的先进诊疗设备几十余种,使医院大型检查诊断设备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医院求发展,技术需先行。××市第一人民医院实施科技兴院战略,开展了介入诊断治疗、心脏支架植入等新技术,还将进一步开展免体外循环心脏血管搭桥术等心胸外科、神经显微外科、血管外科、肿瘤放疗等新技术、新项目。但是,市第一人民医院目前拥有的设备无法满足临床需要,而许多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必须依赖于DSA,大部分患者无赖只好转往兰州等外地大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给我市社会、家庭、患者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作为我市非盈利性政府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全市医疗卫生行业处于重要的地位,承担着××市医疗、急救、健康保健、传染病防治重任,先进设备的技术含量代表着全市的整体医疗水平的高低,随着医院在本地区知名度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扩展,嘉酒地区甚至玉门、敦煌、内蒙古额济纳旗、新疆哈密等地区的患者均慕名前来就诊,医疗业务量迅速增长,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地位逐渐形成,尤其是在作为我市医疗卫生重点学科的心血管内科更为明显,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前来就诊或被送来救治,而DSA诊断技术恰恰是我院及本地区的空白,严重影响了心血管疾病的及时诊疗救治。目前,心脏冠脉支架植入、血管

搭桥术以及微创外科领域新技术已经在三级医院开始普及,我院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力量(心血管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但是准确检查诊断的心脏血管成像技术却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也使许多急性心血管病患者失去了早期诊断和救治的时机。以上原因决定了适时引进DSA完全符合本地区的医疗需求。

为了拓宽医学影像诊疗范围,弥补现有影像介入诊治设备的不足,促进我院重点学科建设,更好的满足周遍地区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要,需配置与我院心脑血管疾病诊治相适应的DSA。DSA作为目前业内高档的心血管机,其每个系统部件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改进和提高,确保临床应用的先进性。DSA是全新一代的心脏介入机,它标志着心脏介入进入了数字化的世界,开创了DSA成像技术的新纪元。其最先进的性能参数、最广泛而有突破性的介入应用,DSA 可以做包括心脏血管疾病治疗,短时间内能够完成心脏介入,并且为临床工作开展前所未有的应用项目提供了技术保障,有利于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显著推动本地区医疗技术的进步。

我院拟购置GE的Innova3100-IQ、西门子的Avtis Zee、飞利浦的Allure CV20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均可满足临床需要,根据调查此三家市场占有率高,售后服务好。

我院放射科现有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7人,医师

4人,技师2人,其中10人均具备上岗证能力,均熟练掌握影像学设备的检查和诊断。生产厂商提供设备售后服务,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根据我院发展规划拟成立医学工程部,并引进医学工程硕士1人、介入放射学硕士和技师1人,以加强设备日常维护。

近几年我院未购买任何大型设备,单位储备里一定的资金,准备自筹资金购买一台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建设中的大楼在土建时以预留了DSA的基本设施,还需购置手术灯、监护仪等配套设备,预算购置金额20万元左右。为保证全院的设备业务收入的3%预留,用于设备维修资金,购置后争取5年的免费保修,5年后可根据设备情况购买保修。

消防设备配置规定 篇5

仓 库、车间灭火器配置标准:甲类与乙类火灾危险的生产库房灭火器的数量为:厂房每50平方米一个,库房每80平方米一个,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库房灭火器的 数量为:厂房每80平方米一个,库房每100平方米一个。(《工业安全卫生基本数据手册》第2.4.3.16点)另:设有消防栓,灭火系统的灭火器配置场所,可按下列规定减少灭火器配置数量:(1)设有消防栓的,可相应减少30%;(2)设有灭火系统的,可相应关于少50%;(3)设有消防栓和灭火系统的,可相应减少7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第4.0.5条)

灭火器配置新标准

6.1 一般规定

6.1.1 用于扑救各类火灾的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最小配置灭火级别和最少配置数量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6.1.2 配置在普通住宅的每具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可比表6.2.1、表6.3.1中所规定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小一个级别。

6.1.3 地下建筑工程(含人民防空工程、地下铁道)中灭火器的最少配置数量应按同等使用面积的同类地面建筑的规定增加50%;古建筑、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的灭火器的最少配置数量应增加100%。

