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建筑史笔记

2024-09-12

东南大学建筑史笔记(共8篇)

东南大学建筑史笔记 篇1

1.西方建筑教育

巴黎美术学院:现代教育的起始点Ecole Royale des Beaux-Arts Academy 从研究到教学 研究会-学院-画室(私人)“罗马大赛”

美国的建筑教育:R.M.亨特&美国鲍轧建筑师协会 有欧洲的文化背景,现代的大学管理模式[MIT-康奈尔-伊利诺-哥伦比亚-宾夕法尼亚]折衷主义

德国包豪斯:手工艺与艺术相结合的基础课程

2.中国早期建筑教育

老八校:南京工学院,清华,天津大学,同济,哈工大,西安冶金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四大名旦:杨廷宝,童寯,陆谦受,李慧伯

建筑艺术 齐康

一、建筑的基本要求:布局,节能。从外到内,从粗到细。不仅要有城规的知识,还要有水电暖的知识。好的建筑师应该下工地。要研究先进的技术与施工。

二、城市规划:要了解城市的现状 地形、气候熟悉人类的生存与生活防灾意识

三、扩大知识面:不局限于专业知识,多读一些人文,历史。设计过程中交通很重要。宏观规划——城市设计

园林:基本功很重要。要有社会道德观,职业责任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习方法:勤奋,善于以人为师,善于记录,刻苦学习,自我体验,始终如一 段进 城市规划

一、城市历史

城墙:依山就势,省钱,不规则规律:城市开始建设时靠近小的河,再到大河边,进而到江边,关注建筑高度、密度的变化。

明城墙:国内最长的城墙

沿着成千有很多景区:中华门,清凉门

关注交通状况

二、我们的城市未来怎样发展?

从中心向外扩展,组团式发展 交通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鼓楼-清凉山,中华门……)建筑高度控制

三、什么是城市规划?

尊重城市历史,立足城市现在,对城市未来发展的科学预测

规划师:协调能力好,沟通能力强

在调整中不断演进

成玉宁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系统的学问,自然与人工 landscape-scenery-garden

景观生态学:审美,体验,科学,文化历史

认识自然景观比建筑更进一层设计中总有遗憾只有更好,没有标准答案

折衷主义万能

景观都市主义:人的智慧在于顺着自然利用自然

人类的无知到处可见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和平共处

核心价值:自然属性《Design with Nature》欧洲大陆的植物大都来自中国

多走、多玩、不要读死书

王建国 城市设计

一、从建筑设计到城市设计

城市建筑群—城市功能的一部分 与城市环境对话从整体看单体“不懂得城市设计不是好建筑师”城市的艺术、文化和生活的格调

二、怎样认识城市环境

北京中轴线,苏州水网,广东肇庆高要县,自然水系包围大环境指的城市特色,并非某个单体建筑。城市意象五要素:path, edge, district, node, landmark

视觉规律分析和把握人和建筑等量齐观建筑因为人才有意义活动痕迹,而非物理空间

三、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二者在空间形态上具有连续性,二者相互交融,隔而不断,内与外是相对的。建筑功能布置中的内外综合建筑技术

它是启动建筑设计与立意的重要源泉,是建筑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求科学原理、策略方法。建筑的三大部分:设计、构造、设备。

建筑技术:时间性,地域性

大部分知识都在课堂之外,要熟悉各种材料,要将图与施工对应起来,要在安全与效率中寻求平衡。

建筑物理:声、光、热;建筑设备:水、暖、电。

要做一个敏感的人:多观察生活。

建筑师:对空间的理解。结构师:对管线、力等的安排。

葛明 建筑理论

ArchitectureDisegnoTeachable

现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缺乏,要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需要见多识广,逐步有对建筑的思考与理解。

建筑是体的一部分。要对历史作出思考,进而作出判断。

建筑——设计——建筑学表达、构思->模型、图纸建筑学是一个奠基于历史的专业。文化上的差异、批判与觉醒 [日本,瑞士,西班牙,北欧]文艺复兴时期:没有思想的时代。(素描)线条可以传递特定信息。

1.Concept:comprehensible/practical/ideal/meth

odology

二元论:思想;方法论(具体怎么做)words/buildings

设计:历史理论;技术————居于技术和理论间的架构

不停思考、口头表达saying-joining-building

东南大学建筑史笔记 篇2

准确地说, 台北文化界很多人都赞美我们是台湾“绝版”的传统师徒。今天回头看来, 我们这三十几年的师生关系, 在今天师生关系沦落为商业买卖、知识与学位进行交易的时代, 是不会再发生了。我自己也常开玩笑说, 我大半生唯一的成就就是建构了这么一个武侠小说一般的故事, 以后不可能再有了。

而直到今天, 上海人民出版社在出版这位对我恩重如山的师父——汉宝德先生的建筑、文化与艺术的集子时, 大家才真正地见识了这位台湾文化巨匠的面貌。他深受台湾社会的敬重已经超过四十几年了。

事实上, 今天这本名为《建筑笔记》的散文集子, 只是大象微微露出的一条腿而已。就我自己的了解, 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时代, 中国文化界要出一个像汉先生一样, 一生有那么多庞杂而精辟的著述的文化工作者, 是有点难了。他的涉猎范围包括建筑、都市、艺术、人文、文物、博物馆、科学、教育、社会等等。

我认识的汉先生, 一生只要能停下来的时间, 手上不是有一本书, 就是拿着一叠稿纸, 即使出门在外也是这样。我常想, 他关心那么多世间事干什么?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大乗菩萨对众生的慈悲吧。

我自己成长之后, 这支画图的笔, 也因为朋友要求所迫, 而意外成为可以写文章的笔。事实上, 信心与背后的动力, 也或多或少来自汉先生的影响。我自己有什么想法, 去向他请教, 他总是鼓励我把它写出来。所以二十年来, 因为不断写作的关系, 好像我也被称为作家了。其实, 我从来不愿意承认我是什么作家, 尤其在我师父面前。我这算哪门子作家?今天汉先生这本集子的出版, 也让内地的朋友见识一下我这孙悟空背后的唐僧的面貌与威力。对照之下, 读者必然会发现我的思考或思想的背后, 总有着挥之不去的汉先生的阴影。

