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人读后感

2024-05-06

石油人读后感(精选4篇)

石油人读后感 篇1

为了提高广大石油员工的整体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组织编写了《中国石油员工基本知识读本》丛书,作为石油员工的案头书。《石油》分册便是其中之一。目的是进一步向广大石油员工普及石油知识,以便更好地为石油工业发展服务。

前段时间利用闲暇时间将《石油》一册读完,让我感觉受益匪浅,同时感受颇多。此书首先详尽的讲解了石油与天然气的生成、性质、成分、用途及他们在能源中的位置;其次,展开描述了中国石油以及世界石油的历史发展情况,包括石油与天然气的发现与利用、石油工业的兴起与体制改革、中国及世界油气资源的分布情况等;接着,阐述了从寻找石油到石油输送到消费者手上的整个所经历的流程,包括油气探勘、油气开发、钻井工程、油气储运、石油炼化、油气贸易等;最后,介绍了石油科技和新能源的情况,以及表述了对未来石油工业发展形式的展望。

通过读《石油》我才深刻理解什么是石油,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世界上主要的一次能源和重要的战略物资,也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石油工业担负着国家的的兴衰,石油工业的诞生给世界带来了光明。建国初期,我国原油产量仅仅12万吨,不到旧中国产量的40%,主要依赖进口。通过恢复西北老油田和东北人造石油,积极开展石油资源勘探,壮大职工队伍,积极开展恢复生产,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43.5万吨。随着石油勘探的突破,先后开发了克拉玛依等油田初步形成玉门、新疆、青海、四川4个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到1959年,全国原油产量达373万吨。

1960年,国家统一部署,全国支援,进行了历时3年多大庆石油会战。到1963年,累计打井1178口,当年生产原油439万吨,占全国产量68%。“中国贫油”的说法从此成为历史的陈迹。

大庆石油会战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会战是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几万人在茫茫的大草原上,无房、无运输工具。特别是冬天即将来临。在极端困难条件下,领导干部亲临第一线,用“两论”指导工作,在会战中形成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作风,激励和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石油人。

而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离不开石油;工业、农业、国防等,离不开石油;就连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也离不开石油。石油,对于我们石油人来说,太感到自豪了。摘掉中国“贫油国”的帽子,是我们石油人;建立起中国的石油工业体系,是我们石油人;拼命为国家建设输送“油气血脉”,是我们石油人;挽救“文化大革命”期间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是我们是石油人;担当起维护国家石油安全的重任,也是我们石油人。石油人永远是保障国家石油能源的供给主力军。石油人的心血和汗水没有白流。身为石油人,我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石油,对于石油人来讲,太感亲切了。石油人自从一进石油门,就穿的是石油服,干的是石油活,吃的是石油饭,想的是石油,念的是石油,说的是石油,就连唱的也是石油。野外餐风饮露,夏斗酷暑,冬战严寒,以苦为荣,顽强拼搏,为的是石油;院墙里高度职守,精细操作,为的是石油;室内呕心沥血,苦苦攻关,为的也是石油。闻油则喜、闻油而起,是石油人的共同性格和品质。

2006年8月26号,人民网发表了以为专家对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史的言论。这位专家写下了这么一段感人至深的评价:石油工业像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决定着战争的胜负,担负着国家的兴衰;石油工业是一个幸运儿,一诞生就给世界带来了光明;石油工业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一出世就奇迹般地成长壮大;石油工业也历经苦难的洗礼,因而散发出更绚丽的色彩。这不仅是这位专家的感受,更是石油人的感受。

石油人读后感 篇2

在通过企业精神学习《没有任何借口》后,其中有太多的感触。

在《没有任何借口》一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一个人如果能战胜自己,战胜惰性,战胜欲望,战胜私心杂念,就是一个伟大的人。”是啊,这个是世界上不会有百分之百完美的人。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一个始终如一、顽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庸庸碌碌,无所追去,遇到什么问题都先找借口,在不经意间,这种惰性就会慢慢蚕食掉我们的诚信和自信,以及我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这样的人生无疑是懦弱的人生、失败的人生。

《没有任何借口》一书教会我们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会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敢于面对,想办法去完成工作任务,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就去找借口推脱。同样,作为一名石油企业员工,我们应该有一个积极的工作态度,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这个岗位,就必须好好对待这份工作,不仅仅要享受它带来的益处和快乐,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要跨越它去享受它带给我们的历练和成长。

