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六一儿童节400字作文

2024-07-18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400字作文(精选15篇)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400字作文 篇1

“夹心饼干”是两个人背靠背夹气球走路,在途中气球不能掉或夹爆炸。我看了看,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于是我就找了个伙伴和我一起挑战,当我们来到时队伍已经排的比长城都长了,能有啥办法呢,只能耐心地等待。终于,轮到我们了,我们信心满满、跃跃欲试。走上了“赛道”后老师把气球放在我俩的背中间,我们配合默契,最终挑战成功了,获得了作业本、橡皮、零食三样奖品。

然后是套圈,套圈的队伍排得也很长,犹如长龙一般,由于人多,个个都亟不可待,导致轮到我时奖品已经没有了。

最后是吹乒乓球。这一项活动人最多,队都排成了漩涡形状,那个场地已经塞满了人。我等啊等,等了十分钟后终于轮到我了,我看着乒乓球心里想:我上年吹就没吹出来,这一次我一定要把它吹出来。想完后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噗”一下就把乒乓球从纸杯里吹出来了,就连水也被我吹出来了一半。这时我心里暗自窃喜,我又可以赢得较多的奖品了。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400字作文 篇2

一、创设情境, 激活写作话题

作文写作的激情源自对生活的热爱。因此,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中去激发其写作灵感, 提升写作热情, 从而让写作变得愉快而轻松。

1. 创设想象情境, 获取创作灵感

想象是创造力, 想象作文是拓宽学生思路的有效方式。在作文教学中, 要让每位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 充分展开想象, 把自己想说的话和想表达的情感, 用真实的语言记录下来。如写想象作文《未来城》时, 教师就应尽量避免设置过多的限制, 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幻想或愿望。教师进行恰当的引导和真诚的肯定, 使学生的想象得到升华, 写作的灵感自然被激发。此时, 再动笔, 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2. 创设真实情境, 激发表达欲望

学生写作文时, 思路的阻塞、语言的匮乏和兴趣的缺乏, 在某种程度上是源于缺乏对生活的直接感触。在作文教学中, 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需要教师巧于创设情境, 善于启发点拨。如一次作文课, 我抱着一只“吉娃娃”走进教室, 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 很多同学都忍不住围上来逗弄小狗, 还让小狗表演打滚、作揖、钻圈等游戏。这时, 班里同学也开始纷纷谈论起自己家里的小动物如何可爱有趣, 而我巧妙地抓住契机, 板书作文题目《我喜欢的小动物》。一石激起千层浪, 作文话题被激活, 学生的思维被打开, 写作的欲望也就变得高涨了。

3. 创设艺术情境, 升华写作境界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能给人一种神奇而迷人的力量, 还能触及人的内心深处, 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把学生最乐于接受的音乐引入作文课堂, 不仅能创设学生写作的情境, 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在指导学生写《二泉映月》的读后感时, 我就有意在课前播放《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我观察到同学们的眼睛开始湿润, 他们被音乐所感染了, 他们在听、在想、在品味、在感动, 在音乐结束的那一刻, 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深入感悟, 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 内心的情感得到调动, 写好这篇读后感也自然成了他们最大的收获。

二、观察生活, 开掘创作源泉

在作文教学中, 要教会学生用眼睛去看, 用鼻子去闻, 用双手去触摸, 用心去感受。老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去观察生活, 从实践中积累写作素材, 从根本上解决作文提笔难、无话可说的问题。

1. 捕捉精彩瞬间, 在偶然中作文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无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 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 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因此, 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 捕捉生活中的镜头, 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用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 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这样, 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数不尽的新鲜事, 不仅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还能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2. 开展各类活动, 积累写作素材

经常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素材, 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 学生写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 得心应手。如为了让学生写好《运动会》这篇作文, 我就有目的地让他们在写作前参加运功会, 并要求他们重点观察其中的一两项比赛, 并提示他们在观察时要联想到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样, 有了明确的目标, 学生在观察时便会有的放矢, 充满兴趣, 而在写作文时也自然就会由感而发, 有话可说。实践证明, 学生先在活动中有所积累、有所感受, 再通过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加工整理, 习作之门就自然打开, 这种状态下的习作就言之有物、言之有感、言之有情。

3. 注重生活体验, 激发创作热情

普列姆昌德曾说过:“作家应该十分注意观察自然景色和各种事件。清晨阵阵微风拂起的涟漪会发出什么样的闪光?天空像什么样子?有什么变化?只有仔细地观察过这些景色的人, 才能成功地描绘出这些景色。”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 去体验春天暖日“二月初惊见草芽”的惊喜、夏天雨后“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清新、秋天风起“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惆怅、冬天雪霁“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学生们有了观察和体验, 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就有血有肉, 丰富多彩了。

