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考试题二

2024-06-29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题二(通用8篇)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题二 篇1

(二)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对于具有两个整转副的铰链四杆机构,若取机构的()为机架,则可获得双曲柄机构。

2.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实际廓线变尖且压力角超过许用值,应 采取的措施是()。

3.齿数为Z,螺旋角为β的斜齿圆柱齿轮的当量齿数Z V=()

4.以摇杆为原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中,死点位置发生在曲柄与连杆()位置。5.四铰链机构,当不满足杆长和的条件时,均为()机构。6.曲柄滑块机构的存在曲柄的几何条件是()。7.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急回特性。

8.当齿轮的模数相等时,齿数越多,分度圆直径就越()齿廓渐开线就越(),齿根也就越()。

9.在凸轮机构中,所谓偏距圆指的是以()所作的圆。

10.一对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是两齿轮的(),()及()。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圆锥齿轮机构中,()模数是标准值

A.小端 B.平均直径处

C.大端

D.背锥截面

2.机械工程中,通常利用()的惯性储蓄能量,以越过平面连杆机构的死点位置。

A.主动件 B.连杆

C.从动件

D.连架杆

3.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是:()。

A.运动链必须有机架

B.运动链自由度数为零

D.运动链自由度数与主动件数相等 C.原动件数等于活动件数

4.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取摇杆为原动件时()死点位置。

A.有一个 B.有两个

C.没有

D.有三个

5.压力角α的定义是()。

A.从动件所受的力F与其法向分力Fn之间的夹角 B.从动件所受的力F与受力点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钝角 C.从动件所受的力F的方向与受力点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 6.对于平面连杆机构,当()时,机构处于死点位置。

A.传动角γ=90° C.压力角α=0°

B.压力角α=90° D.传动角γ=45°

7.对于四铰链机构,在满足杆长和的条件时,若取()为机架,将得到双摇杆机构。

A.最短杆 C.最长杆 B.与最短杆相邻的构件 D.与最短杆相对的构件

8.对于四铰链机构,当从动件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时,机构没有急回特性。

A.K >1 B.K <1

C.K=0

D.? K =1 9.在下列机构中,()不存在死点位置。

A.双曲柄机构 C.双摇杆机构

B.曲柄滑块机构 D.摆动导杆机构

10.用齿条形刀具范成加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当()时,将发生根切现象。

A.>

B.≤

C.Z >17 D.x>xmin

三、(1)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机构中用圆弧箭头表示的构件为原动件)。(2)图示机构是由哪些杆组构成的?请将哪些杆组从机构中一一分离出来,并注明拆组的顺序极其级别。

(3)若以构件1为原动件,则此机构为几级机构?(10分)

四、在图示的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12分)lBC=150mm,lCD=120mm,lAD=100mm,AD为机架

1.若欲得到双曲柄机构,求lAB的最小值。

(20若取lAB=60mm,则机构是否存在曲柄?指出哪个杆是曲柄,得到的是哪种机(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五、已知滑块1在主动力P的作用下,克服垂直向下的工作阻力Q,沿斜面2等速 向上滑动(α锐角)接触面之间的摩擦角=8°,主动力P与水平线的夹角为 β=10°(12分)

1.用力多边形图解法求出主动力P与工作阻力Q之间的关系式 2.求滑块1能沿斜面2上滑时的不自锁条件。(即α取值范围)

六、已知一对正确安装的正常齿制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中心距 a=175mm,模数m=5mm,压力角α=20°,传动比i12=2.5,试求这对齿轮的 齿数Z1、Z2,并计算d2、df2、da2、db2(12分)

七、图示为凸轮机构的起始位置,试用反转法直接在图上标出:

1.凸轮按ω方向转过45o时从动件的位移;

2.凸轮按ω方向转过45o时凸轮机构的压力角.(14分)

模拟试题

(二)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最短杆2.增大基圆半径 3.Z/COSB3 4.重叠共线 5.双摇杆 6.b>=a 7.没有 8.大、平直、厚 9.偏距为半径,凸轮转动中心为圆心的圆 10.模数、压力角、螺旋角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C 2.D 3.D 4.C 5.C 6.B 7.D 8.D 9.A 10.A

三、(10分)略

四、(12分)

解(1)由AD为最短构件,且满足杆长和条件得: lAD+lBC

∴机构存在曲柄,AB为曲柄,得到的是曲柄摇杆机构。

五、(12分)

1.滑块1的力平衡方程式为:

++=0 则由力的三角形得:=

∴Q=Pcos=或P=Q

(2)上滑时不自锁的条件是: η> 0或 Q >0 即Q=P=>0 由cos(α++β)>0 则α++β90°

得α<90-(+β)=90°-(8°+10°)=72° ∴不自锁条件为要小于72°

六、(12分)

解:α=(i12+1)

Z1===20 Z2=i12.Z1=2.5×20=50 d2=mz2=5×50=250mm

df2=m(z2-2.5)=5×(50-2.5)=237.5mm da2=m(z2+2)=5×(50+2)=260mm db2=d2cos=250×cos20°=234。9mm

七、(14分)a)假想凸轮固定,从动件及其导路顺时针旋转,在偏距圆上顺时针方向转过45o.求作。

机械设计基础考试题二 篇2

我国大规模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过了二十年的改革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但在一些方面仍有改革的空间。本文通过查阅二十年来国内高校发表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文献, 试图通过陈述、分析和评论, 梳理改革的成就和不足, 以期今后的教学改革更加具有针对性。改革的具体目标集中于删减课程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模块化以及课程高度综合化等几个方面。

一、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改革的必然性

高校的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 是高校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于实践的桥梁。它体现教育价值理念。如果说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只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提出的应然要求, 则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所能呈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教育实然。因此, 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改革问题是大学教育的关键问题, [2]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大因素。传统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形成和成熟于高等工科教育理念以知识传授为目标, 和机械加工以机床加工为主要手段的时代。有两个原因说明改革是必然的。

1.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知识爆炸, 任何人都无法获取如此丰富的知识。因此, 必须摈弃传统的以知识获取为终结目标的培养体系, 重构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为主线的新体系。

2.现代机械制造已由原来的机床加工转向数控加工。数控加工集机械、控制和计算机信息三位一体, 是机、电、液和计算机技术的高度集成。因此, 必须以数控加工为龙头, 重构新的课程体系, 拓宽机械基础, 更新机械类专业的教学内容, 促进系列课程体系的建设。[1]

因此改革成败的关键是能否建立科学合理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

二、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二十年改革举措与内涵

二十年来,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的改革可谓是改革重中之重。目前构建新的体系有如下几种举措。

(一) 依据培养目标与现代工程科学技术实际, 优化课程体系, 整合、重组重点课程。

整合、重组重点课程, 即对原来的课程体系进行削枝强干和有机重组的改革措施, 重构一门或两门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精简传统课程的门类, 对一些陈旧过时、实用性较差的内容进行删减, 对内容重复出现较多的课程进行合并, 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典型案例如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其新的课程体系以工程应用为主线, 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四门课程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融揉一体, 形成机械力学与机械设计这样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新课程。该新课程体系特点体现为:1将力学中相关摩擦、机构的运动分析等原理渗透到机械设计的全过程, 涉及设计环节中的力学问题合并至同一课题中, 避免重复。2将动力学部分内容重点置于惯性力、达朗伯原理、刚性转子平衡、机械运动速度波动调节等上。将理论力学中基础理论部分分散至机构运动分析与力分析中, 相关机构则突出运动分析与设计, 零件设计则注重其失效分析、计算准则及工作能力设计。并简化理论推导与论证, 突出“学以致用”, 立足基础理论以够用为度。3围绕工程应用实例, 跨越原有学科体系, 按通用机械的设计过程组织教学内容, 梯次引出各种必需概念, 重点突出各种概念和公式的物理意义和应用场合, 使之相互揉合, 有机地融为一体, 增强工程氛围。4在保证原课程基本要求条件下, 教学课时得以大幅度缩减。将省出的学时用于实践教学和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 增强实践能力。5强调在机械零件课程设计中采用Auto CAD、KMCAD等软件进行绘图, 将计算机技术贯穿于图学教学全过程, 增强培养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3]

重庆大学从工程应用原则出发, 取消公差与技术测量课程, 将尺寸公差的定义与标注、标准融入机械制图的零件图、装配图中;将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的定义及作用融入机械制造基础, 结合相应的加工过程与实现方法及成本等内容进行授受。而将公差与配合的正确选用融入机械设计中, 结合零件与传动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进行授受, 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差配合的实质和正确选用的原则。[4]

此外, 还有如北京科技大学将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和机械制图并为机械设计制图[5];佳木斯大学将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并为机械设计,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辅助制图并为现代机械制图[6];天津科技大学将机床概论、金属切削原理和机械制造工艺学合并精简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7];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将原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三门课整合为机械分析制造技术基础。[8]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并机械制图与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为机械制图[9]等, 都是通过整合内容达到减少课程名类的。

