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立志

2024-08-13

传统文化立志(共13篇)

传统文化立志 篇1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有句名言:“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这是有志之士实现人生价值的座右铭,更应成为我们各级干部实践“三个代表”、履行岗位职责、为民无私奉献的境界追求。

什么是大事?凡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就是大事,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就是大事。从范围看,大事应是惠及几万人、几十万人甚至更多人的事;从时效看,既解决眼前急需,又能带来长远效益等等,切实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都是大事。岳阳市目前正在强力推进“民本岳阳”九项工程,都是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的大事。立志做大事与立志做大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价值取向不同。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做官就是为民办事。在共产党人的字典里,“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人”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立志做大事,体现的是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而立志做大官,则是“官本位”思想的表现,以官为业,或光宗耀祖、或弄权谋私,孜孜以求的莫过于做官、做大官。

行为方式不同。立志做大事者,默默奉献,埋头苦干,做了大事还想做更大的事。象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一大批党的优秀领导干部,都是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一种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而立志做大官者,作风飘浮,长于钻营,做事只是“做秀”。实际效果不同。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谁在做事、谁在做秀,可以说天天都是“现场直播”,这里不可能有“彩排”和“预演”。做事的干部能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而只求做官的干部只能是图虚名、招实祸。对干部来说,涉及群众利益的事做好了,百姓拥戴、组织认可,可以挑更重的担子,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如果当官不做事,甚至当官谋私事,腐化堕落,将终遭人民的唾弃,组织会撤他的职、罢他的官。成克杰、胡长清、李嘉廷都是省部级以上的大官,不愿做大事,只知捞钱,最终由大官变成大贪。当前,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各级干部树立“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的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大事,要有奋勇争先的蓬勃朝气、开拓创新的昂扬锐气、一心为民的浩然正气。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群众盼望的就雷厉风行地去做,群众不满意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在各自岗位上殚精竭虑、恪尽职守、忘我工作、争创一流。

现在有一种误解,认为只有做大官才能做大事,其实不然。大事与小事、大官与小官,都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最小也是大事;人民群众认可的好官,最小也是他们心目中的“大官”。做大事不一定要是大官,小官也可以干大事,做好了

大事比做大官的价值更大。做官有限,做事无限。全国300多万公务员中,县乡两级公务员占58%,且92%职务层次在科级以下。做官越“往上做”,位置越少,机会也越少;而“往下做”越做事业越大,天地越广。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在任何岗位上都可干大事。关键是要“让做官的人做事、让做事的人做官”,形成一种良性互促的机制。

一要健全科学考评机制,狠刹华而不实之风。做人以诚为本,做官以民为本,做事以实为本。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现在一些地方数字上去了、干部升迁了,但经济质量、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没有同步改善,“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现象还屡见不鲜。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改进抓经济工作的评价和考核办法,主要看: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提高没有,招商引资项目落实没有,财政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没有,就业和再就业扩大没有,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协调,等等。以此引导各级干部真正沉下去做事,多做群众急需的事,多做群众受益的事,多做增强发展后劲的事,而不是浮在面上“做秀”。

二要健全行政问责机制,惩戒无所作为之人。做事是一个干部的基本功。党和人民赋予你职位和权力,是用来做事的,权力越大,要求你做的事也就越大。一个干部应该办成的事办不成,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今年以来,全国掀起了一股“问责风暴”,一批失职渎职的官员或引咎辞职、或被责令辞职。不但失职渎职的要问责,碌碌无为的也要问责。无功便是过,平庸便是错。要坚决突破干部不能下、不能出的“瓶颈”,建立健全“退出”机制,让做官不做事、做不了大事的不能再做官。

三要健全任用选拔机制,堵死跑官要官之路。目前,干部任用选拔机制尚不健全,给一些一心跑官要官的以可乘之机。在干部任用上,要实现从“以人选人”到“以制度选人”的转变,在选择、决定、监督等方面形成健全的机制,堵死跑官要官之路。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公论识人才、靠能力定取舍、凭实绩用干部,把能做大事、做好了大事的干部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

立志成为驰骋文化疆域的劲旅 篇2

坐落在南昌八一桥头的江西出版大厦25层的一间办公室,当晚霞逐渐染红了窗外的天际,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文与本刊记者以下午茶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愉快的对话。

去年8月,集团董事长钟健华由于年龄原因退出一线领导岗位,周文由总经理转任董事长。作为“老班底”的党委副书记和总经理,周文尽管一直是集团决策层的重要角色,但由原来主要作为CEO的总经理转换为集团掌门人,其间的感受,周文坦言,“压力山大”,担子不轻。从时间维度来看,钟健华领导江西出版集团的五年,是集团自1993年成立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周文用“由原来不怎么有位子,不怎么有票子,不怎么有面子”发展到现阶段“比较有位子,比较有票子,比较有面子”来描述集团的变化。周文说的“位子”,指的是集团综合实力在全国地方出版集团的位置排名。2010年,集团第三次入选“中国文化企业30强”,在总署发布的《2010年中国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集团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位居全国地方出版集团第四位;而“票子”则主要落实在经济效益的提升上。2010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3.71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6.2%;实现利润5.31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31.1%。2010年底,集团资产总额达84.13亿元;“面子”一词,周文指的是一个地方出版集团在业界和公众的评价,以及员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周文坦言,一个集团,有了“位子、票子”,自然就会有“面子”,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钟健华任董事长期间,体现得很充分。周文告诉记者,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在领略了“高处不胜寒”意味的同时,深感“任重而道远”。

