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自查材料

2024-08-0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自查材料(精选12篇)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自查材料 篇1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联系工作和个人实际,通过深刻自查,我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1、在公诉岗位上,比较注重业务学习,但对理论学习抓得不紧,满足于一般化。自己认为平时学的可以,满足于有一定的基础,因而放松和忽视学习,致使学习被动应付,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系统理论理解不深,联系实际不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更谈不上主动写心得体会。

2、公诉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3、在执法思想方面,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在执法观念方面,尊重人权意识、遵守程序意识不够;在执法行为方面,执法不规范、不严格;在执法作风方面,有特权思想。

4、作为老同志对院里的年轻干警关帮助不够,谈心交流少,关心照顾少。忽略了相互沟通;

二、整改目标

努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学习无止境,在学习上也要增强自我约束机制,自我加压,强化学习,努力学政治、学法律、学市场经济知识,学会管理自己,学会与时俱进。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党性修养锻炼。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增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把“三个代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要思想贯彻到法律监督的全过程,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

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常修为检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3、在公诉岗位上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规范执法行为。切实肩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使命,为构建和谐图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带头作用,在本职岗位上强化法律监督,全力维护公平、正义,不断探索公诉工作的新途径,切实加大打击犯罪力度,以提高公诉质量为重点,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力争案件起诉准确率、法定时限办结率均达100%。积极引导、热心帮助年轻同志钻研业务知识,共同提高法律监督能力。

四、努力方向

1、发挥公诉职能,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2、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提升案件质量。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自查材料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教育,法治内涵

2009年9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 要求从2010年春季起, 各类高等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要求纳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之中, 《思想道德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从2010年到2014年相应做了比较大的调整, 删除了原来具体法律条文的大部分内容, 用第六章一章的篇幅讲树立法治理念, 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明确认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思想观念体系, 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教训和吸收古今中外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 逐步凝练和形成的指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成果。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有利于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精神。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含数量众多的法律, 它们构成一个协调的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我国法律体系的理念、精神最准确深刻的诠释。大学生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有助于把握法律的内在精神。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 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 对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实践的积极参与者, 不仅要掌握法律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当代大学生中, 一些人不清楚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弄不清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的区别, 甚至把他们混为一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该成为大学生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 是大学生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依法参与公共生活、实施法律行为的基础和前提。

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 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是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方略是我党在领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逐渐提出和明确的。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七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 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 强调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历史上首次以全会的形式, 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

依法治国, 主要包括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四个基本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科学立法, 就是要在继承我国法制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基础上, 使我法律体系体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与时俱进, 不断吩咐、完善和创新。严格执法要求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公正司法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全民守法要求全体公民自觉守法, 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 标志着我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2. 执法为民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本质要求。

执法为民包括三项基本要求:一是以人为本, 尊重人民群众的法律主体地位, 坚持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二是尊重和保障人权, 切实维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利。三是文明执法, 执法的过程和方式符合法定要求。多运用说服教育、调解疏导等手段, 做到仪容整洁、态度公允、用语规范, 克服执法过程中的简单化、暴力化倾向。执法者在工作中的表现对于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对于执法者的威信和形象、对于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法治理念要求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必须牢记执法为民的准则, 不能滥用职权, 使权大于法, 更不能以权压法。

3. 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是指公民应该遵照法律公平地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并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公平正义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是化解社会矛盾、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难题应树立的重要理念。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坚持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并重;二是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破解改革的难题、解决当今社会的复杂矛盾, 需要靠法治。在修改、制定法律过程中应该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执法过程也应体现民主、客观、公平, 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有利于公平正义的实现, 有助于人民群众法治理念的形成。

4. 服务大局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我国目前的大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服务大局就是要运用法律的手段、按照法治的方式服务大局。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工作中要树立服务大局的意识, 不能脱离大局的目标和方向推进法治工作, 不能不顾大局去发挥职能, 割裂改革发展与法治建设的关系, 不能滥用职权影响妨碍大局。服务大局不是一个空洞抽象的概念, 它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在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应该树立法治理念, 遵法、守法, 依法办事, 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 立足本职工作, 从大局出发, 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5. 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 也领导人民遵守和执行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才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为人民的自由和幸福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主要是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党的思想领导主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法治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法治建设的指导作用。党的政治领导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党的组织领导体现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及机关党组织建设的领导。

三、树立法治理念过程中应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关系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产生的文化背景, 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历史土壤, 它们是一脉相承不可割裂的。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有许多在今天仍然具有进步的意义和合理的价值, 如民为邦本、发尚公平、以法治国、礼法并用、宽严相济等, 已融入今天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中, 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呈现中国特色。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直接延续, 而是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批判吸收。我国历史发展经历的封建制时期较长, 封建人治思想在今天很多人的头脑中仍然存在, 如君主专制、权大于法、义务本位、严刑峻法等。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精华的同时, 必须坚决摒弃封建人治思想。