透过汉先生的文字, 内地的朋友也才能理解我这农科毕业的建筑系旁听生, 是在什么样的文化糖罐里成长的。

我常常说, 如果没有这样一位宽容与慈悲的师父长期以来的严谨管教, 就算我自己有再高的天分, 也不会有今天单枪匹马来到上海, 而有胆识推动苏州河仓库群落与黄浦江的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的都市计划改造的这看起来不可能的任务。凤凰

二十年前, 我们师徒二人的声名在台湾如日中天, 我就是想躲开师父的大树阴影, 而出走台湾, 流浪欧美, 迁居上海的。说起来, 外界可能不知道, 我要来上海的勇气与我师父的临门一脚是至关紧要的。今年我已六十花甲, 我这些大家熟悉的功名, 也仅只算是师父汉宝德先生事业的延伸而已。我不是谦虚说话, 我说的是发自内心的肺腑言语。

建筑推演笔记之 篇3

—— 高 迪

安东尼·高迪绝不是第一个从体弱多病的幼小躯壳中挣脱出的天才。他在6岁时,被诊断出了当时并无有效疗法的类风湿关节炎。那双胶底帆布鞋里永远套着的两层袜子,是他对付脚踝以下关节疼痛的唯一利器。常人眼中的闲庭信步,是他必须骑着毛驴才能勉强达成的跋山涉水。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他才得以进入正常的学校上学。他从不与同龄伙伴一起玩耍,因为那是社交和身体机能的双重煎熬。是否正是在这段身体被迫囚禁于家中的漫长时间里,高迪培养出了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对自然生物的爱好,我们已不得而知,但可以明确知道的是,由于糟糕的身体条件,高迪在1874年-1878年的四年强制兵役期间成了“漏网之鱼”。几乎在第三次卡洛斯战争的同期,他以预备兵的身份在巴塞罗那完成了自己的建筑学业,走上了建筑师的道路。

高迪也不会是第一个如同从俗套剧本中抖落出的苦尽甘来的天才。在1876年至1878年的两年间,他刚刚拿到从医执照的哥哥和身居老家的母亲先后离世;高迪连续考了三次才勉强拿到建筑专业的毕业证书,之后他立即创立了自己的建筑师工作室,却鲜有作为。直到1878年中期,高迪设计的一个展柜参加了同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引起了巴塞罗那大资产家欧赛比·桂尔的注意。几个月后,高迪结识了这位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客户和朋友。

高迪个人的经历和家乡加泰罗尼亚的命运是何其地相似。西班牙动荡而苦难的19世纪似乎终于走到了尽头,相较于此时西班牙这个失去了大量海外殖民地,而又没能彻底进行工业革命的欧洲落后国,巴塞罗那所处的加泰罗尼亚地区却成为全国乃至整个地中海地区的纺织工业中心。很多年以后,高迪将和他同时期的加泰罗尼亚艺术家们一起,被赋予“Modernisme”运动的标签。“Modernisme”在加泰罗尼亚语中是“现代主义”的意思,它代表了一系列本地艺术尝试,旨在复兴加泰罗尼亚语言和文化,反抗中央政府的镇压。高迪本人曾说:“地球上只有在地中海,太阳光才会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刻以45度角斜射下来,这是诞生伟大绘画和雕塑艺术必需的外部环境。”在这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背后,是高迪作为一个加泰罗尼亚人的自豪。而此时加区手头富裕的资本家们,以艺术收藏品和精心设计的私宅互相攀比,这也为高迪本人,以及Modernisme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温床。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迪度过了自己的早期职业生涯,为桂尔以及其他客户和政府设计了一座又一座私宅和宫殿,开始为人所知。

高迪更不会是第一个热衷于逃课的自学天才。与其在课堂忍受教授的“胡言乱语”,不如来到图书馆,阅读威廉·莫里斯(画家和设计师,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中的重要人物)、维奥拉·勒·杜克( 巴黎圣母院的复原建筑师、自由女神像的结构设计师, 法国哥特复兴运动的重要人物),以及约翰·罗斯金(同时影响艺术与工艺运动以及哥特复兴的重要艺术评论家)的著作,以及有关波斯、印度、穆斯林和日本建筑的文献。于是很自然地,他的早期作品带有明显的哥特元素和大量受自然和传统文化影响的细部装饰,并进行了一定的本地化处理,将英国气息浓厚的维多利亚风格变为更能代表本地文化的相应艺术形象。

维桑之家(1883-1888)是高迪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重要项目。此时高迪毕业五年不到,这座看似风格独特的私宅,事实上深受西班牙本土莫德哈尔建筑风格的影响。伊比利亚半岛从公元710年开始,有着将近一千年的穆斯林文化兴衰史,莫德哈尔指的就是在基督教复地运动从穆斯林手中夺回伊比利亚半岛后,仍留在半岛上的穆斯林和他们的文化。而莫德哈尔建筑风格就是在这种基督徒和穆斯林毗邻而居的奇特环境下,诞生出的复合风格。虽然莫德哈尔建筑的中心并不在加泰罗尼亚,却也集中于加区曾经隶属的阿拉贡联合王国,而高迪对此种历史风格的再诠释,有着西班牙版艺术与工艺运动的倾向,又与整体的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步调一致,是重新寻找本土身份认同感的第一步。

高迪1900年设计完工的桂尔酒庄,其介于飞扶壁和抛物线之间的结构设置,则带有维奥拉·勒·杜克的影子。维奥拉·勒·杜克除了大量的复原项目之外,在建筑理论上提倡“诚实”地使用材料,认为建筑形态应该诚实地表现其结构本质。很可能是受他的影响,高迪从哥特复兴主义中吸收更多的不是外形,而是其以结构出发的设计构思方法。

“但凡人造之物,皆始载于自然之书。”

