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重要》教学反思

2024-05-25

《我很重要》教学反思(共11篇)

《我很重要》教学反思 篇1

《我很重要》一文,该文新颖独特的立意、层层推进的思路结构、欲扬先抑的笔法、情感强烈的对比和新鲜生动的修辞手法深深地吸引了我,所以决定用一课时与学生一起分享这篇美文,同时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品质,教育他们热爱生命、欣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教学中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研读:设计了“导读-速读-品读-研读-拓展-体悟-练习”这样的教学流程,层层深入地引领学生领悟作者的观点:“我很重要”,领悟毕淑敏作为一名作家的睿智心和作为医生的关怀心——她教诲我们热爱生命,热爱自己,关注每一个“我”的意义与价值。“我”是泛指,既是自我,也是他人,是每一个个体的人。结合现实生活中鲜活的实例由浅入深的引导使学生自然地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我很重要”是以对生命的珍视、对他人的关爱为出发点的。我们应时刻努力,不懈奋斗,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学生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的同时,也自然地得到了情感的陶冶、价值观的提升。

《我很重要》教学反思 篇2

我佩服作者喊出这样的口号,那是需要勇气的,因为那是一个没有“我”而只有集体、国家、阶级,只有党,只有“红太阳”的时代。敢喊出“我很重要”,冒了极大的风险。

(一)

看《我很重要》的内容,却发现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在说“我很重要”。谓予不信,请细读文本。文章共42小节,我们把它分成4大块,见下页图。

文章第一部分从反面导入,提起全文。因为过去不重视“我”,所以今天“我”要喊“我很重要”。

第二部分是说“我来到世上不容易”,不是在论证“我很重要”。一条狗,一只猫,一朵花,一棵草来到世上,也是偶然的,也是结晶,也是机遇。你敢说一只飞蛾不是“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成”?你敢说那只偷你家香油的小老鼠不是“吃进了多少谷物,饮下了多少清水才凝成”的一具美好无比的“躯体”?你敢说一片叶子,不是“亿万斯年”进化的成果?但这又与重不重要何干?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可作者说了些什么?假如我不存在了,那么父母的爱就无所“附丽”;假如我的丈夫失去了我,那他就缺少了“肋骨”;假如我的孩子没了妈,那么谁给他的伤口“包扎”;假如没了我的友情,我朋友的贺卡寄到哪?假如我不去上班,还有谁能替代咱?

总之,我是为别人而活的,对于母亲、丈夫、孩子、朋友、事业,我是那么重要。我不禁要问,假如你的父母故去了,假如你与丈夫离异了,假如你没生孩子,假如你的朋友背叛了你,假如你失去了工作能力,那么你就不重要了吗?

你的意思是不是“我的重要”是因为对母亲、丈夫、孩子、朋友和事业有价值。否则,我就不重要!所以,说到底,你还是在说:“我自己并不重要!”

(二)

我重要,不仅是因为母亲记挂,我重要不仅是因为丈夫依恋,我重要不仅是因为孩子离不开我,我重要也不仅是因为朋友的需要,我重要更不是因为事业不能没有我!

我重要就是因为我重要,我很重要就是因为我本身很重要!没有了它们,我仍然很重要!

那么,什么才是“我很重要”?

我的房子你不能强迁,因为我的财产权比国家利益更重要;我要言语,你们不能封杀,因为我的言语权比党派的权力更重要;我信仰上帝或者佛祖甚至某个人,你们不能阻止,因为我的自由比你的感受更重要;我要吃饭,我要穿衣,我要做爱,我要生育,我要工作,我要读书,我要说话,我要周游世界,你们不能干涉,更不能剥夺,因为我的生存和发展,比什么都重要!

我很重要,我应该有生存权;我很重要,我应该有言论权;我很重要,我应该有信仰权;我很重要,我应该有独立思考权。

这才是“我很重要”的真正内涵,这才是我们要争取的权利!

如果只是为母亲、为丈夫、为孩子、为朋友、为工作,那么所有这一切即使在“文革”年代也已经给过你。那时不是要你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吗?那时不是要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你还喊什么喊?

你的呐喊难道就是为了用他人淹没自我;用集体剥夺个体;用爱国牺牲爱己;用统一摧毁独立;用民族利益,代替一切?这哪里还有“我自己”,这哪里还有最重要的“我自己”?

马克思说:“将来的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

这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每个人都应该强调我自己,没有了“自己”还有什么“联合体”。而今天,我们缺少的恰恰就是“我自己”。

(三)

然而,我的思考,并没有到此为止。如果只看到“我很重要”,而没看到“我不很重要”,那还是没有看清“我自己”。须知,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并没有“我”自己。

“我”只是天地元素的一个偶然聚合;“我”的生命只是宇宙中的一瞬间;“我”的身体不过是一个臭皮囊;“我”的灵魂只不过是在这皮囊中暂时的栖息!

总之,我不过是大千世界匆匆来去的一只蝼蚁。

既然是偶然就不必太在意;既然是瞬间就不必太在意;既然是暂时的栖息就不必太在意;既然是旅客就更不必太在意!

道家说,要“破我执”“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人生如寄”。

佛祖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又如电,应作如是观。

只有看到如寄,才能淡泊人生;只有看到如梦如幻,才能超脱自己;只有看到如露如电,才能百倍珍惜!

不要把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因为“我”不很重要,名缰利锁只能让你凄迷;不要太纠缠于是是非非,因为“我”不很重要,世上的事并没有那么多的谬误真理;不要太计较那成败得失,因为“我”不很重要,那不过是一盘很快就下完的棋;不要为升降荣辱伤心哭泣,因为“我”不很重要!