6.1.4为迅速、有效地扑救高架储存设施和其它危险场所有可能发生的垂直范围的特殊火灾,可额外配置附加灭火器。如果这些灭火器不是用来满足本章所规定的最低保护要求时,可选配灭火级别小于表6.2.1和表6.3.1中规定的最小配置灭火级别的灭火器。

6.1.5 对设有消火栓系统、灭火系统的灭火器配置场所,可按下列规定减少灭 火器的配置数量:

1.对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的,可相应减少10%;对仅设有室外消火栓系统的,不作减配处理。

2.对设有灭火系统的,可相应减少30%;

3.对同时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和灭火系统的,可相应减少50%。

6.1.6 对可燃物露天堆垛,甲、乙、丙类液体贮罐,可燃气体贮罐的灭火器配置场所,不宜减少灭火器的配置数量。

6.1.7 地下建筑工程(含人民防空工程、地下铁道)、古建筑、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和大型商场等灭火器配置场所不得减少灭火器的配置数量。

机房设备配置安装标准 篇6

一、基本要求

1、在机房装修进场前,必须组织装修单位、水电施工单位、土建单位会审,确定机房所需水、电需求以及结合设备尺寸确定门高度、宽度,符合后期设备进出机房的要求;

2、核算UPS电池组、精密空调、服务器等设备重量,计算机房楼板单位面积有效载荷是否符合要求,如达不到要求,协调土建单位对相应区域进行加固;

3、设备安装前,机房必须符合如下几个标准:

(1)机房内所有装修工序已全部完成,并符合设计的要求;(2)所有线缆已敷设进入机房,并完成编号与线缆校接;(3)精密空调所需进出水已连接到指定位置;(4)所需机房配电已送至设计位置并达到功率要求;(5)机房安全卫生环境已达到设计要求;

二、机柜及控制台安装规程

1、安装前必须检查机柜排风设备是否完好,设备托板数量是否齐全以及滑轮、支撑柱是否完好等;

2、机柜安装标准:

(1)机柜型号、规格,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机柜安装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3mm,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应大于2mm。几个机柜并排在一起,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得大于3mm;两个机柜中间缝隙不得大于3mm。对于相互有一定间隔而排成一列的设备,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得大于5mm;

(2)机柜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预以补漆,各种标志应完整、清晰;

(3)机柜安装应牢固,有抗震要求时,按施工图的抗震设计进行加固;(4)机柜不宜直接安装在活动地板上,宜按设备的底平面尺寸制作底座,底座直接与地面固定,机柜固定在底座上,然后铺设活动地板;(5)安装机柜面板,架前应预留有800mm空间,机柜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600mm,以便于安装和施工;(6)壁挂式机柜距地面宜为1200mm;

(7)机柜内的设备、部件的安装,应在机柜定位完毕并固定后进行,安装在机柜内的设备应牢固、端正;

(8)机柜上的固定螺丝、垫片和弹簧垫圈均应按要求紧固不得遗漏;(9)卡入跳线架连接块内的单根线缆色标应和跳线架的色标相一致,大对数线缆按标准色谱的组合规定进行排序;

(10)端接于RJ45口的配线架的线序及排列方式按有关国际标准规定的两种端接标准之一(T568A或T568B)进行端接,但必须与信息插座模块的线序排列一致;

(11)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数据配线架及交换机设备安装完成后,标贴机打标签:注明对应房间号以及端口号。

3、控制台安装标准:

(1)控制台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控制台应安放竖直,台面水平;

(3)完整,无损伤,螺丝紧固,台面整洁无划痕;

(4)台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应可靠,安装应牢固;内部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扭曲脱落现象;

(5)控制台后面板距墙不应小于0.8m,两侧距墙不应小于0.8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5m;

(6)控制台的主电源引入线宜直接与电源连接,应尽量避免用电源插头;

三、设备安装规程

1、控制室设备在上架安装前逐个通电进行检测,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安装;

2、监视器(显示器/DLP大屏)的安装标准:

(1)监视器可装设在固定的机柜和屏幕墙上,也可装设在控制台操作柜上。但必须采取通风散热措施;(2)监视器的安装位置应使屏幕不受外来光直射,当有不可避免的光时,应采取遮光措施;