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虽有一定的联系, 但存在根本的区别。

资本主义法治思想形成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 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 在反对封建专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人类法治文明做出过重要贡献。其中有些法治思想也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如人民主权论、权力制约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论、法律至上论等。但从根本上说, 资本主义法治思想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 服务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法治建设, 因此, 要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实质, 抵御资本主义法治某些错误思想的侵蚀。

3.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关系。

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在如何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上, 我们经历的曲折的历史过程, 总结和回顾过去, 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才有了今天我们对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的正确认识。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就没有中国的繁荣和稳定, 也谈不上依法治国, 同时党要坚持依法执政, 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党的领导和执政行为也必须纳入法治格局。

参考文献

[1]陈大文.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目标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4) .

[2]刘武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宣言 (上) [J].求知/月刊, 2013 (2) .

[3]刘武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宣言 (下) [J].求知/月刊, 2013 (3) .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自查材料 篇3

在局党组的部署下,我参加了纪律作风整顿大会,深刻领会开展作风整顿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开展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澄清了模糊理念,进一步增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下面,就自己前一阶段的学习,结合工作实际以及对依法治...在局党组的部署下,我参加了纪律作风整顿大会,深刻领会开展作风整顿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开展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澄清了模糊理念,进一步增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下面,就自己前一阶段的学习,结合工作实际以及对依法治国及社会主义法治的初步理解,就本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如下:

1、在思想上对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性认识紧、迫性认识不深。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学习停留一般化,学习专题不突出,针对性不强,不分层次。不够积极主动。

2、在工作上工作纪律比较松散。执行制度有时不够严格要求自己,有时犯点小毛病认为无关痛痒。

3、在作风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理解不够深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因而自己感到信心不足,找不出解决问题和困难的突破口。

4、凭老经验,老办法解决问题。有懒惰现象,不善于新角度思考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人整改措施如下: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人民警察如果不保持政治上的警惕,不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洞察力,是非常危险的。我将继续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到政治上更加成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劳教工作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己的法纪观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二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在求真务实上狠下功夫。

在执法中坚持公平,坚持正义。这是人民警察执法的灵魂。否则我们的行为必然成为老百姓不满意的话题。因此要时刻以公平,以正义处理好每一件事。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扎实工作作风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多动脑子想办法,敢于管理,大胆管理,坚持原则,不做“老好人”。发扬勇于开拓创新、敢于胜利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多和同事交朋友,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

三是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在严以律己上下功夫。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更加严格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处处以《人民警察法》为行动准则,时时处处,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服从大局,听从指挥,令行禁止。进一步强化廉政意识,锻炼意志品质,提高思想境界,自觉接受监督,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总之,作为一名公安民警,我将以这次纪律作风整顿教育活动为契机,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充实、提高和完善自己,为公安事业添砖加瓦。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自查材料 篇4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当前司法机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进一步加强司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认真学习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人民法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院党组决定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要求开展全院干警自我查摆活动,执行三庭全体干警按照教育活动的总体部署,根据会议要求,对照自我,重点从思想意识、纪律作风、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学习了有关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活动教育材料,对深入开展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收获和提高。总体来讲,执行三庭全体干警能够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立足本职积极开展工作;顾全大局,坚持原则,比较认真地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现在我庭重点从思想、作风、纪律、能力等方面,认真检查和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业务知识不足,理论业务学习不够。我庭大部分干警都属于年轻干警,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具备的业务水平,特别是执行工作的实际经验,还远远未达到新时期领导和同志们对法院干警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干警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应付目前的工作了,满足于现状,对业务知识的掌握求精求深不够。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一些审判业务和管理工作等方面的业务技能还没有完全掌握。同时,对理论武装头脑的紧迫性认识不足,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存在实用主义,要用什么才去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的才学,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少学甚至不学。

(二)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不够牢固,政治思想认识不能紧跟形势的要求。我庭干警每次除了参加上级和单位组织的学习外,学习政治理论方面属于被动状态,平时在工作之于积极主动的学习少之又少。因此,要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就要牢记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变成谋取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工具,始终有着亲民爱民的思想

(三)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开拓创新意识不够,工作艺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庭一些干警,主动考虑工作还有欠缺,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系统的考虑和研究;在处理领导与同志们的关系方面,为顾及面子往往自我批评多一些,忽视对同志的批评;埋头干工作多,主动向领导汇报工作和思想少。表现在:对待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