中职语文《我很重要》教学浅探 篇3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中职教育    学习兴趣    职业元素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也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但在中国当前的大环境下,受儒家文化影响,职业教育还是不被社会认同的,各个地方对职业教育存在不同诟病,因而中职教育的招生状况可见一斑。中职学生无论从学习成绩上还是个人素质上比起普通高中存在不小差距,中职学生即使自身的学业成绩差,中职院校也不是个人或者是其父母理想中的学校,之所以上中职,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这就导致其本就堪忧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堪。本身学习基础差,再加上到了中职院校后基本上没有学习积极性,如果不加以教育引导,那么后果如何,就可以想象了。

中职语文第一课是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我认为把这篇文章作为中职学生入学的语文第一课很有必要,但许多教师在给中职学生讲这篇课文的时候,跟普通高中的讲解没有差别,体现不出职业院校的特色,我认为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在讲解本课时除了要讲出文章本身的哲理性外,还需要讲出职业院校的特色。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入。

一、引领学生对语文美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的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厚,要想让学生认真学习,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掘文章的美感因素,而不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枯燥乏味的字词句段篇,而忽略了美对学生的吸引。前苏联教育学家门捷列夫曾说:“语文应该让孩子们在美的空间遨游。”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其审美教育功能十分必要。

美能生乐,美能使人产生浓厚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兴趣,就会主动求知、探索、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二、引领学生对自身正确评价,培养学生的自尊与自信

教育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对于刚迈进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讲,一个是其自身在初中时期就是学习的弱势群体,学习成绩差,长期受忽视,因此,在自尊与自信方面必然有所不足。二是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薄认识,学生就感觉自己是带着父母的失望、自身的失败而来的,这使得学生感觉低人一等,在父母、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自身感觉就没有自尊,也对自己产生不信任,认为自己是失败者。长此以往,对于学生人格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讲授本课时,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对无法承载的亲情、面对友情……“我很重要”。要从心灵上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认知,相信自己,走好自己未来的人生路。

三、引领学生正视职业教育,路在脚下

学生刚刚来到中职院校,在这一刻,心中充满了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而自己的路又在何方?在这个时候,单纯靠文章的美感就有所不足了。在本文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穿插一些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国家经济转型,企业一线对于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对高技能型人才的缺口,让学生对此有了解,让学生认可职业教育,同时认识到自己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消除学生心中的迷茫,让学生深深地感觉到自己也是有未来的,自己不是没有路,而是有很多条路在自己脚下,关键看自己怎么走。从而消除学生迷茫,坚定地沿着职业教育这条路走下去。

泰戈尔写小小流萤时说:“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无论我们是谁,从事着怎样的职业,只要我们努力付出着,那么我想我们都是必不可少的,是重要的。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语文的学习,不仅限于听说读写,不仅限于考试的内容和技巧,而更多地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添加职业元素,与职业相结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语文教学,唯有如此,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参考文献:

我很重要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整体感知课文,领会文章主旨的阅读方式。

2、学生能理解“我很重要”的内涵。

3、学生能认识到生命的可贵,珍爱自己,热爱生活,树立生活的信心和责任意识。【学情分析】

中职一年级会计专业学生。该专业培养具有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和具备税务代理工作基本理论、技能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全班44名女生,通过观察少部分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好;也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缺乏自我价值感;学生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朗读及口语表达能力一般。

【教材分析】采用人教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根据单元主题意在强调学生对自我的珍视和树立对自我的信心;单元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整体感知和通过关键语句领会课文主旨的阅读方法。本文重点在于进一步巩固训练学生感知与领会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尊,自信,懂得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善于认识自我价值。在教材的处理上,既要利用教材的优势,又要补充相关的例证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教学重点】

能理解“我很重要”的内涵;能学会“感知与领会”的阅读方式。【教学难点】

学生能认识到生命的可贵,珍爱自己,热爱生活,树立生活的信心和责任意识。【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师课前准备:1下载《中国达人秀——刘伟》视频。

2、准备每人一张小卡纸。

3、多媒体投影。【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课题:5分钟

1、提问法:请问同学们觉得自己重要吗?为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有觉得自己重要的,谈出因为家庭、因为父母、因为自己是独生子女、因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未来的老婆子女等等;也有一些认为自己不重要等等。

「设计意图:设计提问,让同学们畅所欲言,放松心情,利于活动的开展。」

2、媒体展示提问导入

主持人采访物理大师丁肇中:“有人说您是一个少见的天才,您自己怎么看?”丁肇中回答:“不是。”主持人又说:“您很有天分,对不对?”丁肇中说:“不,我只是刻苦而已。” 主持人采访数学大师陈省身。主持人问:“您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您的老师?”陈省身回答:“我并没有超越他。他的数学能力绝对比我高。”

这两位名人的回答有什么共同之处? 共同点:都很谦虚

我们历来都赞颂谦虚的美德,我们也习惯了说“我不重要”,但是,现在却有一位女性勇敢地发出了“我很重要”的宣言。

认识自己首先要认识到“我很重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代女作家毕淑敏是怎么说的。「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归纳,提高思考能力,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大意:10分钟

1、默读全文,理清思路

教师:默读全文,回答作者先提出了什么观点,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思路:开篇提出“我不重要”──分析“我很重要”──鼓起信心,肯定“我很重要”。

2、找出作者每说一次“我很重要”时的心理感受,领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说出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我很重要”是文章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作者从最先的害怕说到最后的响亮说,每一次带给她的都是不同的感受和震颤,现在就请同学们找找作者每说一次“我很重要”时的心理感受。