三、交流互动, 张扬个性

“成功的欢乐, 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可让学生挑起重担, 让学生充当小老师, 通过“生生交流”来相互修改作文, 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 帮助他们去获得成功的体验, 树立写作的信心。例如, 每次作文后, 我都先为他们批改, 然后发到学生手里, 让他们相互修改, 集体欣赏。琅琅的读书声和经久不息的掌声交替出现, 学生们体会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营造出和谐的作文教学氛围,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作文400字 篇3

早晨,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同学们有的穿着崭新的校服,有的穿着五颜六色的表演服,兴致勃勃地来到学校。

校园里彩旗哗啦啦直响,高大的主席台上,铺了红地毯,红色的大条幅上“欢庆六一梦想飞翔”八个大字非常显眼。

大会开始,首先是给优秀学生颁奖。看着他们捧着红彤彤的奖状,自信、得意的`样子,我既高兴,又惭愧。我暗暗地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下一次能站上领奖台,让我爸爸妈妈也能因我而高兴。

期待已久的节目表演开始,第一个节目是三年级二班的大合唱,他们站在舞台上,手里还拿着金灿灿的向日葵模具,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激起了阵阵掌声。接着第二个节目,第三个节目,终于轮到我们上场了,我们表演的是《伞头秧歌》。叮叮叮,随着清脆的音乐,我们撑着伞轻盈地登上舞台。哒哒哒,音乐变换,我们由两横排一下簇拥在一起变成了“满天星”。台下突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哒空哒,我们走起了秧歌步,走一步交换着姿势。一会儿又变成了两排蘑菇,一会儿变成盛开的花朵。又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响彻云霄。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作文400字 篇4

看,跑道上运动员个个身轻如燕,运动员们像一只只离弦的箭,飞快地冲出起点;听,看台上,“加油、加油”呐喊声此起彼伏,跑道边,观众挥舞着双手为运动员喝彩……和往年不同,今年运动会上不光有香味迷人的烧烤,学校还和新华书店协商,到学校卖书。这个行动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追捧。大家争先恐后地在书摊上寻找着自己喜爱的书籍。“六一”人们总会想到“吃”这个字。

你看,同学们都是大包小包的来,满嘴不停的吃。不过,吃的时候我们也不忘环境卫生。大家都很自觉,没人乱扔垃圾。

常言道“玩是孩子的天性”。更何况是儿童节。你看,有的同学在玩摇控汽车,有的同学在吹泡泡,还有的同学在捉迷藏。哎呀,我这记性真不好,忘了开幕式了,那我就来个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吧。

今年开幕式上,最耀眼的星星,当然归属我们这支新组成的鼓号队了。虽然我们苦练了很久,但是出场却很短暂,真是应了那名古话“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快乐的儿童节作文400字 篇5

六一儿童节晚上我和爸爸、弟弟、哥哥、三叔、阿姨,六个人一起到五尖山去爬山,我们五点多一起从聂市坐三叔的车到五尖山去的,到了半山腰那里有一个到山顶上去的楼梯,我们就爬梯到山顶上去,我们爬了一段路,休息一会儿,到山顶上的庙那里去的时候,我们看见了一条小溪,小溪里的水很凉,我们到了庙那里的时候又看见了一个大钟和观音,我们就在那里照相,照完相,我们又在撞钟,我们就下去了,我们下去的时候既然还有人上山,天上很黑,我们就走了。

在这里我祝大家节日快乐。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400字作文 篇6

快乐是什么?有人说, 快乐是“自然而然, 顺其自然”;有人说, 快乐是知足常乐;有人说, 快乐就是付出以后得到应有的回报;也有人说, 快乐就是无私地奉献。曾经在网上看到的这样的解读:“最快乐的人是有着最有趣的思想的人。”因为思考, 所以快乐, 快乐蕴藏在思考的过程之中;因为具有有趣的思想, 所以快乐, 快乐体现在有趣的思想之中。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这样的解读于数学教学恐怕是再贴切不过了。

1.让学生有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内部动力。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尽量地创造条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

2.让学生有思考。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是为了不教。数学教学要达到“不教”的境界, 关键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如果教师重视学生已有经验的激活与唤醒, 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点拨, 重视直观的教学手段的应用, 学生是有可能在抽象的层面认识和把握数学的, 这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都知道, 通常人们对于不怎么费力即可得到的东西往往不太看重, 也并不珍惜。所以也正因为数学学习的适度挑战性, 反而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深层乐趣。

3.让学生有发展。快乐学数学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 只有学生获得了发展, 才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儿童如果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了发展, 其必然经历一个抽象和具体的辩证转化过程, 这正如数学的发展那样, 新的抽象的认识被琢磨得直观透彻了, 变得具体了, 认识也就跃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了。因此儿童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了, 当然就是快乐的。