二、存在问题的根源

考虑执三庭存在的这些问题,有着诸多方面的思想根源,其中有客观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主观因素造成的。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对政治学习“走过场”。停于形式,敷衍了事,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毛泽东思想,没有意识其思想的精髓,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致使自己理论水平还达不到时代要求。正是因为这样,才使自己在思想修养上做的不够,在工作的开拓进取上也就存在着差距,这是自身存在诸多问题和差距的一个重要根源。

(二)是为群众服务意识的淡薄。未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没有深刻体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质。具体到每个干警身上,就应当始终保持高度的敬业精神,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心尽力地做好所担负的工作,并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改进、提高自己工作的标准。

(三)是工作方法简单,创新意识不够。我庭大部分干警在遇到复杂疑难案件时,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有没有创新精神,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时把工作作为负担,未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思维方式、工作作风还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创新意识和其他同志相比还有差距,思想还不够解放,工作思路不够开阔。

(四)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与当前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自身的文化素质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刑侦工作的高要求,知识理论水平不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交往频繁,社会经济关系日趋复杂,办案手段也更加先进,要求执法人员有过硬的业务能力,而现在我们的业务技能还有相当差距。

三、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理论学习。当前,全国政法系统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这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着力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庭全体干警要继续深刻领会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开展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澄清模糊理念,进一步增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树立大局意识,坚定政治立场。绝对服从党组领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政治原则,坚定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紧联系思想性和工作实际。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教育整顿活动,努力把庭室的业务工作做到最好,使全庭干警都有大局意识和大局观念。

(三)遵守规章制度,规范司法行为。按照上级法院的要求,每一名法院干警特别是执行干警,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严谨、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打得硬仗,对当事人的合理要求,不推诿,不拖拉,及时执行,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四)开展教育培训,增强法治意识。以提高工作质量为出发点,切实抓好自身素质和有关对口部门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自查材料 篇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点出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强调“三个更加”,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对指导今后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更加坚定的决心”是前提。近十年来,我们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充分说明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具有无比的正确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但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较为突出,距离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事实上,发展不能只看速度的快慢、规模的大小、一时的得失。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不等同于全面发展,全面发展除了要单纯的经济发展指标外,还要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等多项指标,否则只能是不协调的、不可持续的、急功近利的发展。如果发展方式不转变,发展不科学,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窄,最终走进“死胡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要坚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

项战略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进行到底。

“更加有力的举措”是关键。回顾十年来科学发展的历程,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各种关系,全面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在当前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发展方式,就要更加注重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深入研究经济增长的规律,正确处理好经济规模与经济结构、经济数量与经济质量、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发展经济、改革开放、社会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水平。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优化投资结构、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坚持改革开放、注重改善民生的工作中,出台更为有力、更加有效的举措,既用好市场调节这只“无形之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恰当运用政府引导这只“有形之手”,对关系经济发展全局问题予以更多的关注和引导,依法有序地促进经济稳健运行和快速发展。

“更加完善的制度”是保障。制度更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纵观十年发展之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需要从顶层进行设计、用制度来落实。当前,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对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为科学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要建立健全与科学发

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考评制度,加强对一个地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情况、群众生产生活改善情况、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情况、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效能提高状况等考核,将政绩考评结果有效地运用于干部管理的全过程,从而引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多做抓基层、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克服追名逐利、心浮气躁的思想和作风,使一个地方的发展、一个干部的政绩,不但能够经受住现实的检验,也能够经受住科学的检验和子孙后代的检验。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自查材料 篇6

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体育法治的内涵及契合点

1.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评判的集合体,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应然模式、制度设计、组织机构、实践运作等法律现象的整体认识和宏观把握,是指导建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基本原理。它不仅包括对社会主义实在法的评判,也包括对社会主义法治理想的坚信和社会主义法治发展趋势的推断[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具体内容是多元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将其基本内涵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做出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与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进一步丰富了依法治国方略的内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1.2 体育法治的基本内涵

所谓体育法治,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方针的指引下,依据法治的原则和程序来管理调控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法治是新形势下发展体育事业的原则和目标,也是对体育法制的一个超越[3]。“法治”与“法制”虽只有一字之差,但从“法制”转换成“法治”,其意义却是非常重大的。法制是对各种法律制度的概括,它解决了有法可依问题,但无法表明法制的地位和作用。法治则是一种治国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树立法律的权威,即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至上地位[4]。因此,从重视法制到实施法治,是跨跃式的一大进步,它不仅确立了新的治国方略,也要求我国各项事业的管理从单纯的法制建设上升为法治系统的综合管理。与此相对应,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也应确立体育法治目标,完善体育法治体系。

1.3 体育法治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契合点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当今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在全球范围能够如此声势地蓬勃开展,在于它是一个有着鲜明精神追求和严密组织与制度体系保障的体育文化系统,不断表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与人类共同理想和现代社会的民主法制潮流具有高度的一致和契合[5]。

