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监测报告

2024-06-09

网络舆情监测报告(共8篇)

网络舆情监测报告 篇1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以微博为代表的微博传播媒介治理和网络舆情监测成为舆情研究新课题。在自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特别是微博传播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同样明显,而法规建设则远远落后于技术发展,因此,“微传播”是把双刃剑备受政企的重视。

微博作为自媒体传播时代的典型代表,其具有很强的信息传播力,特别是轰动性消 息的传播范围之广,对信息当事人影响程度之深令人惊讶。因此,微博成为众多政企 展开网络口碑建设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网络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网民结构的多样化 和网络舆情监测手段的缺失,这就必然使得网络传播存在风险。

当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社会呈现出浮躁感,网上泛娱乐化和炒作现象普遍,人们对负面新闻事件的敏感性增强,这些导致网络负面信息更容易发酵传播,形成负面舆情环境,如果处理不当不及时,对政企形象的破坏将是深远的。

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监测数据显示:近段时间,网络上掀起的各类舆情议论潮,陕西的“表哥”事件、广东的“表叔”事件、白酒塑化剂超标事件以及肯德基速成鸡事件就是自媒体时代体现微博舆情威力的典型案例。微博热点事件的偶然集中发酵,使得政企对突然而至的网络舆情危机倍感压力,对事件发生没有心理准备,导致舆情 危机处置严重滞后,不利于网络舆情危机处置第一时间法则。因此,如何突围微博舆情危机,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成为政企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今,网络舆情危机爆发具有很大的突发性。一条不起眼的负面信息经网络的发酵很可能突然演变成一场网络舆情灾难,而如果缺乏有效网络舆情的预警,突发而来的舆情风暴就会让政企在处理危机时乏力感倍增。

面对自媒体时代网络危机的强劲爆发力,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准确全面的网络舆情监测,可以很好地帮助政府企业获取网络微博舆情动态,了解民意民声,实时监测微博相关话题信息的传播效果,监控微博虚假负面信息,在网络舆情危机爆发时可以妥善的、有目的性的针对处置。

以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为例。该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由两个子系统组成:自动 采集子系统与结果浏览子系统。可以对微博上一切与本地区相关的信息,特别是负面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其监测范围囊括各大网络媒介的微博平台,并可对重点微博话 题实施重点监测,最后对检测结果生成各类数据图表和舆情日报周报。

网络舆情监测报告 篇2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4年7月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4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6.9%,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1]。

不同于传统媒体, 网络媒体会在第一时间呈现各种突发重大事件, 人们在获取最新资讯的同时, 也通过新型的媒体平台 (论坛、博客、微博、各种社交圈) 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 相互评论, 使得互联网舆情迅速形成。

同时,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 在普通网民正常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 还有一部分散播各种色情、暴力、恐怖等不良信息。很多邪教、反动组织也利用网络散布各种谣言, 甚至公然与国家为敌。在互联网上还存在大量水军利用网络进行造谣、炒作。因此对互联网舆情进行监测, 对我国新时期政府政的策制订、网络安全防范以及网络文明建设有重大意义。

2 研究现状

舆情监测工作由来已久, 最早的网络舆情监测手段也是基于传统的手工模式。通过雇佣大量工作人员对指定的监测页面进行监测, 使用人工方式, 对某些重点监测词汇进行频率统计来寻找舆情动向。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传统的方式已经落伍, 要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 就必然要依托于一个功能强大的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进行。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 国内外已有一系列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这些系统通常是依托于政府部门、学术机构以及企业媒体建设的, 分别基于不同的需求 (行政决策的、学术研究的、商业开发的) , 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

最早的相关研究始于TDT (Topic Detection and Tracking) 项目[2], 它是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主导的, 旨在从新闻网页中找到未知话题并对话题进行追踪。该项目历经多年发展演变, 其核心研究内容分为报道切分、话题追踪、话题监测、首次话题报告以及关联监测这5个方面的内容[3]。

在我国, 由于中西文在文本挖掘、分词方面的巨大差异, 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差异, 基于汉语的网络舆情监测研究起步较晚[4]。目前, 学院型的舆情研究机构主要有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等[5]。

3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框架

从过程上看, 网络舆情监测的本质是从网络上获取数据、分析数据以及按用户需求呈现分析结果的过程, 因此在系统实现时, 从数据流向的角度, 可以把一个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划分为数据获取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以及结果呈现模块, 整个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3.1 数据获取模块

数据获取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全天候的、自动的从整个网络上, 或者某些特定网络上获取进行舆情分析的原始数据。在自动获取数据的过程中, 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 是获取的相关舆情数据相对于整个数据的覆盖率的要求, 即要尽可能地获取尽量全面的原始数据;另一方面, 则是对数据准确率的要求, 即所需数据要尽可能贴近用户关心的舆情热点。只有在覆盖率和准确率全部达标的情况下, 才能更好地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预测。目前, 常见的数据获取方式有两种:

(1) 网络爬虫方式。互联网的一项基本协议是HTML协议, 基于该协议, 网络中大量资源以统一资源定位符 (URL) 相互联系,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网络爬虫从一个预先定义好的URL列表开始, 依次访问该列表上的所有页面进行数据抓取, 并分析当前访问页面中的其他URL, 选择符合要求的URL加入待访问队列, 试图以深度或者广度的方式对限定范围的网络进行遍历式的访问, 以获取该网络的所有信息。

(2) 元搜索采集技术。搜索引擎是大多数网民访问网络的入口, 目前有众多的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 其检索过程有不同的侧重方向, 检索结果也各不相同。可以在若干不同的搜索引擎上部署元搜索引擎, 通过对下层引擎的调用返回多个搜索结果, 并基于一定的算法对不同结果进行选择。使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获取的覆盖率和准确率, 且系统构建较为简单。

3.2 数据预处理模块

Web页面的数据有其自身特点, 它是一种半结构化的数据, 整个数据包括内容和描述两个部分, 且两者混杂在一起。直接通过数据获取模块抓取的页面内容复杂, 存在大量噪音, 文本内容非结构化, 无法直接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工作, 对这些原始页面必须进行一次数据预处理。预处理的过程大体上分为两步:

(1) 进行网页内容提取。将用户关心的内容 (例如新闻的内容、对主题的讨论等) 从噪音 (如页面上的广告、导航以及其他超链接) 中找出。将页面转化为一个HTML标签树, 根据已有知识建立提取规则, 最后依据规则对页面内容进行提取。如何建立一个合适的规则是提取工作的核心, 可以针对某类特定的网站建立专属规则, 也可以针对一般页面的结构特点建立一些通用规则。

(2) 进行中文文本分词。自然语言中, 词是最小的独立活动的语言成分。要对页面提取获得的非结构化连续文本进行处理, 首要的工作就是对其进行分词。分词是将输入的一段文本分解为符合逻辑的一组单词的过程, 例如输入“羽毛球拍”时, 依照某种分词算法就可以初步将其分解为羽毛、羽毛球、球拍3个单词。

最简单的分词算法以词典为基础, 通过对字符串匹配完成初步工作, 之后辅以少量词法、语法和语义规则;另一种思路是基于统计进行分词, 统计文本中相邻字同时出现的频率, 频率越高就越可能构成一个词;还有一些基于规则的分词算法, 通过模拟人对句子的理解过程, 对当前句子的语法、句法、词法进行分析推理, 能够自动补全未登录词条。

3.3 数据分析模块

数据分析模块是整个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智能核心, 在本质上是一个数据挖掘的过程。它负责将前期获得的网页内容进行深度挖掘, 发现新的舆情热点, 并对原有的舆情趋势进行分析。一个典型的系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 主题聚类。聚类可以很直观地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新的主题。将处理过后的网页内容归一化到某个特征空间中, 在这个特征空间中以某种方式, 将特征接近的页面内容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相应类别的聚类中心就可以认为是新的主题。

(2) 热点发现。在当今网络时代, 每天产生的舆情主题众多, 其中有些主题能够迅速成为当下的舆情热点, 舆情监测系统需要将这些舆情热点从众多主题中筛选出来, 推送给舆情分析人员。筛选的时候应该注意“热点”一词不同方面的含义, 最直观的含义就是某主题在某段时间内出现的频次;再有一方面的含义就是某主题除频次以外的权重, 例如该主题来源页面的影响力、该主题的发展速度等。

(3) 话题追踪。网络话题的生命周期从最初的事件主题开始,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演化成为舆情热点, 又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变化逐渐热度降低, 最后消散。还有, 在这个过程中话题的变异分支过程, 都是在基于网络舆情进行决策分析时可以纳入考虑的影响因素。在分析大量话题生命周期后, 可以从中总结一定的规律, 对当前某话题的下个阶段进行一定的预测。

(4) 情感识别。网络话题除了对某个发生事件的客观描述外, 还有一定的情感倾向, 尤其是在网民对该话题的回复中, 这种情感倾向会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从整体上看, 这种情感倾向会分为赞成、反对以及中立这3种大的方向。将人们对某个舆情热点的情感倾向进行直观体现, 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分析决策。这种分析不光要对舆情的当前状态进行情感识别, 还要对该话题的发展过程中某个阶段的情感同时进行分析, 以掌握舆论对该话题情感倾向的变化过程。

3.4 结果呈现模块

网络舆情分析的目的是为相关的决策提供支撑依据, 其分析结果需要简单直观地提供给决策分析人员, 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个结果进行二次挖掘。这就需要结果呈现模块能够动态图形化地展示分析结果, 并对某些舆情热点、舆情的重大拐点进行主动推送警告。根据一般化的网络舆情分析需求, 必须实现的功能有:

(1) 针对所有主题的查询。

(2) 新主题的推送。

(3) 舆情热点、拐点的警告。

(4) 舆情发展态势图。

4 总结展望

总的来说, 一个舆情监测系统, 无论具体实现细节上有多大差异, 其运转流程总是按照数据获取、预处理、数据分析、结果呈现这4个步骤进行。在革命性技术手段出现之前, 要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就需要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在数据采集部分, 需要扩充监控网页的类型, 如加入论坛、社区网页的搜集, 或采用多种形式搜集策略相结合的方式, 如聚焦爬虫、网站监控等策略, 收集最广泛专业的舆情基础数据;另一方面在舆情的智能分析决策方面, 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为基础, 融入包括智能检索、自动摘要、热点事件自动发现、热点词发现等高级需求, 对舆情报警以及统计报表等功能进行扩展。

摘要:在网络时代, 互联网舆情迅速形成并发展, 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是信息时代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研究了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 提出了一个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的框架, 该框架将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分为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以及结果呈现模块, 并对每个模块的功能以及实现时所需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舆情监测,网络爬虫,中文分词,文本聚类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4-07-21) [2014-11-16].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P020140721507223212132.pdf.

[2]L S Al Sumait.Online Topic Detection, Tracking and Significance Ranking Using Generative Topic Models[D].Fairfax, VA:Georage Mason University, 2009.

[3]王旭.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中聚焦爬虫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11.

[4]毛立鹏.互联网舆情监控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网络舆情监测制度初探 篇3

[关键词] 社会舆情;网络舆情;舆情监测制度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15-1

一、舆情对司法的影响

首先,通过下面一组案例了解社会舆论,尤其是社会舆情对司法的影响:

(一)泸州二奶继承案:2001年,黄某立遗嘱将财产遗留给情人张学英,并进行了公证。黄去世后,其妻拒绝将其遗产交付张。张遂提起诉讼,引起许多媒体的关注,更引发了法律界的争论,网络上舆论纷纷,给审判机关带来了很大压力。法院判定遗嘱无效。二审维持原判。

(二)李思怡案:2003年6月4日,长年吸毒的成都妇女李桂芳因偷盗被抓,后被送去强制戒毒。李桂芳被抓后,曾多次极力哀求抓她的人去救出被关在屋里的无人陪伴的女儿李思怡,但都遭到拒绝,最后只是简单的通过电话进行联系,在戒毒所里求助时同样没有给予答复,其家人及邻居也都未接到通知,导致其3岁幼女李思怡被困家中活活饿死,直到6月21日才被发现。四川媒体记者在网络发文,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案,涉案民警被以涉嫌玩忽职守罪提起公诉。8月19日,成都市新都区法院对原金堂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副所长王新和民警黄小兵公开宣判,以玩忽职守罪分别判处王新和黄小兵有期徒刑三年和两年。