①颈后一阵战栗──担忧(怕说)②对自己小声说──不习惯(但是我说了)③声音放大一点说──激动(我这样说了)④大声对世界宣布──勇敢(我终于说了)⑤昂头响亮地宣布──骄傲(我坦然说了)「设计意图:学生学会整体感知课文,领会文章主旨的阅读方式,为后面做铺垫。」

(三)感悟“我很重要”,理解“我很重要”的内涵:20分钟

1、学生齐读课文9-29段,找出依据,为什么作者说“我很重要” 教师:有哪些原因让作者提出并坚持“我很重要”,请大家郎读课文9-29段,用笔勾画出文章内容转换的语句,找出依据,并逐一进行概括,把握作者观点。

①“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万物之灵。(自然)②“我”是人类精神文化之火的承传者,负有不可推卸的神圣责任。(历史)③“我”是机遇的产物。(诞生)

(从“自然人”的角度,生命的不可复制和独一无二,我不可替代,我很重要)④“我”是父母浓浓慈爱与亲情的不可失却的承载。(《游子吟》)⑤“我”是相濡以沫的夫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高女人与矮丈夫)⑥“我”是替子女遮风挡雨的大伞。(地震中保护婴儿的母亲)⑦“我”是朋友不可填补的感情空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与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从“社会人”的角度,生命的承载和责任感,我不可替代,我很重要)⑧“我”是自己事业的主宰。(刘翔夺冠)

(从“个人价值”角度,珍视自己,热爱生活,实现生命的意义,我不可替代,我很重要)

2、理解“重要”的内涵和意义

教师:从以上八个方面我们已经感受到无论是从生命的独一无二还是从我们面对亲情、友情、爱情也或是对个人的事业我都是不可或缺,我很重要,那这里的重要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它与我的地位,身份有关吗?听教师朗读37-40段,找出作者对“重要”的解释。A、教师朗读37-40段

B、学生听后找出作者对“重要”解释的语句

C、明确:重要与身份,地位,财富,事业无关,它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是每个人对生命的热爱,对自我的重视。

3、引申探究,理解“我很重要”不仅是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还有责任的承载与爱的接受与付出 教师:诚然,每一个我都不可复制,“我很重要”告诉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但在生活中放弃自己生命的人比比皆是,请大家看这则材料(学生自杀的材料),从作者的八个依据中想想他们除了丢掉了自己的生命外,还丢掉了什么? A、展示当代中小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等自杀案例; B、学生看后讨论回答提问;(丢掉了责任,关爱,个人价值等等)C、播放视频:《中国达人秀刘伟》,请学生看后用一句或两句话谈出感受。(可能挑战、不放弃、坚持、吃苦等角度)。附刘伟坚强语录。

教师总结:跳跃的音符,健康的人格。27岁的残疾人刘伟,不仅是在弹奏,更是在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音乐在谱写生命的乐章:我不放弃自己,我爱自己这首永恒的生命歌曲!他这种精神让我强烈的感到:每个人只有重视自己,关爱自己才会跳出生命最美的音乐!D、明确:所以,“我很重要”除了有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与热爱之外,还有对自己责任的承载与爱的接受与付出; E、放声朗读41-42段,增强自信;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学生可以感知全文情节,并能理解个体生命的价值。」

(四)启迪与思考:5分钟

1、在理解了“我很重要”的意义后,学生(仿写刘伟坚强语录)自己创作一句名言或用一段话讲出对“我很重要”的理解。并张贴在班级的“生命树”张贴栏中。

发放小卡纸学生,让学生写后,每组请代表念后让全班同学贴在墙上。

2、学生思考:你希望三年以后的自己是个怎样的人?结合目前对自己的认识,你打算怎样度过这三年的学习与生活?请全面地正确认识自己,正确看待事物,从而使自己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增强自信和耐挫能力,逐步迈向成功。请结合问题,课后完成300字以上读后感。

教师总结: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也许别人有些地方与我们相似,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无人能够取代的,积极地认识自己,主动地接受自己,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我们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我很重要》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篇5

《我很重要》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文章,对于刚从初中转入到高中的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如何使学生对高中语文产生兴趣,如何在理解本篇文章的基础上弄清楚文章的结构关系以及系统掌握作者运用的一些写作手法,进而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笔者认为这才是本文教学的关键。

一、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掌握文章中结构手法及多种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整体感知使学生准确概括“我很重要”的八个层面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理解作者肯定自我价值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自我价值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文章中结构手法及多种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理解作者肯定自我价值的实质

(三)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到自我价值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过程 1.趣味导入

请同学们每个人拿出一张草稿纸,中间画一道竖线,然后在左边写上你们语文老师——我的优点,右边写上你们每个人自己的优点。

(纸条收上来后)昨天我读完这篇文章后,久久不能入睡,作者一直在文中反复强调“我很重要”,我就在想,“你们的老师——我”重不重要呢?现在我有了答案,“我是重要的”,因为我有这么多的优点(读一两条),你们重不重要呢?“重要”(同学们大声回答)。口说无凭,有纸条为证。

有一位医生,也是一位大作家,她叫毕淑敏,写了一篇美文《我很重要》,那么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

作者是从那些角度来谈“我很重要”?每个角度都谈了什么内容?(加强学生概括能力)

明确:自然角度,“我是由无数日月星辰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

进化角度,“延续人类的精神之火”

生命角度,“我们是机遇的产物”

父母角度,“我们是不可重复的孤本”

爱情角度,生死攸关、无法分开

儿女角度,“我们是深不可测的海洋”

友情角度,“我们是不可复制的文件”

事业角度,“我们是不可或缺的主宰” 3.探究思考

问题一(我们从整理的内容中不难发现,作者主要在8—27自然段阐述了“我很重要”的依据)

在1—8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强调“我不重要”?从行文的思路上看,这部分可否删掉?(使学生理解结构手法)明确:不能删掉