中国举办奥运会,看重的不仅是其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奥林匹克主义的精神价值及奥运本身的核心理念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存在一致性,即体育法治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共同的契合点。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就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为建立和平而美好的社会服务,它倡导维护人的尊严与权利、重在参与、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公平正义、友谊团结、拼搏进取等精神。这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涵相互包容、相互渗透。

公平竞争原则是奥林匹克运动赢得广泛国际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奥运创始人、奥运终身名誉主席顾拜旦曾热情赞美体育是正义、勇敢、荣誉、活力、进步与和平的化身[6]。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7]。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本质追求。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法治,其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其必然要以公平正义为至上理念[8]。

真正的法治精神在于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在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公平、公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基石,而尊崇法律,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目标。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质在于对公平与正义、人权与尊重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同奥运精神的价值目标是不谋而合的[9]。通过加强体育法治建设,实现依法治体,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国有必要努力完善体育法治体系,实现依法治体。

2 我国体育法治发展的现状

体育事业的发展速度需要高质量、高层次的法律和相关法规,但我国目前的体育法律、法规尚未形成完备的体系。目前我国颁布的体育行政法规和部门体育规章中影响最大的是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并实施的《体育法》,标志着我国体育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步入了有法可依、依法治体的新阶段。《体育法》颁布13年来,我国的体育法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陆续制定发布了一批与《体育法》相配套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各省、市、自治区也加快了地方体育立法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使体育工作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是我国自《体育法》颁布以来,体育立法的速度总体上是减缓的,只有一部综合性法律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10]。这样就导致了许多体育活动中出现法律空子,如在兴奋剂问题上,只是禁止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却没有禁止生产、销售、储运和进出口等。

在中国的体育工作中,常常是先实践再立法,出现了问题以后才开始引起重视。在现有的体育法规中,反映市场经济要求和引导改革发展的法规明显不足,仍存在诸多问题,与我国“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以及经济社会其他领域稳步推进法治化相比,体育领域的立法工作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以来,体育面临的立法工作形势更加严峻。

另外,在我国体育法制工作中,还存在执法队伍素质不高,行政参与过多;体育法治意识淡薄,体育法制宣传不够等诸多问题[11]。行政部门经常用行政手段加以干涉体育的法律事务,使体育活动常常有法不能依;体育执法部门在执法时力度不大、态度不严,讲情面、看交情,把体育法律法规置于脑后,把体育法当作形象工程;有的领导把执法视为自己的一种权威,工作方法单调、独断、霸道、专横,以经济利益和私人利益为中心,以权代法,忽视了人民的群体利益,阻碍了体育法治的有序发展。

3 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完善我国体育法治体系

众所周知,举办奥运会是一个与国际体育法治接轨的宝贵契机。它对举办国体育事业的影响不仅仅是办一次赛事,而是关系到体育的各个方面。举办奥运会可以促进体育各项立法,可以使举办国在法治观念等方面与国际接轨,从而促使体育法制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

3.1 努力完善我国体育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体育法》的配套立法工作

从《体育法》颁布实施到现在已经15年,而随着我国近几年来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体育法》原有的一些条文已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国家应在现行《体育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年来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新环境、新特点,对现行《体育法》作相应的修改,进一步充实完善有关规定,使其能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10]。特别是在申奥成功后的几年里,为完善北京奥运会的法律环境,我国政府相继出台各项体育法律,积极履行申办过程的立法承诺,为北京奥运会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我国在《北京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报告》中明确阐明:“中国政府、北京市政府和涉及奥运会比赛项目的其它城市政府保证遵守《奥林匹克宪章》、《主办城市合同的规定》,严格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确保所做的一切承诺得以实现。”“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有较为健全的法律体系,完全能够保护国际奥委会在中国的一切权益。中国立法机构和政府将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和颁布保护国际奥委会权益的法规”[12]。为了加大专门保护的力度,北京市政府于申奥成功当年的10月就出台了《北京市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规定》。国务院于2002年2月进一步颁布了《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规定了奥林匹克标志主体及其专有权,明确了司法和行政两种保护途径,实现了对奥林匹克标志更加全面充分的保护[13]。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的法规性文件,对新世纪以北京奥运会为推动的中国体育发展提出了全面要求[14]。

3.2 加大体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增强国民的“法治奥运”意识

“人文奥运,法治同行”。市民法律素质是“人文奥运”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奥运精神和法治精神不仅理想和目标一致,而且内涵互相包容、互相渗透,在实践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市民法律素质是实现“人文奥运”,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重要保障;和谐的法治环境是成功举办奥运会的保障,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在提高市民法律素质,改善城市“软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15]。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依赖于良好的法治环境,而良好的法治环境又取决于全体国民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筹办奥运的过程中,通过加强社会体育立法和体育法律、法规的社会宣传工作,特别是对《国际奥林匹克宪章》、《主办城市合同的规定》、《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与奥运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做广泛的宣传,大力营造以“迎奥运”为主题的体育法制社会宣传氛围,提高全社会的体育法制观念和履行体育法律责任的自觉性,增强“法治奥运”意识[16]。