(3)监视器的外部可调节或控制部分,必须暴露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3、不间断电源施工标准

(1)不间断电源的整流装置、逆变装置和静态开关装置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内部接线连接正确,紧固件齐全,可靠不松动,焊接连接无脱落、虚焊现象;

(2)不间断电源的输入、输出各级保护系统和输出的电压稳定性、波形畸变系数、频率、相位、静态开关的动作等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试验调整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3)不间断电源装置间连线的线间、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Ω;

(4)不间断电源输出端的中性线(N级),必须与由接地装置直接引来的接地干线相连接,做重复接地;

(5)安放不间断电源的机柜组装应横平竖直,水平度、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5‰,紧固件齐全;

(6)引入或引出不间断电源装置的主回路电线、线缆和控制电线、线缆必须分别穿保护管敷设,在线缆支架上平行敷设应保持150mm的距离;电线、线缆的屏蔽护套接地连接可靠,与接地干线就近连接,紧固件齐全;

(7)不间断电源装置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应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且标识清楚;

(8)不间断电源正常运行时产生的A声级噪声,不应大于45dB;输出额定电流为5A及以下的小型不间断电源噪声,不应大于30dB。

4、接地与安全防护施工标准

(1)施工前对接地体设计位置的地下水位、土壤成分结构、土壤导电率等状况进行检查,各项检查值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2)接地安装应配合土建施工同时进行,做好隐蔽工程,室外接地极必须在场地平整前进行开挖预埋;(3)机房内接地母线的路由、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施工时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接地母线表面应完整,并应无明显锤痕以及残余焊剂渣;铜带母线应光滑无毛刺。绝缘线的绝缘层不得有老化龟裂现象;

2)接地母线应铺放在地槽和线缆走道中央,或固定在架槽的外侧。母线应平整,不歪斜、不弯曲。母线与机柜或机顶的连接应牢固端正;

3)铜带母线在线缆走道上应采用螺丝固定。铜绞线的母线在线缆走道上 应绑扎在梯铁上;

4)施工完成后所有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必须进行测量;经测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在接地极回填土中加入无腐蚀性长效降阻剂;当仍达不到要求时,应经过设计单位的同意,采取更换接地装置的措施。系统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采用综合接地网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Ω;

四、设备安装质量验收

1、设备安装质量验收表式项目:

项目名称、设备名称、安装要求、检验方法、验收结果、双方签字。

2、验收项目及标准

(1)所有安装设备必须全部进行验收。

(2)现场观察安装质量(工艺)是否牢固、整洁、美观、规范。(3)检查线缆连接,线缆到位,接插件可靠,电源线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走向顺直,无扭绞等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开关、按钮等是否灵活、安全。

(5)检查机柜、设备接地是否符合GB 50057等电位接地要求。(6)检查机柜电线缆扎及标识是否整齐,是否有明显编号、标识。(7)检查电源引入线缆是否有明显标识,引入线端标识是否明显、牢靠。

(8)对设备进行通电测试,检查设备是否运行正常。

大型设备配置管理办法 篇7

1.1 工程位置、工程量

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GGTJ-2标段都匀东制梁场地处都匀东车站DK116+800处, 桥梁架设线路起点自DK106+282, 终点DK124+385。19座主线桥梁共计预制276片组合箱梁及架设任务, 其中31.5 m梁232片, 23.5 m梁44片。

1.2 工程特点、重点及技术难点

工程特点:1) 对运梁通道中的隧道、现浇桥、路基进度节点要求高;2) 高铁箱梁结构复杂, 单体重量大 (450 t) 。工程重点及技术难点:1) 大型特种机械设备投入及管理、使用及保养、维修及安全运行是本项目的重点。2) 预制梁场临时设施须取得业主验收合格方能生产, 制梁形成生产能力后, 还须由铁道部专家评审验收合格, 获得国家许可后方能投入使用, 其评审、验收、取得许可证是本项目重点。