—— 高 迪

故事写到这里,高迪像极了那个遍布于历史残渣中的人类最优秀种族——天才——的一员,其特征包括出身苦、勤读书、喜结大贵人、走上人生巅峰。好在历史的剧作家总是公平的,既然有行云流水,就也有求而不得。高迪的人生,远没有走到尽头。

nlc202309030419

就像他所有天才的和自以为天才的前辈一样,曾经的高迪也是个傲慢的年轻人。“在我之前的所有建筑都不能自圆其说”,高迪曾说,“哥特建筑并非完美,不过是个半成品。它稳固的结构必须依赖于一个又一个向外跳出的飞檐扶壁,就像是一个由拐杖支撑起来的病人。”放下这句话的时候,高迪已无法满足哥特建筑带给他的可能性,于是他不得不将历史书翻到更早的章节。

垂曲线(Catenary Curve)作为受力模型的起源可能已经无法考证了,但距离高迪年代最遥远的一次有记录的建筑运用,来自于提出胡克弹性定律的英国人罗伯特·胡克(RobertHooke)。作为大建筑师克里斯多佛·雷恩(Christopher Wren)爵士的首席助手,胡克在帮助雷恩重建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时,以垂曲线为模型,帮助确立了新拱顶的几何形状。胡克死后解密的手稿里用拉丁文写道:“当你把悬挂的绳索调转过来,你就找到了一座动人的拱顶”。悬挂的垂线可以看作是质量分配均匀而几乎没有厚度的曲线在重力效应下达到的自然平衡状态。由于线本身的性质,此时只存在沿线的内拉力,而几乎没有沿线的内压力或是竖向的剪力。如果把它反过来,则会变得只有内压力而没有竖向剪力,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结构形态,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材料内部的局部不规则受力甚至崩坏。

到了高迪所处的19世纪尾声,使用垂曲线模型来进行结构设计,早已是桥梁结构工程师等职业的一日三餐,但建筑界仍只将其用于拱顶结构形态的最后确认工序,而没有将其作为设计方法。时任苏黎世联邦理工(ETH Zurich)工程系主任的卡尔·库尔曼(Karl Cullmann, 1821-1881)在1866年出版了《图解静力学》(Die Graphisthe Statik),在前人的基础上,第一次完整地给出了一套用绘图方式来求解结构问题的设计工具。从高迪后期的手稿来看,他一定是在学校,或者其他渠道学习到了这套来自德语区的理论,从而极富先驱性地在建筑设计中将结构设计和建筑形态设计结合起来同时进行,而摒弃了常规的先设计,再确认结构可行性的分离式操作模式。

然而在二维平面上设计三维空间总是有其局限性的。当受力情况趋向复杂的时候,图解静力学的步骤,虽然比代数计算直观得多,仍然免不了陷入繁琐的陷阱。而在更为复杂的三维空间中,像常规模式那样只在空间中切两个互相垂直的横断面来求解,已变得力不从心。在这样的挑战下,高迪具有独创性地使用了三维悬挂模型和配重,来模拟实际建筑在三维空间中的受力和对应的最优形态。可能正是因为这样,相较于主流的平面制图,高迪一生都更倾向于以模型为设计的工具和载体,只有在与政府法规纠缠不休的情况下才会绘制最简单的图纸来敷衍了事。诚然,高迪的大部分作品其实都是在部分建成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或者复原,往往要面对的是已经确立大致体量和平面结构布置,唯一可操作的只剩下Z坐标。很多人都知道,在前任建筑师留下的平面图基础上,高迪为设计圣家大教堂(La Sagrada Familia)制作了悬索拱模型;他通过布袋配重来获得一个大致的拱顶形态,再用模型的照片为底,绘制建筑的效果图。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其中的一版模型,为了让配重在绳索上自然滑动,高迪用猪油浸泡绳索来减少会影响计算结果的摩擦力;没想到猪油引来了阁楼里的老鼠,在模拟结果还没能完整记录下来前吃掉了整个模型。

圣家大教堂大厅的结构柱,总会让人想起那句“树木就是世上最完美的柱子”的名言。除了垂曲线,高迪也在作品中大量使用抛物线、双曲线,以及双曲抛物面同时带有结构性质和数学美感的几何原形。由于这些都是直纹曲面(ruled surface),即可由无数个直线构造出的曲面,无形中减少了生产和结构加固的难度。这其中他使用最多的是双曲抛物面,在能够提供结构拱形态的基础上,由于其不同于常规拱顶的互反曲性质(anticlasticity),能够提供带有结构韧性的天窗开口,还能虚构出一种摇摇欲坠的压迫感,成为用不适感丰富空间体验的早期典范。在生涯中后期,高迪对结构形态的痴迷几乎成了一种对自然之力的信仰,万物不仅仅是装饰图像的灵感来源,也是结构模式的灵感来源。结构求解毕竟不是一个连续的严谨演算过程,当最优解不止一个的时候,高迪默认的信仰之跃总是指向这些完美的几何原形,甚至有时在受力不对称的时候,也固执地用对称结构来回应。在高迪的建筑结构字典里,充满了来自于大自然的物理和数学典范,除了如树木一般生长的长柱,我们还能找到如骨头一般生长的外墙柱和其他很多似曾相识而又如同天外来客的建筑细节。

1883年,才度过自己31岁生日不久的高迪,在他第一个重要项目维桑之家开始动工的同时,从与客户谈崩的前任建筑师手里接过了圣家大教堂的设计工作,这一做就是一辈子。

1884年,高迪履行了一生中唯一一次求婚的尝试,被对方告知已心有所属而委婉拒绝,他决定从爱情的游戏里休息一下,这一歇就是一辈子。

在短暂而顺利的十几年职业生涯之后,从1910年到1918年间,他的亲侄女罗莎、他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弗朗西斯科·贝伦桂埃尔、他的好友及主顾欧赛比·桂尔先后逝世。也许是心灰意冷,高迪在这期间放弃了所有其他的工作,独自在圣家大教堂的设计工作中寻找慰藉。