北京奥运会带给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的,首先是奥运文化、奥运精神。接受和领悟奥运文化、奥运精神,必然有助于对维护人的尊严与权利、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规范有序、公平正义等法治内涵的深入理解,促进人们法律境界的升华。而由现代法治和现代奥运共同生成的法治奥运模式,则为提升体育法律意识与素养提供了更为直接的条件[17]。一方面,在北京奥运会的筹办进程中,有关部门开展了大量奥运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普及奥运和体育法律知识,不断强化了奥运法治和体育法制的理念;另一方面,法治奥运构建了全面的制度体系并发生着生动的实践,对有关组织、个人和社会形成了现实的规范与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化与养成作用于人们的体育法律意识与行为,从而促进体育法律意识与素养的提升。

体育法律法规的广泛宣传和普及是体育法治实现的基础性工程,是体育法律法规实施的关键性步骤。通过体育法律法规的广泛宣传,明确体育法律不仅仅是体育工作者的法,而且应是全民所熟知的法;进一步增强公民的体育法律观念和守法意识,使体育法律得到普遍的遵从。

3.3 加大体育执法力度,为奥运营造良好的体育法治环境

体育的各专项运动虽然都有其规则和裁判准则,但它并不能保证体育运动及体育事业整体上的纯洁与自动的良性运转。尤其是体育日益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今天,有必要在明确体育法律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加大执法力度,杜绝体育行业中的腐败现象和各类违法事件的发生[18]。不仅体育界人士和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坚决依法处理体育违法违规事件,司法部门也应适时介入。

对于体育立法和执法部门来说,应该要有勇气和决心,借助举办北京奥运会这一契机,以奥运会的法治为切入点,进一步树立体育法治的观念,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完善体育法律、法规体系,稳步推进体育的法治化,以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4 结语

体育立法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体育的公平与公正,保障公民的体育权利,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对于那些与时代发展和法治原则相违背的规章,有关体育立法、执法部门要以改革的精神坚决废止。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下,以举办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在认识到我国体育法治的价值功能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高度契合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我国的体育法治,努力完善我国体育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加强体育立法、完备法治、提高体育立法的质量,建立健全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体育法规体系,才能为“法治奥运”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才能推进我国体育法治化的进程,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在认识到我国体育法治的价值功能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高度契合的基础上,分析现行体育法治在理念、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思考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体育法治,指出推进我国体育法治化的进程,必须从努力完善我国体育法律法规体系,深化体育体制改革着手,进一步树立体育法治观念,加大体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加大体育执法力度,利用好北京奥运会举办及其影响的契机,完善体育法治体系,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个人剖析材料 篇7

一、自身存在的问题

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标准要求,以此为镜子,我认真查找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解放的力度还不够大。对新生事物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工作中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还不能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去做开创性的工作。比如,在从部队向地方转变的过程中,自已的思想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停留在部队的工作模式下,未能及时地适应地方工作,对公安工作的根本职能理解的还不深、不透,制约了自身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精神状态还不佳。作为维护全市稳定工作的职能部门,不论是工作的标准,还是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应该说都是很高的。但自已因到新的单位,总觉得地方工作不象部队工作那样紧张,有一种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是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在日常工作中,我在贯彻落实“严格、求实、创新、高效”的工作要求上还不够自觉,与这一标准相距甚远,工作中还有急躁情绪。

四是坚持学习还不够自觉。日常工作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放松了自我学习,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由于忙于事务性工作,不愿挤出时间学,即使有了时间也坐不下来、深不进去。在法律知识学习上还不够用心,法律素养还比较浅薄,知识结构单一,把握形势、了解大局不深不透,研究思考问题不深、不细,理论联系实际不紧、不够。

五是业务能力还不够过硬。我到110中队工作已近一年的时间了,还不能熟练地掌握与本职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工作程序,办事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协调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六是争先创优的意识不强。我存有一种与事无争、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思想,因而缺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胆工作的信心和勇气,工作中没有新的亮点,工作方法不够灵活,不能够很好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学习不够。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业务知识学习不够经常化。对政治、法律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除集中学习和完成规定要求外,平时忙于工作事务,而放松对自己的学习要求。虽然平时也在读书、讨论、写文章、投入也不少,但不能很好地掌握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三个不良的后果。一是只顾工作,不顾政治理论学习,导致了政治理论学习的放松;二是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对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学习缺乏深入了解,对经济知识缺乏系统学习,流于一知半解,影响了理论水平的提高;三是思想改造缺乏实践性,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炼,缺乏严格的党性锻炼,思想与实践脱节,影响了理论学习水平的提高。