尽管发展任务艰巨,对于集团的未来,周文同时又充满信心。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上升为国家战略,出版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机遇和大挑战;另一方面,作为地方集团中基础较好发展较快的生力军,江西出版集团完全有能力在这一波发展大潮中站稳脚跟。周文说,信心来自于“一个基础一份动力、两个老总两支队伍”。一个基础是江西出版集团现有的发展基础,一份动力指的是六中全会带来的强劲助推力,以及集团全体员工求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两个老总”,周文指的是和他同时调整的由南昌市常务副市长提任为集团党委副书记和总经理的赵东亮,以及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少雄;“两支队伍”,说的是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两支经营管理队伍。周文说,如果把党委比喻为一个心脏,那么这两支队伍就像搏击风雨和展翅高飞不可或缺的两个翅膀。

2011年10月底,集团召开了改革发展战略务虚会,周文明确提出了“确保地方出版集团前五位,再造一个出版集团”的战略目标,表达了江西出版“立志成为驰骋文化疆域的劲旅”的宏伟愿景。

出版广角:周董好!首先祝贺您出任江西出版集团董事长。此前您长期担任集团总经理,可是说是江西出版产业发展决策和操作团队的重要成员,您现在角色转换了,有什么样的心情和感受?

周文:感谢《出版广角》杂志对江西出版业发展的关注。说到心情和感受,如果说过去作为总经理,主要是执行者,在集团发展的决策上还可以有所依赖的话,那现在可以说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没有慢更没有退的理由。我首先感到肩上担子沉甸甸的分量,责任带来的压力也是空前的。钟健华董事长领导的几年,是集团发展很快的一个时期。班子心无旁骛,员工团结一心,转企改制上市落实到位。我原来作为总经理,在抓好决策落实的同时,分享的更多的是事业发展的成就感,但现在体会最多的是发展的紧迫和焦虑。我对大家讲要“饮水思源”,要“自强不息”,同时深感“高处不胜寒”,是基于当前出版业激烈竞争的态势而言的,就地方出版集团而言,湖南、江苏、安徽、浙江等出版集团这些年发展很快,在这种态势下,要保住江西出版集团“比较靠前”的位置,甚为艰难。我常以总署领导讲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来告诫自己和我们的团队不能落伍,更不能被时代抛弃。但同时,我对江西出版集团的未来又充满信心。这种信心不是盲目乐观也不是空穴来风,来自于“一个基础一份动力、两个老总两支队伍”。在集团的战略务虚会上,我开篇就讲了三句话,一句话是“饮水思源”,借以表达我对集团扎实发展基础的感恩情怀,还有就是“高处不胜寒”和“自强不息”,表达我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勇气。这恰好可以表达我的心情和感受。

出版广角: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重要部署,您对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怎么看?

周文: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而言是惊天动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党中央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我理解,这既是集结的号角,也是催征的战鼓。

出版产业如何做大做强,我认为改革始终是关键和基石。我们认真学习过长春同志视察青岛出版集团时发表的讲话,那次讲话把“三改一加强”明确提了出来,其中说到,“转企改制是文化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或者说打了一个基础,最终目的是要大发展大繁荣”,内涵十分深刻。

你问到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我的理解是,如果不进行深入持久、实实在在的改革,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就得不到充分的释放,就没有中国出版今天的发展和繁荣。对地方出版企业来说,没有改革,就很难有大的作为。在这方面,江西出版集团就是一个实例。正如我刚才说到的,为什么能从原来的“不太有位子、面子、票子”到现在的“比较有位子、面子、票子”,这都是改革带来的成果。

改制之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甚至行政单位的观念或多或少地残存在我们的思想深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有时甚至有点像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里描述的精神胜利法,不想也不愿意面对转企改制这个客观现实。在这样的思想环境下,旧的观念已经没有了市场,而不好的东西比如怀旧、惰性甚至随遇而安等,烙印却很深。

要卸掉思想上的包袱,破除观念上的痼疾,江西出版集团先转思想,再转机制,后转体制,直至最后上市,一年一个突破。在钟健华董事长的身体力行下,集团一步一步向上走。

首先是观念的定位,即明确集团的定位。出版集团是什么?我们认为:第一是企业;第二是文化企业;第三是出版文化企业。这些观念,放到现在大家已经形成共識,但是在2006年那个时候,是很难接受的。因为相当一部分同志过去是在行政事业或者国有企业的温馨背景下工作,转换到企业或者上市企业的环境下生存,一下子不好接受,角色和心态都不容易转换。我们界定了出版是文化企业,首先就界定了产品的特性,我们不是造茶壶和桌子椅子,我们提供的是精神产品;出版集团是出版文化企业,这就强调了产品的内在特质。后来转企上市,集团进一步从根本上理顺了生产关系,调优了结构,扩大了规模,提升了层次。就拿出版能力来说,从2005年图书音像出版品种3000多种,到2010 年的6000多种,翻了一番。集团出版物过去在全国市场占有率排22 位,现在提升到第12位。这是很不容易的。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生产力的释放。

集团上下行政和事业单位的念头已经革除,但国有企业的旧观念有时还根深蒂固,包括集团总部一些员工还存有“要别人革命,自己不革命”的思想,这对集团未来的发展很不利。改革总是要往前推进,不但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要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各项制度,董、监、高各个层级都要规范履行职责。股份公司是独立的市场主体,集团作为大股东掌控了74%的股份,但还有26%的其他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需要得到体现。既对大股东负责,也对其他投资者负责,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需要转变的观念。集团总部对股份公司的工作,要多理解,多支持,这也有一个思想认识的转变过程。

nlc202309020823

出版广角:最近集团召开的改革发展战略务虚会议,您在讲话中明确提出“确保地方出版集团前五位,再造一个出版集团”这样一个目标。这个战略目标我们应该怎么解读?

