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骄傲

2024-06-03

中华骄傲(精选11篇)

中华骄傲 篇1

似有似无,

静待佳音,

却是故人已故。

何时望穿秋水,

已然一片荒芜。

梦已搁浅,

曦陌舞蝶

听,他又在唱着那动听的歌儿

把我的思绪早已带向远方

让我乘着那梦的帆船

扬帆远航!

听,午夜的钟声即将敲响

把我的心儿早已向未来展望

让我在那新的一年里

展翅高昂!

看,那天,国旗在冉冉升起,

把我们中华56个名族心系在一起

让我感受到了

中华的魅力!

看,先辈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前的付出

他们不惜一切的一切,创造了中国

让我不得不

好好学习!

中华的崛起,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

中华的崛起,正是因为他们我们而骄傲!

中华的崛起,更是我们的骄傲!

心无所属,

只待雨落花飞处。

中华骄傲 篇2

其间, 笔者有幸拜会了《胡景翼传》、《胡景翼将军遗墨选萃》、以及电视剧本《关内胡》等有关胡景翼将军的系列作品编著者, 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工作的李凤权教授, 学习请教, 受益匪浅;对胡景翼将军了解有加, 敬佩有加。

杰出的爱国者、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名誉主席的屈武先生在为《胡景翼传》作序时指出:“胡景翼将军是一位知名的爱国将领, 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他“赤诚爱国”、“远见卓识, 豁达大度”, “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革命, 出生入死, 身经百战, 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树了不朽功勋。”

全国人大前副委员长习仲勋在《胡景翼传》题词中也称赞道:“胡景翼将军赤诚爱国, 胸怀大志, 献身革命, 功劳卓著。”“有智有勇”、“造福人民”, “他的高尚品德会永放光芒, 他的光辉业绩会永垂史册”, 对胡景翼将军的功德作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笔者对胡景翼将军的少年壮志十分欣佩。少年胡景翼处在一个封建专制、朝廷腐朽、列强入侵、国家衰败、社会黑暗、民族危难的时代, 在有强烈爱国思想和远见卓识的父亲的教育与影响下, 胡景翼胸怀拯民救国的凌云壮志和非凡胆识, 攻文习武, 广交义士。“英雄立帜洛渭滨, 叱咤风云若有神”。青年胡景翼接受中国同盟会的革命思想, 积极响应孙中山先生的主张, 参加了同盟会组织的西安起义, 在洛渭之滨的耀县药王山举起“光复中华”的大旗, 为推翻黑暗专制、腐朽没落的清王朝作出了卓越的、名垂青史的贡献, 成为共和中国的先驱之一。

让笔者深为敬佩的是胡景翼将军对民主革命的自觉追求。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武装斗争, 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奋斗的伟大革命。在清代末年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 一些中华优秀儿女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进行了痛苦的思考和艰苦卓绝的探索;一批精英人物毅然投笔从戎, 投身社会变革。辛亥革命是中国人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后伟大的民主革命实践, 胡景翼将军是杰出的革命先驱者之一。在这场开创中国历史新篇章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潮流中, 将军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唤起民众和武装民众的艰难重担。“自古先觉觉后觉, 汤武周召苦追寻。一旦豁然贯通日, 举动能为四海欣”, 这是将军以诗句表明自己对先知先觉的真切实践。后来, 早年同盟会成员、国民党元老、长期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职务的于右任, 在为胡景翼将军撰写的墓志铭中赞道:“国之少年, 世之先觉”、“古今百战, 独为拯民”。

胡景翼将军的崇高追求与高尚情操, 体现在他在投笔从戎之始, 就以拯民救国为唯一目标。胡景翼将军耳闻目睹, 对百姓饱受军阀混战之苦、在水深火热中挣扎之情痛心疾首, 1918年12月, 在《感时七古》一诗中, 他吟咏道“连年争战苦兵黔, 一片山河霸气沉”, “妇孺老幼避兵匿, 饥寒交逼霜露逼。夜半凉风起天末, 河山遍地哀鸿音。”他满腔悲愤向天高歌:“大地河山有壮猷, 起兵原不为封侯。回首生灵涂炭甚, 欲掣龙泉自刎头。”在军阀割据称雄、有枪便是草头王的年代, 胡景翼将军以如此鸿鹄之志蔑视显贵、淡漠权欲, 难能可贵!将军无愧于于右任先生“胸有千秋, 心无一物”的称赞。

其后的10余年间, 胡景翼将军不畏风雨坎坷、艰难曲折, 坚持高举共和大旗, 紧紧追随孙中山先生, 荣受嘱托, 当面立下“来日我一定要打进北京城, 请先生主持大计”的庄重誓言。胡景翼将军一诺千金, 以“龙马精神, 英雄手段”逐陆讨袁, 护国护法;北京政变, 倒曹败吴;力邀孙中山先生北上主政。北京政变后, 他又率师南下, 进军河南, 生聚教训, 整军经武, 手握重兵, 坐镇中原;以西对甘陕, 北联京津, 东控徐海, 南捍皖鄂, 显现了宏才大略。

胡景翼将军以军务督办兼省长身份主政河南, 是将军一生中最为辉煌的史诗篇章之一, 是他“赤诚爱国”、“远见卓识”的集中展现, 也是他对共和中国民主新政最有胆识的履践和最为卓越的贡献。首先, 胡景翼将军尊从李大钊的意见:南下中原, 消灭吴佩孚的残余势力, 奉行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恢复京汉铁路总工会, 把河南建成北方的革命基地, 进而与南方革命力量取得联系, 为中国革命开创新的局面。因为这正应合了胡景翼将军“以豫省为始基, 推行主义于全国”的宏大谋略。其间, 胡景翼将军开国共深层次合作之先河:邀请李大钊到豫共商国共合作、发展革命大计, 得到李大钊的悉心指导与全力支持。他大量吸收优秀的共产党员和黄埔军校学员来充实改造自己的国民第二军, 开展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 吁请苏联顾问团训练部队, 获得苏联珍贵的武器装备支援, 显著提高了第二军的基本素质与整体战斗力。与此同时, 他还邀请许多国民党高级干部和知名人士参与河南的军务、政务和外务工作。名流汇集、宾客如云, 使河南一时成为一个国共深层次合作的革命大本营。其次, 胡景翼将军倡导民主政治, 主张“网络人才, 邀致名流”、“开诚布公, 共谋国是”, 坚持“豫人治豫”、任人唯贤。实施兴利除弊政策, 期成清明之政治, 组织开展清乡除匪、肃清贪污、整顿财务、发展交通、振兴实业、兴办教育、保护文物等活动和工作, 振兴了河南的民主政治与民生经济。第三, 胡景翼将军旗帜鲜明地支持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 使中原地区的民主革命由低潮转入高潮。

