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教学设计

2024-07-23

太平天国教学设计(通用8篇)

太平天国教学设计 篇1

导入:央视在200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50周年时拍了一部电视剧叫《太平天国》,你们现在听到的这首歌就是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很是振奋人心吧,这部电视剧在当时还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而今年又是2011年,就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60周年了,也就是说在160周年以前,中华大地上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这场运动究竟是怎样兴起的?又是怎样走向盛世的?最终,仅14年的时间为何就宣告失败了呢?带着这些疑问,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同时板书] 前两天把学案发给大家做了,昨晚又被我收上来看了,发现大家做的不错,但是还是有一些小的问题存在,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看看导学案上的知识梳理,整体把握一下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内容: 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兴起的背景

(一)原因

师:请大家结合教材和导学案的相关内容,请第一组的代表来说说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

※生:„„„„

师:非常好,鸦片战争以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严重,那怎么样来理解这句话呢?民族矛盾是说在鸦片战争以后,鸦片大量涌入,白银外流,银价飞涨,造成通货膨胀,银价问题事关什么问题?事关百姓的实际生活是吧,本来鸦片就伤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还扰乱了人民的其他经济生活民族矛盾严重。也由于鸦片战争后的巨额赔款,这个赔款是分摊到农民身上的,使得官僚地主有机可乘来乘机搜刮人民,“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因此,阶级矛盾的激化成为了这场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前几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连年不断地灾害使本来就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农民生活更加困苦,自然灾害严重成为直接原因。但是我发现同学们在填洪秀全创立了什么的时候,绝大部分同学填的是太平军,但是大家注意,后面对这句话有一个答案提示的,做好了思想准备,所谓思想准备,那么这里能填太平军吗?请大家看看书上本节课的导言框,其中有写到创立了拜上帝教是吧。

(二)[过渡]有一句话叫“时势造英雄”,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是由谁来领导的?

(三)准备

生:„„领导人是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

师:关于洪秀全,在这里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他哈,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几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屡试不第,1843年,他最后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还是没有高中,回家后,他十分的沮丧,他在翻阅他的书籍的时候发现了他曾经在广州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偶然得到的一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叫《劝世良言》,这本小册子中宣扬了西方基督教教义,宣扬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作为深受儒家洪秀全思想影响的农民,中国所有农民所遭受的困苦境遇,他都遭受了,科举考试又屡次失败,他觉得科举考试已经不能实现他的人生价值了,所以他改选一种比较激进的方式来实现他的人生价值,他来到了广西,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

[过渡]像洪秀全一样的中国农民面对如此困苦不堪的生活,洪秀全等人也做好了一切准备后,一场起义正式爆发了。同学们的导学案上关于太平天国的整个过程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线条呈现给大家,大家结合教材,好好理解哈。展示PPT

二、太平天国的过程

【过渡】我们通过PPT和导学案上关于太平天国的过程了解到,就在政权正式建立,战场上如火如荼,军事上十分顺利的时候,太平天国内部却出现了问题,发生了天京变乱,使前线的西征、天京突围被迫搁置,清政府也因此得到了喘息的机会。那同学们知道天京变乱的过程吗?也就是说是谁杀了谁,谁又被处死了,谁又负气出走了,请二组的代表来说说看。

那大家再想想书上56页的学思之窗,你觉得天京变乱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天京变乱的原因是什么

天京变乱

(五)1、天京变乱

(一)经过

生:韦昌辉杀死杨秀清,洪秀全处死韦昌辉,洪秀全怀疑石达开,石达开出走,在四川大渡河被清军堵截杀死。

(二)原因:

生:„„„„„„

师:很好,其实就是农民目光短浅,安于现状,满足于小小的胜利。从根本上说就是农民带有目光不够开阔局限的属性。关于小农阶级的局限性,大家能够理解吗?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恩格斯说了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农民阶级一直被束缚在土地上,视土地为家产甚至生命,再加上生产方式为精根细作,没有多余时间和精力去顾及其他的东西,比如读书,政权,经济和军事等问题,再加上生产工具落后,一把锄头和一担水桶足矣,生产效率极其低下。这些方面造成农民阶级的封建保守落后的劣根性缺乏创新意识。接下来请问大家,作为农民,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什么?土地是吧,有了土地,有了生产资料,可以在土地上生产他们作为农民的简单的生活资料后,就不在关心其他的问题了,他们觉得其他的问题就不是他们的问题了,也因为没有读过书,不识字,也没有关心其他问题的能力和精力了,另外,农民长期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逐渐已经习惯了被统治阶级剥削。受剥削的时候,农民为了消除苦恼,便自我安慰,比如利用宗教信仰的方式来排除苦恼,就像洪秀全创建了拜上帝教后聚集了广泛的拥护者和追随者,就是一种农民的狭隘性,没有了冒险精神,便形成了知足常乐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归结为一句话,也就是说由于农民阶级分散的落后的经济地位,从根本上决定了他们思想上不可克服的缺陷。作为小私有者,农民的私有观念强,这正是农民领袖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的思想根源。

洪秀全提拔新将领,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玉成担任军事指挥,干王洪仁玕总理朝政。根据他自己在香港受到的西方资本主义提出了《资政新篇》

【合作探究】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合作探究,相信大家已经看过材料题的材料内容了吧,那么请大家讨论一下材料题第四题,也就是《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对比这个问题。再请出代表来回答填写上面的表格。

定都天京后,不仅在军事上有了重大突破,为了满足人们对土地的要求,太平天国还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颁布

请同学起来回答导学案上的相关内容。

1.背景:1853年定都天京后处于全盛时期

2.主要目的: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远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经济主张: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

2.性质:反对封建专制

3.群众基础:农民战争经验的直观总结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4.时代特点:农民战争的最高水平,同时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