2 设备配置

2.1 选型原则

1) 通用性原则:考虑到与常规隧道施工、公路桥梁施工、路基施工等方面的通用性, 最大程度降低设备的闲置率。2) 针对性原则:在设备数量的配置数量方面一定要结合取证要求针对性的保证备用。3) 先进性原则:梁场的设备多数针对性比较强, 生产效率较高, 设备的技术领先性尤为重要。4) 高性价比原则:整个梁场的投入十分巨大, 设备选型必须注重性价比, 各个厂家产品功能差别不大, 分析价差的原因得出科学的选择。5) 可改进性原则:设备生产厂家的设计思路偏重普遍性, 每个梁场具体工法不尽相同, 对某些设备购置后需要进行一些适当的现场改进, 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工效。

2.2 梁场主要设备配置的要求

按照《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年1月19日公布2011年3月1日实施) 以及《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铁科技[2004]120号) 之规定, 箱梁预制的设备主要分为:钢筋机械、拌和设备、浇筑设备、养护装备、张拉/压浆设备、起移梁设备、配件加工设备、动力设备、其他必需设备。

2.3 设备的配置选型方案

1) 钢筋加工设备。目前钢筋加工主要有人工借助简单工具和简易平台加工、小型机具半机械化加工和数控中心全机械化加工三种。人工加工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 作业效率高, 成品质量不易控制;全机械化数控加工中心投入大, 效率高, 质量容易控制;借助小型机具半机械化加工虽然效率不及数控加工中心, 但投资小, 效率比人工高很多且质量控制较好。结合项目特点钢筋加工选择小型机具半机械化生产。2) 制梁设备。制梁设备主要有:模具, 混凝土设备, 张拉设备 (机具) , 养护设备, 检测设备等。各种设备的配置必须匹配, 避免造成部分设备富余, 部分设备不足, 影响整体生产效率。主要设备的计算如下:梁场的箱梁设计混凝土方量为162.7 m3, 必须在6 h内完成整个浇筑, 满足《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对混凝土搅拌站的要求。通过通用性及针对性原则对比, 2台90 m3/h的搅拌机完全能满足箱梁预制的要求, 而且在隧道等其他施工时也能满足要求。混凝土搅拌车的选择主要根据运输距离、运输量、运输时间来衡量搅拌的配置容量、数量, 搅拌站为2台, 因此, 原则上配置混凝土搅拌车的数量应为2的倍数, 方能发挥最大的效率, 考虑到浇筑过程中的阻碍因素, 选择4台8 m3混凝土搅拌车。梁场采用移动式混凝土布料机首先应满足:整体高度不超过9 m, 布料范围不小于19 m, 整机重量不大于50 t, 布料半径20 m, 吊装方便。养护设备主要指的是蒸汽养护用的蒸汽锅炉:梁场配备一台4 t/h供气量的DZL4-1.25-AⅡ型锅炉, 蒸养时采用蒸养棚罩, 蒸养棚罩钢架采用钢结构, 满足蒸汽养护要求。

2.4 提运架设备

1) 提梁机。a.提升重量、跨度选择:龙门吊额定起重量取500 t, 跨度40.2 m。b.提升高度选择:选取提梁机有效提升高度12 m。c.行走方式选择:通过对比, 轮轨式的基础费用相当高, 选择LMEH250+250-40.2型轮胎式提梁机, 该提梁机具有结构简单实用, 维护方便, 故障率低等优点, 比市面的全液压的提梁机有着明显的优势。

2) 运梁车。由于高铁施工要求相对较高, 在选择运梁车时应考虑到:a.与提梁机、架桥机的配套使用 (外形尺寸、喂梁高度、宽度、喂梁方式) ;b.运梁过程的平稳性, 液压自动找平, 线路自动修正, 超出线路自动停止;c.整车高度满足提梁、架梁的特殊要求;d.车轴数 (≥14轴线) 、接地比压 (≤0.67 MPa) 等参数满足相关施工图;e.配置足够的电气修理、机械修理及操作专业人员。

以上5点为主要考虑的因素, 整体式结构无论综合性能、安全性都优于分体式。

3) 架桥机。架桥机的种类繁多, 适应性各不相同, 在选择架桥机时主要从以下方面选型:a.与同级别的运梁车配套使用;b.适用纵坡不大于12‰、适用曲线半径不小于1 500 m、最大起吊能力450 t、主梁挠度不大于L/700;c.喂梁方式安全性、落梁方式、过跨方式, 并满足隧道口架梁及驮运过隧道;d.满足《京沪高速铁路运架设备研制技术条件》及相关施工图;e.配置足够的电气修理、机械修理及操作专业人员及易损零部件。