这部分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作用是使情节变得有波澜、有起伏,与下文谈“我很重要”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加生动,与平铺直叙相比,更能调动读者的口味。问题二

大家读过之后,有一种普遍的共识:这是一篇美文。下面就从语言的角度来谈谈“美”在哪里?(考察修辞手法的内涵及作用)(提示:语言美在这篇文章中主要体现在修辞手法方面)

明确:(1)排比,文中体现“作为一名普通的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作为一位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

作用:加重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即对我们生命的个体一直不受重视进行深入的批判。(2)比喻,文中体现“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摔碎一件就少一件。”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形象地写出密友的珍贵,强调了友情的重要。

(3)夸张,文中体现“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作用: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加重所说话的份量,使读者如临其境地体会到我们之于父母的重要。

问题三(使学生理解心理描写的运用)

(1)27段以后作者反复提到四个字,这四个字是什么? 明确:我很重要

(2)作者说出“我很重要”这四个字的时候,语气有所差别,你能发现这些差别吗?

明确:①对自己小声说——②声音放大了一点——③大声地对世界宣布(3)由这些差别,大家感受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由不自信到自信,再到自我表现的心理变化过程。

分析到这里,大家基本明确了文章脉络层次及文中表现手法的应用,现在探讨最后一个问题。4.小组讨论

“我很重要”是否与“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一致?(提升学生表达能力)明确:不一致

参考答案:“我很重要”中的“我”是指每一个人,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我很重要”是要强调尊重每一个人,肯定人本身(包括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以自我为中心”是只关心自己、自私自利、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他人之上。反思: 本节课的优点

1.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这篇美文的积极性,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2.以问题“作者是从那些角度来谈‘我很重要’?每个角度都谈了什么内容?”作为切入点,既清晰地将本文结构层次展现在学生面前,又使学生明确了教师讲课的重点。

3.联系课文,从语言(修辞)角度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使学生学会了多种解答问题的方法,并拓宽了学生的写作视野。

本节课的不足

1.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归纳问题较差,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概括出问题的要点,需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加强、提高。

《我很整洁》教学反思 篇6

儿童生活经验就是课堂教学的源泉,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本次活动一开始,我让学生示范在家时怎样洗脸、刷牙、洗手。然后让学生上台示范洗脸、洗手、刷牙等活动,让在下面的学生找出不当之处。如果学生平时在家没有动手练习,他就不能在课堂上展现。而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动手实践能力相对差些,很多家务活都是大人给包办代替了。最后,我再和同学们一起找出正确的洗脸、刷牙、洗手的姿势,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知识,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所以如何引导学生把“爱整洁”作为一件爱做、愿做的事,这也是一个难点。

通过此活动,也开发了儿童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去面对生活,争取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我认为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了他们的行为,给学生了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在这次活动课上我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我很重要》教学反思 篇7

一、个体自察独立反思

在很多教师看来, “反思”离自己很远, 离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很远。其实对于热爱思考、善于遵循规律、讲究方法和实效的教师来说, 反思时刻蕴藏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我们认为, 有思考就有反思, 有想把课上好的愿望和行动就有研究。而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 实实在在地思考问题, 脚踏实地地采集案例, 讲发生在自己课堂里的故事, 写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得出的结论, 就是一个典型的完整的反思过程。在组织、参与学校教学案例和论文评比的过程中, 笔者也经历了由开始时的不想写不愿写、没有内容可写, 逐步过渡到愿意写主动写、随时积累素材准备写的过程。

(一) 反思败笔以待改进

事实上, 令自己满意的课是少之又少的, 更多的情况是总有这样那样的缺憾需要完善。这时候, 我们就需要反思:哪一处是败笔?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如何去改进?

笔者上的公开课《我的四季》, 课堂气氛很沉闷, 教学效果不理想。是因为听课领导多了师生的紧张情绪互相传染吗?有这个因素, 但不会是全部。当笔者静下心来仔细回想, 课堂预设过于细致周密恐怕是根本的原因。教学主体部分按部就班地逐段发问, 问题太碎, 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权、思维开放度不够。在另一个班级上这一课时, 笔者作了如下改进:

(1) 学生自由选择春夏秋冬中的任一季节, 自由组合分小组合作探究“作者的人生春 (或夏或秋或冬) 天有着怎样的特点?”

(2) 学生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穿插作者和背景介绍, 实现多向互动。

(3) 学生找出富有哲理、给人启示的语句, 自由发言、交流, 进一步体悟作者的人生感受。

在这一过程中, 笔者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对话者,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感悟, 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 反思优点以显个性

成功的课一定有成功的理由, 及时反思明确其优点并不断强化, 能使教师的教学个性得到展示。

以下是笔者《荷花淀》教学的主要环节:

(1) 朗读品味夫妻话别中的对话, 探究把握水生嫂形象。

通过同桌对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分析水生嫂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

(2) 朗读商议探夫、归途说笑两个片段, 领悟以水生嫂为代表的荷花淀妇女群像。

商议探夫部分, 分角色朗读, 分析不同话语背后不同的性格特征。之前先探讨这里的五句话应该推荐几位同学来朗读?五位还是四位?判断哪两句应该是同一个人说的?

