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宣传

2024-06-14

新媒体时代新闻宣传(共8篇)

新媒体时代新闻宣传 篇1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兴传播平台不断涌现,进入了一个全媒体时代。全媒体对传统媒体发展及社会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如何应对全媒体时代这一考卷,我们都是答题人。

一、全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工作

(一)互联网全媒体时代新闻宣传特点

从文字、印刷术的发明到电讯技术的发明,再到如今互联网的发明,人类传播经历了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从未像今天这样便捷与快速,信息传播也从未像这样“全程”与“全效”。首先,传播突破地理与时间,新闻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特别是在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平台,信息的发送与接收都能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只要有相应的接收设备,其覆盖面积几乎能达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比如在2017年“8·8”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在传统媒体都还未来得及进入灾区的情况下,微博、微信已集结大量信息,震区受伤居民、倒塌房屋的现场图片被密集上传,成为相关信息传播初期主要舆论平台。其次,舆情传播对象从“我说你听”到“人人都有麦克风”。微博、微信等平台的普及,使得社会各阶层都可借助移动互联网表达意见诉求,带来了话语权的均等化,众声喧哗。比如,4月对于铁路总公司动车组列车票价调整有着不同的声音。不少网民认为,调整票价是铁路市场化体现的一种方式,但习惯了多年来铁路票价的“一成不变”,一些网民对于浮动的票价体系显得有些无所适从,甚至忧心铁路借机变相提价。这需要铁路部门精打细算,寻求运营成本与运输效率的最大公约数。

7月19日,中山大学学生会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中山大学学生会2018—2019学年度干部选拔公告》,公告中按照三个层级公示了两百多个学生干部岗位,而对某些职位“正部长级”的标注立即引发舆论关于校园官僚风气的质疑。

再次,舆情传播速度与关注度大大提升。全媒体时代,新兴传播平台对于突发事件、社会民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热点事件进行讨论,瞬间扩散能力强,许多热点事件传播以“亿”为单位,无论是数量还是传播范围、传播频率都超过报纸等传统媒体。比如鸿茅药酒引争议话题、吉林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件等,微博话题阅读量均超过3亿次。

在2010年,Google的首席经济学家哈尔·瓦里安就统计过:“从人类文明的起始到2003年,我们一共创造了五百兆亿字节的数据。而如今,每两天我们都在创造同样数量的数据。”这种全媒体传播与爆炸式增长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二)全媒体时代对宣传工作者的挑战

全媒体时代意味着什么?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7.72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97.5%。对传统媒体而言,曾经由传统媒体掌控的舆论格局被打破,互联网正成为最大的舆论场。网民个人的自媒体大量涌现,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短视频等信息资讯的新型传播平台强势崛起。在这些平台上,用户可以看新闻,还可以聊天、购物、社交。

从趋势来看,新兴传播平台日益成为相对独立的舆论“发源地”和“发酵池”,如何学会管理一个日益庞大复杂信息平台,考验着相关部门的智慧。

首先,网民在视频平台上传爆料类内容,发布信息、解读热点新闻越来越成为常态。

其次,全媒体时代呈现出信息传播多元化、载体移动化、内容碎片化、传播社交化特征,导致舆论场“众声喧哗”,情绪多事实少,假新闻不时出现。

6月17日到19日,海南琼海、四川成都、江苏南京等地微博、微信群、“朋友圈”流传着不同版本“世界杯赌球输钱跳楼”的视频和文字消息,视频内容是不同的“跳楼自杀现场”,配发的文字是“某地一男子赌球跳楼”等内容。经查实,这些跳楼事件都与“世界杯赌球”无关,各地警方已辟谣。

再次,更值得关注的是,舆论场的议程,越来越跟着网络走。

今年7月,一段题为《民警仅穿游泳裤拦停摩托车》的视频在网络流传。视频中,一辆摩托车被一名全身仅穿一条泳裤、自称警察的男子拦停,后者认为摩托车司机没戴安全头盔,驾驶不安全,要求其戴上安全头盔。网上不少声音质疑警察机关“穿短裤执法”。之后,贵州习水警方就此事回应称,当时这位民警并未休假,之所以未穿警服,是因为在执行一项变装任务——查处当地马鹿河中的非法捕鱼行为。可以发现,如果没有事后官方通告,仅据视频内容,网络声音很有可能都站在驾车男子一边。现在随着真相公布,人们纷纷为警察点赞。

第四,一些新媒体传播平台,提供了跨越传统的地域和职业的组织资源,日益成为汇聚新闻信息、探讨公共事务、推动社会舆论的“超级舆论集散地”,社会治理难度加大,不能不引起警思。

在2009年6月的伊朗所谓“绿色革命”期间,美国国务院官员找到Twitter,要求他们暂缓原定周一进行的系统升级计划,以方便伊朗用户展开抗议。于是Twitter将升级时间延至星期二下午。业界有观点认为,在西亚北非社会动荡中,以Twitter、Facebook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和以黑莓为代表的手机通信工具也都起到了微妙的作用,那就是社交媒体的穿针引线、组织动员,其对未来社会变革与时代变迁所或将产生的影响或更加深远。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总书记提出“媒体融合”概念,强调“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之后,总书记多次强调“媒体融合发展”。

对主流媒体而言,应认真践行总书记媒体融合发展指示精神,应对全媒体时代挑战。比如人民日报近年来从开通“两微两端”、建立“中央厨房”,到搭建“全国党媒信息平台”、上线“人民号”、建立雄安新媒体中心等。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实现媒体之间融合到媒体与政府、企业等一切产业融合的三大跨越。通过媒体融合,人民日报进一步巩固和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有效提升了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如南海仲裁案后,人民日报“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微博引领舆论,激发了广大网民的爱国热情,话题阅读量高达66亿次。

建军90周年前夕,人民日报的一款新媒体产品“军装照”成了爆款产品。只要上传个人照片,就能自动生成不同年代的军装照,上线仅10天就有10亿人次参与,人数之多,甚至两度造成服务器宕机。

对管理部门而言,应始终把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党管舆论原则贯穿全媒体时代新媒体平台发展始终。应明确各类平台的边界、行为规范,有针对性地管理好、运用好、发展好,同时密切关注新传播动向,不能再任由其野蛮生长。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广告传播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对全媒体概念作了辨析,探析了全媒体时代广告传播的显著特征,着重思考了全媒体时代广告传播策略。

一、全媒体广告传播特征

1.受众与媒体交互性

全媒体概念下的新媒体,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交互性。以微信、微博、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单向灌输的功能局限,使得交流变得更及时、顺畅、深入。受众可以选择接受信息的媒体,选择何时何地接受信息,选择以什么方式接受信息,以及接受什么样的信息等[1]。这种交互性满足了公众沟通的需求和社会化互动传播的趋势,受众与媒体之间随时都可以进行信息、情感的交流、交融,受众在接受信息方面的自主权得到最大程度地体现。

2.受众群体碎片化

全媒体的出现,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加剧了受众的碎片化。如何将碎片化的受众“聚合”起来?这是全媒体时代广告传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广告信息传播来看,碎片化成为广告信息生产、媒介选择的主要依据[2]。受众的碎片化,一方面,要求广告主更加全面地进行媒介策略分析和媒介传播环境的把控,从而达到精准的广告投放,满足广告接触点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另一方面,要求通过媒体的有机整合,开拓广告与消费者沟通的最佳路径,传递统一的产品信息、企业文化。

3.受众需求个性化

广告信息传受环境的改变,使得广告受众的消费行为越来越感性化、体验化,他们更加注重个性的释放、精神的愉悦,以及优质的服务。因此,消费者开始接受并选择像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新兴的网络平台作为广告信息传播的载体。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容易满足消費者个性化的追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受众需求的个性化要求广告创意必须能够符合受众的心理,满足受众追求个性、渴望沟通和分享的心态。

二、全媒体时代广告传播策略思考

1.以大数据为基础,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

全媒体时代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为广告媒体组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通过对数据的洞悉和应用,广告可以实现精确投放,定向管理。实现精准投放,首先是需要大量用户数据的积淀,以此为基础实现用户与投放环境、投放需求的匹配。运用大数据,就能够帮助精准地挑选目标用户,从而大大提升广告转换率,有效地解决了在效果为王的广告链条中,广告精准度与媒体匹配度的难题[3]。

2.以创意为目标,提升广告传播力

不可否认,以前的广告大多是简单的商品介绍。全媒体生态下的广告,需要植入受众的心里,影响受众的选择,要把广告做成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娱乐。要达到这一点,就要运用创新的形式,大胆尝试创造新的媒体,并把媒体的选择,巧妙地运用到广告创意当中去。

如,某商城的一次成功的广告案例,其在对苹果销售的广告发布中,标题为“苹果新品发布,再一次改变世界”,由于苹果手机的影响,使得网民们都认为是iphone的发布,所以成功地吸引了网民的点击率,同时也被多次转发,从而实现广告的二次传播。

3.以融合为形式,增强广告传播合力

广告媒介的极大丰富,需要强有力的整合能力。全媒体时代,可供选择的媒介资源不断增加,广告可以在众多媒介中自由选择。但媒介资源的差异性也令媒介选择的难度增加。这意味着全媒体时代在为广告媒体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平台的同时,也存在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在此背景下,广告媒体资源的整合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新媒体时代新闻宣传 篇2