二、“快乐学数学”的实践建构

快乐学数学就是一种用愉快的学习环境去唤醒学生的学习经验、激活学生情感的学习方式。促成儿童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快乐、实现自我。从而领悟到数学的方法、深邃的思想、盎然的情趣, 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一) 激发兴趣, 体验数学知识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快乐学数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 教师应调动一切适宜的手段, 如创设有趣的情境, 开展有趣的数学活动, 组织有趣的学习方式等。通过多种策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1.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 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 这与老师创设的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很大的关系。在“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教学中, 创设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情境: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 猪八戒得到一个西瓜, 他想到师徒四人, 就平均分成了四份, 他吃了其中的一块, 猪八戒又馋了, 又偷吃了这样的一块, 由于吃得不过瘾, 于是他接着吃了第三块和第四块, 全部吃掉了。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分数?运用“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 滑稽的人物, 诙谐的解说, 成功地营造出了乐学氛围, 让学生愿意在故事中寻找分数, 即能巧妙地进行复习铺垫, 又能引出了今天所需要研究的问题。这样的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 指向数学活动的本质, 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有趣。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 经历过程, 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是知识的探究者、过程的经历者、思想的体验者。思想的内化、素养的提升经历自主探究、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学“认识直线”时, 设计了拉毛线团的活动。第一次拉:这有两团毛线, 中间一条是什么线?你能把它变成直的线吗;第二次拉:现在这两团毛线分别向两端拉, 中间这条直的线跟刚才的比, 怎么样?第三次拉:如果这两团毛线继续向两端拉, 想一想, 中间这条直的线就会怎么样?第一次拉, 体会变曲为直;第二次拉, 体会中间直的线可以向两端延长;第三次拉, 体会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学生闭着眼睛想象向两端无限延长的样子, 极限的思想仿佛一下子就在三年级孩子的思想中生动起来了。

快乐学数学, 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快乐、体验思想、放飞心灵, 做一个快乐的数学思想者。这样的学习是快乐的, 有思想的, 富有灵性的, 学生的智慧在指尖流淌, 思想在心灵绽放。

摘要:审视当下课堂, 过分关注数学知识的积累、应试能力的培育, 渐渐消退了它的独特魅力, 为此提出了快乐学数学的理念,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兴趣、有思考、有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 让学生不但体验到数学思想的价值, 还能分享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快乐,数学教学,激发兴趣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快乐的儿童节作文400字 篇7

早晨,我怀着高兴的心情走进校门,看,到处张灯结彩;听,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咱们也不赖,气球爆炸声和嘻嘻哈哈的打闹声合在一块。我走进教室,连忙召集表演的人来化装,化装之后,只听“庆六一,文艺演出现在开始!”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同学们的节目十分精彩:有好看的剧片、有搞笑的小品、笑话、有伤透脑筋的脑筋急转弯、有精彩的魔术......看完各式各样的节目之后,真是让人赞不决口!

游园会开始!同学们像潮水一样涌向各摊位,刹那间,学校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同学们玩完这项,又迫不及待地去玩下一个项目,好不热闹!我在人群中寻找着适合我的项目。这时,我被一个摊前挤满了人的项目吸引住了,我跑过去一看,发现那些人都在猜IQ题。“IQ题,有意思!”我跑上前去拿了一张纸条,一看,太简单了!我立刻把纸条伸过去,对那位老师报出自己的答案。她迅速给了我一张奖票。我想“票这么容易拿,不拿白不拿,再拿一张!”就这样,我在她那儿赢了4次,可是跟我一样想法的人太多了。

快乐的儿童节作文400字 篇8

一会,班主任走了进来,大家赶紧坐好。班主任甘老师给我们提出要求。今天六一节,学校为了给我们庆祝节日,特别准备了娱乐节目。要求我们看节目时一定要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来到操场,大家按照座位顺序依次坐好。等待节目的开始。坐下之后,我就想着两个问题。一个是节目什么时候开始,另一个就是究竟能有多少节目呀。可没过一会,节目开始了。大家都看的津津有味。又气又一个节目我感觉特别刺激。就是舞龙,它是第一个表演的节目,也是我最喜爱的节目。龙在半空中飞舞着,可威风了。全场都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些节目都在这无比快乐的欢笑声中开始的。而且节目也很多,这些节目都是老师和同学们精心准备的,就是想让大家都能有一个快乐的六一节。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400字作文 篇9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病就是把学科作为教育的中心, 从外部把外在的教材转移到儿童那里去。杜威认为,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他认为教育应当以儿童的本能、能力为起点, 应当让儿童充分地表现自己的生命力;儿童的本能、能力的生长是通过其经验的不断改组改造而实现的;儿童本能的生长、发展及经验的改造过程表现为社会性的活动就是生活。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也认为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地观察儿童、研究儿童, 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 发现“童年的秘密”, 揭示儿童的自然发展进程及规律性, 热爱儿童, 尊重儿童个性, 在儿童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 帮助儿童获得智力的、精神的和身体的、个性的自然发展。