关于评价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来看一个情景,请两位同学来读一下这段对哈 请同学们在看过情景以后想想,《天朝田亩制度》是不是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生:„„„„„„

这里要从两方面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因为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主张平均分配土地,满足了农民的一些愿望,农民希望这个政权能够维持并长久下去,所以它实际上调动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很高。但又因为它在产品分配方面主张留足口粮后其余要全部归“圣库”,又损害了农民的小农阶级的属性,即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天朝田亩制度》调动的是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并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说《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空想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小农经济的性质。

①进步性:《天朝田亩制度》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达到最高峰:因为,它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农民战争中的均田等平均主义思想,实行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的政策。二是第一次具体鲜明地表达了广大贫苦农民要求摆脱封建剥削和压迫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

②局限性: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加之环境恶劣,是空想,具有空想性。

④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的目标,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否定商品经济,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3、《资政新篇》的颁布

1、背景:1856年天京变乱后,处于衰落时期

2、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3、经济主张:学习西方,主张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4、性质:向西方学习带有资产阶级改革性质,洪仁玕主张

5、群众基础: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缺乏群众基础

6、时代特点: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7、评价

a.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设想。b.局限性: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

《资政新篇》没有施行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问题】《资政新篇》未能实施的原因 1.根本原因: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19世纪50—60年代,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虽已开始解体,但是,速度异常缓慢,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需的劳动力、资金、市场等社会条件,中国并不具备。

2.客观条件:环境紧张,无暇顾及。太平天国后期,清军一直对太平天国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军事斗争形势异常紧张,太平天国领袖无暇顾及改革建设国家.3.直接原因:没有得到农民阶级的支持。

《资政新篇》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1、主观:小农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误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1、直接原因: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三、1、失败原因:

太平天国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发展如此迅速的一场农民运动为何会走向失败呢?让学生小组讨论并请代表回答。

在刚才讲天京变乱之时,我们提到农民的局限性。

1、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单纯依靠农民阶级不可能取得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A、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B、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C、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D、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2、客观原因:外国列强和中国封建势力勾结,联合力量异常强大;

3、教训:由于阶级的局限,中国有的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革命的胜利。

2、.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太平军占领清朝统治的半壁江山,建立了强大的政权,与清政府分庭抗礼,争夺天下。太平天国所到之处,地主官僚,望风而逃,黎民百姓,夹道欢迎。因此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除了担负起反封建的任务,农民还担负了反侵略的任务,这个任务,农民阶级虽然不可能彻底完成,但是由于农民阶级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确实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想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B、它颁布的《天朝天亩制度》表达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理想追求,并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这一体制变革的勇敢尝试,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C、对亚洲各民族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者。

D、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太平天国教学设计 篇2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北伐与西征、东征;天京变乱;《资政新篇》;太平天国防御战;天京陷落。

2.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是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环境下爆发的一次农民革命战争。

3.运用:通过史论结合, 分析太平天国的性质、特点、历史功绩及其教训,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历史感知、情感体验、材料分析、问题探究、论从史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太平天国将士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争, 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农民革命英雄, 他们悲壮的事迹永远激励中国人民继续前进。

2.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 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也无法实现中国现代化。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太平天国的性质、功绩。

2.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积极性与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

五、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解法、提问法、讨论法、比较法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鸦片战争前后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状况, 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 播放影视剧《太平天国》片段, 让学生自己描述某一历史片段或介绍某一历史人物, 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充分发挥历史想象力, 明确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在“中国步入近代不久”这一特定的时代环境, 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爆发的一场农民运动, 然后在较好的课堂气氛下导入新课。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一) 背景

1.民族矛盾激化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根本原因)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10年中, 鸦片进口每年从3万箱增至六七万箱, 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 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商人多不贩运, 而闽产之土布、土棉, 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教师指出:鸦片战争后, 中国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 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鸦片输入年年激增, 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加严重, 造成了农民和手工业者纳税负担增加, 致使东南沿海地区的手工业者和农民纷纷破产。

材料三为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 清政府极力搜刮, 加捐加税。官府常抓捕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 遍及十几个省。

教师指出: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 加紧搜刮人民。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百姓, 统治更加腐败。不堪忍受煎熬的劳苦大众纷纷起义。

2.自然灾害频发 (直接原因)

多媒体出示材料:“1846—1850年, 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 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教师指出:天灾人祸, 使人民陷于失业、破产、饥饿、死亡的困境, 广大人民被迫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

3.洪秀全用拜上帝教发动群众

多媒体投影:“洪秀全塑像”。

在农民起义的潮流中, 受西方宗教界影响的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 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 领导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

(二) 爆发:1851年金田起义

多媒体投影:“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

太平天国运动经过长期酝酿, 发动了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 洪秀全在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 起义军称“太平军”。它表达了农民要实现“天下一家, 共享太平”的愿望。从此, 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开始了。

(三) 初建政权:永安建制

多媒体投影:“永安封王表”。

在转战中, 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接着, 太平军北上, 攻占永安, 封王建制, 初步建立了政权。

(四) 正式建权:定都天京

(五) 军事全盛:北伐、西征和东征

思考:太平军为什么要进行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学生回答后) 教师补充: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 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来围困天京。为了推翻清朝统治, 必须北伐;为了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必须西征;为了断绝清政府财源, 必须东征。

多媒体展示:“曾国藩照片、曾国藩想要投水自杀图片、全盛时期太平天国都城下关的景象图片”等。

1.北伐

思考:北伐失败原因? ( (1) 孤军深入, 远离根据地; (2) 得不到后方的有力支援。 (3) 天气寒冷。 (4) 没有主动联系和发动群众)

