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人

2024-05-17

孤寡老人(共15篇)

孤寡老人 篇1

3月31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却又是一个值得回忆的日子,今天我们区医院志愿者来到新都区新繁镇问农村的孤寡老人。

早上八点半我们在医院侧门集合,乘坐医院救护车前往新繁镇。车上是红十字协会为孤寡老人准备的米、油、蜂蜜、豆奶、芝麻糊、挂面、拉车等礼物。在车上我们了解了相关的活动细则和具体的慰问路线,并和当地负责人取得了联系。

虽然去之前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当我亲眼看到时,还是难以抑制心中的心酸,为儿女操劳了大半生,如今却在应该安享晚年时或独自一人或相依为命或饥寒交迫……

有的孤寡老人住进了敬老院,有的独自居住,独自生活的老人房子里一片沉寂,房屋多半都是破破烂烂的,没有一点生气。于是,我们小心翼翼的和老人们交谈,谈论些他们愿意谈论的事情。毕竟我们不是记者,不是以强者的身份来看望他们,不是以强者的身份来给予他们同情,我们只是一个晚辈,只希望用我们的努力让老人们的生活能多一些鲜活的色彩,让老人们的生活少一些忧郁。随后,我们送上了准备好的礼物,老人们看着堆满桌子的东西,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有的只是简单的“谢谢”,“感谢党”,“感谢政府”之类的话语。

在和他们的聊天中,他们的言语让我们体会到一个孤寡老人的痛苦,一个孤寡老人的孤单,他们需要大家的关心,大家的呵护。孤寡老人最怕的就是寂寞,我们应该用那颗热挚的心来温暖老人心底的那块“寒冰”。

他们的孤单寂寞轻轻拂过我们小小的心灵:这世上不幸的人有很多,他们不能跟正常人一样享受正常的生活,每当见到别人的笑容,积在他们心底深层的忧郁又会涌上心头。

临行之际,些许难过,这是莫名的,也不想追究到底是为什么……我们真心希望社会有更多的人群能去关怀这些老人,给他们一些帮助,在此,我诚恳的呼吁大家一起去关怀一下这些老人,别再让你我成为下一个他们。

新都区人民医院

孤寡老人 篇2

一、从社会角度上分析

1.缺少可支配资源,经济来源有限。孤寡老人相较于普通老人最大的区别在于经济来源相对有限,可支配资源较少。一些孤寡老人的经济收入仅仅能满足“衣、吃、住、行”等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养老需求,如有其他意外支出则会生活拮据,捉襟见肘。匮乏的资源使得老人缺乏自信,直接影响到老人的多个方面的发展,只有基本的养老需求满足到一定程度,老人才会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2.安全感的缺失,社会支持网络的较弱。大多数孤寡老人居住在养老机构内,与外界的联系交往相对较少,甚至很多孤寡老人过着近似于与世隔绝的独居生活。这样会使老人产生厌倦心里,进行自我封闭,猜忌多疑,产生“心理上的衰老”:感官功能逐渐下降,认知能力发生变化,语言、听觉、嗅觉、视觉开始衰退,并且会伴随着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注意力很难集中,消极情绪较为强烈。

孤寡老人由于远离亲人,社会地位较低而只是其边缘化,缺乏亲人之间的关爱,较为容易产生孤独无助、无依无靠的感觉,使得老人感觉自己被孤立、被隔离,产生孤独感、异化感、隔离感。对待陌生人的主动示好既因为孤独需要陪伴和支持对此较为期待,又因为自我保护的本能,有一些抗拒和排斥的心里。在孤寡老人的内心深处,仍然渴望着得到来自他人和社会的关注与关爱,渴望有人会倾听他们的心声,舒缓内心的寂寞。

3.机构内集体化管理,老人生活自由度相对较小。由于多数城市孤寡老人会选择机构养老,而机构内的生活则相对单调乏味,机构内每日的菜品和生活安排相对固定,可选择性相对较少,自由空间狭隘。

4.对自身身体状况的忽视。孤寡老人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往往对疾病选择相对保守的治疗方法,而且对自己身体的疾病预防和观测较少关注。一方面是由于对医院和疾病的恐惧,另一方面检测时无人陪伴,使得孤寡老人对身体的定期检查较少注意。

孤寡老人作为老年社会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与其他老年社会成员相比较,孤寡老人有着较为特殊的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孤寡老人普遍有三种心里:一怕活着无人养;二怕病了无人管;三怕死了无人葬。由此就使得他们希望在日常生活重要老有所养,物质生活不断改善。其次是老有所依,饮食起居、患病医护有人照料。三要老有所乐,在精神上得到慰藉,摆脱孤独感。四要老有所葬,有人料理身后事。

二、所以,我们解决孤寡老人养老问题是应:

1.以需求为先导,区分不同服务对象。区分不同对象,实施不同的服务方式,对特殊生活困难和缺乏自理能力的孤寡老人,政府提供无偿养老服务;对生活相对困难、有一定自理能力的孤寡老人政府降低机构内的收费,政府提供低偿服务;对于有稳定收入但相对较低的孤寡老人,每月由政府补贴养老。

2.增加社会关注度,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以孤寡老人的问题与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扩大社会选产,吸引社会关注,增加社会对孤寡老人的关注度,争取社会慈善基金会和社会企业的资金支持,整合有利资源对孤寡老人生活进行切实改善。进行政购买服务,对孤寡老人进行社会工作介入,使其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并探索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3.增加社会保险、社会医疗保障政策。向相关部门提建议,制定适合孤寡老人的社会保险、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进行定期体检,身体不适需要患病就医有专人陪护。对孤寡老人患病就医实施全额报销制度,使孤寡老人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减少对患病就医的不安和恐惧。