我们提到的儿童, 提到的童年, 都应该是充满欢乐、充满笑声的, 可是儿童真的快乐吗?我们先看下面三个案例。

(案例一) 幼儿园有一个小朋友, 他对妈妈说他的愿望是拥有霸王龙的坐骑, 到了小学一年级的时候, 他的愿望变了, 他希望发现一颗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彗星, 四年级时, 他希望拥有魔力棒, 等他上了初中, 他说自己的梦想是当公司总裁, 可是到了高中, 他却只想做乡下奶奶家的一只自由自在的小狗。

(案例二) 湖北省公安县13岁的聂愿愿在1998年的高考中, 以628分的高分考取华中理工大学。整个公安县考分超过600分的只有11人。在该县考取华中理工大学的十几位考生中, 聂愿愿成绩名列第二, 一入校便获得该校二等奖学金。令人吃惊的是, 聂愿愿只陆陆续续地读过3年小学和一年半高中, 其余时间便是呆在家中, 在父亲的“私塾”式教育下自学成才。

(案例三) 有一个小孩用“就是”造句, 他写道:梧桐树就是梧桐树。老师给了个大叉。在图画课上, 这个小孩画太阳, 但画的是绿色, 老师批语:画得不像, 用色不当, 重画。

他们不快乐, 他们没有得到自由发展, 思维被禁锢, 只是在遵循成人的想法在发展。

聂愿愿的成功引起了全国的瞩目, 他的成才之路也受到了争议。一年365天, 至少有360天他都在学习, 父亲聂其文的主要方式就是背, 不仅要求愿愿将语文、英语等课本背得滚瓜烂熟, 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也要求愿愿一本一本地背诵, 除了公式定理外, 还要背诵大量的例题。父亲对于儿子的成功很骄傲, 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也很有信心, 可这是聂愿愿自己想要的吗?

一、科学的儿童观

(一) 儿童是人, 但不是小大人。

儿童期是人类个体生命周期中的起始部分, 所以儿童期是客观的, 是不依赖于是否被人发现这一条件存在的。我们应该把儿童期看做是人生的一段特殊发展时期, 并认为儿童有其特殊的不同于成人的需要, 有不同于成人的精神生活, 简而言之, 儿童是人, 但不是小大人。

(二) 儿童是“探索者”和“思想家”。

传统的儿童观是瞧不起儿童的。在传统观点里, 儿童是“乳臭未干”的小黄毛, 幼稚而无知, 对于这些孩子, 成人或不去理会, 或用暴力。这实际上是对儿童的误解。儿童实际上是有他自己的智慧的, 蒙台梭利就多次指出, 儿童是小小的“探索者”, 是“上帝的密探”;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儿童的问题具有“哲理性”, 他明确指出:“儿童就其天性来讲, 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 是世界的发现者。”

儿童有他自己的思想, 有他自己的世界。他的思想和世界不是成人灌输给他的, 而是他自己建构的。成人往往不知道, 儿童只要醒着, 便积极主动地建构着他自己的世界观念。

(三) 儿童是“艺术家”、“梦想家”和游戏者。

毕加索说过, “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家”。儿童喜欢涂涂画画, 儿童的艺术是儿童心理世界的真实流露。他们不受功利目的的支配, 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认识、想象、愿望或情感。儿童画稚拙、天真, 然而在这种天真中, 却使我们感受到一种清新、真实、活泼和自由。

儿童的艺术世界也是一个梦想的世界。儿童画不是写实的, 而是想象的, 儿童也许会认为自己是写实的, 但他的意识发育水平使他在观物或表现时不自觉地加进了自己也莫名其妙的内容, 就像那个孩子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一样。所以我们说, 儿童的生活多多少少是梦想的, 儿童的艺术也是如此。

二、儿童教育

成人往往对儿童的某些天真的本能需要感到忧虑, 常常善意地控制孩子的一些本能的需要, 结果往往是好心办了坏事。我们现在的儿童教育中存在着庸俗的实用主义、机械的道德主义, 存在着打着“道德教育”、“社会责任”的旗号, 侵占儿童与其年龄相适应的那种自然的、本能的、对成人来说“无意义”但对儿童却极为重要的生活需要。我们的“社会化”、“教育性”、“社会责任”、“道德教育”的许多内容或许与初衷相反, 是违反教育性的、违反社会责任的, 因为满足儿童的生活需要和成长需要是我们对儿童的责任。

有些东西, 按成人自身的尺度, 或许是应当祛除的, 然而对于儿童则不然, 有的恰恰应该满足, 因为这正是他以后发展为一个健全的好人、完人的基础。逆其本性, 阻遏其自然需要, 也就断了儿童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断了儿童所欲同化、加工的材料, 因而他们便会受伤、枯萎。

儿童教育应当尊重儿童的本能。在儿童的活动不至于影响自身健康和他人权利的情况下, 成人应当尊重儿童自发的游戏, 尊重儿童似乎荒唐的梦想, 尊重儿童反映自己发展特点的创作主题和创作方式, 尊重儿童反映自己本性的生活需要, 并通过游戏等活动适当满足儿童的这些自然需要。