2.西征

3.东征

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1853年冬

多媒体投影:“《天朝田亩制度》书影”。

(一) 内容

1.土地分配: (1) 原则:“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2) 方法:以户为单位, 不论男女, 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多媒体投影:“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

多媒体投影:“凡分田……以赈彼荒处……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

从这段材料中, 你能看出太平天国平均分配土地有哪些标准?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一是依据人口;二是依据地力;三是依据丰荒情况;四是依据年龄。如此细致规定, 真可谓是“平均”了。

(补充:太平天国……承认耕者有其田, 保护农民劳动果实。……安徽桐城一个有文化的地主曾作诗哀叹“东庄有佃化为虎, 司租人至撄其乳。西庄有佃狠如羊, 掉头不顾角相当”)

2.产品分配: (1) 原则:“人人不受私, 物物归上主”。 (2)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 其余归国库。

(二) 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 建立这样一个理想社会———“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

思考:“这一美好社会蓝图能否实现呢?”

(三) 特点:具有绝对平均主义色彩

(四) 实质: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保护发展小农经济

(五) 评价:

(1) 性质: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2) 积极作用: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3) 局限性: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严重脱离实际, 根本无法实现。总之, 《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 又具有封建落后性, 这个矛盾是由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

三、天国悲剧

(一) 天京变乱

1.天京变乱的原因 ( (1)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 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势)

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1在天京, 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 大兴土木, 建造王宫。外曰太阳城, 内曰金龙殿, 苑曰后林苑。

材料2天王深居宫中, 选大量美女入宫, 生活奢靡;天王轿夫六十四人, 东王轿夫四十八人……东王外出, 仅仪仗达千人之多, 如赛会状。

材料3天王同其他诸王的关系 (更不用说同其他官员和将士的关系) 再也不是兄弟关系, 而是君臣上下的关系。

定都天京后, 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 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 腐朽思想日益滋长, 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争权夺利。究其原因,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 而是小生产者的狭隘性的表现。

2.天京变乱的经过

(1) 焦点和起点:洪杨矛盾

杨秀清借代“天父”传言, 逼洪秀全封其“万岁”, 实际要求得到太平天国的最高权力, 洪杨矛盾已势不两立。

(2) 经过:韦昌辉杀掉杨秀清, 韦昌辉被处死, 石达开出走。

思考:“这场内讧的出现是偶然的, 还是必然的?”

3.天京变乱的恶果

多媒体展示材料:“天父杀天兄, 江山打不通, 长毛非正统, 依旧让咸丰。天父杀天兄, 终归一场空, 打打包裹回家转, 还是做长工。”

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出现了“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清军乘机反扑, 天京又被围困, 军事形势急转直下, 太平天国处于左支右绌难以应付的境地。变乱是太平天国从胜利发展滑向失败灭亡的转折点, 是太平军从战略进攻走向防御的转折点。

(二) 重建领导核心

1.提拔将领

多媒体展示:“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和干王洪仁玕”图片。

洪秀全为摆脱危局 (“光杆司令”) , 重整朝纲, 大胆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 任用洪仁玕总理朝政, 实行政治改革。

2.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1956年

多媒体展示:“《资政新篇》书影”。

(1) 目的:重振太平天国

(2) 内容: (1) 政治:依法治国, 官吏由公众选举。 (2) 经济:发展工商业, 奖励技术发明。 (3) 文教:设立新式学堂。

(3) 特点: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4) 实质:向西方学习, 发展资本主义

(5) 评价: (1) 性质: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 积极作用 (进步性) :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3) 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脱离实际。

【知识拓展】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点。

(相同点: (1) 都是农民阶级治理国家的政治方案; (2) 都脱离了实际, 无法实施。不同点:《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平均主义, 废除私有制, 保护小农经济;《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保护私有制。)

(三) 天国防御战

1.再破江北大营

2.三河镇大捷

3.再破江南大营

4.太平军东征苏南与进攻上海

思考:“外国侵略者为什么在上海公然直接参战?” (由于上海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势力的重要据点。)

5.安庆陷落和陈玉成英勇就义

(四)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失败标志:天京陷落 (1864年)

2.失败原因

思考:“为什么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1) 主观原因: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1) 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2) 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 (3) 定都天京后, 领导者贪图享乐, 特权思想膨胀。)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如偏师北伐, 孤军深入, 犯了兵家之大忌。

(2)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

3.太平天国的性质与历史功绩

(1) 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它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新旧交替之际, 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

(2) 历史功绩: (1) 达到几千年来农民革命战争的最高峰。 (2) 在反封建的同时, 又担负了反侵略的任务。 (3) 主张学习西方,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4) 它是亚洲反殖民主义革命风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小结】

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与以往农民运动相比, 它具有什么新特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取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媒体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参与广泛, 学习热情高涨, 课堂气氛活跃, 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了升华, 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是成功的。

太平天国教学设计 篇3

鸦片战争爆发后,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农民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本课内容位于“鸦片战争”相关内容之后,“辛亥革命”相关内容之前,承上启下,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时代性和开拓性。

由于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已有所了解,因此本课的重点应该是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太平天国运动;难点是理性分析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史料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理性分析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以及追求民主、热爱祖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展示《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宁》一书的封面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咸丰皇帝是苦命天子?