(三)河南“喝水门”案:2010年2月18日,河南省鲁山县一名叫王亚辉的男青年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带走,3天后其亲属被告知,王亚辉已在看守所内死亡。亲属查看尸体后,发现死者身上有多处伤痕。对此,当地警方解释,犯罪嫌疑人是在提审时喝开水突然发病死亡。当地警方“喝开水死亡”的说法一经报道,立刻引起广泛关注,“喝开水”一词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同时,不少网友也发出检察机关能否查明事件真相、能否依法公正处理的质疑。河南省检察院监测到鲁山县“喝水门”事件的舆情信息后,指示平顶山市检察院介入,迅速查明了4名公安人员的刑讯逼供行为,4名涉案人员被依法批准逮捕。至此,这起网络舆论事件才渐渐平息。

以上几个案例,都可以看出社会舆论监督特别是网络舆情对案件审判产生影响,包括积极影响(李思怡案),也包括消极影响(泸州遗产案);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司法机关的舆情监测与相应的举措也对案件结果起到重要影响。那么,到底什么是网络舆情、舆情监测,后者对前者有什么影响,又应该怎么去完善,笔者将在本文提出一些个人想法。

二、网络舆情概述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王来华研究员在国内最早对舆情进行系统性定义,其研究认为“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二)网络舆情的特点。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1、直接性,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2、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3、偏差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

三、舆情监测制度概述

(一)舆情监测制度的概念。舆情监测,是通过对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的一种监视和预测行为。

(二)舆情监测制度建立保障。网络舆情监测体系的建立主要依靠两方面保障:一是人力、资金等物质方面的保障,二是计算机软件系统等技术方面的保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舆情监测和舆情分析有必要通过与之相匹配的科技手段来进行。

四、舆情监测制度建议

(一)加强对各类网络论坛,尤其是市县级论坛的舆情监测。加强地方网络舆情监测,应建立以当地新闻媒体和网络论坛为先锋、以政府和事业单位为后盾、以同级司法网站为互访对象的舆情监测网,搭建夯实的技术平台,对网络不良信息严格管理和控制。

(二)加强全国性、主流论坛和主流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引导。全国性、主流论坛往往是舆情热点事件的“孵化器”,同样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这类主流论坛和网络媒体通常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影响力,可以与传统新闻媒体一样通过“议题设置”把网民的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

(三)加快司法部门对涉法网络舆情的应变速度。畅通网络与司法部门的舆情沟通渠道,确保司法部门能在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作出正确决策。司法部门应拓展自己的网络传播阵地,创办好法院网站,对题材敏感、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在充分策划后及时公布结果。这是平衡网络舆情与司法审判关系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网络舆情热点面对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2]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3]杨兴坤.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4]唐钧.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突发事件处置、媒体舆情应对和信任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评价标准 篇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增长,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及其服务市场也迅速地发展起来,保守地估计,在中国大陆地区这个市场的总量已经逼近10亿元人民币规模。

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的公司:第一类是拥有网络信息搜索或(中文)文字信息处理等相关技术的软件公司;第二类是公关、广告公司,这类公司是在传统媒体监测业务基础上发展出网络新媒体监测业务;第三类是网络营销服务公司,近几年这类公司增长迅猛,网络社会化媒体的飞速发展是其发展的催化剂;第四类是依托传统媒体延伸出的增值服务。随着网络的发展,不少传统媒体也开始“触网”,并逐步发展出针对网络媒体的新业务,而网络舆情监测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例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除了以上四类公司之外,还有一类进行网络舆情监测业务的参与者,他们是主管部门或行业机构所属的网络舆情监测机构,但严格意义上讲,此类机构和参与完全市场竞争的公司是不同的,因此,单独另归为一类。

社会化网络媒体的兴起,正在改变传统的信息传播机制。网络传播具有匿名性、速度快、范围大、持续力强、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效果可测量等特点。一条负面信息从出现到形成舆论热点的周期,从原来的24小时(传统新闻媒体比较典型的更新周期)缩短到现在的4小时(微博热点话题达到第一个传播峰值比较典型的时间周期)。如果不能在这4小时内做出解释、反馈、制定应对策略,就可能出现舆论一边倒的局面,甚至可能发生极具品牌杀伤力的公共危机。由此,也就有了网络舆情监测响应“黄金4小时”的说法。

做出及时、准确应对的前提是,要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网络舆情的内容、发生源、关键传播途径等相关信息数据。由此,对于网络舆情监测软件的性能提出相应要求。

如何来评价网络舆情监测软件(系统)的性能呢?个人认为主要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

评价标准之一:对网络内容监测的准确性。

对于内容的判断是一个关键技术,目前的监测系统还不能做到对内容信息的完全自动判断和处理,在不能保证内容识别百分之百准确率的情况下,往往需要对监测分析的中间产物或不能识别的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人工校验和清洗。

中文信息在处理上具有一定特殊性和技术难点。英文每个单词之间用空格或标点符号进行分隔,与英文不同,中文字之间没有空格,由字组成词存在多种可能情况,中文分词是识别的一个难点。

分词难点:一是分词的歧义识别,歧义是指同样的一句话,可能有两种或者更多的切分方法。主要有“交叉歧义”、“组合歧义”、“真歧义”(相关定义参见附录)三类情形。“真歧义”必须要联系上下文才能够确定在文中的具体涵义;二是新词识别,随着时代的发展,中文新词不断涌现,如果没有被收录而要进行自动识别是非常困难的。与之相似的还有专业术语、名称(包括,人名、商标、简称、机构名、缩略语等)等的识别问题。新词识别准确率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分词系统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分词基础上,中文内容监测还需要对信息自动进行聚类、情感分析、提取摘要,特别是自动根据上下文内容判断情感倾向与危机度、区分正负面。而这正是网络舆情监测的核心工作之一。