尊重儿童, 解放儿童, 这是福禄贝尔、杜威、蒙台梭利等教育家伟大思想的精髓之一。如果认为儿童是储藏邪恶欲望的容器, 生来就具有“盲目冲动的种子”, 那么儿童就必然会受到成人的压制与束缚。成人只有同情、理解、欣赏儿童的生活, 才能真正做到给儿童松绑, 还儿童自由, 使儿童真正获得解放。

三、儿童教育与儿童发展

儿童的发展遵循着其自身的自然规律, 那么儿童教育就应该尊重这种自然规律。

皮亚杰的理论揭示了儿童认识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皮亚杰把个体从出生至青少年时期划分为四个相互衔接出现而又各具特点的认知发展阶段。这些阶段主要是通过以守恒为基本特征的心理运算来划分的。四个阶段相互联系, 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 不可逾越, 只有完成某一阶段的发展才可步入下一阶段, 因为每一阶段在整个认知发展中均不可或缺。

教育应当尊重儿童发展的自然速率。生物学上的成熟只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是一种抽象的存在) , 现实的具体的发展则要依赖于主体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以及与此同时必然存在的主体内部矛盾的运动变化。如果儿童在其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没有得到适宜的外部条件, 成长就无法现实地表达出来。这样, 该成长阶段的任务就无法完成, 从而下一阶段便失去现实的具体存在的逻辑前提, 成长就会停滞不前。

只有先天因素, 阶段的连续性只是一个抽象的存在;只有后天因素, 阶段的连续性便找不到其现实存在的依据;只要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 阶段的连续性就能具体地、现实地存在。虽然活动、教育、文化环境是影响发展的, 但是这种影响是局限于阶段的时限以内的, 发展阶段的递续时间或速度并不为外部条件所左右。例如, 当儿童尚无任何数概念的时候, 有些家长过早教儿童数数, 即使儿童这时候学会了数数, 但这并不能说明儿童获得了这些数概念, 而只能说明他们学会了一种纯粹的言语记忆游戏。即使教育的影响使儿童在某一领域获得了一些胜利, 但在各种“必经途径”的相互协调问题上仍然不能得到解决。

聂愿愿的成功是有代价的, 他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爱好, 也认识不到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处, 在对人的礼貌上, 也不如一般孩子。辅导员说, 和聂愿愿谈话很难深入下去, 往往一扯就扯到专业学习上了, 他只对这种学习感兴趣, 且至今对奥赛一类兴趣不减。我相信这样的教育方式是谈不上成功的。

我们希望儿童是快乐的, 是自由发展的, 成人不应该遏制他们的发展, 应该发现儿童、理解儿童、解放儿童, 还给他们快乐。

摘要:我们提倡快乐的童年, 提倡儿童的自由发展, 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 一切以儿童为主, 而现实的幼儿教育并没有做到这些, 儿童并非真的拥有快乐的童年。本文从三个案例入手, 分析当前幼儿教育中出现的不和谐的现象。

关键词:儿童教育,案例,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教育科学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刘晓东, 卢乐珍.学前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12.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400字作文 篇10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学校,满心欢喜的期待老师宣布六一儿童节活动的开始。没多久,老师就宣布“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开始了,班长拿着一大包零食在发给我们每一位同学。

而课代表给我们放了一首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和一部日本动画电影《大雄的恐龙》。我们边看边吃,看着看着就入了迷。

表演的时候,我给了王昊晨两包糖,今天是“儿童节”也是他的生日,就算是祝他生日快乐了,他看起来很高兴。

首先是我们班的合唱队表演,她们唱的是《春天的手》,接着是我们班舞蹈队跳的拉丁舞“恰恰”,然后是乔鹏讲的故事“象棋的由来,最后是时间笑话,他讲的笑话引起我们一阵阵的欢笑。

有几位学校领导也来到我们班看我们表演节目,就看了一个节目他们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领导走后我们的纪律就开始乱了。到了最后就是解决零食的问题了,好在我的朋友多,零食算不了什么。最大的问题是王昊晨,他带的零食最多,大家建议分给其他同学。零食全部解决了,我们都笑了。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400字作文 篇11

还记得去年的六一游园会,我一开始就拿了一张单子,冲向四(1)班教室,项目是——我是神射手。我右手握一把手枪,瞄准九环,三点一线地一射,子弹在空中滑过一条完美而又细小的弧线,稳稳地落在十环上,我嘴角露出自信而又快乐的一笑。

然后,我便来到自己班的游戏场所——操场上一块大型的闯关游戏。我将纸递给了工作人员后便进入场内,我先爬过“雷区”,然后钻过了“防空洞”,再走过了独木桥,最后来到了最为惊险而又困难的地方——穿越红外线障碍区域,在这里一不小心,就会“尸骨无存”。我小心翼翼卧倒,头仰高十五度,慢慢地向前爬行,虽然我已经很小心了,但有时还会险些就擦到“红外线”。到了最后一个难关了,我惊奇地发现我的体形竟然爬不过去了,我苦笑一声,在心中感叹的同时也慢慢地腾起身子,随后目光一凝,“嗖”一下鱼跃了过去,哦!我终于成功了,太棒了,好高兴啊!