周文:围绕集团未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在务虚会上明确提出“站前列,争一流,立志成为驰骋文化疆域的劲旅”的追求。提出目标是为了鼓劲。“站前列”,可以理解为确保全国地方出版集团前五位的目标,“争一流”,是努力站到前三甲的行列,“前三甲”可以理解为一流。这是一个比较高的目标。因此我说要“立志成为驰骋文化疆域的劲旅”,这既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我和我们的团队的互勉。什么时候业界评论江西出版,说“出版有劲旅,无赣不成军”,我觉得那个时候是对我们从现在起“立大志”的最好褒奖。朝这个方向努力是江西出版全体同仁的愿景,也是势所必然。

具体来说,目标可以分解为两个:一是2012年集团销售收入超过100亿;二是到2015年年末,集团总体要达到“两个双百,一个十亿”。即主营业务收入过200亿和总资产过200亿,年利润过10亿。这是必须通过艰辛努力才可以实现的目标。

“再造一个出版集团”的目标,是基于上市后集团存续资产的保值增值而提出的。上市之初,分管副省长明确提出,要盘活存续资产,“再造一个出版集团”,这个目标的参照系数是集团2005年的各项经营数据。对此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思路,主要考虑是要做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和文化项目的重要孵化器。具体策略上,要通过“三改一加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提升企业品质,这是必由之路。“再造一个集团”另有一解,指的是集团发展到“两个双百,一个十亿”那时候的样子。

出版广角:集团发展战略中,您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好“多元与主业”的关系,这是目前业界颇为关注的问题,能否请您解读这其中的辩证关系,现实操作中您和您的团队是如何实施的?

周文:“多元与主业”这个话题往前五六年,不是一个被关注的话题;时间再过五六年,也可能不会有爭议。因为那个时候事实会给出令大家信服的结论。但就目前而言,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里说的,“生存还是灭亡,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业界不仅争论较多,而且在现实操作上产生了不同的流派,由此也有了不同的意见领袖。但我观察,这两种流派由最初的对峙,目前正在慢慢融合。

江西出版集团提出“挺拔主业,铸造精品;多元发展,优化结构;内和外顺,以人为本;有效扩张,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我觉得可以作为我们对主业和多元辩证关系的解读。这不是哪一个集团的主观追求,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出版文化企业,做的是经世致用的事业,理当志存高远,不忘责任和勇于担当。我理解,主业这个大概念本身包含多元的内涵。发展多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在主业,必须助力主业的发展,而不是与主业愈行愈远。因此,既不能在发展多元的同时衰落主业,旁落作为主业应有的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也不能人为地用主业去对抗多元。总署提倡重点建设出版传媒集团,“传媒”的内涵十分丰富。除了传统的图书、报纸、期刊,与之相伴相生的数字出版、影视演出、艺术品投资、文化地产等领域,我理解也应属主业的范畴。只把主业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狭义的主业,不能说与时俱进,还多少显得有些迂阔。对股份公司而言,集团要增资扩股,保持国有资产控股的地位,发展多元、孵化项目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所以,我认为应该以宽容、包容的心态来看待主业和多元的关系。

关于挺拔主业和多元发展,江西出版集团有明确的分工,股份公司及其各直属单位,应该聚精会神铸造精品,做大做强主业。作为多元的投资主要由集团本级来承担,这就保证了主业发展的大方向不会因为多元而发生偏离。

出版广角:包括“走出去”在内的“文化出口”是我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举措,出版物“走出去”的目标任重道远。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集团是如何组织落实的?

周文: 江西出版集团对“文化出口”工作一直比较重视,有实践有收获。2005年至2011年9月,集团向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等14个国家及地区输出版权589种;旗下各出版社的图书实物输出贸易额也大幅增长,主要销往美国、法国、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国家;印刷服务出口异军突起,合作建立的江西华奥印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印刷品出口美国、英国、印度及澳大利亚,2008至2010年实现外销额7736万美元;集团和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1世纪出版社和欧美以及日本韩国的出版企业广泛合作,最近和麦克米伦出版公司达成合作。集团在洛杉矶举办了“江西出版文化周”,在悉尼举办了“澳大利亚江西图书展销会”,积极参加法兰克福书展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一批像《朗朗中文》《阿香游中国》这样的对外双语读物走向海外。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会议明年将在江西举行,这是对集团包括“走出去”工作在内的“文化出口”工作的肯定。

做好“走出去”和“文化出口”,我的体会:一是要深入研究国际市场,既不夜郎自大自以为是,也不做井底之蛙自说自话,而是要根据海外市场的需要来研发产品。二是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走进去”,意味着不只把出版物输出去,更要重视出版物的落地、宣传和营销工作,真正使我们的文化产品走到海外友人的心里去。三是要“取出来,带回来”。“取出来,带回来”,应该理解为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充分交流融合的思想成果。比如我们跟日本、韩国出版界的朋友交流比较多,其中有不少好的创意,这些项目如果落实,形成产品,完全可以回到国内市场来。所以“走出去”不应只谈输出,而应把眼光放得更远,把路铺得更长,既重视“走出去,走进去”,也重视“取出来,带回来”。我认为这将是未来“文化出口”的重要趋势。

出版广角:当前出版业正面临数字化的产业转型,您认为地方出版集团在此过程中应扮演怎么样的角色?