2、存在畏难情绪,工作责任弱化。工作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上有畏难情绪。在工作中有怕得罪人的“老好人”思想,致使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意见不愿表达。

3、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对公安工作业务限于浮于表面的了解,有的在需用时,才集中时间突击了解学习一下,难以真正的“沉”下去。

三、整改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通过对照检查,认真剖析,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增强了我改正错误、提高自己思想素质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加强知识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责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为民执法、公正执法”的能力和素质。

第二,增强服务意识。个人利益永远服从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在具体工作中,坚决克服对当事人态度生冷的现象,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从提高公安干警公信度和树立公安干警良好形象出发。

第三,增强大局观念。坚决克服工作中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淡薄的问题,在工作中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大局,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单位集体的工作联系起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第四,培养良好的作风。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强工作责任心,逐渐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洁自律,公道正派。

第五,努力学习业务。努力提高法学理论水平,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公安工作中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自查材料 篇8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公平正义学习辅导材料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并且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司法行政队伍和司法行政工作必须适应现阶段形势需要,进一步明确执法指导思想,坚持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干警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对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持政法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从辩证角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处在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的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各类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尽快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妥善调处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纠纷,成为司法行政机关日益迫切的一项任务。社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的因素的客观存在,都提醒我们,司法行政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长期而艰巨。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日益增强,对司法行政机关公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我国经济充满生机活力的同时,市场经济利益法则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司法行政队伍难免受到影响。干警思想上的任何偏差和动摇,都可能使执法目标和方向发生错误,法律服务的手段和宗旨都可能被错用和扭曲,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坚持不懈地狠抓队伍建设,司法行政队伍的总体素质不断提高,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应当看到,司法行政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和服务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与一些干警执法理念出现偏差有直接关系。应对新挑战、适应新要求,需要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干警头脑。坚持并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我们的头脑既是正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多年来,同国外法律制度和思想的接触,一方面使我们有效地借鉴吸收了其有益的部分,促进了我国立法和执法水平的提高。但另一方面,西方各种法治思想给我们的法治观念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在执法实践中,有的简单套用西方的一些“法律术语”,造成执法思想和执法活动的混乱;有的片面崇尚西方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不从我国国情出发,主张全盘照搬照用,甚至对一些建立在资本主义本质基础上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思想,如“三权分立”、“政治中立”等,也丧失了起码的政治鉴别力。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打着依法治国的幌子否定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打着司法改革的旗号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利用个案炒作诋毁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形象,企图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制造混乱和影响,以实现其政治图谋。在警惕西方法治思想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左”的以及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依然存在。在司法行政队伍中,有的人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有的人特权思想严重,群众观念和人权意识淡漠等。这些同样是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容的。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掉以轻心。对司法行政意识领域存在的问题需要正本清源,用正确的法治理念统一干警的执法思想,牢牢掌握政法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坚定不移地坚持我国政法工作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讲话 篇9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当前检察机关的一件大事。要保证这次教育活动取得实效,达到预期目的,关键在于各级检察院党组特别是一把手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第一,强化责任,狠抓落实。

为了加强对教育活动的领导,高检院成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下设

办公室,负责对教育活动的具体指导。各级检察院党组要加强对本地区、本单位教育活动的领导,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院党组要把开展教育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当地政法委和上级检察院的部署,制定好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检察长要亲自组织实施和检查落实,对教育活动是否取得实效、群众是否满意负总责。

高检院和省级检察院在整个教育活动中都要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掌握情况,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教育活动的各项要求和部署落到实处。要把思想动员贯穿始终,注意引导检察人员克服厌倦思想、把开展教育与抓工作对立起来的思想以及不联系自身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把理念口号化、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

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组织先进事迹报告团、对照先进人物找差距、运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开展案件评析活动、召开民主生活会等行之有效的经验,创新活动方式和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长效机制。

第四季度,按照中央政法委的部署,要结合年终总结考评,在全国检察机关组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知识考核,着重考查检察人员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掌握的程度。考核不合格的,要离岗培训补课。年底以前,高检院和省级检察院要对各地教育活动的实效进行抽查。

第二,领导带头,率先垂范。

各级检察院领导干部不仅要抓好教育活动,而且要以身作则,积极参加教育活动,带头学习讨论,带头清理思想,带头查摆问题,带头进行整改。对本地区、本单位在法治理念和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检察长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把自己摆进去,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深刻反思,总结教训,认真整改,为广大检察人员作出表率。高检院、省级院领导干部要确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联系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具体指导,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努力使联系点成为教育活动示范点,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