情感让儿童快乐高效地学习 篇12

起步阶段, 我是从外语的情景教学中移植过来的。我在教学现场发现, 儿童在情境中会产生一种热烈的情绪, 这种情绪会推动他们非常主动地学习, 这在当时只是我的发现, 非常粗浅, 还没有形成认识。不久, 我又学习了民族文化的经典《文心雕龙》, 在那里我注意到八个字: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这让我知道, 人的语辞触发是和情感联系在一起的。而情感和人对外物的认识是紧密相连的, 且会在外物的变化中变化。所以, 这种初步的认识发现, 让我非常关注儿童的情感与语言发展。于是, 我想到选取客观最优最美的场景, 带着孩子走出封闭的课堂, 投入美丽的大自然的怀抱。在那儿, 我做到把观察和语言的发展结合起来, 把观察和思维、想象结合起来。所以, 儿童的收获是丰富的, 他们获得习作的题材、思维和想象的材料。儿童表达的是真情实感。我将作文提前起步, 孩子写得出乎我的意料, 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作文教学获得了初步成功, 我就想, 阅读怎么办?我反思, 作文教学为什么效果这么好?我思量着, 那就是因为我带儿童观察的是美的场景, 让他们表达的是美的题材。例如, 我们让孩子写《春姑娘的大柳筐》《我是一棵蒲公英》《小鸭子的奇遇》等。所以我就想, 让阅读教学也美起来, 让“艺术”走进语文阅读教学。于是, 我想到了把音乐、图画带进课堂, 让孩子担当角色进行表演, 和语言描绘结合起来创设情境。在这个过程中, 我比较好地把握了儿童在阅读教学中怎么在“初读—细读—精读”的过程中让儿童入情—动情—移情。在这个阶段, 我概括了情境教学的四大特点: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其实, 这四个特点不仅强调了形真, 而且强调了意境的广远;不仅是情切, 而且要理寓其中。所以也有一点初步的哲学意味。

我坚持在实践中研究, 在研究中实践。1986 年, 我对情境教学做了一个初步的界定:“创设典型的场景, 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 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两年学习脑科学与学习科学, 我自己探索发现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的教学模式, 实际上已揭示了儿童学习的核心秘密。学习科学指出:“情感”与“认知”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两者的结合是学习的核心。难怪儿童在情境中学习得如此热烈, 如此快乐。

语文教学的成功使我想到, 如何让孩子学其他功课、其他学科也能像语文学科学得这么快乐, 这么轻松, 这么有效。教学的质量更是证明情境学习的高效。我们是五年制, 面上是六年制, 但我们的升学率是全市第一, 而且是遥遥领先。我用优秀的质量这样的事实向社会证明了情境教学是适合儿童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于是, 我们就向其他学科渗透。

马克思说过:人的行为和环境是一致的。我们其实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第一, 提出“拓宽教育空间”, 我特别注意让儿童从大自然走向社会, 特别要挑选光明的、美好的社会生活场景。我想, 要让美首先占领儿童的心灵, 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爱美, 他就会鄙丑, 就会憎恶。在这样一个空间里, 师生的关系是那样的亲和。第二, 我提出“缩短心理距离”。第三, 就是“保证主体位置”。第四, 就是“突出创新实践”。

这四条模式其实就是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最佳的、最适合学习的环境。因为这个环境是美的, 是丰富的。儿童会感到愉悦, 他的神经元会链接得很快, 又是亲和的。“亲、助、和”的学习情境, 突出实践和创新, 把儿童放在主体位置, 保证了环境是“美”的, 儿童在这个环境里感到愉悦, 感到安全, 又可活动其中。这正是脑科学阐述的, 最能促使儿童脑神经元加速链接的学习环境。我做的这些探索得到了脑科学的支撑。

在进一步的实践中, 我又构建出四条基本原理:“情感驱动原理”“暗示倾向原理”“角色转换原理”“心理场整合原理”。这四条基本原理都是促使儿童主动学习的, 是充分地利用了情感的驱动。暗示是利用了儿童的无意识, 在无意识的导向之下会情不自禁地投入学习活动。角色转换以后, 儿童就从他角色 (原来教材中的角色) 变成本角色, 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参与的状态, 这也是儿童的情感在活动。心理场整合实际上就是让儿童的需求得到满足。满足儿童这种求知的需求, 这种情感的需求, 他的学习就很快乐, 在这个“场”当中得到了满足, 因此他就会产生一种向着教育目标的内驱力。生成了力, 教学当然就会更有效。