豫西大战与豫西大捷, 充分展示了胡景翼将军的军事思想和军事才能, 展示了他卓越的战略战术与英雄气概。在北洋政府段祺瑞的授意与支持下, 河南军阀刘镇华率镇嵩军纠合吴佩孚残部共18万之众, 蓄意消灭只有6万人的国民第二军及其友邻部队。胡景翼将军“运筹于帷幄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在总工会铁路员工的支持下, 抢修通咽喉大桥, 一举攻克洛阳, 10余万镇嵩军与吴佩孚残部土崩瓦解、作鸟兽散。在战斗最激烈最危急的关头, 胡景翼将军奋不顾身, 亲率手枪队冲入敌阵, 受总司令的激励与鼓舞, 第二军将士士气大振, 一举击溃敌军, 大获全胜。豫西大捷堪称胡景翼将军戎马生涯中最为辉煌的胜利。

中国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孙中山总统府的枢密顾问章太炎曾褒扬胡景翼将军:“渊海之量, 螭虎之武, 懿此硕人, 宜司中土”。更有人盛赞他:“武有周瑜之谋, 文有孟尝之风”。

我们缅怀胡景翼将军, 是因为将军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杰出的先驱、著名的爱国将领, 对中国革命作出过异常卓越的、永载青史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缅怀将军, 是因为将军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素怀“推行主义于全国”的雄心壮志。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是动员和凝聚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我们要继承将军遗志, 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祖国统一。

我们缅怀将军, 是因为将军向世人展示了三秦儿女的光荣, 中华儿女的骄傲, 足以激励后来者牢记将军遗愿:“闻古今治乱之事, 慨然有志于澄清”, “予对国事, 主张民治”, “集合全国各省各党之耆贤英俊, 开诚布公, 共谋国事, 庶足以收集思广益、福国利民之效。”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肃吏治、兴教育、振实业”, “利交通、倡文化”, 富民强省, 福民强国, 振兴中华。

我们缅怀将军, 是因为将军一生心系于民, 谋利予民。将军早年即立志:“心如日月之明, 无所不照;德如天地之大, 无不复载。他日为龙为云, 霖雨苍生, 普救百姓, 予之志也!”将军对三秦百姓犹为关切, 弥留之际, 将军曾留言“予对陕事, 因系父母之邦, 关心殊甚”“欲使孑遗之民稍获昭苏, 此愿莫遂, 予目难瞑”, 此情感天动地!

我们缅怀将军, 是因为将军有为民族大计和革命利益而甘愿受人谣诼、忍辱负重的宽广胸怀与牺牲精神。无论是只身敌营遭陈树藩软禁, 或易帜换旗被孙中山、于右任误解, 都能大义凛然、从容面对;忠贞不二、坚守气节, 做到“丈夫磊落掀天地, 为龙为雨为甘霖”。以致于事过30年后, 于右任先生终有“垂老才知负笠僧”的感叹。

我们缅怀将军, 是因为将军具有崇高的人格、英雄的气概。胡景翼将军崇尚和效发民族英雄岳飞, 所以人称将军“小岳飞”, 所以才有于右任先生对将军“为将为儒, 为佛为僧”“亦孙亦徐, 亦关亦岳”“王翦为友, 王猛为临”“十亿劳民, 一声万岁”的赞誉之辞。

记得一位哲人曾留下关于过做人的六句忠告, 那是:正直如山, 善良如水, 宽容如海、仁爱在心, 诚实守信, 自律自制。胡景翼将军的人品正是这六句话的写照, 堪称后世典范。

在瞻仰和学习胡景翼将军辉煌一生的过程中, 笔者得到李凤权教授和胡景翼将军的亲属、曾经与笔者同事10余年、现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原交通部副部长胡希捷先生的指导, 甚感受益。李凤权教授治学严谨, 博揽史海;为公正反映胡景翼将军光辉的一生历尽辛劳、艰难奋争, 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讲解传奇电视节目凛然大度、风度彰显, 陈述内容引经据典、言之凿凿, 体现了李教授对发掘与复原史实的神圣使命感, 以及为昭告世人所作的年复一年的艰辛努力, 李凤权教授在此项研究中显示出的厚重功底与执着精神, 令人十分信服、十分敬佩。

为发掘与展现胡景翼将军光辉一生作出贡献的参与者, 也都理所当然地应受到尊重与尊敬。

三年前, 笔者在通卷阅读了李凤权教授编撰的《关内胡》电视剧本后, 敬意油然而生, 兴之所至, 曾随笔写下了一幅对联:叱咤风云/横捭纵阖/怀拯民救国宏志;铁骨柔肠/诗文画墨/显文韬武略雄才。横批:一代英杰。谈不上对仗工整, 就算作是表达对胡景翼将军的景仰之情、缅怀之意吧!

【链接】

文献纪录片《传奇将军胡景翼》介绍 (摘要)

胡景翼将军是辛亥革命时期北方的著名将领, 他促成了陕西靖国军的成立, 联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他主政下的河南最早实现了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

第一集《锋芒初显》

胡景翼, 字笠僧, 出生于1892年, 陕西富平人。关陇地区自古多豪侠之士, 在那个恃强凌弱、社会动乱的年月, 健身以自卫、习武以保家的风气很盛。胡景翼相约同学, 拜当地拳师金仲为师, 练就了一身真功夫。

1910年3月, 胡景翼经井勿幕等人的介绍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胡景翼率领队伍在渭北药王山起义, 插起了“兴汉灭清, 光复中华”的大旗, 成为秦陇复汉军第一标统带 (团长) , 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辛亥革命的成功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孙中山领导的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 被迫流亡日本。胡景翼随后追随孙中山而去, 流亡东京, 进入浩然学社。

第二集《靖国之军》

1914年秋, 22岁的胡景翼再次回到祖国之时, 正是袁世凯背离共和, 谋划称帝之日。为“逐陆讨袁”胡景翼委身军阀陈树藩, 获取了一个营的武装。

在联合陈树藩赶走袁世凯的部下陆建章后, 陈树藩开始排挤胡景翼创建的靖国军。一场战争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两军互有胜负, 大战数月陷入了僵持阶段。

为了平息战乱以纾民困, 胡景翼决意出城面见陈树藩进行和谈。然而, 陈树藩根本没有和谈的诚意, 见胡景翼只身前来凶相毕露, 命卫兵将胡景翼劫持回西安, 拘禁在督军署的百尺楼上。