(二) 以设计为主线, 理顺、协调、优化组合教学内容, 对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设计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设置模块化是许多高校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又一尝试热点。其典型案例如北京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

北京理工大学从整体优化的角度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将原来的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及测量技术四门机械基础系列课的重组为机械概论、制图设计、精度设计、机构设计、机械设计和综合设计六个模块, 体现以综合设计能力培养为主线, 创新设计能力培养为核心, 现代设计能力培养为关键, 把各门课群的各教学环节融入系列课的整体规划中, 并进行优化重组,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新体系。[10]

中南大学则是根据能力培养层次, 将课程体系划为机械构形与表达能力、机械设计基础能力、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四大模块。分别以工程制图课程和计算机辅助绘图课程教学为主, 培养学生空间构思能力和将设计意图用工程图的表达能力;以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课程教学为主, 培养学生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分析、择优和零件结构设计的能力;以常用制造方法及设备的确定、公差、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质检方法与技术为主, 由金工实习完成,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机械产品创新的基本原则、创新思维方式与方法、创新设计实例分析为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设计能力。[11]

河北农业大学将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划分成绘图、力学、机械制造、气液传动四大模块。其中, 绘图模块作为机械设计制造的表达方式, 为后续课程学习和设计提供有利的工具;力学模块中, 并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为工程力学, 以建立动、静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便于联合解决工程力学问题;并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为机械工程设计原理, 简化强度校核, 增加利用软件进行强度校核试验内容, 用综合实验完成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部分实验;机械制造模块由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工程材料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三部分构成。材料成型技术基础重点介绍后续课程中不涉及的内容。工程材料中, 纳米技术及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技术、材料的微观结构、不锈钢材料及热处理作为重点内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进行了较大幅度整合。机床、刀具、切削原理部分加入数控机床及刀具;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部分的尺寸链内容调整到机械制造工艺学部分, 配合及项目标注调到绘图模块, 只介绍测量及特征, 适当增加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内容;机械制造工艺学部分加大成组技术内容量;为后续CAD/CAM课程中CAPP内容打下基础。气液传动模块中, 把流体力学从力学模块调至气液传动模块, 使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加大电液伺服内容, 以便掌握模糊控制和智能控制技术。[12]

此外, 山西农业大学则是按照零件的种类划分模块, 以“齿轮传动设计”、“轴系结构设计”、“标准件选型设计”等进行模块化教学的设计和实践, 形成跨课程甚至跨多学科的课程体系。[13]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则是将课程体系分为总论、机械设计计算、机械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加工及精度、机械设计基础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六个模块。其目的是有利于在各专业在制订教学计划时, 保证必要的学时数, 从而保证正常教学顺序和教学质量, 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 达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目的。[14]

(三)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推进课程体系高度综合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 科学知识激增。为解决科学知识的急剧增长与学校教育时间的相对有限这一矛盾, 课程综合化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目前, 美国的著名大学中, 课程的综合化程度非常高, 例如, MIT的机械系列课程“设计和制造Ⅰ、Ⅱ”就包括设计过程、机械设计、制造过程和系统、质量和过程控制等内容, 包含了我国现阶段的若干门课程, 甚至是跨学科的交叉的课程[15];密歇根大学的机械工程课程体系是ME250、ME350、ME450课程。其中ME250即固体力学与材料系列, 是我国目前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工程材料三门课的综合;ME350即热与流体系列课程, 包含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等课程;而ME450即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 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以及有关机械制造的一些知识等[16]。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工程制图与设计引论课程融合了制图、设计、制造、2D和3D CAD、加工知识等内容[17]。

目前, 国内率先实施机械基础系列课程高度综合化的高校是上海交通大学。该校的改革始于2000年, 依据打破原有课程设置的界限, 建立新型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 实现两个转变, 即传统设计向现代设计转变、传授设计知识向培养设计能力转变, 为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高级设计人才打下扎实基础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借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体系, 对其原来的机械工程专业课程做出整合和调整, 实现课程综合化[16]。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遇到一些具体的困难。

(四) 紧贴时代发展需求, 依据少而精的原则, 精选和适时更新教学内容

知识的爆炸与发展, 学科的不断分化与细化, 使课程门类不断增多。而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度, 这就要求构成课程体系的课程内容必须去粗取精, 却旧迎新。课程体系改革还应考虑如何使课程链中内容的整体优化, 追求教学的最佳效果。

清华大学于20世纪90年代初就以优化知识结构, 向学生传授有用知识为出发点, 对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内容和体系进行了大调整。将机械制图教学重点放在零部件的表达、视图选择及徒手绘制草图的能力上, 同时增加创造性构形设计思维的内容;机械原理由过去以机构分析为主的教学体系改为以机构设计为主的教学体系, 增加机械方案创造性设计等环节。机械设计基础则按设计过程建立包括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机械零部件工作能力设计和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三部分内容的新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进行精选优化, 各门课内容体现传授最有用知识, 改革成效明显[18]。

西北工业大学以机械设计为主线, 侧重学生工程素质、综合应用和创新设计能力培养建立系列课程新体系, 根据新体系进行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整合、协调和优化。精选课程内容。工程制图课程加强学生徒手绘草图、仪器绘图及计算机绘图能力的训练;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精选典型材料毛坯成型工艺和传统机械制造工艺等基本内容, 充实现代工程新材料、新工艺和现代先进制造技术有关的内容, 以加强学生对选材、零件与毛坯形成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能力的培养;机械原理课程加强学生机构综合应用和机械运动方案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机械设计加强机械系统总体设计和结构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19]

天津科技大学在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材料成型工艺基础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中增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内容。[20]

三、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改革20年综合评析

我国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的改革起步晚, 时间不长, 但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同时还有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可以期望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笔者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 梳理我国高校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20年改革的得失, 有如下几个特点。

1.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各高校展开。本研究虽然只是参阅了公开发表的近100所高校的有关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改革的情况, 但它们涉及到我国工科高等教育各个层次的方方面面, 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些院校虽没有公开发表有关的举措的文章, 但改革已经有了实际的行动。

2.改革在稳妥中进行。教学改革是一项关乎人才培养成功与否、需要极其严肃和认真对待的大事。因此, 改革, 只能“改良”、“改好”, 不能“改劣”、“改坏”。课程的实施最少是5年为一个周期, 如果改好, 固然收益, 如果改坏, 则至少影响5届学生, 可谓贻害无穷。文献资料显示了大部分院校采取了稳妥的步骤, 先提出一些方案, 再经过认真讨论和论证, 最后稳妥逐步实施。

3.改革总体尚处于初始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工科高校建校时间不长, 而且机械专业均脱胎于苏联模式或深受其影响。改革开放后, 几乎都经过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痛苦抉择和改革设想的酝酿阶段。目前,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起步较早, 在改革的道路上行进较远, 步子也较大。一些高校进行了初步尝试,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有相当多的高校仅仅只是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4.重视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各校都把培养学生的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创新思维、动手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激发学生创新设计积极性摆在重要的位置。

5.课程门类和课时数略有减少。改革试图减少改革试图减少课程门类, 减少课时数, 提高教学效率, 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和交叉性有所提高。

6.课程内涵体现了先进性和时代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 机械工程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扩充。主题在变, 问题在变, 活动在变, 要求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内涵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实时引入了新内容。

然而, 正如特点3所说, 改革还只停留在初步阶段, 其成效非常有限, 这种局限性与不足通过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结果可以得到证实。笔者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网上得知, 始于2000年前后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固然对提高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质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教育部共批准机械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603门, 其中大多数为机械基础系列课程。较多的如“机械设计”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的有46所高校, “机械原理”有51所, “机械设计基础”有28所, “工程制图”或“工程图学”共有60多所, “机械制图”有14所,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有10所,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有8所, “机械制造基础”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共有36所, “工程训练”有9所,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有9所。[21]这些数据一方面说明, 我国工科大学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条件和质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 也可表明, 虽然课程的高度综合化和交叉性成为全球大学的共识, 但在我国现阶段, 真正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课程和高校还极其少, 像清华大学的“设计系列课”综合性精品课程成为凤毛麟角。各校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仍是以沿袭传统的课程体系为主的形式, 各课程之间的分化和自守, 使已形成的自身独立的学科系统难以打破藩篱。二十年来大部分改革仅在本课程系统内进行, 始终围绕自成系统、自我完善与发展, 追求各自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做着不懈努力。课程的综合性和交叉性还远远不够, 一些改革仍然还停留在研究和纸上谈兵阶段, 离现代大机械背景下的时代需求还有相当的距离。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改革空间仍然很大, 任重而道远。

摘要:为探析我国高校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20年改革的现状和成效, 广泛参阅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相关文献, 论述了改革的必然性;通过若干典型案例, 从整合重组课程群、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设计、课程高度综合化、精选和适时更新教学内容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二十年改革的举措与内涵, 最后做了简短的综合评析, 总结了改革的得失。