学生通过思考可知,咸丰皇帝在位时期,中国内忧外患,国内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国外不平等条约一一签订。这样就能简单有效地导入本课教学内容:太平天国运动。

1.天国缘起。

师:这么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革命运动,为什么会在这时候发生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展示以下材料,增强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背景的认识。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曾国藩《备陈民间疾苦疏》

通过分析上述材料,学生就能认识到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国白银外流加速,致使银贵钱贱,进一步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前发生天地会等会党起义20多次,另有各地自发的群众暴动不可计数。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1846年到1850年,广东、广西地区的水灾、旱灾、蝗灾连年不断,广大农民家破人亡,陷入绝境。

——李侃《中国近代史》

莫将一切俗情牵,须将一切妄念捐。開辟真神惟上帝,无分贵贱拜宜虔。天父上帝人人共,天下一家自古传。

——《原道救世歌》

上述材料表明,两广地区连年的自然灾害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百姓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的宣传迎合了民众对天下太平、人人平等的期望,其中上帝、天国等西方元素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2.天国兴衰。

运用课件展示太平天国兴衰过程材料,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851年,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8月,太平军攻克永安,在此整顿,封王建制,初步建立政权。之后,太平军从永安突围,一路北上,连战连捷,很快攻下了湖北重镇武昌。百万天兵顺江而下,于1853年3月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位国都,与清廷对峙。

师:从广西金田到江苏南京,为什么太平军能够连战连捷?

在分析思考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太平军势如破竹的原因既有清军的腐朽,也有太平军的勇敢。太平天国的理想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让这一理想有了现实的图景。

展示以下材料,重点分析《天朝田亩制度》。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师:从《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来看,它设计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是否能实现?为什么?

《天朝田亩制度》试图通过平均分配土地,建立起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由于绝对平均主义的弊端,以及当时处于战争时期的社会现实,这一理想只能成为无法实现的空想。

《天朝田亩制度》契合了历代农民“均贫富、等贵贱”的朴素观念,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愿望,获得了农民的广泛支持,调动了广大农民参与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

1856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为了重振国威,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1859年,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

政治方面,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各省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

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实行保险事业等。

文教方面,反对迷信,提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

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资政新篇》

师:请从制度设计的理想与现实角度分析《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为之后中国社会的革命和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但由于它忽视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且迫于当时的形势,未能付诸实施。

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太平军连破清军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取得三河镇大捷。但在之后的上海近郊战役中,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损失惨重。湘军乘机攻陷安庆,天京失去屏障。随后,陈玉成被俘,英勇就义。1864年,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宣告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师: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以悲剧结束?

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展示天京保卫战形式示意图,播放视频材料,增强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认识。从客观上讲,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因为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从主观上讲,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所致。

3.天国余响。

师:假如时光倒流,你會怎样看待太平天国运动?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并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为帮助学生合理、准确地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教师可展示以下材料。

在这场斗争中,我不认为我们可以多久地维持我们目前的地位,而不致牺牲我们的贸易……如果叛军坚持威胁上海,我们完全有理由对叛军实行进攻。

——英国公使普鲁斯

尽管有些国家会为它们政策的表面胜利而欣喜,为高贵的太平天国的领袖的殉道而无动于衷,但是星火燎原的时刻终会来临。

——呤唎《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曾国藩《讨粤匪檄》

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时代,使人们对太平天国运动产生了不一样的看法。从功绩来说,太平天国运动肩负了反侵略、求民主的双重任务,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但由于受阶级与时代的局限,太平天国运动仍然具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特点,呈现出了新旧交替的时代特色。

展示《太平天国——一个惊世王朝的兴衰与启示》、《天国陨落——太平天国》、《天国春秋》、《这个天国不太平》等书籍的图片,并布置思考题: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你们会怎样看待太平天国运动呢?

【教学反思】

限于篇幅,历史教材对历史的叙述往往缺乏生动性,因此教师在理性分析的同时,要通过语言的描述补充历史细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挖掘史实、评价历史,使学生在获得理性认识的同时,获得感性认识。

评价历史事件时要遵循历史规律,坚持主流价值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教材没有给出具体的结论,只是以标题“天国悲剧”来概括,这就给了教师发挥的空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绝不能有历史虚无主义倾向,不能用现在的价值观看待历史问题,不能夸大太平天国运动的破坏性,不能抹杀太平天国运动在近代民主革命中的作用,而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设身处地地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总之,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史料较为丰富,教师要注意取舍,选取有代表性的史料,引导学生在科学历史观的指导下,置身于历史情境,客观、理性、多角度地分析历史问题。

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是指,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历史资料,补充教学内容,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历史理解能力,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增强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提高解题和分析材料的能力。高中历史教材包含大量的史料,高考历史试题也常常以史料为素材。在这一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师要把史料引入历史教学,让学生在理解史料的过程中学习历史知识,增强历史感悟能力。

一、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理论思考

史料主要指的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所留下来的各种形式的痕迹。史料能够帮助我们还原历史,再现历史情境。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较远,往往无法真正理解历史事件。因此,教师要将史料引入教学,再现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历史,提高学生主动探求历史知识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实践方法

1.编写以史料为素材的试题。

在新课改下,教师要以史料为素材编写试题,深化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试题编写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这样学生就能以史料为基础,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编写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史料分类、史料概述、史料转述、史料推断、史料质疑等环节,构建有效的史料教学。

另外,教师还要在试题的编写中贯彻新课改理念,采用多种形式的史料,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彰显史料的魅力。

2.关注细节。

英国历史教学专家认为,关注细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从微观上把握史料,让史料教学具有可持续性。对此,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对史料充满好奇心和兴趣,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从不同途径引入史料,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其次,教师要把史料分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在今后的史料学习中举一反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现史料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对此,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把史料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研究和分析史料,还原历史真实面貌。

3.以学生为出发点。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情绪变化和精神状态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新课改下,历史教材增加了不少史料,这些史料都是教材编写专家精心选定的,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因此,教师要认真讲解史料中的重要事件和典故,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地制宜。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对历史重难点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书本知识的时候,挑选容易理解的史料,促进学生理解和记忆。