4.大力发展社区照顾模式。社区照顾指的是将需要陪伴照顾的孤寡老人尽可能的留在他们相对熟悉的社区环境中接受照顾,进而避免其进入机构进行生活。社区照顾也可指动员全社区内一切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包括物力、财力、人力,来满足社区内孤寡老人的不同需要,以帮助他们在社区内幸福地进行老年生活。

在个案过程中,刘爷爷非常抵触在姐姐家与外甥外甥女一同过节,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人,不知如何与外甥外甥女沟通。从个案开始到结束,每次谈话结束时刘爷爷仍对我们恋恋不舍,从屋门口到楼梯口一再相送,反复强调有空常来,在结案后笔者与刘爷爷互留了联络信息,刘爷爷希望笔者在有空的时候常打电话。

像刘爷爷这样的问题在孤寡老人中会经常见到,在我国老龄化发展迅速,而且发展趋势比较特殊的时期,孤寡老人问题的解决成为社会日渐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云鹏.基于质性研究对孤寡老人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22:191-192.

孤寡老人不孤寂 篇3

他说,敬老院有120多位老人,他们有的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有的是独女户及双女户老人;还有的虽然有儿有女,但儿女出去打工了,成了“空巢家庭”,无人照顾,也来敬老院安家。这里吃饭、穿衣由政府供养,专人负责起居及日常生活料理。周口市各级计生委、计生协也给予很大的帮扶与照顾,前不久,周口市计生协送来1000元、川汇区计生协送来1000元、镇政府拿出2000元,为老人们买来健身器材,周口市计生协还送来50套棉被、蚊帐和衬衫,请来市医院的专家为老人免费体检,仅此项给每人节省80元费用,并免费送药,做到小病不出院,大病有补贴。

除此之外,市计生协还组织了志愿者,他们大都是能歌善舞的青年人,定期来给老人们谈心、读报、理发、洗衣服,并表演有声有色的歌舞。比如,有个别老人性格孤僻,刚来敬老院不适应,志愿者就找来心理方面的书籍,帮助老人诊治。同时各级领导还和院领导一起想办法,寻找老人们力所能及的致富门路,在敬老院的前院种蔬菜,在后院养猪、喂羊,老人们不但能体会到劳动的快乐,还能修身养性,愉悦心情,到了年底,除了政府发给的600元补助,还能从这些创收中分到500多元。

探望孤寡老人 篇4

员峰小学罗泳琳

俗话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优秀的小学生,就应该养成这种良好习惯,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个人要是从小就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长大后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10月21日,我们学校为了使学生能做到尊老爱幼,就组织义工队的同学去慰问孤寡老人。那位老人比其他的老人更缺少关爱,更需要关心,因为他是一位孤寡老人。出发前,老师就跟我们介绍了老人的很多情况,大家都听得很认真。在得知老人还是一位盲人,大家都觉得老人很可怜,心情不禁变得很沉重。

慰问那天,大家都早早地等候着,没有一个迟到。在下午4点30分,大家就准时出发了。路上,大家都很兴奋,同时也很好奇,想知道老人到底长得怎么样,住的地方环境怎样。一路上,大家都很有礼貌,见到长辈的问好,人们都夸我们懂事。走过一段弯弯曲曲的小路,我们终于到达了老人居住的地方——员峰村敬老院。原来,老人居住的地方还不怎样,但很整洁。老人的耳朵很灵敏,听到了人的脚步声,马上出来迎接我们。同学们走了进去,看见了老人朴素无华的住处,房间外的地面还铺满了树叶。同学们在房间里搬了一张凳子,让老人坐下。手上拿着礼物的同学,马上献上学校的一点心意。老人马上拒绝大家的好意,但大家不停的劝着,老人终于肯收下了。同学一个接一个的送上慰问品,为了让老人知道这是什么,还一五一十告诉老人这是什么东西。老人收到这么多的礼物,开心的笑起来,一个劲儿说:“谢谢,谢谢!”

同学们献上了礼物,就开始为老人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戏,让老人高兴高兴。大家为老人朗诵了古诗词,老人竖起大拇指,高兴的说:“厉害哦,真好听!”大家还唱了一首歌,老人开心地咧嘴笑起来。随后,有几个同学有竖笛吹了一首优美的歌曲。老人大概从来就没有这样开心过,笑得特别甜。表演完,老人就给大家讲起故事来。原来,老人在32岁就瞎了眼睛,至今已经89年了。老人在这里也没有什么亲戚,就一直住在敬老院。后来,一些同学就津津有味地听老人讲自己外公、爷爷的故事,还陪老人聊天呢!而其他的同学,就弯下腰捡起飘落的树叶,把地上清理得干干净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很快就到了5点钟。因为时间关系,同学们都必须要走了。同学们跟老人告别,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敬老院,返回学校。

慰问孤寡老人 篇5

一月份第五篇信息

2012年1月16日,人民路社区刘则天、王素坤、史桂岩三位民生协理员为社区的六位孤寡老人送去了区社保中心发送的礼物。

每年要到过年时,区社保中心都会为社区的孤寡老人发送春节礼物,以表一份爱心。今年人民路社区的陈宝英、胡景斌等六位孤寡老人就得到这份特殊的礼物。由于他们当时留的地址都是原来平房的地址,随着平房的运迁,他们都搬迁到楼房或者是别的地方,并且电话也都换了。这给社区的一位民生协理员带来很大的不便,他们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了这几位孤寡老人,在今天小年,为他们送去了礼物。