石油人读后感 篇3

破解技能人才短缺难题急需良策 在我国,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的短缺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如何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培养高技能人才,已成为摆在各行各业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觅求破解之法仍是社会强音。记者在刚刚结束的石油石化行业技能竞赛现场采访时,对此感受颇深。现状仍不容乐观 一段时间以来,尽管各方都在不懈努力,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技工队伍年龄老化、高技能人才缺乏、职工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至今仍未得到很好改善,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蓝领”尚存在差距。今年4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4xxxx城市的企业、劳动力市场技能人才状况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技师和高级技师在这些城市的全部技术工人中,所占比例还不到xxxx,而企业需求的比例应在1xxxx以上。在我国的石油石化行业,高技能人才缺乏、职工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同样存在。以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为例。据了解,胜利油田属于多种油藏类型和多构造、多层系、多种原油性质的复式油气区,是全国著名的“石油地质大观园”。近几年,胜利油区已进入勘探开发的中后期阶段,勘探开发、生产经营的难度越来越大。而要解决勘探和开发上的世界级难题,惟有依靠高层次人才和科技进步。然而,在同时应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挑战的过程中,该企业发现,无论在技术上还是人才上,都与国外大公司有着较大差距。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高层次人才缺乏。数字显示,硕士、博士研究生仅占全油田技术人员总数的0.3xxxx,有高级职称的仅占职工总数的xxxx,技师、高级技师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1.0xxxx,一线队伍技术骨干的缺乏尤为突出。例如到国外市场的钻井队,对方要求每个队配备工程、电气、泥浆、机械xxxx技师,而胜利油田的技师数量队均不足xxxx。其次是高层次人才专业结构不合理。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方面的人才多,而其它方面特别是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缺乏;技术工人队伍中,初级工、中级工所占比例偏大,高级工以上所占比例较小。另外,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和一专多能型的技能人才也很缺乏。觅良策仍需探索针对技能人才匮乏的现状,石油石化行业、企业集团制定和实施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技工短缺状况逐步缓解。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张全胜介绍,中石化出台的《关于加强技能操作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中明确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使取得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人员占全体技能操作人员的比例达到3xxxx左右,技师和高级技师所占比例达到xxxx左右,主要车间(基层队、生产装置)均有技师或高级技师。”在胜利油田制定的《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和《技能操作队伍建设实施意见》中,明确了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是:“在全面提升油田1xxxx技术工人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努力建设一支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龙头,高级工为骨干,中级工为主体,结构合理、技艺精湛、作风过硬,能满足油田生产经营发展需要的技能操作队伍。力争3年时间,使高级工以上人员的比例达到技能操作人员的3xxxx左右,其中主要职业(工种)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比例达到xxxx以上,每个主要基层队(车间)至少有一名技师,每个三级生产单位至少有两名高级技师,初、中、高技能等级结构达到2∶5∶3的比例。”从2001年起,燕山石化加大了对技术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力度,以技能鉴定为主线,以鉴定推动培训,以培训促进鉴定,实行先培训后鉴定。几年来,主要生产技术岗位的岗位培训覆盖面已达9xxxx,每年人均培训近70学时。从2002年到2004年,燕化公司逐步对两级机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技能操作人员实行了全员竞聘上岗,逐步建立起“收入靠岗位,岗位靠竞争,竞争靠素质,素质靠学习”的良性循环机制。中原油田每两年都要举行一届油田技术比赛,直属单位每年一次,每年动员参加培训、预决赛人数达1500xxxx以上。油田还下发了名师带徒管理办法,要求各单位开展常年性师带徒活动,每年有近千名师傅通过在岗传帮带培养新人。从采访中记者看到,石油石化行业、企业集团纷纷建立起高技能人才业务进修和培训制度,开展技能提升和岗位培训,完善名师带徒的措施,广泛开展技术练兵、观摩、研讨、攻关等活动,为高技能人才搭建发挥作用的舞台。同时,他们还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大力推广“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做法;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并逐步实现技师、高级技师与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在工资福利方面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进一步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形成有利于技能操作人员成长的环境氛围。>透过大赛的隆重场面和热烈气氛,记者在欣赏和感叹石油石化行业为培训技工所做的大量工作和呈现出的强烈优势的同时,还对更多的企业将如何破解技工短缺这道难题产生了隐忧。毫无疑问,坚持不懈的技能大赛、对技工尖子的优厚奖励、对技工培训的重资投入、对培训场所、设施的重视及兴建、对技工成才环境的不断优化等,都对促使技工学艺练技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这种红红火火、持续不懈的技工大赛,更是为技工学艺练技的积极性推波助澜。然而,做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一条,这就是重金投入!纵观大赛之外,又有多少行业多少企业的实力能与石油石化行业相比呢?记者就曾多次听一些企业领导说:如今谁不知道培训的重要性?可是,培训需要钱啊!眼下企业连维系正常生产的资金都欠缺,又哪里有钱往培训上投入?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是的,一句“心有余而力不足”就让许多企业在技工培训方面止步不前,一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自嘲,就让一些企业安于在技工培训方面的无奈气短,不知道有何良策能为这样的企业解困排难,从而能推动我国企业技工培训事业整体前行。

石油人读后感 篇4

——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1.9”起重伤害事故观后感

2012年10月12日,我学习观看了《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1.9”起重伤害事故》的电教片。看了安全事故案例后,心里受到极大震撼,深受教育,感触颇深。现场的解说冲击着我的神经。在为逝者叹息,难过的同时,如何减少悲剧的发生,成为我们每个员工应该思考的问题。在事故中,映入我眼帘的不外是以下的内容:某人安全意识淡漠,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某某安全责任心不强,麻痹大意,习愦性违章,某某单位安全管理不严,尤其是现场安全监督不力等等,让人深深领悟什么是“安全生产重于泰山”。通过这些血的教训,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事故造成的危害。违章是安全的大敌,是事故的源泉,只要我们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不违章作业、规范操作、扎扎实实地把安全工作做好、坚决杜绝违章行为,事故就会远离我们。

上一篇:副处级干部竞聘演讲稿下一篇:高三学生读书笔记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