为了提高内容识别的准确性,大部分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采取了专业化发展的策略,通过面向特定领域的知识、经验和基础数据的积累与不断更新,逐步建立起舆情监测系统在特定领域内的服务特长和功能优势。由此,也就有了舆情监测服务市场的细分化,有的专注于民生与社会动向、有的专注于消费品牌、有的专注于特定行业„„

也有一些监测系统提供全方位的监测服务,这些系统有较好的业务包容性,能够满足网络舆情监测的主要需求,或者能够根据客户需要做到定制化的服务,这类系统通常都会针对新客户有一个系统部署阶段,在部署过程中完成一些定制化的工作。

“专用型系统”与“通用型系统”各有特色,客户在选择时主要评估是否能够充分满足自身需求,同时拥有较好的性价比。两类系统相比较,我个人更看好“专用型系统”未来的发展。主要根据是,网络媒体和内容形式的发展非常迅速,一个好的舆情监测系统必须有一个持续而专业化的服务保障体系为支撑,而“专用型系统”在此方面会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另外,“专用型系统”还可以根据特定行业或其他特定领域的特殊需求事先预置一些特色功能,如果设计得当,这些功能会对目标客户有很大帮助和价值,也会成为营销中的主要卖点之一。

准确性方面不同系统的表现差异很大。从市场反馈的情况看,在商用领域,需要分行业进行监测服务的业务积累,在某个行业或细分领域有的系统监测得好、有的系统就不行;同样,在政府管理服务领域,也有数个细分领域,不同系统的表现也是参差不齐。

评价标准之二:网络内容监测时效性。

时效性的高低与软硬件技术和运营设备资源都有密切关系,其中涉及到的专业技术不是本文关注的范畴。这里要指出的是,时效性与前面提到的准确性是紧密相关的。如果系统对内容的判断准确性高,需要的人工干预就少(当然,理想状态是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监测信息处理的时滞就少,监测的时效性自然就会有保障。如果系统需要一定的人工干预,通常情况下,会平均滞后0.5~3天左右。这个时间已经远远超出了前文提到的网络舆情监测及响应“黄金4小时”周期。如果系统的时效性低,就不能对网络突发舆情进行及时监测和应急处理,而这对危机公关服务是非常关键的。

有一些监测系统的结果是依赖于baidu、google等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进行再分析(所谓的元数据抓取),而这些大型搜索引擎的数据抓取更新是有自己的特定规律和周期。对于排名靠后的网站,搜索引擎爬虫软件会隔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会光顾一次。这种情况下,时效性自然不会有保障。

当然,对于时效性,不同的客户会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客户会要求做到“实时监测”,例如提供危机公关服务的公关公司、广告公司和一些关注于民生与社会动向的机构等;也有的客户对时效性要求不是这么高,例如对品牌价值进行评估的服务需求,对特定事件做事后评估的服务需求等等。

通常情况下,时效性高低是网络舆情检测系统定价的一个重要基础,从节约经费的角度出发,客户还是应当选择满足自身业务时效性需求前提下性价比较高的系统和服务,不一定非要求做到“实时监测”。

评价标准之三:网络内容监测全面性。

网络内容监测全面性的概念很好理解,就是系统所监测网站的类别及总量。通常情况下,监测系统不会做全网监测,先不说技术上的困难,仅在运营费用和投入上就是中小规模公司难以承受的。性能优越的监测系统会有选择地进行网络监测,客户关注领域的相关网站、排名靠前的大网站、热点网站是监测的主要对象。

绝大多数号称能够做到“全网监测”的系统都是依赖对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进行再分析——元数据抓取。前文已经指出,这种方式可以达到了大覆盖,但牺牲了时效性。

不过在全面性方面也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处理,一些主要的内容服务网站、社会化网络媒体和电商网站对于爬虫软件已经做了限制。限制的原因有所不同,内容服务网站、社会化网络媒体(SNS网站、微博等)主要是出于对信息及用户数据的保护和主管部门的特定要求,电商网站(自主平台类)主要为了防范网络商品比价。

综合地看,相对于“准确性”与“时效性”而言“全面性”问题更容易解决,技术因素是一方面,通过加大服务器和带宽等运营资源的投入也能够取得显著地改善。

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及其服务市场的发展趋势

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及其服务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个人观点在今后5年内这个市场都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年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

我很赞同计世资讯研究(CCW Research)的观点——“舆情监测分析软件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行业化与服务化”。行业化主要是指软件及服务要与各行业的特点紧密结合,服务化是指舆情监测软件将采用软件运营服务SaaS模式,舆情监测运营服务将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在降低投入门槛的同时将受到更多客户的青睐。

目前,市场格局还很分散,还没有上规模的运营服务商,这是一个市场空白。近几年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创造新的发展机会,在通过云计算大幅度提升软件系统效能和服务品质的同时,也有利于催生在这个细分领域内上规模的运营服务提供商。

从服务对象角度看,专业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及服务公司主要服务于政府部门、专业服务公司(主要是,公共公司、广告公司、网络营销服务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然而,随着互联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快速渗透和融合,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认识到了网络营销、网络舆情的重要性,他们中的一小部分已经开始尝试使用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及服务。虽然他们在客户市场中目前所占的比重还不到10%,但是到2018年很有可能占到30%以上的比重。从商业服务角度,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及服务与网络营销服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能够提供品牌监测的软件系统,如果能够把营销评估(营销决策支持)和营销管理工具结合起来,把系统服务延伸到营销管理与营销作业流程中,将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力。在这方面市场参与者还较少,做得好的系统很少,未来应该有不错的发展空间。(陈兴跃)附录:

中文分词的歧义类型

(此附录的相关内容来自互联网)

歧义是指同样的一句话,可能有两种或者更多的切分方法。例如:“表面的”,因为“表面”和“面的”都是词,那么这个短语就可以分成“表面▁的”和“表面的”。这种称为交叉歧义。像这种交叉歧义十分常见,前面举的“和服”的例子,其实就是因为交叉歧义引起的错误。“化妆和服装”可以分成“化妆▁和服装”或者“化妆▁和服▁装”。由于没有人的知识去理解,计算机很难知道到底哪个方案正确。

交叉歧义相对组合歧义来说是还算比较容易处理,组合歧义就必需根据整个句子来判断了。例如,在句子“这个门把手坏了”中,“把手”是个词,但在句子“请把手拿开”中,“把手”就不是一个词;在句子“将军任命了一名中将”中,“中将”是个词,但在句子“产量三年中将增长两倍”中,“中将”就不再是词。这些词计算机又如何去识别?