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高中历史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有些章节甚至没有提供史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入课外史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外,教学时间也是有限的,教师要选择适当的史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节省教学时间。对此,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选择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教学内容的史料;其次,教师要确保史料真实可信,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再次,教师要对史料进行加工,提取重要信息,优化史料呈现形式。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篇4

横县二高历史组覃永达

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

3、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过程与方法 :

1、提供《天朝田亩制度》的节选资料,教给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以更好地理解“论从史出”的道理。

2、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式,兵结合教师所给出的材料分析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和历史功绩

教学难点: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

⑴课件展示材料:

材料1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1843—1850年 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2 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 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材料3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 亡的困境.材料4 洪秀全(1814―1864),曾几次赴广州应考秀才,均名落孙山。社会的急剧变 化,个人发展道路的坎坷,增强了他对清朝黑暗统治的憎恨,开始探索救世之道。

屡试不第后,受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启发下,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他 假说自己是上帝的次子,特下凡除妖魔,以此号召群众起来推翻清政府。

引导学生思考:19世纪中期的中国,为什么会发生太平天国运动(总结原因)? ⑵课件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兴衰过程

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5《天朝田亩制度》内容,思考: 1.《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思想?

2.根据《天朝田亩制度》第一点规定可以看出它主要反对什么土地制度?体现了农民什么 愿望? 3.《天朝田亩制度》能否调动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为什么?

4.根据以上分析,你怎么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它是否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 ⑷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6学思之窗并课件展示材料: 定都天京前,洪秀全颁布“太平礼制”,规定了一整套严格尊卑等级制度。定都天京后,深居简出,只有诸王能见到洪秀全;天王服上的金纽扣和皇冠加起来有8斤重。还没推翻大清,就躲进深宫,嫔妃千名以上。幼天王说他的母后就有88个,天王轿用轿夫64人,臣下见天王要三呼万岁,天王府内建有东花园、西花园等。穿靴子也有规定,天王靴,每只绣9条龙,东王靴,每只8条龙,北王每只5条,„„。东王出行时役使达1700多人,官员民众不回避或者不跪倒者,立即斩首。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这些领导人的做法像什么?这是洪秀全最初的理想社会么?你觉得 这样会出什么问题?(总结天京变乱的原因)

⑸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6第一、第二自然段,课件展示曾国藩资料图文,指导学生想一想:

天京变乱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在天京变乱之后,为了加强天国的力量,洪秀全又实行了 什么措施呢?

⑹课件展示《资政新编》图文,引导学生阅读归纳《资政新编》内容并进行简要评价。⑺引导学生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异同 ⑻课件展示太平天国后期防御战。⑼课件展示太平天国形势发展示意图 ⑽课件展示材料:

材料1 楚国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材料2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

不建立民国而建立天国……”

——李大钊

引导学生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并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评价。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教案设计 篇5

一、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学情分析

初中课标的要求是“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因此学生了解运动的基本过程,但是对于纲领、作用等认识较少。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书本知识的分析,了解太平天国兴起原因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材料分析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通过历史过程的学习,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和辩证看待问题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于天平天国失败原因的分析,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从而树立只有无产阶级(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难点: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五、教学过程

导入:

由近代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引导对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解释。

或者由电视剧《太平天国》的片头曲导入,使学生头脑中对运动的场面有大体印象。

新课讲授:

(一)世间不太平——太平天国兴起原因

提供材料,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总结。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材料三: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四: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答:一是白银外流加重了人民负担;

二是五口通商使东南棉纺织业受到冲击,出现大量以农民为主体的流民;

三是清政府沉重的苛捐杂税、暴力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

四是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使人民无法生存。

从以上内容可以总结出三方面原因,一二两点是外部原因,即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第三点是根本原因,即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和剥削,第四是是直接原因,即自然灾害。

(二)创太平世界——太平天国运动过程

1、太平的萌发——起义准备

拜上帝会的创立:基督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便于文化不高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接受。

2、为太平而战——起义过程

(1)学生课前预习,填写表格中的史实,明晰运动的整个发展过程。

时间 史实(历史事件) 前期 开始 1851.1 金田起义 发展 1851.9 永安建制 建立对峙政权 1853.3 定都天京 革命纲领 1953.12 北伐、西征、天京突围,《天朝田亩制度》 全盛 1856 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后期 转折 1856.8 天京事变 重建领导核心 1856 干王:洪仁?谎嗤酰呵厝崭伲?

英王:陈秀成;忠王:李玉成 革命纲领 1859 《资政新篇》 失败 1864.6 天京陷落 (2)教师结合地图介绍前期发展过程

1951年金田起义,运动开始。起义军为“太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洪秀全为“天王”

1951年9月,永安建制,封五个王,初步奠定政权基础。

1952年,进军湖南,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公告

1953年初,攻克武汉三镇,3月,占领南京,建立对峙政权。

之后进行北伐、西征、天京突围战。北伐由于战线过长、补给困难,加上清政府北方势力强大失败,但沉重打击清政府北方统治;西征控制安徽、江西、湖北地区,提供物质基础;天京突围战打败江南江北大营,巩固天京。

3、太平的构想——两个文献

(1)《天朝田亩制度》

①提出问题,农民阶级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是什么?《天朝田亩制度》是否意图解决这一问题?