归途说笑部分, 听朗读录音, 探讨荷花淀妇女的共性。探讨“这些话中哪一句是由水生嫂说的”。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手段, 其好处是被无数经验所证明了的, 在日常教学中理应得到发扬光大。笔者反思后认为, 这堂课的主要优点就在于把朗读作为探究人物的主要手段, 聚焦人物对话, 在不同阶段变换朗读的方式, 配以精要的提问, 使学生始终兴致盎然, 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三) 反思生长点以求超越

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即使是令人满意的教学也一定还有提升的空间。因此, 不断反思课堂的生长点, 是实现自我超越、教学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

我对《雷雨 (节选) 》的教学定位于探究周朴园人性的复杂与深刻。我在备课时广泛阅读相关资料, 深入解读文本, 渐渐悟出周朴园的两句台词“嗯, (沉吟) 无锡是个好地方”“ (忽然严厉地) 你来干什么?”是能够辐射、涵盖全篇的关键性语句, 课堂上便以此为纲, 引领学生探究。课后我经过反思认为, 把“ (忽然严厉地) 你来干什么?”换成“那么, 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更好。理由如下:“解决”一般用于麻烦事、问题, 跟情感无关, 而周朴园要解决的却是和侍萍之间的新仇旧恨, 事事关情;再来看究竟是怎么“解决”的, 无非是辞退鲁贵、四凤, 逼侍萍远走, 不准认周萍, 送上五千块钱的支票等, 而周朴园这样做的目的无外乎维护现有的安定、“有秩序”的生活, 其行事的出发点是极端的自私;“ (忽然严厉地) 你来干什么?”体现的是周朴园认出侍萍刹那间的潜意识反应, 而“解决了”是在深思熟虑、周密安排之下更为审慎的结果, 因此更显其绝情。

(四) 反思备课心得以明方向

备课上课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尤其是一堂公开课的准备, 更是一个深入钻研、探究的过程。反思其中的心得体会常常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方向。

我在《素芭》一课的备课时遭遇了两个难题。一是面对素芭被嫁远离的痛苦, 为什么父母的反应如此反常, 父亲只是“安慰了她几句”“滚落下两颗泪珠”, 用于母亲的笔墨则更少, 俗话说“知女莫如母”, 为什么母亲是这样铁石心肠?二是帕勒达帕明显配不上素芭, 但就是这样一个“懒人”, 竟然差点或者说一度成了素芭爱情幻想中的那个人, 这又是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仅仅依赖小说文本显然是不够的。在扩展阅读了印度的种姓制度、妇女地位、泰戈尔的生平经历等相关材料后, 才有可能作出较为准确的解读。于是, 我在课堂上设置两大问题组织讨论: (1) 父母爱素芭吗? (2) 素芭有爱情吗?在讨论过程中我相机拓展相关材料以推进学生的理解。

这个过程带来的启示是, 教师必须扩展阅读《外国小说欣赏》相关的作家作品、评论文章, 才能对课文作出更加准确、深入的解读, 才能找到更加独到贴切的教学视角。

(五) 反思学生的表现以得实效

对于语文课而言, 真正有效的课堂必然是师生情感交流、智慧碰撞的场所,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衡量教学实效性的一个标志。

学生的良好表现依赖于教师归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学会倾听学生, 要有愿听的态度, 能听、会听的本领。听到学生的声音, 听清学生的说法, 听懂学生的立场, 听进学生的意见, 并把倾听所得整合为独特的教学资源。这时, 课堂的精彩也就出来了, 教学的实效性也就显现了。

以下是笔者教学《骑桶者》一课时的片断:

师“我极不寻常地高高漂浮在煤店老板的地窖穹顶前”, 为什么“我”到了煤店还是不下来呢?这说明“我”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学生的回答要点如下:“我”尽管贫穷, 但“我”有强烈的自尊心, 因为贫穷, “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 害怕看到老板娘听说“我”没钱付账时那种鄙夷的神色, “我”显得畏缩自卑;因为对借不到煤有比较充分的估计, 因为可能面对的羞辱, 所以“我”骑在桶上随时准备“逃”走。这时, 有两个质疑的声音出现。)

生1如果小说中的“我”是个很有自尊心的人的话, 他大可以用木柴来代替煤取暖, 柴可比煤好弄到, 况且如果他实在找不到柴, 走投无路, 家中桌椅木凳, 甚至胯下的木桶, 哪一个不是木制的呢?为什么要强颜乞要?

生2既然“我”害怕和老板娘正面接触, 那么, 为什么不骑着桶飞来飞去直接偷煤呢?

师那好!请大家试着依据刚刚两位同学的思考来设计情节的走向, 进而推测小说的主题。

生3 (针对质疑1) 骑桶者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奇迹, 让我们联想到“鲁滨孙”那样的勇敢者形象, 主旨是歌颂英雄;或是可烧的都烧了后, 骑桶者在寒冷中死去,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 主题是反映悲惨世界里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生4 (针对质疑2) 起初骑桶者只偷够一天取暖的;后来, 慢慢贪心不足, 越偷越多;最后, 桶实在太沉重了, 终于在飞的过程中掉落下来, 骑桶者也被摔死了, 表现弃恶扬善的主题。

师那么, 按原文的情节设计, 又反映出“我”在社会生活中怎样的处境和心境呢?