中国古代建筑史的读书笔记 篇4

我本来打算去图书馆借《中国古代建筑史》,无意中看到了《中西传统建筑细部构造》这本书,开始时顺手随意翻了一下,发现里面以上海的建筑为脉络介绍了中西方传统建筑的各个细部构造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我从书中大量中西古典传统建筑的细部照片中看到了那些做工精致,纹样优美的细部图案,我被深深地吸引了,感叹古人的智慧,能够设计出这么美丽的建筑物,并从建筑物中这些装饰符号得到了启发和创作的灵感,如:古希腊的柱式;巴洛克式的山墙;哥特时期的花窗;中国传统式建筑中的斜撑、花篮、斗拱、挂落、雀替等,这些里面运用的花卉、几何图案、浮雕、石雕和木雕以及各种纹样,对我们现代标志设计应该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首先这本书分两篇来讲,第一篇是中式传统建筑细部,第二篇是西洋传统建筑细部。我在这里主要是讲中国传统建筑细部构造中的装饰图案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影响。由于每个地方的观念不同,又有地域性的差别,所以图案样式统一中又变化无穷,使得中国古建筑中的装饰图案呈现出丰富多彩。如中式传统建筑细部的装饰图案,屋脊的正脊的中央,常制作“聚宝盆”、“万年青”、“福禄寿”、“双狮抢珠”、“鲤

鱼戏耍”、“百鸟朝凤”等吉利富贵的象征图形,窗格中的装饰图案纹饰有菱花、金钱、还有动植物、花卉、方胜、祥云、缠枝、回纹、八卦等。墙垂带的装饰常用“钱”、“肚”、“鸟肚”、“花卉肚”及讨吉利的“寿字肚”等图案,我认为通过对这本书的详细了解,我们能将这些中式传统建筑细部构造中的装饰符号,灵活的把这些东与西、古与今的元素结合起来,运用丰富的想像力,加以敏锐的时代触觉重新演绎,创作焕然一新的标志设计。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与现代标志设计。

2、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3、把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图案应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意义。

1、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与现代标志设计。

1.1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

中国传统建筑中,从天花藻井、门窗格扇、门罩隔断到家具陈设等方面,图案无处不在。图案品种繁多,寓意丰富,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这些图案主要分为:植物图案、动物吉祥图案、几何型图案和器物神人图案。植物图案主要是松、竹、莲等等,几何型图案有回纹型,万字型等,动物吉祥图案有龙象征权利,凤象征喜庆,鸽象征和平、龟象征着长寿等,器物神人图案是古钱、如意、法器、八仙、嫦娥、飞天、天王、钟馗、刘海等等。

1.2现代标志设计

现代标志设计作为现代视觉传达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将具体的事物、事件、场景和抽象的精神、理念通过特殊的图形表达出来。使人们在看到logo的同时,自然而然产生联想,从而产生对品牌的认同感。现代标志设计的基本特征1.识别性、2.独特性、3.象征性、4审美性中分为(1)简洁美,(2)造型美,(3)综合美。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国古建筑的装饰图案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从传统装饰图案中提取元素,以新的创造意识各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如在传统装饰图案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添加、重构、错位等构成手段对传统图案进行再设计,而现代标志设计中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了中国古建筑中的装饰图案,并且也有许多成功的例子。

2、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图案结合到现代标志的设计中,这是设计时代性的要求。也是一件好事,我们既能从传统的装饰图案中找到设计灵感,能产生出新的有创意的设计元素,而且,使我们传统文化得到保留和继承,但是,这一种结合,不是指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而是变化和改造传统装饰图形,从中找到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创造出焕有生命力的中国型现代标志。例如北京申奥标

志是由奥运五环的黑、红、黄、蓝、绿这五种颜色组成的,以中国传统“盘肠”图案方式相互环扣在一起,表达了“中国结”的形象,整体图形又像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及是中国古老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体现。又如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凤凰纹样,凤,在远古图腾时代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而且采用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一凤一凰振翅高飞,铿锵和鸣,这些例子都说明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不仅应得到保留于继承,还须与现代设计理念方法相结合,使之演变发展,成为既有民族传统特色,又有时代风格的全新图案。

3、把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图案应用到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意义。

(1)传统装饰图案得到了保留与继承。

标志的功能主要是信息传达,而现在是一个以国际互连网络为代表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人类共享信息资源的网络世界,一个好的标志设计能够通过网络传播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民看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好的保留和继承。但是我们对传统图案的内容与形式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照用,而是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按照现代设计的要求,社会审美和消费需求等的结合中,运用现代设计的理念及方法给予改造,使其标志设计具有功能化、简明化。

(2)、促进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互动。

在未来的现代设计中,我们设计的方方面面都会涉及到传统文化,而中国古建筑中的装饰图案中都寓意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不断的得到拓展,由于标志本身所具有的识别性、宣传性、持久性和广泛影响力,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促进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互动。传统文化是我们设计主体思维的灵魂。我们需努力改变以前的思维方式,以不断更新的风格与形式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周海清,胡嫔《现代标志设计》,高等学校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丛书

绿色建筑 读书笔记 篇5

——读《绿色建筑》有感

之前对于绿色建筑虽然有所接触,但实际上对于绿色建筑了解甚微。此次选择了林宪德老先生的《绿色建筑》作为拓展阅读。希望能够拓宽对于绿色建筑的了解。首先了解一下本书的坐着林宪德先生的背景:

林宪德,成功大学建筑系教授,1977成功大学建筑系毕业,1984获日本东京大学建筑工学博士。

近来对于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的研究与推广不遗余力,目前他将研究领域扩展至都市层面,致力于城乡生态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多已落实于建筑相关法令(ENVLOAD、PACS、绿建筑九大指标等),同时,也将绿色建筑的理念落实于建筑设计之中(嘉义市228纪念馆、射日塔等),是兼具科技及人文素养之建筑学者。

永远的欧伯罗斯

《绿色建筑》这本书的开始很有意思,第一章的题目是由一个图腾一出来的。即永远的欧伯罗斯。欧泊罗斯是一种长生不死的神兽。它可以通过吃自己不断生长的尾巴来获得永生。不需要向外界觅食。一切都已自己的内部循环来生存。不会对自然产生影响,也不会向自然索取。这个图腾我人不禁想到了绿色建筑的含义。就是对然的零污染零排放。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的绿色生态,环保。绿色建筑的风土美学