老人们十分感动,说虽然是孤寡,但社区和社会都没有忘了他们,感谢社区的同志。

解放街道人民路社区

慰问孤寡老人报道 篇6

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让科学发展观深入校园,2009年5月4日,机械工程学院团委组织部分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开展了“纪念五四,走出校园,投身实践,服务社区”的主题活动,在青年节这一天我们走访红星村社区,慰问了孤寡老人。在此之前我们

积极与红星村社区负责人取得联系,在他们的联络和介绍下两户孤寡老人成为我们的帮扶对象,我们给老人献上了爱心。

5月4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的红旗飘扬在艳阳之下,春风送来丝丝暖意,我们一行十四人在黑石礁广场集合。两时左右,社区负责人带领我们分别走访了两户低保老人家庭,两户老人热情的接待了我们,我们表达了团委对他们的问候并将专门购置的水果送给了老人。

在温馨的交谈中,老人对我们的到来表示了感谢,并称赞了我们。通过沟通,我们大致了解了老人家庭的基本情况,同时表示了我们的同情和关心。随后,我们承诺与两户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将在今后长期为老人提供无偿服务。

孤寡老人 篇7

一、遵路, 追求高效设计

《老人与海鸥》是一篇长文, 长课文的教学设计讲究艺术、高效, 如此才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演绎出长文的精彩。在设计教学时, 我们不可忽视“课后思考题”的价值, 因为这往往是文本的重难点所在。《老人与海鸥》课后一道思考题:默读课文, 说说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 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如若将其作为第二课时的切入点, 便抓住了全文的“神经中枢”, 可直奔教学重点。在教学时, 我们可这样展开:请快速浏览全文, 思考: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画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在有感受的地方作批注, 然后和同桌交换意见。在有效的小组交流后, 学生很容易找到“意想不到的事情”:

(1)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 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 连声鸣叫, 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 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2)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 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 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3) 过了一会儿, 海鸥纷纷落地, 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 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4)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 翅膀扑得那样近, 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教学时可用多媒体映出以上语句, 然后指名读。由于学生尚未沉浸其中, 自然读不出个中滋味, 我们可将“意想不到的事情”暂搁置, 转而提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老人究竟为海鸥做过什么?能概括地说吗?”学生不难发现:

朋友告诉我, 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 从城郊赶到翠湖, 只为了给海鸥送餐, 跟海鸥作伴。

朋友告诉我, 十多年来, 一到冬天, 老人每天必来, 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我们可追问:“老人具体做了些什么?”然后通过朗读、品味、想象、对话等形式感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至真情义。如此, “遵路识斯真”, 自然可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理想境界。

二、品味, 感悟老人之爱

如果将《老人与海鸥》看作一首乐曲的话, 课文第1~13自然段的基调无疑是欢快的。在翠湖边, 老人唤海鸥、喂海鸥、亲昵地和海鸥说话, 鸥群围着老人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奏响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妙旋律, 令人怦然心动。在教学时, 我们可围绕“老人具体为海鸥做了些什么?”将这部分内容组成四个板块来进行教学。

第一板块:讲到第3自然段时, 可以多媒体映出该段, 接着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从“呼唤”、“立刻应声而来”看出他们之间很熟悉、相互信赖。教师可因势利导:“真是一呼百应, 还有哪里写到了呼唤?”相机引导学生读出第8、9、11自然段中的相关内容。学生可能从“扫得干干净净”品出作者把鸥群吃食的样子写活了, 还可能就“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 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 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 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一句发表感想。我们可这样引导:

(1) “节奏”指音的长短、强弱, 它是音乐的灵魂。想想, 老人喂海鸥的节奏是怎样的。 (有时快有时慢。)

(2) 海鸥吃得快, 老人放得快;海鸥吃得慢, 老人——— (学生接说。)

多有意思呀!表面看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在起起落落, 其实是老人跟着海鸥的节奏边走边放。

海鸥来得多了, 吃得快了, 请你欢快的地读——— (指名读语句。)

海鸥吃得心满意足了, 老人放慢了速度, 你来读——— (指名读语句。)

(3) 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里, 你听到了——— (指名说。) (那是多么动听的音乐呀!)

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读。) (那是多么和谐的画面呀!)

让我们一起读这句——— (配乐朗读。)

(4) 这有声有色的乐谱哇, 演奏了十多年———读屏幕出示的句子:十多年来, 一到冬天, 老人每天必来, 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在这一过程中, 有配乐朗读, 有想象画面, 语文味充溢其间, 学生徜徉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第二板块:讲到第4自然段时, 可映出该自然段, 接着引导学生:“谁再来读这两句?你为什么这样读?”然后分角色读第5~8自然段。引导:听听, 他们在亲昵地说什么呢?朗读和想象, 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读中理解和感悟, 在读中触发情感, 更可在读中发展思维。

第三板块:当讲到第10自然段时, 相机映出:“谈起海鸥, 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可这样引导: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从那“生动的眼睛”里, 我们分明看到了———

学生可能会说“喜爱”。这时可追问:老人怎么说的?引导读第11自然段中“海鸥最重情意……跟我告别”、“海鸥是吉祥鸟……啧啧……”两句。

学生可能会说“思念、牵挂”。这时可追问:从哪里读到的?引导读第11自然段中“它去年没有来, 今年也没有来……”让学生接着把省略的内容说出来。

学生可能会说“企盼”。可引导读第12自然段, 并追问:老人在企盼什么呢?