情感在情境教育中, 不仅仅是手段, 还是一种目的。因为儿童的学习不可能是单纯的知识学习, 必然要蕴含着人文熏陶, 以此丰富他的精神世界。那时朱小蔓教授的书已经出来了, 我把她请到我们学校, 让她给我们老师做报告, 对我们都产生很深的影响。所以在各科教学里, 我们提出德育是“以美激爱, 以爱导行, 以行养习”, 强调以德育情感来引导道德行为。在数学当中, 我提出三条主张, 特别的一条就是:重演再现了人类数学公式产生的情境, 来强调数学的文化性和审美性。现在我们的数学团队是非常强的, 从2004 年开始到2015 年, 参加全省的数学竞赛, 11 年都是冠军。音体美学科, 也是特别地强调把技能的学习和想象结合在一起, 以美来愉悦儿童的身心, 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 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在科常, 就是要创设探究的情境, 来培养儿童探索的科学精神。这在我的思想当中是非常明确的。随着各科教学持久地情感渗透, 熏陶感染, 情感逐步加深, 最终由于情感的弥散, 渗透到儿童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 作为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渐内化、融入儿童的个性之中, 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

下面我举两个例子:四年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 把儿童带入那个情境中, 我一开始就让儿童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在除夕, 在大雪纷飞的晚上, 一个赤着脚、衣服单薄的姑娘走在雪地里, 一个情景接着一个情景。在这里, 通过语感的教学, 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孩子们很感动, 我和孩子们一起流着眼泪。读到课文的最后, 卖火柴的小女孩喊着奶奶, 跟着奶奶飞远了, 那个呼唤, 到没有饥饿、没有寒冷的地方。那是真的没有寒冷, 没有饥饿吗?那只有死亡。但是安徒生没有这么写, 让她带着微笑离开人世。我觉得孩子动情了, 移情了, 于是我设计了想象性的作文《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 她还活着, 来到我们中间, 你准备怎么接待她?孩子当然想了很多, 很动情:我让妈妈做最好吃的烤鸭给她吃;我要把自己新的毛衣给她;把最好看的连衣裙给她。我自己也留下情绪的记忆。有个孩子说:我要帮卖火柴的小女孩取个名字, 带到我们班上。我还要跟李老师说, 让李老师安排她坐在第一排。这些发自童心的语言, 你能不感动吗?

再如, 有一次世乒赛在南斯拉夫举行, 中国的男女单打、双打、混合打获得五个冠军。我太兴奋了, 我们都有一种民族的自豪感。所以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孩子们, 和他们一起来分享我们国家在世界上得到的荣誉。当我们获得冠军, 五星红旗在南斯拉夫体育场高高升起的时候, 我就和孩子们讨论, 叔叔阿姨都得了冠军, 我们怎么祝贺他们呢?孩子们说:“我们写信!”我说:“写一封信?”孩子们异口同声:“不不不, 我们一人写一封信。”还有的孩子说:“我们要寄礼物。”我说:“寄礼物可以, 但李老师要有一个要求, 我们不花钱, 寄什么礼物, 你们回家去想。”第二天早晨, 就有人敲门了。我开了门, 一看是我们班上的一个小姑娘, 她的名字叫吴昊, 一只手拿了一朵长春花, 她说:“李老师, 这是我家院子的长春花, 一朵要送给乒乓球队的叔叔, 一朵送给乒乓球队的阿姨。”我被她感动了, 我说:“吴昊, 我们快点到学校去, 你想得太美了。”到了班上, 很多孩子向我们围来。有个孩子画了一幅画, 画上画的是一座宝塔, 他说:“我愿叔叔阿姨们更上一层楼。”还有一个小朋友, 礼物是从长江边上捡回来的一块石头, 他说:“我要告诉叔叔阿姨, 这是表达在长江边长大的孩子对他们的祝贺。”还有个孩子说:“我给叔叔阿姨寄一根羽毛, 我愿变成小鸟飞到叔叔阿姨的身边为他们祝贺。”还有个小孩子, 拿出一块小玉蝴蝶, 他说:“这玉石是我爸爸过生日的时候, 奶奶给他的。后来我过生日的时候, 爸爸把玉石蝴蝶给了我。”……包裹不大, 但沉甸甸的, 我一起把他们寄了出去。真的, 道始于情。孩子在这样一个场景中, 老师和孩子的情感相撞在一起。所以我深深地体会到, 择美造境, 情由境生, 美是能唤情的, 情又能启智, 我们把情感和认知结合起来, 所以我们不仅很好地完成了知识的教学, 使儿童受到人文熏陶, 他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感得到培养, 而且在境中学、思、行、冶, 让儿童获得快乐、高效的学习。

回顾为儿童情境学习所走的36 年的漫长的创新路, 曾写下一段话:

情境教育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我以为, 道始于情, 人一定是在其生命早期, 即个性、价值观尚未形成时就逐渐感受到知识之美、世界之美, 在懵懂中依稀懂得“爱美”“乐善”“求真”多么好, 使他们成为洋溢着生命情感的个体, 甚至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大自然, 移入生活, 移入他人, 为从小培养儿童卓越的素养做了有效的铺垫, 使儿童的童年这首情感的诗, 从儿时就写下了生动的第一首, 这也正是我对儿童教育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 我觉得老师自己的情感特别重要。这让我几十年来, 虽然自己苦一点, 但是我很快乐, 享受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育的大快乐”。

我觉得, 爱是教育的灵魂,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我也想说, 情感是情境教育的命脉, 没有情感, 就没有情境教育, 也没有我这样充实而美好的人生。

快乐六一儿童节400字作文 篇13

六一节那天,学校举行了联欢会。那天早上,老师宣布可以带零食。下午,班里可热闹了!有的带了薯片,有的带了“好多鱼”,有的带了棒棒糖,还有带果冻的……大家把零食传来传去,你吃我的,我吃你的,不亦乐乎。根本就不像联欢会,好像变成了“六一大吃会”了!那天下午,我们别提有多开心啦!

最让人开怀大笑的是做游戏环节。我们玩的游戏是“三魔乱舞”,就是请三位同学,在他们身上贴上便利贴,谁在最短时间内能将全部便利贴从身上甩掉,那个人就赢了,还有奖励。剩下的两个人要接受惩罚。我们请来三位同学,在他们身上贴便利贴,大家看着他们在慌乱的甩的样子,被逗得哈哈大笑!后来,有两个同学输了,就该接受惩罚:夹气球。他们两个人背对背,中间夹了一个气球,挤啊挤,只听“啪”的一声,气球爆炸了,同学们都开心得笑个不停。

快乐的六一作文400字 篇14

吃过中饭,我们决定去爬茶山。茶山的路很陡,走起来很费力,不过对我来说小菜一碟,我跑的很快。妈妈说可以采茶叶,我立马行动,蹲在茶树旁边采了一片给妈妈,妈妈说我采的太老、太大,要采顶上嫩嫩的绿芽,原来采茶叶也有那么多讲究,我又采了一片,这次很符合要求。大人们一边聊天一边爬山,小朋友忙着采茶叶,我也顾不上看青山绿水,一心就忙着采茶叶,不一会就采了满满一手,茶叶闻起来好香啊,还没炒还没泡,我好像就感觉它的香味让我陶醉了。

过了1小时,我们爬到了山顶,凉风吹来,好凉快啊,我都出汗了,山还是好高,茶农每天都要来往于这个山上,好辛苦,我想到我还是好幸福,每天不用这么辛苦就有饭吃。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400字作文 篇15

以科技手段提升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想象力是我们这次视觉设计的主核心。今年的“六一”晚会通过高科技舞美设计和动漫化视频技术处理等方式,打造出了如梦如幻的舞台效果。在片头上我们以“礼物”这个概念进行设计,以绚烂色彩为背景,运用三维将无数礼盒飞出,最后落版到“六一”晚会标识上。

本次晚会共有22个节目,我们分别根据每个节目不同的主题包装来配合舞蹈、音乐、表演进行设计。其中,开场歌舞《快乐的节日》中,大屏幕以五彩斑斓的花海、巍峨壮丽的锦绣河山,烘托出热烈的节日氛围。《熊熊修理铺》中漫天飞舞的萤火虫、《不能没有你》中气势恢宏的蚂蚁王国、《放学路上》中繁忙热闹的街景展示了一个充满多维想象力的舞台,令观众大饱眼福。

今年晚会还有一个特点是情景音乐剧比较多,所以在视觉设计上力求打造故事情景,营造故事环境,用灯光语言和情绪和舞美及视频互相配合,打造出一个美轮美奂的奇妙舞台。本台晚会灯光使用电脑灯、LED灯、追光灯等共计400台。

本次晚会运用了两个虚拟机位,一个固定机位,一个摇臂,总计设计了13个虚拟节目。与视频配合共同给观众展现出梦幻奇妙的通话景观。其中,《英雄孙悟空》将虚拟技术与大屏幕的完美结合,营造恢宏奇观,带领观众走进奇妙的西游神话世界。

中央电视台“六一”晚会之于孩子们,如同春晚之于全国观众,30个年头走过,已成为数以亿计的孩子们生命中最为宝贵的记忆,是技术与艺术的又一次完美结合。

摘要:本文介绍了2016年央视六一晚会的舞台设计和节目包装,针对特色节目的制作进行了分析,介绍如何通过高科技舞美设计和动漫化视频技术处理等方式,打造如梦如幻的舞台效果。

上一篇:常见错误成语的下一篇:内蒙古党校在职研究生面授考勤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