2.5 其他设备配置

发电机组容量选择:梁场呈纵向狭长布置, 因此需要配置两套备用电源分别满足制梁场和搅拌站区域。

制梁场区域选择常用功率500 k W的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搅拌站区域选择常用功率300 k W的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制梁场在正常供电时还需要有员工生活用电150 k W, 辅助生产用电100 k W;搅拌站区域员工用电及办公用电100 k W, 两台搅拌机同时使用增加180 k W, 则:304.8+150+50+100+218.8=1 053.6 k W。

选择两台630 k VA的变压器并联使用满足现场用电要求。

3 梁场设备的管理

3.1 管理体制及机构设置

项目部成立三个班组:钢筋班、混凝土班、提运架班;按照这三个主线班组对现场的设备进行管理, 同时建立健全各部门、班组的岗位分工、职责;明确各自工作内容、职责、要求, 使得每个岗位能达到“今天我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做多久、做到什么标准”的程度。

3.2 设备维护保养“工厂化”精细管理

1) 维护修理设备。梁场生产环环相扣, 任何环节的设备出现故障都有可能直接影响整个梁场的正常运转, 设备的维护修理将是设备管理的重点。将梁场的设备根据工作内容、价值、使用频率等划分为:一类设备、二类设备、三类设备。一类设备主要是龙门吊、提运架设备、混凝土输送泵、布料机等, 具有主要工序重点控制, 维护修理重点保障的特点;二类设备指的是普通钢筋设备、张拉压浆设备等, 这类设备具有常备零配件及时更换的特点;三类设备包括混凝土振捣棒、高频振动器等, 属于损耗大、价值低的常更换设备。其中一类设备实行日、周、月、季、年检制度, 二类设备实行周、月、季检, 三类设备实行月检。

2) 设备的现场管理。施工生产现场是梁场的“上帝”, 实行“三即三现”, 即现场作业时一旦发现有问题, 应“即刻”前往“现场”, “即席” (当场) 观察“现实”并“即刻”处理“现场”, 从而切中问题要点并产生解决问题的决策;全面开展“三全定保”活动, 即全面动员、全体人员参加、全部主要工艺设备的定期保养活动。

具体做法是, 首先对所有设备实行“三定”, 即定人、定机、定岗;现场作业时设备一旦出现问题, 现场生产管理人员及设备管理人员“即刻”前往现场, 当场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得到初步结论及处置建议, 生产管理人员立即做出决定处理问题, 实行“三即三现”的目的是最大程度降低设备故障导致的停工而影响生产的循环时间, 但是这只是治标不治本, 全面开展“三全定保”活动则是治标又治本的方法, 由于当今的设备自动化程度高, 操作工人较少, 而设备多, 有些设备也特别大, 所以一两天内单靠操作工人保养设备是难以彻底保养好的。因而就要求各个班组全员参加保养。由于全员参加, 因而更要深入、全面动员。为此, 梁场专门编写了定期保养小册子, 编制了典型设备保养视频, 各主要设备保养人经车间工人、设备员检查, 不合格者全场通报。

通过这些方式的实施, 梁场按照设备管理的“二率”“三定”管理标准进行统计, 钢筋生产班组从最初的每天生产2片梁用钢筋的产量迅速提升到每天生产3.5片的产量, 效率提高了75%;混凝土班组从最初的每片梁6 h的循环时间缩短到4.5 h, 效率提升了25%;提运架班组从最初的每天架设2片梁迅速提升到每天3.2片梁, 效率提升了60%;事实说明, 操作者对所操作的设备最了解、最熟悉、最能不断发现和揭露设备上所存在的问题, 给维修管理人员提供第一手资料, 以便使设备管理工作及维修工作不脱离现场实际, 切实做到为现场服务。“三全定保”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使设备故障率降低了46.2%, 使用率增加了近30%, 各个班组多次受到业主、集团公司的表彰,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 结语

1) 高铁梁场通过设备配置及“工厂化”精细管理, 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先进的工艺工法、管理思路, 将设备的管理落实到现场, 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有效方式。