1.1 新闻宣传信息含量大

“新媒体”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 (CBS) 技术研究所所长格尔德玛首先提出来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所不同的是, 新媒体通过互联网移动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和手机电脑终端服务使得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人们能够接收到相同甚至是更为广泛的新闻信息。新媒体下的新闻宣传信息涵盖量极大, 不仅能够将传统媒体 (报纸、书籍和广播电视等) 所能呈现的文字、图片和声音传递出来, 还能够将这些新闻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1.2 新闻宣传实时性较强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宣传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新闻宣传与新闻进展速度相同的目标, 这是因为新媒体时代建立在发达的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之上, 通过卫星传播能够尽快将新闻内容借助互联网进行现场传播或即时传播。这就大大增强了现代新闻传播的实时性和传播速度。同时可以依靠微信、微博和贴吧等社交平台来为新闻受众营造出新闻的“第一视角”式的现场直播。

1.3 新闻宣传互动性增强

新媒体时代中的新闻宣传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媒体下新闻宣传方向单一的缺陷。通过在微博、微信、贴吧和网络论坛等媒介的宣传, 能够使新闻受众也成为新闻宣传的一部分, 大大增强了新闻宣传的互动性。此外, 人们能够透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到社会舆论当中, 使新闻媒体和新闻受众之间的距离缩小, 打破了新闻宣传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增强了新闻媒体平台上交流、互动的平等性和客观性。

2 新媒体时代新闻宣传所面临的问题

2.1 新闻内容鱼目混杂, 低俗化现象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在新媒体多样化发展趋势的刺激之下, 新闻宣传的内容也开始变得良莠不齐、鱼目混杂。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闻当中, 会出现个别具有拜金主义、奢靡主义等倾向的新闻内容;在积极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背后, 又混杂着较多哗众取宠、恶意炒作的新闻宣传。这样的现象在如今的新闻宣传当中比比皆是, 并在很大程度上制造了有害于社会风气的社会舆论氛围, 严重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和危害着社会的稳定。

2.2 新闻宣传监管不力, 新闻侵权屡屡发生

在社会大众都可以透过新媒体参与到新闻宣传过程当中的全新时代里, 新闻宣传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民式的行为。但目前, 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条文制约、并且社会新闻大众审美、素质和道德水平参差不齐, 所以新闻宣传的过程当中会频频出现新闻侵权的不良现象。新闻作品中内容反映不全面甚至是过于夸张造成了恶意虚假宣传;为了吸引读者目光、哗众取宠而未经他人同意私自宣扬他人隐私等, 以上种种问题都源于我国社会各界以及新闻媒体界内部缺乏了对新闻宣传的有效监督和制约, 才使得新闻宣传的过程当中屡屡发生新闻侵权事件。

3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宣传策略

3.1 提高新媒体时代新闻宣传队伍素质

面对实时性较强、信息涵盖量较大、互动性较高的新媒体时代, 新闻宣传要想避免“三俗”, 就必须加强新闻宣传队伍的整体建设, 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新闻工作人员在能够熟练掌握新兴媒体的基础上, 又能够积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武装思想, 在优秀文化的指导下共同实现新闻的洁净化、健康化宣传。

3.2 加强新闻宣传内外监管, 严惩新闻侵权行为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宣传虽然有着较强的自发性和随意性, 但却不能因此而变得肆意妄为, 甚至脱离新闻宣传所要遵循的真实、合法化原则。因此, 不管是新闻界内部还是社会大众都应当加强对新闻宣传的监管,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社会大众新闻监督意识、提高新闻界自我优化能力等来全面构建新媒体时代下针对新闻宣传的内外监管体系。同时, 对于那些有制造虚假新闻、侵害他人权益、危害社会稳定的新闻宣传行为予以严格处理, 坚决杜绝新闻侵权行为的发生。

4 结论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具有实时性强、信息涵盖量大、互动性高的鲜明特点, 且由于其能够较为高效地进行新闻宣传工作而倍受当代新闻媒体工作人员所推崇。但是, 在新媒体时代, 新闻宣传还是会出现种种不良问题和矛盾, 因此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来构建出一个良好的新闻环境。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科学信息技术的逐步提高和广泛应用, 新闻宣传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时代。因此, 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运用新的媒体形式进行新闻宣传并构建大众新闻平台, 成为新闻界所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基于此, 本文在探讨新媒体时代特点的基础上, 找出适合新闻宣传的合理策略, 以期促进我国新闻宣传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宣传,特点,策略

参考文献

[1]红乐, 余柏良.新媒体传播亟待走出尴尬[J].国际公关, 2013 (5) .

新媒体时代的国企新闻宣传工作 篇3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在整体网民中占到78.5%。可见,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新媒体时代给国有企业宣传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当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不仅是迅速传播信息的工具,而成为了一种社会生态,成为大众满足生活需求、释放个人压力、表达个人态度、参与社会管理、扩大社会交流的重要平台。新媒体在具备功能多元性优势的同时,也日益显现出新媒体舆论场的复杂性,这些对于抓好国有企业宣传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抓住机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信息传播渠道更为多元、表达方式更为灵活、受众人群更为广泛。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主要是通过平面、视听、音频等专属特性来实现信息传播,传播手段单一,是“我说你看(听)”式一对多的广播式宣传。而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采用的是“你说我也说”互动式多对多的信息发布方式,信息传播更为快速迅捷,传播的方式可以采取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宣传手段灵活多样、鲜活生动、喜闻乐见、贴近百姓,一条信息受到关注只需几秒钟的时间即可传遍全球,通过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通常具备广泛的受众基础。据统计,目前人民日报的年发行量是280万份,而微博女王姚晨粉丝有1955万人,这意味着她每一次发言的受众,不算转发的,就比人民日报发行量多出近7倍。由此可见,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形式,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利用好新媒体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宣传潜力。

迎接挑战。在以工业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在享受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信息传播的快捷、海量、娱乐与互动便利的同时,蓦然发现,新媒体的发展对于信息传播其实是有利有弊的双刃剑。新媒体时代,由于信息传播的海量与随意性,造成信息传播内容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尤其是许多网络媒体以吸引受众眼球、制造舆论热点、增加点击率为目的,无形中放宽了信息内容的播发门槛。国有企业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时刻处于公众舆论的监督之下,特别是涉及企业安全、环保、高管等方面的负面舆情,如一篇报道、一个帖子、一句微博,都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随时演化为一个阶段甚至较长时期的舆论热点。企业如果应对处置不当,就很可能引发一场危机事件,一旦危机失控,将对企业形象及正常经营造成巨大损失,这是多少正面宣传和工作业绩都无法弥补的。因此,新媒体环境下,企业一定要树立舆情危机意识,高度重视新的信息传播载体和方式对做好宣传工作的严峻挑战。

新媒体时代做好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探索

作为国有企业的秦山核电基地,承担着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始终置身于信息开放及舆论监督的大环境中。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充分运用新媒体优势,加强新闻宣传力度,强化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内外舆论环境,对于秦山核电基地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加强宣传载体建设,创新宣传方式方法。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全体员工的齐心协力。齐心协力就要做到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率先做好舆论宣传,为企业的安全、高效、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目前,秦山核电基地作为全国堆型最多的核电基地,共有7台运行机组,装机容量430万千瓦,年发电约320亿千瓦时;2台机组在建,全部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30万千瓦。截至2013年年底,秦山核电20余年已累计安全发电2 983亿千瓦时,相当于为国家节约标准煤9 586万吨(等于161万节火车皮的装煤量),减排二氧化碳2.89亿吨。秦山核电基地每年依法纳税约24.4亿元。截至2013年年底,共向国家纳税208.9亿元,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效益,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秦山核电基地在建设世界一流核电企业的进程中,十分重视新闻宣传工作。近年来,通过对报纸、电视台、内部网站等内部媒体资源不断进行优化整合,秦山核电基地实现了以内部网站为载体的、网报视三媒体的高度融合,形成了新闻宣传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全媒体模式。员工登录公司内部网站,即可随时选读电子报和点播视频,学习方式便捷轻松灵活,国家政策法规、企业决策精神和工作动态研究等重要信息,通过公司网络平台实现了迅捷传播、广域覆盖,增强了舆论宣传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秦山核电基地在加强企业新媒体平台建设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宣传形式的创新。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通过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宣传内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牢牢把握宣传阵地,充分利用《秦山核电》报、秦山电视台、公司网站、员工微博、意见箱等载体,及时宣传新形势下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和文化融合活动,特别是利用员工微博非实名制的优势,真实地反映员工的所思、所盼、所求,每周定期发布员工微博周报,对于员工所关注的问题,采取《员工思想动态反映单》形式加以跟踪,了解和解决员工关注的多方面问题。拓宽了宣传方式,探索了一条宣传工作落地的新渠道,使宣传工作与企业持续发展和员工工作生活密切相连,更加务实,更加管用,更加接地气,传递了企业舆论宣传的正能量。此外,由员工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懂你》,由于内容反映的是秦山核电基地其中一台核电机组跨春节大修期间,很多员工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而坚守在工作现场,影片一经在网站播映,立即受到了员工的普遍欢迎和青睐。可见,运用新媒体积极开展宣传方式创新,实现员工互动参与,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提高舆情管理能力。国有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地共处一域,唇齿相依,鱼水交融,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做好对外宣传,树立企业形象,提升国有企业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是营造企业发展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的重要途径。