网络舆情监测到底有何用 篇5

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监测到底有何用?

在销售网络舆情监测产品与服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客户对网络舆情工作的认识存在错误认识,这些错误认识增加了客户单位爆发舆情危机的风险,错误的认识很可能使用户的舆情工作陷入被动,埋下危机的种子,以下列出几个本人在销售过程中,经常听客户谈到的针对舆情工作的错误认识,并附以我的看法,希望能对大家的舆情工作起到一点帮助。误区

一、将舆情监测理解成上网行为管理

有一次与某客户交流,领导说:“我们部门没有什么舆情,因为我们所有的教师用的电脑能上什么网站,不能上什么网站,都让我管理起来了,不该上的网站,我们就不让他们上,所以我们没有舆情”。

其实这个逻辑完全是掩耳盗铃,首先这位领导认为舆情是靠堵的,这种认识从根本上就错了。现在人们上网的方式越来越丰富,已经不仅限于单位的电脑上网,家里的电脑可以上网,手机现在也都可以上网,总不能把所有的个人上网设备也限制了吧,所以在上网设备上通过技术手段限制舆情危机的上传显然是行不通的。只要他想法,怎么都是能发上的,所以光靠堵的办法是不行的。

另外,这位领导错误的认为,舆情只是本单位或本体系内的人员上网发布的,其实大多数情况下,舆情都是外部人员发布的,而你几乎不太容易知道他们是谁,来自哪里,所以舆情监测系统并不是对内的上网行为管理,也不是内部的信息泄露监测,舆情监测系统的监测对象是全网,而不仅仅是某个内部网络。

(由捷讯安网络舆情监测云平台提供)误区

二、认为依靠人工和搜索引擎就可以胜任舆情监测工作

现在舆情监测对很多单位来讲并不陌生,很多单位都设立了专员负责网络舆情采集工作。但是由于没有使用专业的舆情工具,他们只能使用人工的方式,依靠传统搜索引擎来完成这项工作,并且还要根据手工搜索出来的结果自己编写舆情报告,这个效率其实是很低的。

例如,我见过某个单位就采用这种方式搜集网络舆情信息,这种方式他们每周只能做出一份舆情报告,再打印出来报送给各个领导,当领导看到舆情报告了解某个事件时,最快已经是一周前发生的事情了。试想一下,一周的时间,如果是重大舆情事件,这个信息会被多少媒体转载、被回复多少次、被浏览多少次,如果是个大事,一周后再想处理还来得及吗?并且舆情事件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处理起来成本是相对较低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转载、回复、曝光的次数增多,处理的成本就会成几何级上升,最后形成舆情危机导致失控。

舆情监测系统可以按照用户的业务,24小时不停的测本单位所关注领域的事件,并且支持针对重点网站定向监测,当这些网站出现事先预置好的事件关键词时,系统可以自动采集、预警、并形成舆情报告,这一切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人即使再努力,也是会有失误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即使全天满负荷操作也监测不了几个网站,而且人员会有工作时间、节假日的限制,而换成大连西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舆情监测系统,这个工作就会是24小时全天候、全网而不限于某个网站、发现问题通过舆情通手机APP、短信、邮件自动提醒,效率相对于人工肯定是提高好几个层级。所以舆情工作要想做得好,光靠人工,没有好的工具是万万不行的。

(由捷讯安网络舆情监测云平台提供)误区

三、认为我们没有舆情

某地产集团的一个大型商场项目即将启动,说我们项目是刚刚启动,所以之前网络上也不可能有什么负面信息,所以我们不需要舆情监测。其实这也是一个错误的理解,因为舆情监测不是为了把以前已经有的舆情信息给找出来,而是为了以后一旦出现舆情信息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知道。一个项目刚刚启动,肯定免不了要各种新闻报道,有报道自然就会引起讨论,现在几乎现实世界的每一个事,都会在互联网上留下一个对应的印记,只是你不知道什么时间它会出现,在哪出现,以及由谁发布而已。所以自己会不会产生舆情,自己并没有多少发言权,只要这件事在现实世界存在的,只要还有互联网,都是有可能形成舆情事件的。误区

四、认为舆情监测和删帖是一回事

很多人第一次听我介绍舆情监测系统之后,都会问我一个问题,就是发现之后能删吗?不能删除我光发现有什么用?

舆情监测解决的问题是第一时间发现,为后续的处理争取时间。其实跟删帖关系不大,现在很多用户默认处理舆情的方法就是删帖,表面上看帖子是删了,但实际上这个事你并没有解决,明天再一看,又有人发了更多,所以单纯的依靠删帖,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试想一下,如果你在微博上发了一条消息,第二天早晨一看被删掉了,那你会怎么想,有的人反而就会发的更积极,就变成不光微博上发、论坛上我也发、贴吧博客微信都可以发,事情反而会变得更复杂。处理舆情根本的方法还是及早发现,有效疏导。当发现舆情之后,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发声,接入事件,联络当事人,解决问题,如果发现是谣言,则要第一时间辟谣,这样就会打消公众的疑虑,防止猜来猜去、越描越黑。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做到第一时间发现,也就是舆情监测的意义。误区

五、认为上完舆情监测是给自己没事找事 有的人认为,我不去监测,不发现反而没事,一旦开展舆情监测了,自然就会监测出很多问题,发现了问题又要去处理,这不是给自己找事情干么?