(学生回答要点为:“我”想要获得帮助而不行, 想要摆脱困境而不得, 想要保持尊严而不能, 仿佛“我”和世界始终隔着一段无法逾越的距离, “我”的内心充满了困境无法摆脱、愿望不得实现的苦闷, 焦虑、孤独、痛苦、绝望。)

师骑着空桶飞翔着去赊煤的情节是虚构荒诞的, 但是虚构背后“我”的苦闷、焦虑、孤独、痛苦、绝望的内心感受是真实的。小说正是通过艺术虚构表现心灵的真实, 揭示小人物在现实面前无能为力的生存困境。

在这个片断中, 学生敢想敢说, 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这样的教学是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

二、团队研修互助反思

我们把互助反思作为备课组、教研组等团队研修的重要抓手, 倡导执教者、团队同行等在互动交流中进行课例研讨。团队研修互助反思的操作流程可用图1表示。

从操作流程中可以看出, 反思在团队研修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备课团队的互助反思, 我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探究教师和学生行为表现之间的关联, 在对自己“不满意”的批判中努力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 在促进学生取得更大的学习成效的同时获得学科教学能力的提升。实践中, 我们主要采取“一课多上、同课异构”的方式, 每上完一次, 都有一个集体研讨和修改教学方案的过程, 然后重新执教, 多向对比成败得失, 并进一步修改完善, 不断优化, 不断超越。以下是笔者对《清兵卫与葫芦》的第一次教学。

1.感受“摇摆”

“摇摆”体现为情节上有跌宕, 情感上有起伏。试以高潮部分为例, 理一理清兵卫的情感波动。

上黑板画曲线图——以时间发展为横坐标, 清兵卫的情感冲突 (激烈、缓和) 为纵坐标, 体会情感的四起三落:教员发现—插叙爱好—教员没收、来访—父亲不在—担心发现—没被发现—父亲回来、打骂、砸碎。

2.了解“摇摆”

【知识链接】“摇摆”, 即向相反的方向来回地移动或变动 (《现代汉语词典》) 。作为一个术语引入小说鉴赏中, 摇摆是小说运行的动力之一:情节上的曲折、起伏, 叙述上的错位、交叉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 人物性格、语言上的摇摆不定等。

3.“摇摆”的其他表现形式

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体现“摇摆”?

(1) 设置悬念。

第1自然段中的“这件事”, 是哪件事?

第1自然段提起“这件事”后却宕开一笔, 从第20自然段才开始“这件事”的叙述, 第2至19自然段都是围绕“热衷”来写, 是属于故事的铺垫或背景。

(2) 错位叙述。

读第5自然段, 清兵卫是怎么收拾葫芦的, 文中有交代吗?

遥相呼应第2自然段, 2、5自然段收拾葫芦 (技巧) , 3、4、6自然段看葫芦 (痴迷) 。

(3) 总结摇摆的3种表现形式:情节跌宕、设置悬念、错位叙述。

4.体会“摇摆”之美

“摇摆”是一种运行之美。读者随着它跌宕起伏, 左突右进, 从而获得审美体验。

对这一次教学的互助反思结论是:课堂气氛沉闷, 基本靠教师生拉硬扯、自说自话才完成了教学任务, 问题出在哪里呢?

作为一篇经典小说, 《清兵卫与葫芦》本身具有的教学价值是多方面的, 可以分析人物形象, 可以挖掘主题思想, 可以鉴赏细节描写等。可是, 从它被编入《外国小说欣赏》“情节”单元的那一刻起, 它就先天地带上了编者的倾向, 其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就已经被确定了, 就是以情节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来解读文本, 以情节为主线来取舍和连缀相应的教学内容。问题在于, 在单元话题知识和文本思想内容之间应该作出合理的取舍, 度的把握是对执教者的最大考验。反思课堂, 似乎忽略了对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而是把“摇摆”等有关“情节”的知识从文本中抽取、剥离了出来。上语文课必须始终牢记的是, 不能仅仅教知识本身, 因为“知识”总是溶解在文本中的, 而必须把教知识和解读课文的内容和情感结合在一起。于是, 笔者在第二次教学时作了以下调整:

1.梳理情节

这篇小说围绕清兵卫与葫芦写了哪些事?师生共同梳理, 板书关键词:热衷—喜获—被收—被砸—被卖—新热衷。

【知识链接】情节是按照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系列事件逐步展开的, 这些事件的展开过程就是它的运行过程。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由此梳理小说情节:清兵卫热衷葫芦 (发生) —喜获葫芦 (发展) —痛失葫芦 (高潮) —割舍葫芦 (结局) 。

2.认识“摇摆”及其作用

(1) 文章开头说“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 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这件事”指哪件事?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长的篇幅去写之前的那些事?——引出摇摆。

【知识链接】情节运行的重要方式——摇摆。小说在进行时, 不是直线奔突, 而是以曲折的方式到达关键情节。

这里的摇摆有什么好处吗?——突出人物形象, 凸现矛盾冲突, 暗示时代背景。

(2) 请你找找高潮部分“被收”“被砸”环节, 情节有哪些“摇摆”?有什么作用?

★宕开一笔插叙教员的爱好。此处的摇摆使主题变得不再那么简单, 似乎不仅仅是批评教员、父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

★清兵卫的情绪变化:教员来访—父亲不在—担心发现—没被发现—父亲回来、打骂、砸碎。此处的摇摆展现清兵卫面对压制时的表现, 有利于深化主题, 更能表达作者对粗暴扼杀孩子天性现象的一种批评, 对天性、自然在世俗功利面前处境艰难、倍感孤独的忧思。

3.领会“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及其效果

(1) 情节的第二高潮“被卖”环节, 一毛钱的葫芦被卖到六百块的天价, 你觉得这个情节可信吗?——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充满讽刺效果。

【知识链接】情节运行的重要方式——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

(2) 为什么不直接写葫芦卖了六百块?