关于《机械基础》考试改革的思考 篇3

与其他课程一样,通过考试来检查学生对这门课程有关知识的掌握,传统的考试是期末闭卷考试。这种考试存在的弊端是

第一,受考试时间和试卷幅面等因素的局限,无法体现《机械基础》这门课实践性强的特点,也难以在内容上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考试内容主要是有关名词、术语、概念的记忆和公式的计算,命题形式单一、呆板,考试前“划范围、圈重点”,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技能,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查。

第三,考试方式单一,没有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笔试常常是以一个班甚至于一个年级为单位,试题一样,答案一样,这忽视了知识的实际应用,完全脱离了生产实践。

第四,记分方式不科学,用百分制,只重判分,不重视试卷和考试结果的分析,只注重分数,不注重能力,夸大了考试成绩的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样的考试既不利于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也体现不了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还容易出现作弊等违纪现象。因此,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一、考试方式

根据《机械基础》课程特点,不再局限于期末考试的“一锤定音”,采用开放灵活的多种考试考核方法,包括开卷笔试、大作业、实验操作、课程论文、口试、调查报告、综合考查等形式,还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课堂问答的表现等平时考核。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学生作弊,还便于考核学生分析、归纳、综合解决《机械基础》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便于考查他们查阅、收集和利用《机械基础》有关资料的技能。

1、考试方式多元化

(1)作业、课堂提问、讨论占15%。由于学习与考核之间的间隔较长,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机械基础》的学习内容较多,考试内容不可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所以平时考核可以采用作业、课堂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

(2)调查报告、大作业、实验操作及实验成绩占25%。注重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实验操作及实验成绩占很大的比例。

(3)课堂小考占10%。通过平时小考让学生对每一章的重点和脉络有一个更好的把握,同时根据小考成绩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及时解决“教”与“学”中的问题,特别是后进生的问题,以缓解学生的期末考试压力。

(4)期末考试占50%。主要考核学生是否全面系统地掌握所有内容,建立起一个扎实的知识体系。

2、考试方式全程化

这种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变一次性、终结性考试为学习全过程的考核,要贯穿各阶段目标的学习过程,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取不同的考试方式。例如,工程力学部分知识脉络清晰,内容结构紧凑,可以每讲完一章,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详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写出一份复习提纲或小论文,这不仅使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了解更深,而且使学生提高了自学能力。常用机构部分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采用的测试方式是让学生制作小机构,写出说明书并进行简单答辩。这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的能力,又增强了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机械零件和机械传动部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用性,又有一些理论实用计算,可采用的考试和考核方式有闭卷、半开卷、实践操作、调查报告等。考螺距、模数等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可采用闭卷的形式;考机械零件的安装、调整、维护可采用实践操作的形式。这样,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不同的考核方式,学生用不着花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而是把重点放在准备资料,加强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与能力的提高上,使学生从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同时也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挥。

二、考试内容

减少以再现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从考原理、公式、基本知识转化到重点考核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上来,加强对学生理解《机械基础》知识、应用《机械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核。命题应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统一来拟定,出灵活性大、知识性宽、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的题目。

1、联系实际生活或工程实例

试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基础、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尽量缩短《机械基础》问题与学生生活经历之间的差距,追求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以增强学生的思维活力和积极情感,使学生学会运用《机械基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问题。例如,“家用的摇头电风扇能来回摇头,里面有什么机构?能否设计一个可以任意调节的摇头台扇?”再如,“自行车飞轮的内部结构属于棘轮式超越离合器,它有什么作用?”“自行车为什么可以蹬车、滑行、甚至回链?”这样的考题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既培养了学生具体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他们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热情。

2、综合运用知识

在编制试题时,应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出发点,注重考题对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引导作用。如考核常用机构部分,通过观察、拆装自行车,分析自行车由哪些机构和零件组成,其作用是什么;观察各机构构件的组成及动作,分析各构件的结构特点,分析各运动副的结构、装配关系及润滑方式:观察各零件的结构形状、材料,根据结构特点分析其作用、失效形式和应采取的措施等。再如,对机器拆装调整的综合实习考核,改革过去以实习报告定成绩的考核方式,根据学生实习态度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现场处理问题的情况,现场面对面综合评定学生实习成绩。这样的考试内容,使学生思维活跃,不但考核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创造思维,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要求。

三、评分方式

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对学生成绩进行多层次、多学分、多形式的评定。课程结业成绩由平时成绩(包括到课率、作业、课堂表现等)、课程测验成绩(包括实际操作、单元测试、期中考试等)、期末成绩(试卷)组成,实行百分制、等级制和评语相结合的综合评分方法。为了使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日常学习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全程学习的积极参与性,要加大平时成绩和课程测验的比例。另外,在平时测试考核中,改革记分方式,淡化分数,实行实质性评价,一些考核可以按照5分制或ABCD级制度评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考试只是促进学习的方法之一。这种多元化、全程性的考试模式,能更全面地考核学生,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不仅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检验和总结,更能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挥,提高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3 篇4

一、选择题

1.机械设计这一门学科,主要研究_______的工作原理、结构和设计计算方法。(1)各类机械零件和部件(2)通用机械零件和部件(3)专用机械零件和部件(4)标准化的机械零件和部件 2.我国国家标准的代号是______。

(1)GC(2)KY(3)GB(4)ZB(5)JB(6)YB 3.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的代号是______。

(1)AFNOR(2)ASME(3)BS(4)DIN(5)ISO(6)JIS 4.钢号为45,其含量为_______。

(1)45%(2)4.5%(3)0.45%(4)0.045% 5.碳素结构钢的含碳量低于_______时为低碳钢。(1)0.25%(2)0.5%(3)0.6%(4)0.7% 6.碳素结构钢的含碳量越高,则_______。

(1)材料的强度越高,塑性越低(2)材料的强度越低,脆性越高

(3)材料的强度越高,塑性不变(4)材料的强度变化不大,而塑性越低 7.材料硬度的代号是_______。

(1)ZB(2)TB(3)HGB(4)HRC(5)HG 8.布氏硬度(HB)和洛氏硬度(HRC)值之间的近似关系是_______。(1)HB=58HRC(2)HB=10HRC(3)HB=15HRC(4)HB=20HRC 9.划分材料是塑性或脆性的标准,主要取决于_______。

(1)材料强度限度的大小(2)材料在变形过程中有无屈服现象(3)材料的硬度大小(4)材料疲劳极限σr的大小

10.平面连杆机构当急回特性系数K_______时,机构就具有急回特性。(a>1b=1c<1)11.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长杆与最短杆之和大于其他两杆之和,则机构有_______。(a一个曲柄b两个曲柄c两个摇杆)

12.家用缝纫机踏板机构属于_______。

(a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

13.机械工程中常利用_______的惯性储能来越过平面连杆机构的“死点”位置。(a主动构件b从动构件c联接构件)

14.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曲柄r与滑块行程H的关系是_______。(a.H=rb.H=2rc.H=3r)

15.内燃机中的曲柄滑块机构工作时是以_______为主动件。(a曲柄,b连杆,连杆,c滑块)

16.图1-2四杆机构各杆长a=350,b=550,c=200,d=700长度单位,试选答: 当取d为机架时机构_______;

(2)当取c为机架时机构_______。

a.有一个曲柄

b.有两个曲柄

c.有两个摇杆

17.下列机构中适当选择主动件时,_______必须具有急回运动特性;_______必须出现“死点”位置。

a曲柄摇杆机构 b双摇杆机构

c不等长双曲柄机构

d平行双曲柄机构e对心曲柄滑块机构

d摆动导杆机构 18.平面四杆机构中各构件以_______相联接。(a转动副b移动副c螺旋副)19.螺栓联接是一种_______。

(1)可拆联接

(2)不可拆零件

(3)具有防松装置的为不可拆联接,否则为可拆联接(4)具有自锁性能的为不可拆联接,否则为可拆联接 20._______不能作为螺栓联接优点。

(1)构造简单

(2)装拆方便

(3)联接可靠(4)在变载荷下也具有很高的疲劳强度(5)多数零件已标准化,生产率高,成本低廉

21.螺纹的牙形有三角形、矩形、梯形、锯齿形、圆形五种。其中用于联接和用于传动的各有_______。

(1)一种和四种

(2)两种和三种

(3)三种和两种(4)三种和三种

(5)四种和一种 22.常用螺纹的线数有单线双线三线三种,其中用于联接和用于传动的各有_______。(1)一种和两种

一种和三种

(3)两种和两种(4)两种和三种 23.螺纹的公称直径(管螺纹除外)是指它的_______。(1)内径d

1(2)中径d

2(3)外径d 24.管螺纹的公称尺寸是指_______。(1)螺纹的外径

(2)螺纹的内径

(3)螺纹的中径 25.图D-7为具有三角形普通螺纹的圆柱形杆(尺寸经圆整)。在零件图上应该用_______来表示此螺纹。

(1)M2.5(2)M40

(3)M42

(4)M45

D-7 26.图D-8表示零件上具有三角形普通螺纹的圆柱形孔(尺寸经圆整),在零件图上应该用_______来表示此螺纹。

(1)M12

(2)M11

(3)M10

(4)M1.75 27.螺纹副中一个零件相对于另一个转过一转时,则它们沿轴线方向西相对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