周文:数字化转型是传统出版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2010年我国数字出版规模达到1051.79亿,比2006年增长了五倍,“十一五”期间我国数字出版总体收入平均年增长速度达到49.37%。总署领导提到数字出版“短期看终端,中期看平台,长期看内容”,我认为这是对数字出版发展态势的正确判断,对我们非常有启发。

针对江西出版集团的实际,目前我们在终端和平台建设上不具备优势,我们打算一是将功夫下在内容的研发和质量的提升上。将来在数字出版方面有话语权的一定是原创精品内容,这也是地方出版集团可能创造优势的领域。二是打造园区。集团正在计划筹建数字出版产业园。按我们的设想,这个开放式的平台以园区综合服务的优势吸引优质内容提供商,孵化更多数字化产业项目,最终影响终端和平台。

乔布斯是全球数字出版的精神领袖。一个乔布斯逝去了,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乔布斯诞生。

数字时代的到来,什么时候会成为传统出版的终结者和掘墓人?这将成为这一个世纪的哥德巴赫猜想。其间的冲突、博弈、共生,将与传统出版转型的阵痛交织在一起,考验着我们传统出版业从业者的洞察力、决策力与执行力。

让我们在努力中拭目以待!

自强立志之星 篇3

大宋华荣小学五年级王亚慧

父母给我们吃好菜,补品,好吃的零食等;父母给我们喝营养品,蛋白质粉„„;父母给我们穿名牌,用名牌。他们宁愿自己吃不好的,穿不好的用不好的,也不让我们受半点委屈,不让我们受苦。在这样的环境中,和生活在温室中的鲜花有什么区别呢?面对父母的过分溺爱,我们是像温室中的鲜花那样继续生活,还是自己努力自强不息,自立自强生活呢?对此,我的回答是: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在二年级下学期中,习惯被父母接送的我不敢独自走着去上学。有一天,爸爸送我送迟到了,等到了学校,全班同学都已经在考试了。班主任虞老师严肃地问我:“毛红佳,以前你来得挺早的,今天第一节课考试,你怎么迟到了?”我低着头抽泣着:“今天我爸爸送我迟了,所以才迟到了。”老师又说:“你已经二年级了,应该自己来上学才对,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的。”老师的话深深触动了我,第二天是星期六,我打算去看书,早上我和妈妈提出我自己去,妈妈虽然担心,但还是同意了。

读书立志成才 篇4

2012-08-12 作者:DXCHAO741 1700人读过 相关作文 我来投稿

走进图书馆,看见那些吸吮着手指,两眼紧盯着书,热得满脸红光,你就知道他们有多乐了。因为读书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翻开书本,你就能领略到金字塔的辉煌;埃菲尔铁塔的壮观,长城的雄伟,桂林山水的清秀。翻开书本,你可以遨游在远古的文明中,沉浸中现代的科技进步中,畅想于人类美好的未来中,体会到人生美好的哲理„...的确,好书赐给你充盈的脑瓜、高尚的人格。读书是境界的超脱,是书让人乐此不疲。

古有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股读书之人。我们大可不必。周恩来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从书中获取精神食粮,从书中获取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自己更加卓有成效的干好每一件事。从中获取的知识经过想象力的加工,对将来大有用处。知识是通过持之以恒的读书才会来的。读书如此一座宝藏,挖掘的越深,财富也就越多。励志读书,就意味着你要去开发一座宝藏,虽然很难,但难中有乐,苦中有甜,只要坚持不懈,这座闪闪发光的宝藏就属于你自己,这便是世界上最大的财富。因为这是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颜真卿曾经说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与其浪费自己的时间,还不如多读些书来充实自己,来丰富自己。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古今中外,哪一名人不爱读书?还记得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吗?”他之所以有这样的体会,是因为他亲身经历了。书读多了,文章自然而然的就出来了,正如“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不然他们能写出那么多的名垂千古的文章、而被人们尊称为“诗圣”吗?

鲁迅更是读遍了人间的好书,才使他成为一个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可见,读书与成才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缺一不可!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为什麽这位伟大的作家要说读书好?因为书中有知识,有了知识便有了情操有了情操便有了辉煌的人生!

读书是一门学问,读书要读好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施耐庵的《水浒传》和曹雪芹的《红楼梦》„„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必读不可!

《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篇5

任何人的成功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方能实现。对于我们大学生,必先励其志,成其才!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从《诗经》中“坎坎代擅”的江边,到《史记》“金戈铁马”的楚河汉界;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我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看烟花苍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祖国;看群峰腾跃,平原奔驰,长河扬鞭的祖国。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大学的我们渴望收获才华,我们渴望搏击信息大潮,收获才能,树立志向。时代呼吁我们,祖国需要我们,做为炎黄子孙我们必须时刻准备好,自立自强,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学业,成功成材,让我们紧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惜这句古训

“立志”与“励志” 篇6

“励志”觉得莫(mò)名其妙,瞥(piě)了“立志”一眼。“立志”心里的火就上来了,滔(tāo)滔不绝地说道:“我‘立志’可以说是人见人夸(kuā),大凡(fán)有一定成就的文学家、科学家等一切一切的‘家’,哪个不是从小先‘立志’的?就说李时珍(zhēn)吧,他从小立下的志向是‘学医(yī)’,所以后来发奋努(nǔ)力,才成为一名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编(biān)写出了举世闻(wén)名的《本草纲(ɡānɡ)目》……这都是因为我与名人有缘(yuán)啊!你说说你这家伙,怎能假冒(jiǎ mào)到我的头上?”