以这样的读和说, 引导学生走入老人内心, 进而体悟老人对海鸥的无限喜爱之情。

第四板块:引读:这十多年来的冬天, 老人——读: (映示) 每天步行二十余里, 从城郊赶到翠湖, 只为了给海鸥送餐, 跟海鸥相伴。十多年来了, 一到冬天, 老人每天必来, 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映示“老人”图片) 再引读: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 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 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接着, 教师深情叙述:“他每月有308元的退休工资, 而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了。十多年的冬天, 几千个日子, 几万里的路程啊, 老人就这么走着来, 走着去, 只为了给海鸥送餐, 与海鸥相依相伴。在老人的心中, 海鸥就是他的———儿女;在海鸥心中, 老人就是它们的———父亲。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至此, 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已深深打动学生。

三、对话, 体验海鸥之情

如果将《老人与海鸥》看作一首乐曲的话, 课文第14自然段至结尾段的基调无疑是伤感的。翠湖边, 遗像旁, 鸥群在翻飞、盘旋、肃立、大声鸣叫, 犹如“飞动的白色旋涡”, 令人动容。教学这部分, 可选择适宜的音乐, 设计这样的导语:

十多年了, 一到冬天, 老人必来, 可有一天老人没来, 第二天也没来, 第三天, 他才步履蹒跚地来了。 (音乐响起, 画面是老人喂海鸥) 他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精神, 坐在地上, 身子弯得像弓一样。这几天, 他只吃了碗面条, 觉得好点了, 就赶来看海鸥了。可这一看哪, 竟成永别了。他的家小啊, 小得只能放下一张床, 最值钱的是一小袋面粉和6个鸡蛋, 那是打算给海鸥做鸡蛋馒头的。老人去世了, 朋友们把他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 带到了翠湖边,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接着将前面暂搁的“意想不到的事情”重新呈现:

(1)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 围着老人遗像翻飞盘旋, 连声鸣叫, 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 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2)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 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 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3) 过了一会儿, 海鸥纷纷落地, 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 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4)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 翅膀扑得那样近, 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这回我们要引导学生细心地入情地读, 仿佛自己就是鸥群中的一只, 走进海鸥的内心深处。

我们知道,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学生细心品读“意想不到的事情”的四句话后, 我们可为学生构建对话的平台, 让他们进到特定的情境中。如:

(1) 海鸥哇, 你们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 连声鸣叫, 究竟为何?

(2) 海鸥哇, 你们为什么急速扇动翅膀, 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

(3) 海鸥哇, 你们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 肃立不动, 在想什么呢?

(4) 海鸥哇, 你为什么要扑过来, 扑得那样近?你大声鸣叫着, 在呼唤什么?

这一情境体验, 能使学生与海鸥合为一体, 在体验中发展思维, 在感动中润泽心灵。教师则作如下小结:

哦, 海鸥, 我品到了你的焦虑, 你的悲痛, 你的无奈, 你对老人无限的敬爱, 你的万般不舍!

啊, 我终于明白了:这样的“意想不到”, 缘于老人对海鸥的倾情付出;这样的“意想不到”, 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四、练笔, 抒写感动之情

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 在与文中人物合一的情感体验中, 感动之情会在心间不断地升腾, 此时, 是引导学生练笔, 将个性化的感悟记录下来的好时机。教师可这样深情地引导:

孤寡老人的贴心人 篇8

走进新干县金川镇敬老院,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干净整洁的巷道,美化的休闲健身广场,绿树成阴的休闲亭,房前屋后花草满院,俨然一幅城市小区优美的画卷。老人们满脸喜悦地说:“这都得感谢邹院长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生活居住环境,他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今年59岁的邹宗根,于2002年辞去新干县金川镇水么村支书的职务,来到金川镇敬老院任院长。每当谈到邹宗根,老人们都会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好儿子”。邹院长为院内每位老人建立了个人档案,掌握了每位老人的生活起居特点及健康状况。他经常晚上到老人的房间谈心、拉家常,对情绪不好的老人,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细心劝说引导。看见没盖好被子的老人,他总是亲自帮老人盖好被子,用手伸进老人的被褥试试是否暖和。早晨他还经常帮手脚不便的老人整理被子。每年除夕,邹院长都要陪同老人一起守岁,直至老人们睡了才回家。对待去世的老人,他更是像亲生儿子一样给料理后事。2005年12月的一天晚上,80多岁的涂桂金老人去世,邹宗根一直守在老人身旁,并与老人的亲人一道料理后事。2008年正月十四,老人张保女病逝,其亲戚来后,谁也不愿去抬老人的遗体,邹院长二话没说,亲自将老人抬到吊唁间,处理好相关事宜后,又亲自送老人到火葬场火化。院里老人们都眼含泪水说:“邹宗根比自己的儿子还要好。”

邹宗根以前学过医,当过赤脚医生。他充分发挥特长,经常为老人诊断病情,买药治疗,使老人免受疾病之苦。2009年11月初,张细女老人残疾的脚出现脓肿,邹宗根亲自到药店买来药,张细女吃药3天后便痊愈。78岁的陈水生老人,经常胆囊炎复发,每次邹宗根都及时用车送老人到医院治疗。像这样悉心照料老人的事,邹宗根自己也记不得有多少次了。

邹宗根常说:“一个好的敬老院,只解决老人们的吃、穿、住、医还不够,还必须解决老有所乐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老人们精神充实,延年益寿。”

为了把敬老院办成老人们的乐园,邹宗根争资金、拉赞助,建起了一个占地500多平方米的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小广场,并根据老人的身体特点和个人喜好,组织开展有益老人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每年,邹宗根还邀请县老年大学艺术团、幼儿园文艺队到敬老院演出,请老师到院里教老人们做健身操,跳健身舞。现在,老人们每天上午做一次健身操,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活力。许多老人说:“敬老院成了我们的乐园。”

在农村,70多岁的老人成婚是少见的。金川敬老院两年内就有两对老人先后在邹宗根的牵线搭桥下喜结良缘。目前这两对老人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当问到是什么使他们走到一起时,老人们都说:“是邹院长这个媒人做的好事。”

新干县金川镇敬老院多年被评为全县先进敬老院,2009年被县综治委评为“平安敬老院”。邹宗根先后被评为市、县优秀政协委员,多次被评为县、镇优秀共产党员。

看望孤寡老人作文 篇9

来到居委会,我打量了一下,发现连我一共有九位学生参加这次的活动。到了时间,一位阿姨发给了我们每人一个白色鸭舌帽,帽檐上写着“小小志愿者”六个鲜红的字。我们九人分成了两组,一班五个人一组,我们班三个人加上一对兄弟一组。接着,我们拿好礼品,分别赶往各自的目的地。在两位阿姨的带领下,我们出发了!