第三集《忍辱负重》

直皖战争后, 冯玉祥主陕, 直系军阀掌握了北京政权。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屡屡受挫, 形势对中国的民主革命极为不利。为保存靖国军实力, 胡景翼决定“暂受北命, 以张吾军”, 准备接受直系军阀的改编。然而, 这一决定遭到总司令于右任的误解和孙中山的谴责。

在这个严峻而艰苦的环境中, 胡景翼密切关注着时局的变化, 忍辱负重, 以超常的耐心蜗居邢台, 等待着有利时机的到来。

曹锟贿选, 直系军阀“武力统一全国”的口号激起了不少军人的反对。胡景翼很清楚, 必须尽可能地把不满曹、吴的力量联合起来, 在这些可以联合的队伍中, 冯玉祥的力量最大, 同吴佩孚的矛盾也最大。因此, 他把反直系军阀的重点放在了冯玉祥身上。

第四集《北京政变》

经过密谈胡景翼和冯玉祥正式形成了讨伐直系军阀的同盟关系, 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后, 两人借机回师倒戈, 推翻了直系军阀的北京政权, 并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政。

就在孙中山北上途中, 北方的局势迅速恶化起来。张作霖率师南下, 直逼北京, 拥护段祺瑞上台执政, 继续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北京政变所具有的进步性和革命性遭受到毁灭性的伤害。

胡景翼非常地失望。10年前, 在日本东京的“浩然庐”, 胡景翼曾当着孙中山先生的面许下誓言, 自己有一天一定会打入北京城, 请孙中山先生主持中国的建国大业。如今, 这个誓言的前一个目标已经完成, 后一个目标却因军阀力量的各怀私心而终不能实现。

第五集《荟萃中州》

北京政变的结果, 使胡景翼深刻地感到需要有一种崭新的力量才能救中国, 他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社会主义苏联, 投向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

在李大钊的帮助下, 胡景翼从失望中获得了信心, 重新燃起了革命的希望, 他把“奉命”南下、主政河南变为革命征途中的激流勇进。一时间, 海纳百川, 宾朋如云, 河南开封成了革命者云集的地方, 出现了“八方风雨会中州”的空前盛况。

胡景翼开始广泛延请国共两党人士共同参与主政河南, 除广东一地以外, 河南是全国唯一一个执行了国民党三大政策的省份。

1925年, 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不久, 胡景翼将军也撒手西去, 享年34岁。

“他参加了西安起义, 他促成了北京政变, 他主政下的河南实现了国共合作。”

—摘自《传奇将军胡景翼》解说词

参考文献

综述:一样的中华骄傲 篇3

这一年,中国经济以高歌猛进的势头,终于超过了毗邻日本。经济总量登顶全球第二的位置。给国人多少扬眉吐气感觉:上海世博会以流光溢彩的姿态登场,在完美无瑕的赞叹中谢幕,历时半年,将世界精彩汇聚于生气勃勃的上海滩,令人们流连忘返;亚运会火炬在羊城广州熊熊燃烧,辉映着一面面升起的五星红旗,几乎成了中国健儿表演的大舞台;“十一五”规划圆满收官,崭新蓝图恢弘铺展,中国巨轮又要扬帆起航

这一年,华夏大地又是多灾多难,倍受考验。年初,历来雨量充沛,山清水秀的大西南,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大旱灾:初春,继汶川大地震仅不到两年,又一场大震降临青海玉树:初夏,滔天洪水自南方开始逐步向北蔓延,—直到了辽宁丹东的鸭绿江边,肆虐了大半个中国;8月,咆哮而下的泥石流顷刻将甘南舟曲县城几乎夷为平地,制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地质灾害;10月,台风“鲶鱼”横扫台湾宝岛,包括大陆游客在内的几十位同胞至今没有找到尸骨。还有不胜枚举的矿难,火灾、事故等等,构成了中国人民深刻的记忆,吸引了世界关切的目光……

无论是经济发展上的一枝独秀、举办赛会上的美轮美奂,还是抗击灾难中的众志成城、面临逆境中的不屈不挠,中国人都将自己智慧、顽强的形象树立在世界的面前。每件大事,都有足够的理由浓墨重彩,载入史册;每个炎黄子孙,都有理由昂首挺胸,充满豪情。当世界将目光聚焦我们身上的时候,会让人觉得实至名归。

也许是这样的原因,让我们无暇顾及6000多万海外华人在这一年中的表现,无暇为他们在各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做出的杰出贡献去喝彩。可以回眸到的是,在今年8月初,阿富汗的塔利班分子将抓获的10名“国际援助救济会”医疗队志愿者残忍地杀害,震惊世界。其中一名纤弱女子叫吴凯伦,她是英籍华人。事件发生后,吴凯伦在世界各国成为崇高的英雄。但在她的祖国,却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还有美籍华人关惠群,这位以持之以恒的善举感动着整个美国的普通华人女性,今年被特邀进白宫接受了奥巴马总统亲自颁发的“公民奖章”,轰动海外华人界。但在国内还没有多少人知道关惠群这个名字。

中国人的形象,是由所有炎黄子孙共同打造的,当然也包括遍布全球的海外华人。当中国积贫积弱的时候,旅居海外的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吴健雄、李远哲等科学家,还有来自台湾的贝律铭,王安等,以他们在科学、实业上的巨大成就为华人赢得尊重:当华人被人冷眼相看的时候,李小龙以他无敌的中国功夫获得满堂彩。那时所有中国人,无不以他们为骄傲和自豪。进入新的世纪,更多的海外华人崭露头角,如美国的前劳工部长赵小兰,现任商务部长骆家辉,澳大利亚女财长黄英贤等,都能令我们津津乐道。而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海外华人,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吃苦耐劳,勤奋好学,诚实守信,树立着华人的形象。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古老中国已今非昔比。我们的经济一尘绝骑,军事无人敢欺,科技多有领先,体育金牌第一,文化令人着迷……一道道耀眼的光环,让世界目光逐步集中于大陆本土。于是,大家对海外華人的关注开始淡化,对海外华人创造的业绩有所忽视,为他们杰出贡献而引发的自豪感不如过去那么强烈了。面对海外华人夺得的世界级奖项,甚至还会表现出一种“酸溜溜”的感觉。

毋庸讳言,无论海内外,所有的炎黄子孙都是一股血脉,是一条根系,是一个整体。他们的共同的名字叫中华儿女。海外华人无论做出了非凡业绩,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过,只有祖国的强盛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全体中国人的尊严是他们最宝贵的尊严。如今,强盛起来的中国,更应该时刻惦记着海外无数的同胞游子,接纳他们的每一份成就,每一份欢乐、每一份忧思。