②根据材料,回答土地分配原则与方法、产品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收成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③根据上面分配制度,如果实施,可以达到怎样的效果?即《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目的。

④评价:

学生从内容可直接得出“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革命性”结论。

平分土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但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挫伤农民积极性。通过讲解得出“是空想、不切实际,无法真正实施”的结论。实际上这是历代农民起义的一个共同点,如宋代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过“均贫富、等贵贱”的口号、明末李自成起义“均田免粮”的口号,都没有能成功。

(2)《资政新篇》

①简单介绍《资政新篇》提出背景与目的

②根据《资政新篇》内容,请学生分别说明哪里不同于封建制度之处,有何资本主义特色。

中央集权,广开言路——针对封建制度的官官相护

发展工矿、水利等事业——建设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工业体系

私人兴办工业、奖励科技发明——针对封建制度重农抑商

中外通商、平等往来——针对清政府闭关锁国、朝贡贸易

兴办学馆、医院、福利机构——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体系

③评价:

进步性由学生在书本上找出,局限性根据材料归纳

材料一 太平天国的人们对《资政新篇》中由“百万家财者”设立银行,“准富人请人雇工”等,不用说是极为刺眼的。

材料二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江浙尚未诞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资产阶级,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依旧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答:(1)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2)缺乏相应的社会条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4、盛世的没落

(1)天京事变

①根据关系图略讲事变过程:

SHAPE MERGEFORMAT

太平天国达到顶峰后,天王与东王争权夺利,洪秀全召韦昌辉、石达开回京护驾,但韦昌辉在屠杀了杨秀清一家后意图夺权,洪秀全令石达开诛杀了韦昌辉一家。由于天王对翼王的猜忌,使石达开愤而出走。由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太平中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 篇6

(2009—2010学第二学期)

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督促教师自觉地执行教学常规的要求,使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避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特制订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1、学校成立教学常规管理督导小组。教学常规管理督导小组由吴敬华任组长、教务主任、各口负责人和各教研组长为成员。职责是检查、督促、指导任课教师认真执行教学常规;管理小组负责日常的宣传、指导、督促、考核、评价、提出奖惩意见,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落实情况、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教研等情况。

2、检查督导小组成员坚持听课评课,每次听课后要及时检查教案,并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

3、教务处不定期抽查各科任课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情况,若有问题及时督促改正,并记入教师个人档案。

4、教研组长每月检查本组教师的教学常规落实情况。

5、教务处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总结各组的教学常规落实情况。

6、教务处和教研组长坚持每月不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和计划的落实情况。

7、对教师认真备课情况。课前缺乏准备,甚至无教案进教室上课的,查实后作为一次工作失误记载。

8、对教师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情况,作业经常不布置,或者有作

业布置而经常不及时批改的情况,查实后,作为一次工作失误予以记

载。

9、尊重爱护学生。课堂上讥讽、嘲笑和侮辱学生,体罚或变相

体罚学生,查实后作为一项师德失误予以记载。

10、对调课情况。未经教务处同意,擅自调课或改上自习课的情

况,或者一个老师同时在两个班级上课的,查实后作为一次工作失误

予以记载。

11、对上课情况。没有特殊情况,不准时进教室上课或提早退课

(包括辅导课),上课时接听(打)手机等,查实后作为一次工作失

误予以记载。

12、对忠于职守情况。工作时间擅离岗位影响到调课、会议、活

动、学生教育等学校正常工作的情况,查实后作为一次工作失误予以

记载。

13、对作息制度情况。不能够自觉遵守学校作息制度,经常迟到、早退(未到下班时间擅离学校,因学校有事经领导联系10分钟内不

得到校的情况),查实后按早退处理,并作为一项师德失误予以记载。

14、上班期间不能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必须加强学习、认真备课,为上课做好准备工作。

上述教学常规要求的各种情况,将作为教师在校工作表现的重要

依据,以及在学期工作综合考核和工作考核中得到反映。

太平中学

2010年3月11日

附: 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一、纪律:严格执行上、下班制度、请假制度、办公制度,按照学校要求认真上班,积极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

二、学科教学:

1、备课:每名教师要提前备课,不备课不上课。要及时写好教学反思(节思或章思)。

2、上课:做到提前候课、不提前下课,不缺课,无特殊情况中途不能离开课堂,不擅自调课,特殊情况要履行手续。上课时要面向全体同学,确保每个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3、作业:精心设制作业,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布置,做到适度、适量。作业要做到日批,批改要有日期和符号注明,作文力求认真批改。各学科的作业次数严格按照教育局规定的次数布置作业。

4、辅导: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补差辅导,力求学生成绩有所上升。要有辅导活动纪录,全学期至少达10次。

5、测试:层次相同的班级统考统评的平均分相差要在3分之内。

三、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虚心地与其他同行切磋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四、听课、评课制度

为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促进教师间的教学经验与讲授艺术上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本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我校教师听课评课制度:

(一)、听课要求

1、坚持互相听课制度,既可以听本教研组按排的教研课,也可以听其他教师的随堂课,每位教师每学期不少于10节。

2、听课形式:抽听课,由教导处根据具体情况不定期的对各位老师随即抽听课。自行听课,各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同其他教师商量,互相听课。

3、听课时要做到听、看、记、思有机的结合。

⑴、听上课教师的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是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是否有知识性等错误。是否有创新的地方。教师的思维是否托宽,学生的发言是否踊跃。

⑵、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教态是否亲切自然,板书是否规范合理,教学手段运用是否熟练。学生学习是否得法。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是否灵活巧妙。

⑶、听课记录应全面、具体、详细,包括情境创设、教师点拨与引导、师生的双边活动、教法选择、学法运用、练习设计、教学反馈、课堂的亮点与失误等。

⑷、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错误的地方,备课的是否认真,内容是否掌握等等。

4、听课后要积极参与评课,反馈要实事求是,多以鼓励为主。

(二)、评课要求

评课实质是对课堂教学成败的实际原因作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能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评课应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⑴、评教学思想。从教学思想这一角度出发,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实例,评议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⑵、评教材处理。从教学内容处理角度,评议教材体系及知识体系是否把握得准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内容定量是否妥当。