一路上,我们忍着烈日,不一会儿穿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来到了中学。我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正想向前走,阿姨却提醒我走错了,我尴尬地笑了笑。我们走到一个不起眼的小路上,一直向前走去,走了好一段路,我们走进了一条阴凉的巷子里,两边都是人家,住得也很简陋,一个木门,一个灶头,一些必须的日用品,就组成了他们的家。当我们赶到老奶奶家时,却发现木门紧闭着。门对面的邻居们告诉我们,老奶奶正好去常熟了。“啊?这么不巧啊?”我们遗憾地说。一位阿姨想了想,说“那我们就把礼品放在你们这吧,请你们等她回来的给她。”“没问题!”一位大姐姐不假思索就答应了。我们拿出两瓶果汁,又拆了带来的一箱八宝粥拿出六瓶,一起放在了桌上。接着,我们又继续出发了。不一会儿,我们就赶到了目的地――大义老菜市场。我们进了一个院子,上了二楼,有一对老夫妻住在这儿的一间小房间里,他们子女都出去发展了。我们走了进去,拿出礼品送给了他们,他们可开心了,也许是因为不善言辞,他们只是不停地说着:“好,好,好!谢谢你们了!”我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最后,我们拍了照,回到了家中。

慰问孤寡老人作文 篇10

今天,天气真热,妈妈说:“辰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我说:“去什么地方啊?”妈妈说:“到了你就知道了!”妈妈还跟我去买了葡萄、西瓜、红枣、白木耳,到底是去哪里呢?

不一会儿,我们走来了一幢破旧的老房子前,我们轻轻地敲了门,给我们开门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这时我才知道,妈妈是带我来慰问这位孤寡老人的。

看见我们,这位老奶奶显得很激动,她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妈妈和老人亲切地聊开了,我和同学也一起陪着老奶奶说着话。谈话中,我知道,这位老奶奶很可怜,她没有亲人了,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在这里,平时也很节约,吃的很少,这么热的天连空调都舍不得打开呢,听到这些我心里也很难过。我决定,以后要经常来看这位老奶奶。我也更希望大家都来关心这些孤寡老人,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给他们带去温暖。

杨玉兰:情系孤寡老人18载 篇11

18年前,在家务农的杨玉兰,夫妻和睦,孝敬老人,是乡里的好榜样。镇政府新建敬老院,镇领导找到她,动员她到敬老院照料老人。她和镇干部来到敬老院,望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孤寡老人,直觉鼻子发酸,毅然决定照料这些老人,她说:“既然政府相信我,我一定把他们照管好,我吃什么,他们就能吃什么。”

第二天,杨玉兰丢下还在读小学的女儿,背着幼小的儿子,带上自己的棉被住进了敬老院。刚开始,敬老院条件差,靠政府补贴根本不够用,她就把丈夫叫来,把敬老院周围的空地挖出来,起早贪黑的种上白菜、玉米等粮食蔬菜,还饲养了两头猪,让老人们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节省下来的菜钱的,则给老人们买营养品。每逢过年杀了年猪,她就给每个老人添置新衣裳,换上新被子,十几个老人高兴得直流泪。18年来,杨玉兰没有回家过一个团圆年,18年中,她饲养了40多头猪,却从来没有拿一斤肉回家。

敬老院的老人年龄都比较大,身体多病又无儿女照顾。她说:“到了这里,他们就是我的老人,我就是他们的儿女。”她记住每个老人的生日,每逢老人过寿时,她总是炒上几个好菜,让大家一起为老人祝贺,老人们对这事感到特别舒心。

野鸡坪村的田玉翠老人,经历了多次婚姻,丈夫都先她而去,她性格变得古怪,旁人很难与她沟通,继子女也不愿与她生活,无奈之下她进了敬老院。可进敬老院不久,她就瘫痪在床了,一向好强的老人,想到自己一生坎坷不平,晚年又这样孤苦无助,便想到了轻生。杨玉兰对老人说:“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到了这里,我就是你的女儿。”她每天早上把老人扶起洗脸、梳头、喂药、喂饭,随时侍候她大小便,天气好时,她就抱着老人在院里晒晒太阳,让老人不感到孤独。在田玉翠老人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杨玉兰不仅要照料好院里其他老人,还要尽可能陪着这个风烛残年的孤苦老人,直到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

安坪村的姚绍清老人来到院中两个月就瘫痪了,每天大小便都拉在床上,他觉得不好意思便想搬回家去住。杨玉兰想,他回家没人照顾,便劝慰老人,让他另0担心。于是,她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给老人换上干净床单。有时天下雨,她就生火把床单烤干。几年过去了,老人依然健在,自己还能坐上轮椅活动了。他逢人就说:“我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今天,谁说我没有儿女呀!”

怀念穆欣老人 篇12

当《新闻爱好者》杂志即将走到25周年的日子, 而我, 不日也将走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的时候, 去看看他老人家的想法, 也就越来越强烈。

可是, 当我打开电脑, 想查一查有关他的一些资料时, 看到的却是他老人家已经仙逝的消息。

一时无言, 只有内疚、惭愧、自责、遗憾!