“励志”彬(bīn)彬有礼地说:“老兄,我知道你的作用,也知道你的资(zī)历,你永远是我的前辈(bèi),但你我本来就是一家人啊……”

“啊?”“立志”不由得惊讶(jīnɡ yà)起来,“难道我们发音相同,意思(yì si)也相近吗?”“励志”解释(jiě shì)道:“我表示精(jīnɡ)力集(jí)中在某个方面并奋发努力,如励志读书、励志学画。因为有了你立下的志向,我才会奋发努力,从而实现理想。反之,没有了你,我还要作何努力呢?”

刻苦学习,立志成才 篇7

城内小学五

(一)班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刻苦学习是人成才的必备条件,应正确面对。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价值,调整心态,刻苦向学。

活动过程:

一、开场语

甲: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班的班会主题是:“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甲:在今天班会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一个孩子的梦想。(放映幻灯片第1张并朗读)

乙:梦想,也许虚幻,但它却是掀起人生波澜的东风。梦想,激励着我们不断地成长。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今天,就让我们做一个有志之人。让我们放飞我们的梦想吧。(幻灯片第2张)

二、主题

甲:我们班有不少同学会下象棋,那么你们应该懂得“卒子过河,意在吃帅 ”的道理。这说明即使是小卒,他也有着远大志向。今天,就这个话题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

乙:(幻灯片第3张)我们今天的班会主题是——刻苦读书,立志成才

甲:常言道:有志的人战天斗地,无志的人怨天恨地

乙:俗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大志”。立志是成功的动力,能让我们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艰苦奋斗,凭借坚韧不拔的信念屹立在成功的巅峰眺望远方。

甲: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志向,也许远大、也许平凡。那么,同学们,属于你的那份志向又能散发出多少光芒去指引你的未来呢?

甲:下面同学们来看看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放映幻灯片4)

(提问: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你看完这个故事的想法)

学生1发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的,终究只是少数人。

学生2发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功在于坚持。

乙:说得很好。但是我想说,坚持固然重要,但是我们还要树立一个信念,一个正确的必胜的信念。

甲: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幻灯片5):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

甲: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3发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学生4:对未来没有希望的人甚至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因为他对生活都没有信心。

甲:说得非常好。那就让我们像画家那样为自己、为生命画一片树叶——只要心存希望,总会有奇迹发生。我们的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乙:要想改变你的未来,首先改变你的心态。

甲:说到这里也许会有好多同学为自己不努力、不求上进寻找借口:诸如自己智力差、家庭条件差、父母关心不够、父母期望值不高、学习时候其他同学的干扰等等。今天,我们不去争论这些。我们先看一组图片(放映幻灯片6、7、8、9、10五张)

乙:看了这些图片中的孩子之后大家肯定会有不少想法?那么我们现在就结合自己的情况来找找我们身上的缺点吧。

学生讨论发言:

学生5: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学习上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缺乏自觉性和自律性; 学生6:和他们相比,我感到自己学习不够勤奋;

学生7:我学习上比较怕吃苦,怕思考,有畏难情绪;

学生8:我学习还算比较认真,但是一直以来总是感觉很吃力,看来问题就出在没有掌握好的合适的学习方法;

学生9:我学习中不敢请教老师;结果不懂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渐渐地就没有了学习的欲望。学生10:我主要问题是没有合理安排时间。

乙: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发现我们平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真的不少啊。它们都会影响阻碍着我们的进步。

甲:牛顿说他的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取得的。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善于、勇于学习。更要学会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大哥哥大姐姐如何做的,他们会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学习经验呢?(主持人放映幻灯片。)

乙:他们说的多好啊。

甲:是啊,和他们相比,我好自惭形秽啊。

乙:不要这样说了。人总是要在学习中才能不断进步的嘛。

甲:你说得对。知耻而后勇,针对不足,我们以后该怎么做呢?

学生讨论发言:

学生

11、以后我一定会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学生

12、我要更加珍惜时间,锐意进取。

学生

13、学习贵在坚持,今后我自己在学习上再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啦。

学生

14、《论语》告诉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问学问,必须勤学好问。今后遇到问题,我一定会向别的同学或者老师请教的。

学生

15、要搞好学习还必须做到真正的了解自己。接受他人,善与他人相处。不能事事都以自己为中心。彼此友爱团结才能营造出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大家才能从中受益。

乙:谢谢同学们的发言,看来大家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识的比较到位,对自己的以后也有了具体的设计和要求。这很好,希望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前途更加光明、未来更加美好。

下面我们班委会向全体同学发出了倡议,有请我们的班长带领我们宣誓:誓词

心怀感恩,惜时如金;

树立理想,坚定信念;

刻苦学习,勇于实践;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求真务实,立志成才

甲:下面请班主任为我们这次主题班会作总结(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班主任总结:今天,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开设了一堂非常精彩的主题班会。在此,我冀望大家以此为契机,勇敢地面对困难,树立自信心。立下远大志向,努力学习,相信大家以后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好。今天,我们有幸请到各位领导和老师莅临指导。我提议,我们再次以热烈掌声献给他们对他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甲:谢谢老师。知识改变命运,责任成就未来。

立志成才 篇8

六.二赵子彤

关于立志成才,我们无所畏惧,向未来的彼岸,奋勇航行。报效祖国,我们无所保留,何成功的巅峰,奋力攀登!