2) 结合自身实际, 贯穿始终的就是必须满足铁道部质检中心的取证要求, 在此基础上灵活配置、优化管理、显出特色。

3) 在今后的梁场设备的发展中, 诸如适合梁场的混凝土布料设备、机械轮式提梁机等将凸显极大的发展潜力。

摘要:通过对预制梁场施工设备配置的探讨,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针对在高铁预制梁施工中经常追求高标准高配置的问题, 依照机械化、专业化、工厂化、信息化的要求, 使得梁场施工中的设备配置经济性与实用性结合找到平衡点, 以推动高铁梁场施工的新设备、新工艺、新工法的发展。

关键词:梁场设备配置,经济性,实用性,平衡点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Z].

[2]铁科技[2004]120号,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Z].

[3]周振平, 孙武和, 赵二飞.混凝土机械构造与使用维护[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

[4]魏群, 吴勇, 彭成山.常用起重机械速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5]杨家斌.实用五金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6]闻帮椿.机械设计手册[M].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北极地区航行货船的电气设备配置 篇8

摘 要:根据北极地区可能的航行条件、国际规范规则和现行船级社的要求,研究北极地区航行货船的电气设备配置要求,为船厂建造极地冰区适航货船提供电气设备配置方面的预研资料。

关键词:极地航行;东北航道;极地货船电气设备配量

中图法分类号:U662.3 文献标识码:A

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 Equipment of Polar Cargo Ships

LU Yihua, JIANG Chuanping

(Guangzhou Wenchong Shipyard Co., Ltd.Guangzhou 510725)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 equipment or facilities of cargo ships sailing at polar areas based on the polar sailing conditions, the related international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requirements of classification society.

Key words:Sailing at polar areas;Northeast sea route;Electrical requirement for polar cargo ship

1 北极—穿越冰盖的航线

北极是世界的最高极,也是沟连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新通路。温室气体排放使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对北极产生了可见影响,格棱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之间的弗拉姆海峡,其海水表面平均温度较上个世纪上升了1.9 ℃,海峡冰情由常年坚冰变为冬季约1 m厚的新冰,八月夏季时冰层能基本融化,可以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北极冰区将存在一个夏季航行时间。北极航路沟连太平洋与大西洋,能缩短东亚至欧洲和北美之间约一半的海路距离,尤其对我国具有极大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1.1 目前欧亚航线与北极航线的分析比较

(1)苏伊仕运河航线:航程约10 760 n mile,航行约35天,且运河及马六甲海峡拥堵、海盗威胁;

(2)巴拿马运河航线:航程约14 140 n mile,航行约40天,且运河及马六甲海峡拥堵、海盗威胁;

(3)非洲好望角航线:航程约12 070 n mile,航行约46天,且西风带恶劣海况、马六甲海峡拥堵、海盗威胁;

(4)北极航线(东北航道):航程约6 730 n mile,航行约22天,但只能夏季在破冰船协助下通行,船舶等级要求高、航行风险高、不可控因素多、通行管理费用高,不过综合下来仍可以节约成本与时间。

例如:

2009年7月,2艘德国货船由韩国经北方航道到达俄罗斯扬堡港,最后抵达荷兰鹿特丹,每航次/艘节省航行成本约30万欧元;2010年9月,挪威最高冰级散货船“北欧巴伦支”号经北方航线向中国运送了4万t铁矿石,航程减少1/3,时间减少8天,节省燃料费约18万美元。

1.2 未来北极三条可能的夏季航线

(1)西北航道:理论上7年中有1年夏季能通航,按目前碳排放增涨的速度,可望本世纪中叶每2年有1年能通航,具体航线为:北美洲东北部--大西洋北--格陵兰岛以西的戴维斯海峡--北极圈—加拿大东北—阿拉斯加北—白令海峡—北极圈—太平洋(日本横滨或中国港口)。

(2)东北航道:目前最可行的北极航道,可使欧亚航路较目前航线节省40%航程,2012年已有在破冰船的帮助下46次成功的商业通行记录。具体航线为:北欧荷兰鹿特丹--格陵兰岛以东的弗拉姆海峡—巴伦支海—北极圈—喀拉海—白令海峡—北极圈—太平洋(符拉迪斯托克、日本横滨或中国港口)。