从电话中有力的声音, 从照片中的神态, 从来信和赠书签名的笔力, 我总觉得他是一位非常健康的老人, 哪怕再推后三年五载, 也总有机会去看看他老人家的。也没听说他老人家患什么疾病, 何而就溘然长辞了呢?

也许是上天有意惩罚我的懒散和拖沓, 故意让我们缘悭一面, 给我留下终生的遗憾。

我敢说, 在《新闻爱好者》25年的历程中, 他是给予这本小小的刊物关注、支持最多的名家、大家之一, 而在和他交往的过程中, 你从来也感受不到一点点他的“名家”、“大家”的影子, 他就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一位饱经磨难而又矢志不渝的共产党人, 一位著作等身而又淡泊名利的新闻记者。他的笔耕不辍, 求真务实, 在讲述自己亲历的重大史实的同时, 也会在不经意间用他的品德学风来感染你;而你要求他什么, 他也总是有求必应, 甚至超过你的预期, 默默地为你做些什么。

前些日子, 我曾在电脑上登记他赠送给我的著作:

《劫后长忆——十年动乱纪事》 (40余万字, 1997年, 香港版) ;

《陈赓大将军》 (约54万字, 1999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续范亭传》 (33万字, 1998年, 华夏出版社) ;

《隐蔽战线统帅周恩来》 (约38万字, 2002年, 中国青年出版社) ;

《王震传 (上册) 》 (约41万字, 1999年, 当代中国出版社) ;《王震传 (下册) 》 (31万余字, 2001年, 当代中国出版社) ;《历史巨变中的周恩来》 (约27万字, 2001年, 中国青年出版社) ;

《述学谭往——追忆在光明日报的十年》 (60万字, 2006年12月, 东方出版社) 。

……

这些著作, 摞起来已经盈尺, 加起来已经超过320多万字。还不包括他的其他著作———我不知道他一生写下了多少文字;我也不知道, 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 一个备受“文化大革命”摧残的老人, 是以怎样的热情和精力来撰写这些著作的。而每次赠书, 他都十分工整地写下“惠存”、“惠正”或“惠纳”的字样, 显示出他的一丝不苟和临事而敬的作风。看得出, 邮包也是他自己打理, 他一笔一画地将我的地址、单位、部门写得清清楚楚, 从无一笔的涂改或潦草。这使我感动, 感动得有些“受宠若惊”!

摩挲这些著作, 睹物思人,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告慰这位可爱的老人, 应该怎样抚慰自己的心灵。说起来, 我知道“穆欣”的名字, 还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那时, 我刚上初中一年级, 是毛主席号召起来造反的“红卫兵小将”, 而他时任《光明日报》总编辑, 还是“中央文革”的成员。后来由于得罪江青、叶群而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关入监狱八年 (1) , 被搞得家破人亡。而他却根本不知道祸因何起。我们到北京“串联”的时候, 穆欣的名字已经被打上了黑×, 从“传单”、“大字报”中知道他已经被“打倒”, 已经成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在那个年代, 各个层次的干部、名人都在一个一个地被“打倒”;“被打倒”已经成为一种革命的“常态”。他和我“风马牛不相及”, 即便有“十六杆子”也打不着, “站着”或“被打倒”, 都不会引起我的特别关注。更不会想到几十年后我的工作会和他联系起来。

1989年, 有了一次和他老人家直接接触的机会:

河南省地方志的同志委托王继德同志和我采写两个人物的传记, 一个是时任新华社社长的穆青, 另一个便是这位穆欣老人。那时, “六四”事件刚过, 北京还不是十分平稳。考虑到种种不便, 上了火车之后, 继德和我商量, 我俩只采写穆青同志一人, 而把采写穆欣的任务转交给已经在北京居住、生活的老记者袁漪同志。

这样, 和穆欣老人的会面就失之交臂了。

那次, 袁漪除了完成穆欣传的任务外, 还撰写了《一辈子的事业———访名记者、著作家穆欣》一文, 刊发在1990年的《新闻爱好者》杂志上, 这是后话。

而我和穆欣老的文字之交, 则始于上世纪的90年代初。

那时, 《新闻爱好者》改版, 强调“新闻性、广博性、实用性”的概念, 想把视野搞得宽一些、高一些。有路子的编辑就把触角伸向京沪一些有名的人物。

通过刘玉梅女士向穆欣老人索求来的一篇长稿子, 内容是关于上世纪60年代怎样批判杨献珍的“合二为一”理论的。

毛泽东提出“一分为二”的观点, 康生不允许党内、国内有一星半点儿的不同意见。他借机把学术问题当做政治问题, 把杨献珍这个老革命当做反革命往死里整, 在全国展开批判和批斗, 这在当年是影响深广的一件大事。

由于经历特殊、地位特殊, 穆欣老人最有资格回顾这件事情。他的长文《“合二为一”批判的来龙去脉》讲的就是这件事情。

这篇长稿经与他老人家商量, 删削以后发在1994年《新闻爱好者》第四期上。那一期正逢《新闻爱好者》出版100期, 还发了王君超同志访问陆定一的文章;两文均为本刊增色不少。

但是,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不是他的稿件本身, 而是他对待我们处理他的稿件的态度, 那种平和的心态、那种对编辑意见的尊重, 真使我们这些小编辑感慨良多。事后, 我写了《站在作者的肩膀上——从一篇稿件的处理说起》一文, 叙述这篇稿件的编辑过程和心理感受, 表达对穆欣老的敬意和处理名人大家来稿应持的态度。文章在内部印了100多份, 考虑到种种情况, 始终未曾公开发表。