★情节上有波折。这也是一种“摇摆”。

★情感上好接受。

★主题上更深刻。

这又是另一种形式的情理之中。

在这节课中, 师生互动广泛、深入、充分, 既有对文本内容较为准确、深入的解读, 也对“摇摆”等有关“情节”的知识作了较好的呈现, 教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我在滚石,我很重要 篇8

我后来学了古典音乐,但是对于流行音乐,始终怀着一种偏执的激情。高中時念的音乐班不准听靡靡之音,我曾经因为被查到CDWalkman里放着黄韵玲的《蓝色啤酒海》(滚石发行)而遭警告一次。对这种处罚我甘之如饴,就像因为写情书被记过。

我求学期间没谈过什么像样的恋爱,陪我度过无数苦涩怀春日子的,是李宗盛、罗大佑、黄韵玲、齐豫、张艾嘉、潘越云、陈淑桦的歌声。当时,我常常想:滚石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居然可以同时招来那么多我的知音。别人喜欢的音乐遍及古今中外,我的心声却千篇一律归向这家唱片公司。

说是我的运气,不如说是心诚则灵——我签进了滚石唱片公司。还记得第一次进公司时,我紧张得连路都不会走。当时的滚石在光复南路的麦当劳楼上,我走上去看到的第一幅画是海报上的苏慧伦躺在地上对着我微笑(《寂寞喧哗》专辑),另一头衬着黄色的底贴着两行斗大的字:我在滚石,我很重要。

当时,我血管里的液体想必都滚了起来。我不敢相信,我竟然有一天能进这家公司工作,想必有一天我也会变得“很重要”。既然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音乐也很重要……那么这里将不只是我的工作地点、我的事业,也是我的怪兽电力公司,是我最终的庙堂。

凭着这样的情怀,我在这里待了12年,从一个小制作助理,到一个“资深歌手”。大家都叫我奶姐。这12年,我还记得多少个除夕夜,大家在家吃完年夜饭就迫不及待地回到公司聚会。整个旧历年,工作室的灯通宵亮着。

这是一个比家更接近家的地方。很多人说滚石有一种魔力,让你进来了就出不去,就算真的离开了,也都会回来。对于这个传说,我一直深信不疑。

这一两年,我慢慢发现,过去陪伴我一起成长的人不见了,过去我推崇的音乐态度在这个行业里慢慢消失。现今的音乐人似乎不再有做音乐给自己听的奢侈想法,大家想的都是,怎么样在不赔钱的情况下还能在这个行业内继续混下去。

看着一群怀有音乐梦想的人开始卑躬屈膝、浓妆艳抹地去迎合环境的改变,这对像我这样的信徒来说是极为痛苦的事。这种令人手足无措的变化的出现,有人说是因为盗版,也有人说是因为音乐人不争气。无论如何,过去将我牢牢迷惑住的魔力开始一点一滴流失。而我,也跟很多音乐人一样,面临着离开或留下的抉择。

我从没想过我会离开滚石。如果没有别的唱片公司愿意接手我的案子,说服我相信这个行业仍有可为,也许我会快乐一点,这样我就可以完全不用去面对离开滚石的可能性。

但我终将离开滚石。既然我是一个信徒,就必须忠于我的信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人,前仆后继地从中国各地到西域修习佛法,风餐露宿,数十年如一日。他们的动力不是可以去旅行或赚更多钱,因为可以想见那一大片荒漠、高山在当时是多么大的考验。这个比喻可能有点不伦不类,但我的心情跟朝圣者是一样的。

为了追寻心中仍有的那一点点理想,我必须离乡背井去接受考验。我带不走的,是我最纯情的梦,以及对音乐最真诚的信仰。在我的心目中,滚石仍然是巨大的磁石,集美丽与力量于一身,永不停息地滚动着,不仅不生苔,而且能越滚越大。

旧历年前的一天,我如往常一样进滚石开会。虽然对前途感到惶惶,但我似乎感觉那会是我最后一次进滚石,以一个滚石歌手的身份来开会。我坐在那里跟勇志和小艾开会,三毛总经理突然走了进来,问我要不要喝一杯红酒。这是我进滚石12年来,总经理第一次这样问我。这也是第一次,我觉得他把我当一个大人看待。

我说好,他坐下来,啜着酒,缓缓地跟我们说起那个属于滚石黄金年代的记忆,属于那个时代的音乐。我终于像是滚石的家人了。什么样的编剧,也很难给我一个收场,表达得出我当下的感觉。12年来,我像是卑微地暗恋着,而到我该离去的那一天,我才知道我的爱已经被接受了。

出公司时已是傍晚,我上车放了李心洁的《谢谢你给我的爱》。我相信,这绝对不会是滚石最后一次感动我。结束12年的婚约是悲惨的,而结束时你仍然热爱着对方,就不知道言辞如何形容了。

海报上苏慧伦甜美的笑容没有骗我,滚石始终令我宾至如归。那八个字的标语也没有骗我,现在的我,果然比12年前的我相信自己可以是重要的。

今天我很忙教学反思 篇9

《今天我很忙》是一篇充分体现人文关爱的材料。课文以兰兰家活动为主线,描写了兰兰在一个普通的星期天和家人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我们能看到孩子在家庭共建的和谐氛围中,有效的心灵萌爱的种子,她用属于自己的、属于孩子的特有方式表述对家人的爱。我们还能感受到课文洋溢的祖孙之间、父女、母女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家庭的温暖,分享孩子稚嫩的爱心行为。全文情感横溢,而又充满童趣。

我先帮孩子理清故事讲了几件事,再让孩子一件一件的学习。这样孩子比较清晰,讲起来也很轻松。

《我很重要》教学反思 篇10

【活动设计】

进入大班后孩子们变得勇敢了,从谈话中我常常知道他们有的能够独自在房间里睡觉了,有的敢下水游泳了……但是我也发现随着学习负担的加重,有部分孩子产生了退怯、自怨的消极心态,甚至有的产生了极不健康的心理,《纲要》中提出要注重孩子健康发展,不仅体现在身体素质上,更要从心理上去呵护他们,所以产生了本次活动。由说勇敢找勇敢到听听大人们的寄予,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形成遇事不慌张、不放弃,勇敢地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良好心理品质。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找找中积累生活中各种勇敢的经验,能够围绕话题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2、鼓励幼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并解决它,对自己要有信心。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前期经验:幼儿有独处的经历、日常活动中感受过自己勇敢。

物质准备:录音磁带(广告录音、家长的话)、字卡、抗震小英雄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读字卡,说一说勇敢。

要求:大胆说说自己在生活的勇敢表现,了解克服恐惧心理很勇敢。

1、提问:什么是勇敢?你是勇敢的孩子吗?表现在哪里?