⑶、评教法的运用。从教学方法处理的角度,评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用教法是否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评教学过程。从教学结构这一环节出发,评议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科学、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节奏是否得当。

(5)、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

太平中学

太平天国文书编纂沿革考 篇7

一、清代太平天国文书的编纂

早在太平天国运动进行之时,对太平天国文书的编纂工作已经进行。 如,曾国藩率领湘军与太平天国作战之时,为刺探太平军的情报窃取了大量太平天国文书,并于1854年11月设立“ 采编所”,由曾国藩本人亲自指导“, 任张德坚为总纂官,另有同纂官三人,分纂三人,缮核五人”[2],专门负责集中和汇编所获太平天国的档案文件以及情报材料,于1858年,编成《 贼情汇纂》 一书,成为清方“ 独能办贼,必先知贼”的情报汇编。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之后,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清政府从宣扬“ 皇清武功”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的编纂工作,这项工作主要由方略馆进行,如方略馆全宗的《 钦定剿平粤匪方略稿本》。 但是, 清代所谓的编纂工作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对待史实,地主阶级更多的是刻意的歪曲、片面的记录,使得这一时期的太平天国文书编纂工作根本无法形成系统。

二、民国时期太平天国文书的编纂

国内真正兴起太平天国文书的编纂工作始于民国,在短短三十余年的历程中,社会各界在民国政府的帮衬扶持之下,掀起了太平天国文书编纂的浪潮。 个人编纂方面,涌现出如萧一山、王重民、谢兴饶等有志之士,他们在国内外广泛地搜集太平天国文书,并进行编纂工作;机构编纂方面,南京国学图书馆、北平图书馆、故宫博物院等中央和地方学术机构将搜集到的太平天国文书整理汇编出版。

国内残存太平天国文书的编纂出版方面:1932年, 南京国学图书馆石印出版了清代张德坚奉曾国藩之命编纂的 《 贼情汇纂》 一书。 该书“ 辑录了作为清方战利品的诏旨、本章、谕示、禀报等太平天国早期文书若干件”[3]。 1933年,时北平故宫博物院出版《 太平天国文书》 一册,辑入该书中的太平天国文书共12件,据清咸丰间军机处太平天国文书原件影印,“ 这是国内发现的太平天国文书首次汇编出版”[4]21。

海外所存太平天国文书档案的编纂出版方面:20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教授刘复到访欧洲,首次搜集和摄回了一批太平天国文献,于1926年辑成《 太平天国有趣文件十六种》 一书出版。 到30年代 ,萧一山将在欧洲发现的太平天国诏旨 、公告 、布告 、往来书信等,编为《 太平天国诏谕》( 国立北平研究院,1935) 、《 太平天国书翰》( 国立北平研究院,1937) 。 后萧氏又拟出版《 太平天国丛书·第二集》 ,“ 由于八一三事变爆发, 商务印书馆被炸而落空,但这些资料均已零散地发表在当时国内的报刊上”[5]32。

此外,这一时期的报刊包括《 逸经》、《 经世》、《 国闻周报》、《 史学杂志》、《 天津大公报》、《 史学消息》等陆续公布了一些零星发现的太平天国文书, 除收录海外传回国的档案和国内新发现的史料外,还包括了简又文等人翻译的相关西文报道。 具体编纂成果如表1- 1。

三、建国后太平天国文书的编纂

太平天国文书编纂的发展期为建国后。 与一般历史档案的编纂一样, 太平天国文书编纂离不开两个要素———史料和人才,建国前,这两个要素均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建国后,为发挥档案的最大作用,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之下,国内学术界更加注重档案编纂专业人才的培养, 掀起整理和编纂太平天国文书的浪潮。 机构方面,中央到地方的各个博物院、史学研究机构等在太平天国文书的编纂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如故宫博物院、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史学会、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积极开展大型太平天国文书汇编工作,成就斐然。 地方设立的机构如浙江博物馆、上海图书馆、杭州档案局等,在对地区性的太平天国文书编纂工作中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各地高校如南京大学、扬州大学、华南师范学院等高校积极开展有关太平天国文书编纂的学术项目,并为编纂工作提供人才和技术的支持。 个人方面,涌现出罗尔纲、祁龙威、王庆成、金毓黻、田余庆等一批专家学者,他们积极参与各个编纂机构进行的太平天国文书编纂工作,为太平天国文书编纂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促使太平天国文书编纂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1“. 文革”前太平天国文书的编纂 。 20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文书编纂成果在数量上有了飞跃, 这是由于50年代时逢太平天国革命百周年,有关太平天国的专题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1951年, 我国成立“ 南京太平天国史料编纂委员会”( 1956年该机构改为 “ 南京太平天国纪念馆 ”,后又改为“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 ,是国内第一个“ 专门进行编纂太平天国文献和资料的工作”[6]的机构。这一时期,无论是图书馆、博物馆工作者还是文史编纂人员都各尽职责。可以说,这一时期我国无论是专业机构设置,还是人才队伍建设,都为太平天国文书编纂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社会各界的努力使得太平天国文书编纂的社会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从而提高了太平天国文书编纂的水平,扩大了编纂成果的社会影响。

这一时期以中国史学会、 中科院历史三所近代史编辑组、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广西僮族自治区通志馆和学者为编纂主体,除了对民国时期前人的成果进行整理和汇总, 还积极发掘新史料,并对其作了汇纂。 具体编纂成果列表如表1- 2。