(1)线数*螺距(2)一个螺距

(3)线数*导程

(4)导程/线数

28.图D-15所示为一螺旋拉紧装置,如按图上箭头方向旋转中间零件,能使两端螺杆A及B向中央移动,从而将两端零件拉紧.此装置中,A、B螺杆上螺纹的旋向应是_______。(1)A左旋,B左旋

(2)A右旋,B右旋

(3)A左旋,B右旋(4)A右旋,B左旋

D-15 29.螺纹标记M24-2表示_______。(1)普通螺纹,公称直径为24mm,螺距2mm

(2)细牙螺纹,公称直径24mm,螺距2mm

(3)普通螺纹,公称直径为24mm,螺距2mm,3级精度(4)普通螺纹,公称直径为24mm,2级精度

30.螺纹标记M24*2表示_______。

(1)普通螺纹,公称直径为24mm,2级精度

(2)细牙螺纹,公称直径24mm,2级精度(3)普通螺纹,公称直径24mm,双线,3级精度

(4)细牙螺纹,公称直径24mm,螺距2mm,3级精度

31.单线螺纹的直径为:外径d=20mm,中径d2=18.37smm,内径d1=17.294mm,螺距t=2.5mm,则螺纹的升角λ为_______。

(1)4.55°(2)4.95°(3)5.2°(4)2.48°

32.单线螺纹的直径为:外径d=10mm,中径d2=9.026mm,内径d1=8.376mm,螺距t=1.5mm,则螺纹的升角λ为_______。(1)2.734°(2)3.028°(3)3.23°(4)0.39°

33.公制三角螺纹,外径d=20mm,中径d2=18.37smm,内径d1=17.294mm,螺纹线数n=1,螺距t=2.5mm,则螺纹的升角λ为_______。(1)2.258°(2)2.48°

(3)2.3°

(4)2.78°

34.螺纹副在摩擦系数一定时,螺纹的牙形角越大,则_______。

(1)当量摩擦系数越小,自锁性能越好

(2)当量摩擦系数越小,自锁性能越差(3)当量摩擦系数越大,自锁性能越好

(4)当量摩擦系数越大,自锁性能越差 35.用于联接的螺纹牙形为三角形,这是因为其_______。

(1)螺纹强度高(2)传动效率高(3)防振性能好(4)螺纹副的摩擦属于楔面摩擦,摩擦力大,自锁性好

36.相同公称尺寸的三角形细牙螺纹和粗牙螺纹相比,因细牙螺纹的螺距小,内径大,故细牙螺纹_______。

(1)自锁性好,强度低

(2)自锁性好,强度高

(3)自锁性差,强度高(4)自锁性差,强度低

37.用于薄壁零件联接的螺纹,应采用_______。

(1)三角细牙螺纹(2)梯形螺纹(3)锯齿螺纹(4)多线的三角粗牙螺纹 38.在用于传动的几种螺纹中,矩形螺纹的优点是_______。(1)不会自锁

(2)制造方便

(3)传动效率高

(4)强度较高

39、梯形螺纹和其它几种用于传动的螺纹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

(1)传动效率较其它螺纹高(2)获得自锁的可能性大(3)较易精确制造(4)螺纹已标准化 40如下图所示,a、b、c三种螺纹联接,依次为_______联接。

(1)螺栓、螺柱、螺钉(2)螺钉、螺柱、螺栓(3)螺柱、螺钉、螺栓(4)螺栓、螺钉、螺柱(5)螺钉、螺柱、螺栓(6)螺柱、螺栓、螺钉

41.采用螺纹联接时,若被联接件总厚度较大,且材料较软,强度较低,需要经常拆装的情况下,一般宜采用_______。

(1)螺拴联接(2)双头螺柱联接(3)螺钉联接

42.采用螺纹联接时,若被连接件总厚度较大,且材料较软,强度较低但不需要经常拆装的情况下,一般宜采用_______。

(1)螺柱联接(2)双头螺柱联接(3)螺钉联接

43.联接用的螺母、垫圈是根据螺纹的_______选用的。(1)中径d2(2)内径d3(3)外径d 44.在防止螺纹联接回松的各种措施中,当承受冲击或振动载荷时,_______无效。(1)采用具有增大摩擦力的防松装置,如螺母与被联接件之间安装弹簧垫圈(2)采用以机械方法来阻止回松的装置,如用六角槽形螺母与开口销(3)采用人为方法(如胶和焊),将螺纹副转为非转动副

(4)设计时使螺纹联接具有自锁性能(即使螺纹升角>当量摩擦角)45.普通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主要是计算_______。

(1)螺杆在螺纹部分的拉伸强度(2)螺纹根部的弯曲强度(3)螺纹工作表面的挤压强度(4)螺纹的剪切强度

46.普通螺栓联接中的松联接和紧联接之间的主要区别是:松联接的螺纹部分不承受_______。

(1)拉伸作用(2)扭转作用(3)剪切作用(4)弯曲作用

47.紧联接螺栓按拉伸强度计算时,考虑到拉伸和扭转的复合作用,应将拉伸载荷增大至原来_______倍。

(1)1.1(2)1.3(3)1.5(4)1.7 48.设计紧联接螺栓时,其直径越小,则许用安全系数应取得越大,即许用应力取得越小。这是由于直径越小时,_______。

(1)螺纹部分的应力集中愈严重(2)加工螺纹时愈容易产生缺陷(3)扳紧时愈容易扳断(4)材料的机械性能愈不能保证

49.被联接件受横向外力的作用时,若采用一组普通螺栓联接,则靠_______来传递外力。(1)被联接件接合面之间的摩擦力(2)螺栓的剪切和挤压(3)螺栓的剪切和被联接件的挤压 50.被联接件受横向外力的作用时,如采用普通螺栓联接,则螺栓可能的失效形式为_______。(1)剪切或挤压破坏(2)拉断(3)拉、扭断裂

51.被联接件受横向外力作用时,如采用铰制孔螺栓联接,则螺栓的失效形式可能为_______。(1)螺纹处拉伸

(2)螺纹处拉,扭断裂(3)螺栓杆剪切或挤压破坏(4)螺纹根部弯曲断裂

52.对外载荷是轴向变载荷的紧螺栓联接,除考虑它的静强度外,还必须根据螺栓的_______来验算它的疲劳强度。

(1)最大工作应力(2)最小工作应力(3)平均工作应力(4)应力幅

53.压力容器盖的紧螺栓联接,外载荷Q为变载荷(Q0),若螺栓的最大总拉力Qbmax和剩余锁紧力Q0′不变,只将凸缘间的橡胶垫片去掉,改为不用垫片,则螺栓的应力幅σa与欲紧力Q0为_______。

(1)σa增大,Q0应适当减小(2)σa增大,Q0应适当增大(3)σa减小,Q0应适当减小(4)σa增大,Q0应适当增大

54.键联接的主要作用是使轴与轮毂之间_______。

(1)沿轴向固定并传递轴向力(2)沿轴向可做相对滑动并具有导向作用(3)沿周向固定并传递扭矩(4)安装与拆卸方便 55.键的剖面尺寸通常是根据_______,按标准选择。(1)传递扭矩的大小(2)传递功率的大小(3)轮毂的长度(4)轴的直径

56.键的长度主要是根据_______来选择。

(1)传递扭矩的大小(2)传递功率的大小(3)轮毂的长度(4)轴的直径

57.紧键联接和松键联接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安装后,键与键槽间就存在有_______。(1)压紧力(2)轴向力(3)摩擦力

58.能构成紧键联接的两种键是_______。

(1)楔键和半圆键(2)平键和切向键(3)半圆键和切向键(4)楔键和切向键 59.楔键和_______,两者的接触面都具有1/100的斜度。(1)轴向键槽的底面(2)轮毂上键槽的底面(3)键槽的侧面 60.楔键联接的缺点是_______。

(1)键的斜面加工困难(2)键安装时易损坏(3)键装入键槽后,在轮毂中产生初应力(4)轴和轴上零件的对中性差 61.平键标记:键B20×80GB1096-79中,20×80表示_______。(1)键宽×轴径(2)键高×轴径(3)键宽×键长(4)键高×键长(5)键宽×键高 62.沿工作长度具有不变截面的键是_______。(1)普通楔键(2)切向键(3)平键(4)半圆键