每个人都有一分属于自己的志向,也许远大,也许平凡,那么,同学们属于你们自己的志向又能散出多少光芒去指引你的未来呢?

俗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大志。”立志是成功的动力,能让我们为实现人生目标而不懈的奋斗,凭借坚忍不拔的信念,屹立在成功的巅峰眺望远方。立志贵在坚持,立志贵在立大志!而立大志莫过于立志成才,照亮祖国未来的希望。

或许你们会觉的,如此“伟大”的志向过于遥远。但是,想必在座的每一位都知道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含义吧。没错!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一步,立下一个志向就是我们漫漫征途的开始,如果起点缺乏远见或是模糊不清,那么,你将来所要走过的路上留下振撼,甚至是对自己的悔恨。

无论你是立志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科学家,还是一名燃烧蜡烛的教师;成为勤劳为民的公务员,还是一名保卫国家的军人;成为一名驰骋商海的弄潮,还是一名公正廉明的法官,成为一名救病济世的医生,还是一名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不论是什么样的选择,只要你的志向崇高远大,我会恭喜你已经找到了准确的起点,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和不懈的拼搏,相信你人生中所拥有的辉煌灿烂就会更多的!你的人生就会变得充实与富足,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和爱戴。

立志成才,必须努力读书,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读书。作为莘莘学子,来学校的目标就是最好的泛舟书海,读书成才。

读书就是用心灵去感悟:星的灿烂,月的朦胧,花的嫣然,泪的晶莹,人类的进步,科技的腾飞,以及生命的沧桑与美丽。

读书,是在如画风景中捡拾朝花,寻找生命感悟的花絮。你可以泛舟西湖,随手采摘到生命启迪的莲子;你可以驾长车踏进苏杭欣赏人间天堂;你可以登临人间天堂;你可以登临泰山,了解帝王的缘由,体味“一览众山小”的胸禁,我们为中华的崛起,而骄傲,为中华腾飞而勤奋的读书。

我们要把报效祖国立为自己最高的志向,并朝这个志向努力。

如此慷慨的宣言,好好珍葬在你的心灵深处!看看自己身边那么多真正为志向所拼搏的人们,我们应该好好把握人生,我们应该珍惜社会给予我们这太好的时光和机会,更好更强地发展自我明朝成才,我们学富五年,满载而归,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

立志成才,我们无所畏惧,向未来的彼岸,奋勇航行。

“立志”与“励志” 篇9

“励志”觉得莫名其妙,瞥了“立志”一眼。不瞥便罢,一瞥却让“立志”怒火中烧。“立志”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滔滔不绝地说道:“我‘立志’可以说是人见人夸,大凡在社会上有一定成就的文学家、科学家等一切一切的‘家’,他们哪个不是从小先‘立志’的?就说李时珍吧,他从小立下的志向是‘学医’,所以后来发奋努力,才成为一名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编写了著名的《本草纲目》。像这样的人还有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牛顿……因此我与一切名人都有缘。你怎么敢假冒我?”

“励志”彬彬有礼地说:“老兄,我知道你的作用,也知道你的资历,你永远是我的前辈。有首歌唱得好,没有你哪有我。我可不能离开你哟,你我本是一家人啊!”

“啊?”“立志”不由得惊讶起来,“难道我们发音相同,意思也相近吗?”“励志”不慌不忙地加以解释:“老兄,你听我慢慢道来。我表示精力集中在某个方面并奋发努力,如励志读书、励志学画。因为有了你,我才会奋发努力,从而实现理想。反之,没有了你,我还要作何努力呢?”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立志”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只是一个计划者,而实施起来还要依赖“励志”。从此,“立志”与“励志”言归于好,而且形影不离,成就了许许多多的大事业。

立志主题班会 篇10

班会主题:弃燕雀之小志 慕鸿鹄以高翔

本次班会目的:让同学们明白立下远大目标的重要,并让同学们树立下远大的目标。活动过程:

齐:亲爱的老师、同学们,我们本次班会的主题是:弃燕雀之小志 慕鸿鹄以高翔

班:立志是成功的动力,能让我们为实现人生目标而不懈地奋斗,凭借坚忍不拔的信念屹立在成功的巅峰眺望远方。

副:立志贵在坚持,立志贵在立大志!而立大志,莫过于立志成才,照亮祖国未来的希望。班:或许你们会觉得,如此‚伟大‛的志向过于遥远。但是,想必在座的每一位都该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含义吧。

副:没错!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第一步,立下一个志向就是我们漫漫征途的开始,如果起点缺乏远见或是模糊不清,那么,你将来所要走过的路上将会留下遗憾、甚至悔恨。班: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志向,也许远大、也许平凡,那么,同学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呢?

(请几个同学回答,然后,打下一张PPT)

班:‚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同学们,你们谁知道这段话的意思呢?(请同学们回答)

副:这段话讲的是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胜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很久,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可不要忘记老朋友啊。‛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 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班:大家有什么感想呢?(请同学回答,打出下一张)副: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大家齐读)

班: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在地面上低飞的燕子和雀鸟,怎么能够懂得翱翔于青云的大雁的宏伟报复呢?