多年来,秦山核电基地一直非常注重与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网站、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多家外部主流媒体全面展示安全、清洁、高效的核能电力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的亮点和成就。2012年年底,秦山核电基地利用核电落户浙江30年之际,在浙江省范围内拉开了“清洁核能助力两富浙江”核能科普系列活动序幕,这是一次规模最大、受众最广、为期最长的核能科普公众宣传活动。中国能源报、科技日报、中国环境报、中国核工业报、浙江日报、嘉兴日报等中央和地方媒体对此都作了报道。2013年,秦山在省部级媒体发稿157条,地市级媒体发稿156条。2014年,秦山核电基地以求真务实、不甘落后、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进行新媒体时代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及时开通《秦山核电》微信公众平台,利用微信这一移动社交新媒介进行宣传工作的互联和沟通,实时传达集团公司和中国核电信息动态。围绕美丽秦山,利用“微信+手机”宣传核电安全高效发展。注重微信内容的原创性、独特性以及配图的和谐性,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有我精”。坚决摒弃一味地模仿和发布无用信息,防止资源浪费,不断增强对外宣传能力、新媒体沟通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充分利用微信传播秦山核电好声音,选取公众关注的话题,使微信成为弘扬正能量的一种形式、企业扬正气的一种宣传表现。通过深化对外宣传,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增进了地企的信息交流,赢得了社会的理解认同,对于促进企地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扩大了秦山核电基地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在新媒体环境下,秦山核电基地在做好对外宣传的同时,还十分注重舆情管理,提高舆论引导力,有效维护企业的形象和声誉。秦山核电基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方面积极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以实际工作业绩贡献社会、塑造品牌,从源头减少负面舆情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做好企业内外宣传的同时,加强对负面舆情的监测、应对与处置。2013年,秦山核电基地设立了专门舆情管理机构和人员,重点对网站、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舆情进行不间断地监测与分析,利用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舆情监测日报,实行舆情监测每周报告制度,将舆情分类报送秦山核电基地领导及相关单位、部门进行及时处置,形成了一套细致完备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建立健全了公司新闻发言人、网络评论员队伍,定期邀请国内专家进行业务培训,有效提高了公司的危机管理与舆情应对水平。通过以上做法,有效提高了秦山核电基地舆情管控能力,为秦山核电基地持续发展提供了安全稳定的舆论环境。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媒体环境下,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要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宣传工作者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危机感,具备敏锐的宣传洞察力和前瞻性,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研究新媒体,运用新媒体,对内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对外树立形象促进和谐,以饱满的热情、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工作,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秦山核电基地)

浅谈新媒体时代的法治宣传实效性 篇4

摘 要

1、绪论.....................................................3 1.1 现 状...................................................3 1.2 未来发展趋势............................................4

2、第二章 新媒体对于法治宣传特点.................................5 2.1 新媒体对于法治宣传的必要性..............................5 2.2 新媒体法治宣传的优势....................................5 2.3 新、旧媒体结合,做好法治宣传工作........................6

3、新媒体时代法院司法宣传工作机制创新.............................7 3.1当前司法宣传工作面临的问题...............................7 3.2创新司法宣传工作机制的建议...............................8 3.2.1加强门户网站建设,传递法院正能量

......................8 3.3.2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媒介素养

............................9 3.3.3完善考核奖励机制,规范司法宣传工作.....................9 3.3.4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提高宣传质量和层次................10

4、新媒体时代基层检察机关面临挑战................................10 4.1新媒体时代下检察宣传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0 4.1.1新媒体为检察宣传工作创造了积极的条件..................10 4.1.2检察宣传在新媒体时代依然面临严峻挑战..................11 4.1.3 部分检察宣传工作者方法掌握不到位.....................11 4.1.3 部分检察宣传工作者方法掌握不到位.....................11 4.1.4检察机关机制完善不到位

...............................12 4.2以践行群众路线作为检察宣传工作的主导方向................12 4.2.1认清形势,深化认识,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取得群众认知......12 4.2.2拓展宣传方式,凸显群众性..............................13 4.2.3注重宣传内容,突出亲民性..............................13 4.3真诚公开,提高能力,通过沟通引导赢得群众认同............13 4.3.1完善检务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13 4.3.2规范检察人员的网络语言和行为..........................14

5、新媒体时代法治宣传存在的问题..................................14 5.1思想观念存在偏差。......................................14 5.1.1自身能力建设有待提高..................................14 5.1.2长效机制不健全........................................14 5.2对新媒体的应对..........................................14 5.2.1更新观念,主动接纳新媒体..............................14 5.2.2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运用新媒体能力......................15 5.2.3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15 5.2.4完善立法,依法规范新媒体..............................15

6、结论..........................................................15

7、参考文献

— 1 — 浅谈新媒体时代的法治宣传实效性

摘 要

当今社会信息科技高度发达,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由此衍生的新媒体时代推动着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发生着深刻变化,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的法治宣传必须要研判受众对象的接受和认知方式,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增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提高法治宣传的实效性。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互联网技术得以不断进步和发展,尤其是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网络应用,在近年来更是从边缘走向主流。法治宣传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新媒体时代法治宣传工作,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新媒体 法治 宣传 实效性

浅谈新媒体时代的法治宣传实效性

1、绪论

1.1 现状

法治宣传是增强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作用,提高普法实效。

以往法治宣传,主要通过传统媒体,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等,这些媒体,在以往的法治宣传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互联网技术得以不断进步和发展,尤其是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网络应用,在近年来更是从边缘走向主流。对于普通民众,他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载体随时发出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愿望,这在过去传统媒体时代是无法想象的,可以说,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格局、社会舆论传导以及公众参与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新媒体时代,作为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法治宣传的司法机关、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要适应这种新变化,尽量做到能够让社会公众乐于接受,愿意接受,自觉接受,增强法治宣传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 2 — 1.2 发展趋势

当前,移动互联网和新兴媒体迅猛发展,影响日益扩大,在新的形势下,法治宣传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日益增多,必须深化法治宣传工作格局,创新工作路径,不断提升宣传工作实效,为法治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清醒认识严峻挑战,转变传统思维模式。新形势下的法治宣传工作内容丰富,需要积极适应网络化的传播模式,丰富宣传载体,提高社会公众接触法治工作的频率,扩大法治工作影响。同时,随着网络的发达法治宣传工作必须改革创新,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

二、立足传统媒体阵地,创新发展宣传工作。做好法治宣传工作,筛选内容应该放在第一位,对人民群众关注的内容,及时公开、回应,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通过有思想的创作,使法治宣传作品具有可读性和影响力,通过高质量的稿件,讲述好法治故事,弘扬主旋律,激发法治正能量。

三、充分利用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媒体资源。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法治宣传工作需要主动转型,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问题,统筹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着力提升全媒体时代沟通能力,发出更有分量的声音。要强化引导,增强传播力。新媒体具有良好的可视性、互动性和包容性,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性,建设好、管理好、运用好新媒体,从时、度、效着力,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拓展新的宣传阵地。运用新媒体平台,通过精心组织和策划,融入文化、艺术等元素,编创法治题材的动漫、小品、微电影等,以案说法、随案宣传,使法治宣传工作不仅有意义,而且有趣味。

四、提高舆情处置能力,维护良好的形象。既要通过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力度促进树立良好法治形象,也要通过正确处置涉检舆情维护法治形象。对于负面舆情,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发现,第一时间迅速报告,第一时间正确处置,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及时作出解释、引导,争取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2.新媒体对于法治宣传特点 2.1、新媒体对于法治宣传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法治意识的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司法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期待越来越高,司法公开的愿望越来越强,对于法治宣传也越来越需要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

— 3 — 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从2011年到2015年在全体公民中组织实施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并要求全社会各机关、单位、团体和各类组织,都要高度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开展自身以及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司法机关既是国家法治的实践者,也是宣传者,司法机关直接从事司法办案工作,对于法制的理解应该比普通公民更加深刻,因此,对于法治宣传也更能够做到到位,当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带来,过去那种发发文件,组织一两次讲座的做法已经不能跟上形势的需要。法治宣传要做好做实,发挥法律的引领教育作用,就需要对于新媒体的宣传作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新媒体的“新”在于其传播的信息更多的是受众主动接收愿意吸取的,这样就比传统被动接收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再加之,新媒体还注重便捷的互动交流,这样也能拉近受众与司法机关、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距离。由此可见,在开展法治宣传的过程中,司法机关、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完全有必要在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方面下功夫,提高法治宣传的实效性。

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以其信息传递快捷、交互功能强等特点,深受年轻一代网民的青睐,可以说,新媒体已然开始左右舆论导向,成为舆情发布的重要平台,但新媒体也存在着过于开放,难以管控的缺点,因此,在开展法治宣传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新媒体的这些特点,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取得话语权和主动权,及时引导公民正确认识法律方面的问题,提升法治意识。

2.2新媒体法治宣传的优势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之所以广受欢迎,就在于其方便、互动性强、传播广,利用新媒体这一优势进行法治宣传,对于增强法治宣传的实效性无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新媒体宣传相对于传统宣传媒体,具有三大优势: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简单快捷。具体而言,就是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法治宣传时要做到快速便捷,例如,运用微信方式进行以案说法,就能体现新媒体的即时性特点,同时,还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利于互动和传播的特性,拉近法治宣传者和受众群体之间的距离,让受众群体在一种寓教于乐,相互沟通的方式中接受法治宣传教育。当然,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法治宣传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新媒体自身的研究,研究如何运用新媒体来进行法治宣传的具体方式方法。

2016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法治宣传。利用新媒体,以音乐广播为平台,通过微信宣传。一是在音乐广播微信公众号,两次发布载有水利建设成果图片、《大跃峰渠》记录片和“世

— 4 — 界水日”相关内容的信息,点击量破2万,357人点赞,评论上百条,网友观看后评论:“水利太美了”、“在我们欣赏美景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的前辈们,向他们致敬”。二是通过音乐广播,组织热心听众微信喊红包,红包上标有水利宣传口号。而没有得到红包的听众,会收到一张水利电子宣传单。借助“互联网+”这种形式,将过去单向式宣传变了为双向互动式传播,与群众互动达20余万次,网友点开水利电子宣传单近20余万次,直接参与、收听、收看水利宣传的群众近百万人次,法治宣传效果远超往年。