63.标准平键联接的承载能力,通常取决于_______。

(1)轮毂的挤压强度(2)键的剪切强度(3)键的弯曲强度(4)键工作表面的挤强度 64.平键联接能传递的最大扭矩为T,现要传递的扭矩为1.5T,则应_______。(1)把键长L增大到1.5倍(2)把键宽B增大到1.5倍(3)把键高增大到1.5倍(4)按装一对平键 65.半圆键联接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

(1)轴的削弱较轻(2)键槽的应力集中小(3)键槽加工方便 66.带传动主要是依靠__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1)带和两轮之间的正压力(2)带和两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2)带的紧边拉力(4)带的初拉力 67.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__。

(1)减轻带的弹性滑动(2)提高带的寿命(3)改变带的运动方向(4)调节带的初拉力

68.与齿轮传动和链传动相比,带传动的主要优点是__。(1)工作平稳,无噪音(2)传动的重量轻(3)摩擦损失小,效率高(4)寿命较长

67.蜗杆与蜗轮正确啮合条件中,应除去_______。

(1)ma1=mt2(2)αa1=αt2(3)β1=β2(4)螺旋方向相同。

68.普通圆柱蜗杆传动中,_____在螺旋线的法截面上具有直线齿廓。

(1)阿基米德蜗杆(2)渐开线蜗杆(3)延伸渐开线蜗杆 69.起吊重物用的手动蜗杆传动装置,宜采用_____蜗杆。

(1)单头、小升角(2)单头、大升角(3)多头、小升角(4)多头、大升角 70.阿基米德蜗杆的_____模数,应符合标准数值。

(1)端面(2)法面(3)轴面

71.蜗杆特性系数q的定义是_____。

(1)q=d1/m(2)q=d1m(3)q=A/d1(4)q=A/m 72.减速蜗杆传动中,用_____计算传动比i是错误的。(1)i=ω1/ω2(2)i=Z1/Z2(3)i=n1/n2(4)i=d1/d2 73.下列蜗杆直径计算公式:a.d1=mqb.d1=mz1c.d1=d2/Id.mz2/(itgλ)e.d1=2a/(i+1)其中有几个是错误的。(1)1个(2)2个(3)3个(4)4个

74.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则传动效率η_____。

(1)降低(2)提高(3)不变(4)可能提高,也可能减小 75.在标准蜗杆传动中,蜗杆头数Z1一定,如提高蜗杆特性系数q,将使传动的效率η_____。

(1)降低(2)提高(3)不变(4)可能提高,也可能减小

76.在标准蜗杆传动中,模数不变,如提高蜗杆特性系数,将使蜗杆的刚度_____。

(1)降低(2)提高(3)不变(4)可能提高,也可能减小

77.蜗杆传动中,蜗杆和蜗轮啮合节点处的相对滑动速度_____。

(1)等于蜗杆圆周速度(2)等于蜗轮圆周速度(3)大于蜗杆圆周速度

(4)小于蜗杆圆周速度(5)大于蜗轮圆周速度,小于蜗杆圆周速度 78.蜗杆传动中,齿面在啮合节点处的相对滑动速度Vs等于_____。

(1)V1/sinλ(2)V1/cosλ(3)V1/tgλ

79.在蜗杆传动中,其他条件相同,若增加蜗杆头数,则滑动速度_____。

增加(2)减小(3)不变(4)可能提高,也可能减小。

80.一对齿轮要正确啮合,它们的______必须相等。(1)直径(2)宽度(3)齿数(4)摸数 81.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周节Pt=15.7mm,齿顶圆直径D0=400mm,则该齿轮的齿数为______。

(1)8

2(2)80(3)78(4)76 82.对齿面硬度HB≤350的闭式钢齿轮传动,主要的失效形式是_______。(1)轮齿疲劳折断(2)齿面点蚀(3)齿面磨损(4)齿面胶合(5)齿面塑性变形 83.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

(1)轮齿疲劳折断(2)齿面点蚀(3)齿面磨损(4)齿面胶合(5)齿面塑性变形

84.高速重载齿轮传动中,当散热条件不良时,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1)轮齿疲劳折断(2)齿面点蚀(3)齿面磨损(4)齿面胶合(5)齿面塑性变形 85.低速重载软齿面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

(1)轮齿疲劳折断(2)齿面点蚀(3)齿面磨损(4)齿面胶合(5)齿面塑性变形

86.一圆柱齿轮传动,已知法面模数mn=4mm,齿数Z1=25,Z2=98,螺旋角β=10°15ˊ47″,齿轮宽度B1=85mm,B2=80mm,则该传动的齿宽系数φd等于_______。(1)0.85(2)0.84(3)0.83(4)0.79 87.工作时承受弯矩并传递扭距的轴,称为______。(1)心轴(2)转轴(3)传动轴

88.工作时只受弯矩,不传递扭距的轴,称为______。(1)心轴(2)转轴(3)传动轴

89.工作时以传递扭距为主,不承受弯距或弯距很小的轴,称为______。(1)心轴(2)转轴(3)传动轴 90.自行车轮的轴是______。

(1)心轴(2)转轴(3)传动轴 91.自行车当中链轮的轴是______。(1)心轴(2)转轴(3)传动轴

92.汽车下部,由发动机、变速器、通过万向联轴器带动后轮差速器的轴,是______。(1)心轴(2)转轴(3)传动轴(3)传动轴

全国2009年7月自考机械设计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218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机器中各运动单元称为()A.零件 B.构件 C.部件 D.机件

2.在平面机构中,每增加一个低副将引入()A.0个约束 B.1个约束 C.2个约束 D.3个约束

3.曲柄摇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角度等于零度的是()4.压力角 B.传动角 C.极位夹角 D.摆角

4.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机构为()A.曲柄摇杆机构 B.曲柄滑块机构 C.双曲柄机构 D.双摇杆机构

5.凸轮机构的从动件选用等速运动规律时,其从动件的运动()A.将产生刚性冲击 B.将产生柔性冲击

C.没有冲击 D.既有刚性冲击又有柔性冲击 6.槽轮机构所实现的运动变换是()

A.变等速连续转动为间歇转动 B.变转动为移动

C.变等速连续转动为不等速连续转动 D.变转动为摆动

7.若被联接件之一厚度较大、材料较软、强度较低、需要经常装拆时,宜采用()A.螺栓联接 B.螺钉联接

C.双头螺柱联接 D.紧定螺钉联接 8.普通楔键的工作面是键的()A上下表面 B.底面 C.两侧面 D.两端面

9.平带、V带传动传递运动和动力主要是依靠()A.带的紧边拉力 B.带的松边拉力

C.带的预紧力 D.带和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 10.渐开线齿轮的齿廓曲线形状取决于()A.分度圆 B.基圆 C.齿根圆 D.齿顶圆

11.齿轮传动中,轮齿齿面的疲劳点蚀经常发生在()A.齿根部分 B.靠近节线处的齿根部分 C.齿顶部分 D.靠近节线处的齿顶部分

12.齿轮传动中的齿面接触应力变化特征可简化为()A.脉动循环变应力 B.对称循环变应力 C.不变化的静应力 D.无规律变应力 13.选择蜗轮材料通常根据蜗杆传动的()A.传递功率 B.滑动速度 C.传动比 D.效率

14.在蜗杆传动中,当其它条件相同时,若要提高传动效率,则蜗杆头数应()A.增加 B.减小

C.保持不变 D.或者增加,或者减小

15.下列联轴器中,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并可缓冲、吸振的是()A.凸缘联轴器 B.万向联轴器

C.齿式联轴器 D.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16.按承受载荷的性质分类,减速器的低速轴属于()A.传动轴 B.心轴 C.转轴 D.钢丝软轴

17.适合于做轴承衬的材料是()A.合金钢 B.铸铁

C.巴氏合金 D.非金属材料

18.圆锥滚子轴承,内径100mm,正常宽度,直径系列为2,公差等级为0级,游隙组别为0,其代号为()

A.30220/C0 B.3220/P0 C.30220/P0 D.30220 19.在下列滚动体的滚动轴承中,极限转速最高的是()A.球轴承 B.圆柱滚子轴承

C.圆锥滚子轴承 D.球面滚子轴承

20.在机械系统速度波动的一个周期中,()

A.当系统出现盈功时,系统的运转速度将降低,此时飞轮将储存能量 B.当系统出现盈功时,系统的运转速度将加快,此时飞轮将释放能量 C.当系统出现亏功时,系统的运转速度将加快,此时飞轮将储存能量 D.当系统出现亏功时,系统的运转速度将降低,此时飞轮将释放能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上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必须与______相等。

22.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等速转动时,摇杆往复摆动的平均速度不同的运动特性称为______。

23.在棘轮机构中,当摇杆作连续的往复摆动时,棘轮便得到单方向______转动。24.按照螺纹联接的防松方法,采用弹簧垫圈防松是属于______防松。25.滚子链传动中,链节距越______,传递的功率越大。