对于绿色建筑,表面上他更侧重于建造过程中的建筑技术。而建筑的美学却并没有得到重点考虑。读到这一部分,才引人思考:所谓都市风格、建筑美学并不需要什么伟大的工程来体现,只要是符合气候、生态、节能的绿色设计,自然会呈现其风土特色。这句话的含义。在建筑上调节气候最主要的技术,莫过于控制室内外的“气温差”及“日射量”两项气候因素。调节“气温差”的建筑技术就是“保温”,而调节“日射量”的建筑技术就是“遮阳”。我们甚至可由“保温”与“遮阳”的技术原理,来展开说明“建筑气候风土论”从建筑的遮阳保温设计窥探绿色建筑的风土美学。书中作者给我们罗列了一下建筑的美学:

寒冷气候“保温文化”,就是“墙面文化”防止“由内向外的热损失”。

干燥气候的“遮阳文化”是另一种“墙面文化”抑制“由外向内的热取得”。

热带的“遮阳建筑美学”,甚至可称为“屋顶文化”热带传统民居都具有大大的屋顶、深深的遮阳,甚至可以没有墙面,但不能没有屋顶。

泛亚热带的“保温遮阳并重文化”建筑美学适中的开口,丰富的阴影,充分的通风。

此处从建筑学的角度看,即是绿色建筑的风土美学体现在建筑适应环境时形成的特殊建筑构件的处理上。是基于特定的物理需求形成的合乎逻辑,有真正的用途的理性美学。如气候高热的地区建筑以开口不大的高窗和隔热性能好的墙面为主,寒带地区的建筑特色在于其较强的保温性能。开放式的亭台隔轩是热带建筑的特征。本书所谈的建筑气候风土美学,以“保温文化”、“遮阳文化”、“遮阳保温并重文化”为寒冷干燥、热带与泛亚热带气候的建筑表现,建筑设计者应引之为建筑风土表现的座右铭。其中虽然热带与亚热带的细微差异在于:热带气候可以设计无外墙的开放式亭台建筑,而亚热带气候因有短暂寒冬与台风需要有明显的外墙构造。但无论如何,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的建筑物对于遮阳、遮雨、露台等功能构件均有强烈需求,其建筑风格应该呈现“轻巧谦虚、阴影韵律”的特色才对。

作者在本章最后提出的一个疑问便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废弃了最传统的建筑本土处理方式。放弃适合当地气候的建筑布局和建筑细部处理。统一的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内部设计也不再追求尽可能多的自然采光。浪费了大量的能源,给城市的环境带来巨大的污染。难道只有这样金光闪闪的建筑才算是符合时代气息的建筑么?现在一部分建筑师开始研究的本土建筑在本人看来,其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远远胜过于密斯引领的玻璃建筑。空调设备的发展是建筑的技术的进步。但是技术的进步同审美的进步并不是统一的。正如基督教堂建筑上的玻璃窗花。由于技术的限制,导致不能生产大面积的彩色玻璃,被称“不识字的人的圣经”的彩色玻璃却因为小块彩色玻璃的拼接而更有艺术特点。但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大面积的印花玻璃被大量的生产出来。但是这却降低了玻璃窗花的美学价值。因此空调技术,特种玻璃的产生不能成为放弃最本土的绿色建筑的传统做法的理由。

书中对通风的文化,生物多样性环境的设计,建筑谁循环的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分别一一的给了介绍。但书中讲到绿色建筑的隐患,仿佛一下子将之前的一切都推翻,感觉有:设计有法,无定法的感觉。书中作者的观点如下: “不建筑”是最好的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虽然标榜地球环保设计,然而假如是不当的需求、不必要的建设,再好的绿色建筑也是枉然。

“越简单”是越好的绿色建筑

能量第二定律。冗长化、复杂化的建筑系统,只是徒增设计、施工、维修、管理之能量转换损失而已。

“高科技”绝非拯救地球的万灵丹

适宜技术”的原则,“俭朴建筑美学”的原则

建筑概论心得笔记作业 篇6

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学

班级:142班

老师:方绪民

姓名:张建锋

学号:1140540046

日期:2014.01.14

【引言】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摘要】建筑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又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它既是一种技术产品,有时一种艺术创作。建筑受诸多因素有关,与社会关系密切,同时又影响周围。

【关键词】建筑 艺术 技术 空间 目的 功能 社会

【正文】初识建筑,我根本不是很了解“建筑”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东西,好像这是一个十分的高档的名词。我脑海中对建筑的概念仅仅只是建筑——一般的房子住宅。我们每天生活在建筑之中,但是什么建筑呢?我不懂,意识懵懂,至少对于建筑这方面我还是一个傻瓜。但是看了《建筑概论》之后才发现,就仿佛打开了一道门,带给我的是无尽的震撼与惊叹,建筑的世界是如此的浩瀚,建筑的历史是如此悠久,建筑的形式是如此美丽。

我怀着一种憧憬与好奇的心态来到建筑课堂,我慢慢地、慢慢地的了解到所谓建筑不在仅仅局限在那小小的一个方或者一个圆之中,而是一片广阔的天空。近现代建筑理论认为,建筑(指建筑物)就是空间。一座房子,不是实心,从门进去,里面是一间间的房间,是空心的。但如果它不是房子,而是纪念碑,则是实心的。我直到现在才明白,建筑的空间是指空间占有,纪念碑的空间是在碑的周围,纪念碑也属于一种建筑。此外,如果说西方的建筑是石头的史诗,那么东方的的建筑则是木头的诗画,两者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说明了建筑具有强有力的时间性。由此可见,建筑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建筑作为一个客观的物质存在,一是它的实体和空间的统一性,二是它的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这两个方面的组合为建筑的时空属性。

建筑为人所造,供人所用。建筑提供给人们的空间是由物质材料构成的,但也不能那么认为,凡是由物质材料构成的空间都是建筑。物质材料的围合与分隔等形成独立于周围的特殊空间,空间的不同符合形式美法则的组合形成一种艺术,建筑就是这么一种空间上的艺术,一体立体的感觉,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种人们对于美的自然理解与喜欢。建筑既是一个实用对象,又是一个审美对象,是一种造型艺术。