2.3新、旧媒体结合,做好法治宣传工作

在实际运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操作中,也考虑到,新媒体对于法治宣传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因为有了新媒体,就完全放弃传统媒体在法治宣传中的作用,而是应该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找到融合点,充分发挥新旧媒体的优势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例如,传统的法治宣传方式中的法制授课、法律咨询等并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出现彻底失去作用,相反,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法治宣传仍然可以融入其中发挥更好的教育作用。同时,开展法治宣传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还应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有所侧重。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就要求各级组织高度重视法治工作,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是将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其地位和普及性,同时,在进行法治宣传教育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创新性,创新就要与传统的做法有所不同,有所改进,有所提高;创新就要求在进行法治宣传教育中打破常规,敢闯敢干,勇于实践。

2016年5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联合报告称,2015年中国境内活跃的手机网民数量达7.8亿,手机网民占全国人口数量的56.9%。这么大的一个群体每天都会通过网络接收大量信息,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又在不断地升级换代,可以说,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不断改变我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为此,坚持用创新的眼光来推进法治宣传工作,就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将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融入互联网之中,通过互联网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多角度、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在法治宣传中的优势,增加阅读量和转发量,达到传统宣传方式所无法实现的大容量、快捷性和亲和力的作用。作为法治宣传部门,充分研究将新媒体应用到法治宣传教育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增强法治

— 5 — 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依法治国建设中的引领和助推作用。

以往法治宣传,主要通过传统媒体,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等,这些媒体,在以往的法治宣传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互联网技术得以不断进步和发展,尤其是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网络应用,在近年来更是从边缘走向主流。对于普通民众,他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载体随时发出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愿望,这在过去传统媒体时代是无法想象的,可以说,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格局、社会舆论传导以及公众参与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新媒体时代,作为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法治宣传的司法机关、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要适应这种新变化,尽量做到能够让社会公众乐于接受,愿意接受,自觉接受,增强法治宣传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3.新媒体时代法院司法宣传工作机制创新

3.1当前司法宣传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社会矛盾日趋多样化。新形势下社会矛盾形式更加多样,矛盾更加复杂,易发生个案问题群体化、简单问题复杂化、局部问题全局化,基层法院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压力更大。同时,网络的迅速发展也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有的当事人对法院判决不满时,往往不通过合法渠道,而是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对信息真假的辨别相对较难,不明真相的群众容易盲目跟风,在网上不负责任的散布对基层法院的负面言论。

二、考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为促进下级法院宣传工作而由上级法院制定统一的,自上而下的宣传工作考评机制,若不能合理设计考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引导下级法院司法宣传的方向、内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下级法院很可能为争先创优等因素刺激,片面追求上稿率,从而增加案例消息报道,减少对学术调研文章、法院文化、广播、电视媒体选题等节目的深度报道,制约着司法宣传精品质量的提升。

三、宣传内容的局限性。为迎合媒体和观众需要,只有对各类典型案件的审理情况才可能吸引最大范围的观众群体关注,促使媒体对个案进行采访报道,这使法院司法宣传的范围和内容受到局

— 6 — 限。而一些深度报道,尤其是与法院改革、建设有关的一些大型宣传报道缺乏发表的场所,这与当前法院的宣传总体趋势和目标相背离。

3.2创新司法宣传工作机制的建议

3.2.1加强门户网站建设,传递法院正能量

一、在网站设计上要因地制宜。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将法院的特色融入到网站之中,充分展示法院风貌,切忌千篇一律。首先,是突出特色。要将法院的院情、院貌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通过网站平台充分予以展现,可以通过图片形式进行展示,给浏览者最直观的感受;其次,是突出重点。要围绕法院的中心工作进行设计宣传,并要及时地把法院的重大事件及近期的工作内容发布到网站上,让浏览者能了解到法院的最新工作动态;最后,是突出实效。要通过网站各种版块信息的发布促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全面充实网站内容,全方位多视角的展现法院风貌及时传递人民法院正能量。

二、在网站管理上要分工明确。有的法院网站建成后信息发布和维护工作全都落到了技术人员身上,这显然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应对网站各版块进行分工,由各部门自行负责信息发布,各个庭室都要设置信息员,负责收集、整理本庭室的信息,在信息发布前应由庭室负责人进行审核,报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发布,在信息成功发布后还要进行核对,保证信息的质量,如发现不良信息要追究相关人员及所在庭室负责人的责任,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保障。

三、在网站上开通法院官方微博。微博时代人人都是媒体,信息流转已进入更快速、更便捷、更广泛的时代。应对新时代,法院系统酝酿开通法院官方微博,此举意味着法院与网民互动的新时代来临,也有利于拉近法院与群众的距离,让法院工作在阳光下运转,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树立起法院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司法公信力,这是法院推进司法公开的又一新举措。3.3.2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媒介素养

舆论引导要突出亮点,重在策化。注重打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突出工作亮点及经验总结,用典型案例引导社会舆论,积聚正能量。舆论引导重在通稿, 发布要及时。应对突发事件要提前介入,掌握主动权,发布通稿内容定性要准确,突出事件起因,处置事件是否有无人员伤亡,避免使用容易引发网络炒作的言词。掌握事件事实后,在上报情况时先查找出暴露出的问题、处置方案及整改措施,同时,处置相关责任人员不能怠慢。在新闻媒体发稿时将处置方案及整改措施一并上报,及

— 7 — 时召开新闻通气会,提升正能量。应对负面事件,舆论引导要注重新闻事实,班子要统一口径,新闻发言人要对媒体进行引导。真诚和真实是最好的催化剂新闻发言人要熟报事实、慎报原因,知道多少就报多少,坦诚面对媒体。冷静和理智是处置突出事件的最好方式。新闻发言人面对媒体不能说套话、空话,千万不能掩盖事实,对新闻记者不能说“无可奉告”,新闻发言人的敷衍与强硬将会招引更大的舆论声讨。尊重和理解是应对媒体的最好办法。坚持党管媒体不动摇,坚持“善解媒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不断提高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自信和熟练是化险为夷的最好途径。应对突发事件要主动与本单位主管部门和主管新闻媒体的宣传部门沟通联系,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应对负面事件,舆论引导不是万能的,干好本职工作,解决好当事人的诉求,平息事件才是最重要的。

3.3.3完善考核奖励机制,规范司法宣传工作

一、从认识上提高。把宣传信息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摆到突出位置,规定重大宣传信息题材院领导亲自协调策划,班子成员要起好带头作用,积极参与,主动写稿投稿,以自身模范行动推动宣传信息工作创新发展。

二、从队伍上加强。以研究室为中心,在各部门分别确定一名信息员,广大信息员要立足岗位,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保证立案、审判、执行一线的工作信息能得到及时捕捉、挖掘、归纳和总结。全体干警要积极参与,主动写稿投稿,使法院司法宣传队伍明显增强,形成“上下联动、专兼并举、人人动手” 的大调研网络。

三、从制度上完善。不断修订完善法院司法宣传奖励办法和相关工作目标责任书,提高学术论文、调研文章、典型案例分析、通讯(人物、事件)、综合类工作稿件、法院文化作品、广播、电视媒体选题节目奖励金额,激励干警把个案中的法制教育题材归纳上升为学术理论,把总结的办案经验体现到法律实践中。

四、从机制上保障。继续加大新闻宣传硬件投入,配全配强采编器材,在新闻写作资料订阅、宣传用品购置、宣传工作用车方面给予充分保证。五是从舆情上引导。结合审判、执行工作,认真开展涉法涉诉舆情排查,增强防范意识,逐案分析查找不安定因素,制定处置方案,不断提升新闻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及引导能力。

— 8 — 3.3.4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提高宣传质量和层次

当前传媒发展的现状,电视传媒作为“霸主”,社会化媒体(微博、微信)爆发式增长,报业经营形式严峻,主流党报党刊是执政党的“喉舌”、“工具”、“武器”,坚持党管媒体不动摇,主流党报党刊是由政府进行扶持;其它报刊杂志,主要来源靠广告及采用媒体与相关部门进行联办。法院宣传工作要顺应政法新闻需求形势,适时调整工作方法。以法院宣传网站、县电视台法治栏目 依托阵地,从多角度、多侧面、深层次打造一批高质量、具有自身特色和较大影响力的法院综合工作宣传栏目、电视专题片、先进事迹、人物专访、宣传展版及宣传画册。法院应与新闻媒体进行广泛联系合作。一方面法院可主动与新闻单位联络,建立稳定的信任与合作关系。可通过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与新闻媒体联合开设专栏报道等方式,经常性介绍法院的工作重点,发布重大、典型案件的审理情况,组织好法院的重点报道和日常性的报道工作。另一方面,法院也要正确对待新闻舆论监督,对新闻单位的正确意见要认真听取、及时纠正,从而促进法院司法宣传工作向深层次发展。

4.新媒体时代基层检察机关面临挑战

4.1新媒体时代下检察宣传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时代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网络话语多元化的时代,基于新媒体传播引发的社会舆论热点层出不穷。社会舆论是社会需要和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检察机关面对基于新媒体所引发的社会舆论环境的改变,应积极面对,发挥专业优势更好地完成检察宣传工作。检察宣传是检民沟通的重要渠道,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检察宣传和检民沟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4.1.1新媒体为检察宣传工作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新媒体极大丰富了检察宣传的载体,为检民交流提供了便利,对检察宣传工作产生了许多积极有利的影响,深入提高和拓展了检察机关为民服务的实效。

一、丰富了检察机关面向群众宣传的载体

新媒体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信息的传播形式更为多样,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网站及飞信等多种形式进行发布。基于网络、通信等的信息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点,可以实现信息的迅速、有效传播,起到更加良好的宣传效果,加之图片、视频等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信息传播形式,更容易引发群众的关注和共鸣。