中华骄傲作文 篇4

汉字,你是我的中华骄傲。

你走过了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你演绎着中国历史的变迁,你记录着炎黄子孙的伟大。浩瀚无垠的世界,因你的存在而绚丽多姿。横平竖直的笔画,书写着祖先们非凡的智慧,形象的字体,美丽的偏旁,给人以独特的艺术感。一词多义的背后,让你的形象笼罩着神秘的面纱,轻轻掀起你封尘已久的笔画,跳跃的文字鼓动着梦想,让人久久回味。

武术,你是我的中华骄傲。

源远流长的你,用岁月的年轮书写着中华武术魂。你是一代代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你的发展,你的完善,让你的价值走出国门。“中国功夫”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代名词,国际舞台上无时无刻不活跃着你的形象。也许你的习武宗旨――尊师重道,不仅仅是为了教育习武之人,他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体现,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品质。

文学,你是我的中华骄傲。

从唐诗宋词到元曲,诗人们用手中的笔和自己的才华,表达着内心深处的情感。从友人远去,到百姓生活,再到国家兴亡,一首首壮丽的诗词无不体现着诗人们的喜怒哀乐。明清小说的出现,让文学史上锦上添花,四大名著的传播,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让我们在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感悟人生,感悟真理。

围棋,你是我的中华骄傲。

小小的棋盘,小小的棋子,饱含了多少中华儿女的智慧。棋艺的训练,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思维的提高,更是一种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对文化自信心的增强。阿尔法狗围棋技艺战胜人类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不管是人类赢还是机器人赢,都是人类的胜利。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我们的生活也将越来越美好。

丝绸,你是我的中华骄傲。

翱翔展翅的雄鹰,拍打着丝绸之路的历史。滔滔不绝的河流,映照着岁月如歌的记忆。孤烟缕缕的大漠,鞭策着中华儿女不忘初心。古老的丝绸之路,沉睡千年的你,正穿越古今,用你健壮的双臂,拉起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如今的一带一路,沟通了中国与沿岸各个国家的发展,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平台,歌颂着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畅想着中华明日的辉煌。

《中华骄傲》观后感 篇5

节目特别邀请了著名钢琴家郎朗和一位来自意大利名叫TEO的机器人一起现场合奏。还有最近刷爆互联网的《战狼2》的导演兼主演吴京,他通过视频的方式与我们分享他对“武”的理解。

而节目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宁教授讲汉字。

汉字,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是一代又一代先人智慧的结晶,是一种神奇的字体。

虽说每个汉字都由横竖撇捺点这些简简单单的笔画组成,像一群群可爱又淘气的孩子在方格上跳跃着,却都有着自己的情感。望见“朝阳”两字,你能感受到一丝明媚的阳光照耀着你,而望见“晚霞”,你会为那绚丽的色彩而迷醉。“喜”字使人笑逐颜开,“哀”字一望而皱眉……

王宁教授现场演示了“正”、“ 直”两个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行不离轨就是正,目不斜视就是直。让我感受到一股汉子的神圣力量。

据说中国的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发展到现在的楷书、行书,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象形字背后都藏着丰富的知识。例如象形字“休”就表示人靠在树旁休息。我喜欢汉字里很多有趣的字谜,如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香);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碧)。像这样的字谜还有很多。中华汉字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自由飞翔与驰骋。

《中华骄傲》观后感 篇6

第一课讲的是以文载道,是文学体现着国人的审美、情怀和志向。字里行间有意境、有韵味、有风骨,回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共鸣。翻开一本书,读上一首诗就像乘着文学的小船,漫游在上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一课第一个出场的是汉字叔叔,他为汉字痴狂和习汉字的过程,以及建立汉字的网站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包括歌曲”中国话“充分展示了中国近几年来对自有化的自信。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学习中国话、中国汉字、中国的书法、中国的美食,展示出了中国在世界上不可缺少的地位。

第二课棋以明智,是小小的棋盘包罗万象,凝聚着东方的智慧,启发着无数的畅想,黑白棋子在往来之间,教会了我们勇于挑战敢于突破的精神。在科技时代继承传统、拥抱未来才能为大国之智谱写新的篇章。这次上台的是郎朗和一位来自意大利拥有53根手指的神秘客人—一个机器人,名叫TEO,它的53根几乎覆盖了大半个键盘。

第三课讲的是以武振魂,中华武术不但技艺高超更蕴含着中华民族仁义正直、勇敢坚韧的精神,保家卫国、自强不息的气节。我们要传承发扬武术精神,做有担当有骨气的中国人,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振奋民族之魂。

父母的骄傲 篇7

张经理, 张奇?边海笑了笑, 刚要说什么, 心里突然一动, 随即热情地对老人说:“哎呀, 您是张经理的父亲呀, 快里面请, 他刚有事出去了, 我马上打电话告诉他。”

把老人让进办公室, 边海给老人倒了一杯水, 就拨通了电话:“张经理, 你父亲来看你了, 就在办公室。”挂断电话后, 他接着和老人闲聊。边海极力称赞张经理年轻有为。老人也很高兴, 满是沟壑 (hè) 的古铜色的脸上闪着熠 (yì) 熠的光辉。

两人聊得正热乎的时候, 门被推开了, 进来一个满头大汗的小伙子, 说:“爸, 您怎么也不提前打个招呼就来了?”边海忙说:“经理, 老人家是想您了, 还想顺便看看您的公司, 我不打扰你们了, 有事您再叫我。”说完, 边海就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 张奇陪他父亲出来, 公司格子间的几个员工都起身说:“经理好, 大伯好!”边海说:“经理, 大伯坐车累了一整天, 您先陪他回家休息一下吧, 公司的事情有我们呢, 您放心。”

张奇感激地冲大家点了点头, 就和父亲走了。

第二天, 张奇来到公司, 对边海说:“经理, 谢谢您。为了让我父亲高兴, 跟他撒谎说我是公司经理, 您没揭穿我, 我很感激您。”边海让他坐下, 说:“看到你父亲殷切的目光, 我心里就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暖流,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几十年前, 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小院落里, 出生了一个瘦弱的男婴。虽然家里条件很差, 他的母亲还是坚持让他上学。为了能供孩子上学, 农闲时节, 母亲就去集市上卖些针头线脑的东西, 即使冬天寒风刺骨, 母亲也从不间断。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 这个男孩考上了大学。母亲没上过几天学, 分不清什么是文科理科, 什么是本科专科, 经过他几次解释, 母亲勉强把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弄明白了。母亲很高兴, 逢人就说自己的儿子如何有出息。这天母亲赶集回来, 脸上满是得意的表情。母亲告诉他:今天在集市上和隔壁摊的女人聊天, 她儿子今年也高考, 那个女人一直夸耀她的儿子如何厉害, 考的学校如何好。那女人竟然说她儿子考的学校比这个男孩好多了。母亲当然不高兴了, 开始据理力争。她们谁也说不过谁, 最后也没争出个结果来。

男孩奇怪地问母亲:“那您现在怎么还这么高兴?”母亲对他说:“我后来问她儿子大学上几年, 她说要上三年, 我就明白了, 她儿子上的就是个专科学校, 你上的是本科, 四年呢!”