上面说到建筑是一门艺术,那么它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艺术啊?令人费解,我也不甚知道。但是建筑与其他艺术的一个不同之处是它具有高度的工程技术性,特别是当代的建筑(当代工程技术相较于近代及之前的时代进步很大)。同时,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彼此相互产生了推进了,一方面,新颖独特的建筑艺术需要新的建筑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建筑技术制约并在某一方面推动建筑艺术的设计。正如事物的发展普遍规律一样,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将产生。着主要表现在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的适应是相对的,不适应是绝对的,藉此相互促进、进步。所以说,建筑即是一种技术产品,又是一种艺术创作。

暂且撇开建筑技术不谈,单有建筑艺术。建筑虽然是一门艺术,但它不完全是个艺术品,而是一门理性的艺术。建筑的艺术就好像是一个三角形,虽然它的形状可能是千变万化的三角形,但它始终还是个三角形。为什么是一种理性的艺术了,难道不像美术、音乐的纯艺术?对,建筑作为一种理性的艺术,这正是它魅力所在。为什么理性,因为建筑除了它的美观之外还必须有它的目的、它的功能性。建筑的目的是:取得一种人为的环境,从而提供一个有遮掩的空间,一个不同于原来的空间,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

有了建筑的目的,就需要对这个目的所产生的建筑功能性进行探讨。建筑以功能为重。建筑,提供给人们一个有用的空间是首要的。19世纪末,美国芝加哥学派著名建筑师沙利文曾说:“形式追随功能。”尽管这句话说的有些绝对,但对于功能的重要性,我们不能不注意。建筑师不能只顾造型美,不顾功能是否合理,设计出华而不实的建筑。

有时,尽管建筑是设计除了十分满足功能的建筑,但是人们可能还是不会青睐。这就必须考虑一个问题,人们对于建筑的精神需求。由于人不同于一般的动物而具有思维和精神活动的能力,因而供人居住或者使用的建筑应当考虑它对于人的精神感受上所产生的影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间居室建筑究竟需要多高才算合适呢?这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有人主张不低于3m,有人认为2.6m就够了,争论的双方所持的论据都不外是从人的感受——是否会感到压抑——这方面出发的。因此建筑只有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同时,又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才是适宜的。

建筑立于社会,建筑与社会的生产方式、思想意识以及地区的自然条件元素有关。每个民族或地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建筑,时代不同,建筑也就有不同的风格和特征。例如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奴隶制封建社会下生产方式):纪念性建筑常常集中地体现出时代的或者社会的思想意识特点,它是记载建造者对于某些重大事件、人物等的态度和评价;宗教思想影响建筑;中国南北方,东西方由于气候地形等差异所造成的建筑不同。每个民族或地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建筑,时代不同,建筑也就有不同的风格和特征。在社会中,建筑受社会的生产方式、思想意识文化以及地区的自然条件元素等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这些元素的特点。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交通发展、科学文化发展推动了建筑的发展,建筑反映当时社会的物质水平和人民的精神面貌。

设计建筑需要和谐创新,建筑如人,我们提出要和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美就是和谐”。孔夫子也说:“和而不同”。其实,建筑正应如此,要和谐,但不能类同。要创新,但不能抄袭。

设计建筑需要超前意识,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我们要做的与时俱进,学会尝试新方法、新思路、新构造,甚至超前“预知”,让自己的作品屹立在时代的前沿。

东南大学建筑史笔记 篇7

近年来, 随着国际化进程日趋加快, 各个领域的国际交流日趋增多, 建筑学教育也不断接受着各种新思维新观点的洗礼和影响。2011年底, 笔者所在学校聘请了世界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先生担任名誉院长, 并直接参与建筑系的教学工作;在与安德鲁先生多次沟通后, 建筑系开设“现代建筑认知”课程, 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建筑、分析建筑、理解建筑。本文以托莱多美术馆玻璃展示馆为例, 对整个授课过程及成果进行评述, 并对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关键点进行反思。

2托莱多美术馆认知过程

2.1引导

对待任何事物的认知, 都应该基于, 表象认识、内部机制分析、内部机制决定表象逻辑的理解, 这样的思维方式。因此, 作为教学引导部分, 首先, 即为搜集资料。笔者请学生通过建筑图书、期刊网、google图片搜索等方式查阅相关资料;此外, 笔者透过私人关系, 从建筑师方获得一部分建筑图纸, 与学生共享。

其次, 笔者在日本东京大学留学期间, 主修建筑计划学, 随着对该领域的逐步深入, 对“建筑背后的故事”愈发着迷, 也发觉正是这部分, 才是决定着建筑生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笔者用两课时时间, 讲述了托莱多背后的故事:作为一个国际化大生产的结果, 托莱多美术馆玻璃展示馆由日本著名建筑师妹岛和世主设;由英国无偿提供大尺度玻璃, 并由其澳大利亚生产线生产完成;尔后, 大尺度玻璃送入中国三鑫公司进行弯曲等加工;最后运回美国进行建造。其中, 有几个主体角色的加入:业主、建筑师、包商、以及建筑顾问。可以说, 如果没有无偿提供的大尺度玻璃, 之后的一切皆为泡影;如果没有建筑顾问“国际化生产”的概念提出, 巨额的成本就会让一切只停留在纸上谈兵。此外, 鉴于学生对于建筑材料知识的匮乏, 笔者还讲解了该建筑的玻璃特别采用低铁玻璃, 与普通玻璃不同, 低铁玻璃色泽偏白, 更为透亮, 但相对更脆, 容易碎裂 (图2-1) 。

2.2互动

学生在“建筑背后的故事”引导下, 同时进行资料的学习和解读。此时, 学生十分自然地落入一个误区:听从老师, 听从资料;并十分胆怯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此时, 教师将要迈出整个授课过程中最为艰难的一步——捕捉学生平铺直叙过程中, 偶尔冒出的个人评述性词汇, 以此为突破口, 由表及里切入, 改变学生传统思维模式。笔者从学生的叙述中, 捕捉到学生反复强调, 建筑的形态之美, 建筑如何透明, 建筑如何轻盈。回顾教学录音, 叙述相应互动过程:

师:为什么透明, 为什么轻盈?

生:用了玻璃?

师:所有玻璃幕墙建筑都可以创造透明轻盈的建筑形态吗?