二、拓展了检察机关了解社情民意的通道

— 9 — 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更加便捷,民众越来越多地利用互联网来反映社情民意,提出诉求。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网民数量与日俱增,每天发布的信息数量不计其数,检察机关可以从这些信息中很容易就发现民众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把握检察宣传的方向和重点,使其工作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取得更加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畅通了检察机关加强检民交流的渠道

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网络的便捷为检察机关和民众提供了更加畅通的交流渠道。群众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形式与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的交流与互动。检察机关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与民众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满足群众的要求和诉求,真正做到为民服务,拉近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从而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更好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4.1.2检察宣传在新媒体时代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检察机关面临更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新媒体环境具有复杂性,不容易被直接控制和管理,检察机关的检察宣传工作在新环境下面临新的难题和挑战。

部分检察宣传工作者对新媒体的认识还存在不足,不懂得利用新媒体及时获取群众观点,解决群众难题的重要性。检察宣传工作只有做到与群众观点相统一,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收到良好的引导舆情的效果。然而,仍有检察宣传工作者没有意识到网络是传达民意、舆论疏导的重要渠道,依然运用传统的舆论宣传手段开展工作,延误了化解舆情危机的最好时机,使得新媒体对检察宣传工作的积极作用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发挥。4.1.3 部分检察宣传工作者方法掌握不到位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形成机制、宣传格局、宣传手段以及社会舆论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手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参与舆论讨论的方法和途径也发生了极大改变,网络的便捷性和公开性使得社会媒体和舆论环境更加开放、透明,新媒体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检察机关宣传工作的放大镜。而有的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却忽视了新的舆论机制和舆论宣传规律,不懂得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对群众进行正确的宣传和舆论引导,最终导致对新媒体的运用失当,不能及时引导舆情,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引发群众信任危机,使得检察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也受到极大影响。

— 10 — 4.1.4检察机关机制完善不到位

检察机关宣传工作的开展情况与相应的检察机制密切相关,然而一些基层检察院却未能形成合理、完善的工作制度,使得检民沟通机制形同虚设,因而无法起到真正为民服务的工作效果。检察机关应该致力于建立健全检察宣传和舆论引导的工作机制,把宣传工作制度、宣传责任追究、检务公开、舆情引导等一系列工作都做到位,落实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评论员机制,从各个方面入手加强其检察宣传工作,赢得良好的群众认可和口碑。

4.2以践行群众路线作为检察宣传工作的主导方向

新媒体时代为检察机关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检察机关应紧随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真正发挥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以群众路线为基础,努力改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水平,提高社会沟通能力,在舆论宣传和引导过程中不断传播正能量,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4.2.1认清形势,深化认识,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取得群众认知

一、深化检察宣传群众性的认识

检察宣传工作对于宣扬检察机关为民、清廉、文明的理念具有重大作用,也是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知民意、察民情的重要途径。检察机关要恪守其职,利用新媒体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真正把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做到位,深化检察宣传工作的舆论属性认识。以群众路线为基础,正确引导舆论宣传方向,真正提高检察公信力和影响力,在人民群众当中树立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二、重视检察机关自身建设

只有具备过硬的检察队伍,加强检察机关的自身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检察机关的工作和执政能力,真正做到为群众负责、让群众满意。检察机关应时刻以群众路线为基础,切实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努力提升检察亲和力和公信力,建立强有力的检察宣传队伍,严格开展各项检察宣传工作,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善用媒体,把握规律,通过加强检察宣传获得群众认可

新媒体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不能成为逃避与社会和群众沟通的借口。检察机关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所带来的积极效应,把握新媒体时代宣传和舆论传播的特点,真正让新媒体为我所用。

— 11 — 应认清全新的媒体形式,变革传统的工作方式,切实走好群众路线,加强与群众的直接沟通和交流,把新媒体作为知民情、察民意的重要渠道,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舆论和焦点问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2.2拓展宣传方式,凸显群众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时代的宣传方式多种多样。为此,检察机关要努力拓展宣传方式,牢牢把握住人民群众的需求导向。一方面,检察机关可以利用全方位、多层次、高覆盖率的新媒体广泛开展群众答疑、群众法律咨询等活动,服务于民,切实了解人民群众广泛关心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时刻把握检察宣传工作的方向。另一方面,在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主流媒体的积极作用,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全面强化检察宣传工作的主阵地建设,掌握好舆论宣传的主风向。4.2.3注重宣传内容,突出亲民性

检察机关要切实把握好检察宣传的群众性,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对其宣传内容秉承严格负责的态度,确保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检察机关要改善舆论宣传方式,突出亲民性,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民群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4.3真诚公开,提高能力,通过沟通引导赢得群众认同

4.3.1.完善检务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检察机关要以群众路线为基础,不断加大检务公开力度,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不断扩大检务公开内容,创新群众监督形式,提升检察机关的公信力。要着力建设人民群众评价反馈机制,虚心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听取群众评价,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信任感。4.3.2.规范检察人员的网络语言和行为

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难免要通过网络与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检察人员的身份使得其在与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代表的不是个人形象,而是检察机关的形象,因此规范检察人员的网络行为和语言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每一位检察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端正自身行为,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绝不能因自身行为的缺失损害检察形象,更不能随意泄露相关秘密,破坏检察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

5.新媒体时代法治宣传存在的问题

— 12 — 5.1思想观念存在偏差。

面对新媒体时,缺乏正确认识,没有正确认识到新媒体的强大能量,也没有意识到网络也是民意沟通、疏导情绪的渠道;对网络舆情重视不够,对负面信息的危害估计不足;对新媒体心存恐惧,认识不到网上的小问题往往可能引发大**。5.1.1自身能力建设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能力不足、沟通协调能力不强。一方面部分思想观念跟不上新媒体发展环境,对现代信息条件下新媒体沟通工作缺乏认真的学习和了解;另一方面,缺乏专业人才来处理网络舆情引发的危机,应对危机的措施相对滞后。5.1.2长效机制不健全。

关对于新媒体引发的涉检网络危机处置制度较为零散,对于应用新媒体宣传的工作规范和制度保障还不健全,运用新媒体提升法治宣传水平都还没有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5.2对新媒体的应对

5.2.1更新观念,主动接纳新媒体

新媒体历来是把双刃剑,它既能通过正面宣传,讴歌真善美,弘扬世界光彩亮丽的一面,又能通过反面报道,揭露伪丑恶,曝光社会肮脏阴暗的一面。近年来兴起的网络、智能手机、QQ、微博等新媒体更是如此,而且比以往传统媒体反应更为迅速,占有的信息量更大,影响面更广,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其覆盖面和影响力更为深远。回避、躲闪,并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接受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监督者更要接受被监督。因此,要从思想上重视并接纳新媒体这个交流沟通的宣传平台,了解其特点、把握其规律、快速适应新环境。要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接纳,以积极、开明的态度面对新媒体,用开放的心态、理性的思维来接纳新媒体,建立和新媒体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关系,使之成为法律监督工作的新朋友和好助手。5.2.2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运用新媒体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运用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大量群体突发事件被网络披露,形成网络舆情。能否积极应对并妥善处理,新媒体运用能力是前提,如果缺乏这方面能力,不能及时发现网络舆情,就更谈不上处置。因此,要期待落到实处。在新媒体时代,全面提高业务能力和

— 13 — 新媒体运用能力。要充分认识新兴媒体蕴涵的巨大能量,主动学习并掌握有关新兴媒体的知识,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成为新媒体时代检法治宣传的开路先锋。5.2.3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应积极借新媒体发展之势,将新技术融入到办案全过程中,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稳步推进新媒体时代群众工作的开展。首先要树立运用新媒体开展群众工作的意识,要通过宣传介绍,使人们认识到新媒体拥有更广泛的受众、更深刻的影响力和更强大的凝聚力,是广大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的便捷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快速通道,更是促进检民交流、和谐检民关系的重要平台。另外,在保障群众知情权的同时,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善于使用新媒体平台,增强自身利用新媒体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5.2.4完善立法,依法规范新媒体。

新媒体的出现为公众参与政治、表达利益诉求,为了解民意开辟了新路径,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偏激、无序、非理性的网络炒作。要确保新媒体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对网络新媒体的舆论监督加以法律规范,适当加以限制。例如,对机关正在审理,尚未判决的案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都不能恶意炒作,不能以媒体制造的“民意”去影响司法机关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不能通过媒体掀起所谓的“同情、声援弱者”的舆论声浪去影响司法裁量权。媒体既要监督司法(监督主要应限于司法腐败和渎职方面,而不是司法裁量的合理性、适当性方面),也要非常注重维护司法权威,维护司法的公信力。

6、结论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法治宣传工作创设了更加广阔的环境,法治机关需要做到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效应,在法治宣传工作中积极践行群众路线,更好地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和检察宣传能力,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加强检务公开,虚心接受群众监督。要积极探索在网络时代善待、善用、善管新媒体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进一步提高公开、透明、信息化条件下法治机关网络宣传和舆论引导的能力及实效。只有善待新媒体,才能听到正反两方面意见,才能听到民众真声音;只能善用新媒体,才能创建更多群众诉求新平台,群众诉求渠道才能更宽广;只有善管新媒体,才能促进网络信息规范有序传播,推动法治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新媒体时代新闻宣传 篇5

成功的品牌宣传既要靠过硬的产品质量,还要靠广泛的媒体宣传和广告来打响知名度。期望短期内树立好企业品牌是不现实的。国际知名的电子公司奥美的观点里有这样一句话,“企业形象的建立,就如同鸟儿筑巢一样,从我们随手撷去的稻草杂物建立而成。别小看了这些稻草杂物般的细枝末梢,正是它们奠定了一个企业形象的坚实基础。”所以说,树立企业品牌和形象是长期的工程。在创品牌过程中,媒体宣传是企业树立企业品牌所用的有效方式之一。