你有一个人在家的经历吗?当时心情怎样?有什么办法让自己不害怕。

2、情景——独处时有人敲门,怎么办?

3、小结:除了不怕疼,不哭很勇敢,独处时克服恐惧,(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遇到突发事件能想出办法也是勇敢的表现。听了你们的介绍,的确比以前勇敢了。

二、看看说说,找一找勇敢。

要求:进一步认识勇敢的行为,知道学习时面对困难有信心也是勇敢的表现。

1、听广告——夸夸爸爸的勇敢。

提问:谁的爸爸很勇敢?什么行为并不是勇敢的表现?

2、出示图片,找一找勇敢的人。

提问:为什么说他们是勇敢的人?

理解词语:见义勇为,舍己救人

3、爸爸妈妈们有些什么话要对我们说,(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我们一起来听听。

提问:XX妈妈说了什么?为什么学本领时不抱怨,不放弃也很勇敢?

4、小结:现在我们是大班的孩子了,要学习新的本领,将来上小学学习更多更高的本领,遇到困难时有信心也是一种勇敢的表现。让我们一起努力,勇敢地面对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克服它,做个勇敢的孩子,你们有信心吗?

【教学反思】

一、培养“四会”,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1、会听。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

2、会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教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凡学生通过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东西,教师一定不讲或少讲。在课堂练习中要多设计一些能引起观察兴趣旨在训练观察能力的题目。使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概念进行观察比较,作出判断,在观察中发展智力,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3、会想。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除了靠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外,还要靠“促”,促使他动脑子。

4、会说。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想。课堂上抓住要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抓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口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二、学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能创造条件并能激发学生思考。要让学生在对数学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掌握思考方法。思考的方法,单凭认真听“讲”是听不来的。思考的方法是要靠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来领悟。只有学生不断地体尝到思考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1、激发思考的欲望,明确思考的目标。

2、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

3、要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如果思考时间太短,多数学生还没有“想出来”甚至后进生还没有“想进去”,就让思维敏捷的同学发表意见,势必会挫伤多数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4、及时组织多项交流。在讨论中,同学们会进一步明确目标,互补互助,有交流就可激起新的思考,在交流中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训练,思考能力随之提高。

《我很重要》教学反思 篇11

教学反思可以反思你所听别人的课或者你看的某些杂志;可以反思自己上课的情况等。记下成功之处,记下失败之处。

一、反思自己的新课教学情况

1.反思后记下成功之处

你的小小成功蔓延到学生中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密度、电阻、电场强度、电势差、电容都是用比值来定义的物理量,用来表述研究对象的某种性质。反思时把它们写在一起,解题时一连串说出,以便对比,学生看到其中的一个就会想起其他的几个。相似题目做多了就不会做错了。

2.反思后记下失败之处

失败并不是一种罪过,失败后找到原因,印象更深刻,以后就不会再犯。如:在讲热机时,在演示热机工作过程的实验时,由于我想省时,把上节课已烧过的水继续做实验,只是在试管中热水的上面加了冷水。后来实验中的软木塞不能被冲出来。我跟学生们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原因是:下层是热水,上层是冷水,水温不均匀。导致不能整体的水沸腾,所产生的水蒸气不能把软木塞冲出去。后来换成相同温度的水,再次做实验,结果成功了。

二、反思自己讲评作业的成功之处

讲作业时好的解题方法使学生不容易忘记,把好的方法记下来。如:讲电学应用题时,先教学生简化电路:把电压表拆掉;把电流表换成一根导线;断路部分擦掉;短路部分用导线换上。后边分析边叙述文字:让学生形成一种解题的模式:遇到提供有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先求出一个不变的物理量——电阻R=U额2/P额,看到串联一定要想到电流处处相等,看到并联一定要想到支路电压相等。这样的模式使学生以后做题时就不会不知所措了。还有要转换角度去解题。如匀减速到停下来的物体的位移可以用公式s=at2/2来算,水平上的滑轮组可以转换成我们熟悉的竖直方向的滑轮组。

三、反思他人的新课教学

反思后记下他的成功之处,自己可以借鉴。

例如:一老师在讲“超重和失重”时,课前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弹性较好的细树枝或竹条、一短线。上课时,要学生将自己锁抽屉的锁系在细树条一端,用手拿着另一端向上或向下作加速运动的瞬间,树条向下或向上弯曲得更厉害,说明锁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讲完全失重时,要同桌得两人一组将细线两端各系一锁,在线未被拉直的情况下,无初速的同时释放,观察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短线没有被拉直。说明短线中没有弹力。究其原因,是它们的加速度相同。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完全失重了。

反思后记下他的失败之处,自己应该避免。

例如:某位老师在上一节“楞次定律”课时,把书本上的演示实验改成随堂的学生分组实验,由于上课的老师备课时没注意到要做好前期的引入教学和组织工作,结果虽然实验室里看似很热闹,但大多数学生看着实验器材不知所措,小组汇报时也只是几个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回答老师的提问。所以老师在学生合作探究之前要进行有意识的引导。

教学反思是一种自觉性的行为,是一种超越型的行为,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是一种教学的总结和提高。一个优秀的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的环节。

上一篇:迎接评估实施方案下一篇:你说的人生苦短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