副:大家明白什么了?

(请同学发言,打下一PPT)

班:下面,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大家齐读)

副:这段话告诉我们我们应该立下远大的志向,因为志向就是我们的方向,只有我们明确了目标,我们才会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取得成功。(打下一个PPT)

班:下面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第一段(请一个同学读)

副:谢谢,请坐。一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以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自己的志向作不懈的努力,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别人叹息、厌世、游荡玩乐的时候却挥汗耕耘。班:中国有大量歌颂理想和立志的警句。下面我们说一些名人名言,请同学们猜猜作者是谁?

(打PPT)班:古今中外,有不少名人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伟大的理想,为他们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几则名人少年立志的故事!

副:有位少年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立志报国,献身革命。他在中学读书时,同学称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1914年他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全部的费用只有几块大洋,而三分之一花在订报上,铺盖和衣服非常单薄。

班:他与同学提出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期间不谈恋爱。他认为改造世界对学问知识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请问这位少年是谁?(大家回答)

副:大家看看这个故事(过一会)谁能告诉我这是谁? 班:那这个呢?

齐:树立了远大理想的人,就意味着事业成功了一半。无志之人,不可能激起生活的浪花;无志之人,不可能享受事业的种种辉煌。副:下面大家看几个故事 班:(读这个故事)副:(读意林小语)

班:请大家读一读这6个字(打下一个PPT)

副:大家看看这个故事(遮住小语)大家有什么感想?(大家发言)

班:(读意林小语)所以,我们要自信(打出‚自信‛)(打出‚珍惜时间‛)

副:我们立下了远大的志向后,要去实现,但是如果我们把时间浪费了,就没有时间去实现理想,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下面我们来看看爱迪生节省时间的故事吧(打出故事)

班: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立志故事(看短片)

班:哪个同学能概括一下这个故事(大家回答)

班:(概括故事,说完打下一个PPT)副:大家看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大家回答)

班:下面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这段话 副:感想?

副:再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个(打下一个PPT)

班:问一下XXX,你读了有什么感想呢? 副:大家还有没有其他感想呢?(打下一张)

班: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越远,站得越高,展现在你眼前的风景就越开阔、越灿烂。作为一名中学生,你的人格魅力如何体现呢?我认为应该体现在着眼全局、关爱集体、关心他人、不计一已私利的博大胸怀上;体现在积极完成本职工作,心甘情愿为同学服务的强烈责任意识上,体现在摒弃吸烟、喝酒、上网等低级趣味,追求文明举止的行为上

副:体现在尊师敬长、礼貌待人的风貌上,体现在仪态端庄、衣冠得体的学生形象上,体 现在勤勉刻苦,锲而不舍的精神上,体现在自觉维护公共秩序,不随意遭蹋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的公德风范上,体现在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渊博的学识修养上……

班:让我们一起做到立志成才,高瞻远瞩、猛志常立,勤奋攻读、砥砺意志,塑造品格这3点

副: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怒放的生命》 班: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副:(意思是坚持自己的志向,何愁不会如愚公能移山般做出一般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那么青史留名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立志立行立言立德 篇11

2009年5月26日在世纪金源酒店集团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会上的视频讲话

集团董事局主席

黄如论

各位同仁:

八年磨一剑,把刃试风霜。世纪金源饭店业历经八年努力开拓后,迎来了更为波澜壮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三年中,集团计划每年开业两家饭店,加之今年开业的贵阳,腾冲饭店,将完成新建八家五星级饭店的宏伟布局,实现集团饭店业规模的大幅跃升。目前,集团已经开业的八家饭店,凭借国内独一无二的“自己设计、自己建造、自己管理、自己经营”的发展模式,取得了诸多可喜成绩。经营管理不断规范,走出了一条规模化、连锁化、集团化的发展之路,在业界与社会都享有良好声誉,在广大客户群体中拥有很高的品牌感招力。2008年,在代表国际服务业最高服务水准的“国家五星钻石奖”评选活动中,我们凭借一流的软硬件环境和独特的发展模式,战胜了很多历史悠久的饭店管理集团,从强手林中脱颖而出,再一次彰显了集团饭店的实力。

世纪金源饭店产业品牌树立的过程中,还致力于打造一支生机勃勃的管理团队。在这期间,一批批年轻有为的员工,得到集团的培养,走上管理干部的岗位,成长为部门经理,甚至副总、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每当我走进饭店,看到他们的衣服从普通员工的工装,变成管理人员的自服,后来就穿上了干部级别的湛蓝西装,我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欣慰。集团饭店的发展,给大部分员工带来了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和长久发展的平台,也让他们深入领悟到世纪金源理念和管明世纪城有限公司

昆明世纪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杨莫

少年正是立志时 篇12

《少年中国说》中这掷地有声的话语,令一代代中国“少年”热血沸腾,激励他们为中华之富强而发奋。梁启超为何对少年情有独钟?因为少年生命蓬勃,思维活跃,心灵纯净,怀想未来,敢为天下先。