首先有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舆情信息,不管你看得到还是看不到,它就在那里,网民还是该评的评,该转的转,并不是说你不去看,它就不存在了,往往有时候,舆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舆情爆发了你还不知道,这才是最要命的。

(由捷讯安网络舆情监测云平台提供)

其次用了舆情监测系统不但不会增加用户的工作量,反而还能帮助用户节省时间,提升工作效率。现在很多政府单位甚至是企业单位,都将舆情监测工作列为日常性工作之一,区级以上政府单位基本上都设立了专门的网络舆情监测专员,舆情专员的工作至少要每周出一到两篇的舆情简报供领导参考,在没有舆情监测系统之前,这些都是人工操作的。有了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之后像出报告这样的工作,就可以由系统自动来完成了,做到每天一报告也都不成问题,这样领导拿到的舆情报告,就不再是过期的舆情了,而是当下正在发生的。

同时,舆情监测系统还可以与舆情通手机相连接,领导手握舆情通PAD,随时发现自己单位、领导个人的网络舆情信息,同时不光针对网页,包括四大微博平台、论坛、跟帖等传统搜索引擎抓不到的地方,舆情通也能做到即时监测。领导再也不用被动的等待舆情报告了,所以舆情监测不但不会增加各单位的工作量,反而还能减轻舆情工作的压力,最主要的是得用对方法,选对工具。

误区

六、认为买个软件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我们遇到很多单位,都有这种想法,认为舆情监测软件是万能的,其实舆情软件只是一个工具,再高科技的工具也需要会用它的人,才能发挥工具的价值。

某单位宣传部门花大价钱买了一套某品牌舆情监测软件,由于没有本地化的服务,导致后续工作跟不上,软件没有用起来,因为舆情厂商在本地没有服务机构。舆情系统不是一次调整好就可以一直自动运行的,因为网络的环境是不断变化得,每天都有新网站诞生,也有网站关闭,今年流行QQ、明年流行微博、后年又都玩微信了,网络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也要求所使用的工具舆情监测系统也要适应互联网环境的变化,同时我们的语言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互联网上经常会有新词汇产生,或者是老词汇又赋予了新的含义,例如“躲猫猫”。

还有我们关注的事情也是不断变化和产生的,例如某个地产集团可能一年有多个项目开盘,每加一个项目,就需要针对舆情系统进行相应的部署和设置,但往往用户没有厂商的支持,是无法及时针对这些变化做出快速的响应的,所以做好舆情监测,不但要有一个好用的舆情监测系统,响应的配套服务也很重要,不然很容易出现钱没少花,事没干好的情况,造成浪费。

廉政自律的网络舆情监测(定稿) 篇6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以及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防治腐败。这标志着党中央、中纪委已将“制度+科技”手段防治腐败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加以推进和落实。尤其是在中纪委印发《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全面收集廉政风险信息,加快预防腐败信息分析和预警系统研发,定期进行分析、研判和评估,对可能引发腐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风险预警,综合运用风险提示、诫勉谈话、责令纠错等处置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及时化解廉政风险。”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湖南省友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捷讯安网络舆情监测云平台》受到多方关注,原因是它成为一种新兴的把廉政自律落到实处的技术手段,是“制度+科技”的廉政建设典范。该系统利用先进的智能计算、网络安全、数据挖掘和海量信息处理等技术,向政府、事业单位提供与廉政自律方面相关舆信息服务,建立廉政网络舆情监测、预警、评估、公关四项工作机制,帮助领导和舆情工作部门及时掌握舆情动向,提供信息参考和决策支持。

《捷讯安网络舆情监测云平台》具有以下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1、创新性提出了廉政自律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技术应用

根据中国互联2014年的调查报告表明成网络舆情呈现三个特点:(1)事件主要涉及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公共道德伸张等一系列重大社会公共问题,往往反映的是负面信息;(2)事件与政府直接相关的占75%以上,其中负面事件占政府事件总数的93%以上,说明当前受大众最为关注的热点事件往往反映的是政府的负面信息;(3)相关的各级政府部门在对前述很多的事件进行干预时却存在滞后、被动乃至错误百出的情况,折射出目前各级政府薄弱的网络舆情监测和处理能力。因此,网络舆情已经越来越成为政府各部门关注的焦点,舆情监测系统也成为政府及时了解社情民意、跟踪热点事件、主导网络舆情的有效工具。

该网络监测平台创新性地提出了律政自律的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技术应用,不但为政府、事业单位等提供了及时了解社情民意、跟踪热点事件、主导网络舆情的有效工具,而且对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起到了促进作用。从而变被动为主动,维护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

2、通过Web 挖掘技术挖掘并分析舆情数据

Web 挖掘就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万维网中自动发现和抽取有用的信息,web挖掘的理论和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捷讯安网络舆情监测云平台利用聚集、关联规则、分类规则和回归等四种高效的智能算法来对后台的互联网舆情海量数据的挖掘、分析。

3、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舆情数据分析和安全报警

要对舆情数据进行安全报警,就要应用人工智能、语义处理、模型识别、优化计算等手段来对其行为进行识别。通过利用人工智能中著名的不确定性处理模型——MYCIN模型理论建立的一个智能化、集成化、协调化的专家系统,从而实现内容识别、分析统计和安全报警;而其它的舆情监控应用系统内容上基本都是针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网络舆情挖掘与分析,并且缺乏一种有效的安全等级评估和预警机制。

4、舆情智能监测正式踏入了“双微时代”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研究 篇7

互联网技术带给传播介质的冲击和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其交互性与及时性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见, 因而被称为“第四媒体”。在缺乏针对性监测与管控的情况下, 网络负面信息快速传播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对国家的稳定、社会的舆论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这就使得面向网络的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变得极其迫切。

目前, 我国大约有6亿多网民, 其中青年网民的占比增长迅速。根据官方数据, 20~29岁年龄段网民比例是30.7%[1]。2013年的数据则显示, 网民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高校学生约1.19亿人, 占学生网民的75.31%”[2]。相较于其他网民而言, 高校在校生是对社会生活领域各类信息最为敏感的一群, 他们既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 又具有激进的批判精神;既具有独特的思维优势, 又具有典型的心理脆性。面对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 网络的介入既以其开放性、多元性为大学生使命感、责任感、批判精神向社会领域的延展提供了实践平台, 同时也以其虚拟性、隐匿性为大学生心理脆性的非理性爆发创设了空间。