26.在齿轮机构中,______齿轮用于几何轴线相交的两轴之间的传动。27.通过蜗杆轴线并垂直于蜗轮轴线的平面称为______。28.当载荷平稳,被联接的两轴安装时能严格对中、工作中又没有相对位移时,可选用______联轴器。

29.为了保证滑动轴承工作时的润滑,不产生过度的磨损,应限制轴承的______。

30.若机械主轴的最大角速度为ωmax=25.5rad/s,平均角速度为ωm=25rad/s,则其速度不均匀系数δ=______。

三、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31.已知在某二级直齿锥齿轮—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中,1轮为驱动轮,3轮的螺旋线方向为右旋,如题3l图所示。为了使Ⅱ轴轴承上所受的轴向力抵消一部分,试确定各轴的转动方向,各轮轴向力Fa1、Fa2、Fa3、Fa4的方向及齿轮4的螺旋线方向,并标在题3l图中。

32.题32图所示刚性联轴器,螺栓孔分布圆直径为D,其传递的扭矩为T,若使用M16的普通螺栓(其螺纹小径为d1),联轴器接合面的摩擦系数为μ,可靠性系数为K,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为[σ]。问至少需要多少个螺栓才能满足联接的要求?螺栓个数用z表示。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33.计算题33图所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含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请明确指出。

34.已知一对正常齿渐开线标准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齿数z1=25,压力角α=20°,**ha=1,c=0.25,中心距a=200mm,传动比i12=3。试求两轮的模数m;齿数z2;分度圆直径d1、d2;齿顶圆直径da1、da2;齿根圆直径df1、df2。

35.题35图所示轮系中,各轮齿数为:z1=20,z2=38,z3=18,z4=42,z4=24,z5=36,又A轴和B轴的转速分别为nA=350r/min,nB=-400r/min,转向如题35图所示。试求C轴的转速nC的大小和转向。

36.一对7207AC轴承,外圈宽边相对安装。已知两轴承的径向载荷FrI=5000N,FrⅡ=4500N,外加轴向载荷FA=2600N,方向如题36图所示。判别系数e=0.68,当

Fa/Fr≤e时,X=l,Y=0;当Fa/Fr>e时,X=0.41,Y=0.87,内部轴向力Fs=0.68Fr。试画出两轴承内部轴向力Fs的方向,并计算轴承的当量动载荷PI、PⅡ。

五、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37.在题37图所示的凸轮机构中,(1)画出基圆、偏距圆、理论廓线;

(2)画出从动件在图示位置时的压力角α、位移s。(α和s只需在图上标出,不必度量出数值)

38.题38图所示轴系结构,按示例①所示,编号并指出其他错误(不少于7处)。(注:不考虑轴承的润滑方式以及图中的倒角和圆角)。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篇5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正确啮合条件是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

2、凸轮机构的种类繁多,按凸轮形状分类可分为: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

3、V带传动的张紧可采用的方式主要有:调整中心距和张紧轮装置。

4、齿轮的加工方法很多,按其加工原理的不同,可分为 范成法和 仿形法。

5、平面四杆机构中,若各杆长度分别为a=30,b=50,c=80,d=90,当以a为机架,则该四杆机构为 双曲柄机构。

6、凸轮机构从动杆的运动规律,是由凸轮轮廓曲线所决定的。

7、被联接件受横向外力时,如采用普通螺纹联接,则螺栓可能失效的形式为__拉断。

二、单项选择题(每个选项0.5分,共20分)

()

1、一对齿轮啮合时 , 两齿轮的 C

始终相切。(A)分度圆

(B)基圆

(C)节圆

(D)齿根圆

()

2、一般来说,A 更能承受冲击,但不太适合于较高的转速下工作。

(A)滚子轴承

(B)球轴承

(C)向心轴承

(D)推力轴承()

3、四杆机构处于死点时,其传动角γ为A

。(A)0°

(B)90°

(C)γ>90°(D)0°<γ<90°()

4、一个齿轮上的圆有

B。

(A)齿顶圆和齿根圆

(B)齿顶圆,分度圆,基圆和齿根圆

(C)齿顶圆,分度圆,基圆,节圆,齿根圆

(D)分度圆,基圆和齿根圆

()

5、如图所示低碳钢的σ-ε曲线,根据变形发生的特点,在塑性变形阶段的强化阶段(材料恢复抵抗能力)为图上

C

段。

(A)oab(B)bc(C)cd(D)de

()

6、力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所以力是

d

。(A)刚体

(B)数量

(C)变形体

(D)矢量

()

7、当两轴距离较远,且要求传动比准确,宜采用

。(A)带传动

(B)一对齿轮传动

(C)轮系传动

(D)螺纹传动()

8、在齿轮运转时,若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绕另一齿轮固定几何轴线转动,则轮系称为

A。

(A)行星齿轮系

(B)定轴齿轮系

(C)定轴线轮系(D)太阳齿轮系()

9、螺纹的a

被称为公称直径。(A)大径

(B)小径

(C)中径(D)半径

()

10、一对能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齿廓曲线称为

D

。(A)齿轮线

(B)齿廓线

(C)渐开线(D)共轭齿廓(B)

11、在摩擦带传动中

是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传动比的原因,并且是不可避免的。

(A)带的打滑

(B)带的弹性滑动(C)带的老化(D)带的磨损(D)

12、金属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

(A)硬度

(B)塑性

(C)强度(D)刚度

(B)

13、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之间的可动连接是

B。

(A)转动副(B)高副

(C)移动副(D)可能是高副也可能是低副()

14、最常用的传动螺纹类型是

c。

(A)普通螺纹(B)矩形螺纹(C)梯形螺纹(D)锯齿形螺纹()

15、与作用点无关的矢量是

c。

(A)作用力(B)力矩

(C)力偶(D)力偶矩

()

16、有两杆,一为圆截面,一为正方形截面,若两杆材料,横截面积及所受载荷相同,长度不同,则两杆的 c 不同。

(A)轴向正应力σ(B)轴向线应变ε(C)轴向伸长△l(D)横向线应变()

17、作用于某一物体同一点上的两个力,F1=5N,F2=12N。当两个力的夹角为

d

__ 时,它们的合力大小为7N。

(A)300

(B)600

(C)900

(D)1800()

18、为使移动后的作用力与原作用力等效,应附加一

c。

(A)作用力(B)力矩(C)力偶(D)平衡力系()

19、阶梯轴应用最广的主要原因是

a。

(A)便于零件装拆和固定

(B)制造工艺性好(C)传递载荷大(D疲劳强度高()20、使渐开线齿廓得以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

(A)中心距可分性(B)齿轮啮合重合度大于1(C)啮合角为一定值(D)啮合线过两齿轮基圆公切线

()

21、V带传动属于__B__。

(A)电传动

(B)摩擦传动

(C)液压传动

(D)啮合传动

()22、7、由力的可传性原理可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不取决于力的 c

。(A)作用线(B)方向(C)作用点(D)大小

()

23、普通V带按截面尺寸由小到大分为__D__七种。

(A)G F C D E B A(B)E B C B A Z Y(C)A B C D E F G(D)Y Z A B C D E()

24、闭式传动软齿面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b

。(A)齿面胶合(B)齿面点蚀(C)齿根折断(D)齿面磨损()

25、一对啮合传动齿轮的材料应(A)。

(A)小齿轮材料力学性能略好(B)相同(C)大、小齿轮材料不同(D)大齿轮材料力学性能略好

()

26、载荷中等冲击,频繁启动和正反转、两轴对中不准确的情况下,联结两轴宜选用 c

联轴器。

(A)刚性固定式(B)刚性补偿式(C)弹性(D)安全

()

27、凸轮机构的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对机构造成 b

。(A)刚性冲击(B)柔性冲击(C)无冲击(D)内冲击

()

28、材料相同、横截面面积相等的两拉杆,一为圆形截面,另一为方形截面,在相同拉力作用下,两拉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a。

(A)相等(B)圆杆大于方杆(C)方杆大于圆杆(D)长杆大于短杆()

29、齿轮正变位可以

d

。(A)提高齿轮传动的重合度(B)提高从动齿轮转速(C)改变齿廓形状(D)提高其承载能力

()30、一对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是(B)。

(A)模数相等

(B)重合度大于1

(C)压力角相等

(D)传动比恒定

()

31、6.12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为原动件,摇杆为从动件时,可将(B)。(A)转动变为往复移动(B)连续转动变为往复摆动(C)往复移动变为转动(D)往复摆动变为连续转动

()

32、组成凸轮机构的基本构件有A

。(A)3个(B)2个

(C)5个(D)4主动件 从动件 机架()

33、如图所示该机构是

A。(A)

平底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B)

曲柄滑块机构

(C)

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D)

偏心轮机构

()

34、如图所示凸轮机构的推程运动角是

A。(A)

120°(B)

110°(C)

70°(D)

40°

()

35、理论上,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小齿数是 c

。(A)Zmin=14(B)Zmin=24(C)Zmin=17(D)Zmin=21()