少年如何担负起强国使命?我以为,立下宏大志向,最为重要。

人无志,难成大器。有志者事竟成。志向就像灵魂,没有它,生命犹如芦苇,貌似挺拔,中间却是空的。春荣冬枯,年年“新发”,却年年归于“虚空”,来年的重新开始,不过是复制往昔的自己。而志向的确立,会令生命迎来一个非同寻常的节点,一管芦苇刹那间变成了一棵树。同样是春荣冬枯,但冬日里的枯,却是为新一年的生长积蓄能量。最重要的是,來年的生命不再是对去年的复制——因为它站得高,观世界的角度变了,看得远,眼里的风景新了。最终,因为体量的增长,因为内心的强大,一棵小树成了栋梁之材。

少年当立志,立志须高远。趁着心地澄明,情感激越,世俗还没来得及使出它的“绊子”时,为自己竖一座“志向之灯”,生命航船将不会在波涛中迷失方向,直至理想的彼岸。立下高远志向,其实也是为心灵树一道“防火墙”,以抵御“病毒”的侵入。至少,有志在远方者,不会为考分的高低耿耿于怀,不会对偶尔的失误斤斤计较,更不会遭遇挫折就自怨自艾,在自卑自叹中走向消沉。毕竟,目标在远方,困难不过是“泥丸”,而磨砺,只会让生命更坚强。

中国少年早有担当的传统。古有霍去病,18岁率800骑兵出击匈奴,赢得千古赞誉;近有周恩来,少小即明志,读书只为“中华之崛起”。今日之少年,生逢和平盛世,虽不会遭逢“有志却难酬”的尴尬,但也要警策自己,莫入“无志空度日”的陷阱。

立志小故事 篇13

古时候,有两个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都压得 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又换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感悟:在我们人生的大道上,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在前进的道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2鱼王的儿子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个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

【经典故事心得】: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3河边的苹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小故事大道理】: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好学不倦——只有一个洞穴的老鼠很快被捉.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老鼠首领带领着小老鼠出外觅食,在一家人的厨房内,垃圾桶之中有很多剩余的饭菜,对于老鼠来说,就好像人类发现了宝藏.正当一大群老鼠在垃圾桶及附近范围大挖一顿之际,突然传来了一阵令它们肝胆俱裂的声音,那就是一头大花猫的叫声.它们震惊之余,更各自四处逃命,但大花猫绝不留情,不断穷追不舍,终于有两只小老鼠走避不及,被大花猫捉到,正要向它们吞噬之际,突然传来一连串凶恶的狗吠声,令大花猫手足无措,狼狈逃命.大花猫走后,老鼠首领施施然从垃圾桶后面走出来说:我早就对你们说,多学一种语言有利无害,这次我就因而救了你们一命.圣杯提示:多一门技艺,多一条路.不断学习实在是成功人士的终身承诺.5、1999年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对梦想从不放弃。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通过自已的努力,最终成功了。他说:梦想,要脚踏实地,和眼泪是息息相关的。

6、有一次上课时,苏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的弟子们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过一个星期后,他问有多少人现在还坚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坚持做了。一个月后,他又问了,现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后,他再问了,现在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了,那个人就是柏拉图。

7、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 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4、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 “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并被称为“诗仙”。

5、梵高的执着的绘画梦想,虽然很遗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没有受到是人的欣赏,但在那种世人漠视、穷困潦倒的环境下,仍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画自己想画的画,这也着实非常人所能的。

6、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的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么,生活对她的不公平可谓到了极致。她完全可以放弃她的梦想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声痛哭,没有人会责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像一个植物人一样由人服侍。可是这一切,她都没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语,触摸着事物,仅仅凭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7、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街头去 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零言碎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料。这样,他才在《大卫·科波菲 尔》中写下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在《双城记》中留下逼真的社会背景描写,从而成为英国 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学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8、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家境贫寒,没有文凭、没有导师,地处穷乡僻壤,但他却成功了。他靠的是什么?正是锲而不舍这一精神!他卧床三月翻书不止就可以作证。

9、松下刚刚陷入事业的困境,这天他无助地走在路上。一对姐弟的谈话,引起了他的注意。姐姐正在烫衣服,弟弟想读书,却无法开灯,因为那时插头只有一个。“你能不能快一点开灯,让我怎么看书呀?”“好了,好了,就快了。”“老是说好了,都过了30分钟了。”松下突然想:只有一根电线,的确太不方便了,何不想个可以两用的插头呢?他认真地研究这个问题,不久,就想出了两用插头的构造。试用品问世后,很快就卖光了,订货的人越来越多,简直供不应求,松下的事业也从此走上轨道,利润大增。遭遇任何问题,都是激发创意的好机会。10、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老先生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密,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这是经验的提炼,智慧的浓缩。

11、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导师马克思为著《资本论》化了40多年的时间,在大英博物馆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他所坐的位子下水泥地上竟磨掉了一层水泥。通过他不懈的努力,马克思终于著成了全世界无产者所需的《资本论》。

12、亚历山大大帝在远征波斯之前,将他所有的财产分给了臣下。其中一个叫皮尔底加斯的大臣非常惊奇。问道:“陛下,那你带什么起程呢?”“希望,我只带这一种财宝。”亚历山大回答说。听到这个回答,皮尔底加斯说:“那么请让我们也来分享它吧。”于是,他谢绝了分配给他的财产。希望是创造人生的路标,在任何时候都别放弃它。

1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14、中国的农民科学家吴吉昌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搞棉花试验,他“吃也想棉花,睡也想棉花”,10年浩劫人家不让他搞试验他就在自己家里偷偷搞。终于,培育出棉花新品种,为祖国的农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上一篇:凄美痛苦伤心绝望的唯美风句子下一篇:财务报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