网络舆情的兴起, 对高校的日常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 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 加强校园网的管理, 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3]。不过网络舆情并非洪水猛兽, 其兴起亦是一种契机。“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4]”“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 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5]”可见在战略层面已有双向部署, 那么如何有序加以实施就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研究唤起的必然理由。

2.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面临的“三个困局”

高校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子系统, 其舆情的酝酿、发展、高涨、回落、反馈, 每一个阶段的演进都伴随着“示范性”的勾连效应, 时刻经受着“网络言论自由与公民权利、公共管理”冲突的拷问。一方面, 高校力图借助网络监管将校园舆论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另一方面, 可应用的管理资源与管理手段权限, 在确有必要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监管的情况下, 科学界定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管理的限度, 是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工作需首要破解的认知困局。

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效果显著与否则取决于管理体系是否完善有效。美国学者费姆·邦茨认为:“有效的传播不仅能减轻危机, 还能给组织带来比危机发生之前更为正面的声誉, 而低劣的危机处理则会损伤组织的可信度、公众的信心和组织多年建立起来的信誉”[6]。纵观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舆情监管, 大多采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行政命令、政治动员等形式, 这种工作模式由于内部信息传递渠道狭窄单一, 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时很难快速显效, 只能扮演“围、堵、截”亡羊补牢的角色, 十分被动。缺失科学有序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应对体系是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亟待破解的机制困局。

显效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体系建设要有合乎信息传播规律与认知规律的设计思路, 更要有必要的投入, 譬如包括人员的投入, 设施的投入。

从前者的角度来说, 受限于编制, 多数高校的舆情监测依靠少数的网络管理员来完成, 他们日常工作本已庞杂繁琐, 更难以抽出精力做常态化监测。从后者的角度来说, 虽然国内已有信息技术公司推出了适用于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分析的应用系统, 可以进行专业化、即时性的网络舆情信息收集、预警和处理等工作, 但由于其购置成本及后期维护费用较高, 大部分高校会因经费紧张而放弃硬件投入与配备。人员缺失与硬件设施费用高昂是高校亟待破解的成本困局。

3.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危机管理困局的破解

网络舆情事件的发酵升级代表着公共管理危机的涌现。在管理学领域里, 危机管理也被称为危机沟通管理。由此, 破解认知困局, 把握高校舆情监测管理的合理“限度”, 亦应以沟通管理为抓手, 与诉求对象进行多渠道沟通。“围、堵、截”是一种监管方法, 但常态化的监管并非拘泥于“堵”“疏”与“导”也是一种监管。相较于传统的管控思路, 这种以疏代堵, 事前介入的工作思路更好地拿捏住了网络言论自由与公民权利、公共管理之间的“度”, 使监管手段与监管效用在动态中达到理想的平衡。

张弛有度, 动态平衡的管控思路需要有对应的体制机制设计来加以保障实施。具体地说, 就是要遵循网络舆情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分别针对舆情发生、发酵、发展、高涨、回落、反馈阶段的信息传播特点, 构建“预警—引导—应急—重塑”四级联动的舆情预警及紧急处理机制。在舆情发生、发酵期, 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敏感源的解析与筛除, 做出预见性的舆情预警;在舆情发展期, 通过主动性的信息发布与释疑, 进行集中的舆情引导, 为远期的舆情重塑创设有利环境;在舆情应急期, 针对已触发的恶性事件, 启动网上和网下联动机制, 捕获并整合关键信息, 为决策提供依据。在舆情回落期、反馈期, 积极进行舆情重塑, 消解衍生谣言触发新的网络舆情的风险。

舆情预警与危机管理机制的启动与常态化运行离不开必要的硬件投入与人力配套。在硬件投入方面, 基于财力困难的现实, 可试行校园网络平台与政府舆情监控分析应用系统端口的加密对接, 或通过购买企业服务的方式予以解决, 抑或由主管部门牵头搭建省市范围内各高校共享的校园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分析平台, 以破解单一高校硬件投入成本过高的困局。在人力配套方面, 完善组织架构、组织机制和组织制度, 开展系统培训,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舆情工作队伍, 以适应各高校对网络监测与管控的需要。高校间亦可通过定期的交流, 推广有益经验, 使舆情管理工作有序、显效。

摘要:新媒体介质的快速普及, 使得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 相关研究亦成为舆情领域的新课题。在战略层面, 国家就高校网络舆情建设做了核心部署, 在实践层面, 面临“三大困局”:即监管之“度”的认知困局;舆情监测预警体系缺失的机制困局;人员与技术设施稀缺的成本困局。动态平衡的管控思路、显效的舆情监管体系、多渠道的资源盘活是应对困局的破解之策。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大学生,舆情监测,危机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t20140721_47437.htm.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4-01/16/c_126015636.htm.

[3][4][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http://www.gxgsxy.com/public/skb/zcfg/zygyszkxg wj/2014/04/29/19271114283.html.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测的研究进展 篇8

国外研究进展

“舆情”全称为“舆论情况”,是指民众对社会管理者及各类组织所持有的社会态度。这是一个中国特有的概念。在国外亦称之为“民意”、“公众意见”。“公众意见”的概念最先由法国卢梭提出,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781年《牛津英语大辞典》中。

随着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以BBS为载体的网络舆情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从研究内容的角度进行划分,国外学者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主要方面。

关于舆情主体的研究。Kesson s提出“群体极化”理论,认为作为舆情主体的全部群内成员初始意见具有分散化特征,根据群体辩论结果,群民会形成极端意见。德国思想家Habermas研究了网络民众基于论坛的行为方式,分析得出网民群体会产生同一群体同质化、不同群体异质化及群民易呈现严重的极化等现象。

关于舆情调控与管理的研究。美国研究人员Randolph提出“网络宣传就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思想,实现管控私人、群体的意见与观点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过程”。美国学者Noelle Neumann·E认为“政府使用新型的媒体方式,实现了全球市场的沟通与交流,造成了网络舆情管控的不稳定性、不合理性”。Gronlund K认为“当今社会包括很多由具有差异且互不影响的社会子单元组成的网,管理机构为保障自身利益可将他们进行统一管理”。