男孩问:“那您揭穿她了吗?”母亲叹了口气说:“她也不容易呀, 费那么大力气供儿子上学, 要是知道儿子考得不好, 得受多大的打击啊。都是当娘的, 我怎么能说穿呢, 我心里知道你比她儿子强就好了。”

边海说:“那个男孩就是我。从那天起, 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掌心里的宝, 都是父母的骄傲。我怎么能打击一个父亲的自豪呢?”

边海问张奇:“你为什么撒谎骗你的父亲?”一句话触动了张奇内心最为柔软的角落, 张奇的眼圈瞬间红了。

原来在张奇刚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 他那在煤矿打工的父亲就被查出了矽 (xī) 肺病, 拿着矿山赔付的几万块钱回家住进了县医院。几万块钱很快就见了底, 父亲非要出院。张奇知道父亲的病虽有好转, 但是如果不坚持治疗的话, 会前功尽弃。他办理了退学手续, 一边打工, 一边给父亲治病。当然这都是瞒着父亲的, 他告诉父亲, 自己遇到一个好心的老板, 可以一边上学一边打工。

就这样, 这几年来, 张奇都在为父亲拼命, 因为他的前20年是父亲为了他在危险的矿井下拼命。最近, 张奇要把父亲接到医疗条件更好的省城医院治病, 父亲担心花钱多, 说什么也不来, 张奇就骗父亲说:“我最近升职了, 当了经理, 工资翻了一倍。”父亲怕儿子骗自己, 就提前偷偷来考察。这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边海很感动, 他握着张奇的手说:“我们都是父母的骄傲, 为了父母, 努力吧!”两个男人热泪盈眶。

百年同仁的骄傲 篇8

1991年,按部就班的中国职称评定又因为诸多海外学子的加入,程序发生改变。韩德民中级直接破格正高级,如此跨度的跳跃在国内医务界尚无先例。于是,类似事件再次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

韩德民无形中被推到两股潮流的峰面。一面,非议哗然:"真有这么了不起?""才来两天,总在电视上晃来晃去……"一面,晋升答辩会上,群情盎然:难得、渴望交织着意外和兴奋,那种刚刚被唤醒的情绪从每个人的脸上滚落下来--"国家急需人才、事业急需人才"……之后,韩德民依然埋在他的研究及大量的手术堆里,只是人们发现,两天的工夫,他的嘴边长满了疱疹。

在此之前,他完成了日本金泽医科大学双博士学位。如果再加上中国医科大学的博士头衔,他的头上已经是3顶桂冠。

当然,他更信奉实力。从指导老师、日本鼻科学会前主席山下公一教授默许的眼神里;从美国耶鲁大学、波士顿大学真诚的邀请中;从日本同行观摩自己手术录象的兴致和耐心程度,他清楚了自己在当今这个领域中的位置。可以说,自信,是他回国最大的动意。他一直在思索"我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创新",仿佛注定与他结缘

引进、模仿、延续,在医学领域我们同样有着与制造业相类似的思维方式。似乎前人、外国人创造的东西,一经认定便是金科玉律。比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常规到犹如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一样无可争议。一代人又一代人,做着同一个动作,将软腭、悬雍垂切掉,于是,咽腔像一座毫无遮拦的城门,气道因为搬掉了障碍而畅通。不知多少人因为打呼噜憋气做了手术;接下来也不知多少人因损伤咽腔结构而困惑痛苦。这种直白的原理一直沿袭到20世纪90年代。终于,有人向它提出大胆的质疑--是否能在保留人体结构的情况下治疗病变?

这就是韩德民思维方式的与众不同。他为自己的论点找到了相关的理论支撑:人体的结构是千万年来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最适应人体需要,最能体现基本作用的支架。在做任何手术中,一旦损坏了结构,就将丧失它所要体现的功能,进而必然会出现临床症状。

软腭的连续部分--悬雍垂,之所以经过千万年的进化依然保留下来,正是因为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了它会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失去预警体系,容易引起误吸、误咽;诱发开放性鼻音、鼻漏气,使说话失去抑扬顿挫的效果;当然,呛水、呛菜叶之类更是在所难免……

韩德民对于结构的理解是多层次的--人体不仅仅有骨性结构、宏观结构,还有微观结构,甚至各种脏器的微观结构。诸如鼻腔粘膜、鼻窦粘膜等,这些一般人,哗,一刀扔掉的东西,他都做了明晰的功能分解。为什么临床鼻窦手术后,常常出现骨增生、窦腔闭锁甚至麻木胀痛的症状?为什么一直找不到合理的解释?结论很清楚,正是因为黏膜丧失引起。"手术中尽可能保留黏膜"--韩德民第一个为不足挂齿的细微结构,发出了生存理由的呐喊。

于是,"结构、功能、症状",全新的手术构想横空出世。

保留结构,同时剔除病变。按照这样的思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自此受益。韩德民把本该自行萎缩的扁桃腺等废弃的东西,做了传统手术刀下的替代品。异曲同工,咽腔同样开放,气道随之畅通。而由于软腭保留,肌肉结构存在,术后悬雍垂可以随着肌肉运动,进而得到修养生息,甚至可以恢复到18岁的状态。

人类生命质量得到维护。"韩氏手术"因此诞生。

曾经有这样的论点,中国人缺少创新文化的底蕴。韩德民说:"这些前人没来得及涉足的禁区,或者是留下遗憾的盲区,恰恰都是我们需要探索的地方。也许,这就是创新点。

随着"横空出世"、"韩氏手术"等等,同仁医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技术哗啦啦地站起来。什么国家课题、国际合作课题、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等,好戏连台,成果累累。仅韩德民一个人的手术技术创新就多达30多项。2001年,医院的科研经费因此高达1500多万元。

当然,创新的灵感又何尝不是从心底最浓烈的血液中迸发出来。19岁的青年工人,意外工伤,4公分的钉子射穿左眼球,进入后筛窦。当时,取出异物的惟一方案就是行鼻侧切术。耳鼻咽喉手术"超前",最大的困难是战胜自己

由于经路的影响,无可避免将在患者面部留下永久的疤痕。医生的责任假如仅仅是解除病灶,那或许要简单得多。但"生命对于小伙子才刚刚开始,失去一只眼睛已经痛苦,如果再加上破相,可能会毁了他的一生……"病人恰恰遇上的是韩德民。