第三,统筹兼顾,注重结合。

这次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就是既要提高认识,端正理念,又要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实际工作。各级检察机关要按照中央政法委的要求和高检院的部署,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教育活动,严防搞形式、走过场。同时要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特别是在当前任务比较繁重的情况下,要把教育活动的成效体现到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各项工作上来,用推动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果来衡量和检验教育活动的成效。

为此,必须统筹兼顾,在搞好“四个结合”上下功夫、求深入、见成效:

一是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引导检察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弘扬“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检察职业道德。

二是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同推进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用正确的理念指导和推进改革,加大检察改革三年实施意见的组织实施力度,保证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

三是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同执法规范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筑牢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的思想根基,建立健全执法规范化体系,把各项执法活动纳入规范有序的轨道,不断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四是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同推动各项检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端正执法指导思想,提高检察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引下,深入实践检察工作主题和总体要求,推动各项检察工作包括扫黑除恶、治理商业贿赂、集中处理涉检信访等专项工作深入开展,取得明显的成效。

第四,抓好宣传,把握导向。

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宣传检察机关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部署、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宣传教育活动中的先进典型。

特别是检察报刊、检察网站等,要在教育活动的宣传中积极发挥作用。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征文”五 篇10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部门高度重视政法队伍建设,始终把队伍建设 作为全部政法工作的根本和保证来抓,政法队伍的素质和形象有了明显提高.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要求,当前突出需要对政法干警要进行以下五个方面的法治理念教育.一是依法治国的理念.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管理国家事物,经济文化社会事物,才能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法制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二执法为民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弄清为谁执法,靠谁执法,怎样执法这个根本问题.保证干警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三公平正义的理念,做到合理合法,平等对待,及时有效,实现公正执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深刻理解,执法为民的内涵,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执法为民的科学内涵.,一切为了人民,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宗旨,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 第一标准,要恪尽职守,预防和惩治犯罪,保证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不受侵犯。

四服务大局的理念.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工作,克服单纯业务观念,注重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在业务工作中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检察官执法办案的价值标准,检察官对案件的衡量决断必须在法律的正义,经济的效益进行。这样才有利于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五是党的领导理念,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经受住政治风险的考验,严格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法律。

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篇11

同志们:

???今天全省检察机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析案明理”巡回报告团来我市检察机关作巡回报告,刚才省检察院毛叶宁处长代表省检察院讲了话,兄弟市院的同志介绍了他们开展“析案明理”活动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行“析案明理”,深刻剖

析检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推进我们的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我代表常州市院党组和全市检察干警,对全省检察机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析案明理”巡回报告团成员来我市检查指导工作和传经送宝,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检察机关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是根据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批示、罗干同志的讲话精神和中央政法委的统一部署进行的。从???5月份开始,我市检察机关按照省检察院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制定了《全市检察机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动员部署。7月中旬举办了全市检察机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市院党组成员、内设机构负责人,各基层院检察长参加了研讨班,大家紧密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围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个专题进行了研讨,市委书记范燕青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各基层院和市各部门也积极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座谈讨论等形式,组织干警认真学习,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文章,进行研讨交流,仅市院就形成了学习心得体会文章近百篇。7月份我市两级检察机关按照省院的要求,集中时间开展了一次“析案明理”活动,各基层院和市院主要业务部门将2003年以来所承办的案件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并对重点案件进行了深入评析,形成了近20篇评析报告,市院准备将把这些案例编辑成册,印发全市检察机关学习参考。应该讲,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动员部署、学习交流,我市检察机关和全市检察干警对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教育活动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根据中央政法委和高检、省院的部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已经到了关键阶段,下一步剖析整改的任务还很重,我们要按照省院周振华检察长、郑鄂副检察长的讲话要求,扎实抓好下一步的工作,确保教育活动取得预期效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院党组对全市检察机关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进行“析案明理”,做好对照剖析、整改提高阶段的各项工作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继续开展“析案明理”,自觉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指导执法活动。省院开展的“析案明理”活动是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向深入,使广大干警通过对检察实践的回顾、评析,加深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涵的理解,自觉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指导执法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剖析整改阶段的一项主要内容。最近省院又专门下发了通知,要求对本地区的办案质量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考评,各基层院和市院各部门要根据省院的要求,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认真开展好这项活动,要把“析案明理”活动与贯彻执行办案流程和案件质量考评办法有机结合起来,要针对办案质量检查考评中发现的问题,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个方面,进行认真的评析,查找根源,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办案规范化建设,促进执法公正的意见和措施。通过“析案明理”和案件质量考评,着力提高干警的执法水平和办案能力,确保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自查材料 篇12