以后, 穆欣老就不断有重要的稿件惠赐我们。诸如《毛主席和光明日报》、《大公报何以成为中共党报的劲敌?》、《在进军中原的日子里——陈谢大军渡河前后日记摘抄》、《老编辑黎丁的奉献精神》等, 都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

记得2001年第四期《新闻爱好者》杂志在头条发表了他的那篇《“我是硬着头皮看下去的”——叶圣陶对一篇头条新闻的剖析》, 时任河南日报总编辑的杨凤阁同志看到杂志后即刻给我打电话, 极力称赞这篇文章的内容, 谈他对时下编辑记者文字基本功的看法, 谈这篇文章的针对性, 谈他对叶圣陶改稿的推崇和当年光明日报的“较真儿”, 等等。凤阁老总是新闻出版界的行家里手, 他的学识修养和为人, 都让我敬佩。一篇稿件能让他看在眼里, 并兴奋地打来电话谈一番感受, 着实也让我自得了好一阵子。

穆欣老为什么愿意将他的作品给我们发表?我想, 这除了他的胸襟品德和对家乡关注的原因外, 还有编者作者之间的赤诚相见, 互相尊重。我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充分得到了他的理解和信任, 没有一点儿压力和顾虑。这比处理某些自视甚高的“小名人”或“小领导”的稿件要自由得多、轻松得多, 因而也就能使我根据我们自己所处的环境, 根据我们自己面临的实际和读者对象的实际, 来决定取舍。因而, 也就能发挥我自己的编辑水平。有时, 一篇稿件的处理过程, 就变成了自由的笔谈。这些“笔谈”, 多数是谈稿件的, 有时也会涉及时下的新闻出版政策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混乱现象。比如, 关于大公报那篇文章 (2) , 他至少给我写来四封信:

祥科同志:

好久没有联系了。

收到贵刊第四期, 见刊出拙文, 可否请多寄几本来。

前时见贵刊连载关于传记作品不真实的揭露 (围绕乔冠华及其他涉及外交方面的人物) (3) , 觉得很好。我是一直认为真实是传记的生命, 就像新闻必须真实一样, 是不容改变的铁则。

明年是大公报创办100年 (但它有几个不同时期, 立场不同, 现时香港还出的张季鸾等办的这张大公报是1926年开始。只75年。人们爱胡子眉毛一把抓, 常凑整数) , 有些该报旧人和崇拜者鼓吹纪念, 有的党史刊物也在不分青红皂白地跟着瞎吹。我觉得遇到有关这方面的稿件, 似可多加考虑。有些人主张用大公报的“洋气”“传统”代替“土气”的党报传统。我看是代替不得的, 代替了就会失去社会主义属性。我在新辑的一本书中写了一篇《中国命运攸关的三次论战——周恩来领导党报和〈大公报〉的三次交锋》, 连附录约七八万字, 是为这个报纸“小骂大帮忙”的拥蒋反共本质作“注释”的。印出后当送请看看。此文不是谈它的整个历史, 我的本意也不全面否定大公报, 而是从这三次论战看它的本质。评价一个人要看大节, 看他在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的立场和表现;看一个报纸、刊物也要看大节, 看它在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的立场和表现。这个报纸在新闻业务和经营管理方面还是有长处的。

又扯远了。即祝

编祺

穆欣

2001年4月24日

祥科同志:

日前刚致一信。现已拿到前函讲到总理领导党报和《大公报》三次论战的最后清样, 我想还是寄给你看看。写作此文的目的前函已经讲过, 此文从最初的初稿至今, 已有二十多年。其间改来改去, 在两三个地方发表, 都因“限于篇幅”, 未能刊登全文 (那时收集到的资料也没这样多) 。现在书印数少, 而且我们的同行很多人不买书、不看书 (但有的看新闻业务书刊) , 所以若能在新闻刊物上刊登一次, 让同行们看看, 对于打破某些人散布的大公报的“神话”是有作用的。因此, 请你一边看看, 有何意见也请告知;一边考虑一下, 可否今年秋后在贵刊上转发一下?如果转发, 我还可以提供周总理在重庆, 以及文章涉及的陆定一、郭沫若的照片。

收到请一定复信, 你们习惯是不大爱写信及时给人一点信息的。 (一笑)

即祝

编祺

穆欣

2001年4月28日

祥科同志:

昨夜所写复信刚付邮后, 即接贵刊第十一期。其中未见续刊拙文末节, 亦未见说明。今年贵刊只剩一期, 不知是否安排在末期刊出 (当不会拖至明年) ?深恐编者裁去末节, 致成有头无尾文章。末节为全文结尾, 至关重要;不讲大公报的《新生宣言》及其转向人民立场、继续出版的事实有欠公道;文尾的《附记》也是必要的, 声明不是全面从各方面否定该报, 只讲三次论战。因你两信均未提及此事, 故此特函相询。也许只是多虑。即祝

编祺

穆欣

2001年11月19日

信末, 穆欣老又补加了一段文字:

因贵刊系从文中各节小标题连载, 未标主题。如果有人对末节原题感到“厌倦”, 也可改作《党报和〈大公报〉间的三次论战的因由》, 而在开头加:“党报和《大公报》间的三次论战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自成一段。然后接原文各段。当然, 如无此种情况, 即不必多此一举。末节刊完, 似应有“全文连载完毕”一类字样。