韩德民在国外有过内窥镜手术的经历,然而这项尖端技术在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开展。而利用内窥镜取出筛窦内巨大金属物,即便是国外的有关文献也尚无报道。一旦失手,无异于"破相"一样的难看。经过大约10分钟的沉寂,一项惊世之作产生。

自此,鼻内窥镜技术在同仁医院便一发而不可收。内窥镜鼻窦手术之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难重症的鼻内窥镜手术相继铺开。历史以来,这类手术由于器官部位深在,管腔狭窄,操作非常不便。于是很多占位性病变只能在治疗与放弃之间徘徊。科学技术的突破,使生命的限量一下放宽。现在,不用开颅开刀,只需从鼻孔、耳道或者口腔进入,上至颅底,下到咽喉、食管的许多病症,迎刃而除。安全和成功的概率都相当可靠。

韩德民的创意是多元的。曾经,火爆一时的互联网玩出了什么"跑马圈地"的概念。那些幻想家们以为只要开疆扩土,便有黄金滚滚而来。确实,在有些人眼里,这是一个近乎荒唐的"游戏"。在韩德民的手上,他"跑马"没有烧钱,"圈地"没有撂荒。10年,他的"跑马圈地"已经构筑起一个中国耳鼻咽喉学科迎接国际竞争的平台。5个三级学科--耳神经外科、耳显微外科、鼻科、喉科、头颈外科;5个临床研究中心---听力学研究中心、鼻内窥镜诊疗中心、头颈肿瘤综合治疗中心、睡眠呼吸监测中心、嗓音检测中心。这种学科构架现代、大气、开阔。

同样,在疾病机理的研究领域,韩德民的思维方式也是异常的新颖、活跃。打鼾、鼻窦炎等,在常人眼里怎么也做不出大文章。他却圈点出全新的大医疗概念。

按他的观点:打鼾导致憋气;接下来血氧饱和度低,脑组织代谢不好,心脏代谢不好,血脂增高;之后出现一系列症状,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脂肪肝、泌尿系统改变等等;最大的问题是少活10年到15年……结论相当震撼。但源头在哪里?

一句反问,一项源头疾病理论问世。如此推理,它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耳鼻咽喉学科的扩展,更重要的是,他为21世纪倡导的预防医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维和操作空间。

“超前”,最大的困难是战胜自己

机遇,已经是当代人最中听的词。更多的人习惯把机遇与成功绑在一起。

韩德民,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所长。

但是,在他成功的档案里,"机遇"更多的是酸楚和沉重。他说:"试想一下,有那么多压力放在你的肩上,有那么多难题等着你去化解,有那么多热切或审视的目光在关注你,这绝不是任何人都能碰上的。人生成长的历程中能有如此严格的锤炼机会,该多幸福,上哪儿找这种幸福?"

在外人眼里,韩德民很幸运。同仁医院10年,他从科室副主任、研究所副所长;主任、所长;做到副院长、院长。平步青云,步步踩上时代的鼓点。然而英雄孤独。他不能回避"木秀于林"之后将面对一个沉重、庞大的意识体系。

抱怨?消沉?后悔?但偏偏是韩德民。或许因为医学哲学博士的背景,这使韩德民看问题更开阔、更透彻。他非常明白:金子的目的是闪光,但是,如果别人把眼睛闭起来,那么灿烂的意义又在哪里?

要让别人睁开眼睛,接纳你,需要时间。这是一个海外归来的学子完成报国大业的第一步。韩德民为此至少准备了5年。如果放在今天,这个过程可能会短得多。5年,他几乎埋在书里。但这不是沉寂,他并没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那种悲情、痛楚。相反,他几乎是忘情。经常,半夜回到宿舍门前,看到闭锁的铁门才想起"又晚了"。于是,他平添了爬铁门的本事。当然,不知因此撕破了多少条裤子。值得,他找到了切入点: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蓝图已经勾勒成型--耳鼻咽喉大学科建设的思路奠定成熟;大量开创性研究工作已经点火升空;而突破性的临床技术也多是因为这段可贵的能量储备而快速迸发。

在韩德民眼里,负面、磨砺和代价,更是铸造成功的本钱。善待每一天,无论是掌声还是挑剔。对于有成功特质的人,最大的精彩不在于战胜对手,而在于战胜自己。

时间会证明一切。

一位年轻人遭遇意外车祸,两米多高的落差一头向下,致使颅骨骨折、颅底静脉大出血。典型的"海绵窦动静脉漏颅底漏",对症的办法是颅内动脉血管栓塞。但是多家医院一次次地抢救都事倍功半,颅底出血无法控制。事实上,类似病例在国内外为数不多的报道中,已经证实抢救成功率极低。轮到韩德民会诊时,年轻人已经躺在死亡边缘。采用鼻内窥镜技术是最后的防线。然而他清楚,经蝶窦修复颅底漏,随时有可能因大出血而撂在手术台上。

尽管如此,韩德民还是应诺了。在移动蝶窦内凝血块的一瞬间,可怕的事终于发生。汹涌的动脉性出血像火山喷发,带着哨鸣涌出鼻腔,包头的敷料顿时被鲜血浸透。须臾的战栗或是刹那的迟疑,立刻,全盘结束。几乎是同时,韩德民用事先备好的纱条经蝶窦向颅底挤压。旋即,骨折复位出血被控制。颅底骨折的修复手术化险为夷。

感慨!抵触!认可!自惭!这种情感的正面冲突大起大落。但毕竟,大家睁开了眼睛,正视了精彩--"这把刀厉害!"

再往下,病人知道了。于是,韩德民的手术总是排得很满。

终于,护士耐不住了,"韩大夫,您天天这么做,累不累?""有求就做,也不管认识不认识"……言外之意,您怎么就一点不谙眼下的人情世故?至今,韩德民承认,自己是很笨的人。而正是因为"笨",反而给自己赢得一份平和、向上的心境。他当时这样回答护士的疑惑:"在大家认为医疗技术非常不值钱的时候,在大家心理极不平衡的情况下,总要有些人敢把‘牢底‘坐穿……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束手无策的病人。"

不可否认,一个人最先让众人眼睛一亮的多是他的专业技术。但是,更持久、耐看、熠熠生辉的则是业务之外一些别的东西。

其实,韩德民一直把钱看得很淡,否则10年前他没必要回来。直到现在,做了院长,尽管近年陆续获得中国医学基金会、王忠诚医学基金会等多种奖励基金,但是,他一笔笔都如数捐献给医院设立的"爱心工程"。"我们的医疗体制正在改革的刀尖上,伤口没有愈合,甚至还在流血。站在更高的层面,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怎样能带着大家度过这艰难的一段"。韩德民认为,在很多事情上,你必须做得起。