对内涵的理解和提高与教育活动同步

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涵的理解不满足于学习动员阶段,而作为一个动态的加深和提高的过程。一是开展大讨论,加深理解。开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荣辱观”大讨论,并将“八荣八耻”划分为十四个专题,分别落实到十四个科室,规定每人撰写一篇体会文章,参加征文比赛,院组成评委组进行评选,优秀作品整理汇编成册,并推荐发表。通过大讨论,加深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二是实践中总结,同步提高。教育活动中,通过为群众办实事、抓业务、查摆问题、征求意见等形式,在实实在在的实践中,使广大干警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得更透、体会得更深、把握得更准,得到升华和提高。

推动业务工作与教育活动同步

对于检察机关而言,教育活动的效果主要体现在践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主题,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为此,该院在年初确定的总体思路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在业务工作上寻找差距,重新调整了各业务部门的办案重点及目标:反贪部门,要继续保持无撤案、不诉及无罪记录,在稳定案件数量的同时,确保一流的案件质量;反渎部门,要以“集中查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渎职犯罪”专项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与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拓宽案源渠道,完成办案指标,并继续保持所办案件全部以渎职罪名有罪判决;刑检部门,要继续坚持“稳、准、快、严”的严打方针,确保批捕、起诉准确率达100%,特别要加大对严重暴力和多发性犯罪的打击力度,坚持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上级交办及自侦案件优先办理;民行、监所、控申部门要对照市院的考核办法,在办理案件上求突破,使对业务工作的推动与教育活动同步进行,互相促进。

办实事服务大局与教育活动同步

服务大局办实事主要着眼四个方面:一是服务帮农。主动帮助所包帮的贫困村、重点村解决实际困难,今年以来,先后投入款物计8万余元,帮助包帮的村硬化路面,修建花坛、桥梁,安装照明线路等,并帮扶13个贫困户、23名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困难及助学金问题,帮助清理垃圾200余方,疏通排水道300多米。近日,又为所包帮的回里镇后富村送去了25000元现金,用于该村购买水泥,硬化路面,修建花坛。二是科技强农。把最前沿的农业科技带给所包帮的重点村,先后为5个村聘请农业专家传授草莓及大樱桃的种植、管理、增收技术,受教育培训的群众达800余人次。三是法制户农。经调查了解到回里镇张格堡村在土地延包问题上出现障碍和困难,该院驻村工作组利用通晓法律的优势,为该村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一方面,对无理取闹者进行了罚款200元的治安处罚;另一方面,与法院协调,该立案的立案,使得该村的土地延包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整改完善与教育活动同步

依据教育活动中查摆出的问题,除建章立制外,主要以各种形式的活动促整改提高。主要开展以下活动:一是开展优秀人才评比活动。结合教育活动的要求,重新调整完善了优秀人才评选办法,确定了优秀办案人、计算机操作能手、安全驾驶标兵、打字能手等九类人才,明确了参评条件、评选办法及奖励办法。二是开展军事日活动。组织干警到军营参观学习并进行军事化训练,进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三是走访包帮的贫困学生、贫困家庭、sos儿童村,了解包帮对象的生活、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通过走访对干警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及爱岗敬业教育。三是举行普通话比赛。以“学先进,讲奉献”为主题,进行普通话比赛,提高干警普通话表达能力,进而提升检察官的形象。四是积极参与先进性教育活动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办实事,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举办法制讲座,提高农民遵纪守法意识及帮助理顺经济关系等方式,积极为全区工作大局服务。五是组织各科室网上办公办案交叉观摩会,进一步提高干警运用现代化办案、办公设备能力。

突出亮点特色与教育活动同步

在业务工作整体推进及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工作的亮点及特色,使之与教育活动同步。今年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的亮点和特色:一是突出确保办案质量体系的构建。确立“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案件质量保障体系:点,是对重点部门、重要环节、重点问题的案件质量的监督;线,是指建立严密的办案流程及环环相扣的“办案部门自我监督、下一环节对上一环节的监督、检察官督察室的督察总评”三重跟踪监督体系;面,是指文明安全办案、信息化建设、办案装备等多层全方位的保障措施。二是突出网上办公、办案。今年四月份开始,网上办公、办案全面实施。特别是办文业务,能够按照规范程序在网上核稿、校对、排版、签发、发号、发文、存档;网上办案方面,由案件质量督察部门定期督察网上案件信息的录入、法律文书的制作、法律流程的运用情况等,定期将各部门网上办案的情况予以通报,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寻求解决的途径。三是突出以“四讲四会”为目标的教育培训。按照“四讲四会”意见的要求,结合当前开展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使干警达到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的高度统一,全面提高干警素

上一篇:初二生物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小村庄的春天》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