这些来信反映了一个老前辈的拳拳之心, 反映了他的负责精神。真是“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令人感动。我们一般都尊重他老人家的意见, 同时, 也激发起自己的责任心, 根据本刊的特点, 积极主动地处理他的来稿, 有些小的文字改动也及时告知。但是, 有一篇长文, 是我主动提出要刊发, 他也曾几次修改, 可最终没有公开发表。这就是《揭开江青“后院”的内幕——剑拔弩张的“中央文革小组”》。此中原委, 不用细说。他的诸多来信和这篇稿件, 是他给予我的宝贵财富;这篇未发表的长稿我将永久珍藏, 作为对他老人家的永久纪念。

参考文献

[1]详见穆欣著:《谭学述往——追忆在光明日报十年》,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6年版。

[2]穆欣同志关于与《大公报》论战的长文, 《新闻爱好者》拆开, 分6次发表:《〈大公报〉何以成为中共党报的劲敌》 (2001.6) 、《周恩来〈致大公报〉》 (2001.7) 、《周恩来致〈大公报〉续》 (2001.8) 、《与大公报论国是》 (2001.9) 、《可耻的大公报社论》 (2001.10) 、《大公报拥蒋反共的阶级根源》 (2002.1) 。

关爱孤寡老人作文 篇13

一路上,我回想老师告诉我们陈奶奶的生活环境、身体状况,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太想见到陈奶奶了!到了陈奶奶家,只见陈奶奶满脸皱纹,个子矮矮的,银白色的头发,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看起来很孤独……

我把送给陈奶奶的礼物拿在手上,紧紧地靠在陈奶奶的身旁,与陈奶奶拍了一张合照。

拍完照片,我们进了她的房子里,她的房子既黑又小,还堆放了许多杂物,比起我们住的高楼大厦逊色多了。我们问她:“你一个人生活觉得苦吗? ” 陈奶奶却乐呵呵地说:“我虽然一人在家很孤独,但是有许多好心的人关心我,就像你们一样,我很开心。“

这时,我多么想对陈奶奶说:“陈奶奶,你要多保重身体,只要我们关心你,你就不会孤单的,我们会经常来看望你的,会时时刻刻想着你的。”

慰问孤寡老人活动简讯 篇14

益彩金城公益慰问孤寡老人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益彩金城公益携手佑康和平医院与景宁凤凰爱心协会12月26日带上爱心物资和医疗设备和药品来到丽水景宁县英川镇慰问孤寡老人,以实际行动温暖了老人的心。

义工和医生来到孤寡老人家中,与老人亲切交谈并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和心电图,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并嘱咐老人们要注意身体。最后,义工们向老人送上爱心被子、油和饼干。老人们都非常感动。

关爱老人的“心” 篇15

那么, 老年人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呢?

1. 充分的安全感。

何谓安全感?是指没有危险或受到威胁的感觉。安全感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 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 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 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因为, 安全感所需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这个小天地就是家。家就是遮风避雨的小屋, 家就是躲避风浪的港湾, 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当然社会环境的安定, 自然环境的优美, 工作环境的舒适都有利于安全感的体验, 都会有利于心身健康。而家庭环境的温暖与否, 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2. 深入地了解自己。

充分地了解自己, 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 并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 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 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 常常会得不到想像中的预期结果, 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 自我评价过低, 缺乏自信心, 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都不利于心身健康。

3.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是指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 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如果制定的生活目标超出所能承受的范围, 超出越多精神负担就会越重, 所体验的挫折感就越强烈。“知足常乐”就是要对自己的家庭生活及环境有满足感, 这样心情才能愉快。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 富莫大于知足”, “无忧”和“知足”即是自我内心世界的自我体验和感觉, 是情感世界的自我调节的结果。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无忧无愁、知足常乐, 就会有一个好心情, 就会感到人生的道路上充满着阳光和欢乐, 这样的人自然会健康长寿。老年朋友应该学会“服老”, 多听听年轻人的建议。

4. 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 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 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 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 对老人的心身健康有较大影响。老年人应该“走出小天地, 融入大自然”, 也就是说, 不要总把自己关在家里, 要走出家门, 或与大自然接触, 与社会接触, 与各个年龄 (特别是老年) 的朋友接触, 并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 这对预防老年抑郁症及老年痴呆有重要意义。目前, 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等, 为老年人提供思想交流和文化活动的场所。在大中城市中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老年大学, 也有助于老年人增长知识, 陶冶情操, 同时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5.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俗话说:“活到老, 学到老, 人过七十还学巧”, 对于学习新知识来讲, 没有年龄界限, 所以, 老年人应该注意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接受新事物。在现代社会中, 科学技术飞速地发展, 各种知识更新很快, 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老年人可以多学习现在高科技的东西, 比如上网聊天, 摄影等等, 这样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 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都有益。

6. 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何谓个性?个性, 就是个体的独特性, 也就是说一个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的独特的、整体的特性。个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等。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 生活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 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 也不适合他的性格, 那么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 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 但能力很差, 力不从心, 也会感到很烦恼。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自己的休闲项目。

7. 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与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凡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 就会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绪体验;而不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 就会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绪体验。发生于外界的客观事物引起人体内心的相应情绪反应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之一, 所以, 人们应该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 但对不愉快的情绪必须给予释放或称为宣泄, 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 否则, 既影响自己的生活, 又加剧了人际矛盾, 同样对心身健康无益。特别是老年糖友, 要经常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 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8.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什么是人际关系呢?是指个体之间的直接交往关系, 是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人际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师徒关系等。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认知因素是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了解;情感因素指交往双方相互间在感情上的好感程度和交往现状的满意程度;行为因素则是指具体的人际交往行为。情感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建立起着主导作用, 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疏程度及稳定程度。因此, 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人际关系中, 有正性积极的关系, 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 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 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老年糖友可以多交一些糖友朋友, 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经验。

9. 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上一篇:劳动法论文3000字下一篇:冬天回忆学生作文:岭南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