2“. 文革”时期太平天国文书的编纂。“ 文革”时期,对太平天国的研究被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打断,大陆地区的档案编纂工作也连带进入了停滞阶段。这一时期,台湾地区虽有相关编纂成果出版,但也都是对之前大陆已出版的成果的再版。如,杨家骆《 太平天国文献汇编》( 台湾鼎文书局,1973),全书共九册,一至八册的内容与1952年中国史学会编《 太平天国》 所辑史料、编排顺序与格式完全一样, 只是删去原编者、原序言和毛主席语录,仅在第九册增加《 太平天国资料目录》作为附录,并无创新性的学术建树。 因此,本文对“ 文革” 时期国内的太平天国文书编纂工作不作详细阐述。

3“. 文革”后太平天国文书的编纂。“ 文革”后,随着史学研究的复苏,太平天国文书编纂工作也渐渐步入正轨,特别是更丰富的新史料得以发掘, 为这一时期编纂工作的繁荣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其中,国内史料搜寻方面,广东、广西、江浙、湖南等地陆续发现残存的太平天国文书;国外史料搜寻方面,王庆成等人抄回诏旨、告示、 公文等一批新发现的太平天国文书。 外国友人也给过帮助,如“, 英国太平天国史学者柯文南从伦敦公共档案馆发现了二十六件太平天国和天地会等的文献史料”[7]序2寄给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同时,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各省各市相继成立的地区性太平天国史研究会达十余所,随着专业档案编 纂人员和 学术团体 不断涌现 , “ 文革” 后的太平天国文书编纂工作活跃,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浅析太平天国“天国”的欺骗性 篇8

关键词:太平天国 上帝教 天国

中图分类号:K254

19世纪中叶,由金田起义肇始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历时13年,纵横全国18省,先后占领过400多个郡县,其战争规模之大,作战水平之高,都达到了我国历史上旧式农民起义战争的顶峰。洪秀全这位原本笃信孔孟之道的乡塾先生,忽然改信了上帝,并以上帝次子的身分,唤起千军万马,创建了地上的“天国”——太平天国。太平天国统治下的天国社会真的很美好吗?从它的文化上和政治上不难看出其欺骗性。

一、拜上帝教的欺骗性

众所周知,太平天国是用拜上帝教来“宣传”、“组织”民众起义的,而这个拜上帝教本身就有很大的欺骗性。太平天国建国的基本组织是拜上帝会,洪秀全通过这个拜上帝会的宗教组织把广大民众束缚在宗教的愚昧之中,太平天国有许多礼仪、行为、准则、活动等都是建立在一种宗教、封建、迷信的基础上,洪秀全本人就是一个靠着宗教迷信来处理和判别是非。

太平天国的一些诏书的唯一内容就是要人们相信洪秀全是受上帝和耶稣基督以及天兵天将的保佐的。洪秀全一方面用宗教和迷信愚弄民众,而另一方面又采取各种更为残酷和残暴的专制手法来维护自己的太平天国王朝。太平天国制定了许多残酷的刑法,除了鞭打、枷杖、斩首外,还有什么五马分户,点天灯等更残酷的处死的酷刑,在太平天国内部不容许存在反对意见,对于那些敌视太平天国的和自已内部的不同意见者,洪秀全都采取残酷的手法处死。他只是借了基督教的一些名词装神弄鬼,煽动、欺骗、愚弄贫苦大众跟他造反,据史学家说压根就没实行过。天下一家,同享太平,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只是骗人的美丽谎言而已。说穿了,宗教在洪秀全心目中最多只是造反和控制臣民的工具,而不是他的什么宗教信仰。

二、“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欺骗性

建立起“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农民政权,是具有历史进步性的,但领导阶级和拥护他们的阶层来自封建社会中的农民阶层和少数知识分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太平天国领导者在定都南京以后,分封的几个王如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等人,在取得一定的革命成果之后,革命进取心大大减退,互相之间奢侈腐化、互相攀比的歪风盛行。统治者不能抵挡享乐的封建思想,利欲熏心,已经背离了最初起义的初衷,而腐败之风日益猖獗,各领导者各成一派、各自为战的作法,使“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美好蓝图只能是海市蜃楼。

其次,天王府的建设更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治上并不平等而是实行的森嚴的等级制度。从太平军进城后第二个月开始。王府是在原两江总督署的基础上向周围扩建十里,四周有三丈高的黄墙环绕的宫殿群。进了天朝门,到第二道门即圣天门,门旁置两面大鼓和两座琉璃瓦的吹鼓亭,每天24小时鼓声不断。据史料记载,这座宫殿的装饰雕镂工丽,饰以黄金,绘以五彩。庭柱用朱漆蟠龙,鸱吻用鎏金,门窗用绸缎裱糊,墙壁用泥金彩画,取大理石铺地。总之,太平天国原以“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反封建思想为出发点,而却以“肃体统、大一尊、一人垂拱于上、万民咸归于下”的封建政权为归宿,

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政治纲领的《天朝田亩制度》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其中提出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积极意义。但是政治上并不平等而是实行的森严的等级制度;经济上没有实现平均,而是实行官僚特权和农民照旧缴粮纳税;文化上消灭传统的封建的束缚压制的伦理道德,而是拜上帝教和洪氏的趋同,没有先进思想。所以从实际推行上来看,太平天国的“天国”只能说是个欺骗。

参考文献:

[1] 庄福铭.太平天国史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9(02).

[2] 徐修宜,凌卫.论太平天国运动的两重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03).

[3] 杨世英.太平天国失败原因探讨[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4] 郭林.太平天国运动与晚清政局关系探析[J].菏泽学院学报,2008(07).

[5] 樊端成.太平天国经济政策主张与农民问题[J].天府新论,2008(02).

[6] 王明前.上帝家庭与太平天国政治[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9).

[7] 蒙少东.“太平天国”的经济管理思想与政策考析[J].经济贸易,2002(09).

上一篇:货梯停用证明下一篇:三级教育安全考试题