特定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研究。1997年,美国学者McCoy M.E Dark根据新闻修正理论分析了震惊世界的“黑色联盟事件”的危机传播过程。该事件最初并未得到主流媒体关注,而是由地方性媒体进行报道,后通过网络扩散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事件。非主流媒体及网络对该事件的扩散作用首次挑战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传统、主流媒体的权威地位。1993年,Singer和Endreny分析了15种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方式和内容,发现报道内容较少涉及突发事件预警及恢复等内容。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在国内,当网络舆情作为舆情在网络环境下的新产物进入公众视野后,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近些年,国内学者对网络舆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包括:梳理厘清网络舆情的概念及内涵、归纳辨析网络舆情主体的基本特征、总结分析网络舆情产生及其演化规律、深入剖析网络舆情传播的形态。从研究内容上来划分,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网络舆情概念内涵及学术脉络研究。在网络舆情内涵的研究中,许多学者梳理并对比分析了网络舆情、舆论、民意和网络舆论等相关概念。如刘毅(2007)在《网络舆情研究概述》一文中,从词源学的视角分析了舆情、舆论、网络舆论的异同点,并认真梳理了舆情民本思想的发展路径;姜胜洪(2009)则对舆情、民意和舆论等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它们均表达了“民众的意愿”,但舆论的政治倾向更强,舆情则是一种随意意见表述的汇集;赵路平,许鑫等(2011)认为网络舆情与公共危机传播有必然的联系,它们密不可分,在公共危机动态传播过程中常常伴有高频率的信息互动,而舆情恰恰是这种信息互动的结果,公共危机管理应该密切关注这种互动,建立科学合理的舆情研判机制。

网络舆情的特征和要素研究。作为网络舆情研究的基点,有关其特征和要素的研究几乎散布于所有的相关研究论著中,比较典型的有《网民的网络舆情主体特征研究》(毕宏音,2008)、《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刘毅,2007)、《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曹劲松,2009)、《2007年BBS跟贴凸显六大网络舆情特点》(李野,2008)等。其中,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网络舆情作为一种特殊舆情形式,具有一般社会舆情的组成要素,如主体、客体等,同时网络赋予了其新的特点,如丰富性、多元性、愤青化等。

网络舆情的形成、演变规律和影响研究。中山大学周如俊认为网络舆情的形成需要外界的刺激因素,亦可称之为舆论诱因,这些诱因主要来源于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公众意见的传播与延伸以及突发事件的强烈刺激。传统舆情演变的研究分为结构流派、法则流派、程序流派三种,这三种流派的理论及方法是对网络舆情形成演变进行研究的基础。国内学者利用传统方法并结合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分析网络舆情的形成规律及演化机制,将网络舆情演化划分为舆情潜伏、舆论场形成、影响力形成和舆论消退等多个阶段或时期。如郑萍、薛冰的三阶段划分方法,他们认为网络舆情的时期可以用话题的分布情况进行划分,最开始的时候是网络舆情话题的形成并汇集,然后会出现网民广泛的争议和辩论,最后在出现意见领袖后各方意见趋同;张威认为网络舆情的阶段可以从网民参与的角度进行划分,第一阶段是“刺激信息”的出现引起网民的重视,第二阶段是舆论领袖的介入引导舆论方向,第三阶段是网民认可舆论方向并且意见趋同。

网络舆情的新兴媒介和主体研究。伴随着网络新型媒介的出现。关于博客、微博、即时通信等Web2.0新型媒介中的网络舆情应用研究成为热点。许多学者对网络舆情与Web2.0新媒介的结合状况、应用情况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新浪微博的网络舆情分析研究)x张岚岚,2011)、《浅析微博对网络舆论模式的影响》(何铭,2012)、《Web2.0时代的网络舆情应对与研判》(李新洲,2012)等。另外,对网络舆情传播主体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许多学者分析了网民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如罗娟(2011)以邓玉娇事件为例,系统剖析了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中网民的各种行为方式及相应的行为动机和影响效应。

网络舆情的管控监测研究。研究网络舆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舆情的监测和管控,以便政府能够快速、科学、合理的引导舆情发展方向,避免因网络舆情导致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从而实现研以致用。因此,对网络舆情的管控监测研究是网络舆情研究的重中之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最早出现在2006年,王丽平提出了政府进行网络宏观管控和网络立法的重要性,并建议有效的舆情管控应该从培养网络论坛的“意见领袖”和强化网络把关人意识这两方面人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吴绍忠对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网络舆情预警应分为四个等级,具体可分为11个指标,并依此构建了网络舆情预警体系。复旦大学陶建杰认为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置应具有全局观,有必要建立联动应急管理机制,主要关注监测、预警、应对等三个环节,这样才能有效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监测,从而实现管控网络舆情危机的目的。

现有研究评述及未来研究方向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网络舆情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深化与拓展,表现在:对网络舆情基本概念的界定尚未形成共识;研究层次大多数仍处于零散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讨论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视角偏重于建立预警机制的重要性、预警体系建设思路等理论性问题,有关网络舆情监测、预警与应对机制的实施细节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研究方法主要依靠理论推演的规范性研究,缺乏运用语义分析方法提出网络舆情动态监测策略方面的研究。

微博、微信等新兴社交媒體被广泛应用。据报道,2016年第二季度微博的月活跃用户为2.82亿,2016年微信的日登录用户达到5.7亿,这些新兴媒体为网络舆情传播提供了平台。合理的监测和管控这些平台,是管理网络舆情的有效方式。而国内对这两种媒体,尤其是微信对网络舆情传播影响的研究相当缺乏,未来的研究可以聚焦这两种媒体,应借助情报分析方法和理念,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从话题的趋势分析、热点话题发现及其热度评估、敏感话题发现及其影响评估等方面。定量的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动态监测机制。

上一篇:《有效研修》 学习心得(七年级上册)下一篇:(公选、公务员)领导干部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