36、确定平行轴定轴轮系传动比符号的方法为

c。

(A)只可用(-1)m确定(B)只可用画箭头方法确定(C)既可用(-1)m确定也可用画箭头方法确定(D)用画箭头方法确定

(B)

37、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推程采用等速运动规律时,在()会发生刚性冲击。(A)

推程的全过程(B)推程开始瞬时(C)远休止时(D)推程的中点

()

38、一圆轴用低碳钢材料制作,若抗扭强度不够,则

c

对于提高其强度较为有效。

(A)改用合金钢材料(B)改用铸铁(C)增加圆轴直径,且改用空心圆截面(D)减小轴的长度

()

39、7.12如图所示凸轮机构中,c 从动件的摩擦损失小且传力性能好。(A)

图a(B)

图b(C)

图c()40、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___A_。

(A)调整带的张紧力(B)提高带的寿命(C)减轻带的弹性滑动(D)提高带的承载能力

三、判断题(每题0.5分,共10分)

(∨)

1、齿轮传动的标准安装是指 :分度圆与节圆重合。

(∨)

2、滚动轴承代号“6215”的含义是 深沟球轴承,直径系列2,内径75mm。(×)

3、键联接的主要用途是:轴向固定。(×)

4、渐开线齿廓形状取决于分度圆直径大小。

基圆

(∨)

5、标准滚动轴承的组成: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

6、采用合金钢能提高轴的刚度。(∨)

7、工程中常以最大单位长度扭转角不得超过许可的单位长度扭转角作为圆轴扭转时的刚度条件。

(×)

8、按轴的受载情况可分为:传动轴、心轴、正轴。转轴

(∨)

9、带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10、传动轴是既传递扭矩又承受弯矩的轴。(×)

11、按照有关标准就能选用的零部件,称为标准件,如螺栓、螺母、轴承、齿轮、内燃机的曲轴等。

(∨)

12、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与它在作用面内的位置无关。(×)

13、运动副是联接,联接也是运动副。(×)

14、物体的平衡就是指物体静止不动。

(×)

15、铰链四杆机构根据各杆的长度,即可判断其类型。(∨)

16、柔性约束只能承受拉力,而不能承受压力。(×)

17、点在某瞬时的速度为零,那么该瞬时点的加速度也为零。(×)

18、由于移动副是构成面接触的运动副,故移动副是平面高副。(×)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篇6

答案 在高速和低速重载的齿轮传动中,齿面间压力大,相对滑动速度大,润滑油易被挤出,以及接触处产生高温,使相互熔焊、胶结在一起,两轮再运转,齿面从滑移方向撕裂下来,产生齿面胶合.

2 齿轮传动中避免胶合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 两齿轮可用不同的材料配对使用、减少模数、降低滑动速度、采用高粘度润滑油和在油中加抗胶合添加剂、以及采用冷却措施等.

3 齿轮传动中为什么会产生齿面塑性变形?

答案 由于齿面间的相对滑动,在重载齿轮传动中,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软齿面上的金属产生塑性流动,从而破坏了正确的齿形,这样就产生了塑性变形.

4 齿轮传动常采用哪些主要强度计算方法?

答案 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接触疲劳强度计算、抗磨损计算、抗胶合能力计算等.

5 开式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准则是什么?

答案 先按弯曲疲劳强度设计计算,再加大模数以考虑磨损.

6 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准则是什么?

答案 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计算,再用弯曲强度校核计算。

7 为降低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疲劳应力可采用哪些措施?

答案 可以采用加大齿轮分度圆直径、增大中心距、齿宽和齿数比、减小材料的弹性模量等,其中加大分度圆和中心距的方法最好,还有采用提高齿面硬度等措施.

8 为什么齿轮的齿形系数只与齿数有关?

答案 齿形系数只与轮齿的形状有关:当齿数增多、压力角增大时,齿形系数变小,使弯曲应力下降,齿形系数与模数无关。

9 如何提高齿轮的工作强度?

答案 加大齿轮模数、齿宽、齿轮直径、减小齿形系数(增加齿数),提高齿轮材料强度、齿面硬度、增大齿根圆角及降低根部粗糙度等方法.

10 为什么在保证小齿轮弯曲强度足够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取模数小些?

答案 因为模数取小、齿数增多,使传动的重合度增大、改善传动的平稳性和提高承载能力,还可减少轮齿切削量和切削时间.

11 为什么齿轮传动中齿宽系数不宜太大?

答案 齿宽系数越大、轮齿越宽、其承载能力越高,但载荷沿齿宽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加,故齿宽系数不宜太大。

12 传动比与齿数比有何关系?

答案 齿数比总是大于1,而传动比则不一定.

13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根据什么原则进行选择?

答案 根据齿轮传动的载荷大小、工作条件、结构尺寸的.要求、经济性等方面的因素来确定,使齿轮具有一定的抗点蚀、抗磨损、抗胶合、抗塑性变形和折断的能力来选择材料及热处理方式。

14 对高速重载和冲击较大的齿轮传动的齿轮材料及热处理有哪些要求?

答案 通常选用齿面硬度高、芯部韧性好的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并表面渗碳淬火处理。

15 一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

答案 正确啮合条件:两轮分度圆压力角相等、模数相等、两轮分度圆柱面上的螺旋角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6 斜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答案 基本参数分为端面参数和法面参数。如端面齿距、端面模数、法面齿距、法面模数,还有螺旋角、端面压力角、端面齿数等。

17 螺旋角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有何影响?

答案 螺旋角增大、重合度增大使啮合的齿数增多,提高了齿轮的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使传动平稳。同时轴向力增大,轴和轴承的受力不利,故一般取螺旋角小于400.

18 斜齿圆柱齿轮轴向力的判别方法是什么?

答案 按“左右手法则”判别:以主动轮为对象,左螺旋用左手,右螺旋用右手,四指随转动方向,拇指指向为主动轮轴向力方向。从动轮轴向力方向则与之相反。

19 直齿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

答案 两轮x端面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二轮的锥顶必须重合。

20 齿轮传动的润滑油如何选择?

答案 对于闭式齿轮传动,可按轮齿材料和圆周速度选择。当载荷大、速度低、工作温度低时,选粘度大的润滑油;反之则选粘度小的润滑油。

21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在强度计算上有哪些相同?

答案 因这两种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相同,故设计计算准则相同。在工程实际中常计算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

22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与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在基本参数哪些不同?

答案 因斜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按法面计算,而端面尺寸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不同.

23 切削加工斜齿轮的刀具选择以哪些参数进行?

答案 刀具选择是以斜齿轮的法面模数、法面压力角确定的。

24 齿轮传动的设计步骤?

答案 1.选择材料,确定齿面硬度和许用应力;2.选择齿轮传动精度,载荷系数;

3.初定齿数、齿宽系数传动比;4.计算扭拒、齿数比,计算模数;

5.验算齿根弯曲强度;6.决定中心距、两齿轮的主要尺寸; 7.绘制齿轮的工作图.

25 模数对齿轮传动有何影响?

答案 模数越大,则齿距越大,轮齿就越大,抗弯能力愈高。

26 为什么齿轮传动失效常发生在轮齿上?

答案 在齿轮的结构中,轮齿的尺寸小、受的载荷大,失效发生在轮齿上,且轮齿折断、点蚀、弯曲、胶合、塑变都是发生在轮齿上。轮缘、轮辐、轮毂处一般是不会失效的。

27 国家标准规定的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哪些为标准值?

答案 规定法面参数为标准值。如法面模数、法面压力角、法面齿顶高、法面径向间隙系数,而端面参数为非标准值。

28 锻造齿轮有何特点?

答案 锻造钢材的力学性能好,直径小于500mm的齿轮x多采用锻坯。齿轮直径小,可将齿轮和轴锻成一体,称齿轮轴。直径小于200mm做成盘式结构,大于200mm锻造成幅板式结构。

29成形法加工齿轮有何特点?