生:这里的玻璃尺度比较大, 所以不会有很多玻璃框来影响视线?

师:这样不是更容易造成玻璃碎裂问题吗? 尤其冬天屋顶承受雪荷载, 荷载再传递给玻璃。

生:……

师:基本的结构在哪里?为什么这个建筑看起来更“模型化”, 难以察觉结构位置?

生:是不是因为是钢结构, 所以柱子尺度小?

(来源:网络下载)

来源:教师课堂草图

师:尺度再小也不可能看不见吧? (学生已从期刊网下载到柱网结构图) 平面这样规则, 柱网结构为什么这么不规则?

生:……

师:管线哪里去了?

生:……

上述疑问, 导致学生开始查阅建筑节点的构造方式、柱网的构成逻辑, 甚至是室内装修的细节。如, 学生通过对比节点设计的过程方案图纸, 和最终方案图纸, 自由讨论之后, 得出屋顶和玻璃连接部位节点为“可相对运动式”的原理 (图2-2) , 并探讨了“可相对运动式”式节点的不同做法及优劣点;通过逐一确定柱子位置, 发现在柱网设置时, 建筑师希望能够创造通透视线, 因此刻意将柱子“藏”在玻璃腔或实体墙中;通过对剖面图的研究, 发现工字钢被预埋于楼板中, 所有管线被隐藏在600cm-700cm左右高的吊顶中, 因此, 才形成表面光洁、透明、轻盈的建筑形态。

2.3成果

经过12个课时的讨论, 安德鲁先生来华参与了最终的答辩。学生认知成果以“建筑师的愿望和理念”——“如何实现建筑师的愿望和理念”两部分的对位逻辑完成。第一部分, 是对建筑表象的描述, 包括对于通透明亮的建筑空间的描绘以及“内层——外层仿双层玻璃体系”的解读。第二部分, 则是从 (1) 建筑材料——特殊的玻璃、 (2) 结构体系——隐藏的钢柱、 (3) “无框”的玻璃装配——侧向无连接的玻璃装配法、 (4) 构造节点——“可相对运动式”节点四个方向说明其他工种在建筑生产中的配合;从而说明, 建筑的背后, 有极其复杂的系统支持, 材料、工法、甚至建筑的策划都“默默”地发挥着其重大的作用。在答辩过程中, 学生采用了现场安装模型的方式构造节点, 形象阐述了对建筑的理解 (图2-3——图2-5) 。

3建筑认知切入点分析

建筑诚然是我们视觉所能感知到的, 具象的形态;更是我们更复杂的感官所能感知到的, 抽象的空间。更广义而言, 建筑还是一个容器, 承载着生活、思想、文化, 它是一个大的复杂的系统, 多个要素在起作用。作为一个“成功”的建筑, 必然有其闪光之处。在引导学生认知现代建筑过程中, 笔者认为认知切入点可以分为三类:

(1) 感官的建筑要素:通常, 一个技法纯熟的建筑师, 往往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建筑空间, 而这是建筑最基本、也是最直观的认知要素。如托莱多美术馆玻璃展示馆的透明干净的建筑形态、流畅自然的建筑空间, 往往成为认知建筑的第一步 (图3-1) 。

(来源:作业成果图)

(2) 建筑直接影响要素:在建筑表象背后, 往往有若干要素与表象的建筑美学直接相连——如建筑材料、建筑构法、建筑技术、物理环境、安全性、舒适性等等。如本案中所涉及到的玻璃装配方式、玻璃幕墙与建筑屋面板连接节点设计、 玻璃材料本身、“藏起来”的钢柱, 都直接影响着建筑的直观美学。甚至双层的玻璃体系, 也是从建筑技术角度, 对双层真空玻璃的模拟和实现。

(3) 建筑间接影响要素:除了上述建筑直接影响要素, 还会有众多“非建筑”的要素, 在努力参与着建筑的营造——如历史、文化、宗教、政策、人的行为、伦理、人际关系、甚至是社会公平等等。如本案中, 建筑策划决定了其作为“玻璃制品”展示馆的性质, 才有建筑师制造“玻璃房子”的灵感来源;英国对于大尺度玻璃的提供, 并在世界唯一具有超大玻璃生产线上生产出来, 成为该建筑实现的基础;建筑顾问创造性提出“国际化生产”的概念, 将玻璃加工委托给成本低廉的中国厂家, 使得该建筑终于得以实现。此外, 涉及多国的合作生产, 必定会面临经济、政治、法律运行机制的不同, 其中需要解决的环节甚多, 无一不体现着建筑的智慧。

4结论

笔者认为, 建筑学发展至今, 流派甚多, “存在即合理”, 因此无所谓对错好坏, 都代表了不同的建筑观。多元观念的冲突、相互影响、不断融合、不断分解, 才造就了建筑领域的进步。现代建筑认知课程也如同一篇用建筑语汇完成的建筑研究, 旨在引导学生解读众多建筑流派和建筑思想, 站得高, 看得多, 经历了自身的理解和消化, 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模糊的、雏形的建筑观, 超越专业建筑“工匠”的藩篱, 成为促进建筑领域进步的一分子。

(来源:答辩现场拍摄)

(来源:作业成果图)

参考文献

[1]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 (第2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5

[2]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Kenneth Frampton) , 张钦楠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第4版) .新知三联书店, 2012.5

[3] 曼弗雷多·塔夫里 (Tafuri.M.) , 弗朗切斯科·达尔科 (Dal Co.F.) , 刘先觉译.现代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6

浅析当代大学生如何做好课堂笔记 篇8

关键词:课堂笔记;教师;学生;笔记技巧

课堂教学是全日制班级教学的主要形式,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学习。然而,目前随着多媒体的普及,教学手段的改进,我们发现高职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学生中,很多学生听课时不做笔记,有的学生将教师讲课内容拷入“U”盘或用照相机拍下,即完成了学习任务,甚至在教材上简单勾划出教师讲的重点了事,还有个别学生既不认真听也不用心记,学习处于应付状态,以致于课堂教学的效果令人难以满意。究其原因很多,但不记课堂笔记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重提当代大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做好课堂笔记对学习者搞好课堂学习的益处