这种人性的光辉是自然的,无须造作。当初,医院一位老职工,因为家人患病,长期拖累,精神几近崩溃。一"磨炼",成功要素中最难得的投入

次偶然的情绪激动,让韩德民碰上。他不忍目睹,因为没有钱,竟然让人遭受如此折磨和煎熬。他清楚,任何一个人,即使微不足道,但是做人的尊严是平等的。那时,他刚回国,工资很低,但是依然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装修房子的几千元钱拿了出来。

之后,曾有很多"平常"事从他身边掠过。一位年轻的医生不慎患上肺结核,一时精神沮丧,心理不安。家庭、事业、前程,考虑多了便郁郁寡欢。韩德民一方面从精神上帮着年轻人减负,给以支持和开导。另一方面,韩德民从每月不多的收入中抽出一些,默默地资助着他。

就这样,一路走下来,彼此接纳的大门在一点点打开。先是一条缝,更多的是对你的窥视和提防;然后,稍稍开大,其中多了认同和钦佩;最后,哗啦一下敞开,拥抱你,那是真诚和热烈。

现在,医院有心人开始留意自己院长的一招一式。说话的声音、节奏;处理事情的深沉、条理;言谈举止的风度涵养……更有甚者,对院长的发型、衣着鞋帽的品牌都格外留心。从内涵到外表,人的征服力竟如此不可抵挡。现在何止是接纳问题,员工们已经默许,韩德民是标志,是偶像。

“磨炼”,成功要素中最难得的投入

与很多成功人士相似的是,韩德民也感觉自己很"笨"。笨,又不甘。于是,注定是肯拼命的那种人。

当年在辽宁盘锦上山下乡。3月的大地刚刚解冻,打破冰层赤脚下水育稻秧,双腿生满了冻疮;180斤重的麻袋不知扛破了几层皮,稚嫩的肩膀换成厚厚的茧痂;清河工地上,18磅重的大锤硬是让他抡出全农场的冠军。他跟过马车,做过技术员,当过生产队长。一句口号"亩产跨黄河过长江",可以撩拨起他扎根农村60年的激情愿望……4年半的时间,黑土地把他的身心打造得结结实实。之后,几乎是全村的乡亲们一致保举他上了中国医科大学。送别的那天,村口的人连成一片。至今,他抹不掉那一片灰蒙蒙的眼睛,挤在深深的皱纹里,难舍、期望又茫然无助。

真诚使他清楚分量。"我要做一名好医生。"

大学毕业后,他在中国医大附属医院做了耳鼻咽喉大夫。气管切开是这个专业的看家本事。而随着年资的升高,一般人会不屑这种"雕虫小技"。韩德民却不因善小而不为。6年时间,他每天过手的气管切开术有十几例。他相信集腋成裘,小方能大,浅则会深。因此只要有病人,他随叫随到。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手术中,他用心去体味其中的差异。大量的实践,使他有机会接触到难度很大的病例,如上半身的大面积烧伤、颅脑复合伤、格林巴力窒息以及严重的气道烧伤等。质的飞跃,恰恰是在无级变速之中完成。

功力养深积厚,自然水到渠成。

来到同仁医院以后,韩德民遇到一次临床突发事件。病人麻醉拔管后窒息,血灌满了气管。千钧一发,生死弥留。在场的人全僵住了。韩德民"嗖"的抢过链状刀,只是一刀下去,气管切开。跟着插管成功,患者得救。事后,连他自己都解释不通,那么胖一个孩子,一刀切那么准,分寸大小尺度,丝毫不差。鬼使神差?本能的反应!

韩德民认为:真想做好手术,光靠手不行,要用脑、用心去做。"好的手术是日深月久的积累,凝成高超的底蕴,从而达到瞬间的反馈。"

恢复考研,当时对工农兵学员是一道坎。因为高考制度那么一闪,便造就了特殊年代的这拨人。韩德民是工农兵学员,他清楚差距,但是不服。显然,自己与本科生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但是他执意进行这种不同量级的较量。

其中,铭心刻骨的记忆是情感的代价。让孩子为自己承受委屈,这种巨大的心理赊欠是韩德民认为最沉重的付出。

那时妻子夜班,韩德民负责接孩子。印象太深刻了,经常空空的托儿所里只剩下一个孩子,那就是他的女儿。两只小眼睛哭的像水蜜桃似的睁不开。每每小家伙一看见爸爸,就"哇哇"地扑过来。为什么女儿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分享爱?冰冷和孤独对一个孩子是不公平的……难说什么滋味。一路上,女儿总是把父亲抱得紧紧的,生怕一松手再把她扔到哪里。韩德民不止一次喃喃自语:女儿呀,究竟是爸爸考试,还是你考试?

经历让他懂得珍惜。考取研究生之后,他明白,自己不能和别人一样。没有休假,甚至连喘口气的本钱也没有。

喉的手术,绝大部分是那个时候做的。很多当年开展的最新手术,都是老师带着他搭伴完成。包括全喉病变的完整分析,也是他与老师一起进行理论探讨。这些成果到目前没有人突破。至少,在喉瘤局部生长扩展领域真正是让他们搞定了。韩德民很幸运,他赶上当年中国最聪明的喉科专家于靖寰、费声重等教授。整个培训过程扎实,而且丰满。

喉头切片、尸体头部解剖,韩德民认为这些都是耳鼻咽喉科手术入门的基础。炎热的假期,没有空调,他淌着汗在显微镜下一例一例做。至今,不知有谁做过150个喉的连续全层切片?又有谁像他一样专注尸头的解剖?这种过程在韩德民看来是最难得的磨炼。自此,他对喉的病理、生理等的理解经络分明,对耳鼻咽喉的把握毫厘不差。以至日后的临床诊断中,只要眼睛一到,病情马上清楚。

近年,韩德民成了名医,新的压力随之而来。由于需求和供给的严重不对称,名医有些无所适从。门诊超负荷,你必须耐心、脾气好;如果哪个手术没做,随之就是"难求,架子大";外地请你去讲学,如果分身无术,又是"牛得不得了,请不动";赶上哪次会诊没顾上,自然有"眼皮向上,没把人放在眼里"等等。人们普遍对名医的要求是无限的,而对他们的理解却又是很有限的。无限的要求,有限的理解。名医究竟该怎么做?