一、媒体宣传及广告创意的好坏可以决定一个品牌的成败。媒体宣传的目的是为了在受众中形成良好的口碑。所以,我认为,对于媒体从目的和手段的角度分析更具有实际意义,媒体的作用是告知性的,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行为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不会有好的品牌的。故,对于品牌而言,企业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把每件事情做好,对得起消费者,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市场的宗旨是“为用户服务”。在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必须具有“为用户服务“的意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企业之所以要树立品牌,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良性运作。而要想求得百年的生存,就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消费者主要是通过媒体来认识,但消费者认识了一个企业或一个产品后,更重要的是产品或企业的持续良性。一个企业若没有良好的产品,媒体将会无所作为。如“六味斋”、“双合成”等中华很多老字号凭本身的过硬质量和深入的媒体广告,其经济效益仍然非常良好。对企业而言,媒体宣传是工具和手段;品牌是市场和消费者对企业质量的认可,媒体是企业向市场和消费者传递质量信息的管道和工具。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树立了好的品牌就为企业赢得市场,打下了坚固的基石。因此,企业的品牌化建设的好坏关键在于在市场上赢得好的口碑,通过媒体宣传产生好的社会影响之后,才能更好地以此为推动力产生经济效益。

二、有了产品,必须注重宣传。知名经济学家潘石屹的营销理念中,宣传永远是第一位,宣传做到位了,好的产品才能够被大众所认识,才能够有目标群体的人前来检验和使用,而销售作为整个生产经营环节中最终的目标,在潘石屹眼里不过是成功宣传之后自然而然地坐地收钱。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自己,就会有用。目前,市场上鱼龙混杂,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有根有底的产品总比买杂牌子的产品安全可靠一些。

媒体宣传要会“使巧劲”。耍猴的如果要想让大家都听见,光凭自己的嗓子喊恐怕效果不太理想。既然有了锣,为什么不用呢?对产品的宣传来讲,这个“锣”就是媒体。

国内外知名的商家对于媒体历来非常重视,也非常配合。潘石屹曾经讲过:“不要小看媒体,再小的媒体也有好几千人看。这比你一个人挨个宣传省力多了。”为了卖楼,至少是出于这个动机,潘石屹不辞辛苦,走马灯似地接受来自全国甚至全球媒体的采访。拿他的话说,“跟祥林嫂一样”一遍一遍地讲述着自己的童年、创业、管理理念、对时下业界热门话题的看法等等。国内媒体把他当作“名人”、“时尚人士”、“不按规矩出牌的人”;国外媒体则把他和夫人作为最能代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典型。

潘石屹曾经在与一位媒体的领导聊天时说过:“媒体是一列火车,车头就是你的内容,你如果一味地倾向于你的广告客户,最终老百姓就抛弃你这份报纸了,这样广告这个车厢也就被甩了。老百姓买报纸不是为了看广告,看广告是在看报纸内容文章的时候顺带看的。但如果看报纸的人多了,顺带看我们的广告一眼这个影响力也是相当大的。”

可见,媒体宣传的“锣”也不能乱“敲”。所有的经营和策划都有一个底线,那就是法律法规。营销方式尽可以出奇出新,但决不能因违法违规而授人以柄。河北石家庄“三鹿奶粉”中过量掺加三聚氰胺,造成毒奶,就是违反法律,欺骗消费者,给消费者造成巨大伤害的典型案例。

三、媒体宣传实际上是创立品牌的一种较为特殊的途径。“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是中国的古话;“三人成虎”也可见宣传的利害性。其实,舆论就是口口相加之后的集体导向,就是媒体宣传。现在社会媒介传播迅速,资讯发达,重复记忆和信息冲击可以影响甚至形成某种认知,因此,媒体宣传可以形成舆论,影响个人判断,进而形成品牌,如同山西“老陈醋”和“汾酒”的宣传一样,家喻户晓给他们带来客观的利润。健力宝曾经做过试验,一年没有做广告,结果销量下降几乎40%,可见媒体宣传之重要性,虽然,我们把“脑白金”称之为恶俗广告,但事实上,实际销售量却是人所共见的。所以,品牌由口形成,言为心声,心由脑领,而人的思维意识是要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引导的,因此,品牌实际上是媒体宣传的一种较为特殊和原始的途径。

四、媒体宣传对一个好的品牌的成长十分重要,品牌离不开宣传。新闻媒体(包括网络)在传播速度上可以说是世界上目前为止最快的。在二十一世纪,经济高增长,快速发展的今天,媒体宣传十分重要。例如太原的房地产这个行业,它正处在高速发展的前沿,宣传的力度太慢,可能最后的结果只能让后来者居上,而为下一个楼盘的开发带来很大的阻力,资金方面也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我想任何一个企业在做自己的商业计划书的时候都会有一整套的营销方案,他都会涉及到一个时间进程的问题,媒体宣传会从自身出发,会让他的品牌宣传做得更快,做得更广,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效益。

五、媒体宣传是扩大品牌知名度的基础。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媒体传播是大范围的,大众化的,是通过各种大众媒体广泛传播的信息交流。两者各有其特点。就树立企业品牌而言,大众媒体传播更符合现代人接受、理解、反馈信息的发展方向。做好房地产企业的媒体宣传,尽量消除媒体上不利信息的传播,尤其处理好网络上负面信息的交流(网络是现代人媒体传播的重要途径),下大力气通过软、硬新闻、公益活动等方式加强企业品牌美誉度的传播,一样可以影响人与人之间口碑传播。

新媒体时代新闻宣传 篇6

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迅速发展,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内容更加丰富,渠道更加多元,影响更加深远。如何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与新闻媒体之间构建一个互动的平台,推动交管工作有序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思考一: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愈显重要。公安机关和新闻媒体这种互动关系,可以说是互惠双赢。因此,信息员要充分利用当前资源和有利条件,积极、主动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其主要应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借助媒体大力宣传公安队伍建设成果。公安队伍是和平时期流血牺牲最多的群体,是一支英雄辈出、正气浩荡的队伍,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坚强的共和国之盾。对于公安队伍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人物,公安机关可以借助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大力宣传公安工作取得的成绩,热情讴歌公安英雄模范人物,使公安新闻宣传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不断扩大,通过强大的宣传声势和良好的舆论氛围,展示人民警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营造平安、祥和的节日气氛,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推动和促进各项公安保卫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二是借助媒体大力宣传

各项公安业务工作的成果。公安工作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公安机关借助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公安工作,可以增强公安工作的透明度,进而达到教育群众,震慑犯罪,鼓舞士气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进而自觉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发展。三是通过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促进公安工作。舆论监督是一个社会的减压器和解压阀,是衡量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社会机制完善与否的重要标志。正确的舆论监督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旋律。新闻媒体对公安机关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是其职责之一,其监督由于社会影响面广、影响力大,特别是对公安执法中存在问题的曝光,会给公安机关多年苦心塑造的良好公众形象和公信力带来严重影响。正因为这样,促使公安机关下大决心,花大力气,采取强有力措施狠抓执法工作,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并更加主动自觉地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思考二:提升民警自身素质刻不容缓。我们公安民警应该把自己的言行置于新闻监督之中,以坦荡的胸怀正视来自媒体舆论的批评,把舆论的压力变成及时纠正错误、自觉遵守职业纪律的动力。从广义上讲,每个民警都应该是警察公共关系的专门人员。警察公共关系是一种无形资产,为确保这一“无形资产”增值而不减值,不仅需要专门部门的不懈

努力,而且每个民警都有维护警察公共关系的责任,并将这种责任体现在日常工作之中。所以,全体民警在一切警务和社会活动中,应该重视自己的言行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各种影响,注意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珍惜和维护公安部门的形象和声誉。首先,要提高全体民警的公关意识。要加强警察公共关系的教育与培训,使警察公共关系成为全体民警的一种文化意识和自我境界,提高民警警察公共关系的自觉性。第二,要提高全体民警的道德修养。真实性是警察公共关系的生命力。广大民警应在一切警务和社会工作中传播来源可靠、内容真实的信息。人民警察不能讲空话,伤害公众的感情;不能讲套话,玩弄公众;不能乱承诺,欺骗公众。公共关系学上的“公众主导论”告诉我们:在与法律和道德原则不抵触的前提下,“得理也要让人”。人民警察对社会公众应该平等相待、热情诚恳,同时要宽容大度,不为一些难听的话、难看的脸和难堪的事而与公众计较得失。这一点对交警执法工作尤为重要。第三,要提高全体民警的知识水平。警察公共关系涉及法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领域。文化知识水平是警察公共关系的基础和文化背景,是警察公共关系取得成功的保证。人民警察文化知识水平越高,警察公共关系的基础就越扎实、保障就越有力、发展前景就越广阔。所以,人民警察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丰富自己的人文底蕴和知识结构。

对策一:贴近交管工作上下功夫。这就要求公安基层信息员在宣传工作中要抓住当前交管中心工作、本着服务大局这个理念,把握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建立起中心工作宣传的规划、选题、集中报道的运作体系。比如,对今年大走访宣传工作,从公安部到基层所队都相当重视,切实走进群众中,听民声、解民忧。

对策二:展示民警风采上动脑筋。在及时做好相关业务宣传报道工作的同时,也要注重报道基层队伍建设的“亮”点。改变过去宣传报道上“重业务管理、轻队伍建设”的做法,在工作中要细心发现和挖掘队伍中的“闪光点”,以此来更好地体现民警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素质。