1.做好课堂笔记能帮助大学生增强记忆。美国心理学家巴纳特(1981)研究表明:在听课的同时,自己动手写摘要组的学习成绩最好;在听课时看摘要,但不动手组的学习成绩次之;单纯听讲不做笔记组的,学习成绩最差。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最淡的墨水也能胜过最强的记忆”,“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记笔记可以弥补人们的精力和记忆力不足,能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提高学习效果。

2.记好课堂笔记能促使学习者集中精力听教师授课。学习者做好课堂笔记,既要认真听老师讲解,又要不停的看黑板和投影,还要不停书写,这些不断地刺激学习者的感觉器官(眼、耳、手),感觉器官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冲动沿着感觉传导路传入大脑皮层,使大脑皮层处于高度觉醒状态,能够高质量地接受特异刺激,听课时就不会发生睡眠或做其它与学习无关的小动作,学生将能聚精会神地听老师授课,从而获得更多信息。

3.做好课堂笔记会为学习者留下宝贵的学习资料。教师在处理教材备课时,会翻大量的学习资料,而且会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体会,经过整合、加工处理、转化等过程,将讲课的核心内容提炼后写成板书,学习者记录板书内容是学习的最佳途径,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每门课程能留下一本完整清晰有创意的课堂笔记,对课堂学习理解记忆及以后的复习迎接考试和实践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4.记好课堂笔记可以帮助学习者学习英语,写好中文。大学里大多数教师在写板书时都会将标题及主要名词用英文标出。各专用名词对学习者来讲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一节课记2-3个单词,久而久之就会积少成多,对大学生学习英语大有帮助。同时,通过记课堂笔记也能训练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既训练了学习者的书写速度,又能训练学习者的写字艺术。中国大学生书写好汉字,也是很重要的学习。

二、使大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1.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应查阅教学参考资料,将教材内容弄通弄懂、牢固记忆。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对教材内容非常熟悉,才能提炼出对学生有帮助的板书内容,教学才能运用自如。避免看一个字,写一个字,生搬硬套讲课。要做好教材处理及教学设计,书写好并安排好板书。板书内容是讲课的纲要,要能够涵盖教学的全部内容,记住板书即能记住讲授的主要内容。这样做会增加备课的工作量,特别是年轻教师(教龄在5年以内的教师),为了搞好教学,应下苦功夫备课,既要写讲稿,更要编写好板书教案,还应有教学链接内容稿件,以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通过“刻意过程”,达致“熟练行为”。教师应自加压力,对自己从高从严要求,通过熟读教材、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精选案例、虚心向有经验的同行及能工巧匠学习,掌握讲授内容和讲授技巧,经过数年“刻意”实践,使讲授内容能熟练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讲课时应出口成章、脱口而出,能随机应变。讲出来的是有用的知识,写上黑板的是真理,将知识技术的真谛教给学生,使学生终生难忘。

2.教师应该讲好开场白。将自己的教学特点及要求向学生讲清楚,要求学生必须做好课堂笔记,坚持每节课都要求学生记笔记,使学生养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3.教师讲课必须概念条理清晰,内容准确。使用标准普通话,用词用语要规范。吐字清晰,语音洪亮,音调要抑扬顿挫,快慢适中,轻松愉快讲课,使学生能听清楚、记准确,切忌为了赶速度而将将教材内容照本宣科。

4.板书布局应合理。通常将黑板分三等份,从左向右写,写完1/3再写另外1/3,每节课最好写一黑板板书,若黑板已书写满,讲授内容没有结束,确需再写板书时,可擦掉左1/3黑板再写。字迹要清晰,字体大小适中,要以后排同学能看清楚为度。切忌随心所欲在黑板上乱画乱草,更不要一边写一边擦,要保证板书确能起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的作用。

5.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同样要充分认真备课,一定要做好教学课件。PPT内容不宜过多,最好是板书内容加插图或动画,结合白板进行教学。当前部分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基本没有了板书这一环节,再加上信息量特别大,学生无法记下。

教师用多媒体上课应特别注意使用势态语,教学中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多媒体切换速度不可过快,让学生记完一张内容再换下一张,速度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宜。教师应切忌坐在计算机课桌后,不停的读PPT,不管学生听懂与否,只顾自己完成任务,这样做教学效果必然很差。一定要与学生互动,教师应按教学规律授课。

6.上实验课、实习实训课,教师课前应将教学的内容、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在黑板上写清楚,让学生明白实习实训的要求,严格按照要求去做。实验、实习实训结束后应作小结,保证完成实验、实习、实训任务,达到培养方案的要求。

三、学生如何做好课堂笔记

1.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对第二天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必须在课前认真阅读1-2遍,做到心中有数,将不理解或看不懂的内容作出标记,在老师讲课时特别注意听,不懂再向老师请教。在课前应做好记笔记的充分准备,如准备好笔记本、双色笔及铅笔等,以便听课记笔记很从容。

2.应掌握记笔记的技巧。不断提高书写速度,学会用符号代字,紧跟老师的讲课速度,集中精力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问,与教师互动,“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在听懂的前提下做好笔记,切忌只顾记笔记,而影响了听课。课堂笔记最起码应该记住板书内容。对老师讲的“链接”举例或你自己感觉有趣的描述用铅笔简要记录,记标题即可,以免影响听课。笔记本每页应留出一定的空白处,以便课后补充或插入话语。记笔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大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以达到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为目的。

3.记笔记必须用笔记。对当天学习的内容应在当天晚自习做好复习,当天的学习任务应当天完成。对照笔记看教材及参考书,对于课堂遗漏的或新发现的知识点,在笔记空白处适当插入,认真整理好笔记,每周应做好一周学内容的复习,这样做有利于系统学习,增加知识储备,并能加强记忆。

总之,做好课堂笔记有利于学习,教师、学生应该共同努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向50分钟要效益、要质量,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赵亚娥.记好笔记是听好课的重要环节[J].医学教育,1997,(2).

[2] 樊素芳,樊琪,陈洁.大学生课堂笔记策略现状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1).

[3] 徐若虹.论大学生养成记笔记良好习惯的意义及途径[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上一篇:我的雏鹰勋章五年级作文下一篇:品读生活的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