这是更高层次的磨合过程,韩德民又在面临新一轮的考验。他清楚,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经历磨难。你必须正视现实。但是,"这种磨炼对于人性的修养,对于意志的锻炼,对于一个人将来适应更艰苦的环境和承担更大的责任,都是非常值得的"。

韩德民风风雨雨、轰轰烈烈地一路走来。

(本文照片由北京同仁医院提供)

《中华骄傲》观后感 篇9

今年《开学第一课》34城收视率高达5.28%,全国网收视也收获4.47%的傲人成绩,创下节目开办十年以来的新高,收视率仅次于春晚,在多维数据的表现上,《开学第一课》也已是现象级:不仅如此,截止9月3日20:00,节目全网播放量破5亿,其中正片上线两天播放量近4亿,创造今年电视节目单期视频点击记录之最,同比节目去年提升23.5倍;“董卿跪采许渊冲”单条短视频两天内点击量超2300万,创今年全国电视节目单条视频播放量之最;新媒体主话题#开学第一课#阅读量达12.3亿,子话题#我的中华骄傲#阅读量4天暴增至5.3亿,创了近段时间的话题记录;官方微信发布的节目单播出当日,阅读量破1000万+,创了单条微信文章阅读量的记录;节目相关微信文章阅读量破10万+高达23篇,覆盖微信用户达7亿;当日直播400万并发,仅次于女排决赛当天所创造的最高峰值。……种种数据显示,《开学第一课》已真真切切成为一次全民荧屏狂欢。

在与孩子们真切对话多年之后,《开学第一课》以自己独有的节目模式和节目气质成为行业标杆。总编室主任、综合频道总监王晓真曾表示,央视综合频道一直以来坚持主阵地、高品质、灵动性的宗旨生产节目内容。同时,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在日前采访时便直言:“不急功近利、不只做这一季的爆款,从最初就着手开发节目持久的品牌效应,始终坚持核心价值的树立,让节目保持长。

中华人的骄傲作文 篇10

那战争的硝烟还在飘荡吗?你伤痕累累的身上依旧留有那丝坚持,那份努力。于是,你雄起于这东方的大国,并依靠着那份坚韧屹立千年而不倒,口口相传延续至今。一双美人的收葬送了整个王朝,一个叱咤风云的王,输掉了半壁江山。坚强的你,在一次次王朝的更替中,日益成熟。散落的黄袍下,是你尘封已久的记忆。每一段故事,都令人心碎。燃烧的战火灼伤了你的面容,你却骄傲盛放于这东方大国,因为你的身上背负的是华夏子孙的气节与风度。因此,你是绝版的,无可复制,无与伦比。

那哀怨的笛声还在传荡吗?你曾有《霓裳羽衣舞》的骄傲,拥有种种甜蜜的记忆。你曾拥有整套编钟清脆的音响,滴滴答答如潺潺溪水,愉悦人心。你也曾拥有和着琴声的歌声,拥有一段段,一曲曲的回忆。却在历史的前进中永远留在了昨天。悲愤啊,无力回天。只有依靠那伶伦编乐的想象,重塑那《高山流水》的.悠扬,重温那曲曲动人的旋律,却缺少了历史的底蕴,少了那份美感。因此,你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挑剔,无法效仿。

那首首优美的诗,还在流传吗?自从仓颉造字以来,你的故事便注定传奇。你拥有无比强大的文化底蕴,一笔一划,一句一词,都有一个动人的心情。你拥有无可厚非的深厚功底,从字到画,从诗到词,从文到武,都令人喜欢。仍记得那敦煌的飞天,那悠长的京杭运河,那雄伟的长城,那瑰丽的故宫,你用你巧夺天工的手艺,塑造着不朽的神话。还记得那《清明上河图》的壮观,那《满江红》的壮志,那《兰亭序》的放荡不羁,那《岳阳楼记》的忧国忧民,你用你细腻独到的心思,一笔一划,勾勒出永不消逝的文化。因此,你是独特的,留给后人无数骄傲,无数自豪。

父亲的骄傲 篇11

一路上,碰到赶早下田的乡亲,父亲就抢先向他们打招呼:“起这么早啊!我送孩子到福州上大学呢!”父亲的语气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当时莆田汽车站人满为患,一些私营运输的老板,为了挣钱,还私设了半价站票。为了省车票钱,父亲买了两张不同的车票,一张坐票,一张半价站票。父亲说:“莆田到福州时间也不长,我站一站就到了,你不行,整天读书,体质差,怕经受不住,要有座位坐。”

上车时,父亲扛着包吃力地往车门里挤,并拉着我的手往人流里推着向前走,大半辈子都未出过远门、坐过车的父亲,此时一到车上却显得出奇的“老练”,他看着手中的车票,又看看座椅号码,对号找座位。很快便找到了座位,把行李包往上面架子上塞。让我坐在座位上,他自己则站在我座位旁边的走廊上。

伴随着汽车的呼叫声,我靠在椅背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几次醒来,睁开朦胧的双眼,只见人群中父亲瘦小的身影依然直直地站着,饱经沧桑的脸高高地昂着,显得有些骄傲。我好几次叫他过来坐,每一次都被他一句“站惯了”顶回去。父亲就这么一直干站到福州。

到了大学校门口,大门口还站着两个保安。父亲把包拽了拽,挺起胸往里走,兴奋地对我说:“真气派!还有警察给你们把门!”父亲在寝室里跟我一块儿呆到很晚。但是,他的话却不多,只是一味重复着一句话:“在学校要吃饱,钱不够用要及时写信回去跟家里说,千万别饿坏了身子骨。”

一切都安顿好了,夜色来了,父亲住的地方还没着落,同宿舍的同学说,学校有招待所。于是,我与父亲一起找到学校的招待所。一问,一个铺位要15元,我和父亲都吓了一跳。父亲说,住一晚要15元,太贵了。他犹豫了一下,为了不让我替他担心,他还是勉强答应住下。不过,父亲并没有马上交钱登记,他说:“天还早呢,不急着睡,出去走走,看你还缺什么东西,等回来睡时再交钱,反正床铺有的是。”父亲瘦小的身影就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了床,去招待所找父亲。这时,就在这时,我看到了父亲,他就躺在招待所前面草地上的一张长椅上,头枕着提包,脸上盖张破报纸,瘦小的身子蜷缩成一团。

当天下午,父亲刚巧碰上同村的阿猫从山西运煤回来的煤车,父亲便乐滋滋地乘上了这辆黑不拉叽的车回去了。几天后,我收到了姐姐代父亲写给我的信,姐姐说:“咱爹这回见着大世面了,他逢人便说,福州有多大、多美,大学更是大,更气派,还有警察站岗。他一辈子都没见过那阵势,可他不怕,挺起腰杆子就进去了。”

上一篇:七夕情人节客户祝福语下一篇:社区流动人口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