对策三:宣传典型事例上做文章。典型宣传一向是公安交管宣传的重头戏,是我们唱响主旋律的有力武器,也是我们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法宝。在交通管理当中,好的典型宣传,一要宣传路面民警、车管民警,也要宣传事故处理民警等等。二要贴近生活。要反映典型人物的酸甜苦辣,写出人性化,让人感到可亲、可信、可敬、可学。

新媒体时代新闻宣传 篇7

关键词:国有企业,“全媒体时代”,新闻宣传,素养

1 国有企业与媒体关系沿革

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 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 国务院不少经济部门都直接建设领导着各个行业的国有企业央企, 直至上世纪90年代实施政企分开政策后, 这些企业才逐渐与部委剥离开来。有学者说过:“国有企业既有市场经济中企业所具有的一般属性, 又有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特殊属性, 比如承担公益责任等。”这就使得国有企业很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一些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经济活动, 在部分行业处于垄断状态, 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并非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属垄断, 然而一些媒体在评价国企时, 往往使用垄断暴利、高薪低效、腐败浪费、与民争利等“负面”词汇。这些以偏概全的评价不仅有失公允, 而且极易在国有企业与地方百姓之间引起误会、制造摩擦, 影响互利共赢的和谐发展。

客观来讲, 国有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进步做出过并还将继续做出贡献, 即使在最困难的2008年, 央企利润同比下降30.8%, 但上交税金不降反升达到10426亿元, 同比增长18.6%, 占当年中央财政收入的17%, 成为社会事业的重要支撑力量。虽然中国社科院已连续多年在其发布的《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中表示, 国有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要远远优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然而媒体对此的认可度和曝光度却大大低于其对负面新闻的关注。

“就如同公众和媒体对于明星具有强烈的关注欲望、更高的要求和道德期望一样, 国有企业这样的‘经济明星’同样容易受到社会严格甚至苛刻的审视。”国资委研究中心竞争力研究部部长许保利认为, 国有企业的很多舆论热点, 尤其是负面消息, 持续时间长, 影响范围广, 久而久之会让不少人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笔者所在的铁路行业工作地域跨度大, 沿线辐射人群广, 且与许多行业息息相关。如果企业被一些负面新闻被媒体持续曝光很可能会造成诸多连带效应, 刘志军案便是如此, 许多曾经与之有过接触的企业都成了媒体眼中争抢的新闻来源。鉴于这些负面影响, 一个躲, 一个追, 越是避而不谈, 越是穷追猛打, 最后由于没有可靠的新闻素材, 部分媒体甚至可能写出一些看似模棱两可实际却带有主观倾向的臆测性报道, 致使大众被误导。

所以国有企业对媒体是心理上有惧怕、认识上有偏差, 加之部分媒体职业道德缺失、报道偏颇不客观, 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对媒体监管滞后等原因, 导致多数国有企业和媒体的常态关系是若即若离、敬而远之、被动应付、防范回避、盲目疏通。

2“全媒体时代”宣传要点

国有企业有着重视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 通过自办刊物、办公网、宣传栏等形式将企业中心工作内容传播给广大员工, 弘扬企业文化, 凝聚员工人心, 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但这种指向往往是向内的, 对外的媒体关系、新闻报道则没有这么重视, 即使重视也局限在传统的宣传层面, 还没有将与媒体的关系上升到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

现在身处“全媒体时代”, 国有企业必须学会和大众媒体打交道, 提高与媒体沟通的能力, 否则在对外宣传上只能被动挨打。虽然学术界迄今还没人对“全媒体”下一个精确定义, 然而这并不代表它的不存在。我们大致可以这样理解“全媒体”, 即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 如文、图、声、光、电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展示传播内容, 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而且毋庸置疑, “全媒体”以网络为基础, “全媒体时代”的受众参与意识更强, 更喜欢分享, 更有个性。身处时代大背景下, 一些参与意识强烈的受众甚至会将信息包装上个人意见继续往外迅速扩散并且还会提供各种图文、影像来佐证其观点。比如“外国小伙北京街头扶摔倒中年女子遭索赔”事件, 信息发布者仅仅是一个不了解事件全过程的路人, 采用了一张大妈坐在地上使劲拽着外国小伙衣服且后者满脸无奈的照片, 所有人第一感觉都是大妈无理取闹耍赖撒泼, 外国小伙很无辜, 于是网上铺天盖地声讨大妈丢中国人的脸。最后大家发现事件真相其实是小伙子撞倒大妈欲逃跑被大妈死死拦住。但之前的不实报道已对大妈名誉造成恶劣影响。“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涉及范围之广根本无法控制, 舆论导向容易受多方影响。舆论一旦偏离正轨, 这对所有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噩耗。

作为公众关注的“经济明星”, 国有企业如何在“全媒体时代”掌握舆论主导权则显得至关重要。所以只有了解媒体的特性、功能和本质, 掌握新闻媒体的传播规律, 才有可能与媒体进行平等合理的沟通, 从而让媒体了解企业。传播信息让公众了解企业、信任企业, 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媒体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开放度高, 一个不愿意或不善于与媒体沟通的企业, 很容易成为他们的攻击对象, 且媒体无孔不入。因此若国有企业还想继续“低调做事”或者“多做少说”, 甚至“只做不说”, 情况只会越来越糟。

换个角度, 国有企业应正确看待媒体的“猎奇”本能与天性。他们并不一定非要和国有企业过不去, 只是天生更关注国有企业的负面情况。企业知名度越高, 他们的关注度越强, 新闻价值就越高, 就越能吸引眼球。除去人为操纵因素, 媒体也总是偏好选取耸人听闻或奇特的报道内容, 以引起受众的广泛兴趣, 国外国内都如此。所以针对媒体这个特点, 国有企业完全可以主动向媒体传递一些新闻价值较高的正面信息。仍以笔者所在的铁路国有企业为例, 每年与国内外先进同行对标多项数据都名列前茅, 经常承担业内达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试验, 捐资助教的希望小学几乎覆盖了沿线所有地区, 沿线各站区都有污水处理所且中水经过处理能用于绿化灌溉及种养殖使资源最大节约化, 另外, 铁路点多线长经过很多偏远村庄, 企业会经常与沿线派出所联合向村民们发放、讲解铁路安全知识宣传手册等等, 这些都是正面信息并且对于改善铁路国有企业和地方百姓之间的关系大有裨益。同时与媒体的互动也可以更进一步, 如邀请记者参观工厂车间、观看日常作业流程、去沿线站区体验, 让他们从媒体人的视角更新颖、更深入、更多元化地挖掘报道其认为有价值的信息。总的来说, 国有企业首先应该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公开一部分必要信息, 满足媒体获取信息的诉求。

此外, 之前提到“全媒体时代”的受众具有参与意识更强、更喜欢分享、更有个性这一特点, 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务必做好员工, 尤其是广大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因为青年员工是网络媒体的忠实受众, 其在工作中产生的个人不良情绪极有可能通过网络媒体宣泄, 但其实多数情况下是由于青年员工易冲动和对企业政策没有掌握清楚造成的, 然而这些信息一旦被媒体放大, 则会对企业造成诸多负面影响。鉴于此, 国有企业在利用传统方式做员工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 也应该深入探索利用新兴网络媒介助力新闻宣传工作, 比如微博、微信、QQ群、短信等, 及时掌握员工动态, 积极疏导员工思想, 建立网络评论员、舆情管控队伍, 培养意见领袖等, 尽量将一些零散的负面信息在萌芽阶段处理, 以免“酝酿发酵”成群体事件。对点多线长的铁路国有企业来说充分利用新兴网络媒介, 也有利于发挥其覆盖面广、传播迅速的优势, 及时将企业近期的新政策、重点工作、模范事迹等自上而下地传递给每一位基层员工。同时, 还可以组织青年员工自己拍摄视频或微电影, 更加人性化、多元化地向外界展示国企风貌。

3 国有企业如何在危机公关中做好新闻宣传

每个企业或许都会面临一些重大突发的负面新闻, 国企也不例外, 即便可能性很小, 也需要未雨绸缪, 一旦危机来临, 就能及时化解。

3.1 所有问题一肩挑起

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把所有质疑的声音与责任都承接下来, 不含糊其词, 不行动迟缓, 拿出最负责任的态度与行动迅速对事件做出回应。其实很多危机事件发生后媒体与受众并不十分关心事件本身, 更在意的是企业的态度。冷漠、傲慢、推诿只会增加公众的愤怒, 把事件本身严重放大。

3.2 在第一时间反应

危机发生后企业必须客观全面了解整个事件, 冷静找到问题的症结与解决的关键所在, 然后在第一时间向媒体提供真实的事件真相并动态提供事件处理进展。如果不主动公布消息, 媒体和公众就会去猜测, 而猜测推断出的结论往往是负面的。

3.3 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新闻发言人态度必须谦逊、诚恳、温和以避免引起媒体和公众反感, 并且该制度的建立确保了企业始终有一个对外发布信息的口径, 媒体以此发布的信息为依据。

3.4 让别人说话

面对媒体与公众的质问, 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应对但不做过多言辞, 如果问题不在自己马上请第三方权威部门介入, 让权威部门为自己说话, 有了证据之后再主动联系媒体, 让媒体为自己说话。如果确实自己有责任, 更不要多说话, 借助媒体传达善意信息或分散注意力, 稳定公众情绪, 博取公众同情。所以, 国有企业应主动跟主流媒体保持合作关系, 这对于控制负面信息的扩散非常重要。试想一个企业就算出现了负面新闻, 但如果媒体记者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或公共关系部门熟识, 并与其有良好的接触渠道, 就很难毫无顾忌地进行批评报道。当然批评与指责并不都是洪水猛兽, 国有企业应该接受善意的批评, 有助于审视自己的过失, 重视舆论监督的作用只会让企业更加成熟。

总的来说, 国有企业必须用积极健康的心态主动调整自己的策略, 将信息披露、公共关系、媒体沟通、舆论监督等作为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战略环节, 建立起健全的机构和机制, 当然包括设立公司新闻发言人制度等, 让企业和政府部门、社会各界, 特别是新闻媒体保持有效的沟通、对话, 做到重大信息主动及时发布, 一般信息随时接受咨询, 沟通畅了, 对话多了, 社会对国有企业的理解也会更理性一些, 更客观一些, 即使真有不可控的负面事件发生, 也会容易得到公众的谅解。

所以正确认识媒体、善于运用媒体, 把媒体资源转化为自身新闻宣传的优势是所有国有企业在“全媒体时代”的一项新课题, 只有积极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才能掌握舆论主动权, 让企业内部、企业与地方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参考文献

[1]胡正荣.新媒体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2]尚前名.媒体分析国有企业舆论偏见:西方借个案渲染国企弊端.《望》新闻周刊, 2012.