(3)北冰洋航道:其航程将较东北航道节省约20%,但只有PC6以上冰级的船舶才具有理论上穿越的可能,航线具体为:

格陵兰海或挪威海--弗拉姆海峡—巴伦支海--北极点可航行区域--—白令海峡—北极圈—太平洋(日本横滨或中国港口)。

北极航线的航行风险较大,对船舶冰级要求高、动力要求更高,船舶建造成本较常规船至少高出一倍。虽然东北航道通航时间已经能达到5个月,但季节性航道影响集装箱班轮公司对成本的控制,同时对该航道还有主权争议,使单船通航成本高于苏伊仕和巴拿马运河的收费标准,而且航线港口条件较差,等这些都是穿越北极航线的不利因素。

1.3 北极航行面临的两大问题

极地航行面临的两大问题是冰情与低温,电气设计主要面对的是低温等级问题,而冰情应对措施主要是告警信息及冰山探测,PC5以上的极地船需要增加冰区雷达设备。本文从电气设计角度仅考虑北极东北航道低温情况作如下方面研究:

(1)目前电气保温、防冻、防冰、除冰较易采取的技术措施;

(2)导航、通信、照明设备的特别要求;

(3)调查能适应极地工况电气设备的供货厂家及设备证书情况。

(4)规范规则主要参考IACS的极地船规范、SOLAS第14章、DNV和俄罗斯船级社对冰区和极地航行船舶的要求。

2 北极地区环境状况

(1)冰况:冰层的厚度直接影响船舶的航行,造成动力损耗并可能危及船体结构。根据成冰情况可分为流冰、一年冰、陈年坚冰;根据冰层厚度,不同船级社的划分类似而略有不同;冰区所特有的冰山现象更是在航运史上造成过诸多重大海难事故;大范围冰区可能导致船员患上雪盲症。

(2)低温:极地的酷寒导致船体甲板结构挂冰,增加重量,影响稳性及设备的操控和运行;冰挂可能严重改变船上的通道情况,造成意外的船员跌伤、滑落、打击伤害;低温可能导致海员冻伤甚至致命。endprint

(3)烈风:高纬度海区特有的猛烈低温气旋可带来冰潮,砰击船体,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4)大雾:严重影响视线,并在船体露天结构突出部和风绳上产生冰挂。

(5)洋流:高纬度的洋流带动浮冰或冰层对海上结构物产生冰压,危害结构安全。

(6)潮汐:高潮时浮冰近岸并堆积,低潮时冰层在岸边搁浅,日积月累在岸线上形成冰脊或冰包,阻碍船舶靠岸。

(7)落雪、冰雹和暴雨:除严重影响视线外,还可能损伤设备、产生冰挂、危害人身安全。

(8)极昼或极夜:北极极昼在春分时节开始,至秋分时节结束,所以在北极地区夏季航行基本是极昼时段;若9月底仍在航,则可能遇到极夜情况。极昼/极夜即影响人的生物钟生理运行情况,也影响到视线范围。

(9)气温、海水温度与风速:北极圈内一般气温在-2 ℃以下,海水温度低于5 ℃,风速20 kn以上。

3 北极地区航行船舶的电气常规设备及措施

见表1。

4 北极地区航行船舶防冻要求及措施

(1)船舶应保证的基本性能:

船体强度;

水密完整性;

电站功能;

操舵功能;

疏排水及舱底泵功能;

压载能力;

锚绞设备的可操作性;

适航性等。

(2)船员生命安全性(救生艇、筏,走道等):

各船级社有其具体的性能划分标准,及检验内容。

(3)设备要求和区域划分:

各船级社有其具体的设备要求及区域划分。

(4)船级社一般需要审查、检验的内容:

抗冰和除冰设备的布置图及其热量标示;

压缩空气供给重要设备周边机械处所的管线情况;

抗冰和除冰设备的电气参数及信号分配;

机械除冰布置、方式及位置;

专用人工除冰工具、服装、绳索等物品的贮藏室;

进行抗冰和除冰装置试验。

(5)抗冰和除冰装置的基本要求:

作用:采取护罩和/或足够的加热能力防止结冰,或在一个可接受的时间内(如4~6小时)除掉预期厚度(比如4~6 cm)冰层的能力;

气温:低于-20 ℃,或按适航区域最低记录气温再低10 ℃。

(6)加热能力(按DNV-GL要求):

露天区域如甲板、工作平台、走道、梯道等:300 W/m2以上;上建: 200 W/ m2以上;栏杆扶手内部伴热:50 W/m;其他区域或部件:具体考虑。

(7)电路设计:

加热电缆或伴热管的布置和紧固方式要保证热量扩散到需要的设备或区域,配电箱上要求配功率或电流表,工作电路要有指示灯,电路要有绝缘监测和报警装置,操作控制装置应处于非结冰处所或带防冻装置。

5 北极地区航行船舶电气设计依据及设备厂家

5.1 参考DNV-GL船级社要求

(1)采用与船级冰级符号相适应的可在低温冰冻环境下工作的设备及材料;

(2)桥楼布置一般采取全封闭桥楼,配电加热玻璃、热空气吹扫和雨刮保证视线需求;

(3)电站功率除常规计算负荷外,增加电加热、电伴热、防冰设备负荷;

(4)除冰与抗冰系统,采取了电暖气、电伴热系统、设备自带加热线圈、蒸汽管线保温加热系统及控制与监测;

(5)极地导航系统新增加冰区雷达、卫星罗经等设备、配备自动气象站、计程仪与测深仪传感器;

(6)极地通讯设备符合SOLAS定义下A4海区对无线电设备的要求,为保障极地通讯后备手段,可根据规格书要求增加铱星电话系统和V-SAT卫星站;

(7)极地照明设备配置大功率遥控搜索灯、甲板照明设备、便携灯具等;

(8)信号设备符合船级社要求的航行信号灯、信号枪、烟花信号等,以及定位及示位用途的无线电或卫星信标器;

(9)其他设备如CCTV(闭路电视)设备等。

5.2 参考俄罗斯船级社要求

俄罗斯船级社对有抗冰能力的船舶赋予“ANTI-ICE”符号,大体要求与DNV-GL相同,但也有自己的另外规定,对甲板上电气设备、信号装置、无线电和导航设备的要求如下:

(1)无线电和航行设备的室外天线,包括鞭状天线及室外天线的匹配装置;

(2)航行灯;

(3)汽笛;

(4)OMPAS-SARSAT卫星应急示位标;

(5) 露天甲板上的主/应急照明灯;

(6)根据操作目的决定的摄像头;

(7)遥测装置和动力定位系统;

(8)安装于露天甲板的电缆,其测试温度较设计温度低10 ℃;

(9)甲板上的电机、开关和控制装置需有防冷凝加热器;

(10)甲板上无加热处所的电气设备需有较设计温度低10 ℃或不少于-40 ℃以下的检验认可;

(11)所有在露天甲板无加热处所的无线电设备需按较设计温度低20 ℃或不少于-40 ℃的标准,承受不少于-60 ℃的低温环境;

(12)所有在露天甲板无加热处所的航行设备要求同无线电设备;

(13)至少两部可从指挥位置控制的带有防冰加热功能的探照灯,可全向为锚绞、倒车和应急拖带提供照明;

(14)尾部至少2 n mile可见的人工控制的红色停泊闪光信号灯;

(15)可用尾部前进的双动船需按规则要求配多一套航行灯;

(16)桥楼、电报房、集控室、货控室、消防控制站、公共处所、病房、机修间、蓄电池间需配由应急电源供电的电暖气。

5.3 设备厂家调查

根据IACS及有关船级社的要求,大部份的设备与常规船无异,但室外或舷外传感器布置的设备应具有令船级社满意的冰区能力认可。除传统的俄罗斯及北欧国家的厂家外,国内厂家也已经或正在采取积极措施生产或开发可应用到极地环境下的设备及材料,但目前还是以-30 ℃以上的规格为主。

参考文献

[1]英国劳氏船级社CSSC报告:ICE AND COLD OPERATIONS (极地航

行), 2011/3/15

[2]SOLAS第14章,DNV和俄罗斯船级社对冰区和极地航行船舶的要求

上一篇:地球母亲就诊记作文下一篇:第3课叶子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