答案 加工时,铣刀绕本身轴线旋转,同时轮坯沿齿轮轴线方向直线移动;铣一个齿槽后,将轮坯转过一个齿,再铣第二个齿槽。切削方式简单,不需专用机床,但生产率低,精度差,故仅适用于单件生产及精度要求不高的齿轮加工。

30齿轮毛坯的制造方式有哪些?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创新与实践 篇7

近几年, 我们在机械专业的综合实践中,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构思能力、社会调查和分析问题能力、独立思考和协作能力、计算绘图和运用工具书能力、审核设计说明书和图样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 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收到了预期效果。

综合实践与传统的课程设计相比, 最大的变化体现在课题的确定上。在仍然保留减速器为核心题目的前提下, 适当扩展设计课题。

首先, 公布具体的课程设计题目, 并由相应的指导教师对每个课题的性质、涉及的相关知识、设计工作量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等方面的情况略加阐述。为接近生活和生产实际, 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目中的设计参数和原始数据只有少数是完整给出的, 大多数是部分给出的, 个别的甚至根本没有给出, 区别度大, 模糊性强, 试图为不同程度的学生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然后,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志向、自由组合、自主选题。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对学生的信任和支持, 也允许少部分学生自己选题。实际情况表明, 自己选的题目都有一定难度, 学生对课程设计很重视, 对自己很负责任。

综合实践大致划分为以下类型:

1. 以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为核心的传动装置设计

这是传统的设计题目, 设计指导书和参考资料完备, 教师也有一定的指导经验, 因此仍然保留, 也可以同其他题目相对照。

2. 教具设计制作题目

由于学生熟悉教具的工作原理, 清楚教具的作用, 所以积极性很高。他们克服困难, 自己动手, 先后制作了平面连杆机构连杆曲线演示板、含一个移动副的平面四杆机构演化规律演示板、飞机起落架机构死点位置演示模型等。其中, 含一个移动副的平面四杆机构演化规律演示板的制作难度较大, 学生想出了许多好办法, 保证了质量, 也有很大收获。学生还设计制作了压杆稳定演示装置等材料力学教具。

3. 校园小机械设计

这类题目趣味性强, 有实用价值, 因此吸引了大多数学生。如:旗杆及附属装置设计;礼堂幕布自动启闭装置;校门启闭装置;多孔试卷装订机等。这些题目有的虽然看上去并没什么难度, 但是随着设计的深入问题便不断出现。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 在有限的设计时间内无法完全解决, 但是仍然可以使学生受到设计训练。比如, 申报校门启闭装置题目的学生, 首先对自动伸缩门的结构、特性、品牌进行调查, 然后, 提出了对校门的改进意见, 进行了相应的设计计算。

4. 动态广告牌设计

目前市场上各种动态广告牌争奇斗艳, 许多是依靠机械传动装置工作的, 我们要求设计多画面翻转式动态广告牌, 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同学选用了课堂上没有介绍的蜗杆凸轮间歇机构实现四画面的转换;有的同学还对吉林市的室外广告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有些同学除了选择正确的传动方案外, 还完成了细节设计。通过这类题目的设计, 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使他们看到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的应用价值。

5. 吉林市标准机械零部件市场销售情况调查

安排这个题目, 一是考虑到现场机械维修人员应当了解市场, 不仅能够设计, 也要学会选用, 要有经济意识和价格概念, 跑市场的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二是考虑到近年来机械专业毕业生有从事营销活动的趋势, 接触吉林市标准机械零部件销售市场, 对机械产品的价格、质量、竞争情况有所认识也是必要的, 学生终究要走向社会。有些学生原来以为这一组轻松,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写出一份好的调查报告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令人欣喜的是, 申报市场调查题目的同学十分认真, 最长的一份调查报告达2万字, 是从近百家标准件商店搜集来的数据, 学生收获很大。

6. 自选题目

有的同学选择了农村打井机的传动装置, 设计期间还特意回家乡现场考察一次, 加深了印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由于课题有一定的灵活性, 学生参与热情高, 责任感明显增强, 所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

摘要:本文论述的是在以往以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为核心设计题目的基础上, 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 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相结合的选题思路入手, 拓宽设计题目,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尝试, 效果显著。

浅谈《机械设计基础》教学 篇8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现代教育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它的教学成败将直接影响本专业其他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我们在进行该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两大难点:一方面是概念多,内容抽象,并且实践性强,极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和弃学心理;另一方面是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学习基础差,其中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在高中时就“厌学”,在他们心中,到高职读书不是“我要读书”,而是父母“要我读书”, 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如何在学习《机械设计基础》学科中,帮助他们在建立兴趣和学习自信心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这是摆在所有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在这里本人就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导入形象直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首次认知对后继学习能否顺利进行至关重要。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可控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把注意力较快地集中到学习任务上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媒体,可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利用这一年龄段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凡事易凭兴趣、自我约束能力还不够强的特点,充分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导入,让学生在好奇、兴奋中,无意识地学习某些知识,对学生学好这门课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虽然许多知识需要有意识记忆,但作为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学生的“无意识”,引发其“有意识”的产生,达到教与学的目的。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兴趣是环境和文化的产物,是后天习得的,它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素质,又是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

1.以“奇”生趣。例如在学习机器的组成一节时,机器能够转换能量,有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动力装置、执行部分、传动部分和操纵或控制部分。讲完之后让学生举例自己常见的机器,如汽车、机床、飞机、拖拉机、三轮车等等,分析它们的组成,这些机器都有动力装置进行能量转换。然后老师设问:“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顿时课堂气氛活跃,因为《三国演义》对同学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回云:诸葛亮造木牛流马,方腹曲头,一脚四足,皆不食水,可以昼夜转运不绝,上山下陵各尽其便。这种交通运输工具是机器吗?是与否的回答异常活跃。老师再追问:“这种交通运输工具有原动机吗?它是什么样的?是发动机、电动机?”回答显然是否定的。这种交通运输工具是一个不消耗能量,经过科学家多少年论证不存在的永动机。经过一番举例讨论后,使学生感到新奇,又很好地掌握了课堂知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画生趣。如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时,采用动画课件,把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以及间歇运动机构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进行演示,这样就在教学过程中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得以加强。声、像、文、图并茂的教学信息,也增强了教学的艺术效果,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良好的教学方法在《机械设计基础》课教学中的作用

1.启发式教学

高职学生年龄在十八九岁,正是思想活跃的阶段,那种传统的讲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对现在的学生是肯定行不通的。而且讲授过多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会阻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要允许学生对不理解的问题随时举手发问,并对学生抢接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给予肯定,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来,调动其听课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齿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等内容时,每次在讲一种新的传动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传动的实例?自己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机构?它们的工作特点是什么?这样带着问题听课,并在讲解中不断提出新问题,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得到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调动积极思维,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始终体现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一般由确定项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成果展示与评估几部分构成。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例如项目教学法在铰链四杆机构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

(1)教学项目的确定。铰链四杆机构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机械基础》模块六“平面连杆机构”中的课题1,介绍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判断条件及应用,它是课题2铰链四杆机构演化学习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的铺垫。由于平面连杆机构能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复杂的运动规律,而且更以其独特可靠的低副联接形式,倍受广大机械设计人员的瞩目。其在工业、农业、冶金、化工、纺织、食品等机械中的应用实例不胜枚举。如此重要的教学内容,应该探寻一种形式新颖、方法独特的教学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工作计划的制定。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和其它班作品,组长组织成员交流探讨填写教师事先发放的学材。然后抽取制作任务。确定本组团队名称及口号;根据组员各自的特点进行角色分配,推选出陈述员、自评员、互评员、信息员,各角色各施其责;依据任务确定设计尺寸,绘制构件图样,讨论设计制作方案。编写制作产品说明书。策划本组学习成果展示方案。

(3)工作计划的实施。小组成员根据计划分工,进行各自的工作,其中遇到的问题可通过教师预先准备的资料查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关注学生的考虑是否正确,是否周全,并进行新思维的启发,鼓励学生朝目标方向努力。引导他们进一步思索探究,使学生自己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协作者,指挥引导学生掌握项目所需知识,完成技能训练。

(4)成果展示与评估。各组陈述员依次上台展示成果、按照本组产品说明书讲解作品;自评员阐述本小组自评结果并给出自评成绩;对应小组的互评员阐述本小组互评结果并给出互评成绩;教师根据制作过程、学习成果以及展示过程的点评,对学生知识目标达成情况给予评价;然后客观公正填写学习质量评价表。填写时评价的结果均用A、B、C、D四个等级来表示、作为本次课各小组的学习成绩。通过开展相互观摩学习,可以巩固本次课学习的新知识,师生共同检测本次课知识目标达成情况;同时渗透德育和职业教育,进一步达成方法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

三、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运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教师——学生——教材三点一线的简单形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最终失去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教学具有教学信息传输量大、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特点。对于问题具有化繁为简、化静为动等作用,从而使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对刚刚从初中升人职高的学生来说,《机械设计基础》课本中新出现的运动副、构件、机构、曲柄、摇杆等术语,他们知之甚少,也缺乏直观的印象。因此教師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将教学内容中抽象的、无法观察的结构和形状逼真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建立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获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更应该充分直观地体现零部件的具体构造和运动情况。我在教学中结合专业教学特点,制作了《机械设计基础》多媒体课件,逐步在教学中使用。这样,一方面增大了信息量,另一方面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质量和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的思想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与过去的学生相比已经有很大的不同,教师也要不断改变、提高自己的认知观念和知识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我们不仅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且需要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以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求完善。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取受。”实践证明,教师滔滔讲说,呕心沥血,方法不当,事倍功半。尤其机械设计基础这门枯燥、繁杂且不系统的课程,若照本宣科,不进行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学生必学之无味,学之困难。所以只有 将“教”与“学”配合好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

上一篇:六级数学考试质量分析下一篇:急诊病历书写规范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