[3]秦艳华, 路英勇.全媒体时代的手机媒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4]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学导向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5]熊源伟.公共关系学.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3.

新媒体时代高校 宣传工作的创新 篇8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 宣传工作 创新

【作者简介】 黄继春,武汉工业学院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本文系2011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工作的创新》(2011jyte113)的阶段性成果。

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是我们党的一大传统、一大优势、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高校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育人阵地,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工作者能否与时俱进地做好宣传工作,有效发挥精神动力、思想保障、舆论支持和文化教育的功效,对于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起着重要作用。

一、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一些有别于传统媒体,主要是以电子媒体为显著特征的新兴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或平台正在不断产生和发展,形成“新媒体”,并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仅就互联网而言,据人民网2011年1月19日刊发的《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一个舆论超强磁场。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的网民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1.8%。”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朱伟峰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报业发展》一文中指出:“目前,我国的舆论市场已经成为主流舆论场、口头舆论场、新媒体舆论场三大舆论阵地。在过去没有新媒体舆论场时,报业一直是社会舆论的主体。由于目前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某些地方的报纸实际已游离于新媒体之外,被严重边缘化。新媒体已经对人们的思维模式、表达模式、生存模式带来深刻的影响。”

就高校而言,受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更加明显。高校是青年知识分子最为集中的地方,他们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加乐于并善于接受新事物:冷淡纸质媒体,主要通过上网获取新闻;放弃传统书信,用手机或者电子邮件传递信息;热衷于织“围脖”、上BBS而忽略宣传橱窗与海报;遇到问题和困难首先“百度”一下,而拒绝向身边的老师、同学和家人求教……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已经深深打上了“新媒体”的烙印。高校宣传媒体受到的冲击同样不可忽视:短短十几年间,不少高校的校报已经渐渐走向边缘化,被学生束之高阁或弃置纸篓;曾经深受学生喜爱、有“校园磁场”美誉的校园广播也仅仅发挥着“起床闹钟”的作用;至于校园电视台更是因为设备昂贵、制作耗时而举步维艰,阵地日渐萎缩……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高校宣传工作办法不多、应对不足,已经逐步显现出难以适应的症状,这对高校宣传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课题和新挑战。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曾明确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这一论断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新媒体建设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高校宣传工作应该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断创新工作的载体、策略和队伍建设,切实在培育学生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高校宣传工作载体的创新

由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组成的“三驾马车”,曾经是高校开展校内宣传工作的主要阵地、主要载体。它们在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报道学校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以及展现高校师生良好精神风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高校师生喜爱。但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必须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构建以网络宣传平台为主、传统“三驾马车”为辅的新的宣传载体群。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切实做大做强以新闻网、校园BBS、官方微博、网络社群、手机报等为主要模块的高校网络宣传平台,并作为高校开展宣传工作的主要阵地;另一方面,要不断探索校报、电台、电视台等传统高校媒体的网络化生存途径和方式,以其作为高校宣传工作辅助阵地,最终实现网络载体与传统载体互通互融、共建共享的新局面。

1. 校园新闻网。近年来,各高校的新闻网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以其及时性、开放性、便利性,渐渐成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信息发布的重要渠道,成为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在线了解高校动态的最佳途径。要继续加强新闻网建设,不断创新栏目、丰富版面,提高稿件和图片质量,并要大力推进“以网为主、报网合一、台网合一”,增强与师生互动,力求将其打造成高校新闻信息发布的第一平台。

2. 校园BBS。校园BBS从诞生之日起就深受高校师生喜爱。因为它的大众化和草根性,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所以它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高校师生发布信息、交流情感、探讨问题的主要渠道。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BBS功能的研究和探索,尤其要加强监管和疏导工作。要加大经费和硬件投入;要指定专职工作人员主动“潜水”,并在学生中培养一批能够代表学校立场的“意见领袖”,及时发现、疏导和化解各类网络“堵点”。

3. 官方微博。微博,顾名思义,即微博客,是博客的“迷你版”。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客户端即时发布消息,每条140字左右,既可以现场记录突发事件,也可以即兴抒发感情、晒晒心情。微博客成为网民收发信息的首选载体之一。可以说,借助微博,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民麦克风”时代,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表意见,进行“围观”。各高校要善于“借势”,通过开通“官方微博”有效拓展宣传渠道,及时主动发布学校各项重大动态,牢牢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和主导权。

4. 高校网络社群。社会的变迁与生活的需要,使人们结为各种各样的社群。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传播的草根性,以QQ群、人人网、开心网等为代表的“网络社群”开始出现。网络社群很可能成为继微博之后又一种影响力极强的传播工具。对此判断,高校宣传工作者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加大对网络社群发展趋势的研究投入,提前以学校或院系官方身份加入到已有的相关社群中,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自发组建有本校特色的新的网络社群。

5. 手机报。在高校,手机是普及程度最高的电子产品。高校宣传工作者要利用好这个先天优势和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手机作为信息接收终端的媒介功能,通过开办高校自己的手机报等方式,将学校新闻和各类宣传服务信息及时、主动、免费地发送到师生甚至是学生家长的手机里。可以肯定的是,随着3G等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推广普及,手机的网络功能将显著增强,其发送、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不断提升,高校宣传工作者必须主动出击,有效占领这块宣传阵地。

三、高校宣传工作策略创新

“思路决定出路”。要做好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宣传工作,除了创新载体,还必须在工作的方法策略上有所转变、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概而言之,要切实贯彻好“变小为大、变软为硬、变虚为实、变远为近、变客为主”的20字方针。

1. 变小为大。在新媒体时代,要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光靠党委宣传部一个部门是绝对不行的。一定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全校师生转变“宣传思想工作就是宣传部的工作”的陈旧观念,明确师生“个个都是形象点”,号召师生“人人争做宣传员”。要坚持群众路线,放手发动师生,拓宽宣传渠道,延伸宣传触角,积极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各部门、各院系参与宣传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整合资源,突破“小部门”局限,建立“大宣传”格局。

2. 变软为硬。在很多部门和院系看来,宣传工作属于“软任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要有效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变“软”为“硬”。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的开放性、快速性、便捷性、交互性,使得新兴媒体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战场。经验告诉我们,这块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对势力就必然会去占领,这也要求高校的宣传工作必须主动出击、硬朗起来。要把各单位在校内外媒体宣传报道的数量、理论学习心得(论文) 撰写的质量、文明创建的成绩、文化传播的力度、舆论引导的实效等进行量化,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改变宣传工作“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的现状。

3. 变虚为实。很多师生都认为宣传工作很“虚”,不能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显著变化,也不能直接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像是“雾里看花”。要改变师生这种认识,高校宣传工作就必须“虚功实做”,把“服务中心,促进发展”作为最根本的任务。通过主动服从和服务于学校工作大局,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来开展理论武装、引导舆论、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工作,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要切实在服务中心、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中体现宣传工作的价值,而不应与学校中心工作形成“两张皮”。

4. 变远为近。新媒体时代,可供师生选择的媒体让人眼花缭乱,每天产生或发布的各类信息也铺天盖地,多如牛毛。如何能够有效地吸引师生关注,有效地将我们的宣传意图“渗透”到师生头脑中,这值得我们深入探究。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立足校本实际,挖掘和发挥校园媒体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贯彻落实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三贴近”是我们党宣传思想工作长期实践的总结,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要做到“贴近实际”,就必须立足于学校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个最大实际,真实反映学校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新发展、新成果。要做到“贴近生活”,就必须深入到师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反映客观现实,把握校园主流,解决具体矛盾。要做到“贴近群众”,就必须有效把握师生思想脉搏,多关注师生身边的事例,多反映师生切身的感受,多出师生喜闻乐见的精品,使宣传工作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

5. 变客为主。传统的宣传工作强调“以我为主”,更多的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的灌输,即只注重“我要说什么”,不太注重受众(即“客”)的感受。而在新媒体时代,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要求高校宣传工作必须变“客”为“主”,多从受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与受众进行双向交流与互动,了解受众“要我说什么”。只有做到这一点,才不至于使宣传工作变成枯燥无味的说教,才能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赢得受众的尊重与信赖,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宣传工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实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 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R].人民网,2011-1-19.

[3] 朱伟峰.新媒体环境下的报业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10-20.

[4] 叶皓.从宣传到传播:新时期宣传工作创新趋势[J].现代传播,2009,(4).

[5] 刘家林,赖胜兰.新媒体:挑战现有宣传管理模式[J].新闻爱好者,2009,(5).

[6] 丁慧民.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力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中).

[7] 姜恩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9,(6).

[8] 张琳.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工作的策略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6).

[9] 易连云,兰英.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0,(4).

[10] 曹艳.做好新媒体下党建宣传报道的思考[J].求实,2010,(6).

上一篇:小洋河笑了作文700字下一篇:彩墨脸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